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简易方程教案

合集下载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简易方程教案1(2015年最新版)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简易方程教案1(2015年最新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 2、根据等式的性质(一)学会解决含有加、减号的方程。 3、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课前准备
根据等式的性质(一)学会解决含有加、减号的方程。 课件
学生活动案
【活动方案】 活动一:探究等式的性质 1.(1)观察数学书第 2 页例 3 的第 1 组天平图。 思考: 第 1 组左图中天平平衡, 如果只在天平左边 加上一个 10 克的砝码,这时天平会怎样? ____________。要使天平恢复平衡可以怎么办? _______________。把右图的算式填写完整。 (2)观察第 2 组中 2 幅天平图,根据天平两边物 体质量的变化情况,在书上分别列出两个等式。 思考: 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各是怎样变化的?通过 这两个等式,你发现什么?等式两边同时 ____________,所得结果仍然是_______。 (3)观察第 3、4 组天平图。在书上用等式表示第 3、4 组图中天平两边物体质量变化前后的关系。 思考:两组天平两边物体质量各是怎样变化的? 2.组内讨论:观察这四组等式,有什么发现? 等式两边同时 _或_ 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 式。这是等式的性质。 3. 独立完成第 3 页试一试。组内交流:你是怎样 理解“x-25+25”和“x+18-18”的?“x-25 +25”化简后会得到什么?“x+18-18”呢? 活动二:应用等式的性质 1. (1)观察数学书例 4 的天平图,试着列出方程 _____________ 。
教师导学案
活动一:探究等式的性质。 1. 填写 2. 猜想 3.验证: 4.结论:通过观察与验证, 我认为等式两边同时__ __或______________,所得 的结果仍然是等式。这也是 等式的性质。 5、通过刚才的活动,你又有 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初步总结等式的 性质(关于乘除的)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简易方程》教学分析及教案(共12课时)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简易方程》教学分析及教案(共12课时)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简易方程》教学分析及教案(共12课时)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简易方程》主要让学生在已经掌握的方程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解简易方程。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引导学生掌握解方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方程知识,对于解方程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解方程时,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如对等式的性质理解不深,解方程的方法不够灵活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这些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解简易方程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方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解简易方程的方法。

2.难点: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方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

通过生动有趣的例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合作探讨,从而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例题和练习题。

2.准备课件和教学素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有趣的谜语,引发学生的兴趣,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简易方程。

2.呈现(15分钟)呈现一个简单的方程,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理解方程的意义。

3.操练(2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解这个方程。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解方程的方法,并对学生的解法进行点评。

4.巩固(15分钟)呈现一些类似的方程,让学生独立解答。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学生巩固解方程的方法。

5.拓展(15分钟)让学生尝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运用方程知识。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方程知识,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6.小结(5分钟)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教师进行补充和点评。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简易方程》教学分析及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简易方程》教学分析及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简易方程》教学分析及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简易方程》主要让学生在学习过路程、单价、数量等基础知识后,进一步接触方程,感受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材通过简单的方程,让学生体会等式的性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方程的概念和等式的性质有一定的认知基础。

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不能很好地将方程运用其中,对一些复杂方程的解法还不够熟练。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方程的概念,掌握方程的解法。

2.培养学生将方程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方程的解法及其应用。

2.难点:将方程应用于实际问题,求解未知数。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案例和实际问题。

2.准备课件和教学素材。

3.准备计算器和纸笔等学习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方程的概念,让学生感受方程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个简单的方程,让学生观察、分析,引导学生发现方程的解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解不同类型的方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巩固(5分钟)对所学内容进行小结,让学生明确方程的解法和应用。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实际问题中寻找未知数,列出方程解决问题?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掌握方程的概念和解法。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8.板书(5分钟)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方程的解法进行板书,方便学生复习。

教学过程每个环节所用时间:导入5分钟,呈现10分钟,操练10分钟,巩固5分钟,拓展5分钟,小结5分钟,家庭作业5分钟,板书5分钟。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简易方程》教学分析及说课稿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简易方程》教学分析及说课稿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简易方程》教学分析及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简易方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方程的意义、方程的解法、等式的性质等。

这些内容是学生学习方程计算的基础,对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方程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理解等式的性质,能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中的内容安排合理,由浅入深,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学符号和运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方程的学习上,学生可能对抽象的概念和逻辑推理感到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困难,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方程的解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方程的意义,掌握方程的解法,理解等式的性质。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方程的意义、方程的解法、等式的性质。

