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种传染病
39种法定传染病
引言概述:
正文内容:
1.大点1:疟疾和其他寄生虫传播的疾病
1.1小点1:疟疾的传播和病理特点
1.2小点2:血吸虫病的传播和检测方法
1.3小点3:地方性斑秃的传播途径和防治措施
2.大点2:病毒性肝炎和呼吸道传染病
2.1小点1:乙型和戊型肝炎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2.2小点2:丙型肝炎的传播和诊断方法
2.3小点3:流感的流行模式和疫苗接种策略
3.大点3:肺结核和其他细菌感染疾病
3.1小点1:肺结核的传播和诊断方法
3.2小点2:炭疽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
3.3小点3:大叶性肺炎的病因和病理特点
4.大点4:肠道传染病和泌尿道感染
4.1小点1:细菌性痢疾的病原和传播途径
4.2小点2:寄生虫性肠炎的临床症状和治疗方法
4.3小点3:尿路感染的常见病原和治疗原则
5.大点5:性病和其他传染病
5.1小点1:梅毒的传播途径和分期表现
5.2小点2:淋病的临床症状和检测方法
5.3小点3:莱姆病的病理特点和治疗原则
总结:
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第二批法定传染病清单中的39种疾病。
这些疾病涵盖了疟疾、肝炎、呼吸道传染病、肺结核、肠道传染病、泌尿道感染,性病以及其他传染病。
了解这些疾病的传播途径、病理特点和防治措施对于预防和控制这些疾病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该加强对于这些疾病的认识,并且积极参与相关的预防和教育工作,以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传染病报告时限传染病疫情报告时限
传染病报告时限传染病疫情报告时限第一篇传染病报告时限:法定传染病分类和报告时限法定传染病共有39 种。
一、甲类传染病也称为强制管理传染病,2 种:鼠疫、霍乱。
二、乙类传染病也称为严格管理传染病,26 种: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性肝炎、细菌性和阿米巴痢疾、伤寒和副伤寒、艾滋病、淋病、梅毒、脊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猩红热、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钩端螺旋体病、布鲁菌病、炭疽、流行性乙型脑炎、肺结核、血吸虫病、疟疾、登革热、甲型H1N1 流感。
三、丙类传染病也称为监测管理传染病,11 种: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丝虫病、包虫病、麻风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以及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
责任疫情报告人(首诊医生)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或者疑似病人时,或者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即将填写传染病报告卡上报疾病预防控制科,专职疫情管理员2 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上级;?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应于24 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其他符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标准的传染病暴发疫情,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规范》要求报告。
疾病预防控制科第二篇传染病报告时限: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1、目的传染病疫情报告是为各级政府提供传染病发生、发展信息的重要渠道。
惟独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传染病报告制度,并且保证其正常运转,才干保证信息的通畅。
这是政府决策者准确掌握事件动态、及时正确进行决策与有关部门及时采取预防控制措施的重要前提。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传染病信息报告工作管理规范》《传染病监测信息网络直报工作技术指南》制定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法定传染病39种
(11种)
监测管理
24小时内上报
1.流行性感冒2.流行性腮腺炎3.风疹4.急性出血性结膜炎5.麻风病6.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7.黑热病8.包虫病9.丝虫病10.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11.手足口病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法定传染病
(共39种)
“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
甲类
(2种)
强制管理
城镇2小时内;农村不超过6小时
1.鼠疫2.霍乱
乙类
(26种)
严格管理
城镇6小时内;农村不超过12小时
1.传染性非典型肺炎2.甲型H1N1流感3.艾滋病、4.病毒性肝炎5.脊髓灰质炎6.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7.麻疹8.流行性出血热9.狂犬病10.流行性乙型脑炎11.登革热12.炭疽[肺炭疽]13.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14.肺结核15.伤寒和副伤寒16.流行性脑脊髓膜炎17.百日咳18.白喉19.新生儿破伤风20.猩红热21.布鲁氏菌病22.淋病23.梅毒24.钩端螺旋体病25.血吸虫病26.疟疾
最新传染病法规定的法定管理的传染病39种
最新传染病法规定的法定管理的传染病39种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根据传染病的危害程度和应采取的监督、监测、管理措施,参照国际上统一分类标准,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将全国发病率较高、流行面较大、危害严重的39种急性和慢性传染病列为法定管理的传染病,并根据其传播方式、速度及其对人类危害程度的不同,分为甲、乙、丙三类,实行分类管理。
(一)甲类传染病(2种)甲类传染病也称为强制管理传染病,包括:鼠疫、霍乱。
对此类传染病发生后报告疫情的时限,对病人、病原携带者的隔离、治疗方式以及对疫点、疫区的处理等,均强制执行。
