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中小学音乐唱歌课
小学音乐课怎么上
小学音乐课怎么上引言音乐是一门艺术,在小学阶段的音乐课中,通过唱歌、舞蹈、乐器演奏等形式,通过感知和表达音乐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键的步骤,指导老师们如何有效地上好小学音乐课。
设计教学目标在开始上音乐课之前,首先需要明确设计教学目标。
根据不同年级和学生的音乐水平,确定合适的目标是非常重要的。
常见的目标可能包括:1.学生能够准确无误地唱一首简单的儿歌。
2.学生能够按照节奏和指挥的要求进行简单的舞蹈动作。
3.学生能够使用简单乐器演奏一个小段旋律。
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在上音乐课之前,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实用的建议:1.教室布置:可以在课堂中摆放一些音乐相关的图片,或者使用音乐符号的墙贴来装饰教室。
2.音乐器材:准备一些小型的乐器,如小鼓、铃鼓等,以便学生使用。
3.课堂规则:在开始课堂之前,明确课堂的规则和要求,如安静上课、集中注意力等。
活跃学生参与在音乐课上,积极活跃学生的参与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建议,帮助老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1.口头鼓励:及时夸奖学生的进步和努力,让他们对自己的表现充满信心。
2.小组合作: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共同合作完成一项音乐任务,如创作简单的歌曲或编排舞蹈动作。
3.学生演出:给学生机会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音乐才华,例如校内小型音乐会。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在小学音乐课上,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更加积极参与和享受音乐学习的过程。
以下是一些建议:1.唱歌:让学生学习和演唱一些简单的儿歌或流行歌曲,通过唱歌培养学生的音准感和节奏感。
2.舞蹈:利用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让学生学习和表演基本的舞蹈,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协调能力。
3.乐器演奏:引导学生使用一些简单的乐器演奏一些小段旋律,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
结语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小学音乐课的教学并不复杂,关键是要明确教学目标,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积极鼓励学生参与,以及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如何上好小学音乐唱歌教学
167学习版小学的唱歌课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实施美育的重要形式。
教学内容中歌曲所占的比例是相当大的。
在我国基础音乐教育中,也是以歌曲教学为主要内容,辅助以欣赏、乐理知识、视唱、器乐、表演、创作等方面同步教学。
唱歌是最简单、易模仿、通俗易懂的音乐学习方式,对于小学生来讲,音乐课上能够唱唱歌是一件特别轻松愉快的事情。
那么如何上好一堂唱歌课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唱歌课中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在备课的时候就要充分了解本节音乐课中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而教学重点就是这一节音乐唱歌课里面学生必须要掌握的一些知识。
难点就是在本节音乐课中学生比较难掌握的知识点。
在小学的唱歌课教学中,教学重点一般为旋律的模唱和歌词。
而教学难点通常指教学中学生不容易掌握的部分,比如说一些难点节奏型的掌握、识谱、情感的表达、二声部合唱等。
教师应该多利用一些趣味游戏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难点教学中来。
二、歌曲的导入部分:导入非常重要。
俗话说:“一个好的开始等于事情成功了一半”,那么怎样才会有好的开始?这就得靠老师好好去准备了。
老师要慢慢引导学生,不知不觉的把学生带入你设置的情景当中。
而导入的方法非常多,各有不同的,我们可根据不同的歌曲来用不同的导入方法,这样效果会更好。
音乐教师常会用到以下几种导入法:第一种,以音乐导入。
在上课前播放或者由教师亲自演唱、演奏一段优美的旋律,(与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有关的音乐),用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第二种,直接导入,这是最简单的导入方法,教师开门见山地说出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教学任务,提示重点和难点;第三种,猜谜导入法。
通过猜谜语的方式来吸引学生,从而进入到新课的教学;第四种,视频导入法。
这也是音乐课中常用到的一个教学方法。
比如说我们今天要学习一首地方民歌,我们就可以通过观看视频来了解这个地方的民族特色、风俗习惯等,从而进入地方民歌的学习。
进行歌唱教学设计的步骤
进行歌唱教学设计的步骤引言:歌唱教学是音乐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歌唱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表现能力,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语言和情感的发展。
为了有效地进行歌唱教学,教师需要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
本文将介绍进行歌唱教学设计的步骤,以帮助教师提升教学效果。
一、确定教学目标歌唱教学的目标可以分为音乐技能、音乐素养和情感表达等方面。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能力和课程要求,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
