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谷大米市场分析

合集下载

大米行业年度总结(3篇)

大米行业年度总结(3篇)

第1篇一、引言2023年,中国大米行业在国内外市场环境的多重影响下,经历了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复杂局面。

本报告将从行业整体发展、市场动态、竞争格局、政策导向、技术创新等方面,对中国大米行业进行年度总结。

二、行业整体发展1. 产量稳定增长:2023年,中国稻谷产量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全国稻谷播种面积约为30021.2千公顷,产量约为21186万吨,较上年略有增长。

这得益于我国农业科技的进步和农民种植技术的提高。

2. 品种结构优化:在品种结构上,优质稻品种占比逐年上升,中高端产品比例逐步提高。

绿色、有机、生态等概念深入人心,消费者对健康、安全的大米需求不断增长。

3. 产业链完善:从种植、加工、流通到消费,大米产业链逐步完善。

产业链各环节协同发展,提高了行业整体竞争力。

三、市场动态1. 国内市场:国内大米市场需求稳定,消费结构不断优化。

中高端大米产品销量持续增长,市场份额不断扩大。

同时,线上渠道成为大米销售的新增长点。

2. 国际市场:2023年,全球大米市场供需基本平衡,价格波动不大。

我国大米出口量保持稳定,主要出口市场为亚洲、非洲、南美等地区。

四、竞争格局1. 企业竞争:国内大米企业竞争激烈,品牌意识逐渐增强。

大型企业通过并购、整合等方式,不断扩大市场份额。

同时,中小企业在细分市场深耕细作,差异化竞争。

2. 区域竞争:我国大米产业区域特色明显,不同地区的大米品种、品质、价格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区域品牌逐渐崛起,市场竞争格局日益多元化。

五、政策导向1. 政策支持:国家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耕地保护、农业补贴、科技创新等,为大米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2. 市场调控:国家加强市场价格监测和调控,确保大米市场供应稳定。

同时,鼓励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满足消费者需求。

六、技术创新1. 种植技术:水稻种植技术不断进步,包括抗病虫害、抗倒伏、抗逆性等方面的研究取得显著成果。

2. 加工技术:大米加工技术不断创新,提高产品品质和附加值。

大米市场SWOT分析

大米市场SWOT分析

大米市场SWOT分析一、市场概况大米是全球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人们日常饮食中不可或者缺的主要粮食之一。

大米市场规模庞大,具有广阔的发展潜力。

本文将对大米市场进行SWOT分析,以全面了解市场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

二、市场优势1. 健康食品需求增长: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大米作为一种健康食品,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2. 多样化的产品:大米市场上存在多种品种和加工方式的大米产品,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口味和需求。

3. 传统饮食习惯:在一些亚洲国家,大米是主要的主食,传统饮食习惯保证了大米市场的稳定需求。

三、市场劣势1. 竞争激烈:大米市场竞争激烈,存在许多品牌和生产商,使得市场份额分散。

2. 价格波动:大米市场的价格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气候变化、政策调整等,价格波动较大。

3. 食品安全问题: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大米市场也不例外。

消费者对大米的质量和安全性有更高的要求。

四、市场机会1. 健康饮食趋势: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大米市场有机会进一步扩大,开辟更多健康、有机的大米产品。

2. 外贸市场拓展:大米是一种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农产品,通过开辟国际市场,可以增加大米的出口量和市场份额。

3. 创新产品开辟:大米市场可以通过开辟创新产品,如速煮大米、即食大米等,满足快节奏生活的消费者需求。

五、市场威胁1. 替代品崛起:一些替代品如面条、面包等也成为人们饮食中的主要选择,对大米市场构成威胁。

2. 环境变化: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等环境因素可能影响大米的生产和供应,给市场带来不确定性。

3. 法规限制:一些国家对大米市场实施了进口限制和贸易壁垒,给大米的国际贸易带来一定的压力。

六、总结大米市场具有较为稳定的需求基础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然而,市场竞争激烈、价格波动、食品安全问题等劣势和替代品崛起、环境变化、法规限制等威胁也不能忽视。

为了在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企业应加强产品创新、提高质量安全控制、开辟国际市场等方面的努力。

2024年稻谷和大米市场策略

2024年稻谷和大米市场策略

2024年稻谷和大米市场策略引言稻谷和大米是世界上最重要和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作为主要的农产品,稻谷和大米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

因此,制定一个有效的市场策略对于稻谷和大米生产者和贸易商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分析稻谷和大米市场的现状,并提出一系列的市场策略,帮助生产者和贸易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

市场分析1. 全球稻谷和大米市场概述稻谷和大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消费量和贸易规模巨大。

亚洲是稻谷和大米产量和消费量最大的地区,中国和印度是全球稻谷和大米的主要生产国和消费国。

其他重要的稻谷和大米生产国包括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和泰国等。

稻谷和大米的贸易规模也非常庞大,主要的出口国包括泰国、印度和越南等。

2. 稻谷和大米市场的竞争态势稻谷和大米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

在全球市场上,存在着许多大型稻谷和大米生产商,它们在价格和品质上的竞争十分激烈。

此外,与其他粮食作物相比,稻谷和大米的替代品较少,因此生产商和贸易商在市场上的竞争主要集中在品质、品牌和价格上。

市场策略1. 品质优先战略稻谷和大米的品质对于消费者来说非常重要。

因此,生产者和贸易商应该将品质优先放在市场策略的核心地位。

他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施品质优先战略:•提高品种选择:选择具有高产量和高品质的稻谷品种,以确保生产高质量的大米。

•强化质量控制:建立完善的生产质量控制体系,包括种植、收获、加工和储存等环节,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注重品牌建设:为产品建立独特的品牌,让消费者认知和信任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

2. 创新营销策略创新的营销策略可以帮助稻谷和大米生产者和贸易商在市场上脱颖而出。

以下是几种创新营销策略的示例:•电子商务:利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平台,将产品销售到全球。

