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图中的阴影

合集下载

手绘透视图中的阴影画法

手绘透视图中的阴影画法

手绘透视图中的阴影画法时间:2009-05-07 来源:作者:手绘透视图中的阴影是指按选定的光线直接作阴影的透视,而不是根据正投影图中的阴影来画其透视。

在透视图中加绘阴影时,落影的规律仍可加以利用。

绘制透视阴影,一般采用平行光线。

根据光线对画面的相对位置不同又可分为两种:画面平行光线和画面相交光线。

一、画面平行光线下的阴影1.画面平行光线的透视特性如图9一24所示,光线平行于画面,则光线的透视仍保持平行,并反映光线对基面的实际倾角。

光线在基面上的投影平行于基线OX,故光线的次透视成水平方向。

光线可以从右上方射向左下方,也可从左上方射向右下方,光线倾角的大小可根据需要而定。

例如采用450或600。

2.透视图上落影的基本画法如图9一25所示,已知空间点A和矩形BCbc的透视和次透视,并选定光线L(l) ,加绘透视图落影。

过a0引光线的次透视(水平线),过A0引光线的透视(平行于L) ,它们的交点A0。

就是A点在基面上的落影。

Bb是铅垂线,根据铅垂线的落影规律,它在基面上的落影应与光线次透视的方向一致。

BC是水平线,根据直线落影的平行规律,B0C0与其在基面上落影B0C0相交于同一灭点M。

3.建筑形体的阴影以下通过举例说明加绘建筑形体阴影的一般步骤。

例1 加绘图9 一26 所示房屋外轮廓的阴影。

解 (l)选定光线的方向,并确定房屋的阴面和阴线。

图示阴线为aABCc和eEF。

(2)判断承影面,分别求各段阴线的落影。

aABCc落影在地面,由基本作图法并根据直线的落影规律可求得各段阴线的落影。

阴线eE在地面上的落影是水平线EI。

过折影点I作铅垂线,自E引光线相交于E,则IE是eE在墙面上的落影。

EF与墙面交于F,连EF是阴线EF在墙面上的落影。

(3)对画面进行适当润饰。

用作图法求出的阴影轮廓是明暗界线分明的,而实际上建筑物表面的光影变化是复杂的,有明暗层次和退晕的渐变,为使形象生动逼,应对图样进行润饰。

润饰的原理和方法已不属于工程制图课程研究的范畴了。

建筑制图与阴影透视:建筑阴影

建筑制图与阴影透视:建筑阴影

b'
p'
b'P
a'
a'P
aP bP
a
b
直线落影的平行规律
2、直线相互平行 ——其在同一承影面上的影相互平行
p' c'
a'
d' b'
b'P d'P
a'P c'P
aP
cP bP
a cb
dP PH
d
直线落影的平行规律
3、承影面相互平行 ——一直线在各平行承影面上的影相互平行
b'
p'
q'
k' k'Q
b'Q
求平面立体的阴影的方法和步骤:
(1)读投影 将形体及形体各个组成部分的形状、大小及其相对位置分析清 楚 (2)定阴线 逐一判明形体的各个棱面是阴面还是阳面,以确定形体的阴线。 阳面与阴面交成的凸角棱线才是阴线。 (3)求影线 分析各段阴线将落影于哪个承影面,并根据各段阴线与承影面 之间的相对关系、以及与投影面之间的相对关系,充分运用前述 的落影规律和作图方法,逐段求出阴线的落影—-影线。 (4)涂颜色 在阴面和影线所包围的轮廓内均匀涂上颜色,以示其是阴暗的。
3、求影线 根据直线的落影规律, 绘制阴线的落影-影线
a(e)
FHb(f)
4、涂颜色 填充落影范围
长方体的阴影(2)
根据端点的落影判断 影线所经过的承影面
a'
作图步骤:
1、读投影(包括物体 的空间位置)
2、定阴线
ao'
3、求影线
4、涂颜色
a
长方体的阴影(3)
长方体的阴影(4)

阴影透视 透视图中的阴影PPT课件

阴影透视  透视图中的阴影PPT课件

• 1、水平线的落影
F
1
A
V2
Fx h
a
4B
N
―B

Fy
V3 h
3 b2
E
―N
1

D ―E
AJ
14
第14页/共39页
三、直线的落影
V4
• 2、一般位置斜线的落影
F
A
B4
F V2
2
1
N
Fx h
― f2
Fy V1
V3
B
h
2E
b3
1
―N
a
― A
D J
―E
15
第15页/共39页
三、直线的落影
• 结论:画面平行光下,画面相交线的落影仍是画画相交线。其透视有灭点。 • 光平面灭线和承影面灭线的交点是两平面交线(即落影)的灭点。画面平行光下,光平面灭线是过该直线
灭点的光线平行线。
16
第16页/共39页
四、平面图形的阴影
• 1、平面图形的落影,是平面图形边线落影的集合。 • 2、平面的一侧为阴面,另一侧则为阳面。
17
第17页/共39页
四、平面图形的阴影
• 阴阳面的判别
18
第18页/共39页
四、平面图形的阴影
• 3、当平面与光线平行时,落影成直线段,平面的两侧均为阴面。
V3
V3
V2
V2
V2
V3 F1
Fx
C
D
B
A
Fy
V1
2、求作台阶的阴影。
22
第22页/共39页
五、建筑形体阴影作图示例
V3
V2
F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17章 透视阴影、倒影、镜像

