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唱歌课教学基本模式
小学音乐唱歌课的“五步互动教学”模式探究
歌曲进行深入理解和表 现。
养 学生的集体 意识 ,在分组活动 练 习时 , 学生们 会主 动地 与 同伴合 作 学 习 ; 学生 与教 师课堂 互动 默契 ; 能够 根据 教 师 的
小学音乐唱歌课的 “ 五步互动教学"模式探究
河南省 新乡市实验小学 音 乐新课 标 准指 出 : 音 乐课 要 围绕 五 个基 本理 念 进行 。( 1 ) 以音 乐审 美为 核 心 ,以兴 趣 爱好 为动 力 ; ( 2 ) 强调音 乐 实践 ,鼓 励 音 乐创造 ; ( 3 ) 突出音 乐 特点 , 关注学科 综合 ; ( 4)弘扬民族音 乐, 理解音 乐文 化多样性 ; ( 5) 面向全体学生 , 注 重个性 发展。根据上述 5 条 基 本 理 念 ,除坚持 ” 以音 乐审美 为核 心 的观 点 外 ,同 时突 出强调 音 乐教育 的实践性 品格 和刨 造 性功 能。探 索音 乐教学模式 是 为 了让 我们 的音乐课 堂更加充满快乐、 更 能体现 出音 乐学科 的特 色来 ,全组 人 员 参与研 讨 ,使 学生在 音 乐课 上通过 愉 快 的合作 学 习,提高演 唱技 能和增长 知 识 ,给学 生创设空 间让他们 去发挥潜 能。 我 校研究 的创 新点 : ” 五步互动 ”教学过 程 是 师生 交往 、积极 互动 、共 同发展的
引导 ,与老 师、同 ; 比如 : 训练 节奏 时可 以用 手势来 表 示一 个手指 是一拍 ( 四分音符 ) 两个手指是 两个 ( 八
分音符 ) ,四个手指代表四个 ( 十六分音 符) ; 拳 头代 表 ( 全音 符 ) 。训 练音 高可
初中模板歌唱课教案大全
初中音乐歌唱课教案模板
课程名称:歌唱课
年级:初中
课时: 1 课时
教材:《音乐》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唱歌技巧,提高歌唱水平。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
1. 歌曲学习:选择一首适合初中生演唱的歌曲,如《歌唱祖国》等。
2. 唱歌技巧:呼吸控制、音准把握、节奏感等。
3. 音乐欣赏:欣赏一些经典的音乐作品,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教学过程:
1. 课前准备:提前让学生熟悉歌曲,了解歌曲的背景。
2. 课程导入:引导学生欣赏一些经典的音乐作品,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3. 歌曲学习:教唱歌曲,重点讲解歌曲的呼吸控制、音准把握、节奏感等技巧。
4. 实践练习: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课堂展示:每组学生展示自己的演唱成果,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6. 总结反思:教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点评,总结课堂教学内容。
教学评价:
1. 学生演唱技巧的提升。
2. 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的提高。
3. 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音乐唱歌课教学基本模式
音乐唱歌课教学基本模式一、基本流程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课前活动感知旋律,了解背景.探索发现,学习新知.表现歌曲,实践创造.拓展延伸,课堂小结.二、流程解读第一步: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利用游戏、音乐故事、律动、肢体表演、媒体播放或谈话等方式导入新课.第二步:感知旋律,了解背景.本环节根据歌曲表现的不同地域、不同民族风情或不同季节变化,利用多媒体或图片向学生展示该地域该民族的民俗习惯、风光或民族歌舞,同时播放本课歌曲音乐,让学生在欣赏民族风情的同时感知歌曲旋律.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歌曲背景和民族风情等,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祖国、尊重民族文化等思想感情.第三步:探索发现,学习新知.1范唱歌曲:讲述歌曲所表现的意境后,播放录音机或老师范唱多媒体画面展示更好,给学生全方面的视听撞击,使歌曲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2教读歌词:低年级学生认字少,学习歌词时,会有许多生字不认识,需要教师按节奏读歌词为学生学习歌曲清除障碍.3学唱简谱:从音阶训练入手后,初步学习简谱.识谱教学较难掌握,老师先把节奏放慢,简谱不要唱得太长,可边唱谱变打节拍,让学生在欢快的节拍声中掌握歌曲的节奏.4学唱歌曲:当学生已经熟悉了歌曲的旋律后,可让学生把自己听到的唱一唱、学生互动,师生互动,相互指导,或利用直接跟琴录音机学唱、变换不同方式的模唱、接力唱、教师领唱等形式来教学.5攻破难点:学习了一段时间后,有些接受能力稍欠的学生因为更不上大部队而开始畏缩,这时老师应该把速度放慢,请学生大胆提出不会之处,再反复耐心多唱几遍,以此攻破难点,找回学生的自信心.6练习歌曲:给学生展示空间,让学生之间相互听唱,或指定学生独唱、男女生分唱、边律动边唱、对唱等形式练习歌曲.多种练习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也使课堂氛围积极活跃.