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教版五下简易方程教案设计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 简易方程 ∣苏教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 简易方程 ∣苏教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 简易方程 | 苏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方程的概念,能够识别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2. 培养学生通过实际情境,将问题转化为方程的能力。

3. 使学生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方法,并能够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4.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抽象能力。

教学内容1. 方程的定义和特点。

2. 一元一次方程的结构和识别。

3. 方程的解法和应用。

4. 实际问题中的方程建模。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方程的概念和一元一次方程的识别。

2. 方程的解法和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难点1. 方程建模的过程。

2. 学生对方程解法的理解和应用。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教学视频,方程解法示例。

2. 学具:练习本,草稿纸,计算器。

教学过程第一阶段:引入和讲解- 利用PPT和教学视频,引入方程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方程的意义。

- 通过示例,讲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结构和识别方法。

第二阶段:方程的解法- 讲解方程的解法,包括移项,合并同类项,求解等步骤。

- 通过示例,演示方程的解法过程。

第三阶段: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理解方程建模的过程。

- 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并求解。

第四阶段:练习和讨论- 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方程的解法。

- 通过讨论,解决学生在练习中遇到的问题。

板书设计1. 方程的概念和特点。

2. 一元一次方程的结构和识别。

3. 方程的解法步骤。

4. 实际问题中的方程建模。

作业设计1. 填空题:识别一元一次方程。

2. 计算题:解一元一次方程。

3. 应用题:实际问题中的方程建模。

课后反思1. 学生对方程概念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一元一次方程的识别和解法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方程的能力。

4. 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改进建议。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 简易方程 | 苏教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理解方程的概念,能识别方程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

2.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方式,发现等式的基本性质。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1 简易方程 苏教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1 简易方程 苏教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1 简易方程苏教版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简单方程的基本概念及解法;
2.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方程式思维能力;
3.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

二、教学内容
1.认识简单方程;
2.利用图形模型进行方程式思维的培养;
3.利用算式解决简单方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简单方程的概念,掌握方程的解法;
2.教学难点:通过图形模型培养学生的方程式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
1.导入《方程的认识》;
2.养成学习数学的习惯;
3.提问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简单方程。

2. 课堂讲解
1.教学《简单方程的解法》;
2.引导学生理解方程中的“未知数”;
3.讲解如何利用图形模型进行方程式思维的培养。

3. 练习环节
1.布置练习题目;
2.检查学生练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方法;
3.对于表现好的学生进行表扬,激发其学习兴趣。

4. 课堂总结
1.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
2.鼓励学生继续研究到家中;
3.准备下一节课的教学内容。

五、教学评估
1.学生的平时表现;
2.教学练习的成果;
3.反馈教学效果。

六、教学反思
1.教学流程是否合理;
2.学生的理解情况;
3.是否符合学生的教学要求。

七、教学体会
1.积极引导学生;
2.加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水平;
3.为学生的学习压力缓解做出积极贡献。

以上是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1 简易方程苏教版,希望对您有帮助。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简易方程》教学分析及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简易方程》教学分析及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简易方程》教学分析及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简易方程》主要让学生在学习过路程、单价、数量等基础知识后,进一步接触方程,感受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材通过简单的方程,让学生体会等式的性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方程的概念和等式的性质有一定的认知基础。

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不能很好地将方程运用其中,对一些复杂方程的解法还不够熟练。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方程的概念,掌握方程的解法。

2.培养学生将方程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方程的解法及其应用。

2.难点:将方程应用于实际问题,求解未知数。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案例和实际问题。

2.准备课件和教学素材。

3.准备计算器和纸笔等学习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方程的概念,让学生感受方程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个简单的方程,让学生观察、分析,引导学生发现方程的解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解不同类型的方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巩固(5分钟)对所学内容进行小结,让学生明确方程的解法和应用。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实际问题中寻找未知数,列出方程解决问题?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掌握方程的概念和解法。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8.板书(5分钟)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方程的解法进行板书,方便学生复习。

