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材教法大纲

合集下载

中小学英语教材教法完整版

中小学英语教材教法完整版

中小学英语教材教法完整版The Complete n of English XXXI。

What is the task of the English curriculum in basic n?1.XXX' interest in learning English。

to establish their confidence。

to develop good learning habits and effective learning strategies。

and to XXX.2.To enable students to master certain English basic knowledge and skills in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and writing。

to form XXX.3.XXX' n。

memory。

XXX。

n。

XXX.4.To help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differences een the world and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broaden their horizons。

cultivate tism。

and form a XXX。

XXX.II。

What is the basic concept of the English curriculum standard?1.To face all students and XXX.2.To design the XXX.3.XXX.4.XXX.5.XXX.6.XXX learning and n channels.III。

What are the four advantages of using the nally recognized graded target structure in English curriculum design?1.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lack of n。

小学英语教材教法教学大纲

小学英语教材教法教学大纲

小学英语教材教法教学大纲【小学英语教材教法教学大纲】一、引言小学阶段是英语学习的关键时期,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小学英语教师应掌握合适的教材教法,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英语教学效果。

本文旨在探讨小学英语教材教法的教学大纲,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英语教学工作。

二、教材选择1. 审视教材内容:教材内容应符合小学生认知水平,涵盖基础词汇、句型和语法等要素。

2. 检查教材特点:教材应具有充分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3. 选择与学校教学目标一致的教材:教材应与学校制定的教学目标相契合,有助于学生的整体素养提升。

三、教材分析1. 教材整体结构:了解教材从课文到课后练习的整体结构,包括教材主题、内容布局和章节划分等。

2. 单元内容浏览:对教材中的各个单元进行预览,把握教材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四、教学目标制定1. 整体目标设定:确立学生学会基本表达、交流的能力为整体目标。

2. 分步目标设定: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并分解各单元的具体学习目标,包括听、说、读、写等相关技能的培养。

五、教学策略选择1. 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工具、教学影片等辅助教学手段,提升学生对英语的感性认知。

2. 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化的教学方式,增加学生的参与度,激发他们在轻松的环境下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3. 小组合作学习:倡导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

六、教学方法选择1. 情境教学法: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培养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进行交际的能力。

2. 任务型教学法:通过任务式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语言运用的能力培养。

七、教学评价方式1. 基于素材的评价: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2. 任务型评价:利用实际的任务完成情况来评价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八、教学资源整合教师应善于利用各类教学资源,如网络资源、教育软件等,提升教学效果。

九、教学实施1. 教学流程安排:灵活运用教学手段,根据教学大纲安排教学流程,确保教学进度合理、有序。

中国小学教学大纲

中国小学教学大纲

中国小学教学大纲教育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而教学大纲则是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基本依据和规范。

中国小学教学大纲是对小学阶段的学习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的总结和规范。

本文将从教学大纲的编制背景、内容及其实施情况进行论述。

一、背景教学大纲的编制背景主要包括教育改革和社会需求。

近年来,中国教育改革持续推进,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教学大纲需要不断修订和更新。

此外,社会对基础教育的期望也不断提高,教学大纲需要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

二、教学大纲的内容中国小学教学大纲包括各个学科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

其中,教学内容是指学生在小学期间需要学习的知识和技能;教学目标是指学生应该达到的认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目标;教学要求是指学校和教师在实施教育教学活动时需要达到的要求和水平。

在语文教学方面,教学大纲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写作、听说能力,培养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数学教学方面,教学大纲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计算技巧,培养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教学大纲也有明确的约定,如科学课程要求学生培养观察和实验的能力,历史课程要求学生了解和尊重历史文化等。

教学大纲还包括教学的组织形式和评价方式。

教学组织形式要求教师注重启发式教育、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的运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评价方式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综合评价、对话评价等,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

三、教学大纲的实施情况教学大纲作为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规范,其实施情况直接影响到学校和学生的教育教学质量。

目前,中国小学教学大纲的实施情况相对较好,学校和教师都在积极贯彻教学大纲的要求。

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内容,合理设计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一些学校和教师对教学大纲的理解和运用还不够深入,教学实施中存在滥竽充数、教学和评价脱节等问题。

小学教学大纲人教版

小学教学大纲人教版

小学教学大纲人教版小学教学大纲人教版是基于国家教育部制定的教育方针和学校教育实际情况下制定的一项教学指导计划。

本文将从综合素质培养、学科内容和教学要求三个方面来阐述小学教学大纲人教版的相关内容。

一、综合素质培养小学教学大纲人教版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学习能力素质、身心健康素质等。

在思想道德素质方面,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积极向上的品质;在学习能力素质方面,要求学生形成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习惯,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身心健康素质方面,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关注身心健康。

二、学科内容小学教学大纲人教版主要分为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社会五个学科。

在语文学科中,要求学生掌握正确的拼音读音和基础汉字,培养良好的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在数学学科中,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运算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英语学科中,要求学生学会简单的英语交流和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

在科学学科中,要求学生了解自然规律和科学知识,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在社会学科中,要求学生了解社会现象和社会规律,培养社会交往能力。

三、教学要求小学教学大纲人教版强调对学生的个性和兴趣的尊重,提倡因材施教,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在教学方法上,要求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课堂讲授、小组合作学习、实践探究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在评价方式上,要求教师综合考虑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和学生发展情况,采用多种评价手段,如考试、作业、项目等形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总结起来,小学教学大纲人教版是一份综合性的教学指导计划,旨在通过综合素质培养、学科内容和教学要求的统一推进,全面提高小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注重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同时,家长和社会也应给予支持和配合,共同培养优秀的小学生,为国家的未来做出贡献。

