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赵州桥的构造和中国古现代桥梁的构造研究
《赵州桥》
《赵州桥》
标题:赵州桥——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瑰宝
一、引言
赵州桥,又名安济桥,位于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是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单孔敞肩石拱桥。
这座古桥始建于隋朝大业年间(公元605-618年),由著名工匠李春设计并督造,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
它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勇气的结晶,也是中国古代桥梁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
二、结构特点
赵州桥全长50.82米,宽9.6米,跨度37.02米,主拱圈由28道独立的拱券组成,每道拱券由20块弧形石头拼接而成,采用了“敞肩式”设计,即在主拱两侧各有两个小拱,既减轻了桥体自重,又增加了过水面积,使得洪水季节河水能更快地通过,减少了对桥体的压力,这种独特的设计在世界桥梁史上独树一帜。
三、历史价值
赵州桥不仅是一座功能性的桥梁,更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它的建造技术和艺术风格都体现了中国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和卓越才能。
其设计独特,造型优美,结构坚固,历经千年风雨仍然屹立不倒,是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瑰宝,被誉为“华北四宝”之一。
四、文化意义
赵州桥不仅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象征,更是中华文明的瑰宝。
它见证了中国历史的沧桑变迁,承载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和民族自豪感。
如今,赵州桥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世界公认的文化遗产。
五、结语
赵州桥以其独特而优美的设计,精湛的工艺,坚实的质量,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成为了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杰出代表,同时也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应该珍视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保护好赵州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到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魅力和风采。
赵州桥 说明方法
赵州桥说明方法
赵州桥是一座位于中国河南省新乡市的古代悬索桥,建于公元589年,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同类型桥梁之一。
与其他古代桥梁相比,赵州桥在设计和施工方法上有一些独特之处。
1. 结构设计:赵州桥采用了悬索桥的结构形式,主要由桥面、主悬索、侧悬索和桥塔组成。
这种结构能够有效地分担桥梁荷载,并提供足够的支撑和稳定性。
2. 建材选择:赵州桥的主要建材是石料和木材。
由于古代没有现代的钢铁材料可用,桥梁的构造主要依赖于这些天然的建材,需要经过繁杂的加工和连接。
3. 施工技术:赵州桥的施工依赖于古代的手工劳动和传统的建筑技艺。
施工人员需要准确计算悬索长度、桥塔高度等参数,并合理安排工作顺序,使得桥梁能够平衡和稳定地建设。
4. 维护保养:赵州桥的维护保养需要长期的努力和专业知识。
古代的修复工作主要依赖于人力,包括定期检查和修复损坏的石料和木材,并保持桥面的平整和结实。
总的来说,赵州桥的建造和维护需要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体现了古代建筑工艺的精湛和智慧。
它的存在也为研究古代桥梁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赵州桥数学原理
赵州桥数学原理
赵州桥,也称为涿州桥,是中国河北省涿州市的一座古代石拱桥,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桥梁工程的杰作之一。
虽然没有明确的官方文献记录关于赵州桥的设计和建造的数学原理,但根据桥梁工程的基本原理和中国古代工程实践,我们可以推测一些可能的数学原理。
1. 拱桥结构原理:赵州桥是一座石拱桥,拱桥是一种在桥面上部形成曲线状的结构。
数学上,拱桥的稳定性和荷载分布涉及到静力学和力学等知识。
建筑师可能使用了几何学、力学和材料力学等知识,确保桥的拱形结构能够承受交通和水流的荷载。
2. 桥墩分布和间距:赵州桥的石桥墩均匀地分布在桥面上,桥墩的位置和间距可能受到数学原理的影响,以保证桥梁的稳定性和均匀承载。
在设计桥墩的位置时,可能会考虑桥梁的跨度、荷载分布等因素。
3. 建筑测量和工程准确性:在建造赵州桥时,可能采用了测量学和几何学原理,确保桥梁的尺寸和结构的准确性。
例如,测量桥墩高度、拱的曲率等,以确保桥梁的稳定性和均匀承载。
4. 地基工程:桥梁的稳定性也与地基工程相关,建筑师可能使用了地质学和土力学等知识,确保桥墩的承载能力和地基的稳定性。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我们可以推测在赵州桥的设计和建造中可能运用了数学原理,但缺乏详细的历史文献记录,因此无法确定具体的数学方法和原理。
这些推测是基于类似工程项目和古代桥梁工程的一般原则。
1/ 1。
赵县赵州桥调研报告
赵县赵州桥调研报告赵州桥是位于河北省赵县的一座古老的桥梁,也是中国历史上保存最完整的石拱桥之一。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赵县赵州桥的历史文化价值以及保护状况,以下是本次调研的简要报告。
赵州桥始建于唐代,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
