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全国卷一历史试卷分析以及备考建议word.doc
2022年高考全国Ⅰ卷历史试题Word版答案解析
2022年一般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试题〔Ⅰ卷〕24.《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
这反映出,《墨子》A.集合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B.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C.包含了劳动人民才智的结晶D.表达了贵族阶层的旨趣【答案】C解析:材料中《墨子》记载的一些内容都是劳动人民生产生活阅历的总结,C正确。
这些内容并非诸子百家的思想,A错误。
并不能表达完整科学体系已经形成,B错误。
墨家思想代表的是底层一般民众的利益,D项错误。
25.据学者争辩,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根本状况如表2所示。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A.把握了朝廷财政收入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C.留意维护中心的权威D.连续了唐朝的统治【答案】D解析:依据表格内容可以看出,“安史之乱”之后的藩镇,拥兵自重不上供的只占少数〔约1/5〕,大局部都是由朝廷任命、上供或者少供,由朝廷驻重兵〔区分于“拥重兵”〕,功能主要是“防骄藩”〔防范骄纵的藩镇〕。
结合材料“安史之乱”后唐朝连续“百余年”的信息可以推断出,D选项正确。
A、B依据材料都无法得出。
C 选项片面解读了材料,这一时期的“藩镇”设置吸取了“安史之乱”的教训,对其权力进展了限制,但“藩镇”对中心集权的消极影响照旧存在,只是比之前有所降低而已。
26、北宋前中期,在今四川井研县一带山谷中,密布着成百上千个承受制盐技术的竹简井,井主所雇工匠大多来自“他州别县”,以“佣身赁力”为生,受雇期间,假设对工作条件成待遇不满足,辄另谋高就。
这反映出当时A.民营手工业得到进展B.手工业者社会地位高C.雇佣劳动已经普及D.盐业专卖制度解体【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中“井主所雇工匠”等信息可以推断,这些竹简井属于民营手工业,数量成百上千,因此A正确。
材料无法表达手工业者社会地位是否高,B错误。
雇佣劳动是否已经“普及”无法推断,C错误。
2022年高考真题——文综历史(全国乙卷) Word版含解析
A.东西方文化论争由此引发B.传统儒学思想开始受到批判
C.全盘西化 思想得以消除D.思想解放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并不一概否定或肯定”,可知五四之后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有了一定的变化,更具理性,说明思想解放运动方向发生变化,结合所学可知,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主张辩证的看待传统文化,D项正确;“由此引发”表述错误,排除A项;“开始受到批判”是在新文化运动时期,排除B项;“得以消除”表述错误,排除C项。故选D项。
4.明后期有士人称,江南流行“好名喜夸”之风,家中但凡有千金之产,必定会营建一园,“近聚土壤,远延木石,聊以矜眩于一时耳”,但“俗气扑人”。这可用于说明( )
A.士大夫传统观念的颠覆B.世俗化审美趣味的初现
C.士农工商社会结构解体D.江南市镇工商业的繁荣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明后期有士人……家中但凡有千金之产,必定会营建一园”,可以看出这一时期工商业 繁荣,带来情趣的变化,D项正确;“颠覆”表述过于绝对,士大夫传统观念仍是以儒家思想为主,排除A项;宋朝时期甚至更早以前就已有世俗化审美趣味,“初现”表述错误,排除B项;明清时期社会结构总体稳定,“解体”表述错误,排除C项。故选D项。
8.下图是1978年与1986年北京郊区男户主职业占比变化情况。这一变化的产生主要是由于( )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酝酿B.农源自经济体制改革深化C.城乡之间的差异呈缩小趋势D.城市产业结构日益完善
2019高考全国卷历史试卷分析模板及2020年备考建议
2019⾼考全国卷历史试卷分析模板及2020年备考建议⽬录⼀、考试范围及试卷结构 (2)⼆、新课标⾼考历史试题命题特点 (4)三、近五年考点分布 (4)四、试题解析 (5)五、2020年⾼考历史复习备考建议 (12)2019年⾼考全国I卷历史试卷分析京太教育历史教研组⼀、考试范围及试卷结构1.考试范围2.⾼考试卷结构选择题综合题⼩论⽂选做题共12道,每题4分,共48分共1道、共25分共1道、共12分三选⼀,共15分选择题按照4:4:4的原则来出题,即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各四道。
内容根据⽂字、表格等设置情境,通过说根据表格和⽂字等材料,分析四个国家钢铁趋势和原因以及中国钢铁业发展的原因。
本质还属于中外关联型试题。
钱穆的《国史⼤纲》,提炼观点,评价观点类。
改⾰、战争与⼈物三选⼀必修⼀、政治史必修⼆、经济史必修三、⽂化史选修1.古代中国政治制度2.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3.近代西⽅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4.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5.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6.现代中国政治建设与祖国统⼀7.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8.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1.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3.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4.中国特⾊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5.中国近现代社会⽣活的变迁6.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7.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8.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1.中国传统⽂化主流思想的演变2.西⽅⼈⽂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3.古代中国科学技术与⽂学艺术4.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5.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6.20世纪以来中国重⼤思想理论成果7.现代中偶的科技、教育与⽂学艺术8.19世纪以来的世界⽂学艺术选修⼀改⾰选修⼆战争选修三⼈物明、意在、反映等设问来选择最准确的答案。
