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区域经济差异与市场机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大区域经济差异与市场机会
八大区域经济差异与市场机会
如何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界定我国大陆的社会经济区域,不仅关系到各种社会资源的整体优化配置和区域经济结构的战略布局,而且对不同经济区域的经济规划、产业布局有直接影响,同时对包括市场结构、消费结构、商业联系等在内的经济活动也有直接影响
简要结论
1、根据不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上证报告提出了划分中国大陆经济区域的新方法,把中国大陆划为八大经济区域,即东北、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南部沿海、黄河中游、长江中游、西南和大西北地区。

2、各地区在地域范围、人口规模和富裕程度上存在较大差别。

大西北地区地域最为宽阔,西南地区人口众多,东部沿海地区最为富庶。

3、综合各特征,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实力、产业能力最强,市场前景最大,是中国最有活力的地区之一。

4、沿海三地区比其他地区有着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更多的投资机会。

5、大西北地区人烟稀少,本地市场小,对外联系不便,发展之路漫长。

今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第一年。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也日益增强。

现在,一些地区从经济互利互动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不少新颖的区域概念,如“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圈”等等。

这些概念的提出,反映了地区经济的日益活跃和跨行政区划的经济联动诉求,给人很多启发。

然而,如何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界定我国大陆的社会经济区域,不仅
有全局意义,关系到各种社会资源的整体优化配置和区域经济结构的战略布局,而且对不同经济区域的经济规划、产业布局有直接影响,同时也对包括市场结构、消费结构、商业联系等在内的经济活动有直接影响。

经济区域划分既要遵循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又要方便区域发展问题的研究和区域政策的分析。

借鉴国际经验,结合中国国情,我们认为,为适应区域研究和区域政策分析之需,中国大陆经济区域的划分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空间上相互毗邻;(2)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结构相近;(3)经济发展水平接近;
(4)经济上相互联系密切或面临相似的发展问题;(5)社会结构相仿;(6)区块规模适度;(7)适当考虑历史延续性;(8)保持行政区划的完整型;(9)便于进行区域研究和区域政策分析。

根据以上原则,我们依据《中国统计年鉴2002》卷及其他相关资料和数据,对中国大陆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将中国大陆划分为如下八大经济区域:
1、东北地区。

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

总面积79万平方公里,2001年总人口10696万。

这一地区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结构相近,历史上相互联系比较紧密,目前,面临的共同问题多,如资源枯竭问题、产业结构升级换代问题等。

2、北部沿海地区。

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东二市两省。

总面积37万平方公里,2001年总人口18127万。

这一地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科技教育文化事业发达,在对外开放中成绩显著。

3、东部沿海地区。

包括上海、江苏、浙江一市两省。

总面积21万平方公里,2001年总人口13582万。

这一地区现代化起步早,历史上对外经济联系密切,在改革开放的许多领域先行一步,人力资本丰富,发展优势明显。

4、南部沿海地区。

包括福建、广东、海南三省。

总面积33万平方公里,2001年总人口12019万。

这一地区面临港、澳、台,海外社会资源丰富,对外开放程
度高。

5、黄河中游地区。

包括陕西、山西、河南、内蒙三省一区。

总面积160万平方公里,2001年总人口18863万。

这一地区自然资源尤其是煤炭和天然气资源丰富,地处内陆,战略地位重要,对外开放不足,结构调整任务艰巨。

6、长江中游地区。

包括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四省。

总面积68万平方公里,2001年总人口23085万。

这一地区农业生产条件优良,人口稠密,对外开放程度低,产业转型压力大。

7、西南地区。

包括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广西三省一市一区。

总面积134万平方公里,2001年总人口24611万。

这一地区地处偏远,土地贫瘠,贫困人口多,对南亚开放有着较好的条件。

8、大西北地区。

包括甘肃、青海、宁夏、西藏、新疆两省三区。

总面积398万平方公里,2001年总人口5800万。

这一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地广人稀,市场狭小,对周边地区开放有一定的条件。

(报告执笔:李善同、侯永志参加讨论:李善同、侯永志、刘勇、冯杰数据处理:陈波)
八大区域经济差异与市场机会
比较中国大陆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特征,可以从多侧面进行。