桥长56.7米,宽9.6米,共有13个孔洞,拱券高11.6米。
桥身采用巨石垒筑而成,整体结构稳固。
赵州桥是一座非常典型的券洞石拱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优秀的施工工艺使其成为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杰作,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赵州桥不仅在桥梁建筑史上独树一帜,也与中国古代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
桥上的石刻和碑文记载了历代王朝的兴衰,是研究古代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资料。
同时,赵州桥还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桥上曾经来往商贾和过往车辆络绎不绝,历史上留下了许多故事和传说。
然而,尽管赵州桥具有如此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但其保护状况并不容乐观。
长期以来,赵县政府及相关部门对于赵州桥的保护工作不够重视,导致桥梁的部分石块已经出现破损和掉落的现象。
另外,桥附近的环境也面临污染和乱建等问题,严重威胁到赵州桥的保护和修复工作。
基于以上情况,我建议相关部门加大对赵州桥保护和修复的力度。
首先,应加强对桥梁的巡查和维护工作,定期修复破损的石块,确保桥梁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其次,加强对周边环境的管理,加强乱建治理,保护桥梁的视觉环境。
此外,还可增加文化宣传和旅游开发力度,提高人们对赵州桥的认识和关注度。
综上所述,赵县赵州桥作为中国历史上重要的石拱桥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
然而,其保护状况亟待加强,需要相关部门采取积极措施进行保护和修复。
只有加强对赵州桥的保护,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
赵州桥施工建成的构造原因及反思
赵州桥施工建成的构造原因及反思王慧21010241闻名中外的赵州桥矗立至今,堪称桥梁耐久的楷模。
大桥为先辈李春所建。
据考,赵州桥始建于隋代隋文帝开皇十五年(公元595年),完工于隋炀帝大业二年(公元606年)。
虽历经近1400年风雨的侵蚀和人类战乱的摧残,重驮着历代车水马龙以及近代战车的碾压,它自巍然屹立,“永葆青春”。
图1 赵州桥1.赵州桥施工的困难特大跨径的坦拱桥,不仅给施工提出了难题,也加大了地基和桥台的负担。
诸多的问题都要求设计者一一化解。
特别是如何将设计蓝图付诸实施成为现实。
石拱桥施工,首先要在河床上架设密布的满堂支架以支撑石拱圈的砌筑,待拱圈合拢构成稳定结构后方能拆除这些支架。
另一方面,支架又受到水文条件的制约,它必须在洪水来临之前拆除,也就是洪峰到来之前,拱券必须砌筑完工,否则前功尽弃。
可是,即使当时资金筹集到位,石料运输、加工、供应等等无忧,这样大的桥决非一年半载可完工。
它是一项长期的工程。
2.解决施工困难的构造措施针对难点,李春在构造设计方面,独具匠心开创性的采取了如下构造措施:1)组装式拱券赵州桥主拱券厚度为1.03 米,即一块料石的高度,在此高度范围不再分层;拱券全宽9.6-9 米,而此宽度是用28 道窄拱券并列组合而成(见图四)。
每道拱券用高1.03 米,长约 1 米宽约25—40cm 的大料石一块块砌筑起来。
每道拱券就是一个“单元”,它既“独立”又与其他各道相组合。
图2 桥下仰视28片拱券图这样的“组装”结构,适应性好,为拱桥的施工,创造了灵活机动的条件。
因为在施工时,可根据自然条件、资金、备料状况、施工期的长短以及人力配备,来决定搭设拱架的宽度,只要在汛期来临之前能完成一道或几道完整稳定的拱券,即可迅拆除拱架,以待再次搭设。
若采用现今的横向错缝整体砌筑的方法,在当时就难以实现(见图2)。
2)加强横向联系的措施这一创新的构造措施,虽然化解了大跨度施工的难题,但横向并列的拱圈,其横向的整体性较差。
关于赵州桥的构造和中国古现代桥梁的构造研究
关于赵州桥的构造和中国古现代桥梁的构造研究一(1)采用圆弧拱形式,改变了我国大石桥多为半圆形拱的传统。
我国古代石桥拱形大多为半圆形,这种形式比较优美、完整,但也存在两方面的缺陷:一是交通不便,半圆形桥拱用于跨度比较小的桥梁比较合适,而大跨度的桥梁选用半圆形拱,就会使拱顶很高,造成桥高坡陡、车马行人过桥非常不便。
二是施工不利,半圆形拱石砌石用的脚手架就会很高,增加施工的危险性。
为此,李春和工匠们一起创造性地采用了圆弧拱形式,使石拱高度大大降低。
赵州桥的主孔净跨度为37.O2米,而拱高只有7.25米,拱高和跨度之比为1:5左右,这样就实现了低桥面和大跨度的双重目的,桥面过渡平稳,车辆行人非常方便,而且还具有用料省、施工方便等优点。
当然圆弧形拱对两端桥基的推力相应增大,需要对桥基的施工提出更高的要求。
(2)采用敝肩。
这是李春对拱肩进行的重大改进,把以往桥梁建筑中采用的实肩拱改为敝肩拱,即在大拱两端各设两个小拱,靠近大拱脚的小拱净跨为3.8米,另一拱的净跨为2.8米。
这种大拱加小拱的敝肩拱具有优异的技术性能,首先可以增加泄洪能力,减轻洪水季节由于水量增加而产生的洪水对桥的冲击力。
古代佼河每逢汛期,水势较大,对桥的泄洪能力是个考验,四个小拱就可以分担部分洪流,据计算四个小拱可增加过水面积16%左右,大大降低洪水对大桥的影响,提高大桥的安全性。
其次敝肩拱比实肩拱可节省大量土石材料,减轻桥身的自重,据计算四个小拱可以节省石料26立方米,减轻自身重量700吨,从而减少桥身对桥台和桥基的垂直压力和水平推力,增加桥梁的稳固。
第三增加了造型的优美,四个小拱均衡对称,大拱与小拱构成一幅完整的图画,显得更加轻巧秀丽,体现建筑和艺术的完整统一。
第四符合结构力学理论,敝肩拱式结构在承载时使桥梁处于有利的状况,可减少主拱圈的变形,提高了桥梁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3)单孔。
我国古代的传统建筑方法,一般比较长的桥梁往往采用多孔形式,这样每孔的跨度小、坡度平缓,便于修建。
赵州桥的主要原理
赵州桥的主要原理赵州桥,又称赵州大桥,是中国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境内的一座跨越河南省的沁水河的古代桥梁,被誉为“世界桥梁之冠”、“千年第一桥”。
