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第二课时教学

合集下载

谈谈语文阅读课一二课时教学

谈谈语文阅读课一二课时教学

谈谈语文阅读课一二课时教学第一篇:谈谈语文阅读课一二课时教学谈谈语文阅读课一二课时教学语文阅读课对于第一、二课时的研究,是把一篇课文的学习分为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它是一种教学思想的划分,不是简单的时间的划分。

第一个过程是通过对文本字句的理解,知道课文写了什么,作者为什么写;第二个过程知道作者怎样写的,写得怎样。

说这两个过程相对完整,是每一个过程都要完成由具体词句到整篇文章的探索,就是在课文中走个来回。

我们认为第一二课时的划分应该遵循“严而不死”的规律,两者关系应该是分工协作,相互依存的。

最重要的是要以学生实际为标准,(年段特点、个体差异)。

例如低年段:主要是识字学词(课文学习以识字学词为主,内容上略知大意,情感上培养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中年段:识字学词+通过朗读,把握课文内容,掌握(了解、运用)关键词句和段落层次。

(了解课文内容情感,与关键词、句、段结合起来)高年段:读通课文,了解内容+理清脉络。

(在此基础上把握语言文字的感情基调、表达方式以及运用迁移)今天,我们着重想和大家交流的问题是阅读课第一课时应当完成哪些任务?因为真正操作起来,我个人感受第一课时的难度比二课时大一些。

因为惯例上第一课时无非就是破题读文,总体感知,教字教词,扫清障碍而已。

只不过每个第一课时都这么上,教学实在没劲,学生也没有兴趣。

” 这也反映了当前第一课时教学的普遍性问题——僵化(对第一课时的划分界限的认识僵化)、简单化(对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的理解简单化)、模式化(对第一课时教学方法的操作模式化)。

第一课时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成为被遗忘的角落,第一课时教学的有效性更是无从谈起。

殊不知第一课时在语文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接受熏陶的第一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整体感知课文的关键点,是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提高语文素养的起始点,正确处理好第一课时能唤起学生学习课文的欲望,能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能帮助学生打下语文知识的坚实基础,能养成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阅读教学二课时的教学策略

阅读教学二课时的教学策略

阅读教学二课时的教学策略作者:齐花来源:《成长》2019年第04期摘要:阅读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启着不可缺失的地位。

它是孩子们前书写的基础,同时也是开启孩子们喜欢阅读的一把金钥匙。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提供丰富、适宜的低幼读物,经常和幼儿一起看图书、讲故事,有利于丰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良好的阅读兴趣和习惯,进一步拓展学习经验。

本文从阅读二课时的策略、设计方式、教学方法等几方面阐述了二课时的多种教学手段和引导策略。

关键词:阅读;二课时阅读活动是师幼建立轻松、愉快的亲密气氛,成人和儿童并非以学习为目的,共同阅读一本书的类似游戏的活动。

阅读是幼儿园开展早期阅读教育的有效形式之一。

我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阅读的第二课的几点教学策略。

1 确立知识点,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我们首先要清楚图书的类型,制定出二课时的目标、重难点,才能选择二课时的教学方式及方法。

如:图书有偏故事类的、知识经验类的、欣赏类的、科学类的等等。

偏故事类的图书,图画信息一般多于文字信息,文字是对主要内容的说明。

我们的重点应是引导幼儿读图,运用多种策略去观察与思考。

如:《遛狗》为了增强幼儿对图片的理解力,我采用了几种教学策略。

第一页找细节的方法,找出狗与主人之间的相似处从而判断哪只狗是这个主人的;第二页通过教师的描述来判断哪只狗是这个主人的;第三页则是用了道具法让幼儿寻找相应的狗;第四页用了描述法让幼儿找出;第五六页幼儿运用了推理法找到答案。

每一页所运用的策略都不同,大大提高了幼儿阅读的兴趣,提高了他们对细节的观察力,对文字的判断力。

图书《毛毛虫去散步》是以学习导向为主的读本,在进行二课时每一页的引出我也采用了不同的策略:一只甲虫,两只蜗牛我是让孩子们猜测;三只蝴蝶我是说了一个谜语引出;小鸟我直接出示让孩子们点数是几只。