第四步:表现歌曲,实践创造.让学生根据音乐旋律自创舞蹈动作,相互表演、乐器伴奏、同学合作共同表演,或根据音乐强弱音的分布,用手势表现等.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在创编中培养创造能力,分享与同学合作的快乐.第五步:拓展延伸,课堂小结.歌曲课堂教学主要解决的内容是让学生唱会歌曲,一切手段和方法都是为了刺激学生的注意力.当然会唱歌曲并不是最终目的,但是学生首先必须学会歌曲,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走进音乐的更深层次,这就是音乐的拓展.音乐课的拓展内容应该与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相联系,拓展后最终还要回到音乐中.在师生整合、延伸、概括后,在悦耳的乐声中,在欢快的舞蹈中,音乐课落下帷幕.备注:板书设计音乐教育是美的教育,课堂教学要让学生在美的环境中得到美的熏陶,所以板书设计也很重要,不仅要反映本节课的知识与教学重点,还要能体现一种艺术美.这样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给人一种视觉上的美感.。
音乐系教你唱歌的教案
音乐系教你唱歌的教案音乐是一门艺术,唱歌更是音乐的一种表现形式。
在音乐系学习唱歌,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还可以培养自己的音乐才华。
今天我们就来分享一下音乐系教你唱歌的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想要学习唱歌的朋友们。
第一节课,声音的基础知识。
在学习唱歌之前,首先要了解声音的基础知识。
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不同频率的声波会产生不同的音调。
在学习唱歌时,要注意保护自己的声带,避免过度使用或者不正确使用声带造成损伤。
同时,要学会正确呼吸,通过腹式呼吸来支撑声音,使得声音更加圆润饱满。
第二节课,音准的训练。
音准是唱歌的基本功,也是唱歌的基础。
在学习音准时,可以通过练习唱准音阶、唱准简单的旋律来提高自己的音准感。
同时,可以通过练习唱准和弦来提高自己的听力和和声能力。
第三节课,发声的训练。
在学习唱歌时,要注意发声的训练。
要学会正确的发声方法,通过练习发声来提高自己的音色和音质。
同时,要学会控制自己的发声力度,使得声音既能够表现出情感,又不至于过于刺耳。
第四节课,歌曲的演绎。
在学习唱歌时,要学会歌曲的演绎。
要通过理解歌词的含义,表达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使得自己的演唱更加生动感人。
同时,要学会运用各种歌曲表现技巧,如颤音、滑音等,来丰富自己的演唱。
第五节课,舞台表现。
在学习唱歌时,要学会舞台表现。
要通过舞台表演来提高自己的舞台魅力,使得自己的演唱更加吸引人。
要学会与观众互动,使得演出更加生动有趣。
通过以上的教案,相信大家对音乐系教你唱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希望大家在学习唱歌的过程中,能够认真对待,不断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成为一名优秀的歌手。
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在学习唱歌的过程中,不断发现自己的音乐天赋,享受唱歌带来的快乐。
祝大家都能够在音乐的世界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享受音乐带来的美好。
新课标唱歌课教案模板范文
课题:《春天的故事》课时:1课时年级:四年级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会演唱歌曲《春天的故事》,理解歌曲的基本内容。
2.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歌曲,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表现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3. 情感态度:激发学生对春天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1. 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 歌词的理解和演唱。
教学难点:1. 歌曲的节奏感和表现力。
2. 歌词的准确理解和演唱。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教学视频。
2. 教学课件,包括歌曲歌词、音乐符号等。
3. 钢琴或电子琴,用于伴奏。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播放《春天的故事》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歌曲叫什么名字吗?它是关于什么的?二、歌曲学习1. 教师讲解歌曲的背景和创作意图,让学生了解歌曲的主题。
2. 教师带领学生逐句学唱歌曲,注意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3. 学生跟唱,教师进行个别辅导。
三、歌曲分析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旋律特点,如:歌曲的节奏、音域等。
