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做好家园合作研究论文

合集下载

家园共育论文(优秀范文五篇)

家园共育论文(优秀范文五篇)

家园共育论文(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家园共育论文家园共育论文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大家都经常看到论文的身影吧,论文是学术界进行成果交流的工具。

你知道论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家园共育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家园共育论文1摘要:所谓家园共育主要是指幼儿园和家庭都把自己当作是促进儿童发展的主体,双方通过较为主动的沟通、了解、支持,在双向互动中共同促进幼儿的发展。

新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总则第三条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在组织与实施中又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我们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家长充分参与,让他们与幼儿园教学资源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家园互动,共同让孩子茁壮成长。

关键词:家园共育;幼儿教育一、组织学习,转变教育理念(一)召开家长会。

通过召开家长会,组织家长学习《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让家长懂得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孩子受益终身的道理。

(二)利用橱窗,为家长提供学习的机会。

向广大家长宣传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等,同时也成了家长和老师沟通的渠道。

不少家长利用接送孩子的时间,认真阅读,接受信息并付诸实践。

(三)书刊材料宣传。

向家长推荐订阅《早期教育》家教版、《走进童心》等有关幼教书刊,组织专家宣讲团来园讲课,开拓了家长的视野,增长知识。

二、开展丰富的活动,促进家园合作共育(一)成立“家长委员会”。

充分利用家长中高学历、高素质、理念新的特点,采用参与、交流等方式,吸纳家长参与幼儿园的管理与教育,成立“家长委员会”,定期开会、座谈,探讨家庭教育工作、幼儿园的管理工作和家园联系等情况,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家园互动。

(二)定期开展家庭教育讲座。

针对目前家庭教育存在的重视教育、轻视德育、超前教育、滥用奖励、关照过渡等现象,必须从更新家长的观念入手。

幼教论文 家园共育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幼教论文 家园共育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幼教论文家园共育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一、引言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中,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关系备受关注。

家庭是孩子们最早的学习场所,而幼儿园则是他们接触外界的第一步。

然而,家园共育在实践中常常面临诸多问题,如家庭教育理念与幼儿园教育理念的差异,缺乏有效的沟通与合作等。

本论文将分析家园共育问题,并提出可行的对策。

二、家园共育问题分析1. 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理念差异家庭教育注重个体情感培养和自由发展,而幼儿园教育则着重知识技能的传授和能力培养。

这种不同的教育理念导致了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在方法上的不协调,容易给孩子造成认知和情感的混乱。

2. 家长参与度不足由于工作繁忙和生活压力,许多家长无法充分参与孩子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

缺乏家庭和幼儿园之间的有效沟通和互动,使得家园共育的实施受到了限制。

3. 家园合作不够紧密家长和幼儿园之间缺乏共同目标的明确界定和合作方式的规范,导致合作的效果不佳。

家长往往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幼儿园则注重培养全面发展的孩子。

这种差异使得家园合作难以取得有效的成果。

三、家园共育问题的对策研究1. 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建立家园共育工作小组,加强学校和家庭之间的沟通。

定期举行家长会议和座谈会,向家长提供相关教育信息,并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同时,加强家校之间的互动,通过家庭访问、家长参加教学活动等形式,增进双方的了解和信任。

2. 联合开展教育活动通过组织家庭日活动、亲子参与课程等形式,鼓励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

家长可以同孩子一起参与游戏、手工制作等,促进亲子关系的发展,增强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融合。

3. 加强专业培训为幼儿园教师提供家庭教育理论和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家庭教育水平。

同时,向家长提供相关教育知识,加强他们的家庭教育意识和能力。

通过专业培训,提升家长与教师的教育水平,促进更好的家园共育。

4. 增设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建立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为家长提供教育咨询和指导服务。

中心可以定期举办家庭教育讲座、培训班等,帮助家长解决教育问题并增强他们的教育意识。

幼儿园家园合作共育对策研究 幼儿园家园共育

幼儿园家园合作共育对策研究 幼儿园家园共育

幼儿园家园合作共育对策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互动和融合越来越受到重视。

家园合作共育,旨在通过学校与家庭之间的密切合作,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优化,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对幼儿园家园合作共育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对策。

一、家园合作共育的重要性1.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 学校教育可以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为孩子提供更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源和教育环境。

3. 家园合作共育有助于形成教育合力,最大程度地激发孩子的学习潜能,促进其健康成长。

二、幼儿园家园合作共育的现状分析1. 学校与家庭缺乏有效沟通与合作机制,很多家长对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不了解,导致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脱节。

2. 家长普遍缺乏教育知识和育儿经验,难以有效指导孩子的成长和学习。

3. 学校方面,也存在信息传递不畅、家校联系不够紧密的问题,难以全面了解每个孩子的家庭情况和特点,无法有效开展个性化教育。

三、幼儿园家园合作共育对策建议1. 建立家园联系机制确立家校沟通的长效机制,每周举行家长会议并邀请家长参观学校,营造和谐的家园氛围。

学校要积极开展家访工作,了解每个孩子的家庭情况,结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工作。

2. 加强家长教育学校应定期举办家长教育讲座,传授家长科学的育儿知识和教育方法,提升家长的教育意识和教育能力。

利用公众号等平台,及时发布教育资讯和教育活动信息,保持和家长的良好沟通。

3. 创建家园共育平台通过建立家校共育平台,促进信息共享和资源对接,家庭和学校之间形成紧密的合作网络。

在平台上,学校可以发布教育通知和幼儿学习情况,家长也可以及时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和生活。

4. 建设教育共育基地学校可以设立家长学习中心,提供家长课程和讲座,让家长有机会深入了解幼儿园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

学校还可以邀请家长参与教育活动,让家长身临其境地感受教育的乐趣,加深家长对学校教育的理解和支持。

学前教育中的家园合作模式研究论文

学前教育中的家园合作模式研究论文

学前教育中的家园合作模式研究论文学前教育中的家园合作模式研究学前教育在儿童早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家园合作模式是学前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对学前教育中的家园合作模式进行研究,探讨其在儿童发展中的影响和实施方法,并提出一些改进途径。

一、家园合作模式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性学前教育阶段是儿童最为关键的发展时期,家庭和学校是他们生活的两个重要环境。

家园合作模式能够有效地促进家庭和学校之间的紧密联系,共同为儿童的全面发展提供支持。

家庭作为儿童最早、最直接的教育环境,拥有独特的教育资源和经验,而学校则能够提供专业的教育服务和资源。

通过家园合作,可以最大化地整合两者的优势,为儿童提供更全面的教育体验。

二、家园合作模式的实施方法(一)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有效的沟通是家园合作的基础。

学校和家庭之间需要建立多种沟通渠道,包括家长会、家访、线上平台等,以便及时交流儿童的学习情况和发展需求。

双方应保持密切联系,相互了解对方的期望和需求,共同制定教育目标和计划。

(二)共同参与儿童教育家庭和学校应共同参与儿童的教育活动。

学校可以定期邀请家长参与课堂观摩和亲子活动,让家长了解学校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同时,家长也可以在家庭中创设有利于儿童学习和成长的环境,为儿童提供有趣的学习资源和活动。

(三)制定合理的家庭作业和学习任务家庭作业和学习任务是学前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和家庭可以共同商讨并制定合理的作业和任务,确保儿童在家庭中能够顺利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

家长应给予适当的指导和鼓励,同时要避免家庭作业过多过难,给儿童造成过大的负担。

三、家园合作模式的改进途径(一)提供家长教育培训有些家长可能对学前教育存在一些误解或理解不足,需要进一步提高其对学前教育的认知水平。

学校可以开设家长教育培训课程,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学前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并提供一些家庭教育的指导和建议。

