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高三下学期历史3月月考试卷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卷(三)历史试卷(附中高三3次)

湖南师大附中2025届高三月考试卷(三)历史审题人:高三历史备课组时量:75分钟满分:100分得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1.图1可推知,夏商时期A.国家对矿藏实现直接控制B.黄河中游资源相对不足C.跨区域经济联系已经出现D.长江流域手工业更发达2.荀子访秦国,发现其“固塞险”而“天材之利多”,“百姓朴”且“甚畏有司而顺”,都邑官府“恭俭、敦敬、衷信”,士大夫“无有私事”。
据此可推知,秦崛起的主要因素是A.自然条件优越B.人民朴实温和C.官员吏治清明D.国家治理良好3.韩愈在《与孟尚书书》中认为:“假如释氏能与人为祸祟,非守道君子之所惧也。
”守道之君子,只要信奉天命,自有天地神祇为之庇佑。
其意在A.推崇天命观念B.巩固儒学地位4.辽朝的国号变迁复杂。
建国之初称大契丹,辽太宗时期实行双重国号(燕云汉地称大辽,草原地区称大契丹);后多次在大辽和契丹中复改国号。
这体现出辽A.疆域版图不断变迁B.政治体制的二元性C.民族交融逐渐加深D.内外政策左右摇摆5.明朝中后期,有史料记载“无籍之徒”日渐猖獗,“投托权豪势要之家,充为家人伴当”,“不务本等生业,三五成群,白昼在街撒泼、殴打平人、抢夺财物”。
这一群体A.加剧了土地兼并的矛盾B.有利于人身依附的放松C.推动了社会阶层的流动D.削弱了政府的行政效力6.1898年,湖广总督张之洞主编《劝学篇》一书,在序言中写道:“学者摇摇,中无所主,邪说暴行,横流天下……吾恐中国之祸,不在四海之外,而在九州之内矣。
”《劝学篇》的指向是A.纠正维新派理论中的偏颇之处B.为康梁变法革新运动造势C.抨击顽固派学者们的保守论调D.为光绪帝看世界提供帮助7.湖南手工业向称发达。
然而20世纪初,时人“欲求一匹真土纱织布,几如披沙拣金”;大批手工业者被抛入城市,正业之农耕变成副业,副业的苦力变成正业。
湖南省长沙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原卷版)

7.美国有学者曾撰文指出:“1852年,上海租界内的地皮平均每英亩售价50英镑,到1862年已涨到平均每英亩10000英镑。”清人葛元煦在《沪游杂记》也记载,当时“上海租屋获利最厚,租界内洋商出赁者十有六七”。导致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A.太平天国运动 影响B.洋人恶意开发哄抬地价
A.革命根据地建设成果显著B.苏维埃政权赢得民众认同
C.反围剿斗争取得阶段胜利D.“左”倾错误理论得到纠正
10.20世纪60年代,中法的角色类似:一个是在全球范围向美国霸权挑战的不驯服的盟国;一个是不听从指挥棒直至公开脱离苏联轨道的“大家庭成员”。这说明()
A.中法具有独立自主的共性B.欧美关系已经走向对峙
3.晚唐诗人李频在《长安感怀》中说“一第知何日,全家待此身”,将诗人的压力表露无遗;王建《送薛蔓应举》中写到“一士登甲科,九族光彩新”,则生动地反映了士人登科的社会现实。据此可知,科举制()
A.有助于打破社会阶层壁垒B.践行了四民平等思想
C.注重士子文化才能的培养D.缓和了统治阶级矛盾
4.元政府规定除“五岳四渎等载在祀典者,所在官司依例岁时致祭”外,不许在城邑、村坊“聚集人众,祈赛神社”。到元代中期,对城乡“唱词聚众的勾当”等娱乐活动也明令禁止。元政府此举()
C.剩余产品大量出现D.渔猎活动逐渐消失
2.汉孝惠、高后时,为天下初定,复弛商贾之律。文帝时,晁错提出“入粟拜爵”,这在客观上便利了富商购买爵位。景帝时期,降低了缴纳算赋做官的标准,以免使廉洁之士长期不能做官,但商贾之人可从中谋取厚利。汉初这些政策()
A.导致抑商政策的废弛B.导致社会风气败坏
C.迟滞了经济复苏进程D.有助于商业的发展
A.冲击了社会人伦道德观B.意在强化地方社会控制
湖南省长郡中学2015届高三月考试卷(三)历史试题

湖南省长郡中学2015届高三月考试卷(三)历史试题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有学者经研究发现,宋代经常出现县官职位空缺,无人愿意履职的现象,即使在江南富庶之地也同样如此。
出现这一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A.中央集权过度,地方权力衰弱B.文化教育落后,官僚人才缺乏C.商品经济发达,弃官从商普遍D.经济重心南移,文人弃北趋南2.明代文学家冯梦龙在《太平广记钞》中写到:“不若人生一男一女,永无增减。
若二男二女,每生加一倍,日增不减,何意养之?”该材料体现了A.小农经济下“多子多福”的生育观念B.明朝时期已经有了计划生育思想的萌芽C.冯梦龙受到道家“小国寡民”思想的影响D.明朝时期中国出现了严重的人口膨胀现象3.下图是出土的唐代初期文物“敦煌张文信租田契”的抄件片段。
据此可知当时张文信于康海多边【处】租取田五亩,直价【租价】一亩麦小一斛……若到六月(租价)不了者,一罚入康(海多);若到种田之日,不得田佃者,一斛罚二斛入张文信。
两和立契书,画指为记。
契两本,各执一本。
田主康海多租田人张文信知见人翟寅武、白六洛、赵胡单A.土地租佃在全国普遍推广B.农耕经济开始向河西走廊扩展C.均田制已经被彻底废弃D.一些经济活动蕴含着契约意识4.“强调情感与理性的合理调节,以取得社会存在和个体身心的均衡稳定:不需要外在神灵的膜拜、非理性的狂热激情或追求超世的拯救,在此岸中达到济世救民和自我实现。
”下列思想与上述评论最相符的是A.天与人不相胜B.修身齐家平天下C.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D.治世不一道,变国不法古5.明代商人王现曾说:“夫商与士,异术而同心。
故善商者,处财货之场而修高明之行。
是故虽利而不污,故利以义制,名以清修,天之鉴也。
”(《故王文贤墓志铭》)对此理解准确的是A.商人致富要遵循道德规范B.经商和读书在方法上是一致的C.商人要向读书人学习文化D.经商成功后可以去研究学问或做官6.书法家张胜利认为,中国书法的至善境界是风行水上,自然成文。
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答案

大联考湖南师大附中2025届高三月考试卷(一)历史时量:75分钟满分: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1.岭南石峡遗址已发掘64座大小不一的墓葬,出土遗物三千余件。
有出七成套的木作工具石锛和石凿,数百件实战用的石镞、石钺;还有礼器如琮、璧等,玉琮与良渚一带相近。
据此可推断,该遗址A.已出现掌握贵重礼器的祭司阶层B.处于石器时代向国家迈进的阶段C.有直接或间接远距离的商品交换D.农业生产水平得到一定程度发展2.图1、2所示文物均被学界命名为“蜻蜓眼玻璃器”。
据此可知图1古埃及玻璃器(前+4世纪)图2曾侯乙墓玻璃器(战国)A.社会分工发生了进一步细化B.战国手工制造水平超过古埃及C.玻璃器的生产中心发生转移D.玻璃器是中外文明交流的物证3.《史记·儒林列传》记载,“家人子”(宫侍女)出身的窦太后喜好黄老之学,召辕固生问老子书,辕固生答“家人言耳”太后大怒,命他去刺野猪,幸得景帝帮助才脱困。
