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移民山东知多少
洪洞移民始祖之一
洪洞移民始祖之一迁民始祖表一一、迁民始祖表王良行一,配彭、邢氏,携6子,明洪武5年由洪洞大王庄迁定陶一千王。
王廩行二,配秦氏,三男:録、铎、铸,洪武间由山西洪洞迁菏泽骡车王。
王一成,字初阕,洪武间由洪洞迁菏泽之西王楼。
王宾行四,配霍、闫氏,二男:荣、韶,由洪洞迁邹平县,永乐间转迁河南王。
王文府配南氏,男九考,洪武间由洪洞迁长垣西北王新店。
王公(至八世国珍)始迁祖与一千王为亲兄弟,由洪洞迁长垣河自上。
王辉,弟王明、王照,为一千王之侄,洪武21年由洪洞大王庄迁柘城套犁王。
王八公配张氏,二男:长、珪,洪武4年由洪洞迁鄄城北关枣寨。
王九源行九,配高氏,2男:纲、伦,洪武间由洪洞迁菏泽西南伞头王。
王成洪武4年由洪洞迁曹邑北三官庙。
王兴洪武初由洪洞迁河南崔屯,转曹县魏湾。
王岳明初由洪洞迁定陶王路口。
王希贤天顺间由山西介休迁定陶张湾,后裔南迁曹县双王庄。
王尚书洪武间由洪洞迁曹县王河。
王昌历洪武间由洪洞迁曹邑西王堂。
王昌后洪武间由洪洞迁曹县老君王。
王洪元季自晋迁曹邑西新驿塔。
王江配蔡氏,子仲宽,洪武4年由洪洞迁曹西北王老庄。
后自回洪洞,终未还乡。
王海行二,洪武4年由洪洞迁长垣县。
王海洪武4年由洪洞迁曹县西双庙王。
王友谅,三男,,永乐时由洪洞先迁开封瓦子坡,后转曹西北长岗庙。
王四老,字自赓,3男:兴、宽、刚,洪武间由洪洞迁曹西北王韩寨。
王子贤行一,永乐2年由洪洞东20里王家滩(门前置槐三株),迁曹县大马王。
王彩元行二,永乐2年由洪洞迁兰考杨桥集。
王言永乐2年由洪洞迁曹县王言庄。
王秉臣配氏,男:永乐2年由洪洞迁曹县虎头王。
王秉心洪武间由洪洞迁曹邑西王井。
王敬贤行一,三男:景、晏、晟,永乐2年由平阳府万泉县迁东明于兴屯。
王孝贤行二,二男:整兴、起,永乐2年由万泉县迁东明朱岗寺王街。
王业贤行三配邵氏,男继,永乐2年由万泉县迁曹西北王庄寨。
王凤锁配李氏,2子:有得、明得,洪武间由洪洞迁曹西北校尉王。
王芝奇配氏,子清益,孙3人,洪武间由洪洞迁曹县西北65里王屯。
话说洪武移民
话说洪武移民明朝洪武年间,山西省洪洞县向昌乐移民一事,长期以来在民间广为流传。
有的传说,朱元璋取山东,妄杀无辜,连童稚妇孺也不放过。
明兵卒登高远望,见有炊烟处即奔杀。
因而,人口稀少,便从山西等地向昌乐移民。
对此,有必要提出来和大家共同研究一下,更期望在这方面得到众同仁长者的指教,以求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从抄录的碑碣、家谱来看,我县约有百分之二十强的村为明朝以前的土著户。
如鄌郚、古城、贾陶、梁家庄等都是明朝以前的村庄。
据元泰定二年(1325年)《梁氏先塋碑》载:“梁氏世居潍州第十六都贾陶社梁家庄人也。
以农桑为业,历代绵远,不知昭穆矣。
”尧沟镇赵家埠头(村),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赵氏族谱》载:“始祖札忽歹,仕元为敦武校尉。
当明洪式八年(1375年),吾族始姓赵氏。
”从查阅的有关历史资料来看,据《资治通鉴•明纪纲目》载:“帝如汴梁,召徐达至行在,命率师北伐。
谕之曰:中原之民,久为群维所苦,故命将北伐,拯民水火。
元祖宗功德在人,其子孙阁恤民隐,天厌弃之。
君实有罪,民则何辜?前代革命之际,肆行屠戮,朕实不忍。
诸将毋肆焚掠,妄杀人,元之宗戚咸俾安全,庶几上答天心,下慰民望。
达顿首命”。
从以上可以看出,朱元璋效法历代某些开明皇帝封建治法,以“民为帮本”,打天下靠民,治国赖民为哲理。
朱元璋不仅对百姓实行宽舒政策,就连蒙古官宦也施仁政。
昌乐城东尖庄村,元代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一一被元朝封为“宣武大将军”的王义,“行昌乐县令,兼管勾提军民事,特封开国男,食邑七百户。
”王义的后人在明初未被侵凌。
另,朱刘镇大龙角村刘用兄弟五人,厉仕金元两朝,做过“廉访知事”、“运司照磨”、“盐司副使”、“盐司经历”等官。
他的后裔,散居昌乐二十余村,也没有明军诛杀的记载。
至于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攻下山东诸路,有可能在交战处派摇拉丁,但不可能在农村妄杀无辜百姓。
明朝洪武年间,大明天下定鼎,山东已是太平,朱元璋不可能也不会袭杀山东。
明初大移民|洪武三年(1370年)至永乐十五年(1417年)的移民
明初大移民|洪武三年(1370年)至永乐十五年(1417年)的移民资料整理:天下达观明初大移民又称明朝大移民、明初洪洞大移民、洪武大移民、大槐树移民、洪洞大槐树移民等,指是洪武三年(1370年)至永乐十五年(1417年)的移民。
明朝政府先后数次从山西的平阳、潞州、泽州、汾州等地,中经山西洪洞县的大槐树处办理手续,领取“凭照川资”后,向全国广大地区移民。
朱元璋统一天下后,已是遍地疮痍,布满了战争的创伤;山东、河南、河北一带多是无人之地。
明洪武年间,朱元璋采取了移民政策,按“四家之口留一、六家之口留二、八家之口留三”的比例迁移。
明初经洪洞县大槐树处迁往全国各地的移民曾达百万人之多,其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影响之深,不仅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而且在世界移民史上也是罕见的。
统治中国只有89年的元朝,使河南、山东、河北皖北等中原地区“道路皆榛塞,人烟断绝” ,人民只有揭竿而起,仅至正元年(1341),山东、河北、湖广等地就以生了百余次人民反元起义。
至正八年方国珍在台州起义至正十一年刘福通在颖州起义,号称红巾军徐寿辉在蕲州起义至正十二年郭子兴、朱元璋在濠州起义第二年张士诚也在江苏泰州起义元军出其精兵锐将与农民军决战,攻城掠地,掳掠杀人,干尽了残暴之事。
至正十二年九月元丞相“脱脱破徐州,遂屠其城”至正十七年、二十一年元军察罕帖木儿部与农民军战,“两战皆败之,斩首万余级”至正十八年十一月,元军“刘起租守顺德,粮绝劫民财、掠牛马、民强壮者令充军,弱者杀而食之”元军和地主武装,对农民军所据之地,多是“拔其地、屠其城” ,使豫、鲁、苏北、皖北之民十亡七八扬州城中当时被杀的仅余有十八家。
黄、淮河又多次决口,使中原之地“漂没田庐无算,死亡百姓无数,村庄城邑多成荒墟。
人们被大水撵得东奔西逃,无处安生,不少地方人烟绝迹,黄水过后尸陈遍野,村舍变为废墟,良田淤成沙滩,所剩无己的居民往往又在瘟疫中命染黄泉。
