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电气工程研究生培养方案
电气工程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电气工程是现代工程技术中最为重要的领域之一,具有广泛的应用。
电气工程研究生培养方案的目标是培养具备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他们能够在电气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和管理工作。
二、培养对象电气工程研究生招生对象为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全日制本科毕业生、硕士研究生、及具有相应学历的自考研究生。
三、培养要求1. 理论功底:掌握电气工程领域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等相关理论基础。
2. 实践能力:具备独立开展实验、调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
3. 综合素质: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较强的沟通能力,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培养方式1. 课程学习:研究生一般需完成一定的基础课程学习和一定数量的专业课程学习,以巩固专业知识和提高综合能力。
2. 实验实习:研究生需要参与实验实习,了解电气工程领域的最新技术和理论,掌握实践技能。
3. 学术交流:鼓励研究生参与学术交流活动,拓宽学术视野,并学会与国内外同行进行交流与合作。
4. 科研创新:鼓励研究生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和科研项目,提高创新能力和科研水平。
五、培养计划1. 培养周期:电气工程研究生一般为3年全日制学习。
2. 学习安排:第一学年为基础课程学习,第二学年为专业课程学习,第三学年为毕业设计或论文研究阶段。
3. 学科方向:可根据研究生的兴趣和发展方向,设置不同的学科方向和导师指导。
六、培养评估1. 学业表现:定期进行学业评价,对学生的学术表现和实践能力进行评价。
2. 毕业要求:研究生毕业需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并满足学位授予的相关规定。
七、培养保障1. 师资力量:培养方案要求专业领域具有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学术造诣的导师,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支持。
2. 实验设施:学校要提供先进的实验室设备和平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实践条件。
八、培养成果1. 毕业生就业:研究生毕业后可以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从事电气工程领域的技术开发、管理和教学等工作。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硕连读)培养方案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硕连读)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电工电子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工业自动化、电机与运动控制、计算机控制技术等方面的工程技术基础和相关专业知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电气工程领域创新人才,具有强健体魄,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强烈的团队意识和良好的沟通能力,出色的持续学习能力,杰出的工程研究和实践创新能力。
二、培养要求本-硕连读班的学制为3+3年。
本-硕连读班注重对基础理论的掌握,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科学研究方法,前三年为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学习阶段,接下来3年为研究生课程学习阶段,以及硕士学位论文工作阶段。
在第四学年,学生可以在该学科相关专业选择继续连读硕士学位或本科毕业(选择本科毕业的学生在完成本科培养计划和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后授予该专业的学士学位证书),本-硕连读班中进入连读硕士的学生在完成硕士培养计划和毕业论文后授予硕士学位。
在本科阶段学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较扎实的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和外语综合能力;2.系统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较宽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电工理论、电子技术、信息处理、控制理论、计算机软硬件基本原理与应用等;3.获得较好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4.具有本专业领域内专业知识与技能,了解学科前沿的发展趋势;5.具有强健体魄,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强烈的团队意识和良好的沟通能力,出色的持续学习能力,杰出的工程研究、实践创新和组织管理能力。
三、主干学科、主要课程、课程平台及学分比例1、主干学科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主要课程主要课程有:电路理论、电子技术、工程电磁场与波、电机学、微机原理与单片机接口技术、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电力拖动基础、电力系统分析、微机保护、电力系统自动化、发配电系统综合设计(特色课程)、高电压技术、智能电器原理与技术等。
湘潭大学全日制电气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湘潭大学全日制电气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党的基本路线,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品行端正,诚实守信,学风严谨,身心健康。
2.掌握电气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宽广的专业知识、以及基本的管理知识,掌握解决涉及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具有独立担负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的能力,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能熟练运用计算机等工具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专门人才,具有独立承担解决在电能生产、传输、分配、控制、检测、保护及其使用过程中的工程实际问题,从事各类电气新设备的开发、设计、研制以及设备运行与维护更新能力。
3.至少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地进行本专业的学习、研究和学术交流。
二、学制:学制三年,学习年限为两至四年,最短不少于两年,最长不超过四年。
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少于三年为提前毕业,长于三年为推迟毕业。
