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服用降糖药注意事项

合集下载

常见降糖药的最佳口服时间

常见降糖药的最佳口服时间

常见降糖药的最佳服药时间及注意事项临床常见降血糖药有以下几种:1.二甲双胍类代表药:(1)二甲双胍片每天2-3次随餐服用(吃饭的时候吃)(2)二甲双胍肠溶片每天2-3次餐前30分钟服用整片吞服,不要咀嚼或掰开服用(3)二甲双胍缓释片每天1次晚餐时随餐服用整片吞服,不要咀嚼或掰开服用注意事项:二甲双胍长时间服用可能出现维生素B12缺乏,而出现贫血或神经病变等病症。

如有相应病症出现,需要定期检测血清维生素B12水平,进行恰当的纠正治疗。

儿童用药:二甲双胍可用于10岁以上的儿童和青少年2型糖尿病患者。

不推荐10岁以下儿童使用。

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不推荐使用。

老年用药:65岁以上老年人患者,谨慎使用,并定期检查肾功能。

不推荐80岁以上患者使用。

2.磺脲类代表药:(1)格列齐特片每日1-2次餐前30分钟服用(2)格列齐特缓释片整片吞服,不要咀嚼或掰开服用(3)格列本脲片每日1-3次餐前服用(4)格列喹酮片每日1-3次餐前30分钟服用(5)格列喹酮分散片温开水分散后服用,也可直接用水送服日剂量30mg内,每日1次早餐前服用大于此剂量每日2-3次餐前服用(6)格列美脲片每日1次早餐前立服如果没吃早餐,则于第一次正餐前立服格列美脲片须以足够量的水吞服,不得咀嚼(7)格列吡嗪片每日1-3次餐前30分钟服用(8)格列吡嗪缓释片每日1次餐前30分钟服用整片吞服,不要咀嚼或掰开服用(9)格列吡嗪缓释胶囊(10)格列吡嗪缓控释片每日1次早餐时服用如果没吃早餐,则和第一次正餐同服注意事项:磺脲类药物常见不良反应为低血糖反应。

(治疗中注意早期出现的低血糖症状:如头痛、兴奋、失眠、震颤和大量出汗等,以便采取措施。

)儿童用药:本类药品儿童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确定,故不推荐儿童使用。

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妊娠妇女禁用,哺乳期妇女使用本类药物时应停止哺乳。

老年用药:从小剂量开始,逐渐调整剂量。

3.格列奈类代表药:(1)瑞格列奈片每日3次餐前0-30分钟内服用(餐前15分钟内更合适)不进餐,不服用(2)米格列奈钙片每日3次餐前5分钟服用不进餐,不服用(3)那格列奈片每日3次餐前1-15分钟不进餐,不服用注意事项:格列奈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同磺脲类药物一样,常见的不良反应为低血糖。

吃利格列净注意什么

吃利格列净注意什么

吃利格列净注意什么利格列净是一种治疗糖尿病的口服药物,属于双胍类药物。

它主要通过降低血糖水平来控制糖尿病的进展。

以下是关于吃利格列净的注意事项:1. 服用药量:利格列净的用药量应根据医生的建议来确定。

一般来说,剂量与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肾功能等有关。

尽量按时服药,避免忘记服药或增加剂量。

2. 饭前或饭后服药:根据个人情况,可以选择在饭前或饭后服用利格列净。

然而,如果选择在饭前服用,应确保在30分钟内进食,以避免胃肠不适。

3. 饮食控制:除了服用利格列净,均衡的饮食对控制糖尿病至关重要。

遵循医生或营养师的饮食建议,减少高糖、高脂肪和高盐的食物摄入。

新鲜水果、蔬菜、全谷类食物和瘦肉可以作为主要食物。

4. 锻炼:适量的运动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水平。

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或骑自行车。

在开始运动之前,最好先咨询医生的建议。

5. 注意副作用:利格列净可能会导致一些不良反应,如恶心、腹泻、呕吐、腹胀、腹部疼痛等。

如果出现严重的副作用,如低血糖、皮肤过敏或肝功能异常,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如果症状轻微,可以向医生咨询是否需要调整用药。

6. 肾功能监测:由于利格列净主要通过肾脏排泄,因此对于肾功能异常的患者,应特别警惕。

在开始治疗时,医生会监测肾功能,并定期检查肾功能以评估药物的安全性。

7. 老年患者注意:对于年龄较大的患者,特别是65岁以上的患者,因为肾功能可能会下降,所以需要更加小心地使用利格列净。

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用药,并及时报告任何异常症状。

8. 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在使用利格列净期间,需要告知医生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或补充剂。

特别是其他降血糖药、胰岛素、抗生素等药物可能与利格列净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影响疗效或增加副作用。

9.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利格列净在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中的安全性尚未确定。

