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十四新闻访谈(选考)(三)访谈课后对点集训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考点:新闻和访谈+课件104张
实用类文本阅读----新闻
【知识精要】
❖ 一、新闻
❖ (一)新闻的定义
❖ 新闻的定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说法有 上百种之多。参考众多说法,总结如下: 新闻是书面或口头传播的最近发生或发现 的引发公众兴趣的事件。
❖ 新闻中所用到的材料大致有三种:一是新 闻事实,二是背景材料,三是作者的主观 评价。
❖ 记者:也就是说,做学问来不得半点浮躁,而 必须静心求实。其实,“寂寞出学问”也是中国 学界长期以来形成的优秀传统。那么,您认为怎 样才能真正耐得住寂寞?
❖ 秦:在这方面,很多学者都有经验和教诲。 做学问,首要的是要有兴趣,要有对学问的热 爱。比如,陈尚君教授用了20年的功夫做了《 全唐文补编》、《全唐诗补编》,他做的工作 大部分是辑录、校勘、订正,是非常细致认真 的学问。当年陈先生住房不宽裕,在出版社借 了20平方米的房间,夏天没有空调,但他又不 敢开电风扇,怕吹乱纸页,只能打着赤膊,挥 汗如雨地工作,多少年如一日地坚持下来。很 多人说,这多苦啊,我才不吃这个苦呢。实际 上陈先生是苦中有乐,这种乐趣,是别人难以 体会的。真正热爱学问的人,即使是在艰苦和 寂寞的环境中,内心也并不孤单,相反,很充 实,很幸福。
❖ 人物报告文学:以人物作为重点,展开描 述,以人带事,事因人生。以写先进人物 和光明面为主,用意在树立榜样,激励斗 志,但也有揭露阴暗面,写落后人物、反 面人物的。可以分为两种:一是重点突出 写一个人的,或是为人物“立传”,写一 个人的全貌,表现他的光辉一生,或是写 一个人物的片断,或一个侧面,反映他有 意义或不寻常的经历;二是写人物“群像” 的。
❖ (二)新闻的分类 ❖ 新闻有超广义、广义和狭义三种概念。 ❖ 超广义的新闻是指人与人交往中传播的各种最新信息的综 合,比如人们通过电话、信箱、及时通讯工具、信件等传告 的信息,街头巷尾的交谈,看到的某则具有新鲜内容的告示 、广告等。 ❖ 广义的新闻是指新闻机构采用一定的传播方式向社会公众 发布的消息、通讯、特写等新闻体裁的总称。 ❖ 狭义的新闻是指消息。 ❖ 超广义的新闻高考中不会出现,狭义的新闻篇幅短小,可 能会在语言运用和表达中有所考查,应该关注的新闻是指广 义的新闻,重点研究其中的通讯、特写两种体裁。
2018版高考一轮总复习语文课件:专题14 新闻访谈 14-2学案二 访谈
主持人:考察这段长城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 罗哲文:这段长城对研究整个长城来说太重要了,绝 对不能缺了这一块儿。过去曾经有个错误的说法,认为长 城是防御扰掠的,武帝的时候,打通了丝绸之路, 那时的长城就是为了保护丝绸之路的畅通,所以到了新疆 库尔勒以西,城墙就没有了,修建了一个一个烽火台。当 时丝绸之路上荒无人烟,来往的商旅不可能带够整个行程 的粮食。此外还有马匹的问题,到了烽火台,商旅可以补 充粮食,更换交通工具。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把握访谈内容的能力。做此类题
目先要根据题干要求 “ 概述 ”“ 研究汉长城的过程和结 论”确定答题区间,罗哲文先生共回答了记者的十个问题, 其中第三至第六个问题的回答涉及研究汉长城的过程和结 论,根据题干筛选出合乎要求的信息并加以概括即可。
主持人:现在很多人都称您是中国古建筑方面的一代 大师了。 罗哲文:这个我不敢当,不能说是古建筑大师,我没 有什么了不起的。我觉得自己就是沧海一粟,是大海里面 的一滴水。 主持人:对于年轻一代从事古建筑保护的人,您觉得 他们最需要学习的是什么?
