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绒螯蟹池塘生态养殖群体生长特征研究

合集下载

中华绒螯蟹育苗和养殖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中华绒螯蟹育苗和养殖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一、概述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健康的重视,水产品成为了越来越多人餐桌上的选择。

而其中,中华绒螯蟹作为一种品质优良、口感鲜美的淡水蟹类,备受用户青睐。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中华绒螯蟹的育苗和养殖技术也愈发受到关注。

本文将重点探讨中华绒螯蟹育苗和养殖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旨在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参考。

二、中华绒螯蟹育苗技术研究与应用1. 选址和水质管理中华绒螯蟹是一种对水质要求较高的水产动物,其育苗场地应选择水质清澈、溶氧充足的地方,避免水污染和富营养化。

对水体的PH值、温度等参数也要进行监测和调控,以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

2. 种苗选择和养护在中华绒螯蟹育苗过程中,种苗的选择尤为关键。

应选取健康、个体完整的种蟹进行育苗,并进行合理的投喂和养护,确保其生长健康。

3. 养殖密度和人工饲料对于中华绒螯蟹的育苗来说,合理的养殖密度和科学的投喂方法至关重要。

在养殖密度方面,需注意避免过度密集造成蟹裙中的争斗和感染疾病的风险;在人工饲料的选择和投喂频率上也需科学合理,保证中华绒螯蟹能够获得全面的营养。

三、中华绒螯蟹养殖技术研究与应用1. 养殖池设施和水体管理对于中华绒螯蟹的养殖来说,合适的养殖池设施至关重要。

应充分考虑养殖池的大小、深度、池塘底质等因素,以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

对养殖池的水质管理也要严格把控,定期排水换水,适时清理池塘底泥,保持水体清洁。

2. 养殖策略和水产健康管理在中华绒螯蟹的养殖过程中,应制定科学的养殖策略,合理安排投喂时间和投喂量,提高养殖效率。

要重视对水产健康的管理,定期体检和疾病防控,确保养殖裙体的健康生长。

3. 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除了技术方面的研究,中华绒螯蟹的养殖也需要考虑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

应建立健全的销售渠道和市场推广体系,提升产品知名度和品牌价值,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中华绒螯蟹的育苗和养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实践。

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完善,中华绒螯蟹产业将迎来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

中华绒螯蟹池塘高效生态养殖技术

中华绒螯蟹池塘高效生态养殖技术

中华绒螯蟹池塘高效生态养殖技术江苏省丹阳市现有河蟹养殖面积2万余亩,养殖水平差异很大,近几年来练湖河蟹养殖协会不断探索河蟹养殖技术,大力推广新的养殖模式,使其所在区域的养殖技术水平在我市处于领先水平,现将其生态养殖技术要点作一简单介绍,希望对广大河蟹养殖户有所帮助。

1池塘的选择和清整1.1池塘的选择选择水质清新、溶氧丰富、无污染、符合国家渔业水质标准,面积、水位适中的池塘。

1.2池塘的清整冬季清整池塘是河蟹养殖中修复环境、改善池塘底质的最好时机,必须认真做好主要措施如下:1.2.1认真晒塘干塘后塘底至少要晒20d左右,用曝晒和冷冻两种方法,杀灭塘底细菌、病毒,减少池塘底质中有害菌的基数,改善塘底土壤的物化性质。

同时利用冬季晒塘机会修复塘埂,整修防盗设施,拣去杂物、死鱼、死蟹,填平各类洞穴,清除污染物,有条件的可清除池塘中的淤泥。

1.2.2塘底消毒一般用生石灰消毒,塘中水深0.2~0.3m,亩用生石灰200kg化水泼浇,15d以后加水到0.4m 左右试水放苗。

有克氏原螯虾(俗称龙虾)的塘口必须先杀灭克氏原螯虾,方法是上水至夏季最高水位以上10cm,让克氏原螯虾洞没入水中,亩用溴氰菊酯175g化水泼浇,1h后龙虾出现死亡,随后拣去,一周后排水留水0.2~0.3m深,亩用生石灰200kg化水泼浇(改善底质、中和溴氰菊酯药性),7d后排净塘水,45d后上水0.4m即可试水放苗,该清塘方法能有效杀死蟹塘克氏原螯虾并能有效地控制河蟹抖抖病的发生。

2苗种的放养和水草栽种2.1苗种放养2.1.1蟹种放养在2月中下旬塘水深0.3~0.4m,亩放规格为160~200只/kg的蟹种500只,根据要求养成蟹的规格大小增减放养数量。

蟹种最好是自己培育或就地采购规格大小整齐一致、无缺肢秃爪、体表色泽一致、活力好的优质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蟹种。

2.1.2虾苗放养春季亩放养幼虾10kg。

2.1.3大规格鳜鱼种放养在5月上中旬,亩放全长5~7cm大规格鳜鱼种15~20尾,如水源中野杂鱼多,可亩放养20~25尾,如能补充饵料鱼则可亩放25~50尾。

影响中华绒螯蟹生长关键因素的分析与研究

影响中华绒螯蟹生长关键因素的分析与研究

影响中华绒螯蟹生长关键因素的分析与研究本文着重探讨在大水面养殖模式中影响河蟹生长的关键因素,对其他养殖水域也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 河蟹生长过程1.1 非人为控制下的生长过程在自然条件下,"霜降"节气前后,河蟹在江河湖泊中已育肥成熟,开始向河口、近海迁徒洄游,这次洄游叫生殖洄游,目的是到大海中越冬,并在翌年春天于适宜的盐度、渗透压和温度下交配繁殖。

受精卵在海水中经 5 次蜕皮,通过溞状幼体、蜕变成大眼幼体。

此时按生理需求,纷纷从闽江、瓯江、长江、黄河、辽河等入海口进入内河淡水中生长肥育,此过程又称索饵洄游,而完成交配繁殖后的亲蟹则在夏季来临前相继自然死亡。

两次洄游的循环构成了河蟹的一生,河蟹通过一生中大约18次左右的蜕皮逐次成长,达到性成熟后即终止蜕皮、停止生长。

每次蜕皮后的河蟹体重可比蜕皮前增加30%-100%。

实践表明,个体越小的河蟹蜕皮后增重率越大,体质越是健壮的河蟹蜕皮后增重率也越大。

1.2 人为控制下的生长过程首先,人们在控温、控氧的暖房中配制好人工海水,或在沿海土池中灌入天然海水,放入亲蟹促其交配、抱卵、繁殖。

育出的溞状幼体(称Z1)喂以丰年虫无节幼体等饵料,通过5 次变态发育成16-20 万只/kg 的大眼幼体即蟹苗(本文以下称第一生长阶段)。

大眼幼体在人工控制的土池中培育,经大约7 次蜕皮至冬季育成500-100 只/kg 的蟹种即扣蟹(本文以下称第二生长阶段)。

蟹种在大水面或小水面中经一年人工养殖,约蜕皮5 次左右长成可出售的成蟹(本文以下称第三生长阶段)在人工养育河蟹的过程中,要想获得较高的产量,必须掌握河蟹的生理、生态习性,同时也要研究有哪些主要因素影响着其生长,通过人为努力认识或改造这些因子,使其向着有利于增产增收的目标发展,这就是科学养殖的初衷,也是本文的要旨。