本报告主要从基本情况、经济总量与结构、基础设施、对外开放、市场规模与居民消费、发展能力与经济活力等6个方面对中国大陆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进行比较分析。

一、基本情况
1、从地域面积上看,大西北地区最大,地域398万平方公里;东部沿海地区
最小,地域21万平方公里。

2、从人口规模看,西南地区人口最多,2001年人口24611万,占全国的19.28%;大西北地区人口最少,人口5800万,占4.54%。

3、从人口密度来看,东部沿海地区人口最为稠密,2001年人口密度为660人/平方公里;大西北地区人口最为稀少,人口密度为15人/平方公里。

前者为后者的44倍(见表1)。

二、经济总量与结构
1、经济总量
(1)东部沿海地区经济总量最大,2001年GDP21211亿元,占全国的19.87%;大西北地区经济总量最小,GDP3296亿元,占3.09%。

前者为后者的6.4倍。

(2)东部沿海地区人均GDP水平最高,2001年人均GDP15617元;西南地区人均GDP水平最低,人均GDP4698元;前者是后者的3.3倍。

(3)人均GDP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地区有4个,分别是东北、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和南部沿海地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也有4个地区,分别是黄河中游、长江中游、西南和大西北地区。

(4)在沿海地区,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南北差距。

2001年东部沿海地区人均GDP 超出北部沿海地区的43.68%。

2、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城乡人口分布
(1)第一产业在西南地区的比重最高,2001年其增加值占西南地区GDP的22.16%;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在东部沿海地区的比重最高,其增加值分别占东部沿海地区GDP的50.55%和40.66%。

(2)西南地区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最高,2001年第一产业就业占西南地区就业总量的62.75%;东部沿海地区第二产业的就业份额最高,为32.05%;东北地
区第三产业的就业份额最高,为33.16%。

(3)虽然从增加值份额来看,各大区第一产业已退居次要位置,其份额均小于相应地区的1/4,但是,从就业份额来看,各大区第一产业仍居于首要地位,其份额无一例外地高于相应地区的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就业份额。

其中,有5个地区接近或超过50%,分别是北部沿海、黄河中游、长江中游、西南和大西北地区。

(4)东北地区城市化水平最高,2001年达52.1%;西南地区城市化水平最低,为26.8%。

前者比后者高25.3个百分点(见表2)。

三、基础设施
1、交通运输设施
(1)北部沿海铁路交通基础设施状况最好,2001年每100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有铁路25公里;其次为东北和长江中游地区;最差的是大西北地区,铁路密度仅为2公里/千平方公里。

(2)以线路密度为标准,南部沿海公路交通基础设施状况最好,2001年每100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有公路536公里;其次为东部沿海、北部沿海和长江中游地区,线路密度超过400公里/千平方公里;最差的是大西北地区,公路密度仅为48公里/千平方公里。

(3)东部沿海内河航运状况最好,水网密度高,每100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有内河航线177公里;其次为南部沿海和长江中游地区。

2、城市基础设施
(1)各大地区自来水使用人口占城镇人口的比重都不是很高,比重最高的大西北地区也只有63.99%的水平;经济发达的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和南部沿海地区分别只有63.26%、61.72%和47.43%的水平;水平最低的是西南地区,比重只有45.44%。

(2)各大区煤气、天然气和石油气使用人口的比重都比较低,比重最高的东部沿海地区的水平也不足60%;长江中游、大西北、黄河中游和西南地区的比重尚不到40%,依次仅为38.91%、35.95%、27.95%和16.79%。

(3)从相对水平上看,东北、东部沿海、长江中游地区工业废水处理设备的负荷较重,南部沿海、黄河中游地区的负荷较轻;除南部沿海地区外,其他各大区工业废气处理设备的负荷都比较接近。

四、对外开放
1、无论从进出口状况还是从利用外资状况来看,南部沿海地区开放程度都最高,对外依赖程度也最大。

2、沿海三个地区即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和南部沿海的开放程度显著地高于其他地区。