2.教学难点:方程的解法、等式的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求解未知数。

2.知识讲解:讲解方程的意义、方程的解法、等式的性质。

3.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具体的方程案例,让学生理解方程的解法和等式的性质。

4.练习巩固:让学生进行一些方程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6.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能够突出方程的意义、方程的解法、等式的性质等关键知识点。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课后反馈等方面进行。

2015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简易方程教案

2015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简易方程教案

第一单元简易方程第一课时方程的意义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页的例1、例2和试一试,完成练一练和练习一的第1~2题。

教学目标要求: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体会等式与方程的联系与区别,体会方程就是一类特殊的等式。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方程的意义。

教学难点:会列方程表示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一、教学例11.出示例1的天平图,让学生观察。

提问:图中画的是什么?从图中能知道些什么?想到什么?2.引导:(1)让不熟悉天平不认识天平的学生认识天平,了解天平的作用。

(2)如果学生能主动列出等式,告诉学生:像“50+50=100”这样的式子是等式,并让学生说说这个等式表示的意思;如果学生不能列出等式,则可提出“你会用等式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二、教学例21.出示例2的天平图,引导学生分别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

2.引导:告诉学生这些式子中的“x”都是未知数;观察这些式子,说一说写出的式子中哪些是等式,这些等式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3.讨论和交流:写出的式子中,有几个是等式,有几个不是,而写出的等式都含有未知数,在此基础上,揭示方程的概念。

三、完成练一练1、下面的式子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2.将每个算式中用图形表示的未知数改写成字母。

四、巩固练习1.完成练习一第1题先仔细观察题中的式子,在小组里说说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再全班交流。

要告诉学生,方程中的未知数可以用x表示,也可以用y表示,还可以用其他字母表示,以免学生误以为方程是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

2.完成练习一第2题五、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还有什么问题?六、作业完成补充习题板书设计:方程的意义X+50=100X+X=100像X+50=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第二课时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4页的例3、例4和试一试,完成练一练和练习一的第3~5题。

教学目标要求: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理解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第一单元 简易方程整单元(教案)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

第一单元 简易方程整单元(教案)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

第一单元简易方程整单元(教案)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围绕简易方程的教学,通过引入未知数,让学生掌握利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方法。

内容包括:方程的概念、方程的解法、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学生将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并能将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方程的概念,能够识别并写出方程。

2. 使学生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能够独立求解。

3. 培养学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其数学思维。

教学难点1. 方程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2. 一元一次方程的求解方法。

3. 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展示方程的例题和实际应用。

2. 学生准备草稿纸、铅笔、橡皮等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发现其中包含的未知数,从而引入方程的概念。

2. 新课导入:教师讲解方程的定义,让学生理解方程的意义。

3. 案例分析: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一元一次方程的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求解。

4. 练习巩固:学生独立完成一些一元一次方程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应用拓展:教师提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方程解决。

6. 总结提升: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板书设计1. 方程的概念2.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3. 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作业设计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2. 结合生活实际,提出一个含有未知数的问题,并尝试用方程解决。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未知数,让学生掌握了利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求解,培养其数学思维。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在课后作业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使其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也是学生掌握方程解题方法的关键。

(教学设计)第一单元 简易方程第1课时(1)-五年级数学下册 (苏教版)

(教学设计)第一单元 简易方程第1课时(1)-五年级数学下册 (苏教版)

教学设计:第一单元简易方程第1课时(1)-五年级数学下
册(苏教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方程,掌握如何解简易方程;
2.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简易方程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口算技能。

二、教学内容
1.了解和理解简易方程的概念;
2.熟练掌握解简易方程的方法;
3.练习口算解题。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学习简易方程的方法;
2.难点:让学生掌握解决简易方程的思维方法。

四、教学方法
1.演示讲解+示范教学;
2.手把手指导;
3.口算练习。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5min)
介绍本课的教学内容及目标,从学生实际生活中出发引入简易方程的定义,并简单介绍解决简易方程的思路。

2. 学习新知(25min)
1.讲解简易方程的定义及解法;
2.示范教学:让学生跟随教师解答简易方程的练习题,并提醒注意计算过程中的细节问题;
3.学生自主练习,老师巡视督促。

3. 拓展练习(15min)
提供更多不同难度的简易方程练习题,要求学生自主思考并解答,在解答过程中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分析问题,考虑多种解决方法。

