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教学文案
幼儿园教育中家园合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幼儿园教育中家园合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幼儿园教育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家园合作则是幼儿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家长和幼儿园的密切合作对于幼儿的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园合作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其效果。
本文将对幼儿园教育中家园合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分析1. 沟通不畅家长和幼儿园教师在沟通时常常存在着信息交流不畅、沟通效果不佳的问题。
有时候家长需要了解孩子在园的学习情况,但教师在工作繁忙时无法及时回复;有时候家长反馈孩子的情况,但教师在班级人数众多的情况下无法一一记录。
这样的沟通不畅会导致家长对幼儿园工作不了解,影响家园合作的顺畅进行。
2. 观念不一致有时候家长和幼儿园教师对于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存在着不一致的情况。
比如有的家长希望孩子过多的接触书本知识,而幼儿园注重的是孩子的身心全面发展,这样就容易引起家长和幼儿园教师的理念上的分歧,影响了家庭和幼儿园的合作。
3. 参与度不足有的家长由于工作繁忙或是其他原因,不能够积极参与幼儿园的活动,这就导致了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脱节,影响了孩子的全面发展。
二、解决对策1. 加强沟通幼儿园可以通过建立家长微信群、开设家长QQ群等方式,及时向家长传递班级的学习情况、学习计划等信息,以便于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教师也可以主动向家长反馈孩子在园的表现、学习情况,增进双方的沟通交流,以此增进家校之间的合作。
2. 学校教师和家长加强交流学校可以组织家长座谈会、家长学习班等形式,与家长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让学校教师对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方式进行解释和讲解,并根据家长们的意见和建议对教育方式进行相应的调整,使双方的教育理念更加接近,增进家园合作。
3. 加强家长参与学校可以通过邀请家长参加学校的各类活动、假期亲子活动等方式,增加家长的参与度。
通过这些活动,让家长深入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也使得家长对孩子在学校的情况有更直观的了解,有利于家长和学校更好地合作。
幼儿园家园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幼儿园家园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幼儿园是儿童成长和教育的重要场所,家庭则是幼儿儿童学习和生活的根本,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
但是,当前幼儿园家园合作仍面临一些问题,影响了合作的质量和效果,需要采取相关对策加以解决。
问题一:信息沟通不畅、反馈方式不及时。
信息沟通是幼儿园家园合作的基础。
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家长和教师的工作时间不同,家长工作繁忙或者教师赶时间等原因,导致沟通渠道不畅,信息传递不及时,信息反馈不及时。
对策一:建立定期沟通机制。
幼儿园应该与家长建立起定期沟通机制,并设立具体的沟通时间、模式和内容,如:每学期电话沟通或家长会、家长微信群、班级信箱等多种形式。
同时,幼儿园还应该提醒家长关注幼儿园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及时获取幼儿园的最新动态和活动内容。
对策二:加强教师专业培训。
幼儿园应该加强教师专业培训,提高沟通技巧和反馈能力,增强对家长的信任和理解,以及对家庭需求和关注点的把握。
教师应该耐心倾听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幼儿学习生活情况。
问题二:家长参与度不高,合作热情缺乏。
目前,部分家长在幼儿园家园合作中,关注度不高,参与度低,合作热情缺乏,影响了幼儿社交能力和身心健康的发展。
对策一:丰富家园互动平台。
幼儿园应该丰富家园互动平台,打造多元化的家园氛围,如:家长参观幼儿活动区域、对幼儿园主题活动进行点评、家长志愿者服务等。
同时,幼儿园应成功利用新媒体工具,鼓励家长开展线上互动,如:线上家长会、微信群、QQ置顶等。
对策二:激发家长参与积极性。
幼儿园应根据家长的愿望和兴趣,制定多样化的家园合作项目,如:长者和幼儿互动、亲子阅读、亲子游戏等。
幼儿园老师要积极向家长宣传相关活动,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引导,激发家长参与的积极性。
问题三:教师家访环节不足,导致家长情绪受影响。
教师家访是幼儿园家园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教师家访工作量大、深入度不够和信息反馈滞后等原因,导致家长情绪容易受到波动,影响合作效果。
幼儿园教育中家园合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幼儿园教育中家园合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幼儿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家园合作则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园合作是指家庭和幼儿园之间的密切合作,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和教育提供支持和帮助。