2. 教师讲解歌曲的歌词,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含义。
四、歌曲演唱1. 学生分组练习演唱歌曲,教师进行指导。
2. 学生进行小组展示,教师点评。
五、拓展活动1. 教师播放其他春天的歌曲,让学生欣赏。
2. 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春天歌曲,并简单介绍。
六、总结与作业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的演唱技巧。
2. 布置作业:回家后,和家人一起演唱《春天的故事》,并分享感受。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和参与情况。
2. 歌曲演唱水平:评价学生在演唱过程中的节奏、音准和表现力。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回家后的作业完成情况。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歌曲《春天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培养了学生的音乐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探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唱歌教学法
4音 画结合一 充分运 用 多媒体 技术 ,调动 感官 认 知 。提高声音表现力
教师要给学生听优质 的音乐 。若教师 自身演唱水平一股 ,
则尽量让学生听 录音里的范唱 ,并 引导 学生 关注 音色的整齐
育渗透都解决得不错 。
稍感 遗憾 的是 由于教 师把歌 曲的段 落顺 序作 了调整 ,导致在 完整演 唱歌 曲 时 出现 了段 落之 间衔接 不畅 的 问题 。笔
这里所 说的 “ 分 ”与 “ 合 ”,不仅 仅是指单纯 的歌 曲 “ 分割 ”与 “ 拼装 ”, 正所谓 :教无定法 ,学有章法 。如何将 “ 因人 而异 ,因
不断 改进和 创新教学方法 ,让 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 学
看到 了 自己的进步 ,听到了 自己越来越动 听的歌声 。
2先分再 合— — 整为零再 “ 拼装 ”式教 学之法
此方法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适合篇幅 比较长 ,或者难度较大 的曲 目。有位 同事 执教 《 三年级的小男生》 ,歌 曲分为三部分 :第
唱 出了所有 学生 的心声 。整个教 学环节 紧紧抓 住 了学生 的好奇 心和求 知欲 ,学 生积极参与 ,师生之 间 “ 主导”与 “ 主体 ” 切合 得恰到 好处 ,歌 曲的难点和 思想 教
唱 唱歌 谱,这样 操作的好处是可 以帮助 学生唱准歌谱 的音 高
和节奏 。这 “ 分合并进 ”之法 要求 教师能灵活运 用,不要机
用 “ 数板 ”的形式,生动描绘 了小男孩 的 “ 顽皮 ”;第三部分旋律 舒展 ,曲调上扬 ,表达 了小男生渴望被理解、盼望成长的美好心愿 。 第一步:抛砖引玉 。以歌 曲 《 小小少年 》引出 “ 少年 的烦恼 ”
作 者 :周雪 芳 ,苏州 新 区实验 小学 ( 2 1 5 0 0 9 )。
小学歌唱技巧教案模板
小学歌唱技巧教案模板年级:一年级学科:音乐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唱歌技巧,如正确的姿势、呼吸方法、咬字清晰等。
2. 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节奏感和音乐感知能力。
3. 通过唱歌活动,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1. 正确的歌唱姿势和呼吸方法。
2. 音乐节奏感和音乐感知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1. 歌唱时呼吸的控制。
2. 音准和节奏的掌握。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歌曲教材或歌曲光盘。
3. 音响设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谈论他们对音乐的喜爱。
2. 教师播放一首简单的歌曲,让学生跟着节奏拍手。
二、基本唱歌技巧教学(15分钟)1. 教师讲解正确的歌唱姿势,如站立、坐姿等。
2. 教师示范正确的呼吸方法,让学生跟随示范进行练习。
3. 教师讲解咬字清晰的技巧,让学生练习发音。
三、实践练习(10分钟)1. 教师选取一首简单的歌曲,让学生跟唱。
2. 教师指导学生注意呼吸的控制和音准的把握。
四、总结(5分钟)1. 教师点评学生的演唱情况,给予鼓励和建议。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演唱感受。
第二课时:一、复习(5分钟)1. 复习上节课教授的正确歌唱姿势和呼吸方法。
2. 复习咬字清晰的技巧。
二、音乐节奏感和音乐感知能力培养(15分钟)1. 教师通过拍手、敲击乐器等方式,让学生感知音乐节奏。
2. 教师选取一首歌曲,让学生尝试用动作表现音乐节奏。
三、实践练习(10分钟)1. 教师选取一首稍复杂的歌曲,让学生跟唱。
2. 教师指导学生注意音乐节奏感和音准的把握。
四、总结(5分钟)1. 教师点评学生的演唱情况,给予鼓励和建议。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演唱感受。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的歌唱姿势和呼吸方法。
