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化学FoodChemistry教材课程

合集下载

《食品化学》课程标准.

《食品化学》课程标准.

《食品化学》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食品化学是一门主要包括微生物、化学、生物学和工程学的多学科的科学,是食品科学主要课程,是食品专业的的专业基础课,它的主要任务包括:研究食品材料(原料和产品)中主要成分的组成、结构和性质;食品在贮藏、加工和包装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化学和物理变化;食品成分的结构、性质和变化对食品质量和加工性能的影响等。

该课程的先修课程有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等,后续课程有食品工艺学、食品保藏原理、毕业论文等课程。

二、课程目标:1、知道该学科的性质、地位、独立价值、研究范围、基本框架、研究方法、学科进展和未来方向等。

2、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能够基本掌握食品中主要成分的组成、结构和性质;食品在贮藏、加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化学和物理变化;食品成分的结构、性质和变化对食品质量和加工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实验来加强对本课程的理解。

3、了解和掌握食品化学的基本知识和研究方法,从而在食品加工和保藏领域较好地从事教学、研究、生产和管理方面的工作。

三、课程的内容和要求这门学科的知识与技能要求分为知道、理解、掌握、学会四个层次。

这四个层次的一般涵义表述如下:知道———是指对这门学科认知。

理解———是指能懂得对这门学科涉及到的概念、原理与技术的说明和解释。

掌握———是指运用已理解的食品化学原理说明、解释并运用到实践中。

学会———是指能模仿或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地完成食品化学的具体操作。

教学内容和要求表中的“√”号表示教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要求层次。

四、课程实施(一)课时安排与教学建议本课程属于食品工程(本科)专业必修课:理论课学时数35,实验课学时数9,学分2个。

具体课时安排如下:(二)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要求1、教学班是主要的教学组织,班级授课制是目前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

2、注意教学方法的灵活性,组织学生自我经验叙述、讨论、问题教学、阅读指导等,尤其适当地采用多媒体的声像呈示,提供给学生原始的课堂实录,或者是问题情境,组织学生讨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究意识。

食品化学Food Chemistry 课件

食品化学Food Chemistry 课件

食品化学Food Chemistry西南农业大学Southwe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第一章绪论➢教学目的和要求➢食品化学的概念➢食品化学的发展简史➢食品化学研究的内容➢食品化学研究的范畴➢食品中主要的化学变化概述➢食品化学的研究方法➢食品化学在食品工业技术发展中的作用➢思考题➢参考文献教学目的和要求⎪⎪⎪⎪⎪⎪⎪⎪⎪⎪⎩⎪⎪⎪⎪⎪⎪⎪⎪⎪⎪⎨⎧⎪⎪⎩⎪⎪⎨⎧⎩⎨⎧⎩⎨⎧⎪⎪⎪⎪⎪⎪⎭⎪⎪⎪⎪⎪⎪⎬⎫⎪⎪⎪⎪⎪⎪⎩⎪⎪⎪⎪⎪⎪⎨⎧⎪⎪⎪⎪⎪⎩⎪⎪⎪⎪⎪⎨⎧⎩⎨⎧环境污染物质物质加工中不可避免的污染污染物质人工合成的食品添加剂天然来源的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非天然成分基本营养素有毒物质激素呈味物质呈香色素维生素脂类化合物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有机成分矿物质水无机成分天然成分食品的化学组成食品化学的发展简史古代食品化学(20世纪50年代以前)❖瑞典人Carl wilhelmscheeie分离和研究了乳酸的性质(1780年),从柠檬汁(1784年)和醋汁(1785年)中分离出柠檬酸,从苹果中分离出苹果酸(1784年),并检验了20种普通水果中的柠檬酸和酒石酸,因此他从植物和动物原料中分离各种新化合物的工作被认为是在农业和食品化学方面精密分析研究的开端。

❖法国化学家Antoine Laurent Lavoisier(1743-1794)最早测定出乙酸的元素成分。

近代食品化学(20世纪60~90年代)❖在世界主要大国有不同文本的食品化学著作与世人见面,其中英文本的《食品科学》、《食品化学》、《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化学变化》、《水产食品化学》、《食品中的碳水化合物》、《食品蛋白质化学》、《蛋白质在食品中的功能性质》等反映了近代食品化学的水平。

权威性的食品化学教课书应首推美国O.R.Fennema 主编的《Food Chemistry》和英国的H.D. Belitz主编的《Food chemistry》,已出版第三版并在全世界广流传。