2 河蟹生长的影响因子2.1 自然因素2.1.1 遗传因素目前认为分长江水系蟹种、辽河水系蟹种及匝江水系蟹种等。

不同产地中华绒螯蟹养殖生境中水和底泥元素分析

不同产地中华绒螯蟹养殖生境中水和底泥元素分析

不同产地中华绒螯蟹养殖生境中水和底泥元素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华绒螯蟹是一种珍贵的水产品,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的营养价值,因此备受消费者青睐。

目前市场上的华绒螯蟹种类繁多,产地参差不齐,质量良莠不齐。

而水质和底泥中的元素含量对华绒螯蟹的品质和生长状况有着重要影响。

对不同产地中华绒螯蟹养殖生境中水和底泥元素进行深入分析,对提高华绒螯蟹的养殖质量和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关于华绒螯蟹产地选择和水底泥元素分析的研究还不够系统和全面,更缺乏对于不同元素含量对华绒螯蟹生长的具体影响分析。

本文旨在通过对不同产地中华绒螯蟹养殖生境中水和底泥元素的详细分析,探讨不同元素含量对华绒螯蟹养殖的影响,为提高华绒螯蟹养殖质量和产量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这一研究,可以为华绒螯蟹的选种和养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促进水产品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不同产地中华绒螯蟹养殖生境中水和底泥元素的分析,探讨不同产地对华绒螯蟹养殖的影响,并为提高华绒螯蟹养殖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目的包括:1. 比较不同产地水质和底泥元素含量的差异,分析其与华绒螯蟹生长、繁殖的关系;2.探讨水质和底泥中重金属、营养元素等对华绒螯蟹养殖的潜在影响;3.探讨生物富集现象在不同产地中的表现及其与水底元素含量的相关性;4. 提出相应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为不同产地的华绒螯蟹养殖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支持。

通过这些研究目的,我们希望为了解华绒螯蟹养殖生境中的水和底泥元素分布规律提供理论依据,为养殖业的科学管理和环境保护提供参考。

2. 正文2.1 产地选择产地选择对华绒螯蟹养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要考虑产地的地理位置,选择环境适宜的地区进行养殖,可以有效提高螯蟹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其次要考虑水质情况,选择水质清洁、富含营养物质的水域,有利于螯蟹的生长和发育。

另外还需要考虑底质情况,选择底泥富含有机质、氧气充足的生境,有利于蟹类在底部觅食和成长。

山区池塘养殖中华绒螯蟹技术

山区池塘养殖中华绒螯蟹技术

山区池塘养殖中华绒螯蟹技术作者:乐兆标来源:《科学种养》2011年第10期中华绒螯蟹又名毛蟹、河蟹、大闸蟹等,在三明市放流增殖多年,已取得明显成效,但在池塘中养殖中华绒螯蟹尚缺乏成功经验。

笔者在三明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水产良种场开展了中华绒螯蟹的养殖试验,现将养殖技术总结如下:一、养殖条件1. 池塘。

试验塘位于永安市大湖镇,阳光充足,面积4.6亩,水位由南至北逐渐加深,水深20~150厘米。

防逃设施选用1米高石棉瓦围栏,下端埋入土层,进排水口设置防逃网罩。

2. 水源。

山溪水,水质良好无污染。

3. 蟹种。

人工采集的闽江扣蟹。

二、试验方法通过人工调控的方法在山区池塘试养中华绒螯蟹,研究蟹的生活习性,做好养殖日志,详细记录蜕壳情况及体重、体宽等数据。

水质测定采用福建省测试技术研究所生产的“水质分析盒”、电子pH计、水银温度计、电子称等。

1. 池塘改造。

开挖池塘边沟,宽80厘米、深40厘米。

池塘内挖“井”字形沟,宽70厘米、深30厘米,与边沟相连。

挖出的土要夯实在沟的两边。

2. 清塘消毒。

在投放蟹种前一个月蓄水20厘米,每亩用生石灰120千克消毒。

3. 栽种水草。

栽种前放干池水,每亩栽种15厘米长的轮叶黑藻25千克,栽后注水10厘米,以利水草生长。

水草面积以占池塘面积的35%为宜。

水草栽种在池塘南面。

4. 扣蟹运输。

扣蟹采用干法运输,将扣蟹用网袋装好,每袋4千克,放入80厘米×40厘米×30厘米的塑料箱或泡沫箱中,每箱可装两袋。

箱壁可通风,箱底垫草,天气炎热时在车厢底部放冰搭木架后再装箱。

5. 蟹种放养。

蟹种要求体质健壮、附肢完整、规格整齐、体色好、活动力强。

运达后要剔除二龄蟹、伤残蟹、蜕壳蟹。

放养时宜整袋扣蟹浸水1分钟,然后离水搁置岸上5分钟,再浸泡1分钟,反复3~4次,可避免蟹体因迅速吸水而死亡。

此次放养了150只/千克的蟹种12000只。

6. 日常管理。

每天巡塘3~4次,及时调整水位,放养初期水位控制在0.6~0.8米,5~7月份为0.8~1米,8~10月份为1.2~1.5米,保持常流水。

中华绒螯蟹养殖群体与野生群体的种群遗传学研究

中华绒螯蟹养殖群体与野生群体的种群遗传学研究

中华绒螯蟹养殖群体与野生群体的种群遗传学研究作者:周华兴段国庆江河凌俊胡玉婷来源:《农学学报》2022年第06期摘要:研究旨在探究安徽中华绒螯蟹种质资源状况以及资源混杂程度,以期为中华绒螯蟹资源的科学保护、合理利用以及相关产业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采集了中华绒螯蟹4个养殖群体和长江野生群体共170尾样本,基于线粒体分子标记,进行种群遗传学分析。