(二)加强学校家园合作机构建设学校应建立健全的学校家园合作机构,设立家长委员会或家长学校等组织形式。

【《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8000字(论文)】

【《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8000字(论文)】

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目录第一章前言 (2)第二章幼儿园教育与幼儿家庭教育概述 (2)第一节相关概念界定 (2)一、幼儿园教育 (2)二、幼儿家庭教育 (3)第二节幼儿园教育与幼儿家庭教育的关系 (3)一、相互补充、相互制约 (3)二、幼儿园教育对幼儿家庭教育的制约 (3)三、幼儿家庭教育对幼儿园教育的制约 (4)第三节幼儿家庭教育问题 (4)一、缺乏重视 (4)二、家长言行素质不高 (4)三、教育方法不科学 (4)第三章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策略 (5)第一节形成家园教育合力 (5)一、加强家园之间的沟通 (5)二、提高家长的认识水平 (7)第二节更新家庭教育理念 (7)一、认识到幼儿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7)二、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 (8)三、向家长宣传科学的育儿知识 (8)第三节创设良好家庭教育环境 (8)第四节采取科学的教育方法 (9)一、耐心教育 (9)二、反复练习 (9)三、加强家庭教育的一致性 (10)参考文献 (10)第一章前言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这句话说明了幼儿时期是人的一生中相当重要的一个阶段,甚至对人的未来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

因此,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非常必要。

而同时,习惯的养成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长期坚持才能形成。

在这一过程中,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实现。

幼儿园的孩子年龄小,可塑性越大,是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

在幼儿时期,幼儿园和家庭是培养幼儿文明行为的重要场所,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仅在幼儿园里培养是远远不够的,在家庭也应严格要求,家庭和幼儿园要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形成。

第二章幼儿园教育与幼儿家庭教育概述第一节相关概念界定一、幼儿园教育幼儿园是对学前幼儿进行教育的机构,幼儿园教育是按照国家的教育目标与任务,在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与监督下,结合社会需求,由幼儿园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注重保教相结合的教育。

幼儿园家园共育实践研究论文

幼儿园家园共育实践研究论文

幼儿园家园共育实践研究论文摘要家庭与幼儿园的共同育儿模式是一种重要的教育理念和实践形式,它强调了家庭和幼儿园之间的密切关系和合作。

本论文通过对家庭与幼儿园共育实践的研究,探讨了共育的理论基础、实施方式和效果评估,并提出了一些有效促进家园共育的策略和建议,旨在推动幼儿园家园教育的发展。

1. 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观念的更新,幼儿园家园共育模式逐渐得到重视。

家庭是幼儿最早接触的教育环境,而幼儿园则是幼儿生活的重要场所。

家园共育是将家庭和幼儿园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共同为幼儿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服务。

通过家庭与幼儿园的合作,可以更好地满足幼儿的发展需求,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2. 共育的理论基础幼儿园家园共育的实践是基于以下理论基础的: - 生态系统理论:幼儿发展受到家庭、幼儿园和社会等环境的共同影响,家庭与幼儿园的合作有利于搭建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 社会文化理论:幼儿在家庭和幼儿园中接触到的文化和价值观对其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家庭与幼儿园的互动,可以促进幼儿的文化认同和社会适应能力。

- 家庭教育学理论:家庭是孩子最早的教育场所,通过与幼儿园的合作,可以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3. 共育的实施方式实现幼儿园家园共育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实施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家庭与幼儿园的沟通与协作:家庭与幼儿园应建立定期的沟通机制,通过家访、家长会等形式,及时了解幼儿的情况,并与幼儿园老师共同制定教育计划和目标。

- 家长参与幼儿园活动:幼儿园应积极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的各类活动,如亲子游园、亲子课堂等,让家长与幼儿共同参与教育过程,增强家庭和幼儿园的互动。

- 家园共同关注幼儿发展:家庭和幼儿园应共同关注幼儿的发展情况,及时进行观察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干预计划,为幼儿的个性发展提供支持和指导。

4. 共育的效果评估为了评估幼儿园家园共育的效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 - 幼儿发展情况:通过观察幼儿的行为表现、语言表达和社交能力等方面,评估幼儿园家园共育对幼儿发展的促进作用。

家园共育论文范文(精选3篇)

家园共育论文范文(精选3篇)

家园共育论文范文(精选3篇)家园共育论文范文(精选3篇)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经常看到论文的身影吧,论文是我们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章。

那么,怎么去写论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家园共育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家园共育论文1一、家园共育的定义:家园共育就是指幼儿园和家庭对幼儿共同实施教育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学校、家庭和社会这三者构成了完美的教育“金三角”,在教育的初期阶段,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是所有教育的基石,要想达到事半功倍教育的效果,二者必须双管齐下。

二、课题研究的背景:对于家园共育,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只有在学校和家庭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和谐的全面发展两个教育者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目的上,过程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

很多发达国家为此做出了很多努力,都在一定的程度上阐明了家园共育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

如英国政府于1997年推出了“确保开端”计划,德国也非常重视家园合作。

家长的配合,使学前教育有了良好发展的事实。

近年来,我国开始对家园共育的工作越来越重视。

新《纲要》明确指出:家长是幼儿园教师的重要合作伙伴。

应本着尊重、平等的原则,吸引家长主动参与幼儿园的教育工作。

《指南》中也提及应注重加强幼儿园和家长的合作。

可以看出,我国利用政策文件的形式,为幼儿健康成长明确指出了方向。

但在家园共育工作的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1、家长对家园共育的认识具有片面性、狭隘性很多家长认为孩子上了幼儿园,教育孩子的事情就全都是老师的,当然也很少参加幼儿园组织的活动。

这种片面狭隘的想法阻碍了家园共育的正确实施,也让老师和家长。

在对孩子教育方面容易产生分歧,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和全面的发展。

2、家园合作缺乏积极的、主动有效合作由于上述中,老师和家长在家园共育中存在分歧,导致二者之间缺乏积极有效的互动。

例如幼儿园每学期都会定期的开展活动。

浅析家园合作方式的建立论文

浅析家园合作方式的建立论文

浅析家园合作方式的建立论文随着当前幼儿教育的发展,社会对幼儿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在照顾好自己家庭的同时,不断提高幼儿保教教育质量。

作为一线的学前教育工作者,我深知而对家长和社会的高期望值自己肩上的担子重大,也深知办好幼儿教育,提高幼儿园保教教育质量仅仅依靠单方而的学校教育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家园强强联手,尤其是家庭教育不可忽视的,更不可或缺。

但在长期的实践工作中,我发现家庭与幼儿园的同步教育方而还存在养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

下而我就结合案例从当前家园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入手,谈谈如何建立止确的家园合作方式。

一、当前家园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尽管教师和家长非常重视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但在教育孩子方而总会因为主观、客观的原因而使我们的教育目标偏失,导致出现教育效果不一的现象。

(一)家园教育目标不一致家园双方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教育目标不一致的问题。

如我班小朋友薛山柏被其他小朋友不小心绊了一下摔倒了,他起来后立刻挥起拳头给了那小孩一拳,在老师批评教育他时,他却说:“奶奶不让别的小朋友欺负我。

”又如每到周一,孩子进餐就成了老师头疼的问题,有些孩子用小手托养头,坐在桌子前就是不想吃饭,原木有良好午睡习惯的幼儿在休息时也变得烦躁不安,难以入睡(二)家园教育方式的差异如离园时有些幼儿想去厕所了,有些家长怕带孩子回教室上厕所麻烦,干脆指示孩子在幼儿园门外的树沟里解决,还有原本干净的地坪出现了烟头、瓜子皮、饮料瓶、塑料袋等垃圾。