4. 小结讲评(5min)
回顾、总结本课的主要内容,讲解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及疑难点,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予以强化,巩固学生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总结
本节课以应用为导向,引导学生掌握简易方程的定义和解法,并通过多种练习方式,既能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也能提升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和口算技能。

苏教版新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简易方程教案(2015年3月倾情奉献)

苏教版新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简易方程教案(2015年3月倾情奉献)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015年3月第一单元第一课时等式与方程教学目标:1、认识等式,以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通过自主的探索活动,初步理解等式的特征。

2、通过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感受等式与方程的练习与区别,体会方程是特殊的等式。

教学重点:理解等式的性质,理解方程的意义。

教学难点:利用等式性质和方程的意义列出方程。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预习作业直接写出得数:5x+4x= 8y-y= 7x+7x+6x=7a×a= 15x+6x= 5b+4b-9b=二、自主学习1、交流预习作业指名学生口答2、出示天平知道这是什么吗?你长大它是按照什么原理制造的吗?说说你的想法。

如果天平左边的物体重50克,右边的放多少克才能保持天平的平衡呢?3、教学例1,出示例1图。

你会用等式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50+50=100 (板书)说说你是怎样想的?(1)指出等式的左边,等式的右边等概念。

(2)等式有什么特征?(等式的左边和右边结果相等:等式用等号连接)能说说什么样的式子叫做等式吗?(左右两边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3、教学例2,出示例2图天平往哪一边下垂说明什么?(哪一边物体的质量多)你能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学生独立完成填写,集体汇报。

板书: x+50>100 x+50=150X+50<200 x+x=200如果让你把这四个式子分类,应分为几类?为什么?指出:左右两边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而这些等式与前面所看到的等式又有什么不同?(等式中含有未知数)知道像x+50=100,x+x=100这样的等式叫什么吗?(方程)说说什么是方程?你觉得这句话里哪两个词比较重要?(含有未知数、等式)4、讨论:等式与方程有什么关系?小组讨论。

指出: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方程是特殊的等式。

他们的关系可以用集合圈表示。

5、教学试一试独立完成,完成后汇报方法。

让学生说一说,每题中的方程哪个更简洁一些?指出:像500÷2=x。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简易方程》教案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简易方程》教案设计

方程的意义。

(教材第1~2页)1.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理解并掌握方程的意义,弄清方程与等式间的联系与区别。

2.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分类思想,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良好习惯。

重点:理解方程的意义。

难点:理解方程的意义。

天平、不同质量的砝码。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上课带来了一件重要的称量工具。

(出示天平)同学们认识吗?它是什么呢?对,它是天平。

同学们对天平有哪些了解呢?天平由天平秤与砝码组成,当放在两端托盘的物体的质量相等时,天平就会平衡,根据这个原理,可以称出物体的质量。

其实,在天平中蕴含着很多有关数学方面的知识,同学们想知道吗?让我们一起走进天平的世界来学习天平里的数学知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识天平,导入新课,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为新课教学做准备】1.学习方程的意义。

这节课我们共同研究方程的意义。

(板书:方程的意义)(1)介绍天平。

教师出示天平。

提问: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个物体吗?(认识,这是天平)天平是用来干什么的?(测量物体的质量)当天平两边不放物体的时候,指针指向中点,这时天平是平衡的。

如果我们在天平两边分别放上物体,在什么情况下天平才能平衡?(当天平两边的物体质量相等时,天平才能平衡)(2)观察。

在天平的左盘放两个50g的砝码,右盘放一个100g的砝码,观察这时的天平怎么样?(天平平衡)天平平衡说明天平两边所放物体的质量怎么样?(质量相等)你能用一个数学式子表示这时候的现象吗?(50+50=100或者50×2=100)为什么用等号连接?(因为等号两边的数相等)你能给这个式子起个名字吗?(等式)你能再举出一个等式的例子吗?把天平左盘中50g的砝码拿走一个,提问:这时天平出现了什么现象?(天平失去平衡)你能用一个数学式子来表示这时的现象吗?(50<100)这是一个等式吗?(不是)提问:如果我们在左盘上放一个重x克的砝码,猜猜看,会出现什么情况?学生猜测:天平可能平衡;也可能左边重,右边轻;还可能左边轻,右边重。

(教学设计)第一单元 简易方程第1课时(2)-五年级数学下册 (苏教版)

(教学设计)第一单元 简易方程第1课时(2)-五年级数学下册 (苏教版)

