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探索“双师”教学团队建设新模式

合集下载

交通行业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索

交通行业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索

交通行业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索①吴亚娟,杨国胜,赵正信(江苏省交通技师学院道路与桥梁工程系,江苏镇江212098)[摘要]从交通行业类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人才队伍建设实际出发,分析研究背景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一些“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行之有效的方法。

“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方式,从长期来看政策规划、校企合作平台、技能大师工作室教师团队建设意义深远,短期则是教学大赛、技能竞赛对教师队伍的培养促进作用效果显著。

[关键词]“双师型”教师队伍;校企合作;教学大赛;技能竞赛[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21)08-0046-02一、研究背景在培养人才方面,职业院校与普通高校的培养目标有着明显的区别,职业院校目标瞄准企业需求,从课程体系构建到教学设计都注重学生的技能训练,以理实一体化课程为特色,突出“接地气”,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因此,职业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目标明确。

交通行业职业学校师资队伍中基础课教师大多来自专业的师范类院校,而占据中坚力量的专业课教师基本来自各大高校。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来自企业一线的教师较少,大部分教师走的是学校到学校的路线,这些教师一般具有研究生学历,基本理论水平高,但是与技工院校需要的接地气的动手能力强的要求之间还存在差距,因此,对这些教师在技能方面的培养也是非常迫切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有利于学院长期稳定的专业发展。

传统的“双师型”教师认定为拥有双证书即为“双师型”教师,其实现在对“双师型”教师的要求更高,仅仅是获得双证书远远不够。

社会发展的需要给“双师型”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优秀职业教育双师不仅需要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功底,而且要兼具较强的指导学生进行动手实践操作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也就是说“双师型”教师在工作中也是需要通过不断学习,清楚掌握所授专业相对应行业的应用技术的最新动态,并且能够通过专业课程、实训、实习,培养学生肯动手、勤动手、会动手的操作习惯和实践修养,面向就业岗位的技术技能;理实一体化课程的开展,与传统的理论课程相比较更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形成相关行业的职业素养,能够通过具体实践项目的研究和应用技术的创新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技术创新、技术革新意识和能力。

“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破解路径

“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破解路径

“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破解路径摘要:“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是我国职业院校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

完善教师资格认定标准; 深化产教融合,推动校企形成命运共同体; 统筹现有资源,开展教学团队培训工作; 注重考核评价,鼓励多元主体参与。

从而打造出一批高水平、高质量的“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以推动我国职业教育发展。

关键词:“双师型”教师; 教学创新团队; 教师资格认定“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建设应坚持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从教师认定标准、校企合作、考核体系等多方面入手,积极探索“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措施与路径。

( 一) 重视源头把关,完善教师资格认定标准需重视源头把关,建立科学规范的教师资格认定标准,促进团队准入机制的完善。

统一、科学的“双师型”教师内涵是制定教师认定标准的前提,也是影响“双师型”教师身份认同感的重要因素。

“双师型”教师内涵的多维度的诠释大多存在概念模糊,内涵外延过于宽泛等问题,导致团队在制定遴选成员时标准不一,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建设进程。

应从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专业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师德师风、综合素质五个维度去界定“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同时在进行内涵界定时注意避免忽视职业教育的显著特征。

可以借鉴德、美、日等国家的成功经验,从实际出发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认定标准。

第一,要注重科学的认证内容。

注重教师的理论与实践能力、思想品行及工匠精神。

第二,认定期限不应过长或过短,设置符合实际情况的有效期限,促进“双师型”教师的成长,动态管理“双师型”教师队伍。

第三,应注重规范化的认定程序。

第四,还要注重多元化的主体参与,让政府组织、行业企业、职业院校参与教师资格认证标准的制定与设计过程,有利于促进“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标准制定的规范性、公平性、科学性及有效性。

( 二) 深化产教融合,推动校企形成命运共同体随着研究的深入及共同体内涵的外延发展,共同体这一概念被引入教育领域。

创建三大平台,探索“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以河南省建筑工程学校为例

创建三大平台,探索“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以河南省建筑工程学校为例
包 括省一建 、 五建 、 六建 、 中建 二局二 公
每年 可享 受 3 0 0 ~ 8 0 0元 津 贴补 助 : “ 双
师型 ” 教 师在 评先 晋级 中 . 优先 予 以推
养质量奠定 了基础 、 提供 了保障 。


职 教集 团平 台 。 为 教 师 专 业 实
荐; 优先 选派 “ 双 师 型” 教师参 加专 业 、
司、 新蒲建设集 团、 泰宏建设集 团在内的 多家省 内特级 、一级建筑施 工企业均参
与了此项工作 集团企业成 员负责提供
教 师 到 国内外技 术教 育和 职业 教育 发 达地 区考察进 修学习 。近两年 来 。 学校
教学基本资源 ( 案例、 图纸 、 资料等) , 学校 进行 教学资 源的筛选 、 整合 、 加工 , 最终
学 校在 “ 双师 型” 教 师 队伍建 设方 面. 不惜 资金 投入 . 只要是 有利 于 提高 教师“ 双师” 素质 的工作都大力支持 。不 断提高“ 双 师型 ” 教师的待遇 . 这些 教师
于学校大力 建设 “ 双师型” 教师 队伍 学
校充分利用 和发挥 “ 三个平 台” ( 职教集 团平 台、 政策支持 平 台、 技能竞赛 平 台) 的作用 . 积极促进 “ 双师 型” 教 师队伍建 设 .为学校快速发展和不断提高人 才培
基地 . 使学校 的实训教学 条件进一 步加
强 ,并开展 了 3个专 业 8门课程 的教 、
学、 做一 体 化试 点 : 学校 聘请 多名 能 工
巧匠和技术 人员兼 任实践课程教 师 . 为
教师的技能培养提供 了条件 学校与省建筑业协会合作 .实施 建 筑业 岗位 培训教学 资源共建共享 计划