如果怀孕或计划怀孕,应在开始利格列净治疗之前咨询医生。

10. 长期治疗:利格列净是一种长期治疗药物,需要患者定期进行血糖监测,并根据血糖控制情况检查病情。

老年糖尿病口服降糖药的注意事项

老年糖尿病口服降糖药的注意事项
认 为系 由于 肾脏 对 N a的重 吸 收增 强 所 致 。中 青 年患 者 出现 浮 肿 时可 联合 使 用 利尿 剂 , 同时
仍 可继 续用 药 , 老 年人 在 出现 浮肿 时原则 上 而 应终 止用药 。初始 安 全 剂量 为 1 / 。有 报 5mgd 告 称 噻 唑 烷 二酮 衍 生 物 有增 加 心力 衰竭 的危 险, 既往 有 明确 心 衰病 史 患 者 以及不 能 否定有 潜 在 心衰 的患者不 宜使 用 。多数情 况下虽无 浮 肿 但 可见 体重 增 加 , 多数 病 例 体重 增 加到一 大
老年 患者 口服 降糖 药物 疗法 与青 壮年 之 间 虽无 原则 差 别 , 有 几 个 重 要 问 题 应 予 注 意 。 但 老 年人 一般 生 理功 能 低 下 , 出现 低 血糖 症 状 常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的抑郁 、 谵妄、 痉挛等非典型症状 。因此, 除出 现冷汗、 震颤等常见的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外 , 有 低血糖可疑症兆时应考虑给予治疗 。 老年糖尿病药物 治疗应 考虑到病程 已漫 长。老年血糖值初 步达 到糖尿病 阈值时, 格 严 控制血糖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大血管疾病比
用的各种资源与服务信息 。
廖 宏 译 庄祥 云 校
维普资讯
日本医学介绍 2 0 0 7年第 2 8卷第 9期
使用在药品说明书与专科医师之间有较 大差 距 。药 品说 明书 的适应 证 为 “ 脲 类 药 物效 果 磺
不 明显 或 由 于 副 作 用 不 能 使 用 的 2型 糖 尿 病 ”又 规定 “ 年人 禁 用 ” , 老 。这 是 因 为 以前 销 售 的苯 乙双胍 可 诱 发乳 酸性 酸 中毒 。然 而 , 老 年( 尤其伴有 肥胖 ) 2型糖尿 病 患者可将 双 胍类 药作 为首选 药 物 , 肾功 能 低下 患 者 可能使 血 但 中药物浓度 升 高 。另外 , 功能 损 害 时乳 酸 产 肝 量亦 增加 , 在这种情 况下 不应使 用双胍 类药 物 。 年龄 超过 8 0岁的患者 使用 双胍类 药也 不利 , 原 则上 应控制使 用 。线 粒体糖 尿 病患者从 理 论上

降糖药的种类及服药的注意事项

降糖药的种类及服药的注意事项
列奈
作用机制:通过 与胰岛β细胞膜 上的磺酰脲受体 结合,刺激胰腺 更快地释放胰岛 素,降低血糖水

适用人群:适 用于2型糖尿病 患者的早期治 疗,尤其是以 饮食控制的轻
症患者
不良反应:低 血糖、头痛、
恶心等
代表药物:二甲双胍
双胍类
适用人群:超重和肥胖的2型糖尿 病患者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与抗生素的相互作用
降糖药可能会降低抗生素的效果 抗生素可能会影响降糖药的代谢 服用抗生素时应咨询医生的建议 抗生素和降糖药应分开服用
与镇痛药的相互作用
降糖药可能会增强镇痛药的效果,导致低血糖风险增加。 某些镇痛药可能会影响降糖药的代谢,从而影响其疗效。 长期服用降糖药的患者在使用镇痛药时,应注意监测血糖变化。 在使用镇痛药时,应告知医生正在使用的降糖药,以便医生根据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定期进行血糖监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降糖效果。 注意观察不良反应,如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不要自行购买和使用非处方降糖药,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风险。
注意药物副作用
服用降糖药期间,应定期监测血糖、尿糖、尿酮体、尿蛋白等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低血糖、酮症酸中毒等不良 反应。
服用降糖药期间,应避免饮酒或含酒精的饮料,因为酒精会与降糖药发生相互作用,导致低血糖等不良反应。
降糖药的种类及服药的注 意事项
目录
降糖药的种类 服药注意事项 特殊人群用药指导 降糖药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降糖药的保存与携带
磺酰脲类
代表药物:格列本脲、格列齐特等 作用机制:促进胰岛素分泌,降低血糖 主要用途:治疗2型糖尿病 使用注意事项:严格遵医嘱,避免低血糖反应
非磺酰脲类
代表药物:瑞 格列奈、那格

老年糖尿病患者用药10项注意

老年糖尿病患者用药10项注意

老年糖尿病患者用药10项注意在糖尿病患者中,老年人占绝大多数。

糖尿病患者要想使血糖长期达标,除了科学地安排饮食,坚持参加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以外,还要积极地进行药物治疗。

然而,不少老年糖尿病患者在用药治疗的过程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问题。

这种状况对他们扼制糖尿病的进展十分不利。

从目前临床上治疗糖尿病的实际情况看,老年糖尿病患者在用药治疗中应注意以下10个问题:1.使用降糖药时,剂量不宜过大。

临床实践证实,在使用降糖药格列齐特时每日的用量若超过320毫克、使用格列吡嗪时每日的用量若超过30毫克、使用二甲双胍时每日的用量若超过2克、使用罗格列酮时每日的用量若超过8毫克、使用格列美脲时每日的用量若超过4毫克,不但不能取得好的疗效,反而容易使患者出现低血糖等不良反应。

2.要注意服用降糖药的时间。

不同种类的降糖药,使用的方法也应不同。

第一代和第二代磺脲类降糖药应在用餐前半个小时或半个多小时的时候口服。

格列美脲每日只需服用1次,应固定在每日的同一时间服用。

餐时血糖调节剂格列奈类和α糖苷酶抑制剂应在用餐前或用餐时服用。

双胍类降糖药要在用餐中或用餐后服用。

3.在患有糖尿病的早期就应联合用药。

不同种类的降糖药,其作用机制也不同。

将多种降糖药联合起来应用可以扬长避短,不仅能更好地保护胰岛B细胞的功能、改善胰岛素抵抗的状况,有效地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而且可以减少药物的副作用。