罗哲文:我觉得基本技术一定要学到。搞建筑首先你 要画出图来,所以画图功夫一定得有。写文章介绍建筑的 结构,你得有基本勘察文献的能力。当时我们做研究,从 哪一本书上看到可以引下来的资料,都必须要查原书,不 能不经考证就用。像这种基本功年轻人要学,不能偷巧。 必须认真,首先要把基本技能、基本理论学好。
概述罗哲文先生研究汉长城的过程和结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过程:从书本研究到实地考察、寻访、再 纠正错误说法,得出自己的结论。罗哲文先生看了关于长 城的相关书籍记载;穿越罗布泊实地寻访、考察汉长城; 多次到八达岭、山海关等地考察,通过画图记录、文字介 绍、勘察文献等方式不断研究,得出结论。 (2)结论: 汉长城是为了保护丝绸之路的畅通而修建的, 是中国最早的对外开放的见证。
(全国通用)高考语一轮总复习-第5部分 实用类本阅读 专题总结14 新闻访谈(选考)课件
华伟来自农村,第一次做出人生选择时,想都不用想,考出去,走出农村。第二次做出人生选择时, 面对报名当大学生村官的机会,他心动了。
“去就去一般人不去的地方,因为那些地方最需要人。”下定决心后,他一头扎进农村,更主动要求去 国家重点帮扶的文楼村。文楼村辖 6 个自然村、17 个村民组,3000 多名村民里面,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占 1/10。一般人看到文楼村的人都躲着走,外村的亲戚甚至和他们断了来往。
去这样的村子当村官,你不怕?无数人问过魏华伟。300 多名艾滋病患者散落全村,刚来时不是没有 担心。有天从别人口中得知,一个患病村民想请他吃饭,却始终张不开口。魏华伟考虑再考虑,咬咬牙, 走进了这个家庭。饭桌上,每个人面前都摆放着一次性餐具,每一个菜,旁边都摆放着一双“公筷”。魏 华伟扭过脸就哭了。“一旦在朴朴实实的村民中间,你就没有了怕。”他说。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名师带你找抓手 (1)读标题,确立阅读的重点,何谓“最有价值的青春”,“价值”体现在哪? (2)读首段,明确人物身份“高考状元、清华硕士、村官”,照应标题“最有价值”,引起读者思考他 的“精神追求”。 (3)通过外貌描写,突出人物形象。“晒黑的脸、大嗓门”与文质彬彬的状元形象有巨大的反差。 (4)分析人物心理,把握人物品质,两次人生选择,“考出去,走出农村”,“回农村,当村官”,而 且是一般人不敢去的村子,体现了他的价值取向。 (5)关注重点事件,挖掘人物精神。①突破心理障碍去村民家“吃请”,不歧视村民;②帮助贫困孩子 上学,赢得群众信任,为以后顺利开展工作打下基础;③克服重重困难带领村民致富。抓住动作、语言、 心理等描写,分析人物的精神品质。这些都是他“亮出最有价值的青春”的体现。 (6)析手法。身份对比“清华硕士和村官”,村民态度对比“由质疑到信任”,村子前后变化对比“由 被病魔折磨到充满生机和希望”,突出人物品质。
全国通用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5部分 实用类文本阅读 专题十四 新闻访谈选考一新闻文体和结构课件
3.请根据文本,探析“蕴含着的是一份大爱”这句话的含意。 答:_要__点__:__①__机__组__成__员__高__度__的__使__命__感__,__对__国__家__、__对__人__民__高__度__的__责__任__感__;__②__家__属__对__机__组__成__员__的__理__解__,__对_ _国__家__事__业__的__支__持__;__③__机__组__成__员__及__其__家__属__为__“__大__家__”__而__牺__牲__“__小__家__”__“__小__爱__”__的__奉__献__精__神__。__(意__思__对__即__可__。__)_
2.文中写北川航拍时排除险情一事,突出了机组群像的什么特征?请简要说明。 答:__要__点__:__①__技__术__精_湛__,__临__危__不__乱__;__②__团__结__协__作__,__配__合__密__切__。__(_意__思__对__即__可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除日常的训练外,“奖状”飞行团队每年有半年以上的时间在外执行飞行任务,陪同家人的时间自然 也就少了许多,有时接到紧急任务,还会和事先安排好的“家事”“撞车”。
或许在有些人的眼里,他们不是合格的父亲、丈夫和儿子,但在家人的心目中,却有着不同的答案。 一位飞行员家属说道:“选择了飞行员,就是选择了寂寞,为了 大家 ,一点牺牲不算啥。”一个 轻松的回答,一个灿烂的微笑,折射出的是一份包容与关爱。 “总觉得平时亏欠他们的太多,在家的时候就多给老婆孩子弥补一点。”一机组成员轻描淡写的一句话, 道出了这位飞行 30 多年、6000 余小时飞行员的氤氲柔情。
一轮复习高三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访谈类》课件
【参考答案】 ①紧扣主题,不枝不蔓。记者的提问,紧
扣“天然气之父”这一中心“您最大的成果是 什么?”“怎么会想到研究这一课题?”“在实 践中取得了些什么效果?”等,是探讨被誉为 “天然气之父”的原因“您的成长道路是怎样 走过来的?”“您还时常怀念当年的学生生活 吗?”等,是探讨成为“天然气之父”的诸因 素而“如何看待中学毕业生报考地质专业问 题”,则是“天然气之父”的理想的延续所有 这些提问和回答,都解答了这样一个问题:当 代青年应该如何使自己成为一名成功的人士
二、如何分析访谈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
和主要表现手法。
访谈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从情势上看就 是由一问一答一直连环下去组成一篇文章。 但其问答有互动的因素,并且依靠一问一答 推动访谈的进行。这其中,双方要充分配合。 提问者要善于引导,随机应变;访谈对象要 积极回应,言之有物。如果遇到不和谐、浅 层次徘徊、进行不下去的情形,提问者必须 运用恰当的调控手段。
的语调和句式、平实的口语。
注意问题:
注意问题: ①一组问题要环绕访谈主题,有计划有步
骤地展开,问题与问题之间应用衔接过渡;
注意问题: ①一组问题要环绕访谈主题,有计划有步
骤地展开,问题与问题之间应用衔接过渡; ②每个问题要明确单一,一次发问不要包
含两个以上的问题;
注意问题: ①一组问题要环绕访谈主题,有计划有步
问与答(访谈内容) 问:分清问题的类别,分析提问的技能
问与答(访谈内容)
问:分清问题的类别,分析提问的技能
答:了解被访者的观点、事例、分析,经历; 分析品质、性情,把握人物形象
例1《北岛:当代诗人、作家 》一文中, 问题一:1.统观这篇访谈,采访者林思浩所提 的问题可以归纳为哪几个方面?
例1《北岛:当代诗人、作家 》一文中, 问题一:1.统观这篇访谈,采访者林思浩所提 的问题可以归纳为哪几个方面?