2024年校企合作工作总结(二篇)

2024年校企合作工作总结(二篇)

2024年校企合作工作总结【校企合作工作总结】(____字)引言校企合作是高校与企事业单位之间的一项重要合作方式,可以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实现资源互补、优势互补的目标。

经过2024年的校企合作工作,我们团队在有效整合资源、落实合作项目、推动创新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果。

本文将对这些成果进行全面总结,并对未来工作提出一些建议。

一、资源整合方面1. 加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通过校企合作,我们积极探索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

与企业合作开展双师教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并鼓励学生参与企业实训项目。

通过与企业的深度合作,使学生的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有机结合,培养出更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

2. 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我们积极推动建立校企合作平台,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成果转化等服务,同时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

通过平台的搭建,使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更加便捷,促进产学研合作更加顺畅高效。

二、合作项目落地方面1. 深化产学研合作项目我们与企业合作开展了一系列产学研合作项目,涉及多个领域。

通过与企业共同开发研究项目,实现科研成果的市场化转化。

同时,根据企业需求,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技术支撑等服务,帮助企业提高竞争力。

2. 推动创新创业项目孵化我们积极推动校企合作创新创业项目的孵化,为具有市场前景和创新价值的项目提供平台和资源支持。

通过校企合作,为创业者提供创业能力培训、创业导师指导等服务,帮助创业项目融入市场并取得成功。

三、创新发展方面1. 积极开展技术创新我们与企业合作开展了一系列技术创新项目,涉及多个领域。

通过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共同攻克技术难题,推动行业技术水平提升。

同时,将科研成果与企业需求相结合,为企业提供创新技术,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2. 推动科研成果转化我们积极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与推广。

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市场化产品,为企业提供新的技术支持和市场竞争力。

同时,通过合作交流,推广科研成果,提高其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必要性及策略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必要性及策略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必要性及策略【摘要】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对于提升教学质量、适应高职院校发展需求、构建实践型教师队伍、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以及建设师资稳定、高效的团队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需要采取策略如加强教师培训和培养教师的实践能力、搭建校企合作平台、鼓励学术交流和创新实践等。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还能培养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推动学校和学生的发展。

高职院校需要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完善相关机制和政策,为教师队伍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关键词】教师队伍建设、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学质量、发展需求、实践型、学生素质、师资团队、提升、稳定、高效、必要性、策略。

1. 引言1.1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必要性及策略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能人才的重要阵地,其教师队伍的建设显得尤为关键。

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提升教学质量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目标。

优质的师资力量是高教质量的基础保障,而“双师型”教师既具备学术造诣,又具备实践经验,能够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实现教育教学目标。

适应高职院校发展需求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内在要求。

随着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学校对教师队伍的要求不仅在于学术研究水平,更重要的是需要教师能够融合理论与实践,培养学生的实际技能。

只有“双师型”教师队伍才能更好地适应高职院校的发展需求,推动教育事业长远发展。

在构建实践型教师队伍方面,“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实践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特点,而只有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创新意识。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只有建设起师资稳定、高效的团队,才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取得更大成就。

2. 正文2.1 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性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在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至关重要。

搭建多元发展平台打造双师型教师团队

搭建多元发展平台打造双师型教师团队
造 一 支优 秀的 专业教 师 团队是 职 业类 学校 内涵发展 的根 本保 障 。
团队协 作精神 , 有较强 的教育教学组织 与管理能力 , 教学团 队成员 必 须重视教 育教学研 究工作。
( 二) 搭 建 多元平 台。 具 体举 措主要是在学校层面搭建了教师发展 的五个平 台。 1 .课题研 究平 台。新 时代 不 仅要 求教 师 成 为教 育者 、 学 习 者, 还要求教师成为研究者 。通过课题研究与实践 , 把教 学研究 与
【 关键词 】 师资建设 ; 教师团队; 发展平台 职业类学 校打破原有“ 双 师型” 教师 培养模 式 的局 限性 , 搭建 多元 发展平 台 , 坚持 “ 名 师引领 、 骨 干带头 、 专兼 结合 ” , 采取 “ 引、
聘、 带” 及专任 教 师与 企业 兼 职教 师 “ 互 兼互 聘 , 双 向交流 ” 等措
成员 结合专业 与企业 紧 密合作 , 扎实 做好 课程 与 职业 、 专业 与产 业、 学校与企业 的深 度对接。七是发挥 团队优势 , 做好创新 、 创业 、 创优 教育 与实践 , 指 导学生参与创新实践 。
二、 主 要 目标
训基地 、 双师型教师 队伍建设 , 校企合作 、 工学结合 , 引导技能教 学 改革和课程模式 的更新 , 建立 专任 教师下企 业锻 炼机 制 , 提升教 师
专业技能水平 。 4 . 创新 大赛 平台 。开展创 新教育的一个 重要 内核就是牢 固确 立市场导向 , 贴 近地方经济社 会发展需 求 , 不断审视并调整职业 教 育 的办学方 向, 让转 型思 路既 “ 解馋 ” , 又“ 解渴” 。开展创 新教 育
研究 的实施能力 。五是积极开展数控技术 应用专业课程改革 的实 践 活动 , 鼓励 团队成 员结合 自身 的课 程改 革实践 经验 , 撰写 论文 。

依托校企合作平台,共建双师型教学团队

依托校企合作平台,共建双师型教学团队

依托校企合作平台,共建双师型教学团队【摘要】“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彰显特色、提高整体办学水平的最重要的基础工作。

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要以专任教师“双师素质”能力提升和专兼结合“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为重点。

本文总结了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如何以校企合作为切入点,共建双师型教学团队做法和经验。