在降糖药的各种联合应用方案中,最常见的是磺脲类与双胍类降糖药的联合应用。

磺脲类降糖药与α糖苷酶抑制剂联合应用也可以更好地控制患者的餐后血糖。

双胍类降糖药与α糖苷酶抑制剂或噻唑烷二酮类降糖药联合应用可以改善磺脲类降糖药继发失效的情况。

餐时血糖调节剂与双胍类降糖药联合应用可以明显降低患者血糖波动的水平。

4.血糖正常后不能马上停用全部降糖药。

患者的血糖正常后,可遵照医嘱逐步减少降糖药的剂量,不宜马上停用所有的降糖药,否则易引起血糖反弹升高,使病情出现反复。

降糖药的种类及服药的注意事项

降糖药的种类及服药的注意事项
⑷年龄不太大、肝肾功能问题不大,而且没有发生酮症危 险的患者。
.
18
● 4大副作用 ⑴乳酸性酸中毒。双胍类降糖药,尤其是降糖灵的最严重
的副作用就是乳酸性酸中毒。当降糖灵的剂量大于每日150毫克 时,就会使体内乳酸的生成量有所增加。老年人,或者年龄虽 然不太大,但心血管、肺、肝、肾有问题的糖尿病病患者,由 于体内缺氧,乳酸的生成增多,而其代谢、清除发生障碍,容 易发生乳酸性酸中毒,这类患者如服用较大量的降糖灵,发生 乳酸性酸中毒的危险性就明显增大。
.
21
●适应于基础血糖正常的患者 起效快,服药后立即可以进餐,在餐后1小时血糖高峰时,刺激
分泌的胰岛素也同时达到高峰,能有效地控制餐后高血糖。而且, 该药作用时间短,当餐后2小时血糖下降后,该药的作用已基本消 失,此时胰岛素分泌的量也相应减少,这就避免了下餐前低血糖。
服药剂量:从小剂量(每天1片)开始试用,根据血糖监测情况 逐渐加量至血糖正常。
.
3
一、磺脲类
1.D860(甲糖宁,甲苯磺丁脲) 2. 格列本(苯)脲 (优降糖) 3.消渴丸 4. 格列吡嗪 (美吡哒、优哒灵美 、迪沙、依必达、瑞易宁等) 5. 格列齐特 (达美康) 6. 瑞易宁(格列吡嗪控释片) 7.格列喹酮 (糖适平 ) 8. 格列美脲(迪北、万苏平、圣平、伊瑞、亚莫利)
⑵消化道反应。表现为食欲下降、恶心、呕吐、口干、口 苦、腹胀、腹泻等,降糖灵引起胃肠道症状的可能性比二甲双 胍大,其程度也比二甲双胍严重。
.
19
⑶肝、肾损害。对于肝功能不正常,转氨酶升高的糖尿病 患者,或是肾功能不好,尿蛋白持续阳性,甚至血中肌酐和尿 素氮等堆积、升高的患者,双胍类降糖药有使肝、肾功能进一 步变坏的危险,最好不用。

糖尿病的用药

糖尿病的用药

糖尿病的用药须知促胰岛素分泌剂促胰岛素分泌剂是备用一线降糖药, 这类药物有磺脲类以及非磺脲类。

主要通过促进胰岛素分泌而发挥作用, 抑制ATP依赖性钾通道, 使K+外流, β细胞去极化, Ca2+内流, 诱发胰岛素分泌。

此外, 还可加强胰岛素与其受体结合, 解除受体后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使胰岛素作用加强。

磺脲类促泌剂(一)格列吡嗪(美吡达、瑞易宁、迪沙、依吡达、优哒灵): 为第二代磺酰脲类药, 起效快, 药效在人体可持续6-8小时, 对降低餐后高血糖特别有效;由于其代谢产物无活性, 且排泄较快, 因此较格列本脲较少引起低血糖反应, 适合老年患者使用。

(二)格列齐特(达美康): 为第二代磺酰脲类药, 其药效比第一代甲苯磺丁脲强10倍以上;此外, 它还有抑制血小板粘附、聚集作用, 可有效防止微血栓形成, 从而可预防2型糖尿病的微血管病变。

适用于成年型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伴肥胖症或伴血管病变者。

老年人及肾功能减退者慎用。

(三)格列本脲(优降糖): 为第二代磺酰脲类药, 它在所有磺酰脲类药中降糖作用最强, 为甲苯磺丁脲的200-500倍, 其作用可持续24小时。

可用于轻、中度非胰岛素依赖型2型糖尿病, 但易发生低血糖反应, 老人和肾功能不全者应慎用。

(四)格列波脲(克糖利): 较第一代甲苯磺丁脲强20倍, 与格列本脲相比更易吸收、较少发生低血糖;其作用可持续24小时。

可用于非胰岛素依赖型2型糖尿病。

(五)格列美脲(亚莫利): 为第三代口服磺酰脲类药, 其作用机制同其它磺酰脲类药, 但能通过与胰岛素无关的途径增加心脏葡萄糖的摄取, 比其他口服降糖药更少影响心血管系统;其体内半衰期可长达 9小时, 只需每日口服1次。

适用于非胰岛素依赖型2型糖尿病。

(六)格列喹酮(糖适平等):第二代口服磺脲类降糖药, 为高活性亲胰岛β细胞剂, 与胰岛β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 可诱导产生适量胰岛素, 以降低血糖浓度。

口服本品2~2.5小时后达最高血药浓度, 很快即被完全吸收。

降糖药的服用时间

降糖药的服用时间

降糖药的服用时间文章目录*一、降糖药的服用时间*二、降糖药的服用注意事项降糖药的服用时间不同的降糖药物在服用时间上要求不同,如果不按要求时间服用,不但会起不到很好的降糖作用,还可能会引起药物不良反应。

1、饭前服必须在饭前30分钟服用。

主要指磺脲类降糖药,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格列类,它包括格列本脲(优降糖)、格列齐特(达美康)、格列吡嗪(美吡达)、格列喹酮(糖适平)等。

这类降糖药的作用要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才能发挥作用,所以这类药宜在饭前30分钟服用。