按开放程度高低排序,则南部沿海先于东部沿海,东部沿海又先于北部沿海。

3、如果从进出口和外资利用占全国的比重看,大西北地区对外开放的程度最低。

2001年大西北地区进出口占全国的比重仅为0.84%,实际利用外资占全国的比重仅为0.31%,与开放程度最高的南部沿海地区有着天壤之别。

如果从进出口依存度看,则长江中游地区对外开放程度最低。

2001年长江中游地区进出口依存度7.36%,进口依存度3.99%,出口依存度3.37%,和南部沿海地区相差103.08、
55.64和47.43个百分点。

五、市场规模与居民消费
1、市场规模
(1)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来看,东部沿海地区是中国最大的市场。

2001年东部沿海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286亿元,占全国的18.72%。

(2)沿海三个地区的市场规模大于其他地区。

按规模大小排序,则东部沿海
先于北部沿海,北部沿海又先于南部沿海。

(3)北部沿海地区商业和餐饮业的规模最大。

2001年北部沿海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从业人员98.9万,占全国的20.51%。

(4)大西北地区市场规模、商业和餐饮业规模最小。

2001年大西北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40亿元,占全国的2.77%,不足东部沿海地区的1/7;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从业人员15.5万,占全国的3.22%,不足北部沿海地区的1/6。

2、居民购买能力
(1)就城镇居民购买能力而言,南部沿海地区最强,东部沿海和北部沿海地区依次次之,黄河中游地区最弱。

2001年南部沿海地区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9510.5元,人均消费支出7255.9元;黄河中游地区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5364.7元,人均消费支出4225.5元,分别只有南部沿海地区的56.41%和58.24%。

(2)就农村居民购买能力而言,东部沿海地区最强,南部沿海和北部沿海地区依次次之,大西北地区最弱。

2001年东部沿海地区农村人均纯收入4303.5元,人均消费支出3032.5元;大西北地区农村人均纯收入1604.1元,人均消费支出1243.0元,分别只有东部沿海地区的37.27%和40.99%。

(3)不同地区农村居民购买力之间的差别大于城镇居民购买力之间的差别。

2001年八个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均方差为0.6158,小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0.9592的均方差;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的均方差为0.5530,小于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0.8916的均方差。

3、城乡家庭典型耐用消费品拥有水平
在城镇,彩色电视、冰箱、洗衣机等传统耐用消费品已经普及,各地区差别不甚明显。

在农村,一些传统耐用消费品尚未普及。

为扼要反映各大区在耐用消
费品拥有水平上的差异,本报告选择城镇家庭电脑拥有量和移动电话拥有量,以及农村家庭彩电拥有量和摩托车拥有量等项指标进行了比较。

(1)南部沿海地区城乡家庭典型耐用消费品拥有水平最高。

2001年每百户城镇家庭拥有电脑27.5台,拥有移动电话76.4部;每百户农村家庭拥有彩电76.9台,拥有摩托车57.4部。

(2)总体上看,沿海三大区城乡家庭拥有典型耐用消费品的水平高于其他地区。

就城镇居民家庭而言,东部沿海地区高于北部沿海地区。

就农村居民家庭而言,东部沿海地区和北部沿海地区难分高下。

(3)就城镇家庭而言,典型耐用消费品拥有水平最低的是大西北地区。

2001年大西北地区每百户城镇家庭拥有电脑7.1台,比南部沿海地区少20.4台;拥有移动电话24.4部,比南部沿海地区少52部。

(4)就农村家庭而言,典型耐用消费品拥有水平最低的是西南地区。

2001年西南地区每百户农村家庭拥有彩电37.7台,比南部沿海地区少39.2台;拥有摩托车10.9部,比南部沿海地区少46.5部。

4、生活条件
反映居民生活条件的指标很多。

这里选择城镇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和万人医疗机构病床床位数对各大区的生活条件进行了比较。

(1)大西北地区城镇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最多,2001年达31.1平方米;长江中游地区城镇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最少,为22.1平方米,比大西北地区少9米。

