傩堂戏简介

合集下载

德江县傩堂戏刍议

德江县傩堂戏刍议

德江县傩堂戏刍议德江县位于贵州省遵义市西南部,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资源的地方。

傩堂戏是德江县的地方戏曲艺术,在当地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该地区的一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德江县傩堂戏的历史、特点和现状。

傩堂戏起源于古代的祭祀活动,是一种古老的宗教仪式。

据史料记载,傩堂戏起源于西汉时期,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在演变过程中,傩堂戏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表演形式和风格。

它融合了舞蹈、歌唱、音乐、表演等多种艺术形式,是中国传统戏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傩堂戏在德江县得到了良好的传承和发展,成为当地文化的一大亮点。

在德江县的各个乡镇,都可以看到傩堂戏的表演。

它以其独特的表演形式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

傩堂戏的演出通常在重大的节日和宗教仪式上进行,是当地重要的文化活动之一。

傩堂戏的表演形式注重舞蹈和表演的结合,舞者们需要具备较高的舞蹈技巧和表演能力。

他们需要通过舞蹈动作和面部表情,来表现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傩堂戏的服饰也是非常精美华丽的,通常采用鲜艳的色彩和华丽的图案,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傩堂戏的音乐也是其独特之处,它通常采用传统的民间乐器,如二胡、琵琶、笙等。

这些乐器所演奏出来的音乐,既庄严肃穆又欢快活泼,能够为戏曲表演增添情感色彩,使观众更加投入到剧情之中。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傩堂戏也在不断创新与发展。

现代的傩堂戏不仅在表演形式上做出了改变,还注入了一些现代元素,以适应当今观众的审美需求。

傩堂戏也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得到了重视,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工作。

德江县的傩堂戏在当地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不仅是一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更是人们对历史和传统的传承和弘扬。

通过傩堂戏,人们可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了解祖先的智慧和勤劳,增进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随着社会的变迁和文化的冲击,傩堂戏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傩堂戏的传承人逐渐减少,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不高,导致傩堂戏的传承和发展受到了影响。

梅山傩戏

梅山傩戏
地处湖南省中部的新化县,在宋以前,为“旧不与中国通”的“梅 山峒蛮”的核心区域。如今被称为“蚩尤故里,天下梅山”,属苗瑶故地。 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绽放着一枝古老的民间戏剧奇葩——新化傩戏。它以 原始神秘、诙谐幽默以及平民化的特点被媒体和学术界誉为“真正古老的民 间傩戏”。新化傩戏主要流传于古梅山地区,属梅山傩戏的一部分,以湖南 省新化县为核心向周边辐射,东至株洲醴陵,南至邵阳绥宁,西到怀化辰源, 北抵益阳桃江,跨8市共25个县级行政区。新化土著巫傩传承的傩戏,实为保 存原生态最完整的傩事原始戏曲。
文化价
值 • 新化傩戏具有极高学术研究价值,是记录湖湘历史文化
的“典册”。它以中国南方原始狩猎经济与农耕经济为 基础,全面生动地记录了南方原始民族传统生产、生活 习俗。反映了古梅山族群不畏艰苦,披荆斩棘,开天辟 地,追求美好生活的意愿,同时又保存了不同时期融入 的中原文化元素,是研究南方民族融合史、宗教演化史、 民俗史的“活化石”,是戏剧发生学,戏剧形态学不可 替代的信息源,是研究湖湘历史文化不可再生的资料宝 库。新化傩戏剧目丰富,表演形式和内容丰富多彩,动 作粗犷,语言幽默诙谐,俏皮风趣,唱腔高亢亮丽又优 美婉转,自成体系,是我国傩戏艺术中的一朵奇葩。
尴尬 现状
• 随着传统农耕文化的衰落,城市化进程速度的加快, 新化傩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是社会观念更 新,祭祖酬神活动减少,傩戏表演机会也随之减少, 如《和梅山》就已有40年没演出过了二是傩戏艺人 报酬低,生存压力大,积极性不高,三是后继乏人, 老一代傩艺人相继去世,年轻一代大多外出打工, 也不太愿意学习傩艺表演,使得新化傩戏有失传的 危险。
历史衍

• 新化傩戏在周代为楚地“蛮夷”之“乡人傩’,汉 以后被视为官定祀典之外的“谣祀”,北宋中期梅 山归化后,徽宗、高宗朝均诏令禁毁,从此由梅山 巫亲家族以口传心授方式秘密传承,明中叶长江下 游各有入梅移民带来汉傩后,新化傩戏始以家传和 师传两系在土著和移民中交互传承。目前湖南省新 化县两类傩坛有20余个,家传10代以上的有石冲口 镇、洋溪镇、水车镇等乡镇的傩坛。

傩堂戏简介

傩堂戏简介

傩堂戏简介
傩堂戏,俗称“杠神”,是一种起源于民间祈福求财、辟邪渡关、延年增寿、占卜问卦的一种佩戴专有面具和服饰演出的地方戏剧。

主要分部在贵州、四川、重庆、湖南、湖北、广西、云南等省市,这些省市中又以贵州省德江县的傩堂戏保存最为完整。

由于德江县位于贵州高原东北部,地处武陵山、大娄山汇接处。

特殊地理位置和土家山民生活的环境,使得德江傩堂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遍布全县各个乡镇。