家园合作中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需要被认真对待并寻找解决对策,以保证孩子能够得到更好的成长和教育。
幼儿园教育中家园合作存在的问题之一是沟通不畅。
家长和幼儿园教师之间的沟通不够顺畅,很多时候家长不知道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学习情况,而幼儿园教师也不了解孩子在家庭中的生活和成长情况。
这种情况下,家园合作变得困难,孩子无法得到全面的教育和支持。
家园合作中存在的问题是家长和幼儿园教师之间的理解和信任不足。
有的家长对幼儿园教师的教育方法和教学内容不太了解,他们可能对幼儿园的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产生疑虑。
而幼儿园教师也可能觉得家长不够支持和配合,无法理解他们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这种情况下,家园合作无法取得好的效果。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一些对策来改善家园合作,为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和成长环境。
幼儿园和家长之间应该加强沟通,建立起畅通的沟通渠道。
幼儿园可以定期举办家长会,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的教育理念、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让家长更加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学习情况。
而家长也可以定期和幼儿园教师交流,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学习情况,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工作。
幼儿园和家长之间应该建立起信任和理解。
幼儿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向家长展示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让家长更加信任幼儿园的教育工作。
而家长也应该正确理解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工作,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和教育提供支持和帮助。
家园合作是促进孩子学习和成长的重要条件之一,但是家园合作中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应该通过加强沟通、建立信任和理解、形成一致的教育目标和期望等多种方式来改善这些问题,为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和成长环境。
只有家园合作良好,孩子才能得到更好的成长和教育。
幼儿园家园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幼儿园家园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幼儿园家园合作是指幼儿园和家庭之间的合作关系,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和幸福成长。
在幼儿园家园合作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问题。
本文将探讨幼儿园家园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 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和方式。
家长和幼儿园之间对于沟通渠道和方式的选择存在差异,导致信息传递不畅。
有些家长只能通过孩子来了解幼儿园的情况,而幼儿园也未能及时向家长传递重要信息。
对策:建立多样化的沟通渠道和方式,如家长会议、家校通讯、网络平台等,为家长和幼儿园提供一个简单方便的交流平台。
幼儿园要建立健全的信息反馈机制,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
2. 家庭的教育观念和幼儿园的教育方式存在差异。
由于家庭背景和教育观念的不同,家长对于幼儿园的教育方式可能存在异议。
家长往往希望幼儿能够获得更多的学习成果,而幼儿园则更注重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
对策:幼儿园要积极主动与家长沟通,解释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和目标,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方式,并获得家长的支持和理解。
幼儿园也应该尊重家长的意见和需求,为幼儿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3. 家长参与意愿不高。
有些家长对于幼儿园的教育工作缺乏兴趣和了解,对于家庭与幼儿园的合作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这也导致了家园合作的效果不佳。
对策:幼儿园应该加强家长教育,提高家长的教育意识,帮助家长了解幼儿的成长需要,培养家长参与幼儿教育的兴趣和能力。
幼儿园还可以通过开展家庭教育讲座、亲子活动等方式,增进家长与幼儿园的互动与合作。
4. 家庭经济困难。
一些家庭由于经济条件限制,无法为幼儿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和条件,这影响了幼儿的发展。