这一记载最能印证汉初A.无为而治思想发生动摇B.弃道崇儒思想开始抬头C.社会等级意识仍然强烈D.皇权独尊遭受外戚挑战4.王莽改制,根据周朝办法造大钱,后又相继发行契刀、错刀、宝货等货币,民间仍用五铢钱。
王莽下诏:“敢非井田、挟五铢钱者为惑众,投诸四裔以御魑魅。
”可见当时A.制度变革获得法律保障B.币制由复杂走向简单C.托古改制重视民众基础D.政府的货币信用不足5.《公羊传》记载:“桓何以贵?母贵也。
母贵则子何以贵?子以母贵,母以子贵。
”然而汉武帝却在立幼子为太子后杀其生母,北魏时期道武帝将子贵母死立为定制。
这一转变的目的在于A.提高三纲五常的地位B.促进华夏认同C.推动少数民族封建化D.加强集权统治6.唐太宗审查《氏族志》时,认为山东崔氏“世代衰微,全无冠盖”,不配第一等。
他指示“不须论数世以前,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新修订的《氏族志》以皇族为首,外戚次之,崔干被降为第三等。
2023届湖南省名校联盟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 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新高考湖南卷)历史参考答案1.A【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周礼》中的该观点认为饮食要遵循四季的规律以调理身体,这可证明先秦已出现服食养生的理念,故A正确。
材料并未涉及周代百姓对延年益寿的态度,B错误。
材料不能证明贵族生活的奢侈状况,C错误。
材料中的观点与中医理论发展无关,D错误。
2.C【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期的屯田,需要国家承担大量器具的开支,并且并未获得较大的农业收入,其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客观上为国家带来了财政上的负担,故C正确。
材料并未反映出西北地理环境的改善,A错误。
解决了危机的说法过于绝对,B错误。
该政策有利于稳固汉代对于边疆地区的管理,并非没有任何效果。
浪费的说法不符合史实,D错误。
3.B【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代的律法中继承了西周礼制的内容,体现出礼法结合的特点,故B正确。
确保了家庭生活的和谐有序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
材料看不出妇女地位的提升,排除C。
材料与弱势群体的优抚无关,排除D。
4.C【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招牌做的更加醒目,是商品经济发展背景下市场竞争激烈的表现,故C正确。
材料并未反映出政府对于市场监管的更改,排除A。
材料看不出社会风气的开放,排除B。
材料与商品贸易成本提高无关,排除D。
5.B【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大宅的空间布局以老人居住的左侧为尊,仆人等居住在房屋以天井隔开的外围,是对儒家内外有别的伦理家风的反映,故B正确。
材料与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无关,A错误。
避免了矛盾的说法过于绝对,C错误。
材料中大宅的空间布局并未打破家族成员的尊卑主从关系,D错误。
6.C【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洪仁玕的这些主张蕴含了近代民主政治的要求,故C正确。
此时中国并未产生民族资本,排除A。
洪仁玕的主张并未实施,无法推动近代民主化进程,排除B。
材料与中体西用的主张无关,排除D。
7.D【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湖北各地流传的这些词句,是对妇女日常生活的生动描绘,故D正确。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卷(三)历史答案(附中高三3次)

湖南师大附中2025届高三月考试卷(三)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C D B B D A A A B D C A C B C B1. C【解析】题中显示夏商时期早期金属矿、盐池的分布情况,政治中心在黄河中游,金属矿多分布于长江流域。
矿藏分布跨越南北方,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表明南北方之间可能因为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存在着经济方面的联系,C项“跨区域经济联系已经出现”较为合理。
仅从图中所给的矿藏分布情况,无法直接得出“国家对矿藏实现直接控制”的结论,没有相关明确证据支持,A项错误。
从图中可以看到黄河中游有一定的矿藏分布,不能得出资源相对不足的结论,B项错误。
图中只是展示了矿藏的分布,并没有直接体现出手工业发达程度的比较,不能仅依据矿藏分布就得出“长江流域手工业更发达”的结论,D项错误。
2. D【解析】题干中提到秦国“圆塞险”而“天材之利多”,这只是自然条件方面的优势,但不是最主要因素;“百姓朴”且“甚畏有司而顺”说明百姓朴实且顺从管理;都邑官府“恭俭、敦敬、衷信”,士大夫“无有私事”,这些都体现了秦国在国家治理方面,官员清正廉洁、百姓顺从,整个国家治理良好。
A项自然条件优越只是一方面;B项人民朴实温和也只是一个方面;C项官员吏治清明也只是国家治理的一部分。
只有D项国家治理良好能够全面概括题干中所体现的泰国的优势。
3. B【解析】根据材料,韩愈认为:如果佛有灵,能给人带来灾祸,坚守儒道的君子只要信奉天命,就不用惧怕。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韩愈提倡复兴儒学,他用天命观反对佛教的因果轮回,以巩固儒学地位,故B项正确。
A、C两项均为手段而非目的,故排除;材料中的“道”为儒道,而非道家思想,故D项错误。
4. B【解析】辽朝以契丹为国号,体现其对游牧民族传统和文化的重视;以辽为国号,体现其吸收汉文化和制度的意图;实行双重国号是要在保持游牧民族的传统和吸收汉文化中寻求平衡。
2024届湖南省永州市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及答案

永州市2024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命题人:唐松元(东安一中)毛建恒(江永一中)孙霞丽(永州八中)审题人:杨国斌(永州市教科院)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量75分钟。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及科目,在规定位置贴好条形码。
