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选读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质量

学校:宝鸡石油中学

命题人:杨建萍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总分:150分 2020年3月

一、默写填空。(20分,每空1分)

(1)民之归仁也,犹、也。

(2),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

(3),,君为轻。(4)乐民之乐者,。,。,,然而不王者,为之有也。

(5)爱人者,人恒爱之。,。

(6)富贵不能淫,,:此之为大丈夫。

(7)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

(8),乐莫大焉。,求仁莫近焉。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题目。

(一)(29分)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

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1、下列句中加点的“之”的意义及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人之.有是四端也

A、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B、知皆扩而充之.矣

C、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D、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2、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由是.观之;无是.非之心

B、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C、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D、自贼.者也;贼.其君者也

3、对“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的意思理解正确的是()(3分)

A、所以对人说都要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

B、说每个人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

的原因

C、所用来证明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的事

D、所以说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

的心情

4、从文中可以看出,孟子认为“不忍人之心”应包括四个方面,它们

是、、、。(4分)

5、孟子认为,“不忍人之心”是人所固有的,其论证的依据是,

这在论证方式上属于法。(4分)

6、在孟子看来,“不忍人之心”是人所固有的,那么治国施行“仁政”也是天经

地义的。在文中最能体现这一主张的句子是。(2分)

7、孟子认为“不忍人之心”是人所固有的,即“性本善”,但又要求“知皆扩而

充之”。你认为是否矛盾?为什么?(10分)

二、(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题目。

曹交问曰:“人皆可以为尧舜,有诸?”

孟子曰:“然。”

“交闻文王十尺,汤九尺,今交九尺四寸以长,食粟而已,如何则可?”

曰:“奚有于是?亦为之而已矣。有人于此,力不能胜一匹雏(一只鸟),则为无力人矣;今日举百钧,则为有力人矣。然则举乌获(古代的大力士)之任,是亦为乌获而已矣。夫人岂以不胜为患哉?弗为耳。徐行后长者谓之悌,疾行先长者谓之不悌。夫徐行者,岂人所不能哉?所不为也。尧舜之道,孝悌而已矣。子服尧之服,诵尧之言,行尧之行,是尧而已矣。子服桀之服,诵桀之言,行桀之行,是桀而已矣。”

曰:“交得见于邹君,可以假馆,愿留而受业于门。”

曰:“夫道若大路然,岂难知哉?人病不求耳。子归而求之,有余师。”

8、“人皆可以为尧舜,有诸?”一句中,“诸”字的正确意思是()(3分)

A、代词,意为“第一个(人)”

B、兼词,相当于“之于”

C、兼词,相当于“之乎”

D、代词,意为“每一件(事)”

9、下列对句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子服.桀之服服:动词,穿着

B、人病.不求耳病:只怕

C、子归而求之,有余师

..余师:我的老师

D、疾行先长者

...谓之不悌先,在……之前。先长者,即抢在长者的前面。

10、“食粟而已,如何则可?”一句的正确意思是()(3分)

A、吃粮食罢了,怎么去对付呢?

B、只有粮食罢了,让我怎么办呢?

C、吃的粮食就只有这些,怎么才会更多一些呢?

D、我只会吃饭罢了,怎样才能成为有道之人呢?

11、翻译下列句子(6分)

(1)奚有于是?亦为之而已矣。

(2)夫人岂以不胜为患哉?

12、这段话阐述了孟子怎样的思想主张?请简要说明。(10分)

三、(21分)

阅读甲乙两文,完成题目。

(甲文)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吴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孟子·梁惠王上》)

(已文)利可言乎?曰:人非利不生,曷为不可言?欲可言乎?曰:欲者人之情,曷为不可言。言而不以礼,是贪与淫,罪矣!不贪不淫,而曰不可言,无乃贼人之生,反人之情?世俗之不喜儒以此。孟子谓"何必曰利" ,激也。焉有仁义而不利者乎?其书数称汤武将以七十里百里而王天下,利岂小哉!

(宋·李觏)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2)人非利不生,曷为不可言?

14、两文都围绕“利”是否可言而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填空。(8分)

孟子的态度是□□□□;其理由是□□□□。

李觏的态度是□□□□;其理由是□□□□。

15、从辩论技巧的角度看,甲文运用了假设分析的方法,达到的说理效果;而已文画曲线句则达到了的说理效果。(3分)

16、下列各句中,与孟子观点相近的两项是()()(4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