2. 学生能够在演唱中做到咬字清晰、音准准确。
3. 学生能够感知音乐节奏,并能够用动作表现出来。
教学反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不足进行个别指导。
唱歌教学中基本要求
唱歌教学中基本要求一、以延长说话的方式唱歌小学低年级的唱歌应该像是延长了的说话。
众所周知,人说话有三个要素,和唱歌一样。
第一,说话是带有感情的。
现在的学生唱歌没感情,学歌也没有感情,但是所有的小孩儿说话都是有感情的。
第二,说话的时候是自然的状态。
学生一唱歌就会紧张,状态就不自然。
唱歌其实跟说话一样,课程标准里提到唱歌要自然有表情的,但很多老师可能不理解什么叫自然有表情的,但是假如用延长了的说话这种方式就好理解了,因为说话是有表情的,自然的。
第三,说话是中等音量。
现在学生只要一唱歌声音就比说话声音大,一唱歌就使劲喊,声音发僵,这样对嗓音的保护也不利。
另外,在教学当中要让学生找到自己的嗓音,因为小孩儿可能认为自己的嗓音是天生的。
教师应该让学生知道他们的嗓音能够有各种各样不同的情感。
比方能够让学生用一个愤怒的声音说一说,再用一个轻柔的声音说一说,让学生有所感受。
在音乐教学当中让学生发现自己的嗓音能够有不同的变化,能够表达不同的情感,能够有不同的高低,这些是唱好歌的前提。
让学生发现声音的变化其实就是歌唱最基本的要求。
在唱歌教学中,老师一定要注意让学生发现自己的嗓音,延长了的说话。
具体的方法是让学生用不同的声音说话,用不同的情感来表达。
先说话,然后加上音符,把它延长了,就变成自然的唱歌了。
假如是大一点的初中生,能够让他吟诵。
比方说吟诵一些童谣,童谣其实就是已经有语音语调在里面了,还带有节奏。
念好之后,在慢慢发展,变成一个有高低的曲调。
因为它的跨度并不是很大,所以孩子们会愉悦的接受。
在低年级教学中,千万不要开始就实行完全发声训练,应该引导孩子们用声音模仿各种声响效果,包括讲故事,配乐等等。
发现嗓音的独特性每个人的嗓音都有独特性,关于歌曲的处理,第一是要有情感的表现,第二就是要有个性的表现。
每个人的嗓音都是不同的,每个人嗓音都有独特的音色,根据声带的构造不同,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发现自己嗓音的独特性。
所以,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一是要让孩子们发现自己的嗓音,二是发现自己嗓音的独特性。
模式一:示范-模仿-练习的模式(适用于教唱短小简单新歌)
小学唱歌教学模式探究桂林市秀峰区教研室黄珊燕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育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所建立的比较稳定的教学活动框架或活动程序。
它体现了教学的组织、设计、教学手段的运用以及教材的组合等教学思路,能将音乐教学理论直观化、简单化,帮助教师进行教学设计。
唱歌是对儿童进行音乐教育最有效的手段。
课标指出唱歌教学时间应占全部音乐教学用时的三分之二。
这充分说明了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唱歌教学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是我们小学音乐教学的核心部分内容。
传统的唱歌课已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教学模式,基本过程为:发声练习—复习旧歌(可略)—导言—范唱—教唱曲谱—朗读歌词—依谱唱词—艺术处理—复习巩固。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新的教学理念、教法学法、教材及信息技术的运用,这样的模式已不再适应新的课程发展,在这种背景下我们进行了小学音乐“审美式”多元唱歌教学模式研究。
一.该模式的特点该模式倡导“乐学、审美、自主、创造”,其核心是“审美”。
该模式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合理运用及采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能加强学生对歌曲内容形式、情感意境的审美体验,对歌曲文化美的感受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表现力。
二.该模式结构框架激趣—铺垫—掌握—巩固——创造——结课三.小学音乐唱歌课“审美式”教学模式的说明:本模式分为四个教学阶段:第一阶段进入歌曲情境——激趣第二阶段审美感受歌曲——铺垫第三阶段尝试表现歌曲——掌握第四阶段审美表现歌曲——巩固第五阶段拓展延伸展示——创造第六阶段进入教学尾声——结课四.该模式应用的教学方法: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综合运用欣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模唱教学法等多种学科教学方法。
下边以桂林市乐群小学赖东红执教的湘版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七课《江南小曲》之《茉莉花》教学实录作说明: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音乐游戏等二.导入新课:1.谈话交流师:同学们,有一首民歌唱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网上还把它被誉为我国“第二国歌”,我们一起来听听,看谁能说出这首歌曲的名字?2.教师弹奏《茉莉花》的旋律3.学生回答歌曲名,哼唱歌曲4.板书课题江苏民歌《茉莉花》【教学策略:此为歌曲教学第一阶段,进入歌曲情境——激趣。