【关键词】双师型;切入点;支撑点;着力点;创新点【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2-00-02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重要使命,要完成这样的任务,就必需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的内涵应具备以下两个特征,一是有一批具有高校教学资格和教研能力,同时具有一定企业实际工作经历,有较强实践操作能力、实习指导能力和科研开发能力的“双师素质”教师,二是要有一支校内专任教师、兼课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组成的专兼结构合理,优势互补的“双师结构”教学队伍。

现就我院机电工程系通过加强校企合作共建双师型教学团队的探索实践与大家分享。

一、以校企合作培养教师为切入点,提高专业教师的双师素质2003年我院刚升格为高职院校时,师资结构很不合理,大多数教师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从事学校教育工作,没有受过专业的职业资格培训,也很少有企业工作经历。

尽管他们掌握了较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但动手实践能力较弱,缺少工程实践经验,在教学过程中经常理论脱离实际,教学内容与行业标准存在一定差距。

因此我们在教学改革过程中,以校企合作为切入点,加强教师双师素质的培养,具体做法如下:首先,充分利用学院的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有计划地选派专业教师到基地、企业挂职锻炼,提高专业技能,积累实践经验。

教师通过参加企业生产实践活动,熟悉企业生产过程、掌握现代制造工艺,达到校企联合培养教师的目的。

同时鼓励专业教师获得相应的专业技术职称或考取相应的行业资格证书,参加技师、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考核。

校企合作“双师”队伍建设的路径与方法

校企合作“双师”队伍建设的路径与方法

校企合作“双师”队伍建设的路径与方法关键词:校企合作师资队伍建设探索摘要: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决定了其师资队伍建设不能独立的发展,必须紧密结合地方行业、企业。

人才互培、人才互通、人才互管是校企合作的有效途径,但在合作过程中必须针对不同层次对象,开展不同目标的合作内容,对症下药,才能取得合作效果。

基金项目:教育部规划课题产业升级背景下高职院校办学定位研究(课题批准号:FJB110069)阶段成果;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科课题校企合作模式下高技能人才培养途径与质量监控研究(课题批准号:L2012C013)阶段成果。

一、校企合作师资队伍建设必要性高等职业教育主要为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专业设置多以本地区产业为依据,人才培养具有很强的地域性,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高职院校的重要目标,也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中之重。

人才的培养教师是关键,教师是保证学校办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学校办学力量的主体,是教学改革最活跃、最有创造性的因素,这个目标使命决定了高职院校必须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专兼结合,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双师专业教师队伍,校企合作、产学结合是高职教育的必经之路。

同时校企合作符合双方各自利益,双方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利益共存。

高职院校可以利用自己丰富的师资资源、强大的科研团队和系统的理论知识等,为企业提供产品研发、技术攻关、员工业务培训、企业文化建设等全方位服务,促进企业软实力的加强,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企业则可以为高职院校培养双师素质人才,完善高校的双师结构。

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离不开双方的共同努力,从长远来说,双方是一种双赢互利关系,共同肩负着为社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使命。

二、校企双师队伍建设路径在高职院校双师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往往缺少有效的管理方式,使双师素质培养流于形式。

通过与当地部分企业签署校企合作协议,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实行人才互培、人才互通、人才互管方式,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互相促进、共同发展,有效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加强对人才的管理,促进校企双方人才效用最大化,共同推进职业人才培养。

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

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

课程内容。 教师 团队重点加 强实践专业应用能力 的培养和提高。 1 、 高职 院校 的师资专业实践技能偏低 进入高职院校的教师通常是从 高校毕业 的学生 ,具有一定 的理论知识 , 但是专业技能方面 比较弱 , 实训教学方面 的开展效
果不佳 。 具有双师型教师的数量 比例低 , 而从企业 调入 的实践技
( 一) 建设高职院校的双师 型教师团队的客 观要求
当前 , 我 国经济迅速 发展 , 企 业对技能型人 才十分需求 , 而 高职院校作为输出技能型人才的单位 , 其师资力量还显得 不够 。
因此 , 高职院校应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 满足社会和企业对 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需 求。教育部出台的相关文件提 出要加强双 师型教师 团队的培养和建设 ,这为高职院校 的师资培养指 明了
问题 , 如这些培训不能提高教师的学历 , 培训 的技能与高职教师
实 际需要 的技能还有很大差距 ,不 能针对高职课程的 内容进行 培训 , 培训效果不 明显 , 不能有效优化 高职院校 的师资技能 的结 构。 对于研究高职院校双师型教 师培养的专业人员也很少 , 这样 缺乏适应社会和时代发展的创新性培训理念和培训模式。目前 , 高职院校进行双师型教师培养 的主要途径就是开展校企合作 。
( 二) 高职院校的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存在 问题分析
1 、 缺乏统一 的双师型教育资格认证制度 由于缺乏统一的双师型教 育资格认证制度 ,高职院校对双 师型教师职业资格认 定 比较模糊 ,虽然根据相关文件双师型 的 教师认定条件 已经 出台 , 但是认定标准还不是很 统一 。高职 院校 的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需要政府职 能部 门出台统一的“ 双师型” 教师资格认证制度。一些具有 专业 实践技能 的人才难 以获得高 职 院校 的双师型教育资格 , 而不能被认定为双师型人 才 , 造成 了 高职院校双师型 团队建设 的不规范化操作 和管理 。 2 、 高职院校未能建立“ 双师型” 教师团队培训基地 很多高职院校 由于 自己的条件不足 ,没有能力建立 “ 双师 型” 教师团队培训基地 。这样使得很多刚入职的教师 , 虽然具有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摘要:阐述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内涵,介绍了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的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索;实践当前,我国高职教育正处于由规模发展向内涵建设转变的关键时期。