增强孩子们对图片的理解能力,以便为这节活动的目标服务。

知识经验导向的图书《植物的叶子》在进行这节活动二课时时,我把知识点定位在:让孩子们通过自己的操作和观察获取树叶之间不同的特点。

随课微写作:让阅读教学更有张力——以《莫高窟》第二课时教学为例

随课微写作:让阅读教学更有张力——以《莫高窟》第二课时教学为例
其次,把握重点,品 读 感 悟 互 示 范 功 能,促 进 学 生 品 读 语 言文字得到语文素养提升与习得写作方法参与课 堂 微 写 作 齐 头 并 进 、相 辅 相 成 .
“教 材 是 个 例 子 ”,是 教 师 用 来 指 导 学 生 学 习 语言文 字 运 用、提 升 学 生 语 文 素 养 的 材 料. 福 建 师范大学潘新和 教 授 指 出:读 懂 一 篇 文 章,阅 读 教 学才完 成 了 一 半. 另 一 半 更 重 要,这 就 是 使 学 生 学以致用,就 是 要 让 学 生 把 从 读 中 学 到 的 用 在 文 章写作中.”因 此,在 小 学 语 文 阅 读 教 学 中 统 筹 兼 顾学生习 作 能 力 的 提 升,随 课 微 写 作 不 失 为 一 种 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随课微写作,基 于 文 本,立 足 课 堂,着 眼 写 作, 即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淀和情感体验的同时习得 相 应 的 写 作 方 法,进 而 进 行 课 堂 实 践,提 升 学 生 “使用语文的 技 能”(吕 叔 湘). 下 面 以 苏 教 版 国 标 本五年级 上 册 «莫 高 窟 »第 二 课 时 教 学 为 例,浅 谈 阅读教学中随课微写作实践.
的四字词语比比 皆 是,不 仅 整 齐 对 仗,读 来 琅 琅 上 口,更 是 行 文 生 动,铸 就 了 文 章 的 语 言 特 色. 如 “一颗明珠、艺 术 宝 库 ”高 度 概 括 了 莫 高 窟 的 艺 术 价值,“布满沙丘、断 崖 绝 壁”间 接 暗 示 了 劳 动 人 民 的智慧无 穷,“慈 眉 善 目、威 风 凛 凛、强 壮 勇 猛 ”等 形 象 描 绘 了 彩 塑 的 精 妙 绝 伦,“轻 拨 银 弦、自 天 而 降、漫天遨游”等 生 动 再 现 了 飞 天 的 灵 动 飘 逸 ������������ 文本形式与文本内涵和谐共生.

对小学第二学段阅读教学的浅见

对小学第二学段阅读教学的浅见

对小学第二学段阅读教学的浅见(甘肃省康县云台中心小学陈永军746500)关键词:综合感知兴趣探究创新整合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的对话过程,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按照课改的要求,小学第二学段(3-4年级)的阅读教学,要从“单纯的强调语文知识与训练”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从繁琐的分析讲解、刻板的理解课文内容的程式中转变过来。

要突出综合感知,重视感悟和情感的熏陶。

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焕发出学习语文的悟性和灵性,从而提高阅读教学效果。

我结合自己多年在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经验,谈几点浅见。

1、要重视阅读兴趣的培养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中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题,教师要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结合小学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激发学习兴趣。

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

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就能主动的学,愉快的学,刻苦的学。

”为了使学生积极、自主、快乐的阅读,并自主探究、创新、积极思考,就必须重视阅读兴趣的培养。

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我认为一要教师匠心独用,精心编制的“导语”激趣;二要从导语、预习、阅读提示入手激趣;三要用必要的谜语和故事引发激趣;四要利用多媒体课件激趣;五要通过赛读、联想等激趣;六要通过创新激趣;七要用对学生的关爱以及信任感激趣;八要从发现和赏识每一个小学生的点滴进步激励激趣。

一句话教师要在课堂上应给学生一定的阅读空间,以问题激起学生的思考,激起学生的体验;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不断巩固和了解学生的心理,投其所好,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热情和学习兴趣。

2、要重视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的培养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

”“学习语文主要是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

”“语文方面许多项目都要经过不断练习,锲而不舍,养成习惯,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

小学语文第二课时教案模板范文

小学语文第二课时教案模板范文

小学语文第二课时教案模板范文一、课程名称:(适用大部分课程教案)二、授课对象:小学三年级学生三、授课时间:40分钟四、授课教师:XXX五、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并书写本节课所学的生字;(2)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3)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词语和句型进行简单的语言表达。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2)通过课堂讲解、讨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3)通过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语文、热爱学习的情感;(2)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团结协作的品质;(3)通过课文内容的学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六、教学重占和难点1、教学重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书写;(2)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3)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2、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认读与书写;(2)课文主旨的把握;(3)合作探究中,学生思维的引导与启发。

后续部分内容(七至十二)请根据实际教学需求进行补充和完善。

以下为模板内容的结束。

希望这份教案模板对您有所帮助!七、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5分钟)(1)教师通过提问或分享相关小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状态。

(2)利用多媒体展示与本节课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新知讲授(20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认读生字,讲解生字词的书写方法和注意事项。

(2)对课文进行逐句解读,分析课文的语言特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针对课文中的重点句型、语法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掌握并运用。

3、合作探究(15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课堂讨论,共同探究课文中的难点和重点。