食品化学

食品化学
(2)测定那些对食品质量和/或卫生具有重要影响的化学和生物化 学反应。 (3)综合前两点,了解关键的化学和生物化学反应如何影响食品 的质量和安全。
(4)将这方面的知识应用在解决食品配制、加工和贮藏中出现的
各种问题。
26
三、食品科学
3.1 内涵
食品科学的基础是基础科学知识或基础知识。基础知识包
括数学原理、物理现象的概念和化学结构与反应性。
肪、灰分和氮,氮乘6.25得蛋白质含量。
22
1871年Jean Baptiste Dumas提出:仅由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
肪组成的膳食不足以维持人类生命。
20世纪前半期已发现大部分基本的食用物质,并对它们的性质作 了鉴定。这些物质是维生素、矿物质、脂肪酸和一些氨基酸。 20世纪中期:日益广泛地使用化学物质帮助增长、制造和销售食 品是一个特别值得关注和有争议的事件。
21
19世纪中期英国的Arthur Hill Hassall将食品的微观分析提高至
重要地位,他和助手们绘制了一套比较详尽的显示纯净食品材
料和掺杂食品材料的微观形象示意图。 1860年在德国的Weede建立了第一个由政府资助的农业试验站。 W. Hanneberg和F. Stohman发展了一种用来常规测定食品中主要 成分的重要方法。将样品分为几个部分,测定其中的水、粗脂
多糖的合成; 糖酵解; 脂类水解 脂类氧化
蛋白质变性;
蛋白质交联; 蛋白质水解;
35
非酶促褐变; 酶促褐变; 天然色素的降解;
36
37
4.2 改变食品品质的一些反应及产生的效果
38
食品可能发生的二次变化及其产生的影响
39
40
食品中物质的变化可能对食品属性产生的影响

食品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食品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食品化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代码:2.课程名称:食品化学(Food Chemistry)3.学时/学分:34/24.开课系(部)、教研室:生命科学系生物工程教研室5.先修课程:无机与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食品微生物学6.面向对象:生物工程专业二、课程性质与目标1.课程性质:专业方向课程2.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食品中主要成分的结构与性质,这些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些组分在食品加工和保藏中的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和生物化学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和作用对食品色、香、味、质构、营养和保藏稳定性的影响。

为学生在从事食品加工、保藏和开发新产品时提供了一个较宽广的理论基础,它也为学生在了解食品加工和保藏方面的新的理论、新的技术和新的研究方法时提供一个基础。

三、教学基本内容及要求第一章绪论(2学时)(一)教学的基本要求1.要求学生了解食品化学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发展趋势;2. 了解食品化学在食品工业技术发展中的学科地位及应用价值、发展现状和研究方法。

(二)教学具体内容2.食品化学的性质和范畴3.食品中主要的化学变化概述4.食品成分的物理化学性质与功能概述5.食品化学在食品工业技术发展中的作用(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食品成分的功能。

2.难点:食品成分的理化性质。

(四)思考题1.食品成分一般具有哪些理化性质?第二章水分(4学时)(一)教学的基本要求1.了解食品中水的存在形式、化学结构、理化性质,掌握水分活度与食品稳定性的关系;2.理解水与冰的结构及在食品中的性质;3.理解水与离子、离子基团、具有氢键键合能力的中性基团和非极性物质间的相互作用。

(二)教学具体内容2.水和冰的物理常数3.水和冰的结构4.食品中水的存在形式5.水与溶质的相互作用6.水分活度及吸附等温曲线7.水分活度与食品稳定性的关系(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食品中水的性质、水分活度、食品水分与食品化学变化的关系。