又如在幼儿园各方而表现都比较积极、优秀的小朋友,在和家长的交流中,我们得知他们在家中又是另一种表现:吃饭时让大人喂,自己的玩具也是乱七八糟,归类整理的事交给了家长,还有的小朋友起床时只是配合家长伸胳膊伸腿,下楼梯时也不愿意走路,而是让家长背养,对此,我们是匪夷所思,那些在幼儿园原本懂事、听话、自理能力很强的乖娃娃到哪去了?这恐怕是家长代劳的多、包办的多,滋长了孩子过分的依赖心理,使他们缺乏了进取心的原因吧。

重视幼儿教育中的家园合作论文[精选5篇]

重视幼儿教育中的家园合作论文[精选5篇]

重视幼儿教育中的家园合作论文[精选5篇]第一篇:重视幼儿教育中的家园合作论文重视幼儿教育中的家园合作论文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论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论文是对某些学术问题进行研究的手段。

那要怎么写好论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重视幼儿教育中的家园合作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的健康成长要有一个良好的环境。

幼儿园与家庭是影响幼儿发展的两大主要环境。

蕴含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内容,需要双方协调一致,形成教育合力,才能促使儿童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

家园合作的核心是幼儿,他们是幼儿园和家庭服务的共同对象,促使儿童的全方面发展是家园合作追求的最终目标,家园合作需要合作双方有积极主动的态度,它包括家长对孩子的爱心与责任感、对幼儿园乃至整个教育的信任与支持,也包括教师对家长的热情接纳和对家长参与的信心。

1、家园合作的意义幼儿园和家庭是影响幼儿在生活中的两个最重要的环境,双方应该互相配合、互相支持才能为幼儿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才能真正意义上的达到家园合作的目的。

1.1有利于幼儿身心发展幼儿园是幼儿一日生活的重要场所,幼儿教师是专业的教育工作者,具备专业的教育技能,并结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对幼儿进行有效的教育。

家庭更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环境,家长是幼儿最亲近的人,家长对幼儿的了解也是全方面的,所以,家庭教育在幼儿发展中起着长期的作用,两者将各自的优势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自的长处才能有效的形成教育合力。

1.2有利于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生活家园合作不是单方为主的“配合”,二者是两个同时肩负着启蒙教育的重要任务。

如今幼儿的一日生活都是以在园为主,家长很少有机会了解幼儿在园的生活,因此,家长与老师应该相互间交流有关孩子的信息,这种双反信息的反馈会形成教育合力,同时家园合作也为教师和家长,家长和家长之间提供了交流和分享的机会,家长应多给幼儿园给老师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教师也可以从家长那里获得更多有关幼儿的有效信息,了解家长多教育的理解和期望,并从老师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中获得帮助。

科研论文:浅谈家园合作的困境及其对策

科研论文:浅谈家园合作的困境及其对策

科研论文:浅谈家园合作的困境及其对策浅谈家园合作的困境及其对策摘要:幼儿从家庭进入幼儿园,幼儿家庭和幼儿园作为影响幼儿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之间开始形成一种特殊的关系——家园关系。

本文主要论述了研究家园合作这一课题的原因,及随着经济的发展,教育不断地进行着改革和深化,学前教育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

本文还谈到家园合作是幼儿园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主要方式。

其中提到家园合作的概念,列举家园合作的主要方式,并针对列举的这些方式提出问题。

接着,根据问题提出对策及建议,从而得出分析结论。

关键词:幼儿园家园合作合作模式问题分析一、引言研究起因随着经济的发展,教育受经济发展的多方面影响影响,不断地进行着改革和深化,其中学前教育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

[1]广义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

幼儿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是对幼儿实施教育的两种主要方式。

幼儿园教育之父,福禄贝尔说过:“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操纵在掌权者的手中,倒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手中。

”[2]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指出:“幼儿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单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儿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必须两方面结合才能取得充分的成效。

”[2]作为对幼儿实施教育的两个主要环境——家庭和幼儿园,如果行动不一,出现双重标准,就会给幼儿的发展造成不良的影响。

只有相互合作,行动一致,坚持相同的原则,向幼儿提出同样的要求,实现标准一致性,才能形成教育合力,最终实现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展。

二、何谓家园合作家园合作就是幼儿园和家庭都把自己当作促进幼儿发展的主要力量。

双方主动积极寻求配合,相互支持和相互了解,通过家庭与幼儿园的这种双向的互动达到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1]在我国关于家园合作的研究是从大概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的,到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初,我国的教育机构逐渐开始开始认识到要积极寻求和家庭的主动配合,九十年代到现在,特别是《纲要》颁布以后,家园合作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家园共育论文2篇

家园共育论文2篇

家园共育论文家园共育第一篇引言:家庭是儿童最早接触并参与的社区,也是他们成长的温床。

在这个互动和分享的环境中,儿童不仅建立了亲子关系,还培养了社交、情感和认知能力。

然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家庭结构的变化,家庭教育面临着许多挑战。

因此,如何实现家园共育成为了教育研究的关注点之一。

正文:1.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教育在儿童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家庭是孩子最早的教育场所,父母是孩子最亲近和最信任的人。

在家庭中,父母可以提供情感支持、培养价值观念、传授知识和技能。

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发展积极的社交能力,并培养对学习的兴趣和热爱。

2. 家庭教育面临的挑战然而,现代社会的快速变化给家庭教育带来了许多挑战。

首先,双职工家庭的增多导致父母在工作中花费更多时间,无法给予孩子足够的陪伴和关注。

其次,虽然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学习提供了便利,但孩子过度沉迷于互联网和电子设备也成为了一个问题。

此外,父母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以及家庭结构的变化也会对家庭教育产生负面影响。

3. 家园共育的意义家园共育强调家庭和学校之间的合作和沟通,共同培养儿童的能力和素质。

家庭与学校共同参与儿童的教育过程,可以形成育人合力,使教育更具有连续性和综合性。

通过家园共育,父母和教师可以相互交流,分享信息和经验,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4. 实施家园共育的策略和措施为了实现家园共育,需要采取一系列策略和措施。

首先,学校可以组织家长会和亲子活动,加强家校沟通和合作。

其次,父母可以参与学校的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他们的教育水平和知识技能。

此外,政府和社会组织也应加大对家庭教育的支持和关注,提供相关资源和服务。

结论:家庭是儿童成长的重要环境,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现代社会给家庭教育带来了许多挑战。

家园共育作为一种教育策略强调了家庭和学校的合作和沟通,有助于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家园共育,采取相应的策略和措施,共同培养下一代。

促进家园有效合作策略论文

促进家园有效合作策略论文

促进家园有效合作策略论文摘要:在新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家园合作必将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家园合作应是双向的,教师与家长是相互适应的主体,共同分享教育成果。

只有这样,家园合作教育才会实现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和谐统一,才能使幼儿园和家庭的教育资源发挥其最大功能,才能使孩子得到更全面的教育,进而促进幼儿富有个性地成长,促进幼儿教育健康地发展。

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搞好幼小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有效的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努力实现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一体化”。

可见,幼儿园与家庭在教育上相互融合,实现家园合作,形成教育合力,才能追求二者效用的最大化,促使幼儿朝着家园共同期望的方向和谐发展。

下面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谈谈当前农村幼儿园促进家园有效合作的策略。

一、科学的教育观念是做好家园合作的前提家园合作的目的在于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实现家园互动共育,促进幼儿素质的提高,这是家园合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首当其冲,家园双方都应有一个科学的教育观念,用科学的教育观念指导工作,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家园合作。