第17章 透视阴影、倒影、镜像

直线与画面平行( 一.直线与画面平行(二)
承影面的灭线
铅 垂 线 落 在 铅 垂 面 上
17-- - 1717-1 2 2 33 17 1
直线与画面平行( 一.直线与画面平行(三)
承影面的灭线
铅 垂 线 落 在 一 般 位 置 面 上
17-- - 1717-1 2 2 33 17 1
直线与画面相交( 二.直线与画面相交(一)
17-- - 1717-1 2 2 33 17 1
[例2]求门架的落影、斜屋面的阴影(二) 求门架的落影、斜屋面的阴影(
斜屋面灭线
求铅垂线AB、 的落影 的落影: 一.求铅垂线 、CD的落影: 求铅垂线 AB全部落在基面上、 CD部分落在基面上,落影均平行 全部落在基面上、 部分落在基面上, 全部落在基面上 部分落在基面上 落影均平行h-h CD落影在墙面上和自身平行,落影在屋顶面上平行斜屋面灭线 落影在墙面上和自身平行, 落影在墙面上和自身平行
阴线是aA、 、 、 ,承影面为基面(地面) 阴线是 、AD、DC、Cc,承影面为基面(地面) 作图步骤: 作图步骤: 求阴线aA、 的落影 的落影: 一.求阴线 、Cc的落影: 求阴线 两线均为画面平行线,其影子的方向平行承影面的灭线h-h 两线均为画面平行线,其影子的方向平行承影面的灭线
17-- - 1717-1 2 2 33 17 1
17-- - 1717-1 2 2 33 17 1
点的透视落影(空间分析) 点的透视落影(空间分析)
本章中用“ 本章中用“落 影”两字代替 “落影的透视” 落影的透视” 点的落影在字 母右下角加0 母右下角加0 表示
A点落影的透视 A点在H面的落影 点在H
17-- - 1717-1 2 2 33 17 1

建筑制图与识图8阴影与透视

建筑制图与识图8阴影与透视

1 2
提供更准确的视觉效果
阴影与透视的应用能够提供更准确的建筑视觉效 果,帮助设计师更好地把握建筑物的外观和空间 感。
辅助建筑设计方案的决策
通过阴影与透视的表现,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 比较和选择建筑设计方案,提高设计效率。
3
提高建筑制图的表达能力
阴影与透视的应用能够提高建筑制图的表达能力 ,使图纸更加生动、形象和易于理解。
透视的表示方法
在建筑制图中,透视通常用线条来表示,线条的弯曲和交点可以表达物体的远近和大小。
阴影与透视在建筑实例中的应用
建筑设计中的阴影
建筑设计中的透视
建筑实例分析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阴影可以用来表 达建筑的立体感和空间感。通过合理 利用阴影,可以使建筑外观更加丰富 和有层次感。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透视可以用来表 达建筑的视觉效果。通过合理利用透 视,可以使建筑外观更加真实和生动 。
通过分析具体的建筑实例,可以更好 地理解阴影和透视在建筑设计中的应 用。例如,分析一座具有丰富阴影变 化的建筑,可以了解阴影如何影响建 筑的外观和空间感;分析一座具有明 显透视效果的建筑,可以了解透视如 何
确定消失点和视平线
根据选择视点和物体位置,确定消失点和视平 线。
绘制透视线框
根据消失点和视平线,绘制出透视线框,再在框内绘制物体。
阴影与透视的绘制步骤
准备图纸和工具
选择适当的图纸和工具,如铅笔、尺子、橡 皮等。
添加阴影和透视效果
根据光源方向、视点等条件,添加阴影和透 视效果。
绘制基本图形
在图纸上绘制出物体的基本图形。
02
阴影的形成与光源的位置、物体 的形状和材质、以及观察者的角 度有关。
阴影的类型