食品化学-food chemistry

食品化学-food chemistry

第二节 呈味物质
Taste chemistry of food
二、甜味与甜味物质(Sweet taste and sweet substance) 甜度及其影响因素 2、影响因素 温度 果糖随温度升高,甜度降低。(异构化) 结晶颗粒大小 小颗粒易溶解,味感甜。 不同糖之间的增甜效应 5%葡萄糖+10%蔗糖=15%蔗糖。 其它呈味物的影响
第二节 呈味物质
Taste chemistry of food
五、涩味与涩味物质(Astringent tast and astringent substance) 呈味机理 涩味通常是由于单宁或多酚与唾液中的蛋白质缔合而产生沉淀 或聚集体而引起的。 难溶解的蛋白质与唾液的蛋白质和粘多糖结合也产生涩味。
第二节 呈味物质
Taste chemistry of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food
三、苦味与苦味物质(Bitterness and bitterness substance) 苦味物质 3、柑橘中的苦味物(糖苷) 主要苦味物质:柚皮苷、新橙皮苷 脱苦的方法:酶制剂酶解糖苷,树脂吸附,β-环糊精包埋等。
第二节 呈味物质
五、辣味与辣味物质(Piquancy and piquancy substance) 呈味机理 辣味刺激的部位在舌根部的表皮,产生一种灼痛的感觉,严格讲 属触觉。 辣味物质的结构中具有起定味作用的亲水基团和起助味作用的疏 水基团。
第二节 呈味物质
Taste chemistry of food
五、辣味与辣味物质(Piquancy and piquancy substance) 呈味机理 1. 热辣味(hotness) 口腔中产生灼烧的感觉,常温下不刺鼻(挥发性不大),高温 下能刺激咽喉粘膜。 如:红辣椒中的辣椒素,胡椒中的胡椒碱。 2. 辛辣味(pungency) 冲鼻的刺激性辣味,对味觉和嗅觉器官有双重刺激,常温下具 有挥发性。 如:姜、葱、蒜等。

《食品化学》教案

《食品化学》教案

《食品化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食品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

2. 掌握食品中主要成分的性质和功能。

3. 了解食品添加剂的作用和使用原则。

4. 理解食品加工过程中质量变化的原因和控制方法。

5. 提高学生对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 食品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食品化学的定义和研究范畴食品的组成和分类食品化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2. 食品中主要成分的性质和功能碳水化合物的作用和来源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脂肪的分类和营养价值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功能和食物来源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食品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介绍食品中主要成分的性质和功能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食品中主要成分的作用和影响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食品添加剂的作用和使用原则探讨食品加工过程中质量变化的原因和控制方法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学生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小组讨论的参与度2. 知识掌握程度课堂测试和作业完成情况学生对食品化学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的理解程度3. 应用能力学生对食品中主要成分性质和功能的应用能力学生对食品添加剂作用和使用原则的应用能力五、教学资源1. 教材:《食品化学》教科书2. 参考资料:相关研究论文和食品化学资讯3. 实验材料:食品样品和实验试剂4. 多媒体教学设备:PPT和视频资料六、教学活动1. 导入新课通过引入食品化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展示食品化学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食品化学的重要性。

2. 课堂讲授讲解食品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引导学生理解食品化学的研究范畴。

介绍食品中主要成分的性质和功能,通过实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

3.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食品添加剂的作用和使用原则,引导学生思考食品添加剂对健康的影响。

探讨食品加工过程中质量变化的原因和控制方法,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提出解决方案。

4. 课堂练习给出相关的练习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和解题。

《食品化学》1-2 (2)

《食品化学》1-2 (2)

参考书
1. 汪东风.食品化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年。 2. 黄刚平.烹饪基础化学.旅游教育出版社,2005年。 3. 季鸿昆.烹饪化学(高职高与).中国轻工业出版 社,2010年。 4. 刘用成.食品化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年。 5. 王璋等.食品化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年。 6. 阚建全.食品化学.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9年。
现代食品科学的四大支柱 食品化学 微生物学 生物学 工程学
(三)食品化学

指研究食物的组成、性质以及功能 和食物在贮藏、加工和包装过程中可 能发生的化学和物理变化的科学。


是以化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食品的组成及 理化性质的一门科学; 是以食物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应用化学,既 是化学的一个分支,也是食品科学的一个分支。 食品化学是综合性、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基 础学科。
本课程成绩组成
本课程考试成绩由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组 成。期末考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平 时成绩由出勤、提问、平时作业、小论文组成; 期末考试以闭卷形式进行,试题主要由填空题、 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等部分组成, 实行百分制。
注:学生按要求完成平时作业,缺、旷课节数未达到 “学生手册”规定的,允许参加期末考核。
(一)食品和菜肴的化学组成 1.元素组成 食物与生物组织中的C、H、O、N四种元素几乎占总
质量的85%以上。
2.化学成分
A.无机成分 水 无机盐 无机气体(如空气中的O2、CO2、CO、N2及其它成分分
解产生的NH3、H2S、NO、NO2、SO2等)。
B.有机成分(食品的主要成分)
大学生观察发展的特点
知觉能力达到成熟水平。 观察具有明确的目的性。