通过建立电子商务渠道,可以扩大产品销售范围,提高销售额。

•品牌推广:通过广告、促销活动和赞助等方式,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同时,与餐饮业和零售业建立合作关系,扩大销售渠道。

2023年国内稻米市场综述与行情走势分析

2023年国内稻米市场综述与行情走势分析

国内稻米市场综述与行情走势分析2月中旬,国内稻米市场行情保持稳定,部分地区市场需求数量消失增加,供应略显降低,局部地区略有上涨。

详细行情如下:东北地区:2月中旬,黑龙江地区一般稻谷收购价格依旧稳定1720-1760元/吨之间,长粒型为1840-1900元/吨,哈尔滨地区稻谷普遍品种收购价1760-1780元/吨,佳木斯地区二等稻谷收购价格为1720-1740元/吨,一般粳米出厂价为2620-2700元/吨,价格保持稳定。

当前东北大部分地区稻谷购销清淡,同时黑龙江地区陈化稻拍卖将于3月份之后逐步绽开。

2月中旬,吉林地区稻米价格稳定。

三等稻谷收购价格为1860-1880元/吨,中等大米出厂价为2680-2740元/吨,中小米厂出厂价区间为2600-2620元/吨。

苏皖地区:2月中旬,江苏北部2022年产中等粳稻市场价格为1930-1950元/吨,稳定;姜堰、兴化市场中等粳米批发价为2830-2860元/吨,稳中略涨20元;泰州市兴化地区粮库挂牌收购价格为1920元/吨左右,稳定。

当地稻米市场供应量相对有限,并受到江浙地区大米大批量选购因素的影响;同时当地一些粮库开头轮出2022年中杂稻,出库价格在1520元/吨,该价格偏高,市场观望心理较重。

2月中旬,安徽中部地区中、晚稻收购价格为1440-1460元/吨,国有粮库收购价格为1440-1470元/吨,东部地区2022年产中等杂交稻市场收购价为1480-1500元/吨,价格保持稳定,国有粮食企业挂牌收购价格为1460元/吨,保持稳定。

据悉,当地一些米厂已开工,但供应量相对有限,近期一些地区的陈稻米市场需求有所增长江西地区:2月中旬,江西中部地区普遍晚稻收购价格为1470-1480元/吨,中等晚米出厂价为2160元/吨,优质晚稻品种收购价格为1620-1830元/吨,稳定。

两湖地区:2月中旬,湖北中部地区中稻收购价格为1440元/吨,农村收购价格为1340-1370元/吨,中等粳米出厂价为2700元/吨,价格保持稳定。

中国大米市场调研报告

中国大米市场调研报告

中国大米市场调研报告一、市场概况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米生产和消费国家,大米是中国人的主食之一,因此在中国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

根据国家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的大米产量在近年来一直保持着稳定增长的态势。

2019年,中国的稻谷种植面积约为3.2亿亩,产量达到了2.1亿吨,其中大米产量占据了绝大多数。

与此同时,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饮食结构也发生了变化。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大米市场的消费需求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

二、市场分析1. 消费趋势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食品质量和品牌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在食品安全问题备受关注的当下,消费者对大米的品质和安全性要求愈发苛刻。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选择有机大米、糙米等健康产品,以满足他们对食品安全和健康的需求。

2. 市场份额在中国的大米市场中,拥有着较大市场份额的企业包括金龙鱼、五谷丰登、大湾仔等知名品牌企业,它们在中国大米市场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此外,一些大型农业企业也逐渐开始在大米市场中崭露头角。

3. 生产情况中国的大米主要产自长江流域、珠江三角洲地区、东北地区等地,其中长江流域的安徽、湖北、江西、湖南等省份是中国大米的主要生产区域。

与此同时,近年来,一些企业也开始利用科技手段提高大米的生产效率和品质。

4. 进口情况尽管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米生产国之一,但也面临着一定的大米进口压力。

尤其是一些特种大米、国外优质大米等,一直受到中国消费者的青睐。

三、市场发展前景1. 健康大米市场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有机大米、糙米、红米等健康大米的市场需求将会不断增长。

同时,一些国外知名大米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开发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2. 技术应用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一些新技术和科学手段的应用将会极大提升大米的生产效率和品质。

农业企业可以利用智能化种植、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改善大米的生产环境和品质,满足消费者对优质大米的需求。

3. 大米深加工大米的深加工是未来大米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大米年度运行情况总结(3篇)

大米年度运行情况总结(3篇)

第1篇2023年,我国大米市场经历了稳定增长、供需平衡、价格波动等复杂的市场环境。

以下是2023年我国大米年度运行情况的总结:一、产量稳定增长2023年,我国稻谷种植面积稳定,单产水平不断提高。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稻谷产量达到21186万吨,同比增长1.0%。

其中,早稻、中稻、晚稻产量分别为6236万吨、8140万吨、6820万吨,同比分别增长0.6%、1.2%、0.8%。

稻谷产量稳定增长,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消费量稳步增长随着人口增长和消费升级,我国大米消费量稳步增长。

据统计,2023年全国大米消费量达到1.499亿吨,同比增长1.0%。

其中,城市居民消费量增长较快,消费结构逐渐优化。

三、进出口情况2023年,我国大米进出口量呈现稳定态势。

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大米出口量为0.02亿吨,同比下降0.5%;进口量为0.25亿吨,同比增长1.2%。