德江境内现有傩坛130多坛,傩艺师600多人。

傩堂戏演出时面具角色各异,台词幽默诙谐,唱腔器乐和鸣,舞蹈步履独特,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观赏性,被学术界誉为“戏剧活化石”。

2006年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保护名录,2007年国家文化部授予德江县“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傩戏之乡”,2012年中央电视台“乡土”栏目摄制组专程来德江采访,从此德江傩堂戏在央视屏幕上展示其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

为进一步传承民族民间文化,让更多的人认识德江,了解德江,2010年德江县民族中学对德江傩堂戏的舞蹈和音乐进行深研究,再创造,编创出了一套《傩舞韵律操》。

全套《傩舞韵律操》8小节,分别是端公步、关爷步、九洲步、先锋步、开山步、罡步、撒网步、秦童步,于2011年列为德江县民族中学校园课间操,深受师生喜爱,得到各级民族文化爱好者好评,倍受广场舞爱好青睐。

沅陵傩戏探源

沅陵傩戏探源

沅陵傩戏探源张大强傩是民间传说驱除瘟疫的神,为驱除疫鬼,我国许多地方都有迎神赛会的习俗,赛会由巫师主持,内容主要是民间说唱与巫教的祭祀活动,从事祭祀演唱的人,都要戴面具,一唱众和,与现在的假面舞颇有些相似。

这种赛会,在湘西沅陵,被称为傩戏,又因为这种戏,通常是由东家邀请戏班在堂屋中演唱,故而也被称为傩堂戏。

傩戏是沅陵最古老的戏剧,现在保留的剧目还有《孟姜女》、《七仙女》、《龙王女》、《鲍三娘》四大本和《蛮八郎卖猪》、《三妈土地》、《观花教子》等小本戏。

沅陵傩戏,以其保留着较为鲜明的古巫遗风而独树一帜,被称为世界戏剧的活化石,引起国际巫傩文化研究人员的注意与重视,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参加的沅湘巫傩文化研讨会,也曾指定在沅陵召开,沅陵成为傩戏无可争议的发源地之一。

沅陵傩戏在鸣锣开唱前,都要先在堂上设神坛,坛上供奉傩公傩娘,坛后要张挂彩绘的五岳神象,在坛前,还要布置彩纸扎的三洞桃源门,象征远古人类居住的岩洞。

戏台则扎在堂屋门前。

请班子的东家,目的是酬神许愿,因此他们请班子来演唱傩戏,沅陵人就称为“还傩愿”。

沅陵还傩愿时供奉的傩公傩母,传说中是远古时候的两兄妹。

有一天,兄妹俩的父亲,捉住了雷公,原来是只大公鸡,就把它关在一只大缸里,准备杀了来吃,因为正好家中没有盐了,父亲就出门找盐,临走时一再交待傩氏兄妹,不可揭开缸上的盖子,千万别放跑了雷公。

兄妹俩当时答应的蛮好,可等父亲一走,就起了好奇心,想偷看雷公到底长得啥样。

雷公于是哀求兄妹俩放它走,兄妹俩不敢,雷公就求给口水喝,对于这个要求,兄妹俩应允了。

谁知雷公喝了水,一下就来了劲,它飞出大缸,现了原形,临别时,从口中拔出一颗牙齿交给兄妹俩说:“你们把这颗牙齿栽了,到天下发洪水时,牙齿会结出一个大葫芦,可保你兄妹二人逃生。

”傩氏兄妹就照雷公的话做了。

后来,果然天象漏了似的,大雨不断,接连下了七七四十九天,大地洪水滥,所有陆地,全被淹没了,一切生灵,都让洪水吞噬了。

中国戏剧史上的活化石———傩堂戏

中国戏剧史上的活化石———傩堂戏

中国戏剧史上的活化石———傩堂戏
夏国康;田永红
【期刊名称】《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1988(000)002
【摘要】<正> 傩堂戏,是一种流行于土家族地区的民间剧种。

它以酬神祭祀为主要目的。

演出时头戴面具、身穿法衣、一般在厅堂内表演。

在湘、鄂、川、黔边区,都有这种戏,贵州、四川称之为傩堂戏或傩坛戏;湖北、湖南称之为傩愿戏或傩戏。

虽然叫法不同、表演上有细微差别,但其共同点是粗犷、古朴、源远流长,有中国戏剧“活化石”之称,是我国最古老的地方剧种之一。

湘鄂川黔流传的土家族傩堂戏,是在远古先民的原始宗教、特别是祭祖活动、原始歌舞的基础上产生的。

早期受到中原文化,特别是巴楚文化的直接影响;后期在元、明、清小戏发展高潮中,又受到了其它戏剧的影响,才逐渐形成为独具特色的一种民间戏剧形式。

【总页数】5页(P70-74)
【作者】夏国康;田永红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55
【相关文献】
1.非遗保护背景下的傩堂戏掌坛师及其传承行为刍议--傩堂戏传承人研究之二 [J], 许钢伟
2.傩堂戏掌坛师的身份辨析——傩堂戏传承人研究之一 [J], 许钢伟
3.试论傩堂戏的复杂性——以德江傩堂戏为中心 [J], 许钢伟
4.傩堂戏掌坛师的身份辨析——傩堂戏传承人研究之一 [J], 许钢伟;
5.论土家族傩文化"和谐"理念的主要表现
——基于德江傩堂戏的思考 [J], 张江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傩戏(德江傩堂戏)

傩戏(德江傩堂戏)