透视与阴影图

透视与阴影图

透视与阴影图第九章透视与阴影图§9-1 透视图的基本知识⼀、透视图的基本概念1、垂直画⾯透视图采⽤的是中⼼投影⽅法,如图9-1所⽰,这是垂直画⾯的投影⽰意图。

(1)、画⾯(P ):投影平⾯,为作图⽅便,常垂直于地⾯,称为垂直画⾯,相当于正投影中的正投影⾯。

如果画⾯与地⾯倾斜,称为倾斜画⾯。

(2)、基⾯(G):相当于⽔平地⾯或正投影中的⽔平投影⾯,⽤来确定视点的位置和作图。

(3)、视点(S):观察者眼睛所处的位置。

(4)、视⾼(H ):观察者眼睛的⾼度。

(5)、视距(D ):观察者眼睛到画⾯的距离。

(6)、⼼点(s ’):视点在画⾯上的正投影。

(7)、视平线(h-h ):过视点作⼀个平⾏基⾯的平⾯,该平⾯与画⾯的交线称为视平线。

(8)、视线:过空间点(如A )与视点的连线称为视线,如SA 。

(9)、透视:过空间点(如A )的视线(如SA )与画⾯的交点,称为空间点(A )的透视,⽤A ’表⽰。

(10)、基点:空间点在基⾯上的投影称为基点,⽤⼩写字母表⽰(如a )。

(11)、基透视:基点的透视称为基透视,⽤⼩写字母加⼀撇表⽰(如a ’)。

(12)、基线:基⾯和画⾯的交线。

⽤g-g 表⽰。

基线与视平线间平⾏,距离等于视⾼。

将画⾯从图9-1中取出放正,并删除画⾯的边框,如图9-2所⽰,⼼点s ’的位置,说明了视点在长度⽅向的位置,基线(g-g)和视平线(h-h )的位置反映了视⾼的⼤⼩。

该图虽然没有直接反映出视距基⾯画⾯视点站点视⾼视距⼼点视平线空间直线与点基线基点视线透视基透视图9-1 透视的基本概念图的⼤⼩,但可以通过⼏何关系求出。

如中a g为站点和基点的连线与基线的交点,从图9-1可以看出,点的透视、基透视和基点、站点连线与基线的交点共线(A’、a’、a g共线),且垂直于基线,这也是将来作图的⼀个依据。

对垂直画⾯来说有如下的透视规律:(a)、点的透视与基透视位于⼀条竖直线上,透视与基透视间的距离称为透视⾼度,透视⾼度可能⼤于、⼩于或等于真实⾼度。

9.8 透视图中的阴影

9.8 透视图中的阴影

二、点的落影
1、点在基面上的落影——包线作面,光平面的基透视是一条水平线。
A
h
h
a
A
① 点的落影仍为一点,该落影就是通过此点的光线与承影面的交点。 ② 交点——光线与光线的基面投影相交所得; ③ 交点的透视——光线的透视与基透视的交点。 ④ 空间想象:包线作面—过点A光线作辅助面,交点在与基面的交线上;交线透视即光线基透视。
(2)求房屋的阴影——依据光线的方向判断阴线。
F C
F1
M
N
F2
E D N E
灭线的交点
第一种方法:分别求出点E\N在基面上的落影; 第二种方法:利用灭线的交点得出交线的灭点
F C
F1
M
N
F2
E D N E
9.8.2 画面平行光线下的落影
二、例题
[例2]求台阶的透视阴影
K
C
L
B
J
K
M
E
J
思路2 直线落影相交律——斜线BC与承影面的交点:延长承影面内的直线与阴线相交得交点。
一、某点在承影面上的落影仍为一点:
即通过此点的光线与承影面的交点——再求出此点在画面上的透视。
二、按照承影面的不同,点的落影分三种情况:
• 点在基面上的落影
• 点在铅垂面上的落影 • 点在一般斜面上的落影
点的落影过空间一点的光线与承影面的交点 C
点的透视过空间点的视线与画面的交点
D
9.8.2 画面平行光线下的落影
2、直线的落影规律——1)平行律
•平行二直线的落影
b`p
d`p
a`p
c`p
B.平行二直线在同一承影平面的落影仍然平行。
2、直线的落影规律——1)平行律

美术与设计_阴影透视

美术与设计_阴影透视

阴影的分类 由于光源的性质不同,阴影可分为两类: 一是日光阴影,一是灯光阴影。
日光阴影的基本画法 日光因为距地球无限远,所以视为平行光线,光足落在地平 线上. 从光源的位置(光点)引直线通过阴点,与从光点的基透 视(光足)引直线通过阴足——阴点的基透视。两直线相 交得影点
一侧光阴影画法 光线保持平行,并反映光线对基面的倾角.因此我们可以直接 过各阴点按 日照角度 做平行光线.过阴足做水平线向左或向右.即可或得影点.
求已知小屋落影.右侧背光,方位角 35,高度角27.
按要求建立光点VR,光足VS
27
35
截得AB两点落影点A’B’
A’B’的影灭点为VS1. 包含AB的光平面灭线即为 AB的灭点与光点的连线.因此,也可以先找到 VS1, 以A-VS1截断B-VR. 也可得到B点.
• 求烟囱在斜面上的落影.
做给出物体的灯光阴影
做直线AB在左侧墙壁的落影. 1 连线光点与A、B
2找到光点在左侧墙壁的光足。 1)从光点在顶面的垂直位 置向左做平行线(即对于左侧墙壁的垂直线)2)遇到墙 壁后向下做垂直线。3)与从光源出发的向左侧的平行线 相交。a、B分别相连。得到落影A’B’
光平面
灯光阴影做法: 确定影点基本方法与日光阴影一样. 即:两线一点法: 1 光点与阴点(要求落影的点,如直线的顶端)连线; 2 光足(光点在受影面上的垂直投影)与 阴足(阴点在受影面上的垂直投影点)连线; 3 两线交于落影面一点. 该点即为所求的落影点. 重点: 不同的落影面,如何确定光足VS(即影消点)
• 求得广告牌在地面上的 落影
侧逆光各类直线影灭点示意图. 包含某直线的光 平面灭线,为直线的灭点与光点的连线.
• 如直线为原线,没有灭点. 则为过 光点所引的直线平行线.