当食物中的糖分解被吸收时,这类降糖药正好发挥作用;另一类为饭前5-20分钟服用,如非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它包括瑞格列奈(诺和龙)、那格列奈(唐力)等,它们也是作用于β细胞,刺激胰岛素分泌,但其作用机制不同于磺脲类。

它在血糖浓度低时不刺激胰岛素分泌,或血糖浓度恢复正常,作用立即停止。

本类药起效快,作用时间短暂,餐前半小时或进餐后给药可能引起低血糖,故应在餐前5-20分钟口服。

服药必吃饭,服药不吃饭,可能会引起低血糖反应。

2、饭后服主要指二甲双呱类,又叫二甲双胍(美迪康、立克糖)等。

它主要通过增强肌肉、脂肪等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而起到降低血糖作用。

由于该药对胃肠道有些刺激,故宜在饭后服。

3、饭时服即与第一口饭同时“嚼服”,如阿卡波糖(拜糖平、卡博平)。

拜糖平主要作用于小肠内竞争性抑制糖苷水解酶,从而延迟和减少小肠内碳水化合物分解为葡萄糖,延迟小肠内葡萄糖的吸收,使饭后血糖幅度下降。

该药与吃第一口饭同时嚼服效果最好,如在饭后或饭前过早服用,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4、空腹服晨空腹服用,如中药汤剂、胰岛素增敏剂。

如吡格列酮、主要作用部位是脂肪、肌肉和肝脏组织,它可以增加细胞受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帮助代谢综合征患者更有效地利用自身分泌的胰岛素,使葡萄糖尽快被人体细胞利用,从根本上使血糖降低。

由于此类降糖药作用时间较长,一次服药,降糖作用可以维持24小时,因此,每日仅需服药一次,建议患者每天早餐前服药效果最好。

老年人常用药品

老年人常用药品

老年人常用药品药品在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常常面临许多健康问题和疾病风险,因此需要使用一些特定的药品来维持他们的健康。

本文将介绍一些老年人常用的药品,以及这些药品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降压药由于血压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老年人患高血压的风险较高。

因此,他们常常需要使用降压药来控制血压水平。

常见的降压药包括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贝他受体阻滞剂等。

老年人在使用降压药时应根据医生的建议,按时服用,并定期测量血压。

二、降糖药老年人中患有糖尿病的比例也相对较高。

控制血糖水平对于预防并发症和保持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降糖药通常分为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两类。

口服降糖药包括双胍类、磺脲类、α-糖苷酶抑制剂等。

老年人在选择降糖药时应根据自身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合理选择,并遵循用药的剂量和时间。

三、血脂调节药老年人中常见的问题之一是血脂异常,包括高胆固醇和高甘油三酯。

这些异常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因此,老年人常常需要使用血脂调节药来控制血脂水平。

常见的血脂调节药包括他汀类药物、贝特胺类药物等。

老年人在使用血脂调节药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并定期进行血脂检测。

四、骨质疏松药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骨质疏松的风险也随之增加。

骨质疏松易导致骨折,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因此,老年人常常需要使用骨质疏松药来增强骨密度。

市面上常见的骨质疏松药包括双磷酸盐、钙剂、维生素D等。

老年人在使用这些药物时应遵循医生的指导,并注意摄入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

五、心脏病药物许多老年人患有心脏病,如心绞痛、心力衰竭等。

针对心脏病的不同类型和症状,老年人常常需要使用心脏病药物来缓解症状、控制疾病进展。

常见的心脏病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洋地黄类药物、抗血小板药物等。

老年人在使用这些药物时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用药,并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相互作用。

在使用药物时,老年人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遵循医生的指导:老年人在使用药物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正确理解和掌握药物的使用方法、剂量和频率。

糖尿病用药的三大注意事项

糖尿病用药的三大注意事项

糖尿病用药的三大注意事项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的药物治疗来控制血糖水平。

在使用糖尿病药物的过程中,有一些值得注意的事项,以确保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以下是糖尿病用药的三大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一:正确使用药物1.按照医生或药剂师的指导正确使用药物。

糖尿病用药的剂量和使用方法需要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来确定。

2.严格遵守用药时间和用药频率,不要随意减少或增加药物的剂量。

如果出现负荷低血糖等药物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药物并向医生咨询。

3.注意观察用药后的效果,及时调整剂量或更换其他药物。

如果用药后血糖控制不佳或出现其他不良反应,应及时告知医生,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注意事项二:遵循饮食和运动指导1.糖尿病患者在使用药物的还需要合理控制饮食和进行适当的运动。

要根据医生的建议,合理安排膳食结构,控制摄入的总热量和糖分,避免过量食用高糖食物。

2.每天保持适量的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

运动可以帮助消耗多余的糖分,提高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

3.定期监测血糖,根据血糖水平的变化调整饮食和运动方案。

糖尿病患者应定期测量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以确保糖尿病的良好控制。

注意事项三: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1.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某些药物(如某些抗生素、利尿剂、胃肠道药物等)可能会影响糖尿病药物的吸收、代谢或排泄,从而影响药物的疗效。

在使用糖尿病药物的应告诉医生所有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以便医生评估药物相互作用的潜在风险。

2.不良反应:糖尿病药物可能会引发一些不良反应,如低血糖、胃肠道不适、皮肤过敏等。

每种药物的不良反应不同,患者在使用药物时应密切关注自身的身体反应,如有不适应及时告知医生。

3.特殊人群的用药注意事项:糖尿病患者如果同时患有其他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肾病等),可能需要特殊的药物治疗。

这些患者在用药时应更加小心,遵循医生的指导,定期复查并监测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正确使用糖尿病药物、合理饮食和适当运动、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是确保糖尿病患者药物治疗的安全和有效性的关键。