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神灵——德江傩堂戏德江县地处贵州北部,古为南蛮之地,战国时代属巴、楚。

巴人“俱事鬼神”和楚人笃信巫术。

楚地之巫,实以歌舞为职,目的是乐诸神。

《说文》里对于巫的注释是“女能事无形,以歌舞降神者也。

”德江傩堂戏就是由巫师还傩愿的酬神歌舞发展而成,现已遍布全省,汉、土家、苗、瑶、侗等族均有其演唱活动。

“傩堂戏”是土家族的一种祭祖活动,土家人叫“杠神”。

巫术、原始宗教崇拜和戏剧相交汇成为一种佩戴面具演出的宗教祭祀戏剧,形成了以傩仪、傩戏、傩舞、傩技为主要形式的傩文化,至今仍然活跃在黔东北的村村寨寨。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沈从文先生在小说《神巫之爱》中,对这德江傩堂戏的演出有十分传神的描写:“他(指神巫)头缠红巾,双眉向上直竖。

他脸颊眉心擦了一点鸡血。

红缎绣花衣服上加有珠绘龙虎划黄纸符咒。

手持铜叉和镂银牛角。

一上场便在场坪中央有节拍的跳舞着,还用呜呜的调子念着娱神歌曲。

他双脚不鞋不袜,预备回头赤足踹上烧得通红的铁犁。

那健全的脚,那结实的腿,那活泼的又显露完美的腰身转折的姿势,使一切男人羡慕,一切女人倾倒。

那在鼓声蓬蓬下拍动的铜叉上圈儿的声音,与牛角呜呜喇喇的声音,使人相信神巫的周围与本身,全是精灵所在。

”经过不断充实、扩展和完善,傩堂戏内容和剧目逐渐增多。

按内容其剧目大致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始祖戏内容,剧目有《天仙送子》《白旗先锋》等等,都是一些表示酬神还愿的古代戏种。

第二类是正本戏,又可分为大戏、小戏和折子戏三种,不仅包含传统戏内容,还包含了属地方性的戏。

而折子戏剧目有《庸堂会》、《梁祝姻缘》等等,为人们喜闻乐见。

它的曲调唱腔发展至今约有二三百种,不一而足,皆随内容而变化。

目前最主要和最流行的是"十二大腔"。

德江傩堂戏具有历史学、民俗学、宗教学、戏剧学等多学科学术研究价值;对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丰富和完善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具有原生态性,它与宗教仪式密不可分,在本质上也就是宗教祭祀的戏剧化和通俗化。

简要介绍凤凰的傩堂戏

简要介绍凤凰的傩堂戏

简要介绍凤凰的傩堂戏
凤凰傩堂戏是一种源于中国民间的传统戏曲形式,主要流行于湖南省凤凰县,因其独特的表演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而备受国内外观众的喜爱和推崇。

傩堂戏起源于古代祭祀活动中的巫术表演,经过长期的演变与发展,逐渐形成了一种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戏曲形式。

凤凰傩堂戏在表演形式上以全扮面和泥塑头像为主要特色,演员手持各种器物进行舞蹈、击鼓、挥扇等动作,配以清脆悦耳的乐器声音,形成了独特的演出风格。

凤凰傩堂戏的内容主题广泛,既有传统的历史故事、神话传说,也有现代化的主题、社会现实生活等。

演员们在表演中,不仅要具备出色的演技和舞蹈技巧,还要具备强烈的情感表达能力,以及高超的音乐造诣。

凤凰傩堂戏在文化传承上具有重要意义。

它不仅是凤凰地区的文化符号,更是保持传统文化血脉的重要载体。

凤凰傩堂戏的演出,不仅能够传递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还能够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

总之,凤凰傩堂戏是一种具有独特魅力的戏曲形式,其它既传承了传统文化,又具备现代艺术元素,深受国内外观众的喜爱与推崇。

我们应该重视和支持凤凰傩堂戏的传承和发展,让其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17.德江傩戏文化

17.德江傩戏文化

多。
傩戏表演乐器
一场傩戏需要乐器:傩面具、
鼓、锣、唢呐
牛角演奏傩戏
傩艺师的表演
演员仍戴各色面具,保留了浓郁的宗教色彩,面具多者36面,少者戏的演出形式很特别。首
先,它的表演大多戴面具。
早期的傩戏角色,便是靠面 具来区分角色行当。面具又 称脸子或脸壳子,多为木质, 近年亦多丝质,所绘花纹及 色彩,各地大同小异。
傩戏布景
剪纸、染印、绘画、书法、建筑等艺术为一体
传统剧目
傩戏传统剧目
《龙王女》
《孟姜女》
《桃源洞》
《庞氏女》
演出音乐
1、民间歌曲
2、民间宗教音乐 6、对唱和帮腔 3、说唱
5、民间特色器乐
4、民间戏曲音乐
剧目分类
剧目有傩坛正戏、傩堂小戏、 大本戏3 类,而以在还傩法 事程序中演唱的傩坛正戏为
傩戏表演一
傩戏表演二
德江傩 戏三
巫术表演
傩戏杂技
在德江的 "土家族傩堂戏 "中,
还有一些非常独特的 "绝活 ", 十分高难惊险,如"踩刀祭"、" 溜铧口"、"翻叉耍"等表演,无 疑是继承了古代巫术用符咒 威力进行表演的传统
傩戏角色:生、旦、净、丑
面具绘制
面具用樟木、丁香木、 白杨木等不易开裂的木 头雕刻、彩绘而成,按 造型可分为整脸和半脸
德江傩堂戏是一种民间小戏剧种。由巫 师还傩愿的酬神歌舞发展而成演唱活动
德江县保存有完整的古老傩堂戏,是有 名的“傩戏之乡”。德江傩面具,民间 是表现傩堂戏人物性格特征和面部神态 的主要道具
称“脸壳”、“脸壳子”、“鬼脸壳”,
德江傩戏之乡