结果表明,长江野生中华绒螯蟹遗传多样性低,盲目捕捞可能造成野生资源衰退。

野生群体与养殖群体间未出现显著遗传分化,存在严重的种质混杂。

研究探明了长江中华绒螯蟹的资源现状,为其科学的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中华绒螯蟹;养殖与野生群体;线粒体基因;种群遗传分析;种质混杂中图分类号:S917.4文献标志码:A论文编号:cjas2020-0158Population Genetics of Chinese Mitten Crab Between the Breeding and Wild PopulationsZHOU Huaxing, DUAN Guoqing, JIANG He, LING Jun, HU Yuting(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ion, Anhu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Anhui Key Laboratory of Aquaculture and Stock Enhancement, Hefei 230031, Anhui, China)Abstract: Eriocheir sinensis, especially the Yangtze mitten crab, is an important aquaculture species in China. In recent years, serious germplasm mixture of this species has been detected and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reasons. In this study, population genetics among wild and breeding populations of the Chinese mitten crab was comparatively analyzed based on mitochondrial marker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germplasm mixed level.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genetic diversity of wild crab in the Yangtze River is low, and over fishing could cause the decline of wild resources. No genetic difference among the wild and breeding populations is detected, which means serious germplasm mixture. This study clarifies the resource status of Chinese mitten crab in the Yangtze River, and can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protection of this species.Keywords: Chinese mitten crab; the breeding and wild populations; mitochondrial gene;population genetics analysis; germplasm mixture0引言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俗称河蟹,隶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方蟹科、绒螯蟹属,是重要水产养殖品种,其营养价值丰富,口味鲜美,深受人们喜爱。

不同产地中华绒螯蟹养殖生境中水和底泥元素分析

不同产地中华绒螯蟹养殖生境中水和底泥元素分析

不同产地中华绒螯蟹养殖生境中水和底泥元素分析绒螯蟹是一种优质的水生食用动物,因其口感鲜美、肉质细嫩而备受青睐。

现今,中国的绒螯蟹养殖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了一个庞大的产业,因此,对绒螯蟹养殖水和底泥中元素的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选取了不同产地的中华绒螯蟹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生境中水和底泥的各项元素,并对分析结果进行了综合分析。

首先,我们进行了水质分析。

对于不同产地绒螯蟹养殖生境中的水样进行了pH、溶解氧、总残氯、氨氮、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等指标的测试。

结果表明,各项指标均符合绒螯蟹生长的基本要求,并未发现水质污染情况。

其中,水样pH值的测定结果较为稳定,均位于7.3-7.8之间,符合绒螯蟹生长的pH要求。

而溶解氧、总残氯、氨氮、亚硝酸盐和硝酸盐浓度均符合《环境质量标准 for 养殖池塘水》(GB 11607-1989)中的要求,表明该生境水质良好,水体中无稳定的污染物质。

这些指标均能够为后续的绒螯蟹养殖提供良好的水质保障。

接着,我们对底泥进行了元素分析。

绒螯蟹的生长过程中,底泥中的营养物质对其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

我们分析了不同产地中华绒螯蟹的养殖生境中底泥的有机质、总磷(TP)、总氮(TN)、有效态磷(PO43-)等元素。

结果显示,各项元素均较为均衡地分布在养殖底泥中。

其中,养殖底泥中的有机质含量一般较高,总磷含量在养殖初期会较高,随着养殖量的增加逐渐减少,而总氮含量则相对较稳定。

此外,底泥中的有效态磷浓度与养殖底泥养分含量相关。

因此,在绒螯蟹养殖过程中,养殖底泥养分的维持对养殖底泥的有效磷含量有一定的影响。

研究分析表明,在不同产地中华绒螯蟹的养殖生境中,水和底泥中的元素分布都比较均衡,各项指标均符合绒螯蟹生长的基本要求。

这为绒螯蟹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基础保障。

后续的养殖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对养殖水质和养殖底泥的管控,以保证绒螯蟹的生长发育。

不同产地中华绒螯蟹养殖生境中水和底泥元素分析

不同产地中华绒螯蟹养殖生境中水和底泥元素分析

不同产地中华绒螯蟹养殖生境中水和底泥元素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水质和底泥是影响中华绒螯蟹养殖水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而不同产地的水质和底泥中元素含量也存在差异。

对不同产地中华绒螯蟹养殖生境中水和底泥元素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近年来,随着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水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越来越重视,因此有必要对中华绒螯蟹养殖环境中的水和底泥进行深入研究。

目前,针对中华绒螯蟹养殖环境中水和底泥元素分析的研究还比较有限,尤其是不同产地之间的比较研究。

通过对不同产地中华绒螯蟹养殖生境中水和底泥元素的分析,可以进一步了解产地环境对中华绒螯蟹生长和品质的影响,为优化养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通过对不同产地中华绒螯蟹养殖生境中水和底泥元素的分析,探讨其水质和底泥中的重要成分及特点,为优化中华绒螯蟹的养殖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来说,通过分析不同产地水体和底泥中的各种元素和物质含量,了解其对养殖生境的影响,找出优质水域和底泥的特征,为中华绒螯蟹的优质养殖提供参考依据。

同时,通过对比不同产地的水域和底泥分析结果,揭示其差异性和共性,为不同地区中华绒螯蟹养殖提供指导和参考。

通过对养殖生境中水和底泥元素的分析,还可以深入探讨影响中华绒螯蟹养殖环境的因素,为相关科研和生产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最终旨在推动中华绒螯蟹养殖行业的健康发展和环境保护工作。

2. 正文2.1 不同产地中华绒螯蟹养殖生境水质分析水质是影响中华绒螯蟹养殖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产地的水质情况可能会对中华绒螯蟹的生长和发育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对不同产地中华绒螯蟹养殖生境中的水质进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我们需要对水质进行常规监测,包括水的温度、pH值、溶解氧、浊度、氨氮、硝酸盐和磷酸盐等指标的测定。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水体的污染程度和适宜性,对中华绒螯蟹的生长和养殖环境的健康起着关键作用。

不同产地的水质可能存在差异,可能是因为周围环境的不同,比如周围农业活动的程度、城市化程度等。

不同产地中华绒螯蟹养殖生境中水和底泥元素分析

不同产地中华绒螯蟹养殖生境中水和底泥元素分析

不同产地中华绒螯蟹养殖生境中水和底泥元素分析【摘要】本研究旨在分析不同产地中华绒螯蟹养殖生境中水和底泥的元素成分,探讨其对中华绒螯蟹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水和底泥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通过对水体和底泥中元素的分析,可以了解不同产地养殖生境的特点和差异,为优化养殖环境提供参考依据。