(2)教师对每个小组进行指导,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发言,培养合作精神。

(3)各小组展示讨论成果,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4、巩固练习(10分钟)(1)教师设计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巩固练习,强化所学知识。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的要点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的要点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的要点一、支撑点——思想转变。

(一)用语文的方式——关注言语形式。

何为用语文的方式?简单地说,就是指导学生运用听说读写的语文方式,在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发展以听说读写能力为核心的语文素养。

这句似绕口令的话语中凸现出来的“听说读写”四个字,就是语文的基本学习方式,也是语文能力的核心领域。

要做到这点,必须关注言语形式。

言语内容和言语形式。

语言训练虽然已经形成共识,但是在具体训练过程中,就言语形式、言语内容而言,重谁、轻谁,仍存在较大分歧。

请看甲乙两位老师,在教学《李时珍》一课中他想决心重新编写一部完善的药物书这个重点句的片断。

甲老师出示小黑板,四个思考题: 1.读第四段(4自然段),这段主要写什么?2.李时珍为什么要编写一部完善的药物书?3.这段中哪个词能概括这段段意?4.你学习了这段,受到了什么教育(即学习李时珍什么品质)?生:(读题、读段后回答)这段主要写李时珍想重新编写药物书。

师:他为什么要重新编写药物书?生:因为他发现旧的药物书有不少缺点,所以要编写一部完善的药物书。

师:药物书有哪些缺点呢?(说具体点)生:许多有些还有些(略)师:从这些缺点中他想到了什么?生:他想(略)师:这句话中的决心完善两个词各是什么意思?突出了李时珍什么品质?生:(略)师:(回读全段)通过这段学习,你受到了什么教育?(概括段意)生:(略)乙老师出示小黑板,比较四个句子:1.他编写一部药物书。

2.他决心编写一部药物书。

3.他决心重新编写一部药物书。

4.他决心重新编写一部完善的药物书。

师:默读四句话,想想不相同的地方是什么?生:第二句多了决心这个词,写出他编写药物书的态度坚决。

比第一句的意思深了一层。

生:第三句多了重新这个词。

师:读读句子,说说重新是什么意思?生:(读第三句)重新是指已经编了,但不好,再重头来编写。

生:这句与第一句的意思完全不同了,是发现别人没编好,他才重新编。

师:对!他为什么要重新编写呢?生:他发现旧的药物书有不少缺点(略)师:再读读第四句,跟前三句比又有什么不同?生:这句中多了完善。

小学语文论文-试论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及教学策略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论文-试论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及教学策略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论文-试论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及教学策略人教版新课标一般来说,一篇精读课文在两课时内完成教学任务。

第一课时,整体感知,读通课文,疏通文字,了解课文大意;第二课时,通过朗读,品析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进行适当的拓展训练。

综观目前各种级别和范围的观摩课、评优课、研讨课,几乎是清一色的第二课时讲读分析教学。

为什么不少教师对阅读教学的第二课时特别感兴趣呢?究其原因,一是不少教师觉得第二课时的教学是自己驾轻就熟的“拿手戏”,自己平时向他人展示的汇报课、公开课就是上的第二课时;二是不少教师认为第二课时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意因素,能上出“阅读味”,课堂教学容易“出彩”。

然而,从目前阅读第二课时的教学现状来看,普遍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年段训练目标不明,或“不到位”,或“越位”;讲读分析琐碎、零乱,缺乏整体性;阅读感悟只关注“语言内容”,忽视“语言形式”;文本拓展,或游离文本,或拓展无度。

要解决这些问题,我认为,必须处理好以下四个辩证关系。

一、教学目标:要处理好“重点”与“一般”的关系(一)正确把握年段训练目标中的“重点”与“一般”的关系纵观目前低、中、高三个学段第二课时的讲读分析教学,年段训练目标不明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各年段都在面面俱到地进行字词句段篇的教学,各年段之间的讲读分析缺乏清晰的区分度。

“种了他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坡”。

就一篇课文的教学而言,字词句段篇是一个整体,各年段的阅读教学都要进行字词句段篇的训练。

但是,由于各年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存在着客观的差异。

因此,各年段字词句段篇训练的重点及训练的方式也不尽相同。

这就要求我们在确定各年段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时,采用“抓住‘重点’不放,兼顾‘一般’不忘”的教学策略,使年段训练目标在各年段阅读课的第二课时讲读分析教学中得到有效的落实。

那么,在各年段阅读课第二课时讲读分析的教学中,如何处理好“重点”与“一般”的关系呢?1.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能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字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了解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语文阅读课第二课时教学流程

语文阅读课第二课时教学流程

语文阅读课第二课时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整体回顾
复习检测的内容应该是第一课时的教学重点:
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检测二类字(双横线生字)认读。

