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八年级上册语文书
最新-八年级语文上册 8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课文全
8.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基础知识及相关背景】一、字音及词义:籼xi n:籼稻,水稻的一种。
灵光:神异的光辉。
大相径庭:比喻彼此相差太远。
径,门外的小路。
庭,堂外的院地。
矢志不移:立下志愿决不改变。
矢,发誓。
劫后余生:遇上灾难而侥幸活命。
鉴ji n于:考虑到。
冷言冷语:含有讥讽意味的冷冰冰的话。
颁b n:发布;颁发。
二、相关背景:1、关于作者谭士珍,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全国知名作家,怀化地区文联主席。
2、关于袁隆平2001年2月19日,袁隆平被被授予2000年度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这位杂交水稻专家的研究成果,不仅使中国率先在世界上实现“超级稻”目标,还对解决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粮食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育成“超级稻”一直是世界育种专家的梦想。
中国一九九六年提出“超级稻”育种计划,由袁隆平主持的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展开对“超级稻”的协作研究。
袁隆平和课题组其他人员的研究和技术推广工作使“超级稻”连续三年在全国近十个省大范围试种,平均亩产达到800公斤。
基于这一成果,中国在1999年宣布在世界上率先育成超高产杂交水稻——“超级稻”。
在云南试种的50亩“超级稻”,有一亩产量高达1137公斤,创下世界水稻单产的最高纪录。
如今,袁隆平身兼多职,任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省政协副主席等。
这位自称农民的杂交水稻专家,1930年9月生于北京。
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农学系之后,袁隆平一直从事农业教育及杂交水稻研究,曾任湖南省农科院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农学会理事、中国作物学会副理事长、全国科协常委;曾被聘为农业部杂交水稻技术顾问、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中心主任和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顾问。
60年代以来,袁隆平的科研成果使中国在矮杆水稻、杂交水稻育种和超级杂交水稻育种上三次领先世界水平。
前两阶段的研究成果在中国推广后,中国的水稻单产从400公斤左右提高到600公斤左右,近20年内为全国增产粮食3000多亿公斤。
最新人教部编版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昆虫记》ppt教学课件
【卞毓鳞】1965年南京大学 天文学系毕业,在中国科学院北 京天文台(今国家天文台)从事科 研30余年,1998年前往上海科技 教育出版社致力于科技出版。
这是一本写天文学的书,《星星离我们有多远》 里的“星星”并不是单纯的指我们看到的星星,而是 指宇宙中的星座,太阳、月亮等,将我们引入神秘的 天文学的大门。
它在替它的卵(孩子)做巢时 条纹蜘蛛 可以耗尽自己所有的丝,乃至
死去。
把自己的卵包裹在精心准备的
母 性
蜣螂
最适宜的食物里,使得幼儿刚 出生时就能大吃起来,不至于
挨饿。
将蜘蛛作为食物,蜂卵总是放 舍腰蜂 在蜘蛛的身上最肥的地方,方
便幼虫进食。
蝉 蟋蟀 蝗虫 唱 长耳鸮 歌 铃蟾 绿蝈蝈
意大利蟋蟀
用生命歌唱生活 小心翼翼地唱着歌
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美国前副总统阿尔·戈尔说: “如果没有这本书,环境运动也许会被延误很长时间,或者 现在还没有开始。”中国工程院院士曾士迈说:“这本书你 既可以把它看成一本学术著作,又可以看成一本科幻小说, 讲的是一个很深刻的故事。作者半个世纪前就科学地预见了 环境污染与食品残毒的危害。这本书告诉我们以牺牲环境利 益为代价来换取发展是不应该的。”
布甲:“打仗这一职业不利于发展技巧和才 能,它除了杀戮外,没有其它特长。”
犀粪蜣在他眼里是“忘我劳动,坚持在地下 劳作,为了家庭的未来而鞠躬尽瘁”
在产卵后舍弃自己的衣
被管虫
服以保幼子安然生活, 即使死了还要拿身体当
母
屏障保护幼子。
性
母松毛虫会把自己身上
松毛虫 的毛给她的卵(孩子)
做一件温暖的外套。
要求:首届昆虫世界年终盛典即将举行,为方 便联系、增进了解,主办方要创建微信群, 请你代表你所感兴趣的昆虫,结合你刚才 所阅读的文本制作“我的个人微信空间” (注意:用第一人称哦)。
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语文《与朱元思书》课件
轩(xuān ) 鸢( yuān)飞 横柯(kē )
重点词语
共色:同样的颜色。 自:从。 至:到。 许:表示约数。 皆:全,都。 缥碧:青白色。 甚箭:即“甚于箭”,意思是比箭还快。 若:好像。 奔:奔马。
重点词语
寒树:这里形容树密而绿,让人心生寒意。 负势竞上: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 互相轩邈:这些山峦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 轩,高。邈,远。这里均作动词用。 直指: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 千百成峰:形成千百座山峰。 激:冲击,撞击。 泠泠:拟声词,形容水声清越。 嘤嘤成韵:鸣声嘤嘤,和谐动听。嘤嘤,鸟鸣声。
课文分析
1、读课文,划分文章结构,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段:山水总印象:奇山异水 天下独绝。
第二段:异水: 千丈见底(清) 急湍猛浪(急)。
第三段:奇山: 高山寒树(树之奇) 负势轩邈(山之势) 泉鸟蝉猿(
山之音)
息心忘返(山之力)
横柯疏条(林之密)。
课文分析
2、富阳在富春江的下游,桐庐则在其上游,因此作 者是溯江而上,这一百里左右的水路也是富春江的最 佳游程。作者是怎样评价这段游程的?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作品背景
《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朋友的一封信,但现 在看到的已不是当时的完整信件。本文见于《艺术 类聚》卷七。由于文中生动细腻地描绘了富春江的 秀美风光,历来被人们当做独立成篇的山水佳作来 阅读欣赏。“与”:给,“书”:信。
生字
缥(piǎo)碧 邈( miǎo ) 戾( lì)天
急湍(tuān ) 泠泠( líng ) 经纶(lún)
疏通课文
原文: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 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 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 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八年级上册语文整册书备课
2024-2025上学期八年级语文(整册书)集体备课一、课程标准(一)教学目标与要求1、阅读•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 字。
• 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
•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 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
• 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2、写作• 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
• 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
• 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提高独立写作的能力。
• 写记叙性文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写简单的说明性文章,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性文章,做到观点明确,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常见应用文。
• 能根据表达的需要,借助语感和语文常识,修改自己的作文,做到文从字顺。
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3、口语交际• 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交流。
• 耐心专注地倾听,能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手势等,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
• 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
• 注意表情和语气,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不断提高应对能力,增强感染力和说服力。
• 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
复述转述,完整准确、突出要点。
能就适当的话题作即席讲话和有准备的主题演讲,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说服力。
• 讨论问题,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根据、有条理。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英语教学课件.ppt
bread, milk, fish, meat, tea, honey, rice, yogurt
Fill in the blanks with how many or how much.
