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甲散地临床地的应用进展
经方杂谈--黄煌
1 桂枝汤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解肌发表调营卫,表虚自汗服之轻。
桂枝10g白芍10g灸甘草10g生姜二片大枣10枚(劈)桂枝汤是古代的补益剂,凡是经过寒冷、饥饿、极度疲劳、精神紧张以后,患者出现自汗、心悸、腹痛、脉弱等情况下,均可使用。
张仲景的时代是兵荒马乱的年代,从战场上下来的士兵,疲于奔命的难民,就是桂枝汤的最佳适应者。
经过大量的出汗,已经多日无法正常进食和休息,成天处在极度惊恐之中,可谓是风餐露宿、饥寒交迫,这样的人必定形容憔悴,消瘦。
强烈的惊恐导致心动悸、烘热,饥饿导致干呕、腹部阵阵的隐痛,反复的出汗使得全身肌肉酸痛,寒冷的刺激又使鼻流清涕、关节痛、恶风。
这就是桂枝汤证。
桂枝汤中药物都是食物中药。
甘草、生姜、大枣、桂枝、芍药,就像今天的酸辣汤。
先喝一碗,然后喝上热气腾腾的糜粥,盖上被子,好好睡一觉……。
病人自然会微微出汗,一觉醒后,许多症状必然减轻。
这就是桂枝汤的魅力。
桂枝汤不是发汗剂,病人服药以后的汗出,是机体各种调节机能恢复的标志,中医的话说,是那热粥的“谷气”加上患者的“胃气”交融的结果,是“营卫之气和谐”的结果,是体内阴阳平衡的结果。
2 麻黄汤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汗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服之宜。
麻黄5g杏仁5g桂枝10g甘草10g麻黄汤是发汗剂,但是是比较安全的发汗剂。
温服以后,伴随着心跳的加剧,周身开始发热,皮肤开始湿润,最后,可能是大汗淋漓。
随着大汗的到来,原先“体若燔炭”变成“脉静身凉”,原先的“无汗而喘”变为心平气和,原先的“骨节疼痛”变为浑身舒坦。
麻黄,是麻黄汤中的主要药物,它有强烈的发汗作用,同时,会导致心跳加剧,甚至出现“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的情况,或者如“气从少腹上冲心”症状。
对此,张仲景自有办法,那就是服用桂枝甘草汤。
桂枝四两、甘草二两,这两味药物具有定悸的作用。
也就是说,麻黄汤中的桂枝甘草具有对麻黄发汗动悸作用的预防作用。
所以说,麻黄汤是安全的发汗药。
升降散临床运用新进展
1日.4 2h尿 量 增 至 6 0 , 2日增 至 10 m , 状好 转 , 入 0 mL 第 60 L 症 进
多 尿 期 .0 后 肾功 能 恢 复 正 常 。 1d 1 感 染 及 发 热 性 疾 病 张 长 花 D] 升 降散 [ 蚕 1 g 蝉 蜕 . 5 o 用 僵 0, 6 , 黄 1 g 大 黄 1 g 后 下 ) 升 麻 1 g 葛 根 1 g 柴 胡 1 g 防 g姜 0, 0( , 0, 0, 0, 风 9 , 草 1 g 石 膏 3 g 先 煎 ) 治 疗 外 感 发热 ,d热 不退 , g甘 0, 0( ] 5 肌 热, 赤, 面 口渴 , 剂 身 汗 出 、 便 通 , 1 大 3剂 热 清 病 除 。 用 升 降 散 加 减 治 疗 肝 经 郁 热 、 热 、 虚 内 热 , 取 得 较 好 的疗 效 。张 书 瘀 阴 亦
-
1 2・ 1
中 国中 医急 症 2 1 年 1月 第 2 01 0卷 第 1期 J T N.a .0 1 V 12 N . E C Jn 2 1 , o.0, o1
升 降散 临床 运 用新 进 展 术
郭 来 ・ 郭 天 然
l中国 中医科 学 院广 安 门 医 院( 京 10 5 ) 北 0 0 3
治疗 糖 尿 病 胃轻瘫 3 0例 ,每 日 1剂 , 8 2 d为 1疗 程 , 1个 疗 程 结
升 降 散 由僵 蚕 、 蜕 、 黄 、 黄 、 酒 、 蜜 组 成 , 于 明代 蝉 姜 大 黄 蜂 源
医家 张 鹤腾 编 著 的 《 暑 全 书》 为 治 暑 良方 。 得 清 代 医 家杨 栗 伤 , 后
临床研究新进展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
临床研究新进展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随着科技和医学的不断发展,临床研究在医药领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临床研究是将基础研究的成果应用于实际医疗实践的关键环节,它对于推动医学创新和提升医疗水平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本文将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探讨临床研究领域的新进展。
一、基础研究在临床研究中的作用基础研究是临床研究的基石,它通过对疾病的机制、病理生理过程以及药物作用的深入研究,为临床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验依据。
基础研究可以从细胞、基因、分子层面揭示疾病的本质,加深对疾病发生发展的理解。
此外,基础研究还可以为新药的开发提供目标和方向,为临床试验的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二、新技术在临床研究中的应用随着技术的进步,许多新技术在临床研究中得到了应用,推动了临床研究的发展。
例如,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等技术的发展,使得我们能够全面、系统地了解人体的生物学特征和疾病发展的分子机制。
同时,生物信息学的发展使得大规模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更加迅速高效,加速了研究进程。
此外,影像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我们可以观察和研究人体内部的细微结构和功能,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可靠的手段。
三、转化医学研究的发展转化医学研究(Translational Medicine)是将实验室的科研成果快速、高效地转化为临床实践的一门学科。
它强调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之间的紧密联系,致力于将科研成果应用到医疗实践中,加速新药的研发和推出。
转化医学研究通过加强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缩短科研成果转化的路径,有效地提高了临床应用的效率和准确性。
四、临床试验的设计与实施临床试验是临床研究的核心环节,它是将研究结果从实验室推广到临床实践的关键步骤。
在临床试验的设计和实施中,合理选择试验对象、设定试验组和对照组、确定观察指标和评价指标等都至关重要。
临床试验的结果直接影响到新药的上市和临床治疗的效果。
因此,精确、全面地设计和实施临床试验,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非常重要。
散剂中成药临床运用与新药开发
摘要: 散剂作为中药的传统剂型, 与现代中成药采⽤各种⼿段提取中药“有效成分”的⽅法不同, 不改变药材的理化性质, 完整保留了原中药⽅剂的⽅旨。
作者对在剂型和疗效上有着独特优势的中药散剂的临床应⽤进⾏了探讨,认为在中成药创新⽅⾯, 散剂必将展⽰出其良好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散剂 中成药 新药开发 汤剂和膏丹丸散等是中药的传统剂型, 除了丹药现在使⽤较少以外, 其他的剂型都很常⽤。
随着国家对于中医药事业的重视和“中药现代化”的推进, 使中药材的品质得到很⼤的提⾼, 基本改变了过去中药“粗⼤⿊”的形象, 从⽽使现在采⽤优质的中药材开发散剂中成药成为可能。
作为散剂, 只是将⼴泛使⽤的汤剂处⽅中的中药材进⾏粗加⼯成为粉末, 成为便于服⽤的另形式, 由于只是中药材的物理性状发⽣了变化, 没有做任何的提取, 不改变药材的任何化学性质, 完全保存传统中药临床处⽅的“原汁原味”, 和⽬前经物理化学⼿段进⾏提取⽽⽣产出来的中成药有着根本的区别。
1 中药散剂的运⽤有着巨⼤的优势 中药散剂的优势表现在: (1) 散剂服⽤⽅便,可以⽤⽔直接冲服或⽤开⽔直接泡服, 适合现代社会的⽣活节奏。
加⼯好的散剂达到了⼀定的细度,病⼈⽤⽔冲服时不会感到困难。
如果采⽤开⽔泡服的话, ⼝感舒适, 味同饮茶, 易于让多对中药汤剂的苦味感到恐惧的病⼈接受。
(2) 散剂可事先配伍加⼯好以备急⽤(也可以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根据病⼈的病情即时配伍加⼯) , 从⽽可为病⼈节省等待拣药和熬药的时间。