例如,培养学生对歌曲的理解能力、音准和节奏感等。
二、选取适当的歌曲歌唱教学的首要任务是选取适合学生的歌曲。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音域、难度以及风格喜好等方面进行选择,以确保歌曲的合适性。
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跨学科的歌曲选择,如历史和文化背景相关的歌曲。
三、分析歌曲结构和特点在进行歌唱教学设计之前,教师需要对所选歌曲进行分析,包括歌曲结构、音乐特点和表达要求等方面。
通过深入理解歌曲的结构和特点,教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选取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四、确定教学策略和方法根据教学目标、歌曲特点和学生需求,教师需要确定适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常用的教学方法包括模仿唱、分声部唱、合唱演绎等。
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多种教学手段,如录音、视频、教学PPT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歌曲。
五、设计教学活动和任务在教学设计中,教师需要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和任务,以促进学生的参与和学习。
例如,通过分组合唱、创作歌词或编舞等活动,让学生在歌唱过程中发挥创造力和表现力。
六、评价和反馈在歌唱教学中,评价和反馈是促进学生学习进步的重要环节。
教师可以通过录音、演唱会、评估表等方式,对学生的歌唱表现进行评价,并及时给予反馈,帮助学生改进。
七、巩固和延伸歌唱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希望学生能够在课堂以外的时间继续进行歌唱实践。
教师可以推荐一些合适的歌曲和资源,鼓励学生在家中或其他场合继续进行歌唱练习。
总结:进行歌唱教学设计的步骤包括确定教学目标、选取适当的歌曲、分析歌曲结构和特点、确定教学策略和方法、设计教学活动和任务、评价和反馈以及巩固和延伸。
如何上好小学音乐课
如何上好小学音乐课小学音乐课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和审美能力的重要课程。
上好小学音乐课,需要教师具备专业知识和教学技巧,遵循科学的教学原则,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方面分享如何上好小学音乐课的一些经验。
一、明确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音乐是一门艺术,应当通过音乐课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追求。
2.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
音乐是一种表达情感的艺术形式,小学音乐课应当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通过唱歌、演奏乐器、舞蹈等方式,让学生能够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
3.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音乐素养包括音乐欣赏、音乐批评、音乐理论知识等方面的能力。
小学音乐课应当培养学生对不同类型音乐的欣赏能力,提升他们的音乐鉴赏水平。
二、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1.活动教学法。
小学阶段的孩子活泼好动,教师可以利用各种活动形式如游戏、竞赛等,增加兴趣和积极性。
例如,组织学生进行音乐游戏,通过竞赛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2.合作学习法。
音乐是一个集体性很强的艺术形式,小学音乐课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组合作完成音乐创作、合唱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多媒体教学法。
借助多媒体技术,可以将音乐与图像相结合,通过观看音乐视频、听取音乐录音等方式,增强学生的音乐理解和鉴赏能力。
4.线下实践教学法。
小学音乐课程应注重实践性教学。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合唱、舞蹈、乐器演奏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切实感受音乐的乐趣和魅力。
三、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1.教室氛围。
音乐是一门艺术,应尽量创造宽松、和谐、舒适的教室氛围。
教室可以摆放一些与音乐相关的装饰品,如乐器模型、音乐图片等,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使用教具。
教师可以使用一些音乐教具,如简易乐器、音乐制谱软件等,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理论知识,增强学生的实践性学习。
3.方便学生的参与。
论新课标理念下的中小学音乐唱歌课教学
论新课标理念下的中小学音乐唱歌课教学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各行各业的教育也在不断更新和改革。
作为音乐教育的一部分,中小学音乐教学也在不断探索和创新。
新课标理念下的中小学音乐唱歌课教学,不仅注重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情感培养,更加强调了个性化教学和学生参与的重要性。
本文将结合新课标理念和音乐教学实际,探讨中小学音乐唱歌课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期为广大教师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一、注重情感体验,培养音乐素养在新课标理念下,中小学音乐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音乐素养的培养。