提前毕业者必须符合学校提前毕业相关规定。
三、研究方向:1.新型电力电子变换技术及应用主要研究新型电力电子变换器的主电路拓扑结构、安全换流技术、新型调制策略、电磁干扰抑制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电磁兼容设计、开关器件的工作特性和失效机理等,解决线性扰动、换流死区、输入/输出不平衡、非线性特性的影响,提高系统稳定性和鲁棒性。
并将矩阵变换器理论研究成果应用于柔性分频输电系统、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等的开发研究中。
2.电力传动控制技术主要研究新型交流调速系统的无速度传感器技术、智能控制器、矢量控制技术、直接转矩控制技术等;研究开关磁阻电机及其他特种电机驱动控制。
3.新能源发电系统与技术主要研究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发电系统;展开直驱型风力发电机组、风电机组仿真平台及应用、风电机组控制系统实验平台及应用、风电监控安全通信、开关磁阻风力发电系统、变速恒频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电力系统的变电站自动化、电力市场通信、直流输电与FACTS技术等。
电气工程学科一级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电气工程学科一级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代码0808)一、学科、专业简介本学科于2009年获得电气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含有电机与电器(080801)、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080802)、高电压与绝缘技术(080803)、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080804)和电工理论与新技术(080805)等二级学科硕士点,其中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学科1993年开始招收和培养硕士研究生,并于1996年、2008年被评为冶金部和安徽省重点学科,设有“电力电子与运动控制”安徽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目前,学科已经形成了5个相对稳定、具有一定特色优势的研究方向。
“配电网电能质量控制技术”方向主要是针对冶金系统供配电网络和大功率电力负荷的特点,对电能质量的测试评估治理和节能降耗潜能挖掘等问题开展研究,在电弧炉的柔性供电方法及控制系统研究、中高压无功功率补偿理论与装置研究等方面获得了突破;“高效节能功率变换技术”方向围绕节能环保型开关电源等功率变换技术的基本理论及控制方法上开展研究,连续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项目资助,取得了具有原创性的研究成果;“新能源发电与控制技术”方向围绕着以太阳能、风能为代表的绿色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的一些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研究;“运动控制系统及关联技术应用研究”方向针对冶金、机械制造、化工等大型企业的生产线中,机器人、大功率传动控制装置复杂、空间位置分散的特点,开展先进控制算法和网络环境下最优控制系统研究;“电工理论新技术”方向围绕脉冲功率技术、新型器件材料及结构开展研究工作,通过采用新材料器件和技术手段来提高输出脉冲重复频率和功率密度、缩小系统体积进行了广泛的应用基础研究。
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发展,本学科在科学研究、师资力量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巨大发展:近几年,学科年均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和教材5部,获省部级奖励4项,先后获得了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国家863和973子课题(军口)等国家级纵向课题以及一大批省部级纵向课题。
厦门理工学院电气工程领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摘要
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展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培养方案报送单位:厦门理工学院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工程(电气工程,085207)厦门理工学院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电气工程领域)一、培养目标与要求培养掌握高压电器技术、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器智能化技术、等专业领域相关基础理论、应用技术及工程管理方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熟练使用一门外语,熟练运用计算机等工具,具备工程技术研发、组织和技术管理能力,能解决电力企业和电力电器制造企业复杂工程技术问题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的人才毕业后能胜任本领域的以下工作之一:电力电器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研究、设计、开发;电力电器新成果产品化、产业化转化过程中技术问题研究;电力电器新技术、新产品在本企业推广应用及组织实施;电力电器企业技术创新项目组织与实施;电力电器企业生产现场复杂技术问题的处理与解决;电力电器企业复杂试验技术方案的编制、组织与实施;电力电器企业精细化生产过程的组织与实施;电力电器企业安全生产技术的完善改进。
二、培养模式建立健全与专业硕士培养要求相适应的人才培养体系,并按照以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
1)电气工程领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定位——为电力企业和电力电器制造企业培养能解决复杂工程技术问题的工程师,培养技术应用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核心能力。
2)“双重身份”:无论对于应届生源,还是有工作经验的往届生源,学校和企业均实行“联合招生,联合培养”。
把解决企业人才需求和解决学生就业紧密结合,把学生兴趣志愿和企业研究课题紧密结合,把专业技术知识传授和职业道德教育紧密结合。
校企双方共同面试决定录取人选,校、企、学生三方相互选择,三方共同签定联合培养协议和设定硕士阶段培养计划。
企业按在职培训员工身份对学生进行管理,提供企业指导导师,提供研究课题、经费等支持,使学生具有在校学生和企业员工“双重身份”,将硕士阶段与企业入职后的试用期和培训阶段重叠,缩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融入企业的过程。
大连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培养学硕方案
大连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培养学硕方案一、培养目标本学科专业培养能够从事电气工程方面的设计、管理或相关工程技术工作的高层次人才。
紧密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需求,面向企业(行业)工程实际,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具有较好的相关专业领域理论基础、突出的实践创新能力、较强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良好的职业素养的应用型拔尖创新人才。
