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营养护理指南肠内营养

合集下载

肠内营养的耐受性评估与护理指南

肠内营养的耐受性评估与护理指南

肠内营养的耐受性评估与护理指南肠内营养是临床治疗中重要的营养支持方式,为确保其安全、有效实施,需对患者的耐受性进行严格评估,并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

本指南旨在为医护人员提供肠内营养耐受性评估与护理的详细参考。

一、肠内营养耐受性评估1. 患者准备:在开始肠内营养前,确保患者胃肠道功能正常,无明显腹泻、呕吐、腹胀等症状。

若存在胃肠道功能异常,需先进行相应治疗,待症状缓解后再考虑进行肠内营养。

2. 营养制剂选择:根据患者病情、营养需求及胃肠道功能,选择合适的肠内营养制剂。

一般先选用渗透压较低、浓度较稀的制剂,逐步过渡到渗透压较高、浓度较浓的制剂。

3. 耐受性评估指标:- 胃肠道症状:观察患者在肠内营养过程中是否出现腹泻、呕吐、腹胀、腹痛等症状。

- 营养状况:定期监测患者体重、血清蛋白、氮平衡等指标,评估营养状况。

- 胃肠道功能:观察患者胃肠道功能是否正常,如胃肠道蠕动、胃排空时间等。

4. 评估时机:开始肠内营养后,每2-3天进行一次耐受性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营养制剂的类型、剂量和输注速度。

二、肠内营养护理指南1. 营养液输注:- 输注途径:优先选择经鼻胃管输注,若患者耐受性良好,可考虑经鼻空肠管或胃造瘘管输注。

- 输注速度:从每小时20ml开始,逐渐增加至每小时50-100ml。

注意观察患者耐受情况,如有需要可适当调整输注速度。

- 输注温度:确保营养液温度在37-40℃之间,避免过冷或过热引起患者不适。

2. 胃肠道护理:- 保持胃肠道通畅:定期观察胃肠道功能,如胃肠道蠕动、胃排空时间等。

如有必要,可使用胃肠道促动力药物。

- 观察胃肠道症状:密切关注患者是否出现腹泻、呕吐、腹胀、腹痛等症状,并及时处理。

- 保持胃肠道清洁:定期进行胃肠道清洗,预防肠道感染。

3.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预防腹泻:选用合适的营养制剂,注意输注过程中的温度和速度,避免过度喂养。

- 预防呕吐:适当调整营养液的浓度和输注速度,避免过快输注。

最新版肠内营养护理操作指南

最新版肠内营养护理操作指南

最新版肠内营养护理操作指南肠内营养是临床治疗中重要的营养支持方式,为了确保肠内营养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护理人员需遵循专业的操作指南。

本指南根据最新的临床实践和研究,提供了详尽的肠内营养护理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肠内营养概述1.1 定义肠内营养是指通过胃肠道提供营养素的治疗方法,以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促进康复。

1.2 适应症- 严重营养不良的患者- 胃肠道功能基本正常的患者- 需要长期营养支持的患者1.3 禁忌症- 严重胃肠道功能障碍的患者- 严重水电解质失衡的患者- 严重感染或全身性感染的患者二、肠内营养准备2.1 营养评估- 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包括体重、身高、体质指数(BMI)、蛋白质代谢指标等。

- 评估患者的胃肠道功能,包括胃肠道吸收能力、肠道菌群状况等。

2.2 营养配方- 根据患者的营养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肠内营养配方。

- 确保营养配方中各种营养素的含量符合患者的生理需求。

2.3 营养输注设备- 选择合适的营养输注设备,如鼻饲管、胃管、空肠管等。

- 确保营养输注设备的质量和安全性。

三、肠内营养操作步骤3.1 营养输注前准备- 洗手,戴口罩,准备操作环境。

- 检查营养液的质量和完整性。

- 准备必要的医疗设备和用品,如注射器、针头、导管等。

3.2 营养输注- 将营养液倒入输液袋中,确保营养液的温度适宜(通常为37°C)。

- 使用注射器或输液泵将营养液输注到患者的胃肠道中。

- 输注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出现不良反应立即停止输注。

3.3 营养输注后处理- 输注结束后,清洁并消毒营养输注设备。

- 记录营养输注的时间、剂量和患者的情况。

四、肠内营养护理注意事项-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避免感染。

- 定期检查患者的胃肠道功能,如胃肠道吸收能力、肠道菌群状况等。

- 监测患者的营养状况,及时调整营养配方。

- 观察患者对肠内营养的耐受情况,如出现不良反应立即停止输注,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 定期进行营养教育,提高患者对肠内营养的认识和依从性。

肠内营养护理指南最新版

肠内营养护理指南最新版

肠内营养护理指南最新版前言随着医学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的日益重视,肠内营养护理在医疗领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肠内营养护理通过提供适当的营养物质,为患者提供有效的营养支持,促进病情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为了提供最新、最全面的肠内营养护理指南,本文将详细介绍肠内营养护理的基本原则、应用范围以及实施步骤。

一、肠内营养护理的基本原则肠内营养护理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保持消化道功能保持消化道功能是肠内营养护理的首要原则。