阳戏、傩戏-酉阳神奇的巫术文化

阳戏、傩戏-酉阳神奇的巫术文化

流传在重庆市⾣阳⼟家族苗族⾃治县境内的傩戏,可追溯到殷商时期,距今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被称为戏剧的活化⽯。

傩戏,⼜叫“傩愿戏”、“傩堂戏”,它源于原始社会图腾崇拜的傩祭,是⼟家先民为驱⿁逐疫举⾏的⼀种祭祀仪式。

主要特点是⾓⾊都戴⽊制假⾯,扮做⿁神歌舞。

傩戏⾯具⼀般⽤柳⽊、⽩杨⽊制作,在⾯具造型上,注重⼈物性格的刻画,依此可将傩⾯具分为⼏⼤类:正神、凶神、世俗⾯具、丑⾓⾯具、⽜头马⾯。

正神都是正直善良、图中开⼭⾯具威武、凶悍、怪异,⽽容黝⿊发亮,眼球突出,呲⽛咧嘴,眉⽑上扬。

雕刻粗放概括,奇特骠悍的⾯⽬,使⼈感到⼀种神秘的威⼒和粗犷的美。

傩舞贯穿于傩堂戏的整个开坛法事和傩戏中,掌坛师头戴观⾳⽟佛冠,⾝穿法⾐,下围罗裙,左肩搭排带,右背插神鞭;左⼿拿⽜⾓,右⼿执师⼑迎神作法。

掌坛师的舞蹈最为优美。

有“踩九洲”、“踩⼋卦”、傩戏,伴⽣于中国远古⼈类的祭祀、驱役逐⿁等活动,被世⼈誉为“戏剧活化⽯”。

道真的傩戏,⾃元代由仡佬族⼈从中原引⼊境内,是⼀种宗教与艺术相结合、酬神与娱⼈相结合的原始戏曲形式。

凡正戏剧⽬,都戴上各种不同⾓⾊的⾯具,锣、⿎、唢呐伴奏,亦歌亦舞,有唱有⽩,庄重诙谐,⽂、武、美、丑相戏其间。

道真傩戏常见的⼈物脸谱有40余种。

⽽戏班通常必备的⾯具有⼭王、将军、判官、唐⽒太婆等25种,道具主要有印、牌带、师⼑、令牌等20余种;服装有蟒袍、罗裙、龙凤花鞋等近20种。

道真傩戏服饰向为讲究,冠、⾐、裙、裤多合古式,多⽤蜀饰加民族刺绣作成,⾊彩鲜明,⼯艺精湛,神韵独特。

傩戏的内容丰富精深,凡寿祝、婚嫁、⽴房、还愿,有请必演。

“将军打马”等舞蹈。

时⽽腾跃蹦跳、翻滚旋转;时⽽轻踏慢搓,抑扬跪拜。

阳戏是地道的⼟家族剧种。

早先叫扬花柳,为民间艺⼈⾏乞或风尘⼥⼦卖唱糊⼝的表演艺术,后经艺⼈的加⼯改造,才形成⽣旦净丑末⾏当齐全的地⽅剧种。

阳戏表演重做⼯少武打,多演⽂戏、家庭戏、悲剧,⽣活⽓息浓。

旦⾓在阳戏中居各⾏之⾸。

傩戏[最新]

傩戏[最新]

在中华戏曲的大家庭里,有些一直生活在民间的特殊组成部份,比如傩戏、目连戏、木偶戏、影戏等,它们构成民俗文化的一部份,并覆盖了很大的地面和区域。

它们独立于以士大夫文化为主的主流文化之外,属于底层的、民间的、边缘的文化形态,越是偏远地区,越是主流文化覆盖不到的地区,它们越是兴盛,越是充满生机和活力。

像傩戏的主要分布区域就集中在云南、贵州、江西客家等文化相对闭塞落后的地区。

傩戏是在傩舞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戏剧形式。

傩舞是古代“傩祭”仪式中的一种舞蹈。

傩祭渊源于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到商代形成了一种固定的用以驱鬼逐疫的祭祀仪式。

周朝叫傩。

周朝不仅有乡人傩,周天子和诸侯国还举行“大傩”、“国傩”。

《周礼·夏官》说,傩祭时,方相氏身披熊皮,戴着有四只眼睛的面具,一手执戈,一手扬盾,率领戴面具、披毛顶角的“十二兽”及大队“子”(由少年儿童扮演)到宫室各处跳跃呼号,并合唱充满巫术咒语味道的祭歌,以驱逐“疫鬼”。