我国大米出口主要集中在中亚、非洲等地区,进口主要来自越南、缅甸、泰国等地。

四、市场价格波动2023年,我国大米市场价格整体呈现波动走势。

上半年,受国际市场大米价格上涨、国内稻谷产量增加等因素影响,大米价格上涨。

下半年,受国内外市场需求减弱、稻谷库存充足等因素影响,大米价格呈现下降趋势。

五、行业发展趋势1. 种植结构调整:为提高稻谷产量和品质,我国将继续推进稻谷种植结构调整,优化品种布局,提高单产水平。

2. 加工产业升级:随着消费升级,大米加工产业将朝着高品质、多样化方向发展,提高产品附加值。

3. 市场竞争加剧:国内外大米市场竞争加剧,我国大米产业将面临更大的挑战,需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竞争力。

4. 政策支持:政府将继续加大对大米产业的扶持力度,完善粮食收购政策,保障粮食安全。

总之,2023年我国大米市场运行总体稳定,产量、消费量稳步增长,进出口量保持平衡。

但在市场竞争加剧、消费升级的背景下,我国大米产业还需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牌竞争力,以适应市场变化。

2023年稻米市场走势

2023年稻米市场走势

2022年稻米市场走势国以民为主,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源。

稻谷是我国第一粮食品种,不论是播种面积,还是产量均居全国粮食作物首位。

全国的稻谷产量自1997年达到创纪录的20224万吨以后,由于受供求关系和价格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产量开头呈下降趋势。

特殊是2000年早稻退出爱护价后,南方早籼稻种植面积和产量大幅削减,东北三省粳稻由于产大于销、库存积压严峻,种植面积和产量从2022年开头下降。

2022年全国稻谷产量降到16066万吨,为1985年以来最低水平。

全国稻谷生产连续6年的下降。

这也是2022年初大米突然涨价,造成粮食波动的主要缘由。

稻谷的价格自波动上涨后始终居高不下。

在2022年稻谷的走势如何,下面笔者就此问题从国际、国内两方面予以浅析。

一、2022年全球稻谷的生产和贸易状况(一)稻谷的生产状况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对2022年全球稻谷产量的估计为6.11亿吨,主要是由于估计世界主要稻谷生产国----中国的稻谷产量增加,同时估计印尼、菲律宾、美国及越南稻谷增产。

这些国家稻谷的产量超过了柬埔寨、日本、秘鲁和泰国的减产量。

1、亚洲主要稻谷生产国生产状况中国依据最新的猜测,2022年收获稻谷1.851亿吨,比上年增长15%。

2022年稻谷的增产应归因于市场价格上涨的刺激,以及对农夫实行了减税,最低爱护价和首次对粮农进行直接补贴的激励措施。

孟加拉国稻谷产量估计为3830亿吨,因受15年来最严峻的洪灾,整个夏粮生产患病较大损失,只比上年增产1%。

印度估计稻谷生产量为1.27亿吨左右,比2022年削减约300万吨。

印度政府最近宣布、在2022—2022年将对稻谷价格赐予扶持政策。

估计2022年印度的稻谷生产量将有所增长。

印尼2022年的稻谷产量估计为5430万吨,比上年增加220万吨,为历史最高水平。

泰国由于受不良天气影响早稻生产量为1970万吨,比上年削减120万吨。

同时,干旱与缺水给农夫种植晚稻也带来困难,估计晚稻产量为550万吨,削减90万吨。

2024年稻谷加工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稻谷加工市场分析现状

稻谷加工市场分析现状引言稻谷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全球人口的主要食物来源之一。

稻谷加工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本文将对稻谷加工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以便了解该市场的发展趋势和潜在机会。

稻谷加工市场概述稻谷加工市场是指对稻谷进行各种处理和转化的过程,包括去壳、分级、研磨等。

稻谷加工市场主要产品包括大米、小米、糙米、米糠等。

该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巨大的潜力。

稻谷加工市场的现状1. 市场规模稻谷加工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

据统计,稻谷加工市场的全球市场规模在近几年内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这主要是由于全球人口的增长和粮食需求的增加所驱动的。

2. 主要市场分布稻谷加工市场的主要市场集中在亚洲地区,特别是中国、印度和东南亚国家。

这些地区是稻谷生产大国,对稻谷加工市场的需求量巨大。

同时,这些地区也是稻谷加工技术和设备的重要生产和出口国。

3. 市场竞争态势稻谷加工市场竞争激烈,主要表现在产品质量、品牌影响力和价格竞争上。

一些知名稻谷加工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具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如中国的五粮液集团和泰国的大米出口公司。

此外,一些发展中国家的企业也在积极进军稻谷加工市场,使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发展趋势和潜在机会1. 健康食品需求增加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也逐渐增加。

研究表明,稻谷加工过程中可能会损失一些有益的成分,因此,开发富含营养的稻谷加工产品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2. 对环境友好产品的需求增加全球范围内对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因此,研究和开发稻谷加工技术和设备以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将是未来稻谷加工市场的发展方向。

结论稻谷加工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巨大的潜力。

通过对其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分析,可以为稻谷加工企业和相关行业提供市场情报和决策依据。

稻谷加工市场的未来发展将由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所驱动,相关企业应密切关注市场动态以把握机遇。

2024年水稻种植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水稻种植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水稻种植业市场分析现状引言水稻是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人类生存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水稻种植业市场的分析能够帮助决策者了解当前水稻市场的现状,并为相关企业制定战略提供参考。

本文将对水稻种植业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

全球水稻种植业市场概况1.产量和消费:全球水稻产量逐年增加,主要集中在亚洲地区。

全球水稻消费主要来自于亚洲国家,但一些非亚洲国家也在逐渐增加水稻的消费量。

2.贸易:水稻作为重要的国际农产品之一,全球水稻贸易量逐年增加。

亚洲国家是主要的水稻出口国,而非亚洲国家则主要是水稻进口国。

3.价格走势:水稻市场价格波动较大,主要受天气、政策和供需关系等因素的影响。

近年来,全球水稻价格整体呈上升趋势。

中国水稻种植业市场分析1.产量和消费: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水稻生产国,水稻产量稳定增长。

