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法定传染病39种

合集下载

最新法定传染病分类

最新法定传染病分类

李老师制作编辑,双击可修改,再上传必究
再上传必究最新法定传染病分类
原定的法定传染病有37种,近年来增加2种。

现共39种。

根据其传播方式、速度及其对人类危害程度的不同,分为甲、乙、丙三类,实行分类管理。

(一)甲类传染病也称为强制管理传染病,2种:鼠疫、霍乱。

(二)乙类传染病也称为严格管理传染病, 26种: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性肝炎、细菌性和阿米巴痢疾、伤寒和副伤寒、艾滋病、淋病、梅毒、脊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猩红热、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钩端螺旋体病、布鲁菌病、炭疽、流行性乙型脑炎、肺结核、血吸虫病、疟疾、登革热、甲型H1N1流感(2009年4月30日:卫生部将甲型H1N1流感(原称人感染猪流感)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三)丙类传染病也称为监测管理传染病, 11种: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丝虫病、包虫病、麻风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以及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卫生部2008年5月2日决定,将手足口病列入传染病防治。

39种法定传染病

39种法定传染病

引言概述:
正文内容:
1.大点1:疟疾和其他寄生虫传播的疾病
1.1小点1:疟疾的传播和病理特点
1.2小点2:血吸虫病的传播和检测方法
1.3小点3:地方性斑秃的传播途径和防治措施
2.大点2:病毒性肝炎和呼吸道传染病
2.1小点1:乙型和戊型肝炎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2.2小点2:丙型肝炎的传播和诊断方法
2.3小点3:流感的流行模式和疫苗接种策略
3.大点3:肺结核和其他细菌感染疾病
3.1小点1:肺结核的传播和诊断方法
3.2小点2:炭疽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
3.3小点3:大叶性肺炎的病因和病理特点
4.大点4:肠道传染病和泌尿道感染
4.1小点1:细菌性痢疾的病原和传播途径
4.2小点2:寄生虫性肠炎的临床症状和治疗方法
4.3小点3:尿路感染的常见病原和治疗原则
5.大点5:性病和其他传染病
5.1小点1:梅毒的传播途径和分期表现
5.2小点2:淋病的临床症状和检测方法
5.3小点3:莱姆病的病理特点和治疗原则
总结:
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第二批法定传染病清单中的39种疾病。

这些疾病涵盖了疟疾、肝炎、呼吸道传染病、肺结核、肠道传染病、泌尿道感染,性病以及其他传染病。

了解这些疾病的传播途径、病理特点和防治措施对于预防和控制这些疾病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该加强对于这些疾病的认识,并且积极参与相关的预防和教育工作,以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法定传染病报告须知

法定传染病报告须知

法定传染病报告须知
一、传染病报告病种(共3类39种)
1、甲类:鼠疫、霍乱。

(共2种)
2、乙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型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细菌性阿米巴性痢疾、流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共26种)
3、丙类:流行性感冒、丝虫病、包虫病、麻风病、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黑热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手足口病。

(共11种)
注意:对炭疽、病毒性肝炎、梅毒、疟疾、肺结核要做分型报告。

炭疽分为肺炭疽、皮肤炭疽、皮肤炭疽和未分型三类;
病毒性肝炎分为甲型、乙型、丙型、戊型和未分型五类;
梅毒分为一期、二期、三期、胎传、隐性和未分期六类;
4、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5、报告:传染病报告实行首诊责任制,由首诊医生填卡报至院公卫科,同一个患者同时发生两种传染病时,须分别填写报告卡。

二、传染病报告时限
1、医生首诊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或疑似病人或发现其他传染病、不明原因疾病暴发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接诊医生诊断后应立即(不得超过2小时)向公卫科报告。

2、对其它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卫生部门要求报卡的非法定传染病(如水痘等)在诊断后于24小时内向公卫科报卡。

法定传染病39种

法定传染病39种
丙类
(11种)
监测管理
24小时内上报
1.流行性感冒2.流行性腮腺炎3.风疹4.急性出血性结膜炎5.麻风病6.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7.黑热病8.包虫病9.丝虫病10.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11.手足口病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法定传染病
(共39种)
“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
甲类
(2种)
强制管理
城镇2小时内;农村不超过6小时
1.鼠疫2.霍乱
乙类
(26种)
严格管理
城镇6小时内;农村不超过12小时
1.传染性非典型肺炎2.甲型H1N1流感3.艾滋病、4.病毒性肝炎5.脊髓灰质炎6.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7.麻疹8.流行性出血热9.狂犬病10.流行性乙型脑炎11.登革热12.炭疽[肺炭疽]13.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14.肺结核15.伤寒和副伤寒16.流行性脑脊髓膜炎17.百日咳18.白喉19.新生儿破伤风20.猩红热21.布鲁氏菌病22.淋病23.梅毒24.钩端螺旋体病25.血吸虫病26.疟疾