3.考点分布题号各模块分值24、25、32、42必修⼀政治史2427、28、31、33、34、41必修⼆经济史4526、29、30、35必修三思想史1545、46、47选修1524、25、26、27、32、42古代史3228、29、30、33、34近代史2031、35、41现代史3345、46、47选修15⼆、新课标⾼考历史试题命题特点2019年⾼考历史命题试题学科特点突出,既注重主⼲基础知识考查,⼜强调学科素养和关键思维能⼒的培养,难度适中,实现了预期考试效果。
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历史试卷分析及
2015年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历史试卷分析及2016年高考命题趋势与复习策略一、2015年高考文综历史试卷分析1. 试卷题型与知识分布2015年全国高考已渐趋潮退声息,综观2015年全国新课程高考文综卷(Ⅰ)历史试题可知,试题与往年相比题型、难易程度、试卷组卷的顺序基本相同,符合《课程标准》、《考试大纲》的基本要求。
注重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突出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凸显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查。
这也为长期从事中学历史教学的一线教师和一名从事高考研究的工作者,指引了基础教育中历史教学的方向,即“历史学科体系与历史学科能力”逐步找到了在中学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合适位置。
这种连续性与稳定性,对于广大的中学历史教师复习备考工作有很强的指导性。
试卷题型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100分,其中选择题占48分,非选择题占52分。
本次高考所给的参考答案比较明确,每题的分值与采分点设置都非常细致,便于按点取分和学生估测。
表一: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文综Ⅰ卷历史试题模块分布表二:2015年全国新课程高考文综卷(Ⅰ)历史学科知识点分布一览表2. 试题特点2015年的历史试题与往年相比基本上保持了相应的稳定性,体现出“重视基础,考查能力,关注热点,材料灵活”的特点。
坚持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相结合,同时又侧重了分析和解读材料信息及运用理论知识来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命题设计注重历史学科素养培养和综合能力考查。
(1)从考查内容上看①依托主干知识,重视基础性注重考查学生对所学历史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
遵循这一原则,试题所涉及的知识,都是课程中的基础知识,例如儒学的发展历程、宋明理学、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变动、小农经济、维新变法、“一五”计划、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古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近代以来世界科学发展的历程、抗日战争、维新变法等等,这些都是重大历史问题,为考生所熟知,试题用主干知识考查学生的能力水平,有利于考生水平的发挥。
新课标全国卷1高考文综历史试题解析
新课标全国卷1高考文综历史试题解析新课标全国卷1高考文综历史试题解析一、试题总体评价2024年新课标全国卷1高考文综历史试题整体上延续了以往的风格,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同时强调历史事件的深度理解和分析。
试题题型稳定,内容涵盖广泛,重点突出,难度适中。
二、具体题目解析1、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该题考查了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涉及了农业、土地制度、赋税制度等方面。
试题以历史文献、考古发现等为材料,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历史基础和深入的理解能力。
2、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该题以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为主题,选取了多个历史事件为背景材料,涉及了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等重要历史事件。
试题要求学生不仅掌握历史事件的经过,还要理解其历史意义和影响。
3、现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该题以现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为主题,涉及了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改造、改革开放等重要历史事件。
试题要求学生掌握历史事件的背景、过程和意义,并能够分析其对现代中国的影响。
4、世界古代文明该题以世界古代文明为主题,选取了古希腊、古罗马、古埃及等文明为背景材料,涉及了政治制度、文化传承等方面。
试题要求学生具备对古代文明的深入了解和分析能力。
5、世界近代史该题以世界近代史为主题,涉及了工业革命、殖民地运动、世界大战等重要历史事件。
试题要求学生掌握历史事件的背景、过程和意义,并能够分析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三、备考建议1、夯实基础知识高考历史试题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因此,学生在备考时要认真学习历史教材,掌握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人物和制度。
同时,要深入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过程和意义,形成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
2、提高解题能力高考历史试题不仅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还强调历史事件的深度理解和分析。
因此,学生在备考时要注重解题能力的提高,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技巧和方法。