(2)东北地区万人拥有的医疗机构病床床位数最多,2001年为37张;西南地区万人拥有的医疗机构病床床位数最少,为20张,比东北地区少17张。

六、发展能力与经济活力
1、投资和财政能力
(1)东部沿海地区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最大。

2000年、2001年和2002年前8个月,东部沿海地区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占同期全国固定资产总投资的比重均高于其他地区,分别为21.29%、21.23%和22.96%;大西北地区最小,上述三个时期的比重分别为4.32%、4.54%和5.21%,比东部沿海地区小16.97、16.69和17.75个
百分点。

(2)以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而论,沿海三地区的投资能力强于其他地区。

在沿海地区中,东部沿海地区的能力强于北部沿海地区,北部沿海地区的能力强于南部沿海地区。

(3)从财政能力来看,东部沿海地区最强,地方财政收入占全国地方财政收入的21.56%,人均地方财政收入高于其他任何地区,达1239元。

(4)从地方财政收入占全国地方财政收入总额的比重来看,大西北地区能力最差,2001年其比重只有2.8%。

然而,从人均财政收入的水平来看,长江中游地区最差,人均只有300元,不足东部沿海地区的1/4。

(5)各地区人均财政收入均小于其人均财政支出。

这说明,中央政府对各地区均有财政转移支付。

从人均水平上看,大西北地区获得的转移支付最多,达999元;南部沿海地区获得的最少,为245元。

2、技术开发能力
(1)从专业技术人员的绝对量看,西南地区国有企事业单位科技人员最多。

2001年西南地区国有企事业单位人员占各地区总人数的16.53%。

长江中游和北部沿海地区科技人才总量也不少,南部沿海地区人才总量较少。

西北地区人才总量最少,2001年比重仅为5.19%,比西南地区低11.34个百分点。

由于改革以后,
民营部门的科技人才不断增多,上述人才总量分布不能完全反映真实情况。

(2)从专业技术人员相对水平看,东北地区人才最为富裕。

2001年东北地区每万人中国有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201.2名。

其次,为大西北和东部沿海地区。

人才最为匮乏的是西南地区,同年,每万人中专业技术人员127.2名。

此项指标与前项指标似乎给了人们以相反的印象。

产生这种悖论的原因是各大区人口总量存在着巨大差异。

(3)北部沿海地区投入的研究与开发费用最多。

2000年其研发费用占各大区研发费用的28.87%,超过各大区总费用的1/4。

东部沿海和南部沿海地区的投入也比较多。

大西北地区的投入最少,2000年其投入只占1.53%,不足各大区总费用的1/50。

(4)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和长江中游地区人才培养能力较强,大西北地区能力最弱。

2001年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和长江中游地区高等院校在校学生数占全国的比重均超过了16%,大西北地区只有1.53%。

在沿海地区中,南部沿海地区人才培养能力最弱。

3、产业能力
(1)从工业生产能力来看,1997年东北地区采掘业生产能力最强,增加值占全国的21.18%;东部沿海地区中间投入品、消费品和资本品制造能力最强,增加值分别占全国的22.56%、23.47%和28.10%。

东部沿海地区采掘业生产能力最弱,增加值只占全国的4.23%;大西北地区中间投入品、消费品和资本品制造能力最弱,增加值分别占全国的1.78%、3.12和1.17%,与制造能力最强的东部沿海地区相比均相差20个百分点以上。

(2)从开发区建设情况来看,2001年北部沿海地区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全国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产值的比重最大,达28.66%;东部沿海地区高新技术企业出
口占全国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出口总额的比重最高,达34.02%。

4、商业联系能力
(1)长江中游地区人员往来最为频繁,大西北地区最为稀少。

2001年长江中游地区旅客周转量占全国的比重达18.38%,大西北地区占4.59%,前者高于后者13.79个百分点。

(2)北部沿海地区货物运输最为繁忙,大西北地区最为冷清。

2001年北部沿海地区货物周转量占全国的比重达30.52%,大西北地区占3.55%,前者高于后者26.97个百分点。

(3)北部沿海地区交通工具最多,大西北地区最少。

2001年北部沿海地区民用汽车拥有量占全国的比重达22.57%,大西北地区占 4.82%,前者高于后者17.75个百分点。

5、经济活力
(1)从当前的经济活跃程度来看,东部沿海地区最强,2000和2001年GDP分别增长10.8%和10.3%;西南地区最弱,GDP分别增长8.2%和8.5%;前者比后者高2.6和1.8个百分点。

