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的家》教学设计
2024年语文版《共同的家》教学设计(一年级)
2024年语文版《共同的家》教学设计(一年级)篇一:语文版《共同的家》教学设计(一年级)教学目标:学会3个生字,认识8个字,认识人字头。
练习用( )是( )的家句式说话。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初步懂得应该爱护人和动物、植物生存的环境。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练习用( )是( )的家句式说话,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初步懂得应该爱护人和动物、植物生存的环境。
教学重点:识字,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同学们,今天老师想考考大家,你们知道老师有几个家吗?2.老师呀,有两个家,一个是我的小家,在这个小家里,我有一个和你们一样可爱的女儿,她给我这个小家带来了很多的快乐。
我呢还有一个大家庭,这就是我们这个充满欢笑充满温馨的一(1)班,我非常喜爱我的这两个家。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每个人都爱自己的家,家让我们感觉温暖、感到安全,感到快乐。
不仅我们有家,花鸟虫鱼都有自己的家,你们知道它们的家在哪儿吗?3.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同来学习一首关于家的儿歌。
(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感知文意。
师:范读。
请大家翻开书本第 70 页,听老师读一读,找一找哪几行诗告诉我们花鸟虫鱼的家在哪儿。
你们想不想也像老师一样美美地把这首儿歌读一读呢?师:好!小朋友们自己试着读读课文。
不过,请小朋友们听清老师的要求。
(老师出示朗读要求:把这首儿歌读正确、读流利。
)师:刚才小朋友们读得非常认真。
下面老师来检查一下生字词是否读准了。
(检查学生生字字音掌握情况、检查学生词儿是否连读。
)三、理解感悟,指导朗读1.谁来说说你找到了谁的家?困2.师:谁愿意和老师进行对话练习(用第一句),老师问,你用朗读来回答老师的问题。
师:哪里是白云的家? 生:蓝天是白云的家。
师:蓝天是谁的家? 生:蓝天是白云的家。
师:老师听出来了,蓝天是白云的家。
师:哪里是谁的家?你回答的时候要让别人听出谁和他的家在哪里。
生:(蓝天)是(白云)的家师:谁愿意像我们刚才一样进行对话练习?师:请你和同桌一起进行对话练习。
语文上册《共同的家》教案
语文上册《共同的家》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共同的家》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文章所传达的情感和价值观。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能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朗读能力,能够流畅地朗读课文。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珍惜家庭的情感,增强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共同的家》是一篇描写家庭生活的文章,通过描述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表达了对家庭的热爱和珍惜。
2.2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中所描述的家庭生活情景,体会文章所传达的家庭情感。
2.3 教学难点:能够用适当的语言表达自己对家庭的感受。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教师对课文进行解读,分析课文中的家庭生活情景,引导学生理解文章所传达的家庭情感。
3.2 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家庭的感受,增强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3.3 实践法:学生通过写作、绘画等形式,表达自己对家庭的热爱和珍惜。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家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2 朗读课文:学生齐读课文,体会课文所传达的家庭情感。
4.3 解析课文:教师对课文进行解读,分析课文中的家庭生活情景,引导学生理解文章所传达的家庭情感。
4.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家庭的感受,增强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4.5 总结:教师对课文进行总结,强调家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珍惜家庭。
第五章:作业布置5.1 写作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家庭的作文,表达自己对家庭的热爱和珍惜。
5.2 朗读作业:让学生回家后朗读课文给家人听,增强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课堂评价: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和朗读,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家庭的情感态度。
6.2 作业评价:通过学生作文和朗读作业,评价学生对家庭主题的把握和表达能力。
6.3 学生自评与互评:鼓励学生自我评价,进行同学间的相互评价,促进学生自我提高和团队意识的培养。
语文上册《共同的家》教案
语文上册《共同的家》教案第一章:课题导入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课题《共同的家》的含义,激发学生对家庭的热爱。
2. 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课题《共同的家》的含义。
2. 培养学生热爱家庭的感情。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对家庭的理解和感悟。
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课件或利用黑板,画出一个温馨的家庭场景,如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吃饭。
2. 引导学生观察画面,让学生描述他们所看到的场景。
二、探索家的意义(5分钟)1. 教师提问:“家是什么?”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2. 教师引导学生从家庭的关系、家庭的功能等方面来思考家的意义。
三、分享家庭故事(5分钟)1. 教师邀请几名学生分享他们与家人之间的温馨故事。
2. 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爱。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今天的课堂内容,让学生认识到家庭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表达对家庭的热爱之情。
第二章:家人的爱与关心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家人之间的爱与关心。
2. 培养学生表达对家人的爱和关心。
教学重点:1. 理解家人之间的爱与关心。
2. 培养学生表达对家人的爱和关心。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表达对家人的爱和关心。
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课件或利用黑板,画出家人之间相互关爱的场景,如父母为孩子准备早餐、孩子为父母按摩等。
2. 引导学生观察画面,让学生描述他们所看到的场景。
二、探索家人的爱与关心(5分钟)1. 教师提问:“家人之间的爱与关心是如何表现出来的?”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2. 教师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小事来感受家人之间的爱与关心。