糖尿病口服降糖药使用注意事项

糖尿病口服降糖药使用注意事项

孕妇
孕妇应谨慎使用口服 降糖药,应在医生指
导下使用。
孕妇应密切监测血糖, 并根据医生建议调整
用药剂量。
孕妇应避免使用对胎 儿有影响的口服降糖 药,如磺脲类药物。
孕妇应定期进行产检, 以确保胎儿健康。
谢谢
副作用
联合用药时 应注意药物 之间的相互 作用,避免
不良反应
联合用药时 应遵循医生 的建议,根 据病情和药 物特点选择 合适的药物
联合用药时 应注意药物 剂量,避免 药物过量导 致的不良反

定期监测
定期监测血糖:了解血糖控制情况,调整用 药剂量
定期监测肝肾功能:了解药物对肝肾功能的 影响,及时调整用药
处理方法:立即停 药,并寻求医生帮

预防措施:了解个 人过敏史,避免使
用已知过敏药物
严重过敏反应:立 即就医,进行抗过敏Biblioteka 疗特殊人群用药老年人
老年人对药物的 敏感性较高,应
谨慎使用
老年人的肝肾功能 可能较弱,应根据 实际情况调整剂量
老年人可能患有其 他疾病,应考虑药 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老年人应定期监测 血糖,根据血糖变
化调整用药方案
儿童
儿童糖尿病患者需要根据体重和年龄来调整药物 剂量。
儿童糖尿病患者在使用口服降糖药时,需要密切 监测血糖水平,以防低血糖。
儿童糖尿病患者在使用口服降糖药时,需要定期进 行肝肾功能检查,以防药物对肝肾功能造成损害。
儿童糖尿病患者在使用口服降糖药时,需要遵循 医生的建议,不要擅自调整药物剂量或停药。
糖尿病口服降糖药使用 注意事项
演讲人
目录
01 药物分类 02 用药原则 03 不良反应及处理 04 特殊人群用药

老年糖尿病患者用药的禁忌问题要注意

老年糖尿病患者用药的禁忌问题要注意

准确地说, 胰 岛素 就像 营养 摄
取物一样 , 当身体 已不能生产、
“ 正如 ‘ 水 能载舟。 也能覆
舟’ 的道 理一样 , 需要合 理 、 灵 活地 应 用 好胰 岛素 , 如 果 未能
合 理地 应 用 , 可能会 出现 低 血
分 泌 不 出来 的时候 , 就 需要 外
源 性补充 , 是 人体所 必需 的。因
副作用主要表现在 两个方面 , 一 是 低 血糖 发 生概 率 较 高 , 二是
体 重 的增 加 。
肖正 华 教 授 还解 释 , 胰 岛
素是 促 进 合 成 的激 素 , 可 以合
成脂 肪 、 蛋 白质、 糖原, 促 进 细 胞 的生长 。 如果血糖控 制好, 有 部分 糖友会 出现体 重 增加 的现 象, 这种 概 率 随着胰 岛素 的使 用周期增加而增加 , 因此 , 打胰 岛素 时, 有时候 需要联 用口服药 ( 如二甲双胍) , 从而控制体重。
物。 甲状腺 激素 类药 、 速尿、 吩 乳酸性酸中毒 , 甚至死亡 。
首先是 易引起低 血 糖 的药 4 0糖尿病文摘
噻嗪类药物 ( 如氯丙嗪、 泰 尔
摘自 9 健康 网 》
1 琏 原以 1 Y A O W U G O — N G L U E
“ 因此 。 胰 岛素 并 不像 有 的糖 友所 说 的那样 ‘ 经常使 用 会上瘾 ’ , 它是 需 要 的 时候 要
用, 不 需要的时候可 以停用。 更
华教 授 表示 , 胰 岛素所存 在 的 说 。
妥 明、 降 酯 酰胺 不 能与磺 脲 类
制胰 岛素的分泌引起高血糖 ; 双
甲苯 喘定 、 双氢克尿噻 、 叔丁喘

老年糖尿病治疗必须遵循5大原则

老年糖尿病治疗必须遵循5大原则

老年糖尿病治疗必须遵循5大原则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糖尿病,只能通过长期治疗来避免病情的继续发展。

虽然糖尿病发病已趋于年轻化,但是目前我国患糖尿病的人群依然是老年人居多。

老年糖尿病治疗必须遵循五大原则,老年人由于体制的不同,症状相对有所差异,那么老年糖尿病人治疗需要注意哪些方面,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老年糖尿病治疗五大原则:
原则一、避免首选作用强的降糖药
老年糖尿病患者多属2型糖尿病,多数病情较轻,若单纯饮食和运动治疗达不到要求,在选择口服降糖药时,避免首选作用强且作用持续时间长的降糖药,以避免低血糖。

原则二、口服降糖药疗效低改用胰岛素
对疗程长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如果已经出现对口服降糖药疗效减低或已有明显的糖尿病并发症,宜尽早改用胰岛素。

原则三、注意检查肝、肾功能选择降糖药时,要考虑老年人是否患有肝、肾方面的疾病,用药过程中,要注意检查肝、肾功能。

老年人合理用药之降压药降糖药调脂药的合理使用1(1)

老年人合理用药之降压药降糖药调脂药的合理使用1(1)

