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艾森曼的解构主义建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彼得艾森曼的解构主义建筑:建筑可以很哲学的

尽管一直遭到方方面面的非议,彼得艾森曼(Peter Eisenman)在先锋建筑学界中的地位却如日中天,俨然已是最受瞩目、也是最炙手可热的建筑师之一。批评家拜茨基本在他那本颇受好评的著作《破坏了的完美》中为艾森曼、海扎克、盖里和文丘里戴上了一顶高帽子,将四人并称为当代建筑的“四教父”,他们的影响力之大可见一斑。也许是有了这顶高帽子护身,自从和解构主义哲学家雅克德里达、吉尔德勒兹等人打得火热之后,艾森曼的建筑风格越发地肆无忌惮起来。的确,他天生就是那种沉湎于幻觉和哲学思辨的设计师,所以一旦有了理论家的支持,他就不再顾忌什么实用、功能之类现代主义价值体系的纠缠了。

活在建筑的可能性之中

80年代,他曾经为客户设计了一套住宅,却令业主无法入住而沾沾自喜;时过境迁,艾森曼的古怪脾气不仅没有收敛,反而愈来愈激进和夸张。1997年参加“虚拟住宅竞赛”的实验性作品令人目瞪口呆,它们是雕塑,还是梦中之物?反正如果用它来装人,估计是怎么住怎么费劲的。虚拟为艾森曼找到一个逃避现实的借口,投资方种种苛刻的要求使他不厌其烦,艾森曼情愿让自己活在幻觉之中,活在建筑的可能性之中。于是他开始找寻全新的表现方式,几条曲线组成的面、一套网格的定位系统、一种色调和动态的观念——而不是传统的尺度、空间区域的划分——完全颠覆了建筑的经典模式。它们是精心打造的惹是生非,是一次建筑的冒险,因为他知道,虚拟性就体现在和我们之前看到和熟悉的事物毫无瓜葛之上。和同时参赛的利伯斯金、伊东丰雄、简诺威尔等人相比,艾森曼简直把建筑当成电脑游戏或电影特技中的场景设置了。

那是些怪物,像工业设计中的某一个零件,线条繁复、用意隐晦,也许电脑的硬盘才是它们永恒的归宿。从水晶几何学中获得的灵感,他把建筑当作了切割机下的钻石毛坯,舒适指数之类的问题他是不屑一顾的,他用Silycon制图法模仿建筑运动的轨迹、瞬时的静止和体量的变化,就好像建筑也是有生命的。同时这又是一个纯粹的技术问题,只有结构、建筑语言、隐喻和点、线、面、体的组合被单独拿出来分析,人为因素被排斥在决策圈之外了。

电脑设计的迅猛发展为艾森曼的建筑实验提供了契机,在与塞林考德的访谈中,艾森曼强调电脑对于他的重要性,它使原本不可能的事变成了可能,使得无法想象的建筑形态呈现在我们的面前。一些潦草的想法一旦经过电脑软件的处理,它们会逐渐完整起来,以令人惊讶的方式去配制一套想象之物,这在70年代之前以手工绘图的时代是不可想象的。

在传统建筑体系中,屋顶保护我们的躯体,墙体环绕着我们周围,分割空间,遮风挡雨。的确,这是建筑的首要功能,也是基本的功能,但建筑的形态显然并未穷尽。我们的内心被繁杂的表象所充满,艾森曼试图进入一片心理上的空旷。建筑裸露在他的面前了,它的钢筋、表皮、文脉都是自我指涉的,似乎在有意向我们所尊奉的美德、优雅、秩序和慰藉发起挑战。

建筑是自治的

艾森曼给人们的鲜明印象就是,一个耽于幻觉的自我臆想者,他的头脑里到处是与经验无关的想象。在他70年代的系列作品《住宅1号》、《住宅2号》和《住宅3号》中,虽然还没有90年代那么极端,但已体现出艾森曼独特的艺术信仰:功能只是形式的附庸,为了达到最完美的形式,艾森曼情愿以牺牲住宅的使用面积为代价。《住宅2号》的柱廊可以看作是向现代主义大师柯布西埃致敬,但也不尽然,它更像是暴露在外的骨骼。艾森曼在一种貌似现代主义的假面之下行实验之实,梯形的屋顶、屋顶上的玻璃窗和柱廊围合的空间使整栋建筑空灵、富有趣味,建筑在他的手中成了一个玩具似的小玩意,为偶尔才有机会碰面的都市白领提供了另一种居住的模式。

作为一个后功能主义者或者说新理性主义者,他坚信,建筑是自治的,是一块独立王国,建筑师的任务不是像上帝一样“建造”住宅,而是呈现它们,让它们以自己的方式存在。支离破碎的设计潮流出现在80年代初期和中期,在德里达旗帜的鼓舞下,圣莫尼卡学派的弗兰克盖里、埃里克欧文莫斯以及哥伦比亚大学的伯纳德屈米等人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毫无疑问,艾森曼也是其中呼风唤雨、不可忽略的一员大将,他本人也受邀参加了纽约现代美术馆中举办的“7人解构主义展”。1983~1989年为俄亥俄州立大学设计的威克斯纳视觉艺术中心是他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在这个设计中,建筑仿佛一把扶梯或者脚手架,又像是某种动物

遗骸中的脊骨横卧在大地上。白色的格架是一个步行的过道,穿过现有的建筑,将校舍和俄亥俄州首府哥伦布的城市建筑连接起来,一种典型的艾森曼式设计风格。他不会孤立地理解建筑单体,过去与未来、都市与校舍、内与外在艾森曼这里获得某种直接的线索,因为这些二元对立之物在艾森曼看来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建筑批评家肯尼思弗兰肯普顿指出,艾森曼的作品不是一种比喻式的,而是言说式的,通过巧妙的措辞,它们被用来反映最深刻的建筑系统,即生命本身。

他一直是个反对派

1967年,艾森曼创立并担任建筑与城市研究院(IAUS)的院长和《反对派》杂志的编辑,艾森曼致力于建筑观念上的革新。正如那本杂志的名称所表明的,他一直是建筑学界的反对党成员。虽然1982年,学院和杂志都走到了它们事业的终点,但艾森曼的建筑实验似乎并未受到什么影响,反而“变本加厉”。它既是一种主观的冥想,又是在符合建筑学规律的范畴内所做的脚踏实地的尝试,也就是说,90年代之后他的作品虽然很少建成竣工,并不表示他的设计都是空中楼阁,问题仅仅在于资金的问题上。造价确实是横亘在空想建筑师们面前的一块绊脚石。利伯斯金设计的犹太人博物馆每平方米的预算高达6250美元(相当于5万元人民币),在美国,普通商用建筑的造价恐怕还不及这个数的一半,而在上海,仅为1500元人民币左右,其差距何其大也。

也难怪投资方看到艾森曼要头大,他的后期设计确实令人费解,他考虑的是身体与灵魂的新空间,热衷于依靠电脑软件AutoCAD、3dsmax制造出各种复杂的造型,效果图也以表达概念为第一目标,所以虽然在学界获奖不断,在商业上却并不受宠(近期艾氏在台湾倒是很有市场)。

艾森曼是个聪明人,他不会在一棵树上吊死,他的意义就在于他总能在甲方条条框框的要求之外,找到自我的容身之所,在具有有效部分的真实世界和无法读解的玄想之间徘徊,有时候,他也会写实一些,以使自己的投标不至于在第一轮就被淘汰出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