透视学第八章立体透视图的阴影

透视学第八章立体透视图的阴影

铅垂承影面为CDEF。侧光条件下的阴影作图步骤如 下:过点B作水平线交CF于点G,线段BG即为AB在基面 上的落影部分,另外一部分落影在铅垂承影面上。过点G 作铅垂线,与过A点所作的光线平行线交于点A0,A0即为 点A在铅垂承影面上的落影。AB的落影由A0G和GB部分 组成。 D
A E F A E B F G C D
Fx C A c C b B A B Fy
L
a
下图为另一物体的透视图。根据光线被物体 遮挡的情况,需要做出物体上8个点的落影,顺 次连接它们即可。这个物体的阴影由两部分组成, 一部分位于物体水平伸出的侧板上,另一部分位 于基面上。
Fx 8 7 7 3 2 8 6 5 4 L 6 5 4 Fy
2
3
侧光照射下台阶的阴影。
Fy
E 2 D 1 D E
F F B C
A L
(C )
B
A

(2)、 正光、正侧光照射下物体的阴影
画好立方体的透视图后,如果需要物体前面两个面均受光的 效果,可以使光线由画面前方向后下方斜射,并使光线水平投影 的灭点处于立方体主灭点Fx、Fy之间,即正光照射。给定光线 的灭点FL和Fl,利用铅垂线落影的作图方法作出B、C、D点的落影, D0点在物体后方并应与C0相连,当C0不可见时,D0也可以不作出 来,顺次连接b B0C0D0d,取其可见部分即可。

(3)、 画面相交光线,且光线由画面后上方斜 射到前下方
此时,平行光线水平投影的灭点在视平线上,而空间 光线的灭点在视平线HL上方,两个灭点的连线在垂直于 视平线的一条铅垂线上,透视图中阴影在物体前面。
P
FL L
HL
o S F
GL
s G
当光线水平投影的灭点在物体两个主向灭点Fx、Fy之 内时,立方体透视图中前面两个面均背光,为逆光照射; 当光线水平投影的灭点在物体两个主向灭点Fx、Fy之外 时,立方体透视图中前面两个面一个受光,一个背光,为 逆侧光照射。

阴影透视(视线法作图)

阴影透视(视线法作图)
阴影透视的作图方法
确定光源位置
光源方向
首先需要确定光源的方向,这决 定了阴影的方向和形状。
光源高度
光源的高度也会影响阴影的形状 和大小。一般来说,较高的光源 会产生较长的阴影。
确定物体的阴影边界
阴影边界
阴影边界是物体表面不受光照的部分, 即阴影的边缘。
阴影边界的确定
根据光源的位置和物体的几何形状, 可以确定物体的阴影边界。
会使阴影更加模糊。
保持画面的简洁明了
避免过多的阴影
过多的阴影会使画面显得杂乱无章,影响视觉效果。 因此,在作图时应尽量保持画面的简洁明了。
合理利用阴影
通过合理利用阴影,可以突出画面中的重点元素,增 强画面的层次感和立体感。例如,将主要物体的阴影 投射在次要物体上,可以突出主要物体的重要性。
感谢您的观看
阴影的形态取决于物体表面的形状、 大小和光线的角度。在阴影透视中, 通过分析阴影的形态,可以推断出物 体的形状和大小。
透视投影的分类
正交投影
正交投影是一种特殊的透视投影,其中投影线垂直于投影面 。在阴影透视中,正交投影常用于绘制建筑图纸和工程图。
斜交投影
斜交投影是一种更自由的透视投影,其中投影线与投影面形 成一定的角度。在阴影透视中,斜交投影常用于绘制风景画 和人物画。
详细描述
自然景色中的山体、树木、水域等元素在阳光照射下会产生不同的阴影效果,这些阴影 效果随着时间和光线的变化而变化。通过阴影透视,可以更加真实地表现自然景色的层
次感和立体感,使画面更加生动、逼真。
产品设计的阴影透视
总结词
产品设计的阴影透视主要表现在工业产 品设计中,通过分析产品在不同角度、 不同光线条件下的阴影变化,可以展现 出产品的外观特征和立体感。