唱歌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一环,更应该引导学生在歌曲中感受音乐的美好,领略其中的情感表达。
教师在唱歌课上应该注重歌曲的解读和情感的引导,引导学生通过音乐来表达并体验自己的情感,从而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在唱歌课上,教师可以选择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歌曲,通过音乐欣赏和情感体验,让学生了解不同风格的音乐,拓展他们的音乐视野。
教师还可以通过解读歌词、分析曲式、探讨主题等方式,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歌曲的内容和情感内涵。
通过唱歌课的教学,学生可以在欣赏、体验歌曲中不断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培养自己的审美情感。
二、个性发展,注重学生参与新课标理念提倡个性化教学,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参与。
在中小学音乐唱歌课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挖掘学生的个性特长,引导他们进行个性化学习,更好地发展自己的音乐潜能。
教师还应该注重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在唱歌课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安排不同的歌曲学习和演唱活动。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型合唱团队的组建,让他们在合唱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并形成良好的合作氛围。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表演,让他们在唱歌中展现自己的特长和个性,增强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教师还可以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比如录音、视频等方式,让学生对自己的演唱进行记录和反馈。
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表现,还可以激励他们不断提高,不断进步。
如何上好小学音乐课
基础教育 >>70如何上好小学音乐课刘卓静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学苑小学传统的音乐课教学以唱歌为主,学生则经常围绕着教师的指挥棒转,教学缺乏灵活性,学生较为被动。
因此,显得枯燥、乏味,没有符合音乐课“寓教于乐”的特点。
那么,怎样才能使一堂音乐课真正具有活力,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因此,就应该营造一种民主、和谐、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氛围,让学生变观众为演员,在上课的过程中,学习音乐知识与技能,掌握并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一、增强与学生的互动性,调整教学方式音乐课本身就是要做到“寓教于乐”。
如果只是提提问题,唱唱歌,那么课堂气氛就显得单调、枯燥,这显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发挥积极主动性更是难上加难了。
相反,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学习,心情舒畅,思维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敢想、敢说、敢问,敢于大胆创新,乐于发表意见。
在教学中适当加入了游戏、歌表演等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有益于学生淋漓尽致地发挥其主动性。
另外,用器乐来充实课堂内容也能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气氛。
如:在《春天在哪里》的教学中,先请同学们互相讨论春天到底有哪些美丽的景色和美妙的声音呢?请同学自愿上台随意拿取能表达春天美妙声音的打击乐器给歌曲伴奏,在坐的每个学生都很积极地思考,很投入地伴奏,有的用沙球表现雨声,有的用三角铁表现雷声等。
热闹极了。
不仅每个学生都动了起来,都参与了活动,也培养了学生的节奏感。
再者,注重个性发展,鼓励音乐创造。
没有创造就没有发现与突破,没有创造就没有进步和发展。
音乐实践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具有创造性的特征,为鼓励音乐创造这一理念的贯彻提供了可能性。
小组合作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为了达到共同的目的在一起学习协作的教学方式。
他不仅能改善课堂气氛,提高教学的效率,而且能培养同学之间的合作与创造精神。
如,在《小雨沙沙》的节奏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的方法。
几个人在一起自由练习出示在黑板上的难点节奏。
小学音乐教案学习唱歌的基本技巧
小学音乐教案学习唱歌的基本技巧唱歌在小学音乐教育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不仅能够培养孩子们的音乐表现力,还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情感和社交能力。
为了帮助小学生学习唱歌,本文将介绍一些基本的唱歌技巧和教学方法。
一、身体姿势与呼吸控制在唱歌之前,正确的身体姿势和呼吸控制非常重要。
首先,要保持站立的姿势,双脚稍微分开,并且保持身体的平衡。
其次,要放松肩膀和颈部的肌肉,保持身体的挺直。
最后,要通过深呼吸来控制呼吸,吸气时腹部向外膨胀,呼气时腹部收缩。
二、发声和发音技巧1. 发声技巧学习唱歌的基础就是正确的发声技巧。
首先,要意识到声音是来自于腹部的,而不是喉咙。
要通过深呼吸,运用腹式呼吸来发声。
其次,要练习控制声音的音量和强度。
注意不要过度用力,以免伤害声带。
2. 发音技巧正确的发音是唱好歌曲的重要因素。
要特别注意清晰地发音每个音节和字母。
可以通过练习拼读和发音的练习来提高发音的准确度和流畅度。
三、节奏感与音高技巧1. 节奏感节奏感是一个音乐演唱的基本要素,小学生应该通过练习来培养自己的节奏感。