要善于从多个角度分析历史事件,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3、关注时事热点高考历史试题往往会结合时事热点进行命题。
高考全国课标卷I历史选择题特点分析及复习建议
• (2016· 国标Ⅰ)30.1943年8月,国民党颁布《抗战期间宣传名词正误
表》,把“亲日派”“长征时代”“争取民主”“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 一战线”等归为“谬误名词”,禁止刊载。这反映了国民党 A.努力缓和与其他党派的矛盾 B.竭力塑造战时政府的形象 C.与中共争夺抗战的领导权 D.力图维护一党专制的局面 考点:抗日战争。 释读:答案D。材料信息:把“亲日派”“长征时代”“争取民主”“国共合 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归为“谬误名词”,说明国民党力图贬低其它 党派,强化自己的“核心领导”地位,D项符合;A、B项错误;抗是战争是 在国民政府领导的旗帜下进行的,领导权始终掌握在国民党手中,C项不存在。 故选D。 提示:一是坚持从材料得出结论;二是适当结合所学知识。但模块教材与高 考命题存在一些冲突:2015全国课标Ⅰ卷46题明确指出:“抗战时期,各党 派集中于国民党的领导之下”,这与传统教材强调“中共领导的抗日战争”
• • • •
•
• (2016· 国标Ⅰ)33.1702年英国国王威廉三世去世,安妮女王即位,当
时议会内部存在两个党派,安妮厌恶占多数席位的辉格党,于是解除了辉格 党人的行政要职,代之以托利党人。这说明在当时英国 A.议会无权制约国王 B.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 C.内阁制已基本确立 D.《权利法案》遭到破坏 考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释读:答案B。材料信息“安妮厌恶占多数席位的辉格党,于是解除了辉格党 人的行政要职,代之以托利党人”说明国王仍然拥有任命行政要员的权力, 但不能说明“议会无权制约国王”或“《权利法案》遭到破坏”;据所学知 识“君主立宪制的完善”是以议会多数党占据主动权,进而组阁为标志,材 料信息说明:当时英国政党内阁制尚未完全确立,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故 选B。 提示:又是利用“程度”陷阱造成考生失误:“无权制约”“尚未完 善”“基本确立”“遭到破坏”。同时也重视考查历史概念如:“君主立宪
按考点解读XX高考:文科综合全国卷I历史试题评析.doc
按考点解读XX高考:文科综合全国卷I历史试题评析处于新旧交替时期的XX年的高考,己然呈现向新高考过渡的特点,为新高考的变脸投石问路。
一、试卷结构分析:1、题型结构:选择题(12道)题量、分值不变,主观题37题学科内综合题(32分)、39题跨学科综合(20分)分值不变,完全保持了以往题型结构,但选择题命题形式已彻底改变以往的专题式组题形式,使试卷的命题视野更加幵阔,主干知识的覆盖面更广。
2、知识结构:中国古代史40分(选择题1道4分,主观题37题16分(第2、4问与世界史内容各计半),主观题 39题20分);中国近代现代史24分(选择题6道24分);世界近代现代史36分(选择题5道20分;主观题37题16分)。
与往年一样,三大板块的分值区别主要体现在选择题部分,主观题命题范围仍然在中国古代史与世界史。
二、试卷特点分析:1、试题编排次序注重古今中外的时序性和空间性的特点。
除12题考查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基本常识(古代地名中的“阴”的方位指示)外,13题至23题内容涉及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洋务运动、梁启超否定“科技万能说”、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建设、二战时期的中国外交成果、新中国成立、工业文明、明治维新、世界经济危机、两极格局、二战后朝鲜半岛局势,编排次序注重古今中外的时序性和空间性的特点。
这与新教材编排理念如出一辙。
2、试题命制重视运用鲜活的情景材料,典雅清新。
今年试题在情境性选择题的增多、精心选用及巧妙设计方面,过渡性、方向性非常明显。
1 2道选择题几乎全是情境题,情境材料涉及报纸评论、学者观点、生活场景、历史图片等、37题、39题非选择题更是容量巨大的图表资料、文献资料摘录。
试卷中几乎没有一题是对教材内容直接发问的,都需要学生在新情境下,运用学科知识,进行一定的思考后才能作答,这使得广大师生惊呼“变化太大”。
但人人惊呼“变化太大”的背后,其实体现新高考必然以情境题为主的特点。
3、仍然以考核能力为主,稳中求变。
2021高考全国乙卷历史试卷分析
2021高考全国乙卷历史试卷分析纵观全国乙卷历史部分试题的命制,基本上遵循着考试中心提出的“方向是核心,平稳是关键”的原则。
这也回答了我们在分析近几年考高考试题中,关于试题难度、考查重点等方面的“变”与“不变”这样的一个外在表象之下,所探讨的内在逻辑。
(一)变化部分1.以41题为例。
原二卷的41题从2016-2020年,除2018年是设问是3问外,其余年份均为2问。
而全国一卷的41题设问为3问的情况并不少见。
合并后,2021年的全国乙卷41题,不仅设问数量上为3问,且第3问为开放性设问。
从取材的主题上看,全国一卷从2017至2020年,以中外关联、中西历史横向对比为主(如2020年中德关系、2019年钢铁业的发展、2017年中西近代民族主义)四年考察三次;全国二卷围绕的主题,则是中国古代尤其是明清与近现代史的纵向串联为主(如2020海河治理、2019海关关税税率的调整、2017矿业政策),同样四年考查三次。
今年全国乙卷41题则选取了古希腊史学家希罗多德与汉代史学家司马迁的对比材料,从试题风格看,乙卷更接近原一卷。
2.创设情境更加灵活新颖,更加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生活。
考试中心要求命题“优化情境设计,强化关键能力考查”,《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也要求“采用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生活的素材,鼓励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关心日常生活、生产活动中蕴含的实际问题”。
如选择题第25题,通过创设西汉末---东汉中期部分地区民户数量变化表的学习情境,要求考生能够提取数据变化信息并进行综合分析,进而得出“长江以南经济发展加速”的认识。
27题提供了明清时流行“善书”的情境,28题提供19世纪末书商经营“经书”和“新学书籍”的不同状况的情景,30题创设太行山区农民土改后的生活化的场景,35题创设20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国纽约画派被美国中央情报局竭力崇拜等等的一系列社会情境。
特别指出的是,41题提供了两段学术专著摘录的材料,创设了学术情境,这在近年的41题几乎未见。
全国卷i历史试题分析与复习建议
年全国卷历史试题分析与复习建议一. 年全国卷历史试题的特点.突出主干知识,结构稳中有变;.重视试题立意,凸显课程理念;.《吕氏春秋·上农》中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
