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家园合作的问题和措施研究的文件综述——李秋锦

合集下载

家园合作共育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家园合作共育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家园合作共育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一、存在的问题。

1. 家园合作共育意识不足。

家园合作文献综述报告

家园合作文献综述报告

虞婧、王金清、李梦君、曹平平、汤成麟关于家园合作的文献综述报告【摘要】家园合作并非新话题,一直以来,幼儿园都非常重视家长工作与家庭工作,但这种家园合作或多或少带有“幼儿园中心”的倾向.因此,家长工作往往变成了教育家长,配合变成了支配,一些来自家庭方面的反馈信息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家庭和幼儿园还存在一些教育价值观和教育要求方面矛盾的冲突,需要协调。

我们通过阅读大量文献,概括出了近年来有关家园合作的研究现状和有效地家园合作方式。

以期对家园合作有一个更加深入的认识。

关键词:幼儿园、家长、家园合作的现状、家园合作的方式一、相关概念界定1、家长狭义的“家长”专指儿童的父母。

广义上讲,指在儿童家庭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所有成年人,比如对儿童成长、教育都起重要作用的(外)祖父母和儿童的看护者等。

本文取广义上“家长”的定义。

2、合作中外学者对此做出了不同的阐释.张韵(2009)通过《现代汉语词典》,将其解释为:“为了共同的目的一起工作或共同完成某项任务。

”我国社会学家认为,合作是“人们在从事某一项工作时的联合行动",合作是社会互动中,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为达到对互助各方都有某种益处的共同目标而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

美国教育家指出,合作是“通过共同努力达到共同的目标',在合作性活动中,个人追求的是既利于他自己,也利于其他组员的结果.美国学前教育专家认为,合作是“一起工作,帮助别人”。

“合作”强调人们为最大限度地获得彼此利益,最低限度地控制共同的花费而共同活动。

“合作”的双方或几方地位是平等的,也没有主次之分.3、家园合作张帆(2005)将家园合作解释为幼儿园和家庭(含社区)都把自己当作促进儿童发展的主体,双方积极主动地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通过幼儿园和家庭的双向互动共同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

英语中表达“家园合作’,意思的词有很多,常见的有:,'Parent一teacher collaboration(家长教师合作)”、”Home一school cooperation/school partnership (家校合作)"、”Home一school collaboration(家庭学校配合)”,与之相关的词还有“Parent involving/Parental participation(家长参与)”等等.综上所述,以上定义虽然不尽相同,但是都承认“家园合作”是通过幼儿园和家庭的交流配合和互动,促进幼儿全面、健康的发展。

家园共育存在的问题及策略探析【精品文档】

家园共育存在的问题及策略探析【精品文档】

目录摘要.................................................................... 引言...................................................................一、家园共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家园合作中教师、家长的地位不对等................................... (二)、家园教育的重点不一致.................... .......................... (三)、重视特长教育的培养,忽视身心的全面发展。

........................... (四)、家园双方缺少交流...................................................二、家园共育的方式......................................................... (一)、新生入园期间的家园共育..............................................1、新生家访活动............................................................2、新生人园游戏活动内容及时间处理..........................................3、榜样学习................................................................ (二)、教学活动中的家园共育................................................1、合理利用宝贵的家长资源,带领孩子们贴进生活..............................2、家长开放日活动..........................................................3、邀请家长做志愿者........................................................4、开展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5、邀请家长观摩教师的活动..................................................三、创新家园共育的途径.....................................................(一)、访谈交流——让沟通零距离............................................ (二)、网络平台——让交流更高速。

家园共育:家园合作中的问题及对策

家园共育:家园合作中的问题及对策

家园共育:家园合作中的问题及对策《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

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因此,在教育幼儿的过程中,家园合作是非常重要和十分有必要的。

但在实际工作中,我发现家园合作教育领域还存在一些误区,现提出自己的改进措施。

误区一:家园联系随意性与家长及时沟通是我们的日常工作之一。

多数幼儿园常用的是“对话式联系”即家长接送孩子时进行面对面谈话。

还有一种做法是为幼儿建立“家园对话簿”,随时记录定期下发。

但我们发现,前一种形式易忽略不常由父母接送的孩子,后一种易则设法把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讲清楚,因此就不能及时地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

对策:制定家园约谈表在延续以往好的做法的基础上,我们又制定了“家园约谈”表。

对于幼儿的一些特别情况我们认为有必要较长时间交谈的,就在约谈表该幼儿姓名上标上红心,然后由家长提出约谈时间与教师进行较长时间谈话。

如果家长项与教师约谈就在约谈表上该幼儿姓名上标注绿心并注明希望乐坛的时间,再由教师给予答复。

同时我们还采取每月汇总的方式进行记录,以提高自己多关注那些工作繁忙和不常与教师联系的家长。

“家园约谈表”的出现使家长由被动变为主动,为家长提供了方便,解决了家长与教师希望彼此深入联系又没有合适时间的问题,反映了一种比较人性化的教育思想。

误区二:家长参与盲目性为了方便家长了解幼儿的在园表现以及幼儿院所搞的教育、生活活动,幼儿园经常会举行各种“开放”活动,一般过程是:告诉家长开放的时间和内容,家长按时来观看。

我们认为这种做法往往达不到良好的家园合作的效果。

因为,家长参与活动的目的兴不明确。

对策:教学透明化我园在开展家长开放活动时充分考虑到这一问题,采取了更为科学的方式。

首先通过小报、宣传栏把本次开放的意图告诉家长,让家长指导来看什么;其次,我们还向家长发放评价表,让家长知道怎样看,引导家长参与“指标评价活动”;最后,我们将下发的评价表回收、汇总,把家长反馈通过宣传橱窗公布出来。