至正四年(1344年)黄河在曹州、汴梁等地三处决口,人民游移45.8万户。
大槐树移民家谱一
大槐树移民家谱一1.祠堂现存碑刻与匾额钦加五品衔,拔补千总崔继泽墓表。
崔千总继泽,河南南阳镇总戎廷桂之族侄也。
幼习技击,有智勇,健步趋,甫成童,总戎即以置标下,甚钟爱之。
岁辛巳,先叔子久阁学参北洋戎幕,因事返豫。
总戎遣继泽率其族中精壮者四人来投。
壬午年,三韩内讧,日兵衅。
吴武壮公奉命勘援,余适总摄前敌军务。
继泽时年十九,相率东渡,军书旁午,晷刻不遑。
继泽随余,左右弗离跬步,恒十余夜,目不交睫。
乱定,余旋留防,为韩简练各军,其甘苦亦惟继泽与同焉。
甲申冬季,韩叛臣洪英植等复引日兵为变,突入韩宫,胁*其君,台辅重臣多被杀戮,国势岌岌如累卵危。
余督所部,与韩日乱兵巷战,短兵相接,矢石雨飞,继泽仗剑先列,叱咤而前,所向披靡,军威以振。
继而渠魁殄灭,迎复韩王。
余遂奉使驻扎韩邦,越今又已十稔。
继泽随余既久,事无巨细,靡不实力奉公。
以功先后保崔千总,并加五品衔。
方冀异日有事边防藉作干城之御。
讵于辛卯夏,忽有人自乡来,讹传其父逝世。
继泽天性素笃,遽尔闻信,痛不欲生。
缘事未获假归居,恒终日郁郁,且以异邦久处,积病已深,由是渐成痼疾,医药数月,竟于壬辰五月初八日丑刻殒殁,时年甫三十也。
呜呼!惜哉!继泽事上维谨,交侣惟和,又能励志品学,不妄言动,不苟取予,宛然有佳士风。
其初入行伍,目不识丁,后竟能读诗书,文字亦复楚楚,故其殇也,人咸悼之。
其尤可嘉者,遇余过失,恒涕泣以诤;余偶撄疾,至忧废寝食;始终勤奋,十数年如一日。
忠诚血性,卓越寻常,乃天不永年,可慨也夫!爰述其事,勒石以表其墓,并为辞以诔之曰:彼其之□,百夫之特,草挺疾风,松贞严雪。
胡为英年而伤玉折,鹏舍飞魂,鲸波阻迹。
嗟嗟颖士,心焉感恻,爰勒斯文,□名兹石。
光绪十有八年岁次壬辰五月驻韩使者中州袁世凯志并书。
2.太后庄重修崔氏族谱序(河南)据我崔氏清咸丰六年所续旧谱资料载:自叔乙后始祖讳道亨迁洛至咸丰六年已二十世矣。
大明初始祖讳道亨自洪洞迁洛,居于洛西太后庄(亦称太古庄),有四子焉:长清、次洁、三泽、四源,俱居太后庄。
明朝早期移民迁出迁入对照表
明朝早期移民迁出迁入对照表籍秀灵史书有确切记载的明朝早期迁民活动达18次之多,其中洪武年间迁民10次。
洪武六年与九年曾两次“迁山西及真定民屯风阳”。
洪武二十—年,往河南彰德和太康迁民;二十二年和二十五年先后往河南迁民两次,总计3次。
洪武二十—年,往山东临清、二十二年往山东东昌、先后两次迁民;二十二年,还从沁州往山东迁去自愿应募屯田者;二十五年又往山东迁民,往山东迁民共4次。
往京师地区迁民共5次,洪武二十一年,迁往真定,二十二年迁往大名和广平、二十二年又迁往北平、二十五年迁往河北、三十五年迁往北平。
洪武二十五年往大同等地,二十八年往塞北(即山西雁北、内蒙古、陕西等长城以北地区)迁民。
永乐年间8次迁民全是往京畿地区(即河北、北京、天津等地)迁民的。
现就历次迁民根据明史地理志整理《明朝早期移民迁出迁入地对照表》如下:明朝早期移民迁出、迁入地对照表表1序号时间摘要迁出地迁入地1公元1373《明史.食贷志》载:“(洪武)六年,徙山西真定民屯风阳。
”山西領府五,直隸州三,屬州十六,縣七十九真定府領州五,縣二十七。
真定、井徑、獲鹿、元氏、靈壽、槁城、欒城、無極、平山、阜平、行唐;定州領縣二:新樂、曲陽;冀州領縣四:南宮、新河、棗強、武邑;晉州領縣三:安平、饒陽、武強;趙州領縣六:柏鄉、隆平(隆鳳陽府領州五,縣十三:鳳陽、臨淮、懷遠、定遠、五河、虹县;壽州領縣二:霍丘、蒙城;泗州領縣二:盱眙、天長;宿州領縣一:靈璧;潁州領縣二:潁上、太和。
尧)、高邑、臨城、贊皇、甯晉;深州領縣一:衡水。
21376《明太祖实录》卷一一0载:“(洪武)九年十一月,迁山西及趄定民无产业者于风阳屯田,遣人赍冬衣给之。
”同上同上明朝早期移民迁出、迁入地对照表表2序号时间摘要迁出地迁入地31387《明太祖实录》卷一九七载:“(洪武)二十年九月,山西沁州民张从整等一百一十六户告愿应募屯田,户部以闻,命赏从整等钞锭,送后都督佥徐礼分田给之。
沁州領縣二:沁源、武鄉41388《明太祖实录》卷一三一载:“(洪武)二十一年五月,山西民为军者二万千余户,澤州領縣四:高平、陽城、陵川、沁水。
洪武移民山东知多少
洪武移民山东知多少
洪武年间,由于一系列的内外原因,大批的农民被迫离开故乡,在
全国各地进行大规模的移民。
其中,山东省成为了最大的接收地之一。
下面就来看看洪武移民山东的一些相关情况。
1. 移民规模
在洪武年间,山东省共接收移民近300万人。
其中,最多的是福建
和江西两省的移民,达到了150万人以上,其次是广东、湖广和浙江
等省份。
这些移民主要分布在济南、青岛、烟台、威海、潍坊、泰安、德州等地。
在当时的山东省,这些移民所占的比例较高,对当地的经
济和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 移民原因
洪武年间,全国普遍存在着政治、经济、军事等多方面的问题。
其中,受灾、战乱等原因导致的经济萧条和社会动荡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在这样的情况下,许多农民被迫离开家园,寻找生存的出路。
而
政府则希望通过大规模移民来开发沃土,增强国力,因此对移民政策
进行了大力的推广和落实。
3. 移民影响
洪武移民山东对当地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它促进了山东农业、
手工业、商业、渔业等各个领域的发展,丰富了当地的人口结构和文
化传统,拉近了不同地区之间的联系。
随着时间的推移,移民后代融
合了当地文化,形成了独特的山东文化,使山东成为具有多元文化的省份之一。
在总体上,洪武移民山东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移民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是国家和社会发展进程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同时,移民政策的实施和执行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减少不良影响,让移民更好地融入当地社会。
山东移民来自枣强考
山东移民来自枣强考移民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
在我国,移民集散地除了家喻户晓的山西“洪洞县”之外,还有河北枣强。
明永乐洪武年间,山西洪洞县开始向枣强移民。
