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单元备课
部编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
部编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一、课堂要点1.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研究,使学生能够:1. 认识数字7、8、9;2. 会念、会写数字7、8、9;3. 能说出7、8、9中的任意一个数比另外两个数大或小。
2. 教学重点1. 能够正确念、写数字7、8、9;2. 了解7、8、9的大小关系。
3. 教学难点能说出7、8、9中的任意一个数比另外两个数大或小。
二、课堂教学1. 导入新知识通过问答的方式引入新知识,例如“我们已经学过哪些数字?”“数字7、8、9长什么样?”“我们今天的课程是关于这三个数字的。
”2. 新知识展示通过数字卡片、数线等教具展示数字7、8、9的读音、书写、大小比较等内容,让学生感性认知。
3. 合作探究教师分小组,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探究7、8、9的大小关系,并将结果展示给全班同学,加深对数字大小关系的理解。
4. 拓展运用老师出示“比较两个数字大小”的题目,让学生进行运算练。
三、板书设计1. 数字7、8、9的书写;2. 数字7、8、9的大小比较。
四、课后作业1. 回家后找出自己环境中的数字7、8、9,写下来;2. 完成《进一步探究》的练。
五、教学反思通过今天的教学,学生们对数字7、8、9的认知更加清晰了,学生们也更加熟练地念写数字7、8、9,并能正确说出数字7、8、9中的任意一个数比另外两个数大或小。
在合作探究环节中,学生们积极参与,互相交流,使得思路更加开阔,想法更加丰富。
不足之处是某些孩子对数字大小的概念还没有完全掌握,需要下一步继续加强巩固和复习。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除法集体备课数学教案设计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除法集体备课數學教案設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的除法,这是学生初次接触除法运算。
在这一阶段,我们将主要教授学生如何理解和应用除法的基本概念,包括除法的意义,除法的符号表示,以及如何进行简单的除法计算。
二、教学目标:1. 理解除法的概念,知道除法是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的过程。
2. 学会用除法符号“÷”来表示除法运算。
3. 掌握简单的除法计算方法,能进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理解除法的概念,掌握除法的符号表示,能进行简单的除法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除法的意义,能灵活运用除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入主题:“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除法吗?”,引导学生思考并引出新课。
(二)讲解新课1. 介绍除法的概念:除法是一种算术运算,它表示的是将一个数分成若干等份的过程。
2. 教授除法的符号表示:除法的符号是“÷”,读作“除以”。
3. 讲解除法的计算方法:先确定被除数和除数,然后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计算。
(三)课堂练习设计一些简单的除法题目让学生做,检查他们是否掌握了除法的计算方法。
(四)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除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可以用到除法的例子。
五、作业布置:布置一些除法习题供学生课后练习,巩固他们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理解和掌握除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让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集体备课稿
西师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集体备课稿第一单元:克、千克、吨一、课程标准要求: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克、千克、吨,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2.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常见的量有关的简单问题。
二、单元教学目标1.知道克、千克、吨是计量物品轻重的单位,会选择恰当的质量单位表示物品的轻重。
2.在实际情境中感受1 克、1 千克、1 吨物品有多重,初步建立克、千克、吨的质量观念,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品质量的意识。
3.知道克、千克、吨之间的进率,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4.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操作能力。
5.通过操作体验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单元内容分析1.知识体系和地位本单元是“数与代数”中“常见的量”的重要内容之一。
这是刚刚开始学习有关质量知识,它是今后解决有关质量问题的基础。
质量的知识比较抽象,特别是克与吨这两个质量单位,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较少,缺少必要的生活经验,因此教学中要切实组织好观察,动手,操作等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初步形成质量观念。
本单元分4 个例题分别完成对克、千克、吨的认识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该内容的特点,一方面按照先认识较小的质量单位克,再认识较大的质量单位千克,最后认识更大的质量单位吨;另一方面教科书主要采用实际感受的方式开展教学,通过称一称、掂一掂、说一说、议一议、估一估以及小调查等方式,促进学生对克、千克、吨的认识,建立这些质量单位观念。
2.单元教学重点建立克、千克、吨的观念,获得对这些质量单位实际大小的体验,掌握质量单位之间的关系。
3.单元教学难点获得1克、1千克、1吨实际轻重的感受,建立克、千克、吨的质量观念,培养估量意识和能力。
四、单元教学建议1.重视操作体验,切实建立1 克、1 千克、1 吨的观念。
建立克、千克、吨的观念,让学生切实感受到1 克、1 千克、1 吨实际有多重,既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这些质量观念的建立,需要对克、千克、吨单位的认识和实际体验。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除法集体备课数学教案设计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除法集体备课數學教案設計标题: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除法集体备课數學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除法的基本概念,能正确进行除法运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和实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主动学习和探索新知识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和掌握除法的基本概念,能正确进行除法运算。
