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第一课:我的兴趣爱好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我的兴趣特长教案冀教版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我的兴趣特长教案冀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f4ad9573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5f.png)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我的兴趣特长教案冀教版第一章:探索兴趣的奥秘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兴趣的含义和重要性。
引导学生探索自己的兴趣爱好。
培养学生对兴趣的认知和表达能力。
1.2 教学内容兴趣的含义和作用。
探索自己的兴趣爱好。
表达自己的兴趣和特长。
1.3 教学过程引入话题:谈论兴趣的重要性。
学生分享自己的兴趣爱好。
引导学生思考兴趣对自己生活的影响。
学生进行兴趣调查,了解自己的特长。
学生展示自己的特长,并分享感受。
第二章:发展特长,展示自我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特长的含义和重要性。
引导学生发现和培养自己的特长。
培养学生展示和自信的品质。
2.2 教学内容特长的含义和作用。
发现和培养自己的特长。
展示自己的特长,提升自信心。
2.3 教学过程引入话题:谈论特长的意义。
学生分享自己的特长。
引导学生思考特长对自己和他人的影响。
学生进行特长训练,提升技能。
学生进行特长展示,获得成就感和自信。
第三章:关爱他人,分享快乐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关爱他人的意义和重要性。
引导学生表达对他人的关心和关爱。
培养学生分享快乐和帮助他人的品质。
3.2 教学内容关爱他人的意义和作用。
表达对他人的关心和关爱。
分享快乐和帮助他人。
3.3 教学过程引入话题:谈论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学生分享自己关爱他人的经历。
引导学生思考关爱他人对自己和他人的影响。
学生进行关爱他人的活动,如帮助同学、关心弱势群体等。
学生分享快乐,与他人共同庆祝。
第四章:尊重他人,包容差异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尊重他人的意义和重要性。
引导学生尊重他人的差异和个性。
培养学生包容和理解的品质。
4.2 教学内容尊重他人的意义和作用。
尊重他人的差异和个性。
包容和理解他人。
4.3 教学过程引入话题:谈论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学生分享自己尊重他人的经历。
引导学生思考尊重他人对自己和他人的影响。
学生进行尊重他人的活动,如倾听他人意见、不嘲笑他人等。
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学会包容和理解不同的人。
小学思想品德三年级《我兴趣爱好》赛课说课稿
![小学思想品德三年级《我兴趣爱好》赛课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f2278df66bec0975f465e2cc.png)
小学思想品德三年级《我兴趣爱好》赛课说课稿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品德与社会《我的兴趣爱好》说课稿一、教材和学情《我的兴趣爱好》是《品德与社会》三年级第一学期第一单元《我们在成长》中的第一课,本单元阐述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交往能力的培养,本课则着重于引导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
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对一个人的全面发展,提高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起着重要作用。
实践证明,它对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丰富知识,提高本领,发展智力,都是有好处的。
还可以陶冶学生情操,锻炼毅力,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
但是,随着知识面的拓展和心理上的一些变化,三年级学生对接触到的更多新鲜事物表现出强烈的兴趣,而比较缺乏选择能力,对兴趣爱好的选择还处于从不稳定性向稳定性过渡的阶段。
实际生活中,学生真正爱好的活动范围并不广泛,有局限性。
所以根据这个现状,从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特点出发,本课教育重点是帮助学生认识什么是健康的兴趣爱好,如何培养兴趣爱好,以及了解这些兴趣爱好对人成长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目标,我是这样确定的。
认知目标:1、知道健康有益的兴趣爱好有利于自己的成长。
2、知道兴趣爱好的培养需要持之以恒。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有利于自己成长的活动产生兴趣,并愿意持之以恒地培养有益的兴趣爱好。
行为目标:1、能选择健康有益的兴趣爱好。
2、能用自己的兴趣爱好为集体服务。
三、教法在本课中,我采取一系列适当的方法与手段去引导学生自身去参与、体验、感悟,只有内化为学生自己的道德意识和情感,才能转化为外在的正确的道德行为。
1、媒体教学法。
运用这种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及出示直观形象的物品,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在故事讨论、案例辨析、爱好展示等环节运用多媒体形、声、色的渲染,还有展示的学生作品,使得学生自然受到吸引,产生共鸣,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意境。
2、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展示给学生的场景是具体的、生动的、直观的,有利于形成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积极的健康的情感。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我的兴趣特长教案冀教版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我的兴趣特长教案冀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5b5267be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7b.png)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我的兴趣特长教案冀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并通过实践活动中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特长。
2. 培养学生积极探究、主动展示自己的兴趣和特长的意识。
教学重点:1. 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
2. 培养学生主动展示自己的兴趣和特长的勇气。
教学难点:1. 如何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