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世纪中叶,一位英国内阁成员在议会发言中说:“诸位都知道,战争与开战的权利是由国王掌握的……我们的宪法始终表明,国王在决定和平与战争时有权利让议会参与,也有权利不让议会参与。
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
”这表明在当时的英国.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国王专权.内阁依旧为国王所控制.国王仍旧保留某些名义权力.(年高考全国课标卷)(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有历史学者为说明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引用了如下公式:生产力科学技术*(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这一公式表明,科学技术有乘法效应,它能放大生产力诸要素。
——摘编自齐世荣总主编《世界史》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对上述公式进行探讨。
(说明:可以就科学技术与公式中一个或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述,也可以对公式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公式,并加以论述。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关注史学前沿,渗透多元史观;.呼应时政热点,彰显现代意识。
年全国卷及体现的社会热点二年高考学生答卷分析主观题分分值中,全省均分,与去年的基本持平。
其中题和题都比去年略低,题比去年高出。
题()小题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汉代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不同之处,并概括宋代理学第题()问,学生答卷主要呈现以下几个问题:.仅从材料找分,没有结合所学知识答题。
如答成“汉代儒学受到鄙薄,孔孟儒学受到尊崇”,照抄材料。
这种错误非常典型,人数较多。
. 史实记忆时空颠倒。
高考全国卷一历史试卷分析以及2020年备考建议(2020年整理).doc
2019年高考全国卷一历史试卷分析以及2020年高考备考建议一试卷分析整体分析:1内容分布:中国古代史(选择题24,25,26,27题,16分,选考45题(15分,计算分值)),共计31分;中国近现代史(选择题28,29,30,31题,16分,41题第(1)问中国部分,计4分,第(2)问,计10分,42题,计12分,选考第48题,计15分),共计57分;世界史(选择题32,33,34,35题,16分,41题第(1)问世界部分,计11分,选考题第46题,计15分),共计42分。
近5年,新课标高考真题分析得知,古代史30%,中国近现代史40%,世界史30%。
2019年高考试卷符合这一标准,中国近现代史部分,依然是复习的重点。
2字数统计:选择题部分:约1280字,表1幅,无图。
历年新课标卷分析选择题统计2007年,1236字,图1幅;2008年,1179字,表1幅;2009年,1121字,图一幅;2010年,1281字,图2幅;2011年,1518字,图2幅。
……2016年,约1200字,表1幅,图1幅。
2017年,约1200字,表3幅,图1幅。
2018年,约1200字,表1幅,图3幅。
分析得知,本次试卷选择题信息量符合标准,答题时间控制在12分钟以内。
有充足的时间认真做分析题。
主观题部分:依旧是三道,41,42必考题,45,46,47选考题。
41题,一幅图,一段材料,设问2小问,42题,一段材料,阅读量都不大,难度一般,容易得分。
具体题型分析:24题,B【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西周的宗法制度。
意在考查考生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其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历史解释。
【正确项分析】由材料数据分析以及所学可知,西周采用的是嫡长子继承制,因此,选择B。
【错误项分析】A项“长期”,错误;C项与题意无关;D项“弱化”,错误。
25题,C【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西汉的推恩令制度。
意在考查考生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其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历史解释。
高考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历史试题解析及备考建议
高考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历史试题解析及备考建议[Ⅰ试卷总体分析]与往年不同的是,2013年高考全国统一命题的新课标文综卷被分成了两套,即在河南、河北、山西等省份使用的全国Ⅰ卷和在贵州、甘肃、青海、西藏、黑龙江、宁夏、内蒙古等省份使用的全国Ⅱ卷。
全国文综试卷的整体命题思路稍微有所变化,但基本理念是一致的。
全国Ⅰ卷历史试题分为客观题(选择题)和主观题(非选择题)两个部分。
客观题只有一个单项选择题组,包括12道小题,题号为24―35题;主观题则细化为三个题组,分别是历史必修部分常规主观题组、SOLO题组和历史选修部分常规主观题组。
其中,历史必修部分常规主观题组只有第40题一道小题,SOLO题组也只有第41题一道小题,而历史选修部分常规主观题组由四道小题构成,题号为45―48题。
这与往年的试卷构成相比没有发生变化,学生对此也应该比较适应。
尽管全国Ⅰ卷历史试题的阅读量较大,但它所考查的知识点却是相当有限的。
这主要是因为它所容纳的题目数量是有限的,必修部分只有14道试题,4道选修题又限选1道,所以对每个学生而言,要做的试题总共只有15道,因此整张试卷能考查的知识点并不充分。
2013年高考全国Ⅰ卷历史试题所考查知识点的分布情况如下:由上表可知,全国Ⅰ卷历史试题力求所考查知识范围的分布均衡化。
不过,也有些许值得商榷的地方,比如说文化史所占比重相对偏小、中国古代史所占比重相对偏大等。
这就提醒我们在复习时切忌知识模块偏废的情况出现,而是要在综合平衡中夯实知识体系。
由于整套试卷所能考查的知识点较少,为了避免试卷对不同学生群体产生不公平的影响,试卷在命制时关注更多的是学生的能力,而非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Ⅱ试题解析]24.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
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
这表明()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解析】本题所给的有效时间信息是“战国”,旨在让学生比较此时秦国和东方六国在墓葬制度上的不同,即是否有明显等级差别,结果发现秦国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其实君王墓葬是能显出这种差别的,但这不是做题的主要信息),而东方六国则有明显等级差别。
