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智三年级生活数学(下)教学计划

合集下载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生活数学(三年级下册)》解读和教学建议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生活数学(三年级下册)》解读和教学建议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生活数学(三年级下册)》解读和教学建议陈正红张彩凤【摘要】《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生活数学(三年级下册)》内容具有生活性、科学性、直观形象性等特点,符合培智学校中重度障碍学生的认知水平。

教师在使用教材时可实施课程本位评估,开展个别化教学,注重生活体验,采取弹性与支持性策略,助力学生能力提升。

【关键词】培智学校;生活数学;教材解读;教学建议【中图分类号】G764《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生活数学》(以下简称生活数学新教材)是以《培智学校义务教育生活数学课程标准(2016年版)》为依据,根据培智学校中重度障碍学生的生活需要和认知特点编写的。

2017年9月起,新教材陆续投入使用,如何落实新课标、使用新教材、创建新课堂成为培智学校教师面临的实际问题。

本文将对生活数学新教材三年级下册进行分析解读,并提出教学建议。

一、教材主要内容生活数学新教材三年级下册有两条编写主线:学生生活和数学知识。

其中,以校园生活、个人生活、家庭生活、社区生活四个主题单元为学生生活编写主线。

在这四个生活主题单元中,编排了6—10减几的减法,10以内的连减、加减混合运算,认识人民币(1元、5元、10元)等教学内容。

也就是把“数的运算”“常见的量”等数学知识主线的知识点安排在四个生活主题单元中(见表1)。

每一课的内容包括三个部分———“学”“做”“练”。

以第1课《升旗仪式》为例,“学”这一部分,主要通过校园生活情境升旗仪式展开6减几的教学。

通过“想一想”,让学生对所有6减几的减法进行系统的学习。

在“做”这一部分,即教材“做一做”中,安排了摆小棒、贴贴纸、拨计数器等实际操作题,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掌握6减几的减法,并尝试用刚学到的知识去解决简单问题。

“练”这一部分即教材中的“练一练”,主要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本课所学内容。

每个单元后面编排了“活动与练习”和“我学会了”两个板块。

培智生活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培智生活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培智生活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培智生活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篇1探究活动一: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近似数一、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1、拨珠练习同桌两人在计数器上各自拨出一个万以内的数,之后进行大小比较:(1)位数不同样多数的大小比较(2)位数同样多数的大小比较教师对在拨珠练习中所出现的上面两种情况,引导学生讨论并总结出相应的比较方法。

2、自主比较小组内拨珠比较大小设计说明:组织拨珠练习时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各自所拨的数进行比较时要关注分类和总结,还要关注到学生能用符号和语言描述所拨数的大小关系。

二、万以内数的近似数1、自学质疑(1)自学接近整百数、整千数的近似数。

(2)教师设计相应的指导方案,点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2、组内讨论怎样写出一个多位数(接近整百、整千)的近似数。

3、交流总结师生共同总结,借助学具进一步演示一个多位数(接近整百、整千)的近似数的正确写法。

设计说明:探究多位数(接近整百、整千)的近似数建立在学生对整百、整千的认识的基础上借助学具,通过实践反复操作练习建立起的估计意识,为后续加减法的估算、乘除法的估算以及解决生活中现实问题做好铺垫。

探究活动二:估计的策略一、尝试估计1、情境引入,提出问题教师出示情境,学生提出问题。

2、尝试估计学生自主估计,初步发展自我估计意识。

二、交流展示1、组内交流小组内交流各自的估计的情况,说一说估计的方法。

2、全班汇报全班交流汇报,倾听其他同学估计的方法和过程。

三、总结方法,提炼估计策略师生共同总结估计的策略方法:切块、分组等等。

设计说明:估计的过程一定要让学生养成自我估计的意识,能够用较为合理的方式方法应给予肯定。

估计意识的培养一定要结合现实生活具体情境才可使估计意识的培养有意义。

探究活动三:整百、整千数的口算一、情境引入,提出问题教师出示情境图,学生提出问题。

二、自主解决问题独立思考,自主完成解答。

三、汇报交流口算方法先在小组内交流口算的方法,再在全班内进行汇报总结。

培智三年级数学计划

培智三年级数学计划

培智三年级2013---2014年度下学期工作计划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在新学期里,我担任培智三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我要及时更新教育观念,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