北宋时,宫廷傩舞中已没有方相氏、十二兽、子等角色,出现了由伶人装扮的将军、门神、判官等人物。

从人物的搭配看,表演已可能有一定情节,并向着娱人的方向发展。

傩戏经历了各个朝代,形式不断发生着变化,流传至今,成为重要的信仰民俗中国的傩戏具有悠久的历史。

远古时代的傩戏并不是一种娱乐形式,而是一种祭祀的仪式。

随着历史的演变和社会的发展,“傩”发生了从娱神到娱人的转变,大约到了宋代,傩戏已经成为很多地域的流行娱乐方式。

衰亡。

然而偏僻的西南地区,由于环境相对封闭,傩戏得以保留下来。

面具是傩戏最为重要、最为典型的道具。

演员佩戴面具是傩戏区别于其他戏剧的重要特征。

面具是神灵的象征和载体,如何对待面具,往往要遵守约定俗成的各种清规戒律。

人一戴上面具即表示神灵已经附体,不得随意说话和行动。

尽管傩面具被赋予了复杂而神秘的种种宗教和民俗的含义,但它本身就是一种造型艺术。

傩堂戏是一种宗教祭祀色彩很浓的戏剧,至今在贵州境内大部份县市仍有遗存,尤以黔东和黔北的德江、思南、沿河、印江、铜仁、江口等县流传最广。

傩戏 傩文化

傩戏  傩文化
的农 耕 民族 最早种植 的是 糯 稻 , 以“ 文化 ” 就是 “ 文化 ” 所 傩 也 糯 。

傩 堂戏是傩 戏 家庭 中的 一个 重要 品类 , 因演 出 多在 傩 堂 ( 愿主 家 堂屋 ) 里进 行 , 名 ; 故 它
又有傩 愿戏 、 愿 戏 、 坛戏 、 傩 傩 端公 戏 、 脸 壳戏等 别称 。傩 堂戏 的特 点是 : 鬼 它的 演 员都 是 专 职 或半职 的巫 师 ( 又叫“ 端公 ” “ 或 土老 师” , 出以巫 、 )演 道合 一 的组 织—— “ 傩坛 ” 为单 位 , 围
绕 着冲傩 还 愿而进 行 , 宗教 色彩 十 分浓 厚 。 除贵 州之 外 , 川 、 南 、 北 、 南等 省 都 有 傩 四 湖 湖 云
堂戏 , 不如 贵 州普遍 。 但 贵 州傩 堂戏覆 盖 面积 广 , 全省 大部 分县 、 市都 有分 布 , 中尤 以黔 东的德 江、 南、 河 、 其 思 沿 印江、 松桃 、 口、 仁 、 阡 , 北的 道 真 、 川 、 潭 , 东 南的岑 巩 、 平 , 西北 的 纳 雍、 江 铜 石 黔 务 湄 黔 黄 黔
文社 会领 域 里建树起 一 门新 兴 学科 — —傩 学, 引起 中外 学者 的关 注。
2 0 年 5月 , 合 国教科 文 组 织公布 了 l 01 联 9项人 类 口头 与非物质 遗 产代表 作 , 同年 1 0月 公 布 了“ 文化 多样性 ” 宣言 , 自此 , 抢救 与保 护 非物质 文化 遗 产 , 护与推 进 文化 的 多样 性 , 保 成
Hom lU i r t, e i 0 1 0 B i g N r a n e i B i g1 0 9 ) i f v sy j n
Absr c : Th s t e i s u s st su si o u rt t d fCh n s ls is ta t i h ssdic s e wo is e n gu x eo he su y o i e e c a sc .On t efr tis h s sue i r g r ig t e e t b ihme to u x e a n id p n e ta a mi icp i e,s me g d l sa e s g e — e a dn h sa ls n fg o u sa n e e d n c de c d s iln o uie i r u g s ne td fr d s u so e o ic s in.Re ae o t e s c nd is e a o e meho o o y o o u lt d t e o s u utt t d lg fgu x e,tx u lc tcs ,r so h b h e t a r iim i et—

贵州傩堂戏面具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

贵州傩堂戏面具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

贵州傩堂戏面具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1. 引言1.1 背景介绍贵州傩堂戏是一种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传统戏剧形式,而傩堂戏面具更是其独特之处。

傩堂戏面具作为戏剧演出中不可或缺的道具,不仅在外观上起到装饰作用,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之间展开了思考。

本文旨在通过对贵州傩堂戏面具进行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探讨如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相结合,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通过研究和设计,可以更好地展现贵州傩堂戏面具的特点,挖掘其文化内涵,并将其转化为创新的设计理念,从而为文化创意产品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通过对贵州傩堂戏面具的文化及传统进行深入挖掘和研究,探索其在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的潜力和价值,从而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通过对贵州傩堂戏面具的特点和历史背景进行分析,我们旨在设计出具有独特文化内涵和美学价值的创意产品,同时结合现代设计理念和工艺技术,将传统文化元素与当代审美需求相融合,推动贵州傩堂戏面具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贵州傩堂戏面具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同时将其推广至更广泛的市场与受众群体,增强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热爱,促进文化的多元共生与发展。

2. 正文2.1 贵州傩堂戏面具的特点贵州傩堂戏面具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之一,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

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色彩斑斓:贵州傩堂戏面具在色彩运用上非常丰富多彩,常见的有红色、黄色、绿色、蓝色等各种鲜艳明快的颜色,这些色彩组合形成了独特的视觉效果,吸引人眼球。

2. 塑造生动:傩堂戏面具的造型生动夸张,通过夸张的表情和形态来表现戏剧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情绪状态,从而使观众更加直观地理解戏剧内容。