2. 如何培养学生主动展示自己的兴趣和特长的能力。
第一课时:发现我的兴趣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反思,发现自己生活中的兴趣点,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兴趣。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谈话引入新课,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兴趣是什么。
2. 活动一:我的兴趣我知道。
学生通过观察自己的生活,发现自己的兴趣点,并和同桌分享。
3. 活动二:我的兴趣我表达。
学生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方式,如画画、唱歌、讲故事等,表达自己的兴趣。
第二课时:探索我的特长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发现自己的特长,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谈话引入新课,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特长是什么。
2. 活动一:我的特长我展示。
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擅长的活动,如跳绳、拍皮球、下棋等,向全班展示。
3. 活动二:我的特长我体验。
学生参加一个自己不擅长但感兴趣的活动,如舞蹈、书法、乒乓球等,体验学习的乐趣。
第三课时:尊重他人的兴趣与特长教学内容: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谈话引入新课,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尊重他人的兴趣和特长。
2. 活动一:他的特长我欣赏。
学生通过观察和交流,了解同伴的特长,并在全班进行表扬。
3. 活动二:团队协作我最棒。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团队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尊重他人、协作共进的重要性。
第四课时:我的兴趣特长计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制定一个发展自己兴趣和特长的计划,并进行实际行动。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谈话引入新课,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制定一个发展自己兴趣和特长的计划。
2. 活动一:我的计划我制定。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我的兴趣特长教案冀教版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我的兴趣特长教案冀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080968a6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6f.png)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我的兴趣特长教案冀教版第一章:探索我的兴趣1.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和特长。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欣赏他人特长的品质。
1.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兴趣爱好,并分享给同学。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了解兴趣对于个人发展的重要性。
1.3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和特长,你有什么兴趣爱好呢?学生分享自己的兴趣爱好,并简要说明原因。
小组讨论:兴趣对于个人发展有什么重要性?第二章:发现我的特长2.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自我观察和反思,发现自己的特长。
培养学生自信的品质,敢于展示自己的特长。
2.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行为和表现,发现自己的特长。
鼓励学生勇敢地展示自己的特长,增强自信心。
2.3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你发现自己有什么特长吗?学生进行自我观察和反思,思考自己的特长。
学生勇敢地展示自己的特长,并分享感受。
第三章:尊重他人的特长3.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要尊重他人的特长。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欣赏他人特长的品质。
3.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尊重他人特长的意义,培养尊重他人的习惯。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学会欣赏和尊重他人的特长。
3.3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他人的特长?学生分享对于尊重他人特长的看法和经验。
小组讨论:尊重他人特长的重要性,如何做到尊重他人特长?4.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培养良好兴趣爱好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4.2 教学内容鼓励学生坚持自己的爱好,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4.3 教学步骤小组讨论:如何坚持自己的爱好,并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第五章:展示自我,提升自信5.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展示自己的特长和兴趣,提升自信心。
培养学生勇敢展示自我,积极参与活动的品质。
5.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准备展示自己的特长和兴趣,并给予机会展示。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我的兴趣特长教案冀教版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我的兴趣特长教案冀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a6af384a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69.png)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我的兴趣特长教案冀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认识到每个人都有独特的地方。
3. 引导学生尊重他人的兴趣和特长,形成团结协作、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
二、教学重点1. 帮助学生发现和了解自己的兴趣和特长。