赵州桥采用了早期的石拱桥结构,并运用了许多独特的设计原理,使其成为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杰作。
以下将详细阐述赵州桥的主要原理。
首先,赵州桥的主要结构原理是石拱桥,即利用石块按照圆拱形状堆砌而成的桥梁。
赵州桥的桥墩和桥拱都是由石块堆砌而成,桥墩间距比较短,整座桥的长度达到了1352米,也是现存最长的古代石拱桥。
这种结构原理的优势在于它能够有效地抵抗桥梁上的水流冲击和地震的力量,保证了桥梁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其次,赵州桥的主要原理还体现在设计上的创新。
赵州桥的桥拱采用了多节拱石的设计,即每一节拱石的形状都是独特的,而不是简单地堆砌一层石块。
这样的设计不仅增加了桥梁的美观性,也增加了桥梁的稳定性。
多节拱石的设计原理使得桥梁能够更好地分散荷载,减少了桥墩和桥拱上的应力集中,从而增强了桥梁的承载能力。
此外,赵州桥拥有独特的桥洞设计,即桥梁的主体部分由多个桥洞组成。
这种桥洞的设计原理使得桥梁既能够起到横跨水流的作用,又能够有效地减小水流对桥梁的冲击力。
此外,桥洞还能够减小桥梁自身的重量,使得桥梁更加轻盈,进一步提高了桥梁的稳定性。
在施工上,赵州桥的主要原理是运用了石块的形状和重量来平衡桥梁自身的力量。
设计者利用了石块的自重,通过合理的堆砌方式和受力分析,使得桥墩和拱石能够相互支撑、相互平衡。
这样的结构原理使得赵州桥能够承受桥上的载荷和外界的力量,保持桥梁的稳定性。
总之,赵州桥作为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杰作,其主要原理体现在石拱桥结构、多节拱石的设计、桥洞的构造以及合理运用石块的形状和重量来平衡桥梁自身力量等方面。
这些原理的运用使得赵州桥成为一座既具有实用性又具有美学价值的古代桥梁,为后来的桥梁建筑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参考。
赵州桥的构造施工技术和设计要点
赵州桥的构造施工技术和设计要点赵州桥,是位于河南省济源市北部的一座古代石拱桥,历史悠久。
该桥全长268.28米,宽9.56米,高7.3米,拱高13.17米,拱径37.37米。
赵州桥的最大特点是其造型优美,结构稳固,历经千年不倒,成为中华桥梁艺术的杰出代表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赵州桥的构造施工技术和设计要点。
一、构造施工技术1.地基处理:赵州桥建于黄土地区,为了增强桥墩的承载力,当时使用了一种被称为“鼓包法”的特殊建造方法。
即在桥墩基础下挖掘沉积厚度较少的土层,然后用石块和夯土将其填补起来,从而增加桥墩基础的稳定性。
2.建造拱圈:赵州桥的拱圈是用花岗石将两个圆形拱型穿插结合而成的。
拱圈的建造是整座桥梁的关键环节,需要精细施工。
为了保证拱圈的准确度和坚固性,当时采用了“打石锤”的方式,即用基石锤打压花岗石,使其固定在一起,然后再将石块涂上石灰水,通过反复涂刷和打磨,使拱圈表面光滑坚固。
3.搭设脚手架:在桥梁施工过程中,搭设脚手架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为了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和方便施工,赵州桥施工时采用了一种被称为“夜架”的特殊搭架方式,即在桥梁两端的树上搭建脚手架支架,在夜间进行施工,白天则搭建在桥面的支架上,以此来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二、设计要点1.结构设计:赵州桥是一座石拱桥,以长拱为主,使用了“连心圆”设计法,将两个拱弧的心部相连,增加了桥梁的稳定性。
在桥墩设计方面,采用了四柱联桥式桥墩,增加了桥墩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2.形态设计:赵州桥的形态采用了采用了华丽、曲线、流畅的设计手法,在桥梁的材料选取上采用了大量的花岗石和青石,使桥体表现得华丽而不失庄重。
桥面的石洞、石马和纹饰等也别具特色,成为桥梁艺术的一个亮点。
3.时间设计:赵州桥采用了多年整体施工的方案,随着施工的不断推进,桥梁的外形和整体结构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这种时间设计为赵州桥增加了历史的厚度和文化内涵,成为一座无与伦比的文化遗产。
综上所述,赵州桥的施工技术和设计要点融合了先进的建筑技术和古代人智慧,逐渐发展成为一座工艺精湛,造型优美而耐用的石拱桥。
赵州桥归纳总结
赵州桥归纳总结赵州桥,位于中国河南省新乡市延津县,被誉为中国古代石拱桥的杰出代表之一。
下面将对赵州桥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以及文化意义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
一、历史背景赵州桥建于隋唐时期,始建于隋文帝时期的大业年间,经历了多次的修复和重建。
赵州桥横跨洛河,连接着豫、鲁、冀三省,是一条重要的水陆交通要道。
二、建筑特点1. 结构设计赵州桥采用石拱桥的建筑形式,桥身由43个石头拱洞组成,其中主拱洞跨度达37米,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石拱桥之一。
拱洞之间用石梁相连,整座桥宽9米,长230米。
2. 石雕艺术赵州桥以其精美的石雕而著名。
桥洞两侧的桥墩上镶嵌着各种动植物和人物石雕,栩栩如生。
这些石雕描绘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场景,具有浓厚的艺术氛围。
3. 抗洪能力赵州桥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还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在历史上,赵州桥多次经受洪水的考验,但仍屹立不倒,显示出其卓越的抗洪能力。
三、文化意义1. 历史传承赵州桥具有重要的历史传承意义。
作为中国古代工程建筑的杰作,它见证了中国古代科技和建筑的发展,体现了古代工程师的智慧和勇气。
2. 艺术瑰宝赵州桥的石雕艺术被誉为中国古代石刻艺术的瑰宝。
这些精美的石雕作品不仅展示了古代艺术的魅力,还为后人提供了研究古代社会生活和美学观念的重要资料。
3. 旅游景点赵州桥也是一处重要的旅游景点。
每年都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和学习。