(二)乙类传染病(26种)乙类传染病也称为严格管理传染病,包括: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甲型H1N1流感、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本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其他乙类传染病和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需要采取本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的,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及时报经国务院批准后予以公布、实施。
(三)丙类传染病(11种)丙类传染病也称为监测管理传染病,包括:手足口病、血吸虫病、丝虫病、包虫病、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以及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等。
国家卫生部已于2008年5月2日将手足口病纳入丙类法定传染病,参照乙类管理。
对此类传染病要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监测管理方法进行管理。
《传染病防治法》还规定,国务院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情况,分别依权限决定传染病病种的增加或者减少。
一鼠疫:鼠疫(plague) 是由啮齿动物和蚤把鼠疫杆菌传给人和动物的一种特殊的人兽共患病,其开始的症状与体征是无特征性的发热、畏寒、不适、头及四肢疼痛、恶心、喉痛,常见的是最早被蚤叮咬的地方其相关的淋巴结出现淋巴腺炎,这就是腺鼠疫,其90%发生在腹股沟淋巴结,少数发生在腋下或颈部,受害的淋巴结肿胀、红肿、变软、化脓,发热是最常见的。
(整理)39种法定传染病.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传染病上报病种范围
传染病上报病种
一、传染病报告分甲、乙、丙三类共39种
甲类传染病(2种):鼠疫、霍乱,
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
乙类传染病(26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人感染H7N9禽流感。
丙类传染病(11种):流行性感冒(甲型H1N1流感)、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
其它法定管理以及重点监测传染病:非淋菌性尿道炎、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水痘、肝吸虫病、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恙虫病、森林脑炎、结核性胸膜炎、人感染猪链球菌、人粒细胞无形体病、不明原因肺炎、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二、报告时限规定:甲类和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2小时上报;
乙类、丙类、其它类24小时上报。
三、公共卫生科负责医院传染病报告卡的收集、审核、网络直报、登记工作,科室人员及联系方式如下:
固定电话:86111。
探索我国39种法定传染病
探索我国39种法定传染病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能够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根据传染病的传播途径、病程和危害程度等特点,我国将其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
其中,甲类传染病是指危害严重、传播迅速、易引起大规模流行的传染病;乙类传染病是指危害较大、传播较快的传染病;丙类传染病是指危害较小、传播较慢的传染病。
1. 甲型肝炎: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
症状包括发热、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
2. 乙型肝炎: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血液和性接触传播。
症状包括乏力、食欲不振、黄疸、肝肿大等。
3. 丙型肝炎:由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血液传播。
症状较轻,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
4. 艾滋病: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慢性传染病。
主要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传播。
症状包括发热、盗汗、乏力、食欲不振等。
5. 肺结核: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
主要通过空气传播。
症状包括咳嗽、咳痰、低热、盗汗等。
6. 狂犬病: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主要通过被狂犬病病毒污染的唾液传播。
症状包括恐水、恐风、恐光、肌肉痉挛等。
7. 流行性感冒: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症状包括发热、咳嗽、乏力、肌肉酸痛等。
8.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由脑膜炎球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症状包括发热、头痛、呕吐、皮肤瘀点等。
9. 梅毒: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
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
症状包括硬下疳、淋巴结肿大、皮肤损害等。
10. 淋病:由淋病奈瑟菌引起的急性泌尿生殖系统传染病。
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
症状包括尿道分泌物、尿痛、龟头炎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1. 传染病的分类:我国将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这种分类方式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传染病的危害程度和传播速度。