浅谈家园合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策略

浅谈家园合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策略

浅谈家园合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策略作者:符静思来源:《广东教学·教育综合》2018年第33期【摘要】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越来越关注,而“家长参与”的问题,一直都是“家园合作”研究中的重点内容。

许多西方国家早在20世纪就已作了大量的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表明家长参与对孩子成长有很大帮助。

基于“家长参与”是“家园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在长期的一线教学岗位上对此进行了研究,以期了解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解決问题的策略。

【关键词】幼儿教育;家园合作;家长参与一、相关概念阐述1.家园合作“所谓家园合作是指幼儿园和家庭都把自己当做促进儿童发展的主体,双方积极主动地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通过幼儿园与家庭的双向互动共同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

”(摘自《〈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根据纲要的对家园合作意义的阐释,不难看出家园合作实质上是联合了两个对幼儿发展影响最深的两个教育场所——家庭和幼儿园的力量,对幼儿进行教育活动。

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家庭与幼儿园双方相互配合与支持,共同为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而努力。

2.家长参与(1)什么是“参与”在《汉语大字典》中,我们不难找到“参”有以下三个意思:①指成三个事物。

②配合。

③加入;参与。

《正字通·盘部》:“参,干预也。

”从“参”字意义的演变得知,“参与”意为“多人共同从事一事,相互配合。

”(2)什么是“家长参与”据所查文献资料得,“家长参与”的全称为“家长参与儿童学习活动”,我们可以把“家长参与”理解为家长作为一种有效的教育资源并积极主动地与其他教育机构或教育者共同参加幼儿的一切教育活动。

二、家园合作的重要意义幼儿教育不但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于受教育者来说,不管是幼儿园、家庭还是社会,都能对其产生重要的影响,也能对其进行教育。

家庭与幼儿园双方之间的相互了解、相互配合与支持,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幼儿素质的关键力量。

浅谈家园合作存在问题与对策

浅谈家园合作存在问题与对策

浅谈家园合作存在问题与对策家园合作是指不同家庭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协作和团结,以创造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

在这个过程中,家庭成员需要相互支持、互相理解和相互配合,以建立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

家园合作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能阻碍着家庭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合作。

本篇文章将就家园合作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一些有效的对策来解决这些问题。

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不畅是家园合作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现代社会中,很多家庭成员都有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导致大家的时间都被分散开来,很难有时间坐下来好好交流。

一些家庭成员可能会因为工作或学业等原因而心情烦躁,导致沟通时情绪不稳定。

这样一来,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就会变得困难,影响了家园合作的质量。

针对这个问题,家庭成员可以尝试一些方法来改善沟通。

可以每天设立一段时间,让家庭成员坐下来好好交流一下。

这样可以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了解和信任,有助于解决一些家庭问题。

家庭成员也可以学习一些沟通技巧,比如倾听对方的观点,表达自己的想法,以及尊重对方的意见。

通过改善沟通,可以增强家庭成员之间的合作意识,促进家园合作的发展。

家庭成员之间存在的矛盾和矛盾也是家园合作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

家庭中不同的家庭成员拥有不同的个性、需求和价值观,这使得他们之间的需求和意见可能存在冲突。

一些家庭成员可能因为某些原因而产生误解和偏见,导致彼此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张。

这样一来,家庭成员之间容易产生矛盾和矛盾,影响了家园合作的顺利进行。

针对这个问题,家庭成员可以尝试一些方法来解决矛盾和矛盾。

可以建立一个诚实、开放的交流环境,让家庭成员可以坦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家庭成员也可以学会接纳和尊重彼此的差异,理解他人的需要和想法。

通过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和关系,可以减少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和矛盾,有助于家园合作的顺利进行。

家庭成员之间存在的责任分工不明确也是家园合作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家庭中,不同的家庭成员可能会承担不同的责任和任务,而有时候责任分工不明确会导致一些问题的出现,比如重复劳动、任务延误等。

家园共育中的问题文献综述

家园共育中的问题文献综述

家园共育中的问题文献综述
家园共育是指学校和家庭共同育人的一种教育模式,旨在促进
学校和家庭之间的紧密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这种教育
模式在理论上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但在实践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通过文献综述的方式,探讨家园共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
相应的解决方案。

首先,家庭和学校之间的沟通不畅是家园共育中的一个普遍问题。

许多家长和教师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导致信息传递不畅、理解不足,影响了学生的教育效果。

研究表明,建立家校互动平台、定期召开家长会议、加强教师家访等措施可以有效改善家校沟通不
畅的问题。

其次,家庭和学校在教育理念和方法上的差异也是家园共育中
的一个障碍。

许多家长和教师在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上存在分歧,
导致了教育工作的不协调和不一致。

因此,有必要加强家校教育理
念的交流和对话,促进双方在教育方法上的共识,以实现家园共育
的目标。

另外,家庭和学校在教育资源和支持上的不平衡也是家园共育
中的一个问题。

一些学校和家庭缺乏必要的教育资源和支持,导致
了学生在家庭和学校之间的教育资源不均衡。

因此,有必要加强对
学校和家庭的资源支持,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以实现家园共
育的公平和公正。

综上所述,家园共育在实践中面临着诸多问题,但通过加强家
校沟通、促进教育理念和方法的交流、加强教育资源的支持等措施,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促进家园共育的良性发展。

希望未来能够
有更多的研究和实践,进一步完善家园共育的理论和实践,为学生
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家园合作文献综述提纲模板