鼓励患者尽可能地保持正常的饮食摄入,减少外源性营养的依赖。

如果患者无法正常摄入食物,可以考虑给予肠内营养支持。

2. 个体化营养方案根据患者的特殊需要和病情情况,制定个体化的营养方案是肠内营养护理的重要原则。

根据患者的营养状态、疾病类型和治疗目标,确定合适的营养配方和摄入量。

3. 系统监测和评估对于接受肠内营养护理的患者,定期进行营养评估和监测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血液检查、体重监测、营养摄入记录等手段,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并及时调整营养方案。

4. 配合其他治疗手段肠内营养护理通常需要与其他治疗手段相结合,以达到最佳疗效。

例如,在接受放疗或化疗的患者中,肠内营养护理可以帮助减轻治疗副作用,并提高治疗效果。

二、肠内营养护理的应用范围肠内营养护理适用于多种疾病和情况,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消化系统疾病:如肠梗阻、炎症性肠病等。

2. 营养不良:如体重下降、脱水、营养不良症状明显等。

3. 高龄或卧床不起患者:由于患者长时间卧床不起,导致摄入不足、吸收不良等问题。

4. 手术前后:手术前饮食准备和手术后恢复期的营养补充。

5. 慢性疾病:如癌症、慢性肾脏疾病等。

三、肠内营养护理的实施步骤实施肠内营养护理需要遵循以下步骤:1. 营养评估: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营养评估,包括身体状况、疾病情况、饮食惯等。

2. 制定个体化方案:根据患者的营养评估结果,制定个体化的营养方案,包括营养配方选择和摄入量确定。

临床营养护理指南肠内营养

临床营养护理指南肠内营养

实施肠内营养
按照计划,通过口服或管饲的 方式给予患者肠内营养。
监测与调整
在实施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 的反应和营养状况,及时调整
方案。
肠内营养的输注方式
口服
对于具有一定摄食能力的 患者,可选择口服肠内营 养制剂。
管饲
对于无法自行摄食或摄食 不足的患者,可通过鼻胃 管、鼻空肠管或胃空肠造 瘘管进行管饲。
创新配方与技术
通过创新配方和技术,提高肠内营养产品的营养价值和生物 利用率,减少副作用和并发症的风险。例如,利用纳米技术 、微囊化技术等手段,提高营养素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
个体化肠内营养方案的应用
个体化营养评估
未来在临床实践中,将更加注重个体化的营养评估,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 性化的肠内营养方案。这需要发展更为精准和快速的营养评估方法和技术。
临床营养护理指南肠内营养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 肠内营养概述 • 肠内营养的分类与选择 • 肠内营养的护理与实施 • 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 • 肠内营养的未来发展与展望
01 肠内营养概述
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肠内营养是指通过口服或管饲途径, 经胃肠道提供代谢需要的营养物质及 其他各种营养素的营养支持方式。
肠内营养的优点与局限性
优点
符合人体生理状态,有利于维持肠道结构和功能完整性,促进肠道蠕动和排便 ,有助于恢复肠道免疫功能。同时,肠内营养相对经济、方便,易于管理。
局限性
对于严重消化道功能障碍的患者,如肠梗阻、肠穿孔等,肠内营养可能不适用 。此外,肠内营养可能导致腹胀、腹泻等胃肠道不适症状,需要个体化调整。
智能化营养管理
借助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实现肠内营养方案的智能化管理。通过对患者数据 的实时监测和分析,及时调整营养供给,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质量。

中国成人患者肠外肠内营养临床应用指南(2023版)

中国成人患者肠外肠内营养临床应用指南(2023版)
成人患者营养筛查的方法
• 推荐意见3:重症患者的营养筛查可使用NRS 2002和(
或)重症患者营养评估工具NUTRIC评分(证据C,弱推 荐,98.2%)。
工图作形制重绘点 完成情况 工作不足 明年计划
营养不良的诊断
• 推荐意见4:对于存在营养风险或营养不良风险的患者应
行营养不良的诊断;全球营养领导层倡议的 GLIM 适合 于中国患者,可用于诊断营养不良和区分重度营养不良 (证据B,强推荐,99.6%)。
含膳食纤维的肠内营养(EN)配方适应证
• 推荐意见23:对于一般患者,推荐常规使用含膳食纤维
的EN配方(证据C,强推荐,98.2%)。
工图作形制重绘点 完成情况 工作不足 明年计划
短肽型肠内营养(EN)配方的适应证 • 推荐意见24:对于消化吸收功能不全的炎症性肠病患者
,初始可考虑短肽型EN配方;合并严重吸收不良或对膳 食纤维反应不敏感的腹泻患者,可考虑使用短肽型EN配 方;重症胰腺炎、短肠综合征及放射性肠炎等患者,使 用短肽型EN配方亦可获益(证据B,强推荐,98.9%) 。
道有功能且能安全使用的患者,应首选EN;根据疾病和 代谢特点制定合理的EN计划,以调理营养代谢,维护脏 器功能,改善临床结局(证据A,强推荐,99.3%)。
工图作形制重绘点 完成情况 工作不足 明年计划
成人患者肠内营养(EN)适应症
• 推荐意见15:能经口进食的患者,首选 口 服 营 养 补 充
( ONS ) ;无法经口进食或饮食联合ONS无法达到60% 能量目标者,可选择管饲EN(证据A,强推荐,98.9% )。
工图作形制重绘点 完成情况 工作不足 明年计划
含免疫营养的肠内营养(EN)配方
• 推荐意见22:对于接受大手术的营养不良患者(包括肿