二、精读课文感悟语文
1.找准切入点,设计一个问题,整体切入(抓中心句、关键词)。

2.你读到了什么?
3.你从哪些词句看出来的默读这段话画句子圈词语细体会。

也可以在旁边写批注。

4.同桌交流,你画了哪些词句有什么体会。

5.教学重点词语
(1)让学生说词意思(本义)。

(2)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该词语的引申意义。

(3)回到课文中通过对词语的品味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情感的体验。

(4)读好词句读出自己的感受。

(5)通过对比、分析,品味课文用词准确性,并用课文重点词语说话造句。

体现语文教学的工具性、语用性。

6.师生交流品味重点词语体会文章情感。

7.根据文本实际适当安排小练笔、仿写或先说后写。

(回归语文教学落脚点)
三、总结全课深化主题
回归文本,把握中心。

四、学习生字规范书写
首先观察(观察字的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指导学生将字写准确、美观),然后范写(一、二年级要分步展示笔顺),最后仿写(一、二年级要先描红、后仿写)。

五、作业布置适度拓展
语文教学要充分体现语文的工具性,语文味要浓,第二课时的主要任务就是:关注文章体裁特点;学习课文写作特色;进行语言运用训练。

用课文来教语文。

阅读教学第二课时设计

阅读教学第二课时设计

阅读教学第二课时设计教学设计:阅读教学第二课时导语:本文旨在为教师提供一份完整而有效的阅读教学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通过合理的任务分配和教学策略,旨在帮助学生提升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以下为教学设计的详细内容。

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的速度和流畅性;2. 增强学生理解阅读材料的能力;3. 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4. 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步骤:步骤一:导入1. 让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以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2. 引入本课的主题和阅读材料,介绍本节课的目标。

步骤二:预习导入1. 提供阅读材料或段落,并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预习;2. 学生可以快速浏览文本,了解大意和关键信息。

步骤三:整体阅读1. 在黑板上展示阅读材料,口头解释文章的整体结构、主题和要点;2. 学生全班或分组阅读材料,理解文章大意。

步骤四:细节理解1. 学生再次独立阅读文章,重点关注细节和关键信息;2. 学生回答相关问题或进行讨论,以加深对文章细节的理解。

步骤五:词汇拓展1. 教师引导学生在文章中找出生词或不熟悉的词汇;2. 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词义、词形变化或近义词等,以加深对词汇的理解。

步骤六:推理与判断1. 提供一些与文章内容相关的问题,要求学生根据文章推理或判断;2.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词语表述答案,并解释推理或判断的依据。

步骤七:合作学习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段文章;2. 小组成员互相讲解自己所选文章的关键信息并进行讨论,提高合作和表达能力。

步骤八:阅读评价1. 教师以小组或个人为单位,进行阅读理解测试;2. 收集学生的答案,并给予评价和反馈。

三、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整体阅读、细节理解、词汇拓展和推理判断等环节的表现;2. 收集学生的答案和讨论内容,评估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程度;3. 根据学生的表现,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内容,以促进学生的进一步提高。

四、教学延伸:1.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进一步练习阅读和理解;2. 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其他相关材料,提高阅读水平。

语文四年级第二节课优质课阅读理解的技巧与方法

语文四年级第二节课优质课阅读理解的技巧与方法

语文四年级第二节课优质课阅读理解的技巧与方法语文教学中,阅读理解是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环节。

在四年级的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给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方法和技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介绍语文四年级第二节课优质课阅读理解的技巧与方法。

一、提前预习,了解文章背景语文四年级的学生阅读理解文本通常是一篇完整的文章,所以在上课之前,学生应该提前预习,了解文章的背景信息。

可以先看文章的标题,通过标题来推测文章的大致内容。

然后再阅读一些段落的开头句子,了解整篇文章的基本结构。

这样做可以帮助学生在上课时更好地理解文章,抓住文章的重点。

二、注重词语理解,积累词汇语文四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词汇扩充期,因此在阅读理解中,理解词语的意思非常重要。

学生可以通过查字典或者使用词汇学习工具来了解生词的含义。

同时,老师也可以通过课堂上的词语解释和例句等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

此外,及时积累并运用词汇也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关键。

学生可以将新学到的词汇进行分类整理,制作词汇卡片,并在课后进行复习。

三、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抓住文章的关键信息阅读理解不仅仅是对文字的理解,更需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阅读理解中,学生要能够筛选、分析并抓住文章的关键信息。

这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在课堂上,老师可以通过讲解和引导的方式,教给学生一些分析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如提问、归纳概括等。