(3) 散剂进⾏分包装后, 剂量准确, 携带⽅便, 便于使⽤者更好控制服⽤剂量。
(4) 与同样处⽅的汤剂相⽐, 病⼈的单次⽤药量减少, 药材的利⽤程度较⾼, 更为“节省”药材。
(5)汤剂中含有的主要是可溶性成分, ⽽服⽤的散剂则含有药材的全部内容, 包括各种粗纤维和不溶于⽔或醇的成分, 更完整的保存了药材的药性。
(6) 与汤剂相⽐, 更适宜于慢性病患者长期服⽤, 相对于汤剂对胃肠道影响较⼩, 不容易影响使⽤者的⾷欲和消化功能。
国内外临床路径应用研究进展
国内外临床路径应用研究进展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医疗需求的增加,临床路径在国内外的应用研究取得了一系列进展。
临床路径是一种以病情为导向,以团队合作为基础的综合性医疗管理模式,旨在优化患者诊疗流程,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费用。
国内外临床路径应用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进展是临床路径的制定和推广。
临床路径的制定是基于大量的临床实践和病例分析,通过对患者的诊断、治疗和康复过程进行系统性的规范化管理,从而有效提高医疗质量。
在国内,临床路径的应用研究主要由很多大型医院和医疗机构负责,不断总结和改进已有的临床路径,并将其推广到更多的科室和疾病范围内。
在国外,临床路径的应用研究更为广泛,许多国际知名医疗机构和学术组织都在积极开展临床路径的制定和推广工作。
国内外临床路径应用研究的另一个进展是临床路径的评价和改进。
随着临床路径的实施,病人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成为评价临床路径效果的重要指标。
国内外的研究人员通过随机对照试验和回顾性研究等方法,对临床路径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并根据评价结果对临床路径进行改进和优化。
例如,在一些疾病领域,通过临床路径的应用,可以明显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治疗效果。
此外,国内外临床路径应用研究还关注临床路径与多学科的协作。
临床路径的制定和实施需要不同科室之间的密切合作和协调。
国内外研究人员通过临床实践和研究,深入探讨不同科室之间的沟通和协作机制,加强了多学科间的合作,并推动了临床路径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在一些国际先进的医疗机构中,还建立了专门的临床路径团队,负责对临床路径的制定和实施进行指导和监督。
综上所述,国内外临床路径应用研究取得了一系列进展。
通过临床路径的制定和推广,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诊疗流程,提高医疗质量,并降低医疗费用。
临床路径的评价和改进研究,可以进一步优化临床路径的设计和实施方案。
而临床路径与多学科的协作研究,则有助于加强不同科室之间的合作,推动临床路径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干氏加减三甲散治疗喉癌前病变35例临床观察
参 照参 考 文献 [] 准制 定 。治 愈 : 场上 出售 的其他 通便 药都 含大 黄 。服药期 间患 者会 1 标
排 便 时 间正 常 、 便 性状 正 常 ( 形 软便 ) 显 效 : 粪 成 ; 治 有 腹痛 不适 , 药后 排便 费力 、 质 干硬等 症状 又复 停 粪
疗 后 达 到下 述 3项 指标 : 2 ①7 h以 内排 便 1次 , 粪 发 , 良反应 大 。而本 方 中不 含 大 黄 、 泻 叶等 , ② 不 番 自
便性状基本正常 , ③排便时无不适感 ; 无效 : 治疗后 然 不 会 引 起 上 述 不 良反 应 。
症 状无 改 善 。
33 治 疗 结果 -
在 本次 研究 中 ,服用 通便 汤治疗 慢传 输型便 秘 取 得 了较好 的疗效 . 挥 了 中医药 的优 势 , 良反 应 发 不 治 疗组 3 0例 中 . 治愈 l 8例 , 效 7 显
慢 传输 型便 秘 主要 表现 为排便 时 间延 长 ,少 便
意 , 质坚硬 , 粪 因而排 便 困难 。慢传 输 型便秘 病程 日
久, 少则 数 月 , 多则数 十 年 , 起每 多服 用大 黄 、 初 番泻 叶、 芦荟 等 蒽醌类 药 物 , 服有 效 , 初 久则 失效 , 且令 病
22 对 照 组 口服 麻仁 丸 ( 京 同仁 堂 药业 有 限责 动力 作 用 ,可 以 明显 增 强 结 肠 纵 肌 和 横 肌 的 收缩 . 南
任公司 , 国药 准字 Z 0 5 7 8 , 2 0 4 0 ) 每次 6 , 日 3次 。 g每 进 行疗 效 观察 。
3 疗 效观 察
治疗 组 疗效 优 于对 照组 。
3 . 不 良反 应 治疗 过 程 中 . 4 治疗 组无 明显 不 良反
我国医疗科技的最新进展有哪些?
我国医疗科技的最新进展有哪些?
我国医疗科技在近年来取得了许多重大进展。
以下是一些最新
的进展:
1. 医疗机器人技术的应用:医疗机器人技术在手术、康复和护
理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这些机器人可以提高手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并帮助康复患者进行训练和监测。
2. 人工智能在医疗诊断中的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诊断中
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准确性和效率。
通过机器研究和深度研究算法,医生可以更快速地识别疾病和制定治疗方案。
3. 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为基因
治疗和疾病预防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这项技术可以精确地修改人类
基因组,有望治疗一些难治性疾病。
4. 电子病历和健康信息交流平台:电子病历的广泛应用使得医
疗信息的管理和分享更加高效和安全。
同时,健康信息交流平台的
建立,方便了患者与医生之间的沟通和在线咨询。
5. 药物研发与创新:我国在药物研发和创新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新药的研发速度加快,包括针对癌症、心血管疾病和传染病的药物。
6. 医疗器械的创新:我国的医疗器械制造技术不断创新,包括高精度医疗成像设备、微创手术器械和智能医疗设备等。
7. 远程医疗和互联网医疗的发展:远程医疗和互联网医疗的发展使得医疗资源的分配更加平等和高效。
患者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在线咨询和远程诊断,减少了就医的时间和成本。
以上是我国医疗科技的一些最新进展,这些进展有助于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有着积极的影响。
生物制剂背景下克罗恩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策略探讨
生物制剂背景下克罗恩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策略探讨摘要: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作为慢性、进行性和致残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近年来随着生物制剂在国内的陆续上市,CD治疗已进入到了生物制剂时代,治疗目标的不断升级,给临床诊疗带来了诸多挑战。
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为CD患者提供优化的治疗手段,在生物制剂背景下如何发挥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特色和优势是值得关注的临床问题。
笔者对生物制剂背景下CD中西医结合治疗策略进行阐述,临床根据CD不同临床表现,中医可分别以“从痢”“从疡”“从痈”“从络”“从劳”的角度论治;从防治感染、抗纤维化、减少并发症、改善营养不良和促进透壁愈合等方面发挥中西医结合用药的特色优势,以适应治疗目标的转变,提高临床疗效。
关键词:克罗恩病;中西医结合;中医药;生物制剂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属于炎症性肠病范畴,由于其临床表现多样、个体差异大、累积范围广和病情易复发等因素,成为临床疑难疾病。
全世界高发病率国家主要在欧洲和美洲[1],中国作为一个新兴的工业化国家,随着环境饮食结构的改变,CD的发病率快速上升。