高三语文专题复习 实用类文本阅读之新闻、访谈教案 新人教版
2013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人教版):实用类文本阅读之新闻、访谈.【教学目标】1、明确实用类文本考点要求2、了解新闻、访谈特点3、掌握新闻、访谈阅读策略及解题技巧重点难点:掌握新闻、访谈阅读策略及解题技巧【知识准备】(一)新闻的文体特征1. 新闻定义:新闻是对新近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或者早已发生却是新近发现的有价值的事实的及时报道。
2. 新闻分类:新闻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电视新闻等体裁,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
3. 文体特点:(1)基本特点:迅速及时、内容真实、语言简明。
(2)最主要的特点:用事实讲话。
(3)基本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标题、导语、主体是消息必不可少的,背景和结语有时则蕴含在主体里面,结语有时可省略。
①标题:要求准确、凝练、新颖、醒目。
形式有单行标题,多行标题。
多行标题——引题(引标):交代形势,烘托气氛,说明背景等。
正题(主标):对一则消息内容的高度概括。
副题(副标):往往是重要事实、结果的提要。
②导语:消息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话以凝练简明的语言,概述新闻的主要内容或事实,鲜明地揭示新闻的中心。
写法常见的有叙述式、描写式、评论式、提问式、结论式等。
③主体:对导语内容进行展开和补充,是消息的躯干。
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安排层次,按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安排层次。
④结语:消息的最后一句话或一段话。
有的消息,事实说清楚了,就不需要结语。
它可对全文内容作概括性小结;可用带有启发性激励性的语言作结;可对发展趋势作预测;可提出值得深思的问题。
4. 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二)考点要求要达到高考中对新闻类作品阅读的能力要求,训练需围绕三种综合能力进行。
一是分析综合能力,能筛选并整合新闻作品中的信息,了解新闻的概念及功能,准确分析新闻的构成要素和具体含义;如对各类新闻体裁作品的基本特征、表现手法、语言风格、结构形式、内容要求的掌握和分析运用等。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十四 实用类文本阅读 课时达标(34)新闻访谈
课时达标(三十四) 新闻访谈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导学号04320089修谱之风盛寻根情结浓——《中国家谱总目》主编、上海图书馆研究员王鹤鸣访谈录任思蕴文汇报:清明节将至,我们这个民族特有的慎终追远、缅怀先人的日子又到了。
与其他民族相比,中华民族重温家族历史和记忆的意识是不是特别强烈?王鹤鸣(以下简称王):应该说,中华民族是特别重视家族历史和记忆的民族。
从我研究多年的家谱谈起,世界范围内,修家谱的民族并不少,但各国修家谱的发展程度、形式各不相同。
我国有长达五千年的悠久历史,这一传统发展得最完整、最系统、最成熟。
中国人修家谱的历史悠久,中华民族的家谱文化是伴随着中华文明起源发展的。
母系氏族社会讲究血缘的纯正,讲究辈分和宗族,因此中国从母系氏族社会晚期开始就有了原始形态的家谱。
此外,中国人修家谱的传统一直延续到现在,并且修谱的意识始终很强烈。
尤其是近五十年来,海峡两岸以及海外华人聚居的地方,民间一直非常热衷于在祖先留下的家谱的基础上编修新家谱。
中国历史文化有三个传统:一是正史,如《史记》《汉书》《二十五史》等,由国家编撰;二是方志,由地方政府编撰;三是家谱,记载一个家族的脉络。
例如,现在孔子家谱已经编到八十几代,记载着世界各地两百多万人的人口信息,规模庞大。
编修新家谱是中国历史上修谱传统的延续与发展,短短几十年内形成的这股热潮,其声势之大,影响之深,远远超过中国历史上编修家谱的任何一个阶段。
文汇报:为何是近五十年来形成了这股修家谱的热潮?我国现在修家谱风气较盛的是哪些地区?王:近五十年来的这股修谱热潮,最初是在台湾地区出现的。
台湾地区绝大多数人是从大陆迁移过去的,但是他们的根在大陆,与大陆之间有着血浓于水的亲缘关系,一直以来无法割舍深厚的宗亲情感和恋土怀乡的情怀。
因为客观因素,台湾与大陆分隔,当地居民逐渐掀起修家谱的热潮,以厘清祖上脉络,排遣思乡之情。
据统计,台湾家谱约有一万种,其中80%是近五十年编修的。
高三语文复习 实用类文本阅读之新闻访谈
四、关于访谈的技巧
访谈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从形式上看就是 由一问一答一直连环下去组成一篇文章。但其 问答有互动的因素,并且依靠一问一答推动访 谈的进行。这其中,双方要充分配合。提问者 要善于引导,随机应变;访谈对象要积极回应, 言之有物。如果遇到不和谐、浅层次徘徊、进 行不下去的情形,提问者必须运用恰当的调控 手段。而这正体现了访谈的技巧。
(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
是(
)
A.在公众眼中,陈丹青是一个作家,他的文字里充满
了“存在感”。但是,他总是不愿意承认自己是一个作家。
B.暌违 5 年,陈丹青才推出了三本新作,而且大多为 应酬之作,这说明他现在“写得太多,画得太少”,有意放
慢写作。
C.写作是陈丹青的爱好,他在写作上的态度积极、认
张莹琦:您说过,每个人初出道的作品此后不可超越, 您至今画不过您的初作。那您会因此有失落感吗?现在画画 的状态是怎样呢?
陈丹青:我比年轻时画得不知好多少,这才羡慕少年时。 画画的心态则一点没变。画画、写作,不必心态,那是让你 自动安静的勾当。
张莹琦:看自己 25 岁时的自画像,您形容“装大人、扮 成熟,脸上分明有野心”。现在再看您 60 岁时的自画像,有 什么野心是已完成或者淡泊的?还有什么是未完成的、感到 遗憾的?
陈丹青:半数野心其实是妄想,我从未停止妄想。一切 艺术都是热情,都是痕迹。不要听信艺术家说自己淡泊。真 的淡泊,别弄艺术。
张莹琦:您日常的一天一般怎样度过?最近忙些什么 呢?