2. 培养学生积极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提高自身素质。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和了解自己的兴趣和特长。
2. 如何培养学生积极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提高自身素质。
四、教学方法1.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兴趣和特长。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兴趣和特长。
3. 实践操作法:鼓励学生在课后积极实践,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
五、教学准备1. 案例材料:收集一些关于学生发现和培养自己兴趣特长的案例。
2. 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相关内容和图片。
3. 小组讨论:提前分组,便于课堂上的小组活动。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课件展示有趣的兴趣和特长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人物如何发现和培养自己的兴趣特长,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独特的地方。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兴趣和特长,以及如何发掘和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
4. 师生互动:邀请几位学生分享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引导其他学生对其进行评价,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与学习。
七、课后作业1. 鼓励学生课后继续发掘和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提高自身素质。
八、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在兴趣和特长方面的表现。
2. 通过课堂表现、小组讨论等环节,评价学生在发现和培养兴趣爱好方面的积极性。
九、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十、拓展活动1. 组织一次关于兴趣和特长的主题班会,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彼此的特长和兴趣爱好。
2. 开展兴趣小组活动,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培养和提高自己的兴趣爱好。
《我的兴趣特长》教学设计
![《我的兴趣特长》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87c20c150e2524de5187e7b.png)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我的兴趣特长》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了解自己的兴趣、特长,培养学生的自尊、自信心,并明白成功需要克服困难和持之以恒的道理。
2、通过学生认识自己的兴趣、特长,培养学生沟通、交流的能力。
3、让学生明白良好的兴趣爱好有利于我们身心的健康发展。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了解自己的兴趣、特长,从而明白成功需要克服困难和持之以恒的道理。
教学准备:1.学生搜集名人兴趣爱好广泛的小故事。
2.学生准备能展现自己特长的作品。
3.制作课件:海伦•凯勒的故事。
教学过程一、动画导入,畅谈兴趣1、教师创设情境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交朋友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你们想认识他吗?你们看,他来了。
(出示课件)2、师提问:谁愿意先说说你最感兴趣的事?(学生畅所欲言,谈自己的兴趣爱好。
)小结:听了大家的话,老师心里特别高兴。
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因为从你们的发言中,老师了解到大家的兴趣是健康的、有益的。
这些良好的兴趣爱好有利于我们身心的健康发展。
在广泛的兴趣和爱好中,你最拿手的是什么?和你志趣相投的朋友结成小组,在一起说一说,看一看。
一会儿每个小组选出最棒的同学在全班展示。
二、小组合作,展示自我学生根据兴趣结成小组,交流自己的特长和作品。
三、师生互动,因势导行1、教师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特长:谁愿意第一个到前面来亮亮你的绝活儿?2、学生展示特长:舞蹈、绘画、书法、唱歌、弹琴……3、课件出示:《海伦•凯勒的故事》(教师相机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广泛的兴趣可以给生活带来乐趣。
而要使兴趣发展成为特长,需要讲究方法,持之以恒。
)四、广泛交流,拓展兴趣1、把你搜集的小故事在小组中讲给其他同学听一听,每个组选出一名讲得最好的同学一会儿讲给全班同学听。
2、学生讲故事。
小结:这些名人的成功告诉我们,良好的兴趣爱好可以使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还可以培养我们的品格,陶冶情操。
老师真希望你们能继续培养自己广泛的兴趣爱好,老师相信,将来你们的生活会更加丰富多彩。
《我的兴趣爱好》教学设计
![《我的兴趣爱好》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2224aa7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d6.png)
《我的兴趣爱好》教学设计(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工作方案、合同协议、演讲致辞、条据书信、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work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es, policy letter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我的兴趣爱好》教学设计《我的兴趣爱好》教学设计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我的兴趣特长教案冀教版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我的兴趣特长教案冀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28df581a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c5.png)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我的兴趣特长教案冀教版第一章:探索兴趣的奥秘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兴趣的定义和重要性。
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
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和尝试新事物的态度。