幼儿园可能也面临经费不足的问题,无法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对策: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大对教育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和经费,帮助家庭和幼儿园改善教育条件。
幼儿园可以与社会资源进行合作,争取更多的教育援助和支持。
幼儿园家园合作在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和幸福成长中具有重要意义。
家园合作中常见问题的解决

家园合作中常见问题的解决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能够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增强家庭和幼儿园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在实际操作中,家园合作往往会遇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可能会影响到家园合作的效果。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家园合作中常见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一、家长参与度不高有些家长对家园合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就万事大吉了,对幼儿园的活动和要求不关心、不配合。
这种情况可能会导致幼儿园的教育工作难以顺利开展,也会影响到幼儿的成长和发展。
解决方法:1.加强宣传和沟通。
幼儿园可以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家长微信群等多种方式,向家长宣传家园合作的重要性,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理念、教学计划和活动安排,提高家长对家园合作的认识和理解。
2.提供多样化的参与途径。
幼儿园可以根据家长的兴趣和特长,为家长提供多样化的参与途径,如家长志愿者、家长助教、家长委员会等,让家长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来。
3.建立激励机制。
幼儿园可以建立激励机制,对积极参与家园合作的家长进行表彰和奖励,如颁发荣誉证书、给予物质奖励等,以提高家长参与家园合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家园沟通不畅家园沟通是家园合作的基础,如果家园沟通不畅,可能会导致家长和幼儿园之间产生误解和矛盾,影响到家园合作的效果。
解决方法:1.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
幼儿园可以建立多种沟通渠道,如家长会、家长学校、家长微信群、家园联系册等,让家长能够及时了解幼儿在幼儿园的情况,同时也让幼儿园能够及时了解家长的需求和意见。
2.加强沟通技巧。
教师和家长在沟通时要注意语言表达和沟通技巧,要尊重对方的意见和感受,避免使用命令式、指责式的语言,要以平等、友好、合作的态度进行沟通。
3.及时反馈。
教师要及时向家长反馈幼儿在幼儿园的表现和进步,让家长能够感受到幼儿园对幼儿的关注和重视。
家长也要及时向幼儿园反馈幼儿在家的情况,让幼儿园能够了解幼儿的全面发展。
家园合作调查问题与对策

家园合作调查问题与对策
一、问题:
1. 小组成员之间的分工不明确
2. 缺乏有效沟通,导致进度缓慢
3. 有些小组成员不认真对待任务,导致质量下降
4. 缺乏有效的反馈和监督机制
5. 缺乏有效的解决冲突的方法和机制
6. 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时间表,导致工作计划混乱
二、对策:
1. 在开始合作之前,制定项目合作计划,明确每个小组成员的
任务和职责,确保分工明确。
2. 定期召开会议和沟通,制定周报告和进度报告,让每个人了
解项目的进展情况和需要做的事情。
3. 通过及时的反馈和监督机制,不断提高小组成员的工作质量,让大家都认真对待任务。
4. 设立有效的反馈机制,让大家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同时制定管理规定以解决任何矛盾和冲突。
5. 在项目开始之前,制定明确的目标和时间表,确保工作计划
得以落实。
同时制定成果目标的评估标准和时间表,这有助于提高
工作质量和项目成功率。
幼儿园家园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幼儿园家园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幼儿园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关系着幼儿的全面发展和家庭教育的有效衔接。
幼儿园家园合作中常常存在一些问题,下面将列举一些常见问题并提出对策。
问题一:信息传递不及时、不全面家长和幼儿园之间信息传递不及时、不全面是幼儿园家园合作的一个常见问题。
由于幼儿园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渠道不畅通,导致家长无法及时了解到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幼儿的学习动态等重要信息,给家庭教育的衔接带来了困难。
对策一:建立多元化的沟通渠道幼儿园应该建立多元化的沟通渠道,例如利用微信、QQ等社交软件与家长进行信息传递,每周定期发送幼儿园的教育计划、活动安排等。
每学期举行家长会,邀请家长到幼儿园进行交流,解答家长的疑虑,加强与家长的沟通。
对策二:建立幼儿园家校联络员制度幼儿园可以设立家校联络员,负责与家长进行联系和沟通。
通过家校联络员,学校与家长之间的信息传递可以更加及时和准确。
问题二:家长参与度不高在幼儿园家园合作中,家长的参与度问题一直是难题。
很多家长工作繁忙,事务繁杂,无法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参与到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