最新法定传染病分类

最新法定传染病分类

传染病分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简称《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共三类39种。

甲类2种,包括:鼠疫、霍乱。

报告时间:城镇于6小时内,农村于12小时内乙类传染病26种,包括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麻疹、流行性出雪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碳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百日咳、白喉、新生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钩端螺旋体病、雪吸虫病、疟疾。

报告时间:城镇于12小时内,农村于24小时。

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型H1N1流感,采取本办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报告时间:城镇于6小时内,农村于12小时内。

丙类传染病11种,包括: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诊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

报告时间:24小时内。

疫苗接种部位、途径编号1、左上臂外侧三角肌中部肌肉注射乙肝2、右上臂外侧三角肌中部肌肉注射3、左上臂外侧三角肌中部附着处皮内注射卡介苗4、右上臂外侧三角肌中部附着处皮内注射5、左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肌肉注射百白破、白破6、右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肌肉注射7、左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皮下注射8、右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皮下注射麻疹、麻风、麻腮风、A群流脑、A+C 群流脑、乙脑、甲肝9、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预防接种证接种部位填写:左三角肌、右三角肌常见的活疫苗有脊髓灰质炎糖丸疫苗、卡介苗、乙脑减毒活疫苗、麻疹疫苗、麻风疫苗、麻腮疫苗、麻腮风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水痘减毒活疫苗、口服轮状疫苗。

传染病的分类病种及上报要求

传染病的分类病种及上报要求
.
传.
分类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 定分为甲类、乙类、丙类三类。
3
.
法定报告传染病的病种(39种)
➢ 甲类传染病2种:鼠疫、霍乱
4
.
法定报告传染病的病种(39种 )
乙类传染病(26种)
传染病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骨髓灰 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麻 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 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 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 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 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10
.
谢谢!
11
➢ 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高致病 性禽流感按甲类传染病管理
5
.
法定报告传染病的病种(39种 )
丙类传染病(11种)
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 膜炎、手足口病、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 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 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2、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其他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 和病原携带者时,应于24小时内上报感染管理科,报卡日 期必须与门诊日志或出入院登记本确诊日期相符合,否则 视为迟报。
3、责任疫情上报人发现丙类传染病病人和其他传染病病 人时,应于24小时内上报感染管理科,报卡日期必须与门 诊日志或出入院登记本确诊日期相符合,否则视为迟报。
8
上报时限
➢ 甲类传染病及乙类甲管传染病 2小时之内 电话
➢ 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的疾病暴发 2小时之内 电话
➢ 乙类、丙类传染病
24小时内 卡
.
9

传染病最新诊断标准

传染病最新诊断标准
1. 有流行病学史:有多性伴、不安全性行 为、或性伴感染史。
2. 病期2年内为早期潜伏梅毒,2年以上为 晚期潜伏梅毒。但不论病史有多长,均无 任何梅毒性旳临床症状和体征。
3. 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试验2次以上阳性 (滴度在1:8以上)。
4. 梅毒螺旋体抗原试验阳性(需排除生物 学假阳性)。脑脊液检验阴性。
1.2.3.2.2 E组临床体现 a)不明原因旳中度营养不良; b)不明原因旳连续性腹泻; c)不明原因旳发烧(>37.5℃),反复或连续l个月以上; d)口咽部念珠菌感染(出生6~8周内除外); e)口腔黏膜毛状白斑; f)急性坏死性溃疡性牙龈炎、牙周炎或口腔炎; g)淋巴结结核; h)肺结核病; i)反复发作旳严重细菌性肺炎; j)有症状旳淋巴性间质性肺炎; k)慢性HIV有关性肺病,涉及支气管扩张; 1)不明原因旳贫血(血红蛋白<80g/L)和中性粒细胞降低(中性粒细胞数<
a)HIV消耗综合征; b)肺孢子菌肺炎; c)食管念珠菌感染; d)播散性真菌病(球孢子菌病或组织胞浆菌病); e)反复发生旳细菌性肺炎,近6个月内≥2次; f)慢性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口唇、生殖器或肛门 直肠)超出l个月; g)任何旳内脏器官单纯疱疹病毒感染; h)巨细胞病毒感染性疾病(除肝、脾、淋巴结以 外);
艾滋病患者:
感染HIV后发展到艾滋病阶段旳患者。
潜伏期: 从HIV感染到出现艾滋病临床症状和体征
旳时间。平均潜伏期(50%旳HIV感染者进 展到艾滋病期旳时间)为7年~8年。
1 诊疗根据 1.1 流行病学史 1.1.1 患有性病或有性病史。 1.1.2 有不安全性生活史(涉及同性和异性性接触)。
1.3.1.1 HIV抗体筛查试验 筛查试验成果阳性,提醒HIV抗体阳性,