可以通过敲打节拍器、拍打腿部等方式来训练节奏感。
另外,教师可以用一些简单易懂的曲子,引导学生跟随节奏齐唱,逐渐提高他们的节奏感。
2. 音高技巧音高是唱歌的关键,小学生需要学会如何正确准确地唱出音高。
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音阶练习来加强对音高的掌握。
教师可以用数字音阶或唱名音阶的方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每个音的高低。
四、情感表达与音乐鉴赏1. 表达情感唱歌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方式,小学生应该学会用声音传达情感。
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些不同风格的音乐,引导他们从中感受和理解音乐所表达的情感,进而用自己的声音去表达。
通过这样的练习,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音乐表现力。
2. 音乐鉴赏音乐鉴赏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环节。
教师可以选取一些适合小学生的经典音乐作品,让他们通过欣赏和讨论来了解音乐的特点和风格。
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结构和编曲,从而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
中小学音乐课堂唱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中小学音乐课堂唱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随着中小学的发展,学校的音乐教学变得越来越重要,学生成长过程中,也可以通过唱歌教学体验其他课堂教学过程。
然而,传统音乐课堂唱歌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最重要的是,学生们在唱歌这一过程中不够专注,没有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首先,教师的指导不足是学生唱歌学习效果较差的一个重要原因。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示范一遍或几遍,然后让学生自己练习,而且由于教室的设备限制,有时候老师甚至无法控制到每个学生的唱歌情况。
而且,由于现行教学规定,学生们被要求按照一定节奏来完成唱歌教学,老师也很难有效地利用一些学生特异性的练习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学生们缺乏对音乐的认知,甚至对音乐本身造成了一定的困惑。
由于自身历史文化背景的差异,学生们在音乐学习过程中难以分辨音乐的内涵和意义,从而对其中的内涵和意义产生了一定的误解。
另外,因为心里的恐惧感和内心的紧张感,学生在唱歌的过程中无法展示出自己的真实水平,也影响了他们对音乐的认知。
最后,由于唱歌教学的时间紧张和课程安排较多,从而增加了学生的压力,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们面对这种压力,很容易放弃,而不是将所学知识用于实践,从而影响了他们对音乐教学的理解和学习效果。
为了改善传统音乐课堂唱歌教学存在的问题,应当采取适当的行动措施。
首先,老师要加强指导,在唱歌过程中要多加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给予补充指导,尤其是要注意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自我发展,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其次,学校应鼓励老师采用现代教学手段,利用现代技术如虚拟现实和虚拟科技等,让学生能够在虚拟环境中更加轻松自如地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
同时,学校也应该重视学生的音乐认知问题,制定合理的课程安排,增加学生对音乐的接触,增加学生对音乐的认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
最后,学校和家长应该共同把握学生唱歌学习的正确方向,并通过积极引导和反馈机制,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改进学生在音乐中的学习效果。
小学音乐学习唱歌的基本技巧和音乐元素
小学音乐学习唱歌的基本技巧和音乐元素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唱歌是培养学生音乐能力和表达能力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介绍小学音乐学习中唱歌的基本技巧和音乐元素。
通过掌握这些技巧和元素,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并且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一、身体姿势与呼吸技巧学习唱歌的第一步是正确的身体姿势和呼吸技巧。
学生应该保持站立姿势,挺直脊椎,放松肩膀和颈部。
双脚平行分开与肩同宽。
这样的姿势有助于保持良好的呼吸控制和声音发声。
在唱歌时,深呼吸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应该通过鼻子慢慢吸入气息,然后用口唇轻轻吹气来控制呼气。
注意要将呼气质量控制均匀,不要喘气,不要一口气用完。
通过良好的呼吸控制,学生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声效果。
二、音高技巧音高是唱歌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小学生在学习唱歌时,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音高技巧。
首先,学生可以通过音阶练习来训练自己的音高感。
音阶是音乐中由一组音符组成的序列,包括八个音符(Do, Re, Mi, Fa, Sol, La, Si, Do)。
学生可以利用这些音符进行练习,提高他们的音高感知能力。
另外,对于一些困难的音调,学生可以使用音名唱法来帮助。
音名唱法是指通过说出音符的名称来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音高。
通过练习这些音高技巧,学生能够更准确地唱出音符。