教学过程每个环节所用时间:导入5分钟,呈现10分钟,操练10分钟,巩固5分钟,拓展5分钟,小结5分钟,家庭作业5分钟,板书5分钟。

【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简易方程》教案导学案

【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简易方程》教案导学案

第1课时方程的意义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页的例1、例2和试一试,完成练一练和练习一的第1~2题。

教学目标: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体会等式与方程的联系与区别,体会方程就是一类特殊的等式。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方程的意义。

教学难点:会列方程表示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一、教学例11.出示例1的天平图,让学生观察。

提问:图中画的是什么?从图中能知道些什么?想到什么?2.引导:(1)让不熟悉天平不认识天平的学生认识天平,了解天平的作用。

(2)如果学生能主动列出等式,告诉学生:像“50+50=100”这样的式子是等式,并让学生说说这个等式表示的意思;如果学生不能列出等式,则可提出“你会用等式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二、教学例21.出示例2的天平图,引导学生分别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

2.引导:告诉学生这些式子中的“x”都是未知数;观察这些式子,说一说写出的式子中哪些是等式,这些等式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3.讨论和交流:写出的式子中,有几个是等式,有几个不是,而写出的等式都含有未知数,在此基础上,揭示方程的概念。

三、完成练一练1、下面的式子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2.将每个算式中用图形表示的未知数改写成字母。

四、巩固练习1.完成练习一第1题先仔细观察题中的式子,在小组里说说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再全班交流。

要告诉学生,方程中的未知数可以用x表示,也可以用y表示,还可以用其他字母表示,以免学生误以为方程是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

2.完成练习一第2题五、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还有什么问题?六、作业完成补充习题板书设计:方程的意义x+50=100x+x=100像x+50=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第2课时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4页的例3、例4和试一试,完成练一练和练习一的第3~5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理解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一 简易方程 苏教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一 简易方程 苏教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 简易方程 - 苏教版教学目标
1.理解简易方程的定义及解法;
2.学会列出能够用简易方程求解的问题;
3.通过实例练习,掌握简易方程的解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简易方程的定义及解法;
•教学难点:通过实例练习,掌握简易方程的解法。

教学准备
1.PPT课件;
2.老师和学生用的纸笔。

教学过程
1. 导入
•用具体的例子引入简易方程的概念;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推导出答案,激发其疑惑和好奇心。

2. 讲解
•介绍简易方程的定义及解法;
•通过图表等形象化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简易方程的概念;•强调简易方程的解法步骤,例如两边相减、两边相乘、移项等。

3. 练习
•通过实例练习,让学生掌握简易方程的解法;
•引导学生列出能够用简易方程求解的问题;
•对于比较困难的例子,老师指导学生逐步解决问题,帮助其逐渐熟悉简易方程的应用。

4. 总结归纳
•通过课堂练习,让学生感受到简易方程的解法方法;
•在最后,老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梳理简易方程的相关概念和应用。

教学评价
•通过课堂练习,检测学生对简易方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可以提出更复杂的问题,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挑战性。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个体差异和差异化教学,让学生在不同的层次上理解简易方程的概念;
•在教学设计中充分考虑教学实际情况和学生的课业负担,让课堂内容紧凑有序,保证学习效果。

简易方程(12课时)教学设计五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简易方程(12课时)教学设计五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形式,让学生在探索简易方程的过程中,培养观察、分析、归纳和概括的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画图、列表等方法辅助解题,培养学生将抽象问题具体化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3.设计丰富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形成系统的解题思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拓展题: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会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梳理知识结构。
1.让学生回顾简易方程的概念、性质和解法,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2.引导学生总结解题方法,强调等式两边同时进行相同运算的原则。
3.鼓励学生提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组织全班讨论,共同解决。
2.引导学生总结简易方程的解法,探讨解题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3.组织小组代表分享解题经验,让学生在倾听他人观点中,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
(四)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是检验学生对简易方程知识掌握程度的重要环节。我将设计以下类型的题目:
1.基础题:让学生熟练掌握简易方程的解法,巩固所学知识。
2.提高题:培养学生的建模思想,让学生学会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简易方程。
-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给予个别指导,帮助他们克服难点,增强信心。
6.总结反馈,巩固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及时总结学生掌握的知识点,查漏补缺。
-定期进行单元测试,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策略。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环节,我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从他们熟悉的事物出发,激发学生对简易方程的学习兴趣。首先,我会提出一个与年龄相关的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老师的年龄吗?如果老师现在的年龄是你们年龄的两倍,那么你们想知道老师的年龄吗?”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并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接下来,我会引导学生用数学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最新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简易方程教案设计