后来枣强逐渐成为移民的主要集散地和中转地,也因而成为全国重要的移民文化发源地。
曾有大量的先民由此移向山东等地,据专家测算,在明初从枣强迁出的移民达35万,现在山东省的枣强移民后裔达1000万人之多。
枣强移民文化园恰逢国泰民安歌舞升平之时,各姓氏家族续写家谱蔚然成风。
家谱也可称为谱牒,它记载着一个家族的文化,传承着一个家族的历史。
在我国很难找到一部完整的家族历史的记载,多为断代历史的记录,据史考,续写家谱成为一种时尚,最早风起于北宋年间。
不过,当时只有贵族官僚家族,作为一种华贵而时尚的文化,来彰显家族的显赫。
于是乎,在它们之间续写家谱成为一种时尚,一代文豪也为他们做了相应的服务。
欧阳修设计了五格式作为写家谱的一种形式,而苏轼则设计了瓜蔓式作为写家谱的一种形式。
两种形式各有千秋,根据各家族的喜好,当时就分了南北两大派别。
北方大家族喜欢惯用欧式(五格式),南方大家族则喜欢苏式(瓜蔓式)。
当时不管什么形式的家谱,都成为了历史!因为在中国大地上,天灾、人祸、战争、或自相残杀、或被外族侵略从未间断过!北宋时期的大家族的家谱,存留着甚少!到明万历年间,民间又重开续写家谱之风,这时不同于北宋年间只局限于官僚贵族家庭,连一般平民,也对续写家谱有了一定认识。
几百年之后,到了清道光年间,在全国范围之内掀起了一股续写家谱的热潮,此时广泛到平民百姓的千家万户。
尤其是山东省,不论是什么姓氏,在续写家谱时出现了一种奇异的现象,很多姓氏家族的家谱序言中,都提到了由明洪武二年从某某地迁来山东,从道光年间开始续写家谱,上溯到明洪武二年,移民来到山东第一代人为始祖,到道光年间写家谱只有十代人。
也就是说;从洪武二年(1369)到道光年间,(1821),道光在位三十年,道光十年开始写家谱,460年之繁衍生育了十代人,平均46岁才能生育,不符合中国人类生育繁衍规律!不是一家出现了这种问题,二是调查了很多家,都出现了类似的问题,所以引起了我的重视;于是查阅了《明史》、《明太祖实录》、《明太宗实录》《食货志》、《中国通史、明、休养生息、开垦荒田》等等历史资料,更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了努力,也有了一定的收获。
明初枣强移民考略
明初枣强移民考略近日好多族人来电、来信询问其始迁祖由河北枣强县迁至,很想了解始祖以上世系支脉情况。
为此摘录此文供族人考证研究。
发生在中国历史上的“明初大移民”虽然经历了数百年,人们总是津津乐道地传说着关于移民的故事。
移民除了家喻户晓的山西“洪洞县”之外,那么另一重要集散地则在河北枣强。
然而枣强县移民到底是个什么情况?人们在繁衍生息的过程中,一直一辈一辈地在传说着,猜测着。
希望揭开历史的神秘面纱,寻找一个比较可靠的说法。
我们努力在时光的隧道里寻找着迁民的足迹。
一、枣强移民的历史背景明初洪武(1368-1398)、永乐(1403-1424)年间几十年的移民活动,不仅史实确凿,且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明太祖实录》迁民记载达66项(次),其中规模较大18次,枣强为其中的一部分,且是个中转站,又是历史移民的接纳地。
造成枣强移民的背景主要是战争、自然灾害和瘟疫。
历史上的元代只有89年。
元顺帝时,丞相伯颜奏请朝廷,杀尽天下张、王、刘、李、赵五姓(汉人中以这五姓为最多),这一血腥恐怖的政策,终于激起了元末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元末明初,中原和长江流域经历了四次较大规模的战争,造成了大量人口死亡,第一次是刘福通率领两准、河南、山东、安徽和江苏部分的农民十余万人与元军浴血奋战十三年,惨遭镇压以失败告终。
元军在镇压过程中手段残忍,无所其极。
过皆屠城,百姓“十亡七八”,使中原呈现“春燕回来无栖处,赤地千里无人烟”的凄惨景象。
第二次是元统治集团的内讧征战。
主要集中在北方的河北、山西、陕西等地,数年之间,凡战数百起。
第三次朱元璋起兵两准,南征北战,推翻元统治,连年征战,“山东北平数千里沃壤之土,自兵乱以来,尽化为荒芜之地,土著之民流离军伍,不存什一,地广民稀,开辟无方”。
第四次便是“靖难之役”,为争夺皇位燕王朱棣向南京政权发动战争,持续四年之久,杀掠无数,京、鲁、豫、皖为甚,以至“道路堵塞,田畴草莽,千村辟荔,魂哭鬼狂”,“东西六七百里南北近千里,几为丘墟焉。
山东的祖上来自“云南”的资料
山东的祖上来自“云南”的资料在胶东,探讨起当地居民的祖籍或一些村落的来由,十有八九便会有人提到其祖先是明初从“小云南”迁来的。
后来同一些东北人交谈,才知道东三省的许多汉人祖上也来自“小云南”。
这“小云南”到底是什么地方?为什么会有如此大规模的移民?带着这个问题,笔者仔细查阅了有关资料,并进行了初步探讨。
其一大移民前的山东人都哪儿去了?大凡移民,不外乎两种:一种是自发的,其特点是分散,流向不定,如中原战乱时的汉人南迁以及今日国际间之移民;另一种是非自发的由政府组织的移民。
中国人不是一个善于迁徙的民族,故土难离是中国人固有的情结之一。
明初流向山东半岛的移民,规模如此之大,流向又是如此单一,必然属于非自发性质。
也就是说,这次移民是由明朝官方强制性组织的移民!问题是,为什么要移民?移民前的胶东人都哪儿去了?我们知道,在中国历史上,山东历来是繁荣昌盛之地,人口稠密,经济发达。
据考古资料证明,最早的山东人和举世闻名的北京人属一同时代人,距今有40-50万年的历史,被考古学家定名为“沂源人”。
新石器时代灿烂辉煌的大汶口文化以山东为中心,遍布全省,波及辽东、苏、皖、豫。
春秋时期,山东半岛大部属于莱子国,莱夷人擅长种植小麦、经营畜牧蚕丝,冶铜冶铁业也比较发达,后来莱子国被齐国兼并。
齐桓公是五霸之首,齐都临淄总面积60余平方华里,是我国上古时期规模最大的城市之一。
在以后的历朝历代中,山东不光人口多,涌现出的知名人士也多。
不知这洋洋人口大省,何以到了元末明初,便如风吹芦花般一夜间灰飞烟灭了呢?笔者以前一位同事,比较喜欢传统文化。
他研究了胶东一些村落的历史后,得出的结论是:胶东最古老的村落是明代形成的,并据此推断胶东在元末明初一定发生过大的海啸或地震。
然而笔者多方查找,也未找到这方面的记载,倒是查出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元朝的残暴统治。
宋朝以来,山东一直战乱不止。
先是北宋末年的山东农民大起义,后来是抗金斗争。
金人在山东的统治巩固不久,又发生金元战争。
你知道山东鲁西、鲁南地区的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都是怎么来的吗?