透视阴影

透视阴影
先求光源在地面两个侧墙上的基透视ll1l2基面垂直线在地面上的落影通过l左墙面垂直线在左墙面上的落影通过l1右墙面垂直线在左墙面上的落影通过l2光线平行于基线光线的透视和基透视都平行于基线因此在基面上的透视为无线长一般不宜采用
第六章
透 视 阴 影
北京林业大学森工学院 霍光青 20000118
一、透视阴影的基本概念
•画面平行直线在 基面平行面的落影 通过基面灭线(视 平线)和光平面灭 线的交点。(画面 平行线的光平面灭 线过光线灭点平行 于该直线)。如V1 •画面平行线在竖 直面上的落影通过 竖直面的灭线和光 平面灭线的交点。 如V2。 •画面平行线在倾 斜面的落影通过倾 斜面的灭线和光平 面灭线的交点。如 V3。
h
2 Fx K C a 1
N’
C. 画面平行 线的落影
画面平行直线在水平、垂直、倾斜承影面上落影总是一条画面 平行线,且平行于承影面的灭线。(光平面平行画面,交线自然就 平行画面,在承影面内只有平行灭线的方向平行画面)。
3、平面的的落影
平面图形的落影, 就是平面图形各边线落影的集合。
透视和基透视的顺序相同, 该面是阳面
A’ a 1 h
A’
h
a
1
C. 点在一般倾斜面上的透视
•点在一般倾斜面上透视为过点正平面与倾斜面的交线和过该点的光线的交点。
•至于这个正平面与倾斜面的交线的求法可以有以下3种方法:
1、连接12 ; 1、连接13 ; 3、过1(或2、3)作倾斜面灭线的平行线。
F1
A
A 2 3 2 3
A’ a
1
Fx
a 4 1
g
A’
g
A. 竖直线的落影
•在平行基面的平行面上的落影平行于基线; •在基面垂直面的落影是一条竖直线; •在一般倾斜面上的落影平行于倾斜面灭线;

透视阴影

透视阴影

第十三章透视图中的阴影在透视图上加绘建筑物在光线照射下所产生的阴影,符合客观实际而有真实感,并且使建筑物的形体更为明显,使得透视图更有立体感。

绘制透视阴影是指在已画成的建筑透视图中,按选定的光线直接求作阴影的透视,而不是根据正投影图中的阴影来画出它的透视。

在透视图中直接求作落影所采用的光线有两种,即平行光线和辐射光线。

而平行光线又可根据它与画面的相对位置不同分为两种:一是平行于画面的平行光线,可称之为画面平行光线;另一种是与画面相交的平行光线,可称之为画面相交光线。

平行光线往往用于室外透视,辐射光线则多用于室内透视。

上篇中归纳出来的落影规律,在求作透视阴影的过程中,有些仍能保持并可加以利用;有些虽能保持,但在利用时必须结合透视投影的消失规律;有些则完全不起作用。

第一节画面平行光线下的阴影一、光线的透视特性光线L平行于画面P,光线在基面上的正投影(即H投影)l则与基线gg平行。

光线的透视L0则与光线自身保持平行,从而也就反映了光线对基面的实际倾角。

光线的基透视则平行于基线gg,也就是平行于视平线hh。

光线可从右上方射向左下方,也可从左上方射向右下方,而且倾角大小可根据需要选定,在本书中均以45°为例。

平行画面的平行光线主要用于两点透视图中求作落影,在一点透视与三点透视中则不宜使用。

(画面平行光线)透视阴影规律对水平线在水平面(含地面)上的落影与其自身平行,透视有共同的灭点。

对铅垂线在水平面(含地面)上的落影平行于画面,透视与视平线平行;在铅垂面上的落影与其自身平行,透视也平行;在一般平面上的落影与平面的灭线平行平面灭线的求法:求出平面上任意两个不同方向的直线的灭点,再连成直线,就得到该平面的灭线。

一般选一个水平灭点,一个斜线灭点。

水平线灭点在视平线上,斜线的灭点在对应的水平投影灭点的上(下)方对一般线可转化为铅垂线的2个端点来考虑常用技巧:利用直线在承影面上的落影必经过直线和承影面的交点这个特性,可延长直线或扩大平面,使他们相交,交点为影线上的一个点作图过程:1、根据光线方向确定阴面、阳面2、根据阴面、阳面标出阴线(按顺序)3、根据阴线求出影线4、涂阴和影例1:求铅垂线在地面和台阶上的影子例2:求建筑形体的阴影例3:求建筑形体的透视阴影例4:求建筑形体的阴影例5:求建筑形体的透视阴影例6:求作旗杆及小屋在平行光线照射下的阴影例7:求建筑形体的透视阴影例:求指示牌的阴影。