最新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简易方程教案设计

最新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简易方程教案设计第一单元:简易方程等式与方程(总第1课时)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等式和方程的意义,体会方程与等式的关系,能正确区分等式和方程。

2.在观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和操作交流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等式与方程的过程,积累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体验。

教学重点:明确方程与等式的关系,理解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教学难点:理解方程的意义,知道“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教学准备:课件,天平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出示天平实物)谈话:这是天平,谁能简单介绍一下它?师作简单介绍:天平可以称出物体的质量。

这是天平的左右两个盘,这是指针。

当天平的指针指着中间,表示天平左右两盘的物体的质量相等,也叫做天平平衡。

天平的哪一边下垂,就说明这一边物体的质量多,反之,这一边物体的质量就少。

2.揭题:今天我们利用天平来学习一些数学知识。

(板书课题)二、交流共享1.教学例1。

(1)出示教材第一页例1天平平衡的情境图,谈话:你能看图写出一个等式吗?学生思考后独立填写。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50+50=100。

提问:你是怎样想的?指名学生口答:天平的一端放一个50克的鸡蛋和一个50克砝码,另一端放一个100克砝码,天平平衡,说明两边的质量相等,可以用等式来表示。

(2)教师小结:含有等号的式子叫做等式。

它表示等号两边的数值是相等的。

2.教学例2。

(1)课件出示教材例2的四幅图。

学生独立思考后填写。

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集体反馈。

教师板书:某+50>100某+50=150某+50<2002某=200教师小结:天平哪一边下垂,就说明那一边物体的质量大,另一边物体的质量就小;天平平衡说明两边的质量相等。

算式中的某都是未知数。

(2)探究方程的意义。

提问:把这四道算式分成两类,可以怎样分?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并说说分类的依据。

指名学生交流分法,学生可能会按照是否是等式把它们分为两类。

最新新苏教版五下简易方程教案

最新新苏教版五下简易方程教案

第一单元简易方程一、教学内容:本单元教学方程的知识,是在四年级(下册)“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编排的。

第一次教学方程,涉及的基础知识比较多,教学内容分成三部分编排。

第1—2页教学等式的含义与方程的意义,根据直观情境里的等量关系列方程。

第3—11页教学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列方程解答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第12—14页全单元内容的整理与练习。

本单元安排了关于等式性质的内容,分两段教学:第一段是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结果仍然是等式;第二段是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数,结果仍然是等式。

在每一段教学等式的性质以后,都及时让学生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二、教材分析:教材首先结合具体的情境,认识等式和方程,了解等式与方程的关系;探索并理解“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学会解只含有加法或减法运算的简单方程。

接着探索并理解“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学生解只含有乘法或除法运算的简单方程;会列方程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三、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掌握整数、小数的认识及其四则计算的学习,积累了较多的数量关系的知识,并学会了用字母表示数。

我们在教学时,要让学生有效地参与学习和探索活动,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理解方程的含义。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比较,由具体到抽象理解等式的性质。

四、教学目标要求:1.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体会等式与方程的关系;初步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会列方程解答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方程的过程。

五、教学重点:理解等式的性质,能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六、教学难点:会列方程解答简单的实际问题。

七、教学准备:挂图、小黑板等。

八、课时安排:14课时第一课时方程的意义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页的例1、例2和试一试,完成练一练和练习一的第1~2题。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简易方程》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简易方程》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简易方程》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简易方程》主要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等式的性质,掌握解简易方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单元主要包括方程的认识、方程的解法以及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运算技能和简单的数学概念,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需要进一步培养他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针对本单元的内容,学生需要在学习过程中,将已有的知识与新的知识相结合,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方程的概念,掌握方程的解法。