这给学校家庭教育的衔接带来了一定困难。
对策一:开设家长培训课程幼儿园可以开设一些与家庭教育相关的培训课程,例如幼儿教育知识普及、亲子沟通技巧等。
通过提供这些培训课程,鼓励家长参与提高他们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增加家长与幼儿园之间的合作。
对策二:定期开展亲子活动幼儿园可以定期开展亲子活动,例如亲子游戏、亲子运动等,吸引家长积极参与。
通过这些活动,增加家长和幼儿之间的互动,加强家长对幼儿园的信任和支持。
问题三:家庭教育观念不一致家庭教育观念不一致也是幼儿园家园合作中常见的问题。
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教育方式和价值观念,如果家庭教育观念不一致,就会给孩子的教育带来困扰。
对策一:加强家校沟通,促进理念的交流和融合幼儿园和家长之间应加强沟通,促进家庭教育理念的交流和融合。
幼儿园可以定期举办家长讲座,邀请专家学者分享家庭教育经验,激发家长对家庭教育的思考和关注。
幼儿园教育中家园合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幼儿园教育中家园合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幼儿园教育中家园合作是指幼儿园与家庭之间的合作与沟通。
在幼儿园教育中,家庭在孩子的成长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家庭与幼儿园的合作关系良好,可以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家园合作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从家庭和幼儿园两个方面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家庭方面存在的问题:1.缺乏对幼儿园工作的理解:一些家长对于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了解不多,容易产生误解和不信任。
对策:幼儿园应加强家长教育,定期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加强与家长的沟通。
2.缺乏参与意识:一些家长对于幼儿园的教育工作缺乏主动参与的意识,仅仅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对幼儿园的教育工作缺乏关注。
对策:幼儿园要积极引导家长参与到教育活动中,如组织家长参观课堂和亲子活动等。
3.溺爱和过度保护:一些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和过度保护,不愿意让孩子独立完成任务,导致孩子缺乏自理和自主能力。
对策:幼儿园要与家长进行沟通,引导家长适度放手,鼓励孩子独立完成任务,培养孩子的自理和自主能力。
1.沟通不及时和不畅通:一些幼儿园对于家长的疑问和建议回复不及时,导致家长对幼儿园的教育工作不满或不信任。
对策:幼儿园应设立家长咨询台或专门的家长交流平台,及时回复家长的疑问和建议。
2.信息共享不充分:一些幼儿园的课程安排和教育活动的信息没有及时向家长传达,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情况了解不多。
对策:幼儿园应定期向家长发送课程安排和教育活动的信息,加强与家长的沟通。
3.缺乏家长参与的机会:一些幼儿园没有充分利用家长的资源和力量,缺乏家长参与的机会。
对策:幼儿园要充分利用家长的专业和兴趣,邀请家长参与到教育活动中,共同促进幼儿的发展。
家庭和幼儿园合作的对策:1.加强沟通:家庭和幼儿园要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及时交流教育工作的情况和孩子的表现,共同制定教育目标和计划。
2.共同参与:家庭和幼儿园要共同参与教育活动,如亲子阅读、亲子游戏等,增强家庭对幼儿教育的重视和参与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园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内容提要:在幼儿教育这项系统工程里,家庭和幼儿园可以说是影响幼儿发展的两大因素。
家庭教育是人生教育的开始,幼儿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
因此,要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幼儿园和家庭二者必须同向、同步,形成教育合力,才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但在现实生活中家园合作教育存在着不同层次的教育缺陷,幼儿家长对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的匮乏,“重园教、轻家教”教育思想的影响,和开展的家园合作教育工作实效性不强的现状,可以说探索新型的家园合作教育模式深化幼教改革、推进素质教育进程势在必行。
只有积极探索适应社会变化的家园共育新模式,才能使不断开拓家园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意义深远。
关键词:双向合力缺乏实效沟通合作内容提要家园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1.家园合作的教育意义。
2.家园合作教育的现状。
3.家园同步,同向共促进幼儿发展。
4.接送孩子的家长老龄化。
结束语参考文献‘家园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所谓‘家园合作’是指幼儿园和家庭都把自己当做促进儿童发展的主体,双方积极主动地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通过幼儿园与家庭的双方互动共同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