陈丹青:画画,写稿子。当事人很安静,旁观者很乏味。 你去裁缝铺或厨房看看,就是我每天的样子。最近我在忙木 心故居纪念馆的无数杂事。年初偷空画了六十岁的自画像。
陈丹青:那是客气语,诸位听不出,丧失兴味,只因当 今好小说太少太少了。另一问题,是你十几岁死心塌地读过 的书,会影响一辈子,说难听点,是偏食症,说好听点,是 口味刁。但我读书并不为了绘画,只因喜欢,你掉进一部好 作品,什么念头都没了。
江西省横峰中学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 实用类文本阅读新闻和访谈课件
新闻和访谈
1.考点阐释 2.考点精讲
新闻和访谈
3.规律方法 4.拓展提升
濡染书卷气,培育我正义 胸中存浩然,振作我精神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清·林则徐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 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题目:新闻语言一般是客观平实的,而这篇报道却有所不同 。请对文中画线部分做简要分析。
教你答题:本题考查分析新闻语言特色的能力。本题的题干 其实已经给予了我们答题的启示:新闻语言一般是客观平实的 ,而本文的语言则不是客观平实的,也就是带有强烈的主观色 彩。结合画线句中具体词语去分析其中感情倾向,即可完成此 题。
3.从前后内容联系的角度,考虑语言的细微处;
4.从新闻传达感情的角度,考虑语言传达出的情感。本考点 中画线句子中的“仁慈”“奄奄一息”“焦急”等词语,就传达出对小 女孩的关心和人道主义情怀。这就需要从传达感情的角度来分析。
考点二
新闻的文体特征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叫声“李大囡”106人答应 景洪一400余人村庄106名妇女同名 村民25年第一次见到户口本 首席记者 戴振华 通讯员 黄志荣 外界的人进入村寨张口呼喊“李大囡”时,立刻会有大到82岁 ,小到16岁的106名女性跑出来“一呼百应”,一个家庭祖孙三代 的4名女性都同名“李大囡”,这样闻所未闻的趣事就发生在景洪 市勐旺乡的瑶族村寨大龙山。更为有趣的是,这个人口为453人 的村寨,竟然还有3个“张学友”、8个“张柏芝”。
1. 考点阐释
新闻作为一种常用的实用文体具有它自身的特点,有其基 本的结构特征,如消息具有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五 部分;而访谈则以“问答”式为主体结构;通讯、特写则在具 有新闻的特征之外,具有了一定的文学性。因此,命题人往往 从新闻的概念、基本特征及表现手法的特点以及作用等方面设 题。
通用版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对点练14把握访谈内容赏析访谈技巧20180425178
专项对点练(十四) 把握访谈内容,赏析访谈技巧一、对点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16分)阅读是一个民族持久的功课——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原副局长邬书林访谈录记者:全民阅读今天已经成为一股热潮。
从2006年中宣部等八部委提出开展全民阅读活动至今已近10年。
今天回过头来看,您认为我们做得怎么样?邬书林:我认为现在态势很好,中央重视、社会认同、民众参与、活动健全,经过10年努力,全民阅读有了非常坚实的基础。
现在全国31个省700多个市都已开展了形式多样、民众广泛参与的阅读活动。
阅读不仅仅是个人的事,阅读已经走进学校、社区、军营、农村甚至高墙。
江苏、湖北、深圳、辽宁等地先后完成了全民阅读的地方立法工作,确定了全民阅读在建设学习型社会中的法律地位,把全民阅读上升为法律法规,我认为这是一个标志性的重大进展。
对一个民族而言,阅读是一项长久的文化工作,绝不是一时的。
如何把全民阅读作为一项基础性的长期性的工作持之以恒地开展下去,需要好好总结前10年的经验。
记者:您认为有哪些经验值得总结?邬书林:把全民阅读作为中华民族提升整体国民素质的重要工作长期不懈地抓下去,需要总结过去10年的经验。
我认为,首先要提高认识,要对阅读的功能、意义,阅读的本质给予进一步的认识。
阅读的本质是通过阅读去借鉴、吸收和掌握前人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智慧。
现在有很多人认为阅读主要是用来提升修养,我觉得这不是阅读行为的本质。
阅读的本质是要获取知识,在获取知识的基础之上有了生产生活科学研究的能力,同时再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
这两者并行不悖。
今天我们要很好地用阅读这个工具来提升国民素质,用全人类的图书把中华民族武装起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知识基础。
记者:对于全民阅读的重要意义,现在社会和民众已有共识,那么国家、政府层面还需要做好哪些工作?邬书林:我们不是一般地提倡全民阅读,而是要把全民阅读持久深入、实打实地推进下去,这就需要做很多工作。
2019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1.5.实用类文本阅读——新闻(含访谈) (共134张PPT)
第一步
-8-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国民素质的提升和垃圾处理设 施的进步,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的条件已经成熟。重要的是,居 民和政府快把自家的“门前雪”打扫干净吧!各负其责,各尽其力,形 成合力,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垃圾分类 前景可期。 (摘编自刘毅《垃圾分类应自扫门前雪》,2017年5月 6日《人民 日报》)
专题五
实用类文本阅读—— 新闻(含访谈)
考纲与考情
考纲与考情