三、分享家庭故事(5分钟)1. 教师邀请几名学生分享他们与家人之间的关爱故事。
2. 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感受到家人之间的爱。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今天的课堂内容,让学生认识到家人之间的爱与关心的重要性。
《共同的家》的教案
《共同的家》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我们共同生活的地球家园,增强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家园的情感。
3. 引导学生学会与同伴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4. 提高学生运用美术工具进行创意表达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学习地球家园的基本知识,如地球的结构、自然资源等。
2. 了解环保的重要性,学习环保的基本方法。
3. 欣赏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
4. 进行团队合作游戏,培养团队精神。
5. 运用美术工具进行创意表达,描绘共同的家。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了解地球家园的基本知识,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培养团队精神。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地球家园的珍贵,主动参与到环保活动中。
四、教学准备1. 课件、视频等教学资源。
2. 美术工具(如画纸、画笔等)。
3. 团队合作游戏道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课件、视频等方式,向学生介绍地球家园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关注地球家园的美丽与珍贵。
2. 新课:讲解环保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环保的基本方法,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
3. 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合作游戏,培养团队精神。
4. 创作:让学生运用美术工具,结合所学知识,描绘共同的家,表达对地球家园的热爱。
5. 总结: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地球家园的珍贵,主动参与到环保活动中。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地球家园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环保重要性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3. 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团队精神的培养。
4. 学生运用美术工具进行创意表达的能力。
七、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地球家园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如环保志愿者活动、自然风光考察等。
2. 邀请环保专家进行讲座,加深学生对环保的认识。
3. 开展地球家园摄影比赛,鼓励学生用镜头记录美好家园。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2.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否需要调整。
《共同的家》的教学教案
《共同的家》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共同的家》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2. 培养学生对家庭、家乡和祖国的热爱之情。
3. 提高学生的朗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 课文主要内容的理解。
2. 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家乡和祖国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一些生僻词汇的理解。
2. 引导学生正确表达对家庭、家乡和祖国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解释生僻词汇。
2. 提问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巩固所学内容。
3.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家庭、家乡和祖国的美好。
五、教学准备:1. 课文《共同的家》及相关资料。
2. 教学多媒体设备。
3. 课文插图或相关图片。
一、第一章节:导入和课文阅读教学内容:1. 引入新课,讲解课文《共同的家》的含义。
2. 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课文所传达的情感。
教学步骤:1. 开场白:引导学生关注家庭、家乡和祖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朗读课文:让学生大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的情感。
教学时间安排:20分钟二、第二章节:课文理解和讨论教学内容:1. 讲解课文中的生僻词汇和难点句子。
2.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讨论家庭、家乡和祖国的重要性。
教学步骤:1. 讲解生僻词汇:逐一解释课文中的生僻词汇。
2. 讨论课文内容: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教学时间安排:20分钟三、第三章节:情感体验和表达教学内容:1. 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家庭、家乡和祖国的美好。
2. 培养学生表达对家庭、家乡和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步骤:1. 情境教学:利用课文插图或相关图片,让学生描述和感受家庭、家乡和祖国的美好。
2. 表达爱意:让学生用词语或句子表达对家庭、家乡和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时间安排:20分钟四、第四章节:课堂小结和作业布置教学内容:1. 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小结。
2. 布置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教学步骤:1. 小结课堂内容:回顾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和学生的表现。
《共同的家》说课 教案教学设计
《共同的家》说课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教学背景与目标1.1 教学背景引入主题:通过观察和讨论,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我们共同生活的地球家园。
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激发他们关爱家园、保护环境的情感。
1.2 教学目标了解地球家园的基本情况,如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
培养学生关爱家园、保护环境的意识。
培养学生合作、创新的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与过程2.1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观察地球家园的图片,了解地球的基本情况。