全国卷文综历史试题评析及高考一轮复习方法指导
2019年全国卷文综历史试题评析及2019年高考一轮复习方法指导一、2019年高考全国卷历史试题评析2019年高考历史命题坚持以立德树人为立场,以服务选拔为导向,以提高试题质量为要求,试题学科特点突出,既注重主干基础知识考查,又强调学科素养和关键思维能力的培养,难度适中,实现了预期考试效果。
试题主要特点如下:(一)全面体现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深刻贯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坚持立德树人。
在某种程度上讲,立德树人是对“培养什么人”以及“怎样培养人”的一种积极回应。
在当前教育改革的背景下,“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所以,今年的高考也是充分体现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深刻贯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新课程标准的五大学科核心素养分别是: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唯物史观考察如24题:《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
这反映出,《墨子》( )A. 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B. 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C. 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D. 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试题体现了唯物史观“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这一基本观点。
《墨子》中的“圆”“直线”“正方形”“倍”等定义,杠杆原理、机械制造等记载(社会意识)和农业、手工业(社会存在)有关,这是先秦时期劳动人民在农业、手工业等领域总结的劳动成果,是劳动人民智慧的反映。
时空观念考察如30题:1948—1949年夏,英、法、美等国通过各自渠道同中国共产党接触,试探与将要成立的新政府建立某种形式的外交关系的可能性。
中共中央考虑:不接受足以束缚手脚的条件;可以采用积极办法争取这些国家承认;也可以等一等,不急于争取这些国家的承认。
这反映出()A. 中国共产党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B. 西方国家放弃了对国民党政权的支持C. 中国突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D. 新政府不急于获取国际支持A项的分析:建交的条件、建交的步骤及其时机由自己、自主决定,A正确。
2023年新高考I卷历史史料分析题型讲解
2023年新高考I卷历史史料分析题型讲解一、题型介绍历史史料分析题是新高考I卷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旨在通过分析给定的历史史料,考察考生对历史事件、人物、社会背景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本题型要求考生正确解读和分析史料,并且能够将其与相关历史知识相结合,形成独立的论述观点。
二、解题步骤1. 阅读史料-仔细阅读所给材料,并标注关键信息和问题。
2. 理解史料-理解史料中表达的观点、事实、背景等重要内容。
3. 分析史料-分析史料的意义、价值以及与相关历史事件的关联。
4. 运用历史知识-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对史料进行更深入的解读和分析。
5. 构建论述观点-依据史料和历史知识,形成独立的论述观点,并展开相关论据。
6. 表达思想-清晰明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使用恰当的论证方法和表达方式。
三、解题技巧1. 读懂史料要点-在阅读史料时,要注意全面理解史料的要点,分清主次。
2. 注重事实与观点的分辨-区分史料中的事实陈述和作者的观点表达。
3. 运用历史背景知识-对于一些特定的历史事件或人物,要结合所学的历史背景知识进行解读。
4. 注意历史时空背景-要将史料放在相应的时代背景中进行分析。
5. 多角度思考问题-通过对比、对照等方式,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形成更有深度的分析。
四、范例解析以下是一道2023年新高考I卷历史史料分析题的范例解析:【史料】某国历史学家甲:清朝亡国的主要原因是封建制度导致的腐败与内外交困。
【问题】请针对甲的观点简要分析其支持理由,并结合你的历史知识,提出自己的观点。
【分析】甲的观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封建制度导致的腐败以及内外交困。
他认为清朝亡国的原因在于这两个因素。
首先,封建制度导致的腐败。
清朝的封建制度存在着严重的等级森严和封建专制现象,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封建制度下,皇权至上,地方官僚的腐败现象严重,悬殊的贫富差距与压迫人民的压力不断加大。
这导致了清朝政权日益衰败,难以应对社会问题。
其次,内外交困也是导致清朝亡国的原因之一。
近三年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历史试卷分析
近三年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历史试卷分析2014年:一、试卷题型与知识分布与去年试题相比,今年高考试卷题型没有发生变化,但是,知识分布由去年的5道中国史题目和7道世界史题目改为8道中国史题目和4道世界史题目,考察中国史的题目明显增加。
试卷题型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100分,其中选择题占48分,非选择题占52分。
知识分布包括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六个部分的内容。
其中12道选择题中,六部分的考察的情况如下:考察内容题目数量分值中国古代史 4 16中国近代史 3 12中国现代史 1 4世界古代史 1 4世界近代史 1 4世界现代史 2 8非选择题部分考察情况如下:题号考察内容分值40 中西科技文化比较学科内综合试题2541 新史观模式下考查中国近代史创新试题12选做题45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1546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1547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48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二、试题特点2014年的历史试题与往年相比基本上保持了相应的稳定性,体现出“重视基础,考查能力,关注热点,材料灵活”的特点。