难点:理解除法的意义和除法运算的规则。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通过故事或生活中的例子引入除法的概念。
2. 新知讲解:用实物模型或者教具演示除法的运算过程,让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
3. 实践操作: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除法运算。
4. 巩固提升:通过一些挑战性的题目,检验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除法运算。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
四、教学策略:
1. 采用直观教学法,利用实物、图片、动画等直观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除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2. 采用探究式教学法,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教学评价:
1. 进行形成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进步,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2. 进行终结性评价,通过测试来检查学生对除法的理解和运用程度。
以上只是一个大概的教案设计框架,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方法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师的教学经验来灵活调整。
希望这个框架能对您的教案设计有所帮助。
新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单元备课
新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单元备课第一单元 - 自然数
教学目标
1. 掌握自然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 能够用自然数进行加、减、乘、除运算;
3. 能够应用自然数解决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
1. 自然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 自然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教学难点
1. 自然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2. 自然数的应用。
教学准备
1. 教辅资料:教科书、练册;
2. 工具、器材:黑板、彩色粉笔、教具;
3. 学生学具:作业本、文具、计算器。
教学过程
1. 导入:根据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让学生生活中找出一些自
然数的例子,引出自然数的概念。
2. 讲授自然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并通过示例演示。
3. 引入自然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并讲授运算规则。
4. 设置练,让学生进行练,在练中巩固自然数的加、减、乘、
除运算。
5. 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完成一些应用题。
教学后记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自然数的概念和运算方法,通过练习巩固学
生的掌握程度,让学生能应用自然数解决生活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与学生互动,让学生能积极参与课堂,营造良好的学习
氛围。
三年级数学备课教案(通用20篇)
三年级数学备课教案(通用20篇)三年级数学第四单元单元分析和课时备课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利用旧知,理解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能够正确笔算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连续进位的加法题。
2、能根据实际,选取合理的方法正确、灵活地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结合所学知识对学生进行保护野生动物的教育。
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连续进位的计算法则,会正确地进行笔算。
教学难点:理解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算理。
教学过程:一、引入:热身小游戏。
二、复习旧知: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并想一想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35+34=48+29=。
230+540=360+240=。
三、新课导入:1、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去过湿地吗?(学生自由回答)那么今天徐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去领略一下湿地的美。
(出示湿地图片)。
湿地孕育了丰富多样的湿地野生动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些可爱的小动物吧!(课件出示四种野生动物)。
2、下面是关于中国湿地部分动物种类的统计表,说一说你从中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有用的数学问题吗?(课件出示:第36页表格)学生自由回答。
四、新课教学。
1、教学例1。
师:出示问题:我国湿地鸟类和爬行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该怎样计算呢?生:就是把鸟类和爬行类动物的种数相加:271+122=。
师:这两个数有点大,而且不是整十整百数,不容易口算,那我们该怎么办呢?生:用竖式计算。
师:想一想竖式应该怎样写呢?自己试一试。
(学生独立列竖式计算,教师巡视指导)。
组织学生展示交流竖式计算的方法和结果。
师:你是从哪一位加起的?与之前我们学习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相同吗?生:都是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2、教学例2。
出示问题:我国湿地鸟类和哺乳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算式:271+31=。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指导个别学习困难的学生。
指名学生展示竖式的计算方法,重点说清楚十位上3+7=10,只要在十位下面写0,同时向百位进1.师:想一想,271+903=?该怎样计算呢?学生尝试独立解决,并说一说你在计算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是怎么解决的?有的同学可能会说:当百位上相加满十,不知道怎么办了?想:十位上相加满十,向百位上进一;那么百位上相加满十,就要向千位上进一。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备课
教学难点:让学生亲自体会生活中估计距离的方法。
课前实践:到操场上量出100米的距离,走一走,数一数你走了几步,看一看100米有多远。
教学流程
学生学习活动
教师指导活动
教学随笔
一、激兴导入
问题生成
1、交流上节课学生写的数学日记,《我心目中的千米》
四、
当堂达标
拓展提升
1、完成27页做一做
2、完成27页做一做,估计教室的长、宽各是多少?