透视图阴影讲解

透视图阴影讲解

第十一章透视图中的阴影§11-2 画面平行光线下的阴影§11-3 画面相交光线下的阴影§11-1 光线的类型、落影规律的运用§11-1 光线的类型、落影规律的运用绘制透视阴影是指在已画成的建筑透视图中,按选定的光线直接求作阴影的透视,而不是根据正投影图中的阴影来画出它的透视。

一、直线落影的相交规律二、直线落影的平行规律一、直线落影的相交规律1.直线与承影面相交,直线的落影必然通过该直线与承影面的交点;2.相交的二直线在同一承影面上的落影必然相交,落影的交点就是二直线交点的落影;3.一直线在相交两承影面上的两段落影必然相交,落影的交点(即折影点)一定位于两承影面的交线上。

二、直线落影的平行规律1.直线平行于承影平面,则直线的落影与该直线本身平行且等长;2.互相平行的两直线在同一承影平面上的落影,仍保持平行;3.一直线在互相平行的各承影平面上的落影也互相平行。

§11-2 画面平行光线下的阴影一、与画面平行的光线的透视特性二、点的落影三、直线的落影四、建筑形体阴影作图示例一、与画面平行的光线的透视特性PL ºSGggll ºsL二、点的落影1.点在地面上的落影2.点在铅垂面上的落影3.点在一般斜面上的落影1. 点在地面上的落影L(a)(b)lA ºAAHHH Ha aB º2. 点在铅垂面上的落影A º5BbFHHg34gaALA ºl23. 点在一般斜面上的落影eF xF y F 1DEKCH HaA三、直线的落影1.铅垂线在地面上的落影2.铅垂线在铅垂面上的落影3.铅垂线在一般面上的落影4.画面平行线在各种平面上的落影5.水平线在各种平面上的落影6.一般斜线在各种平面上的落影1. 铅垂线在地面上的落影BºAºH HAB2. 铅垂线在铅垂面上的落影K A ºB º H F 1 H342BA3. 铅垂线在一般面上的落影F xBBºDDºF yF1CºAº21C相互平行A4. 画面平行线在各种平面上的落影3B º A º BA21 a b F yF xF 1V 3 N ºJ E º 5. 水平线在各种平面上的落影B º V 1 V 2 A º2 3 41H F xF 1F y D M a CK b H As º B N Ef 2 F 26. 一般斜线在各种平面上的落影F xH H F 1F y N B ºE DCb3 MKV 1 V 22 a B4 A 1 A º四、建筑形体阴影作图示例1.门洞的阴影2. 在平行于画面的光线照射下,台阶的透视阴影3.小屋的阴影4.方盖盘在圆柱上的落影1. 门洞的阴影F XN D J F XC M A 3º 3º11º1 34 1º 2 C º BB ºG 1K E2 1B º X º b 1º (E º1) (E º2) (e 1) 5º 7º 2º4º E º3 e 2 6º M (e ) N3º 3 2 1 Ⅲ Ⅱ ⅠD EC B A d FD ºL45º2 1B º X º b 1º (E º1) (E º2) (e 1) 5º 7º 2º4º E º3 e 2 6º M (e ) N3º 3 2 1 Ⅲ Ⅱ ⅠD EC B A d FD ºL45º3. 小屋的阴影Ⅰ H F x K ºN ºJ ºF 2C º B º A K J B CDE N V 245º V 3 45º 45º V 1F y F 1D ºC1º4. 方盖盘在圆柱上的落影AB 11 1 2º 3º331 b º H Hb 1 2 21本章结束。

阴影透视

阴影透视

二.阴影与光线
(一)阴影的分类
• 光有两种:阳光和日光。 • 阳光的光线是平行光,灯光的光线是放射光。 • 因此,阴影也分为两类:阳光阴影和灯光阴影。
(二)决定阴影形状的因素
1.受光物的形状:物体的大小,长短,高低,方圆等;
2.光源的种类:阳关或灯光;
3.光和物体的关系:光源处于不同的高度和方向;
作业:
习题集P85—P86页;
先从光足引经门底的直 线与墙基线相交的点, 过点向上作垂线;再从 光点经门上端点引直线 与点的垂线相交的B`点。 先从光点经门上端A点引 直线,从光足经门底C点 引直线,两直线相交的 A`点;再过A`点作水平 线与墙基线相交于E点, E点连接B`点,完成门在 墙壁上的落影。
注意:落影的变化, 取决于光源位置和光线 角度,也取决于受影面 的变化。
(一)立方体灯光 阴影透视
确定光源高度,光足位 置,分别过光源,光足 作点ABCD和abcd连线 并延长相交于 A1B1C1D1各点,连接 各点完成透视图。
注意:与受影面垂直的 直线,其影线消失于光 足,如Aa与A1a;与受 影面平行的直线,其影 线和该直线透视方向一 致,如AB与A1B1。
(二)室内灯光的光源是在有限的距离内,光足在基面上。灯光照
射通常处于室内,光线呈放射状,其产生的阴影效果与阳光 阴影效果不同:一个灯光光源的环境中,可以 有很多投影面,
如:地面,天花板,墙壁和桌面等,每个投影面上均有一个 光足。物体的灯光阴影是有垂直,平行,倾斜于投影面的影 线所构成,可归结为垂直直线和平行直线投影法则,即垂直 于投影面的直线,其影线向投影面的光足集中;平行于投影 面的直线,其影线与该直线平行,同一个消失点。当直线的 影线在两个投影面出现时,按各个投影面与直线的关系确定。