ICU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ICU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ICU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观察及护理ICU患者是指重症监护病房中的患者,他们通常面临着严重的疾病和生命威胁。

在ICU 中,营养不良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对于需要长时间卧床的患者,营养不良的风险更大。

ICU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观察和护理非常重要。

本文将就这一话题展开讨论。

一、ICU患者肠内营养的重要性在ICU中,患者往往处于重症状态,代谢率增高,身体对营养的需求也随之增加。

而且,许多患者可能由于疾病本身或治疗的原因出现消化吸收功能障碍,导致肠道吸收营养的能力受损。

这就需要通过肠内途径提供充足的营养支持,保证患者能够获得足够的营养和能量来维持生命和康复。

二、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观察1. 体重变化:ICU患者由于疾病和治疗的原因,体重常常会发生剧烈的波动。

护理人员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体重变化情况,及时调整营养支持方案。

2. 大便情况:肠内营养的吸收情况可以通过观察患者的大便情况来判断。

正常的排便情况表明肠道功能正常,有利于肠内营养的吸收。

3. 营养指标:包括血清蛋白、白蛋白、转铁蛋白等指标的监测,可以帮助判断患者的营养状态,及时调整营养支持方案。

三、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1. 建立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观念:护理人员需要认识到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重要性,主动和医生进行沟通,配合医生及时制定营养支持方案。

2. 定期评估患者的营养状态:护理人员需要定期评估患者的营养状态,包括体重、大便情况、营养指标等,及时调整营养支持方案。

3. 护理要点:患者在接受肠内营养支持时,需要注意保持肠道通畅,避免便秘的发生。

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肠内营养的耐受情况,注意观察有无消化不良、腹胀等情况。

四、结语ICU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观察和护理是重要的一环,它关乎患者的康复和生存。

护理人员需要充分认识到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重要性,主动参与营养方案的制定和调整,在日常工作中密切关注患者的营养状态,及时调整营养支持方案,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肠内营养的耐受性评估与护理指南

肠内营养的耐受性评估与护理指南

肠内营养的耐受性评估与护理指南简介本文档旨在提供肠内营养的耐受性评估与护理指南,帮助医护人员在实施肠内营养治疗时做出合理的决策,提高治疗效果。

肠内营养的定义和作用肠内营养是通过肠道给予患者营养支持的一种方法,通过口服或肠内饲管的方式提供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肠内营养的主要作用是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维持机体代谢平衡,促进康复和治疗。

肠内营养的耐受性评估在实施肠内营养治疗之前,需要对患者的耐受性进行评估,以确保治疗的安全和有效。

以下是常用的肠内营养耐受性评估指标:1. 肠道功能评估:评估患者的肠道功能是否正常,包括排便频率、大便性状、肠蠕动等指标。

2. 肠道通透性评估:通过检测肠道通透性指标,如肠道黏膜渗透性和肠道屏障功能,评估肠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情况。

3. 肠道免疫评估:评估肠道免疫功能是否正常,包括炎症指标、免疫细胞数量等。

4. 肠道菌群评估:评估肠道菌群组成和平衡情况,判断肠道微生态环境是否适合肠内营养治疗。

肠内营养的护理指南在实施肠内营养治疗时,需要注意以下护理指南,以确保治疗的安全和有效:1. 营养计划制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营养计划,包括营养成分比例、用量和给予方式等。

2. 肠内饲管护理:正确选择和插入肠内饲管,保持饲管通畅,避免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

3. 营养监测与调整:定期监测患者的营养状态和生化指标,根据监测结果进行营养计划的调整,以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

4.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及时发现和处理肠内营养治疗的并发症,如感染、腹胀、腹泻等,保证治疗的安全性和效果。

结论肠内营养的耐受性评估与护理是肠内营养治疗的重要环节,合理评估患者的耐受性,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体化的护理指南,可以提高肠内营养治疗的效果,促进患者的康复和治疗。

在实践中,医护人员应遵循简单策略,避免法律复杂性,并在独立决策的基础上进行操作,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肠内营养护理指南最新版

肠内营养护理指南最新版

肠内营养护理指南最新版
简介
本文档旨在提供最新版的肠内营养护理指南,帮助医护人员在
护理过程中提供全面且专业的肠内营养护理服务。

指南内容
1. 肠内营养的概念和重要性
- 解释肠内营养的定义,包括各种情况下的使用场景和优势。

- 强调肠内营养在提供全面营养支持方面的重要性。

2. 适应症和禁忌症
- 列出肠内营养的适应症,包括肠功能衰竭、消化系统疾病等。

- 介绍肠内营养的禁忌症,提醒医护人员在使用时需要注意的
情况。

3. 肠内营养方案
- 提供根据患者情况制定肠内营养方案的指导原则。

- 建议包括肠内营养的组成、配方选择和个体化调整等方面。

4. 肠内营养的实施与监测
- 介绍肠内营养的实施步骤,包括管道选择、插管技术等。

- 提供监测肠内营养效果的方法和指标,帮助医护人员及时调整方案。

5. 肠内营养的并发症与处理
- 罗列常见的肠内营养并发症,如感染、呼吸困难等。

- 提供针对不同并发症的处理方法和预防措施。

结论
本指南为医护人员提供最新的肠内营养护理指南,旨在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康复效果。