(整理)39种法定传染病.

(整理)39种法定传染病.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传染病上报病种范围

传染病上报病种范围

传染病上报病种
一、传染病报告分甲、乙、丙三类共39种
甲类传染病(2种):鼠疫、霍乱,
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

乙类传染病(26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人感染H7N9禽流感。

丙类传染病(11种):流行性感冒(甲型H1N1流感)、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

其它法定管理以及重点监测传染病:非淋菌性尿道炎、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水痘、肝吸虫病、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恙虫病、森林脑炎、结核性胸膜炎、人感染猪链球菌、人粒细胞无形体病、不明原因肺炎、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二、报告时限规定:甲类和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2小时上报;
乙类、丙类、其它类24小时上报。

三、公共卫生科负责医院传染病报告卡的收集、审核、网络直报、登记工作,科室人员及联系方式如下:
固定电话:86111。

探索我国39种法定传染病

探索我国39种法定传染病

探索我国39种法定传染病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能够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根据传染病的传播途径、病程和危害程度等特点,我国将其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

其中,甲类传染病是指危害严重、传播迅速、易引起大规模流行的传染病;乙类传染病是指危害较大、传播较快的传染病;丙类传染病是指危害较小、传播较慢的传染病。

1. 甲型肝炎: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

症状包括发热、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

2. 乙型肝炎: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血液和性接触传播。

症状包括乏力、食欲不振、黄疸、肝肿大等。

3. 丙型肝炎:由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血液传播。

症状较轻,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

4. 艾滋病: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慢性传染病。

主要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传播。

症状包括发热、盗汗、乏力、食欲不振等。

5. 肺结核: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

主要通过空气传播。

症状包括咳嗽、咳痰、低热、盗汗等。

6. 狂犬病: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主要通过被狂犬病病毒污染的唾液传播。

症状包括恐水、恐风、恐光、肌肉痉挛等。

7. 流行性感冒: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症状包括发热、咳嗽、乏力、肌肉酸痛等。

8.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由脑膜炎球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症状包括发热、头痛、呕吐、皮肤瘀点等。

9. 梅毒: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

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

症状包括硬下疳、淋巴结肿大、皮肤损害等。

10. 淋病:由淋病奈瑟菌引起的急性泌尿生殖系统传染病。

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

症状包括尿道分泌物、尿痛、龟头炎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1. 传染病的分类:我国将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这种分类方式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传染病的危害程度和传播速度。

例如,甲类传染病如鼠疫和霍乱,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和致死性,需要立即采取严格的防控措施。

我国法定传染病的种类

我国法定传染病的种类

我国法定传染病的种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简称《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共三类39种。

甲类2种,包括: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26种,包括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麻疹、流行性出雪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碳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百日咳、白喉、新生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钩端螺旋体病、雪吸虫病、疟疾。

丙类传染病11种,包括: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诊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

传染病〔Infectious Diseases〕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

病原体中大部分是微生物,小部分为寄生虫,寄生虫引起者又称寄生虫病。

有些传染病,防疫部门必须及时掌握其发病情况,及时采取对策,因此发现后应按规定时间及时向当地防疫部门报告,称为法定传染病。

中国目前的法定传染病有甲、乙、丙3类,共39种。

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根据对患者人身造成的损害程度,医疗事故分为四级:一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二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三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四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

医疗事故赔偿,按照下列项目和标准计算:(一)医疗费:按照医疗事故对患者造成的人身损害进行治疗所发生的医疗费用计算,凭据支付,但不包括原发病医疗费用。

结案后确实需要继续治疗的,按照基本医疗费用支付。

39种传染病都有哪些2024

39种传染病都有哪些2024

引言概述: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并能通过接触、飞沫传播、空气传播等途径在人群中传播的疾病。