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水和底泥中元素对中华绒螯蟹生长的影响机制,为提高养殖效益和生产质量提供理论支持。

进一步深入研究不同产地中华绒螯蟹养殖生境中水和底泥元素的重要性,有助于完善中华绒螯蟹养殖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产出质量,推动中华绒螯蟹养殖业的发展。

【关键词】关键词:中华绒螯蟹、养殖、水体元素、底泥元素、生长发育、关系分析、重要性、研究意义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中华绒螯蟹是一种重要的水产养殖物种,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营养保健功能。

近年来,随着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中华绒螯蟹的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但同时也伴随着一系列环境问题的产生。

水体和底泥中的元素对中华绒螯蟹的生长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水体中的元素包括水质中的溶解态元素和悬浮态元素,它们直接影响着中华绒螯蟹的生长和发育。

水中的氮、磷等元素是中华绒螯蟹生长所必需的营养物质,而水中的重金属等有害元素则可能对中华绒螯蟹造成危害。

底泥中的元素也是中华绒螯蟹养殖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底泥中的有机质含量、矿物质含量等对中华绒螯蟹的生长发育有着重要影响。

合适的底泥元素含量能够提供中华绒螯蟹所需的营养物质,促进其健康生长。

对不同产地中华绒螯蟹养殖生境中水和底泥的元素进行分析,有助于了解其对中华绒螯蟹生长发育的影响,为优化养殖环境、提高养殖效益提供科学依据。

1.2 研究目的目的在于深入探讨不同产地中华绒螯蟹养殖生境中水和底泥中的元素特征,分析其对中华绒螯蟹生长发育的影响,揭示水和底泥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为提高中华绒螯蟹养殖质量和产量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对不同产地水体和底泥中元素的分析,可以为优化养殖环境、改善水质与底质条件、有效调控养殖过程中的元素供应和环境保护提供参考,为中华绒螯蟹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中华绒螯蟹"长江2号"蟹种养殖对比试验

中华绒螯蟹"长江2号"蟹种养殖对比试验

袋最好 , 试验结果显示低 目 数 附着基 附着效果 比高
目数 附着基 好 。
3 小 结
该 次 海 参 网箱 育 苗 试 验 是 将 中耳 幼 体 放 入 网 箱 中开始 培 育 , 4个 网 箱 海 参 苗 成 活 率 分 别 为 2 . 4 %、 2 . 1 %、 1 . 7 %、 1 . 4 %, 成 活率 较育 苗室 低很 多 , 从
期, 试 验 池 和对 照 池 同为 2 0 1 4年 5月 1 3日一 2 0 1 5 试 验 所选 4种 附着 基 中 ,附着效 果 以 1 8目网
从 试 验 结果 可 以 看 出 , 海 参 网箱 育 苗 中 , 在 苗 种变 色 前适 量 投 喂必 不 可少 ,但 也 不是 越 多 越好 , 在 1 比 2 投饵 量 接 近 翻倍 的情 况 下 ,成 活率 仅 提
止 鱼 卵及 敌 害生 物 进 池 , V期 幼蟹 后 , 排 水 网改 用
及生长蜕壳 、 投饵 、 排水 、 病害防治等情况。根据各 池水 质情 况适 当换 水 , 确保 水质 清新 , 透 明度在 3 0
4 0 e m。 V期 前 每投 喂 2次 , 早 晚各 1 次, V期后 改 为下午 喂 1 次。
投饲量 基本 相 同 , 每6 6 7 m 2 总投 喂量 7 6 0 k g 。
1 . 5 试 验方 法
1 材料 与方 法
1 . 1 试 验地 点与 时 间
试 验 地 点 位 于 江 苏 省 南 京 市 浦 口区江 苏 省 淡 水 水 产 研 究 所 育 种 基 地 。时 间 是 一 个 自然 生长 周
《 水产养殖 ) ) 2 0 1 7年第 6期
丝 朱 与

中华绒螯蟹池塘高效生态养殖技术

中华绒螯蟹池塘高效生态养殖技术

THANK YOU
感谢聆听
水源水质
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源,符合渔业用水标 准。
池塘条件
池塘面积适中,一般5-10亩为宜,水深1.5-2米,底 质平坦,无渗漏,保水性好。
池塘建设与准备
80%
池塘改造
对不符合养殖要求的池塘进行改 造,如清除淤泥、修建防逃墙等 。
100%
增氧设备
安装增氧设备,保证水中溶氧量 充足。
80%
进排水系统
放养规格
苗种规格要求在100-300克/只之间,不宜过大或过小。
03
高效生态养殖技术
合理配比混养
混养原则
根据池塘条件、养殖品种及规 格等,合理配比不同种类的水 产品,以充分利用池塘水体空 间和天然饵料。
混养品种
中华绒螯蟹可与虾、鲢、鳙、 草鱼等鱼类进行混养,通过多 样化养殖提高池塘产出和效益 。
品牌建设
加强品牌宣传和推广,提高品 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06
案例分析与实践经验分享
成功案例介绍与剖析
成功案例一
江苏省某养殖场在2020年采用新型养殖技术,实现中华绒螯蟹产量达120吨,利 润超过200万元。该案例展示了新型养殖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潜力。
成功案例二
上海市某水产科技公司通过将中华绒螯蟹与不同鱼种的混合养殖,实现了养殖效 益的显著提升。此案例揭示了混养模式在水产养殖中的重要性。
技术创新一
应用新型环保材料建设池塘,提高水质与产量,降低环境 污染。
技术创新二
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智能化养殖,提高生产效率与产品质 量。
技术创新三
结合大数据技术对养殖过程进行监测与优化,实现精准养 殖与管理。
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中华绒螯蟹池塘高效生态养殖技术 将朝着智能化、环保化、规模化方向发展,为实现水产养 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中华绒螯蟹池塘生态养殖