水稻是中国重要的农产品之一,目前中国水稻的消费量较大,且呈稳定增长趋势。

2.贸易:中国水稻贸易主要以出口为主,是全球最大的水稻出口国之一。

但近年来,中国水稻的贸易量逐渐下降,主要原因是国内需求增加导致出口减少。

3.价格走势:中国水稻市场价格波动较大,主要受政策、天气和供需关系等因素的影响。

近年来,中国水稻价格整体呈上升趋势。

水稻种植业市场的挑战与机遇1.挑战:–水稻种植成本上升:土地、劳动力和化肥等成本的上升对水稻种植业造成压力。

–水资源短缺与环境污染:水稻种植对水资源需求量大,同时水稻的灌溉和农药使用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污染。

–全球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对水稻的种植条件和产量产生影响,对市场稳定性提出挑战。

2.机遇:–科技进步与创新:种植技术的改进、新品种的研发可以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强竞争力。

–产品深加工与附加值提升:开发水稻产品的深加工,提高附加值,拓展市场空间。

–国际市场需求增长: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经济发展,对水稻的需求有望继续增长,为水稻种植业提供机遇。

结论水稻种植业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亚洲国家和中国市场。

大米市场分析报告3篇

大米市场分析报告3篇

大米市场分析报告3篇大米市场分析报告1篇一、引言俗话说:“民以食为天”。

大米作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主要主粮之一,在我们的粮食消费中占有举足轻重地位。

我国是大米生产和消费大国,稻谷播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粮食作物首位。

现阶段我国稻谷年产量约为1.9亿吨,折合大米产量1.3亿吨,约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40%和世界稻谷总产的30%摆布。

全国有60%的人口以大米为主食,年消费量1.35亿吨。

近日,本人通过对所选择的杭州市各大米销售点进行走访调查,初步熟悉了杭州大米市场的状况,了解到相关产品的市场销售情况以及相关竞争市场状况,通过有关信息的整理与分析,对杭州的整个大米市情况做了如下分析和总结。

二、调查情况1、调查方式:在不同的地点不同的场所采取走访、观察、问询和等方式进行调查。

2、调查区域:西湖区、拱墅区;3、调查日期:2022年11月4、调查对象:各区域的卖场、超市、便利店和批发市场、粮油店等5、基本情况分析:A、地区分布大米是不可缺少的生活消费品,在走访的各个区域,如西湖片区的大大小小的粮油行、社区便利店、商超等经营场所都发现有东北牌大米销售,而且售价较高。

从总体看来各品牌的米分布不均匀,但是,东北大米在西湖、拱墅片区市场占有率较高,主要在粮油店、社区便利店内销售,而且数量较多;而在翠苑,华商有物美、世纪联华、欧尚等较大超市,东北大米在此地的产品铺货率略低于江苏、安徽大米等米业。

如下表所示:采集日期:2022年4月3日单位:元/公斤B、经营方式大米经营主要以特约经销商、批发、零售方式。

在调查时发现,大米的销售主要分布在各区域的超市、社区便利店、粮油行等场所。

在杭州粮油批发交易市场、萧山粮油市场、物美文一店、世纪联华华商店、欧尚、各地区的粮油行。

其中,大部份粮油行在消费者购买达到一定的数量时候,对其周围有送货上门的服务。

C、市场品牌及其销售情况经过调查统计,杭州大米市场其他的大米品牌有:袁老太、东北银珠、老百姓、正大泰国大米、五常、秋然、双兔、三宝、东北松莹方正、东北一见钟情、祥兴、板桥、广富米王、鑫盛、逢来、正大泰国大米等其他大米品牌。

大米行业的分析报告范文

大米行业的分析报告范文

大米行业的分析报告范文1.引言大米作为中国人的主食之一,一直以来都占据着重要地位。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认知的提高和生活水平的提升,对大米的质量和口感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大米行业的发展前景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市场规模、产业链、竞争格局等方面对大米行业进行分析,以期揭示其发展趋势和商机。

2.市场规模分析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的大米年消费量约为1亿吨。

而根据市场研究公司对大米市场的投入调研显示,大米的年市场规模约为1200亿元。

从数据来看,大米市场的市场规模庞大,远超过许多其他食品行业。

3.产业链分析大米行业的产业链主要包括种植、加工、销售等环节。

3.1 种植环节大米的种植环节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主要农业产区,如江苏、湖北、广东等。

种植过程中,农民依赖天气、土地、肥料等自然环境因素,以及农药、农机具等生产手段来保证大米的产量和质量。

3.2 加工环节大米的加工环节是将稻谷经过清理、碾磨等工艺步骤,制成可供人类食用的白米。

传统的大米加工方式主要依靠手工操作,效率低下。

随着科技的进步,大米加工设备的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提高了加工效率和产品质量。

3.3 销售环节大米的销售环节主要通过超市、商超、电商平台等渠道进行。

随着线上电商的兴起,消费者购买大米的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

4.竞争格局分析目前,大米行业面临激烈的竞争,并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4.1 品牌竞争随着消费者对大米品质要求的提高,一些知名品牌在市场上建立了良好的口碑和品牌影响力,例如五常稻花香、苏品稻、东北大豆等。

这些知名品牌通过品质、安全等方面的优势吸引了消费者,形成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4.2 区域竞争大米市场具有一定的区域性,不同地区的消费者对大米的口感和品质需求有所差异。

因此,各地区的大米品牌在本地市场上存在一定的竞争。

4.3 价格竞争大米作为日常生活中必需品之一,价格敏感性较强。

不同品牌之间的价格竞争激烈,往往通过价格打折、促销等方式来争夺消费者。

2024年稻谷和大米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稻谷和大米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稻谷和大米市场前景分析引言稻谷和大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全球粮食安全和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对稻谷和大米市场的前景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决策提供有益的参考。