虽然在家园合作中,幼儿园是处于主导地位,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然而许多家长都认为我的孩子缴了钱上幼儿园,幼儿园就应该为他们提供一切方便,实施一切教育。
而他们只管提要求,因此也出现少数家长向幼儿园或班上老师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
比如向老师提出要照顾他的孩子,吃饭要喂,站队要在前面,上课一多给孩子一些回答问题的机会,表演时要当主角等等,这就是他们对孩子教育的理解。
如何引导家长做好家园教育同步.同向.探索新型的家园合作教育模式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家园合作的教育意义“家园合作”的教育意义在于幼儿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儿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个方面共同合作才能得到充分的功效。
”一席话语,告诫我们家庭早期教育是其他教育无法替代的,家庭对幼儿教育的贡献量大于幼教机构,它对幼儿的发展,尤其是个性方面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要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幼儿园和家庭二者必须同向、同步,形成教育合力,才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家园的沟通交流、支持合作、资源共享才能达到“家园共育”的目的,才能促进幼儿、家长、教师三大人群的共同成长,才能为孩子们的健康、快乐成长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二家园合作教育的现状幼儿教师与家长均为教育者,都是对幼儿实施教育的主体,只有家园双方进行合作,才能有利于幼儿的成长。
但是,目前我们的幼教实践中,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效果还不十分理想,仍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幼儿园与家长对家园合作的内涵理解不够所谓家园合作是指幼儿园和家庭都把自己当作促进儿童发展的主体,双方积极主动地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通过幼儿园与家庭的双向互动共同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
表现在:一方面,幼儿园扮演着居高临下指挥者的身份,在缺乏对家长教育需求的考虑情况下,或多或少改变了原有“本着平等的原则,双向互动,共同促进儿童身心发展”的初衷,给人一种幼儿园“要对家长进行教育”的感觉。
而另一方面,家长也没能以积极主动的态度与幼儿园共同合作教育孩子。
有些家长对于幼儿园组织的各项活动也只是被动参与。
在对“家园平等合作,家园教育同步”理念的认识上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2.实际开展的家园合作教育工作实效性不强表现为:家园合作的教育效果有限,家园合作不够深入,多停留在表面,很少深入到幼儿园教育过程的每个环节之中;家园合作不够密切,两者常常脱节;家园活动很少与家庭教育联系起来。
3.幼儿家长缺乏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正确、全面反映社会要求的家庭教育目的,能促使孩子健康成长,而错误地片面地反映社会要求的家庭教育会导致教育的失败。
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幼儿家长把幼儿教育等同于幼儿园教育;有的家长认为“树大自然直”;有的认为孩子幼时主要长身体,上学才是教育的开始;还有相当一部分家长认为把孩子送进幼儿园,教育就是老师的事,家长只管孩子的生活就行了,有的幼儿家长从未专门学习过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家园共育的观念薄弱。
另外,教育方法不当。
有的家长一味追求智力开发,不懂得非智力因素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对孩子或过分溺爱与保护,或过分严厉经常打骂;也有部分家庭因三代同堂等原因,造成了教养孩子的不一致等等。
上述家教误区的存在,使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产生了矛盾,出现家教效果抵消幼儿园教育效果等现象。
4.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纲要》指出:“幼儿教师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可见,幼儿教师在家园合作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的教师的表现还有很多有待改进的地方。
例如:在家庭教育指导方面教师视自己为绝对权威,仅让家长配合幼儿园完成教学计划,而较少考虑家长的需要和想法;而有的教师则忘记了自己作为家庭教育指导者的角色,迁就家长溺爱、粗暴管教等不科学的教育方式;还有的教师?銎娴匕芽购谜故净疃弊骷以肮灿闹氐悖鍪恿巳粘S爰页さ钠降裙低ê投曰啊种直硐郑挤从吵鑫颐堑慕淌γ荒芩孀沤逃问降姆⒄梗视以昂献鞴ぷ鞯谋浠匀桓锥页さ闹傅家膊痪∪艘狻?5.缺少专项经费投入由于家园合作活动的组织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但囿于没有专项经费,无法经常地、有效地开展大规模的家园互动活动,在一定程度制约了家园共育工作的开展。
6.社会支持参与不足家园合作教育的宣传不够,社会认知和支持力度还很低。
三家园同步、同向共促幼儿发展(一)幼儿园方面,要主动沟通、平等合作,探索新型的家园合作教育模式。
所谓家园合作是指幼儿园和家庭都把自己当作促进儿童发展的主体,双方积极主动地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通过幼儿园与家庭的双向互动共同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