1.
water do you put into the noodles
2.
tomatoes does he put into salad?
tea milk
three glasses of honey 数词+量词+of + 不可数名词
Let’s make fruit salad!
A: Let’s make fruit salad.
B: Ok, good idea. How much yogurt do we need?
A: One teaspoon.
买四个萝卜切吧切吧剁了 加四块豆腐咕噜咕噜吧 没有花椒大料就滴答几滴醋吧 酸不拉叽一起喝了吧.
Buy four carrots cut cut cut
Add four tofu boil boil boil
Without pepper put a few drops of vinegar
Section A Period One
吕林
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
Key Vocabulary: shake ,milk shake ,blender ,turn on ,peel , pour, yogurt ,honey ,watermelon ,spoon. Target Language: 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 How many bananas do we need? How much yogurt do we need?
八年级上册语文书
八年级上册语文书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八年级语文教材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非常符合现在的教学风格和教学计划设计,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八年级语文书学习方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八年级上册语文书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第1课《消息二则》1.文学常识《新闻两则》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文学家,书法家,新中国的缔造者。
代表作品:《沁园春雪》《长征》《论持久战》等。
2.文章思想内容《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作者用富有感情的笔调,简明扼要地报道了渡江战斗的过程,赞扬了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的精神,也从侧面反映出国民党军队军心涣散、毫无斗志的状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新闻报道了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胜利横渡长江的战况,歌颂了我军英勇善战的精神,展现了人民解放军的英雄气概,给全国人民和全军将士以极大的鼓舞,对瓦解敌军斗志、鼓舞我军士气起了很大的作用。
3.重点字词芜(wú)湖击溃(kuì) 督(dū)战绥靖(suí jìng) 阻遏(è) 荻(dí) 港摧枯拉朽(xiǔ) 歼(jiān)灭要塞(sài) 杜聿(yù)明锐不可当(dāng)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1.文学常识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在1900年创立的,于1901年首次颁发。
诺贝尔奖分设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五个奖项。
消息是用概括的叙述方式,比较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的一种文体。
一般来说,消息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构成。
2.文章思想内容本文是路透社的一篇新闻,它介绍了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时间、地点、获得者和原因,并补充说明了诺贝尔奖的资金来源、资金管理和评议情况,是一篇典型的新闻报道。
3.重点字词颁(bān)发仲裁(zhòng cái) 遗嘱(zhǔ) 巨额(é)第3课《“飞天”凌空》1.文学常识新闻特写是指采用类似于特写的手法,以形象化的描写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件中最具有价值、最生动感人、最富有特征的片段和部分予以放大,从而鲜明地再现典型人物、事件、场景的一种新闻体裁。
2023最新-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6课《回忆我的母亲》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7篇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6课《回忆我的母亲》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7篇夏暮,树木葱笼,芳草连天。
山坡上,星星点点的山丹丹花灿若红霞,在悠闷的风中摇曳。
落日的余辉依恋地洒在西边老牛山的山头,天边一朵透着青色的白云悠悠地飘着,徘徊着,寻觅着,像是母亲寻觅的身影,她在寻觅着她百般怜爱、贴心贴肝的孩子们……我忽地想起了那生我养我、疼我怜我、想我念我而今已与我阴阳相隔、生死两茫茫的母亲;那令我潸然泪下、肝肠寸断、欲思欲痛的母亲。
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6课《回忆我的母亲》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7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回忆我的母亲》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梳理行文思路,概括主要事件,感受母亲的伟大品格。
2、通过朗读、品味关键语句,体会质朴平实的语言中蕴含的作者对母亲的深情与敬意,理解母亲对作者的影响。
教学重点:梳理行文思路,概括主要事件,感受母亲的伟大品格。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品味关键语句,体会质朴平实的语言中蕴含的作者对母亲的深情与敬意,理解母亲对作者的影响。
一、导入朱德同志自投身革命以来,经历了很多磨难,但在任何困难时刻,他始终坚如磐石,毫不动摇。
我们再读《回忆我的母亲》,追随着朱德去开启一场精神寻根之旅。
二、读文本忆品质回顾第一课时第2—8段的内容,感受母亲的伟大品格。
思考:从平凡小事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母亲?三、赏语言悟情感浏览课文2—13段,品味质朴平实的语言,感悟母亲对“我”的影响,品味“我”对母亲的情感。
思考:母亲给了“我”怎样的影响?“我”是怀着怎样的情感来回忆母亲的?提示:可以找直接点明母亲给“我”影响的句子。
也可以找母亲的一言一行,分析其对“我”产生的影响。
学生活动:(1)组内交流、讨论(2)班级展示成果。
派组代表结合关键语句进行交流。
1、初步感知母亲对“我”的影响,关注文中直接点明母亲给“我”影响的句子。
2、深入分析,感悟母亲的言行对“我”的滋养。
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目录人教版最新