例如,甲类传染病如鼠疫和霍乱,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和致死性,需要立即采取严格的防控措施。
我国法定传染病的种类
我国法定传染病的种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简称《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共三类39种。
甲类2种,包括: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26种,包括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麻疹、流行性出雪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碳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百日咳、白喉、新生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钩端螺旋体病、雪吸虫病、疟疾。
丙类传染病11种,包括: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诊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
传染病〔Infectious Diseases〕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
病原体中大部分是微生物,小部分为寄生虫,寄生虫引起者又称寄生虫病。
有些传染病,防疫部门必须及时掌握其发病情况,及时采取对策,因此发现后应按规定时间及时向当地防疫部门报告,称为法定传染病。
中国目前的法定传染病有甲、乙、丙3类,共39种。
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根据对患者人身造成的损害程度,医疗事故分为四级:一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二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三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四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
医疗事故赔偿,按照下列项目和标准计算:(一)医疗费:按照医疗事故对患者造成的人身损害进行治疗所发生的医疗费用计算,凭据支付,但不包括原发病医疗费用。
结案后确实需要继续治疗的,按照基本医疗费用支付。
39种传染病都有哪些2024
引言概述: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并能通过接触、飞沫传播、空气传播等途径在人群中传播的疾病。
据统计,全球共有数十种传染病,其中一些对人类的健康和社会稳定造成了巨大威胁。
本文将系统地介绍39种常见的传染病,以增加对传染病的认识,并为防控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
正文内容:一、呼吸系统传染病1.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疾病,可迅速传播,并引起广泛的症状,包括发热、咳嗽、肌肉疼痛等。
2.肺结核: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主要通过空气传播,感染者常出现咳嗽、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
3.腺鼠疫:由鼠疫杆菌引起,通过哺乳动物跳蚤传播,引起发热、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4.百日咳:由百日咳杆菌引起,通过飞沫传播,常表现为剧烈的咳嗽和呼吸困难。
二、肠道传染病1.食物中毒:由细菌、真菌或病毒污染的食物引起,引起腹泻、呕吐等症状。
2.肠道感染:包括大肠杆菌感染、沙门菌感染等,常引起腹痛、腹泻、恶心等消化道症状。
3.腓特烈森菌感染:由腓特烈森菌引起,通过食物、水、接触传播,引起腹泻、发热等症状。
4.肝炎:包括乙型肝炎、甲型肝炎等,常通过血液、性接触等途径传播,引起肝脏炎症和相关症状。
三、血液传染病1.艾滋病: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主要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传播,会导致免疫系统受损。
2.疟疾:由疟原虫引起,通过蚊子叮咬传播,引起周期性发热和寒战。
3.登革热:由登革病毒引起,由蚊子传播,引起发热、头痛、关节痛等症状。
4.血吸虫病:由血吸虫引起,通过水生螺和淡水等途径传播,引起腹痛、腹泻等症状。
四、性传播病1.梅毒:由梅毒螺旋体引起,通过性接触传播,引起生殖器溃疡和全身症状。
2.淋病:由淋球菌引起,通过性接触传播,引起尿道炎症和其他泌尿生殖道症状。
3.尖锐湿疣: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引起,通过性接触传播,引起生殖器疣和癌前病变。
4.艾滋病:上述已提及,通过性接触也可传播。
五、其他常见传染病1.麻疹:由麻疹病毒引起,通过飞沫传播,引起发热、皮疹等症状。
传染病的分类、病种及上报要求
5
精选课件
法定报告传染病的病种(39种)
丙类传染病(11种)
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 膜炎、手足口病、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 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 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精选课件
传染病的分类、病种及上报要求
——XX人民医院XX科 XXX
1
精选课件
目录 2
精选课件
分类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 定分为甲类、乙类、丙类三类。
3
精选课件
法定报告传染病的病种(39种)
➢ 甲类传染病2种:鼠疫、霍乱
4
精选课件
乙类传染病(26种)
传染病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骨髓灰 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麻 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 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 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 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 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10
精选课件
谢谢!