三、节奏感和节拍技巧除了音高,学生还需要掌握节奏感和节拍技巧。
节奏感是指学生对音乐中不同音符时值的感知和把握能力。
学生可以通过聆听和模仿音乐,进行节奏感的训练。
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打击乐器来感受节奏。
而节拍技巧则是指学生对整个乐曲的节拍和拍子的掌握能力。
学生可以通过跟着音乐的节拍进行身体的运动,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节拍。
四、音乐元素和表达技巧除了上述的基本技巧,学生还需要了解和运用音乐元素来丰富自己的唱歌表达。
音乐元素包括音调、节奏、和声、旋律等。
学生可以通过听音乐、学习音乐理论等方式来培养对这些音乐元素的敏感性。
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可以通过模仿和表达来将音乐元素融入到自己的唱歌中。
论新课标理念下的中小学音乐唱歌课教学
论新课标理念下的中小学音乐唱歌课教学1. 引言1.1 新课标理念对音乐教育的影响新课标理念对音乐教育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改变了传统音乐教育的模式,提倡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个性发展,促进全面素质培养。
新课标倡导跨学科整合,强调音乐教育与其他学科的结合,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新课标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活动,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
通过新课标理念的引领,音乐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追求。
2. 正文2.1 新课标对中小学音乐唱歌课教学的理念新课标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在音乐唱歌课教学中,教师应该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特长,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音乐潜能,培养他们的音乐兴趣和表达能力。
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音乐素养。
新课标强调跨学科和综合性教学。
音乐唱歌课不仅是培养学生音乐技能和表达能力的载体,还可以结合其他学科知识,如语文、历史、美术等,拓展学生的认知和思维广度。
通过跨学科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了解更多与音乐相关的知识,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和视野。
新课标还强调音乐教育的实践性和体验性。
在音乐唱歌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如合唱排练、歌曲创作、音乐游戏等,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和体验来探索音乐的奥秘,感受音乐的魅力,提升他们的音乐技能和表达能力。
新课标对中小学音乐唱歌课教学的理念主张以学生为中心、跨学科和综合性教学,并注重实践性和体验性教学。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积极贯彻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寻找适合学生发展需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2 新课标对中小学音乐唱歌课教学的重要性分析新课标对中小学音乐唱歌课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新课标着重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音乐,这对于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和审美情感至关重要。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音乐唱歌课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音乐唱歌课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新的教学理念、教法学法、教材及信息技术的运用,旧的教学模式已不在适应新的课程发展,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尝试进行了小学音乐唱歌课教学方法的研究。
”唱歌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的基础内容之一,也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音乐表现形式。
可以说唱歌教学是学生对音乐审美、音乐感受和音乐表现能力培养的最直接手段。
正如音乐教育家柯达伊曾说过:“有了歌唱的基础,更高层次的音乐教育就能得以发展。
只有人声——这个人们生而有之的而且是最优美的乐器,才是使音乐文化属于每个人的沃土。
”因此唱歌教学占去了课堂教学的大部分时间,其他教学领域也大多是配合歌曲教学进行。
那么如何有效的进行唱歌课教学?“唱会”之后应是“唱好”还是进行学科内的综合表现?是我区音乐教研组这两年重点研讨和不断实践改进的课题。
关键词:小学唱歌课引导方法目标从2011年底到2013年,将近两年的时间里,随着对新的音乐课程标准的深入学习和理解,许多教师都在逐渐转变着自己的思想和观念。
在这其中,许多人都注意到在“教学建议”中的一段内容:“要更加重视并着力加强唱歌教学,使学生感受声音丰富表现力,尽早积累演唱的经验,培养学生用声音来表现情感的意识及能力。
”这段话,把唱歌教学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也为每一位工作在第一线的音乐教师提出了新的教学方向。
那么,如何高效的上好唱歌课?如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演唱艺术水平呢?1 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引导唱歌教学小学唱歌课是音乐学习的基础课。