教学设计:第一单元简易方程第1课时(2)-五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简易方程的概念及基本性质,并能够运用简易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技能目标:掌握列方程、求解方程的方法,能够熟练解决简易方程。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增强数学兴趣,提高数学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平衡法列简易方程。

2.教学难点:结合实际问题运用平衡法解决简易方程。

三、教学内容及步骤1. 教师引入通过讲解小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如袋子中有几个苹果,再拿出几个后袋子里面就只剩下了两个苹果,引入简易方程的概念。

2. 师、生共同练习1.讲解平衡法列方程的基本方法。

2.与学生共同运用平衡法解决一道简易方程。

3.分组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

3.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结合实际问题,自己编制数个简易方程,交换与合作,解决问题。

4. 教师点拨教师针对学生讲解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点拨。

5. 课堂展示每个小组将自己编制的问题与解决方案分享给其他同学。

四、教学方法1.通过引入实际问题,以学生为中心,掌握简易方程的概念与解法。

2.小组合作,互相分享,共同解决问题。

3.课堂展示,增强交流互动,提高合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1.通过板书、课堂练习题、小组分享等方式来检验学生对于简易方程的掌握情况。

2.考试或期末测试时,考察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六、教学资源1.参考教材:《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

2.辅助教学工具:黑板、多媒体、作业本。

七、教学反思1.手段是否得当: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引入简易方程的概念,建立学生对教材的良好情境认知。

2.教学过程是否顺畅:通过引导小组互相分享解题思路,增强了班级合作能力,课堂气氛轻松愉快。

3.学生掌握程度如何:小组分享课堂上显示出了班级中不同学生在简易方程中的不同理解程度,针对性不强需要以后多加讲解。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简易方程》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简易方程》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简易方程》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简易方程》主要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等式的性质,掌握解简易方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单元主要包括方程的认识、方程的解法以及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运算技能和简单的数学概念,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需要进一步培养他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针对本单元的内容,学生需要在学习过程中,将已有的知识与新的知识相结合,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方程的概念,掌握方程的解法。

2.培养学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方程的解法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重点:让学生掌握等式的性质,学会解简易方程。

3.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并运用方程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方程的实际意义。

2.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发现等式的性质,自主探索解方程的方法。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会方程的解法及应用。

4.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辅助教学。

2.练习题:准备适量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道具:如小黑板、粉笔等。

4.教学资源:收集与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作为教学素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情境,如购物、分配物品等,引导学生发现实际问题中存在的关系,引出方程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方程的解法,引导学生发现等式的性质,如两边同时加减乘除等操作,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解决实际问题,将问题转化为方程,并运用方程求解。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市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简易方程》教学设计

市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简易方程》教学设计

市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简易方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简易方程是市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方程的概念,学会用字母表示数,并能解简单的方程。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方程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算术运算和数学概念,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但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对于抽象的方程,理解起来较为费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方程的概念,知道方程的意义和作用。

2.学会用字母表示数,并能熟练运用。

3.掌握解简单方程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理解方程的概念,掌握解简单方程的方法。

2.难点:用字母表示数,并能熟练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方程的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理解和掌握方程的知识。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方程的规律,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和探究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课件、黑板、粉笔、练习题。

2.教学环境:安静、整洁的教室,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发现方程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例,让学生了解方程的概念,学会用字母表示数。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巩固(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方程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方程的规律,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简易方程 教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简易方程 教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简易方程第1课时等式与方程 (1)第2课时等式的性质与解方程(1) (4)第3课时等式的性质与解方程(2) (7)第4课时列一步计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11)第5课时列两步计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14)第6课时练习一 (17)第7课时列方程解决复杂的实际问题 (19)第8课时列方程解决两步计算的行程问题 (22)第9课时练习二 (24)第10课时整理与练习 (26)第1课时等式与方程【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页例1、例2和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等式和方程的意义,体会方程与等式的关系,能正确区分等式和方程。

2.在观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和操作交流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等式与方程的过程,积累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重点:明确方程与等式的关系,理解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难点:理解方程的意义,知道“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出示天平实物)谈话:这是天平,谁能简单介绍一下它?师作简单介绍:天平可以称出物体的质量。

这是天平的左右两个盘,这是指针。

当天平的指针指着中间,表示天平左右两盘的物体的质量相等,也叫作天平平衡。

天平的哪一边下垂,就说明这一边物体的质量多,反之,这一边物体的质量就少。

2.揭题:今天我们利用天平来学习一些数学知识。

(板书课题)二、互动新授1.教学例1。

(1)出示教科书第1页例1天平平衡的情境图,谈话:你能看图写出一个等式吗?学生思考后独立填写。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50+50=100。