在实施肠内营养护理时,请严格按照本指南的内容进行操作,避免出现意外情况。

请注意:本文档仅为指南性质,具体护理措施仍需要根据患者状况和医生建议进行调整。

---
*注意:本回答仅供参考,具体内容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编写。

*。

最新版肠内营养护理指南

最新版肠内营养护理指南

最新版肠内营养护理指南
简介
本文档旨在提供最新的肠内营养护理指南,以帮助医务人员在临床实践中正确应用肠内营养。

以下是一些关键要点和指导原则。

肠内营养的定义
肠内营养是指通过肠道进食或使用肠内营养管道提供营养支持的方法。

它适用于无法通过口饮食充分获得营养的患者,如肠道功能障碍、吸收不良等。

指南原则
1. 患者评估:在开始肠内营养前,应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病因、肠道功能、营养需求等方面的调查。

2. 营养计划制定:根据患者的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肠内营养计划,包括能量、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的摄入量。

3. 营养管道选择:选择合适的肠内营养管道,包括胃管、空肠管或结肠管,根据患者的消化功能和营养需求来决定。

4. 营养管道插管:插管应由经验丰富的医务人员进行,遵循严格的无菌操作规范,以减少感染风险。

5. 肠内营养配方:选择适合患者的肠内营养配方,包括标准配
方和特殊配方,根据患者的营养需求和肠道功能来选择。

6. 营养监测:在肠内营养期间,定期监测患者的营养状态和肠
道功能,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优化。

注意事项
1. 肠内营养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建议患者自行实施。

2. 肠内营养过程中可能出现并发症,如肠梗阻、腹胀、腹泻等,需密切监测并及时处理。

3. 肠内营养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需要注意,应避免不必要的
药物使用。

结论
肠内营养是一种有效的营养支持方法,适用于无法口服或经静
脉途径获得足够营养的患者。

遵循最新的肠内营养护理指南,能够
提高患者的营养状态和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最新版肠内营养护理操作指南

最新版肠内营养护理操作指南

最新版肠内营养护理操作指南简介本文档旨在提供最新版肠内营养护理操作指南,以帮助医护人员正确实施肠内营养护理,提高患者的营养状况和康复速度。

目标- 确保医护人员独立做出决策,避免依赖用户协助。

- 根据自身优势制定简单的策略,避免法律复杂性。

- 不引用无法确认的内容。

操作指南1. 患者评估在实施肠内营养护理前,进行全面的患者评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患者的营养需求和目标。

- 患者的肠道功能和消化能力。

- 患者的病情和病史。

- 患者的营养摄入情况和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

2. 营养方案制定根据患者评估结果,制定适合患者的肠内营养方案,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营养成分的选择和配比。

- 营养输注的速度和时间。

- 营养输注的方式和途径。

- 营养方案的监测和调整方法。

3. 操作流程按照以下流程进行肠内营养护理操作:1. 准备肠内营养液和相关器材。

2. 检查器材的完整性和清洁度。

3. 患者和医护人员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包括患者的体位和皮肤清洁。

4. 根据医嘱和营养方案,选择适当的肠内营养输注方式(如胃管或肠造瘘管)。

5. 将肠内营养液通过选定的途径输注至患者体内。

6. 监测患者的反应和营养输注情况,及时调整营养方案。

4. 风险管理在进行肠内营养护理时,应重视以下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 患者可能出现肠道反应或并发症,如腹泻、肠梗阻等,应密切观察并及时处理。

- 营养液输注过快或过多可能导致液体负荷过大或肠道负担过重,应根据患者情况调整输注速度和量。

- 营养液和器材的选择要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确保安全和有效性。

5. 监测和评估在肠内营养护理过程中,应进行定期的监测和评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患者的体重和营养指标。

- 营养输注的效果和耐受性。

- 患者的症状和副作用。

- 营养方案的调整和优化。

总结本文档提供了最新版肠内营养护理操作指南,旨在帮助医护人员独立做出决策,简化策略,避免法律复杂性,并提供了患者评估、营养方案制定、操作流程、风险管理和监测评估等方面的指导。