2.培养学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方程的解法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重点:让学生掌握等式的性质,学会解简易方程。

3.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并运用方程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方程的实际意义。

2.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发现等式的性质,自主探索解方程的方法。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会方程的解法及应用。

4.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辅助教学。

2.练习题:准备适量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道具:如小黑板、粉笔等。

4.教学资源:收集与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作为教学素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情境,如购物、分配物品等,引导学生发现实际问题中存在的关系,引出方程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方程的解法,引导学生发现等式的性质,如两边同时加减乘除等操作,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解决实际问题,将问题转化为方程,并运用方程求解。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市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简易方程》教学设计

市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简易方程》教学设计

市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简易方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简易方程是市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方程的概念,学会用字母表示数,并能解简单的方程。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方程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算术运算和数学概念,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但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对于抽象的方程,理解起来较为费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方程的概念,知道方程的意义和作用。

2.学会用字母表示数,并能熟练运用。

3.掌握解简单方程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理解方程的概念,掌握解简单方程的方法。

2.难点:用字母表示数,并能熟练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方程的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理解和掌握方程的知识。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方程的规律,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和探究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课件、黑板、粉笔、练习题。

2.教学环境:安静、整洁的教室,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发现方程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例,让学生了解方程的概念,学会用字母表示数。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巩固(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方程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方程的规律,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简易方程 教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简易方程 教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简易方程第1课时等式与方程 (1)第2课时等式的性质与解方程(1) (4)第3课时等式的性质与解方程(2) (7)第4课时列一步计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11)第5课时列两步计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14)第6课时练习一 (17)第7课时列方程解决复杂的实际问题 (19)第8课时列方程解决两步计算的行程问题 (22)第9课时练习二 (24)第10课时整理与练习 (26)第1课时等式与方程【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页例1、例2和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等式和方程的意义,体会方程与等式的关系,能正确区分等式和方程。

2.在观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和操作交流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等式与方程的过程,积累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重点:明确方程与等式的关系,理解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难点:理解方程的意义,知道“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出示天平实物)谈话:这是天平,谁能简单介绍一下它?师作简单介绍:天平可以称出物体的质量。

这是天平的左右两个盘,这是指针。

当天平的指针指着中间,表示天平左右两盘的物体的质量相等,也叫作天平平衡。

天平的哪一边下垂,就说明这一边物体的质量多,反之,这一边物体的质量就少。

2.揭题:今天我们利用天平来学习一些数学知识。

(板书课题)二、互动新授1.教学例1。

(1)出示教科书第1页例1天平平衡的情境图,谈话:你能看图写出一个等式吗?学生思考后独立填写。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50+50=100。

提问:你是怎样想的?指名学生口答:天平的一端放一个50克的鸡蛋和一个50克砝码,另一端放一个100克砝码,天平平衡,说明两边的质量相等,可以用等式来表示。

(2)教师小结:含有等号的式子叫作等式,它表示等号两边的数值是相等的。

2.教学例2。

(1)课件出示教科书例2的四幅图。

学生独立思考后填写。

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集体反馈。

教师板书:x+50>100 x+50=150 x+50<2002x=200教师小结:天平哪一边下垂,就说明那一边物体的质量大,另一边物体的质量就小;天平平衡说明两边的质量相等。

简易方程(12课时)优秀教学案例五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简易方程(12课时)优秀教学案例五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3.小组合作培养团队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在讨论、互动中掌握方程的知识。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反思与评价促进学生自我成长: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同时,教师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使评价更加公正、合理。
3.利用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方程的乐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知
1.讲解方程的基本概念,如:什么是方程、方程的构成要素等。
2.演示解方程的过程,讲解解方程的基本方法,如:代入法、移项法等。
3.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方程的解法,并能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4.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适量的拓展,如:介绍方程的变形、解的判断等。
2.培养学生勇于探究、敢于挑战的精神,使学生在面对困难时,能够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3.教育学生树立团队合作的意识,培养学生相互尊重、相互帮助的良好品质。
4.通过方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5.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对于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
2.强调方程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方程的意义。
3.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力。
(五)作业小结
1.布置具有针对性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2.要求学生在作业中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3.教师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指导学生调整学习策略。
2.采用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讨论、互动中掌握方程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苏教版五下《方程》数学教案设计