家园合作文献综述提纲模板

家园合作文献综述提纲模板家园合作文献综述。

一、引言。

1. 家园合作的概念和意义。

2. 家园合作在教育领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二、家园合作的理论基础。

1. 家园合作的定义和内涵。

2. 家园合作的相关理论,社会文化理论、生态系统理论、家庭教育理论等。

三、家园合作的实践模式。

1. 家园合作的实施策略。

2. 家园合作的具体实践模式,家校合作、社区教育、家庭教育等。

3. 家园合作的实践案例分析。

四、家园合作的影响因素。

1. 家庭因素,家庭教育水平、家庭经济状况、家庭文化背景等。

2. 学校因素,学校管理、师资队伍、教育资源等。

3. 社会因素,社会支持、社会环境等。

五、家园合作的效果评价。

1. 家园合作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

2. 家园合作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

3. 家园合作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

4. 家园合作的效果评价方法和指标。

六、家园合作的挑战与对策。

1. 家庭教育观念的差异。

2. 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困难。

3. 家园合作的有效途径和对策。

七、结论与展望。

1. 家园合作的意义和作用。

2. 家园合作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3. 未来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结语。

本文对家园合作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和分析,旨在探讨家园合作在教育领域的重要性和实践策略,为促进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良好合作关系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希望本文能够对相关研究和实践工作有所启发和促进。

科研论文:浅谈家园合作的困境及其对策

科研论文:浅谈家园合作的困境及其对策

科研论文:浅谈家园合作的困境及其对策浅谈家园合作的困境及其对策摘要:幼儿从家庭进入幼儿园,幼儿家庭和幼儿园作为影响幼儿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之间开始形成一种特殊的关系——家园关系。

本文主要论述了研究家园合作这一课题的原因,及随着经济的发展,教育不断地进行着改革和深化,学前教育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

本文还谈到家园合作是幼儿园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主要方式。

其中提到家园合作的概念,列举家园合作的主要方式,并针对列举的这些方式提出问题。

接着,根据问题提出对策及建议,从而得出分析结论。

关键词:幼儿园家园合作合作模式问题分析一、引言研究起因随着经济的发展,教育受经济发展的多方面影响影响,不断地进行着改革和深化,其中学前教育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

[1]广义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

幼儿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是对幼儿实施教育的两种主要方式。

幼儿园教育之父,福禄贝尔说过:“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操纵在掌权者的手中,倒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手中。

”[2]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指出:“幼儿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单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儿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必须两方面结合才能取得充分的成效。

”[2]作为对幼儿实施教育的两个主要环境——家庭和幼儿园,如果行动不一,出现双重标准,就会给幼儿的发展造成不良的影响。

只有相互合作,行动一致,坚持相同的原则,向幼儿提出同样的要求,实现标准一致性,才能形成教育合力,最终实现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展。

二、何谓家园合作家园合作就是幼儿园和家庭都把自己当作促进幼儿发展的主要力量。

双方主动积极寻求配合,相互支持和相互了解,通过家庭与幼儿园的这种双向的互动达到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1]在我国关于家园合作的研究是从大概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的,到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初,我国的教育机构逐渐开始开始认识到要积极寻求和家庭的主动配合,九十年代到现在,特别是《纲要》颁布以后,家园合作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家园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家园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家园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作者:李静萍来源:《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2年第12期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家园合作已经成为幼儿园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幼儿自身发展及社会发展对幼儿园提出的要求,但是在实际合作中存在着缺乏家园合作的环境,幼儿园教师和家长角色定位不正确等问题,因此如何通过家园合作,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本文通过分析佛山市幼儿园家园合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幼儿园;家园合作;家长;对策中图分类号:G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34-0164-02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简称《纲要》,下文同),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

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家长工作是幼儿园管理的重要内容,良好家长工作不仅可以使家园双方建立有效的合作关系,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而且也能够有利于幼儿园的生存和发展。

本文通过了解佛山市幼儿园家园合作的现状,找出影响其发展的问题,并提出改善家园合作效果的建议,使幼儿园家园合作发挥最大的效益,以促进佛山市幼儿教育全面和谐的发展。

一、佛山市幼儿园家园合作中存在的问题1.缺乏家园合作的资源。

首先,幼儿园和家长都有家园合作的意识,但家园合作缺乏计划性。

在佛山,不论公办园还是民办园都能认识到家园合作的开展对幼儿园教育的效果有促进作用,但是在实际的家园工作开展中,因幼儿园重视不够,教师因受认识上的局限,使得多数园所家园工作缺乏规划,即使有一定规划,在实行中也往往不能落实执行,令家长感到混乱。

其次,缺乏对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培训。

很多幼儿园教师知道家园合作的意义,但是具体怎么去执行、如何执行却缺乏有效的方法。

通过走访发现,只有少部分的公办幼儿园为教师举办过专业的培训班,但是很多内容都是一些技能方面的培训,跟家园合作有关系的培训少之又少。

论家园共育的有效措施文献综述 2

论家园共育的有效措施文献综述 2

论家园共育的有效措施文献综述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

在育儿的过程中家园共育是是十分重要的的。

但在实际工作中,家园合作教育领域还存在一些误区,实践证明幼儿园在园幼儿认知发展的个别差异与家庭教育联系更为密切。

幼儿的健康成长应依靠幼儿园、家庭以及社会的相互作在幼儿的成长中起到想法十分重要的作用。

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通过查阅了相关的文献,对家园共育研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以及家园共育的有效措施以及家园共育的重要性做一综述要研究学前儿童家园共育存在的问题及教育对策首先要了解我国学前家园共育的情况,分析目前存在的家园共育的普遍问题并找出有效的措施一、家园共育的重要性近年来通过研究发现了家园共育的重要性,在幼儿身心发展、以及幼儿园的认知发展与所在的家庭环境和幼儿园环境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幼儿健康成长只单纯的依靠幼儿园是往往不够的,它需要家庭和幼儿园之间的密切合作联系,同时也需要社区的配合。