尽职尽责、教书育人,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不敷衍塞责,不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

我注重推行素质教育,坚决把实施素质教育落实在行动上。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不讽刺、挖苦,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

将积极参加教学研究工作,不断对教法进行探索和研究。

谦虚谨慎、尊重同志,对于素质教育的理论,进行更加深入的学习。

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努力帮助后进生,采取各种措施使他们得到进步。

教案是老师讲课的依据,教案中不仅写明教学要求和教学目的,也写清能力训练的内容、要求、目的及教学措施等,不仅体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保证将“课标”要求落实到实处。

这样做就能使素质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成为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避免了盲目性,随意性,增强了计划性。

在编写教案时注意选择教育的方法和时机,达到既给学生传授知识,又开发学生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结合所学内容,使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吸取其它方面的“营养”,开阔他们的视野,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培养实事求是和刻苦学习的科学态度。

我将积极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各个侧面探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因素。

我将积极学习,翻阅有关资料,对教育理论、目标教学、教学方法、学法指导、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等进行再认识,提高用理论来指导实践的能力。

积极实行目标教学,根据教材和学情确定每节课的重难点。

平时备好课,上好课,向40分钟要质量。

坚持周前备课,努力做到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具,备教法学法。

从知识能力两方面精心设计教案,并积极地使用各种电教器材,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坚决杜绝课堂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培智三年级生活数学教学计划

培智三年级生活数学教学计划

培智三年级生活数学教学计划Training Plan for Life Mathematics in the Third Grade of Special Education培智三年级生活数学教学计划This plan aims to enhance the daily life skills and mathematical literacy of students in the third grade of special education.本计划旨在提高培智三年级学生的日常生活技能和数学素养。

Through a combination of practical activities and interactive lessons, students will learn basic math concepts and apply them to real-life situations.通过实践活动和互动式课程的结合,学生将学习基本的数学概念,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The focus will be on developing skills in counting, comparing numbers, and simple addition and subtraction.教学重点将放在计数、比较数字和简单的加法和减法技能的培养上。

We will also incorporate real-world scenarios to enhance the understanding and retention of mathematical concepts.我们还将融入现实世界的场景,以加强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By the end of the year, students are expected to demonstrate improved mathematical abilities and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how math applies to their daily lives.到年底时,学生们有望展示出数学能力的提高以及更好地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培智三年级生活数学(下)教学计划

培智三年级生活数学(下)教学计划

培智三年级生活数学(下)教学计划第一篇:培智三年级生活数学(下)教学计划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三年级实用数学教学计划一、教学内容:上学期,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10以内加减法的学习,本学期,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度的拓展,学习10以内竖式计算,增加了一些元的初步认识,帮助学生认识人民币,同时初步认识10以内的混合运算,要求学生掌握10以内的加法、10以内的减法、1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与本班学生智力水平贴切相宜,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数学知识,尝试自己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且掌握初步的自我学习技能,最终形成基础性的数学素养。

本学期三年级实用数学主要围绕10以内竖式计算、元的认识、10以内的混合运算开展教学。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会计算10以内竖式计算;2、初步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帮助学生认识人民币;3、能够计算10以内的混合运算。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1、10以内加减法的竖式计算。

2、人民币“元”的认识。

3、能进行1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1、会列出10以内加减法竖式,理解竖式的含义。

2、能明确区分加减法含义,能进行10以内的混合运算。

四、教学方法:集体教学法、个别化教学法、讲授法。

五、教学措施:1、根据学生的特点及接受能力,通过说一说、指一指、运笔、画圈、连一连、圈一圈、画点、画一画、涂一涂、贴一贴十种学法,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动手,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变成直观、生动、有趣的物像。