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家园的认识和感受。
介绍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探讨人类活动对家园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保护环境的方法。
2.2 教学过程引入主题:展示地球家园的美丽图片,引发学生对家园的兴趣和好奇心。
学生分享:让学生依次分享自己对家园的认识和感受,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思考。
教师讲解:介绍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必要性。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人类活动对家园的影响,并提出保护环境的方法和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观察与讨论:通过观察地球家园的图片,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讲解与提问:教师对相关概念和知识点进行讲解,并适时提问,检查学生的理解情况。
小组合作: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和活动,培养合作和创新的能力。
3.2 教学手段图片和视频:展示地球家园的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感受家园的美丽和重要性。
教学PPT:使用教学PPT,呈现知识点和讨论主题,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和思考。
活动材料:提供相关活动材料,如卡片、贴纸等,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进行操作和表达。
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思4.1 教学评价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情况,如发言、讨论等,评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理解度:通过提问和学生回答,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学生合作能力:评估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如沟通交流、协作解决问题等。
4.2 教学反思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学评价,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关注和指导,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共同的家》的教学教案
《共同的家》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情感。
3. 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积极参与环保活动,为保护我们的共同家园贡献力量。
二、教学内容:1. 地球的基本知识:地球的位置、地球的结构、地球的环境等。
2. 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资源的过度开发、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
3. 环保知识与实践:环保的基本概念、环保法律法规、环保行动等。
4. 学生如何参与环保: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用电、绿色出行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地球的基本知识、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环保案例,让学生了解环保的重要性和方法。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从自身做起,参与环保活动。
4. 实践活动法:组织学生进行环保实践活动,如垃圾分类、绿色出行等。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料,如环保法律法规、环保案例等。
2. 准备教学多媒体设备,如PPT、视频等。
3. 准备环保实践活动所需的工具和材料。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地球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环保知识和实践的认知程度。
3. 学生参与环保活动的积极性和实际行动。
4. 学生对环保意识的提升和转变。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地球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对这个共同家园的了解和认识。
2. 讲解地球的基本知识:介绍地球的位置、结构、环境等,帮助学生建立对地球的基本概念。
3. 分析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讲解资源的过度开发、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现象,让学生认识到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重要影响。
4. 讲解环保知识与实践:介绍环保的基本概念、法律法规、行动等,引导学生了解环保的重要性和方法。
5. 学生如何参与环保:讨论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用电、绿色出行等具体做法,鼓励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积极参与环保活动。
七、教学拓展:1. 介绍一些环保组织和活动,让学生了解社会上环保的力量和努力。
《共同的家》的教学教案
《共同的家》的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我们的国家,培养学生的国家观念和民族自豪感。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心家乡的情感,提高学生的乡土情怀。
3. 引导学生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我们的国家: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历史文化等。
2. 我们的家乡:地理特点、风土人情、经济发展等。
3. 环境保护:生态环境现状、环保法律法规、环保行动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国家、家乡的相关知识。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案例认识家乡的特点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教学素材,如图片、视频、案例等。
2. 准备教学PPT,展示教学内容和知识点。
3. 划分学生为小组,准备小组讨论的相关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的地图,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授国家知识:介绍我国的自然资源、历史文化等,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我们的国家。
3. 讲授家乡知识:介绍家乡的地理特点、风土人情、经济发展等,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4. 环境保护教育:分析家乡的生态环境现状,讲解环保法律法规,引导学生参与环保行动。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围绕家乡的特点和环境保护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乡土情怀和环保意识。