你知道山东鲁西、鲁南地区的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都是怎么来的吗?在华北黄淮地区广为流传着一首歌谣:“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古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
”民间还流传着若干关于洪洞大槐树移民山东的故事。
不过,在很长一个时期,洪洞大槐树移民只是一个民间话题,并没有引起学术界的注意。
清朝末年,有个叫景大启的为官山东曹州,当地土民听说他是洪洞人,像远嫁的女儿见了娘家人一般,格外亲热,有些人还翻出族谱给他看,说祖上本也是洪洞人。
景大启很受感动,就和另一个在山东做官的洪洞人刘子林相商,募资修复古大槐树遗址。
此议得到了若干洪洞人的支持。
于是,在大槐树旁建起了碑亭,还有牌坊。
牌坊横额两面刻有4首怀古诗,其中一首云:迁民往事忆当年,拄杖穿云窗夕烟。
嘉木扶疏堪纪念,犹留经塔耸巍然。
景大启等人还编辑了一本《山西洪洞古大槐树志》。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海内外“寻根热”的出现,洪洞移民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热点。
迁入山东的洪洞大槐树移民,数量极大。
从《山东省地名志·行政区划、居民地卷》一书中,可以检索出分布在92个县市的763个洪洞大槐移民村落。
分布在山东的洪洞大槐树移民村落的实际数量,肯定要大于此数。
洪洞大槐树移民在山东比较集中分布在两个区域,一是今聊城市,二是今菏泽市。
关于现在聊城市的洪洞移民,明朝文献中有明确的记载。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八月户部郎中刘九皋的建议:古者狭乡之民迁于宽乡,盖欲地不失利,民有恒业,今河北诸处,自兵后,田多荒芜,居民鲜少。
山东、西之民自入国朝,生齿目繁,宜令分丁徙居宽闲之地,开种田亩,如此则国赋增而民生遂矣。
(《明太祖实录》卷一九三)朱元璋采纳了刘九皋的这一建议,很快作出决定:“山东地广,民不必迁,山西民众,宜如其言。
”明廷立即着手对山西平民实施了一次向外移民行动。
“于是迁山西泽、潞二州民之无田者,往彰德、真定、临清、归德、太康诸处闲旷之地,令自便置屯耕种,免其赋役三年,仍户给钞二十锭,以备农具”(《明太祖实录》卷一九三)。
【趣说姓名】洪洞大迁徙
【趣说姓名】洪洞大迁徙《明史》、《明太祖实录》、《明成祖实录》等典籍中,从散乱的明代档案里,索章摘句,缀辑编录,笺注出从洪武六年至永乐十五年的近50年里,在洪洞大槐树下共移民18次(洪武年间10次,永乐年间8次)。
移民分别迁至京、冀、鲁、豫、皖、苏、鄂、陕、甘、宁等地。
大迁徙触动了三晋百姓最敏感的神经,明统治者只得定出移民条律,按"四口之家留一,六口之家留二,八口之家留三"的比例迁移。
吴晗先生在《朱元璋传》中这样写道:"迁令初颁,民怨即沸,至于率吁众蹙。
惧之以戒,胁之以劓刑。
"这说明,当时的移民,完全是在强权政治的胁迫下进行的。
根据《明史》、《明实录》、《日知录之余》等正史、笔记史料的记载,以及笔者收集查阅的家谱、碑文、信函资料和大槐树祭祖园留言簿的不完全统计,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姓氏共812个,移民分布共18个省(市)、500个县(市)。
其中:河南106县(市),北京、天津、河北129县(市),山东92县(市),江苏、安徽、湖北、湖南62县(市),陕西、甘肃、宁夏51县(市),山西34县(市),内蒙古8县(市),辽宁11县(市),吉林3县(市),黑龙江3县(市),广西1县。
河南的移民要以黄河流域和淮河流域为主,这和两河流域的水灾及元末农民起义的战场相吻合。
山东最初主要分布在鲁西北一带,这主要是因为元末明初山东的战乱和黄河泛滥都在鲁西北、鲁西南地区,但经过明初的再迁移,移民就分布到山东的大部分地区了。
为防止移民在迁入地聚族而居,形成新的家族势力,影响社会稳定,明朝的移民条律还规定,凡同宗同姓者不能同迁一地。
注重"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的移民们,为了避免骨肉的再次分离,纷纷被迫痛苦地更姓易名,于是就从一些家族中分离出多个姓氏。
据记载:"大明洪武二年,迁民诏下,条款具备,律森严,凡同姓者不准居处一村。
而那些不愿更改姓名者,只能骨肉分离、天各一方,被异地安置了。
试论洪武初年山东莱芜的枣强移民——基于古嬴吴氏家族及其族谱的考察
On Zaoqiang Migrants in Shandong Laiwu During Early Years of Hongwu-A Case Study of Ancient Ying Wu Family and Its Genealogy 作者: 高莹[1]
作者机构: [1]太原师范学院历史系
出版物刊名: 中国地方志
页码: 72-83页
年卷期: 2018年 第4期
主题词: 家谱;东港庄;港里庄;军籍
摘要:目前有关明代山东移民的最早记录,为洪武二年(1369)河北口外人迁至临清、东昌。
而莱芜县的移民在元末明初形成了小高峰。
莱芜移民潮相关的记载,除《莱芜县乡土志》之外,也可从现存族谱、碑刻、家族人士对移民经历口耳相传的资料中找到。
吴氏家族是枣强移民中的一支,但其军籍身份又在明初移民中具有特殊性。
借助口述史资料和田野调查成果,可以对吴氏家族始居何处、何时具有军籍身份、是否为政府强制性迁移进行探讨。
明朝山西洪洞移民情况
明朝山西洪洞移民情况仅史书有确切记载的洪洞迁移活动达18 次之多,其中洪武年间迁民10次。
洪武六年与九年曾两次“迁山西及真定民屯风阳”.洪武二十—年,往河南彰德和太康迁民;二十二年和二十五年先后往河南迁民两次,总计3次。
洪武二十—年,往山东临清、二十二年往山东东昌、先后两次迁民;二十二年,还从沁州往山东迁去自愿应募屯田者;二十五年又往山东迁民,往山东迁民共4次。
往京师地区迁民共5次,洪武二十一年,迁往真定,二十二年迁往大名和广平、二十二年又迁往北平、二十五年迁往河北、三十五年迁往北平.洪武二十五年往大同等地,二十八年往塞北(即山西雁北、内蒙古、陕西等长城以北地区)迁民。
永乐年间8次迁民全是往京畿地区(即河北、北京、天津等地)迁民的.杨安样先生曾对大槐树迁民史实做了整理:根据《明太祖实录》、《明史·食货志》、《李善长传》、民国新纂《云南通志》等文献载,明初迁民,主要从内蒙古、苏松嘉湖杭五郡、山西以及其它零星地区迁出。
洪洞迁民共十七项,占明初迁民记载六十六项的百分之二十六。
现将洪洞古大槐树处迁民十七项分述如下:1.《明太祖实录》卷110载:“洪武九年十一月徒山西及真定民无产者于风阳屯田”。
2.《明太祖实录》卷131载:“洪武十三年五月,山西民为军者二万四千余户,悉还为民”。
3.《明大祖实录》卷193裁:“洪武二十—年八月户部郎中刘九皋言:今河北诸处,自兵后田多荒芜居民显少……上访户部侍郎杨靖曰:…‘山西民众,宜如其言。
于是迁山西泽潞二州民之无田者,往新德(豫)、真定(冀)、临清(鲁)、归德(豫)、太康(豫)等处间旷之地,今自便置屯耕种,免其赋役三年,仍给钞二十锭以备农具。