1.转变教师的传统观念教师是家园合作、家庭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的具体操作者和实践者,教师的观念直接决定在家长工作中的具体行为。

教师应该认真学习、理解新《纲要》中提出的“合作伙伴”“尊重、平等、合作”“理解、支持和参与”的理念,摈弃以前自己高高在上,把家长当成受教育对象的观念,而应正确认识家长的作用,尊重、理解、平等地对待家长,把家长当作朋友、伙伴,服务与家长。

2.转变家长的陈旧观念家长是家庭教育的实施者,只有充分认识到家园一致担负起促进孩子发展重任的重要意义后,才能真正实施家园共育。

对此,我们采用了各种途径转变家长的传统观念。

(1)发放宣传单:针对不主动了解早教信息的家长,发放人手一份的保教知识宣传单,使之接受、丰富早教知识、更新早教观念。

家园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 学前教育论文范文分享

家园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 学前教育论文范文分享

家园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目录摘要 (1)一、家园合作的概述 (2)(一)家园合作的概念 (2)(二)家园合作的方式┊ (2)1. 集体方式 (2)2.个别方式 (2)二、家园合作对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意义 (3)(一)为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3)(二)有利于家长资源的充分利用 (3)(三)密切亲子关系,改进家庭教育 (3)三、家园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一)家园合作中教育理念和目标不同一 (4)(二)缺乏有效的沟通方法 (4)(三)家园合作走形式主义 (4)四、营造良好的家园合作的对策 (5)(一)创造良好的沟通方法 (5)(二)更新固化的思想 (5)(三)增加共同的活动次数 (5)(四)教师提供更全面的专业指导 (5)五、结束语 (6)参考文献 (7)摘要:目标的一致性,从而得到家长的配合与理解。

家园合作是幼儿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它把家庭和幼儿园紧密联系在一起,要实现家园相互配合、家园共育需要家长和老师的齐心协力。

其中,家园合作不仅可以促进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而且可以拉近教师和幼儿,家长和幼儿,教师和家长之间的距离,家长可以更清楚的了解幼儿在幼儿园的表现,参与到幼儿园教育之中,使亲子关系更加融洽。

教师也可以更好的从家长那里了解到幼儿的情况,并因材施教,与家长保持教育关键词:家园合作;紧密联系;参与;因材施教一、家园合作的概述所谓“家园合作”就是把幼儿园和家庭紧密的联系在一起,通过相互配合的方式,以促进幼儿更好的发展。

一直以来,家园合作事幼儿园教育中一项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不仅可以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而且还能让家长和幼儿教师发展。

家长可以学习到更多、更全面的教育方式,教师也可以学到更多的教学方法,以更好地为家长和幼儿服务。

(一)家园合作的概念家园合作是指幼儿园和家庭双方的积极主动的相互了解、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的方式,共同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活动。

(二)家园合作的方式幼儿园是一个有计划,有目的的为幼儿提供教育的场所,对幼儿的身心发展以提供积极向上的正面影响,促进幼儿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和谐发展。