坚持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相结合,同时又侧重了分析和解读材料信息及运用理论知识来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命题设计注重历史学科素养培养和综合能力考查。
1、从考查内容上看①依托主干知识,重视基础性注重考查学生对所学历史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
遵循这一原则,试题所涉及的知识,都是课程中的基础知识,例如儒学的发展历程、宋明理学、清朝海禁政策、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变动、小农经济、维新变法、“一五”计划、美国1787年宪法、苏联新经济政策、欧元、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世界近代自然科学的建立、抗日战争、清末新政等等,这些都是重大历史问题,为考生所熟知,试题用主干知识考查学生的能力水平,有利于考生水平的发挥。
②关注社会现实,体现时代特点试题充分关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大问题,适度关注时代主题和社会热点,做到了学科特点和时代特点的有机结合,科学性和人文性相得益彰。
2020高考历史试卷分析(全国1卷)
2020⾼考历史试卷分析(全国1卷)很多同学说历史是⼀门⽞学,有时候做题不知不觉就做对了,有时候费⽼⼤劲仍然做不对,最后逐渐绝望,郁郁⽽终……今天⼩编在这给⼤家整理了2020⾼考历史试卷分析,接下来随着⼩编⼀起来看看吧!2020⾼考历史试卷分析⼀、总体评析2020年⾼考全国Ⅰ卷⽂综试卷历史试题(以下简称“历史试卷”)的试卷结构、题型题量、考试难度均相对稳定,具备区分效果,重点考查必备知识、关键能⼒、学科素养和核⼼价值。
突出历史学科在“五育并举”中的独特价值,有利于⾼考选拔德才兼备的⼈才、促进学⽣全⾯发展的素质教育要求。
⼆、试卷结构2020年⾼考全国Ⅰ卷历史试卷由12道选择题和5道⾮选择题组成,其中选修材料题三选⼀即可。
题型题号素材考点选择题24楚国国君称王中国古代政治史(4×12=48分)25阎⽴本《步辇图》中国古代⽂化史26宋代稻麦南北交流中国古代经济史27清代宗谱纂修社会化中国古代思想史28《格致汇编》互相问答统计表中国近代思想史29民国度量衡的状况中国近代经济史30建国伊始的经济政策中国现代经济史31安徽国企改⾰中国现代经济史32西⽅古代的法制建设世界古代政治史33蒙⽥“绅⼠教育理念”世界近代思想史34奢靡之城与悲惨之城世界近代政治史35墨西哥的外贸规定世界现代国际关系史⾮选择题41中德关系问题中国现代外交史(必修材料题25分)⾮选择题42话说⼤宋中国古代史(必修创新题12分)⾮选择题45清末新政历史上重⼤改⾰回眸(选修材料题15分)46凡尔赛体系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47苏绰中外历史⼈物评说三、试卷分析1、⾼举中国特⾊社会主义伟⼤旗帜,弘扬新时代使命精神历史试卷通过选取经典素材,采⽤新材料、设置新情景,以社会主义核⼼价值观汇聚共识,凝聚⼒量,培养学⽣关注时事、崇拜英雄的品德修养和责任意识。
第47题,通过介绍苏绰的治国之才和⾼尚⼈格,考查苏绰成才的原因及意义,培养学⽣树⽴报国之志和提升个⼈品质的道德观、⼈⽣观和价值观。
2023年全国新高考一卷历史试卷分析
2023年全国新高考一卷历史试卷分析背景2023年全国新高考是基于国家教育改革政策的一项重要举措。
历史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对于2023年全国新高考一卷历史试卷的分析,将帮助学生和教师了解试卷的特点,从而更好地备考。
试卷结构2023年全国新高考一卷历史试卷分为两个部分:选择题和主观题。
选择题选择题是试卷的第一部分,占总分的60%。
试卷中包含了多个选择题,涵盖了历史学科的各个方面。
这些题目旨在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学生需要根据题目中的信息,选择正确的答案。
在备考过程中,学生应重点关注历史知识的积累和理解,提高解题能力。
主观题主观题是试卷的第二部分,占总分的40%。
试卷中包含了若干个主观题,要求学生作答。
这些题目旨在考察学生的历史分析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学生需要根据所学知识和自己的思考,给出合理的观点和论述。
在备考过程中,学生应注重历史材料的综合运用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提高主观题答题水平。
备考建议备考2023年全国新高考一卷历史试卷,学生可以参考以下建议:1. 合理规划研究时间,平衡各个历史知识点的复;2. 多进行历年试题的练,熟悉试卷结构和题型,提高答题效率;3. 注重历史知识的积累和理解,掌握重要事件和人物的关系;4. 加强历史学科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5. 寻求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在研究中形成合作和互助。
总结2023年全国新高考一卷历史试卷旨在考察学生的历史知识和能力。
通过合理备考和积极努力,学生可以取得好的成绩。
希望以上分析和建议对学生备考2023年全国新高考一卷历史试卷有所帮助。
2021年高考试题真题——历史(全国乙卷) Word版含解析
A.纽约画派的创作方式受到各国民众欢迎
B.纽约画派的创作具有浓厚意识形态色彩
C.美国政府旨在扩大纽约画派的影响力
——《新五代史》
(1)分别概括材料一、二、三对冯道的评价。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影响人物评价的因素。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 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 D
解析:
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可知,西周时期诸侯国接受天子分封并进行世袭统治,西周中期至春秋时期,由于生产力不断发展,垦田数量增多,推动了诸侯国内部分封规模的扩大,故D项正确。
8. A
解析:
根据材料1950年及以后参加工作的职工社会出身情况中上海和天津工人占比大,这与上海和天津原有工业基础较好有关;陕西和新疆劳动农民出身多,新疆转业工人多;个体劳动者及一般市民一列上海最多;在学生一列中比列基本均衡,资本家一列中上海和天津占比大;通过梳理上述表格可知,上海和天津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较好,内地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较弱,结合近代以来工业发展状况可知内地与沿海原有工业基础差距大,故A正确。
C.阻碍了官方意识形态的推广D.冲击了儒家经典的神圣性