《食品化学》教学大纲

《食品化学》教学大纲

《食品化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8200007学时:48(其中理论48学时)学分:3学分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面向对象:酿酒工程专业本科学生课程英文名称:Food Chemistry一、课程的任务和目的任务:本课程要求学生了解食品材料中主要成分的结构与性质,食品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这些组分在食品加工和储藏中的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和生物化学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和作用对食品色、香、味、质构、营养和储藏稳定性的影响。

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与食品加工与储藏相关的理论和技术提供一个必要的基础,同时也为学生今后从事食品加工、储藏和相关领域的研究和产品开发打下一个较宽广的理论基础。

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食品主要组分的结构、性质和在加工储藏过程中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食品品质、营养和储藏稳定性的影响,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学习和掌握控制这些变化的要求和方法。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一)绪论1. 教学内容(1)食品化学的发展历史。

(2)食品化学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2. 教学要求(1)了解食品化学的发展历史、食品化学的研究内容和食品化学的研究方法。

(2)了解食品化学与食品科学、食品工业之间的关系。

3.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食品化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二)水和冰1. 教学内容(1)食品中水的存在状态。

(2)水分活度及水分活度与水分吸着等温线。

(3)水分活度与食品稳定性。

(4)冰在食品稳定性中的作用。

2. 教学要求(1)掌握食品中水与溶质的相互作用及食品中水分的存在状态。

(2)掌握水分活度和水分吸着等温线的概念及水分活度与食品的稳定性间的关系。

(3)了解冰的存在对与食品稳定性的影响。

3.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水分活度与食品稳定性间的关系。

难点:水与食品中各成分间的相互作用。

(三)碳水化合物1. 教学内容(1)食品原料中的碳水化合物。

(2)碳水化合物在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化学变化。

(3)碳水化合物的食品功能特性。

2. 教学要求:(1)了解食品中碳水化合物的分类和结构;(2)掌握食品加工过程中的Maillard、焦糖化等反应的反应历程及影响因素。

《食品化学》课程标准.

《食品化学》课程标准.

《食品化学》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食品化学是一门主要包括微生物、化学、生物学和工程学的多学科的科学,是食品科学主要课程,是食品专业的的专业基础课,它的主要任务包括:研究食品材料(原料和产品)中主要成分的组成、结构和性质;食品在贮藏、加工和包装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化学和物理变化;食品成分的结构、性质和变化对食品质量和加工性能的影响等。

该课程的先修课程有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等,后续课程有食品工艺学、食品保藏原理、毕业论文等课程。

二、课程目标:1、知道该学科的性质、地位、独立价值、研究范围、基本框架、研究方法、学科进展和未来方向等。

2、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能够基本掌握食品中主要成分的组成、结构和性质;食品在贮藏、加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化学和物理变化;食品成分的结构、性质和变化对食品质量和加工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实验来加强对本课程的理解。

3、了解和掌握食品化学的基本知识和研究方法,从而在食品加工和保藏领域较好地从事教学、研究、生产和管理方面的工作。

三、课程的内容和要求这门学科的知识与技能要求分为知道、理解、掌握、学会四个层次。

这四个层次的一般涵义表述如下:知道———是指对这门学科认知。

理解———是指能懂得对这门学科涉及到的概念、原理与技术的说明和解释。

掌握———是指运用已理解的食品化学原理说明、解释并运用到实践中。

学会———是指能模仿或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地完成食品化学的具体操作。

教学内容和要求表中的“√”号表示教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要求层次。

四、课程实施(一)课时安排与教学建议本课程属于食品工程(本科)专业必修课:理论课学时数35,实验课学时数9,学分2个。

具体课时安排如下:(二)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要求1、教学班是主要的教学组织,班级授课制是目前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

2、注意教学方法的灵活性,组织学生自我经验叙述、讨论、问题教学、阅读指导等,尤其适当地采用多媒体的声像呈示,提供给学生原始的课堂实录,或者是问题情境,组织学生讨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究意识。

已复印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化学教学大纲

已复印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化学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食品化学II课程英文名称:Food Chemistry课程总学时:54,其中讲授40学时,实验16学时一课堂讲授部分(一)各章节要点及分章节的授课时数绪论(1学时)绪论是一门课程的入门介绍,对学生了解课程的大致内容、讲授方式及学习方法十分重要,也能够唤起学生对课程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绪论课的内容包括几个方面:1、食品化学的定义、性质与任务2、食品化学的发展历程3、食品化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4、食品化学的研究方法与学习方法5、介绍本课程的安排与要求在本章中,要求学生了解食品化学的研究内容和主要任务,在食品科学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与相关学科之间的关系,初步地了解本课的学习方法。