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湖北省武汉市、广东省中山市和黑龙江省大庆市发病率分别为0.51/10万、1.09/10万和0.13/10万[2-4]。
作为慢性、进行性、缓解与发作交替的致残性疾病,如何尽早控制疾病活动以恢复肠道功能、阻止疾病进展是面临的重要问题[5]。
近年来,生物制剂的应用给CD治疗带来了新的曙光,但临床仍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如机会性感染的防治、肠道纤维化的控制、并发症的预防、营养不良的改善以及如何达到透壁愈合等。
中西医结合作为我国治疗特色,为患者提供了可优化的治疗手段。
本文针对生物制剂时代背景,就CD中西医结合治疗价值和挑战进行探讨,以供临床参考。
1生物制剂时代带来治疗目标和治疗策略的转变1.1生物制剂时代带来治疗目标的改变克罗恩病传统治疗手段包括氨基水杨酸制剂、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但治疗效果有限。
三甲散治疗慢性肝炎肝纤维化62例临床观察
化. 疗效 满意 。 报告 如下 。 1 临床 资料
近 年来 .笔 者运 用 三 甲散治 疗慢 性 肝 炎肝 纤 维 善 : 效 : 纤 维化 血 清 学标 志物 ( 有 肝 ⅣC、 A、CⅢ及 H P L N含 量 )有 任何 2项 测定 值 较治 疗 前 下 降 ≥2 %. 5 血 清肝 功 能指 标 改 善 , 候 改 善 : 效 : 证 无 未达 到 有 效
选取 例符合 慢性 肝炎 肝纤 维化 诊 断 3 5例 , 效 9例 , 有效 率 8 .8 ; 照组 4 无 总 5 % 对 4 4例 中 ,
标 准患 者 1 6例 , 0 均来 自门诊 。 机分 为 2组 。 随 治疗 显 效 9例 . 效 2 例 。 效 1 有 l 无 4例 , 总有效 率 6 .8 81 %。 有显 著性 差异 ( < .5 。 P 00 ) 组6 2例 : 3 男 4例 , 2 女 8例 ; 龄 2 ~ 9岁 , 均年 2组 总有 效率 比较 , 年 84 平 龄 (68 57 岁 ; 程 3 86年 , 均 病 程 ( . ± 322 血 清肝 纤维化 指标 变化 情况 3 .± .) 病 ~. 平 33 .. 07 年 。 照组 4 .) 对 4例 : 2 男 4例 , 女 2 0例 : 龄 2 ~ 6岁 , 均 年 74 平 年 龄 (6 1 53 岁 : 程 29 3 . ± .) 病 . 78年 , 均 病 程 ( .+ . ) 。 . 平 32 06 年 2 组 患 者 年 龄 、 别 、 程 等 资 料 性 病 无 显 著 差 异 ( 00 ) 具 有 可 P> .5 ,
3 疗 效观 察
慢性 肝病共 有 的病 理改变 . 其特 征性改 变是肝 内细胞 外基 质 ( C 的过 多沉积 。 E M) 慢性肝 炎早期 即有 纤维组
王灿晖应用三甲散治疗杂病临床举隅
方 ” 功 效滋 阴通络 , , 破滞 散结 , 治疗 温病后期 患者气 血呆 滞、 灵机不运 的病证 。兹将王灿 晖教授应 用三 甲散 治疗 杂 病 的临床经验介绍如下 。
_◆ _. -+ - ◆ 一 ◆ -◆ -◆ 。◆ 一 + -◆ 一◆ - ◆ + 一◆ _◆ -・ — 一 + _◆ -. -◆ 一 ◆
寒加高 良姜 、 干姜 ; 胃脘胀 甚加 鸡 内金 ; 胀加 柴胡 、 腹 大腹 皮、 厚朴 、 郁金 ; 食滞 加焦三仙 ; 痛加 延胡索 、 兼 川楝子 ; 胃
统 的辨证论治 方法的同时 , 也应 注意 到病灶 局部 , 即宏观 与微 观相 结合 , 整体 治疗 与局 部 治疗 相结 合 。胃镜下 对
病灶 的直视实 为中医望诊之 延伸 , 些微 观 指标 纳入 中医辨 证论 治 恰 体系, 可提 高辨证 的准 确性 , 指导 临床 用药 更具 意义 。 对 如慢性浅表性 胃炎急性发作 期 , 胃镜 下黏膜 充血 、 肿明 水 显, 尤其伴有 糜 烂 出血 或 溃 疡 病 的 活动 期 , 疡 周 围肿 溃
炎 。中医诊断为 胃脘 痛 , 肝 胃气滞 。治宜 疏肝 理气 , 证属 和 胃通 降。予 自拟理气 通降 汤。药物 组成 : 附 1 , 香 0g 紫
苏梗 1 , 0 g 陈皮 1 , 0g 延胡 索 1 , 0g 枳壳 1 , 0g 川楝子 1 , 0g
佛手 6g 香橼 l , , 0g 丹参 1 , 5 g 檀香 6 g砂 仁 ( , 后下 ) , 3g 焦 三仙 各 1 。7剂 , 0g 水煎 2次 取汁 3 0mL分早 晚 2次 0 服 。二诊 : 后症 状 明显 改善 , 嗳 气 频 , 淡 红 , 薄 药 仍 舌 苔
城市建成区既有医院整体更新策略研究——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老院区规划设计
50城市建筑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 / 2023.091背景简介城市建成区内既有医院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其规划设计往往受到用地、资金、技术等多方面的影响,医院的建设处于一种“缝缝补补”的状态,这种现象将会使医疗建筑更加难以跟上城市更新的脚步,难以满足医患人员新的需求。
在用地紧张、功能复杂的条件下,如何从整体出发进行规划设计是此类项目面临的首要问题。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妇幼保健院)(以下简称“三附院”)老院区位于郑州市康复前街,始建于1986年,是一所集医疗、保健、教学、科研、培训和指导于一体的三级综合医院。
本次研究的三附院老院区规划涉及沿康复前街南北分置的两个院区。
其中,北院区为三附院原有院区,南院区原为郑州铁路职业学院,于2015年划拨三附院使用。
两地块用地面积分别为北院区3.6 hm 2、南院区3.06 hm 2。
2现状问题2.1总体规划布局混乱通过调研及对不同时间段热力图分析(见图1),可以看出三附院南北院区在总体布局上存在以下三点问题:①南北布局失衡:南北院区使用状况严重失衡,北院区密度大,南院区密度小。
②新旧建筑共存:建筑年代跨度近40年,内部空间、建筑结构状况差别较大,南院区陈旧建筑较多。
③内部功能散乱:楼宇功能分布凌乱,医疗流线混杂。
摘要 在当前城市存量空间开发为主的背景下,城市建成区内既有医院如何更新改造以实现资源高效配置及医疗品质的提升已成为我国城市更新中的主要课题。
文章以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老院区规划设计为例,从老院区的现状问题出发,从医疗资源的整合、交通流线的重组、整体形象的提升、保障体系的加强四个方面提出应对医院总体规划的策略,从整体出发使其更好地满足医患群体对于更高效、更便捷的医疗环境的要求,为城市更新背景下医疗建筑的改扩建工程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既有医院;更新规划;城市建成区;老院区中图分类号 TU246.1文献标识码 ADOI 10.19892/ki.csjz.2023.09.11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current urban stock space development, how to update and transform the existing hospitals in the urban built-up areas to achieve the efficient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and the improvement of medical quality has become the main topic of urban renewal in China. Taking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the old hospital area of the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starting from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old hospital area, this paper proposes strategies to deal with the overall planning of the hospital from four aspects: the integration of medical resources, the reorganization of traffic flow lines, the improvement of the overall image, and the strengthening of the security system, so as to better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medical and patient groups for a more efficient and convenient medical environment. It provides useful reference for the reconstruction and expansion of medical buildings in the context of urban renewal.Key words the existing hospital; renewal planning; urban built-up area; old courtyard area作者简介:李旭尧(1997-),男。
