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竹编巧手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阳竹编巧手艺

设计理念:

本着“来自本土,面向本土地,服务本土”的原则,充分利用金华丰富的教育资源,从学生的生活和乡土教育资源特点出发,选取“东阳竹编”这一贴近学生生活又蕴涵深厚地方历史人文渊源的事物促使学生抚今思昔,油然产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并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热情,明确学习探究的任务。学习过程中,通过提供有关背景材料、篇目索引和搜索网站,注重纵向和横向联系,扩大学生的视野,开阔他们的思路,丰富对家乡的认识,加深对家乡的感情。

教学目标:

1、情境与任务-------东阳竹编历史悠久,它与东阳木雕一起堪称盛开在“百工之乡”的一对民间工艺姐妹花,被确立为浙江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通过本堂课的学习,使学生较为全面、深入地了解东阳竹编,了解东阳的历史,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体验与探究--------根据学习探究的任务,开展体验性学习活动,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链接与积累--------提供有关东阳竹编及木雕的背景材料,通过纵向和横向的联系,扩大学生的视野,丰富对家乡的认识,加深对家乡的感情,使之成为一个合格的金华市民,并为他们日后的进一步发展奠基。

教学过程:

一、作品展示、激趣入题。

1、教师出示各种竹编成品,学生欣赏。

2、让学生说说自己对竹编的了解,引入课题。

二、学习探究、体验积累。

1、课件展示:东阳竹编悠久的历史。让学生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2、了解娴熟精细的竹编技艺。

剖竹------开间------劈篾---------抽篾--------刮篾

3、知道丰富多彩的编织方法。图片展示。

十字编六角编图案花连螺旋圆形编弹花编

4、欣赏堪称“世界一绝”的竹编《九龙壁》的加工过程。

编织-----串丝----精细编织---------装配-------上漆

5、欣赏栩栩如生的竹编作品。

三、纵横链接,实践积累。

我们金华的手工艺品品种繁多,闻名中外,除了东阳的竹编,浦江的水晶,还有什么呢?

1、有条件的学生上网搜索有关的资料并作一份知识小报,供学生传

阅。

2、向身边的老人询问,了解更多有关东阳竹编的信息。

书画之乡水墨香

设计意图: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中小学都要有自己特色的进行爱家乡、爱祖国教育的基地和乡土教材。坚持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未成年人的德育原则,挖掘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地域德育资源,让学生了解家乡,感受家乡的变化,增强自豪感、使命感。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因而育好一方人就要用好一方土。可以说,地域教育资源是学校德育最肥沃的土壤。乡土文化对于学生修德和做人会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浦江,浙江中部的一个小县,38万人口、920平方公里面积。然而,这里活跃着数以千计的书画家和书画爱好者,每年有数以百计的书画新苗考入全国各地美术院校。这里素有“书画之乡”、“书画家的摇篮”的美誉。2000年5月16日,浦江县被国家文化部正式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书画)之乡”。我们从学生最关心的问题入手,广泛挖掘和利用当地体现民族精神的各种资源,用事实说话,用典型说话,使学生增长见识,增强切身体验,陶冶情操,健全人格,有效地推动德育的开展。

教材分析:

《书画之乡水墨香》一课,分“色彩缤纷书画节”、“新颖别致书画馆”、“人如涌潮书画街”、“书画名作欣赏台”四个版块介绍了有“书画之乡”、“书画家的摇篮”之美誉的浦江,图片资料与文字介绍相结合,让学生全面了解“书画之乡”浦江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书法艺术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瑰宝,是中华文化的灿烂之花。书法艺术最典型的体现了东方艺术之美和东方文化的优秀,是我们民族永远值得自豪的艺术瑰宝。

教学过程:

一、介绍浦江书法的历史,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浦江于东汉兴平二年(公元195年)建县,至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浦江文风鼎盛,名家辈出,古有“小邹鲁”之称。唐代天台宗第八传代祖师左溪玄朗,元朝“儒林四杰”之一的柳贯,明朝“开国文臣之首”宋濂,清初东渡日本被誉

为“日本篆刻之父”的高僧心越禅师(东皋兴俦),现代著名报人、社会活动家曹聚仁、石西民,著名画家张振铎等名人,为书画之乡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二、学生自主选择,合作探究,读中悟,悟中得。

1、学生选择喜欢的版块(“色彩缤纷书画节”、“新颖别致书画馆”、“人如涌潮书画街”、“书画名作欣赏台”)解读。

2、学生间相互交流,说感受,说收获。使学生充分领会篇目的主旨,让学生走进浦江书画文化,达到学会求知、学会做人的目的。

三、课件展示资料。这样可以使浦江书法文化形成有感有形的图文化资源,生动地再现了浦江书法文化的发展历程,促使学生系统地感受、领悟浦江书法文化的内涵,使学生从感性上体会到浦江书法文化的具体性、丰富性和人文性。

四、活动拓展,实践体验。

1、创作一幅书画作品。

2、上网搜集相关资料,制作以《书画之乡水墨香》为主题的小报,进行评比。(教师提供网址:heet://)这样既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通济和尚通济桥

设计意图:

新颁布的《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中小学都要有自己特色的进行爱家乡、爱祖国教育的基地和乡土教材。坚持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未成年人的德育原则,挖掘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地域德育资源,让学生了解家乡,感受家乡的变化,增强自豪感、使命感。地域教育资源是学校德育最肥沃的土壤。乡土文化对于学生修德和做人会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通济桥的有关有历史,通过亲身实践认识家乡千姿百态的桥。从而让学生了解家乡,感受家乡的变化,增强自豪感、使命感。

教学过程

一、通济桥的传说。

通济桥另一动人传说。为什么民间有“行通济无病无忧”说法?相传通济桥边住着一对年轻的夫妻,夫妻恩爱,生活很幸福。突然有一天,丈夫得了奇怪的病,一直找不到有效的医疗方法。丈夫的病情一直没有好转,家里的钱花得七七八八了。

忧愁的妻子就走到通济桥上,准备跳河自尽。就在这时候,一位老公公走过来了,老人了解了她家里的事情后,鼓励她要振作起来,并且给她开了一副中草药药方。

说来这副药方也真神奇,丈夫吃了中草药后,病情很快好转了,而且购买这些草药也无须花太多钱。丈夫康复后,这对夫妇非常感激,四处寻找老人想当面致谢。但是,俩人找来找去就是找不到。从此,夫妇俩将老人视为偶像,顶礼膜拜。

二、千姿百态的家乡桥。

1、组织学生学生到村调查采访,对村容村貌、民俗民风桥的造型进行实地考察。

2、从桥的变化看家乡的变化。

三、小制作

1、利用废品或纸板等材料制作桥的模型。培养动手能力。

2、开展“说说我家乡”主题班会,激发爱家乡的情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