它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壮丽和精湛技艺,还提供了人们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文化的机会。
总结:赵州桥作为中国古代石拱桥的杰出代表之一,其建筑特点和文化意义不容忽视。
其巧妙的设计和精美的石雕艺术使其成为中国古代工程建筑的杰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之一。
作为一处重要的旅游景点,赵州桥吸引了众多游客的关注,为人们提供了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文化的机会。
赵州桥的存在不仅是对中国古代工程技术和艺术的传承,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播。
赵州桥的构造施工技术和设计要点
赵州桥的构造施工技术和设计要点赵州桥位于河南省林州市境内的赵岗河上,跨度较大,历经千年而不倒,被誉为中国古代桥梁建筑史上的杰作。
赵州桥的构造施工技术和设计要点是什么呢?下面,我将从桥梁的构造和设计两个方面来谈谈我的看法。
一、构造方面1.构造材料赵州桥的主要结构材料是青条石和夯土。
青条石是一种坚硬的灰色石材,质地坚实、耐磨、承重力强,十分适合用来作为桥梁的墩柱和灌注体。
夯土则是桥梁路面的主要材料,由于夯土在加工时易于成型,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厚度,因此被选作路面的最佳材料。
2.构造形式赵州桥采用了单孔拱桥的构造形式。
单孔拱桥一般用于小型桥梁的搭建,但是赵州桥的跨度异常大,因此在当时史无前例。
桥面采用平板式构造,靠近山峰的地方设置了长长的檐雨,可以有效地防止路面滑动,使路面保持清洁干燥。
3.施工流程赵州桥的施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在赵岗河岸边搭建房屋,制作桥拱,并运输到桥面上进行拱顶的组装。
第二阶段是在桥面下建造剪力墙和夯土路面。
二、设计方面1.结构稳定赵州桥的结构稳定。
在桥体设计时,根据赵岗河的水位和流速等因素,合理地确定了桥墩和拱的几何形状,使桥梁结构相对平衡。
同时,在桥墩的底部设置了钢筋混凝土基础,以增强基础稳定性。
2.比例和美感赵州桥在设计时注重了比例和美感。
桥梁拱的半径和直径的比例、拱高与开间的比例、桥面的长宽比等都经过精心计算,使桥梁协调美观。
同时,桥面两侧设置了美丽的护栏,更加完美地展示出古代中式建筑艺术的瑰宝。
总之,赵州桥的构造施工技术和设计要点是相互补充的,只有它们的完美结合才能让赵州桥成为中国古代桥梁建筑史上的杰作。
赵州桥的成功建造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赵州桥的原理
赵州桥的原理
赵州桥,又称卢桥,位于河南省开封市境内,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一座杰出代表作,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跨径石桥之一。
赵州桥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使用任何黏合材料,完全依靠榫卯结构和重力原理来支撑整个桥体。
这种结构设计在当时可谓独树一帜,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赵州桥的原理主要基于榫卯结构和重力原理。
榫卯结构是中国古代建筑中常用的一种结构形式,它采用榫头和卯眼的方式将构件连接在一起,形成稳固的整体。
这种结构设计不仅可以有效地分担桥体的荷载,还可以减少材料的使用,提高了桥梁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重力原理是赵州桥能够稳固跨越洛河的重要原因。
赵州桥的桥墩和桥拱都是依靠重力来支撑的,没有使用任何黏合材料。
桥墩的底部采用了倒梯形的设计,这种形状可以更好地分散水流对桥墩的冲击力,增加了桥墩的稳定性。
而桥拱的设计则是根据重力原理和榫卯结构相结合,使得整个桥体能够稳固地横跨在洛河之上。
除了榫卯结构和重力原理,赵州桥的原理还体现了古代工匠们
对材料性能的深刻理解和精湛的工艺技艺。
赵州桥所使用的青石材料,具有高强度和耐久性,能够很好地承受水流和自然环境的侵蚀,保证了桥梁的长久稳固。
总的来说,赵州桥的原理是基于榫卯结构和重力原理的结合运用,充分发挥了材料的性能,使得这座古老的石桥能够经受住时间
和自然的考验,成为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一座奇迹。
它不仅是古代
工程技术的杰作,更是中华民族智慧和勤劳的结晶,对后人具有重
要的启示意义。
赵州桥中国古代石拱桥的代表之一
赵州桥中国古代石拱桥的代表之一赵州桥是中国古代石拱桥的代表之一,位于河北省赵县县城境内,跨越滹沱河,始建于隋朝,并在后来的历朝历代进行了多次修缮和重建。
赵州桥不仅是一座具有实用功能的交通桥梁,更是中国古代建筑工艺及创意的杰作,对于研究古代建筑和桥梁工程具有重要的价值。
下面将从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文化意义三个方面来介绍赵州桥。
赵州桥的建造历史可以追溯到隋朝,当时的赵州桥是一座木结构桥梁。
然而,由于木结构存在易腐蚀和易受损的问题,赵州桥在后来的历朝历代中多次遭到水灾和战乱的破坏。
直至明朝,经过多次修复,赵州桥才换为坚固耐用的石拱桥。
从此,赵州桥成为中国石拱桥的代表之一,并且得以保留至今。
赵州桥的建筑特点主要体现在桥身及拱顶的石造结构上。
整座桥长230米,宽9.6米,由37个拱洞相连。
每个拱洞的石拱由多块整齐堆砌的石块组成,既能承受车辆和行人的重量,又给人以美感和力量感。
石拱桥的设计结构使得桥梁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它们可以克服江河洪水及地面沉降等自然因素对桥梁的破坏。
此外,赵州桥还有石砌护栏及装饰性石雕,增添了桥梁的美感和文化内涵。
除了建筑特点,赵州桥还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
首先,赵州桥是河北地区最长的石拱桥,也是继大运河之后重要的运输通道,为当时的交通和物流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次,赵州桥还是中国古代桥梁建筑和石雕工艺的典范之一。