苏教版五下《方程》数学教案设计

苏教版五下《方程》數學教案設計标题:苏教版五下《方程》数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方程的概念,能够正确地判断一个式子是否为方程;初步学会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归纳等活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勇于探究、乐于合作的精神;引导学生体验数学的简洁美和和谐美,增强他们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方程的概念,能正确判断一个式子是否为方程;初步学会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难点:理解和掌握方程的基本性质,能灵活运用这些性质解方程。

三、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看一段动画视频,内容是关于天平平衡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引出“等式”的概念,并提问:“什么样的式子才算是等式呢?”以此引入课题。

(二)新课讲授1. 引入方程的概念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发现等式中未知数的特点,从而引入方程的概念。

然后,让学生自己尝试举出一些方程的例子,加深对方程的理解。

2. 探索方程的性质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解决这些问题,自行发现方程的一些基本性质,如等式的两边同时加或减同一个数,结果仍是等式;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结果仍是等式。

3. 解方程的方法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例子,演示如何解简单的方程,然后让学生模仿并练习。

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三)课堂练习设计一些有关方程的题目,让学生进行独立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对于学生的答案,教师要进行及时的反馈和评价。

(四)课堂小结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总结方程的概念、性质以及解方程的方法。

同时,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收获。

(五)课后作业布置一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习题,供学生在课后进行自我检测和复习。

四、教学反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他们的反应和反馈调整教学策略。

简易方程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简易方程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简易方程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单元第一课时等式与方程教学目标:1、认识等式,以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通过自主的探索活动,初步理解等式的特征。

2、通过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感受等式与方程的练习与区别,体会方程是特殊的等式。

教学重点:理解等式的性质,理解方程的意义。

教学难点:利用等式性质和方程的意义列出方程。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预习测试直接写出得数:5x+4x= 8y-y= 7x+7x+6x= 7a×a= 15x+6x= 5b+4b-9b=二、自主学习1、交流预习作业,指名学生口答2、出示天平知道这是什么吗?你长大它是按照什么原理制造的吗?说说你的想法。

如果天平左边的物体重50克,右边的放多少克才能保持天平的平衡呢?3、教学例1,出示例1图。

你会用等式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50+50=100 (板书)说说你是怎样想的?(1)指出等式的左边,等式的右边等概念。

(2)等式有什么特征?(等式的左边和右边结果相等:等式用等号连接)能说说什么样的式子叫做等式吗?(左右两边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3、教学例2,出示例2图天平往哪一边下垂说明什么?(哪一边物体的质量多)你能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学生独立完成填写,集体汇报。

板书:x+50>100 X+50<200 x+50=150 x+x=200如果让你把这四个式子分类,应分为几类?为什么?指出:左右两边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而这些等式与前面所看到的等式又有什么不同?(等式中含有未知数)知道像x+50=100,x+x=100这样的等式叫什么吗?(方程)说说什么是方程?你觉得这句话里哪两个词比较重要?(含有未知数、等式)4、讨论:等式与方程有什么关系?小组讨论。

指出: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方程是特殊的等式。

他们的关系可以用集合圈表示。

5、教学试一试独立完成,完成后汇报方法。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简易方程》全部教案(共12课时)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简易方程》全部教案(共12课时)

第一单元简易方程一、教学内容:例1等式的含义例2方程的意义例3等式的性质(一)例4用等式的性质(一)解一步计算的方程例5等式的性质(二)例6用等式的性质(二)解一步计算的方程例7列方程解答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例8〜例10列方程解答两、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二、教学目标:1、学生能了解方程的特点,在直观的情境里,按“形象感受→抽象概括” 的线索探索等式性质,并能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2、使学生明确列方程解决较复杂实际问题的关键——找到相等关系,并能列方程解决稍难的一步计算实际问题喝解稍复杂方程。