1. 稻谷和大米市场概述稻谷是指稻子的谷实,而大米则是稻谷经过脱粒、糠壳去除、碾磨等工艺处理后的成品。

稻谷和大米作为人类的主要粮食来源之一,其市场广泛且需求量巨大。

2. 稻谷和大米市场供需状况2.1 供应情况稻谷和大米的种植地区主要集中在亚洲,包括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国家。

这些地区具有丰富的耕地资源和适宜的气候条件,为稻谷和大米的产量提供了有利条件。

2.2 需求情况稻谷和大米作为主要粮食作物,其需求量与全球人口数量密切相关。

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稻谷和大米的需求量呈现增长的趋势。

2.3 供需关系稻谷和大米市场的供需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价格和市场的运行。

供大于求时,市场价格可能下降;而需大于供时,市场价格可能上涨。

3. 稻谷和大米市场发展趋势3.1 消费结构变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习惯的转变,稻谷和大米的消费结构也在发生变化。

人们逐渐更加注重大米的品质、口感和营养价值,对高品质大米的需求不断增加。

3.2 技术进步与农业生产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对稻谷和大米的生产具有重要影响。

新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稻谷和大米的产量和质量,提高农民的收入,同时也推动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3.3 国际贸易和市场竞争稻谷和大米市场是一个全球性的市场,国际贸易和市场竞争对其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各国之间的贸易关系、政策和竞争策略将在一定程度上塑造市场格局。

3.4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稻谷和大米的质量与安全问题备受关注。

人们对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相关标准和监管措施对市场发展和国际贸易具有重要意义。

4. 稻谷和大米市场的挑战和机遇4.1 操作成本与利润空间稻谷和大米的生产和销售过程中面临着成本的压力和利润空间的挑战。

稻谷市场分析报告

稻谷市场分析报告

稻谷市场分析报告1.引言1.1 概述稻谷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许多国家的主要粮食之一。

稻谷市场一直是全球农业市场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对全球粮食供应和农业经济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稻谷市场的发展情况对于农业生产者、经销商和消费者来说都至关重要。

本报告将对稻谷市场的现状、需求分析、供给情况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相关从业者提供有益的市场信息与发展建议。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是:文章结构部分将介绍本文的整体结构安排,包括各章节的内容和安排顺序。

首先,我们将对稻谷市场的现状进行概述,包括市场规模、发展趋势等方面的介绍;接着,我们将对稻谷市场的需求进行详细分析,包括消费者需求、行业需求等方面的内容;然后,我们将对稻谷市场的供给情况进行分析,包括产量、产区情况等方面的介绍;最后,我们将展望稻谷市场的未来发展,分析竞争态势,并提出发展建议。

通过这样的结构安排,读者可以清晰地了解到本文的内容和展示方式,有利于读者快速掌握重点信息。

目的部分的内容如下:1.3 目的本报告的目的是对稻谷市场进行全面分析,包括市场现状、需求分析和供给情况。

通过对市场的深入研究,我们旨在为读者提供对稻谷市场的全面了解,并探讨市场前景展望、竞争态势分析以及发展建议。

通过本报告,读者将能够更好地把握稻谷市场的趋势和市场发展的机会,为相关决策提供依据。

1.4 总结总结:通过对稻谷市场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当前稻谷市场的现状、需求情况以及供给情况。

稻谷市场存在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但同时也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

为了更好地开发稻谷市场,我们需要对市场前景进行展望,并深入分析竞争态势,以制定相应的发展建议,为稻谷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2.正文2.1 稻谷市场现状稻谷市场现状目前,稻谷市场呈现出一定的供需矛盾。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稻谷的需求量逐渐增加,但在一些地区农业生产水平相对较低,导致了稻谷的供给量不足。

另一方面,在一些主要稻谷产区,由于农民收入增加和新农村建设,土地面积逐渐减少,农业劳动力也在逐渐减少,导致了稻谷的生产成本不断上升。

2024年水稻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水稻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水稻市场分析现状概述水稻是全球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具有广泛的种植和消费市场。

本文将对水稻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包括种植面积、产量、消费需求、价格等方面的内容。

种植面积水稻的种植面积是影响市场供应的重要因素。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水稻种植面积逐年增长,主要得益于发展中国家的种植面积扩大。

例如,中国和印度是全球两大重要水稻产区,其种植面积占据全球的大部分份额。

产量水稻的产量是衡量市场供应的重要指标。

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和农业技术的进步,全球水稻产量也在逐年增长。

中国和印度依然是全球水稻产量最大的两个国家,其稳定的产量为全球市场提供了稳定的供应。

消费需求水稻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于全球人口来说具有重要的消费需求。

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水稻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尤其是在亚洲地区,水稻作为主要的粮食来源,消费需求持续增长。

价格水稻市场的价格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供求关系、天气条件、政策变化等。

全球水稻市场的价格相对稳定,但也存在一定的波动。

近年来,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和生产效率的提高,水稻价格整体呈现稳定的趋势。

市场竞争水稻市场存在着激烈的竞争。

除了中国和印度,其他亚洲国家如泰国、越南、菲律宾等也是重要的水稻产区。

此外,巴西、美国等非亚洲国家也在逐渐增加水稻的种植规模,加剧了市场竞争。

由于供求关系的变化和政策因素的影响,市场竞争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总结综上所述,水稻市场具有广泛的种植和消费市场。

种植面积和产量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消费需求持续增加。

市场价格相对稳定,但存在竞争压力。

在未来,全球水稻市场将继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做好市场调研和分析,以把握市场机遇和风险。

2023年稻谷市场一周点评:价格稳中略有波动

2023年稻谷市场一周点评:价格稳中略有波动

稻谷市场一周点评:价格稳中略有波动本周(6月21日-6月27日),国内稻米市场整体走势较为良好,其价格呈稳中有升态势,局部地区价格略有回落,主要受到前期南方新麦全面收割时,部分贸易商及农户腾仓并库出售手中稻谷,区域性供应压力增加仍未被市场完全消化,以及近期大米需求有所走弱,加之南方部分地区暴雨天气的多重影响。