3.用药越多越好?
4.药物越贵越好?
药品的疗效不依价格而定,须看是否对症下药。 市场经济条件下,华丽包装≠高质量 合理用药=高效+无毒+方便+价廉
5.保健品可替代药品?
谢谢聆听!
2.无糖尿病症状者,需另日重复检查 明确诊断
当胰腺的胰岛素不足,或分泌出来的胰岛素不能发挥功效时,血糖便增加, 糖份经由尿液排出体外,这便是糖尿病!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
主要临床表现
多尿
多饮
多食
体重下降
其他临床表现
搔痒
皮肤干燥
饥饿
视物不清
疲倦
出现以下症状也要警惕糖尿病:
皮肤反复长疖痈、伤口不愈合、男性不明原因性功能减退、下肢麻木、 尿中有蛋白
三高之高血脂
高血脂是指血液中胆固醇和/或甘油三酯升高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下列人群要格外重视
积极改善生活习惯
选择合适的药物
常用的降脂药有4类
o 胆酸螯合剂 o 烟酸及其衍生物 o 他汀类 o 贝特类
其中,他汀类是降胆固醇治疗的理想药物
服药注意事项
1. 晚间给药:由于胆固醇具有夜间合成增加的特点,所以此类药物宜晚间给药; 2. 长期服用:长期服用或终身服用; 3. 定期复查血脂、肝、肾功能:服药后1~3个月应复查血脂、肝及肾功能,还应
三、认识糖尿病
诊断
静脉血浆葡萄糖水平
1.糖尿病症状(典型症状包括多饮、 多尿和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加
1) 随机血糖
≥11.1mmol/L(200mg/dL)
或 2)空腹血糖(空腹状态指至少8 小时没有进食热量)
≥ 7.0mmol/L (126mg/dL)

老人不宜用长效强效降糖药

老人不宜用长效强效降糖药
3 4 糖 尿病 天地 . 文 摘
摘自 家庭医生在线
疗 糖 尿病 的双 胍 类药 物 , 能抑
期疗效, 反 而会 产生相 当危 险
的不 良反应。
长 效 降 糖 药后 , 白天 没有 出现 低血糖, 但 当晚上 睡觉 体 内血
3 . 磺 脲类药 物 : 能促 进 胰
岛素分 泌 和释 放 , 但 第 一代 如
容 易在 夜 间 优 降糖 易致老年患者 发生低血 老 人不 宜用 长 效 、强 糖 波 动到低 值 时, 尤 其 是 午 夜 时 分 发 生 血 糖 过 糖 反 应 。 第二代 如达 美康 较 为 效 降糖药
现腹 胀、 腹 泻、 吸收不良等副作 题 , 平 稳优 质 降 糖 , 以减 少 糖
用, 症状 明显需要对症处理 。 2 . 二 甲双胍 : 是 唯一 的治
有些 老年 糖尿病患者伴 有 自主
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
神 经损 害 , 低 血 糖早 期 症状 往
往不 明显 , 致使 不易被发现 , 当
傩 屎 以


老人不 宜用长效 强效 降糖药
是药 三分毒 , 降 糖 药 同样 发 现低 血 糖 时 , 有 可能 为 时已
如此 , 使用不 当, 也会产生不 良 晚, 造成严重后果 。
制食欲, 减 少胃肠道 对 葡萄 糖 的吸 收 , 减轻体重 , 增强胰 岛 素敏 感性 。 单独 应 用很 少 引起 疗 的适 宜药物 , 尤其 适于肥 胖
作为磺脲 类药物 中治疗老 年糖
尿病 的 首选 , 糖 适平 适用 于伴 有 肾病 或肾功 不全 的老 年糖 尿
定 适 宜剂者 的上 病患 者。 应 注意 血 糖 变化 以确

老年糖尿病人:为何慎用长效降糖药

老年糖尿病人:为何慎用长效降糖药

老年糖尿病人:为何慎用长效降糖药糖尿病属于慢性代谢障碍性疾病,在患病后,病人需要做好接受长期治疗的心理准备。

而且,有部分病人甚至需要接受终身治疗。

目前,在糖尿病病人的群体中,老年阶段的病人占绝大多数。

当下,长效降糖药具有降糖快速、持久等优势,受老年糖尿病人的青睐。

但是,据临床研究发现,虽然一些长效降糖药在短期可以起到明显效果,但是因为其药物自身作用较强,部分血糖原本不太高的老年病人在用药后可能出现低血糖等不良反应,不利于病人的血糖控制。

因此,临床建议老年病人应谨慎使用降糖药。

但是,仍有些老年人不了解为何要慎用长效降糖药物,所以导致因长效降糖药使用不当而造成糖尿病人不适等问题的发生,威胁老年糖尿病人的生命安全。

那么,接下来由我为大家介绍一下老年糖尿病人的用药原则是什么?老年糖尿病人不宜使用的降糖药物有哪些?为什么老年糖尿病人需要慎用长效降糖药物?老年糖尿病人发生低血糖的危害?一、老年糖尿病人用药原则糖尿病是全身慢性进行性代谢障碍疾病的一种,且多发于老年群体。

虽然引起此类病症的因素不明,但是多数人认为与饮食、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所以在国外又将其称之为现代生活方式病。

当下,在病理学不断研究中发现,对于老年糖尿病人而言,为了避免降糖药物过量而引起低血糖、老年痴呆症等问题的发生,需要谨慎使用或不使用长效降糖药物。

对于长效降糖药物的定义可以分为两种,具体如下:(1)半衰期长、作用时间长的药物:通常情况下,病人只需每日使用1次这种降糖药物,例如:格列本脲等。

(2)使用特殊工艺将短效药物制作成长效降糖药物,例如:格列吡嗪被制成瑞易宁等。

所以,老年糖尿病人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从小剂量开始使用降糖药物,并根据血糖情况逐渐增加剂量,切勿在用药初期就应用常规剂量用药,避免引起严重的低血糖反应,危及其生命安全。

二、老年糖尿病人不宜使用的降糖药物1.降糖灵降糖灵是口服降糖药物的一种。

在临床大量研究中发现,糖尿病人长期使用后会出现多种问题,例如:吸收不良、维生素B12缺乏等,甚至还会出现缺乏叶酸等问题。

老年糖尿病患者应用降糖药有哪些注意事项

老年糖尿病患者应用降糖药有哪些注意事项

老年糖尿病患者应用降糖药有哪些注意事项老年糖尿病患者指年龄超过65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这类糖尿病患者95%以上属于2型糖尿病,老年人由于机体诸多脏器功能有不同程度的衰减,加之常多种疾病缠身,所以在选用药物时更应该特别注意。