随着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师队伍及其能力结构已不能适应新的要求,成为制约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针对这一问题,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中明确提出,要注重教师队伍的“双师”结构,加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这为高职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

作为第三批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我院充分发挥企业办学的优势,按照高职教育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内在要求,把握“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建设的内涵,构建“校企互动、人才互用”长效机制,拓展教师队伍建设的方式与途径,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一、深入把握内涵:“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方向明确作为教学过程的组织实施者,高职教师自身的素质和设计的教学内容都应该具备产业性、行业性、企业性、职业性和实践性。

同时,要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方向,大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开发具有职教特色的课程,实施新的人才培养方案,都急需一支高水平的职业化教师队伍。

而长期以来,我国高职院校师资来源渠道单一,大都来自高校应届毕业生,从学校到学校,从学生到教师,缺乏企业实践经历和专业技能。

因此,如何加快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结构稳定、理论扎实、技艺精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包含了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教学团队整体结构应专、兼职结合;二是教师个体要具备“双师”素质。

对“双师”结构教学团队整体而言,教师来源应由“二元”构成,其中“一元”是专职教师,即上述的通常具备较深厚的理论知识,了解教育理论和教育规律,但实践动手能力相对较弱的专任教师;另“一元”是兼职教师,他们在企业从事专职工作之余,被高职院校聘请到校承担专业课技能实践教学任务,其特点是实践经验丰富、实践技能强,但普遍缺乏教育教学知识。

完善校企合作机制-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完善校企合作机制-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完善校企合作机制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是我国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思路,也是高职院校生存发展的内在需求。

作为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上海版专”)在建设过程中,积极推行“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学校自主、适应需求”的办学模式,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上海市政府指导下,在印刷、出版等行业协会支撑下,组建由出版印刷界知名企业和学校共同参与的校企合作理事会,建立政府宏观调控、理事会主导、系部与企业共同实施,行业协会等广泛参与的管理体制,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融入行业企业、服务社会发展的特色道路。

完善校企合作机制,规范校企合作管理1. 发挥部市共建优势,建立校企合作理事会学校按照“战略合作、校企一体、产学链接、共建共管”的原则,建立校企合作理事会,并进一步完善校、专业群、专业三级校企合作体制.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建立专业校企合作工作站,从校企合作组织结构、资金和制度保障、政府支持等方面促进校企深度合作关系的形成和可持续发展,真正达到校企相互渗透和融合,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局面。

2。

坚持“二+五”原则,创新校企合作运行机制校企合作理事会成员牢牢把握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建设、合作发展、合作研究等关键点,进行实质性合作。

理事会日常运行中坚持“二+五”原则,即“二个建设”和“五个环节”,切实把合作落实到具体的专业和项目上。

“二个建设"是“校企合作理事会科学化机制建设”和“校企合作专业群建设”.通过“二个建设",形成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一体的多层次、立体化办学体系,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合力打造出版印刷高端技能型人才。

“五个环节"即:分析校企合作理事会建设的背景和基础;明确理事会建设的指导思想、思路及原则;确立理事会建设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制定理事会建设的内容和步骤,并组织实施;提供理事会建设的保障措施及预期效果,建成高效运行+关键绩效管理模式的校企合作理事会架构。

校企合作搭平台双师队伍谱新篇——1253的“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搭平台双师队伍谱新篇——1253的“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搭平台双师队伍谱新篇——1253的“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发布时间:2021-01-29T09:46:23.110Z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7月19期作者:张扬彭子建[导读] 近年来,我校依托福建省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建设工程,打造了“1253”的“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张扬彭子建福建省泉州华侨职业中专学校摘要:近年来,我校依托福建省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建设工程,打造了“1253”的“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即以提升“双师型”教师队伍综合素质为培养目标,开发校内专职教师与校外兼任教师两种资源,以创造良好氛围、搭建合作平台、构建培训体系、强化自我管理、制定保障机制五个措施为抓手,取得“双师型”教师队伍数量与质量显著提升、校企共建共享师资队伍、实现引领示范的三大成效。

主题词:提升;资源;抓手;成效一、实施背景(一)政策背景2017年12月福建省教育厅印发了《福建省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认定指导性标准》(闽教师〔2017〕92号),制定了职业院校专职和兼职“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标准,明确了职业院校专职和兼职“双师型”教师的基本职责,为我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提供了政策支持。

(二)职教现状在过去,由于教师招考制度的推广以及社会对职校的偏见等原因,职业院校中的专业课教师多为没有企业实践经验的应届毕业生,与“双师型”教师标准相差甚远,同时由于经费的不足使得职业院校中的专业课教师外出培训机会较少,造成教学上侧重于教授理论知识,实操技能水平不高,缺乏实际企业实践经验等问题,影响了职业教育质量提高。

二、建设目标为落实上述文件精神,提升职业教育教师的理论和实践教学能力,打造一支高水平“双师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近年来我校依托福建省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建设工程,打造了“1253”的“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即以提升“双师型”教师队伍综合素质为培养目标,开发校内专职教师与校外兼任教师两种资源,以创造良好氛围、搭建合作平台、构建培训体系、强化自我管理、制定保障机制五个措施为抓手,取得“双师型”教师队伍数量与质量显著提升、校企共建共享师资队伍、实现引领示范的三大成效。

“双元育人”模式下“双师型”教学团队的建设与实践

“双元育人”模式下“双师型”教学团队的建设与实践

“双元育人”模式下“双师型”教学团队的建设与实践①闵丽平(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陕西西安710014)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全面提高职业院校教师质量,建设一支高素质“双师型”的教师队伍,是推进国家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工作,是实现职业院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国家经济发展培养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关键。

一、师资团队建设的主要问题当前,一些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已取得显著成果,“双师型”作为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抓手,数量和比例都得到了很大提升。

但是在实践中,“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认识标准不统一、培养过程不深入、实践素质不够高等问题。