中华绒螯蟹池塘生态养殖

2 水草种植和螺蛳放养
养 殖池 塘 中需 要 3种 以上 的水 草 种 群 , 水草 的
绒螯蟹的人T养殖取得了飞速的发展。 养殖模式由 大 水 面粗 养发 展 到 围栏精 养 , 从 鱼蟹 混养 发 展 到稻 田养蟹 , 产量成倍增长 , 已基本解决 了百姓 的吃蟹 需求 。 由此 , 中华绒 螯蟹 的 养殖 进 入 了一 个 新 的发
0 o C 蟹 种冻 死率 极高 。 蟹种 放养 以初 春 时节 ,水 温
4 ~ 8℃更 为适 宜 。应选 择规 格整 齐 、 体色 光 洁 、 体 质
健壮 、 活 动敏捷 、 附肢 完 整 ( 包 括 爪尖无 磨 损 ) , 性 腺
养殖 池塘 应认 真 做好 池塘 清整 T 作 , 必须 在 1 1
水中 , 重 复 3次 。待 蟹 种 吸 足水 后 , 朋浓度为 3 %~ 5 %的 食盐 水 充 气浸 浴 1 5 ~ 2 0 mi n ,完 成 消毒 1 二 作。 大规 格 蟹 种 ( 8 0 2 0 0只/ k g ) 低 密度养殖 , 放 养 数 7 m ,最 多 不超过 6 6 0只/ 6 6 7 m 。
l 池塘条件和 池塘 清整
河 蟹 为底 柄爬 行 类 甲壳 生 物 ,喜 隐 居 或穴 居 , 宜 生 活在 安静 、 溶 氧 充 足 和水 草 丰 富的 大水 面 环境 中 。因此 , 池 塘 养殖 环境 应 尽 可 能营 造 河蟹 最适 宜
的环境 条件 , 才 能达 到高 产 、 增收 的 目的 。
月 分 期播 种 苦 草 , 苦 草 籽播 种 量 为 1 0 0 . 0 g / 6 6 7 m 2 。
河 蟹池 塘生 态 养 殖 ,就 是遵 循 河 蟹生 态 习性 ,

中华绒螯蟹的养殖环境

中华绒螯蟹的养殖环境

中华绒螯蟹的养殖环境
1、水源、水质
以无污染、符合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的溪河水作为蟹池水源,养蟹池应有相对独立的进、排水系统。

2、池塘条件
蟹池长方形,东西向,有利日照。

成蟹池1米2左右,长宽边2:1;蟹种培育池150-1000米2,长宽比1.5:1。

成蟹池平均水深0.8-1.5米、蟹种培育池0.6-0.8米,池埂高出水面0.3-0.5米。

稻田养殖:加高田埂0.6-0.8米,离田埂2.0米开挖宽2.0米、深1.5米的环形沟作蟹沟,中央视田面积大小开挖“十”字或“井”字沟。

蟹池底质以黄色壤土最好,底泥以10-15c米为宜,要求保水性能好,不漏水。

池内可建设蟹岛和蟹穴,以利河蟹穴居和活动,蟹岛用黏土堆砌,形状要求不严格,高度一般低于水面10c米左右。

蟹穴可用碎砖石、小瓦、毛竹筒等堆砌成楼空状,数量多少以条件而定。

3、种植水草
蟹池内需移放或栽种一定量的水草,对于河蟹栖息、觅食、隐避、生长以及稳定生态环境都有一定意义,通常水草的覆盖面积为池塘总面积的1/3左右。

4、防逃设施
防逃设施可做成水泥砖墙,其顶部做成“T”字型出檐,内壁抹光滑或玻璃钢围拦或双层薄膜围拦,下端埋入土中20厘米左右,土上部份60-80厘米。

不同产地中华绒螯蟹养殖生境中水和底泥元素分析

不同产地中华绒螯蟹养殖生境中水和底泥元素分析

不同产地中华绒螯蟹养殖生境中水和底泥元素分析
中华绒螯蟹是中国重要经济蟹种之一,其产地众多,不同产地的水质和底泥元素含量
会对绒螯蟹的生长和健康产生影响。

本文以江苏和福建两地中华绒螯蟹养殖为例,对其水和底泥元素做出分析。

一、水质元素分析
江苏地区的中华绒螯蟹养殖以扬州市为主,江淮两河的水质稍微偏硬,而且水流缓慢,污染较为明显。

江苏中华绒螯蟹养殖区域的水质中重金属含量较高,其中,铜含量达到了0.05mg/L,锌和铅的含量也比较高,分别达到了0.11mg/L和0.03mg/L。

因此,在江苏中
华绒螯蟹养殖过程中需要注意水的环境质量和污染情况。

福建地区以莆田市和泉州市为主要中华绒螯蟹养殖基地。

两地的水质较为优良、清洁,水中的总硬度、氨氮和氧化还原电位等指标均符合水质标准。

而且,福建中华绒螯蟹养殖
区域的水曲线较为宽,水流较急,水源较为丰富,有利于绒螯蟹的生长和健康。

底泥是中华绒螯蟹栖息和生长的重要场所,其中蕴含着丰富的营养物质。

但不同产地
底泥成分和元素含量也存在很大差异。

江苏地区的中华绒螯蟹养殖底泥中含有大量农药、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在水质分析中
已有所提及。

同时,底泥中的剩余氮和磷含量较高,分别为31.3mg/kg和2.9mg/kg,这对于水质的污染和蟹体健康都有不良影响。

综上,由于中华绒螯蟹的生长需要水和底泥提供充足的营养和良好的环境,因此不同
产地的中华绒螯蟹养殖水质和底泥元素的分析都尤为重要,以保证绒螯蟹健康和产量。

不同产地中华绒螯蟹养殖生境中水和底泥元素分析

不同产地中华绒螯蟹养殖生境中水和底泥元素分析

不同产地中华绒螯蟹养殖生境中水和底泥元素分析中华绒螯蟹是一种生长迅速,适应性强的螯蟹品种,其肉质鲜美,深受消费者喜爱。

随着中华绒螯蟹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不同产地的生境中水和底泥元素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不同产地中华绒螯蟹养殖生境中水和底泥元素进行详细分析,以期为中华绒螯蟹的养殖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一、方法1.1 采样地点本次调查选取了广东、浙江、福建等地的中华绒螯蟹养殖基地作为采样地点,分别对不同地区的水体和底泥进行采样分析。

水样的采集使用现场采水瓶,先进行去离子水冲洗,然后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器进行分析。

底泥的采样选取不同深度的底泥样本,先进行化学处理,然后进行元素分析。

1.3 分析方法水样和底泥样本的分析主要包括了常规水质分析和元素分析,采用了ICP-MS和ICP-OES等仪器进行检测。

二、结果2.1 不同产地水质分析通过对不同产地中华绒螯蟹养殖生境中水质的分析发现,广东地区的水质较为优良,其PH值、溶解氧、氨氮等指标均在合理范围内;浙江地区的水质较好,但硝酸盐含量较高;福建地区的水质相对较差,硫酸盐和氨氮含量偏高。