"4.《明大祖实录》卷197载:洪武二十九年九月后军督朱荣奏:山西贫民徒居大名、广平、东昌三府者,凡给田二万六千七十二顷;5.胡广《明太祖实录》洪武二十二年十一月“上以河南彰德、卫平、归德,山东临清东昌诸处土宜桑枣,民少而贵地利,山西民众地狭故多贫,乃命后军督府柬事事李恪等渝其民愿徒者,验丁佃田,其冒名多占者,罪之。
揭秘明初山东青州府移民之谜
揭秘明初山东青州府移民之谜揭秘明初山东青州府移民之谜关于明初山东移民,至今广为流传着这样的说法,说朱元璋当了皇帝后,派兵对山东连杀三遍,站在山头上望望,还有冒烟的地方,再杀,直到把人杀光。
然后又从山西洪洞县和枣强县大量往山东移民。
还说这些移民是被官府用绳子栓连在一起押送而来的,大小便时要解开绳索,然后再拴上。
所以后来山东人把大小便称为"解手".为什么山东人都这么讲,这事是真的吗?要考察移民,必须先了解明初移民的原始资料。
元末连年战争,各地普遍"田地荒芜","居民鲜少".(《续文献通考》卷二,田赋考)尤其是山东河南等地"多是无人之地".(《日知录》卷十)社会经济异常凋敝。
朱元璋为巩固统治政权,明初实行了许多恢复经济发展生存的措施。
首先是移民、屯田、垦荒、减轻农民赋役等。
《明史》载,明初的移民是从洪武三年(1370年)六月开始,先是"尝徙苏、松、嘉、湖、杭民之无田者四千余户,往耕临濠……三年不征其税"."洪武四年(1371年)徐达徙北平山后民三万五千八百户,共十九万七千二十七口,散处诸府卫各地屯种".(《明太祖实录》卷六十六)同年又"徙沙漠遗民(蒙古人)三万二千八百六十户,屯田北平附近各州县".(《明太祖实录》卷六十六)其后又"徙江南民十四万于凤阳……"洪武六年(1373年)……"是时,遣邓愈、汤和诸将屯陕西、彰德、汝宁、北平、永平,徙山西真定民屯凤阳".洪武九年十月"徙山西真定民无产者于凤阳屯田".(同上)"洪武十五年九月迁广东番禺、东莞、增城降民二万四千四百余人于泗州屯田"."十六年迁广东清远徭民一千三百七十人于泗州屯田".(同上卷223)"洪武二十一年八月,户部郎中刘九皋言,古者狭乡之民迁于宽乡,盖欲地失利,民有恒业。
关于山东移民
“小云南”移民问题考实一些山东人说他们来自遥远的西南边陲云南。
在他们当中世代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山东一带发生特大水灾。
这场洪水究竟有多大?两目山是个见证。
两目山在今平度北部,海拔二三百米。
这山原叫“两没山”,在那场洪水中,该山一天被淹没了两次,故名。
滔滔洪水过后,满目荒凉,官府从云南强徙大批百姓来开荒。
他们被反绑着双手,走啊,走啊,整整走了3年,才来到山东。
他们及其后裔走路喜欢背抄手,便是双手被反绑了3年,日久成习惯。
自称是云南人后裔的,大都分布在胶莱河以东。
从《山东省地名志•行政区划、居民地卷》等文献中,我们检索出101个村落,55姓来自云南,主要分布在青岛、烟台、威海一带。
其中,青岛为最;在青岛一带,则以即墨为最。
迄今为止,栖息在胶莱平原上的百姓寿终正寝,家人还要举行一种送魂回云南老家的仪式,名曰“送盘缠”。
其仪式是:死后第二天黄昏,子女拖着“哭丧棍”,亲朋抬着纸扎的一辆车、一匹马、一个童子,携带着大量纸钱,一路哭着来到村东的“土地庙”前,长子(或长孙)拿一根高粱秸,顶端夹一张纸钱,手握另一端绕“土地庙”拖着走,谓之“拖魂”。
待觉得高粱秸沉重时,便是拖着“魂”了,把高粱秸(即“魂”)背在身上,放在一把椅子上,椅子前面有一张供桌,上面摆着祭品——这是请“魂”用餐,好上路。
一会儿,估摸“魂’’用完餐了,就把它请上纸扎的车,驾好马,那童子便是车夫。
家人训诫童子:“吃饭别离车中间,宿店别等黑了天”云云。
然后,把车、马、童子烧掉,并焚烧大量的纸钱——这是送给“魂”的盘缠。
火光中,长子站在凳子上顿脚哭喊:“爹,爹(母死喊‘娘’),放光大路向西南,千慎万慎苦处花钱!”连喊三遍,谓之“指路”——指明回云南老家之路也。
问他们体貌上有什么特征,也云:“走起路来背抄手,小拇趾甲是两个。
”问他们何时迁来,亦称明初。
问他们来自什么地方,同样说是“大槐树村”。
于是,有人说此“云南”非那个因在云岭(一称大雪山)以南而得名的云南,而是“小云南”:云中或云州以南。
洪洞大槐树张氏族裔举迁山东现况
洪洞大槐树张氏族裔举迁山东现况展开全文洪洞大槐树移民是发生在明朝早期将山西人口强制迁移到华北地区(河南、山东、安徽、河北)的移民潮。
洪洞移民地图临清张氏一支始祖于明初自山西洪洞迁居临清县古城内;临清另一张氏始祖系出山西洪洞,于明初奉旨迁徙临清县清源居住;兖州张氏一支始祖讳马荣,于明初自山西洪洞迁居兖州县马家村,后历数代,移居张家楼村;定陶张氏一支始祖讳三老,明洪武年间奉旨迁居定陶县湾子张村;定陶张氏另一支始祖讳四老,字开基,原籍山西平阳府洪洞县人,明初奉诏迁居山东定陶县陈集东张庄、张胡同庄.迄今已传二十一世;展开剩余88%定陶张氏一支始祖讳宽,于明初自山西洪洞铁板桥迁居定陶县江山寺村;定陶张氏另一支始祖讳瑞、讳诚兄弟二人,于明初自山西平阳府洪洞县大槐树下迁来,迄今已传十三世;滕县张氏一支始祖于明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滕县兴仁乡东谷山村;汶上张氏一支始祖讳为众,于明永乐年间自山西洪洞张家大柚迁居兖州府运河西寺前铺(现属嘉祥县),后迁居汶上县南旺乡;曹县张氏一支始祖讳志善.于明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县老鹳窝张嘎村迁居曹县西三张村;曹县张氏另一支始祖讳有道,于明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张嘎村迁居曹县白堂村;曹县张氏另一支始祖于明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县迢居曹县韩集镇;曹县张氏另一支始祖于明洪武初年自山西省洪洞县老鹳窝东迁到山东曹州府李庄集村,后又东移二里建村为黎阳村(梨元村);张氏一支始祖于明永乐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北文庄村;莘县张氏一支始祖于明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莘县张铁炉村:莘县张氏一支始祖于明洪武初年自山西洪洞县迁居莘县单庙乡新庄、张鲁回族镇张湖涯、樱桃园乡耿王村;莘县张氏另一支始祖讳化龙、讳化虎兄弟二人于明洪武初年自山西洪洞迁居莘县张化龙村;莘县张氏另一支始祖于明洪武初年自山西洪洞迁居莘县樱桃园乡将军寨村;郓城张氏一支始祖于明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县迁居郓城县西何庄,嘉靖年间,复迁张庄、张兴庄.