(2)沿海三地区的经济活跃程度强于其他地区。

2000年北部沿海和东部沿海地区经济以超过10%的速度增长;2001年三地区经济均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

[资料链接] 中国大陆区域划分沿革
中国是一个大国,幅员广阔。

由于历史和现实诸多方面的原因,中国各地区之间存在着发展水平的巨大差异。

因此,研究中国的区域问题,必须把中国分成若干不同的经济区域。

20世纪50年代,有关方面曾经将中国大陆分为沿海和内地;60年代,曾经将中国大陆分为一线、二线和三线地区。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区域经济研究的活跃和深化,人们提出了多种多样的划分方法。

主要有:
1、三大地带。

这一方法将中国大陆划分为东、中、西三大地带,但不同的时期,每个地带覆盖的地域范围不同。

在三大地带的概念提出之初,广西壮族自治区曾被视为属于东部;内蒙古曾被视为属于中部。

后来,人们对此划法提出了很多异议。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三大地带覆盖的地域范围逐渐被确定了下来。

东部地带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等11个省市;中部地带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等8省;西部地带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广西、内蒙古等12个省、市、自治区。

2、六大综合经济区。

包括东北地区、黄河中下游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东南沿海、西南地区、西北地区。

3、七大经济区。

包括东北(辽宁、吉林、黑龙江)、西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华北(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山西)、华东(山东、上海、江苏、浙江)、华中(河南、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华南(福建、广东、广西、海南)、西南(四川、贵州、云南、西藏)。

4、九大经济区。

这里有两种划法方法。

第一种划法包括东北地区(东北三省、内蒙古东部)、环渤海地区(北京、天津、河北、山东)、黄河中游流域(山西、河南、内蒙古中西部)、长江三角洲地区(上海、江苏、浙江)、长江中游地区(湖北、湖南、安徽、江西)、东南沿海地区(福建、广东、广西、海南)、西北地区(山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和西南地区(四川、云南、贵州)等。

第二种划法包括东北地区(东北三省)、北部沿海(北京、天津、河北、山东)、
北部内陆(山西、陕西、内蒙古)、东部沿海(上海、江苏、浙江)、东部内陆(河南、安徽、江西)、中部内陆(湖南、湖北)、南部沿海(福建、广东、广西、海南)、西部内陆(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西藏)和西南内陆(四川、云南、贵州)等。

5、九个“大都市经济圈”。

包括沈大(沈阳、大连)、京津冀(北京、天津、唐山、秦皇岛、石家庄)、济青(济南、青岛、烟台)、大上海(上海、苏州、无锡、常州、宁波、杭州)、珠江三角洲(广州、深圳、珠海、汕头)、吉黑(长春、哈尔滨)、湘鄂赣(武汉、长沙、南昌)、成渝(成都、重庆)等。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
表1 各大区基本情况(2001年)
面积(万平方公里) 占全国(%) 人口(万人) 占全国(%)
东北 79 8.23 10696 8.38
北部沿海 37 3.83 18127 14.20
东部沿海 21 2.14 13582 10.64
南部沿海 33 3.48 12019 9.42
黄河中游 160 16.67 18863 14.78
长江中游 68 7.08 23085 18.09
西南 134 13.98 24611 19.28
大西北 398 41.42 5800 4.54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2》。

下同
表2 各大区一、二、三次产业就业结构和城市化水平(%,2001年)
就业结构城市化水平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东北 44.80 22.03 33.16 52.1 北部沿海 47.00 25.83 27.17 38.5 东部沿海 36.30 32.05 31.64 49.5 南部沿海 42.77 25.71 31.52 50.2 黄河中游 58.45 18.54 23.02 29.4 长江中游 55.78 15.76 28.46 31.6 西南 62.75 11.98 25.27 26.8 大西北 59.01 13.57 27.42 28.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