6. 总结反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总结教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国家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历史文化等方面的认识程度。
2. 学生对家乡地理特点、风土人情、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了解程度。
3. 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包括环保法律法规的了解和环保行动的参与度。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家乡特色活动,如地方戏曲欣赏、民俗体验等,加深学生对家乡文化的了解。
2. 开展环保实践活动,如垃圾分类、植树造林等,提高学生的环保实践能力。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念和民族自豪感。
《共同的家》的教案
《共同的家》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家庭的基本构成和功能,认识到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
2. 培养学生热爱家庭,珍惜亲情,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3. 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学会在家庭中承担责任和义务。
二、教学内容:1. 家庭的基本构成:父母、子女、祖父母等。
2. 家庭的功能:情感交流、生活照顾、教育培养、社会化等。
3. 家庭价值观:亲情、友情、爱情等。
4. 家庭中的责任和义务:子女对父母的孝顺、父母对子女的关爱和教育、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爱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家庭的基本构成、家庭的功能、家庭价值观、家庭中的责任和义务。
2. 教学难点: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沟通技巧。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家庭的基本构成、功能、价值观和责任义务。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的家庭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家庭中的关系和沟通技巧。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沟通技巧,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家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家庭的基本构成、功能、价值观和责任义务,结合案例进行分析。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沟通技巧,分享讨论成果。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评估他们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思考问题的深度和沟通能力。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家庭结构和功能的了解,以及他们对于家庭价值观和责任义务的认识。
4.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反馈,了解他们的理解和意见。
七、教学资源:1. 教材:《共同的家》教材,用于提供理论知识和案例分析。
2. 幻灯片:制作相关的教学幻灯片,辅助讲解和展示。
3. 视频材料:选择相关的家庭题材视频,用于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和理解。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家庭的基本构成和功能。
《共同的家》教学设计(通用10篇)
《共同的家》教学设计《共同的家》教学设计(通用10篇)《共同的家》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读懂课文内容,初步懂得应该爱护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存环境。
2.练习用()是()的家句式说话。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重点: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
【教学思路】第一,我根据教材特点(句势相同),主要带领学生学习课文第一句蓝天是白云的家。
即引导学生观图说话,读句子提问题,再读句子体会情感。
然后师生一起学习第二句,巩固学习方法。
第二,放手让学生学习土地是禾苗的家,树林是小鸟的家,大海是鱼儿的家,而且提出喜欢哪句就学哪句,把学习的权利全部给学生。
最后集体学习最后一句,突破难点。
并且练习用()是()的家句势说话,分组讨论作诗,延伸了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放学以后,你们都回哪呀?(板书:家)多好呀!我们人人都有一个幸福温暖的家。
那咱们都想想,在这个世界上,除了有我们人类之外,还有什么?它们的家在哪呀?师: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同来学习一首非常好听的关于家的儿歌。
(板书:共同的家)师:谁能读题目?二、学习课文内容1.自读课文。
师出示大屏幕,学生观察,并用一句话表示图上的意思。
学生说时,老师再随机出示图画蓝天是白云的家。
(1)读课文后,回答白云的家在哪儿?(2)体会情感。
再看大屏幕,体会其中的美,用语言表达出来。
这其中可学生试读,教师范读`,同桌互读。
(3)进一步讨论体会蓝天还是谁的家。
2.师生一起学习土地是禾苗的家。
(1)指名读这句话。
(2)学生自由读,也像老师那样自己提个问题。
(3)集体交流,自愿读这句话,提出问题并指名回答。
(4)出示图画,进一步体会。
(5)朗读这句话。
3.自学树林是小鸟的家,大海是鱼儿的家。
(1)师生一起总结学法。
一读,二提问题,三指名回答,四有语气朗读。
(2)学生自学,可喜欢哪句就学哪句。
学会可在小组交流。
(3)集体交流,从以下几方面:第一,树林是小鸟的家,可出图画考学生。
《共同的家》的教案
《共同的家》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家庭的基本成员,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幼儿热爱家庭,珍惜亲情,懂得感恩。
3. 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增进同伴间的交流。
二、教学内容:1. 家庭的基本成员: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等。
2. 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亲子关系、兄弟姐妹关系等。
3. 家庭的作用:温馨的港湾、成长的摇篮、情感的纽带。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认识家庭的基本成员,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2. 教学难点:帮助幼儿理解家庭的作用,培养幼儿热爱家庭的情怀。
四、教学方法:1. 故事导入:通过讲解《家和万事兴》的故事,引导幼儿认识家庭的基本成员。
2. 图片展示:展示家庭成员的图片,让幼儿辨别并说出家庭成员的名称。
3. 情景表演:组织幼儿进行家庭情景表演,增进幼儿对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理解。
4. 小组讨论:分组让幼儿讨论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与互助,培养幼儿热爱家庭的情怀。
5. 手工制作:让幼儿制作家庭成员的手工作品,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讲解《家和万事兴》的故事,引导幼儿认识家庭的基本成员。