因此家庭和幼儿园之间对幼儿的整体发展是相当重要的,幼儿园不仅要主动的联系家庭使家庭认识到家园共育的重要性,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家长之间也要主动配合幼儿园关怀当代幼儿的身心发展,共同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

有专家学者在研究调查的过程中表明以下四种家园共育的教养方式对幼儿个性发展的重要性。

(一)民主型民主型的幼儿性格活泼开朗乐于助人,兴趣爱好广泛,做事有恒心和毅力,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平等的与父母沟通。

善于发表自己独立的见解。

这样的教养方式有利于孩子健康的成长,促进幼儿个性的形成,使幼儿更加的自信且有利于幼儿探索能力和求知欲望的提高。

(二)专制型专制型的教养方式使幼儿长期的接受被动和受管制的状态因此会表现为依从、孤僻和缺少自信心。

反之则表现为逆反、冷漠更有甚者会出现攻击性行为。

(三)溺爱型溺爱型教养方式会使幼儿以自我为中心,不顾他人的感受,自私,如果不满足其愿望常常用耍无赖或者撒娇的方式来获取他人的关注,情绪控制差,不懂如何正确友好的和小朋友们相处。

家园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研究

家园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研究

家园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研究【摘要】随着社会对学前儿童家园合作的逐渐关注,对该问题的研究成为学前教育领域的热点之一。

本研究通过对老师和家长们的访谈,结合参与式观察法来了解幼儿园中家园合作的现状,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

结果表明,家园合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教师与家长的关系不够平等;家园之间的合作还停留在表浅水平和家园合作中家庭与幼儿园的责任不明确。

根据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结合教师、家长的建议提出相应解决策略。

通过各种途径,让幼儿园与家庭建立一种合作、互补的关系,逐步唤醒家长的主体意识,真正携手共同担负起教育幼儿的任务。

【关键词】家园合作;问题;策略【Abstract】The study of the issue has become one of the hotspot in the pre-education with the public concern on home-school co-operation increasingly. Through the interview between teachers and parents, combined with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method to understand the actuality and analyze the problems. The existing problems are mainly as follows: the imparity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parents; the co-operation remains at the superficial level and the responsibilities of kindergarten and family are ambiguity. Analysis of the causes based on the knowledge, the solution that recommended combined with the advice of teachers and parents. Through various means which make kindergarten and family to establish cooperative and complementary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arents and kindergarten to gradually wake up the consciousness of main body, truly work together to take on the task of cheaper 's education.【Keywords】Homeland cooperation;Problem;Strategy目录目录 (2)前言 (3)第一部分文献综述 (6)第二部分幼儿园家园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8)一、教师与家长的关系尚不够平等 (8)(一)教师始终处于权威地位 (8)(二)家长参与被动性 (8)(三)家长接受沟通的机会不均等 (8)二、家园之间的合作还停留在表浅水平 (9)(一)家长、教师各行其道 (9)(二)家园合作流于形式 (9)三、家园合作中家庭与幼儿园的责任不明确 (9)(一)幼儿园对其在家园合作中的角色认识有失偏颇 (9)(二)家长对其在家园合作中应该担任的角色意识不够 (10)第三部分家园合作问题形成原因探析 (10)一、内在的天性 (10)(一)自我心中的担忧 (10)(二)交流中的因素 (10)二、外在的因素 (11)(一)时间问题 (11)(二)教师的工作状态 (11)(三)管理政策 (11)第四部分加强家园合作的策略 (12)一、树立新观念,强化合作意识 (12)二、幼儿园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促进家园合作向更深层次的发展 (12)(一)创设沟通环境,尊重和信任家长 (12)(二)家园沟通个别化 (12)(三)引导家长参与合作共构幼儿园活动 (13)三、提高家长教育水平和参与意识 (13)(一)引导家长进行角色的转变 (14)(二)提高家长参与合作的能力 (14)(三)引导家长由外行逐渐变成内行 (14)(四)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 (14)附录:访谈提纲 (15)谢辞 (16)参考文献 (17)前言一、研究问题的提出当前,家园合作是学前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学前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园沟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文献综述

家园沟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文献综述

家园沟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文献综述家园沟通是指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学校和家庭是孩子成长的两个最重要的环境,所以加强家园沟通,为孩子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是学校和家庭共同的责任。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家园沟通所面临的问题也不能被忽视,本文将分析家园沟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一、家庭繁忙导致沟通不畅家庭繁忙是当前社会的一个常态,父母忙于工作,孩子忙于课业和兴趣班,时间都被占满了。

这就使得家长和老师难以互相交流沟通,学校也难以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情况。

同时,缺乏沟通会使得家长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状况了解不足,无法及时发现孩子的问题。

对策:建立良好的交流平台建立良好的家园交流平台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手段。

学校应该通过微信群、电话、家访等多种方式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和沟通,通过家长会、家长讲座等活动增强与家长的互动和交流。

同时,老师应该多了解家庭的情况,更好地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增进教育者和家长之间的互信和理解。