桥梁的设计和建造展示了中国古代工匠们高超的建筑技艺,石雕的装饰则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繁荣和精湛的艺术成就。
此外,赵州桥还是中国古代建筑工程和建筑学研究的重要实例,为研究古代建筑提供了宝贵的实物。
因此,赵州桥被列入了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建筑艺术瑰宝。
总结起来,赵州桥作为中国古代石拱桥的代表之一,不仅在建筑特点上展示了中国古代工匠的智慧和技艺,还在文化意义上承载着中国古代文化遗产和历史的厚重。
通过对赵州桥的研究和保护,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我国古代建筑工程的发展和石雕工艺的传承。
赵州桥的结构组成
赵州桥的结构组成
赵州桥是位于中国河南省开封市的一座古代石拱桥,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之一。
它的结构组成包括桥面、桥墩、拱券和桥基等部分。
桥面是赵州桥的承载部分,由多块石板拼接而成。
这些石板经过精心打磨,使得桥面非常平整,减小了行车摩擦力,使得车辆行驶更加平稳。
桥墩是赵州桥的支撑部分,它们分布在桥面下方,起到稳定整座桥梁的作用。
赵州桥的桥墩呈U形分布,每个U形中有9个桥墩,共计18个。
这种桥墩分布方式不仅增加了桥梁的稳定性,还减小了河流对桥梁的冲击。
拱券是赵州桥的拱形结构,它们承受着桥面的重量并将其传递到桥墩上。
赵州桥的拱券采用多重拱形结构,即由一条大拱和两条小拱组成。
这种结构方式减小了大拱跨度,提高了桥梁的承载能力。
桥基是赵州桥的基础部分,它支撑着整座桥梁,使得整座桥梁稳定地立于河面之上。
赵州桥的桥基采用石灰石垫底,砖石夯筑的方式,使得桥梁与河底之间形成均衡的压力分布,提高了桥梁的耐久性。
赵州桥的结构组成从桥面到桥基,每个部分都充分考虑了桥梁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使得整座桥梁在经历了千年的风雨洗礼后依然屹
立不倒。
它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赵州桥的原理在今天的应用
赵州桥的原理在今天的应用1. 赵州桥的原理赵州桥,位于中国河北省赵县,是一座古代石拱桥,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完整石拱桥之一。
赵州桥的建造始于公元605年,其独特的建筑结构和工艺使其成为建筑史上的奇迹。
它采用了全石拱结构,并在桥墩之间设置了拱内空心区域,以减轻桥体自重。
这种结构设计使得赵州桥可以跨越较大的跨度,提高了桥梁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2. 赵州桥在古代的应用赵州桥在古代起到了重要的交通作用。
当时,赵州桥是中原地区通往北方的重要交通枢纽,也是连接京杭大运河和卢河的关键桥梁。
其独特的结构和稳定性使得赵州桥能够承受车辆和行人的重复往返,为古代交通运输提供了便利。
在古代,桥梁的建设一直是一个技术难题。
古代工匠们通过对赵州桥的研究和借鉴,逐渐掌握了石拱桥的建造技术,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
这使得古代社会的交通运输能够更加高效和安全地进行。
3. 赵州桥在今天的应用赵州桥的原理在今天的桥梁建设中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得到了广泛应用。
以下是赵州桥原理在今天桥梁建设中的几个应用示例:3.1 拱桥结构赵州桥的石拱结构一直是桥梁设计中的重要原则之一。
在现代桥梁建设中,拱桥结构得到广泛应用,包括公路桥梁、铁路桥梁和高速公路桥梁等。
石拱结构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可以减少使用其他材料的需求,同时提高桥梁的美观性。
3.2 跨越大跨度赵州桥采用的空心拱设计可以跨越较大的跨度,这一原理也被应用于现代桥梁建设中。
通过采用空心桥墩、空心拱洞等设计手法,我们可以建造跨越河流、山谷和城市等宽阔区域的大型桥梁。
3.3 减轻桥梁自重赵州桥在桥墩之间设置了拱内空心区域,以减轻桥梁自重。
这一设计原理在现代桥梁建设中也被采用。
通过减轻桥梁自重,可以降低材料成本,并提高桥梁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3.4 桥梁结构优化赵州桥的结构设计经过千年的发展和优化,成为了现代桥梁设计的重要参考。
在今天的桥梁建设中,我们可以通过借鉴赵州桥的结构原理和经验,优化桥梁的设计,提高桥梁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赵州桥施工建成的构造原因及反思
赵州桥施工建成的构造原因及反思王慧21010241闻名中外的赵州桥矗立至今,堪称桥梁耐久的楷模。
大桥为先辈李春所建。
据考,赵州桥始建于隋代隋文帝开皇十五年(公元595年),完工于隋炀帝大业二年(公元606年)。
虽历经近1400年风雨的侵蚀和人类战乱的摧残,重驮着历代车水马龙以及近代战车的碾压,它自巍然屹立,“永葆青春”。
图1 赵州桥1.赵州桥施工的困难特大跨径的坦拱桥,不仅给施工提出了难题,也加大了地基和桥台的负担。
诸多的问题都要求设计者一一化解。
特别是如何将设计蓝图付诸实施成为现实。
石拱桥施工,首先要在河床上架设密布的满堂支架以支撑石拱圈的砌筑,待拱圈合拢构成稳定结构后方能拆除这些支架。
另一方面,支架又受到水文条件的制约,它必须在洪水来临之前拆除,也就是洪峰到来之前,拱券必须砌筑完工,否则前功尽弃。
可是,即使当时资金筹集到位,石料运输、加工、供应等等无忧,这样大的桥决非一年半载可完工。
它是一项长期的工程。
2.解决施工困难的构造措施针对难点,李春在构造设计方面,独具匠心开创性的采取了如下构造措施:1)组装式拱券赵州桥主拱券厚度为1.03 米,即一块料石的高度,在此高度范围不再分层;拱券全宽9.6-9 米,而此宽度是用28 道窄拱券并列组合而成(见图四)。
每道拱券用高1.03 米,长约 1 米宽约25—40cm 的大料石一块块砌筑起来。
每道拱券就是一个“单元”,它既“独立”又与其他各道相组合。
图2 桥下仰视28片拱券图这样的“组装”结构,适应性好,为拱桥的施工,创造了灵活机动的条件。
因为在施工时,可根据自然条件、资金、备料状况、施工期的长短以及人力配备,来决定搭设拱架的宽度,只要在汛期来临之前能完成一道或几道完整稳定的拱券,即可迅拆除拱架,以待再次搭设。
若采用现今的横向错缝整体砌筑的方法,在当时就难以实现(见图2)。
2)加强横向联系的措施这一创新的构造措施,虽然化解了大跨度施工的难题,但横向并列的拱圈,其横向的整体性较差。