3. 巧匠技艺:制作贵州傩堂戏面具需要经验丰富的工匠进行精细雕刻和绘制,要求技艺高超,每一个面具都是匠人倾心之作,展现了匠人的技艺和艺术水平。

傩戏

傩戏

傩戏傩戏求助编辑百科名片傩戏傩戏,又称傩堂戏、端公戏,是在民间祭祀仪式基础上吸取民间戏曲而形成的一种戏曲形式,广泛流行于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陕西、河北等省。

演出剧目有《孟姜女》、《庞氏女》、《龙王女》、《桃源洞神》、《梁山土地》等,此外还有一些取材于《目连传》、《三国演义》、《西游记》故事的剧目。

目录基本信息历史发展传统剧目表演特点演出音乐演出形式傩戏分类傩戏·武安傩戏傩戏·池州傩戏傩戏·侗族傩戏傩戏·沅陵辰州傩戏傩戏·德江傩堂戏浙江省长兴县傩戏现状传承展开基本信息历史发展传统剧目表演特点演出音乐演出形式傩戏分类傩戏·武安傩戏傩戏·池州傩戏傩戏·侗族傩戏傩戏·沅陵辰州傩戏傩戏·德江傩堂戏浙江省长兴县傩戏现状传承展开编辑本段基本信息傩戏(武安傩戏、贵池傩戏、侗族傩戏、沅陵辰州傩戏、德江傩堂戏)时间:2006年类别:传统戏剧地区:河北、安徽、湖南、贵州、江西、陕西、湖北、四川、湖北等。

编号:Ⅳ—89相关传承人:李增旺刘臣瑜姚家伟龙子明龙开春李福国张月福安永柏蒋品三编辑本段历史发展傩戏(拼音:nuóxì),中国的傩戏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源于原始社会图腾崇拜的傩祭。

到商代(前1600-前傩戏使用的面具1046)形成了一种固定的用以驱鬼逐疫的祭祀仪式,先秦时期就有既娱神又娱人的巫歌傩舞。

明末清初,各种地方戏曲蓬勃兴起,傩舞吸取戏曲形式,发展成为傩堂戏、端公戏。

傩戏于康熙年间在湘西形成后,由沅水进入长江,向各地迅速发展,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和艺术风格。

傩戏流行于四川、贵州、安徽贵池、青阳一带以及湖北西部山区。

湖南、湖北的傩堂戏吸收了花鼓戏的表演艺术,四川、贵州的傩戏吸收了花灯的艺术成分,江西、安徽的傩戏则吸收了徽剧和目连戏的养料。

傩戏用反复的、大幅度的程序舞蹈动作表演,多在固定的节日演出。

苗 族 傩 戏

苗 族 傩 戏

苗族傩戏作者:杨正周【字体:】【加入收藏】【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地处牛角山南麓的小塘寨位于丹寨县排调镇加配村境内,是一个苗族聚居的民族村寨。

这里遗存有一种古老的民间文化现象即傩堂戏,这是苗族戏剧的“活化石”之一。

在此,姑且称之为苗傩。

在小塘寨,傩文化流传已有三百多年历史。

据田法兴、田维周等傩戏师介绍,傩堂戏的社会功能主要是祈神禳鬼、消灾免难、接利纳吉等,兼有娱神娱人、活跃地方民族文化的性质。

苗傩有“文戏”和“武戏”之分。

做“文戏”不戴面具(面具俗称为鬼脸壳),谓之为“法事”。

表演时,需有吹海螺、敲木鱼、大小钹、锣、鼓、撞铃各一人组成(即称乐队),掌坛法师使用印尺、令尺、卦、神印等法器,“法堂”一般设在主家堂屋内或天井坝中。

是时,敲锣打鼓,又唱又念,手舞足蹈,表现一定的故事情节或整个故事内容。

围观者数以百计,通宵达旦。

“武戏”谓之“还愿”,有“财愿”、“护家愿”、“招魂愿”、“脱疾愿”、“企盼愿”等多种。

做“武戏”须戴面具,面具选用不容易开裂的木料(如楠木)制作,经过取材、造样、画型、抠瓤、雕刻、打磨、上色、加蜡、涂油等工序制作,面相有男有女,有鬼有神,慈目善脸、喜笑颜开者有之,龇牙露齿、轮睛鼓眼者有之,滑稽小丑者有之……表演时,需由吹牛角、摇师刀、敲锣、鼓、钹等各一人组成,掌坛法师使用“排阴带”、麻鞭、祖师杖、斧头、令尺、卦、神印等愿器,“武戏”必须设在主家堂屋内。

表演动作粗犷质朴,与“文戏”表演有所区别。

“文戏”布置较简单省事,“武戏”较复杂讲究,至少一周才能布置得当。

“法事”与“还愿”时间通常选在每年冬月至次年清明节前的吉日进行,吉日大多选在“猪场天”(亥日)、“马场天”(午日)或“鸡场天”(酉日)。

做“法事”或“还愿”都必须备大米一石(400斤),糯米三斗(120斤),白酒十坛(250斤),肥猪一头(150斤左右),雄鸡一只,豆腐二百块,香100 把,纸钱10坨,红烛12挂(480支),大小香钵82个,酬金70至100元。