2.回答第1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时,只交答题卡,第1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湖南道县玉蟾岩发现了距今10000多年的几粒稻粒和具有原始特征的陶器。
2006年,在浙江北部浦江上山遗址发现了距今有10000多年数量较多的炭化稻以及人们生活的村落、石质农业生产工具和日用陶器。
上述考古发现A. 说明父系氏族社会出现第二次社会分工B.体现了中华文化从多元走向一体的进程C.印证长江中下游是华夏文明的核心区域D.表明新石器时代早期原始农耕已经出现2. 据《战国策》记载,齐国孟尝君请门客冯谖“收责於薛”,孟尝君是薛邑土地、财富的最大拥有者,债户众多,冯谖受命后,干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
冯至薛邑后“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券偏合”“矫命,以责赐诸民。
因烧其券,民称万岁”。
这表明当时A. 社会借贷现象已经比较普遍B.信用体系崩坏阻碍经济发展C.贫富分化加剧激化社会矛盾D.民本思想盛行助推基层治理3. 根据《广东通志》卷三十八《名宦志》所载,两汉时任职岭南的地方官员中有传记的约有40人,而有儒言儒行的有30人。
其中明确记载为博士弟子、学于太学和“通经”的有6 人,举茂才和辟召2人,举孝廉13人。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月考(六)历史试题(含答案解析)

告中国人一桩,中国人至少可以控告英国人九十九桩。”这段论述可以用来说明 ( )
A.英国侵略行为不应受指控
B.中国抵抗英国侵略者的正当性
C.三元里人民抗英的正义性
D.英国和中国相互指控是合理的
7.1893 年,驻外公使薛福成在《出使日记》中写道:“总理衙门大臣萃毕生之全力以
经理交涉事物者,殆鲜有其人。或以官高挂名,或以浅尝自喜;或骤出骤入,听其自然。
世纪晚期后,开始走向自觉的民族民主运动的道路,并在 20 世纪初更是走向大觉醒时
代。导致亚非地区民族解放运动发生显著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
B.无产阶级政党的推动
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D.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15.《四月提纲》指出:“我们的直接任务并不是‘实施’社会主义,而只是立刻过渡到由
施。2002 年,党和政府全面实施开展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活动、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和
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等。由此可见,体育事业的发展主要得益于
A.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
B.强身健体意识日益增强
C.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
D.国民教育体系初步形成
12.《荷马史诗》中国王阿伽门农经常召集人民大会解决纷争,不过普通公社成员很少
一闻《海国图志》《瀛寰志略》两书之名,尚有色然以惊者。”这主要反映了( )
A.中外交涉事务的减少
B.顽固派对洋务的抵制
C.立宪思想传播的困境
D.洋务人才的匮乏
8.20 世纪 20 年代,国共两党共同创办了广州华侨运动讲习所。下表反映了当时的中
国共产党( )
广州华侨运动讲习所《革命文献讲义》部分篇目
题目
天津 1224 1211 34769 57658
2022-2023学年湖南省永州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永州一中2022年下期高三第三次月考试卷历史温馨提示: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按规定贴好条形码。
3.请将全部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8分)1.史料记载:“殷民六族”、“怀姓九宗”等原属于周王室的臣民,被分封给鲁、卫、晋等,成为诸侯的臣民,但同时他们依然为周王臣民。
原属诸侯、贵族之臣也普遍成为周王之臣。
这改变了商代各地方国里的臣民只属于方伯所有,不为商王所拥有的局面。
“王臣”范围的扩大:A.有利于周王天下共主的形成B.逐步巩固了周王臣民的地位C.强化了西周的中央集权制度D.扩大了诸侯国君的统治范围2.《大夏国葬舍利碑铭》为西夏碑铭,记载了元昊为安放佛舍利而建造连云宝塔之事。
碑文由元昊重臣汉人张陟署名“右仆射兼中枢侍郎平章事臣张陟奉制撰”,由此可知A.元昊所用臣僚均为汉族儒士B.西夏仿宋建立官制C.西夏以宗教维系上下级关系D.西夏的相权威胁皇权3.据考古发掘文物证实,宋代金银器流行文字铭刻,内容与唐代不同,纪年款识很少,而打印或錾刻店铺、产地、工匠名字增多。
这一现象反映了A.官营手工业管理严格B.产品主要供应贵族使用C.商品经济的发展繁荣D.私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4.自强运动的改革者所需要的乃是轮船与枪炮,所以他们设立的是船坞与兵工厂。
所有的改革也与其他部门隔离,以免妨碍旧有法制规章。
传统教育制度不因之而更变,科举取士的程序也原封不动。
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A.腐朽的官僚体制阻碍自强运动B.洋务运动并未促进教育的变革C.旧有的法制规章妨碍改革进程D.封建体制下维新运动困难重重5.1911年,革命党人创办的《神州日报》刊登了一组漫画,表现出对中国未来命运的深切担忧。
画中的老虎代表中国,人物代表西方国家。
四幅画名为“康乾时之中国”“咸(丰)同(治)时之中国”“现在之中国”和“将来之中国”。
湖南省郴州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题(三模历史)带答案

郴州市2023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监测试卷历史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中国古代文明绚烂多彩,随着考古发掘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华美文物揭开神秘面纱。
如图,长江流域三星堆遗址出土的“玉璋”和黄河流域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牙璋”,二者不仅“撞脸”,且均属仪仗用具。
这反映了A.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B.早期文明交流较为频繁C.中华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D.古代中国手工业技术高超2.整个西周社会组织是“以宗族为经,家族为纬”,“国”和“家”紧密结合,这是西周社会组织的特点。