帮助学生逐步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

此外,在进行阅读理解时,学生还需注意以下几点:1. 仔细阅读题目,明确问题的要求。

2. 阅读全文,一遍可能不够,可以多读几遍。

3. 注意文章的结构,抓住每一段的中心内容。

4. 合理利用标点符号、格式等线索,理解文章的含义。

5. 小心倒装句、省略句等语法现象,保持对文章整体的理解。

通过以上的技巧与方法,可以提高四年级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

在实际教学中,老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这些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取得更好的阅读理解成绩。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语文阅读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语言能力、逻辑思维和情感体验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如何进行有效的阅读教学,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都需要认真思考和不断探索的课题。

本文将从阅读教学的意义、方法与策略以及实施中的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阅读教学的意义1. 提高语文素养语文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通过阅读名著、文学作品,学生可以积累丰富的词汇,提高语感和表达能力,培养对语文的热爱和自信心。

2. 培养逻辑思维阅读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阅读文章,学生可以理清文章的脉络,捕捉文章的主题和要点,提高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3. 增进情感体验阅读文学作品可以增进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能力,让学生通过阅读感受到人生的风景和沧桑变化,培养学生的生活情感和审美情趣。

二、阅读教学方法与策略1. 选材多样化在教学中,要注重选材的多样化,不能只是局限于课本上的文章,还应该选择优秀的文学作品、经典的故事以及生活中的真实材料等,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不同的风格和情感。

2. 寓教于乐在教学中,要注重寓教于乐,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到快乐和愉悦,采取多种方式和形式,如课堂朗读、小组合作、阅读游戏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 引导阅读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阅读,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解释、导读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理解文章,帮助学生捕捉文章的中心思想和要点。

4. 认知引导5. 艺术鉴赏在教学中,要注重艺术鉴赏,教师可以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欣赏艺术作品等方式,引导学生品味文章的文学艺术价值,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实施中的注意事项1. 耐心引导在实施阅读教学时,要有耐心引导学生,不能急功近利,要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兴趣,有针对性地进行适度的引导和提示。

2. 多角度分析在实施阅读教学时,要多角度分析文章,从字、句、段、篇等不同层面进行分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提醒重点在实施阅读教学时,要提醒学生注意文章的重点和要点,帮助学生抓住文章的主题和中心思想,对文章的理解更加深入和透彻。

阅读教学第二课时设计一般步骤

阅读教学第二课时设计一般步骤

阅读教学第二课时设计一般步骤一、引言阅读是学生语言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通过有效的阅读教学,学生可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扩大词汇量,提高写作水平等。

本文旨在探讨阅读教学第二课时的一般步骤,并给出相应的教学设计。

二、背景知识在进行阅读教学之前,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背景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教师可以通过提供相关的背景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等方式,为学生的阅读扫清障碍。

三、教学目标每一节课都应该设立明确的教学目标,以确保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在阅读教学第二课时中,教学目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和自主学习能力。

3. 增加学生的词汇量和文化知识。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在开始正式的阅读教学之前,可以通过一些热身活动引导学生对话题进行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可以用一些有趣的图片、问题或小故事作为引子,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2. 提供文本材料在进行阅读教学第二课时时,教师可以提供一篇适合学生阅读的文本材料。

这篇文本既可以是课外阅读材料,也可以是教材中的一篇文章。

在选择材料时,要考虑学生的语言水平和兴趣爱好。

3. 阅读活动教师可以运用多种阅读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并培养他们的阅读策略和理解能力。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阅读活动:- 预测:在开始阅读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先根据文章标题、图表或关键词等进行预测,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 划线标记: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以用铅笔或荧光笔划线标记重点信息和关键词,以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文章。

- 小组讨论:学生可以根据教师提供的问题,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交流。

- 总结提问:教师可以在阅读活动结束后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以检查他们对文章的理解程度。

4. 总结归纳阅读教学第二课时结束时,教师可以对学生的阅读表现进行总结和归纳,给予积极的评价和指导。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思考和巩固。

2021小学语文《快乐读书吧—在那奇妙的王国里》第二课时说课稿及教学反思

2021小学语文《快乐读书吧—在那奇妙的王国里》第二课时说课稿及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快乐读书吧——在那奇妙的王国里》第二课时说课稿及教学反思一、说教材1.“快乐读书吧”栏目的设置是部编教科书的一大特色,其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了解如何进行课外阅读,以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培养阅读的兴趣,扩大阅读量,逐步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且把课外阅读引入到语文课堂教学,成为语文课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2.三上“快乐读书吧”安排在第三单元,除了体现把课外阅读引入到语文课堂教学,使之成为语文课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的编写意图外,还根据课程标准课外阅读的目标与内容和评价标准建议,把“快乐读书吧”打造成与语文综合性学习课型相类似的活动体验性质的课型,从而使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持久进行,以培养阅读的兴趣和形成阅读的习惯。