某三级甲等医院临床技能培训中心使用现状及发展分析
某三级甲等医院临床技能培训中心使用现状及发展分析汪梅朵;任佰玲;杨静【摘要】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using status about the clinical skills training center in the hospital in 3 years and discuss its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 Methods We collected the using date,departments,training and examing objects, numbers,projects and class hours in the hospital in 3 years since the clinical skills training center was founded , and then we anlyzed the data retrospectively. Results Training and examing objects were 26967 in total for 3 years. Training and examing projects were highest in 2008, and the class hours were highest in 2010. The nurse department were higher than the doctors in the class hours. The project of first aid skills was the most one in 3 years.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skills training center is important to the progress in the clinical basic skills among the doctors. It is a systematic program in its construction, administration and using scientifically, needing the appreciation of the leaders, coordination of the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department, participation of the teachers and the strong aids from the logistics.%目的分析某三甲医院临床技能中心成立3年来使用现状,探讨新时期技能中心发展方向.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临床技能中心成立3年申请使用登记情况,收集其使用时间、部门,培训考核对象、人数、项目、学时等资料.结果3年培训各级各类医护人员26 967人次,中心成立第1年开展培训项目次数最多,第3年开放使用频次最高;护理人员开放使用频次高于医师,开展最多的培训和考核项目是急救技能.结论临床技能中心是各级各类医师提高基本临床操作技能的重要场所,其科学建设、管理和使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领导重视、教学管理部门科学组织协调、各专业学科教学主任参与及强有力的后勤支持和保障.【期刊名称】《安徽医学》【年(卷),期】2011(000)010【总页数】3页(P1762-1764)【关键词】临床技能培训中心;临床技能培训;教学管理【作者】汪梅朵;任佰玲;杨静【作者单位】230001 合肥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教育处;230001 合肥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教育处;230001 合肥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教育处【正文语种】中文我院是一所集医疗、预防、科研、教学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甲医院。
三甲散治疗慢性肝炎浅析
外 出, 客邪 留恋,与营血相互胶固, 留滞 于阴分之血脉而成
一
的龟甲、 。吴 列 甲 为 疗主 交’ 方由 , l 一 变 而 地鳖虫、 散 治 “客 ’主甘草组 ‘ 《 种 证 氏 三生牡蛎、 白芍 、 之 ,鳖 + I 甲、 穿山甲、 僵蚕、 当归、 ]
成 。 中鳖 甲、 甲等血 肉有情之品, 方 龟 既逐阴分之邪, 又可滋 养精血 ; 穿山 甲、 鳖虫、 合 地 牡蛎 、 僵蚕 以入络搜 邪散结; 当
[ 】 王庆其. 1 内经选读 【 】北 京: M. 中国中医药 出版社, 0 3 1 6 2 0 : 2. f 】 翟双庆 , 2 王长 宇. 洪图内经临 证发挥 [ 】北 京: 民卫生 出 王 M. 人 版 社, 0 6 2 3 2 0 : 8. [ 王洪 图. 洪图 内经讲稿 【 】 北京: 民卫生 出版 社, 0 8 3 J 王 ^. f 人 20:
归、 白芍 、 草益气养血 。 甘 诸药共奏驱邪扶正之功。因此 , 全
方 体现 了扶 正透 邪 的重 要 思想 。
床有关 以三 甲散为基础方治疗慢性肝 炎的报道亦多 , 如复
方三 甲丸[ 肝复散[ 慢肝活血汤[ 化肝煎[] 。现结 、 、 、 等
“ 客交 ” 主 的理 论得到后世医家 , 尤其是温病学 派薛生 白的继 承和发挥 , 使三 甲散在临床治疗中得 到更大 的拓展 。
因病毒 、 可 酒精、 寄生虫 、 学药物 、 传和 化 遗
合 有关 理论 对 慢 性 肝 炎 进 行一 粗 浅 探 讨 。 t 病 因 病机
代谢疾病 、 自身免疫异 常等 多种原因导致, 以病毒性肝炎为
多。 慢性肝炎的病 变主要在于肝脏的炎症和坏死病变, 临床 以乏力、 食欲 减退 、 肝区疼痛、 肝脏肿大、 肝功能异常等为主 要表现 。 我国 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较为多见。 慢性肝炎临床 治疗颇为棘手 , 其是病毒性肝 炎, 尤 因病毒 不能清除 , 导致 病情反 复发作 、 断加重 。 不 中医药治疗慢性肝炎有一定的优 势, 能明显缓解临床症状 , 控制病情 的进展 , 改善肝脏功能 , 提 高机体 的免疫力, 并有助于病毒的清 除, 尤其是控制慢性
北医三院:大数据应用有效支撑临床科研
北医三院:大数据应用有效支撑临床科研作者:洪蕾来源:《中国信息化周报》2015年第42期自2009年新医改启动以来,医疗大数据应用一直是各大医院探索的主要方向。
一般大型三甲医院有上百个系统在线运行,这些系统可能来自十几个厂商,由于缺乏信息表达、交换、处理的统一标准,且整个数据体量庞大、类型复杂,符合大数据的基本特征。
而从医院实际需求角度看,临床业务对医疗质量控制、科研分析研究及信息共享的需求十分迫切。
当这些来自一线的需求摆到医院信息主管面前,对医疗大数据应用的探索也正式启航。
破解多源异构数据之困经过十多年HIS建设,北医三院基础设施和应用系统已形成一定规模,陆续建成了包括门诊和住院医生工作站、检验系统、护理系统、手术麻醉、影像系统等在内的临床信息系统。
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临床数据已积累到一定数量级。
对临床数据的深挖利用是北医三院当前的重点工作。
目前,北医三院日均门诊量达16000人次,医院现有床位1740张,住院周转率较快,人均住院6.37天。
医院信息化建设已初具集团化规模优势,医院本部及四个分支机构现有服务器近140台,业务网、办公网终端设备近4000台,包括推车150台、PDA300多台,此外还有HIS、CIS、OA等丰富的软件资源。