1.2 教学内容兴趣的定义和作用探索自己的兴趣尝试新事物的重要性1.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什么是兴趣?学生分享自己的兴趣爱好讨论兴趣对个人发展的作用小组活动:探索新事物第二章:发现自己的特长2.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
引导学生发现并珍惜自己的特长。
培养学生自信和积极展示自己的态度。
2.2 教学内容个人的特长和优势发现自己的特长珍惜和展示自己的特长2.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每个人都有特长学生分享自己的特长和优势讨论如何发现和培养自己的特长小组活动:特长展示3.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自律和高效学习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良好学习习惯的实践和坚持3.3 教学活动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习惯讨论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和方法小组活动:制定学习计划第四章:培养积极的心态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积极心态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培养积极的心态。
培养学生乐观和面对困难的勇气。
4.2 教学内容积极心态的定义和作用培养积极心态的方法积极心态的应用和实践4.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什么是积极心态?学生分享自己的积极心态经验讨论积极心态的重要性和方法小组活动:积极心态实践第五章:学会合作与分享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合作与分享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和分享。
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分享意识。
5.2 教学内容合作与分享的定义和作用学会与他人合作的方法学会分享的意义和技巧5.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什么是合作与分享?学生分享自己的合作与分享经验讨论合作与分享的重要性和方法小组活动:团队合作游戏6.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自律和健康生活方式的能力。
6.2 教学内容良好生活习惯的实践和坚持6.3 教学活动学生分享自己的生活习惯讨论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和方法小组活动:制定健康生活计划第七章:学会感恩与尊重7.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感恩与尊重的重要性。
三年级上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第一课:我的兴趣爱好
![三年级上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第一课:我的兴趣爱好](https://img.taocdn.com/s3/m/9fcae9f6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35.png)
三年级上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第一课:我的兴趣爱好教学目标1.明白健康有益的爱好爱好有利于自己的成长。
2.明白得爱好爱好的培养需要持之以恒。
教学重点明白健康有益的爱好爱好有利于成长,培养爱好爱好要持之以恒。
教材说明1.本课是本册教材第一单元的第一课,第一单元的主题是“我们在成长”。
升入三年级,从低年级进入中高年级,学生在心理上会发生变化,一是自我意识增强,爱好爱好、个性特长进一步进展:二是学习上积存了一定的体会,不满足于勤学而对巧学发生爱好;三是在人际关系上,从与小伙伴普遍交往进展到有选择地交朋友;四是集体意识增强,期望从集体中得到关爱。
针对如此的特点,我们编写了单元,阐述个性的进展、交往能力的培养。
本课着重于爱好爱好的培养。
那个地点需要指出的是:成人不宜将爱好爱好强加于儿童,也不宜强行限制,但如何培养爱好爱好?如:何使爱好爱好向健康有益的方向进展?需要成人专门需要老师的引导。
这种引导要防止功利主义,不能一味把小孩引向获奖、成名或为升学考试加分服务,而是要引导儿童把进展爱好爱好变成完善人格、陶冶情操、丰富生活的途径,还要运用自己的爱好爱好和特长为集体服务,为他人做有益的事,并从中感受充实和欢乐。
2.本课由四个部分组成:“交流会”:这一部分配有五幅图画,内容是学生的五种爱好爱好:打乒乓球、养蚕、玩船模、弹古筝、集邮。
选用这五种爱好要紧是考虑到了文娱、科技、体育等不同的方面,以便为学生交流自己的爱好爱好做参考。
学生在介绍、展现自己的爱好爱好时,不要拘泥于这五项内容。
教师在学生交流中要把握两点:第一,引导学生交流健康有益的爱好爱好;第二,学生交流的爱好爱好能够是差不多形成的,也能够是专门小的或专门不成熟的,不要要求过高。
课文中的儿歌是对培养爱好爱好的意义、方法、目的作概括与总结,在交流之后可让学生学习。
“小论坛”:安排了四个小故事,其中,有的同学不断变换爱好爱好,有的同学的爱好爱好与父母的意愿不同,有的同学家庭经济条件与自己爱好爱好发生矛盾,有的同学热爱电脑。
河北版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我的兴趣特长》教案
![河北版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我的兴趣特长》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dd99ae7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50.png)
河北版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我的兴趣特长》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什么是兴趣特长,并能列举一些兴趣特长的例子;–培养学生对兴趣特长的认知和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对自己兴趣特长的发现和探索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索的兴趣特长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了解兴趣特长的概念和意义;•培养学生对兴趣特长的认知和探索能力。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和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几张图片,让学生认识不同的兴趣特长,引发学生对兴趣特长的好奇和兴趣。
2. 学习兴趣特长的概念(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兴趣特长的概念,并列举一些兴趣特长的例子,如绘画、乐器、跳舞等。
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并展开讨论,加深对兴趣特长的认知。
3. 探索自己的兴趣特长(25分钟)a. 寻找兴趣特长的方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找出自己的兴趣特长。
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一些问题,如: - 你平时最喜欢做什么事情? - 你喜欢和什么样的东西互动? - 你觉得哪些活动让你感到快乐和兴奋?学生可以记录自己的答案,并与同桌分享,互相交流和启发。