2. 展示家庭成员图片,让幼儿辨别并说出家庭成员的名称。
3. 组织幼儿进行家庭情景表演,增进幼儿对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理解。
4. 分组讨论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与互助,培养幼儿热爱家庭的情怀。
5. 手工制作:让幼儿制作家庭成员的手工作品。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家庭基本成员和关系的认识。
2. 通过小组讨论,评估幼儿对家庭作用的理解和对亲情的珍惜程度。
3. 检查幼儿的手工作品,评估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七、教学资源:1. 《家和万事兴》故事书籍或视频。
2. 家庭成员的图片和卡片。
3. 家庭情景表演所需的道具和服饰。
4. 手工制作材料,如彩纸、颜料、剪刀、胶水等。
八、教学准备:1. 提前准备故事书籍或视频,确保播放设备正常运行。
2. 准备家庭成员的图片和卡片,用于教学展示。
一年级上册语文《共同的家》原文及教案
一年级上册语文《共同的家》原文及教案一年级上册语文《共同的家》原文及教案「篇一」教学目标:了解家庭的基本成员及关系。
展示家人共同的活动,体验家庭的可爱。
初步形成对加的归属感。
教学重点:体验家庭的可爱,初步形成对家的归属感。
教学准备:录像、课件、“全家福”照片、歌曲《可爱的家》、图画纸、水彩笔教学过程:一看看听听激发情感1.(多媒体演示)配乐故事《七色光》2.小鸟、马义、小鸡还有小羊,为什么要回家?3.学生回答,教师:因为小鸟倦了,蚂蚁累了,所以它们要回家休息;因为天黑了,所以小鸡、小羊也要回家休息。
家是我们每天都要回去的地方,当我们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和学习,感觉到倦了和累了的时候,我们都会想到回家休息。
4.小朋友,你知道“家”字怎么写吗?(媒体演示书写“家”,教师结合讲解“家”的含义。
)二做做议议初感“家”1.为了适应自己的生活习惯,每一种动物的家都不相同。
小鸟的家筑在树上,蚂蚁的家在树下,小鸡的加搭在鸡窝,小羊的家建在羊圈。
每种动物有自己不同的家,我们小朋友的家在那儿呢?2.介绍自己的家庭地址。
(1)(媒体出示)我住在(2)指名学生介绍。
(3)小组内交流。
(4)自由组对,邀请伙伴来家做客(5)游戏:打电话3.听了大家的介绍,也许有的小朋友想去你家参观,请你告诉他去你家的路线,好吗?4、学生介绍回家路线5、(多媒体出示)放学了,丁丁第一次独自回家,请你帮他设计路线。
(小组讨论)5、生述,老师操作演示。
6、小朋友真聪明,选择了不同的路线。
那你想想,一般情况下,我们会选择哪一条路线呢?为什么?三、看看议议感知“可爱”1、如果这一天,丁丁绕了一个圈子才回到家里,请你们想想,他的爸爸、妈妈会怎么样?为什么?小组讨论,集体交流。
2、老师:一家人在一起,会相互关心,相互照顾,每个人心里都有家人,生活在这样的家庭里真幸福。
老师曾经见过这样一个家庭。
(播放录像)3、小组讨论,这一家子是怎样生活的?4、像这样的例子,小朋友一定都有经历,请你说说你自己的家。
《共同的家》的教学教案
《共同的家》的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我们共同生活的地球家园,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情感。
3. 引导学生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培养他们的生态文明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地球家园的基本情况:地球的位置、大小、地貌、气候等。
2. 人类活动对地球家园的影响: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
3. 保护地球家园的方法:节能减排、绿色出行、垃圾分类、植树造林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地球家园的基本情况,认识到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学会保护地球家园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践行保护地球家园的具体做法。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地球家园的基本情况、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保护地球家园的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环保案例,让学生从中体会到保护地球家园的重要性。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如何保护地球家园展开讨论,培养他们的环五、教学准备:1. 课件: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
2. 教材:准备《共同的家》教材,以便学生上课时跟随教学进度。
3. 活动材料:准备一些环保活动所需的材料,如垃圾分类桶、绿色出行宣传册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地球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地球家园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讲解地球家园的基本情况,让学生了解地球的位置、大小、地貌、气候等。
3. 分析:分析人类活动对地球家园的影响,包括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
4. 讨论:组织学生就如何保护地球家园展开讨论,让学生提出具体的保护方法。
5. 总结:总结保护地球家园的重要性,强调每个人的责任与义务。
七、课堂互动:1. 提问:在讲解过程中,适时提问,让学生积极参与,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2. 小组讨论:分组让学生就某个环保话题展开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 分享: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环保经历或感悟,激发其他学生的环八、实践活动:1. 垃圾分类:组织学生进行垃圾分类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会正确分类垃圾。
《共同的家》的教学教案
《共同的家》的教学教案第一章:家的重要性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家的意义和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和家庭责任感。
提高学生对家庭和睦、和谐的理解。
1.2 教学内容家的定义和意义家庭的角色和功能家庭和睦、和谐的重要性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家的定义、角色和功能。
案例分析法:分析家庭和睦、和谐的例子。
小组讨论法:讨论家庭责任感的培养。
1.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家的意义和家庭责任感的理解。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和家庭观念的体现。
第二章:家庭成员的关系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培养学生对家庭成员的尊重和理解。
提高学生处理家庭成员关系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类型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尊重和理解处理家庭成员关系的方法和技巧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类型和相互尊重的重要性。
角色扮演法:模拟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和沟通技巧。
小组讨论法:讨论处理家庭成员关系的方法和技巧。
2.4 教学评估角色扮演展示:评估学生在模拟互动中的表现和沟通能力。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和处理家庭成员关系的能力。