三、教学重点:初步理解等式的性质,会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难点:会用等式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五、课时安排12 课时、’::呂U 。

;■ JC X+50>100X+50=100X+50<100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这4道算式.2、把这4道算式分成两类怎样分,X+50〉100X+50=100学生自学,小组同学交流四道算式,X+50<100 X+X=100你为什么这样分,说说你的想法。

小结:像右边的式子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方程,教师板书:像X+50=150、2X=200 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教者说明:这里的未知数可以用 X表示, 也可用y等其它字母表示;可以是在等式的左边,也可在等式的右边.提问:你觉得这句话里哪两个词比较重要?含有未知数"等式”那X+50>100、X+50〈100 为什么不是方程呢?提问:那等式和方程有什么关系呢,在先独立思考后再小组内交流并说出理由。

请同学们在书上找到什么是方程,读一读,不理解的和同桌交流。

指名学生说,【板书设计】【1】方程的意义X+50=100X+X=100像X+50=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教学反思】【1】扬州市江都区滨湖小学苏教版五年级数学第九册教学设计3、 P7第13题耕轼1嫁M3挣豹牍稠础峨园)4、 出示小黑板 判断题(1) 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 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简易方程》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简易方程》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简易方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简易方程是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的内容,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方程的概念,学会解方程。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方程的概念,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方程的意义,并学会用方程来解决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已经学习了整数和分数的加减乘除,对数学运算有了基本的了解。

但是,学生对方程的概念和意义可能还比较模糊,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来加深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方程的概念,知道方程的意义。

2.让学生学会解方程,能够运用方程来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方程的概念和意义的理解。

2.解方程的方法和技巧。

五. 教学方法1.实例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方程的概念,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方程的意义。

2.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引导发现: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方程的解法和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4.实践操作:学生动手操作,实际解方程,加深对方程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方程的概念和意义。

2.练习题:准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和课后进行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出方程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方程的定义和意义,让学生通过实例来理解方程的概念。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解方程的方法和规律。

4.巩固(10分钟)学生独立解方程,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5.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拓展问题,让学生思考和讨论,进一步深化对方程的理解。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强调方程的概念和意义。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简易方程》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简易方程》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简易方程》教案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简易方程》教案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使学生初步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能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等,初步了解简易方程,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易方程。

数学思考: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算法的意识和能力。

问题解决:能列简易方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学会列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培养学生书写规范和自觉检验的习惯。

教学难点: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课时安排:20课时1.用字母表示数……………………………6课时2.解简易方程………………………………12课时3.整理和复习………………………………2课时第一课时课题:第五单元:简易方程—用字母表示数教学内容:教材P52~53例1、例2及练习十二第1、3、7、8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过程与方法:能正确掌握含有字母的乘法式子的简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索现实生活数量关系的过程中,体验用字母表示数的简明性。

教学重点: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难点:掌握含有字母的乘法式子的简写。

教学方法:观察、比较、思考、交流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导入:你今年几岁了?再过两年呢?再过三年、四年、n年呢?学生回答自己的年龄,根据教师的问题回答:过几年就用年龄十几,n年就加n。

2.质疑:这里的n表示的是什么?(一个数)3.揭题:今天咱们就研究用字母表示数。

(板书课题:用字母表示数)二、互动新授(一)教学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

1.出示教材第52页例1。

引导:图中小红和爸爸也在探讨年龄的问题,从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学生可能回答:小红1岁时爸爸31岁;爸爸比小红大30岁。

2.让学生尝试用算式表示爸爸的年龄。

出示教材第52页的表格,引导学生列式表示爸爸的年龄,并集体完成表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简易方程一、教学内容:本单元教学方程的知识,是在四年级(下册)“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编排的。

第一次教学方程,涉及的基础知识比较多,教学内容分成三部分编排。

第1—2页教学等式的含义与方程的意义,根据直观情境里的等量关系列方程。

第3—11页教学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列方程解答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第12—14页全单元内容的整理与练习。

本单元安排了关于等式性质的内容,分两段教学:第一段是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结果仍然是等式;第二段是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数,结果仍然是等式。