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目录人教版最新1新闻两则(毛泽东)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毛泽东)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毛泽东)2芦花荡(孙犁)3*蜡烛(西蒙诺夫)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雨果)5*亲爱的爸爸妈妈(聂华苓)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世界何时铸剑为犁6阿长与《山海经》(鲁迅)7背影(朱自清)8*台阶(李森祥)9老王(杨绛)10信客(余秋雨)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让世界充满爱11中国石拱桥(茅以升)12桥之美(吴冠中)13苏州园林(叶圣陶)14故宫博物院(黄传惕)15*说“屏”(陈从周)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说不尽的桥17奇妙的克隆(谈家祯)18*阿西莫夫短文两篇(阿西莫夫)恐龙无处不在(阿西莫夫)被压扁的沙子(阿西莫夫)20*落日的幻觉(黄天祥)21桃花源记(陶渊明)22短文两篇陋室铭(刘禹锡)爱莲说(周敦颐)23*核舟记(魏学洢)24*大道之行也(《札记》)25杜甫诗三首(杜甫)望岳(杜甫)春望(杜甫)石壕吏(杜甫)26三峡(郦道元)27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陶弘景)记承天寺夜游(苏轼)28*观潮(周密)29*湖心亭看雪(张岱)30诗四首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使至塞上(王维)渡荆门送别(李白)登岳阳楼(其一)(陈与义)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怎样搜集资料课外古诗词背诵1长歌行汉乐府(郭茂倩)2野望(王绩)3早寒江上有怀(孟浩然)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5黄鹤楼(崔颢)6送友人(李白)7秋词(刘禹锡)8鲁山山行(梅尧臣)9浣溪沙(苏轼)10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名著导读《朝花夕拾》: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鲁迅)《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理想主义的旗帜与人生的教科书(尼·奥斯特洛夫斯基)附录汉语词类表(虚词)带*是略读课文1《新闻两则》鄂è:湖北省的简称。
豫yù:今河南省的简称。
绥靖suíjìng:保持地方平静;安抚平定;过去反动政府。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材习题参考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材习题参考答案思考探究一、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看看文章记录了作者留学过程中的哪几件事,试为每件事拟一个小标题.离开东京之缘由,仙台求学受优待,初识藤野先生,添改讲义,先生纠正解解剖图,关心解剖实习,了解女人裹脚,匿名信事件,看电影事件,离别先生.二、阅读课文中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的部分,说说为什么他“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藤野先生治学严谨,教学认真,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能以公正之心对待来自弱国的学生,而且给予了极大的关心、鼓励和真诚的帮助,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能够做到这些尤其难能可贵.作者评价说:“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这段精要的议论性文字,直接表明了藤野先生的伟大.他是一个对来自“弱国”的学生及其贫弱的祖国抱着同情与尊重,而又矢志于医学事业的正直学者.所以虽然他只是一个普通的日本人,但他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三、本文题为《藤野先生》,可是作者还用了大量篇幅写和藤野先生无关的见闻和感受,你认为写这些内容有什么作用?这可以从两个层面来分析,第一,从整篇文章的结构看,全文是围绕藤野先生这个中心人物来组织材料的.写对东京学习环境的厌恶,离开东京到仙台,是写与藤野先生结识的前因,接下来写仙台的学习生活,基本上都与藤野先生有关.而且,作者着力正面描述了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写“爱国青年”的寻衅和看电影所受到的刺激,这些事或是与藤野先生有直接关系,或是衬托出藤野先生的公正、真诚在那种环境下的难能可贵.可以说,写作者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受,也都与写藤野先生有关联第二,回忆性散文的基本特点,便是时时处处都有“我”的存在,表现“我”的生活经历和感受.这篇散文的另一条线索,就是“我”的爱国之情,具体表现为“我”弃医从文的心路历程.从东京到仙台留学的这段经历在鲁迅的一生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的思想在这一阶段也发生了重要转变,而藤野先生与“我”的交往,是这段经历中最让“我”感怀的片段,也为“我”这段经历增添了一抹亮色.可以说,“我”的人生经历和思想感受是课文的“底色”和“背景”,聚焦点则是藤野先生.没有这份“底色”和“背景”,藤野先生的形象不会如此突出,不会如此动人,文章的内涵也不会如此深刻.从某种意义上说,本文写的是作者“以藤野先生为中心的一段人生经历”,而非简单的“我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回忆对象与叙事者经历的交织,是回忆性散文的一个重要文体特点四、鲁迅非常重视文章的修改.仔细比较下面的原稿和改定稿,读谈这些修改好在哪里.1.加上“花下”,表意更准确,且使“清国留学生”的形象增添了一份轻薄、浮华的意味.加上“成群结队”,更表明不是偶然、个别的行为,而是他们的普遍行为,更加表现出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讽刺.2.在“地板”前加上“有一间的”,表达更准确.“咚咚”改为“咚咚咚”,更加形象地烘托出当时那种喧闹、浮华的气氛.“精通”比“熟识”程度更深,凸显“清国留学生”的不务正业、腐朽堕落.3.增加“而且增加勇气了”一句,坚定地表现出作者在严酷的国内政治环境中,一想到藤野先生对自己乃至对中国的希望,便增加了斗争的勇气和继续战斗的决心.“于是点上一枝烟”,增添了形象感,表现出作者对“正人君子”们的蔑视.五、“弃医从文”是鲁迅一生中的大事,除了课文,还有一些文章对此也有记述,如《〈呐喊〉自序》.课后查找相关资料,读一读,加深对鲁迅这一人生选择的理解.联系实际,说说鲁迅的人生选择给了你哪些启示鲁迅离开东京去仙台学医,从本文看,是因为他厌恶东京的学习环境,厌恶清国留学生的浑浑噩噩,厌烦他们把环境搞得乌烟瘴气.联系鲁迅的人生经历和其他作品看,其实有更为深刻的内在原因.他在此前写的《〈呐喊〉自序》中做过解释:“我的梦很美满,豫备卒业回来,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可见他是怀着救国救民的强烈愿望选择学医的,可就在学医时,看电影事件使鲁迅受到极大的刺激,促使他萌发“弃医从文”的思想,认为要改变人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由此可以看出鲁迅从东京到仙台学医,又从仙台弃医从文,这一过程无不深深浸透着鲁迅强烈的救国教民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实践着他“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一个有志青年所做的人生选择,往往不是个人的选择,而是要把个人的人生与民族的前途、国家的未来结合起来考虑.6.回忆我的母亲思考探究一、文章开头即说:“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水远回忆的.”阅读课文,想一想:母亲的“勤劳”是通过哪些事例体现出来的?