教初一唱歌的课程设计
教初一唱歌的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唱歌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如正确的呼吸、音准、节奏和表达等;能够独立完成一首简单歌曲的演唱,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艺术表现力;使学生体验到音乐带来的快乐,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唱歌基本技巧的讲解和练习,如正确的呼吸方法、发声方法、音准和节奏的掌握等;2.歌曲的学习,包括歌曲的旋律、歌词、演唱技巧等;3.音乐欣赏,通过欣赏优秀歌曲,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节课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唱歌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实践练习;2.示范法:教师或学生代表进行歌曲演唱,供其他学生学习和模仿;3.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歌曲演唱中的问题,共同解决问题;4.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歌曲的演唱技巧,让学生从中汲取经验;5.实验法:学生通过实践演唱,不断调整和改进自己的演唱技巧。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节课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适合初一学生的音乐教材,提供唱歌的基本知识和技巧;2.参考书:提供相关音乐理论书籍,供学生课后拓展学习;3.多媒体资料:播放优秀歌曲演唱视频,供学生欣赏和模仿;4.实验设备:提供音响、话筒等设备,让学生进行实际演唱练习。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评估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时表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态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情况等,占总分的30%;2.作业:评估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和速度,占总分的20%;3.考试:进行一次唱歌技巧的考试,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占总分的50%。
六、教学安排本节课的教学安排如下:1.时间:每节课40分钟,其中讲解和示范占20分钟,练习和讨论占15分钟,评估和总结占5分钟;2.地点:音乐教室;3.进度:按照教材的章节顺序进行教学,每个章节安排2-3节课。
《唱歌》课程标准
《唱歌》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唱歌》课程类型:实践课适用专业:学前教育专业(五专)一、课程性质和任务1、课程性质:《唱歌》是学前教育五年专的一门专业实践课,旨在训练学生能运用科学的发声方法进行歌唱及艺术表现,培养学生具有从事幼儿音乐教学的专业技能和教学能力为核心的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均较强的专业技能课程。
2、课程标准设计思路:(1)本课程注重技能、强化能力,加强素质教育。
贯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实践为主线”的教学原则。
(2)本课程注意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渗透,注意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从学生的教师职业需求出发,以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为指导,践行“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
(3)本课程共开设9个学期,总学时152。
对《声乐》教材第一至三册、《中外声乐曲选集》进行整合,分为六个模块进行教学,本着“必需,够用”的原则,歌曲由浅至深,由易到难,选取了部分不同风格、类型的歌曲,同时在“幼儿歌曲”环节中增加了歌曲表演唱项目,以培养学生的基本演唱、指挥技巧和歌曲教学能力为主线。
在实践教学方面,本课程增开了课外实践环节,以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教学活动为辅助阵地来加强综合音乐能力的培养。
3、课程任务: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声乐、合唱指挥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技巧;能分析处理一般声乐作品,有一定的范唱、指挥能力;掌握幼儿发声的生理特点、训练方法、保护嗓音的常识以及歌唱教学中的科学方法。