提问:你是怎样想的?指名学生口答:天平的一端放一个50克的鸡蛋和一个50克砝码,另一端放一个100克砝码,天平平衡,说明两边的质量相等,可以用等式来表示。

(2)教师小结:含有等号的式子叫作等式,它表示等号两边的数值是相等的。

2.教学例2。

(1)课件出示教科书例2的四幅图。

学生独立思考后填写。

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集体反馈。

教师板书:x+50>100 x+50=150 x+50<2002x=200教师小结:天平哪一边下垂,就说明那一边物体的质量大,另一边物体的质量就小;天平平衡说明两边的质量相等。

简易方程(12课时)优秀教学案例五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简易方程(12课时)优秀教学案例五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3.小组合作培养团队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在讨论、互动中掌握方程的知识。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反思与评价促进学生自我成长: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同时,教师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使评价更加公正、合理。
3.利用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方程的乐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知
1.讲解方程的基本概念,如:什么是方程、方程的构成要素等。
2.演示解方程的过程,讲解解方程的基本方法,如:代入法、移项法等。
3.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方程的解法,并能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4.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适量的拓展,如:介绍方程的变形、解的判断等。
2.培养学生勇于探究、敢于挑战的精神,使学生在面对困难时,能够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3.教育学生树立团队合作的意识,培养学生相互尊重、相互帮助的良好品质。
4.通过方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5.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对于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
2.强调方程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方程的意义。
3.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力。
(五)作业小结
1.布置具有针对性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2.要求学生在作业中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3.教师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指导学生调整学习策略。
2.采用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讨论、互动中掌握方程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 简易方程 苏教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 简易方程 苏教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简易方程苏教版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围绕简易方程展开,包括方程的概念、方程的解法以及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具体内容涉及一元一次方程的求解、方程的同解变形、简单的不等式等。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方程的概念,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求解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通过方程的学习,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方程的同解变形,特别是移项时的符号变化。

2. 理解并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方程实例、练习题。

2. 学生准备:笔记本、铅笔、橡皮。

教学过程1. 导入课堂开始时,通过PPT展示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方法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引入方程的概念。

2. 新课讲解讲解方程的定义,强调方程中的未知数和等式的概念。

通过具体的例子,讲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求解方法,包括移项、合并同类项等步骤。

3. 实例演示在黑板上展示几个方程的求解过程,边演示边解释每一步的原因和目的,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方程的求解方法。

4. 学生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方程的求解练习,教师在旁边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方程的重要性和求解方程的步骤。

板书设计1. 方程的概念2. 一元一次方程的求解方法3. 方程的实例演示作业设计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方程的求解方法。

2. 思考并解答:方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方程的概念和求解方法有了初步的理解。

但在实例演示环节,发现部分学生对移项的操作还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同时,学生对方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还不够了解,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增加相关的实例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方程的实用价值。

---此文档共包含2000字以内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和课后反思八部分内容,围绕“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简易方程苏教版”的主题展开。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简易方程教案2(2015年最新版)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简易方程教案2(2015年最新版)
教学内容
例 8 及相应的练一练,你知道吗,和练习二的 5~8 题。 小学 数学 第十册 第一单元 第 6 教时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形如 ax±b=c 的方程的解法,会列上述方程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为方程的过程,进一 步体会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 3.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 养成独立思考、 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 自觉检查等习惯。 教学重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形如 ax±b=c 的方程的解法。 教学难点:会正确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练习活动单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课前准备
学生活动案
【活动方案】 活动一:探究解法
教师导学案
活动一:探究解法 1、谈话导入:西安是我国有 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有很多 著名的古代建筑,其中就包 括著名的大雁塔和小雁塔。 (出示)这节课,我们就来 研究与这两处建筑有关的数 学问题。 (板书:列方程解决 实际问题) 2、出示,指导学生仔细观察 题目,明确题意。 3、你们能从题目中找出大雁 塔和小雁塔高度之间的相等 关系吗? 4、交流板书:小雁塔的高度 ×2-22=大雁塔的高度 小雁塔的高度× 2 -大雁塔 的高度=22 5、观察第一个数量关系式, 在这个数量关系式中,哪个 数量是已知的?哪个数量是 未知的? 6 、根据数量关系式列出方 程。 小组交流后汇报。 怎样检验? 小结:刚才我们通过列方程 解决了一个实际问题,你能 说说列方程解决问题的一般 步骤吗?其中哪些环节很重
调整反思
1. 例 8:看清题意。 (1)大雁塔和小雁塔高度之间有什么相等关系? 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数量关系列出方程: __________________。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简易方程》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简易方程》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简易方程》教案五下第一单元《简易方程》教学课题教学目标:一、简易方程(等式与方程)课型新授课本课题教时数:10本教时为第1教时备课日期12月26日1、通过情境图初步理解等式的特征。