(一)认识标准不统一各个地方和学校根据自己的理解确定培养目标,依据本地的认定标准,制订本校的培养方案。

各地“双师型”教师标准不一、差别明显。

2022年10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认定工作的通知》公布了《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基本标准(试行)》(以下简称《基本标准》),对各地职业院校进行“双师型”教师认定起到了指导性作用。

目前,各地职业院校正在《基本标准》的指导下起草各自的认定标准。

(二)“双师型”教师实践能力培养不深入目前,职业院校教师来源单一,绝大多数来自同行业高校,普遍的问题是学历水平高、实践能力弱。

在培养过程中,存在如下现象。

1.时间短,难深入。

大多数职业院校因为人员紧张、教学任务繁重,无法组织教师长时间进行企业实践。

2.企业参观了解,无法参与生产。

多数职业院校教师进企业实践几乎都是以参观设备设施、了解作业流程为主,听取企业师傅的讲解和介绍,无法进行生产操作,没有真实的参与感,效果欠佳。

(三)“双师型”达标比例高,质量参差不齐一些学校“双师型”教师认定以企业实践经历为主,学校在审核教师企业实践经历时,主要看教师企业实践的“时长”,而不关注实践的过程和效果,忽视“技能”等方面因素。

二、“双师型”教师标准研究师德师风是“双师型”教师的第一素质。

校企合作共建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的难点与对策

校企合作共建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的难点与对策

摘要:构建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对于加快职业教育现代化、提升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依然存在院校自身认识程度不够、校企双方定位不准、企业合作动力不足与政府层面政策不全等问题。

结合我国高职院校办学现状,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应分步实施,先推进“专兼结合”队伍建设,再根据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状况探索实施“双主体”队伍建设。

据此对“专兼结合”及“双主体”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进行了有益探索与经验总结。

关键词:高职院校;双师结构;专兼结合;双主体;教学团队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154(2016)07-0073-04*项目来源:本文系教育部2012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特征及评估体系研究》(项目批准号:12YJC880056)部分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刘德强(1977-),男,湖北孝感人,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职业教育。

收稿日期:2016-04-25校企合作共建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的难点与对策*刘德强(上海理工大学,上海200093)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对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造更大人才红利,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推动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关键在于师资队伍的建设。

2014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要推进高水平学校和大中型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提出到2020年,有实践经验的专兼职教师占专业教师总数的比例达到60%以上的发展目标;《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提出推进高水平大学和大中型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探索“学历教育+企业实训”的培养办法。

可以说,国家在制度的顶层设计中把“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摆到了相当重要的位置,但是从团队角度构建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的制度设计仍有所欠缺。

应用型民办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路径

应用型民办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路径

应用型民办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路径作者:王珊珊来源:《时代汽车》2023年第24期摘要:民办高校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社会培养优秀技能人才的重任。

应用型民办高校应建设一支实践经验丰富、理论学识扎实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添砖加瓦。

文章分别从学校、教师、企业三个层面深入剖析,从建立管理机制、制定认定细则、明确“双师型”教师职责及考核办法、制定奖励政策、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引进学科带头人、组建教师队伍、加强实践培训、深化校企合作等多种途径,详细论述了电气类“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路径。

关键词:“双师型”教师应用型民办高校队伍建设教师队伍是高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资源和主体力量。

随着一批高等学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地方高校办学定位随之明确。

如今,课程体系改革、教师队伍建设已成为民办高校能否成功转型的关键,它关系着高校的生存和可持续性发展。

不仅如此,教师作为育人主体,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也更加需要一支有专业教学素养、工程实践技能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因此,加强对“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已经成为社会和教育界共同关注的焦点。

1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1.1 教师综合素质教学水平有待提高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约束,老教师虽然教学经验丰富,却往往只注重理论学术知识的灌输,教学方法守旧,忽略了课堂与工程实践的联系;而新引进的企业高素质人才,虽然现场工程经验丰富、实践能力强,但因为没有受过系统的专业教师岗前训练,而缺乏一定的教学经验。

1.2 工科专业教师实践经历欠缺在工程类的工科专业中,以电气专业为例,该专业是普通本科院校一门工程性较强的专业学科,培养的是具有工程技术基础和电气专业知识的高素质技术人才。

在当前的教育教学中,电气类教师普遍缺乏较长期的工程实践经历,教师的课程讲授仅仅停留在书本的理论教学上,存在和电气领域工程实践、科研、生产等脱节现象。

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探索“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新模式沈阳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教授邹伟

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探索“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新模式沈阳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教授邹伟

学院为参与精品课、示范建设的企业兼职人员发放 一次性奖金; 企业为参与项目开发的学院教师发放一次性奖金。

双 向 保 障
校企双方共同
定考核方式
校企双方都有专门的负责人和机构负责对兼职
人员的工作、待遇等方面进行管理和考核,根 据考核情况双方共同商定兼职人员的续聘、待 遇提升和解聘等措施。
学院身份
企业兼职
电气工程系主任
企业身份
新松机器人公司 产品中心副主任 苏 晓 东
电气工程系副主任
新松机器人公司 产品中心副厂长
刘 丽
学院兼职
学院身份
企业兼职
电控教研室主任
企业身份
沈阳鼓风集团 工程师 王 英 杰
电控教研室教师
沈阳鼓风集团高工

双向兼职双重身份 —— 有 职
姚洪军
开发6个 虚拟仿真 教学软件
开发8本特 色教材
开发案例教 学、项目教 学等14门项 目课程
《电气自动化》专业为省级示范专业 《电气自动化》团队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

双 向 保 障
为实现“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的战略目 标
定标准
定规划
学院出台了相关政策 定政策
定制度