北医三院信息管理中心副主任计虹认为,针对多源异构数据的大数据分析需要四步实现:一是集合多个数据集,二是解决不同类型数据的融合、关联,三是按一定标准进行统一存储,四是将数据进行综合关联分析后以不同的主题来展现。
具体到北医三院实际情况,计虹表示:“如何对六年积累的大量临床业务数据进行有效利用,我们也做了很多尝试性探索。
在我看来,医院数据利用系统的建设有三大目标:加强日常管理、追踪指标检测以及持续的医疗质量改进。
”探索临床业务数据服务目前,北医三院面向临床业务系统建设了临床业务数据平台。
“建设基本思路是基于HL7的临床事件模型,消除中间件技术,最终建立一个完善的架构体系。
地市三甲医院的蓄力、借力和发力
医院立 足创 建学 习型 医院 。 刘 吉祥认 为 ,
领 导 班 子 要 不 断 学 习新 知 识 , 提 升能 力 , 向 国内先 进 “ 取经 ” ,与 国际 “ 高招 ” 接轨。
瞄准疑 难重 症
各 行 各业 的 发 展 ,均 受 国 家 政 策 的 影 响 ,医 疗 机 构 也 概 莫 能 外 。 医 改 浪 潮 席 卷 全 国 , 医 院 要 么 主 动 迎 接 , 要 么 被 动 牺牲 。 邯 郸市 第一 医院 选择顺 势而 为。
“ 医 院 发 展 需 要 时 间 的 积 淀 ,但 一
这 时 医院 更需要 好 的领 导 力。 ”刘吉 祥
坦 言 , 领 导 力 能 否 释 放 的 关 键 看 有 无 良 好的 管理 团队 。
“ 在一 次 国家 医院管 理会议 上 ,我 看 重 团队三 点品 质
何 为 良好 的 管 理 团 队 ? 团 结 、 具 有
邯郸市 第一 医院管理 团队
在 人 杰 地 灵 , 有 着 深 厚 文 化 底 蕴 的
准i 甲 复 审 , 成 为 河 北 省 首 家 通 过 的 地
为 医 院 的 全 面 发 展 搭 建 了 平 台 , 牦
历 史 名 城 邯 郸 ,坐 落 着 一 所 创 办 于 1 9 5 0
年 的 三 级 甲 等 医 院 — — 邯 郸 市 第 一 医
源 ,打 开新 的格局 。
米阳光 ” 服务 … …随 着 占地 4 5 0亩 东 部
新院 区建 设破 土 , 该院增 至 6个院 区 ,
在 医 改 不 断 深 入 的 当 下 ,作
88 ・ 淠 可信 杯 中 国最 佳 院管 理圄 队评选
获奖 理 由
简述地西洋临床应用
简述地西洋临床应用
地西洋药物(Western Medicine)源于欧洲及美洲,是现代医学的主要形式,以西方国家临床标准和理论为基础,其临床应用也是全球最广泛的医学模式之一。
下面,我们将从诊断、治疗、康复等方面,来简述地西洋临床应用。
诊断:地西洋临床应用中,最重要的应该是诊断。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史和症状,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以获得详细的诊断结果。
临床医生也可以利用各种医学技术进行病理学分析、超声波、X 光成像以及CT、MRI扫描等,以便更加准确地确定病情。
治疗:西方医学在治疗方面主要依靠药物和手术。
医生会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药物记录,然后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常见的临床用药有抗生素、镇痛剂、抗生素、兴奋剂和平稳剂等,以减轻特定疾病的症状和疼痛。
此外,手术是西方医学另一个重要的治疗方法,一些需要手术的疾病如癌症、心脏病和创伤等,医生会利用最新技术和高级医疗设备来确保成功手术。
康复:如今,西医的康复重点已经从单纯的康复练习转变为全面的疗法。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健康状态、生活习惯和临床情况等,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常用的康复技术包括物理疗法、语言疗法、职业疗法和社交疗法等,以使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总体来说,地西洋临床应用立足于最前沿的医学科技和研究成果,为全球医学治疗提供了重要的骨架。
医学界对现代临床技术的多次升级改进,为临床应用的拓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使得临床医生们周期性地拥有创新方法和疗法,更好地服务于病患。
探讨“主客浑受”理论在痛风慢性期中的应用
486 环球中医药2024年3月第17卷第3期 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March 2024,Vol.17,No.3㊃争鸣㊃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00151369);北京中医药大学新奥奖励基金(1000062720141)作者单位:100700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肾病内分泌科[于汶仟(硕士研究生)㊁洑晓哲(博士研究生)㊁刘媛媛(硕士研究生)㊁胡洁(硕士研究生)㊁田楚箫(硕士研究生)㊁任怡宣(硕士研究生)㊁梁素文(硕士研究生)㊁傅强]作者简介:于汶仟(1998-),2022级在读硕士研究生㊂研究方向:中医药防治内分泌疾病及肾病㊂E⁃mail:wenchian111@通信作者:傅强(1982-),硕士,副主任医师㊂研究方向:中医药防治内分泌疾病及肾病㊂E⁃mail:136****2059@探讨 主客浑受”理论在痛风慢性期中的应用于汶仟 洑晓哲 刘媛媛 胡洁 田楚箫 任怡宣 梁素文 傅强【摘要】 本文以 主客浑受”为基础,分析 主客浑受”与痛风慢性期病机相关性并结合近现代医家治疗痛风经验,探讨薛氏三甲散在治疗痛风慢性期的应用㊂本文通过分析 主客交”与 主客浑受”的不同点以明确 主客浑受”理论的独特病机,并以此切入痛风慢性期并结合现代药理学研究论证其代表方薛氏三甲散治疗思路与用药对于痛风慢性期的可行性㊂痛风慢性期患者由于太阴脾虚运化失常而生湿浊,湿浊郁久化热暗耗厥阴血分之阴,血分阴亏,血液粘滞则浊瘀互结,日久累及全身变生他病而危及生命,此以病因㊁病位㊁病性㊁病势㊁病理产物与 主客浑受”相符得出二者病机相合㊂薛氏三甲散为 主客浑受”理论代表方,本文总结其组方特色乃善用引经药使邪从厥阴,经少阳,出太阳表及阳明腑两条道路予邪以出路,扶正祛邪,标本兼治,于痛风慢性期去邪有方,为临床治疗痛风慢性期疾病提供新的治疗思路㊂【关键词】 主客交; 主客浑受; 痛风慢性期; 薛氏三甲散; 病机; 治疗; 引经【中图分类号】 R249 【文献标识码】 A doi:10.3969/j.issn.1674⁃1749.2024.03.020 痛风”病名最早见于朱丹溪‘格致余论㊃痛风“: 彼痛风者,大率因血受热已自沸腾,或卧当风,寒凉外搏 ”该病在中医理论中通常归属为 白虎历节病”或 痹证”[1],多由外感风寒湿邪或饮食内伤所引起㊂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痛风发病率也明显上升,2019年我国痛风患病人数与1990年患病人数相比,变化率为175.6%[2],越来越多的人被痛风带来的疼痛及并发症所困扰㊂中医治疗痛风多从湿热论治,但很多痛风慢性期患者仅从湿热论治效果不显,且临床发现这类患者多存在体型消瘦㊁舌干裂等阴虚现象,这是由于病人素体阴虚或病程较长,湿热伤及肝肾之阴所致㊂纵观历代医家学术思想,温病学派最注重祛湿与养阴并重,且近来 主客交”及其演化理论在疑难重症中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受到学者的重视㊂有学者[3]基于 主客交”理论探讨同样具有皮肤发热㊁关节病变最终累及多器官特点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医病机及治疗,亦有基于 主客浑受”理论论治肺纤维化者[4],皆为病程较长且缠绵不愈之疑难病㊂而本文通过分析 主客交”与 主客浑受”之不同,发现薛雪在 主客交”基础上提出的 主客浑受”理论与痛风慢性期病机更为切合㊂笔者试通过探寻 主客浑受”理论与痛风慢性期之契合度,探讨运用薛氏三甲散治疗痛风慢性期的新思路㊂1 主客浑受”理论渊源及内涵1.1 主客浑受”理论起源于 主客交”理论吴又可在‘温疫论㊃主客交“中提出: 凡人向有他病尪羸 此际稍感疫气,医家病家,见其谷食暴绝 遂投参㊁术㊁归㊁地㊁茯神㊁枣仁之类,愈进愈危㊂知者稍以疫法治之,发热减半,不时得睡,谷食稍进,但数脉不去,肢体时疼 盖但知其伏邪已溃 不知正气衰微,不能脱出表邪,留而不去,因与血脉合而为一,结为痼疾也”,明确表示了素有他病而素体正虚之人感受疫气后原病加重,若医以杂药频试,或补㊁或泻㊁或滋㊁或散㊁或疏㊁或守,虽里证可去,然正气衰微不可托表邪而出,故邪气与血脉结合而为痼疾㊂其后又言: 