临床营养护理指南——肠内营养

临床营养护理指南——肠内营养

目标量达标时机
促进肠内营养充足 性
NRS2002评分法
特殊疾病肠内营养护理 -----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规范
神经内科 APACHEⅡ≥10分的患者适合使用NRS2002进行营养风险筛查。 (A级)
洼田饮水试验≥三级或患者病情危重需要直接给予鼻胃管置入。(A级) 首次置入鼻胃管需要经X线确认后方可使用。(A级) 当管道每4h、中断营养支持或给予鼻饲口服药物前后,均用20--30m温水
D 肠内营养输注方式的选择及
营养器具的使用
E
肠内营养耐受性的护理评估
F
提高肠内营养耐受性优化喂养
G 肠内营养耐受性和充足性监测 H 特殊疾病肠内营养护理
I
肠内营养并发症预防护理
营养风险筛查与营养状态评估
营养风险筛查是对患者营养状态的初步了解, 而营养评估则是对机体营养状况的深入掌握。规 范的营养风险筛查、准确的营养状态评估,是制 定科学营养支持方案、合理选择营养制剂、保障 营养支持治疗效果的可靠前提。
经胃喂养不耐受或有高误吸风险的患者可使用幽门后喂养方式。 (B级)
对于血流动力学稳定且胃肠道有功能的患者,应该尽早(24~48h) 进行EN,对于有肠缺血等情况的患者,适当延迟EN开始时间。(C 级)
EN给予应循序渐进,逐渐提高输注速度和量,并使用专用营养泵输 注。(A级)
EN支持过程中,可使用加温器将营养液控制在恒定温度。(B级) 危重患者若无禁忌证,在EN过程中将其床头抬高30°~45°。(A
喂养不耐受发生在肠内营养使用的开始阶段,如果任其发 展而不进行有效干预则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据调查,内科患者 早期能耐受全肠道营养者不到50%。ICU危重患者超过60%不 耐受或胃肠动力紊乱,迫使肠内营养暂时中断。

最新版肠内营养护理指南

最新版肠内营养护理指南

最新版肠内营养护理指南1. 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最新版肠内营养护理指南,以帮助医务人员进行肠内营养护理的决策和实施。

肠内营养是一种通过口服或管道输送营养物质至肠道,以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的方法。

本指南将介绍肠内营养的适应症、禁忌症、选择合适的肠内营养制剂、实施方法和监测等方面的内容。

2. 肠内营养的适应症肠内营养适用于以下情况:- 消化道功能正常,但无法通过口饮食满足营养需求的患者- 术后或创伤患者,需要辅助营养支持- 慢性胃肠道疾病患者,如炎症性肠病等- 营养摄入不足的老年人或营养不良患者3. 肠内营养的禁忌症肠内营养不适用于以下情况:- 消化道功能严重障碍,如肠梗阻、肠瘘等- 严重胃肠道出血或穿孔- 严重胃肠道炎症或感染- 肠道功能衰竭- 不能维持较长时间的肠内营养4. 选择合适的肠内营养制剂选择合适的肠内营养制剂应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肠道功能状态、营养需求和制剂的特点。

常见的肠内营养制剂有:- 多肽肠内营养制剂:适用于需要高蛋白质摄入的患者- 多肽肠内营养制剂:适用于需要高脂肪摄入的患者- 多肽肠内营养制剂:适用于需要高碳水化合物摄入的患者5. 肠内营养的实施方法肠内营养的实施方法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疗团队的建议进行选择。

常见的实施方法有:- 口服肠内营养:适用于消化道功能正常,能够正常进食但不能满足营养需求的患者- 经鼻胃管肠内营养:适用于需要短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患者- 经鼻空肠管肠内营养:适用于需要长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患者6. 肠内营养的监测在实施肠内营养过程中,应定期监测患者的营养状况和肠内营养的效果。

监测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体重和身高的变化- 血液生化指标,如血红蛋白、白蛋白等- 营养摄入量和排泄情况- 肠内营养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7. 结论本文档提供了最新版肠内营养护理指南,包括肠内营养的适应症、禁忌症、选择合适的肠内营养制剂、实施方法和监测等内容。

医务人员在进行肠内营养护理时,应独立做出决策,遵循简单、无法律复杂性的策略,并在没有用户协助的情况下进行决策。

肠内营养指南PPT课件

肠内营养指南PPT课件
定期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包 括体重、血清白蛋白、血红蛋 白等指标,以了解营养摄入是
否充足。
保持清洁
保持喂养管路清洁,定期更换 ,防止感染。
观察反应
观察患者对肠内营养的反应, 如出现不耐受或不良反应,应 及时调整喂养方案。
记录出入量
准确记录患者每日的出入量, 以评估营养摄入是否平衡。
肠内营养的常见问题与处理
肠内营养制剂的种类
01
02
03
04
标准配方制剂
含有多种营养成分,适用于一 般患者。
疾病专用制剂
针对特定疾病或状况,如糖尿 病、肾病等,进行特殊配方设
计。
免疫增强型制剂
含有免疫活性成分,有助于提 高患者的免疫力。
膳食纤维型制剂
富含膳食纤维,有助于改善肠 道功能。
选择合适的肠内营养制剂
根据患者病情和营养需求选择
肠内营养指南ppt课 件
目录
CONTENTS
• 肠内营养简介 • 肠内营养的种类与选择 • 肠内营养的投喂方式 • 肠内营养的护理与注意事项 • 肠内营养的临床研究与展望 • 参考文献
01 肠内营养简介
肠内营养简介 肠内营养的定义
• 肠内营养是指通过胃肠道提供营养物质的一种营养支持方式。 它包括口服营养补充和管饲营养补充,其中管饲营养补充是通 过胃管、空肠造口或鼻肠管等管道将营养物质直接输送到胃肠 道内。
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应选择低糖、 高蛋白、高纤维的肠内营 养制剂,并注意控制摄入 量。
肾病患者
肾病患者应选择低磷、低 钾、低盐、低蛋白质的肠 内营养制剂,并根据肾功 能状况调整摄入量。
03 肠内营养的投喂方式
口服投喂
总结词
简单易行,适用于有部分消化道功能的患者。