5.1898年,某书商慨叹废八股将使自己损失惨重,后来发现“经学书犹有人买”,其损失并不如以前估计之大,而该书商对新学书籍的投资不久又面临亏损。这可以反映出该时期
A.儒学地位颠覆B.列强侵略加剧
C.政局变化迅速D.西学深入民心
6.1934年,毛泽东提出:“我们是革命战争的领导者、组织者,我们又是群众生活的领导者、组织者……在这里,工作方法的问题,就严重地摆在我们的面前。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当时毛泽东强调改进工作方法意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高考全国卷一历史试卷分析以及2020年高考备考建议一试卷分析整体分析:1内容分布:中国古代史(选择题24,25,26,27题,16分,选考45题(15分,计算分值)),共计31分;中国近现代史(选择题28,29,30,31题,16分,41题第(1)问中国部分,计4分,第(2)问,计10分,42题,计12分,选考第48题,计15分),共计57分;世界史(选择题32,33,34,35题,16分,41题第(1)问世界部分,计11分,选考题第46题,计15分),共计42分。
近5年,新课标高考真题分析得知,古代史30%,中国近现代史40%,世界史30%。
2019年高考试卷符合这一标准,中国近现代史部分,依然是复习的重点。
2字数统计:选择题部分:约1280字,表1幅,无图。
历年新课标卷分析选择题统计2007年,1236字,图1幅;2008年,1179字,表1幅;2009年,1121字,图一幅;2010年,1281字,图2幅;2011年,1518字,图2幅。
……2016年,约1200字,表1幅,图1幅。
2017年,约1200字,表3幅,图1幅。
2018年,约1200字,表1幅,图3幅。
分析得知,本次试卷选择题信息量符合标准,答题时间控制在12分钟以内。
有充足的时间认真做分析题。
主观题部分:依旧是三道,41,42必考题,45,46,47选考题。
41题,一幅图,一段材料,设问2小问,42题,一段材料,阅读量都不大,难度一般,容易得分。
具体题型分析:24题,B【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西周的宗法制度。
意在考查考生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其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历史解释。
【正确项分析】由材料数据分析以及所学可知,西周采用的是嫡长子继承制,因此,选择B。
【错误项分析】A项“长期”,错误;C项与题意无关;D项“弱化”,错误。
25题,C【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西汉的推恩令制度。
意在考查考生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其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历史解释。
【正确项分析】由材料分析以及所学可知,汉武帝采用推恩令,打击地方诸侯,加强中央集权,因此,选择C。
【错误项分析】AB项与题意无关;D项过于绝对。
26题,C【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唐朝的文化。
意在考查考生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其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历史解释以及家国情怀。
【正确项分析】由材料分析以及所学可知,唐朝具有尚武精神,唐玄宗重视安国保民,维护统治秩序。
因此,选择C。
【错误项分析】A项与事实不符,“主流文化”仍是儒学;B项与题意无关;D项与题意不符。
27题,D【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明清的农产品的商品化。
意在考查考生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其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历史解释。
【正确项分析】由材料分析以及所学可知,明朝农产品的商品化,区域化,专业化。
因此,选择D。
【错误项分析】A项可以算一个次要因素:BC项与题意无关。
28题,B【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晚清经济结构的变化。
意在考查考生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其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历史解释以及家国情怀。
【正确项分析】由材料分析以及所学可知,晚清一些知识分子打破重农抑商的传统,从事一些商业行为。
因此,选择B。
【错误项分析】A项误读材料,曲解题意;C项“抛弃”,错误;D项“主导”,错误。
29题,A【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五四运动。
意在考查考生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其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历史解释以及时空观念,家国情怀。
【正确项分析】由材料分析以及所学可知,“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转向宣传马克思主义。
因此,选择A。
【错误项分析】B项与题意时间不符;C项与题意无关;D项与事实不符。
30题,C【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意在考查考生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其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历史解释以及唯物史观。
【正确项分析】由材料分析以及所学可知,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五四运动后,这场革命成为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性质的反帝反封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因此,选择C。
【错误项分析】AD项与题意不符;B项“扩大”,错误。
31题,D【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一五”计划。
意在考查考生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其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历史解释以及时空观念。
【正确项分析】由材料分析以及所学可知,“一五”计划期间,优先发展重工业,向苏联学习,因此,选择D。