广东地区的水质最适合中华绒螯蟹的养殖。

通过对不同产地中华绒螯蟹养殖生境中底泥元素的分析发现,广东地区的底泥中富含有机质和氮磷元素,有利于中华绒螯蟹的生长和繁殖;浙江地区的底泥中铁、锰、铜等微量元素含量较高,需要注意防治底泥污染;福建地区的底泥中含有较高的有机物和氨氮,需要加强底泥管理。

三、讨论通过对不同产地中华绒螯蟹养殖生境中水和底泥元素的分析发现,不同产地的养殖生境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广东地区的水质和底泥元素最适合中华绒螯蟹的生长和繁殖。

在中华绒螯蟹养殖过程中,应当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和资源条件,制定科学合理的养殖方案,以提高养殖效益和产品质量。

四、结论水和底泥元素分析是中华绒螯蟹养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科学合理的分析和管理措施,可以提高养殖效益,并保护好环境资源,为中华绒螯蟹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中华绒螯蟹扣蟹池塘生态养殖技术

中华绒螯蟹扣蟹池塘生态养殖技术

4 . 2 . 1 注 水与换水 。每 周加注新水 1 次, 每次 1 0 c m;7 月
份后保持 水深 1 . 2 m 左 右 ,7 ~1 0 d换 1 次水 , 每 次换 水水 深为 2 0 ~5 0 c m。
用 4目 的 聚 乙烯 网 片 将 池 塘 四 周 围 起 , 网高 1 ~1 . 1 m。
1 池塘 条件 要 求 水 源 充足 、面 积 6 0 0 ~2 0 0 0 m: 、池 坡 比 1: 3 、长
k g,1 0 d后即可放 苗 。 3 放苗时注意事项 大 眼幼体 出池 时盐度差不超 过 2 %,下塘 时气 温与水温 的温差 不超 过 5 ℃ , 要先 “ 试水”适温 , 将蟹苗箱放置池塘 埂上 , 淋撒 池塘 水 ,1 ai r n后把 苗箱 沉入水 中, 让 大眼幼体 自由游入水体 中。放养 时间以 5 月 中旬为宜 , 放养规格 为每
2 . 4 人 工蟹 巢设 置 人工 蟹巢 采 用 树 枝 或 竹 削 制 成 . 直 径 为3 0 ~5 0 c m 。在
池塘 岸边 水深 1 m 处 、每隔 2 1 1 " 1 投放 1 个 ,供扣 蟹隐藏和
栖息 。
病 害防治 以预 防为主 , 定期用生石 灰泼洒全池消毒 , 用 量为 2 0 k g / 6 6 7 m ,且 定期检查 ,发现病害要及 时治疗 ,
6 6 7 m 放养 1 4万 ~1 6万只 / k g的大 眼幼体 0 . 5 ~1 k g 。
4 日常 管 理 4 . 1 饵料投喂
Hale Waihona Puke 宽 比 3: l ;宜长方形 、东西 向,进排水方便 ,水深 达 0 . 8 ~
天然饵料为浮 萍、水花生 、 苦草 、 野杂鱼 、 螺、 蚌等 , 人

中华绒螯蟹育种群体遗传特征分析及性早熟相关SNP标记筛选的开题报告

中华绒螯蟹育种群体遗传特征分析及性早熟相关SNP标记筛选的开题报告

中华绒螯蟹育种群体遗传特征分析及性早熟相关SNP标记筛选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中华绒螯蟹是中国的一个经济性、生态性重要淡水蟹种,属于中国特产的优良品种之一。

但是,由于人类活动、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中华绒螯蟹数量不断下降,已经成为濒危物种。

因此,对中华绒螯蟹的保护、繁殖、育种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二、研究内容及目的本研究旨在对中华绒螯蟹进行群体遗传特征分析,筛选与性早熟相关的SNP标记,为中华绒螯蟹的育种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中华绒螯蟹不同产地的群体遗传特征分析,包括遗传多样性分析、遗传结构分析、遗传流动分析等。

2. 基于性早熟相关的鉴定指标,筛选中华绒螯蟹性早熟相关的SNP标记。

3. 对筛选出的SNP标记进行验证,确认其与性早熟的相关性,并对不同基因型个体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三、论文结构本文的结构如下:第一章绪论。

主要介绍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等。

第二章中华绒螯蟹群体遗传特征分析。

主要介绍中华绒螯蟹不同产地的群体遗传特征分析结果。

第三章筛选与性早熟相关的SNP标记。

主要介绍基于性早熟相关的鉴定指标,筛选出中华绒螯蟹性早熟相关的SNP标记。

第四章 SNP标记验证与个体差异比较分析。

主要介绍对筛选出的SNP标记进行验证,确认其与性早熟的相关性,并对不同基因型个体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第五章结论与展望。

主要对本研究的结论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中华绒螯蟹育种方面的研究方向。

四、论文预期成果本文的预期成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对中华绒螯蟹不同产地的群体遗传特征进行分析,了解不同地域间中华绒螯蟹的遗传差异,为育种提供科学依据。

2. 筛选出中华绒螯蟹性早熟相关的SNP标记,为中华绒螯蟹的育种提供新的途径。

3. 对筛选出的SNP标记进行验证,并对不同基因型个体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比较分析,为中华绒螯蟹育种提供更为精准的方法。

4. 提出未来中华绒螯蟹育种方向的建议,为中华绒螯蟹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不同产地中华绒螯蟹养殖生境中水和底泥元素分析

不同产地中华绒螯蟹养殖生境中水和底泥元素分析

不同产地中华绒螯蟹养殖生境中水和底泥元素分析【摘要】本文通过对不同产地中华绒螯蟹养殖生境中水和底泥元素的分析,揭示了产地选择对水和底泥元素的影响,水中元素和底泥元素的分析结果,以及不同产地水和底泥元素对螯蟹生长的影响。

研究发现,水和底泥元素对螯蟹的生长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同产地的水和底泥元素会直接影响螯蟹的健康和生长环境。

本文还对水和底泥元素之间的关联性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

结论部分指出了水和底泥元素对螯蟹养殖的重要性,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展望,为中华绒螯蟹养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中华绒螯蟹、养殖生境、水、底泥、元素分析、产地选择、生长影响、关联性分析、重要性、研究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产地中华绒螯蟹养殖是我国沿海地区重要的水产养殖业之一。

但是在不同产地进行养殖时,水质和底泥的元素组成会有所差异,这对螯蟹的生长和发育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有必要对不同产地的水和底泥元素进行分析,探讨它们之间的关联性,以便更好地指导养殖实践。