从文中还可以看出母亲具有怎样的品格?母亲的“勤劳”主要通过两个方面的事例体现出来.第一个层面,是在贫苦的家境中表现母亲的品质,主要写了以下的事情:母亲含辛茹苦地养育子女、支撑家庭;母亲每日辛勤地劳动;我”帮助母亲劳作,母亲教我生产知识;母亲用自己的聪明勤劳,维系着一家人的吃穿用度;母亲在家庭中任劳任怨,待人和蔼,宽厚仁慈.第二个层面,是在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下叙述具体事例,凸显母亲形象,事例有:母亲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父母亲节衣缩食培养“我”读书;母亲支持“我”参加新军和同盟会;母亲离不开土地,习惯劳作;母亲支持“我”的事业,一直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母亲直到老年,仍热爱劳动.这些事例,表现出母亲勤劳吃苦、俭朴能干,任劳任怨、宽厚仁慈,爱憎分明,有远见、识大体,同情革命、支持革命等优秀品质.母亲既是一位普通的农妇,又是伟大人民中的一员.二、作者在回忆往事之后,深情地写道:“我应该感谢母亲.”结合课文具体内容,说说“我”从母亲身上得到了哪些教益.作者反复写“我应该感谢母亲”,表达了对母亲真挚深沉的爱以及无比怀念的情感.母亲用她“勤劳”的一生,用她的言传身教,给予“我”启示和鼓励,这是“我”人生的宝贵财富:母亲勤劳吃苦,“我”从小耳濡目染,帮她劳作,拥有一个强健的身体;母亲任劳任怨,直到生命的终结,依然热爱劳作,教“我”养成勤劳的习惯,也教给“我”生产的知识;母亲聪明能干,教会“我”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母亲对地主劣绅的反抗,对“我”走上革命道路的坚定支持,让“我”拥有了革命的意志.三、作者在记叙事情的同时,穿插了精当的议论.找出文中议论性的语句,联系上下文,理解它们的含义并体会其作用.文章的一大写作特点就是夹叙夹议,以记叙为主,其间穿插着若干议论性语句.如:“这在母亲心里是多么惨痛悲哀和无可奈何的事情啊!”这句中饱含母亲的无限辛酸,更有作者对母亲的理解和体谅.“母亲是个好劳动.”总领第4段,强调母亲的勤劳能干,随后叙述了母亲日常要做的许多事情.“母亲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她性格和蔼,没有打骂过我们,也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这是对母亲任劳任怨、宽厚仁慈的评价.“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一句总括性的评价,呼应开头,也表明至此段结束了对往事的回忆.“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这一句议论,呼应前文的记叙——母亲教“我”生产的知识,同情革命、支持革命,让“我”养成革命的意志,是“我”为什么感谢母亲的重要原因.“母家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母亲勤苦一生,任劳任怨,反抗地主豪绅的欺压,坚强不屈,母亲就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妇,她是“平凡的”,但正是像母亲这样的千百万劳动人民,融汇成革命的洪流,推动着历史的发展,为我们的民族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国的现在、未来都将是劳动人民的.这句议论,将对母亲的深情与对民族、对广大劳动人民的深情融汇在一起.积累拓展四、课文语言平实如话,字里行间饱含深情.细读下列语句,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 1.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2.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 3.母亲年老了,但她永远想念着我,如同我永远想念着她一样.4.母亲生我前一分钟还在灶上煮饭.1.这一句承接上文,“这样地”即指上文中每天繁重的劳动:“天不亮就起床”“煮饭”“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挑水挑粪”.“整日”,说明从早到晚,没有一丝空闲,每日如此,没有一点例外.作者对母亲,是敬重而又心疼的.2.“看也不看”“有滋味”,两相对比,既表现出作者对地主家穷奢生活的蔑视,也突出了母亲的善持家务、聪慧能干,表达了对母亲的怀念.3.“我”参加了革命,不能在母亲身边待奉,但是母子之间的思念从未因时空阻隔而中断.这一句感情强烈,表达出作者对母亲的深深怀念以及“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深刻遗憾.4.“一分钟”,母亲连如此短暂的体息时间都没有,她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操持家务、照顾子女上.这一句表现出沉甸甸的思念和感恩之情.五、很多作家都写过回忆母亲的文章,比如皱韬奋《我的母亲》、老舍《我的母亲》等.找来进行比较阅读,看看不同作者笔下的母亲形象、文章的写作手法、作品的语言风格等方面各有什么不同.这几篇文章中的母亲形象都是旧时母亲的形象,但也各有特点.朱德笔下的母亲,勤劳一生,宽厚仁慈,反抗压迫,坚强不屈、深明大义,同情支持革命,有着朴素的阶级意识.皱韬奋笔下的母亲,是一位善良、有同情心,对子女无比慈爱、督促子女学习、具有奉献精神而又早逝的母亲.老含笔下的母亲,是一位勤劳俭朴、善良真诚、宽厚隐忍,坚韧刚强的母亲.在写作手法上,朱德《回忆我的母亲》抓住人物本质特征,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形象,通过议论深化主题.皱韬奋《我的母亲》截取自己记忆中最典型的几段经历来写母亲.老舍《我的母亲》通过记叙母亲一生的身世、经历、性格及遭遇来刻画母亲形象.多处运用描写,尤其是白描的写作手法,也有不少对细节的特写.在作品的语言风格方面,朱德《回忆我的母亲》质朴无华中蕴含深情.皱韬奋《我的母亲》语言质朴,直白坦诚,褒贬分明.老舍《我的母亲》采用口语与书面语相结合的形式,流畅朴素,凝炼含蓄,富有表现力.9.三峡——思考探究一、朗读并背通课文.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三峡景物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作者先总体描绘三峡概貌,突出其雄伟气象;接下来,按照特点的不同,具体描绘三峡四季的不同景象.作者未按照四季更迭的顺序写,而是借着文脉之势,先写夏水襄陵之峻急雄壮,与第1段一脉相承;再写春冬与秋天,转为沉静,虽氛围、特色不同,但文脉转缓,文气相贯.从另一方面看,三峡之所以成为“峡”,是因为旁有群山约束,中有江水流淌,二者缺一不可.山为屏障,是峡之外围,所以第1段先写山,勾勒全貌;水是峡之筋骨,所以后两段重点写水,而又从动、静两方面写其特色;最后又将目光聚焦于山,首尾呼应.二、写景要抓住景物特征.说说作者笔下三峡不同季节的景物各有怎样的特征.夏天,江水满溢,一泻千里,给人以惊心动魄之感.春冬季,水流和缓,潭深水碧,优美、雅致.秋季,万物萧条,凄清哀婉,引人悲伤垂泪.10.短文两篇思考探究一、朗读并背诵课文.比较两篇短文在句式、节奏等方面的不同之处,说说它们分别带给你什么样的美感.这两篇短文在行文风格上有很大不同.陶弘景是南北朝时期人,作品带有骈文的特点,多用四字句构成对偶,句式整齐,节奏感较强;间用散句,参差错落,于整齐中有变化.多用寻常词汇,浅显易懂,但为了形式的整齐,选词用字颇多斟酌.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自然成文,涉笔成趣,不事雕饰,天然中见真章.文章所用散句,四言至十言均有,间用整齐句式,节奏舒缓,不求统一.读此文,带给读者一种散淡自然的感觉.二《答谢中书书》所写的景物有什么特征?文章结尾说:“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想一想,其中有什么言外之意?《答谢中书书》中的景物非常秀美,山高水净,绚烂多彩,充满无穷生机.