本专业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具备如下的知识、能力和素质:(1)基本素质要求: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服务国家和人民的高度社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
(2)基本知识要求:工程硕士学位获得者应掌握所从事行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熟悉行业领域的相关规范,在行业领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独立担负工程规划、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工程管理等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
(3)基本能力要求:工程硕士学位获得者应具备解决相关工程技术问题、进行工程技术创新、从事工程技术开发工作的能力及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具备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二、学科群、专业及研究方向简介电气工程学科点是教育部批准的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其中电机与电器学科为辽宁省重点学科。
本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包括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五个二级学科,并涉及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与网络控制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诸多领域,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
其主要特点是强弱电结合,机电结合,软硬件结合,以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计算机通信技术和高电压技术为核心技术,以实现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为目标,开展多学科交叉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
本学科师资力量雄厚,科研实力强,拥有一批在国内外同行中享有较高声誉的专家,形成了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
燕山大学电气工程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电气工程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09年7月修订)
五、学位论文
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技术背景,可以是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
论文的内容可以是:工程设计与研究、技术研究或技术改造方案研究、工程软件或应用软件开发、工程管理等。
论文应具备一定的技术要求和工作量,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并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具有先进性、实用性。
鼓励实行双导师制,其中一位导师来自培养单位,另一位导师来自企业的与本领域相关的专家。
也可以根据学生的论文研究方向,成立指导小组。
论文工作须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
六、论文评审与答辩:
(一)论文评审应审核:论文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论文工作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其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进展;其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计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其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
(二)攻读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获得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成绩合格,方可申请论文答辩。
(三)论文除经导师写出详细的评阅意见外,还应有2位本领域或相近领域的专家评阅。
答辩委员会应由3~5位与本领域相关的专家组成。
七、学位授予:
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经学位授予单位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硕士培养方案
武汉大学电气工程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加强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规范化管理,电气工程学科从2009年9月起试行按一级学科培养硕士研究生,特别制订本培养方案。
一、学科概况一级学科点:电气工程博士点二级学科点: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脉冲功率与等离子体技术相关一级学科:信息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工程二、培养目标1、应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
2、勤奋学习,学风端正,勇于攀登科学高峰。
具有本专业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教学、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本专业技术与管理工作的能力。
3、应能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运用该门外国语听、说、读、写和参加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4、身心健康。
三、学习年限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执行“以二年制为基础的弹性学制”,最长不超过2.5年;非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学习年限不超过3年。
硕士研究生实行中期考核分流制度。
四、培养方式1、鼓励指导教师与企业单位相结合,联合培养研究生;支持企业单位成为研究生的培养实习基地。
2、鼓励学生走出去,在导师指导下自主选题,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
3、课程学习可以集中完成,也可以分散在二年内完成,这由导师和学生在制定培养计划时自由确定。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课程有效期五年。
课程设置见附表。
1、总学分≥28学分,其中必修课≥19学分。
在自选课中,至少选修一门数学课。