能胜任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和课外儿童声乐活动的辅导工作。
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声乐基础理论知识,掌握歌唱发声的基本方法,掌握合唱、指挥基础知识和训练方法,掌握儿童发声的生理特点、训练方法、保护嗓音的常识及歌唱教学方法。
2、能力目标能够流畅、有感情地演唱不同风格、类型的中外歌曲;具有对声乐作品的鉴赏与表现能力;掌握幼儿歌曲的范唱和教学技能;具有创造性地开展音乐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
3、素质目标:了解声乐艺术的一般审美规律,接触中外优秀的声乐作品,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具有对声乐作品的审美、鉴赏和表现能力,增强职业道德意识,提高综合素养。
唱歌导入课程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1课时年级:小学三年级教材:《音乐课程标准》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唱歌,激发对音乐的兴趣,培养良好的音乐素养。
2.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表现自我的精神。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1. 让学生学会演唱歌曲,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音乐审美能力。
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正确演唱歌曲,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 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让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展示自我。
教学准备:1. 音乐教室,音响设备。
2. 歌曲伴奏带、歌词卡纸。
3. 音乐课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带领学生做简单的热身运动,让学生放松身心。
2.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唱歌吗?”3.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唱歌是一种很好的表达情感的方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歌曲,感受音乐的魅力。
”二、新课导入1. 教师播放歌曲伴奏带,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 教师讲解歌曲的背景和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歌词卡纸,了解歌曲的内容。
三、歌曲学习1. 教师范唱歌曲,学生跟唱。
2. 教师逐句教唱,纠正学生的发音和节奏。
3.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四、歌曲表演1. 学生分组进行歌曲表演,教师评选出最佳表演组。
2. 表演结束后,教师点评,鼓励学生大胆展示自我。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
2. 教师强调音乐素养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听、多唱、多欣赏音乐。
六、课后作业1. 让学生回家后,与家人分享今天学到的歌曲。
2. 让学生课后多听音乐,感受音乐的魅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唱歌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音乐素养。
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 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4. 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小学音乐唱歌课堂教学设计
小学音乐唱歌课堂教学设计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小学音乐唱歌课堂教学设计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小学音乐唱歌课堂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联系生活实际,体验音的强弱。
2.生通过聆听、学习描写小动物的歌曲,知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人与动物应和睦相处。
3.营造良好的音乐课堂氛围,引导学生聆听和学唱歌曲《小动物在唱歌》,在歌声与表演中表达出对小动物的爱护之情。