因善做豆芽,俗称豆芽张庄,另一支东张庄因善做豆腐,俗称豆腐张庄村;郓城张氏另一支始祖于明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县迁居郓城县张尔略屯、张光裕屯、张问屯村;郓城张氏另一支始祖讳昆仲三人,于明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山东曹州府郓城县廪南村石佛庙,四世祖善路,迁居张李庄村;郓城张氏另一支始祖讳福林,于明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老鹳窝迁居郓邑南关外龙王庙居住,永乐年间迁张胡同村;枣庄张氏一支始祖于明初自山西洪洞迁居枣庄县东谷山村;洪洞大槐树嘉祥张氏一支始祖于明永乐二年自山西洪洞县老鹳窝迁居嘉祥县王固堆头乡苦水庄村;,嘉祥张氏一支讳开幕于明朝永乐年间,由山西洪洞县迁今孟故集乡岳楼;嘉祥张氏一支始祖于明永乐年间自平阴县石峡迁居于城北张楼;肥城张氏一支始祖兄弟三人讳伯巧、讳伯敬、讳伯能,于明永乐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肥城县石横乡大留村;益都张氏一支始祖于明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大槐树迁居益都县东高乡大王村:武城张氏一支始祖于明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武城县李家户乡:夏津张氏一支始祖于明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夏津县;平原张氏一支始祖于明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平原县;莘县张氏一支始祖于明洪武初年自山西洪洞迁居莘县单庙乡新庄村;曹县张氏一支始祖于明洪武初年自山西洪洞迁居曹县黎阳村;平阴张氏一支始祖于洪武二十五年自山西洪桐迁居平阴县石峡村;莒县张氏一支始祖于明初自山西洪洞迁居莒县;菏泽张氏一支始祖讳则,于明初自山西洪洞铁板桥迁居菏泽市北杨张村;莱阳县双山村张氏始祖于明洪武三年自青州府乐安县碑次口村迁居于此;潍坊张氏始祖讳明善于大明永乐二年自莱州府潍县徙业来龙潭;邹平张氏始祖自明洪武初年从枣强迁居邹平县柳泉村;嘉祥张氏一支始祖讳盛恒于明朝永乐二年由燕京迁卧龙山镇张庄村;济南张氏一支始祖讳梦笔自洪武年间洪桐大槐树迁居于此;莘县张氏一支始祖讳得山于永乐年间迁居河店潘庄;即墨张氏一支始祖讳自当于洪武初年迁居于此,四始祖迁居松庄;临沂市张氏一支始祖于明中期自曲阜迁居葛家王平村;苍山县张氏一支始祖于西吴元年为躲避战乱自济南长清迁居尚岩镇;夏津县张氏一支始祖讳洪于永乐年间自山西洪桐大槐树迁居于此;栖霞张氏一支始祖于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桐大槐树迁居于此;临朐张氏一支始祖讳荣明初自浙江钱塘迁居于此;宁津张氏一支始祖于永乐二年自日照迁居于此;日照张氏一支始祖于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桐迁居于此;高密张氏一支始祖讳孝于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桐迁居于此;平阴张氏一支始祖讳五伦于洪武元年自山西洪桐迁居于张家庄;沂水张氏一支始祖于明初自山西洪桐迁居沂水西;淄博张氏一支始祖讳时能于洪武二年自邠州(现陕西彬县)迁居于寿光后移居淄博;肥城张氏一支始祖讳奉先于元顺帝至正年间自山西洪桐迁于此;栖霞张氏一支始祖讳允明于正德年间由江苏杨州迁居于此;莱阳张氏一支始祖讳仲即于明永乐年间迁居于此;泰安张氏一支始祖讳士忠于明永乐年间迁居于此;嘉祥张氏一支始祖于明朝洪武二年自山西洪洞县迁南旺湖张井,二世祖于明朝建文二年迁于西张庄;嘉祥张氏一支始祖于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由山西洪洞县迁与城西北顺河集;汶上张氏一支始祖于明朝洪武九年自山西洪洞县迁汶上南旺湖内;老僧堂张氏一支始祖讳诗脱兄弟三人于明朝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县迁居顺河村;老僧堂另一张氏始祖于明朝永乐二年自汶上县迁居今孟姑集乡张庄,至三世祖迁张村;嘉祥张氏一支始祖于明朝洪武三十年自山西灵石县迁居张庄;嘉祥张氏一支始祖于永乐二年由山西洪洞县迁居城北昆村(大张楼);嘉祥张氏一支始祖讳任秀于明朝永乐二年由山西洪洞县先迁居城北张庄;嘉祥张氏一支始祖于明永乐二年由山西洪洞县迁居任城西张庄村;济宁张氏一支始祖讳禄自山西平阳府洪洞县于永乐六年(1408年)被封于任城西张庄;嘉祥张氏一支始祖讳源于明朝永乐二年自曲阜春亭庄迁居张家村;嘉祥万张张氏一支于明朝正德五年由万张迁此立村取名张家庄;平邑卞桥西京卜村张氏始祖讳会元于清朝初年从兖州张家楼迁居于此。
齐河县“官屯”“屯”“营”村的由来
齐河县“官屯”“屯”“营”村的由来齐河县“官屯”“屯”“营”村的由来在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境内分布着不少村名中带“官屯”“屯”“营”的村庄。
齐河县境内村名带“官屯”的有24个村,如晏城镇的王官屯、毛官屯、马官屯、胡官屯、高官屯、李官屯、柳官屯、杜官屯;赵官镇的吕官屯;大黄乡的生官屯;宣章屯镇的程官屯;安头乡的钱官屯、鲍官屯、苏官屯;刘桥乡的蔡官屯、朱官屯;焦庙镇的李官屯、赵官屯;潘店乡的李官屯;胡官屯镇的梁官屯、马官屯、胡官屯、赵官屯;仁里集镇的薛官屯。
村名中带“屯”的有49个村。
村名中带“营”的有16个村。
这些村庄为何都带有“官屯”“屯”“营”?让我们还是回到600年前的明朝初期,从当时官府组织的移民屯田政策说起吧。
一、移民背景:金元两朝,由于民族压迫、战乱兵祸、社会动乱、再加上旱涝、蝗虫等自然灾害和瘟疫横行,人民生活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地处中原的河南、河北、山东等省,土地荒芜,饿殍遍野,可谓“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明朝洪武初年,德州城乡破败不堪,人口大量逃亡,人口锐减,竟然“多是无人之地”,许多村庄人口损失殆尽。
《乾隆德州志》记载:“(德州)鲜林木,罕庐舍,蒿菜极目,观之凄阻”,是一个“疲邑”。
据《元史·王行志》载:元末至正元年到26年,几乎每年都有特大洪水泛滥成灾。
至正四年(1344年)黄河在曹州、汴梁等地三处决口,人民游移45.8万户。
燕、赵、齐、鲁及苏北、皖北、一片荒凉。
同年五月,济宁、兖州、汴梁、鄢陵、通许、陈百、临颖等县大水害稼、人相食。
至正八年正月河决济宁路。
23年七月河决东市、寿张、没城墙、漂屋庐、溺众生。
26年2月黄河北徙,上至东明、曹州、濮阳,下及济宁皆受其害。
济宁路肥城西黄河泛滥,漂没民居,百有余里,德州、齐河70余里亦如之。
由于当时黄河、淮河多次决口,使中原之地,淹没州城、村寨甚多,漂没民居无算,死亡百姓无数,村庄城邑多成荒墟。
而地处太行之西的山西省,受战争影响较小,且一连数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口较为稠密。
明朝大移民与山东村落的重[转]
明朝大移民与山东村落的重[转]明朝大移民与山东村落的重构--国家史册一、山东[ShanDong]10万村落[CunLuo]大多建于明朝[MingChao]截至1990年,山东[ShanDong]全省共有自然村落[CunLuo]107387个。
山东[ShanDong]省地名办公室组织人力对山东[ShanDong]省地名进行调查、研究,编辑出版了《山东[ShanDong]省地名志·行政区划、居民地卷》(李金山、董珂、姚子照主编,山东[ShanDong]省地图出版社1999年版),全书共收录自然村落[CunLuo]6000余。