老年糖尿病患者应用降糖药物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老年人新陈代谢缓慢、体力活动减少、身体肥胖及常用多种药物等因素存在,同时糖尿病症状常不典型,并且容易法伤低血糖反应。

因此,老年糖尿病的治疗目标被专家确定为合理控制高血糖、防止低血糖、减少各种急慢性并发症。

同时,强调指出,良好控制标准是将血糖控制高限,以适应老年患者耐受低血糖能力较差的特点。

2.老年糖尿病患者用药后特备要当心夜间低血糖。

老年人代谢率低,用药容易发生低血糖。

因此,对这些药即使要用,也要避免每日三次用药。

小剂量时可早晨1次服用,中剂量时则早晨服2/3,中午服1/3,晚间不服。

3.老年人因神经反应等比较迟缓,更易发生“未察觉低血糖”。

即当血糖下降到一般人有交感神经反应,如心悸、冷汗、头晕等症状时,老年人可能仍无感觉。

一直到血糖降到出现大脑皮质反应时,老年患者直接出现精神神经症状,如昏迷等。

这种情况很危险,抢救不及时易危及生命。

此外,老年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动脉硬化及心血管病变,一旦发生低血糖可诱发急性脑血管病和心肌梗死等,这都是很危险的。

4.老年糖尿病患者更要注意药物对肝、肾的不良反应。

老年人较青壮年肝、肾功能差同时有些老年人过去有肝炎、肾炎史,故在用药前应先检查肝、肾功能。

在肝功能异常时不能用双胍类及胰岛素增敏剂,否则易产生肝衰竭。

许多降糖药在肝内代谢,经肾脏排出,所以在肝、肾功能不良时应谨慎选药。

5.对老年糖尿病的治疗,也是在饮食、运动的基础上酌加口服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治疗。

针对老年糖尿病的降糖药物的选择是比较讲究的,首先是注意用药安全性,其次是严格把握适应症,做到降低、稳定血糖,防止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避免伤肝伤肾。

降糖药的种类及服药的注意事项

降糖药的种类及服药的注意事项

7
胰岛素的分类
糖尿病:胰岛素缺乏或胰岛素作用效率下降 餐时胰岛素 基础胰岛素

8
胰岛素的分类(按作用时间)
超短效:门冬胰岛素、赖脯胰岛素,吸收快, 起效快,作用时间短,替代餐时胰岛素,用药 10分钟内必须进餐 短效:一般常规胰岛素,目前最常用,替代餐 时胰岛素,餐前30分钟皮下注射,作用持续大 约8h,血糖波动大 中效:低精蛋白锌胰岛素,替代基础胰岛素, 睡前给药,控制空腹血糖,缺点是产生夜间低 血糖,需要睡前加餐
24
●适合服用磺脲类降糖药治疗的患者应具备以下条件:
⑴经饮食和运动治疗,血糖控制仍不好的患者。 ⑵有一定胰岛素分泌的2型糖尿病患者。因为对于已经没 有胰岛素分泌能力的1型糖尿病患者来说,磺脲类药几乎没什 么作用。 ⑶体重正常或者偏轻的患者。
25
副作用 ⑴低血糖症。这是磺脲类降糖药最重要,也是最危险的一 种副作用。任何一种磺脲类降糖药都有可能引起低血糖症,作 用越强引起低血糖的可能性就越大。从降糖的角度来说作用强 者是好药,但从引起低血糖的角度来看,它又不那么好了。 ⑵体重增加。磺脲类降糖药使用后,胰岛素分泌量增加, 糖分就能得到比较充分的利用,在血糖下降的同时,如不注意 饮食调节和适当的运动,可能使患者的体重增加。 ⑶其他问题。如消化道反应、皮肤过敏反应、血细胞减少 、头晕、视力模糊、身体平衡功能发生障碍等神经系统反应, 但均不常见。
23
●不适合于以下情况: 1.1型糖尿病。 2.妊娠及哺乳期。 3.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轻度肾功能不全只能使用糖适平、 诺和龙,不能使用其他磺脲类降糖药。 4.糖尿病病人发生严重感染、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创伤及手 术期间。 5.糖尿病发生急性代谢紊乱,如酮症酸中毒或高渗性昏迷期 间。 6.已出现严重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及肾脏病变 ,或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及肾脏病变进展迅速时应 采用胰岛素治疗,严格控制血糖。 肥胖的2型糖尿病病人服用磺脲类降糖药物,可能使体重进一 步增加,一般首选双胍类降糖药或糖苷酶抑制剂。

老年性糖尿病的合理用药

老年性糖尿病的合理用药

老年性糖尿病的合理用药老年性糖尿病亦指老年人糖尿病,是指年龄≥60岁(西方≥65岁)的糖尿病患者。

老年糖尿病按其发病时间可分为老年期起病的糖尿病和青壮年起病而延续至老年期者[1]。

前者几乎均为2型糖尿病;而后者多数为2型糖尿病,但也包括极少数1型糖尿病患者。

老年性糖尿病具有患病率高、症状不典型、.易出现低血糖反映、常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及对治疗的依从性差等临床表现。

如不及时诊治,将严重威胁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乃至生命[2]。

笔者从事社区慢性病管理多年,有较为丰富的老年人糖尿病用药经验,先将用药经验分析如下。

1老年性糖尿病的治疗原则1.1 避免低血糖发生美国糖尿病学会指出,对于老年性糖尿病的治疗须个体化,以免低血糖的发生[3]。

中国糖尿病指南提出,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目标应适当放宽,空腹血糖<7.8 mmol/L,餐后2 h血糖<11.1 mmol/L即可[4]。