赵州桥课件分析报告
赵州桥课件分析报告一、引言赵州桥是中国古代工程史上的一座著名石拱桥,位于河南省开封市南郊赵县城西。
自成为赵州县治之后,这座桥成为了当地的标志性建筑,也是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杰作之一。
本文将对赵州桥进行课件分析,探讨其建筑特点、历史价值以及文化影响等方面。
二、建筑特点1.结构稳固:赵州桥采用石拱桥的结构形式,拱券采用众多石块拼接而成,整座桥的结构非常稳固,能够经受大量的水流冲击和桥上行人的重量。
2.石雕精美:赵州桥的桥墩、栏杆等部分都采用了精美的石雕,雕刻的内容多为动物、花卉、人物等,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3.桥洞设计独特:赵州桥上的桥洞部分采用了拱形设计,不仅具有美观的效果,还可以减少水流的阻力,增加桥梁的稳固性。
三、历史价值1.工程技术的壮丽成就:赵州桥建造于隋唐时期,是当时桥梁建设技术的杰出代表。
其巨大的规模和精湛的建造技术,展示了古代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工程能力。
2.文化遗产的珍贵财富:赵州桥作为中国古代工程史上的瑰宝,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它代表了中国古代桥梁建筑艺术的巅峰成就,对后世的桥梁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地方文化的象征:赵州桥是赵县的象征性建筑,代表着当地丰富的历史文化传统。
它是赵县人民自豪感和认同感的象征,也是吸引游客前来观光的重要景点。
四、文化影响1.文学艺术作品的题材:赵州桥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的代表之一,经常在文学艺术作品中被提及。
许多文人墨客以赵州桥为题材创作了许多诗歌、词曲等文学作品,进一步推动了中国文化的繁荣。
2.旅游业的发展推动:赵州桥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的杰作之一,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
这为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遇,带动了赵县经济的繁荣。
3.地方文化的传承:赵州桥作为地方文化的象征,不仅激发了当地人民对自身文化传统的自信,也促进了当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通过保护与传承赵州桥的历史与文化,赵县人民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弘扬自己的文化遗产。
五、结论赵州桥作为中国古代工程史上的瑰宝,不仅具有较高的建筑技术价值,还代表了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巅峰成就。
赵州桥的构造施工技术和设计要点
赵州桥的构造施工技术和设计要点1. 引言赵州桥,又称为泉州桥,位于中国福建省泉州市,是一座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古代大桥。
它是中国自古以来最早的斜拉桥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斜拉桥之一。
赵州桥的构造施工技术和设计要点深受后世桥梁工程师的钦佩和研究。
本文将深入探讨赵州桥这一独特桥梁的构造和设计。
2. 构造施工技术赵州桥位于濠门河上,全长2.2公里,包括主桥和下游的次桥。
赵州桥的主要构造特点是以木结构为主的上部构造和石砌为主的下部构造。
2.1 上部构造赵州桥的上部构造采用了木结构,这在古代桥梁中是非常罕见的。
桥梁的主轴线由9个主梁组成,每根主梁都由多个木材组成。
这些主梁相互连接,形成连续的刚性梁。
主梁的两侧还有横向的次梁和横梁,以增加桥梁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在主梁和次梁上,还有一层用木板覆盖的桥面,为人行和车辆通行提供便利。
2.2 下部构造赵州桥的下部构造采用了石砌结构。
主桥两侧的石块用大理石砌成,并采用了一种特殊的技术,利用梁体组合在一起形成石砌结构。
这种石砌结构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同时也能抵御河流水流的冲刷。
3. 设计要点赵州桥的设计要点突出了古代桥梁工程师对桥梁稳定性和承载能力的追求。
3.1 斜拉桥设计赵州桥是一座具有斜拉桥特点的大桥。
斜拉桥的设计通过斜拉索的作用,在主梁和次梁之间形成一种相互支撑的力学系统。
这种设计使赵州桥的桥面承载力更加均匀,提高了桥梁的稳定性和强度。
3.2 轻质材料运用古代桥梁工程师在赵州桥的设计中运用了轻质材料,如木材和大理石,这在当时是一项创新。
轻质材料的运用使桥梁的自重减轻,降低了对桥基的压力,同时也方便了施工和维修。
3.3 桥墩设计赵州桥的桥墩采用了大型的石砌墩台设计,使其能够抵御河流水流的冲击力。
墩台上设置了多个凹槽,用于固定和支撑桥梁的主梁和次梁,增加了桥梁的稳定性。
4.观点和理解赵州桥的构造施工技术和设计要点展示了古代桥梁工程师的智慧和创新。
通过采用木结构、斜拉桥设计和轻质材料等技术手段,赵州桥成为了一座具有高度稳定性和承载能力的大桥。
《赵州桥》教案:探究我国古代石拱桥的建造技艺
《赵州桥》教案:探究我国古代石拱桥的建造技艺《赵州桥》是我国古代建筑史上著名的石拱桥,也被誉为世界桥梁史上的奇迹。
它始建于南北朝时期,历经了隋、唐、宋、元、明等多个朝代的建设、修缮。
一直到现在,它仍然荣居于世界石拱桥的第一名。
而它真正的建筑奇迹,则在于它的古老、薄、大、轻、坚这五个称号。
一、古老——历史悠久《赵州桥》起源于南北朝时期,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
它的建造可谓是一段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据传说,它由北魏时期宰相萧铣所建,而其具体建造年代尚无确切记录。
然而,它作为一座在古代建筑史上著名的大型桥梁,屹立于中国大地上千年不衰,足以证明其历史悠久。
二、薄——只用一层拱“桥而不平,振曳其上”,这是《宋史·经籍志》中对于《赵州桥》的描述。
相较于一般通行的双拱结构,它使用了单拱结构,仅仅用了一层拱,这是世界上使用单拱结构最大最高的石拱桥,而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十分独特。