《规程》第四十一条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主动与幼儿家庭配合,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向家长宣传科学保育、教育幼儿的知识,共同担负教育幼儿的任务。
”幼儿园是专业的教育机构,幼儿教师是专职的教育工作者,她们懂得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掌握科学的幼儿教育方法。
因此,幼儿园方面与家长主动沟通、平等合作,共同探索新型的家园合作教育模式便责无旁贷。
1 要树立大教育观,主动与幼儿家庭进行联系和沟通。
让幼儿家长了解幼儿园的办园方针、教育情况和教育要求,取得家长们的配合与支持,利用家长资源共谋划策;让家长深入幼儿园与教师、幼儿互动,增进交流沟通;同时,还要向家长普及科学育儿和家庭教育知识,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指导家长遵循家庭教育的基本规律,提高教育能力,以便家园配合,形成合力,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
2 要积极开展针对性、实效性强的家园互动活动。
为了使家园合作活动不流于形式,幼儿园要长期向家长开放,请家长直接参与幼儿园的工作。
要在充分掌握家长教育需求,了解幼儿在家学习和生活习惯的基础上,针对幼儿不同年龄层次特点,有的放矢地组织开展家园互动活动。
通过各种活动让家长走进幼儿园,主动参与到互动活动中来,鼓励每一位家长去观察和讨论自己孩子的成长问题,使家长获得成功的教育体验,改变以往的被动参与局面,让家长愿意参与幼儿园教育,逐步转化为幼儿园的合作伙伴和教师的良师益友,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家园合作。
3 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提高教师素质是提高家园合作教育质量的关键。
教师在家园合作指导过程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因此教师不仅要掌握幼儿教育的理论,还要熟悉并把握一套有效的指导家长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
在平时家园合作工作中,教师必须充满爱心、诚心、责任心,树立良好的服务观,让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在温馨的环境中成长,了解教师工作的繁琐和辛劳,从而激发他们对幼儿园教育工作的理解,以此赢得家长的尊重和信任,为家园合作架起桥梁。
(二)家庭方面,家长要不断提升素养,主动参与家园合作家园合作的重要内容是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改善家长的教育行为、教育方法,优化家庭环境。
因此,幼儿家长要通过多看书学习、多参与实践、多总结摸索的过程,不断学习科学育儿和家庭教育知识;要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的不可替代性;要端正与更新家教观念,树立使孩子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和谐发展的思想,遵循幼儿身心特点和科学规律,坚持严爱结合、正面教育,并做到以身作则、教育一致,只有这样才能与幼儿园教育同步,才能收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三)社会方面,要更多地配合、支持家园合作教育的开展建议社会各界要加强对家园合作教育的宣传,增进人们的认知和理解,动员全社会力量关心支持家园合作教育;有关政府部门要从政策、资金、管理等各方面尽可能地为家园合作活动的开展提供前提保障,在幼儿园、生活社区等地方新建一批具有规模、影响力的少年儿童活动场所和实践基地,方便家园合作教育活动的开展。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
”它将幼儿教育的两个主体有机的整合到了一起,可见家园合作意义的深远。
只有形成合力,才能促进幼儿健康、快乐的发展。
三、接送孩子的家长老龄化现在很多的家长工作较忙,没时间接送孩子,平时接送孩子和教育孩子的任务就落在了爷爷、奶奶、公公和婆婆及保姆的身上。
由于隔代亲,使得许多爷爷、奶奶对孩子是有求必应,对于孩子该自己做的事情也包干代替了,还生怕孩子在幼儿园里受了委屈,也生怕孩子在幼儿园里受了一点小伤,这样不许玩那样不许耍,衣服不许弄脏了等,这样使许多的孩子养成了不爱劳动、胆小怕事和自私的毛病;保姆带的孩子弊病就更多了,他们在家里本来就没有地位,孩子根本就不会听他们的,因此保姆也就只好顺着孩子任其自由了。
再者,由于上述人员接受新东西较慢,更别说新的教育理念。
因此,老师和他们的沟通就比较困难。
鉴于在“家园合作”中出现了上述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做呢?结合我们园的工作实际,我们做了以下工作以增进家长对我们工作的了解和给予我们工作的支持和配合。
一、提升家长教育理念,丰富家教知识。
1、开设家园共育栏目我园在每个班上都开设有家园共育这一专栏,其中的内容很丰富,有我们每周的课程安排、有向家长宣传科学育儿的知识、有幼儿在园的各方面表现情况、有育儿论坛......让家长及时了解班里的教学情况和要求,及时了解孩子的表现,以便配合教育。
同时还可丰富一些育儿常识。
2、家长座谈会我园每学期至少要召开两次家长座谈会,在座谈会上老师和家长都有发言的机会,首先是教师向家长宣传科学育儿知识和平时我们应对孩子提出的一些近期目标,然后是家长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教师做好记录,如有时间当场可解释家长心中的疑问,我们认为在家长座谈会上老师的组织是很关键的,特别是老师的发言应正规不要有太多的口水话,语言要精要简,但一定要把你想表达的意思讲清楚,让家长听明白,那对于家园合作工作就好做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