二、学生和家长对学校沟通方式不满意对于学生和家长而言,学校的沟通方式可能并不是他们期望的。

例如,有些学生和家长可能更喜欢直接的面对面沟通,但学校却更倾向于通过邮件或网站来传递信息。

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信息的流通。

对策:多样化的沟通方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校应该建立多样化的沟通方式,以满足不同学生和家长的需求。

例如,设置在线沙龙,以便学生和家长在线互动;创建微信群用于发布学校通知和交流。

此外,学校应该在沟通方式上充分考虑家长和学生的需求,以更好地建立家园沟通。

三、缺乏共识时难以进行家园沟通在家园沟通中,如果家长和学校缺乏共识,则难以进行有效的沟通。

例如,某些家长可能不同意学校的教学方法或者安排,但是对学校的看法不愿意以平等的心态进行沟通。

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家校矛盾,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对策:加强家园沟通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校应该加强家园沟通,增进家校沟通的互信和共识。

浅谈家园合作存在问题与对策

浅谈家园合作存在问题与对策

浅谈家园合作存在问题与对策家园合作是指在建设社区、小区、村庄等居住地的过程中,居民和相关组织合作共同管理和维护居住环境的行为。

家园合作的实施可以使居民的居住环境得到改善,社区管理得到优化,促进居民之间的沟通和合作。

在实际操作中,家园合作也会出现一些问题,有时甚至会引发纠纷和冲突。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有必要深入探讨家园合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家园合作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有很多,首先是居民之间的意见分歧。

不同的居民对家园合作的理解和期待有所不同,导致很难达成共识。

其次是管理和运营的困难。

对于家园合作,需要一个专门的管理团队来协调、推进和监督合作。

由于管理团队的不专业或者管理经验不足,导致管理和运营出现问题,也给家园合作带来困难。

再有,利益分配的问题也是导致家园合作出现问题的原因之一。

当家园合作涉及到资金投入和收益分配的时候,往往会引发不同居民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需要加强居民之间的宣传和培训。

通过宣传和培训,可以增强居民之间的认知,提高对家园合作的认同感,减少意见分歧。

应该建立一个专业的管理团队。

管理团队应该包括专业的社区管理人员、业主代表和相关的政府部门代表,共同协作管理社区事务,保障家园合作的顺利运行。

再有,需要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可以通过调查和研究,制定出合理的资金投入和收益分配的机制,让每个居民的利益得到保障,减少因利益分配产生的纠纷和冲突。

还需要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和制度。

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可以为家园合作提供一个明确的依据和规范,减少合作过程中出现的纠纷和冲突。

并且,还可以加强对家园合作的监督和评估。

通过加强对家园合作的监督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进,推动家园合作的顺利发展。

家园合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和建议,来促进家园合作的顺利发展。

家园合作研究综述

家园合作研究综述

家园合作研究综述
《家园合作研究综述》
家园合作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模式,它将家庭、学校和社区联系在一起,以改善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社会发展。

近年来,许多研究者对家园合作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以探索它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研究发现,家园合作可以改善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改善学生的学习习惯,增强学生的社会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参与度,改善学生的社会行为,增强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改善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此外,家园合作还可以改善家庭教育水平,提高家长的教育意识,增强家长的教育能力,改善家庭教育环境,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增强家庭教育效果,改善家庭教育方式,提高家庭教育效率,增强家庭教育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家园合作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模式,它可以改善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社会发展,提高家庭教育水平,改善家庭教育环境,提高家庭教育质量。

因此,家园合作应该得到更多的重视和支持。

《家园沟通中的问题及其改善策略》阶段性研究报告

《家园沟通中的问题及其改善策略》阶段性研究报告

《家园沟通中的问题及其改善策略》阶段性研究报告一、课题概况2014年1月我校申报的保教课题“家园沟通中的问题及其改善策略”正式立项。

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园务会的领导下,经过全体课题组成员的不懈努力,半年来经历了课题准备、实验、第一阶段总结阶段,现在对课题研究第二阶段的操作进行回顾与反思。

(一)、课题研究目标总目标:本课题旨在以陈鹤琴家庭教育思想为指导,建立具有目的性、针对性、适宜性的家园沟通计划,积累梳理适宜的沟通方式,分配拓展好全体与部分、个别对象的沟通时空,从而形成有效的沟通方法和策略。

同时,提高家长的科学育儿水平,使家长成为合格的教育者.具体目标:(1)针对小、中、大三个年龄段的家长,探索其共性和个性的心理需求特点。

(2)发现家园沟通的技巧,构建家园沟通的操作框架。

(3)促进家园良好互动,形成良好的教育生态。

(4)提高家长科学育儿的能力,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5)构建一个完整的信息技术网络家园沟通平台。

(二)、课题研究的背景孩子上幼儿园以后,教育孩子的责任家长往往依赖于幼儿园,但家长仍然是孩子教育的最主要影响者,现在许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有自己的想法、做法,其中有一些是和幼儿园老师的观念是不同的,甚至是完全相反的.我们面对的是有思想、有情感,又有着不同生活、文化背景的各种各样的家长,而教师自己也是如此,这中间存在着太多不定的因素.因此,如何做好家园沟通,共育孩子,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它没有固定的模式,却有着无穷的学问。

我们都知道最好的教育是家长的教育与幼儿园的教育产生合力,从而产生最大的教育价值,《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明确指出:“家庭是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所以,作为幼儿园教师,除了教育好孩子之外,还有一个责任就是与家长进行不断的、充分的沟通,在相互了解、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基础上,产生教育的合力.因此,探索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有效方法,提高教师与家长沟通的能力,对提高教师的教育素质是不可缺乏的一个方面。