三、大——高度惊人,跨度巨大《赵州桥》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的古代石拱桥,全桥长722米,高67.3米,宽9.6米。
它的主拱高37.3米,跨径37米,但只有6米的“鞑马边”,所以在建筑结构设计上十分强悍。
四、轻——花岗石材轻如鹅毛《赵州桥》使用的石料为花岗岩,其质量很轻,如同一根鹅毛。
花岗石其实在承受压力下极具坚韧性,但如果让其承受剪切力,就会很脆弱。
为了获得最大的承载能力,建造者使用了一种融合扭曲的建筑式样。
五、坚——历史大地震未曾动摇着自建成至今,多少次战火,风雨,地震,却始终屹立不摇,“坚如磐石”。
如此的建筑奇迹,其中蕴含了我国古代建筑的巨大智慧和技术创新。
在那个没有现代技术的年代,古人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创新,不断完善建筑结构设计,让这座石拱桥能够长久地屹立于世界之巅,并且还成为了历史的见证和人们探索古代建筑魅力的重要标志。
对于材料的选择,古代建筑往往比现代建筑更精细之处,并且在构造方式上也更加细致。
以《赵州桥》为例,古人使用花岗石这种三韧石材,不仅质量轻,而且坚韧度高,对于支撑桥梁更为有益。
赵州桥研究报告
赵州桥研究报告标题:赵州桥研究报告引言:赵州桥位于中国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一座著名的石拱桥。
该桥修建于公元605年至616年间,是北魏宇文泰皇帝为了加强交通运输而兴建的国家大工程之一。
赵州桥是目前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大型石桥之一,堪称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瑰宝。
背景:赵州桥位于濮阳市和商丘市之间的徐河上,横跨于大河的黄河,桥长397.5米,宽9.6米,高7.3米,桥下有11个四石柱的桥洞,用来分隔行人和车辆通行。
整座桥由花岗岩和石灰石建筑而成,构造稳固耐久。
桥的两端设有石狮子和石人像,给人以庄严肃穆之感。
桥的魅力:1. 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赵州桥作为古代中国桥梁建筑的代表之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
它见证了中国古代交通运输的发展历程,对研究古代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2. 独特的拱桥造型。
赵州桥采用了石拱桥结构,这在古代是一项技术和工程壮丽的成就。
它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魅力,还展示了古代工匠们出色的石雕和石刻技术。
3. 自然与人工的完美结合。
赵州桥所处的环境极其优美,黄河清澈的水流从桥下流过,桥的两侧是青山绿水和茂密的树木,与桥身相互呼应,形成了自然与人工完美结合的景观。
4. 具有较高的可持续性。
赵州桥在经历了1400多年的洪水侵蚀和自然灾害后仍然屹立不倒,展示了其独特的耐久性和可持续性。
这也使得该桥成为了一种古代建筑材料和结构设计的研究对象。
结论:赵州桥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杰作,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具有较高的研究和保护价值。
在今天,赵州桥不仅是人们交通工具的通道,更是一座历史文化的象征,吸引着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观赏和研究。
为了保护赵州桥这一古代建筑瑰宝,我们应加强其保护工作,同时开展研究和宣传,以便更好地传承和展示其价值。
赵州桥课件分析报告
赵州桥的未来发展和展望
发展方向
未来,赵州桥的管理部门将继续加大对桥体的保养和维护力度,确保其长期保存下去。同时,也将加强对赵州桥 的研究和宣传力度,提高其知名度和影响力。
展望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人们对文化遗产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赵州桥作为中国重要的文化遗产和旅游景点,将迎来 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未来,赵州桥有望成为国内外游客喜爱的旅游目的地之一,为当地经济和文化发展带来更 多机遇和效益。
创新与传承
赵州桥作为古代桥梁建筑的杰出 代表,既体现了创新精神,又传
承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
跨度与规模
赵州桥的跨度与规模在当时世界桥 梁建筑中处于领先地位,反映了中 国古代高超的建筑技术和工程能力。
文化与政治意义
赵州桥作为中国古代重要的交通要 道和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政治、 经济和文化意义。
对未来桥梁建筑的启示和影响
赵州桥在中国桥梁建筑史上具 有重要地位,对世界桥梁建筑 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报告的目的和结构
本报告旨在全面分析赵州桥课件的内 容、特点和优缺点,为读者提供深入 的了解和评价。
报告将按照以下结构展开:首先介绍 赵州桥的背景和重要性,然后对课件 的内容、特点和优缺点进行分析,最 后总结报告并给出评价。
赵州桥课件分析报 告
目 录
• 引言 • 赵州桥的历史背景 • 赵州桥的结构特点和设计原理 • 赵州桥的维护和保护 • 结论
contents
01
引言
赵州桥的背景和重要性
赵州桥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石拱 桥,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重要的 文化价值。
该桥位于河北省赵县,是世界 上现存最早的大型石拱桥之一, 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的瑰宝。
0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赵州桥的构造和中国古现代桥梁的构造研究
一(1)采用圆弧拱形式,改变了我国大石桥多为半圆形拱的传统。