3、独立完成《课堂达标作业》先完成的交由老师批阅全对后负责批阅本组同学的作业。
4、作业反馈。
教师穿插其中起组织者的作用。
五、
整理反思
畅谈感受
学生畅谈感受。
请大家用一句话谈一下上课的感受或收获?
板书设计: 千米的认识
4、量一量。
学生测量后,组织交流。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直尺,除了0~10厘米之间一段是1分米之外,你还能找出1分米吗?
2、师:你们能画出长1分米的线段吗?画好后,小组里的同学互相检查。
师:比画一下,看1分米有多长?
学生活动后,组织交流。
3、师:我们已经认识了1分米,你知道1米是几分米吗?小组合作在米尺上数一数,并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教学重点:知道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难点: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形成表象。
核心知识点: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教学流程
学生学习活动
教师指导活动
教学随笔
一、
激兴导入
问题生成
出示课本第31页的主题图。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一、单元备课设计(一)教学与实践活动内容:走进新农村——位置与变换。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与实践活动内容是:辨认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会看方位图,对照方位图确定某一地点的准确位置;初步体会平移现象和旋转现象。
(二)教材分析:本单元关于位置的认识,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了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基础上来学习的。
平移、旋转现象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是今后进一步学习平移、旋转的基础。
因此,教学时要注意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辨认方向,在观察生活现象中感受平移、旋转。
本单元设有两个信息窗,第一个信息窗通过孩子们去参观新农村,在村口借助地形图确定参观路线的情境,引入对位置的学习。
第二个信息窗通过参观饮料加工厂,引入对平移、旋转现象的学习。
(三)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能根据在东、西、南、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中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七个不同的方向,并能运用合适的术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知道平面图上的方位,会看简单的线路图。
2、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现象,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方位感。
4、初步感受方向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了解平移和旋转给生活带来的方便,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四)实践活动设想:联系实际生活,加深对所学知识的了解,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五)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是辨认方向,教学难点是借助路线图确教学时要注意让学生在具体第五单元风筝厂见闻—---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课题教学内容:信息窗1、口算除法与估算信息窗2、笔算除法信息窗3、除法的验算信息窗4、综合练习单元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发展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体会除法计,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数的除法的口算及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正确进行计算。
小学数学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时分秒的认识》单元备课
小学数学青岛版三年级上册
第八单元庆元旦--《时分秒的认识》单元备课
一、教材内容:
1.教学内容: 实际生活中认识时、分、秒,初步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初步掌握这些时间单位间进率。
使学生学会看钟面,能准确说出钟面上表示的时刻,并能说出简单的经过时间。
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养成珍惜时间和遵守时间的习惯。
2.学生情况:学会认识整时和半时,但时间较长,应充分做好铺垫,为学习新的知识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实际情境中,引导学生认识钟面以及时间单位时、分、秒感受一分钟的长短。
认识秒针和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等手段,使学生经历认识时、分、秒的过程引导学生体会1分钟长短的各种活动,学会数脉搏的方法以及建立1秒的时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心时事,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使学生学会看钟面,掌握看钟表的方法。
建立1分钟的时间观念,认识时间单位时、分,并初步掌握他们的进率。
形成时、分的时间观念。
2、难点: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的认识方法,形成时、分的时间观念
四、教具准备:
课件、大石英钟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备课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单元备课格式
单元第四单元三年级下册备课人
课时备课格式单元主题信息窗一第 7 周第 1 课时
引导学生先仔细观察画面,找到已知信息和问题,明确数量间的关系,并独立解决。
教师提示:做一张这样的画需要多少个贝壳?