b. 分享自己的兴趣特长(15分钟)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利用课堂或家庭作业的形式,分享自己的兴趣特长。
可以是书面表达、口头报告或其他形式,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展示自己的兴趣特长。
学生之间可以互相欣赏和评论。
4. 总结(10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强调兴趣特长的重要性和发展价值。
鼓励学生坚持自己的兴趣特长,并引导他们继续探索和发展。
四、课堂延伸1. 设计兴趣特长展示活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兴趣特长展示活动,让学生互相展示自己的兴趣特长,并进行评选和奖励。
小学品德与社会说课稿:我的兴趣爱好
![小学品德与社会说课稿:我的兴趣爱好](https://img.taocdn.com/s3/m/ee3b5b52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18.png)
小学品德与社会说课稿:我的兴趣爱好一、前言小学阶段是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他们兴趣爱好开始发展的阶段。
因此,品德和社会素养的教育是当务之急。
本篇说课将以“我的兴趣爱好”为主题,通过介绍和分析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引导孩子们在兴趣爱好中发展出良好的品德和社会素养。
二、情境设计1. 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目标包括:•了解兴趣爱好对自身成长的重要性;•发现和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丰富自己的内在世界;•掌握一些探究兴趣爱好的方法和技巧;•引导孩子们在兴趣爱好中培养出端正的品德和良好的社会素养。
2. 情境设置在这个课程中,老师将以一些简单的主题引导孩子们自由表现他们的兴趣爱好,例如:•运动类(篮球、游泳、跑步、体操)•创意类(手工、画画、编织、音乐制作)•学习类(阅读、数学、自然科学、语文)孩子们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擅长的主题,老师将引导他们通过图画、文字、口语等多种表现形式展现自己的兴趣爱好,并通过分析和讨论发掘其中的品德和社会素养。
3. 教学过程•分组讨论(10分钟)把孩子们分成小组,让他们交流自己的兴趣爱好,分享其中的乐趣和快乐,鼓励孩子们互相学习和借鉴。
•主题表现(25分钟)让孩子们以小组为单位,自由选择一个主题,通过图画、文字、口语等多种表现形式展现自己的兴趣爱好,并在表现中发现和讨论其中的品德和社会素养。
•分享和讨论(25分钟)每个小组派出一组代表分享他们的表现,其他小组可以就分享的表现提出疑问或给予评价。
此外,老师也将引导孩子们分析和讨论其中的品德和社会素养。
•总结(5分钟)通过本次活动,总结出兴趣爱好与品德、社会素养的联系,并号召孩子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好地开发和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孩子们发掘兴趣爱好中的品德和社会素养;•培养孩子们探究兴趣爱好的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找到孩子们感兴趣的主题,并引导他们自由表现;•通过分享和讨论帮助孩子们发掘兴趣爱好中的品德和社会素养。
小学品德与社会《我的兴趣爱好》一等奖说课稿
![小学品德与社会《我的兴趣爱好》一等奖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1e62c95a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2d.png)
小学品德与社会《我的兴趣爱好》一等奖说课稿《小学品德与社会《我的兴趣爱好》一等奖说课稿》这是优秀的说课稿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小学品德与社会《我的兴趣爱好》一等奖说课稿一、教材和学情《我的兴趣爱好》是《品德与社会》三年级第一学期第一单元《我们在成长》中的第一课,本单元阐述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交往能力的培养,本课则着重于引导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
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对一个人的全面发展,提高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起着重要作用。
实践证明,它对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丰富知识,提高本领,发展智力,都是有好处的。
还可以陶冶学生情操,锻炼毅力,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
但是,随着知识面的拓展和心理上的一些变化,三年级学生对接触到的更多新鲜事物表现出强烈的兴趣,而比较缺乏选择能力,对兴趣爱好的选择还处于从不稳定性向稳定性过渡的阶段。
实际生活中,学生真正爱好的活动范围并不广泛,有局限性。
所以根据这个现状,从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特点出发,本课教育重点是帮助学生认识什么是健康的兴趣爱好,如何培养兴趣爱好,以及了解这些兴趣爱好对人成长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目标,我是这样确定的。
认知目标:1、知道健康有益的兴趣爱好有利于自己的成长。
2、知道兴趣爱好的培养需要持之以恒。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有利于自己成长的活动产生兴趣,并愿意持之以恒地培养有益的兴趣爱好。
行为目标:1、能选择健康有益的兴趣爱好。
2、能用自己的兴趣爱好为集体服务。
三、教法在本课中,我采取一系列适当的方法与手段去引导学生自身去参与、体验、感悟,只有内化为学生自己的道德意识和情感,才能转化为外在的正确的道德行为。
1、媒体教学法。
运用这种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及出示直观形象的物品,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在故事讨论、案例辨析、爱好展示等环节运用多媒体形、声、色的渲染,还有展示的学生作品,使得学生自然受到吸引,产生共鸣,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意境。
小学品德与社会《我的兴趣爱好》说课稿
![小学品德与社会《我的兴趣爱好》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789c1f545022aaea998f0fb1.png)
小学品德与社会《我的兴趣爱好》说课稿一、教材和学情《我的兴趣爱好》是《品德与社会》三年级第一学期第一单元《我们在成长》中的第一课,本单元阐述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交往能力的培养,本课则着重于引导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
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对一个人的全面发展,提高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起着重要作用。
实践证明,它对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丰富知识,提高本领,发展智力,都是有好处的。