但总体来看,市场利多因素仍占据主导地位,其影响力也相对较强。

随着早稻收割期的逐步接近,近期国内天气变化仍须市场给于高度关注。

据中华粮网价格监测显示,本周,国内稻米价格整体稳中略涨。

其中,黑龙江佳木斯2等粳稻收购价1840元/吨,与上周持平;浙江杭州标一晚粳米批发价2920元/吨,上涨20元/吨;江苏泗阳3等晚籼稻收购价1960元/吨,江西抚州标一晚籼米批发价2860元/吨,均持平;浙江衢州3等早籼稻出库价1840元/吨,下跌20元/吨;湖北华中粮食市场标一早籼米批发价2680元/吨,持平。

一周要闻回顾:★最低收购价临时存储稻谷第91次竞价销售成交31万吨为保证市场供应,依据目前市场价格和需求状况,6月24日,国家有关部门和单位在安徽粮食批发交易市场(含分会场)组织第91次竞价销售最低收购价稻谷49.86万吨,实际成交31.36万吨,比上周削减6.01万吨,成交率62.9%,比上周下降11.8个百分点。

成交金额5.23亿元,实际成交均价1667元/吨。

★湖北稻谷价格连续走强米价平稳据市场监测,六月下旬湖北粮食市场稻谷价格连续走强,大米相对平稳。

其中,市场上早籼稻6月份上旬和下旬价格稳定在1640元/吨;中、晚籼稻6月上旬价格为1740元/吨,6月下旬为1820元/吨,上涨了4.6%。

目前,市场进入青黄不接时期,原粮稻谷供应量不断下降,南方饲料需求回暖导致大米副产品价格全面上涨,而在国家抛售最低收购价粮食新标的政策的支撑下,当前众多粮食企业正乐观选购政策拍卖粮。

从6月份在华粮市场进行的最低收购价稻谷新标的的竞价销售上看出,三次交易会的成交率分别为94.79%、93%、99.89%,不但成交率提高,成交价格也明显提高。

2024年稻谷和大米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稻谷和大米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稻谷和大米市场分析现状简介稻谷和大米是全球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具有巨大的经济和食品安全意义。

本文将分析稻谷和大米市场的现状,并探讨相关的经济因素和市场动态。

1. 全球稻谷和大米产量稻谷和大米的生产是全球农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统计,全球稻谷产量在近几十年中保持稳定增长。

许多国家都是稻谷和大米的主要生产者。

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和孟加拉国是全球最大的稻谷生产国。

这些国家的稻谷产量占据全球总产量的很大比例。

除了亚洲地区外,非洲的尼日利亚、马里和埃及也是重要的稻谷生产国。

2. 稻谷和大米的消费和贸易稻谷和大米是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被广泛用作食品。

全球范围内,稻谷和大米的消费量也呈现稳定增长的态势。

亚洲地区是全球稻谷和大米的主要消费地区。

由于人口众多和饮食习惯,亚洲国家对稻谷和大米的需求量巨大。

在稻谷和大米的国际贸易中,泰国、印度和越南是主要的出口国家。

这些国家的稻谷和大米具有竞争力的价格和优质的品质,因而在国际市场上占据重要位置。

中国、菲律宾和尼日利亚等国是主要的进口国家,它们的稻谷和大米需求量较大。

3. 稻谷和大米市场的竞争和趋势稻谷和大米市场面临着一系列的竞争和趋势。

首先,全球稻谷和大米市场具有较高的竞争性。

不同国家的稻谷和大米具有不同的种类和品质,竞争激烈。

其次,消费者对稻谷和大米的需求正在发生变化。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营养的关注增加,有机和有营养价值的大米越来越受到欢迎。

再次,气候变化对稻谷和大米市场产生了影响。

气候变化导致了温度和降水的变化,对稻谷生产带来了挑战。

这可能会对全球稻谷和大米的供应和价格产生影响。

最后,技术的进步也在改变稻谷和大米市场。

新的种植技术和加工技术不断出现,提高了产量和质量。

4. 稻谷和大米市场的前景稻谷和大米市场具有良好的前景。

由于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稻谷和大米的需求量仍在增长。

同时,全球范围内的稻谷和大米贸易将继续增加。

然而,稻谷和大米市场仍面临一些挑战。

2024年稻谷和大米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稻谷和大米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稻谷和大米市场发展现状1. 引言稻谷和大米作为人类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一直以来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稻谷种植业和大米市场的发展现状对于粮食安全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稻谷和大米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全面分析和研究。

2. 稻谷种植业现状2.1 稻谷种植面积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全球稻谷种植面积逐年增加。

稻谷是全世界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许多国家都将稻谷种植作为重要的农业项目。

稻谷种植面积的增加表明了粮食安全问题的重要性和国家对于农业发展的重视。

2.2 稻谷产量稻谷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全球稻谷产量逐年增加,主要得益于农业技术的进步和农业投入的增加。

然而,一些农业问题如灾害和气候变化对稻谷产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因此,提高稻谷产量仍然是一个重要的挑战。

2.3 稻谷贸易稻谷作为粮食作物,国际间的稻谷贸易也非常活跃。

一些发展中国家依靠稻谷出口来支持经济发展,而一些发达国家则依靠稻谷进口来满足国内需求。

稻谷贸易的发展对于国际间的经济合作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3. 大米市场现状3.1 大米消费量全球大米消费量逐年增加,主要受到人口增长和消费习惯改变的影响。

大米作为主食,对于很多国家的居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营养来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米消费量将继续增加。

3.2 大米价格大米价格对于消费者和生产者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大米价格的稳定和合理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和农民利益至关重要。

在全球化的市场环境下,大米价格的波动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天气、政策和国际市场情况等。