第三章:家庭规则和价值观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家庭规则和价值观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遵守家庭规则和尊重家庭价值观的意识。
提高学生对家庭规则和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
3.2 教学内容家庭规则的作用和重要性家庭价值观的定义和作用遵守家庭规则和尊重家庭价值观的方法和技巧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家庭规则和价值观的作用和重要性。
案例分析法:分析遵守家庭规则和尊重家庭价值观的例子。
小组讨论法:讨论遵守家庭规则和尊重家庭价值观的方法和技巧。
3.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家庭规则和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和对家庭规则和价值观的遵守情况。
第四章:家庭和睦与沟通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家庭和睦与沟通的关系。
培养学生有效的沟通技巧。
《共同的家》教学设计
共同得家》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共同得家》这就是一首儿童诗,通过用学生熟悉得事物作比,形象地讲述为什么说“地球就是我们共同得家”渗,透了热爱地球就就是热爱自己得家得教育。
全诗共五行,1至4 句按从上到下顺序分别指出“蓝天、土地、树林、大海”就是“白云、禾苗、小鸟、鱼儿”得家。
第5 句就是总结,又就是升华,告诉我们世界上万物虽然都有自己得家,但都生活在地球得怀抱里,地球就是我们共同得家。
二、教学目标:1、指导有感情得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诗歌得内容,感受生活得美好。
3、引导学生进行拓展,让学生学会用()就是()得家这个句式自由创编。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地球就是我们共同得家”。
四、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一篇很美很美得小诗《共同得家》,今天我们继续走进这个美丽得家中。
要想打开家得这扇大门,我们先要过关,寻找开启这扇大门得钥匙。
有没有信心。
好,请进入字词关1、开火车读词语:2、生字宝宝对您们得表现太满意了,给您们拿来了金钥匙,让我们开启大门,一起去它们家里玩,想去吗?下面就由老师来带路,请同学们打开书56 页,拿出您得小手指,指好路。
(师范读,注意停顿)蓝天就是白云得家,土地就是禾苗得家,树林就是小鸟得家,大海就是鱼儿得家地球就是我们共同得家。
2、师:哪位同学大声地把课文读出来。
(指名读)师:读得好不好,生点评。
师(高兴地):把掌声送给她。
3、各种形式读文。
全班齐读《共同得家》[适时得指导能让学生掌握朗读得方法,采用多种朗读形式: 个别读、分组读、男女生比赛读、全班齐读等,提高学生得朗读学生水平。
] 三、理解、感悟课文,背诵课文。
★(1)蓝天就是白云得家。
师:白云得家在哪?我们到白云得家里去好不好?白云得家怎么样啊?指导学生在朗读时一边读一边想,好像瞧到蓝蓝得天上白白得云在飘,带着喜爱之情去读就能读好了。
《共同的家》的教学教案
《共同的家》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所在的社区和家庭,意识到家庭和社区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和社区的积极情感,增强对家庭和社区的归属感。
3. 引导学生学会与家人和社区成员相互尊重、团结互助,共同维护家庭和社区的和谐。
二、教学内容:1. 家庭的重要性:让学生讲述自己家庭成员的作用和关爱,体会家庭和睦的重要性。
2. 社区的含义:让学生了解社区的定义、功能和构成,认识社区成员之间的联系。
3. 家庭和社区的互动:探讨家庭与社区的关系,强调家庭成员参与社区活动的重要性。
4. 社区文化:让学生了解社区的文化特色,培养对社区文化的认同感。
5. 共建和谐家庭与社区:引导学生学会与家人和社区成员相互尊重、团结互助,共同维护家庭和社区的和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家庭和社区的重要性,培养热爱家庭和社区的积极情感。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会与家人和社区成员相互尊重、团结互助,共同维护家庭和社区的和谐。
四、教学方法:1.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家庭和社区的相关话题进行讨论,分享彼此的经历和感悟。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家庭和社区的重要性。
3. 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社区参与意识。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案例和图片,用于教学演示和讨论。
2. 设计好讨论话题和实践活动,确保教学过程有序进行。
3. 准备评价表,用于评价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家庭和社区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教师简要介绍家庭和社区的定义、功能和构成,为学生学习打下基础。
3.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相关案例,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家庭和社区的重要性。
4. 小组活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体验家庭和社区的作用。
6. 布置作业: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自身家庭和社区情况进行思考和实践。
共同的家教案(最终定稿)
共同的家教案(最终定稿)第一篇:共同的家教案《共同的家》教学设计十一小邓书琴一、教材分析:《共同的家》这篇精读课文是一首优美的儿歌,全文共6句,1—4句按从上到下分别指出“蓝天、树林、小河、泥土”是“白云、小鸟、鱼儿、种子”的家。
第5句既是总结,又是升华,告诉我们世界上万物虽然都有自己的家,但都生活在地球的怀抱里,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
学习这首诗,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学生情况分析:由于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阅历短、知识经验贫乏,思维正处于具体形象为主时期,他们认识事物总是循着由浅入深、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这一规律进行的,所以在教学的时候,我坚持形象直观、启发诱导、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把讲和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三、设计理念:《共同的家》是一首儿童诗,内容浅显,韵律和谐,富有儿童情趣。
一年级的阅读教学应把“让学生能朗读课文并感受阅读的兴趣”作为起步阶段阅读教学的第一要求,采取多种手段让每一个学生都喜欢读书,主动地读书,进而视读书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
让学生通过读书实践,“向往美好的情境”,“感受语言的特点”和“阅读的乐趣”。
在教学这篇课文时,以读贯穿始终,注重学生个性的感知、联想、体验等心理活动,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以此发展学生语言,启迪他们的智慧,让他们的心灵和情感受到美的熏陶。
四、设计思路:《共同的家》是一首优美的儿歌,孩子们很喜欢。
但“家”是个很抽象的概念,学生单纯的理解就是居住的地方。
因此,我在教学过程的设置时,借助于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主动去学习,创建了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器官,提高理解的深刻性。