省级专业带头人,省级优秀 教学团队负责人、电气工程系主任
专业方向:电器产品制造
专业方向:控制技术 专业建设分工:主要负责课程体
系构建,核心课程建设,教学团队建 设以及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等
专业建设分工:主要负责分析工作过
程,确定岗位核心能力,提出专业培养目 标,项目教学案例开发,实践指导课程, 校外顶岗实习基地建设等
定标准
团队专兼结构必须达 到1:1以上,且企业 教师在专业团队中实 质性兼职 团队至少有一名在行 业企业有影响的企业 人员担任兼职教学主 任或教研室主任

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高职“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新思考——以我校电子商务专业为例

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高职“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新思考——以我校电子商务专业为例

业就 业 。 我 校 针对 电子 商务 专 业 高职 学 生 的 这两 类 校企 合 作 模 式 , 已经 取 得 了一 定 成 果 。但 从 教 学 团队 的 角度 来 看 ,专 业 教 师被 完 全 “ 孤 立 ” ,校 企合 作 与他 们 没 有任 何 关 系 !学 生 到 企

校 企 合 作 是 我 国 高 等 职 业 教 育 改 革和 发 展 的重 要 途 径 之 业 见 习期 间 ,原来 的授课 教 师便 无 需上 课 ,也 不 需 要 带领 学 生
况 ,也 违背 了职 业学 校培 养 应用 技能 型人 才 的宗 旨。 其工 作人 员通 力合作 ,完 成项 目。 为此 ,学校 要制定 严格 、规 范 1 . 2 专业 教 师实践 能 力不 足 的教 师下 企业 制度 与奖 励机制 ,保 证教 师不但 “ 有 事可做 ” ,且 目前 中专 学 校 的 师 资 来 源 主 要 依 靠 引 进 大 学 毕 业 生 ,这 “ 值 得做 ” 。如我校 每 年可选 择一 段时 间 ,选 派 电子商务 专业 教 部 分 教 师在 大 学 期 间接 受 的理 论 教 育十 分 丰 富 ,但 技 能水 平 并 师赴 某 电子商 务企业 进 行学 习 ,了解 电子商务 的运 作流程 、掌 握 不 高 。 当走 进 课 堂 时 ,他 们 也 只 是将 自 己所积 累 的理 论知 识 传 B 2 B 、B 2 C、C 2 C 运 营模式 的 实际 运作 及 网络店铺 的开 设 、运 营 授 给 学 生 ,对 于 需 要 实 际操 作 的 内容 ,能 避 而不 谈 的 则尽 量 回 等 实际操作 技 能。 这部 分教 师结束 自己的项 目后 回到学校 ,就 可 避 。 再加 之学 校 没 有提 供 较 好 的培 训 平 台来 帮助 这 部 分教 师锻 着力 承担 众 多应 用技 能较 强 的课 程 的教学 ,如 电子 商务软 件 、 电 炼 自 己的 应用 技 能 水平 ,导 致 他们 的教 学 能 力和 水 平 一直 停 留 商 网站制作 ,还 能指 导学 生开设 淘宝小 店等 。 在 固定 阶段 ,如 此 一来 ,学 生 的能力 也随 之 大打折 扣 。 2 . 3依托 “ 青学 会” ,大 力培 养青 年 “ 双师型 ”教 师 1 . 3 校企 合作 “ 孤 立 ”了教 师 对于 “ 双 师型 ”教 师 的 内涵 ,虽然 目前 尚无 统 一 的界定 , 我 国 目前 的校 企合 作 办 学 主要 是 两 种模 式 :一 、 学校 与 企 但学 术 界 一般 将 其 定 义 为 既能 教授 理 论 知识 ,又 能指 导 实 际操 业 直 接合 作 , 由学校 “ 订 单 式 ”培 养 企 业所 需 的人 才 :二 、学 作 的教 师 。从 这 一 定 义 出发 ,学校 欲 建 设高 效 率 的 “ 双 师型 ” 校 与 各种 职 业 培训 组 织 合 作 ,借 助 培 训 机构 为企 业培 养 人 才 。 教 学 团 队 ,就 必须 大 力 培 养 教 师们 的 实 际操 作 技 能 ,而 受 年 以我 校 电 子 商 务 专 业 为 例 , 目前 两 种 办 学 模 式 都 在 进 行 中 。 龄 、身 体 状 况等 因素 的影 响 ,老教 师们 接受 培 训 的几 率 就 大大

高职院校双师教学团队建设的探索

高职院校双师教学团队建设的探索

I 5I , 1 r
/ ’ -
先 在 交 通 行 业 院校 中成 立 了“ 作 发 展 理 事 会 ”把 人 员 合 , 交 流、互访和定 期到企业锻炼 作为合作发 展 的重要 内 容 。0 9年 , 院 又 在 原有 的理 事会 基 础 上 , 托 交 通 行 20 学 依 资培养机制,注重考评机制与激励机制的有机结合, 关 注 新 教 师 成 长 和 教 师 心 理 健 康 , 成 了 多层 面 、 方 参 形 多 与 的师 资发 展 机 制 。
业 的广泛 支持 , 成立 了“ 广东 交通 职业教育 集团 ”下 设 , 专 门的师资互动与培养项 目办公室 , 门开展校 企合 作 专 师资培养、人员互访交流和聘用兼职教师等合作事宜 , 为企业 技术 人员掌握基本 教学方法, 专任教师发展实 践

师 资队伍建设 的“ 四大工 程 ”即在遵循 高职 教育基本规 ,
律 的基础 上 , 以人 为本 , 合学 院发展 需要和师 资 队伍 结
发 展 的现 状 , 以 加 大 专 业 带 头 人 培 养 力 度 的 “ 师 工 名
程 ”培 养专 业 教学 骨干 的“ 树工 程 ” 建 立兼 职 教师 、 大 、
院 专 门制 定 了“ 院师 资 队 伍 中长 期发 展 规 划 ” 出 台 了 学 ,
_ ‘