······周天子与绝大多数的诸侯都是亲戚关系,同姓诸侯不是他的兄弟就是他的子侄,异姓诸侯通过婚姻与他形成甥舅之亲。
这表明A.西周宗法制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B.西周通过分封制强化国与家的联系C.宗法制度是分封制实行的重要保障D.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3.下图为里耶秦简中一枚户籍简的示例。
这批户籍简每枚最多包括五个部分,即上面所谓的五个“栏”,少的也有二三个。
“栏”的多少是由该民户的人员构成情况决定的·····第一栏并非户主栏,而是“丁壮男子栏”;第二栏也并非配偶栏,而是“丁壮女子栏”;第三栏为“非丁壮男子栏”;第四栏为“非丁壮女子栏”;最后一栏属于备注栏,主要是注明一些非普遍性的特别情况。
据此可知这批户籍简A.作为征发徭役兵役依据的性质明显B.体现出了以男性为核心的家庭构成C.意在推行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D.表明当时血缘宗法关系受到了冲击4.下图为北魏前期、后期中枢机构长官籍贯数量分布柱形图。
影响图示中官员籍贯数量变化的重要原因是A.鲜卑历史传统的影响C.经济重心南移的推动B.国家中心区域的变化D.中枢权力机构的调整5.下表是唐初推行均田制的授田情况(部分),据此可推知A.唐朝政府不抑兼并 C.税收原则有失公正B.政治地位与经济利益相背离 D.推行均田制有利于扩大税面6.南宋时,朱熹对《吕氏乡约》的内容稍加修改,定名为《增损吕氏乡约》。
湖南省株洲市十三中2015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株洲市十三中2015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试卷历史总分:100分时量:90分钟命题:欧帽辉审题:李爱明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
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夏朝设秩宗,商朝卜、巫、史,西周设太史、太祝、太卜、太士等,他们既是神权的掌握者,又是国家的重要执政官,权位显赫。
”这表明夏、商、周政治制度的特点之一是()A.按照血缘亲疏分配政治权力 B.形成内外相辅的地方政权体制C. 实行神权与政权相结合的制度 D.国家和家族宗法制度密切结合2.“分封制是建立在方国联合体上的血缘性国家,秦以后才是地缘性(即民族性)国家。
”此观点的主要依据是 ( )A.最高统治者的行政权力不同B.地方行政的组织方式不同C.能够直接统治的区域不同D.选拔官员的途径不同3. 古代建筑作为承载人类文明的物质载体,是古代政治、经济、社会习俗等方面的反映。
我国北方四合院一般依东西向的胡同而坐北朝南,基本布局是分居四面的北房、南房和东、西厢房,四周再围以高墙形成四合,开一个门。
依照古代宗法礼仪观念长辈应居住在( ) A.南向北房 B.东厢房 C.西厢房 D.北向南房4. 西汉时,一大夫随汉武帝外出打猎,汉武帝得到一头小鹿,交给大夫带回,路遇母鹿,两鹿互相哀鸣,大夫便放了小鹿。
董仲舒断曰:“中感母恩,虽废君命,徙之可也”,对大夫减轻了处罚。
董仲舒断案体现的思想是 ( )A.君权神授B.德主刑辅C.天人感应D.三纲五常5.南宋时期盛行一种叫“出门税”的银铤。
如右图所示,银铤上有“□行十郎聚”、“真花银”、“出门税”等文字。
据考证,铭文中“行”指“行商”,“门”指“城门”。
据此可知当时 ( )A.开始实行重农抑商政策B.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C.政府重视管理并征收商税D.城市中的坊市界限依然存在6.著名历史学家周宝珠在他的一篇经济学论文中说“(它)是宋代以前商品经济发展形势下出现的一种新事物,它扎根于农村商品经济的基础上,逐步变为沟通城乡的经济纽带,而后把与城市相连的部分变为城市的重要市区,使宋代城市达到一个新的历史水平,创出了中国古代城市……的新道路。
2024届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高三下学期3月综合测试(一)历史

雅礼中学2024届高三综合自主测试(一)历史试卷命题人:审题人: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左传》记载,前676年,虢公、晋侯朝见周王,周王以美酒款待二人,并皆赐给二人玉五毂,马三匹;前488年,根据吴国的要求,鲁国以相当于侍奉周天子的规格百牢(即猪、羊各百头)之礼招待前来会晤鲁公的吴王夫差。
据此可知A.礼崩乐坏影响政局稳定B.社会治理秩序亟需重构C.礼制带来沉重经济负担D.政治经济实力左右礼制2.秦汉时期,在部分少数民族聚居地设置县级地方政府,称为“道”。
秦汉通过这种特殊的统治制度,使一些不太适宜或不太愿意接受郡县制的民族,一定程度上适应并接受了政府的统治。
由此可知,秦汉的“道”制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监察权 B.防止了少数民族割据和叛乱C.有利于民族交融与国家统一D.发展为汉初的郡国并行制度3.东汉末年曹操开始以户为单位征收实物税,名为户调。
西晋时期颁布法律规定,以官品之高低辙庇亲属和佃客,一、二品的官可以荫庇佃客五十户,受荫庇的佃户可以免役调。
这一现象A.体现了仁政民本的思想B.反映了宗法血缘的关系C.增强了世家大族的实力D.削弱了人身关系的依附4.唐朝前期,税收由中央政府统一征收和分配支出。
唐朝后期,中央政府根据大历十四年(779年)的收成和人口,制定税额,并分派给各地政府进行征收,地方政府征收上来的税收,分为“上供、留使、留州”三个部分。
这一变化A.深受政局变动的影响B.加重了农民经济负担C.保障了中央赋税收入D.有助于解决藩镇割据5.明清时期,人口增长导致的人口频繁流动、更深度的区域开发、城市的发展和区域性贸易活跃、国家制度与商业发展之间的矛盾及其调适、民间组织的兴起、各种社会矛盾的激化等等,这些变化伴随着危机。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月考历史试卷(二)扫描版含答案

雅礼中学2023届高三月考试卷(二)历史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
时量75分钟,满分100分。
得分:第I 卷选择题(共48分)叫P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耕(|符合题目要求)明 1.穰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的一所著名学府,在其兴盛时期,汇集天下贤圃|斟E固执士多达千人,苟子、孟子都在穰下学宫停留或者学习过,程下学宫成为当时各学派套萃的中心,许多学者受到上大夫的待遇。
据此可知,战国时期A .各国私学兴盛 B.文化交流频繁主型:民?C .专制王权的兴起 D.官僚政治的出现军§王I 2.秦代民田占有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对有爵者实行赐田制,二是对无爵曹志者实行授田制。