11
8
上报时限
➢ 甲类传染病及乙类甲管传染病 2小时之内 电话
➢ 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的疾病暴发 2小时之内 电话
➢ 乙类、丙类传染病
24小时内 卡
精选课件
9
精选课件
1、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 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高致病性禽流感 的病人或疑似病人时,应立即电话报告感染管理科,节假 日报疫情电话:13378823697,由感染管理科组织专家组 会诊后以最快方式(2小时内)上报芒市疾病预防控制中 心,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也应及时上 报。
法定传染病分类
我国法定传染病的种类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简称《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共三类39种。
甲类2种,包括: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26种,包括: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致病性禽流感、人感染H7N9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碳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百日咳、白喉、新生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丙类传染病11种,包括: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含甲型H1N1流感)、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诊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
传染病诊断标准
法定传染病诊断标准规定管理的39种传染病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甲型H1N1流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手足口病。
甲类传染病鼠疫【GB 15991—1995】诊断标准1.1 流行病学线索患者发病前10d到过鼠疫动物病流行区或接触过鼠疫疫区内的疫源动物、动物制品及鼠疫病人,进入过鼠疫实验室或接触过鼠疫实验用品。
1.2 突然发病,高热,白细胞剧增,在未用抗菌药物(青霉素无效)情况下,病情在24h内迅速恶化并具有下列症候群之一者:1.2.1 急性淋巴结炎,肿胀,剧烈疼痛并出现强迫体位。
1.2.2 出现重度毒血症、休克症候群而无明显淋巴结肿胀。
1.2.3 咳嗽、胸痛、咯痰带血或咳血。
1.2.4 重症结膜炎并有严重的上下眼睑水肿。
1.2.5 血性腹泻并有重症腹痛、高热及休克症候群。
1.2.6 皮肤出现剧痛性红色丘疹,其后逐渐隆起,形成血性水泡,周边呈灰黑色,基底坚硬。
水泡破溃,创面也呈灰黑色。
1.2.7 剧烈头痛、昏睡、颈部强直、谵语妄动、脑压高、脑脊液浊浑。
1.3 患者的淋巴结穿刺液、血液、痰液,咽部和眼分泌物以及尸体脏器或管状骨骨骺取材标本,分离到鼠疫菌。
1.4 患者2次(间隔10d)采集血清,用PHA法检测F1抗体呈现4倍以上增长。
2 疑似病例具备1.1加1.2中任一项。
3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加1.3或1.4。
4 隐性感染者有鼠疫流行病学线索,没有明显的鼠疫临床表现,没有接种过鼠疫菌苗,有PHA检测其血清出现1∶40以上F1抗体滴度者。
传染病种类及上报时限
传染病分类:目前法定传染性疾病共有39种。
甲类传染病2类:鼠疫、霍乱ﻫ乙类传染病26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甲型H1N1。
丙类传染病11种: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
ﻫ
传染病疫情上报时限
责任报告单位对甲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和乙类传染病中艾滋病、肺炭疽、脊髓灰质炎的病人、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人,应于2小时内、农村应于6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对其它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伤寒副伤寒、痢疾、梅毒、淋病、乙型肝炎、白喉、疟疾的病原携带者,城镇应于6小时内、农村应于12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对丙类传染病和其它传染病,应当在24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传染病分类
传染病的分类
法定报告传染病共分三类39种(临床诊断病例、疑似病例、实验室诊断病例、病原携带者)
⑴、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2种)。
⑵、乙类传染病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甲型H1N1流感、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26种)。
⑶、丙类传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11种)。
⑷、卫生部决定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管理的其他传染病。
⑸、重点监测疾病:根据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需要,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决定开展监测的疾病。
(6)、其它爆发、流行或不明原因的传染病。
39种传染病快速记忆法
39种传生病快速记忆法
优选文档
39种传生病快速记忆法
甲类传生病 2 种
鼠疫、霍乱
乙类传生病26 种
非典艾滋肝〔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
脊灰禽流感〔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 流感〕
麻疹出血加狂犬〔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
还有流行乙脑炎〔流行性乙型脑炎〕
登革炭疽和痢疾〔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
结核伤寒脑膜炎〔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百白破〔百日咳、白喉、再生儿破伤风〕
猩红热
布氏淋梅螺旋体〔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
血吸疟疾乙类全〔血吸虫病、疟疾〕
丙类传生病11 种
流感流腮风〔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
出血结麻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
斑疹伤寒黑热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
包虫病丝虫病〔包虫病、丝虫病〕
除外甲乙腹泻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这几种甲乙类传染
病以外的腹泻病〕
再加一个手足口〔手足口病〕
就是丙类 11 种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染病种类:
目前法定传染病共计39种,其中甲类传染病2种,乙类传染病26种,丙类传染病11种。
法定报告传染病甲类传染病
甲类传染病也称为强制管理传染病,包括:鼠疫、霍乱,共2种。
对此类传染病发生后报告疫情的时限,对病人、病原携带者的隔离、治疗方式以及对疫点、疫区的处理等,均强制执行。
法定报告传染病乙类传染病
乙类传染病也称为严格管理传染病,共26种包括: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人感染H7N9禽流感。
共26种。
对此类传染病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和防治方案进行预防和控制。
其中,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法定报告传染病丙类传染病
丙类传染病也称为监测管理传染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4],共11种。
对此类传染病要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监测管理方法进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