师资 队伍 的整体素质也与 其人才培养质 量、 体办学水 整
平 有 着 密 切 的联 系 。高职 院校 师 资 队伍 的 建 设 问题 已经 成 为 高 职 教育 理 论 与 实 践 领 域 共 同关 注 的 问 题 , 是 高 也 职 院校 内涵 发 展 的 重 要 内 容 。 笔 者 结 合 工 作 实 践 , 广 对 东 交 通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 下 简 称 “ 院 师 资 队 伍 方 面 以 学 所 采 取 的措 施 和 成 效 进 行 浅要 分 析 , 讨 高 职 院校 师 资 探 队伍 的 建 设 和 发 展 问题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宁省教学成果申报材料:总结报告以“四双模式”双师队伍建设为突破深化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沈阳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系2008年12月15日以“四双模式”双师队伍建设为突破深化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在国家示范示范专业建设过程中,抓住“人”的根本因素,为突破教师队伍结构、能力和水平这个制约示范建设发展的“瓶颈”问题,定战略、定标准、定制度,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探索“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新模式,从而全面带动自动化专业各项教学改革工作。

本专业现已和6家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共建“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的合作关系,聘请了15名企业技术负责人和管理专家到学院兼职,专业所属系部和教研室都有企业兼职教学主任和教研室主任;结合示范建设,本专业实行了“双带头人”、“双骨干教师”制度;本专业现已成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省级示范专业和品牌专业,现已建成省级精品课3门;本专业生就业率连续三年在97%以上。

中央财政支持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与沈阳特变电集团等企业密切合作、深度融合,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探索“四双”模式(专业建设校企双带头人、课程建设校企双骨干教师、校企人员双向兼职双重身份、校企双方提供双向保障)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在团队建设的同时,全面带动了校企合作、课程建设、实习实训条件等方面的建设。

一、双带头人因为高职院校的主要任务是为企业培养适应岗位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所以我们的专业不仅是学校的,也是企业的,我们所进行的专业建设必须由校企双方共同建设,由企业人员始终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为此我们在专业建设中坚持做到专业必须有校企双专业带头人,本专业的两个专业带头人一个是省级专业带头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负责人、电气工程系主任高宇副教授,一个是在辽沈地区电器行业具有一定影响的企业技术管理专家,沈阳新松机器人公司制造厂厂长苏晓东。

我们安排校企双带头人决不仅仅是形式,找企业人员凑数,而是根据专业建设要求和专业带头人的优势,来补充学院单一专业带头人在专业建设上的不足。

如学院专业带头人高宇在控制技术方面多次发表论文,并主持和参与了沈阳地区企业技术改造的重要项目,并与企业技术人员合取得多项专利,在行业内有一定影响,因此他负责控制技术方向。

企业专业带头人苏晓东多年从事电器产品生产及技术管理工作,不仅具有丰富的技术经验和管理经验,同时在《机器人》杂志上发表过《柔性自动化连杆式机器人设计》等4篇论文,并且是《3自由度浇注机器人》专利的发明者,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因此他负责电器产品制造方向。

两个专业带头人的专业建设工作分工是:苏晓东主要负责分析工作过程,确定岗位核心能力,提出专业培养目标,项目教学案例开发,实践指导课程,校外顶岗实习基地建设等;高宇主要负责课程体系构建,核心课程建设,教学团队建设以及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等。

这两个带头人在专业建设上互相补充,共同带领团队进行专业建设。

二、双骨干教师针对专业面向工作岗位的总体工艺流程,对企业生产全过程和典型工作环节进行分析分解,确定专业培养的4个岗位核心能力,即元器件识别、焊接及装配能力,识图、配线和系统的测试能力,典型生产线设备维护及故障诊断排除能力,典型控制系统的开发和技术升级能力。

针对4个岗位核心能力,电气自动化专业确定重点建设《PLC技术及应用》、《电器产品制造与检测》、《机电设备控制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4门核心课程。

围绕核心课程建设配置由校企人员组成的四对双骨干教师。

具体配置情况如下:课程名称教师教师来源《PLC技术及应用》姚红军副教授本院戴斌高级工程师特变电工沈变集团《计算机控制技术》刘丽副教授本院围绕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教材开发、教学软件开发、教学方法手段改革和课程教学网络平台建设内容,校企人员有各自不同的侧重和分工。

校企双方骨干教师分工协作,共同完成核心课程建设内容。

1.课程标准企业骨干教师:A根据工作过程提出能力要求;B实训单元学生训练要点;C能力考核方式及标准学院骨干教师:A根据能力要求提出学生必备的知识要求;B理论知识单元学生学习要点;C能力考核方式及标准2.教材开发企业骨干教师:A实训部分设计;B项目案例;C项目训练学院骨干教师:A教材结构设计;B理论部分设计3.教学软件企业骨干教师:训练功能的设计与开发学院骨干教师:教学功能的设计与开发4.方法手段改革企业骨干教师:考核方式,训练模式,项目教学案例学院骨干教师:教学设计(重点解决教什么、谁来教、在哪教、怎么教),考核方式5.教学网络平台企业骨干教师:提供真实工作情境操作,典型产品的生产过程,典型设备与元件,典型工艺,典型生产线,岗位技术规范,岗位操作规程等相关资料。