无论是赐田制还是授田制,皆为土地私有制。
该政策的推行A .有利于封建经济发展 B.推动国家统一的实现器;即| C.打击了地方贵族势力 D.抑制了土地兼并现象华革耕 3.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均将实现统一大业作为立国目标。
南北朝时期,北朝认为它就是中国,南朝是从自己分裂出去的一部分。
南朝也认为自己是中国,北朝应属它所有。
这反映出魏晋南北朝时期A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C .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地区B .儒佛道之间交汇融通D.大一统观念深入人心4.宋太宗君臣谋划打败辽朝之后,在东北地区要建立的秩序是“美、雷、渤海之国,各选重望亲摘,封册为王……得案、雷、渤海以为外臣,乃守在四夷也”。
据此可知A .太宗意图占领上述游牧民族的地区B .太宗意图构建宋朝独尊的华夷秩序c.渤海已经归属北宋政治版图D .北宋已经放弃收复幽燕历史试题(雅礼版)第1页(共8页)雅礼中学2023届高三月考试卷(二)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题号I1 I z 3 4 I 5I 6 7 I s I 9 I 10 11 I 12 I 13 I 14 I 15 I 16答案IBIAI D I B IAIAI B IDI D I C IAIDI C l Cl DIC1. B[解析】级下学宫是官府性质的,而且A项“各国”扩大了范围,所以A项错误;材料与专制王权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与官僚政治没有关系,故D项错误。
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月考(八)历史试卷 Word版无答案

雅礼中学2023届高三月考试卷(八)历史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用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考古发现,良渚古城周边存在大规模水利系统,河道、灌水孔、排水槽,规划有致;存在众多宽大田埂,纵横交错,蔓延近8万平方米;在古城核心莫角山南侧还发现了20万千克的稻谷堆积。
这表明当时该地区A.统治阶级主导农田管理和经营B.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C.农业技术精耕细作的特征初显D.阶级分化已经日益明显2.春秋时期,鲁国有个卿大夫家族叫作三桓,三桓将鲁国原有的上下两军扩充为上中下三军,三桓各掌握一军。
这种情况说明A 封建官僚体制确立 B.分封制度已经全面崩溃C.政治权力下移明显D.争霸战争促使公室强大3.唐太宗对将崔氏定为一等高门的高士廉等人说:"我与山东崔、卢、李、郑,旧既无嫌,为其世代衰微,全无官宦,犹自云士大夫,婚姻之间,则多索财物。
或才识庸下,而偃仰自高,贩鬻松,依托富贵。
我不解人间何为重之?"这反映了A.门当户对的观念B.士族门阀声望尚高C.君主专制的加强D.儒家思想受到冲击4.下表为唐代敦煌户籍资料关于"受田"的统计。
这可以用来说明A.赋役制度有待调整B.中央政府权力减弱C.国家严控土地交易D.小农经济大量破产5.清朝统治者延续和利用蒙古族传统的会盟制度,盟旗制度下的会盟内容为"简稽军实,巡阅边防,清理刑名,编审丁册",盟长是理藩院和各旗札萨克的中间联络者,无权干涉各旗札萨克对本旗的行政管理工作。
盟旗制度A .有利于加强对各旗监督 B.促使蒙古和内地制度一体化C.体现了民族平等的原则D.体现了专制皇权的空前强化6.我国古代对外来农作物的命名不断发生变化,秦汉至唐宋的外来农作物名称是胡萝卜、胡荽(香菜)、胡椒,唐宋至明清的名称是蕃薯、蕃茄、蕃豆(花生),清朝以后是洋虫洋葱、洋白菜。
2024-2025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高三上学期月考(二)历史试题及答案

雅礼中学2025届高三月考试卷(二)历史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
时量75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 陕西神木石峁遗址是龙山文化晚期重要遗址,考古发掘证实了其城址由皇城台、内城和规模宏大的外城等三重城垣构成,并出土了成排房屋建筑基址,高等级贵族墓葬群以及数以万计的玉器、陶器等。
据此可知()A. 神权在石峁文化中占据主导地位B. 石峁人的手工业技艺十分精湛C. 中原为核心的文明格局已经形成D. 该遗址已具备邦国都邑的特征2. “出奔”在《春秋释例》中解释为“奔者,迫窘而去,逃死四邻,不以礼出也”。
春秋时期,主要诸侯国接受贵族出奔者次数为:鲁国37人次,楚国33人次,晋国38人次,宋国20人次,郑国19人次,齐国36人次,卫国18人次。
这反映出当时()A. 统治秩序的变动B. 思想文化的碰撞C. 礼乐制度的崩溃D. 新兴阶层的壮大3. 有学者指出:“东汉初期既然在洛阳立高庙,合祭西汉五帝,作为刘氏后裔,将世祖及以后历代皇帝神主纳于高庙中序昭穆、享祭祀,属于合乎情理的举措。
但汉明帝为光武帝单独立世祖庙,随后诸帝又皆立神主于世祖庙,却似乎隐隐含有与西汉帝系截然有别的蕴意,此举被后世视为违礼之举而加以掊击。
”这表明()A. 宗法观念已被摒弃B. 儒学影响政治伦理C皇权传承缺乏规范 D. 祖先崇拜源远流长.4. 唐开元年间,关中农业的收成非常好。
于是,开元二十五年(737)敕曰:“宜令户部郎中郑防,殿中侍御史郑章,于京畿据时价外,每斗加三两钱,和籴粟三四百万石,所在贮掌。
江淮漕运,固甚烦劳,务在安人,宜令休息。
其江淮间今年所运租停。
”据此可知,唐朝()A. 漕运贸易退出历史舞台B. 政府对物资流通进行理性干预C. 经济重心南移趋势显现D. 官民交易具有强制和掠夺色彩5. 如表为文献中有关宋代史事的部分记载。
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卷(二)历史(含答案)

炎德 ·英才大联考长沙市一中2025届高三月考试卷(二)历 史审题人:刘洋满分:100分得分第I 卷 选 择 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1.2023年,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再次对华容七星墩遗址进行考古发掘。
先后共清理了瓮棺葬26 座,其中有8座出土玉器,包括玉人、玉凤、玉蝉、玉钺、玉壁、玉锥形器、玉珠管等(见下图)。
这些分层埋置的玉器材质多样、造型精巧、种类丰富,几乎没有完整的器件。
七星墩遗址A.属于旧石器时代遗址C.说明南北方葬制相同D.是中原文化重要类型2.周公主张“敬德保民”,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董仲舒主张“天人感应”。
