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级美术技法理论深刻复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术技法理论复习
指导老师:徐文科
作者:陈亚梁帆
一、透视部分
一、透视部分透视学是研究如何把看到的立体景物转换成平面的透视图,即研究
在平面上进行立体造型规律的学科。而要在平面上取得立体的透视图,非要
借助假定的“画面”不可,因为透视图行是视线(眼睛到景物之间的连线)
通过画面留下的轨迹。物体的大小,画面离眼睛的远近以及眼睛对物体的角
度都将决定透视图形的变化。
二、考点归纳:名词解释,各种透视的画法及其特点,作品
及其作者,视觉与室内设计的关系
物体、画面、眼睛是构成透视图形的三要素。
眼睛透视的主体,是眼睛对物体观察构成透视的主观条件。
物体透视的客体,是构成透视图形的客观依据。
画面透视的媒介,是构成透视图形的载体。
名词解释:
1,透视——是一种推理性观察方法,它把眼睛作为一个投射点,依靠光学中眼与物体的直线-----视觉传递,在中间设立一个平而透明的截面,于一定范围内切割各条视线,并在平面上留下视线穿透点,穿透点的互为连接,就勾画出了三维空间的物体在平面上的投影成像----透视图
2,透视图——将看到的或设想的物体、人物等,依照透视规律在某和媒介物上表现出
来,所得到的图叫透视图。
3,视点——人眼睛所在的地方。标识为S。(EYE POINT)
4,视平线——与人眼等高的一条水平线HL。(HORIZOUTAL LINE)
5,视线——视点与物体任何部位的假象连线。(LINE OE SIGHT)
6,视角——视点与任意两条视线之间的夹角。(VISUAL ANGLE)
7,视域——眼睛所能看到的空间范围。
8,视锥——视点与无数条实现构成的圆锥体。(VISUAL CONE)
9,中视线——视锥的中心轴。又称中视点。(LINE OE VISUAL CENTER)
10,站点——观者所站的位置。又称停点。标识为G。(STANDING POINT)
11,视距——视点到心点的垂直距离。
12,距点——将视距的长度反映在视平线上心点的左右两边所得的两个点。标识为d。(DISTANCE POINT)
13,余点——在视平线上,除心点距点外,其他的点统称余点。标识为V。(COMPLEMENT POINT)
14,天点——视平线上方消失的点。标识为T。(TOP—VANISHIUG)
15,地点——视平线下方消失的点。标识为U。(BOTTOM—VANISHIUG)
16,灭点——透视点的消失点。
17,测点——用来测量成角物体透视深度的点。标识为M。(MEASURING POINT)18,画面——画家或设计师用来变现物体的媒介面,一般垂直于地面平行于观者。标识为PP(PICTURE PLANE)
19,基面——景物的放置平面。一般指地面。标识为GP(GROUND PLANE)
20,画面线——画面与地面脱离后留在地面上的线。标识为PL。(PICTURE LINE)21,原线——与画面平行的线。在透视图中保持原方向,无消失。
22,变线——与画面不平行的线。在透视图中有消失。
23,视高——从视平线到基面的垂直距离。标识为h(VISUAL HIGH)
24,平面图——物体在平面上形成的痕迹。标识为N(PLAN)
25,迹点——平面图引向基面的交点。标识为TP(TRACK POINT)
26,影灭点——正面自然光照射,阴影向后的消失点。标识为VS(VANISHING OF SHADOW)
27,光灭点——影灭点向下垂直于触影面的点。标识为VL(VANISHING OF LIGHT)28,顶点——物体的顶端。标识为BP(BASE POINT)
29,影迹点——确定阴影长度的点。标识为SP(SHADOW POINT)
30,“令张绡素,以远映”的透视观由宋代画家宗丙在《画山水序》中表述。
透视概念:
31,宋代画家在郭熙《林泉高致集》对中国山水画他提出:高远、深远、平远,三种透视规则。
32,物体、画面、眼睛是构成透视图形的三要素。
33,眼睛透视的主体,是眼睛对物体观察构成透视的主观条件。
34,物体透视的客体,是构成透视图形的客观依据。
35,画面透视的媒介,是构成透视图形的载体。
36,列昂纳多·达·芬奇,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一点透视的绝佳作品《最后的晚餐》。《雅典学院》的作者---拉斐尔;《林间小道》的作者---霍贝玛
37,文艺复兴德国画家对透视、解剖有深入研究的画家是丢勒。
38,中心投影最重要的规律是近大远小。
39,平行投影不受焦点、视域的控制,无论远近,物体无变形。
40,能觉范围是90°- 120°,能辨范围是60°- 90°,不变形范围是60°,最清晰范围40°- 35°
41,60°视角所对的底边,是视域圈的直径。由视点到心点的距离(简称——视距)是底边线段的0.87倍;视距是视域圈半径的1.73倍。
42,物体真高为1,物体距离是真高的1.23倍,视觉角度44°,画面物像的高,是物体真高的0.71倍,视距——0.87倍(画面至视点的距离)。这些条件的结果是:正方形对角线是60°视域圈的直径。根据要点总结,作画时要注意以物高的1.5倍(视角37°)——2倍(视角60°)为好。
43,直线的视觉分类大体概括为三类七种直线。
44,视点与灭点的关系:平行透视有一个视点,一个灭点;成角透视有一个视点,二个灭点;俯仰成角透视有一个视点,三个灭点
45,透视画面分割,以正中线分左右视位角度,以视平线分视位高低;以画面线分视位前后。
46,一点透视的画法:起点法、45°距点法
47,立方体有一个面与画面平行,垂直于画面、平行于基面的变线向唯一心点消失。
48. 室内一点透视能看到5个面;两点透视能看到4个面
49.成角透视有哪些特点----1,视平线上有两个消点,这两个消点的夹角互为余角
2,视平线以上的线向下消失,视平线以下的线向上消失
3,有一条棱边离画面最近,并垂直于基面平行于画面
50,(1)先按室内的实际比例尺寸确定ABCD。
2)确定视高H.L.,一般设在1.5m-1.7m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