2、通过观察和比较,引导理解方程的意义。

3、引导体会式子、等式、方程之间的逻辑关系,加深对方XXX的理解。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方程的意义,弄清方程与等式的关系。

教学方法与手段:挂图,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一、情境导入1、谈话导入:同学们,看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什么仪器?3、问:同学们知道天平有什么用处吗?二、自主探索(一)教学例11、出示如图所示的情景,说一说图中画的是什么?从图中能知道什么?2、问:你会用等式表示天平双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5、说明:像这样的式子叫做等式,等式的左边是5+50,右边是100。

(板书:等式)(二)教学例21、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

4、申明:这些式子中的“X”都是未知数。

5、问:怎样利用天平图来判断数量的相等和不相等?7、追问:哪些是等式?与例1中的等式有什么不同?9、指出:像x+50=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三)完成“练一练”学生活动2、天平。

4、班里交换。

3、独自写一写。

4、交流:5+50=100 6、学生自己写出一些等式,并在班级里交流。

2、独立填写。

3、交换。

6、天平哪一边下垂,说明这一边物体的质量多;反之这一边物体的质量就少。

8、都含有未知数。

10、小组讨论:等式和方程有什么关系?11、交换:(1)方程也是等式,是一类特殊的等式;(2)等式不一定是方程,如50+50=100。

1设想企图通过天平所显示的平衡情境图,激活学生已经积累的关于等式的感性经验。

这样,以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通过自主的探索活动,初步理解等式的特性。

先充分利用天平图引导学生感触感染数目的相等和不相等,并据此列出相应的等式和不等式,再经由过程窥察、比力和交换等具体的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开展方程的特性,。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简易方程》全部教案(共12课时)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简易方程》全部教案(共12课时)

第一单元简易方程一、教学内容:例1等式的含义例2方程的意义例3等式的性质(一)例4用等式的性质(一)解一步计算的方程例5等式的性质(二)例6用等式的性质(二)解一步计算的方程例7列方程解答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例8〜例10列方程解答两、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二、教学目标:1、学生能了解方程的特点,在直观的情境里,按“形象感受→抽象概括” 的线索探索等式性质,并能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2、使学生明确列方程解决较复杂实际问题的关键——找到相等关系,并能列方程解决稍难的一步计算实际问题喝解稍复杂方程。

三、教学重点:初步理解等式的性质,会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难点:会用等式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五、课时安排12 课时、’::呂U 。

;■ JC X+50>100X+50=100X+50<100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这4道算式.2、把这4道算式分成两类怎样分,X+50〉100X+50=100学生自学,小组同学交流四道算式,X+50<100 X+X=100你为什么这样分,说说你的想法。

小结:像右边的式子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方程,教师板书:像X+50=150、2X=200 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教者说明:这里的未知数可以用 X表示, 也可用y等其它字母表示;可以是在等式的左边,也可在等式的右边.提问:你觉得这句话里哪两个词比较重要?含有未知数"等式”那X+50>100、X+50〈100 为什么不是方程呢?提问:那等式和方程有什么关系呢,在先独立思考后再小组内交流并说出理由。

请同学们在书上找到什么是方程,读一读,不理解的和同桌交流。

指名学生说,【板书设计】【1】方程的意义X+50=100X+X=100像X+50=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教学反思】【1】扬州市江都区滨湖小学苏教版五年级数学第九册教学设计3、 P7第13题耕轼1嫁M3挣豹牍稠础峨园)4、 出示小黑板 判断题(1) 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 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简易方程》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简易方程》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简易方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简易方程是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的内容,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方程的概念,学会解方程。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方程的概念,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方程的意义,并学会用方程来解决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已经学习了整数和分数的加减乘除,对数学运算有了基本的了解。

但是,学生对方程的概念和意义可能还比较模糊,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来加深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方程的概念,知道方程的意义。

2.让学生学会解方程,能够运用方程来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方程的概念和意义的理解。

2.解方程的方法和技巧。

五. 教学方法1.实例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方程的概念,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方程的意义。