他们 思想的一致性在于A. 以民为本B. 敬畏天命C. 替天行道D. 理生万物 3.据史料记载:约公元前1048年,“武王观兵孟津,诸侯不期而会者八百”。
八百诸侯会孟津 的故事说明A.商朝面临统治危机B.周朝分封了大量诸侯C. 春秋战国战乱频仍D.封建经济具有分散性4.某思想家说:“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若使天下兼相爱……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 治。
”他的思想体系属于A. 儒家B. 道家C. 墨 家D.法家5.战国后期,荀子到秦国访问。
他对人讲述访问观感时说:“(秦)其固塞险,形势便,山林川谷美,天 材之利多,是形胜也。
入境,观其风俗,其百姓朴……观其朝廷,其间听决百事不留,恬然如无治 者,古之朝也。
故四世有胜,非幸也,数也。
”荀子认为秦国崛起主要得益于 学 校 班 级 姓 名 学 号命题人:杨文 时量:75分钟 B. 已呈现贫富分化趋势密 封不 要答6.下图里耶秦简的释文为:“东成户人士五夫,妻大女子沙,子小女子泽若,子小女子伤。
”由此判断, 它是A. 最早的户籍登记B.赋役繁重的证据C.秦律中一个案例D. 基层治理的基础7.西汉刘向说:“田氏取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并大兼小,暴师经岁,流血满野。
湖南省永州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

2023 年上期高一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满分:100 分时间:75 分钟第I 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 小题,每小题3 分,共48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们突破了西周“以天为宗”的观念,无论是孔子的“复礼”还是韩非子的“法治”,都把视线从天上转到了人世。
这反映出,当时A.政治构想都具有创新性质B.政治意识由重天命转向重人事C.完成了社会秩序的新建构D.神学迷信观念已经基本被扫除2.政事堂制度是唐代议政制度。
唐初,政事堂设在门下省,后迁至中书省,三省长官在此共议国事,执宰相之职。
政事堂的变化有利于A.加强中央集权B.分割宰相权力C.提高行政效率D.避免决策失误3.“清廷的藩属丧失殆尽”“中国作为传统东亚秩序中心的角色进一步瓦解”“中国有志之士认识到要使中国强大起来,就必须在政治体制上改弦更张”。
以上评论针对的是A.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B.中法战争的影响C.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影响4.1949 年2 月,美国《时代》杂志介绍某期封面人物:“毛泽东,正引领着中国加入世界共产主义阵营。
对西方而言,这是一场巨大的灾难;对共产主义而言,它是自苏联革命以来最大的胜利;对绝大多数中国百姓而言,则意味着和平。
”材料能反映的事实是A.中国内战局势发生重大转变B.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即将取胜C.美国在华反共立场有所改变D.中共工作重心已经发生转移5.下表为世界不同地区古代文明的重要成果。
这表明A.世界古代文明发展普遍缺乏连续性B.文明优劣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C.文明的发展以地区间的交流为前提D.不同地区文明带有鲜明的地域特征6.中世纪早期,西欧领主的过度剥削招致农民诉讼。
800 年,法国对西部勒芒地区发布法令,明确规定劳役种类和数量,如每人自带牲畜在自营地上犁地一天,领主不能强迫其在本周内再承担手工业劳役。
这反映了当时西欧A.生产关系有所调整B.农奴政治权利扩大C.庄园秩序得到维护D.封君封臣制度解体7.1657 年,德川幕府成员德川光窗设史馆,以朱熹《通鉴纲目》为圭臬,开始修撰日本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大日本史》。
湖南省2023年高三下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四个朝代,按时间顺序先后排列,正确的次序应是A.魏、北魏、东魏、西晋B.魏、西晋、北魏、东魏C.东魏、西晋、魏、北魏D.西晋、魏、北魏、东魏2.下列春联,反映我国十年探索时期农村景象的是A.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B.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C.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D.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3.1942年,日军发动五月“扫荡”,八路军副参谋长在指挥部队突围时,不幸中弹,壮烈殉国A.高敬亭B.左权C.黄公略D.张自忠4.《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表的时间是A.1978年B.1979年C.1997年D.1999年5.考古发现,北京人遗址从上至下13层文化堆积中,共有五层面积较大、堆积较厚的灰烬。
可见,当时北京人已经A.学会用火B.制造工具C.栽培作物D.养蚕缫丝6.王进喜是新中国石油战线的“铁人”。
他不仅是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共产党人的楷模,更是为国家分忧解难,为民族争光争气顶天立地的英维。
王进喜的“铁人”精神的主要内涵是A.崇尚劳动,求真务实B.吃苦耐劳,勇于担当C.精益求精,视死如归D.重视科技,敢于创新7.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提出“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
”下列对于其“变法”表述正确的是A.是资产阶级性质改良运动B.实现了维新派的核心主张C.普及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D.得到了人民群众积极响应8.1936年底,张学良、杨虎城发表通电:“西北军民一直主张停止一切内战;立即释放上海被捕之爱国领袖;释放全国一切政治犯……”通电的背景是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C.一二九运动D.卢沟桥事变9.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说:“直到仁宗时,先后百年,而全国兵额增至七、八倍以上。
军队大半来自招募,应募者非游手无籍,即负罪亡命。
又往往因岁凶募饥民。