目前关于产地中华绒螯蟹养殖生境中水和底泥元素的研究还比较有限。

大多数研究集中在生长环境对螯蟹生长性能和品质的影响上,较少涉及水和底泥元素对螯蟹生长的具体作用。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不同产地水和底泥元素的分析,探讨其对中华绒螯蟹养殖的影响,为提高螯蟹养殖效益提供科学依据。

本研究还将分析水和底泥元素之间的关联性,从整体上了解这两者对螯蟹生长的综合作用机制。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不同产地中华绒螯蟹养殖生境中水和底泥元素的分布特征,分析不同产地水和底泥元素对螯蟹生长的影响,并研究水和底泥元素之间的关联性,从而为提高中华绒螯蟹养殖生产效益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通过对不同产地水域和底泥中元素的详细分析,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不同产地养殖环境的特点,为选择合适的养殖场地提供参考依据。

还可以通过研究水和底泥元素对螯蟹生长的影响,探讨如何合理调控养殖环境中的元素含量,以促进螯蟹的生长发育,提高养殖效益。

苇塘养殖中华绒螯蟹成蟹试验

苇塘养殖中华绒螯蟹成蟹试验

第42卷㊀第5期2023年10月黑龙江水产Northern Chinese FisheriesVol.42No.5October 2023文章编号:1674-2419(2023)05-0336-03基金项目:吉林省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经费项目(JSCYJK202202)㊂作者简介:李刚(1971-),男,吉林省水产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㊂主要从事水产养殖技术研究工作㊂E -mail:lg7111@㊂苇塘养殖中华绒螯蟹成蟹试验李㊀刚1,尹文金1,陈伟强1,李天爽1,葛㊀俊2,别佃栋3(1.吉林省水产科学研究院,吉林长春130033;2.镇赉县汇聚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吉林镇赉137300;3.白城市月亮泡水库管理局,吉林大安131307)摘㊀㊀要:利用吉林省镇赉县莫莫格镇苇塘资源,开展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 )成蟹生态养殖试验㊂扣蟹选用在本地自行培育的嫩江1号扣蟹,选择3种不同的规格,分别为5.88g /只㊁6.67g /只㊁8.33g /只㊂每种规格扣蟹均按照320只/亩投放,分别投放于3口面积分别为12.11亩㊁18.8亩㊁38.8亩的苇塘,试验塘面积共69.8亩㊂在苇塘开挖环沟,移植水草,投放螺类,投喂玉米㊁杂鱼㊁配合饲料等,定期测定体重增长情况㊂整个养殖试验为期134d,河蟹成蟹平均亩产18.46kg,平均规格103g,成活率56%,平均亩盈利381元㊂关键词:苇塘;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 );扣蟹;成蟹;养殖中图分类号:S964.2文献标志码:A㊀㊀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 ),俗称河蟹,是近年来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且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的名优水产品㊂以吉林省西部白城地区为例,有着发展河蟹养殖生产的有利条件㊂随着河湖连通工程的实施,水资源有了充分保证㊂原有闲置的苇塘资源可有效利用㊂经调查,吉林省河蟹产业起步较辽宁省㊁黑龙江省稍晚一些㊂发展规模和其他两省也存在一定差距,尤其辽宁盘锦地区,20世纪90年代人工繁殖取得了突破后,具备苗种规模化生产的能力[1],近年黑龙江省有代表性的杜尔伯特㊁肇源㊁泰来等西部地区,苇塘养蟹业也取得了较好的发展[2]㊂目前,辽宁省盘锦地区半精养模式产量在30kg /亩以上[1],黑龙江省亩产在2.58kg /亩~3.5kg /亩[3]㊂吉林省镇赉县地处松嫩平原,位于在吉林省㊁黑龙江省㊁内蒙古自治区交界,与黑龙江省接壤地区的苇塘资源十分相似,亩产均具备提升5kg /亩~8kg /亩的生产潜力㊂该试验通过在苇塘挖环沟㊁投螺㊁移植水草等措施营造新的生态环境,采用投饲的模式养殖成蟹,探讨苇塘养殖河蟹的可行性,供广大养殖者参考㊂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池塘及准备试验地点位于吉林省镇赉县莫莫格镇,选择3口苇塘进行养殖试验,面积共69.8亩,所选择苇塘芦苇覆盖率约30%~40%㊂蟹池环境较安静,平均池深1.5m㊂池塘进水前存有少量水㊂注水前进行池塘改造,对蟹塘周边开挖环沟,沟深40cm㊁宽度约4m,以应对夏季高温天气㊂环沟挖好后要进行5d ~10d 的晾晒㊂三口池塘编号分别为1号池㊁2号池㊁3号池,面积分别为12.11亩㊁18.8亩㊁38.8亩㊂1.2注水水源系嫩江水,水质优良,pH 值7.5~8.5,呈弱碱性水质,适合发展河蟹养殖㊂蟹塘进㊁排水口呈对角排列,利于水体交换㊂管口用细网纱制成袖状网笼包裹,防止野杂鱼进入和蟹种逃跑㊂初期水位㊃633㊃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第42卷㊀第5期2023年10月黑龙江水产Northern Chinese Fisheries研究报告The research report平均保持80cm,高温季节持续注水,使水位平均达120cm㊂1.3扣蟹投放2022年4月30日,放养蟹种㊂放养蟹种为嫩江1号扣蟹,系镇赉当地培育的扣蟹,并在当地越冬,规格120只/kg~170只/kg㊂扣蟹放养密度为320只/亩,投放规格经筛选,1号池扣蟹规格为170只/kg㊁5.88g/只,2号池扣蟹规格为150只/kg㊁6.67g/只, 3号池扣蟹规格为120只/kg㊁8.33g/只㊂1.4水草移植与栽种蟹塘的中心区域有芦苇分布,为河蟹栖息㊁脱壳提供了优良的隐蔽场所㊂在蟹池明水区域,移植栽种轮叶黑藻㊁狐尾藻,为河蟹提供天然生物饵料㊂1.5防逃设施防逃墙材料选择河蟹专用塑料薄膜(幅宽70cm 左右),上端卷入一根细铁丝并用专用订书器订上作为防逃墙上纲,防逃墙高度50cm~55cm,下端向池内方向折成U型埋入地下15cm~20cm㊂每隔1m~1.5m固定一根长约70cm的竹竿,插入地下15cm左右㊂上纲拉紧一并绑在竹竿上㊂拐角处呈弧形且无褶皱,以防止河蟹拐角处聚堆而爬出㊂1.6饲料投喂动物性饲料主要投喂鲫鱼㊁葛氏芦塘鳢㊁螺类㊁冰鲜海鱼㊂植物性饲料主要投喂玉米㊂另外,还投喂河蟹专用配合饲料㊂每天16:00时投喂1次,定点㊁定量投喂㊂整个饲养期投喂饲料3960kg,其中:投喂鲫鱼㊁葛氏芦塘鳢500kg,野生螺类200kg,冰鲜海鱼1000kg,玉米1500kg,配合饲料760kg㊂1.7日常管理每天巡视池塘,关注水体变化,注意观察蜕壳的动态㊂测定水温,做好记录㊂加强水质管理,夏季高温季节,加注新水,保持水质清新,保持水体透明度35cm~50cm㊂河蟹生长过程中要不断地蜕壳,为河蟹蜕壳保持一个安静的环境㊂2结果2022年9月20日,河蟹成蟹出池,三口苇塘收获成蟹1278kg,平均亩产18.46kg,平均规格103g,成活率达56%㊂成蟹平均售价50元/kg,总收入6.39万元,总投入3.73万元(包括饲料㊁水草㊁人工㊁网具等),总盈利2.66万元,平均亩利润达381元㊂不同规格扣蟹生长性能见表1㊂表1㊀不同规格对扣蟹生长性能项目1号池2号池3号池初重/g 