医院临床肠内及肠外营养操作指南(完整版)

医院临床肠内及肠外营养操作指南(完整版)

XX医院临床肠内及肠外营养操作指南第一节肠内营养【肠内营养适应证及其优点】1.口服摄入不足,但胃肠道有消化吸收功能的病人,可以应用肠内营养支持。

2.要努力实施肠内营养支持,即使暂时不成功也要尽可能创造条件去反复尝试肠内营养,因为临床病人一旦耐受了肠内营养,将受益无穷。

3.营养物质经门静脉系统吸收输送至肝脏,有利于内脏(尤其是肝脏)的蛋白质合成及代谢调节。

4.长期持续应用全肠外营养会使小肠粘膜细胞和营养酶系的活性退化,而肠内营养可以改善和维持肠道粘膜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完整性,有防止肠道细菌易位的作用。

5.肠外营养导致内脏血流与心搏出量增加,使代谢营养物质消耗的能量增加。

6.在同样热卡与氮量的条件下,应用肠内营养的病人的体重增长、氮潴留均优于全肠外营养,而且人体组成的改善也较明显。

7.肠内营养较价廉,对技术和设备的要求较低,使用简单,易于临床管理。

【肠内营养配方的选择】1.可供临床选用的肠内营养配方很多,成分与营养价值差别很大,选择配方时主要考虑其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与脂肪的来源及比例,各配方的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也可能不同。

肠内营养制剂发展迅速,配方常有改变,因此要注意所用产品的具体配方。

2.根据病人的营养状态及代谢状况确定营养需要量,高代谢病人应选择高热卡配方,需要限制水分摄入的病人应选择浓度较高的配方(如能量密度为/m1),免疫功能异常的病人应选择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配方。

3.肠内营养支持提供的非蛋白热量一般取决于病人的静息能量消耗及其活动情况,一般对于无严重感染或烧伤的病人,提供30~35Kcal/的非蛋白热量较为理想,其中15%~40%的非蛋白热量可由脂肪乳剂提供,热氮比一般为100—150:1。

4.目前常用肠内营养制剂中糖含量一般均较高,容易导致病人体内脂肪堆积而蛋白质合成不足,体细胞群改善不明显。

可以考虑督促病人加强功能锻炼,同时添加蛋白质组件以弥补蛋白质的不足,减少糖的摄入。

或考虑使用以缓释淀粉为碳水化合物的肠内营养制剂以减少单位时间内的糖摄入。

临床营养护理指南

临床营养护理指南

肠内营养胃潴留的预防与护理
8.可以考虑通过留置幽门后喂养管进行喂养。 (C) 9.对重度颅脑创伤患者,宜选择经空肠实施 肠内营养。 (C) 10.经幽门后喂养的患者出现胃潴留时,可同 时经胃置管减压,继续肠内营养。 (B) 11.氧供不足情况下肠道喂养则可加重肠粘膜 缺血,血流动力学稳定,但乳酸>2mmol/L 时,应暂停EN。 (A)
肠内营养并发便秘的护理
一.背 景
现今临床工作中肠内营养制剂多为少渣、 少纤维、易消化吸收物质,如混合稀释的 水量不足则很容易导致便秘的发生。
肠内营养并发便秘的护理
二.推荐意见 1.推荐增加食物纤维,尤其是可溶性纤维 的摄入可以增加排便次数、排便量,从而 达到了改善便秘的效果。 (A) 2.术后病人或危重病人及早进行肠内营养, 可以缓解便秘。 (B) 3.推荐摄入充足的水分及保持一定的运动 量,保证肠道供血,促进肠蠕动,改善便 秘。 (C)
肠内营养预防腹泻的护理
一.背 景 腹泻是肠内营养最常见的并发症,饲,严 重者出现脱水、发热、电解质紊乱、肾衰 甚至死亡。 肠内营养的初期胃肠道容易 激惹,是腹泻的好发时间,而且禁食时间 越久,肠内粘膜萎缩增加,引起吸收不良, 导致腹泻。
肠内营养预防腹泻的护理
二.推荐意见 1.进行肠内营养时,遵循浓度由低到高、容量从 少到多、速度由慢到快的原则。 (A) 2.在配制、使用肠内营养的过程中,注意无菌操 作,做到现配现用。 (C) 3.推荐使用含纤维素的肠内营养剂以降低腹泻发 生。 (A) 4.推荐乳糖不耐受的病人,应给予无乳糖配方。 (A) 5.推荐使用含益生菌的肠内营养制剂。 (A) 6.尽量避免食物中含短链碳水化合物。 (B)
肠内营养管饲预防堵管的护理
5.对于高龄老年需长期采用鼻肠管鼻饲患者 采用米曲菌胰酶片220mg碾碎后加水10mL脉 冲式封管可显著降低导管堵管率。 (B) 6.一旦发现堵管,应及时用20ml注射器抽温 开水反复冲吸,有条件时可将胰酶溶于碳 酸氢钠后冲管。 (c) 7.妥善固定,定期更换喂养管可有效预防堵 管的发生。 (C)

最新发布的肠内营养护理标准

最新发布的肠内营养护理标准

最新发布的肠内营养护理标准一、前言肠内营养是指通过口腔或鼻饲管将营养物质直接输入到肠道内,以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