”据此可知,北宋A.军事力量日渐强大B.变法图强成效明显C.以募兵缓和社会矛盾D.形成强干弱枝局面10.1937年7月至1938年3月,日本政府追加的临时军费相当于在甲午战争、日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侵占中国东北四次战费总和的1.6倍;1938年12月,日本陆军省和参谋本部规定“如无特别重大的必要时,不企图扩大占领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省高三下学期历史3月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 (共12题;共46分)1. (4分) (2016高一上·杭州期末) 楚国是周朝镇守南方各民族的重要防线,史书载周惠王曾对楚成王说:“镇尔南方夷越之乱,无侵中国。
”这说明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①维护周的统治②镇守边疆③沟通湘江水系和漓江水系④设立刺史A . ①②B . ②③C . ①③D . ③④2. (4分) (2016高二上·兰州期中) “夫其为物,厥美可珍。
廉方有则,体洁性贞。
含章蕴藻,实好斯文。
取彼之弊,以为此新。
”材料赞叹的技术成果是()A . 白瓷B . 造纸术的进步C . 文人画D . 印刷术的出现3. (2分)(2016·张掖模拟) 陆九渊说“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他认为做学文假如想求得根本,就不要拘泥于对古代经书的归根究底。
这说明陆九渊()A . 强调自身的修习与领悟B . 反对儒家思想对人的束缚C . 主张自由阐释儒家经典D . 否定了六经的权威地位4. (4分)(2020·广东模拟) 洋务运动中,官办企业汉阳铁厂是清廷督抚的“政绩工程”,政府每年虽然投入大量资金,经营仍十分困难。
甲午战后,面临无力继续投资的窘境,洋务企业大多如此。
这种现象表明当时()A . 新式生产方式行不通B . 有必要探索新的近代化道路C . 缺乏兴办洋务的环境D . 资金缺乏阻碍洋务企业发展5. (4分)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在与西方文化交融碰撞中孕育出了许多富有民族传统特色的新生事物。
以下具有代表性的是()①改良旗袍②中山装③西式洋楼④京剧A . ①②③B . ①③④C . ①②④D . ②③④6. (4分) (2016高三上·宿州期中) 美国一位历史学家说:“共产党的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也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
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毛泽东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
”材料中“新的革命策略”指()A . 开展武装起义的策略B . 遵义会议上取得领导地位C . 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D . 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7. (4分) (2019高二下·江西月考) 下面对下图中战役叙述正确的是()A . 由国共两党军队协同作战B . 此战役中国军顺利守住沪杭地区C . 是抗战中的第一次大型会战D . 取得了抗日战争以来最大胜利8. (4分)“在这样一种深厚的文化积淀之上,中国在选择政党制度时必然要寻求一种与之相适应的、符合中华民族‘和合’文化传统的政党制度,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应运而生。
”这旨在说明新中国政党制度的形成()A . 符合传统文化内涵B . 是民主革命实践的产物C . 是生产关系变革的需要D . 是建立新的社会制度的要求9. (4分) (2018高三上·大连期末) “哲学史的真正发展地是古希腊。
一谈到古希腊,我们就有一种亲切感,就好像回到了自己的精神家园一样。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这句话说明()A . 近代西方哲学与德国关系密切B . 德国哲学思想理论缺乏原创性C . 希腊文明对西方文明影响深远D . 德国人对传统文明的深刻眷念10. (4分) (2018高二下·临沂开学考) 雨果在小说《九三年》中描述1793年法国唯一的最高权力机关国民公会,“既是正式选举会议又是十字街头,既是权威机关又是平民大众,既是法庭又是被告”。
这里的国民公会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是()A . 三权分立B . 君主立宪C . 人民主权D . 法律至上11. (4分)一位著名的美国史学家说:“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与其说是以其他任何一种手段或力量为基础,不如说是以蒸汽机为基础。
”这句话说明的实质问题是A . 以蒸汽机为标志的工业革命使欧洲征服了世界B . 使用蒸汽机的交通工具便利了世界各地的联系C . 蒸汽机的使用促进了工业城市的形成D . 蒸汽机的使用推动了机器的发明和使用12. (4分) (2019高二上·黑龙江月考) 泰纳在《巴尔扎克论》中说:“金钱问题是他最得意的题目……他的系统化的能力和他对人类丑处的明目张胆的偏爱创造了金钱和买卖的史诗。
”下列作品与材料中,与“他”的作品风格相同的是()A . 《战争与和平》B . 《唐璜》C . 《向日葵》D . 《英雄交响曲》二、综合题(分为必考题和选考题: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考生 (共5题;共51分)13. (25.0分) (2017高二上·佳木斯开学考) 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发展趋势。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史实回答问题。
材料一:火车、轮船、电报等新式交通工具和电讯器材的出现,把世界各地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紧紧联结在一起。
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使欧洲到印度的航路缩短了4000英里。
1914年竣工的巴拿马运河则使旧金山到利物浦的航程近了5666英里。
轮船的不断更新使航速大大提高,欧美航程从42天缩短为5天,从伦敦到加尔各答也由3个月减为18天。
此外跨洲铁路的修建,加强了洲际联系。
有线电报、电话和无线电报的普及,使世界通讯网络得以形成。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经济全球化刚刚起步之时,中国开始改革开放;上个世纪90年代初,经济全球化潮流真正形成之时,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本世纪初经济全球化加速扩张之时,中国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