透视图中的阴影

透视图中的阴影

已知四棱柱的透视,求其在水面倒影的透视(一)
Hale Waihona Puke 作图步骤 一.求四棱柱左下方的轮廓
线与岸线的交点N 二.过N点作竖直线,并求 其与AC的 交点K、与水面 线的交点E。 三.在KE的延长线上截取 K°E=EK,得K°点
已知四棱柱的透视,求其在水面倒影的透视(二)
作图步骤 四.连接F1 K ° ,延长棱边AO并交F1 K°于A °点,则A °点即为A点倒影 的透视,同理求得C ° 点。
透视图中的阴影
姚其 博士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正投影加绘阴影的作用
2
正投影阴影对立面图添加阴影渲染
比较渲染前后立体感、美感的变化,体会其实用价值
3
立面阴 影练习 图例
设计师用阴影 研究立面效果
4
投影面垂直线为阴线时的落影
5
透视阴影简介
光线的方向 画面平行光线照射下的透视阴影
6
阴影的概念
L
7
8
26
27
28
灯光阴影作图法
29
室内灯光的透视阴影
30
倒 影
在建筑物的透视图上,画出建筑物在反射面 (水面或光滑的地面)所产生的倒影,会使 透视图更有立体感。 在透视图上画倒影,实际是画出建筑物对称 于反射面的该建筑物映象的透视
倒影的特点
物体与其倒影对称于反射面 当画面是基面垂直面时,则空间点和它的倒影 连线必与画面平行 空间点到反射面的距离等于它的倒影到反射面 的距离,因此它们的透视等长
已知走廊的一点透视,试完成侧面墙上挂的镜子中所反映的镜像(二)
镜子
作图步骤 三.作出门、窗上B、C两点的镜像B°、C°( B1B°= BB1 、C1C°= CC1) 四.根据透视作图的规律和物像与镜像关于镜像轴对称的关系,完成门窗的镜像 作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十一章透视图中的阴影
第一节平行光线下的阴影
一、画面平行光线
1、点的透视阴影
图21-1是点在画面平行光线的照射下落在不同承影平面上影子的情况,图中L和ι是光线的透视方向和基透视方向,(a)、(b)和(c)图分别是点落在基面上的影子、落在铅垂面上的影子和落在一般位置面上的影子。

图21-1 画面平行光线下点的落影
2、形体的透视阴影
图21-2是建筑形体在画面平行光线照射下的透视阴影。

(a)图给出了形体的透视、光线的透视方向L和基透视方向ι。

图21-2 形体的阴影
(b)图为透视阴影的作法。

求出透视的两个灭点画出视平线;过A作光线(光线的平行线),过A点作光线基透视的平行线和墙基线有一交点,过此交点向上引竖直线与光线交于A°点,A°为A点落影的透视;过B点作光线,过b作光线基透视的平行线与过B点的光线交于B°;过B°向F Y连线得到BC在地面上的落影的全透视,它与过C点作的光线的交点为C°,过C°向F X连线。

最后将形体的阴面和影子涂暗就完成了形体的透视阴影。

图21-2 形体的阴影
图21-3是带帽建筑形体的透视阴影。

(a)图给出了形体的透视和光线方向。

图21-3 带帽建筑形体的透视
(b)图是形体透视阴影的作法。

(1)求出透视的两个灭点并画出视平线;
(2)求出AB线的基透视:延长CD与AB交于E点,过E点作竖直线与cd的延长线交于e,过e向F X连线就得到了AB线基透视的全透视ab,过A作竖直线求出A点的基透视a,过B点作竖直线求出B点的基透视b。

图21-3 带帽建筑形体的透视
(3)求透视阴影:求AB线的落影,AB线的落影共三段,分别落于与其平行的两个墙面上,另一段落于地面上,这三段落影在空间都和AB平行,它们有共同的灭点,先求A点的落影A°,过A°向F X连线得到AB在前面墙上的透视落影,再求出B点的落影B°,过B°向F X连线得到AB在地面上的透视落影。