4.通过各种音乐活动,为学生积累大量描写动物的音乐素材,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参与,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同学们!喜欢小动物吗?你喜欢什么小动物?用你的动作和声音模仿你喜欢的小动物的叫声?(学生起来模仿自己喜爱的小动物的叫声)也可以用你们喜爱的小动物的叫声来打下招呼!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把动物的图画贴在黑板上。
二、感受导入新课师:“森林中生活着许多的动物,你们看这是谁来了,(PPT出示老虎)谁来模仿一下它的叫声?(指名回答)老虎的声音很大很宏亮,再看这又是谁来了?(PPT出示小猫的图片)谁来模仿一下小猫的叫声?(指名模仿)”对比两者的叫声。
师:“老虎和猫的叫声对比,有什么特点?”(学生讨论、回答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老虎的叫声很大很宏亮,小猫的叫声很小很温柔。
在音乐中,声音大我们就叫它强用“F”表示,声音小我们叫它弱用“P”表示。
那同学们能把你们刚才模仿的小动物的叫声分分类,哪些叫声强,哪些弱。
(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移动黑板上的动物头像)师:你还能模仿生活中其他强的声音吗?学生回答(近处的雷声、牛、狼叫、近处刹车声等等,让学生并模仿)弱的声音还有哪些?(小雨的声音:沙沙沙、蚊子飞的声音:嗡嗡,远处的脚步声)三、游戏体验感受音的强弱1.教师用打击乐器敲击声音,让学生分辨音的强弱,并且跳到相应带强弱圈里。
“下面我们来做个跳房子的游戏,跟据老师打击的强弱,跳到讲台上相应的强弱记号里,要求:强时请高高跳起重重地落到相应的记号里,弱时请轻轻抬起轻轻落下。
小学音乐唱歌课“一线、四环、八步”教学策略
唱歌课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音乐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唱歌课教学方法也越来越多样化。
我通过深入的音乐教学研究,结合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提炼出小学音乐唱歌课“一线四环八步”的教学策略。
“一线四环八步”的教学策略,是在新的音乐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将学生的音乐学习放置在富有音乐情感的艺术情境中,让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活动,体验音乐的内在美。
同时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地进行音乐创造,使学生在音乐审美活动中产生美的共鸣,为其终身热爱音乐,享受音乐,形成健康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打下基础。
一、一条主线:以音乐情感为主线音乐是人类精神文化遗产和智慧的结晶,音乐是人类情感和精神的展现。
真正的音乐一定是最贴近生命本质的声音。
音乐之所以能打动人心,完全在于对生命的那种真诚和执着。
音乐教学以音乐情感为核心,突出一个“情”字。
教师要首先认识到学生是“充满情感的人”。
音乐课程目标体现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个维度。
在音乐教学中应该抓住音乐情感的主线,把“音乐情感”放在首位。
歌曲或是蕴含着一个美好的寓意,或是抒发一种温馨的心曲,或托出一个美丽的梦幻,或展现一片炽热的情怀。
这种立意与情境之美有着深刻的感染力,会使之心灵萌发美的种子。
对于音乐教学来说,这些歌曲的艺术美,主要体现在熏陶、感染、净化、顿悟等情感层面上。
以往的音乐教学把音乐课单纯的看做是传授知识与技能的教育,注重知识与技能的机械训练,也有的音乐教学基于音乐是多元文化的思考,在音乐教学中失去了统一的核心价值观作为教学行为的支撑,而是把音乐与相关的文化统一进行拼贴,失去了音乐教学的主线。
学生是有生命、有情感的个体。
在音乐唱歌课的教学中,我们要紧紧抓住音乐情感的主线,使声音为感情所驱使,感情以音乐为依托。
使歌唱教学不仅仅是音符的叙述,更是对所演唱的音乐内容涌起的感情的流动,从而达到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教育目的。
二、唱歌课教学的四个环节:聆听——表现——探索——实践1、用聆听唤醒情感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听觉的艺术,“听“是学习音乐的主要途径。
小学音乐课程《学习唱歌》教学设计
小学音乐课程《学习唱歌》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 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音乐表达能力。
- 培养学生的声乐技巧和音乐欣赏能力。
- 提高学生的合作与表演能力。
2. 教学内容2.1 歌曲选择- 选择适合小学生的经典儿童歌曲,如《小星星》、《茉莉花》等。
- 选择具有教育意义和表达能力的歌曲,如《友谊地久天长》、《童年》等。
2.2 声乐训练- 教授正确的呼吸方法和发声技巧。
- 练习基本的音阶和音程。
- 进行喉部放松和嗓音保护的训练。
2.3 歌曲演唱- 学习歌曲的歌词和曲调。
- 练习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 进行个人和集体的歌曲演唱训练。
2.4 音乐欣赏- 听取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
- 分析音乐的节奏、旋律和情感表达。