结尾一句,含有三层言外之意:其一,康乐是“能与其奇者”,表现出作者对谢灵运的钦慕;其二,自谢灵运之后,不再有人能“与其奇”,惋惜于世人对秀美山水的无动于衷;其三,“我”是继谢灵运之后又一“与其奇者”,为自己的审美情趣而自许,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三、细读《记承天寺夜游》,体会作者的心境.结合写作背景和你对苏轼生平、思想的认识,谈谈对“闲入”的理解.《记承天寺夜游》中,“我”的心境是微妙而复杂的,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闲人”既指二人的政治处境,即作为贬谪之人,无职无权,清闲无比,内心悲凉无可诉说;又指夜游时的心境,即空灵自在,悠游自如,故能欣赏到一派空明的景象.既含有自嘲、自慰之意——不能修齐治平,只好夤(yín)夜闲游赏月;又有自许的意味一一此等美景,如果不是我们两个富有雅趣之人欣赏,岂不浪费?这又表现出一种达观的生活态度.苏轼的思想兼受儒、道、佛三家的影响,所以往往能在逆境中自解自适,将人生的挫折化为审美的机缘.二、参考译文1、《答谢中书书》山川景色的美图,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谈论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五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都有.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猿、鸟此起彼伏地鸣叫着;夕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跃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2.《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解开衣眼,正打算睡觉,这时月光照进门里,(十分美好,动人游兴),(于是)我高兴地起来走到户外.想到没有人与我共同游乐,于是来到承天寺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庭院中的月光如积水般清明澄澈,仿佛有藻、荇交错其中,大概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吧.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柏树?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吧了.11.与朱元思书思考探究一、朗读并背诵课文.说一说,文中所写的山水“独绝”在哪里?这一段山水,山奇水异.水静处.清激透明,千丈见底:水急处,如箭如奔马.山势连绵陡峭,直插云天;山中万物欣荣,天籁动听,光影多变.二、面对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有什么样的感想?你如何理解这种感想?美丽的自然美景,往在有心灵净化的作用,所以面对这奇山异水,作者感概:“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两句由景而生慨叹,符合我们见到美景时的自然反应,反衬出景物之怡人.当然,这里或许有自述心志的味道,表现出归隐林泉、享受美景的愿望;也有可能是在劝说朱元思,不妨放下繁杂公务,一同来欣赏这美景.三、东西,向东向西;此处是动词.2上,在上;名词作状语.3.上,向上此处是动词,4下,向下;此处是动词四、吴均的《与施从事书》《与顾章书》和《与朱元思书》并称“吴均三书”,都是描写山水的名篇,学者钱锺书认为其成就可与《水经注》中的写景段落相提并论.阅读课文以外的两“书”,进一步体会吴均写景文章的特点.《与施从事书》《与顾章书》在语言风格和思想内容方面都与《与朱元思书》有相近之处,文章较短,语意也不深,教师可放手让学生自己读,自己说.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还可以指导他们阅读钱锺书、郑振铎等学者对“吴均三书”的评价(分别见于钱锺书《管锥编》第四册“全梁文卷六十”和郑振铎《中国文学史》第二十ー章“六朝的散文”),初步接触文学评论.二、参考译文没有一丝儿风,烟雾也完全消散了,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我乘着小船)随着江流漂荡,时而向东,时而向西.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的水路上),奇山异水,天下独一无二.水都是青白色,千丈之深的地方也能一望到底,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子也能看得清清楚楚,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汹涌的大浪就像奔腾的骏马.夹着江水的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苍翠的树,透出一派寒意.(重重叠叠的)山峦各自凭着自己的地势争相向上,伤佛都在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由此面形成无数的山峰.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儿互相和鸣,叫声嘤嘤,和谐动听.蝉长久不断地鸣着,猿持续地啼叫着.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极力攀高的人就平息了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那些忙于俗事政务的人也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核在上面交错遮敲,挡住了天空,虽在白昼,林间仍显昏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还能见到阳光.12.唐诗五首思考探究一、《野望》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联系作者的生平,说说你对诗作思想感情的理解.《野望》一诗中间两联主要写景,描绘了诗人薄暮时分于东皋所见的田园风光.夕阳余晖晕染下,每一棵树,每一座山,都呈现着浓浓的秋意;放牧的人赶着牛返回,猎人骑着马带着猎获的禽鸟归来.诗歌首联“徙倚”二字,点明作者徘徊无依的孤独心境.颔联和颈联写的都是恬淡自然的田园景物,但因作者心绪的原因,都染上了一层忧郁、孤独和清冷的色彩.尾联抒发感情,田园生活的静谧和安闲冲淡不了诗人的忧郁,他感觉自己并不能融入这诗一般的田园山水,只好向先贤那里寻找慰藉.诗人的仿徨、孤独和苦闷,可能是因为仕途的不得志,感觉前途渺茫,所以他三仕三隐,寄情于诗酒.二、《黄鹤楼》一诗是怎样将神话传说与眼前景物融为一体的?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黄鹤楼》前两联,均是先写神话传说,再写眼前景物的格局,虚中有实,抚今追昔,写出诗人对世事变化难以逆料的感慨;以神话传说起笔,则增添了黄鹤楼的神异色彩,大大丰富了诗歌的内容.首联从神话传说落笔,起笔高远,回到现实情境,又仿佛黄鹤楼从天而降一样,神妙莫测,鬼斧天工.颔联先写黄鹤之杳然不见,在远望天际,寻觅黄鹤踪影之时,顺势转换为对天际白云的描绘,转换自然,毫无痕迹,从句中两个“空”字,可以体会到诗人吊古伤今,无限怅惘的情感.三、《使至塞上》的颈联被誉为“独绝千古”,清人黄培芳认为其妙处在于“‘直’‘圆’二字极锤炼,亦极自然”.你怎么理解这一说法?你觉得这两句诗好在哪里?这两句诗充分体现了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色,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首先,它有绘画一样的构图,空间阔大,层次很丰富.其次,它有绘画一样讲究的线条,一望无际的大漠上,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寥寥几笔,就用简约的线条勾勒出景物的基本形态,概括性极强,仿佛抽象派的作品.最后,这两句在色彩上也很鲜明,落日、大漠、黄河、烽烟,各有色彩,引人想象.