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分层教学及其实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分层教学及其实效
一个班级中的学生,在学习习惯、行为方式、思维品质和兴趣爱好等方面都存在不同,表现在学习需求和能力发展上也不尽一致。然而,传统教育所实施的“齐步走”的教学模式,“一刀切”的教学要求,“大一统”的教学进度和“同一标准”的教学评价却无视学生个性差异对教学的不同需要,使得“吃不饱”、“吃不了”、“吃不好”的现象随处可见。借鉴一些先进的理念,我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了分层教学,满足了学生个性差异发展中对因材施教的需求。
“分层教学”:是指一种适应学生个别差异的课堂教学策略。即在共同的教育目标下,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提出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在教师的培养下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也就是说,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把全班学生分成不同层次的几组 , 并对教学内容分层次,这样优生、中等生、后进生都有“东西”可吃可消化 , 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在分层教学中,我的具体做法是:
一、对学生分层
对学生恰当分出层次是因材施教的前提。首先要做大量的调查工作,综合各次考试成绩、平时表现、智力因素、学科基础,把班内学生分成A、B、C三个组。
A组为优生(14)分一大组,B组为中等生(25人)分两大组,C组为差生(12人),分一大组,排位置时首先让C组坐在中间,并向学生说明,这种情况和位置不是一成不变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测试,如果发现A组中的某些学生成绩下降,将其调换到B组,而将B组中成绩进步的学生调换到A组。同样,C组与B组之间也可以进行调换。分组后有利于教师上课组织教学,有利于教师上课辅导,有利于批改作业,有利于学生信息的反馈,充分调动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智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二、教学环节分层次
(一) 、备课
备课是上课的前提,教师应按不同层次学生实际情况,分层次备课。确定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分清哪些属于共同的目标,哪些不属于共同的目标。在把握教学目标同时,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各层次学生的不同要求,对学有学余力的A组学生要求他们跳一跳,摘果子,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则要求掌握教学要求中最基础的内容。
在备课时,旧知识导入新课时的深浅程度,重难点知识讲解时坡度减缓程度,要以C 组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基准,但也要激发A组学生的求知欲。在设计问题及练习时,问题的难度要与学生的层次相一致。设计较易问题让C组学生能回答能计算,使他们能体会到成功的愉悦。设计较难题,让A组同学回答、计算,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这样的教案设计,既能保证大纲要求的落实,教学任务的完成,也做到了“提优”和为
“后进生”提供辅助性的学习。
(二)、课堂教学
这里重点是讲分层授课和分层练习。
分层授课,我采取的是“大班导学,小组议学,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针。在课堂教学中,对优生以“放”为主,“放”中有“扶”,重在指导学生自学;对中等生和后进生以“扶”为主,“扶”中有“放”,重在带领学生学习。具体做法是:在课堂上,做到对A层学生少讲多练,让他们独立学习,注重培养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对B层学生,则实行精讲精练,注重课本上的例题和习题的处理,着重在掌握基础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上下功夫;对C层学生则要求低,浅讲多练,查漏补缺,弄懂基本概念,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课时进度以B、C两层学生的水平为标准,上课以B、C两层的要求为公共内容。课堂提问注重层次性,具有启发性,及时点拨,充分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作用,让学生“不跳得不到,跳一跳抓得到”,只要努力,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分层练习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运用练习对学生学习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矫正。因此在设计练习时要遵循“两部三层”的原则。“两部”是指练习或作业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三层”是指教师在处理练习时要具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知识的直接运用和基础练习,是全体学生的必做题;第二层次为变式题或简单综合题,以B层学生能达到的水平为限;第三层次为综合题或探索性问题。第二、三两层次的题目为选做题,这样可使A层学生有练习的机会,B、C两层学生也有充分发展的余地,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因而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三)、作业与评价
作业分层次,让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喜悦”,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作业分档是分层教学的策略之一。“统一式”作业,使部分学生望“x”兴叹,时间一长,学生丧失了学习信心和兴趣。因此,我们主张作业应根据不同组别学生的实际水平分档布置,一是数量上要求有别,二是在难度上要求有别。对C类学生多布置基本题,通过加强练习,逐步感悟,提高能力;对B类、A类学生则多安排技能题,开放题等,让他们在练习中运用知识,增长智慧,培养能力。
进行分层教学后,考核手段也要随之更新,摒弃“一卷定终身”的考试方法,把测试作为推进学生学习的过程。对每个知识点,要进行两次测试。第一次测试,以书本练习为主,时间定为一课时,总分为 100 分;第二次测试,以平时例题、习题为主,规定 85 分为标准,未达到标准的学生在下一单元学习中作为困难学生,要多加关注。对几次测试不满意者,进行单独测试,摸清这些学生底细,这样才能找到相应对策。
考完试后,对进步的后进生采用表扬评价,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对中等生采用激励性评价,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的方向,促使他们积极向上;对优生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不断超越自己。
三、分层教学的优越性:
(一)、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
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面向全体学生。分层教学较好地解决了统一施教与学生程度参差不齐的矛盾,有利于解决“差生吃不了,优生吃不饱”的弊端,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各自的发展。
(二)、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班内分层教学是通过题组,把本节要学习的数学知识分解为若干个不同层次的数学问题,使学生通过解题,自然地学习了所要学的数学知识。这样就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变为数学问题的解决。显然就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使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探索中,自然地、轻松愉快地学习数学知识。
(三)、有利于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
数学教学的实质是数学思维过程的教学。一般说,在学生按层次解了相应题目之后,再由教师控制师生共同由低到高地解决各层问题。在解决低档题时,虽然A、B两组学生没有做,但他们完全可以在C组学生回答问题的同时,快速反应,这样自然就训练了他们思维的敏捷性。同时C组学生回答了简单问题,又为他们解中档题打下了基础,这样较容易激活他们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在解决高档题时,教师根据内容和学生思维状况适当处理,尽量使B、C两组学生能够够得着、受启发,又使A组学生有所得,进而训练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和灵活性。
四、分层教学实行后的反思
(一)、尝试分层教学,最重要的是如何搞好师生关系,使学生在平等的情况下参与教学活动。其次,分层教学会使工作量成倍增加,所以教师要有事业心、责任感才能坚持不懈。(二)、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有赖于教师的诱导,若学生不明确学习目的,没有学习的真正动机,那么分层教学也难以实施,更是难以持久的。
从两个学期的实践看,实施分组、分层教学可以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使后进生堂堂学有所得,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优生堂堂都能吃的饱,增强了自学能力和吸取知识的独立性。有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适应社会需要的新型人才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