因此,“快乐读书吧”的教学应由“准备课”“课外阅读活动”“交流分享课”三个阶段组成。

准备课后,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开展课外阅读,和在课堂上与同学交流分享课外阅读快乐的活动,视本学期具体情况分别安排两次,从而使课外阅读真正纳入到课堂教学,成为语文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3.本次“快乐读书吧”的主题是“在那奇妙的王国里”,紧贴单元课文的文章体裁,在课外继续游历奇妙的童话王国。

题目的提示语、文章片段和插图,释放了四个信息:(1)要阅读一本童话故事书;(2)阅读国内外的均可;(3)阅读童话故事的基本方法;(4)要体会童话故事的主题思想。

前三个信息,提示了准备课的教学目标,最后一个信息提出了交流分享的要求,即要组织交流分享的活动。

二、说学情1.学生经历了第一学段四次的“快乐读书吧”活动,对如何开展“快乐读书吧”活动有了一定的认识和实践,这是开展这次“快乐读书吧”活动的有利条件。

2.三年级的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等能力和团队合作的意识开始逐步形成,这有利于学生课外开展阅读活动,培养阅读兴趣,也为交流分享的形式与内容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三、说教学目标1.能产生阅读《安徒生童话》《稻草人》《格林童话》的兴趣,自主阅读3本童话,了解故事内容。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牛郎织女(一)》第二课时教学说课及反思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牛郎织女(一)》第二课时教学说课及反思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牛郎织女(一)》第二课时教学说课及反思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牛郎织女》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四大民间故事之一。

故事讲述了牛郎从小遭受哥哥嫂子的虐待,和老牛相依为命。

在老牛的帮助下,牛郎和织女组成了幸福美满的家庭,生下一对儿女。

可是,他们却被王母娘娘用一道天河相隔拆散,从此天各一方,遥河对望。

最终,王母娘娘拗不过他们,允许他们每年七夕相会。

《牛郎织女(一)》是故事的前半部分,讲述了牛郎关心老牛,与老牛亲密无间,并在老牛的指引下与织女相识并结为夫妻的故事,赞扬了他们勤劳、善良的品质,表达了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课文语言通俗、浅显易懂,直接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习俗观念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爱憎观,如,课文中对牛郎、织女、老牛、喜鹊的赞扬,对牛郎哥嫂、王母娘娘的贬斥。

故事中一些离奇的情节和丰富的想象,凸显了民间故事的浪漫主义色彩,这也是古代劳动人民表达自己美好愿望的重要手段。

2.教学目标:本文是民间故事,所以将目标定位在掌握情节的基础上,把握人物形象,从而在训练口头表达能力的同时使学生体会文章主旨,具体目标如下:知识与能力:了解有关民间故事的知识及产生的历史背景;积累词语;掌握主要情节,把握人物形象;培养想象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分角色表演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在游戏《爬云梯》的竞争和激励下,自主解决问题;感受人物形象;情境表达、表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以牛郎为代表的古代劳动人民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培养学生善良的品性和对恶势力憎恶的感情。

3.教学重难点:人物特点和情节是故事的主要组成部分,故事总是用来讲的,因此确定教学重点为:掌握主要情节,把握人物形象;情境表达和表演。

限于学生的生活阅历和时代背景,因此确定教学难点为:体会以牛郎为代表的古代劳动人民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二、教材处理1.学生状况分析及对策通过三年级童话故事单元和四年级神话故事单元的学习,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基础的想象力。

小学语文_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语文_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静夜思》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生活中识字、语境中识字等方法认识“夜、思”等9个生字,会写“思、床、前、光”等7个字。

2、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想象画面,初步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

【教学重点】朗读、背诵古诗,认识9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教学难点】有韵律地朗读、背诵诗歌,展开想象体会诗歌意境。

【课前准备】1.查找李白的资料及描写月亮的诗词,制作多媒体课件(插图、音频)、生字卡片(正面字,反面词语)、学习单。

(教师)2.预习生字,熟读古诗。

(学生)【教学过程】一、自我展示,激发兴趣教师:1.课件出示诵读古诗情境图,请学生欣赏《咏鹅》《春晓》。

2.在谈话中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指名背诵,评价以激励为主。

3.引出新课《静夜思》。

学生:1.学生看课件欣赏,会诵读的跟随课件诵读古诗。

2.学生自由朗读古诗,用掌声鼓励主动背诵古诗的同学。

3.齐读课题。

二、揭示课题,初识诗人教师:1.板书课文题目,教读课文题目,提示“思”读平舌音。

2.指导识字:“静、夜。

”3.多媒体课件出示《静夜思》的图片和古诗,提问:谁会背这首诗?4.课件播放李白的图像,介绍李白。

5.引导学生观察插图,读懂图意。

6.引导学生说一说课文题目的意思。

学生:1.齐读课文题目,读准字音。

2.说说识记的方法,简单地说出“静、夜”这两个字的意思。

3.会背的学生主动背诵。

4.了解李白的同学可以做简单介绍。

5.学生观察图片,练习用“夜晚”“安静”说话,并用完整的话说说图的意思。

6.学生结合“思”是“思念”的意思理解课文题目:在静静的夜晚所引起的思念。

三、初读诗句,学习生字教师:1.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2.引导学生自由读诗,提出要求:把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来。