依次求出AB在中间墙上的落影和其它部分的落影。

(4)区分出形体的阴面和阳面,将阴面和落影部分涂暗。

图21-3 带帽建筑形体的透视
二、画面相交光线
画面平行光线没有灭点,而画面相交光线是有灭点和基灭点的。

在画面相交光线的照射下,通常有两种给出光线的方法,一种是直接给出光线的灭点和光线基透视的灭点,另一种是给出物体上某一点的落影。

1、给出光线灭点,求形体的透视阴影
图21-4(a)给出了形体的透视和光线的灭点F1与光线基透视的灭点F2,F2在视平线上,F1和F2在一条竖直线上。

图21-4 给出光线灭点,求形体的透视阴影
图21-4(b)是形体透视阴影的作法和结果,作图时先求出透视图的两个主向灭点F X和F Y,然后分析形体的阴面与阳面,确定阴线,再求出阴线的落影。

如图所示,形体的阴线是Aa、AB、Cc、CD和过D点与BC平行的那条棱线(图中看不见,未画出)。

Aa线落于地面上影子的灭点为F2,落于阳面墙上的影子为竖直线;过A点的光线灭点为F1,与墙面的交点为A点的落影A°;AB线的落影为BA°;Cc线落于地面上影子的灭点为F2,CF2为Cc线在地面上落影的全透视,它与过C点的光线CF1的交点C°为C点在地面上的落影;CD线在地面上的落影C°D°与它本
身平行,灭点为F Y,C°F Y为CD在地面上落影的全透视,它与过D点的光线DF1的交点为D点的
落影D°;过D°向F X连线,D°F X是过D点与BC平行的那条棱线在地面上落影的全透视。

最后,将阴面和落影涂暗。

图21-4 给出光线灭点,求形体的透视阴影
2、给出物体上某一点的落影,求整个形体的透视阴影
图21-5(a)给出了一个形体的透视图和形体上A点在地面上的落影A°。

图21-5 给出形体上一点的落影,求形体的透视阴影
图21-5(b)是根据根据A点的落影作出的整个形体的透视阴影。

作图时先求出透视图的两个主向灭点F X和F Y,作出视平线;然后连接aA°,aA°为竖直线Aa在地面上的落影,延长aA°与视平线相交于F2。

F2为光线基透视的灭点,连接AA°,AA°为过A点的光线的透视,延长AA°与过F2点的竖直线的交点为F1,F1就是光线的灭点。

求出了光线的灭点和基灭点后,透视阴影的具体作法就和前面的作法一
样了。

图21-5 给出形体上一点的落影,求形体的透视阴影
第二节点光源下的阴影
点光源下的阴影也叫辐射光线下的阴影。

在透视图中求点光源下的阴影,首先要确定光源的透视与基透视,也就是将光源的位置固定下来。

光源确定下来后,通过任何点的光线都一定通过光源。

图21-6是一个点A在点光源
L的照射下在地面上的落影情
况,A是空间点的透视,a是
空间点的基透视,L是光源的
透视,ι是光源的基透视,自L
向A连线是过A点光线的透视,
自ι向a连线是过A点光线的基
透视,LA与ιa的交点就是A点
在基面上的落影。

图21-6 点光源照射下点的阴影
图21-7是竖杆(竖直线)
在点光源L的照射下在地面
上的落影情况,Aa和Bb是基
面上两个竖杆的透视,它们
的下端点都在基面上,L是
光源的透视,ι是光源的基
透视。

竖杆的下端点a、b的
落影是它们本身,只要求出
它们上端A、B的落影A°和B°,
分别与a和b连接起来就是Aa
和Bb落影。

从图中可以看出:
所有竖杆的落影的透视延长
后都通过光源的基透视。

图21-7 点光源照射下直线的落影
图21-8是建筑形体在点光源照射下的透视阴影的情况,本例的已知条件是已知形体的透视、光源的透视L和基透视ι。

图21-8 点光源照射下形体的透视阴影
作图步骤
(1)根据形体的透视图作出透视的两个主方向的灭点F X、F Y,画出视平线;(2)根据物体和光源的相对位置,判定物体的阴面、阳面、确定阴线,如图所示;
图21-8 点光源照射下形体的透视阴影
(3)求出各阴线的落影如图:Aa在基面上的落影通过光源的基透视ι,Aa在BCcb墙面上的落影和它本身平行,A点的落影A°位置由过A点的光线确定;B点的落影是它本身,连接A°B就是AB线的落影;Cc在基面上的落影过ι点,它与过C点的光线LC的交点为C的落影C°;CD在基面上的落影C°D°和它本身平行,C°D°的灭点是F X,D°点的位置是由过D点的光线确定的;DE线在基面上的落影和它本身平行,其灭点是F Y,这里只画出了看得到的部分。

(4)最后将影子和阴面涂暗,完成作图。

图21-8 点光源照射下形体的透视阴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