自选课程在导师指导下从一级学科的课程内选择。
2、学术活动:硕士生在学期间至少应听取10次以上学术报告;每次听取学术报告后,写出不少于500字的小结,经导师签字后自己留存。
学术报告记载表由导师签字,待全部完成后,将小结和记载表交到院研究生办公室记载成绩。
3、凡通过国家大学英语六级考试且成绩优秀,或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英语达到学校规定免修标准的可申请“公共英语”课程免修。
大学电气工程专硕培养方案
大学电气工程专硕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 培养电气工程领域专业硕士人才,具备独立从事电气工程设计、研究、管理和教学的能力。
2. 培养具有较强的数理基础、工程分析和问题解决能力,熟悉电气工程领域的前沿技术和发展动态,掌握电气工程专业的核心知识和专业技能。
3. 培养学生具备国际化的视野和创新精神,能够适应电气工程领域的发展需求,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能力。
二、课程设置1. 必修课程《电气工程概论》、《电路分析与设计》、《电磁场与电磁波》、《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微电子学原理》、《电力系统分析》、《自动控制理论与应用》、《电力电子与电力变换技术》等。
2. 选修课程《电力系统自动化》、《电气工程材料与设备》、《电力系统仿真与模拟》、《电气工程安全与可靠性》、《新能源电气工程技术》、《智能电网技术》等。
3. 实践环节实习实践、毕业设计、论文撰写等。
三、培养方式1. 课堂教学开设相应的理论课程与实验课程,通过教学、讨论、实验等多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2. 实习实践安排学生到电气工程相关企业、科研机构等进行实习实践,让学生了解电气工程实际工作中的需求与挑战,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3. 毕业设计要求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一项电气工程领域的实际课题,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师资力量学院将拥有一支高水平的电气工程专业教师队伍,并邀请国内外相关领域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师,确保教学水平与科研实力。
五、学位授予专业硕士学位六、毕业要求1. 修完所规定的学分,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并取得指导教师的同意;2. 通过专业水平考试,并取得格外标准;3. 具有至少三个月的实习实践经验;4. 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取得学位论文答辩合格证明。
七、其他本培养方案的实施时间为3年,实施后对学生进行专业课程和实践环节的考核,并进行毕业设计、论文撰写,最后进行学位论文答辩。
本培养方案旨在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专业人才,为社会提供优秀的电气工程专业人才。
电气工程(学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doc
电气工程(学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5207授硕士学位)一、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化修养、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富有现代科学创新意识,能够较系统地掌握电机控制、电力电子与电气传动、电力系统自动化的设计及应用等学科知识,使学生具备良好职业素养和创新精神的高层次应用型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基本要求为:1. 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政策水平,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学风严谨,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2. 较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够阅读专业外语资料;3. 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综合能力;4. 掌握电气领域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5. 了解本领域的发展动向,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强,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6. 在本专业领域具备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和组织管理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
二、招生对象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符合本学科报考资格条件规定的人员。
三、学习方式与学制全日制方式学习,学制3年,提前毕业和延长学习时间的硕士研究生按照《湖北民族学院研究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相关要求执行。
四、培养学科领域(一)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本方向主要在电力系统规划、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电力系统信息化及电力系统信息安全等方面开展研究工作。
(二)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本方向主要在电力电子装置及应用、电力传动及自动控制系统、新型电力电子电路及控制技术、电力电子器件及其应用技术等方面开展研究工作。
(三)电机与控制本方向主要在电机运行控制、高品质电气驱动与数字化伺服控制系统、电力电子与电气传动、电能质量控制与新能源开发利用新技术等方面开展研究工作。
五、培养方式(一)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采取系统的理论学习与技能培养相结合、讲授与讨论相结合、校内学习与校外实践相结合以及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方法。
电气工程专业硕士培养方案
电气工程专业硕士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电气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广泛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在电气工程领域从事科研、技术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具备扎实的科学素养和较高的创新能力,能够在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领域进行创新性研究和应用开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能够在国内外的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从事教学研究和科研开发工作。
二、培养要求1.具备较扎实的数学、物理和工程学科基础,了解电气工程专业基础知识和工程实践。