其中根据家谱、族谱、墓碑、方志以及口承史料,4830个自然村落[CunLuo]建村的历史可考。
表一山东[ShanDong]村落[CunLuo]始建时期表┌────┬────┬────┬────┬────┬────┬────┬────┐│总计│总计│总计│总计│总计│总计│总计│总计│├────┼────┼────┼────┼────┼────┼────┼────┤│ 4830 │ 35 │ 15 │ 6 │ 68 │ 5 │ 5 │ 16 │├────┼────┼────┼────┼────┼────┼────┼────┤│100%│ 0.07%│ 0.03%│ 0.01%│ 1.41%│ 0.01%│ 0.01%│ 0.03%│├────┼────┼────┼────┼────┼────┼────┼────┤│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 ├────┼────┼────┼────┼────┼────┼────┼────┤│23 │ 170 │ 4 │ 213 │ 27 │ 421 │ 3448 │ 374 │├────┼────┼────┼────┼────┼────┼────┼────┤│ 0.05%│ 3.52%│ 0.01%│ 4.14%│ 0.06%│ 8.72%│ 71.39%│ 7.74 │└────┴────┴────┴────┴────┴────┴────┴────┘从上表可以看出,在4830个村落[CunLuo]中,建于明朝[MingChao]者达3448个,占总数的71.39%。
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山东的92个县
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山东的92个县元末明初,山东地区人口与山西地区人口不相上下,而土地面积却比山西大多了,由于元末战乱及灾荒,再加上朱元璋北伐,“靖难之役”的两次战争,靖难之役,山东军民抵抗燕军最为顽强,山东参政铁弦数败燕军于山东境内,民众也多自发抵抗燕军,南军李景隆在德州、济南地区与燕军反复拉锯作战,燕王胜后,对这些地区的民众进行了残酷的屠杀,造成山东地区“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所以山东地区是移民的重点地区,往山东的移民洪武、永乐朝较多。
在《明史》、《明实录》记载的18次移民中,往山东地区的移民记载有:洪武二十一年八月,二十五年十二月两次,永乐元年八月,永乐五年五月两次,共四次大批移民。
但大量的家谱、碑文及地方志记载永乐朝为多。
主要迁往东昌府、济南府、兖州府、菜州府、德州府的最多。
据叶涛《移民·山东人·山东民俗》调查,在鲁西南一带,大约半数以上的村庄是明代建立的。
《滕县县志资料》记载:滕县人民政府地名办公室于1980年对全县1801个自然村作了全面的普查和考证,1983年11月东部山区8个公社划出后,滕县今存的1223个自然村地名档案材料中,通过核计其立村年代为战国以前的34个,汉代18个,隋代4上,唐代27个,宋代45个,元代45个,明代687个,清代365个,民国10个,建国后26个,无考据的4个。
共1261条,其中明初立村较为集中,数量较历代为多。
以现存户藏的425份族谱和碑文中,115份记载为明初迁入滕籍,225份明确记载为明洪武、永乐年间从山西洪洞县(也有记载为平阳、临汾的。
按:明初平阳府治临汾,辖洪洞,为同一地区)迁发来滕者,占明代迁滕立村的50%。
今全县22个乡镇,经核查均有山西洪洞移民后裔之村庄,最少的1村(党山乡),最多的25村(级索镇),一般乡镇约为10个村庄左右。
从今滕县自然村1223条档案中,有碑谱确证为山西洪洞籍的225条,滕县民间广传为“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洪武移民山东知多少一、前言山东地区是中国历代以来一个人口稠密及经济发达之区,纵然经历元末明初的战乱,洪武年间山东的人口密度,约为河北及河南两省的1.5倍。
此地区应为人口迁出区,不过,洪武年间山东却是明太祖移民政策的接纳区,无论是军籍移民或民籍移民。
山东的人口分布呈现东密西稀的格局,位於山东西部的东昌府成为洪武时期山东主要的移民迁入区,造成山东西部人口稀少的原因,不外乎此地区为元末明军北伐之战区,就是归咎於元末发生的天灾。
不过,明初亦有几处收获较丰的地区,永乐十年(西元1412)江西与山西分别进嘉禾,代表这两地区年熟之象,故明初迁民,山西籍移出最多。
明洪武初期的移民主要目的为安抚元末群雄的降兵降民、蒙古官兵与塞外边民,迨至洪武后期则是希望尽快恢复农村经济,促进社会繁荣,以达到稳固政权的目的。
这两种移民政策虽都有移民迁入山东,然而,洪武后期才是山东地区出现大规模移民的时期,因为就《明太祖实录》的记载,山东真正规模性的移民似乎是洪武二十一年(1388)后才展开。
明代经过洪武时期的移民垦荒政策,土地生产力恢复,加以政治升平,纵使经过「靖难之役」,明成祖亦延续太祖的移徙政策,致使全国各地人口急速的攀升。
不过,就山东全省而论,从洪武二十四年至嘉靖五年(1391-1526),山东人口的年平均增长率仅3.1‰。
洪武二十四年至万历十八年这两百年间(1391-1590),明朝人口的年平均增长率在6‰以上,山东这样的人口增长率与其相比显然偏低。
山东地区人口增长缓慢主要是明代中期登、莱两州人口减少所造成,此二府人口减少主要是居民跨海迁入辽东半岛,由此可见,山东在接受移民迁入的同时亦有人口向外迁出。
二、东昌府的山西人洪武初年北方边境俘获的将士和降民大都被迁往政治要地,东昌府则是山东例外地区之一,这说明东昌府的空旷与萧条。
位於山东西部的东昌府不仅接受邻近省份的移民也同时接纳来自山东东部青、莱及登州的移民。
东昌府的移民中除了山东境内的人口流动有明确的数量记载外,对於山西人的移入记载往往依附在河北及河南的记载中,以致无法得到正确的数据。
洪武年间东昌府接受移民的时间,从地方志的乡土资料是延续不断的,如果使用「以县为单位平均分配」的方法加以揣测统计可得知从洪武二十二年到二十八年(1389-1395),东昌府接受了6686户山东东部的移民,剩余22376户为山西移民,约合111880人。
以《民国.茌平县志》记载为例,移民的原籍方面,山西移民与山东东三府移民之比为20:7;再者,洪武年间,土著9里,占总屯、里数的25%,即代表土著人口占总人口的25%,而土著村庄仅占自然村总数的5.8%,造成人口数与自然村比例差异如此大的原因可能是:1、村庄大小不同;2、洪武二十四年(1391)的户口中已包含一批较早迁入的移民;3、有一些移民未被洪武二十四年的户口所包括。
由土著里(社)与移民屯数量推测,洪武年间东昌共有40170户,约合200850人,接受移民总数约29840户,合147400人,约占总人口的73.4%;土著约10690户,合53450人,约总人口的26.6%,可见东昌府是一个人口重建式的移民区。
三、兖州府:西部重建东部补充(一)、兖州西部兖州西部在元末可说是受黄河水患最严重的地区,使得兖州西部的大片区域人烟稀疏,造就了洪武期间的移民条件。
兖州最北部的平阳县处於东昌、兖州和济南三府的交界处,地理位置与茌平县邻接,该县洪武年间的移民也是以山西人为主,东三府移民次之,两县属於同一移民类型。