肠内营养护理是临床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患者的营养状况、促进康复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进一步规范肠内营养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我国最新发布了肠内营养护理标准。

二、肠内营养护理标准2.1 前期评估在开始肠内营养前,应进行全面的患者评估,包括:- 营养状况评估:通过体重、身高、体质指数(BMI)、实验室检查等方法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

- 胃肠道功能评估:了解患者是否存在胃肠道功能障碍,如胃肠道出血、腹泻、便秘等。

- 心理状况评估:了解患者及家属对肠内营养的认识和心理状况,提供相应的心理支持。

2.2 营养配方制定根据患者的营养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肠内营养配方,包括:- 能量:根据患者的身高、体重、年龄、活动量等计算每日所需能量。

- 蛋白质:根据患者的蛋白质需求,选择合适的蛋白质来源。

- 脂肪:提供必需脂肪酸,注意脂肪的消化吸收情况。

- 碳水化合物:选择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如葡萄糖、果糖等。

- 维生素和矿物质: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补充所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 水分:保证足够的水分摄入,注意观察患者的尿量和水分平衡状况。

2.3 营养液的配制与输注- 营养液的配制:按照营养配方,准确称量各种营养素,进行配制。

- 营养液的输注:选择合适的输注途径,如口服、鼻饲或胃造瘘等。

注意观察患者的耐受情况,调整输注速度和剂量。

- 输注设备的清洁和消毒:定期对输注设备进行清洁和消毒,防止感染。

2.4 监测与评估- 营养状况的监测:定期评估患者的体重、身高、BMI等指标,了解营养状况的改善情况。

- 胃肠道功能的监测:观察患者是否存在胃肠道不良反应,如腹泻、便秘等,及时处理。

- 实验室检查:定期进行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检查,了解患者的生理状况。

2.5 健康教育与家属支持- 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讲解肠内营养的重要性、方法、注意事项等,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肠内营养通路的种类
◆ 鼻胃管 ◆ 鼻空肠管 ◆ 经皮内镜下胃造口: ◆ 经皮内镜下空肠造口: ◆ 手术放置胃造口管 ◆ 手术放置空肠造口管
鼻胃管
◆ 烧伤患者、某些胃肠道疾病、短肠及接受 化放疗的患者
◆ 由全肠外营养过渡至肠外加肠内营养及肠 内营养过渡至自主口服进食
◆ 因神经或精神障碍所致的进食不足及口咽、 食道疾病而不能进食者
等以观察机体内环境。
肠内营养管饲如何预防堵管
◆ 使用肠内营养泵恒温下以稳定、匀速输入稳定 浓度的营养液。
◆ 逐渐增加输注液量,维持速度大于50 ◆ 尽量使用液体状药物,使用固体药物时要充分
研磨或溶解,注意配伍禁忌,分开注射。 ◆ 连续饲食时,至少每隔4h用30温水脉冲式冲管
一次,药物及饲管输入前后应以10-30温水冲 洗饲管,以减少堵管和药物腐蚀管壁的危险。
◆ 应用含纤维配方 ◆ 小剂量低浓度开始 ◆ 操作卫生、规范 ◆ 用等渗配方或稀释 ◆ 应用水解程度高的 ◆ 应用不含乳糖的 ◆ 应用低脂营养液 ◆ 延缓胃排空 ◆ 将营养液稍加热
与管饲喂养无关的腹胀、腹泻、肠 蠕动亢进的原因与预防处理
◆ 同时进行药物治疗,如 ◆ 停用可能引起腹泻的药 抗生素滥用引起的肠道 物
肠内营养并发症
◆ 胃肠道并发症 ◆ 代谢并发症 ◆ 感染并发症 ◆ 机械并发症 ◆ 精神心理并发症
胃肠道并发症
◆ 恶心 ◆ 呕吐 ◆ 腹痛 ◆ 腹泻 ◆ 腹胀 ◆ 便秘 ◆ 倾倒综合征
代谢并发症
◆ 脱水 ◆ 高血糖 ◆ 低血糖 ◆ 高血钾 ◆ 低血钾 ◆ 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缺乏 ◆ 肝功能异常
感染并发症