2.掌握电气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较高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潜力。
3.具备较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能够熟练阅读国外学术文献和著作,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和国际合作项目。
4.具备较强的独立从业和自主创新意识,能够在电气工程领域从事高水平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
5.了解电气工程领域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法规,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三、培养核心课程1. 高电压工程2. 电源系统工程3. 智能电网技术4. 光电子技术5. 雷电防护技术6. 电力电子技术7. 新能源技术8. 信号与系统9. 多媒体通信技术10. 通信网络技术四、学习计划1. 第一学年:进行基础理论课程学习,包括数学、物理、电路理论、信号与系统等基本课程,同时进行毕业论文选题。
2. 第二学年:进行专业课程学习,包括电力系统、电力电子技术、智能电网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等专业课程,同时开始进行科研项目的实习和实践。
3. 第三学年:进行实习和毕业论文写作,完成毕业设计,并参加学术论文比赛或学术会议。
五、实践环节1.科研项目实习:参与科研项目,积累科研实践经验,了解科研方法和技能。
2.科研实验:进行实验室实验,掌握实验操作技能,熟悉实验仪器和设备。
3.毕业实习:选择电气工程相关的企业或科研院所进行毕业实习,进行实践工作,积累实际工作经验。
六、毕业要求1.修满学分要求,通过考核和答辩,取得硕士学位。
电气工程领域在职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华北电力大学
电气工程领域在职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5207)一、培养目标电气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主要是培养掌握本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电气工程领域及相关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开发型、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与管理人才。
学位获得者应具备: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
2、了解本领域的发展动向,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强,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3、掌握所从事领域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
在领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独立从事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工程管理等能力。
4、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够顺利阅读本领域国内外科技资料和文献。
5、身心健康。
二、专业方向1、电机及其系统分析与监控2、电力系统分析与控制3、电力系统保护与安全控制4、先进输变电技术5、新能源发电与智能电网6、高电压与绝缘技术7、电力电子技术及其应用8、电力经济9、电力工程管理10、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三、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1、在职攻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式为导师负责制,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可以相互交叉。
2、在职攻读专业学位的研究生,采取进校不离岗的方式,但要求在校学习的时间累计不少于6个月。
3、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采用案例教学等互动式教学方法,授课内容要少而精,且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管理能力。
要求在申请答辩之前修满所要求的学分。
4、论文工作采取双导师制,由校内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导师和工矿企业或工程部门内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员联合指导。
5、学习年限实行弹性学制。
一般不低于3年,不超过5年。
论文工作时间不少于1年。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电气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少于31学分。
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电气工程领域研究生培养方案
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电气工程领域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电气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独立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具体要求如下:1.思想品德要求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
2.业务素质要求面向电气工程实际,采取理论与工程实践相结合方式,培养学生掌握电气工程领域的相关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
在在电气工程领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独立从事工程设计、工程分析、工程实施、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工程管理等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3.外国语要求掌握1门外国语,能够阅读本领域的外文资料。
二、研究方向根据电气工程一级学科研究领域,结合培养目标定位与本校优势特色,制定了面向电网企业、新能源企业、智能用电企业培养输配电与供用电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专业研究方向。
1.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主要研究包括配电网运行与控制技术、配电网自动化、电能质量监测与扰动抑制、电网广域量测及广域控制、电力系统数字仿真,户用风光电源及微电网技术,配电网规划与需求侧管理方法。
2.电机控制与智能电器主要研究包括运动控制系统、电机的矢量控制、直接转矩控制、无速度传感器控制及智能控制;智能电器的信号检测与控制、智能电器的可靠性与电磁兼容、智能电器的应用。
3.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主要研究电力传动及其自动控制系统、特种电源技术、电力电子电路的拓扑变换与应用、电力电子装置与系统、电磁兼容技术、电能变换与控制、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等。