“直”“圆”二字的“锤炼”之处就在于构成壮美的画面,富有视觉感;其自然之处,在于符合塞外现实的情境.“烽烟”多用狼烟,有轻直、聚集的特点,是“孤烟”,不会相互纠缠,故在无风的时节,能够“直”冲云天;苍茫的大漠背景下,“落日”即将没入地平线,显得又大又圆,这也符合我们日常观察落日的视觉感受.“自然”之处还在于,这两句诗所写的独特景象,是长期生活于内地的人刚进入塞外很自然地就会捕捉到的.四、李白年轻时曾“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渡荆门送别》就写于他乘舟东下、出蜀入楚的途中.细读诗作,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所写的景色,注意写景视角的转换,体会诗人心境的变化.诗人乘舟东下,随着船只的移动,两岸的景色像画卷一样展开、变换.颔联以移动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船由蜀地到荆门,两岸的地势由山地过渡到平原,山峦从作者的视野中一点点地消失;江水向着广阔的原野奔腾而去.山岭本是静止的事物,却如影随形,竟至于消失,这里作者化静为动,使景物富于动态;江水本在河道中奔涌,却仿佛流入辽远无际的荒原,显得视野辽阔,境界高远.颈联则以静止的视角,描摩江上的美景,宛如两幅图画.第一幅是水中映月图,写朗月映照下的夜景,明月映入水中,如同飞下的天镜,写出江水与江上空气的澄净明澈.第二幅是天边云霞图,写黄昏的风景,云霞飘飞,如同海市蜃楼一般变幻多姿.这两联的景物,或天高地远,气象阔大,或风物灵动,景色优美,正是作者喜悦开朗心境的展现,洋溢着青春的活力,表现出作者远游异乡、闯荡世界的兴奋心情.但随着离乡越来越远,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就越来越浓,最后一联则转入思乡之情的抒发.积累拓展五、同是春天,初春、仲春、暮春的景物各有不同,《钱塘湖春行》写的是初春景色,诗中哪些词语透露出这一点?品读下列诗句,想一想它们描写的景物分别属于春天的哪个阶段,说说你的理由.1.带雪梅初暖,含烟柳尚青,(孟洁然《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2.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燃.(王维《辋川别业》)3.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武元衡《春兴》)4.半烟半雨江桥畔,映杏映桃山路中.(郑谷《柳》)《钱塘湖春行》一诗围绕初春来写,描绘了西湖明媚的春光.很多词语都能看出初春景象来,如“早莺”“新燕”自不必说,“几处”说明早莺尚少;“争暖树”,说明是乍暖还寒时候,早莺争夺向阳的树木;“谁家新燕”,说明燕子始回,尚未筑巢.“乱花渐欲迷人眼”说明花儿还未盛放,但盛放可期;“浅草才能没马蹄”说明芳草才生,尚未长高.1.初春,乍暖还寒时候(梅尚带雪;柳叶初长,如烟似雾);2.仲春(春雨初降,绿意正浓,桃花盛开);3.暮春(杨柳已成荫,残花已落尽,群莺已乱飞);4.仲春(山中杏花、桃花盛开)六、背通这五首诗.以其中一首为例,参考补白,具体说说律诗在对仗、押的方面的特点.律诗的格律要求比较严谨,在句数、字数、押韵、平仄、对仗等方面都有严格规定.对仗方面,每首中对仗联可以多到三或四联,一般是颔联、颈联对仗.比如《野望》《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使至塞上》均为颔联和颈联对仗.每一对仗联要求句式相同,词性相同,平仄相对.押韵方面,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一韵到底,中间不得换韵.如《黄鹤楼》,二、四、六、八句“楼”“悠”“洲”“愁”押韵:而《使至塞上)则“边”“延”“天”“圆”“然”押韵.粘的规则,较为复杂,可不涉及.需要指出的是,初唐、盛唐时期,律诗尚在发展成熟的过程中,格律方面未必非常严格,可能有一些不合格律之处,如《使至塞上》第二句和第三句就存在失粘的情形.又如《黄鹤楼》在平仄、对仗方面并不太严格.如果学生问到,可向其指出.13.背影思考探究一、朗读课文,把写背影的文字找出来,联系全文细细品味,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文章以《背影》为题,“背影”在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从内容来看,作者以“背影”为父爱的象征点、父子之情的交汇点、父子关系改善的触发点;从结构来看,“背影”是文章中“我”的情感变化的转折点,也是文章的线索.2.文章第6段写父亲过铁道买橘子的过程.在这段文字中,作者是怎样描写父亲的背影的?为什么写得这样详细?。
最新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全册)-课外古诗词诵读 -相见欢
《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教学设计及说明一、教材分析《相见欢》是部编教材八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中的一首词,这是继第六单元25课《渔家傲》后,又一首当时南渡之后的作品,可以看作是对课内作品的拓展。
北宋灭亡,改变了许多文人的命运,转换了他们的情思,也使爱国成为了南宋时代诗词创作的主旋律。
这首词由登楼入题,上片写景,写夕阳,大地,长江,视野宽广,气魄宏大,苍凉沉郁,残阳仿佛在抗议,长江好像在诉说,大地似乎在哭泣。
下片转为抒情,格调也由舒缓变为高亢激越,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词人乞求西风,把自己的泪水吹过大江,吹到已成为战争前线的扬州,充满无限悲慨。
因此,这首词的主题可以确定为:词人强烈的亡国之痛和深厚的爱国情感。
语文新课标提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八上《教师用书》第351页教学建议强调:诗词教学要特别重视诵读,应当以诵读贯穿教学的全过程。
因此本节课就以设计各种形式的朗读为主线,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欣赏品味。
二、教学目标与教学准备基于以上教材的分析以及诗词的特点,特确定以下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领会诗歌的音韵美。
2.欣赏品味,体会诗歌语言的凝练。
3.在诵读中体会词人深切的亡国之痛和强烈的爱国之心。
教学准备:ppt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看来,学习诗词正确的打开方式就是——“读”。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朗诵宋代词人朱敦儒的一首词《相见欢》【设计意图】一开始就让学生明确学习诗词的方法就是朗读,给学生学习诗词指明方向。
环节二:品读诗词,层层深入。
一读——知音韵通过轻声朗读,默读,抽读,自由读,齐读等多种朗读形式,设计三个逐层拔高的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好平仄,读出节奏。
读准字音,簪缨zān yīng倩qìng读好平仄,一般平长仄短,平声韵要拖长音,如:“楼”“秋”等;仄声韵要急促而短,如“乱”“散”等。
八年级上册语文(八年级上册语文电子书人教版2023)
八年级上册语文(八年级上册语文电子书人教版2023)2023年高中考试时间是2月23日。
2023年2月23日、24日、25日三天。
大家也要重视学业水平测试,如果达不到全A,可能许多名校进不了,因为现在的大学招生也是非常注重学测结果的,不理想就可能上不了心怡大学。
2. 八年级上册语文电子书人教版2022的古诗词64篇2021年首次实施新高考的河北、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八个省份,高考必背六十四首古诗。