从发声训练到对歌曲的理解和表现,涉及方方面面。
与此同时小学生又具有生性好动,好奇心强,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理解能力也有限等特点。
针对这些特点,有很多老师设计出了音乐游戏、身势律动等非常好的教学方法。
那么还有什么方法能帮助孩子们快速的掌握发声方法,轻松地把握音乐情绪,愉快的理解音乐形象呢?我们认为老师的双手就是很好的工具——手的动作其实就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它可以将音乐的情感延伸到指尖感染孩子们。
论新课标理念下的中小学音乐唱歌课教学
论新课标理念下的中小学音乐唱歌课教学随着新教育课标的实施,中小学音乐教育也在不断改革和创新。
在新课标理念下,中小学音乐唱歌课教学也受到了更多关注和重视。
唱歌是音乐教育中的重要一环,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本文将从新课标理念下的中小学音乐唱歌课教学的意义、目标、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和分析。
在新课标理念下,中小学音乐唱歌课教学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
音乐唱歌课是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唱歌可以让学生接触到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2.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唱歌是一种很好的运动方式,可以调节学生的情绪,缓解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肺活量和呼吸技巧,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在合唱中,学生需要相互配合,共同完成音乐作品的演唱,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4.提升学生的表现能力。
音乐唱歌课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自信心和表现欲,通过不断的演唱训练,提升学生的表现能力和舞台魅力。
1.培养学生的基本音乐素养。
通过唱歌课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包括节奏、音高、音色和音韵等方面的训练。
3.激发学生的音乐创造力。
通过唱歌课教学,引导学生参与音乐创作和编曲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
4.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通过唱歌课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情感体验、语言表达和身心协调等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声乐技巧的训练。
通过声乐技巧的训练,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发声技巧和演唱技巧,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和表现能力。
在新课标理念下,中小学音乐唱歌课教学的方法应该多样化、灵活化,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意识。
具体而言,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
通过启发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学习和实践活动。
浅谈小学音乐课唱歌教学
浅谈小学音乐课唱歌教学
小学音乐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程,帮助学生了解音乐、欣赏音乐、学习音乐。
唱歌
作为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音乐课中也不可或缺。
对于小学唱歌教学,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
第一,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
学生需要了解歌曲的演唱技巧、歌曲的节奏和旋律等基
础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讲解,让学生对歌曲的整个结构有一个明确的了解。
第二,重视练习和表演。
教师应鼓励学生多加练习歌曲,要求学生在练习中培养良好
的歌唱习惯和音乐表现力,确保学生在表演时尽可能地展现自己的天赋和才华。
同时,也
要注重锻炼学生的合唱技能,让学生有机会体验群体合作的乐趣。
第三,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
唱歌不仅仅是技术活,更是对音乐的情感表达,
教师应引导学生去了解歌曲的情感内涵,并在演唱时尽可能地将情感融入到歌曲中。
第四,积极创造音乐氛围。
教师应在教学中创造积极的音乐氛围,通过引导学生唱歌、欣赏音乐、表演等活动,让学生更容易地沉浸在音乐的世界中。
总之,小学音乐课唱歌教学不仅仅是技巧的传授,更是要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良好
的情感表达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应多方面引导,鼓励学生自由发挥,让学生在歌唱中体
验到音乐的美妙。
小学三年级音乐课备课:如何有效地教唱
小学三年级音乐课备课:如何有效地教唱在小学三年级的音乐课上,教唱对于孩子们的音乐素养和声乐技巧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如何有效地教唱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教唱方法,帮助老师们更好地教唱。
一、培养孩子们的音乐素养在教唱之前,需要先培养孩子们的音乐素养。
孩子们需要了解音乐的基本元素,如节奏、旋律、节拍等等。
老师可以通过讲解、唱歌、演奏等多种方式来让孩子们了解这些基础元素。
老师也可以通过音乐故事、音乐游戏等方式培养孩子们的音乐感知能力,从而提升他们的音乐素养。
只有在音乐素养方面打下良好的基础,才能更好地教唱。
二、选用适合孩子们的歌曲在教唱的时候,需要选用适合孩子们的歌曲。