复习风向标从全国三套试卷的选文和命题情况看,新闻阅读一般采 用三则至四则非连续性材料,这些材料由通讯、报告、时评、表格 图片等不同类型的新闻片段组成,围绕一个新闻话题,从不同视角 对话题或介绍说明,或分析评论。试题设两道选择题和一道简答题, 选择题有四选一和五选二之分,涉及面较广,既有对词语、句子的 理解,也有对文本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考查;简答题主要考查信息的 筛选整合和内容要点的归纳概括。新闻作为一种新出现的命题文 本,连续考查的可能性很大,需要给予充分的关注。
第一步
-5-
(摘编自《垃圾变资源!这不是魔法,而是垃圾分类》, 2017年4月5日新华网)
第一步
-6-
材料二: 笔者所在的小区,居民楼前三个垃圾桶分别标示出应放置可回收 物、其他垃圾和餐厨垃圾。可是大多数居民还是把垃圾混杂在一 起,一扔了之。问及原因时,有人说:“我辛辛苦苦分了类,环卫车辆 却混在一起运走了,分类还有什么意义?” 这种现象可以说屡见不鲜。垃圾分类处理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包括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各个环节必须配 套衔接,才能高效运行。分类投放是居民的责任,分类收集、分类 运输、分类处理是政府的责任。分类投放的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 会影响垃圾分类制度的实施效果;而分类的目标和途径不十分清晰, 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又影响前端居民分类的积极性。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检测14新闻访谈(选考)
新闻访谈(选考)一、[2015·广东深圳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回不去的故乡——对话梁鸿:乡愁是一种隐约的恐惧感记者:近年来,一种被普遍接受的说法是“每一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您怎么看?梁鸿:是的,乡愁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浓郁。
每一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这种感觉更多的是出于对乡村现状的不满,看到的是一种文化上的凋落,没有秩序,而不单单是家里的老屋塌了,记忆中的河流再也没有鱼。
现在的中国太快了,整个社会病态的发展,在乡村有一种显性的体现。
这些一下子摆在你的面前,你就会有强烈的感觉,自己的故乡沦陷了。
记者:我们今天的“乡愁”,更多的是什么呢?梁鸿:乡愁已经不再是李白的乡愁,也不再是唐诗宋词的乡愁,不再是狭义的乡愁,现在的乡愁已经是一个现代性的问题,是中国现代文化中的乡愁,中国的乡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我们在都市里,以都市文明或者工业文明去看农业文明的乡愁,与农业文明时代是不一样的。
在农业文明,从一个空间到另外一个空间,情感方式和生活方式是没有变的,而现在的乡愁,是在高速现代化发展下,人的本源被急剧地抛弃的,人与自然没有关系了,与四季没有关系了,被孤零零地悬在都市的钢筋水泥里,这时候的乡愁是怀念人的自然属性,想念的是与自然、与大江大河的一种相互偎依的感觉。
记者:乡愁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
梁鸿:乡愁是有质的变化的。
现代意义上的乡愁,更多的是寻找一种传统。
过去,对于中国人来说,乡愁是对于农业文明的一种想念,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精神方式,农业文明下的状态与四时相合,春种秋收,晨起昏睡。
现在,“乡愁”的背后,是隐蔽的多层制度与歧视:城市不能给他们很好的安定感、归属感,他们现在的状态是在一种常年被隔离的状态下,看起来很像融入了城市,实际上是被隔离,这不是自主选择的,而是被所谓时代的潮流裹挟。
现在,到了我们该反思的时刻,因为我们这一代人如果再不思辨,恐怕以后就没有什么好思辨的了。
乡愁,对于目前的中国人来说,是一个如何保持自性的问题。
实用类文本阅读——访谈课件2025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 南都记者:那么我们是否应当鼓励各地加快建设5G基站?
• 邬贺铨:我认为这不是鼓励的问题。建5G基站要按需求、按步骤,对于 5G技术需求不那么大,或没有需求的地方,不一定非要建5G基站。而且, 这也是个逐步的过程。现在看起来沿海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建得比较多,比 较积极,是因为这些地方有运用5G的需求。
延伸、对照。 提问技能——环绕主题、问题明确、采用不同
的语调和句式、平实的口语。
• 绵阳一诊 • 自202X年中国正式解锁5G商用后,5G成为“网红"。进入202X年,粥建设潮不断 • 涌来,各大城市纷纭计划落地5G基站。近日,南都记者专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 • 南都记者:您怎么看我国通讯技术的发展水平? • 邬贺铨:实际上从3G开始,中国就已经在移动通讯技术标准上有了突破。4G的时候, • 中国已经发展了自己的移动通讯产业,基本上到达和世界先进国家同步的水平。进入5G时 • 代,无论是在标准方面,还是在专利方面,又或是在产业方面,中国都走在了全球的前面。 • 南都记者:这是否意味着我国的5G技术、5G相关产业的发展也已处于世界领先位置? • 邬贺铨:从整个系统技术而言,我国的5G技术确实是走在世界前面,尤其在芯片设计 • 技术上面一点都不落后,甚至是领先的。但也应该看到,5(3本身是一个复杂的技术体系, • 我国在基础的芯片生产加工技术上,还是差得比较远。而且,在移动通讯手机的操作系统
例题解析:例题解析:中国天然气之父 ——《温州都市报》记者采访戴金星院士
访谈能否收到预期的效果,通常取决于提问的 质量。你认为本访谈提问的质量如何?请就其 中一点谈谈你的看法。(5分)
[提示] 提问的质量即提问的技能。必须结合
文本予以回答。
①紧扣主题,不枝不蔓:
高考一轮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非连续性文本、新闻访谈)》 课件 (共48张PPT)
的思想一概忽略不计,于是,思想史仿佛有了断裂,有了空白。