印江傩堂戏介绍

印江傩堂戏介绍

傩堂戏是傩祭法事结束后开洞娱人唱的戏。

傩堂戏剧目有正戏和杂戏之分;正戏,即由唐氏太婆和尖角将军请出锁在桃园三洞中的24个面具,它代表24出神戏,分半堂戏和全堂戏,半堂戏12个剧目,全堂戏24个剧目。

上半堂戏为《开路将军》、《安安送米》、《雪山放羊》、《押兵先师》、《柳毅传书》、《开山猛将》、《勾判仙锋》、《九州和尚》、《十州道士》、《刘十四娘打阴叉》、《关圣帝君》、《唐氏太婆》。

下半堂戏为《甘生赶考》、《搬师娘》、《先锋》、《秦童挑担》、《梁山土地》、《文王卦师》、《蔡阳大将》、《梅香丫环》、《八仙庆寿》、《钟馗斩鬼》、《三孝堂》、《玉林投军》。

正戏出场人物较少,少则一、二人,多则七、八人,故事情节较完整,但艺术上亦比较粗糙,只初具戏剧的某些要素,其中部分剧目是为冲傩还愿服务的,戏中夹有祭祀活动,宗教色彩亦浓厚,可从中看到傩祭向傩戏过渡的痕迹,如《开路将军》、《引兵土地》等;也有故事情节较复杂的,它的取材或神话传说、或历史故事、或现实生活,人物设置、情节安排、语言提炼等都较为合理;思想性和艺术性亦较高,如《柳毅传书》、《甘生赶考》已从宗教的束缚中解脱出来。

杂戏,即穿插在正戏之间演出的戏,又称花花戏,杂戏已摆脱祭祀的束缚,成了独立的戏剧艺术,其主人公不再是傩堂神祗而是现实生活中的低层人物(农民、渔夫等),亦有历史人物或神话中的人物,演出的目的也不再是为了驱逐疫鬼和祈祷纳吉而是娱人,使人们在娱乐中领悟生活和命运的真谛。

杂戏的剧目丰富,有的是从其它剧中移植而来,亦有傩戏艺人创作的,如《张少子打鱼》、《陈幺八娶小》、《傻二赶场》等,这些剧目情节生动,郁郁艳艳,语言诙谐,词理温润,如玉笛横秋,娱人性强,具有世俗色彩,彻底清除了傩堂神祗和宗教迷雾,映射出人性的光芒,它对印江花灯戏的形成和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

中国傩戏在贵州

中国傩戏在贵州

中国傩戏在贵州——贵州民俗傩文化粗见目录一.傩文化简介二.文化与传承三.载歌载舞,瑰丽的无形民俗文化四.傩戏面具,珍贵的有形民俗遗产五.傩文化之我见六.参考文献一.傩文化简介傩戏,也称傩舞,是中国地方戏曲剧种之一。

约在元明时由古代傩仪发展而成。

初是以歌舞演故事,待到钟馗形象在傩仪中出现,傩戏才应运而生。

钟馗打鬼的故事始见于唐人传奇志怪小说集《逸史》,戏曲里的钟馗形象即从小说移植而来,演钟馗3次进京应试,因权相杨国忠作梗,不中,愤而身亡。

玉皇大帝悯其刚正不阿,敕封判官,统领天下鬼怪;青黄赤白黑五鬼不服,大闹,被钟馗降服。

傩戏流行于四川、贵州、安徽贵池、青阳一带以及湖北西部山区。

中国西南部贵州省东北部地区至今还有大量傩文化遗存,许多地方有傩戏演出。

德江县至今还有六十几坛傩坛,演员上百人,德江傩戏古朴、粗放、保存着傩戏文化较多的原始形态,法事内容十分繁多。

贵州地戏是属于军傩系列的傩戏,是傩戏发展的较高级层次。

其代表为:威宁彝族傩戏“撮泰吉”(变人戏),黔东北(铜仁地区)傩戏群,黔北(遵义地区)傩戏带,黔中地区(安顺等地区)地戏。

傩文化作为一个庞大的文化系统,涵盖面广,影响层面深,对于民俗研究具有巨大的贡献。

在这个庞大的文化体系中,包含着多种多样的可研究的民俗文化。

下面我想在几个方面上对傩文化进行个人理解上的阐述。

二.文化与传承要知道什么是傩文化,首先得了解什么叫“傩”。

“傩”这一名称,用的并不是汉族的语言,用的是侗台语族的语言。

傩,音挪(nuo),在侗台语族中,这一个音符只要变化声调,就可以代表许多事物。

侗台语族称稻、田、鸟、人、民族等为“傩”,故“傩”有祭祀稻神、田神、水神、鸟神、祖神等多种含义。

中国字是象形文字,由象形、会意、记音三要素组合而成。

它的意义往往包含在它的象形之中。

傩字的繁体字由“亻”、“堇”、“隹”三字合成,“亻”字表示它与人事有关,“堇”是记音,“隹”就是雀。

因此,“傩”就是崇拜神雀的农耕民族所举行的“神雀祭”。

中国傩戏在贵州

中国傩戏在贵州

中国傩戏在贵州——贵州民俗傩文化粗见目录一.傩文化简介二.文化与传承三.载歌载舞,瑰丽的无形民俗文化四.傩戏面具,珍贵的有形民俗遗产五.傩文化之我见六.参考文献.傩文化简介傩戏,也称傩舞,是中国地方戏曲剧种之一。