客邪胶固于血脉,主客交浑,最难得解”,其意为此外感之疫邪与素虚之血脉胶结,即主客交浑于血脉,最难治疗㊂这一论述则体现了正虚邪实,主客相搏的发病思想[5],而其理论源于‘素问㊃评热病论篇“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等论述中,可见吴又可基于当时的疾病特点将古代理论进行了理论创新,并据此首创三甲散,而薛雪则在此基础上进行进一步发挥,提出 主客浑受”理论㊂主客浑受”一词首见于薛雪‘湿热病篇“第34条原文:湿热证,七八日,口不渴,声不出,与饮食亦不却,默默不语,神识昏迷,进辛开凉泄,芳香逐秽,俱不效,此邪入厥阴,主客浑受㊂宜仿吴又可三甲散,醉地鳖虫㊁醋炒鳖甲㊁土炒穿山甲㊁生僵蚕㊁柴胡㊁桃仁泥等味㊂”析其释评可知,通过三组环球中医药2024年3月第17卷第3期 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March2024,Vol.17,No.3487症状,即 口不渴” 与饮食亦不却” 辛开凉泄,芳香逐秽,俱不效”得知此病非阳明热盛上蒸心包㊁非腑实熏蒸心包㊁亦非热闭或痰蒙心包之证,实乃由于湿热 先伤阳分”,日久及阴,而致阴阳两困,气血呆滞,继而深入厥阴,灵机不运所致神情呆顿的表现,并仿吴又可而创后世所谓 薛氏三甲散”,强调引邪从阴出阳,活运气血㊂ 主客浑受”其意为久留之湿热之邪与素体正虚之营血相混而成络脉凝瘀的病理状态㊂1.2 主客浑受”与 主客交”的区别对比之下,薛雪在吴又可 主客交”基础上对其理论加以深入及扩展,提出 主客浑受”理论,将湿热日久之病位定于厥阴,认为 主”为人体之正气,不仅是血脉,更是人体正常气㊁血㊁津㊁液, 客”亦不仅为湿热之邪,更包括其所产生之痰饮㊁瘀血㊁结石等病理产物㊂有现代学者指出[6] 主客浑受”理论与 主客交”有两点最大不同,第一是对其 主”之差异: 主客交”为素有他疾而至身体羸弱,或久疟,或内伤瘀血,或吐血等,而 主客浑受”患者乃本病之因致虚,即 太阴内伤”,此亦为痛风慢性期患者病之根本;第二是 主客浑受”之 客”实为复合之邪,其中既有湿热所转化的热邪,又有病变过程中所形成之瘀血,其与‘温疫论“ 主客交”中所感之疫邪明显不同,而此更合痛风慢性期病理产物,于此两点,本文选用 主客浑受”而非 主客交”进行研究㊂2 主客浑受”理论切合痛风慢性期病机2.1 脾虚酿生湿热,湿热耗伤肝肾之阴主客浑受”理论与痛风慢性期病因㊁病性切合,痛风慢性期患者病性虚实夹杂,具体表现为脾虚酿生湿热,进而导致肝肾阴虚,这与 主客浑受”理论相符㊂痛风是单钠尿酸盐沉积于关节及其临近关节囊㊁滑囊㊁软骨或皮下等部位引发的急慢性炎症和组织损伤,在临床上多见关节处红肿热痛或痛风石,甚者累积肾脏病变㊂现代医学将本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痛风病因不明,认为多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导致,常与肥胖㊁糖脂代谢紊乱㊁高血压病㊁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等聚集发生㊂继发性痛风主要发生在肾脏疾病㊁血液系统疾病等其他疾病过程中,或因服用某些药物以及肿瘤放疗㊁化疗等原因所致㊂对于痛风的早期阶段 高尿酸血症的病因之一则是嘌呤摄入过多,而研究表明食用高嘌呤食物包括红肉㊁海鲜等[7]确实对痛风的发生存在一定影响[8]㊂在中医理论中这些高嘌呤食物及导致肥胖㊁糖脂代谢紊乱等食物均可归属为 肥甘厚味”之品,过食肥甘厚味则易酿生痰湿,湿浊困脾,导致太阴脾虚,进一步影响脾之运化功能,或素体脾虚,脾胃运化失司则脾不升清㊁胃不降浊,故而湿浊中阻不化,郁久化热而为湿热,热为阳邪易耗阴血,湿为阴邪但其性粘滞,与热相结后更不易祛除,病情进入慢性期后最终导致肝肾之阴受损㊂‘素问㊃六节脏象论篇“中有云 肾者 其充在骨” 肝者 其充在筋”,此 筋”则包括肌腱㊁韧带和筋膜,朱永涛等[9]通过现代超声技术发现痛风慢性期患者常有骨侵蚀㊁滑膜增生及双轨征等现象,也是痛风慢性期病人肝肾阴伤的体现㊂主客浑受”乃正虚与邪实胶结,其正虚者,太阴脾虚则为首发,正如薛雪在‘湿热病篇“第1条原文自注中所说: 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㊂”素有太阴脾虚之人,水液运化失职,体内易留湿饮,若正值热邪相扰,则引热邪合化而为湿热㊂董锡玑[6]指出主客浑受之 正虚”可归为两个方面,一是其人太阴素虚,二是湿热之邪郁久,既有其化热化燥,深入营血,灼伤肝肾之阴,又有部分湿热尚未尽化而继伤阳气,导致阴阳俱虚,正合痛风慢性期病因所致病性演变㊂2.2 浊瘀互结于厥阴血分,日久累及全身主客浑受”理论与痛风慢性期的病位㊁病势及病理产物亦有相同,具体体现在二者均为湿浊㊁瘀血两种病理产物互结于厥阴血分,病情进一步进展可由局部累及全身终至饮食不进㊁神昏而亡㊂痛风慢性期患者脾虚运化失常,湿浊郁久而成湿热,有研究表明[10]高尿酸血症患者的实性性质状态要素中湿㊁痰㊁热状态要素居前三位,因此笔者认为尿酸可理解为 湿浊”,即食物消化过程中的代谢产物,若其不能及时排出,湿浊郁而化热,湿热之邪日久则入营血之分,深伏于藏血之脏,煎熬厥阴血分之阴津,则血液粘滞,血行受阻,故成瘀血,瘀血之形成又阻滞气机导致气滞,进而影响身体多处血运,日后发展为痛风肾㊁肾衰㊁尿毒症危及生命㊂此外,国医大师朱良春[11]主张痛风不应与 痹证”混为一谈,并独创性提出 浊瘀痹”,认为痛风乃湿浊与血结为浊瘀,滞于经脉,引起骨节肿痛,更直接指出痛风的病理产物为湿浊与瘀血㊂薛雪在 主客浑受”条文后自注: 暑热先伤阳分,然病久不解,必及于阴㊂阴阳两困,气钝血滞而暑湿不得外泄,遂深入厥阴,络脉凝瘀”,可知湿热之邪伤人后,阴阳两困,气钝血滞,日久入于厥阴,其病位在于血脉[12],于是出现原文中 与饮食亦不却,默默不语,神识昏迷”,此之切合,不再赘余㊂综上所述,痛风慢性期患者由脾胃虚弱,生湿内郁为湿热深伏厥阴血分,湿热与 人体正气”之血脉胶结难解,损耗肝肾之阴,浊瘀留滞于关节则引起疼痛,其 主”为太阴素虚,久及肝肾之阴,导致素体营血之阴受损,其 客”为浊瘀互结,二者病因㊁病位㊁病性㊁病势及病理产物高度符合,由此可得出 主客浑受”理论与痛风慢性期的病机相符合㊂3 薛氏三甲散为 主客浑受”理论之代表方主客浑受”的主要机理在于本虚标实,其患者湿热之邪深入营血,内陷厥阴,损耗肝肾之阴,薛雪在‘湿热病篇“对应条文后提出 仿吴又可三甲散”(即薛氏三甲散),其方中鳖甲㊁土鳖虫㊁穿山甲㊁柴胡㊁桃仁㊁僵蚕,攻补兼施,引热出表,祛瘀通络而护阴,正如许益斋所校释 鳖甲入厥阴,用柴胡引之,俾阴中之邪尽达于表;土鳖虫入血,用桃仁引之,俾血分之邪尽泄于下;山甲入络,用僵蚕引之,俾络中之邪亦经风化而散”㊂诸药合用,既可透阴分之热,又可逐血分之瘀,使湿热瘀邪与人体血脉剥离,正复邪祛,病得自愈㊂488 环球中医药2024年3月第17卷第3期 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March2024,Vol.17,No.34 薛氏三甲散组方思路适合痛风慢性期薛氏三甲散内外合治,表里兼顾,在表可分别借鳖甲㊁柴胡㊁僵蚕领搜风之药入厥阴,经少阳,出太阳,使湿热经风而散,从表而解;在里可使浊瘀借桃仁润肠通腑之势从下而出,正适用于痛风慢性期邪伏厥阴,浊瘀互结之机,若能取法化裁㊁辨证加减则可为临床指导治疗痛风慢性期患者提供新方案㊂4.1 入络脉,使内外之邪经风而散痛风日久肝肾阴虚而生热,皮肤腠理疏松易受外邪尤其是风热侵袭,临床发现夏季很多患者因感受风热之邪而发作,方中山甲性善走窜而活血散结㊁搜风通络,血和则荣卫通畅,旧血得去新血自生,筋骨关节得以濡养;僵蚕气味俱薄,能入太阳肤表,祛外风而散风热,发散邪热兼以燥湿,引络中之湿从风胜之,血中之热从风散之,其消痰除癥㊁化痰散结之力相比同类草木药作用更强,另外,现代药理学研究[13]发现僵蚕可以通过多成分㊁多靶点㊁多通路对于疼痛类疾病有治疗作用,对于痛风慢性期患者因外感而急性发作者多有良效㊂4.2 入厥阴,滋肝肾阴而引邪出表痛风慢性期湿热挟瘀,日久伤阴,若肝肾之阴充足则骨骼健壮,不易被侵蚀,筋膜濡润不易磨损㊂国医大师吕仁和[14]治疗痛风预防复发便提倡从肝论治,注重清利肝胆湿热㊁补益肝肾㊁疏肝健脾等,而方中鳖甲入厥阴搜邪热而护阴,柴胡引厥阴之郁热从少阳之枢转而达外更与此暗合,且从温病角度 引热外达”给人以启发㊂此外,前文提到痛风患者多由脾虚起病,土生金,金克木,脾土虚弱则肝木易旺,为减轻脾虚之势,抑制肝木过旺从厥阴入手亦十分必要,施今墨便常用 柴胡㊁黄芩”药对清泄肝胆之热,以缓肝木克土之势㊂临床中亦有运用鳖甲㊁银花 透热轻清,引邪出表”配伍滋肾阴㊁解热毒治疗痛风的成功案例[15],充分说明从厥阴出表论治痛风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㊂鳖甲在‘本草备要“中记载 补阴退热,咸平属阴,色青入肝”,且咸能入肾,软坚除癥,既补肝肾之阴,又有助于消除痰瘀互结之癥瘕㊂若患者有身体消瘦,夜间盗汗,腰膝酸软,舌红,苔少而裂,脉细数等典型肝肾阴虚表现,则可选择芍药㊁当归等入厥阴肝经之药以顾护阴血,亦可加入枸杞子㊁女贞子及旱莲草等滋补肝肾之阴,肝肾之阴充足则可濡润四肢关节,正气不虚,邪则不凑㊂4.3 