据统计,全球共有数十种传染病,其中一些对人类的健康和社会稳定造成了巨大威胁。

本文将系统地介绍39种常见的传染病,以增加对传染病的认识,并为防控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

正文内容:一、呼吸系统传染病1.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疾病,可迅速传播,并引起广泛的症状,包括发热、咳嗽、肌肉疼痛等。

2.肺结核: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主要通过空气传播,感染者常出现咳嗽、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

3.腺鼠疫:由鼠疫杆菌引起,通过哺乳动物跳蚤传播,引起发热、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4.百日咳:由百日咳杆菌引起,通过飞沫传播,常表现为剧烈的咳嗽和呼吸困难。

二、肠道传染病1.食物中毒:由细菌、真菌或病毒污染的食物引起,引起腹泻、呕吐等症状。

2.肠道感染:包括大肠杆菌感染、沙门菌感染等,常引起腹痛、腹泻、恶心等消化道症状。

3.腓特烈森菌感染:由腓特烈森菌引起,通过食物、水、接触传播,引起腹泻、发热等症状。

4.肝炎:包括乙型肝炎、甲型肝炎等,常通过血液、性接触等途径传播,引起肝脏炎症和相关症状。

三、血液传染病1.艾滋病: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主要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传播,会导致免疫系统受损。

2.疟疾:由疟原虫引起,通过蚊子叮咬传播,引起周期性发热和寒战。

3.登革热:由登革病毒引起,由蚊子传播,引起发热、头痛、关节痛等症状。

4.血吸虫病:由血吸虫引起,通过水生螺和淡水等途径传播,引起腹痛、腹泻等症状。

四、性传播病1.梅毒:由梅毒螺旋体引起,通过性接触传播,引起生殖器溃疡和全身症状。

2.淋病:由淋球菌引起,通过性接触传播,引起尿道炎症和其他泌尿生殖道症状。

3.尖锐湿疣: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引起,通过性接触传播,引起生殖器疣和癌前病变。

4.艾滋病:上述已提及,通过性接触也可传播。

五、其他常见传染病1.麻疹:由麻疹病毒引起,通过飞沫传播,引起发热、皮疹等症状。

国家法定管理的39种传染病

国家法定管理的39种传染病

国家法定管理的39种传染病作者:未知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3251 更新时间:2010-02—08 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甲型H1N1流感。

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手足口病、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甲类传染病鼠疫一、疑似病例:起病前10日内,曾到过鼠疫动物病流行区或有接触鼠疫疫源动物及其制品,鼠疫病人或鼠疫菌培养物的历史。

突然发病,病情迅速恶化的高热病人,具有下列症候群之一者,应考虑为疑似病例。

1.急性淋巴结肿胀,剧烈疼痛、出现被迫性体位;2.呼吸困难,咳血性痰;3.具有毒血症候、迅速虚脱;4.伴有重度中毒症候的其他症候群;⒌在没有接种过鼠疫菌苗的病人血清中,被动血凝试验1:20以上滴度的抗鼠疫杆菌EI抗体,或用其他经国家级单位认可(确定)的试验方法检测达到诊断标准的,亦应做出疑似病例的追溯诊断。

二、确诊病例:1.在疑似病人或尸体材料中检出具有毒力的鼠疫杆菌,是确诊首例鼠疫病人的唯一依据。

2.当一起人间鼠疫已经确诊后,在病人或尸体材料中检出鼠疫杆菌的FI抗原或血清FI抗体升高4倍以上,亦可对续发病例做出确诊。

实验确诊:疑似病例加1或2霍乱一、疑似病例:具有下列项目之一者:1.凡有典型临床症状:如剧烈腹泄,水样便(黄水样、清水样、米泔样或血水样),伴有呕吐,迅速出现严重脱水、循环衰竭及肌肉痉挛(特别是腓肠肌)的首发病例,在病原学检查尚未肯定前;2.霍乱流行期间有明确接触史(如同餐、同住或护理者等),并发生泻吐症状,而无其他原因可查者;二、确诊病例:1.凡有腹泻症状,粪便培养霍乱弧菌阳性;2.霍乱流行期间的疫区内,凡有霍乱典型症状,(见疑似病例项目之一)粪便培养霍乱弧菌阴性,但无其他原因可查;3.在流行期间的疫区内有腹泻症状,作双份血清抗体效价测定,如血清凝集试验呈4倍以上或杀弧菌抗体测定呈8倍以上增长者;4.在疫源检查中,首次粪便培养阳性前后各5天内,有腹泻症状者可该断为轻型患者。