因此,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控制标准应适当放宽。

1.2 注意老年人的生理特征老年人具有以下特点:①基础代谢率低,活动量及热量消耗相对减少,因此对于肥胖患者,更应限制热量摄入。

②消化吸收能力差。

③通常合并其他疾病(如肾病、高血脂、高血压等)。

④部分患者存在营养不良。

因此老年性糖尿病的治疗还应注意饮食治疗或运动干预。

1.3慎重选择降糖药应用口服降糖药,须注意以下几点:①考虑药物安全性:如避免首选作用强且持续时间长的降糖药(如格列本脲等)。

②治疗合并症和并发症老年糖尿病患者在控制血糖的同时应进行降压和调脂治疗,提倡小剂量阿司匹林抗栓,同时治疗合并的心脑血管、神经、肾脏和视网膜病变,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2 西药的应用2.1口服降糖药①磺脲类:刺激胰岛素分泌,提高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减少肝糖输出。

首选于非肥胖伴胰岛素分泌第一时相欠缺者,或胰岛素1、2时相分泌不佳者。

本类药物作用于β细胞的ATP敏感性钾通道,直接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降糖作用强,平均使HbAc下降1%~5%。

降血糖的药饭前吃还是饭后吃

降血糖的药饭前吃还是饭后吃

降血糖的药饭前吃还是饭后吃在糖尿病的治疗中,降血糖药物的正确服用时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很多患者在面对这个问题时常常感到困惑,不知道应该在饭前还是饭后服用降血糖药。

其实,这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药物的种类、作用机制、患者的个体情况等。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常见的降血糖药物类型。

磺脲类药物,如格列本脲、格列齐特等,一般建议在饭前 30 分钟左右服用。

这是因为这类药物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来降低血糖,需要在餐前有一定的时间提前发挥作用,以应对进食后血糖的升高。

双胍类药物,像二甲双胍,通常在餐中或餐后服用。

这是由于二甲双胍可能会引起胃肠道不适,如恶心、呕吐、腹泻等,餐中或餐后服用可以减轻这些不良反应。

α糖苷酶抑制剂,比如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需要在与第一口饭同时嚼服。

因为这类药物的作用是抑制碳水化合物在肠道的吸收,如果服用时间不正确,就无法发挥最佳的降糖效果。

格列奈类药物,如瑞格列奈、那格列奈,一般在餐前 15 分钟内服用。

它们的作用迅速,能够快速刺激胰岛素分泌,有效控制餐后血糖。

除了药物的类型,患者的个体情况也会影响服药时间。

例如,有些患者的胃肠道功能较弱,对于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的药物,如二甲双胍,医生可能会建议在饭后服用,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另外,如果患者的血糖波动较大,医生可能会根据血糖的峰值和低谷时间来调整服药时间。

比如,对于餐后血糖升高明显的患者,会更倾向于选择在餐前服用作用较快的降糖药。

再来说说饭前服药的优点。

饭前按时服用降糖药,能使药物在体内提前达到有效浓度,更好地应对进食后血糖的升高。

这样可以更精准地控制血糖,减少血糖波动。

然而,饭前服药也并非适合所有人。

对于那些容易出现低血糖反应的患者,特别是老年人和肝肾功能不全者,饭前服药可能会增加低血糖的风险。

饭后服药的好处在于能减轻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

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可能会影响药物的吸收和起效时间,从而导致血糖控制效果不如饭前服用理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人服用降糖药注意事项
老年人服用降糖药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根据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降糖药:
老年人因为年龄增长和身体状态的改变,对降糖药物的耐受性可能有所下降。

因此,在选择降糖药物时,应该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最适合自己情况的药物,避免不必要的副作用。

2. 遵循规定的用药剂量和时间:
老年人服药时应遵循医生开具的用药剂量和时间,不可随意调整或忽略。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老年人代谢功能低下,药物可能在体内停留更长的时间,因此需要更小的剂量。

同时,在指定的时间服药,即使糖尿病症状减轻或消失,也不能自行停药。

3. 注意药物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老年人通常有多种健康问题,因此需要同时服用多种药物。

在服用降糖药期间,需要特别注意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有些药物可能增加或减少降糖药的效果,或者导致其他不良反应。

因此,在开始服用新药之前,最好咨询医生或药师,了解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4. 注意饮食和锻炼习惯:
除了药物治疗,老年人还应注意饮食和锻炼习惯。

合理的饮食结构和均衡营养有
助于控制血糖水平。

应该避免过多摄入高糖和高脂肪食物,增加蔬菜和粗粮的摄入。

此外,适当的锻炼可以增强身体的代谢功能,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

老年人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等轻度运动。

5. 定期监测血糖水平:
老年人服用降糖药期间,应定期监测血糖水平。

这可以帮助判断药物的疗效和调整用药剂量。

老年人在测试血糖的同时,还应该记录下每次的测量结果和用药情况,以便及时与医生分享。

6. 注意不良反应和副作用:
降糖药物在服用期间可能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和副作用。

老年人应该密切注意自己的身体反应,如肌肉无力、头晕、胃肠道问题等不适症状。

如果出现不良反应或副作用,应及时联系医生,寻求专业帮助。

7. 遵循定期复诊和咨询医生:
老年人在服用降糖药期间应定期复诊,并向医生咨询降糖药的疗效和调整用药剂量等问题。

只有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才能更好地控制糖尿病症状。

总结起来,老年人服用降糖药需要密切遵循医生的指导和建议。

合理的药物选择、正确的用药剂量和时间、注意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良好的饮食和锻炼习惯、定期监测血糖水平、注意不良反应和副作用以及定期复诊和咨询医生,这些都是
老年人服用降糖药需要注意的事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