2、结合多媒体和各种教具,适时运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走进快乐的数学世界。

3、针对学生的智力和现有水平,因人而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在数学素养方面得到一定的发展。

4、克服焦虑、浮躁的心态,静下来,沉下去,稳打稳扎,稳步推进,不贪大求全,不贪多图快。

5、加强家校教育合力,加强家长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共同探讨最适合与学生的教、学方法。

生活数学三年级下学期教案第一单元

生活数学三年级下学期教案第一单元

培智三年级生活数学下册教案第一单元校园生活1、升旗仪式(6减几)第1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分一分进一步学习数6的组成,知道6可以分成几和几。

2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加深对数6的组成的理解。

3. 能运用数6的组成解决生活活中的简单问题。

4. 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利用分一分进一步学习数6的组成,知道6可以分成几和几。

教学难点:运用数6的组成,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准备:电子白板,课文图片,学生参加升旗仪式的照片,红领巾,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复习数字6。

教师用电于白板出示本班6个少先队员参加升旗仪式的照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说一说图中有什么人,他们在做什么。

2.引出数6的组成。

教师用电子白板出示第2页课文图片,引导学生观察6个少先队员。

旗杆左边有3个少先队员,右边也有3个少先队员,合起来一共有6个少先队员。

这是我们之前学过的关于数6的组成,3和3合起来是6。

这里面还隐含着其他的数学问题。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数6的组成。

二、新课讲授1.教师出示红领巾和2个塑料透明收纳箱。

请学生认一认是什么物品,数一数红领巾的数量。

师:把6条红领巾分别放入2个收纳箱里,可以怎么放?教师引导学生分一分红领巾,放好以后分别数出2个收纳箱里红领巾的数量。

2. 学习6可以分成1和5。

师: 6条红领巾用6来表示,分成两组,一组的数量是1条,一组的数量是5条。

教师板书数6的组成式,指导学生看组成式并认读。

6可以分成1和5。

师:根据这个式子我们还可以写出6可以分成5和1。

教师板书,指导学生认读。

3.引导学生总结6的第二种组成式。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口头描述,用两种方式表示出数6的组成,引导学生读一读组成式,说一说6可以分成几和几。

4. 操作并总结6的其他组成式。

师:想一想,还有其他的分法吗?学生自己分分红领巾,表示出来。

教师请大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分的。

教师总结出的其他分成式,板书,学生读读。

三、巩固练习(教材第3页做一做)1.分一分,把第2页图中的学生分成两组,可以怎样分?2.分一分。

培智学校生活数学教案

培智学校生活数学教案

培智学校生活数学教案【篇一:培智学校生活数学计划】生活数学教学计划一、教学分析:目前学生智力障碍程度不一,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类。

a类学生有一定的语言基础,上课能够安静的坐在座位上听课,配合老师的教学,学习能力较强,能掌握老师教的知识;b类学生能力一般,学习情况一般,在老师知道下能够进行听、说、读、写的教学活动;c类学生几乎什么都不会,学生由于自身情况特殊,学习情况也能力相对较弱,是老师需要多花时间进行辅导的对象。

二、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生活数学,了解与生活相关的简单的数学知识、基本计算技能,初步学会基本的数学思维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达到本学期的教学目标。

2、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力争在实际生活中学习数学,感悟数学。

三、主要措施:1、绝大多数学生能遵守课堂常规,做好课前准备,部分学生能够跟着样子学。

2、能够初步了解体验数学的趣味性,力争大多数学生能动口说,动手写,动脑想,逐渐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力争a和b类学生建立高与矮、多与少,一样多、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等基本数学概念,建立数8、9.、0、10的概念,能够数10以内的数,能够区分10以内的数。

能够认识一角、5角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能力差的c类学生,能够在老师帮助下跟着学。

4、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尽量使每个学生都能开口说,动脑想,就是不会说、不会想的学生也要跟着一起玩,一起动起来。