在本课中恰当地运用设问式教学方法,由教师巧设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展开讨论。
通过质疑解答式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自读,注重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的传授,还体现了“以人为本”和“人文精神”的新理念。
我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语言艺术及自己对“环保”的正确认识去教育与影响学生,从而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态度和“环保”的正确态度。
《共同的家》说课 教案教学设计
《共同的家》说课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教学背景与目标1.1 教学背景介绍本课程的主题“共同的家”,强调家庭、社区和国家的联系,引导学生认识和珍惜我们共同的生活环境。
强调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包括团队合作、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思维。
1.2 教学目标了解家庭的组成和功能,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
认识社区的重要性,学会关心和参与社区事务。
感知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培养国家意识和爱国情怀。
第二章:教学内容与资源2.1 教学内容家庭的关系和功能: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家庭教育等。
社区的组成和作用:社区成员的互动、社区服务与资源等。
国家的概念和意义: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国家意识等。
2.2 教学资源利用图片、视频、故事等丰富的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知家庭、社区和国家的概念。
利用实地考察、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性。
第三章:教学过程与方法3.1 导入环节通过引入家庭、社区和国家的图片或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
引导学生思考家庭、社区和国家的意义和重要性。
3.2 教学环节采用讲解、讨论、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思考家庭、社区和国家的概念。
设计相关的活动和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3.3 总结环节通过提问或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和总结所学内容,加深理解和记忆。
强调家庭、社区和国家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家庭、社区和国家的热爱和责任感。
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4.1 教学评价采用课堂参与、小组合作、作业完成等方式进行过程性评价。
通过测试或考核,评估学生对家庭、社区和国家的理解和认识程度。
4.2 教学反馈及时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鼓励,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第五章:教学拓展与延伸5.1 教学拓展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家庭、社区和国家的相关话题,如家庭文化、社区参与、国家发展等。
推荐相关的阅读材料或资源,帮助学生深入学习和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材分析:
《共同的家》是一首儿童诗,通过用学生熟悉的事物作比,形象地写出了世界上的事物都有自己的家,让学生体会为什么说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渗透了热爱地球就是热爱自己的家的教育。
课文既传授了知识,又渗透了环保教育。
可读性强,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的空间,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
学生分析: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知识经验不是太丰富,但是他们活泼、天真、可爱,表现欲望强。
在本课之前学生已学过两首儿童诗,对诗的结构和诵读已有初步的了解。
从本课内容看,学生对本课文中所提事物都比较了解,也比较有兴趣,但对“共同的家”的理解还是有一定的难度,需要通过多读多体会来突破难点。
设计理念: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的指导,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本课教学以朗读为主,边读边展开想象,让学生有所感,有所悟。
在熟读的基础上指导背诵。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指导学生认识新笔画“撇折”,认识“共、同、家、土、禾、苗、树、林、地、球”10个字,会写“土、云、大、禾”4个字。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情感目标:
读懂课文内容,感悟家的可爱,初步懂得应该爱护人和动物、植物生存的环境,从而以实际行动保护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地球。
能力目标:练习用“ ( )是( )的家”句式说话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识字和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
”
教具准备蓝天、白云、土地、、禾苗、树林、小鸟、大海、鱼儿、地球的课件(或图片);有田字格的小黑板。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理解“家”的涵义
1.小朋友们,放学后你们都回哪儿呀?(板书:家)拼读“jiā”, 谁能来介绍介绍自己的家,你们一家人每天在家里都干些什么啊?你爱自己的家吗?你在家里感觉怎么样?没有家行吗?(点名说)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家”引入,让学生介绍自己的家,说说自己在家的感受。
问题很简单,但是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明白家就是有爱的地方。
2、小朋友说起自己的家的时候,都有说不完的话,老师从你们高兴的小脸上看出来了,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个温暖的家,家里给我们快乐和幸福,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你有家,我有家,我们还有一个共同的家。
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同来学习一首非常好听的关于家的儿歌。
(板书:2 共同的家),齐读课题。
(指导认识生字:共、同、家)“共同”是什么意思?“共同的家”又是什么呢?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带着问题读书的好习惯。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认识生字
课件出示课文内容,大家看,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儿歌。
这首儿歌在我们的课本56页也有。
请用你最美妙的声音朗读课文,注意拿书的姿势,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做到不丢字,不添字。
读后检查,评议。
1.借助拼音,自由拼读课文。
遇到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多读几遍。
2.小组内互读,把读错的字找出来,互相纠正.