毕业论文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毕业论文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毕业论文: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当今世界,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社会在不断的进步,对国民的文化素质要求也在提高,因此对于教育的要求也在提高;但是,作为教育不仅是单方幼儿园的责任,同时也需要家庭的支持与配合;我国着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幼儿园教育是一种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儿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使用才能得到充分的功效;”新纲要也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在与家长的接触当中发现,现在有的家长还没有正确的认识到自己在教育中的正确位置,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困惑和不适宜孩子健康成长的教育行为偏差,为了能让孩子接受到更新、更好的教育,使他们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为他们能够成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人才奠定更良好的基础,我们开展了“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一、实现家园相互配合,同步教育幼儿园家长工作的目的是:实现家园相互配合,同步教育,促进幼儿素质的提高;这也是幼儿园家长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所谓“家园配合,同步教育”主要是向家长宣传科学保育、教育幼儿的知识,帮助家长提高家教水平,这是家长工作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向家长宣传科学保育、教育幼儿的知识,帮助家长提高教养孩子的水平是为了家长更好地教育孩子,是为了使家园能配合一致地进行教育,促进孩子的发展;我们多次利用家长会、个别谈话、家访、专家介绍等形式宣传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家长园地上每周一篇有关文章,为家长提供了行动指南;它在幼儿礼仪交往,自理能力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家长对照这些要求去做,就能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幼儿园开展家长会、宣传栏、是完全必要的,但光做这些工作还是不够的,还需要搞好家园间的经常联系与沟通,需要深入细致、个别化的家长工作,方能实现家园相互配合、同步教育,以促进幼儿素质的提高; 1.家园沟通的意识幼儿在家庭和幼儿园之间存在着行为习惯方面的脱节现象,幼儿园老师感觉孩子较听话,能积极地做事情;而在家里,家长反映孩子任性、依赖性强;在幼儿园里已养成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到了家里被淡化,甚至被废止;例如:在幼儿园里小朋友坚持每天独立地进餐,不挑食,在家里,一家人围着孩子转,你逗乐、我喂饭,孩子成了“小皇帝”;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仅在幼儿园里培养是远远不够的,在家庭也应严格要求,这需要家庭与幼儿园的合力,幼儿园与家庭是一车两轮,必须同步调,同方向;一方面,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坚持不懈地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在幼儿园形成的行为习惯在家里得以巩固和发展;另一方面幼儿园也要多向家长宣传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家长的参与性,采用多种方法,家园合力,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只有幼儿园与家庭建立密切联系,经常相互沟通情况,才能达到一致教育幼儿的目的;幼儿园教师和家长应经常将幼儿在园、在家的情况相互交流,共同研究配合教育的方法,相互反馈教育效果,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共识,达到同步教育,促进幼儿发展的目的;实现幼儿园与家庭的相互沟通并不是件很容易的事,需要双方做出努力,其中幼儿园应起主导作用,因为幼儿园是专门的教养机构;幼儿教师应主动创造条件,排除家长的种种顾虑,打通沟通渠道,为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而共同努力;2.帮助家长提高对“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认识;什么是习惯呢就是人们在不断地重复中逐渐巩固下来的、在一定情境中会下意识地出现的某种行为;行为习惯包括人在学习、生活、道德实践中无意识地自然出现的行为方式;习惯的养成,是在条件反射基础上建立动力定型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实现;幼儿年龄越小,肌体可塑性越大,越容易建立动力定型;因此,使幼儿开始进入规律的生活,并注重提早对他们进行各种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正如陈鹤琴先生所言:“幼稚时期对儿童一生非常重要,所以幼稚教育是儿童的基本教育,儿童在这个时期关于习惯、知识、言语、思想各方面都打了很深的根基;倘若在这个时期,根基稍梢不稳,将来要想建造健全的人格,也就不可能了;”而当1岁半~3岁的孩子自信心萌芽时,对家人的帮助表示拒绝,要“我自己……”,许多家长都会以“你太小,不行”的理由,和包办代替的行为所扼制;为引导家长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给孩子自信,并克服对孩子过度保护,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帮助家长提高对“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认识;二、帮助家长提高科学育儿的水平幼儿园采取多种有效方式向家长宣传正确的教育思想和科学的育儿知识,帮助家长提高家教水平,不仅可以改进和优化家庭教育,而且有助于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家园取得共识,达到教育上的协调一致;向家长宣传科学育儿的原则与知识,进行家教指导,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帮助家长认识幼儿期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少家长对幼儿教育,特别是幼儿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缺乏认识;有的家长认为“树大自然直”;有的认为孩子幼时主要是长身体,上学才是教育的开始;有的家长只顾挣钱,对孩子的教育不放在心上;还有相当一部分家长认为把孩子送进幼儿园,教育就是老师的事,家长只管孩子的生活就行了;幼儿园应向家长宣传:幼儿是人生的奠基时期,是身体、智力迅速发展与性格、品德、行为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是进行教育的黄金时期;还要使家长认清家长在教育孩子上起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应该尽到自身的责任;2.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家教观念决定着家长的教育行为;目前,我国不少幼儿家长在儿童观、发展观、教子观、人才观等方面都存在问题,导致一些家长在对孩子的教育上步入误区,直接影响着家教质量和家园合作教育;比如:不少家长误认为向孩子头脑灌输大量的知识便是智力开发,让孩子学会一技之长就能成才、成星,并认为这就是早期教育;有些家长忽视幼儿社会性的发展,不重视孩子的性格品德、行为习惯的培养;还有些家长教育观念陈旧,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因此,要帮助家长端正和更新教育观念,树立使孩子在体、智、德、美各方面全面和谐地发展的思想,树立面向未来、从幼儿开始、培养社会主义一代新人的观念;3.向家长宣传育儿知识当今不少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过高,但又教育无方;他们不了解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缺乏科学育儿知识;有的家长对孩子娇惯溺爱,有的简单粗暴;有的家长对孩子过早地进行定向教育、有的家长不主张孩子玩游戏,认为玩游戏是学不到知识的,对幼儿施行小学化、成人化的教育等等;向家长宣传有关幼儿身心特点和科学保育、教育的知识,让家长了解教养孩子必须遵循的科学规律,坚持严爱结合、正面教育为主、以身作则以及教育一致性等教育原则,从而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三、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家庭环境是由家庭成员的修养、家长的教育观念、教育态度、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及家庭气氛等组成;这是关系幼儿身心发展更为重要的方面;那么如何才能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呢首先,父母要努力创设和保持一种和谐愉快、互相尊重的氛围;幼儿在这样的家庭中才会感到温暖愉快,情绪稳定,得到爱心的熏陶,萌发自信心、上进心;其次,要创设优美整洁的家庭环境,使幼儿从小萌发爱美爱整洁,爱护物品,生活有规律等良好行为习惯;再者,要将教师的教育模式延伸到家庭教育中来,幼儿园要求孩子怎么做的,在家里同样如此要求孩子;这样,才能巩固良好行为习惯;家庭教育方式为子女的习惯系统的形成提供了行为的强化条件,而父母修养则为子女的某些习惯的塑造提供了榜样;父母言传身教,孩子耳濡目染,整体的习惯则潜移默化的完成建构;要使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尤其是家庭幼儿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环境教育,要重视为孩子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创设良好的物质和精神环境;四、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孩子的一生是有益的,孩子的行为习惯是通过反复的实践、练习而形成和巩固下来的;如果我们教育后的结果只是学习了知识,而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那我们的教育就是失败的;对于孩子良好行为的习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1.教育要耐心,道理要讲清有什么样的教育,孩子就会形成什么样的习惯;幼儿的年龄小,理解能力差;老师和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就要更耐心;在讲道理时,要明确,不能含糊其词;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一定要和孩子讲清楚;如孩子因为一件玩具和同伴打架,作为家长这时就要教育孩子如何与同伴友好相处,告诉孩子有矛盾可以相互商量,打人就是不对的;讲问题时还要具体,将事情解释、说明;比如:“要认真倾听别人讲话”孩子对‘认真倾听’是不明白的;这时就需要家长做出解释:当别人讲话时首先要看着别人,听清他的话;不能随便打断别人的话;在他人说完之后自己再说;通过反复地“讲”以及反复的“示范”,使幼儿逐步加深印象,形成认识;2.反复的练习,进行行为强化通过反复训练、练习,强化一定的技术和方法,并发展适当的态度,是形成良好习惯的重要途径;因此,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要从日常的每一个活动、每一个游戏、每一个环节中一点一滴地渗透和强化;比如:在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上,要求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穿、脱衣服,将自己玩过的玩具收拾整理好等,如果孩子不会做,就要仔细的做示范;家长们随时都要有“习惯教育”的意识,要从一点一滴做起,狠抓孩子的习惯培养;经常手把手的、不厌其烦的教;同时,还要通过口头表扬、奖励小贴画等方法鼓励幼儿反复练习,直到掌握为止;通过不断的强化,不断的累积,严格要求,持之以恒,使幼儿良好的行为逐步形成为一种习惯;3.