可是,如果换一种思路,也许“空白”恰恰是一种有意思的内容,而 “断裂”恰恰是一种有意义的连续。在中国书论画论中有一种据说是最中 国化的理论,就是画的空白处也是画,字的笔断处即见精神,纸上未曾着 色的地方,可能是云天水色,也可能是需要阅读者以体验补充与想象的地 方,蕴涵了最富有包孕性的内容,飞白处恰恰特见意趣,笔笔丰润饱满, 可能就有夯实之嫌。问题是,思想史并不是艺术性的书画,它不能总是一
实用类(非连续性)、论述类文本阅读
自学在前 类题体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思想史常常不愿意叙述思想仿佛停滞或显得平庸的时代。从思想史的叙述 形式上说,也许是因为天才思想的缺席,使习惯于过去按照思想家来分配 章节的撰述者觉得无从措手,于是使思想史不得不出现“空白”;从思想 史的叙述观念上说,也许是因为进化论的乐观主义使思想史家相信,这只
笔带过,去指望阅读者自己想象和填充思想史的空白,照理说,思想史不
仅要写那些充满“变异”的时代,而且要写那些平缓地“绵延”的时代, 历史阅读者和艺术欣赏者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他不能随意想象空白处的历史 。
可是,似乎思想史写作者很看不上那些平庸和停滞的历史时段,于是思
想史也留下了一些空白,然而这些空白并没有像书画中的空白和飞白那样, 给人深刻的意味,却使得思想史显得上气不接下气。这可能并不是一种正常 的现象,因为,思想的历史常常在保持存在和改变存在之间来回摇摆,表面 上看来有起有伏有张有弛,所谓稳定秩序和改变秩序之间的紧张,延续传统
不过是可以省略的时段,他们的责任是把思想史写成一个不断推陈出新的
大链条;从思想史的写作心情上说,也许是这个时代的平庸难以激动
2023届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信息类文本阅读--新闻、访谈阅读 (12张PPT)
典例突破·学以致用
【例】 (2020·全国卷Ⅲ)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一个与现实零距离的题材,要让文学性不被坚硬的现实埋没,让艺术在接近纷纭社会时不
实地采访的实例,从而引发一些相关问题的讨论。
C.熊育群作为对谈的另一方和作者,关心文学表达的力量,故而重视主题的时代性、文学的现
实性和文章细节的生活气息,也留心魔幻的文学想象。
D.文学如何回应时代和现实的问题,既是组织方和对谈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也是新冠肺炎疫 情这一特殊历史时刻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问题。
C.面对为何将钟南山视为“时代的记忆”的提问,熊育群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是个历史事件,而钟
南山凝聚着时代的记忆,是值得被书写的。 D.关于经常采用“费力”的写作方式的问题,熊育群表示“费力”写作是常态,自己也重视想象,
重视背离现实逻辑的想象带来的震撼效果。
答案:D。
【解析】“重视背离现实逻辑的想象带来的震撼效果”表述错误。由原文最后一段“想象不是
胡思乱想,只有符合历史与现实逻辑的想象才震撼人心”可知,写作中的想象不能背离现实逻辑。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汇报》作为组织方,聚焦文学与现实的关系,期望文学可以复原和记录新冠肺炎疫情这
样的重大时刻,从而展现文学的力量和飞扬的灵魂。
B.钟红明作为对谈的一方和责编,关心作家的写作动机和写作方式,并举出对方经常进行大量
都是采用“倒金字塔”式,这跟一般的记叙文不同。通讯就比较灵活多变,有顺叙、倒叙,或插 叙、补叙等叙述方法。阅读时要特别注意。
2022版高考一轮总复习语文习题 专题十四 新闻访谈 14-2 Word版含答案
课后对点集训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最慢的是活着”——作家乔叶①访谈录陈劲松②(以下简称“陈”):乔叶老师您好!很荣幸和您进行沟通。
就写作而言,您最初是如何走上这条路的?为何会选择文学?乔叶(以下简称“乔”):我刚开头其实是写散文的。
当时生活在一个小县城里,面对日常生活的各种委屈、困惑和挫折,觉得自己有话想说,而且必需要说出来,但这些话又不能对着家人和伴侣说,于是只好付诸笔墨和稿纸了。
写着写着,从爱好变成了职业。
至于为何会选择文学,我想最大的缘由是,文学能带给我幸福,能表达我内心深处更松软、更慢、更弱的东西吧,从而让我的心灵得到劝慰和暖和,并获得更大的自由。
陈:很多作家写到肯定时候,都会有一个相同的困惑,那就是我为什么要写作?或者说写作的终极目的是什么?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乔:这种困惑我当然也会有。
我时常问自己,文学对我们当下的生活到底有什么意义呢?其实,我觉得这是一种比较功利的看法。
文学对于生活,若从有用主义的角度动身,则是无用的,它并不会直接给我们带来物质财宝。
但,文学的无用就是它的最大用处。
在这个物质化的时代,它能够转变我们的生命质量,让我们的心走得更远。
假如肯定要探究文学对于我们当下生活的意义,那就在于它可以穿透物质表层,深化我们内心世界,探测人心的隐秘。
生活就像一条波澜壮阔的大河,河水总是奔涌向前的,而文学则好比是河床,无论河水流向何方,河床总是长期地卧在那里。
变化的是生活,不变的,则是文学给我们带来的永恒的暖和,文学写作即是挖掘人性河床中存在的宝藏——这或许就是我的写作目的。
陈:在这个信息化时代,我们每天会接收到各种各样的信息,读到各种各样的新闻,反映到写作领域。
有人就创作了新闻式小说,这类作品的特点是以新闻笔法叙述小说故事。
您如何看待新闻写作与小说创作的关系?乔:新闻写作到底有其时效性,而小说创作则是慢工出细活。
犹如我们开启一瓶啤酒,新闻写作就是刹那间涌出的啤酒泡沫,只会浮在上面,而小说创作则是泡沫下面的酒,唯有经过长时间的发酵才能酿造。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新闻访谈阅读答题技巧
“总觉得平时亏欠他们的太多,在家的时候就多给老婆孩 子弥补一点。”一机组成员轻描淡写的一句话,道出了这位飞 行30多年、6 000余小时的飞行员的氤氲柔情。⑧