3.3 大米品质和品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习惯的改变,对于大米品质和品牌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优质大米和有特色的大米品牌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大米生产企业应该注重提高产品质量、加强品牌建设,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4. 发展趋势和挑战4.1 农业可持续发展稻谷和大米市场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加工企业发展对策分析
面对新一轮的大米加工企业调整洗牌,我省大米加工企业应该如何应对呢?
1、从实际出发,选准定位。面对外企和央企的大举进入,我省大米加工企业首先应选准本企业的发展定位,如果当前企业规模在年加工稻谷5万吨以上,技术设备和工艺较为先进,经营管理到位,资金和粮源有保证,可选择发展做大之路,加快技术设备更新改造,发展综合加工利用,兼并和收纳一些中小企业,扩大企业规模。年加工稻谷3万吨左右的中型企业,或选择联合发展做强之路,或在大企业较少稻谷产区加快发展,成为当地有实力的企业;年加工稻谷1.5万吨以下的小企业,要立足本地打服务牌,走代农加工之路;总之要因地制宜,因企业制宜,从实际出发,走符合本企业实际的生存发展之路。
2009/2010稻谷市场年度即将过去,这一年稻谷市场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有三个显著特点:稻谷产量总体增加,大米消费基本稳定,供求平衡有余,粳稻产量减少;需求增长较快;供给趋紧;导致价格大幅上涨,并带动整个稻米市场价格上涨,造成了稻谷供给紧张的表象。
2009/2010年度,全国稻谷产量19510万t,折合大米13567万t,预计大米进口量为40万t,新增大米供给量为13607万t;预计大米消费量13055万t,大米出口量为80万t,大米需求量为13135万t。新增大米供给量大于当年需求量472万t。但在品种平衡上,由于籼稻产量增加,籼米消费减少,供大于需较多;而粳稻产量略减,消费增长较快,供给趋紧张,“籼多粳紧”的矛盾进一步突出。
(3)国家调控力度加大。由于粳稻米供给紧张,价格不断上涨,国家发改委、粮食局等部门进一步加大了对稻谷市场的调控,一是调整了竞价销售规则,控制销售方向和销售数量;二是加大了执法检查力度,开展了政策性粮食销售专项检查,重点是东北地区临储粳稻定向销售的执行情况;三是投放专项储备粳稻。
(4)世界大米供给宽松。价格走势将继续偏弱。虽然今年稻谷干旱将对泰国、越南产量造成影响,但全球大米预计产量和库存将高于去年,美国农业部2010年6月份粮油供需预测报告显示,2010/11年度全球大米产量预计为创纪录的4.594亿吨,比上年度增加1730万吨,增幅3.9%。大米消费量预计达到创纪录的4.528亿吨,比上年增加1030万吨,增幅2.3%。全球期末库存预计达到9630万吨,比上年度增加660万吨,增幅7.3%,库存消费比为21.3%,高于上年的20.4%,创下近7年来的最高水平。这将增大大米价格下行的压力。
(2)早稻减产。低温和洪涝灾害导致早稻减产,
(3)国家政策支撑。国家政策是影响我国粮价走势的主要因素,2010年国家又一次大幅度提高稻谷最低收购价格,并提出将适时增加稻谷特别是粳稻储备数量,为稻米价格走强提供了支撑。
(4)农民惜售心理增强。由于早稻减产,粳稻价格不断走高,农民待价而售的心理不断增强,这也将在一定程度上推高稻米市场价格。
6、加强产品营销,推广应用现代销售方式。产品营销是加工企业经营中最后的一环,也是最重要的一环,“这是惊险的一跳”,如果产品不能按合理的价格销出去,那么摔坏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生产者本身。目前,加工企业坐等客户上门的时代越来越远了,各企业都在产品销售上下功夫建立自己的销售网络,溢海嘉里在中国的发展,就是从建立销售网络开始的,现在又以销售网络为基础发展大米加工,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中粮集团也认识到这一点,开始抓全产业链,加强销售网络建设。其它一些企业也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或建立自己的销售店、代销点,或与经营和销售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系,稳定产品销售渠道。一些中小企业也可以利用网络发展直销,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直销的比例会越来越大,如日本。
5、发展综合加工利用,搞好环保生产。对副产品进行综合加工利用是现代大米企业发展的方向,规模较大的大米加工企业不能仅满足把稻壳、米糠混在一起粉碎做饲料或直接卖副产品,要从今后发展和环保考虑,积极谋划综合加工利用。当前稻谷副产品加工需要有一定规模,省内大多数企业还有一定困难,可否探索以利益机制为钮带把附近企业联合起来共同搞副产品加工利用,总之从现在起要在这方面多想办法。
2、大型企业迅速增加。去年以来,溢海嘉里、中粮等大型粮食企业经过几年的准备和谋划,开始按照规划全面进行加工企业建设布局。中储粮、吉粮、黑粮以及一些大型民营企业也开始积极建设大型大米加工企业,抢占稻谷加工市场,这些新建的大型加工企业,单厂年加工能力大都在30万吨左右,有的规划二期60万吨,工艺和生产线路基本一致,稻壳发电,稻壳灰生产白炭黑,米糠榨油,是标准化现代稻谷加工联产企业。据不完全统计,这些新建的企业主要有:黑龙江省的佳木斯溢海嘉里、哈尔滨溢海嘉里、吉林溢海嘉里、盘锦益海嘉里、中粮佳木斯、中粮大连、沈阳中稻、黑龙江省鹤岗市的万源米业、人和米业 等,中储粮的三河米业也以东北稻谷为原料;在建和规划建设的还有,吉林省白城溢海嘉里、中粮在吉林开发区建设的30万吨稻谷加工项目,据国家粮食局统计,2009年国内稻谷加工能力前5位的企业依次是:
由于稻谷增产,库存增加,世界大米价格从2009年底就开始下行,2010年6月底,被作为国际大米市场风向标的泰国大米FOB报价为450美元/吨(折合人民币3073元/吨),比年初下跌190美元/吨,跌幅29.7%;越南大米100%B级FOB报价为360美元/吨(折合人民币2459元/吨),比年初下跌170美元/吨,跌幅32.1%。
1、产能严重过剩,竞争激烈。目前我国大米加工企业多、平均规模小,据中国粮食行业协会最新统计,2009年度入统的大米加工业7687户,其中日加工能力100吨以上的企业2664户,占35%;年加工大米能力达到19424万吨,全年加工大米5724万吨,产能利用率为29%。吉林省入统大米企业314户,其中日加工能力100吨以上的企业148户际加工稻谷485万吨,产能利用率为46%;而且一些新的大型加工企业还在不断上马,激烈的竞争导致大米加工费用非常低,有的企业加工基本不挣钱,实际上挣的是大米购销差价。
3、技术和综合利用水平显著提高。2005年至2007年,东北大米加工企业曾出现一轮技改高潮,主要是一些日加工水稻50万吨以上的企业延长加工流程,上色选机和抛光机。而近两年来新上的大型加工企业不仅工艺先进,加工精度更高,有的进行了二次色选,而且在设备选择上要求更高,色选基本选用了外国产品,多为布勒色选机,碾米机多选用了左竹碾米机,也有的选用了湖北永祥米机,清理设备多选用了牧羊机械,
未来几年中国稻谷市场发展趋势判断
我国最高稻谷产量是1997年20074万吨,迄今为止没有恢复到这一水平,主要是面积,1997年播种面积为3177万公顷,2000年后都在3000万公顷以下。
今后我国稻谷播种面积和产量还有进一步增长的趋势。稻谷是我国最主要的口粮,是国家支持的重点,粳稻则是重点的重点。今后几年,东北地区将进一步开发耕地资源,江淮等粳稻生产适宜区逐步推进“籼改粳”,;长江中下游地区适度推进“单改双”,大力发展双季籼稻;东南沿海稳定籼稻面积,提高单产,发展高档籼稻;西南、华南发展再生稻,提高复种指数。2015年,水稻面积恢复3000万公顷以上,产量达到2.025亿吨以上,亩产达到450公斤,比目前提高2.5%;优质稻面积发展到2533万公顷,提高8个百分点;粳稻面积达到967万公顷,占全国水稻面积的32%,提高两个百分点。
粳稻中长期供需偏紧格局未改 新季中晚稻陆续上市,且新粮丰收在望,加之国家稻谷拍卖持续进行,预计后期稻米市场均将供应充足。但不排除新粮上市后,受市场主体对中晚稻收购积极,特别是粮库今年对粳稻补库需求较大影响,加之农民惜售,收购市场出现粮源紧张现象。另外,在社会库存较低的形势下,粳稻中长期供需偏紧格局未改变,将支撑粳稻价格保持上涨趋势
4、突出特色,培育品牌。目前大米产业正在进入品牌时代,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都有在从实际出发,突出自己的产品特色,培育自己的品牌,只有创立出品牌,才能更好地占领市场,买出更好价钱。在培育品片要找准自己产品的特色和闪光点,加以发扬和宣传。如:北大荒米业集团打绿色牌,五常大米打产地牌,稻花香和秋田小町打品种牌;也有的大米打企业牌,如原盘锦利是大米、湖南金健大米等。
4、全行业将重新洗牌。现有产能严重过剩,新的大型企业不断投产,中外粮油巨头在东北“抢米”,必然要导致大米加工行业竞争激烈,压低加工费用打价格战,一些产能落后、经营不善的企业将要亏损出局;一些实力较差,经营一般的企业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多数死亡;经过淘汰产能不断下降,4-5年后产能与产量达到新的平衡,使全行业开工率达到70%以上;一些技术工艺先进,经营管理有特色的企业将站住脚跟,获得发展机遇。
价格下降因素
(1)整体上供大于求。至2009年我国稻谷已连续6年丰收,国内市场供给充足,整体上大于求,市场价格形成向下压力。
(2)籼稻库存充足。由于籼稻市场低迷拍卖成交率较低,近两年来国内收购的临时存储籼稻仍有上千万吨剩余等待消化,大量的库存籼稻不仅制约了籼稻米价格的上扬,也制约了粳稻米价格的上扬。
由于粳米需求增长较快,粳稻价格持续上涨,加上企业抢购粮源,导致稻米价格整体上涨;5月中旬后,随着稻谷需求减少和国家政策调控力度加大,国内粳稻米价格开始高位趋稳,部分地区的粳稻米市场价格甚至出现小幅回落。据有关数据统计,东北粳稻入厂价已从2009年11月份的2080元/吨,涨至今年6月份2480元/吨,涨幅达19.2%;同期,苏皖粳稻分别从2000元/吨和1960元/吨涨至2800元/吨和2560元/吨,涨幅分别为40%和30.6%。粳米行情也大幅走高,同期,北京地区东北大米批发价格从3410元/吨涨至3880元/吨,涨幅为13.8%;而在上海市,苏皖粳米的批发价分别从3100元/吨和3070元/吨涨至3840元/吨和3800元/吨,涨幅分别为23.9%和23.8%。
2010/2011年稻米市场走势预测
供求平衡有余,粳稻供给紧张略缓。根据前面分析,如果后期后期气候正常,预计2010/2011年度全国稻谷总产量为19730万吨,国内稻谷消费量为18650万吨,年度结余1080万吨;粳稻增产幅度略大,供给紧张矛盾减缓。
价格上涨因素
(1)粳稻供给趋紧。2009/2010年度,虽然粳稻供给有了较大增加,但现在农民已无存稻;随着拍卖进行,近两年来收购的临储粳稻库存也趋于枯竭,供给呈现了偏紧趋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