3.组织学生利用学习卡识记生字。

了解学生自学情况。

4.检查识字情况:(1)出示生字卡片,请学生来当小老师教大家把字读准确。

(2)引导学生总结识字方法。

5.指导写字“思、床、前、光、低、故、乡”。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第二课时教学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第二课时教学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第二课时教学第一篇: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第二课时教学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第二课时教学叶圣陶先生语:“什么是语文?平时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叫书面语言。

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

”吕叔湘先生在谈什么是语文时也明确指出:“语是语言,文是文字:这里所说的“语言”是“口语”意思,这里所说的“文字”是“书面语”的意思。

这样看来,“语文”教学就是“口语”和“书面语”的教学。

”课程改革行进到今天,我们清醒的认识到了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重要,于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呈现了较为科学的、合理的、有效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相交融的改变,这种改变,不仅仅体现在第一课时,还体现在第二课时,体现的语文学习的整个过程中。

对于语文阅读教学第二课时,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抓住第二课时的特点,取得“走一个来回”的实效。

一、理清第二课时的教学任务毋庸置疑,第一课时的任务是初读探究,理解内容,感悟情感,应注重以读为本;第二课时的任务是扎扎实实地做好语言文字的积累和运用的训练,深入地挖掘文本中的语言文字因素,并进行更多训练;在回顾第一课时达成教学目标基础上安排相关的拓展阅读、拓展练笔。

二、明确第二课时的阅读目的“读”在两个课时中的目的、程度是不相同的。

第一课时是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达到理解感悟的目的,在理解感悟基础上再通过有感情朗读表达出理解。

读通、读顺、读出感情,是有层次的读,读要贯穿整节课。

第二课时的读是对第一课时的升华、深入,在读的过程中感受到表达的巧妙和作用,从而探究表达的方式,经过拓展来练习表达的运用。

两个课时中,“读”的作用很重要。

三、探究第二课时阅读的有效策略对于第一课时的“读”的策略,研究了很多,方法很多。

如何在第二课时读好?我认为可以运用以下策略: 1.回顾内容读。

学习不能灌输,而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

第二课时开始应该回顾课文内容。

可以让学生迅速读后思考并简述来达到回顾课文的目的。

小学语文第二课时教学中的深度对话

小学语文第二课时教学中的深度对话

【摘 要】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第二是教学重点,在第二课时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深度的文本对话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能够有效地促进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 阅读教学;第二课题;文本对话新课标教学理念引领下的语文教学,更关注高效语文课堂的创建,也就是说,应当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保证教学任务的高效完成,除此之外,还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使其思维得以纵深拓展,使学生可以对文本展开更深层次的阅读。

对于高品质的语文课堂教学而言,首先应确保详略得当,同时也应当突出重点,因此,紧扣文本重点难点展开解读的第二课时便成为教学诸多环节中的关键所在。

一、引导深度对话文本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情感教育也是重要的核心构成,因为小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相对薄弱,教学实践中不可缺少教师的适时点拨,这样学生才能够在深度阅读的同时获得更丰富的情感体验,提高情感意识。

例如,在教学《天鹅的故事》一课时,我首先引导学生体会文本中的一个比喻:将老天鹅比喻为石头,把冰面比喻成镜子。

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感悟文本中的情感,由此便可获得更准确的认知:把老天鹅比喻成石头,目的就是充分展现老天鹅坚强的意志,虽然自己是血肉之躯,却如同石头一般,不断地砸向同样坚硬的冰面,因为这群天鹅的最终目标就是要破冰。

通过这一过程,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老天鹅的精神特质:英勇、顽强、坚毅不屈,同时也能够被这种精神力量所感染,帮助学生升华情感。

在第二课时引导学生和文本之间展开直接且深入的对话,同时立足于学生的体验过程进行引导和点拨,既可以达到深入剖析文本的效果,同时也能够使学生把握文本的情感主线,获得更丰富、更真实的情感体验。