第一部分高中十四篇1.《劝学》荀子2.《逍遥游》庄子3.《师说》韩愈4.《阿房宫赋》杜牧5.《赤壁赋》苏轼6.《诗经·氓》7.《蜀道难》李白8.《登高》杜甫9.《琵琶行》10.《锦瑟》李商隐11.《虞美人》李煜12.《念奴娇》苏轼13.《永遇乐》辛弃疾14.《离骚》(节选)屈原02第二部分初中五十篇1.《孔子语录》2.《鱼我所欲也》孟子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4.《曹刿论战》左传5.《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6.《出师表》诸葛亮7.《桃花源记》陶潜8.《三峡》郦道元9.《马说》韩愈10.《陋室铭》刘禹锡11.《小石潭记》柳宗元12.《岳阳楼记》范仲淹13.《醉翁亭记》欧阳修14.《爱莲说》(宋)周敦颐15.《记承天寺夜游》苏轼16.《送东阳马生序》宋濂17.《关雎》18.《蒹葭》19.《观沧海》曹操20.《饮酒》陶潜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23.《使至塞上》王维25.《行路难》李白26.《望岳》杜甫27.《春望》杜甫2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杜甫2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30.《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首)韩愈3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32.《观刈麦》白居易33.《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34.《雁门太守行》李贺35.《赤壁》(唐)杜牧36.《泊秦淮》杜牧37.《夜雨寄北》李商隐38.《无题》李商隐39.《相见欢》李煜40.渔家傲(宋)范仲淹41.《浣溪沙》晏殊42.《登飞来峰》宋·王安石43.《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44.《水调歌头》苏轼45.《游山西村》陆游46.《破阵子》辛弃疾47.《过零丁洋》文天祥48.《天净沙·秋思》马致远49.《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50.《己亥杂诗》龚自珍3. 八年级上册语文电子书人教版2023版2023年全国初中统一考试有十科,分别是:数学、语文、英语、政治、地理、生物、历史、化学、物理、体育。
最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与朱元思书》精品教学课件
整体阅读 1.朗读课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 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 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 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 /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 /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基础夯实——字词过关 2.解释重点词语。
(1)一词多义
上:负势竞上 动词,向上
横柯上蔽 在上面
百: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数词,十个十
猿则百叫无绝 概数,表示很多
直:直视无碍
一直
争高直指
笔直
基础夯实——字词过关
绝: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形容词,独一无二的
猿则百叫无绝
动词,断绝
无:直视无碍
动词,没有
猿则百叫无绝 副词,不
基础夯实——写作背景
本文是吴均写给友人朱元思的一封 信。“与”是“给”的意思;“朱元思” 是吴均的好友;“书”,即书信,点明 了本文的体裁。文题简洁明了,概括性 强。
基础夯实——字词过关 1.掌握下列字音字形。
嘤( yīng ) 急湍 (tuān ) 轩邈 (xuān miǎo) 泠泠( líng ) piǎo碧 ( 缥 ) 横kē( 柯 ) yuān飞lì天( 鸢 )( 戾 )
利禄的心;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那些忙于世俗事务的人就会流连忘返。
横斜的树木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好像黄昏时那样阴暗;稀疏
的枝条互相掩映,有时还能见到阳光。
重点研讨 1.原文精解析。
最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语文(上册)电子课本++完整版可编辑名师优秀教案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语文(上册)电子课本完整版(可编辑)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 电子课本 1目录目录. 1写在前面3第一单元41 新闻两则. 52 芦花荡 103 * 17蜡烛4 *2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5 *亲爱的爸爸妈妈 ?27综合性学习 ?写作?口语交际. 35 第二单元 426 阿长与《山海经》 ? 427 背影 ? 508 *台阶 549 老王 ? 6010 * 信客 ?65写作 ?口语交际 ?综合性学习. 71第三单元 721 1 中国石拱桥? 7212 桥之美 ?7913 苏州园林 ?. 82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 电子课本 214 故宫博物院 ? 8615 * 说“ 屏”? 90综合性学习 ?写作?口语交际. 93 第四单元 9816 大自然的语言 ?9817 奇妙的克隆 ?. 103 18* 阿西莫夫短文 ?. 108 19 * 生物入侵者1 1 4 20 * 落日的幻觉1 1 7 写作 ?口语交际 ?综合性学习120 第五单元. 12221 桃花源记 ?12222. 125短文两篇23 * 129核舟记 ?24 * 大道之行也 ? 13325 杜甫诗三首 135综合性学习 ?写作?口语交际138第六单元. 14526 三峡?14627 短文两篇. 14828* 观潮 ?15129 * 湖心亭看雪 ? 15430 诗四首156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 电子课本 3写作 ?口语交际 ?综合性学习160古诗词背诵 162名著导读. 170附录 190写在前面亲爱的同学们:新学期开始了。
面对崭新的语文课本,你又一阶段的语文学习之旅启程了。
在旅行中 , 你将询问世界, 何时铸剑为犁将呼吁让世界充满爱, 感受说不尽的桥 , 走上辩论台, 并体验莲文化的魅力…… 一篇篇短小精美的课文 , 是一道道精神的美味,散发着芳香,让你尽情享受;一次次综合性学习 ,是一次次精神的探险 , 让你流连忘返。
统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课件-与朱元思书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国家统编教材∙八年级语文上册
艺术特色
1.形声兼备,动静互见。
本文时而山水之形显露于画面,时而鸟禽之声喧 于卷幅,做到了形声兼备、意舒情畅。“急湍甚箭, 猛浪若奔”描波翻浪滚之形,闻振聋发聩之声。文章 就是这样写形写声,形中闻状元成才路声,声中有形,臻入形声 相融的意境。“蝉则千转不穷雅·旱麓》:“鸢飞戾天,鱼跃于 渊。”意思为鸢鸟飞到天上,这里比喻极力追求名 利。鸢,俗称老鹰,凶猛而善高飞。戾,至、到达。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
长久不断地叫。千,表示多。转, 横斜的树枝。柯, 同“啭”,鸟鸣,这里指蝉鸣。 树木的枝干。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国家统编教材∙八年级语文上册
作者简介
吴均(469—520),字叔庠,吴兴 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南朝梁文学家。 吴均长于描写山水景物,风格峻拔清新, 时人纷纷效仿,称为“吴均体”。吴均