引导学生先仔细观察画面,找到已知信息和问题,明确
第 7周第 2课时
课时备课格式
课时备课格式单元主题 7 周第 3 课时
课时备课格式
单元主题信息窗三课题第一课时第 7 周第 4 课时
课时备课格式
单元主题信息窗三第二课时课题复习整理第 8 周第 1 课时。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万以内的加减法运算,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万以内的加减法运算2.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万以内的加减法运算,解决问题的策略。
2.教学难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两位数的加法,那么两位数加两位数,如果相加的结果大于等于10,我们应该怎么办呢?2.探索新知(1)引导学生观察例题,理解题意。
(2)引导学生尝试解决例题,教师巡回指导。
3.练习巩固(1)课堂练习:教材P25第1、2题。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关键是要掌握好进位的方法。
下面请大家回家后,尝试用今天学到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第二课时: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两位数的减法,那么两位数减两位数,如果相减的结果小于10,我们应该怎么办呢?2.探索新知(1)引导学生观察例题,理解题意。
(2)引导学生尝试解决例题,教师巡回指导。
3.练习巩固(1)课堂练习:教材P27第1、2题。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关键是要掌握好退位的方法。
下面请大家回家后,尝试用今天学到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第三课时:解决实际问题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两位数的加减法,那么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如何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呢?2.探索新知(1)引导学生观察实际问题,理解题意。
(2)引导学生尝试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巡回指导。
3.练习巩固(1)课堂练习:教材P29第1、2题。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如何运用两位数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我们要注意分析问题、选择合适的运算方法、检查结果。
下面请大家回家后,尝试用今天学到的方法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学备课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学备课。
一、备课目标
数学是一门需要通过实践来理解的学科,因此我在备课时的主要目的是:
1.让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本单元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知识
点。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能够
灵活地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二、备课内容
本单元主要内容为小学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有理数的概念及基本计算”。
1.有理数的概念
我们将从有理数定义的不同角度出发,通过各种题目和小组探究的方式,逐步帮助学生建立起对有理数的概念和认识。
2.有理数的基本运算
有理数是我们学习数学的基础,因此本单元也将涉及有理数的四则运算和混合运算,例如有理数的加减、乘法、除法等基本运算,以及运用有理数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等等。
三、备课方法
1.课前预习
在课前,我需要研读本单元的相关内容,仔细审视课本中所列出的知识点、重点难点和教学目标等,为接下来的备课做好铺垫。
2.独立备课
基于个人的教学方法和经验,我通常会独立进行备课,通过研究相关教材、查阅相关资料以及教学实践,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备课方案。
3.教学设计
在教学设计方面,我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分层次、分步骤、分散点等不同的教学方式,力求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果。
4.教学实施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我会采用“目标、动机、教法、效果”四个教学环节,强化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总结
对于任何一位教师来说,备课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通过充分的备课,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掌握自己所教学科的知识点和难点,还可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学习生涯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混合运算》单元整体备课设计
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混合运算》单元整体备课设计一、单元系统分析潍坊日向友好学校刘文静赵美玲代菲菲单元整体分析单元目标突破理解的核心问题1.(一)《课标》分析:2.学段目标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 理解运算顺序, 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在解决具体问题的情境中, 提出运用混合运算解决的问题;能进行条理有序的思考和表达;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内容标准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感受混合运算顺序规定的必要性, 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理解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充分结合生活实际问题, 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 自主探索, 能形成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3.课程标准理解(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 理解运算顺序, 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在具体情境中, 提出运用混合运算解决的问题;能结合具体情境表述解决问题的过程。