2.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引导发现: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方程的解法和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4.实践操作:学生动手操作,实际解方程,加深对方程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方程的概念和意义。

2.练习题:准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和课后进行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出方程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方程的定义和意义,让学生通过实例来理解方程的概念。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解方程的方法和规律。

4.巩固(10分钟)学生独立解方程,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5.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拓展问题,让学生思考和讨论,进一步深化对方程的理解。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强调方程的概念和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简易方程一、教学内容:本单元教学方程的知识,是在四年级(下册)“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编排的。

第一次教学方程,涉及的基础知识比较多,教学内容分成三部分编排。

第1—2页教学等式的含义与方程的意义,根据直观情境里的等量关系列方程。

第3—11页教学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列方程解答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第12—14页全单元内容的整理与练习。

本单元安排了关于等式性质的内容,分两段教学:第一段是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结果仍然是等式;第二段是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数,结果仍然是等式。

在每一段教学等式的性质以后,都及时让学生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二、教材分析:教材首先结合具体的情境,认识等式和方程,了解等式与方程的关系;探索并理解“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学会解只含有加法或减法运算的简单方程。

接着探索并理解“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学生解只含有乘法或除法运算的简单方程;会列方程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三、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掌握整数、小数的认识及其四则计算的学习,积累了较多的数量关系的知识,并学会了用字母表示数。

我们在教学时,要让学生有效地参与学习和探索活动,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理解方程的含义。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比较,由具体到抽象理解等式的性质。

四、教学目标要求:1.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体会等式与方程的关系;初步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会列方程解答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方程的过程。

五、教学重点:理解等式的性质,能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六、教学难点:会列方程解答简单的实际问题。

七、教学准备:挂图、小黑板等。

八、课时安排:14课时第一课时方程的意义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页的例1、例2和试一试,完成练一练和练习一的第1~2题。

教学目标要求: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体会等式与方程的联系与区别,体会方程就是一类特殊的等式。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方程的意义。

教学难点:会列方程表示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一、教学例11.出示例1的天平图,让学生观察。

提问:图中画的是什么?从图中能知道些什么?想到什么?2.引导:(1)让不熟悉天平不认识天平的学生认识天平,了解天平的作用。

(2)如果学生能主动列出等式,告诉学生:像“50+50=100”这样的式子是等式,并让学生说说这个等式表示的意思;如果学生不能列出等式,则可提出“你会用等式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二、教学例21.出示例2的天平图,引导学生分别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

2.引导:告诉学生这些式子中的“x”都是未知数;观察这些式子,说一说写出的式子中哪些是等式,这些等式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3.讨论和交流:写出的式子中,有几个是等式,有几个不是,而写出的等式都含有未知数,在此基础上,揭示方程的概念。

三、完成练一练1、下面的式子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2.将每个算式中用图形表示的未知数改写成字母。

四、巩固练习1.完成练习一第1题先仔细观察题中的式子,在小组里说说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再全班交流。

要告诉学生,方程中的未知数可以用x表示,也可以用y表示,还可以用其他字母表示,以免学生误以为方程是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

2.完成练习一第2题五、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还有什么问题?六、作业完成补充习题板书设计:方程的意义X+50=100X+X=100像X+50=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第二课时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4页的例3、例4和试一试,完成练一练和练习一的第3~5题。

教学目标要求: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理解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教学难点:会用等式的这一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教学过程:一、教学例31.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等式和方程,今天这节课,将继续学习与等式、方程有关的知识。

请同学们看这里的天平图,你能根据图意写出一个等式吗?提问:现在的天平是平衡的,如果将天平的一边加上一个10克的砝码,这时天平会怎样?谈话:现在天平恢复平衡了,你能在上面这个等式的基础上,再写一个等式表示现在天平两边物体质量的关系吗?2.出示第二组天平图,说说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是怎样变化的,你能分别列出两个等式吗?3.出示第3、4组天平图,提问:你能分别说说这两组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各是怎样变化的吗?谈话:怎样用等式分别表示天平两边物体变化前的关系和变化后的关系?启发:这两组等式是怎样变化的?她们的变化有什么共同特点?4.提问:刚才我们通过观察天平图,得到了两个结论,你能用一句话合起来说一说吗?5.做练一练的第1题二、教学例41.出示例4的天平图,你能根据天平两边物体质量相等关系列出方程吗?2.讲解:要求出方程中未知数的值,要先写“解”,要注意把等号对齐。