【篇二:培智学校数学教案】【篇三:培智学校数学教学设计教案】教育学院特殊教育专业特殊学校课程与教学研究—培智教案姓名:王芳霞学号:201241070130班级:12级特殊教育培智学校数学教学设计学校:某辅读学校教材版本:上海市卢湾区辅读学校实用数学第十四册七、课后反思:我在教材内容的设计没有一味地照搬教材,而是从兴趣出发。

从小动物们参加森林运动会捉虫能手的选拔赛的连加计算,到感知几个几,说出相同的加数组织教学,最后引入乘法。

感觉对时间的把握不够,刚开始太慢,后面又有点快。

最新培智三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最新培智三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培智三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根据教育部2007年初颁布的《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以全国培智学校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为指导,以培智学生生活中最需要什么就选择什么内容、培智学生能学会什么就选择什么内容为编写原则制定本教材。

二、学情分析本班现有学生16人,其中男生8人,女生8 人。

胡亚兰、谢智泽、王家乐、刘欢、董明政、李福林等属于轻中度弱智,能完成一些学习任务,生活自理能力较强;鲁晨曦脑瘫,行动不便,写字较困难,但遵守纪律;耿家豪、师真金、李福林、张帅、董明政有多动症,仅董明政有一定的学习能力,但个人卫生很差;徐梁钰、沈川自闭不容易与人交往,完全没有学习能力。

针对这些情况,我决定有的放矢,通过多种渠道,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良好的环境中得到或多或少的进步。

三、教材分析教材内容突出生活化,提倡以需定教,因材施教,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上都有可选择性,以方便个别化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教材特点有3:第一,三个合一。

教本与学本合一、评估与教材合一、家长指导手册与教材合一。

第二,内容开放。

设置校本内容空间,方便选择添加,体现个别化理念。

第三,多种课程形式融合。

生活性、适应性、功能性、环境生态性有机统一。

四、教学总目标知识目标:1、匹配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和物品数量对应;2、学习正确地用竖式笔算10以内的加法、减法;10以内的连加、10以内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计算能力。

3、认识人民币单位“元”(圆),初步学会简单的人民币兑换。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达成目标的方法与措施根据学生的特点及接受能力,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动手,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变成直观、生动、有趣的物像,结合多媒体和各种教具,适时运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走进快乐的数学世界。

六、教学进度安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三年级实用数学教学计划
一、教学内容:
上学期,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10以内加减法的学习,本学期,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度的拓展,学习10以内竖式计算,增加了一些元的初步认识,帮助学生认识人民币,同时初步认识10以内的混合运算,要求学生掌握10以内的加法、10以内的减法、1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与本班学生智力水平贴切相宜,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数学知识,尝试自己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且掌握初步的自我学习技能,最终形成基础性的数学素养。

本学期三年级实用数学主要围绕10以内竖式计算、元的认识、10以内的混合运算开展教学。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会计算10以内竖式计算;
2、初步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帮助学生认识人民币;
3、能够计算10以内的混合运算。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10以内加减法的竖式计算。

2、人民币“元”的认识。

3、能进行1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
1、会列出10以内加减法竖式,理解竖式的含义。

2、能明确区分加减法含义,能进行10以内的混合运算。

四、教学方法:
集体教学法、个别化教学法、讲授法。

五、教学措施:
1、根据学生的特点及接受能力,通过说一说、指一指、运笔、画圈、连一连、圈一圈、画点、画一画、涂一涂、贴一贴十种学法,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动手,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变成直观、生动、有趣的物像。

2、结合多媒体和各种教具,适时运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走进快乐的数学世界。

3、针对学生的智力和现有水平,因人而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在数学素养方面得到一定的发展。

4、克服焦虑、浮躁的心态,静下来,沉下去,稳打稳扎,稳步推进,不贪大求全,不贪多图快。

5、加强家校教育合力,加强家长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共同探讨最适合与学生的教、学方法。

六、教学对象分析:
三年级共有13名学生。

有1名轻度智障的孩子,计算能力与理解能力较好,有6名学生有计算能力,但需要进行个别指导进行计算。

有6名儿童的计算与理解能力较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