4. 电工新技术及其应用主要研究包括生物电磁学、无损检测技术、电力设备故障诊断技术、电力网络故障智能监测与诊断方法及技术等。
5. 电力信息技术主要研究包括电力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拓扑)、电力信息系统安全策略、电力信息系统的标准、电力信息系统的建模技术、电力实时信息的采集技术、电力非实时信息系统集成技术及平台。
哈工大深圳电气工程学术性硕士生研究生培养方案
教材及参考书:Power Electronics-Converters, Applications, and Design
Authors: Mohan, Undeland, Robbins. Publisher: Higher Education Press Pub Date: 2004.1
课程编码: S6302008C
教材及参考书:Electrical Power System Quality Authors: Dugan R.C Publisher: McGraw-Hill Pub. Date: 1996
课程编码: S6202007C
课程名称: 现代测试surement technology
内容简介:
主要介绍现代传感器的原理、微弱的和小信号的信号处理、测试
系统的设计和偏差分析技术。最近出现的计算机辅助测量硬件及软件起
到了补充作用,他们有助于电子和自动化的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掌握先进
的测试理论和技术。
教材及参考书:Modern measurement technology Authors: Jin Wei, Qi Shiqing, Wang Jianguo Publisher: Beijing Communication and post University Press Pub Date: 2006
课程名称: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实验
英文译名: Experiments for Power Electronics and Electrical Drives 内容简介:
介绍电力电子和电力传动装置的实验,包括基本装置的测试,例 如:功率二极管、MOSFET、IGBT和一些基本电路的实验,这些实验包括 AC/DC整流器、DC/DC转换器、DC/AC转换器等。这门课还包含一些电机 控制实验:电压/频率控制、向量控制、直接力矩控制等。
哈尔滨理工大学电气工程(085207)专业
哈尔滨理工大学电气工程(085207)专业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专门人才,掌握电气工程职业领域相关理论知识、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2.掌握电气工程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了解本领域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电气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3.能熟练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实验方法,解决本领域涉及的技术与发展问题;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承担电气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有严谨的科研作风,良好的合作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
二、学科简介及研究方向1.学科简介电气工程学科于2000年拥有电气工程博士后流动站,2003年获电气工程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2006年被评为黑龙江省重点学科。
学科下设5个二级学科,包括:高电压与绝缘技术国家重点学科、电机与电器省重点学科、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省重点学科、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科、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学科。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和电机与电器学科始建于1952年,1978年招收硕士研究生,1981年获首批硕士学位授权点,1998年获博士学位授权点,曾连续多次被评为原机械工业部及黑龙江省重点学科。
学科具有良好的科研平台,拥有黑龙江省电介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工程电介质及其应用教育重点实验室、汽车电子驱动与系统集成教育部研发中心、先进电气装备制造与智能运行黑龙江省协同创新中心、大型电机电气与传热技术黑龙江省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电机及其控制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超/特高压技术创新服务中心。
2.主要研究方向(1)工程电介质理论基础及其应用(2)聚合物绝缘理论及相关测试技术(3)电气绝缘及高电压应用新技术(4)大型电机物理场、故障诊断及机网协调理论(5)新型电机与特种电机(6)电机设计理论及现代CAD技术(7)电力电子及驱动控制技术(8)汽车电子与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9)电能质量控制技术(10)智能电网及新能源发电技术(11)电工新技术及其应用(12)功能器件及新能源材料三、学制及培养方式1.学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一般为2.5年。
电气工程学硕培养方案
电气工程学硕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电气工程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系统的电气工程学科专业知识和研究方法,具有创新意识和科研基本素养,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在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高级工程技术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为:1. 掌握宽泛和较深的电气工程学科知识,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能力。
2. 具有较强的科学素养和研究创新精神,能够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工作。
3. 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组织领导能力,有较强的创新和实践能力,能够在相关领域进行高级工程技术和管理工作。
4. 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在理论和技术研究上取得突破性成果,为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二、培养时间学制为3年,最长学制为5年。
三、学制课程1. 课程学习(1)基础课程:电路理论、电磁场与波动、信号与系统等。
(2)专业课程:电气工程概论、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系统控制、电力系统保护、电力系统规划、电力系统平衡与市场等。
(3)选修课程:先进的电气工程技术、电力系统优化、电力系统仿真、电力系统经济等。
2. 科研训练(1)开题报告:在第一学年秋季进行,确定研究方向并提出研究课题。