还可以陶冶学生情操,锻炼毅力,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
但是,随着知识面的拓展和心理上的一些变化,三年级学生对接触到的更多新鲜事物表现出强烈的兴趣,而比较缺乏选择能力,对兴趣爱好的选择还处于从不稳定性向稳定性过渡的阶段。
实际生活中,学生真正爱好的活动范围并不广泛,有局限性。
所以根据这个现状,从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特点出发,本课教育重点是帮助学生认识什么是健康的兴趣爱好,如何培养兴趣爱好,以及了解这些兴趣爱好对人成长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目标,我是这样确定的。
认知目标:1、知道健康有益的兴趣爱好有利于自己的成长。
2、知道兴趣爱好的培养需要持之以恒。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有利于自己成长的活动产生兴趣,并愿意持之以恒地培养有益的兴趣爱好。
行为目标:1、能选择健康有益的兴趣爱好。
2、能用自己的兴趣爱好为集体服务。
三、教法在本课中,我采取一系列适当的方法与手段去引导学生自身去参与、体验、感悟,只有内化为学生自己的道德意识和情感,才能转化为外在的正确的道德行为。
1、媒体教学法。
运用这种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及出示直观形象的物品,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在故事讨论、案例辨析、爱好展示等环节运用多媒体形、声、色的渲染,还有展示的学生作品,使得学生自然受到吸引,产生共鸣,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意境。
2、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展示给学生的场景是具体的、生动的、直观的,有利于形成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积极的健康的情感。
《我的兴趣爱好》教案
![《我的兴趣爱好》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2c283c3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27.png)
《我的兴趣爱好》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习并能正确表达自己的兴趣爱好。
2. 了解不同的兴趣爱好对个人成长的积极影响。
3. 学会尊重他人的兴趣爱好。
过程与方法:1. 观察比较法:通过观察不同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比较能力。
2.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培养团队意识。
3. 创造性思维培养:鼓励学生发现并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各种兴趣爱好的尊重和包容心态。
2.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兴趣爱好活动的态度。
3. 培养学生对自己兴趣爱好的自信和坚持。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生能正确表达自己的兴趣爱好,并了解不同的兴趣爱好对个人成长的积极影响。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各种兴趣爱好的尊重和包容心态。
学情分析:本节课的学生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但对于兴趣爱好的认识可能还比较浅薄。
他们对自己的兴趣爱好可能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其他同学的兴趣爱好可能存在一定的偏见和不了解。
在情感态度方面,学生的包容性和合作精神还需要进一步培养和加强。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 老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主题是《我的兴趣爱好》。
你们对兴趣爱好有什么了解吗?请举手发言。
2. 学生发言:兴趣爱好是我们平时喜欢做的事情,比如画画、跳舞、唱歌等等。
3. 老师:很好!兴趣爱好就是我们喜欢做的事情。
现在我要展示一些图片或物品,请你们猜一猜这些与兴趣爱好有什么关系。
(展示图片或物品,学生猜测)二、呈现与讨论1. 老师:现在我要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不同的兴趣爱好,比如音乐、运动、绘画等。
请你们观察并比较这些不同的兴趣爱好,然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2. 学生:我觉得音乐很有趣,可以让人放松;运动可以锻炼身体,让人健康;绘画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3. 老师:非常好!每种兴趣爱好都有它的特点和好处。
还有其他同学有什么观点和看法吗?请举手发言。
冀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我的兴趣特长1》教学设计
![冀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我的兴趣特长1》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bdb8c0210a6f524ccbf8549.png)
!品德与社会《我的兴趣特长》教学设计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使学生知道健康的兴趣,培养人的文明行为和高尚情操。
懂得具有一种特长,需要克服困难和持之以恒的毅力。
(二)能力目标通过学生认识自己的兴趣、特长,培养与同学沟通、交流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通过了解自己的兴趣、特长,培养学生的自尊、自信,明确成功需要克服困难和持之以恒。
教学建议1.兴趣与特长教材以“我最喜欢’’作为学生认识自己兴趣爱好的导入线索,用一组照片,反映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
这些照片都是以正面引导出现,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健康有益的兴趣爱好可以培养良好的品德,陶冶高尚的情操,提高自己的文明水平,所以应该培养自己广泛的兴趣爱好。
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身或别人的不健康的兴趣爱好,以此提高学生的分辨能力。
教师要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活动时间让学生交流。
在学生认识了自己的兴趣爱好之后,过渡到了解自己的特长。
兴趣和特长是不同的。
对于小学生来讲,特长是指初步掌握了某种技能,例如会写毛笔字,会弹琴,会跳舞等。
一般讲它们都是在兴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教材中安排了几个故事和图画:学小提琴、小记者、饲养小动物等,来说明具有任何一种特长都需要经过自己的努力,克服很多困难,付出汗水,启发学生认识到做事要持之以恒,要有毅力和决心。
教师可以让学生交流收集到的有关勤奋出天才的资料(如让同学们欣赏视频“铁杵磨针”、“爱迪生的故事”等。
),以加深他们的理解和认识。