浅谈家园合作存在问题与对策

浅谈家园合作存在问题与对策

浅谈家园合作存在问题与对策家园合作是指家庭与学校之间的合作,旨在共同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家园合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沟通不畅、互相信任不足、合作意识淡薄等等。

本文将从这些问题的表现以及对策出发,探讨家园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家园合作存在的问题之一是沟通不畅。

学校与家庭之间由于信息交流不畅导致了孩子的成长与发展方向不一致。

学校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主要集中在家长会和家长信,而这些渠道并不能完全满足沟通的需求。

双方之间的信息交流不及时、不清晰,甚至有时候教师态度欠缺等等,都会导致家园合作的不顺畅。

家园合作中互相信任不足也是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

学校和家庭之间缺乏真诚的信任,很多时候家长会怀疑学校的教学质量,而学校也会怀疑家长的教育方式。

这种不信任会导致矛盾的产生,进而影响了孩子的成长。

还有一些家庭由于疏于家园合作,导致合作意识淡薄。

一些家长由于工作繁忙或者其他原因,往往对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了解不多,也不愿意和学校进行交流。

这就很容易造成家庭和学校之间的分歧,影响孩子的学习和成长。

那么,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如何来解决呢?首先要加强家校沟通。

学校应该建立起一套有效的沟通机制,比如在家长会、家庭作业本的反馈、家长信、电子邮件、微信等,及时向家长传达学校教育理念和教学管理要求。

家长也应该积极配合学校,多关注学校的教学动态,与老师建立起良好的互信关系,并且主动与学校进行交流。

其次是要加强相互信任。

学校和家长之间应该增加信任的基础。

学校应该尊重每一个家长,听取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积极解决家长的疑虑,保持透明化的管理。

家长也要对学校的工作表示信任,多了解学校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管理,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

最后是要加强家庭对家园合作的重视。

家长要意识到,家园合作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不能因为工作繁忙或者其他原因而忽视了与学校的合作。

家长应该经常关注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多与学校保持联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学习动态,并积极参与学校的相关活动。

家园合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3)

家园合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3)

家园合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摘要儿童作为一个国家未来的希望,相应的幼儿教育更是整个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随着社会的逐渐发展与进步,现如今的幼儿教育也已日渐完善。

今天的幼儿教育,已形成了以全面培养幼儿素质为核心,以促进儿童健全人格为目的的教育发展模式。

其中家园合作更是在幼儿教育模式中脱颖而出,它完美的将家长、幼儿与教师三者紧密联合在一起,三者通过家园合作的模式三向互动,能给儿童带来极好的体验,健康快乐的成长。

家园合作模式能够将幼儿家庭与幼儿园之间紧密的结合起来,使幼儿对幼儿园不在产生上学的感觉,而是当做了另一个家,幼儿园的小伙伴也被当做了彼此之间的兄弟姐妹。

随着时代的发展,家园合作的幼儿教育模式也被迅速推广,并对我国的幼儿教育事业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随着家园合作的推进,随着而来的也会产生一些相应的问题。

其中最突出,也是影响最广泛的问题就是幼儿的主题地位与家庭的不平等,严重的滞了整个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进度。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详细的统计了现今的家园合作模式下,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并对其进行了认真的研究与总结,对此我们也提出了改进的措施。

关键词:家园合作;学前教育;现状;对策AbstractAs a country's future hope, the corresponding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is a problem that the whole society pays close attention to. With the gradual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the society, the current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has also been gradually improved. Today's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has formed an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model with the core of comprehensively cultivating the quality of young children and promoting the healthy personality of children.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home and the garden is in the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mode. It perfectly combines the parents, the children and the teachers. The three interact through the mode of home cooperation, which can bring excellent experience to children. Happy growth.The home-based cooperation model can closely integrate the children's familyand the kindergarten, so that the children do not feel like going to school in kindergarten, but when they do another home, the kindergarten partners are also treated as brothers and sister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the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model of home cooperation has also been rapidly promoted, and has played a good role in promoting the cause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in China. With the advancement of home cooperation, there will be some corresponding problems. Among them, the most prominent and the most influential problem is the child's theme status and family inequality, which seriously stagnate the progres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ntire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Through questionnaire survey, we have detailed statistics on a series of problems arising from the current home cooperation model, and have carried out serious research and summary on them. We have also proposed improvement measures.Keywords: home cooperation; preschool education; status quo; countermeasure目录摘要 (1)Abstract (1)一、绪论 (4)(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4)(二)研究内容及方法 (4)(三)相关概念界定 (4)二、文献综述及启示 (5)(一)国内研究现状 (5)(二)国外研究现状 (6)三、家园合作开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4)(一)家园合作开展基本情况 (7)(二)家园合作开展存在的问题 (10)1.双方态度积极但效果不明显 (10)2.多种合作形式使用存在表面化 (11)3.家园合作的内容片面化 (12)四、优化幼儿园家园合作工作的对策 (13)(一)树立科学的家园合作观念 (13)(二)落实多样化家园合作形式 (13)(三)提高家园合作针对性 (14)五、结论 (14)参考文献 (15)一、绪论(一)研究背景及意义幼儿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个谚语较为形象的形容出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家园合作的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

家园合作的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

家园合作的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摘要:现代幼儿教育里,家园合作教育模式是一种相对较新的、内涵更加丰富的教育模式。

这种模式的理念是幼儿的教育不仅仅是幼儿园的责任,更是家长的责任,幼儿的教育需要幼儿园与家庭共同合作完成,本文通过研究当前家园合作的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比如提高老师与家长对家园合作模式的认知,加强家长与幼儿园的双向沟通,完善幼儿园家园合作的相关制度等等方面上的措施,为加强家园合作提供借鉴,为提升家园合作的水平,提供实践参考意义。