在这三十年的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中国踩着历史节奏,毎一步都没落空。
(1)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科技进步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主要表现。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中国是怎样踩着这三个历史节奏全面融入全球化潮流的?14. (12分) (2018高一下·台州开学考)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英】迪恩和科尔《英国经济的增长》材料二:18世纪中叶起,英国从私人圈地进入国会圈地时期……1760年开始的乔治三世在位时期,国会颁布圈地法令达3 000个以上,从1760年到1815年共圈占农民土地600多万英亩。
——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材料三:世界强国工业生产能力变化趋势表(1860~1900)位次1234时间1860年英国法国美国德国1870年英国美国法国德国1890年美国英国德国法国1900年美国德国英国法国——【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四:没有什么在表达工业时代的恶果时比这幅照片(《断掌工业》罗伯特·杜瓦斯诺摄于1956年)更令人震惊的了。
早期的工业社会已变成疯狂的食人机器,浓烟蔽日的工厂和血淋淋的断指,是对19世纪兴起的所谓“人类的进步”最为直接的控拆。
(下图)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1801~1901年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的变化趋势。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造成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60~1900年世界强国工业生产能力的变化趋势及其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两次工业革命的共同历史影响。
15. (2分) (2019高三上·嘉兴期中) 关键时间段和关键时间点常常是理解人类历史的钥匙。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1500—1800年间,全世界所有处于温带地区的主要文明,包括欧洲、中东和中国,都经历了类似的王朝崩溃、叛乱和革命,并在17世纪中期和19世纪中期两次达到顶峰。
17世纪中期的社会混乱尤其恐怖,其后果就是使得统治者们更为关注如何才能保证社会的稳定。
——杰克·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材料二:让我们想一下那些在本书所阐述的60年时间里发明出来,或者是在这个时期获得其现代意义的词汇。
比如“工业”“工业家”“工厂”“中产阶级”“工人阶级”“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如果没有这些词汇(即没有宅们赋予其名称的那些事物和观念),如何去估量发生在1789—1848年之间的这种革命的深远意义?如何去构想人类历史上自从发明了农业和冶金术,发明了文字和城邦以来,那遥远的时代的最伟大变革?——霍布斯鲍姆《革命的年代(1789—1848)》材料三:关于世界现代史始于何时,我国学术界长期以来主要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认为1917年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第二种认为世界现代史的开端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
还有的学者提出:“1914年才是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的分界线,才是近代历史与现代历史的分水岭。
1914年远比1900年重要。
”——据李世安《世界现代史》等整理(1)以中国和英国为例,列举17世纪中期“王朝崩溃、叛乱和革命”的史实,并指出两国为“保证社会稳定”所作的制度选择。
(2)根据材料二中列举的词汇,概括1789—1848年之间欧洲历史发展的时代特点。
(3)材料三中关于现代史开端的三种观点所依据的标志性事件分别是什么?你更倾向于哪一种观点?请结合史实简要说明。
16. (2分) (2018高一下·双峰开学考)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一场伟大的正义战争,对战后世界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2年1月,日军进攻缅甸,英军节节败退,英国政府正式向中国政府请求迅速派兵入缅协同英军作战。
中国政府即派出10万远征军入缅,后又不断增兵。
由于中国战场和印、滇、缅战场牵制日军达130万之众,使日军无法调往太平洋,大大减轻了美国的压力。
——摘编自军事科学院《中国抗日战争史》等材料二:1943年11月,同盟国(中美英)召开三国首脑会议,讨论中国和亚洲有关重大军事、政治问题,包括联合对日作战和战后处置日本。
——摘编自军事科学院《中国抗日战争史》材料三:1943年10月,中、美、英、苏四国代表签署《四国宣言》,提出:“为了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在重建法律与秩序和创立普遍安全制度以前,它们将彼此协商,必要时并将与联合国家的其他成员进行协商,以便代表一个国际共同体采取共同行动。
”——摘编自朱贵生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史》(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远征军出国作战的直接原因。
(2)依据材料一,二,分析中国为什么能以大国身份参加此次会议。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次会议的重大成果及成果内容。
(3)依据材料三分析《四国宣言》的主要目的。
其基本宗旨在战后是如何落实的?17. (10分) (2020高一下·厦门月考) 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的样态各不相同。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八八七年,他(严信厚)在宁波北门外湾头,创设了通久源机器轧花厂。
初创时,资本五万两,从日本购入蒸汽发动机、锅炉和四十台新式轧花机,雇佣工人三、四百人,并聘用日本工程师和技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