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贸易概论期末复习第一到第四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中国对外贸易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第一节社会主义对外贸易的建立

一、旧中国半殖民地性质对外贸易的主要特征

1. 对外贸易被帝国主义和官僚买办资产阶级控制和垄断

2. 进出口商品结构完全适应帝国主义掠夺资源、倾销商品的需要

帝国主义从中国进口:生丝、茶叶、大豆等农副产品和矿产资源

帝国主义向中国出口:纺织品、烟、酒等消费品和奢侈品

3. 贸易对象集中于少数帝国主义国家

英、日、美、德、法、俄等国

4. 对外贸易不等价交换,我国长期处于入超

二、社会主义对外贸易的建立

1. 没收官僚资本

其中包括官僚资本的外贸企业和官僚资本的工交企业

2. 建立国营对外贸易企业

包括经营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以中国土特产、矿产为主的国营外贸公司

3. 改造私营进出口业

利用:贸易关系、经验

限制:剥削、违法

改造:委托经营、公司联营

第二节、社会主义对外贸易的发展

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经历了五个时期:

(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50—1952年)

该时期国家的中心任务是恢复国民经济、进行土地改革、抗美援朝、开展反帝国主义封锁禁运斗争。根据这些任务,这一时期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1、积极发展与前苏联、东欧国家的经贸关系。

2、进口大量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必需的物资。

3、相应组织农副土特产品及原料产品的出口。

(二)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1957年)

该时期国民经济的中心任务是启动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围绕国家奠定工业化初步基础的中心任务,对外贸易发展呈以下特点:

1、从前苏联、东欧国家分别进口156项和68项重点建设工程所需技术设备。

2、拓展了与东南亚国家和西方国家的贸易关系。

3、除了出口传统的农副产品外,增加了轻纺产品的出口。

4、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并从1956年起扭转了长期的逆差局面。

(三)第二个五年计划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1958—1965年)

该时期在大跃进左倾思想指导下,加上三年特大自然灾害,中苏关系恶化,国民经济发生了暂时困难,为此国家制定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根据这一方针,对外贸易发展呈以下特点:

1、对外贸易额从急剧增加到大幅度下降后转为逐步回升。

2、进口粮食等生活资料比重大幅度增加,生产资料比重下降。

3、贸易伙伴开始面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尤其是同日本和西欧的贸易取得突破性进展。

4、出口商品根据资本主义国家市场的需求进行了调整,轻纺产品出口增加较快。

(四)十年动乱时期

(1966—1976年)

十年动乱时期正是第三、第四个五年计划时期,由于“左”倾思想严重泛滥和“四人帮”的破坏,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对外贸易处于停滞下降状态。

(五)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1977—)

1978年底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并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国民经济持续迅速发展,对外贸易也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1、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2. 进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

在进出口贸易规模迅速扩大的同时,中国进出口商品结构也得到持续改善,表明中国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方向不断推进。

3.进出口市场不断拓展

我国已经与全世界的二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济贸易关系,进出口市场向多元化发展

其中,日本、美国、欧盟、香港、东盟、韩国、台湾、俄罗斯、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成为我国主要的贸易伙伴

第三节、我国对外贸易的性质

对外贸易的性质决定于:

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社会生产关系总和

生产关系的基础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因此,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就属于什么性质的对外贸易

1. 建国后—1956年的过渡时期:

我国对外贸易领域既有公有的国营对外贸易企业,也有资本家私有的私营进出口企业

2. 1956年对外贸易全行业公私合营后:

资本家仅取得股息,企业生产资料完全由国家所有

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实行对外开放,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包括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和外商独资企业在内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我国的对外贸易公有制企业是主体,也就决定了我国的对外贸易是社会主义的性质

第四节、对外贸易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由于国际政治、经济条件的制约、传统观念和“左”倾思想的影响,对外贸易在我国国民经济中为辅助地位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外贸易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处于重要的战略地位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决定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决定

3.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决定

第五节、对外贸易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一)形成国内外资源优势互补的新的经济循环,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二)促进国民经济技术改造,优化产业结构

对外贸易对技术进步的作用:

1. 对技术创新的作用:

首先,通过国际市场竞争,迫使企业进行技术创新,获得竞争优势;

其次,国际贸易促使企业创新,并形成规模经济,降低各国的科研成本

2. 对外贸易对技术外溢的作用:

a. 传染效应

b. “干中学”效应

c. 演示和培训效应

(三)迅速提高科技水平,提高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

(四)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国家和地方的财政收入

(五)扩大劳动就业,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

(六)推动对外经济关系的开展

(七)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第二章发展对外贸易的理论依据

一、西方传统贸易理论

(一)绝对成本论

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年)是英国著名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也是国际分工—国际贸易理论的创始者,倡导自由贸易的带头人。

根据绝对成本理论,两国之间进行贸易的动机建立在成本的差异之上,如果外国供应的商品比本国制造的还便宜,那么最好用本国擅长生产的产品与之进行交换,而不要自己生产。如果各国都生产自己具有绝对成本优势的产品,并在国与国之间交换,那么贸易双方都可以获利。(二)比较成本论

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1772~1823年)是著名的英国经济学家,是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

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论是在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大卫·李嘉图认为各国不一定要专门生产成本绝对低的产品,只需生产成本相对低的产品,并参加对外贸易,就能从中获益。

(三)要素禀赋论

要素禀赋论又称赫克歇尔—俄林理论,是著名的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Eli Heckscher,1879~1952年)和俄林(Bertil Ohlin,1899 ~1979年)提出的关于国际贸易的理论。

要素禀赋论用生产要素的丰缺来解释国际贸易的产生和一国的进出口贸易类型。根据H-O定理,同种商品在不同国家的相对价格差异是国际贸易的直接基础,商品价格差异则是由各国生产要素禀赋不同,从而要素相对价格不同决定的,所以要素禀赋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根本原因。

根据要素禀赋理论,一国应出口该国丰裕且便宜的生产要素的产品,进口相对稀缺且昂贵的生产要素的产品,可使贸易双方共同获利。

二、马克思主义国际贸易理论

(一)国际分工理论

(二)国际价值理论

(三)社会再生产理论

(一)国际分工理论

国际分工的含义:国际分工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

国际分工理论的主要内容:

国际分工是客观的经济范畴,是人类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国际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同时又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必然导致国际分工不断向纵深发展,从而带来世界市场的产生和国际贸易的发展。

国际分工理论是我国发展对外经贸的理论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