关键词:幼儿园;家园合作;问题;策略;一、家园合作现状分析家园合作的教育模式已发展多年,这种幼儿园跟家庭合作的教育方式已经得到教育界及社会的普遍认可,很多家庭也愿意配合幼儿园,家长积极参与,跟幼儿园共同努力开展这种教学模式,家长很积极地参与进去[1]。

但是,虽说幼儿园家园合作的模式发展有多年了,能被家庭认可并愿意真正参与进来的还是少数,通过在网上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并结合本人实际地幼儿教育工作经验来看,幼儿园家园合作的方式存在很多问题,反映出家长其实对于这种合作教育模式的认识还是不够充分等。

家园合作教育模式还是需要得到广大家长的认识与重视,真正参与进来,融入其中,做到真正的家园合作,为幼儿的成长与教育共同努力。

二、家园合作的问题(一)家长与老师意识薄弱一方面,是老师的认识上,很多老师片面的认为家园合作就是一项任务,把家园合作的工作当成任务来完成,部分老师认为日常工作就是做好在校期间与幼儿的相处,幼儿放学后就跟老师、跟学校就没有关系了,并不着力去探索与家长的有效沟通,需要到家长参与到的时候就通知家长配合,真正让家长参与进来的并不深入[2]。

另一方面,幼儿家长一直以来存在着认识不到位的误区,他们认为只要把自家儿童送到园方就可以“万事大吉”,自己做好儿童的生活保障即可。

(二)家园合作缺乏实效一是单向灌输多。

幼儿园家园的合作模式更多的是由幼儿园单方面主导推动,在合作的观念、认知、教学模式普及等均是幼儿园单方面的灌输,家长方面是被动式的接受沟通,这种合作合同方式就缺乏双向交流,很难达到目标沟通的效果;其次,许多家园共同完成的教学目标,也演变成单纯的给家长布置任务,使沟通流于家庭作业的模式。

论我国幼儿家园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论我国幼儿家园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论我国幼儿家园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从家庭进入幼儿园,儿童发展中两个最重要的微观系统家庭和幼儿园之间开始形成一个重要的中间环境系统――家园关系。

家园合作是幼儿园教育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不仅是教育的需要,更是幼儿自身发展的需要,这些决定了家长必须和幼儿园合作。

家园合作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结合的一种重要模式。

但是,目前我国的家园合作存在着诸多问题:家长的合作意识不强;幼儿园开展活动时存在“走过场”现象;幼儿园缺少主动联系家长的意识等。

鉴于家园合作中所存在的问题,本研究提出了相关对策。

家长就应该增强合作意识,合理安排自己的工作时间,多与教师进行沟通。

而幼儿园方面也应该正视家园合作的地位,重视家长的作用,加强家园合作的规划性。

另外,政府还应该出台相关政策进行引导。

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保证家园合作的有效实施。

【关键词】家园合作;存在问题;解决策略;重要意义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9-045-0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起始阶段。

”“幼儿园应与家庭、社会密切合作,共同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作为21世纪合格的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应当扮演双重角色,既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又是学前教育机构教师的亲密伙伴,与教师互动合作,协调一致地教育孩子。

作为老师,也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尊重家长,积极主动的和家长沟通。

交流和开展家园合作,既能促进孩子的成长,又能促进家长的自身的发展。

一、幼儿家园合作概念的解读家园合作是通过幼儿园和家庭双方积极主动地相互了解,相互配合,以共同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过程。

所谓“家园合作”就是幼儿园和家庭都把自己当作促进幼儿发展的主体,双方积极主动地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通过幼儿园与家庭的双向互动共同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家园合作是贯彻实施幼教法规的需要,也是家长全面履行教育职责的保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我国幼儿园家园合作的问题和措施
研究的文件综述
前言:家园合作,是指幼儿园和家庭都把自己当作促进幼儿发展的主体,双方积极主动地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通过幼儿园与家庭的双向互动共同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优劣甚至直接影响着幼儿发展的成败。

因此家园合作已成为学前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受到各方面的极大关注。

本文旨在分析家园合作带来的一些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措施,以指导幼儿园和家长共同合作,共建幼儿美好的未来。

搜索情况:通过在万方数据库以家园合作问题为关键词在学术论文的范围内搜索,共找到496篇论文;在期刊范围内搜索,共找到276篇文章。

以下是本人对这些文章整理分析的结果。

正文:
一、当前我国幼儿教育家园合作存在的问题
1.幼儿园家长对家园合作的内涵理解不够
在当今社会潮流大背景下,家长和幼儿园是平等的合作伙伴,双方分工不同,目标一致,地位平等。

然而在教育实践中,家园合作却存在不平等倾向。

教师明显处于地位高的一方。

专业幼教工作者在教育过程中天然占据话语权和优先权,家长的地位、作用处于被贬低和忽视的状态。

(《当前家园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林箐)在缺乏对家长教育需求的考虑情况下,或多或少改变了“本着平等的原则、双向互动、共同促进儿童身心发展”的初衷,给人一种幼儿园“要对家长进行教育”的感觉。

家长被动合作。

家长没能也没能以积极主动地态度与幼儿园共同合作教育孩子。

(《幼儿园家园共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蔡锦兰)很多家长认为教师是教育方面的权威,相比于作为法定的从教人员,受过专业训练的教师,他们认为自己教育幼儿的能力比较薄弱,缺少专业知识,将教育好孩子的希望都寄托在教师身上,甚至消极期待和等待老师的建议。