尤其让班里具有特长的同学谈谈他们的体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相信我能行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观察教材安排的故事和图画,启发学生思考:海伦•凯勒为什么能够成功?画面上的小姑娘为什么敢在老师同学面前打起腰鼓?结合学生的种种设想,通过各种形式(如:让同学们欣赏图片“敢于回答问题”、“我也能行”、“我的舞姿”等,还可给同学们讲“海伦•凯勒的故事”和“小学生的自卑与自信”的知识,详见文本资源。
河北版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我的兴趣特长》教案
![河北版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我的兴趣特长》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0f204cd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7d.png)
河北版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我的兴趣特长》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学生的兴趣特长;(2)学习表达自己的兴趣特长;(3)学习如何尊重和欣赏他人的兴趣特长。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我表达能力;(2)培养学生尊重和欣赏他人的能力。
3.情感目标(1)增强学生对自己和他人的信心和自豪感;(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1.了解学生的兴趣特长;2.学习表达自己的兴趣特长。
三、教学难点1.学习如何尊重和欣赏他人的兴趣特长。
四、教学准备PPT、话筒、录音笔。
五、教学过程1.课前导入(1)师生互动自我介绍。
(2)根据学生自我介绍的内容,引导学生介绍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2.新课讲解(1)教师展示自己的一个自己的兴趣特长,介绍自己在这个方面的经验和感想。
(2)结合PPT图片,引导学生描述图片中的人物所具有的兴趣特长。
3.活动(1)学生自由发挥,介绍自己的兴趣特长。
可以使用话筒进行发言,并用录音笔记录下学生的发言。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了解他人的兴趣特长。
交流结束后,每个小组选出一位代表汇报小组中所有成员的兴趣特长。
(3)学生就其他同学所展示的兴趣特长进行评论和欣赏,鼓励学生发表激励人心、积极向上的话语。
教师在旁边指导和引导学生。
4.课后作业学生在家和家人或朋友分享自己的兴趣特长和经验,并记录下经验和感想。
下节课上,可以让有兴趣的同学选择分享自己与家人或者朋友的交流情况。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了解了自己和同学的兴趣特长,学习了表达自己的兴趣特长,并且学习如何尊重和欣赏他人的兴趣特长。
通过小组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与独立思考能力。
整个教学过程充满趣味性,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下主动参与,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和学习兴趣。
二、我的兴趣爱好(第一课时)
![二、我的兴趣爱好(第一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44cb4b05fab069dc512201a1.png)
品德与社会学科教案时间:9月10日教学内容:主题二、我的兴趣爱好教学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的自尊、自信。
2、通过认识自己的兴趣爱好,培养与同学沟通、交流的能力、语言表达和动手能力。
3、知道健康的兴趣有助于身心全面发展,可以培养良好的品德和文明的行为。
教学重点:了解到自己和同学都对有兴趣爱好,为此感到高兴和自豪。
教学难点:在兴趣、特长展示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以及乐观、积极的学习态度。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教师收集了解本班中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尤其是突出的人和事,在教学中进行适当的补充,启发学生进行思考。
教师要意识地关注那些在班级中性格内向的学生。
2、教师可以向家长进行调查,确保对学生情况的了解准确、全面。
3、设计学生兴趣爱好展示会,准备要充分,保证活动顺利进行,学生要全员全程参与活动过程。
板书设计:三、我的兴趣爱好兴趣爱好展示会实践活动:兴趣爱好展示会时间分配:教师活动时间(12分钟),活动学生时间(28分钟)教学过程:一、活动引入:(5分)1、谈话: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有的人喜欢看书、有的人喜欢运动,有的人喜欢听音乐,有的人喜欢跳舞,有的人喜欢养小动物……你的兴趣爱好是什么?师生交流各自的兴趣爱好,教师进一步了解学生准备情况。
2、我们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中,也铸就了我们丰富多彩的兴趣爱好,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兴趣和爱好,我们的生活才会变得如此绚丽多姿,我们的生活才会每天充满阳光。
二、主题教育活动:(13分)1、出示课件故事:《齐白石学画》思考:这个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学生小组交流后汇报。
提问:看了表中的内容,你有什么感受?2、谈话:齐白石先生之所以能够成为我国伟大的国画大师,这与他小时候对画画有浓厚的兴趣是分不开的。
你一定也有许多的兴趣和爱好,想一想,快把它写下来。
(提示学生思考后填写)(1)想一想,自己有哪些有益的兴趣爱好。
(2)小组同学交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我的兴趣爱好教学目标1.知道健康有益的兴趣爱好有利于自己的成长。
2.懂得兴趣爱好的培养需要持之以恒。
教学重点知道健康有益的兴趣爱好有利于成长,培养兴趣爱好要持之以恒。
教材说明1.本课是本册教材第一单元的第一课,第一单元的主题是“我们在成长”。
升入三年级,从低年级进入中高年级,学生在心理上会发生变化,一是自我意识增强,兴趣爱好、个性特长进一步发展:二是学习上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不满足于勤学而对巧学发生兴趣;三是在人际关系上,从与小伙伴普遍交往发展到有选择地交朋友;四是集体意识增强,希望从集体中得到关爱。
针对这样的特点,我们编写了单元,阐述个性的发展、交往能力的培养。
本课着重于兴趣爱好的培养。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成人不宜将兴趣爱好强加于儿童,也不宜强行限制,但如何培养兴趣爱好?如:何使兴趣爱好向健康有益的方向发展?需要成人特别需要老师的引导。
这种引导要防止功利主义,不能一味把孩子引向获奖、成名或为升学考试加分服务,而是要引导儿童把发展兴趣爱好变成完善人格、陶冶情操、丰富生活的途径,还要运用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为集体服务,为他人做有益的事,并从中感受充实和快乐。
2.本课由四个部分组成:“交流会”:这一部分配有五幅图画,内容是学生的五种兴趣爱好:打乒乓球、养蚕、玩船模、弹古筝、集邮。
选用这五种爱好主要是考虑到了文娱、科技、体育等不同的方面,以便为学生交流自己的兴趣爱好做参考。
学生在介绍、展示自己的兴趣爱好时,不要拘泥于这五项内容。