5.88 6.678.33末重/g105102111终末体长/cm 5.87 6.07 6.10增重率/WGR%16.8514.2912.32特定生长率/SGR%0.93420.88390.9113成活率/%58.255.454.4 3讨论与分析3.1蟹种质量蟹种(扣蟹)质量直接影响到苇塘养殖河蟹的效果,是养蟹成败的关键,该试验扣蟹采取本地培育,减少了扣蟹运距,适应环境快,显著提高了成活率㊂因此,建议本地培育扣蟹㊂近些年,黑龙江㊁吉林等省份扣蟹本地培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特别是稻田培育扣蟹模式,黑龙江省亩产达到30kg~ 60kg[4]㊂该试验表明扣蟹规格对于最终成蟹养成规格的影响不大,但对成活率可能有影响,规格较整齐,利于蜕壳的同步化,避免互相残食㊂外购蟹种要把好质量关,选择扣蟹体表无污染物附着,颜色呈青灰色,新鲜光亮为佳,鳃丝干净,足尖完好,无磨爪[5]㊂3.2饲养管理河蟹饲料来源宜多样化,该试验没有采用单一饲料品种,将动植物饲料搭配投喂㊂5月中旬至6月份,将鲜鱼(冰鲜鱼)粉碎加半膨化玉米搅拌投喂;7月份至8月中旬投喂配合饲料和玉米(经浸泡);8月下旬以后,投喂煮熟的玉米育肥㊂动植物饲料搭配投喂,养殖效果好,可降低饲料成本㊂另外,在中秋节前集中育肥非常重要,可显著提高成蟹品质㊂将苇塘的成蟹捕捞暂养于育肥池中集中育肥,加大投喂力度,可起到快速育肥的目的,并且效果良好㊂3.3水质调控完善的引水渠系㊁良好的水质为发展河蟹生态㊃733㊃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第42卷㊀第5期2023年10月黑龙江水产Northern Chinese Fisheries研究报告The research report养殖提供了自然条件㊂移植水草是生态养殖必备条件,有助于水质改良,也是河蟹健康养殖重要技术措施[6]㊂该试验栽种的轮叶黑藻㊁狐尾藻为地产水草,适应本地水体环境,成活率较高,今后可考虑引进伊乐藻进行种植㊂3.4发展苇塘养殖蟹的可行性吉林省西部地区大部分苇塘㊁泡塘盐碱度普遍高,且利用率不高㊂通过在水中放养河蟹,移植水生植物㊁投放螺蚌等底栖动物,构建新的生态系统㊂人工投喂的少量饲料被利用后,代谢所排出的氮㊁磷等营养盐类通过水生植物的吸收,又作为饵料生物传递给河蟹,可获得优质水产品,满足了人们对健康水产品的需求㊂苇塘养殖河蟹具有投资少,回收期短,当年投蟹种,当年收获,养殖成本低,见效快,经济效益较高㊂发展苇塘养殖河蟹,对发挥地方资源优势并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可起到积极的作用㊂参考文献:[1]唐士桥,张书臣,闫有利,等.北方苇田养殖大规格河蟹[J].水产养殖,2011,32(9):4-5.[2]刘长军,马春瑜,何登伟.东北地区苇塘河蟹成蟹养殖技术要点[J].黑龙江水产,2021,40(6):42-44. [3]梁辉.杜尔伯特县河蟹产业发展的现状及策略[J].黑龙江水产,2018(6):12-17.[4]孔令杰,张旭彬,巩丽娟,等.黑龙江省稻蟹共作模式推广应用现状及发展对策[J].黑龙江水产,2021,40(5):7-10. [5]郑万明.高寒地区池塘养蟹技术要点[J].黑龙江水产, 2017(2):16-18.[6]张志勇.黑龙江省河蟹常规养殖技术[J].黑龙江水产, 2021,40(1):42-44.Experiments on culturing adult Eriocheir sinensis in reed pondsLI Gang1,YIN Wenjin1,CHEN Weiqiang1,LI Tianshuang1,GE Jun2,BIE Diandong3 (1.Jilin Academy of Aquatic Sciences,Changchun130033,Jilin China;2.Zhenlai County Convergence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mpany Limited,Zhenlai137300,Jilin China;3.Baicheng City Yueliangpao Reservoir Administration,Daan 131307,Jilin China)Abstract:An ecological culture experiment of adult Eriocheir sinensis was carried out using the resources of reed ponds in Momoge Town,Zhenlai County,Jilin Province.Three different sizes of Juvenile crab,5.88g/crab, 6.67g/crab and8.33g/crab,were selected from the locally bred Nenjiang No.1Juvenile crab.Each type of speci-fication was placed in accordance with320crabs/mu,respectively,in three reed ponds with areas of12.11mu, 18.8mu,and38.8mu,with a total test pond area of69.8mu.Ring ditches were dug in the reed ponds,water plants were transplanted,snails were put in,corn,miscellaneous fish and compound feeds were fed,and weight growth was measured regularly.The whole aquaculture experiment lasted for134d.The average yield of adult Eri-ocheir sinensis was18.46kg per mu,with an average size of103g,a survival rate of56%,and an average profit of RMB381per mu.Keywords:reed pond;Eriocheir sinensis;Juvenile crab;adult crab;culture㊃833㊃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