要考虑的是歌曲的难易程度。
一般来说,小学三年级的孩子们较适合唱些简单的歌曲,旋律简单易唱,歌词简洁易记。
歌曲要有鲜明的主题和情感,能够引起孩子们的共鸣,增加他们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老师也可以根据课程要求和季节等因素选择相应的歌曲,让孩子们在唱歌的同时,了解节日和文化传统。
三、采用适合孩子们的教学方法在教唱的时候,老师需要采用适合孩子们的教学方法。
要讲解清楚歌曲的基本信息,如曲名、演唱者、出处等。
要通过口型、手势、舞蹈等多种方式教唱,使孩子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老师还要注重孩子们的反应和参与,在教唱过程中鼓励他们积极表现和参与,增加他们的自信心和表现力。
四、渐进式教学法在教唱的过程中,老师需要采用渐进式教学法。
可以通过小组教唱,让孩子们互相学习,互相交流,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自学能力。
可以采用分段教唱的方法,逐步将歌曲分为几个部分,让孩子们先熟练唱出每个部分,再逐步合成整个歌曲。
可以采用师生合唱的方式,教唱整个歌曲,让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唱出完整的歌曲。
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唱的过程中,老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增加趣味性等方式,让孩子们对歌曲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热情。
例如,老师可以用小故事、动画等方式让孩子们了解歌曲的背景和故事情节,从而让孩子们对歌曲产生更浓厚的兴趣和热情。
小学音乐教案唱歌时的基本发声技巧
小学音乐教案唱歌时的基本发声技巧音乐是小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唱歌是培养孩子音乐素养和表达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
在音乐课上,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正确运用基本发声技巧,为他们打好良好的音乐基础。
本文将讨论小学音乐教案中唱歌时的基本发声技巧,包括正确的体态和呼吸方法、咬字和发音技巧。
首先,正确的体态和呼吸方法对唱歌至关重要。
孩子们应该站立或坐立端正,保持身体的平衡和舒适。
教师可以向学生示范正确的体态,例如挺直背部,放松肩膀和颈部。
此外,正确的呼吸方法对于产生清晰的声音和控制音调也非常重要。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深吸气来充实肺部,并用腹部的肌肉控制呼气,形成稳定的气流。
通过体态和呼吸的训练,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唱歌的基本技巧。
其次,咬字和发音技巧也是唱歌时需要注意的关键。
正确的咬字和发音有助于使歌曲的意义得到准确传递,并使声音更加清晰。
在音乐课上,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重点训练发音不准确的音节,特别是一些容易混淆的音节。
例如,“s”和“sh”、以及“r”和“l”。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发音游戏,帮助学生分辨并准确发音。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示范和演唱来引导学生模仿正确的发音和发声技巧,提高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
除了体态、呼吸、咬字和发音技巧,教师还可以通过其他活动来帮助学生发展唱歌的基本发声技巧。
例如,声音放松练习可以帮助学生发展舌头、喉咙和嘴部的灵活性,从而更好地控制声音。
此外,唱游戏和合唱活动也能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音乐听感和合作能力。
总之,小学音乐教育要注重培养孩子们正确的发声技巧。
通过正确的体态和呼吸方法,咬字和发音技巧的训练,以及其他相关活动的引导,学生们可以积极参与唱歌活动,并逐渐掌握基本发声技巧。
这将有助于他们在音乐领域的发展,并为今后更高层次的音乐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音乐唱歌课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音乐唱歌课浅谈如何上好小学音乐唱歌课小学音乐唱歌课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和表演能力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提高学生的音乐品味和审美意识的重要机会。
如何上好小学音乐唱歌课,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充分发挥他们的表现力和创造力,是每一位音乐教师都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下面我将从准备工作、教学方法和实践操作三个方面,就如何上好小学音乐唱歌课进行浅谈。
一、准备工作准备工作是上好音乐唱歌课的基础,它包括了教师对课程内容的全面了解,教育教学资料的准备和教学环境的创设。
首先,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把握教学目标和要求,理解每一首歌曲的意境和表达方式,熟悉音乐元素和技巧的运用。
其次,教师要收集相关的教育教学资料,包括教学参考书籍、音乐光盘和视频等资源,以便于课堂辅助教学。
最后,教师要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包括音乐教室的布置、秩序的整齐和教学设备的完好等。
二、教学方法上好小学音乐唱歌课的关键在于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
根据小学生特点和学习规律,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例如:讲授法、演示法、实践法、讨论法和启发法等。
其中,演示法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示范,展示歌曲的正确发音、节奏感和表现力,引导学生模仿并纠正不良的唱歌习惯。