家庭教育的一致性一个孩子的成长环境,方方面面都是很重要的,但对于孩子爱的方式,在培养观念、方法、措施、步调上家长一定要一致;妈妈刚说的爸爸马上否定了;爸爸的决定妈妈完全不同意;上午说的下午又改,等等使孩子不知道该听谁的,甚至游离于家长之间,形成双重性格,成为一个虚伪的人;因此,家庭成员之间的教育一定要保持一致性;其中包括:教育目标的一致性教育方法的一致性;教育内容的一致性;教育态度的一致性;出现不一致情况时,家长首先要对问题进行沟通,商量、达成一致;即使分歧不能马上化解,也应保留意见不显示出来;以利于孩子的成长,科学地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任何习惯的养成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更是如此,它需要家庭、社会、幼儿园坚持不懈的共同努力,使幼儿在良好的环境中进行行为练习、实践,从而更好的巩固、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家园脱节,事倍功半;家园结合,事半功倍;我们应当更有针对性地做好各类家长的指导工作,采取更富有创意且有实效意义的指导方式来从小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只有家园合作,共同教育,才能使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受益终身;当今世界,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社会在不断的进步,对国民的文化素质要求也在提高,因此对于教育的要求也在提高;但是,作为教育不仅是单方幼儿园的责任,同时也需要家庭的支持与配合;我国着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幼儿园教育是一种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儿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使用才能得到充分的功效;”新纲要也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在与家长的接触当中发现,现在有的家长还没有正确的认识到自己在教育中的正确位置,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困惑和不适宜孩子健康成长的教育行为偏差,为了能让孩子接受到更新、更好的教育,使他们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为他们能够成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人才奠定更良好的基础,我们开展了“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一、实现家园相互配合,同步教育幼儿园家长工作的目的是:实现家园相互配合,同步教育,促进幼儿素质的提高;这也是幼儿园家长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所谓“家园配合,同步教育”主要是向家长宣传科学保育、教育幼儿的知识,帮助家长提高家教水平,这是家长工作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向家长宣传科学保育、教育幼儿的知识,帮助家长提高教养孩子的水平是为了家长更好地教育孩子,是为了使家园能配合一致地进行教育,促进孩子的发展;我们多次利用家长会、个别谈话、家访、专家介绍等形式宣传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家长园地上每周一篇有关文章,为家长提供了行动指南;它在幼儿礼仪交往,自理能力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家长对照这些要求去做,就能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幼儿园开展家长会、宣传栏、是完全必要的,但光做这些工作还是不够的,还需要搞好家园间的经常联系与沟通,需要深入细致、个别化的家长工作,方能实现家园相互配合、同步教育,以促进幼儿素质的提高; 1.家园沟通的意识幼儿在家庭和幼儿园之间存在着行为习惯方面的脱节现象,幼儿园老师感觉孩子较听话,能积极地做事情;而在家里,家长反映孩子任性、依赖性强;在幼儿园里已养成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到了家里被淡化,甚至被废止;例如:在幼儿园里小朋友坚持每天独立地进餐,不挑食,在家里,一家人围着孩子转,你逗乐、我喂饭,孩子成了“小皇帝”;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仅在幼儿园里培养是远远不够的,在家庭也应严格要求,这需要家庭与幼儿园的合力,幼儿园与家庭是一车两轮,必须同步调,同方向;一方面,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坚持不懈地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在幼儿园形成的行为习惯在家里得以巩固和发展;另一方面幼儿园也要多向家长宣传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家长的参与性,采用多种方法,家园合力,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只有幼儿园与家庭建立密切联系,经常相互沟通情况,才能达到一致教育幼儿的目的;幼儿园教师和家长应经常将幼儿在园、在家的情况相互交流,共同研究配合教育的方法,相互反馈教育效果,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共识,达到同步教育,促进幼儿发展的目的;实现幼儿园与家庭的相互沟通并不是件很容易的事,需要双方做出努力,其中幼儿园应起主导作用,因为幼儿园是专门的教养机构;幼儿教师应主动创造条件,排除家长的种种顾虑,打通沟通渠道,为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而共同努力;2.帮助家长提高对“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认识;什么是习惯呢就是人们在不断地重复中逐渐巩固下来的、在一定情境中会下意识地出现的某种行为;行为习惯包括人在学习、生活、道德实践中无意识地自然出现的行为方式;习惯的养成,是在条件反射基础上建立动力定型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实现;幼儿年龄越小,肌体可塑性越大,越容易建立动力定型;因此,使幼儿开始进入规律的生活,并注重提早对他们进行各种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正如陈鹤琴先生所言:“幼稚时期对儿童一生非常重要,所以幼稚教育是儿童的基本教育,儿童在这个时期关于习惯、知识、言语、思想各方面都打了很深的根基;倘若在这个时期,根基稍梢不稳,将来要想建造健全的人格,也就不可能了;”而当1岁半~3岁的孩子自信心萌芽时,对家人的帮助表示拒绝,要“我自己……”,许多家长都会以“你太小,不行”的理由,和包办代替的行为所扼制;为引导家长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给孩子自信,并克服对孩子过度保护,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帮助家长提高对“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认识;二、帮助家长提高科学育儿的水平幼儿园采取多种有效方式向家长宣传正确的教育思想和科学的育儿知识,帮助家长提高家教水平,不仅可以改进和优化家庭教育,而且有助于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家园取得共识,达到教育上的协调一致;向家长宣传科学育儿的原则与知识,进行家教指导,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帮助家长认识幼儿期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少家长对幼儿教育,特别是幼儿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缺乏认识;有的家长认为“树大自然直”;有的认为孩子幼时主要是长身体,上学才是教育的开始;有的家长只顾挣钱,对孩子的教育不放在心上;还有相当一部分家长认为把孩子送进幼儿园,教育就是老师的事,家长只管孩子的生活就行了;幼儿园应向家长宣传:幼儿是人生的奠基时期,是身体、智力迅速发展与性格、品德、行为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是进行教育的黄金时期;还要使家长认清家长在教育孩子上起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应该尽到自身的责任;2.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家教观念决定着家长的教育行为;目前,我国不少幼儿家长在儿童观、发展观、教子观、人才观等方面都存在问题,导致一些家长在对孩子的教育上步入误区,直接影响着家教质量和家园合作教育;比如:不少家长误认为向孩子头脑灌输大量的知识便是智力开发,让孩子学会一技之长就能成才、成星,并认为这就是早期教育;有些家长忽视幼儿社会性的发展,不重视孩子的性格品德、行为习惯的培养;还有些家长教育观念陈旧,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因此,要帮助家长端正和更新教育观念,树立使孩子在体、智、德、美各方面全面和谐地发展的思想,树立面向未来、从幼儿开始、培养社会主义一代新人的观念;3.向家长宣传育儿知识当今不少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过高,但又教育无方;他们不了解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缺乏科学育儿知识;有的家长对孩子娇惯溺爱,有的简单粗暴;有的家长对孩子过早地进行定向教育、有的家长不主张孩子玩游戏,认为玩游戏是学不到知识的,对幼儿施行小学化、成人化的教育等等;向家长宣传有关幼儿身心特点和科学保育、教育的知识,让家长了解教养孩子必须遵循的科学规律,坚持严爱结合、正面教育为主、以身作则以及教育一致性等教育原则,从而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三、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家庭环境是由家庭成员的修养、家长的教育观念、教育态度、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及家庭气氛等组成;这是关系幼儿身心发展更为重要的方面;那么如何才能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呢首先,父母要努力创设和保持一种和谐愉快、互相尊重的氛围;幼儿在这样的家庭中才会感到温暖愉快,情绪稳定,得到爱心的熏陶,萌发自信心、上进心;其次,要创设优美整洁的家庭环境,使幼儿从小萌发爱美爱整洁,爱护物品,生活有规律等良好行为习惯;再者,要将教师的教育模式延伸到家庭教育中来,幼儿园要求孩子怎么做的,在家里同样如此要求孩子;这样,才能巩固良好行为习惯;家庭教育方式为子女的习惯系统的形成提供了行为的强化条件,而父母修养则为子女的某些习惯的塑造提供了榜样;父母言传身教,孩子耳濡目染,整体的习惯则潜移默化的完成建构;要使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尤其是家庭幼儿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环境教育,要重视为孩子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创设良好的物质和精神环境;四、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孩子的一生是有益的,孩子的行为习惯是通过反复的实践、练习而形成和巩固下来的;如果我们教育后的结果只是学习了知识,而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那我们的教育就是失败的;对于孩子良好行为的习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1.教育要耐心,道理要讲清有什么样的教育,孩子就会形成什么样的习惯;幼儿的年龄小,理解能力差;老师和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就要更耐心;在讲道理时,要明确,不能含糊其词;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一定要和孩子讲清楚;如孩子因为一件玩具和同伴打架,作为家长这时就要教育孩子如何与同伴友好相处,告诉孩子有矛盾可以相互商量,打人就是不对的;讲问题时还要具体,将事情解释、说明;比如:“要认真倾听别人讲话”孩子对‘认真倾听’是不明白的;这时就需要家长做出解释:当别人讲话时首先要看着别人,听清他的话;不能随便打断别人的话;在他人说完之后自己再说;通过反复地“讲”以及反复的“示范”,使幼儿逐步加深印象,形成认识;2.反复的练习,进行行为强化通过反复训练、练习,强化一定的技术和方法,并发展适当的态度,是形成良好习惯的重要途径;因此,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要从日常的每一个活动、每一个游戏、每一个环节中一点一滴地渗透和强化;比如:在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上,要求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穿、脱衣服,将自己玩过的玩具收拾整理好等,如果孩子不会做,就要仔细的做示范;家长们随时都要有“习惯教育”的意识,要从一点一滴做起,狠抓孩子的习惯培养;经常手把手的、不厌其烦的教;同时,还要通过口头表扬、奖励小贴画等方法鼓励幼儿反复练习,直到掌握为止;通过不断的强化,不断的累积,严格要求,持之以恒,使幼儿良好的行为逐步形成为一种习惯;3.家庭教育的一致性一个孩子的成长环境,方方面面都是很重要的,但对于孩子爱的方式,在培养观念、方法、措施、步调上家长一定要一致;妈妈刚说的爸爸马上否定了;爸爸的决定妈妈完全不同意;上午说的下午又改,等等使孩子不知道该听谁的,甚至游离于家长之间,形成双重性格,成为一个虚伪的人;因此,家庭成员之间的教育一定要保持一致性;其中包括:教育目标的一致性教育方法的一致性;教育内容的一致性;教育。