3.检查认读带生字的词语.
(1)小老师带领学生认读生字词(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词).
(2)开火车认读生字词.
(3)去掉拼音,认读生字词。
(4)这首儿歌的生字见你们读得那么认真,忍不住从书中跑出来了。
看,它们来啦!。
课件出示生字
1拼读生字,口头组词。
2口头组词,说记法
过渡:这么多生字词的名字你们都记得,它们高兴极了,邀请你们到家里做客。
两人一组互相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谁的家?
设计意图:一年级学生的识字、认字是根本,但是也要遵循循序渐进认知特点。
在整体感知课文(拼音)后,把生词拣出来,让学生读、认。
然后脱掉拼音认读,最后又回到课文中认读。
5.指名汇报:课文写了白云、禾苗、小鸟、鱼儿的家。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充分自学中用多种方法思考,记忆,分析字形,是培养识字能力的捷径。
同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和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能力。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让我们和白云、禾苗、小鸟、鱼儿一起到它们的家去看一看吧!课件出示图片,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
(配乐播放图片,教师配音)蓝蓝的天上飘着朵朵白云,一望无际的土地上长着绿油油的禾苗,那大片的树林是小鸟的乐园,它们正唧唧喳喳地歌唱。
碧蓝碧蓝的大海里,成群结队的鱼儿正在欢乐的游着。
这就是美丽的大自然,这就是我们共同的家。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看课件,使学生感受山青、天蓝、水绿、花红、鱼儿肥。
这就是我们人类生存的家园。
2.指名汇报你观察到的内容,如果学生能够说出课文中的句子更好。
3.假如你就是一朵白云在天上飘,你的心情怎样?把你感受到的告诉大家:(引导学生说出家的感觉:幸福、快乐、自由自在……)所以
蓝天是的家(自己填空——指名填空)
4.假如你就是一只鸟在树林里唱歌飞舞,一条鱼儿在海里游,一棵禾苗在土地上茁壮成长,你的心情怎样?请你自主选择一句填空,并想想为什么?
树林是的家,
小河是的家,
泥土是的家,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对文本的独特感受,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发挥自由的联想去想象,走进诗的意境。
5.小结:白云离不开蓝天,禾苗离不开土地,小鸟离不开树林,鱼儿离不开大海,就像小朋友离不开自己的家一样。
(1)引读:蓝天……土地……树林……大海……
(2)自由读,边读边想像画面——指名读——齐读
6.我们有自己的家。
万物都有自己的家,为什么说“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
(1)学生思考后指名回答。
(2)理解“我们”不仅仅指人类,泛指地球上的所有生物。
(3)地球为我们提供生存的环境和条件,所以说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
(4)我们要怎样爱我们共同的家?
(5)把你体会到的读出来。
(自读——指读——齐读)
8.通读全文,体会爱地球的情感。
设计意图:结合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脑海中浮想与词语相关的清晰具体的形象,从而进一步悟出“家”的内涵——温馨、快乐,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教师适时的评价点拨给了学生个性化朗读更大的空间,让他们在体验中把对语言文字独到的理解感悟,通过读张扬出来,从而形成语感。
四、拓展延伸
1.课文为我们介绍的家很美,我这也有一幅美丽的图画。
(出示图画)
请你说说图上都有哪些事物?(蝴蝶、花、草、大地、大山等)
2.你能模仿课文的样子,试着用“()是()的家”句式说一句话吗?
3.把大家的句子连在一起,我们也写出了一首小诗。
(把学生的话有选择地组成一首诗,一起读一读)
设计意图:在学完整首诗后,让学生用此句式创编儿童诗。
这种创编,是学生超越生活经验的创造思维,不仅培养了他们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同时在运用积累词语和句子,丰富阅历,积淀对语文内涵的感悟。
五、写生字
1.生字朋友听说你们都会作诗了,急着来请你们为它们画像,看看谁最心急!(课件出示:云)
2.介绍新笔画:“撇折”
3.刚才我们已经为“云”组了许多词,快来记记它的样子!
4.它怎样住在田格房子里?(Flash动画)观察笔顺,留意占格。
5.教师范写,学生书空——学生描2个,仿写1个。
六、总结全文
通过学课文,我们知道了,不仅要爱自己的小家,更要爱我们的大家,那就是我们的——地球。
七、作业。
1、小朋友,这首诗很美,课后请小朋友把这首诗背给爸爸妈妈听,或者背给其他小朋友听,好吗?
2、有兴趣的小朋友还可以学着用“()是()的家”做一首诗。
板书:蓝天
(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