第一章水分(4学时)第一节水与溶质的相互作用(1学时)1. 水的物理性质及其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简介水的物理性质与其他分子量相似化合物的差别,介绍水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2. 水与冰的性质与结构简介水的结构、分子之间氢键的形成,与水独特的物理性质相联系。

介绍冰的晶体结构及物理性质。

3. 水与溶质之间的相互作用详述水与离子化合物、极性化合物、非极性化合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通过图示使学生理解这些相互作用都是对水自然结构的打扰。

使学生掌握化合水、单分子层吸附水和多分子层吸附水的意义与其结合牢固性的不同。

第二节水分活度与食品稳定性(2学时)1. 水分活度引出水分活度概念,从拉乌尔定律推导出水分活度计算公式。

要求学生重点掌握水分活度的概念和意义。

2. 等温吸湿曲线介绍等温吸湿曲线的定义和意义,等温吸湿曲线的分区,各区的水分存在状态。

要求学生重点掌握食品中水分存在的几种微观状态,掌握束缚水和自由水的性质差别。

3. 水分活度与食品稳定性的关系详细分析水分活度对酶促反应、非酶褐变、脂肪氧化、微生物繁殖等的影响,介绍随着水分活度的变化反应速度变化的趋势,了解食品长期保藏所需的条件。

特别应注意在低水分活度下脂肪氧化反应加速。

第三节冰冻对食品品质的影响(1学时)1. 冰冻对食品的双重影响使学生了解冰冻条件降低反应速度而提高保藏性,但会提高未冻结部分的水分活度而使品质劣变加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的对象----生物物质(植物、动物产品, 非生命机体或组织)
6
2.研究内容 食品材料中主要成分的结构和性质;这
些成分在食品加工和保藏过程中产生的物理、 化学、和生物化学变化;以及食品成分的结 构、性质和变化对食品质量和加工性能的影 响等。
7
3. 食品化学的历史
❖ 食品化学起源于何时难以从历史记载中找到答案 ❖ 食品化学直到20世纪初才成为独立学科 ❖ 食品化学作为科学加以研究可以追溯到18世纪 ❖ 与食品化学相关的科学家 ❖ 1780年舍雷(Scheele)分离出了乳酸 ❖ 1784年分离出柠檬酸、苹果酸,检验12种水果中
其他异味; ❖ 质构:溶解性丧失 分散性丧失 持水能力消失 硬
化 软化; ❖ 营养价值:维生素损失或降解;矿物质损失或降
解 蛋白质损失或降解 脂类损失或降解;其他具 有生理功能的物质的损失或降解。
19
三、怎样学
1.食品化学的研究方法 ❖ 采用模拟体系或简单体进行研究 ❖ 将动态多因子科学地分解成静态单因子 ❖ 对于不同的研究对象用不同的研究手段 ❖ 将生物技术用于食品化学
❖ 食品化学是食品类专业中一门主要的专业基础课 程;
❖ 食品化学为食品加工和保藏提供理论基础; ❖ 食品化学为研发食品新产品和新工艺提供途径和
方法; ❖ 体现在食品科学中的作用:是食品科学的内涵。
10
❖ 食品科学是食品体系的化学,结构,营养, 微生物,毒理,感官性质,以及食品体系在 处理,转化,制作,储藏中发生变化两方面 科学知识的综合。
❖ 1842年Liebig将食品分类为含氮、不含氮 化合物。
❖ 1847年出版“食品化学研究”刊物。
❖ 1860年W.Hanneberg和F.Stohman发展了 测定水分、脂肪、灰分、蛋白质、无氮浸 出物方法。
❖ 20世纪初,鉴定了维生素、氨基酸、脂肪 酸、矿物质。
9
4.食品化学在食品科学中的作用和地位
柠檬酸、苹果酸、酒石酸。定量研究的先驱。 ❖ 拉瓦锡(Lavoisier,1743-1794),确定了燃烧有机分
析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达发酵过程,测定乙 酸元素成分。 ❖ 1807年尼科拉斯(Nicolas)用灰化方法测定植物 中矿物元素,完成乙醇的化学分析。
8
❖ 1811年盖-吕萨克(Gay-Lussac),赛纳德 (Thenarde)提出了植物物质中的碳、氢、 氧、氮定量测定方法。
❖ 食品科学的前身是食品工艺(食品技术)。
13
食品科学可分成几个专门化的学科:
❖ (1)食品化学:食品组分的化学和物理化学性质,这 些组分在食品加工和保藏中的变化,它们的化学分 析;
❖ (2)物理食品学:食品体系的流变和物理性质 ;
❖ (3)结构食品学:食品体系的微观和宏观结构 ;
❖ (4)环境食品学:微生物的侵入和食品体系的腐败 (食品微生物学),食品保护,包括卫生和包装;
❖ (5)食品加工学:通过物理、化学和微生物方法实 现食品转化、制作和保藏的原理。
❖ 食品化学是食品科学学科中涉及范围最宽的一个专 门化,了解食品化学原理和掌握食品化学技术是从 事食品科技工作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
14
5.食品化学的研究现状和展望
❖ 保健食品的研究方兴未 ❖ 全天然食品受到青睐 ❖ 开发新的食物资源 ❖ 食品品种更趋多样化 ❖ 未来食品-合成食品
堂讨论;课后答疑。
2
教学参考书
❖ 《食品化学》,王璋、许时婴等编(共3版)。 ❖ 《食品化学》,江波、杨瑞金 、卢蓉蓉编。 ❖ 《食品化学》第二版,韩雅珊主编。 ❖ 《食品化学》第二版,谢笔钧主编。
3
Chapter 1 Introduction
❖ 本章基本要求 ❖ 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食品化学的研究内
15
二、学
16
1.食品的组成和性质
组成
组织 调节生理 热能
碳水化合物
-
-
-
脂肪
-
-
-
蛋白质
-
-
-