2.实际开展家园合作教育工作实效性不强
在幼儿园家园合作的教育效果有限。

首先,幼儿园家园合作活动缺乏计划性且形式单一。

在实际的家园工作开展中,因幼儿园重视不够,缺乏对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培训,教师受到认识上的局限,使得家园合作缺乏规划,在实行中往往不能落实执行。

(《家园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李静萍)此外,由于缺乏整体合作计划,组织的不充分,缺乏家长个体参与,使得家园活动流于形式。

即使有的幼儿园家长愿意参与到更多的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去,也很难找到合适的机会融入其中。

其次,虽然幼儿园有邀请家长来园与幼儿游戏,但一般家长都没有时间来参与。

而且有些家长认为,和幼儿一起游戏表现不出在游戏中的乐趣,回家后更不愿意与幼儿一起聊天娱乐,家园合作不够深入,多停留在表面,很少深入到幼儿园教育过程的每个环节之中。

(《幼儿园家园共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蔡锦兰)
除此之外,家园合作没有相应的政策法规保障。

要使家园合作成为一项常规性的工作,需要一种制度。

而要成为一种制度,相应的政策法规保障是必不可少的。

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农村家校合作组织机构松散,机制不完善,多数学校没有统一、正规的农村家校合作组织以及有效地评价机制,而农村教育主管部门对于农村家校合作活动也没有明确的、完善的规定和政策制度的保障,从而使农村家校合作的现状不容乐观。

(《浅议农村家校合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王维斌张朝霞)
二、解决家园合作问题的措施
陈鹤琴先生说过,幼儿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儿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

1.从幼儿园方面
(1)幼儿园多开展亲子活动;亲子活动是促使家长直接参与幼儿园活动最为有效的活动形式。

(《家园合作的必要性及对策》石伟峰)在开展亲子活动时,幼儿园可与家长交换意见,确定双方都认为有意义的活动内容。

同时,幼儿园也给家长带来更多关于正确教育幼儿的知识理论,使家长能做到用理论去指导自己的实践教育,以确保提高幼儿家庭教育的质量。

(2)幼儿园和家长应经常进行够沟通,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家园合作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家长的参与态度。

(《家园合作的必要性及对策》石伟峰)教师应具有通过沟通了解家长的能力,那么与家长沟通就会减少不必要的障碍,交流沟通就会顺畅;且具备不断学习的能力。

要想让家长信服,就要求老师必须不断学习,博学多才,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这样与家长沟通起来才能得心应手。

(《加强教师与家长的有效沟通,促进幼儿健康成长》俞洁)与此同时,教师要会运用语言魅力,取得家长的共识。

在家园交流中,有的家长敢于正视自己孩子的缺点,有的家长则不喜欢听老师说孩子的缺点,尤其是那种告状、诉苦为主的交流形式。

但老师又必须指出孩子的不足。

这就需要在沟通的过程中,让家长明白,谈论孩子的不足,目的是希望得到家长的支持,以便家园共同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样家长就易于接受。

(《幼儿园家园共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蔡锦兰)
(3)幼儿园开展形式多样的家园合作活动;如:以展示幼儿才能和技能为主要目的的活动;轻松愉悦的活动;富有教育意义的参观活动。

这些活动可以让家长亲眼看到自己的孩子正在全面、健康、和谐地成长。

同时,家长在横向、纵向的比较中,会对自己的孩子有一个客观的认识,明确培养孩子的方向。

当然,活动不限于孩子的表现与活动,还可以是家长的能力的展示,可以邀请家长向孩子班上的同学展示他们的特殊才能、技能。

(《幼儿园加强家园合作的策略》孙涛刘虹嘉)
除此之外,使用个别化的沟通方式,例如家园联系册,家访,便条等,为每个孩子建立一本成长档案册,向家长展示能反映孩子发展水平的作品;借助现代传媒手段,传递真切信息。

例如通过网络进行照片或者视频的传递,可以让家长充分了解孩子在园的情况,激发家长对孩子在幼儿园生活情况的兴趣。

2.从家长方面
家园合作的主要目的是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在家园共育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幼儿素质。

同时家长也是最好的合作者,幼儿和家长具有密切的联系。

因此,家长应关注幼儿在园情况,积极与幼儿园配合,转变自身观念,提高认识水平,
提升家园合作。

(《转变家长观念,提升家园合作》林民芳)
家园合作的顺利进行,除了需要幼儿园的不懈努力,家长的积极配合,还需要教育部门加强宣传,完善相关政策制度,起到保障家园合作健康发展的作用。

述评:通过对学者们研究结果的整理,我国家园合作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幼儿园家长对家园合作的内涵理解不够;2.实际开展家园合作教育工作实效性不强;3.家园合作没有相应的政策法规保障。

针对这三方面的问题,学者们主要认为应分别从幼儿园、家长、政府三方面入手解决。

其中,幼儿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家长的配合决定着家园合作是否顺利进行,相关政策法规保障家园合作在不同地区都能够正常、健康进行。

学者们对家园合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研究,为今后更好的进行家园合作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1.《当前家园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林箐
2.《幼儿园家园共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蔡锦兰
3.《家园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李静萍
4.《浅议农村家校合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王维斌张朝霞
5.《家园合作的必要性及对策》石伟峰
6.《加强教师与家长的有效沟通,促进幼儿健康成长》俞洁
7.《幼儿园加强家园合作的策略》孙涛刘虹嘉
8.《转变家长观念,提升家园合作》林民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