6.分析表现手法,以供鉴赏探究 一般可以从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烘托、 借景抒情等表现手法,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几个角度去考 虑,应结合新闻对象,思考各种手法对表现人物、叙述事件、 凸显中心所起到的作用。如《九天神眼》中以工作环境的艰 苦、自然天气的恶劣、他人的不理解来衬托机组人员克服困 难、甘于奉献的精神,又通过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来直接再 现机组人员的临危不乱、快速果断以及对家人的愧疚之情。
谈及飞行经历,机长张凯如数家珍:“自1986年配备‘奖 状’号,我们中队已先后7次入藏,20余次进疆,飞行面积超 过250万平方公里,协助完成10余项重大科研攻关,完成抢险 救灾任务160余架次。”
多年的飞行,让“奖状”中队满载殊荣,也使他们不少人 患上了“职业病”。副教导员孙文奎说:“每晚7点半要准时 守在电视机前看天气预报,不管有没有任务,早晨起来第一件 事就是看天。”“一有灾情,无论天气如何,我们都会自发处 于待命状态。在那种情况下,灾情就是命令,我们有条件要 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⑤
3.特点 (1)基本特点:迅速及时、内容真实、语言简明。 (2)最主要的特点:用事实说话。 (3)基本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标题、导语、主体是消息必不可少的,背景和结语有时则 蕴含在主体里面,结语有时可省略。 4.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二、阅读方法 1.看清标题信息,揣摩新闻类型 通过对标题的揣摩,初步掌握文章的写作对象以及对象的 特点等线索后,能判断出该文是人物新闻还是事件新闻。如 2014年福建省卷的《九天神眼》,初读标题,可明确这运用了 比喻手法,需要通过阅读全文找到“眼”的本体事件,还需要 明晰其跟“九天”的关系以及“神”的具体表现,这样就为阅 读全文明确了方向和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访谈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最慢的是活着”——作家乔叶①访谈录陈劲松②(以下简称“陈”):乔叶老师您好!很荣幸和您进行交流。
就写作而言,您最初是如何走上这条路的?为何会选择文学?乔叶(以下简称“乔”):我刚开始其实是写散文的。
当时生活在一个小县城里,面对日常生活的各种委屈、困惑和挫折,觉得自己有话想说,而且必须要说出来,但这些话又不能对着家人和朋友说,于是只好付诸笔墨和稿纸了。
写着写着,从爱好变成了职业。
至于为何会选择文学,我想最大的原因是,文学能带给我幸福,能表达我内心深处更柔软、更慢、更弱的东西吧,从而让我的心灵得到安慰和温暖,并获得更大的自由。
陈:很多作家写到一定时候,都会有一个相同的困惑,那就是我为什么要写作?或者说写作的终极目的是什么?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乔:这种困惑我当然也会有。
我时常问自己,文学对我们当下的生活到底有什么意义呢?其实,我觉得这是一种比较功利的看法。
文学对于生活,若从实用主义的角度出发,则是无用的,它并不会直接给我们带来物质财富。
但,文学的无用就是它的最大用处。
在这个物质化的时代,它能够改变我们的生命质量,让我们的心走得更远。
如果一定要探究文学对于我们当下生活的意义,那就在于它可以穿透物质表层,深入我们内心世界,探测人心的秘密。
生活就像一条波澜壮阔的大河,河水总是奔涌向前的,而文学则好比是河床,无论河水流向何方,河床总是长久地卧在那里。
变化的是生活,不变的,则是文学给我们带来的永恒的温暖,文学写作即是挖掘人性河床中存在的宝藏——这或许就是我的写作目的。
陈:在这个信息化时代,我们每天会接收到各种各样的信息,读到各种各样的新闻,反映到写作领域。
有人就创作了新闻式小说,这类作品的特点是以新闻笔法讲述小说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乔:新闻写作毕竟有其时效性,而小说创作则是慢工出细活。
犹如我们开启一瓶啤酒,新闻写作就是刹那间涌出的啤酒泡沫,只会浮在上面,而小说创作则是泡沫下面的酒,唯有经过长时间的发酵才能酿造。
就好像杨贵妃和唐玄宗的故事,在今天早就失去新闻的价值,但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还可以从文学的角度去进行书写。
陈:您这个比喻很贴切也很有意思。
对于畅销书和各类书籍排行榜,有些人持追捧的态度,有些人则取不屑一顾的态度。
___________?乔:会关注,但可能不会去阅读。
我觉得我追求的写作方式和认同的文学作品,可能与畅销书会有出入,我想沉下心来,写出像阿来的《尘埃落定》一样比较深刻的作品。
但畅销书之所以畅销,应该还是有其合理的因素吧。
比如说《山楂树之恋》和《杜拉拉升职记》,肯定迎合了一定的社会需求和心理需求,有读者能从其中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
但老实说,那不是我想要写的。
陈:迄今为止,您的小说作品似乎以中短篇为主,对您来说,长篇小说的写作会存在困难吗?近期是否有长篇小说的写作计划?乔:事实上,我最初从事小说创作时,就是长篇。
文学院的老师问我说,你没有经过中短篇的训练就写长篇,可以吗?我说可以。
当时写出来后也顺利出版了,但后来回头再看时,我发现还是存在很多问题。
所以,这几年我就老老实实地从中短篇写作开始,好好训练自己的语言和结构能力。
当然,我现在如果写长篇,肯定会比那时要好。
不过我近期没有这方面的写作计划,我认为长篇小说还是要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酝酿。
我的小说《最慢的是活着》里有一句话:“……活着这件原本是最快的事,也因此,变成了最慢。
生命将因此而更加简约、博大、丰美、深邃和慈悲。
这多么好。
”对我而言,这既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写作态度。
[注] ①乔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散文选刊》副主编。
②陈劲松:中山大学中文系博士。