学院骨干教师:进行教学平台设计,提供相关技术支持,教学资源材料,学生训练资源材料,设计网上指导、师生互动及网络考核与评价系统。

三、双向兼职校企人员双向兼职双重身份,相互渗透,深度融合,建立密切的“血缘”关系。

团队10名专任教师都在合作企业中有实质性的兼职,企业也相应的派出人员到学校兼职,双方人员都做到有职、有责、有任务。

1.有职即校企双方兼职人员在对方均有实质性兼职。

如专业带头人高宇兼任沈阳新松机器人有限公司兼职副厂长;企业专业带头人苏晓东在学院电气工程系任兼职教学副主任。

兼职具体情况见下表:2.有责即校企双方兼职人员在对方单位均有明确的工作职责。

兼职不仅仅是挂名,我们和合作企业达成的共识是校企双方的兼职人员必须在对方有实质性的工作职责,如学院专业带头人高宇兼任沈阳新松机器人有限公司副厂长,负责工艺设计和审批,每周必须到企业工作两天(含周日一天),参加一次中心主任工作会议,履行工艺设计审批职责。

企业专业带头人兼任学院电气工程系教学主任,负责实践教学,每周至少要到学院工作一天,参加一次系主任工作例会,主持或参加一次教学例会,履行实践教学计划、大纲及项目审批,学生实践教学项目考核成绩审批等相应职责。

兼职教师工作职责情况如下表:3.有任务有任务即校企双方兼职人员都在对方单位根据学院专业建设和合作企业发展要求,承担一项或多项专业建设和应用项目研发任务。

如团队专业带头人高宇在沈阳新松机器人公司担任兼职技术厂长,负责技术工艺工作,并承担立体仓库计算机控制系统研发任务;企业兼职专业带头人苏晓东在学院任电气工程系兼职教学主任,负责实践教学工作,并承担“431”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和实施任务。

学院骨干教师曹江,在沈阳新松机器人公司兼任电装车间工程师,08年主要承担该公司“自动焊接工作站电气控制系统设计”工作,现在其设计成果已经运用于华晨汽车焊接生产线;沈阳新松机器人公司工程师陆立智兼职电气工程系教师,他在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中承担课程建设工作,08年主要负责《PLC技术及应用》省级精品课建设工作。

兼职教师工作任务分工如下表:四、双向保障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加强“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不仅仅是电气自动化专业一个团队的做法,而是沈阳职业技术学院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学院所有教学团队特别是重点建设专业都正在做或开始做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示范建设措施。

一是定规划。

所有系部都必须由企业有影响的人士担任兼职教学主任;所有重点建设专业教研室必须聘请企业名家和行家担任兼职教研室主任;所有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都必须在企业有实质性的兼职;所有重点建设专业专任教师必须实际参与企业技术改造工作和应用项目开发;示范建设中重点建设的9个专业在今年9月前必须达到上述要求,年底学院69个专业(方向)中1/4以上专业要达到要求,2009年要有50%以上专业团队达到以上要求,2010年要有70%以上专业团队达到以上要求。

二是定标准。

学院规定“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必须达到以下建设标准:团队专兼结构必须达到1:1以上,且企业教师在专业团队中实质性兼职;团队至少有一名在行业企业有影响的企业人员担任兼职教学主任或教研室主任;团队按专业方向设双带头人,其中一名为行业企业有影响人事;团队按核心课程建设要求设双骨干教师,其中一名为企业人员;每门核心课程的建设内容必须有校企双方骨干教师共同完成并取得成果;核心课程建设至少有一门达到院级以上精品课程;团队专兼教师合作,每年至少要完成三项以上适应企业需求的应用开发项目;团队专兼教师合作,每年至少要开发建设两本省级以上精品教材或规划教材;团队每年至少发表5篇以上由校企人员共同撰写的专业论文;团队必须保证建设符合毕业生全员顶岗实习要求的顶刚实习基地。

三是定政策。

凡达到“双师”结构建设标准的教学团队和个人,优先评选院级以上优秀教学团队;优先享受国家和学院重点项目建设资金支持;团队所在专业列为学院重点建设专业;团队专业带头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每年选派出国培训一次;团队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享受学院岗位津贴同级别最高档;团队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享受学院年度奖金最高档;团队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优先推荐市级以上优秀教师;团队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在晋升职称时优先推荐;系部企业兼职教学主任每月发放津贴2000元(课时费除外);系部教研室企业兼职主任每月发放津贴1000元(课时费除外);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在企业兼职时由学院负责联系享受企业相应待遇;企业在学院兼职人员在精品课、示范专业等项目建设中取得成果者由学院给予物质奖励。

凡未达到要求的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将视其情况中止或取消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资格。

四是定制度。

为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学院制定了《关于加强“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的有关意见》、《关于教学系部和重点教研室聘任企业兼职教研室主任的有关规定》、《“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标准》、《企业兼职人员管理及考核办法》、《学院到企业兼职人员管理及考核办法》、《学院兼职教学主任和教研室主任工作职责》、《学院兼职教学主任和教研室主任津贴发放管理办法》、《顶岗实习教学指导教师工作规范》、《关于建立“企业工作日”的通知》等若干文件和制度。

在此基础上,校企双方做到共同定协议、共同定责任、共同定待遇、共同定考核方式。

校企双方共同定协议,即签订“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合作协议,在法律上保证校企双方合作。

目前本专业已与北方重工集团、沈阳新松机器人公司、特变电工沈变集团等6个单位签订了《共建双师团队协议》。

协议包括了互聘兼职人员,兼职人员职务及职责,兼职人员待遇,兼职人员考核及管理等内容。

校企双方共同定责任,即校企双方共同确定校企人员兼职管理制度,互相委托对方对兼职人员在兼职期间的工作情况进行考核与管理。

双方确定对等互聘对方人员,并确认为双方单位组织行为,不对个人;双方确定为本单位人员到对方兼职创造条件,保证兼职人员能到对方单位每周至少工作一天;双方确定赋予对方兼职人员具体工作职责和权限;双方保证为对方兼职人员创造必要的工作条件,以利于开展工作;双方负责对对方兼职人员发放兼职工作津贴;双方负责协助对方对兼职人员进行考核和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