【错误项分析】A项误读材料,曲解题意;B项,“科教兴国”,1995年提出,与题意时间不符;C项“蔚然成风”,错误,50年代末中苏关系出现裂痕,与题意时间不符。
32题,B【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古希腊的民主政治。
意在考查考生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其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历史解释。
【正确项分析】由材料分析以及所学可知,陪审法庭拥有司法权,因此,选择B。
【错误项分析】ACD项过于绝对,错误。
33题,D【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后的殖民扩张。
意在考查考生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其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历史解释。
【正确项分析】由材料分析以及所学可知,殖民者在殖民地掠夺劳动力原材料,投资设厂,资本输出。
因此,选择D。
【错误项分析】AC项是次要因素;B项,“最早”,错误。
34题,A【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工业革命。
意在考查考生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其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历史解释以及时空观念。
【正确项分析】由材料分析以及所学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工匠经验居多。
因此,选择A。
【错误项分析】BCD项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征。
35题,D【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文艺流派。
意在考查考生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其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历史解释以及时空观念。
【正确项分析】由材料分析以及所学可知,材料表现的是现代主义流派。
因此,选择D。
【错误项分析】A项是浪漫主义;BC项是现实主义。
41.(1)趋势:美国:产量长期稳步增长,到70年代中后期出现下降现象。
日本: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产量增长迅猛,70年代放缓。
苏联:稳步增长,70年代中后期放缓。
中国:快速增长。
原因:美国:国家采取大力干预经济政策促进经济发展,受滞胀影响。
日本:采取引进技术等方式促进经济高速发展,70年代在经济滞胀冲击下,经济发展减速。
苏联: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后经济发展逐渐停滞。
中国:重视发展重工业。
(2)经济体制改革推进,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建立;现代化建设加快,需求增大;科技水平提高;对外开放、引进外资;投资大幅增加。
42.略45.(1)“二十等爵”制反映了法家思想;“五等爵”制反映了儒家思想。
(2)对象:“二十等爵”主要授予军人;“五等器”主要授予官员。
作用:“二十等爵”制打破了世卿世禄制,激发了军队斗志,促成秦统一;“五等爵”制壮大了司马氏力量,为晋朝建立奠定基础。
46.(1)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成立;苏德战场和太平洋战场处于转折之中;北非的战略地位重要,英国与意大利在北非争夺激烈;德意军队进逼埃及亚历山大和开罗,英军形势危急。
(2)北非战场的转折点;二战的转折点之一;基本实现了英国在北非的战略意图。
47.(1)将西方先进质量管理科学引进中国;倡导并推动建立严格的全面质量管理制度;丰富了中国质量管理理论,将质量管理运用到生产实践,产生良好经济效益;在国家质量发展规划等制订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2)热爱、报效祖国;对科学的执着追求,奋发图强的精神;理论与实践结合。
二备考建议1学生应理性看待考试分数,不应有心理包袱。
发现问题,及时补救,才是上策。
2 重点回归考试大纲,认真总结错题和不能下笔的题,建立自己的错题库。
认真总结分析题的答题技巧。
3 认真研究近5年的真题,寻找真正高考的感觉。
4 准备5-10套高质量的模拟题,最好文综合卷定时练习。
5 答题妙法供参考:第一,平时练习争取选择题一分钟搞定,不能做出来的说明遇到知识盲点,做好记号,回头再做,没必要在这里浪费时间。
第二,选考题可以在拿到试卷后,开考前5分钟看看选考【重大历史改革】和【中外历史人物评价】,如果能够下笔的,等正式答题时先做到答题卡,再去做选择题。
天成老师小传天成者,字一十,号田野。
鄂承天府人,求学于蓉,耕于天朝近代史。
从事教学研究数十年,高三历史一线讲师。
常年深入研究高考考试大纲,历年真题,不定期修订全国各地月考试题解析。
特别是对新课标新教材的研究,具有深刻的认识和独到的见解,对高考大纲知识点、重点和难点了如指掌。
新课标高考2014年命中3道选择题(12分),1道主观题(25分)。
2017年,2018年选择题连续命中8道(32分),2019年高考,预测11道选择题,选修47题。
针对2020年高考,本人重新编订有《》,《心专题突破》;复习试题《2020年高考历史80分突破精编十套》,背诵秘籍《》。
第一次课,能够点中穴位,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从而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调整授课方式,安排试题顺序。
敝人在教学中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首先培养学生的兴趣!能够通过生动的语言,把枯燥的历史年代事件记忆变得有其科学性,生动有趣,变得直观浅显易懂,形象直观,语言风趣生动,从而尽快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
其次,高考知识点重点的掌握尤为重要。
在教学中发现,竟然很多孩子快高考了还不知道康熙,雍正的关系。
没什么,我会通过对比,联想等十多种方法,将高考考点相似,相反的等串讲在一起,让学生既了解史实,又能有效提分。
第三,答题技巧----得分宝典选择题六大技巧快速突破40分,分析题三大宝典提分技巧。
上过天成老师的课,半个小时后,大部分学生感慨到:哎,为何高一的时候,没有碰见天成老师。
天成老师一直践行“三有”教学:有趣(让学生听的下去),有效(确实帮助学生提分),有用(高考之后还能用的上这门知识)。
精神态度决定一切!同学,如果你对未来充满迷茫,我肯定能帮你突飞猛进。
本人将以自己的为高考而奋斗的亲身经历,告诉你:一个人的人生必须成为一部奋斗史!这部奋斗史,可能只有你自己最清楚,首先必须先感动自己!才能回报家人!本人希望能够帮助到同学们,这也是最大的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