在每一段教学等式的性质以后,都及时让学生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二、教材分析:教材首先结合具体的情境,认识等式和方程,了解等式与方程的关系;探索并理解“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学会解只含有加法或减法运算的简单方程。

接着探索并理解“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学生解只含有乘法或除法运算的简单方程;会列方程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三、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掌握整数、小数的认识及其四则计算的学习,积累了较多的数量关系的知识,并学会了用字母表示数。

我们在教学时,要让学生有效地参与学习和探索活动,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理解方程的含义。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比较,由具体到抽象理解等式的性质。

四、教学目标要求:1.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体会等式与方程的关系;初步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会列方程解答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方程的过程。

五、教学重点:理解等式的性质,能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六、教学难点:会列方程解答简单的实际问题。

七、教学准备:挂图、小黑板等。

八、课时安排:14课时第一课时方程的意义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页的例1、例2和试一试,完成练一练和练习一的第1~2题。

教学目标要求: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体会等式与方程的联系与区别,体会方程就是一类特殊的等式。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方程的意义。

教学难点:会列方程表示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一、教学例11.出示例1的天平图,让学生观察。

提问:图中画的是什么?从图中能知道些什么?想到什么?2.引导:(1)让不熟悉天平不认识天平的学生认识天平,了解天平的作用。

(2)如果学生能主动列出等式,告诉学生:像“50+50=100”这样用等号连接的式子是等式,并让学生说说这个等式左边和右边分别表示的意思;如果学生不能列出等式,则可提出“你会用等式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二、教学例21.出示例2的两组天平图,引导学生分别“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

(1)先出示第一组天平图,看图说说两个图中,哪一个左右两边保持了平衡,哪一个左右失去了平衡;具体说说每个天平中左右两边的物体质量怎样表示;用适当的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大小关系。

(2)出示第二组天平图,看图列出相应的式子。

2.引导:观察、比较这些式子,说一说写出的四个式子中哪些是等式,这些等式与例1的等式相比有什么特殊之处。

从而明确这两个式子中都含有字母,也就是都含有未知数“x”,像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作方程。

3.讨论:用适当的方式试着表达等式与方程的关系,明确: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未必是方程。

方程只是一类特殊的等式。

三、完成练一练1、下面的式子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先仔细观察题中的式子,在小组里说说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再全班交流。

要告诉学生,方程中的未知数可以用x表示,也可以用y表示,还可以用其他字母表示,以免学生误以为方程是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

2.将每个算式中用图形表示的未知数改写成字母。

四、巩固练习1.完成练习一第1题2.完成练习一第2题五、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还有什么问题?六、作业完成补充习题板书设计:方程的意义X+50=150X+X=200像X+50=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第二课时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4页的例3、例4和试一试,完成练一练和练习一的第3~5题。

教学目标要求: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理解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教学难点:会用等式的这一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教学过程:一、教学例31.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等式和方程,今天这节课,将继续学习与等式、方程有关的知识。

请同学们看这里的天平图,你能根据图意写出一个等式吗?50=50。

提问:现在的天平是平衡的,如果将天平的一边加上一个10克的砝码,这时天平会怎样?谈话:现在天平恢复平衡了,你能在上面这个等式的基础上,再写一个等式表示现在天平两边物体质量的关系吗?50+10=50+10。

2.出示第二组天平图,在天平左右两边增加一个“a克”的砝码,思考: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是怎样变化的?你能分别列出两个等式吗?观察:上述两组等式,说一说这两组等式各是怎样变化的,有什么共同的地方?3.出示第3、4组天平图,提问:你能分别说说这两组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各是怎样变化的吗?谈话:怎样用等式分别表示天平两边物体变化前的关系和变化后的关系?启发:这两组等式是怎样变化的?这种变化与上述两组等式的变化有什么不同?4.提问:从整体上观察得到的三组等式,并试着概况它们的变化规律。

刚才我们通过观察天平图,得到了两个结论,你能用一句话合起来说一说吗?5.做练一练的第1题二、教学例41.出示例4的天平图,你能根据天平两边物体质量相等关系列出方程吗?2.讲解:要求出方程中未知数的值,要先写“解”,要注意把等号对齐。