1.联系全文看,乔叶是为什么写作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通过文学创作表达内心深处更柔软、更慢、更弱的东西,从而让心灵得到安慰和温暖,并获得更大的自由。
②挖掘人性河床中存在的宝藏。
2.请联系上下文,在文中画横线的空白处补写出陈劲松提的两个问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您如何看待新闻写作与小说创作的关系?②您会关注畅销书或者排行榜吗?3.这篇访谈以乔叶的小说题目“最慢的是活着”为题,文中乔叶也说“这既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写作态度”,文章中哪些方面表现了她的这种态度?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强调小说创作是慢工出细活;②拒绝阅读和写作畅销书;③谨慎对待长篇小说创作。
4.文中说,“文学的无用就是它的最大用处”,请结合文本和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文学对于生活,若从实用主义的角度出发是无用的,它并不会直接给我们带来物质财富。
但是它能够改变我们的生命质量,让我们的心走得更远。
二、[2016·沈阳质监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作家王蒙先生曾说:“可以不读书,不可以不读《读书》。
”这句话一度流传甚广,表达了读书界对于《读书》这个杂志的挚爱之情。
作为一个万众瞩目的公共平台,它的思想倾向及文风、作者群的改变也将无一例外地成为公众话题。
作为刊物掌舵人,无疑是构成刊物成与败的重要因素之一。
带着众多问题,本刊记者专访了掌舵人之一黄平。
思想上的勇气是敢于面对当下新京报:我很喜欢《读书》这本杂志,觉得您执掌的《读书》引发的讨论也好,专题也好,所涉及的范围比前两个时代都扩大了,这是既定的计划吗?黄平:计划谈不上。
我参与《读书》的编辑工作,有一点很明确,就想拓展它的领域。
这一方面是时代要求,另一方面,如果我们不关心时代、当下,不关心我们的左邻右舍,缺乏世界眼光,那么我们这个清高其实是假的,真正思想上的勇气是敢于面对当下的挑战,至于你的回应是不是那么正确,能否被别人接受,那是另外的问题。
新京报: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使读者看到一些没有想到的新问题、新知识、新观点,但可能带来了另外一种效应,比如过于分散,没有重点了。
黄平:第一,《读书》是一个综合性的杂志,学科领域很宽,经常发表讨论建筑、考古、人文地理、国际关系等领域的文章,它不是专业性的;第二,它又是思想、文化类的。
在这两个定位下,是否应该一定有一个不分散的东西,这是一个问题。
比如,你可以集中到文史哲,甚至文史哲里面只讨论史,那就不是《读书》了。
新京报:一些批评认为,《读书》没有抓住当下社会最核心的问题……黄平:怎么批评都行,不过有些批评者可能是没有认真读《读书》,只要客观地看看,我觉得应该很清楚,它对当代、当下甚至部分超前问题的警觉、讨论和尖锐性是有的。
时代的原因造成了文化的现实新京报:在你和汪晖接手《读书》之前,几乎所有中生代学者都在《读书》上发表文章,很多人通过《读书》成名。
但是现在数量却大大减少了,个中原因何在?黄平:这首先可能是时代的原因。
现在成名的是歌星、演艺明星、体育明星,而不是思想者。
不仅在《读书》成名的思想者少了,在任何地方成名的思想者都少了。
当年李泽厚一篇文章《孔子再评价》在全国引起那么大的反响,今天他一篇文章的影响至少无法和电视明星相比。
现在这个时代的聚焦点不在思想上,甚至不在文化上。
这也是大众文化普及了,媒体形式多了造成的文化现实。
新京报:但是,现在比较有影响的年轻一代学者几乎没有在《读书》上亮相,这是不是有些尴尬?黄平:少数几个人说明不了问题。
他们的影响和歌星、影星、体育明星也无法相比。
再有影响的学者在《读书》座谈时参与人数也一定很有限,如果是像篮球明星乔丹、科比来了,那场面背定火爆。
这是时代的问题。
另一方面,学者成名不应该靠公共媒体而应该靠专业。
有些人给《读书》写文章不像当年那么认真了,因为不能作为“学术成果”,不能拿去评职称,等等。
另外,我们在主观上也没有想过要制造“明星”,没有想要让谁在这里或通过这里成名。
客观上有人通过《读书》成名,但那不是我们刻意而为的结果。
多元化、包容性是时代的需要新京报:有一些读者认为《读书》的包容性没有那么强了,你怎么看?黄平:如果一些朋友把《读书》定位或者预期为某一方阵营刊物,那么《读书》可能会让他们失望。
我们希望它是百家的,而不是一家的。
在这种情况下,听一些、发表一些不是这个阵营里面的人的文章,对于完善自己的思想是有好处的,真正的思想一定是在同不同意你的人的论辩中形成和完善的。
我们觉得,许多共识被打破以后,变迁的一个结果就是利益多元化、思想多样化,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杂志要作为时代的反映,应该有各种各样的东西,多元化、包容性是时代的需要。
另外,这些年来,我们有意为之的就是开辟一些新领域,找到一些新作者。
对我们来说,《读书》应该有多种声音。
(节选自《新京报》,有删改) 5.下列对访谈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读书》是一个万众瞩目的公共平台。
本文通过对其主要负责人的采访,使读者了解到此刊的特点及办刊理念。
B.现在的《读书》只有积极与时俱进拓展领域的目标,没有编辑计划,因为黄平认为计划的推敲跟不上时代变化的步伐。
C.《读书》是一个综合性的杂志,学科领域很宽,经常发表讨论建筑、考古、人文地理等领域的文章,但它并不专业。
D.黄平认为当下通过《读书》成名的人在大大地减少,是因为大众文化过于普及了,媒体形式过于多了。
E.文中多次采用直问的提问方法,不转弯抹角,把想了解的问题直截了当地提出来,开门见山,干脆利落。
答案答E给3分,答A给2分,答D给1分;答B、C不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项,原文中黄平认为“计划谈不上”不等于“没有编辑计划”;C项,文中说“它不是专业性的”并不等于“它并不专业”;D项,原因分析不全面。
6.请分别简析文章第一个小标题下《新京报》记者三次提问的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第一次提问重在营造轻松的谈话氛围,拉近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