(3)感受混合运算在解决日常生活问题中的作用, 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教材分析1.主题单元结构分析(纵向)本单元属数与代数板块的计算方面的内容。
在小学低年级段, 主要是整数的一级运【知识目标】1.理解运算顺序, 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在具体情境中, 能提出运用混合运算解决的问题, 并能表述解决问题的过程。
【技能目标】1.能正确的进行加减乘除和含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
2.在具体情境中, 提出表述运用混合运算解决问题的过程。
【理解目标】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加减乘除和含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2.理解运用混合运算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品格目标】1.严谨精确、精益求精的做事习惯。
2.数学、生活紧密相连, 要热爱数学。
1.60-18×3, 应该先算什么?2.25-64÷4, 应该先算什么?3.(60-38)×3, 应该先算什么?4.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应该按什么顺序计算?5.在有括号的算式里应该按什么顺序计算?。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备课教案(10篇)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备课教案(10篇)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备课教案(10篇)优秀的四年级上册备课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备课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备课教案篇1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组合。
2、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4、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并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教学重点: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知搭配同学们,我想向你们打听件事,你们知道食堂今天为我们准备了什么饭菜吗课件出示“菜谱一”,为了营养均衡,我准备吃一荤一素两样菜,谁能帮我搭配一下。
板书课题《配菜》。
二、探究新知1、(课件出示星期三的菜谱)①一个荤菜一个素菜,有几种不同的配菜方法②老师小结2、(出示星期五的菜谱)①星期五有几种不同的配菜方法你是怎样想的④与学生共同总结这类题的解决方法。
三、实践应用1、参观动物园。
2、搭配服装。
四、全课总结体验成功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备课教案篇2教学反思: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
2.说一说哪个图形的面积大,哪个图形的面积小。
1、说一说每种颜色图形的面积是多少。
3、小组长取出信封里的纸片,这些纸片是干什么的5、互相说一说测量的结果,由小组长把这些结果记录下来。
d读作:平方分米读作:平方米公顷平方千米板书设计小组实验、讨论解决方案。
2、用手比划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大小3、想象7公顷 7平方千米的大小。
1、完成书第52页第4题,第53页第6、7题。
问:怎样数才能数正确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全班订正。
板书设计:课题练习课课时五 (30)1.谈自己的收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册单元备课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位置与方向,面积,年、月、日,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以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以及小数的初步认识。
这部分乘、除法计算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
例如,用两位数除多位数,每求一位商的步骤与用一位数除的步骤基本相同;又如,两位数乘两位数是学习小数乘法的必要基础。
从本册开始引入小数的初步认识,内容比较简单。
此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或用到有关小数的知识和问题,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可以扩大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小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及小数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位置与方向和面积两个单元,这是这册教材的另两个重点教学内容,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让学生初步形成辨认方向、表达与交流物体所在的方向的能力等。
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探索并体会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进一步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进一步扩大计量知识的范围,除了面积单位的认识外,还安排了认识较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及24时计时法。
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计面积大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和能力。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习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