约在元明时由古代傩仪发展而成。

初是以歌舞演故事,待到钟馗形象在傩仪中出现,傩戏才应运而生。

钟馗打鬼的故事始见于唐人传奇志怪小说集《逸史》,戏曲里的钟馗形象即从小说移植而来,演钟馗3次进京应试,因权相杨国忠作梗,不中,愤而身亡。

玉皇大帝悯其刚正不阿,敕封判官,统领天下鬼怪;青黄赤白黑五鬼不服,大闹,被钟馗降服。

傩戏流行于四川、贵州、安徽贵池、青阳一带以及湖北西部山区。

中国西南部贵州省东北部地区至今还有大量傩文化遗存,许多地方有傩戏演出。

德江县至今还有六十几坛傩坛,演员上百人,德江傩戏古朴、粗放、保存着傩戏文化较多的原始形态,法事内容十分繁多。

贵州地戏是属于军傩系列的傩戏,是傩戏发展的较高级层次。

其代表为:威宁彝族傩戏“撮泰吉”(变人戏),黔东北(铜仁地区)傩戏群,黔北(遵义地区)傩戏带,黔中地区(安顺等地区)地戏。

傩文化作为一个庞大的文化系统,涵盖面广,影响层面深,对于民俗研究具有巨大的贡献。

在这个庞大的文化体系中,包含着多种多样的可研究的民俗文化。

下面我想在几个方面上对傩文化进行个人理解上的阐述。

二.文化与传承要知道什么是傩文化,首先得了解什么叫“傩”。

“傩”这一名称,用的并不是汉族的语言,用的是侗台语族的语言。

傩,音挪(nuo),在侗台语族中,这一个音符只要变化声调,就可以代表许多事物。

侗台语族称稻、田、鸟、人、民族等为“傩”,故,傩”有祭祀稻神、田神、水神、鸟神、祖神等多种含义。

中国字是象形文字,由象形、会意、记音三要素组合而成。

它的意义往往包含在它的象形之中。

傩字的繁体字由“彳”、“堇”、“隹”三字合成,力”字表示它与人事有关,“堇”是记音,“隹”就是雀。

因此,“傩”就是崇拜神雀的农耕民族所举行的“神雀祭”。

35傩戏之乡-德江

35傩戏之乡-德江

傩戏表演一
傩戏表演二
德江傩 戏三
巫术表演
傩戏杂技
在德江的"土家族傩堂戏"中, 还有一些非常独特的"绝活", 十分高难惊险,如"踩刀祭"、" 溜铧口"、"翻叉耍"等表演,无 疑是继承了古代巫术用符咒 威力进行表演的传统
傩戏角色:生、旦、净、丑
面具绘制
面具用樟木、丁香木、 白杨木等不易开裂的木 头雕刻、彩绘而成,按 造型可分为整脸和半脸 两种,整脸刻绘出人物 戴的帽子和整个脸部, 半脸则仅刻鼻子以上, 没有嘴和下巴。
Contents
Part1
基本信息
Part5
演出音乐
Part2
历史发展
Part4
表演特点
Part3
传统剧目
Part6 傩戏传承
傩戏发展起源
三千多年 前的周代
起源
唐宋 时期
流行
元明 之际
发展
清朝 民国
鼎盛
傩戏历史发展
基本信息
德江傩堂戏,属于传统戏剧,流传于四川、贵州、 湖北等地。
傩堂戏介绍
谢谢 观看
傩戏表演乐器 一场傩戏需要乐器:傩面具、 鼓、锣、唢呐
牛角演奏傩戏
傩艺师的表演
演员仍戴各色面具,保留了浓郁的宗教色彩,面具多者36面,少者有5面,木质雕缕,神态各异。
傩坛戏
傩戏表演
傩戏的演出形式很特别。首 先,它的表演大多戴面具。 早期的傩戏角色,便是靠面 具来区分角色行当。面具又 称脸子或脸壳子,多为木质, 近年亦多丝质,所绘花纹及 色彩,各地大同小异。
只有武戏配音。凤凰最原始古老的剧种。
傩戏布景
剪纸、染印、绘画、书法、建筑等艺术为一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傩堂戏简介
傩堂戏,俗称“杠神”,是一种起源于民间祈福求财、辟邪渡关、延年增寿、占卜问卦的一种佩戴专有面具和服饰演出的地方戏剧。

主要分部在贵州、四川、重庆、湖南、湖北、广西、云南等省市,这些省市中又以贵州省德江县的傩堂戏保存最为完整。

由于德江县位于贵州高原东北部,地处武陵山、大娄山汇接处。

特殊地理位置和土家山民生活的环境,使得德江傩堂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遍布全县各个乡镇。

德江境内现有傩坛130多坛,傩艺师600多人。

傩堂戏演出时面具角色各异,台词幽默诙谐,唱腔器乐和鸣,舞蹈步履独特,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观赏性,被学术界誉为“戏剧活化石”。

2006年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保护名录,2007年国家文化部授予德江县“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傩戏之乡”,2012年中央电视台“乡土”栏目摄制组专程来德江采访,从此德江傩堂戏在央视屏幕上展示其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

为进一步传承民族民间文化,让更多的人认识德江,了解德江,2010年德江县民族中学对德江傩堂戏的舞蹈和音乐进行深研究,再创造,编创出了一套《傩舞韵律操》。

全套《傩舞韵律操》8小节,分别是端公步、关爷步、九洲步、先锋步、开山步、罡步、撒网步、秦童步,于2011年列为德江县民族中学校园课间操,深受师生喜爱,得到各级民族文化爱好者好评,倍受广场舞爱好青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