◆ 临床表现:生命体征、黄疸、水肿或脱水、胃 潴留、排便情况、腹部体征。
◆ 体重:可评价营养支持效果。 ◆ 摄入量及出入水量:每日能量、蛋白质及微营
养素的摄入情况,判断体液平衡状况 ◆ 输入管道:喂养管位置是否正确、是否阻塞、
有无污染。
实验室监测1
◆ 血常规:反映机体感染、贫血、细胞免疫等状 况,判断有无感染性并发症。总淋巴细胞常作 为营养评价指标之一。
组件膳
◆ 蛋白质组件 ◆ 脂肪组件 ◆ 糖类组件 ◆ 维生素组件 ◆ 矿物质组件 ◆ 特点:以弥补完全膳食对个体差异的不足
特殊膳
◆ 创伤用膳食 ◆ 肝功能障碍用膳食(肝性脑病的氨基酸选
择-支链氨基酸) ◆ 肺疾患用膳食:益菲佳(过量葡萄糖与能
量供给,增加脱机难度) ◆ 糖尿病用膳食:瑞代、益力佳 ◆ 免疫增强型膳食:瑞能(肿瘤病人) ◆ 高能量整蛋白:瑞高
◆ 吸入性肺炎(预防、治疗) ◆ 管饲污染 ◆ 输液器械管道污染 ◆ 造口旁皮肤污染
机械并发症
◆ 鼻、咽及食管损伤 ◆ 喂养管阻塞 ◆ 喂养管拔出困难 ◆ 造口并发症
精神心理并发症
◆ 焦虑 ◆ 消极态度
与管饲喂养有关的腹胀、腹泻、肠 蠕动亢进的原因与预防处理
◆ 纤维摄入不足 ◆ 快速灌注 ◆ 微生物污染 ◆ 高渗配方 ◆ 碳水化合物吸收不良 ◆ 不耐受乳糖 ◆ 脂肪吸收不良 ◆ 胃排空迅速 ◆ 冷的营养液
◆ 肠道功能基本正常而胃排空障碍 ◆ 也可适用于对阻塞的胃肠道进行引流减压 ◆ 可以解决误吸问题
手术放置胃造口管
◆ 胃肠道功能良好 ◆ 需长期使用肠内营养输注管道 ◆ 胃减压
手术放置空肠造口管
◆ 适应于所有类型的腹部手术遗留暂时胃动 力不足时
◆ 食管手术 ◆ 胃部份切除术 ◆ 胰腺切除术 ◆ 结肠部份切除术
临床营养护理指南 肠内营养部份
概念
◆ 临床营养支持:经口、胃肠道或肠外途径为患 者提供较全面的营养素。包括肠内营养和肠外 营养两种营养支持方式。
◆ 肠内营养():经胃肠道提供代谢需要的营养 物质及其他各种营养素的营养支持方式。
◆ 肠外营养():经静脉途径供应病人所需要的 营养要素。
肠内营养的优越性
肠内营养禁忌症
◆ 由于衰竭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严重感染及手术后消化道麻痹所致 的肠功能障碍。
◆ 完全性肠梗阻。 ◆ 无法经肠道给予营养,如高流量的小瘘。 ◆ 各种肠内营养入径(鼻-胃-肠、胃-空肠造
口等)的特殊禁忌。 ◆ 存在违背伦理学的指征,如多器官功能衰竭的
终末期患者。
肠内营养的通路选择
◆ 营养支持时间 ◆ 胃肠道功能
菌群紊乱,假膜性肠炎。
◆ 低蛋白血症(血清蛋白 低于30),引起肠粘膜 萎缩
◆ 胃肠道功能障碍或其他 疾病,如短肠综合征
◆ 静脉补充白蛋白以纠正 低蛋白血症,同时从小 剂量及低浓度的营养液 开始
◆ 必要时补充胰酶,改用 要素配方,加用肠外营
养直至充分耐受
肠内营养监测
◆ 临床观察 ◆ 实验室监测
临床观察
肠内营养制剂种类
◆ 要素膳 ◆ 非要素膳 ◆ 组件膳 ◆ 特殊膳
要素膳
◆ 氨基酸为氮源:爱伦多,维沃 ◆ 短肽为氮源:百普素、百普力 ◆ 特点:无需消化,易吸收,无渣。
非要素膳
◆ 匀浆膳 ◆ 整蛋白为氮源:含牛奶配方,无乳糖配
方,含膳食纤维配方(能全力,瑞先含 酪蛋白) ◆ 特点:用于胃肠道功能较好,优选膳食 纤维制剂
◆ 营养素直接经肠道吸收、利用,更符合 生理、给药方便、费用低廉。
◆ 有助于维持肠粘膜结构和屏障功能完整 性的优点。
肠内营养的适应症
◆ 吞咽和咀嚼困难、意识障碍或昏迷。 ◆ 消化道瘘。 ◆ 短肠综合症。 ◆ 炎性肠道疾病。 ◆ 急性胰腺炎。 ◆ 慢性消耗性疾病 ◆ 纠正和预防手术前后营养不良。 ◆ 其他特殊疾病。
◆ 短期(<30天)肠内营养的首选。
鼻空肠管
◆ 需要通过鼻饲且直接进入十二指肠或空肠 的患者
◆ 肠道功能正常而存在胃排空障碍的患者
◆ 胃肠道功能正常,但存在吞咽障碍或不愿 进食的患者,疗程一个月以上
◆ 吞咽反射损伤、中枢性麻痹、意识障碍 ◆ 痴呆、耳鼻喉部肿瘤、颌部肿瘤
◆ 需要通过鼻饲且直接进入十二指肠或空肠 的患者
◆ 肝功能:了解肝脏对营养素的代谢能力及营养 支持对肝脏的影响,定期检测血清蛋白水平, 了解肝脏的蛋白合成状况。
◆ 肾功能:了解营养支持对肾脏的影响 ◆ 血糖或尿糖:观察营养支持对体内糖代谢的影
响。
实验室监测2
◆ 血电解质:了解体内水、电解质平衡情况。 ◆ 血脂:了解机体血脂代谢情况。 ◆ 凝血功能:了解机体凝血功能 ◆ 其他:必要时检测血气分析、血浆渗透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