-
-
维生素
-
-
矿物质
-
-
膳食纤维
保健

合成、加速、改善品质
有机酸
防腐、风味、发酵、胶凝
色素
良好感官性状
风味物质
享受
食品添加剂
改善食品品质
有害物质
降低食品品质、有害健康
17
2. 食品在加工、储藏中的变化及对食品质量 影响
11
❖ 食品体系:即完整的可食组织 (食品植物体 系和肌肉体系) 和颗粒体系。
❖ 颗粒体系可再分为分散体系和非分散固体 (如面粉颗粒和糖结晶)。
❖ 分散体系可以是简单的单相体系,如糖溶液, 或由几相构成,如乳和蛋黄酱。
12

发展,渗透,机理
食品科学 ←--------→食品工艺
指导生产研制
❖ 将食品科学应用于食品加工和保藏的实际就 是食品工艺(技术)。
食品化学
Food Chemistry
主讲教师 陈小娥
1
教学要求与安排
1. 学时:34学时课,实验14学时(2次)。 2. 教材:《食品化学》第1版,冯凤琴,叶立
扬主编。 3. 主要授课内容:教材1-6章。 4. 成绩评定:期末考占70%、平时10%、实验
20%。 5. 学习方法:预习、听讲、复习、做作业;课
❖ 水分活度改变,影响酶反应、脂肪氧化、 糖水解、叶绿素等色素降解
❖ 脂肪的氧化、水解,风味、质构、稳定性 下降
❖ 糖的水解,产生活泼羰基,褐变反应 ❖ 蛋白质的变性、水解 ❖ 维生素的氧化、降解
18
❖ 食品的主要质量特性是颜色、风味、质构和营养 价值;
❖ 颜色:变黑 退色 产生其他不正常颜色; ❖ 风味:产生恶臭、酸败味、烧煮的或焦糖的风味、
容,研究方法、发展趋势和学科动态;了解 食品化学课程在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中 的地位和作用,以及相关课程的联系;掌握 食品化学课程的教学目的、要求和学习方法。 ❖ 本章重难点内容:食品化学在食品学科中的 作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品化学的研究方法。
4
1.食品化学定义
它是一门研究食品 (包括食品原料) 的 组成、特性及其产生的化学变化的科学,是食 品科学的一个重要部分。与化学,生物化学, 生理学,植物学,动物学,分子生物学等有 密切联系。
20
2.食品化学研究内容 ❖ (1)应用分析技术确定食品的组成、营养价
值、安全性和品质等重要特性。 ❖ (2)对食品在加工、储藏中各类化学和生物
化学反应进行研究,包括进行步骤、机理等。 确定关键的化学反应和生物化学反应是如何 影响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 (3)确定影响食品质量、品质、安全性的主 要因素; ❖ (4)研究化学反应的动力学行为及其环境因 素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