此外,实践法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方法。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唱歌练习和合唱活动,增强他们的唱歌技巧和合作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音乐表达能力,引导他们自主学习和自我评价。
三、实践操作在课堂实践操作中,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注重情感的培养。
音乐唱歌不仅仅是技巧的运用,更是情感的表达。
教师要通过情感导入,引发学生对歌曲的共鸣和情感的交流,激发他们的情感表达和创造力。
其次,注重练习的安排。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水平,合理安排练习内容和频率,确保他们能够逐步进步。
此外,教师还要注重唱歌技巧的教学。
教师可以通过练习发声、呼吸控制和口腔的演变等活动,帮助学生提高唱歌的技巧,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和表现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上好中小学音乐唱歌课
李普权
中小学音乐课的教学不外乎有三种课型,一是唱歌课、二是欣赏课、三是综合课,老师们都认为唱歌课很好上,但实际效果不令人满意。
音乐唱歌课的教学目的是,体验歌曲的音乐情感,学习与歌曲相关的音乐知识、歌唱技能以及音乐文化;提升感受音乐、用歌声自主表达音乐情感的能力。
唱歌教学中,一般会把重点放在让学生唱准音调,准确把握旋律,有感情地唱好歌曲,其有感情地唱好歌曲也是教学的难点。
唱歌课究竟该怎样上,才能达到最佳效果?笔者认为还得从“唱会、唱熟、唱好”三个方面和“想唱、愿唱、学唱、能唱、会唱”五个环节(简称三唱五环节)着手,这也是歌曲教学“三唱五环节”的基本模式。
一、基本模式主体
(一)唱会
1、新歌感受欣赏。
一首新的歌曲出现,首先要给学生在大脑中建立一个完整的音乐印象,让学生看着自己的教材,安静地欣赏感受音乐作品给他们带来的音乐美,激发良好的音乐学习兴趣,这也是一个“独学”,从中培养自己对音乐产生“愿唱”的情感。
2、跟着音频学唱。
一旦学生产生了“愿唱”的良好情感,教师应立即抓住时机,立即进行歌曲学习教学。
让学生跟着音频进行独学,从默唱、小声唱、中等音量唱、自然音量唱,逐步学习歌曲演唱。
3、学谱学词填唱。
在“唱会”这一环节中,教师不可忽视学生的曲谱学习,只有学会了曲谱的演唱,学生以后才会独立地演唱歌曲。
因此,教师应组织学生根据教材“一谱一词”的方法进行学唱。
具体方法可以是教师谱学生词、学生谱教师词、男生谱女生词、女生谱男生词等,这种填词的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视谱能力,尤其是对一字多腔的处理,其有关识谱的相关音乐知识在这一教学方式中随同学习、复习巩固。
4、跟随伴奏演唱。
有了前面的基础,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随伴奏进行演唱,可以是伴奏音频,也可是教师钢琴伴奏。
在钢琴伴奏过程中,伴奏要简洁明了,右手弹主旋律单音、左手宜弹简单的柱式和弦,整个伴奏不必要整得音响丰富多彩,影响学生的听觉,也不利于发现学生的演唱问题。
一旦发现学生的演唱问题,要沉得住气,应沉下水去帮助学生解决困难。
通过以上四个环节,基本上学生达到唱会了歌曲。
(二)唱熟
1、组内填词学唱。
要唱熟歌曲,教师必须首先安排在小组内采取填词学唱的方法,一谱一词的具体学唱方法由小组长分工处理。
2、组内对子演唱。
当学到一定程度后,小组内可以对子间相互演唱,对小组内的部分学生的演唱出现错误时,由组内进行纠正处理。
教师在这两个环节中要深入小组内,参与学习,指导学习,看学生的学习状态,听学生的演唱效果,帮助学生正确演唱。
“对学”是解决学生学唱的最好方法,更是帮助学生唱熟歌曲的最好渠道。
3、抽查小组演唱。
教师在全班抽部分小组进行学习效果展示,检查、纠正学生在演唱中的错误。
4、班级齐唱展示。
为了巩固学习成果,教师必须组织全班齐唱展示。
班级齐唱也就是“群学”的体现,也是教师检查学生是不是能够演唱的最好方式。
对部分学生还存在演唱上的小问题,可以在群学的环节中自行纠正处理。
教师发现较为典型的问题也可以集中纠正处理。
(三)唱好
唱好歌曲是唱歌教学的关键所在,更是本堂课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很多老师认为唱歌课好上,基本上就停留在此处,没有深入处理学生的演唱技巧。
1、教师情感范唱。
在“唱会、唱熟”的基础上,怎样唱好歌曲,教师应在这个环节里给学生较为标准的示范演唱。
具体在情感表达、情绪处理、力度速度变化等方面给学生很好地示范,让学生静观教师的表演,然后正确地模仿演唱。
有必要时还可以在此时进行一定量的发声训练,让学生找到正确的歌唱状态,带入歌唱之中。
2、问题诊断纠唱。
教师范唱后,然后就是由学生模仿演唱,注意情感表达,以及肢体语言的表达。
按乐谱的顺序逐字逐句演唱,甚至是逐字逐句教唱(这里的教唱是带着情感地教唱,而不是让学生学
会歌曲的教唱),在随伴奏演唱时,教师更应关注学生的情感表达,对表达不准、不好的乐句应及时停留下来,教师反复地局部示范,以达到学生能正确的情感歌唱为止。
3、音乐要素体现。
当学生的演唱水平达到一定状态时,要强调音乐要素在具体的歌曲中的完美体现,包括音的高低、音的长短、音的强弱和音色,以及节奏、曲调、和声、力度、速度、调式、曲式、织体等音乐要素,根据具体的需要作出具体的要求。
虽然中小学唱歌教学不是培养歌唱家,但必要的演唱技能就应让他们在中小学的歌唱教学中打好基础。
也只有这样,学生的唱歌技巧才能达到“唱好”的最高目的。
4、学习效果展示。
最后,教师随伴奏音乐让学生整齐地、有表情地进行汇报演唱,采取分小组小展示、班级大展示等方式,综合检查学生整体上的演唱技巧。
也可以交小组讨论,用自己最喜欢的表现方式来表达歌曲的情感,然后小组展示,他人点评,教师补充评价。
二、“三唱五环”的完整模式
(一)激趣,情境导入(想唱)
唱会
(二)独学,感受音乐(愿唱)
(三)对学,小组解疑(学唱)
唱熟
(四)群学,巩固成果(能唱)
(五)展示,审美创新(会唱)唱好
三、“三唱”的最终目标
“唱会”,是指学生能够按照歌曲中所蕴含的基本音乐要素的要求唱会歌曲;“唱熟”,是指学生在借助各种渠道能熟练地按歌曲的基本要求进行演唱;“唱好”,则是在教师引导下,有情感地、发自内心的动情地歌唱。
“唱会”是初级目标、“唱熟”是中级目标、“唱好”是高级目标,只有通过“唱会、唱熟、唱好”三个有效环节,才能让学生最终实现“会唱”(在掌握了正确、有效的歌唱技巧后,自主、自信地、主动地演唱歌曲)的终极目标。
(2014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