3.完成试一试4.完成练一练提问:解这里的方程时,分别怎样做就可以使方程左边只剩下x了。

三、巩固练习1. 做练习一的第3题2.做练习一的第4题3.做练习一的第5题四、全课小结提问: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五、作业完成补充习题。

板书设计:等式性质和解方程等式的性质解方程50=50 50+10=50+10 解: X+10=50x+a=50+a 50+a-a =50+a-a X-10=50-10X=40 检验:把x=40代入原方程,看看左右两边是不是相等。

40+10=50,x=40是正确的。

第三课时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2)教学内容:教科书第p4~ P5例5~例6、 P5“试一试”、“练一练”P6~P7练习一第6~8题教学目标要求: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等式的性质,即在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结果仍然是等式。

2.使学生掌握利用相应的性质解一步计算的方程。

教学重点: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等式的性质,即在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结果仍然是等式。

教学难点:使学生掌握利用相应的性质解一步计算的方程。

教学过程:一、复习等式的性质1.前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等式的性质,谁还记得?2.在一个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那同学们猜想一下,如果在一个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除以一个数时0除外),所得结果还会是等式吗?3.生自由猜想,指名说说自己的理由。

4.那么,下面我们就通过学习来验证一下我们的猜想。

二、教学例5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P4例5图,并看图填空。

2.集体核对3.通过这些图和算式,你有什么发现?X=20 2x=20×23x 3x÷3=60÷34.接下来,请大家在练习本上任意写一个等式。

请你将这个等式两边同时乘同一个数,计算并观察一下,还是等式吗?再将这个等式两边同时除以同一个数,还是等式吗?能同时除以0吗?5.通过刚才的活动,你又有什么发现?6.引导学生初步总结等式的性质(关于乘除的)乘或除以0行吗?7.等式性质二: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8.P5“试一试”⑴指名读题⑵你是根据什么来填写的?三、教学例61.出示P5例6教学挂图。

指名读题,同时要求学生仔细观察例6图2.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3.根据题意怎样列出方程?你是怎么想的?板书:40X=9604.在计算时,方程两边都要除以几?为什么?5.计算出X=24后,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个数是否正确?请大家口算检验一下。

最后将例6填写完整。

6.小结:在刚才计算例6的过程中,我们将方程的两边都同时除以40,这是为什么?为什么将等式两边都同时除以40,等式仍成立?7.P5练一练解方程:X÷0.2=0.8师巡视并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练习后指名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解方程的?为什么可以这样做?四、巩固练习1.要使下面每个方程的左边只剩下x,方程两边应同时乘或除以几?0.6x=7.2 方程两边应同时x÷1.5=0.6 方程两边应同时2.化简下列各式8 X÷8 50+X-40X÷9×9 X-1.4+13.P6第7题教师引导学生列方程4.p7第8题解方程带“★”写出检验过程X+0.7=14★ 0.9x=2.45★ 76+x=91x÷9=90 ★ x-54=18★ 2.1x=0.84五、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到哪些知识?在解方程时,关键是什么?要注意什么?六、作业完成补充习题。

板书设计: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X=20 2x=20×2 40X=9603x 3x÷3=60÷3 解:40X÷40=960÷40 X=24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检验:把x=40代入原方................0.的数,程,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左边=40×24=960,右边=960 X=40是原方程的解。

第四课时等式的性质与解方程练习教学内容:教科书p7练习一第9~13题教学目标要求: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

2.进一步理解等式性质,能根据等式性质正确地解方程。

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等式性质。

教学难点:能根据等式性质正确地解方程。

教学过程:一、基础练习1.什么是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1)说出下面的式子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为什么?18+17=35 x=1 12-Y=4 S+12=4921-b<24 x=14+78 16+a=27+ba +b=6 b-8=100 X+10 4X=602.让学生说一说等式的性质一和等式的性质二(1)解方程。

带“★”写出检验过程。

X+25=37 X-23=52 0.7X=3.5★X÷0.5=12 48-X=25★ 4.8÷x=20★集体订正,帮有错的同学分析错误原因,使其明白算理。

3.在○运算符号,在□填数字。

(1)X-20=30 (2)5x=2.4解: X=30○□解:x=2.4○□X=□ x=□(3)3.6+X=5.7 (4)4.8÷x=12解: X=5.7○□解:x=4.8○□X=□ x=□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回答,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使学生明白:根据等式的性质。

小结:通过把解方程的过程补充完整,启发学生简化解方程的书写,提高解方程的熟练程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