(2)中期考核:在第二学年进行,评估学生的研究进展和成果。
(3)学位论文答辩:在第三学年进行,完成学位论文并答辩。
四、导师制度1. 每位硕士研究生配备一名主要导师和一名副导师。
2. 导师负责学生的学术指导、科研训练和学业管理,帮助学生解决学术和生活中的问题。
3. 学生需与导师保持密切的学术交流,定期汇报科研进展,听取导师的意见和建议。
五、学位论文1. 学位论文应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价值和创新性。
2. 学位论文答辩通过后方可毕业。
六、学位授予1. 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并完成学业规定的全部课程,成绩合格并符合毕业要求的学生,将被授予硕士学位。
2. 成绩合格但未完成学业规定的全部课程,学生将获得结业证书。
七、学习环境1. 学校提供宽敞明亮的实验室和图书馆,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江苏大学电气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江苏大学电气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领域代码:430108一、培养目标与要求电气工程领域的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为全国有关工矿企业和工程部门培养电能生产、传输直至使用的全过程中,各种电气设备和系统的设计、制造、运行、测量和控制等方面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工程技术及管理人才。
要求专业学位研究生:1、应较好地掌握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积极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2、应掌握电气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门知识;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化管理知识,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担负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能胜任电气工程领域的如下工作之一:①新技术的研究开发;②新成果向产品化、产业化转化过程中的科学技术问题的研究和解决;③新技术、新产品在本企业推广应用中创新性识别、应用效益预测及组织实施的科学决策;④推动工程设计的进步、企业新技术改造、新技术应用等过程中的科学技术问题的解决。
3、掌握一门外语,能比较熟练地阅读电气工程领域的外文资料。
二、研究方向1、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2、高电压与绝缘技术3、电机与电器4、工业自动化5、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6、电磁测量技术及仪器7、电工理论与新技术8、电能经济与管理9、电气工程中的信息技术三、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1、在职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采取进校不离岗的方式,但要求在校学习的时间累计不少于六个月,具体受课地点及学习方式由校、企双方协商确定。
2、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由校内具有实践经验的导师指导,工矿企业或工程部门内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员可以作为副导师联合指导。
3、攻读工程硕士学位的年限不超过5年。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课程的设置针对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特点和企业需求,注意拓宽专业面,注意研究知识的更新,用新技术武装研究生。
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充分考虑到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的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气工程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专业名称:电气工程专业代码:085207 学位授予类别:工程硕士
一、学科简介
电气工程学科是研究电磁领域的客观规律及其应用技术的学科,其涵盖的主要内容包括电磁形式的能量、信息的产生、传输、控制、处理、测量及其相关的系统运行、设备制造等技术,是现代科技领域中的核心学科和关键学科。
本学科于1987年获得电气工程硕士点授予权,2018年获得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授予权,是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
电气工程硕士点现分为四个二级学科及研究方向,设有交通部航运技术与控制工程重点实验室、电力传动与控制研究所等科研机构,拥有教授10名,副教授12名,外聘硕士导师4名。
本学科以港口、船舶、航运与海洋工程为特色,积极开展船舶电力推进系统、港航运输设备电力传动控制系统、新能源开发与电源变换技术、智能化港航系统状态监测、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技术、船舶电力系统控制与优化等方面的研究。
近年来承接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及企业委托的课题,科研经费充足,社会效应显著。
本学科与法国、波兰、丹麦等国建立了长期的国际合作关系,共同承担科学研究项目和高端人才培养,与法国南特大学签署了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的协议,每年选派若干名研究生赴法留学一年,并可获得法国硕士学位。
二、培养目标
1. 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热爱人民,遵纪守法,品德高尚,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敬业精神,积极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服务。
2. 具有良好的学习风气、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及独立思考、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掌握坚实的学科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具有良好的科研素质和实践能力。
3. 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国际学术交流能力。
三、主要研究方向
四、课程设置
五、本学科专业文献阅读的主要书目与主要期刊目录
六、本学科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第三学期起必须参加为期3到12个月的校外专业实践。
另外,根据研究生导师所承担的教学和科研的具体情况,可选择下述实践环节之一:
1.安排相当于助教一个学期的教辅工作,或参加重点学科实验研究基地的建设工作。
2.根据研究生的特点结合学位论文研究课题,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
3.与有关企业建立联合培养机制,鼓励研究生参加企业的生产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