又如,在教学《神奇的克隆》一课时,在课堂教学一开始我没有直接按部就班地步入教学程序,而是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现了一些活泼可爱的小猴子,同时也向学生提问:“同学们,大家知道小猴子是怎么来到这个世界的吗?”学生答:“肯定是爸爸妈妈生的!”于是我继续追问:“但是老师知道有一群小猴子,没有猴爸爸,只有猴妈妈,你知道这个猴妈妈是谁吗?”学生疑惑:“是不是齐天大圣孙悟空呢?”于是我展开了更深层面的讲解:“孙悟空只是一个神话故事中的角色,在我们真实的世界中有这样一群生物,它们并不是由爸爸妈妈所生,而是自己来到这个世界上的,这是不是件非常神奇的事情呢?”在问题和疑惑的驱使下,学生们的好奇心理被有效激发,他们纷纷打开课本展开了自主阅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第二课时教学
叶圣陶先生语:“什么是语文?平时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叫书面语言。

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


吕叔湘先生在谈什么是语文时也明确指出:“语是语言,文是文字:这里所说的“语言”是“口语”意思,这里所说的“文字”是“书面语”的意思。

这样看来,“语文”教学就是“口语”和“书面语”的教学。


课程改革行进到今天,我们清醒的认识到了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重要,于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呈现了较为科学的、合理的、有效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相交融的改变,这种改变,不仅仅体现在第一课时,还体现在第二课时,体现的语文学习的整个过程中。

对于语文阅读教学第二课时,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抓住第二课时的特点,取得“走一个来回”的实效。

一、理清第二课时的教学任务
毋庸置疑,第一课时的任务是初读探究,理解内容,感悟情感,应注重以读为本;第二课时的任务是扎扎实实地做好语言文字的积累和运用的训练,深入地挖掘文本中的语言文字因素,并进行更多训练;在回顾第一课时达成教学目标基础上安排相关的拓展阅读、拓展练笔。

二、明确第二课时的阅读目的
“读”在两个课时中的目的、程度是不相同的。

第一课时是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达到理解感悟的目的,在理解感悟基础上再通过有感情朗读表达出理解。

读通、读顺、读出感情,是有层次的读,读要贯穿整节课。

第二课时的读是对第一课时的升华、深入,在读的过程中感受到表达的巧妙和作用,从而探究表达的方式,经过拓展来练习表达的运用。

两个课时中,“读”的作用很重要。

三、探究第二课时阅读的有效策略
对于第一课时的“读”的策略,研究了很多,方法很多。

如何在第二课时读好?我认为可以运用以下策略:
1.回顾内容读。

学习不能灌输,而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

第二课时开始应该回顾课文内容。

可以让学生迅速读后思考并简述来达到回顾课文的目的。

比如教学《早》一文第二课时,让学生浏览课文后简述课文内容,使学生对课文有了整体的把握,对第一课时的情感体验进行了回顾和再现,为表达方式的训练和探究做好准备。

2.重点句段读。

这既是对课文重点内容的复习巩固过程,又是一个积累的过程。

对于课文中的优美句段或重要的段落在第二课时中可以让学生有感情地读,或者背下来。

在小学阶段,朗读背诵训练是积累的主要渠道。

因为朗读背诵,把课文中优美词语、精彩句段整合了起来,学生通过诵读课文,不但积累了课文中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而且积累了这些优美词句所在的优美语境,储备了一些语言模式和语言图式,使学生在大脑中形成一个良好的语言反映机制,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语感。

3.训练表达读。

再次,是对阅读或练笔的一个过渡过程。

在抓住拓展训练切入点之后,将相关的部分反复读,揣摩、了解表达的特点。

在此过程中,能够将读与训练自然融合,是最高境界。

如教学四年级《第一朵杏花》第二课时,先反复读对话,引导学生发现对话特点,再读带提示语的对话,发现提示语的好处,再读对话,尝试添加提示语,加上提示语后又一次读对话,评议提示语加的怎么样。

将朗读和语言训练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浑然天成,不着痕迹,非常巧妙。

四、把握第二课时阅读训练几个点
我认为,在阅读教学第二课时中,几个“点”的把握很重要:
1.找准切入点。

每篇课文的内容不同,所以进入语言训练的点各不相同。

如《早》中方位顺序练笔;《第一朵杏花》抓住两段对话的不同进行提示语的练笔。

2.抓住训练点。

每篇课文有自己的特点,所以应该根据文本的不同确定不同的训练点。

有的可以安排朗读训练,有的可以拓展阅读,有的可以进行练笔……训练形式应多样化,不能每篇课文都练笔。

具体的朗读训练点的确定、拓展阅读内容的选择、练笔结合点的寻找,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还是要坚持一课一得,贪多不宜消化。

3.巩固知识点。

对于基础的字词句段篇,要扎扎实实地让学生掌握,于永正老师说过的:练习练习再练习,别无他法。

4.激发兴奋点。

第二课时选取的训练点巧妙,就会达到学生豁然开朗、身心愉悦的效果,准确的训练点,就是学生学习的兴奋点,找准了,找到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激发了,学习气氛是高涨的,学习效果自然就会高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