幼儿园家园共育论文

幼儿园家园共育论文

幼儿园家园共育论文幼儿园家园共育论文导语: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幼儿园家园共育论文,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论文(一)谈幼儿园中的家园合作摘要:孩子的发展如一辆车,幼儿园和家庭就是这辆车的两个车轮,两者必须相互协调车才能前进,孩子的发展是家庭和幼儿园共同的重任。

在工作中我们努力与家长沟通、合作,使家园有效互动,促进幼儿的和谐、健康发展。

家长把孩子交到幼儿园,其实是希望能够信任老师,所以老师对待孩子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让家长完全信任教师,才能与教师形成有效沟通。

论文(二)幼儿园家园合作的重要性及存在的问题摘要:家园合作是指家庭和幼儿园以自身为促进幼儿发展的主体,双方积极相互了解、相互联系、相互支持、相互配合,通过幼儿教师、家长的主动参与、双向互动,以此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提升教师的专业成长,锤炼家长的育儿能力。

家园合作对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十分重要,但又存在一些问题。

论文(三)幼儿园家园合作方面的建议摘要:作为幼儿教育主力军的家长和幼儿教师,只有在明确自我角色定位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各自的功能,才能使幼儿教育回归到幼儿的发展上来,才能让家园合作不再流于形式,真正成为幼儿、家长、教师三方共同受益的平台。

论文(四)幼儿园实施家园合作的对策摘要:在幼儿教育中,家园合作的优劣直接影响幼儿发展的成败。

因此,家园合作已成为学前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受到各方面的极大关注。

本文旨在通过对当今幼儿园家园合作现状分析后,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真正实现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同步协调发展。

论文(五)幼儿园中家园合作途径的创新摘要:既要提供机会使教师和家长之间互相交流,共同学习先进的教育经验,又要通过恰当的方式让家长以更科学的教育观念、方法开展家庭教育,从而搭建了家园联系的桥梁,使幼儿园与家长没有了距离,共同促进了幼儿的全面发展。

孩子的发展如一辆车,幼儿园和家庭就是这辆车的两个车轮,两者必须相互协调车才能前进,孩子的发展是家庭和幼儿园共同的重任。

怎样做到高效的家园共育学科论文

怎样做到高效的家园共育学科论文

怎样做到高效的家园共育学科论文怎样做到高效的家园共育学科论文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为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而幼儿园以家长工作为出发点,就在于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实现家园互动合作共育。

家园共育是幼儿园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是当前世界上幼儿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

家园如何共育,为幼儿支撑起安全的防护伞呢?1、幼儿生活中的安全教育,必须家园配合同步进行为了幼儿在幼儿园的教学安全,家长要教育幼儿不随身携带锐利的器具,如小刀、尖锐玩具等;在运动和游戏时要有秩序,不拥挤推撞;要告诉幼儿不爬树、爬墙、爬窗户;不从楼梯扶手往下滑;手不能放在门缝里;坐车时不在车上来回走动,手和头部不伸出窗外;上下楼梯要靠右边走,不推挤;不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跟陌生人走,等等。

在家中,要告诉幼儿,当他独自在家,有陌生人叫门时,不随便开门;不随意开启家中电器;不玩弄电线与插座;不独自玩烟花爆竹;不逗弄蛇、蜈蚣、黄蜂、毛毛虫、狗等动物;打雷闪电时不站在大树底下等等。

2、培养孩子自我安全和保护意识向家长宣传幼儿自我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孩子自我安全及保护意识。

让孩子们知道遇到突发事件时该怎样做,还要让孩子掌握一些简单的安全技巧。

在培养幼儿自我保护意识过程中,要求家长配合,进行一致性的教育,是对幼儿进行安全自护教育的保护。

因为相当一部分自我保护的教育内容,存在于家庭中,造成幼儿安全自我保护意识薄弱的原因与一些家长在认识上存在一定的误区有直接的关系。

比如:孩子鞋带松开了,如果自己不会系,为了避免危险,家长多选择给孩子买不用系带的鞋,而不是教会孩子系鞋带,自己去避免危险不发生,折射出家长对于幼儿安全教育的误区,过分消极的保护只会产生不良的'后果,只有积极的保护——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才能使幼儿避免伤害。

因此,做好家长工作使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形成合力,是培养幼儿我保护能力的关键。

家园合作共育策略论文

家园合作共育策略论文

家园合作共育策略论文幼儿教育的重要性随着科学和社会的进步已经日益彰显,然而,在观念层面,经常有关于幼儿园和家庭教育孰重孰轻的争论,在行为层面,也有偏重于一方而导致给儿童教育留下遗憾的事实。

笔者认为,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是幼儿教育的“双臂”,缺一不可,在幼儿发展过程中,各自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让两者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相互取长补短,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两者的教育优势。

一、幼儿园教育与幼儿家庭教育(一)幼儿园教育幼儿园是对学前幼儿进行教育的机构,幼儿园教育属于学校教育体系,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幼儿的发展过程中肩负着重要的作用。

幼儿园教育是根据国家的教育目标与任务,在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与监督下,结合社会需求,由幼儿园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注重保教相结合的教育机构。

这种正规的幼儿园教育具有开放性、整体性、系统性、计划性等特点,这在幼儿发展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幼儿园工作规程》总则中指出“幼儿园的任务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可见,幼儿园教育体现了培养综合型人才的教育方针,符合社会的发展需要。

幼儿园的教育是一个以幼儿身心特点为依据的教育,不但要求做到循序渐进,更要注重幼儿年龄特点和教育内容的连贯和有序,以及注重社会适应能力培养、良好个性养成、幼小衔接等等,这些都是幼儿发展中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

(二)幼儿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贯穿在人一生发展过程中的教育实践,是在家庭互动过程中父母对子女的生长发展所产生的教育影响。

家庭教育包括了两方面的层次,一是在家庭教育中既有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也有子女对父母的教育;二是只有父母对子女的教育。

然而在幼儿阶段我们所说的家庭教育主要是第二层次的家庭教育,也就是狭义的幼儿家庭教育,主要指在家庭生活中,父母(或其他年长的家庭成员)对年幼的孩子进行教育和施加影响,所以幼儿家庭教育更具有灵活性、针对性和连续性等优点。

幼儿园家园合作新思路研究的论文

幼儿园家园合作新思路研究的论文

幼儿园家园合作新思路研究的论文幼儿园家园合作新思路研究的论文【摘要】目前,家园合作的理念已为广大幼教工作者所认可,但家园合作的实践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如在合作中家长与教师的地位不平等,合作往往流于形式,双方缺乏互动等。

在新的历史形式下,家园合作必须创新思路,探索新的模式,充分发挥家长的教育作用,与幼儿园的力量一起,共同把幼儿教育做好。

【关键词】幼儿园家园合作新思路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如心理学家艾里克指出,父母对孩子的良好态度为儿童以后形成正确的社会态度奠定了基础。

这也说明了家长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不可替代的。

家园合作已成为教育的一种趋势,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

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随着幼教改革的深入,幼儿园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合作成为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利于提高幼儿园工作质量,更重要的是,能够更好地促使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一、家园合作的涵义和现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中指出,家园合作是指幼儿园和家庭都把自己当作促进儿童发展的主体,双方积极主动地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通过幼儿园与家庭的双向互动共同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

因此,家园合作需要双方平等、合作地参与幼儿教育活动,积极发挥家长应有的作用,幼儿园也要设法多开展活动,最大程度地保证家长参与进来,以实现共同的目标——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目前,家园合作的效果仍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家长的参与程度低,部分家长不够重视,以及教师与家长的地位不平等。