3.完成试一试4.完成练一练提问:解这里的方程时,分别怎样做就可以使方程左边只剩下x了。

三、巩固练习1. 做练习一的第3题2.做练习一的第4题3.做练习一的第5题四、全课小结提问: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五、作业完成补充习题。

板书设计:等式性质和解方程等式的性质解方程50=50 50+10=50+10 解:X+10=50x+a=50+a 50+a-a =50+a-a X+10-10=50-10X=40 检验:把x=40代入原方程,看看左右两边是不是相等。

40+10=50,x=40是正确的。

第三课时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2)教学内容:教科书P4~P5例5~例6、P5“试一试”、“练一练”P6~P7练习一第6~8题教学目标要求: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等式的性质,即在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结果仍然是等式。

2.使学生掌握利用相应的性质解一步计算的方程。

教学重点: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等式的性质,即在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结果仍然是等式。

教学难点:使学生掌握利用相应的性质解一步计算的方程。

教学过程:一、复习等式的性质1.前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等式的性质,谁还记得?2.在一个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那同学们猜想一下,如果在一个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除以一个数时0除外),所得结果还会是等式吗?3.生自由猜想,指名说说自己的理由。

4.那么,下面我们就通过学习来验证一下我们的猜想。

二、教学例5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P4例5图,并看图填空。

2.出示第一组天平图的左边一幅图,引导:根据图中的相等关系列出等式“x=20”。

出示右边一幅图,说说天平两边物体质量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怎样的等式表示变化后天平两边物体质量的相等关系?由此列式“2x=20×2”。

出示第二组天平图,说一说天平左右两边的物体是怎样变化的?分别可以用怎样的算式表示变化前后天平左右两边物体质量的大小关系?3.通过这些图和算式,你有什么发现?X=20 2x=20×23x=60 3x÷3=60÷34.接下来,请大家在练习本上任意写一个等式。

请你将这个等式两边同时乘同一个数,计算并观察一下,还是等式吗?再将这个等式两边同时除以同一个数,还是等式吗?通过刚才的活动,你又有什么发现?能同时除以0吗?为什么?5.等式性质二: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6.P5“试一试”⑴指名读题。

⑵你是根据什么来填写的?三、教学例61.出示P5例6教学挂图。

指名读题,同时要求学生仔细观察例6图2.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3.根据题意怎样列出方程?你是怎么想的?板书:40X=960,思考:怎样求方程中x的值?4.在计算时,方程两边都要除以几?为什么?明确:根据等式的性质,可以在方程两边都除以40,此时左边就只剩下x了。

完成书上的填空。

5.计算出X=24后,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个数是否正确?请大家口算检验一下。

最后将例6填写完整。

6.小结:将上述解法与其他方法进行适当的比较,以进一步明确用等式性质解方程的思考过程和特点。

7.P5练一练解方程:X÷0.2=0.8师巡视并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练习后指名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解方程的?为什么可以这样做?四、巩固练习1.要使下面每个方程的左边只剩下x,方程两边应同时乘或除以几?0.6x=7.2 方程两边应同时x÷1.5=0.6 方程两边应同时2.化简下列各式8 X÷8 50+X-40X÷9×9 X-1.4+13.P6第7题教师引导学生列方程4.p7第8题解方程带“★”写出检验过程X+0.7=14★ 0.9x=2.45★ 76+x=91x ÷9=90 ★ x-54=18★ 2.1x=0.84五、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到哪些知识?在解方程时,关键是什么?要注意什么?六、作业完成补充习题。

板书设计: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X=20 2x=20×2 40X=9603x=60 3x ÷3=60÷3 解:40X ÷40=960÷40 X=24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检验:把x=24代入原方程,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左边=40×24=960,右边=960 X=24是原方程的解。

第四课时 等式的性质与解方程练习教学内容:教科书p7练习一第9~13题教学目标要求: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

2.进一步理解等式性质,能根据等式性质正确地解方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