西兖州北部的自然村情况亦与东昌府南部相似,土著村庄折算成标准村占总村庄的40%。
兖州西区的南部诸县与北方大体相同,该地区现今的望族皆是洪武年间山西的移民充当,反映出移民规模的巨大及土著严重的流失。
洪武年间兖州西区总人口约78万,移民约占60%,大概有46.8万,其中1.2万是军籍移民,显然此区属於重建式的移民区。
(二)、兖州东区兖州东部来自外地或山西的移民只是零星的,不足与西区相提并论。
滕县是兖州山西移民的聚居区,以滕县官桥镇为例,洪武移民仅占总人口的13%,故迁入兖东地区的移民人数并不多。
因此,兖州府东区在洪武年间是一个人口补充式的移民区,与兖州西区有很大的差别。
兖州府明代初年接纳了约57万左右的移民,大抵上是移入兖州西部,其中80%-90%来自山西,应有50万,军籍移民合计为1.5万。
四、青州府:人口的对流(一)、青州南区此地区洪武年间的人口迁入,莒县是一特别的区域。
元末至正十七年(1357)的大疫,导致洪武年间莒州的土著人口大量减少,约为总人口的35%,创造了外地移民迁入的条件。
青州南部其它县,沂源、沂水、沂南及蒙阴四县与莒县的移民情况有三个不同处:一是土著人口比莒县大许多;二是江苏海州的移民数量少莒县很多,主要来自山西;三是出现来自河北枣强的新移民群体。
计青州南部的移民人口约20万,海州籍约6万,山西籍约9万,枣强籍约为2万。
(二)、青州北区由青州府北部的移民原籍,显示出此地区的移民主体不再来自山西,而是来自其邻近的河北。
以临淄为例,土著占总人口的82%,枣强移民占15%,山西移民仅占1%,毫无疑问,河北枣强移民已成青州北部移民的主体。
枣强只是作为北方一个移民的集散地,应包括真定府及其附近的地区的移民,因为真定府乃是河北地区人口密度最密集之区,也是人口外流的中心之一,洪武年间真定府人口大量迁往凤阳和山东。
甚至有山西移民由枣强出发的纪录,如从地理上分析,山西娘子关→真定→枣强→山东是山西移民进入山东最便捷的通道,故山西移民於枣强稍作整顿再赴山东亦在情理之中。
青州府的移民运动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现象,即青州府不仅接受人口的迁入,同时亦有人口的移出,特别是竟从相对人口稀疏的河北真定府向人口较密集的青州府流动。
五、胶东半岛上的军人世界胶东半岛上的莱州与登州情况颇为相似,号称地狭人稠,然而此区所接受的移民倒不少,却以军户为主。
从户口数上分析,这两府每县的人口众多,与青州府属县不相上下。
然而,在民国及今天的氏族或自然村统计中,土著的比例却非常低,仅占总人口的60%左右,反映出胶东半岛仍接受了大规模的移民迁入,其中最大宗还是来自山西洪洞县,河北枣强移民也占了相当大的份量。
土著数量的比例不大,最可能的原因应与土著人口的外迁有关,如上文所提东三府的人口迁往山东西部外,应有为数不小的数量迁向辽东半岛,无论从土地资源或行政区划上来分析,这两府的居民在人口压力下,很可能迁往辽东这个人口极少的农垦区求生存及发展,这样的移民即是所谓在生存型的移民潮中主动的求发展。
莱、登两府在洪武末年共有9卫3所,约53760名将士,合计军籍人口有16万人,扣除由当地人充任者,军籍移民约有13万,与山东其它地区相较,明显高出许多。
莱州崂山县移民普遍有所谓来自云南乌撒卫与登州莱阳、招远二县称来自建昌卫(今四川西昌)者,崂山县地方志中所列各种族谱应可证明云南乌撒卫就是指今日位於西南边陲的云南省。
由云南与四川迁入山东不太可能是民籍移民,尤其是胶东人口明显高过这两个地区,故最大的可能即是军卫的调动,乌撒卫与建昌卫就是证明。
六、济南移民:洪洞人和枣强人在官修史书中,济南府是作为一个移民输出区,不过,在地方志和其它民间文献里,洪武时期济南府也是一个重要的移民接纳区。
济南北部地区经过「靖难之役」后人口损失甚钜,这地区已看不见洪武移民的后裔,充斥期间的是永乐移民的后代。
这种情况的产生,应为明成祖对洪武移民活动的延续及补充所造成。
(一)、济南北区先看德州,其地处济南府西北端,大运河之滨,历来就是交通要道及兵家必争之地。
《乾隆.德州志》中有记载:「自洪武迁民开垦」一句,可以看出德州亦被洪武移民范围所囊括,德州府的土著和移民(不计军籍移民),由其居住的里数计算,土著占总人口的64.3%,移民占35.7%;从自然村统计则土著为66%,移民为35%,两者大致上是吻合的,而移民的主体是来自山西。
除了一般性的迁民开垦外,还有军屯。
洪武九年(1376)明政府於德州设卫,在德州境内设42屯,这42屯士兵及其家属达到4620户,13860人,为土著与移民人口的3倍。
故洪武时期德州的移民主要是军籍移民,他们有效的开垦了德州荒芜的土地。
从齐河县自然村的统计中揭示出该县土著仅为总人口的40%左右,也就是说民籍与军籍的移民约占60%。
所以齐河县确实存在大量的洪武移民,《民国.齐河县志》卷3〈疆域〉指出:「屯所系前明洪武间设,俱在古伦、节妇等乡。
」《齐河县.乡土志》也有记载:「境内卫户颇多」,显然在洪武时期曾於齐河县境设立许多军屯。
从军屯数93屯大概可估算出军籍移民约3万,在不考虑民籍移民下,而洪武年间移民占总人口60%的假设成立,那麼该县人口就有5万。
若再加上民籍移民则超过5万,这与当时济南府的大县莱羌5万人口相较之下,齐河县的民籍人口显然不多,因此设立大量的军卫屯田,以求土地的开垦和经济的发展。
济南府北区的东部诸县,移民情况类似齐河县,滨州、蒲台、阳信、沾化等县,土著人口所占比例不高,与兖州西部的水平相当,此地区也是人口重建式的移民区,移民大多来自河北。
(二)、济南南区肥城县与兖州府相邻,其人口的迁入与兖州颇多类似,由自然村统计得到其土著村庄占总数的68%,刚好介於兖州府的东部与西部之间,与济南府北区有很大的差别。
淄川一带土著人口高达81%,与青州的临淄相当,是济南府中最多的。
概言之,济南府的移民可作如下表述:一、黄河以北地区,除滨县外,多数县份的洪武移民在数量上不敌永乐移民,这是「靖难之役」后重新组织此区域移民的结果。
滨县与黄河以南的各县由於未受「靖难之役」的影响,也就不需要永乐移民的补充,故济南府黄河南北两岸的移民呈现不同的类型。
二、就移民的原籍而论,主要来自山西与河北枣强,其中以山西移民分布最广。
枣强籍移民大都迁入济南府东北部及东部一带。
三、尽管齐河县和滨县的移民比例高於30%,滨县以北若干县可能超过40%,但考虑到淄川一带移民比例不足30%,大致上济南府移民比例约30%。
洪武年间济南府的民籍人口总数约为136.5万,其中30%为移民约41万。
山西移民占总数的60%约24.5万;枣强30%约12.3万。
七、结语洪武时期山东地区的移民,是整个华北地区移民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
从移民的组成来看,移民的来源不再是南方人口;移民的形式则呈现多样,有行政、军事迁民与自发性移民之分。
就山东全省而论,洪武年间移民占其总人口的35%左右,其中还包括一部份省内不分区域之间的人口流动。
从这一角度说,山东的移民是人口补充型。
分区而言,则东昌府及兖州西部属於人口重建式移民区。
造成山东省境内人口流动如此的差异,乃因元末战乱毛贵占山东,他经营屯田,立三百六十七屯於莱州,使得山东东部受到战乱破坏较少,这就是山东人口比山西、河北、河南多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