我国古代石桥拱形大多为半圆形,这种形式比较优美、完整,但也存在两方面的缺陷:一是交通不便,半圆形桥拱用于跨度比较小的桥梁比较合适,而大跨度的桥梁选用半圆形拱,就会使拱顶很高,造成桥高坡陡、车马行人过桥非常不便。
二是施工不利,半圆形拱石砌石用的脚手架就会很高,增加施工的危险性。
为此,李春和工匠们一起创造性地采用了圆弧拱形式,使石拱高度大大降低。
赵州桥的主孔净跨度为37.O2米,而拱高只有7.25米,拱高和跨度之比为1:5左右,这样就实现了低桥面和大跨度的双重目的,桥面过渡平稳,车辆行人非常方便,而且还具有用料省、施工方便等优点。
当然圆弧形拱对两端桥基的推力相应增大,需要对桥基的施工提出更高的要求。
(2)采用敝肩。
这是李春对拱肩进行的重大改进,把以往桥梁建筑中采用的实肩拱改为敝肩拱,即在大拱两端各设两个小拱,靠近大拱脚的小拱净跨为3.8米,另一拱的净跨为2.8米。
这种大拱加小拱的敝肩拱具有优异的技术性能,首先可以增加泄洪能力,减轻洪水季节由于水量增加而产生的洪水对桥的冲击力。
古代佼河每逢汛期,水势较大,对桥的泄洪能力是个考验,四个小拱就可以分担部分洪流,据计算四个小拱可增加过水面积16%左右,大大降低洪水对大桥的影响,提高大桥的安全性。
其次敝肩拱比实肩拱可节省大量土石材料,减轻桥身的自重,据计算四个小拱可以节省石料26立方米,减轻自身重量700吨,从而减少桥身对桥台和桥基的垂直压力和水平推力,增加桥梁的稳固。
第三
增加了造型的优美,四个小拱均衡对称,大拱与小拱构成一幅完整的图画,显得更加轻巧秀丽,体现建筑和艺术的完整统一。
第四符合结构力学理论,敝肩拱式结构在承载时使桥梁处于有利的状况,可减少主拱圈的变形,提高了桥梁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3)单孔。
我国古代的传统建筑方法,一般比较长的桥梁往往采用多孔形式,这样每孔的跨度小、坡度平缓,便于修建。
但是多孔桥也有缺点,如桥墩多,既不利于舟船航行,也妨碍洪水宣泄;桥墩长期受水流冲击、侵蚀,天长日久容易塌毁。
因此,李春在设计大桥的时候,采取了单孔长跨的形式,河心不立桥墩,使石拱跨径长达37米之多。
这是我国桥梁史上的空前创举。
二(1)桥址选择比较合理,使桥基稳固牢靠。
李春根据自己多年丰富的实践经验,经过严格周密勘查、比较,选择了佼河两岸较为平直的地方建桥,这里的地层是由河水冲积而成,地层表面是久经水流冲涮的粗砂层,以下是细石、粗石、细砂和粘土层。
根据现代测算,这里的地层每平方厘米能够承受4.5到6.6公斤的压力,而赵州桥对地面的压力为每平方厘米5——6公斤,能够满足大桥的要求。
选定桥址后在上面建造地基和桥台,自建桥到现在,桥基仅下沉了5厘米,说明这里的地层非常适合于建桥。
(2)赵州桥的砌置方法新颖、施工修理方便。
李春就地取材,选用附近州县生产的质地坚硬的青灰色砂石作为建桥石料,在石拱砌置方法上,均采用了纵向(顺桥方向)砌置方法,就是整个大桥是由28道各自独立的拱券沿宽度方向并列组合而成,拱厚皆为1.O3米,每券各自独立、单独操作,相当灵活,每券砌完全合拢
后就成一道独立拼券,砌完一道供券,移动承担重量的“鹰架”,再砌另一道相邻拱。
这种砌法有很多优点,它既可以节省制作“鹰架”所用的木材,便于移动;同时又利于桥的维修,一道拱券的石块损坏了,只要嵌入新石,进行局部修整就行了,而不必对整个桥进行调整。
(3)在保持大桥稳定性方面采取了许多严密措施。
为了加强各道拱券间的横向联系,使28道拱组成一个有机整体,连接紧密牢固,李春采取了一系列技术措施。
l)每一拱券采用了下宽上窄、略有“收分”的方法,使每个拱券向里倾斜,相互挤靠,增强其横向联系,以防止拱石向外倾倒;在桥的宽度上也采用了少量“收分”的办法,就是从桥的两端到桥顶逐渐收缩宽度,从最宽9.6米收缩到9米,以加强大桥的稳定性。
2)在主券上均匀沿桥宽方向设置了5个铁拉杆,穿过28道拱券,每个拉杆的两端有半圆形杆头露在石外,以夹住28道拱券,增强其横向联系。
在4个小拱上也各有一根铁拉杆起同样作用。
3)在靠外侧的几道拱石上和两端小拱上盖有护拱石一层,以保护拱石;在护拱石的两侧设有勾石6块,勾住主拱石使其连接牢固。
4)为了使相邻拱石紧紧贴合在一起,在两侧外券相邻拱石之间都穿有起连接作用的“腰铁”,各道券之间的相邻石块也都在拱背穿有“腰铁”,把拱石连锁起来。
而且每块拱石的侧面都凿有细密斜纹,以增大摩擦力,加强各券横向联系。
这些措施的采取使整个大桥连成一个紧密整体,增强了整个大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赵州桥的桥台独具特色。
桥台是整座大桥的基础,必须能承受大桥主拱圈(桥身主体)轴而向力分解而成的巨大水平推力和垂直压力。
赵州桥的桥台具有下述特点:
l)低拱脚:拱脚在河床下仅半米左右;2)浅桥基:桥基底面在拱脚下1.7米左右;3)短桥台:由上至下,用逐渐略有加厚的石条砌成5米长、6.7米宽、9.6米高的桥台。
这是一个既经济又简单实用的桥台。
为了保障桥台的可靠性,李春采取了许多相应的固基措施。
为了减少桥台的垂直位移(即由大桥主体的垂直压力造成的下沉),李春采取了在桥台边打入许多木桩的措施,以此来加强桥台的基础;这种方法在今天的厂房、桥梁的建造上也经常采用。
为了减少桥台的水平移动(即由大桥主体的水平推力造成的桥台后移),李春采用了延伸桥台后座的办法,以抵消水平推力的作用。
为了保护桥台和桥基,李春还在沿河一侧设置了一道金刚墙,一方面可以防止水流的冲蚀作用,另一方面金刚墙和桥基、桥台连成一体,增加了桥台的稳定性。
由以上措施保证了大桥具有坚固的桥台,提高了大桥的坚实程度。
三(1)“券”小于半圆。
我国习惯上把弧形的桥洞、门洞之类的建筑叫做“券”。
一般石桥的券,大都是半圆形。
但赵州桥跨度很大,从这一头到那一头有37.04米。
如果把券修成半圆形,那桥洞就要高1852米。
这样车马行人过桥,就好比越过一座小山,非常费劲。
赵州桥的券是小于半圆的一段弧,这既减低了桥的高度,减少了修桥的石料与人工,又使桥体非常美观,很像天上的长虹。
(2)“撞”空而不实。
券的两肩叫“撞”。
一般石桥的撞都用石料砌实,但赵州桥的撞没有砌实,而是在券的两肩各砌一两个弧形的小券。
这样桥体增加了四个小券,大约节省了一百八十立方米石料,使桥的重量减轻了大约500吨。
而且,当洨河涨水时,一部分水可以从小券往下
流,既可以使水流畅通,又减少了洪水对桥的冲击,保证了桥的安全。
(3)洞砌并列式。
它用二十八道小券并列成9.6米宽的大券。
可是用并列式砌,各道窄券的石块间没有相互联系,不如纵列式坚固。
为了弥补这个缺点,建造赵州桥时,在各道窄券的石块之间加了铁钉,使它们连成了整体。
用并列式修造的窄券,即使坏了一个,也不会牵动全局,修补起来容易,而且在修桥时也不影响桥上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