入血分,祛瘀通腑使邪出于下痛风慢性期之浊瘀互结易成痛风石,且慢性痛风性关节炎常从浊瘀论治[16],对于久病之治,叶天士云: 久病则邪正混处其间,草木不能见效,当以虫蚁疏通逐邪,”唐容川亦在‘本草问答“中指出 动物之攻利,尤甚于植物,以其动之性,本能行而又具攻性㊂”因此,擅长运用三甲散加减治疗痰热与瘀血胶结之证的名中医郭贞卿[17]认为临床上用一般草木对症之药无效㊁或效不确切者,均可选加同类昆虫动物类药使用㊂薛雪方中土鳖虫入厥阴血分,逐瘀通络,且土鳖虫常潜伏在山野的树根烂草之中,昼伏夜出,正合痛风夜间加重之势;桃仁气薄味厚,可假阳明之路逐瘀下行㊂此外, 非辛香无以入络”(‘临证指南医案㊃卷八疝“),辛味能行气活血,咸味能软坚散结,在痰瘀胶结之证中,以辛佐咸,既攻顽结,又畅气血,既利于痰浊排除,又益于气机恢复㊂于此,郭贞卿有两种方法:一是配伍以辛香之药,如香附㊁桂心㊁枳壳等,二是通过炮制手段使之具备辛香之味,如炒香枳壳㊁酒炒地鳖㊁土炒穿山甲㊂对于关节僵硬㊁变形的患者,吕仁和[18]亦常选用炮山甲㊁炙僵蚕㊁白芥子㊁皂角刺以化痰祛瘀散结,而名家常用之酒炒地鳖㊁土炒穿山甲㊁炙僵蚕等都是薛氏三甲散中的组成药物,可见 主客浑受”理论亦适用于痛风之瘀血证㊂痛风多由湿热而起,对于体内湿热较盛患者不能只顾阴虚而不除湿热,湿热两邪所出异路:于热邪,前文提到方中鳖甲㊁柴胡可透热于外;于湿邪,则可考虑配伍利湿泄浊之药,使其由二便而出㊂现代研究表明一些清热利湿和通腑泄浊药如萆薢[19]㊁土茯苓[20]㊁虎杖[21]㊁金钱草㊁威灵仙等有很好的降尿酸作用㊂赵进喜[22]治疗痛风就曾提出分消湿热法,常用萆薢㊁土茯苓㊁虎杖㊁金钱草等代表药使湿邪从二便而出,临床证明确有疗效㊂证明 主客浑受”治疗痛风从大㊁小便而下之思路临床可行㊂亦有临床报道[23]采用发汗利小便之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疗效确切者,认为使 热浊”之邪从汗孔㊁尿窍而去,则关节自得通利㊂5 小结痛风慢性期患者病情反复发作,正邪胶固㊁缠绵难解,中西医治疗周期均较长,是临床难治之病,在其病程中正虚邪实常同时存在,医者应根据虚实之不同表现辨证加减㊂笔者认为 主客浑受”理论以其脾虚为先,湿热伤阴,浊瘀互结,虚实夹杂的独特病机正合痛风慢性期病机,而薛氏三甲散以其 引邪外达㊁通下,兼顾补虚”的组方特色与治疗痛风慢性期极为相符,但其代表方更适用于痛风慢性期邪盛为主者,邪去之后还应重视顾护脾胃正气及肝肾之阴㊂因此在临床工作中还应抓准正虚与邪实之间的关系,动态把握观察,邪实重者宜多通,正虚重者宜多补,重视 主客浑受”的临床意义,攻补兼施,以减缓疾病进展,改善患者预后㊂参考文献[1] 姜泉,韩曼,唐晓颇,等.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病证结合诊疗指南[J].中医杂志,2021,62(14):1276⁃1288. [2] 赵敏,陈婷,黄振光,等.1990 2019年中国痛风疾病负担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21,48(21):3974⁃3978. [3] 赵鑫,谢志军,袁博,等.基于 主客交”理论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医病机证治[J].江苏中医药,2022,54(12):31⁃34.[4] 徐梦娇,郑佳昆,宋洁,等.从 主客浑受”学说浅谈肺纤维化的中医证治[J].北京中医药,2020,39(11):1188⁃1190.[5] 李兴鹏,马晖.冯全生教授基于 主客交”理论治疗慢性肝病经验浅析[J].四川中医,2022,40(8):9⁃11.环球中医药2024年3月第17卷第3期 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March2024,Vol.17,No.3489[6] 董锡玑. 主客浑受”与 主客交”小识[J].中医药学报,1998,24(4):5⁃6.[7] 韩尚廷,许梅花.膳食营养素与高尿酸血症关系的研究进展[J].现代预防医学,2019,46(22):4070⁃4072. [8] Chiu T,LIU C H,CHANG CC,et al.Vegetarian diet and riskof gout in two separate prospective cohort studies[J].Clin Nutr,2020,39(3):837⁃844.[9] 朱永涛,刘广会,郭玲,等.慢性期痛风性关节炎超声表现与血尿酸水平相关性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28(28):3127⁃3129.[10] 王琳.高尿酸血症中医状态要素特征及相关性因素研究[D].福州:福建中医药大学,2020.[11] 朱婉华,蒋恬,顾冬梅,等.国医大师朱良春浊瘀痹(痛风)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总结[C]//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名医学术思想研究分会年会论文集,2013:17⁃20.. [12] 原梦飞,沈晓旭,翁洁琼,等.从 主客交”和络病学说辨治病毒性心肌炎[J].中国中医急症,2021,30(10):1754⁃1757.[13] 权浩浩,张晓凤,高凯,等.基于网络药理学的僵蚕主要药效作用研究[J].西部中医药,2021,34(3):92⁃96. [14] 傅强,吴双,孙瑞茜,等.吕仁和从肝论治预防痛风复发经验[J].中医杂志,2022,63(23):2213⁃2217.[15] 王建华,冯雪兰,蒋颖,等.浅谈银甲解毒汤辨证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20,39(10):87⁃88. [16] 朱婉华,顾冬梅,蒋恬,等.浊瘀痹 痛风中医病名探讨[J].中医杂志,2011,52(17):1521⁃1522. [17] 张斯特.郭贞卿老中医临床运用三甲散的经验[J].新中医,1979,11(2):14⁃17.[18] 肖昌庆.吕仁和用 六对论治”诊治痛风肾病的经验[J].辽宁中医杂志,2001,28(8):470⁃471.[19] 陈光亮,武松,那莎,等.萆薢总皂苷对慢性高尿酸血症大鼠尿酸排泄指标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34(1):75⁃80.[20] 徐梦琪,徐德平.土茯苓降尿酸活性成分研究[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20,32(11):1860⁃1865. [21] 闫云霞,杨中林,萧伟,等.虎杖降尿酸作用初步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5,11(8):7⁃9.[22] 吴双.基于数据挖掘的赵进喜教授治疗高尿酸血症经验总结[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8.[23] 柴爽,杨岩冰,邝高艳,等.发汗利小便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30例疗效观察[J].湖南中医杂志,2016,32(5):59⁃60. .(收稿日期:2023⁃02⁃22)(本文编辑:李梅)。
国家基本药物在我院(三级甲等医院)使用现状分析
国家基本药物在我院(三级甲等医院)使用现状分析
王兆斌;曹迪
【期刊名称】《淮海医药》
【年(卷),期】2015(000)001
【摘要】目的:分析我院国家基本药物(基药)使用情况,探讨基药在三级甲等
医院的应用现状,为提高基药在三级医院的配备和使用,更好地推进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提供数据和理论依据。
方法通过药学部药品信息查询系统,对我院2012年度使用的药品中,基药品种数,销售金额和比例以及各类基药销售构成比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我院基药配备品种数不足,销售额占比较低,均达不到有关文件要求。
结论我院基药配备率,销售比例有待提高,2009版国家基药目录覆盖面窄,适合三级医院品种少,较难满足三级医院的临床用药需求。
【总页数】3页(P77-78,79)
【作者】王兆斌;曹迪
【作者单位】安徽省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药学部,233000;安徽省蚌埠市第三人
民医院药学部,23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5
【相关文献】
1.我院2011年国家基本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J], 马春红