- 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3. 教学步骤3.1 热身活动- 进行声音放松和身体热身操。
- 进行简单的声音游戏和节奏练习。
3.2 歌曲学习- 分段学习歌曲的歌词和曲调。
- 教授歌曲的发音技巧和情感表达。
- 练习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3.3 歌曲演唱- 进行个人和集体的歌曲演唱练习。
- 引导学生自由发挥和表达个人风格。
- 组织学生进行小型歌曲演唱展示。
3.4 音乐欣赏- 听取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包括儿童歌曲和经典音乐。
- 分析音乐的节奏、旋律和情感表达。
- 进行音乐欣赏的小组讨论和个人感悟。
4. 教学评价- 通过学生的歌唱表现评价其声乐技巧和音准。
- 通过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合作态度评价其合作能力。
- 通过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分析和表达评价其音乐鉴赏能力。
5. 教学资源- 儿童歌曲录音或音乐播放器。
- 音乐教材和教具。
- 音乐欣赏材料和音乐作品。
6. 教学延伸- 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的音乐表演和比赛。
-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创作音乐作品。
- 增加音乐欣赏和音乐历史知识的学习。
以上是小学音乐课程《学习唱歌》的教学设计,旨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提高他们的声乐技巧和音乐欣赏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唱歌课教学基本模式
一、基本流程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课前活动
感知旋律,了解背景。
探索发现,学习新知。
表现歌曲,实践创造。
拓展延伸,课堂小结。
二、流程解读
第一步: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利用游戏、音乐故事、律动、肢体表演、媒体播放或谈话等方式导入新课。
第二步:感知旋律,了解背景。
本环节根据歌曲表现的不同地域、不同民族风情或不同季节变化,利用多媒体或图片向学生展示该地域该民族的民俗习惯、风光或民族歌舞,同时播放本课歌曲音乐,让学生在欣赏民族风情的同时感知歌曲旋律。
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歌曲背景和民族风情等,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祖国、尊重民族文化等思想感情。
第三步:探索发现,学习新知。
(1)范唱歌曲:讲述歌曲所表现的意境后,播放录音机或老师范唱(多媒体画面展示更好),给学生全方面的视听撞击,使歌曲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2)教读歌词:
低年级学生认字少,学习歌词时,会有许多生字不认识,需要教师按节奏读歌词为学生学习歌曲清除障碍。
(3)学唱简谱:
从音阶训练入手后,初步学习简谱。
识谱教学较难掌握,老师先把节奏放慢,简谱不要唱得太长,可边唱谱变打节拍,让学生在欢快的节拍声中掌握歌曲的节奏。
(4)学唱歌曲:
当学生已经熟悉了歌曲的旋律后,可让学生把自己听到的唱一唱、学生互动,师生互动,相互指导,或利用直接跟琴(录音机)学唱、变换不同方式的模唱、接力唱、教师领唱等形式来教学。
(5)攻破难点:
学习了一段时间后,有些接受能力稍欠的学生因为更不上大部队而开始畏缩,这时老师应该把速度放慢,请学生大胆提出不会之处,再反复耐心多唱几遍,以此攻破难点,找回学生的自信心。
(6)练习歌曲:
给学生展示空间,让学生之间相互听唱,或指定学生独唱、男女生分唱、边律动边唱、对唱等形式练习歌曲。
多种练习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也使课堂氛围积极活跃。
第四步:表现歌曲,实践创造。
让学生根据音乐旋律自创舞蹈动作,相互表演、乐器伴奏、同学合作共同表演,或根据音乐强弱音的分布,用手势表现等。
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在创编中培养创造能力,分享与同学合作的快乐。
第五步:拓展延伸,课堂小结。
歌曲课堂教学主要解决的内容是让学生唱会歌曲,一切手段和方法都是为了刺激学生的注意力。
当然会唱歌曲并不是最终目的,但是学生首先必须学会歌曲,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走进音乐的更深层次,这就是音乐的拓展。
音乐课的拓展内容应该与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相联系,拓展后最终还要回到音乐中。
在师生整合、延伸、概括后,在悦耳的乐声中,在欢快的舞蹈中,音乐课落下帷幕。
备注:板书设计
音乐教育是美的教育,课堂教学要让学生在美的环境中得到美的熏陶,所以板书设计也很重要,不仅要反映本节课的知识与教学重点,还要能体现一种艺术美。
这样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给人一种视觉上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