教师在学生交流中要把握两点:第一,引导学生交流健康有益的兴趣爱好;第二,学生交流的兴趣爱好可以是已经形成的,也可以是很小的或很不成熟的,不要要求过高。
课文中的儿歌是对培养兴趣爱好的意义、方法、目的作概括与总结,在交流之后可让学生学习。
“小论坛”:安排了四个小故事,其中,有的同学不断变换兴趣爱好,有的同学的兴趣爱好与父母的意愿不同,有的同学家庭经济条件与自己兴趣爱好发生矛盾,有的同学酷爱电脑。
通过“赞成”、“不赞成”、“其他’三种选择,让学生各抒己见。
老师在引导中不必强求统一答案,而应以理解的态度辩证地进行分析。
例如:在第一个故事中,当同学们对张迁一会儿学这个、一会儿学那个表示不满时,老师可以指出:他不断地变换兴趣爱好,也许他在尝试,如果他通过不断的尝试,最终能找到最适合自己发展的兴趣爱好也是好事,而且,在不断的变换中也许他能培养自己多种兴趣爱好。
只要他在尝试的过程中抱认真的态度,最后选定兴趣爱好后又执著地努力,那么,他就是好样的。
“故事园”:以我国优秀围棋手常吴的真人真事为素材,考虑到各种因素未用真名。
故事突出他从小就喜欢下围棋,由于坚持不懈地努力,最终获得了成功。
这个故事主要告诉学生健康有益的兴趣爱好有利于自己的成长,兴趣爱好的培养需要持之以恒。
故事下面的问题“兴趣爱好对自己成长的好处”,可以结合故事来谈,但更多应结合学生实际,让他们谈出自己亲身的感受,如能使自己聪明、快乐,能使自己有更多的本领,能为他人增添乐趣,等等。
“快活林”:设计了一个“我演你猜”的游戏。
做这一游戏要注意以下几点:(1)游戏的要求要交代清楚;(2)有许多学生的兴趣爱好是相同的,那么无论猜到哪一个学生,只要他具有这项爱好就算是猜对了;(3)为让更多的同学有参与的机会,游戏可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然后在全班进行交流。
教学活动活动一:交流展示兴趣爱好学生参照教材上的五幅图,联系实际,介绍或展示自己的兴趣爱好,并说说兴趣爱好给自己的学习、生活带来了哪些快乐。
交流的面要广,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参与面要广,二是交流涉及的内容要广,科技、文艺、体育诸方面都尽可能提到。
活动二:故事讨论,领悟意义听老师讲述昊昊的故事,也可自学昊昊的故事,然后结合自身实际进行讨论涉及培养兴趣爱好的意义与怎样培养。
活动三:各抒己见,深化认识论题可根据书上的四个小故事进行辨析、讨论,也可以根据学生实际补充实例作为辨析材料。
老师要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发表不同的意见,同时因势利导辩证地进行分析,帮助学生切实解决几个在培养兴趣爱好过程中碰到的实际问题。
活动四:你演我猜,相互了解开展“我演你猜”的游戏,让学生相互了解各自的兴趣爱好。
活动中注意提醒学生,表演要面对同学,让每一位同学都看到自己的表演。
活动五:用儿歌归纳学习收获让学生各用一两句话,说说培养兴趣爱好的好处或怎样培养兴趣爱好,以及准备怎样用自己的特长为大家服务。
在此基础上,全班学习儿歌《兴趣爱好》,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感受补充。
学习评价1在介绍和展示中检验对兴趣爱好的理解及取得的成绩。
2.乐于用自己的特长为集体服务。
注意事项教学资源文字资料资料名:赵修复与昆虫赵修复小时候是个顽皮的孩子。
他经常和村里的孩子们到野外玩,特别喜欢各种虫子。
有一次,赵修复和另一个孩子到村外去玩,看到一棵树上挂着一个蜂窝。
他对那个孩子说:“大家都说蜂窝不能捅,一捅,蜂就出来蛰人。
我们想个什么法儿捅它两下,怎么样?”那个孩子来劲了,说:“好哇!你说怎么办吧!”赵修复歪着脑袋想了想说:“这样吧!我们回家去拿一顶蚊帐来。
不过可别让大人知道!”他俩拿了一顶蚊帐,又回到那棵树下。
赵修复爬上树,从树枝上吊下一根绳子,把蚊帐挂上,然后和那孩子缩到蚊帐里,用一根长长的竹竿拼命捅蜂窝。
蜂被激怒了,一群一群顺着竹竿飞过来,想蛰人,可是蚊帐严严实实地把蜂挡在外面,那个孩子跳着叫着:“好哇!好玩!”赵修复也开心地笑起来。
他捅够了,把竹竿一扔,想等蜂飞走了再解下蚊帐,便坐在蚊帐里看着蜂飞来飞去。
这时候,蜂发现捅自己窝的竹竿没有了,便成群结队地飞回去重修蜂窝。
赵修复眼睛都看直了,他呆呆地想:“它们怎么会和人一样修房子呢?”从此,他对昆虫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暗暗下决心:“等我长大了,一定要好好地研究这些小动物。
”上学后,他更喜欢昆虫了,;老是一个人趴在地上看蚂蚁,或抓个蜻蜓、蝴蝶什么的小虫子,仔细地观察、研究。
一天,放学后,赵修复和同学们一起回家。
路过厕所时,赵修复让同学等他一下,说要上厕所。
可是一钻进去牛个多小时还不见他出来。
同学急了,捂着鼻子到厕所里看看他出了什么事。
一走进去,又好气又好笑。
原来赵修复发现了一种会跳的蜘蛛在捕吃苍蝇,他一看就入神了,忘记了外面的同学在等他。
赵修复年幼时,就是这样喜欢和昆虫打交道,长大后,他真的干上了研究昆虫的工作,成了我国著名的科学家。
文字资料资料名:茅盾爱看“闲书”少年时代的茅盾有广泛的兴趣爱好,他十分爱看“闲书”。
一次放学回家,他在放杂物的平房里找到一部《西游记》。
尽管这部书是木板刻印的,有的字已模糊成一片,可是,他一拿到就爱不释手,拣那些可以看的章节津津有味地读起来。
茅盾的父母对此并不阻止,还找来一部石印的《后西游记》给他看,抽空给他讲《西游记》中的故事,和他一起谈论书中人物的功过是非。
父母还谆谆教导他,看小说不能只拣插图有趣的内容看,而要细心琢磨,把文理看通。
茅盾上高小以后,读小说的兴趣更浓了。
《三国演义》《水浒》《儒林外史》《聊斋志异》等古典文学名著,他都利用课余时间,广泛涉猎,这为他后来研究古典文学和进行创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也许是受旧小说中那些精美插图的感染吧;少年时代的茅盾很喜欢绘画和篆刻。
他不仅认真临摹《芥子园画谱》,练好基本功,而且喜欢变化和创新。
茅盾的母亲找来好几本不同的画谱,让他细细加以揣摩,博采众长,画出新意。
茅盾学篆刻用的刻字刀,还是他自己用一段伞骨自制的哩。
除了看小说、绘画、篆刻、唱歌,茅盾还进行农事观察。
每年养蚕时节,茅盾都特别兴奋,放学后总是围着母亲问这问那。
母亲就叫儿子拿蚕具、喂桑叶,引导他细心观察蚕儿从“收蚁’到“上簇’整个生长过程的变化情况。
茅盾后来创作的小说《春蚕》中运用的养蚕知识,就是这个时期积累起来的。
直到晚年,茅盾还深情地说:“我童年时最有兴趣的事,现在回忆起来宛在眼前的,就是养蚕。
”文字资料资料名:华罗庚酷爱数学国外报纸曾经这样介绍华罗庚:“他的研究著作范围之广,足以使他堪称为世界上名列前茅的数学家之一。
”“那么,他是哪个大学毕业的?”如果你这样问的话,那么,答案会让你大吃一惊:他只读过初中,根本没上过大学。
他的成功,靠的是顽强、刻苦的自学。
华罗庚原来也是个调皮、贪玩的孩子,但他很有数学才能。
有一次,数学老师出了一个中国古代有名的算题——有一个数字,不知是多少。
3个3个地数,还余2;5个5个地数,还余3;7个7个地数,还余2。
问这个数是多少。
同学们议论纷纷,谁也说不出得数。
老师刚要张口,华罗庚举手说:“我算出来了,是23。
”他不但说出了正确答案,而且算法也很特别,这使老师大为惊诧。
可是,这位聪明的孩子,在读完中学后,因为家里贫穷,从此失学了。
他回到家里,在自家的小杂货店做生意,卖点香烟;针线之类的东西,替父亲挑起了养活全家的担子。
然而,华罗庚仍然酷爱数学。
不能上学,就自己想办法学。
一次,他向一位老师借来了几本数学书,一看,便着了迷。
从此,他一边做生意、算账,一边学数学。
有时看书入了神,人家买东西他也忘了招呼。
傍晚,店铺关门以后,他更是一,b一意地在数学王国里尽情漫游。
一年到头,差不多每天都要花十几个小时钻研那些借来的数学书。
有时睡到半夜,想起一道数学难题的解法,他准会翻身起床,点亮小油灯,把解法记下来。
正在这时,他得了伤寒病,躺在床上半年,总算捡回了一条命,但左脚却落下了终身残疾。
在贫病交加中,华罗庚仍然把全部心血用在数学研究上,接连发表了好几篇重要论文,引起清华大学熊庆来教授的注意。
1932年,在熊庆来教授的帮助下,华罗庚到了清华大学数学系,当了一名管理员。
他一人要干几个人的事,但仍继续自学课程,还自修了英文、德文,能用英文写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