2.东莞市二级甲等医院、三级甲等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执行国家新标准的状况 [J],
蔡伟英;徐文娟;叶丽玲;李少英;莫曼莉;杜合英
3.三级综合医院国家基本药物使用的分析及思考 [J], 黄艳芳
4.某三级综合医院基本药物使用现状分析与管理对策 [J], 王海华
5.某三级综合医院基本药物使用现状分析与管理对策 [J], 王海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甲散的临床应用进展
三甲散最早记载于明末著名医家吴又可所著的《温疫论》一书。
原方由鳖甲、龟甲、穿山甲、地鳖虫、生牡蛎、僵蚕、白芍、当归、甘草组成。
吴氏论述本方为治疗“主客交”之主方。
后世医家在原方的基础上加减化裁,广泛用于临床多种疾病,辨证用之,均获较好疗效。
现将近年来三甲散及其化裁方临床应用情况综述如下。
1治疗内科疾病
1.1神经系统疾病:张中旭【1】用三甲散散加味治疗中风后语言不利36例,舌质紫暗者加地龙6g,赤芍5g ;舌淡或病程超过180d者加生黄芪12g ;言语时有痰声者加石菖蒲6g,郁金6g。
观察组36例,基本痊愈15例,显效7例,好转11例,无效3例,有效率91.6 %。
裴海泉用三甲散加味治愈眩晕十三年 1 例。
刘涛用改良三甲散治疗血管性痴呆,杜兴民用三甲散治疗血瘀头痛,程志清
用三甲散治疗风心脑梗塞,均取得了满意疗效。
1.2肝胆疾病:蒲晓东【2】用三甲散治疗慢性肝炎肝纤维化62例临床观察,显效(肝纤维化血清学标志物(W C、HA、PC E及LN含量)2项以上测定值较治疗前
下
降》50 %或恢复正常,血清肝功能指标基本恢复正常,证候明显改善)18例,有效(肝纤维化血清学标志物(W C、HA、PC E及LN含量)有任何2项测定值较治疗前下降》25 %,血清肝功能指标改善,证候改善)35例,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者)9例,总有效率85.48 %。
何保军【3】用复方三甲散治疗脂肪肝92例,临床治愈(症状消失,B超提示肝脏形态恢复,肝内小血管清晰,血ALT、TC、TG正常)
31 例,占33.7 % ;显效(症状好转,B超提示肝脏回声远场衰减明显减轻,血ALT 下降75%以上,TG下降40%以上或TC下降20%以上)39例,占42.4 %;有效(症状好转,B超提示肝后缘回声衰减减轻,查ALT下降50 %以上,TG下降20 %以上
或TC下降10 %以上)16例,占17.4 %;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者)6例,占6.5 %; 总有效率为94.6 %。
郑光文用三甲散治疗肝硬化,取得了满意效果。
1.3风湿免疫疾病:邱建荣用三甲散治疗干燥综合征,胡翘武用三甲散治疗结缔组织性疾病(寒战高热案,类风湿性关节炎),邱志济用三甲散治疗皮肌炎,张之文用三甲散治疗白塞氏病,均取得了满意效果。
2治疗外科疾病
2.1心脑血管疾病:张承宇用三甲散治疗颅脑损伤,程志清用三甲散治疗上腔静脉阻塞综合症,康健用三甲散治疗脉管炎,均取得了满意疗效。
2.2肝胆疾病:郭岳峰【4】用加味三甲散合肝动脉介入治疗中晚期肝癌58例,多数病人经中药加味三甲散配合介入治疗后症状改善,精神和食欲好转,经CT和B 超复查肿块缩小或明显缩小者46例,增大或变化不大者22例(31.5%),AFP阳性治疗后下降36例,变化不大或升高10例。
本组病例已生存1年以上26例,生存2 年以上9例,最长已3年。
1年生存率42.1%,2年生存率15.7%。
程志清用三甲散治疗肝胆管结石,取得了满意疗效。
2.3骨与关节疾病:李昌玉【5】用桃仁承气汤合三甲散治疗外伤性腰椎压缩性骨
折后腹胀20例,治愈(腹胀、腹痛、纳差消失,饮食及大便恢复正常)12 例, 显效(腹胀、腹痛、纳差明显减轻)5例,有效(饮食及大便较治疗前改善)2 例, 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善)1例,总有效率95 %。
陈培城用三甲散治疗肩周炎,张承
宇用三甲散治疗腰椎骨质增生,均取得了满意效果。
2.4泌尿系统疾病:康健用三甲散治疗前列腺肥大症,陈培城用三甲散治疗睾丸静脉曲张,均取得了满意疗效。
2.5皮肤疾病:张之文用三甲散治疗带状疱疹,取得了满意效果。
3治疗儿科疾病
3.1小儿佝偻病:刘召勇【61用改良三甲散结合西医治疗小儿佝偻病110例,痊愈(临床症状消失,血清钙、磷、BALP均在正常范围,x线显示钙化预备带增厚)94例,好转(临床症状减轻,血清钙、磷、BALP接近正常,x线显示有不同程
度的修复)14例,不愈(临床症状无改善)2例,总有效率98.2%。
3.2小儿厌食:何英【71用加味三甲散治疗小儿厌食53例,34例痊愈(纳食倍增、兼证消失)占6
4.2%,14例显效(纳食渐增)占26.4%,4例好转(仅在服药期间食欲增进,停药后仍有厌食)占7.5%,1例无效占1.9%,总有效率98.1%。
3.3小儿功能性腹痛:曹洪洲【81用三甲散治疗小儿功能性腹痛50例,痊愈45例, 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
3.4小儿疳证:郝有孝【91用三甲散治疗小儿疳证24例,均收到良好效果。
3.5小儿抽动症:张玉龙用三甲散治疗小儿抽动症,取得了满意效果。
3.6解颅:黄明志用三甲散治疗解颅,取得了满意疗效。
4治疗五官科疾病
4.1鼻部疾病:张春兰【101用三甲散加味治疗慢性鼻窦炎,显效(症状消失,体征明显改善)52例;有效(症状明显改善,体征有所改善)71例;无效(症状及体征均无明显改善)2例,总有效率达98.02%.
4.2 口腔疾病:孙艳鹏用三甲散加减治愈口疮1例。
李文学用薛氏三甲散治愈顽固性
舌强舌麻一例。
4.3咽喉部疾病:潘嘉珑【111用丹青三甲散治疗声带疾患150例,气滞者加九香虫、枳壳;血瘀者加泽兰叶,五灵脂、王不留行;顽痰者加川贝粉(吞服),或白芥子、莱菔子;嘶哑严重者加射干、木蝴蝶;声带充血者加蒲公英。
临床治愈
(声嘶消失,发音正常,检查声带新生物消失,粘膜平复)24例,显效(声嘶
基本消失,声带新生物明显缩小,或声带表面略欠平)47例,有效(声嘶程度
减轻,声带新生物缩小,或声带充血肿胀减轻)54例,无效(服药10剂以上,
声嘶无改变,声带检查如故)25例,总有效率83.3%。
潘嘉珑【12】用加减丹青三甲散治疗嗓音疾患60例,痊愈(声嘶消失,发音正常,声带新生物消失,粘膜平复)19例,显效(声嘶基本消失,声带新生物明显缩小,或声带边缘欠平)17例,好转(声嘶程度减轻,声带新生物缩小,或声带肿胀充血减轻)18例,无效(治疗10天以上,声嘶及声带检查无变化)6例,总有效率为90%。
5治疗其他疾病
5.1输卵管阻塞:卜文仁【13】用路路通三甲散治疗输卵管阻塞36例,取得了满意疗效。
5.2盗汗:黄明志用三甲散治疗盗汗,取得了满意效果。
综上所述,三甲散临床应用广泛,疗效显著,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不断扩大其使用范围。
参考文献
[1] 张中旭,王占魁,肖莉.三甲散加味治疗中风后语言不利疗效观察[J ].河
南中医学院学报,2006,21 (6): 41〜42
[2] 蒲晓东.三甲散治疗慢性肝炎肝纤维化62例临床观察[J ].江苏中医药,2008,40( 11):67 〜68
[3] 何保军,郇丽丽.复方三甲散治疗脂肪肝92例[J ].河南中医,2005 ,
25 (8) : 43〜43
[4] 郭岳峰,李艳.加味三甲散合肝动脉介入治疗中晚期肝癌58例[J ].陕西中医,2003,24 (3): 206 〜207
[5] 李昌玉,陈崴权,郭红强.桃仁承气汤合三甲散治疗外伤性腰椎压缩性骨折后腹胀20例[J ].广西中医药,2005,28 (1): 40〜40
⑹刘召勇,宋敏•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佝偻病110例[J ].中医儿科杂志,2006,2(2):42 〜44
[7] 何英,魏明.加味三甲散治疗小儿厌食[J ].医药论坛杂志,1993 ,33( 00): 17 〜17
[8] 曹洪洲.“三甲散”治疗小儿功能性腹痛[J ].新中医,1990,4 (7):
10 〜[J ].10
[9] 郝有孝.三甲散治疗小儿疳证24例[J ].陕西中医,1984,5 (1): 45〜
45
[10] 张春兰,丁小红•三甲散加味治疗慢性鼻窦炎[J ].实用医技杂志,
2001,8 (8) : 587 〜587
[11] 潘嘉珑,马东藜,徐克强等•丹青三甲散治疗声带疾患150例疗效观察[J ].河北中医,1989,11 (1): 27〜28
[12] 潘嘉珑,潘世平.加减丹青三甲散治疗嗓音疾患60例[J ].国医论坛,
2002,17 (5): 20〜20
[13] 卜文仁.路路通三甲散治疗输卵管阻塞36例[J ]•湖北中医杂志, 1994,16(2):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