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比如,长期以来,家长都认为教育只是学校和老师的事,没有认识到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中应起到的作用,有的.家长认为自己教育程度低,教育不了孩子,或者工作忙没有时间,便把孩子的教育全放在了学校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如何做好家园合作的研究
【摘要】家园合作是教育改革的一个世界性趋势。

加强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已成为当前各国学前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1年7月,我国的幼儿园新《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

”充分体现了家园合作的重要性。

【关键字】家园合作
我国家园合作现状:在不少家长眼中,认为教育孩子是幼儿园的事情,家长只要照管好孩子的生活,让孩子吃好穿好玩好,就算是尽到家长的责任了。

还有的家长则认为,孩子现在还小,等长大些再教育也不迟。

这就导致了有的家长不配合幼儿园教育,孩子在幼儿园所受的教育在家庭中得不到巩固,有的甚至背道而驰。

同时,有的教师总是认为只要保证孩子在园期间做个好孩子,就算是工作到家了,把家庭教育看作是家长的事,把行为不好、管不了的孩子推给家长,这就人为地隔断了家园联系,导致教育的自我封闭,从而造成教育的失败。

因此,家长和教师都应调整错误的观念和做法,提高对家园结合重要性的认识,共同担负起教育幼儿的任务。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具有早期性、长期性,而幼儿园的教育则担负了全面系统地培养幼儿的重任,具有权威性、系统性、科学性、规范性。

因此,《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

幼儿园必须注意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实施同步教育,使之
产生1+1>2的教育效果。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性格、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

”英国作家萨克雷说“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充分说明了对幼儿进行良好习惯培养的重要性,而培养幼儿的习惯离不开幼儿园和家庭。

如果这两方面不合作好,就很难将幼儿的习惯培养得好,如幼儿园培养好的习惯后,回家就被惯坏了,这样就永远也培养不出好的幼儿。

所以教师和家长应该充分认识这一点,做好家园合作,共同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培养他们良好的习惯。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这样一个极其明细的任务”,而在各类教育中,幼儿教育由于其教育对象的年龄特点则更需要幼儿园和家长的配合。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更好地做好家园合作这项工作呢?
一、幼儿园和家庭可以用家园练习册、家长园地、幼儿成长手册
让家长了解科学育儿的知识,并对家长提出一些具体要求,要求其督促幼儿严格执行。

可以定期举行家长会等活动,让家长目睹幼儿在园的表现,了解自己孩子与其他孩子之间的差距,同时可以增加孩子和家长之间的亲情,让家长和幼儿都在愉快的环境中受到教育。

二、家庭也要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

首先,父母要努力创设一种和谐愉快、互相尊重的氛围,幼儿在这样的家庭中才会感到温暖愉快,情绪稳定,得到爱心的熏陶,萌发自信心;其次,要创设优美、整洁的家庭环境,使幼儿从小萌发爱美、爱整洁等良好的习惯;最后,要将教师的教育模式延伸到家庭教育中来,幼儿园要求孩子怎么做,在家里也要要求孩子这样做,这样才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实行开放办学
幼儿园实行开放式办学,欢迎家长随时来访,并积极参与幼儿园的工作。

如在英国,家长不仅观看幼儿的演出和劳动成果,还辅助教师教学,和教师一起评价课程;在法国,为了给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幼儿园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幼儿园教育,欢迎他们来幼儿园参观、访问、学习;德国的幼儿园也欢迎家长访问,对于新入园的儿童,还允许家长陪同学习等。

四、成立家长中心
在幼儿园建立家长中心,为家长们提供一个能够集体交流的场所,使他们更愿意参加幼儿园的教育工作。

如在美国,大多数幼儿园都会专门留出一个房间成立家长中心,有些面积不大的幼儿园则在走廊或教师划出一定空间作为家长活动角、家长中心或家长活动角。

家长可以在这里和教师进行交流,同时,家长之间也可以相互交流。

五、召开教师-家长会议
主要目的是刺进家长和教师的相互理解和支持,共同促进幼儿的共同成长美国的幼儿园非常重视这个会议,一般每年安排3次,教师在会上向家长通报孩子在园的情况,和家长一起探讨儿童发展的目标和适宜的教育方式,请家长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意见。

六、视家长为教育资源
国外的幼教工作者们认识到,家长具有不同的职业、经历、爱好、特长,充分利用这一教育资源,可以丰富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加强家园联系。

七、家长和老师应该努力端正自己的行为,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好的影响,从而养成自己良好的习惯。

我们都知道,幼儿期的模仿能力是很强的,他们由于生活经验的缺乏,不知道大人的行为是好是坏,他们都一概统收,所以老师和家长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应尽量避免对幼儿造成负面的影响。

这一点也告诉我们,老师和家长都应共同努力,为幼儿营造好的榜样,这也就要求幼儿园和家庭合作,共同为幼儿创造好的榜样。

八、进行家访
接送交流:利用家长接送孩子的时间与家长交流,努力与家长取得更好的联系,使家园合作更方便。

小结:家园合作的好坏与家园合作的途径、方法息息相关,家长和教师共同协商制定家园合作的途径将使家园合作更加顺利地开展。

家园合作一方面要不影响家长的工作和生活,另一方面,使教师在教育工作上更加的便捷,在制定家园合作的途径和方法时,也
要根据幼儿园和家长的实际状况。

参考文献
[1]徐莺. 家园合作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开展[j]. 考试周刊, 2011,(44)
[2]马慧媛. 加强家园双向互动提高家园共育质量[j]. 科技信息, 2011,(17)
[3]王双凤. 借助网络平台创建新型家园合作模式.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 2011/06
[4]毛小碧. 携手合作家园共育——浅谈幼儿园家园合作新思路[j]. 快乐阅读, 2011,(14)
[5]苏琴. 角色置换家园合作——“快乐园丁大体验”活动记[j]. 山东教育, 2011,(18)
[6]陶秋月,张志慧. 浅谈如何进行家园合作[j]. 成功(教育), 2010,(02) .
[7]何红漫,邓丽霞. 顺应时代要求,建立新型家园合作关系的实践探索[j]. 学前教育研究, 2009,(03) .
[8]吴采红. 家园合作共育途径新探[j]. 早期教育(教师版), 2009,(02) .
[9]戈柔. 家园合作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 幼儿教育, 2008,(23) .
[10]石伟峰. 家园合作的必要性及对策[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7) .
[11]毛晓红. 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j]. 考试周刊, 2009,(17) .
[12]骆欣. 家园合作的途径与方法浅谈[j]. 商情(科学教育家), 2008,(01) .
[13]蒋静. 家园沟通的三点措施[j]. 早期教育(教师版), 2009,(09) .
[14]林秀如. 家园互动的途径研究[j]. 新课程(教研), 2011,(08)
[15]李玲. 家园同心,共同筑就安全屏障[j]. 新课程(教研), 2011,(08)
[16]冯国荣. 初探幼儿园与家庭合作的意义[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1,(18)
[17]张蓉. 国外家园合作的特点与启示[j]. 幼儿教育, 2004,(z1) .
[18]杨兴国. 与时俱进的家园合作方式——pdp[j]. 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 2009,(08) .
[19]刘爱云. 优化家园关系的新思路[j]. 早期教育(教师版), 2010,(01) .
[20]张晶. 浅谈“家园合作”的几种方式[j]. 黑河教育, 2004,(05) .
[21]肖畅. 怎样提高家园合作的效率[j]. 学前教育研究, 2004,(04) .
[22]王芳. 家园合作,促进小班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j]. 小学时代(教师), 2011,(09)
[23]张星明. 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j]. 新课程研究(下旬刊), 2011,(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