教材向学生介绍了两种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习看这两种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通过学习平均数的含义和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实际应用,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安排了一个单元,专门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学习简单的集合思想和等量代换思想,并能应用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1.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5.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并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6.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数;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中的“各学段课程内容参考教学时间一览表”,教材的编者为三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安排了59课时的教学内容。
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教师教学时可以根据本班具体情况适当灵活掌握。
一、位置与方向(5课时)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3课时)1.口算除法……………………………………3课时左右2.笔算除法……………………………………9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1课时三、统计(4课时)1.简单的数据分析……………………………2课时左右2.平均数………………………………………2课时左右四、年、月、日(5课时)制作年历………………………………………………1课时五、两位数乘两位数(8课时)1.口算乘法……………………………………3课时左右2.笔算乘法……………………………………4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1课时六、面积(7课时)七、小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八、解决问题(4课时)设计校园………………………………………………1课时九、数学广角(2课时)十、总复习(4课时)第一单元:测量(一)教学目标1.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测量》单元备课我的感受与收获:。
位置与方向的评研题班别:姓名:评价:一、填空。
1、当你面向东时,背对着的是(),左面是(),右面是();当你面向南时,背对着的是(),左面是(),右面是()。
2、、我们已经认识的八个方向分别是:(),(),(),(),(),(),(),()。
3、与东南角相对的是(),与西南角相对的是()。
4、(1)小红从家向东走了320米,又向()走了()米到学校。
(2)小明从家向()走了()米,又向()走了()米到剧场。
(3)请你写出小兰从家到学校的路线,并在图上标出来。
2、(1)从火车站出发向()行驶()个站到邮局,再向()行驶()个站到游泳馆,再向()行驶()个站到(),再向()行驶()个站到电影院,最后向()行驶()个站到动物园。
(2)小芳从图书馆出发坐了3站,她可能在()下车。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
2.使学生经历一位数除多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一般的笔算方法,会用乘法验算除法。
3.使学生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除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的习惯。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单元备课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单元评研题班别:姓名:评价:一、填空。
1、6除120的算式是(),表示把()平均分成()份,每份是();也可以表示()里面有()个(),还可以表示()是()的()倍。
2、2130除以7,商是(),余数是()。
3、8个()是248,()个8是768。
4、706÷7的商末尾有()个0。
5、6÷4,要使商的中间有0里可填()。
二、想一想,下面每句话对吗?请判一判。
(10分)1、0除以一个不是0的数,商一定是0 。
()2、45的9倍是多少?列式是45÷9。
()3、在一道有余数的除法中,除数是2,商是125,余数一定是1。
()4、5150÷5=13。
()三、竖式计算。
(后两题要验算)846÷7= 347÷3= 268÷4= 502÷5 =437÷6= 685÷5=验算:验算:五、递等式计算。
576÷3÷4 81×7÷9 201+232—365672÷(2×3)399÷7+294 (601—246)÷5六、生活中的数学。
1、平均每个花坛放多少盆,还剩多少盆?4、3位老师带50名学生去参观植物园。
(团体票:10人以上每人10元)怎样买票合算?5、小东家到学校有490米,他每天上学大约走8分钟,他每分钟大约走多少米?6、奥林匹克火炬在某地4天传递了816千米。
平均每天传递了多少千米?第三单元统计(一)教学目标1.向学生介绍两种新的条形统计图,使学生学会看这两种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2.使学生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统计单元备课第三单元统计评研题姓名班别:评价:一、判断。
1、一条小河平均水深1米,小强身高 1. 2米,他不会游泳,但他下河玩肯定安全。
()2、利民小学全体同学向希望工程捐款,平均每人捐款3元。
那么,全校每个学生一定都捐了3元。
()二、1、在课外活动中,我们班同学喜欢打篮球的有19人,喜欢跳绳的有12人,喜欢踢毽子有16人。
请你根据我们班同学的情况完成统计图并解答问题。
2、李叔叔骑自行车去旅行,下面是他前四天的行走路线,请求他平均每天走多少千米?3(1)王阿姨平均每天卖多少个皮球?(2第四单元年、月、日(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平年、闰年等方面的知识;记住每个月以及平年、闰年各有多少天。
2.使学生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初步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第四单元年、月、日单元备课第四单元年、月、日评研题姓名:班别:评价:一、填空题。
1、平年全年有()天,闰年全年有()天。
2、()年的二月有28天,()年的二月有29天。
3、玲玲满20岁时,才过第五个生日,她是()月()日出生的。
4、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下面时刻。
早晨6时()下午3时()时晚上7时()时晚上11时()中午12:05()5、用普通计时法表示下面时刻。
(12分)22:00()11时()13时30分()20时()9时()19时40分()6、星期六的晚上,小华10:00睡觉,第二天早上8:00起床,她一睡了()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