39种法定传染病

39种法定传染病

现行39种法定传染病
甲类(2种)–
鼠疫, 霍乱
乙类(26种)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人感染H7N9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和肺炭疽按甲类传染病管理。

丙类(11种)
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

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
非典、肺炭疽、脊髓灰质炎(3种需升格管理)。

39种法定传染病

39种法定传染病
部分出现一过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通常持续1-2w后消失,转入无症状感染期;
无症状感染期(II期):
无任何临床症状;
HIV+或抗体+
持续2-10y或更长—感染者、病毒携带者
艾滋病期(III期)
艾滋病相关综合征;
各种机会性感染;单纯疱疹V;
巨细胞V;
念珠菌;
卡氏肺孢子虫;
结核杆菌等
NS症状;
继发性肿瘤:卡波齐肉瘤;
好发部位—腹股沟、腋下和颈部;
多为单侧。
肺鼠疫:最为严重。
除严重中毒症状外,
在起病24-36小时内出现剧烈咳嗽、咳粘液性或血性泡沫痰;
呼吸急促、迅速出现呼吸困难和紫绀;
肺部可闻及湿罗音或胸部摩擦音。
X线呈支气管炎、与病情严重程度不一致。
多因心力衰竭而死亡。
败血症鼠疫:
高热寒战、谵妄、昏迷,
进而发生感染性休克、DIC及皮肤出血和坏死。
工作人员防护服、口罩、长筒胶鞋、薄胶手套及防护眼镜;
严禁探视和病人间来往;
死者应火葬或深埋
三报三不:在鼠疫疫源地内
三报---病(死)旱獭和其他病(死)动物;
疑似鼠疫病人;
不明原因高热和急死病人
三不---不私自捕猎疫源动物;
不剥食疫源动物;
不私自携带疫源动物及其产品出疫区
诊断依据:
1.流行病学---发病前10天到过疫区或接触过疫源动物、或有实验室接触;
消毒:
吐泻物-漂白粉1/5;2h
容器-1-2%漂白粉上清;
3-5%来苏尔;
30min
尸体处理:
火葬;
检疫:
传染源隔离后,所有人员便培养连续2次阴性,无续发病人或带菌者出现;
自疫点处理后5日内无新病例

我国法定传染病的种类

我国法定传染病的种类

我国法定传染病的种类及报告时限我国法定的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3类39种。

甲类2种:鼠疫、霍乱。

乙类26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甲流。

丙类11种: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诊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

(1)甲类传染病和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中的禽流感、非典、脊髓灰质炎、肺炭疽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携带者,乙类传染病如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以及卫生部规定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人,应在2小时内完成网络直报。

(2)对其他乙类、丙类传染病病人应在24小时内,通过网络进行信息的录入报告。

39种传染病及报告时限之欧阳体创编

39种传染病及报告时限之欧阳体创编

39种国家法定传染病及报告时限甲类传染病(2种):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26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人感染H7N9禽流感。

丙类传染病(11种):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

报告时限:甲类传染病:2小时上报;乙类、丙类传染病:24小时上报。

(乙类中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按照甲类管理的传染病人或疑似病人报告时限为2小时,其余24小时上报)39种国家法定传染病及报告时限甲类传染病(2种):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26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人感染H7N9禽流感。

丙类传染病(11种):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

报告时限:甲类传染病:2小时上报;乙类、丙类传染病:24小时上报。

(乙类中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按照甲类管理的传染病人或疑似病人报告时限为2小时,其余24小时上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法定传染病分类》
原定的法定传染病有37种,近年来增加2种。

现共39种。

1.卫生部2008年5月2日决定,将手足口病列入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

2. 2009年4月30日:卫生部将甲型H1N1流感(原称人感染猪流感)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根据其传播方式、速度及其对人类危害程度的不同,分为甲、乙、丙三类,实行分类管理。

(一)甲类传染病也称为强制管理传染病,2种:鼠疫、霍乱。

(二)乙类传染病也称为严格管理传染病,
26种: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性肝炎、细菌性和阿米巴痢疾、伤寒和副伤寒、艾滋病、淋病、梅毒、脊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猩红热、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钩端螺旋体病、布鲁菌病、炭疽、流行性乙型脑炎、肺结核、血吸虫病、疟疾、登革热、甲型H1N 1流感。

(三)丙类传染病也称为监测管理传染病,
11种: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丝虫病、包虫病、麻风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以及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