状元成才路
善于以骈文写书信,今存《与施从事书》
状元成才路
《与朱元思书》《与顾章书》,俱以写 景见长,文笔清丽,韵味隽永。
急湍甚箭,猛浪状元成才若路 奔。比喻 动态:壮观湍急
夸张
国家统编教材∙八年级语文上册
3. 作者眼中的山是怎样的?请根据文中的有关词 语说说山的特点。
色: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形: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 百成峰。 声:泉水激石;好鸟相鸣;蝉则千转不穷, 猿则百叫无绝。
国家统编教材∙八年级语文上册
国家统编教材∙八年级语文上册
互相轩邈(
形容词用作动词,争着往高处伸 展,争着远处伸展
)
望峰息心(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平息 ) 横柯上蔽( 方位名词作状语,在上面 )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unit1电子书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unit1电子书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Unit 1 电子书
本文档旨在提供关于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Unit 1 电子书的详细信息和使用指南。
电子书概述
- 书名: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Unit 1电子书
- 作者:人教版语文编写组
- 出版日期:待确认
- ISBN:待确认
内容简介
该电子书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Unit 1的教材,旨在帮助学生研究和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
该教材涵盖了以下主题:
1. 主题1
2. 主题2
3. 主题3
每个主题通过故事、课文、练题等方式进行呈现,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相关的语文知识和技能。
使用指南
2. 获取电子书:通过以下渠道之一获取电子书:
- 在学校购买:如果学校已经购买了该电子书,可以向学校教务部门或语文老师咨询如何获取。
- 在线购买:如果学校未购买该电子书,你可以考虑在各大图书网站上购买电子版。
5. 开始阅读:浏览电子书的目录,选择你感兴趣的主题或章节开始阅读。
你可以使用电子书阅读器的功能,如目录导航、书签、标注等来帮助你更好地阅读和研究。
6. 研究辅助功能:如果你需要使用研究辅助功能,例如调整字体大小、背景颜色、屏幕亮度等,请查阅电子书阅读器的用户手册以获取详细指导。
技术支持和联系方式
如果在使用电子书的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技术支持,请联系人教版语文编写组或相关的电子书供应商。
他们将为你提供专业的帮助和指导。
以上是关于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Unit 1电子书的简要介绍和使用指南。
祝你学习愉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望岳》杜甫(八上课内)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春望》杜甫(八上课内)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石壕吏》杜甫(八上课内)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八上课内)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使之塞上》王维(八上课内)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渡荆门送别》李白(八上课内)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登岳阳楼(其一)》陈与义(八上课内)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长歌行》(八上课外)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野望》王绩(八上课外)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早寒江上有怀》孟浩然(八上课外)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山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望洞庭湖
赠张丞相》孟浩然(八上课外)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黄鹤楼》崔颢(八上课外)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送友人》李白(八上课外)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秋词》刘禹锡(八上课外)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鲁山山行》梅尧臣(八上课外)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浣溪沙》苏轼(八上课外)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归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八上课外)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9、《老王》教案
杨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文章如何刻画人物的形象。
过程与方法:1、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品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理解老王的“苦”与“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课文中的人物身上,学会善待他人,关注生活中的弱势群体。
教学重点:1、把握老王的人物形象刻画;理解老王的“苦”与“善”;
2、领会作者思想感情及文章主旨,并让学生领悟到在与人交往中首先要付出爱。
教学难点:1、体会老王与作者夫妇之间的相互关爱,体察作者的爱心,理解本文的主旨;
2、让学生领悟到在与人交往中首先要付出爱。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名言导入
二、知识积累(多媒体出示)
1、作者简介
2、背景介绍
3、检查预习情况
三、整体感知课文
1、老王是一个怎样的人?(两个方面)
(1-4段)说明老王是一个 的人;
(5-22段)说明老王是一个 的人。
四、走近老王
速读1—4段,思考:作者给我们介绍了什么情况?从这些信息你读到了什么?(从职业、家人、外貌、居住条件等方面来看) 职业:蹬三轮车
:谋生手段艰苦
生活艰苦
身体:半瞎子 :生理缺陷
老王是一个苦人 居所:塌败小屋 :居住条件恶劣
姓名:老王(没名):地位低微
精神凄苦 老光棍:孤独终老 单干户
受恶意攻击 被人瞧不起
同学们是否注意到了,我对老王的眼睛是这样猜测的,还介绍了人们对老王的态度。
别人如何对待老王?
1、不愿坐他的车;
2、叫他“老光棍”;
3、恶意的揣测他眼睛瞎掉的原因。
五、品味老王
阅读5—22段,作者回忆了老王一生中的哪几个生活片段?从这些片段中体现出了老王怎么样的性格特征?
带送冰快,车费减半 善良淳朴 给改装三轮装护栏,为客着想 心地善良,一心为人着想 临死给我送来香油、大鸡蛋 懂得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