以上就是小学教学大纲人教版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对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有所帮助,促进小学教育的发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中小学美术教学论大纲

中小学美术教学论大纲

本科课程教学大纲《中小学美术教学论》教学大纲《中小学教学论》是高等院校美术教育专业本、专科生的一门必修课程。

美术课在中小学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美育)、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课程。

对美术教学法的学习和研究是每一位中小学美术教师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环节。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让师范学生树立素质教育的思想,掌握规范的课堂教育教学理论,探索中学美术教学规律,促进中学美术教学改革,在教学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突出美术教材教法学科的应用理论特色,力求有所创新,反映现代美术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新成果、新经验,为教育实习和做好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做好准备。

掌握中小学美术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原则、教学大纲、教材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设计等,树立起素质教学的指导思想,贯彻落实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更好地胜任中小学美术教学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在学习本课程前,学生已经进行了前导课程《教育学》的学习,对教育学的相关理论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中小学美术教学论》课程是关于美术学科的专业教育理论的知识,与《教育学》有着相关的联系。

三、课程内容及基本要求(一)绪论(3学时)第一节,美术教学论的学科位置第二节,美术教育的本质第三节,中外美术教育简史1.基本要求:(1)了解:中小学美术教学五大原则(2)掌握:中小学美术教学模式。

美术教学论的学科位置。

2.重点:了解美术教育的本质3.说明:讲授、课件、讨论、多媒体教学手段。

4.重点考核:美术教育本质(二)第一章美术教学的主体(3学时)第一节、美术教学的对象-----学生第二节、美术教学的组织者-----教师第三节、美术教学中的师生关系1.基本要求(1)了解学生是教育活动的第一要素和主体,教师是美术教学活动的主体。

(2)美术教学的构成要素2.重点难点重点:美术教师的素质要求难点: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3.说明:讲授、课件、讨论、多媒体教学手段。

小学语文各年级教学大纲

小学语文各年级教学大纲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目标是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运用能力和文化素养。具体来说,每个年级的教学目标有所不同,我们将分年级介绍。
1.一年级语文教学目标
(1)听、说、读、写等语言能力的培养:通过课本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基本的语言表达能力,初步掌握识字、阅读和写作的基本技能。
2.学习方法:指导学生科学、高效地学习语文,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3.语言文字基本知识和技能:规定每个年级学生应掌握的语言文字知识和技能,如识字、拼音、词语运用等。
4.阅读能力的培养:明确每个年级的阅读要求,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理解能力。
5.写作能力的提高:规定每个年级学生的写作任务和要求,指导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3.三年级语文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和审美能力:通过学习优秀的古代和现代作品,培养学生的欣赏力和创造力。
(2)写作能力的提高:通过多种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4.四年级语文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通过文言文和现代文的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2)独立思考和表达的能力:通过课堂讨论、写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5.五年级语文教学目标
(1)提高学生的社会文化认知:通过学习中国古代文化、各类文学作品等,提高学生对社会文化的理解和认知。
(2)拓展学生的写作领域:通过各种写作任务和练习,拓展学生的写作领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五、总结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编制是为了规范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活动,明确教学目标和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和学校应该充分利用教学大纲,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开展科学有效的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素质。同时,学生也要主动积极地参与语文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语言文字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学地理教材教法》课程教学大纲

《中学地理教材教法》课程教学大纲

《中学地理教材教法》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于地理科学专业)课程编码:1701613250总学时:64 总学分:2开课学期:6课程类别:学科专业基础课先修课程:自然地理,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人文地理等。

一、课程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中学地理教学法学科的研究对象,教学的目的、任务、内容和结构,地理教学的原则、方法和组织形式,理解地理教学过程、地理学习方法、地理学习的评价以及地理活动课程教学等,地理教学法的科学属性、分支系统和研究方法等内容,使学生对本课程有一个概括的认识,便于后面内容的学习。

掌握地理教学目的的制定、构成和贯彻实施途径。

在了解地理科学如何转化为地理学科的基础上,重点分析研究地理课程标准与地理教材。

使学生明确中学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和内容标准以及中学地理教材的构成与特点,逐一分析地理教学过程的各个部分和环节,备课与教学设计、上课、练习、复习,使学生掌握它们的要求和方法,初步形成整体的教学能力。

地理学习的评价,分析教学评价的类型、功能和特点,试卷的编制、评价的组织和实施以及评价后的统计、分析和反馈等。

二、课程基本内容:(一)理论教学:绪论教学目标:中学地理教材教法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地理教学法的科学属性、分支系统和研究方法等内容,中学地理教材教法的学科特点,中学地理教材教法的理论基础。

教学内容:了解中学地理教材教法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理解中学地理教材教法的科学属性和系统,中学地理教材教法的学科特点,掌握中学地理教材教法的理论基础,学习中学地理教材教法的意义和方法教学重点:中学地理教材教法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地理教学法的科学属性、和研究方法,中学地理教材教法的学科特点,中学地理教材教法的理论基础。

教学难点:地理教学法的科学属性、研究方法,中学地理教材教法的学科特点,中学地理教材教法的理论基础。

第一章中学地理教育发展概况教学目标:认识世界及我国地理教育的发展及改革的背景,明确地理教学改革的方向和趋势,树立现代地理教育思想和改革的观念,并用改革的思想和观点指导后面内容的学习。

中学数学教材教法课程教学大纲

中学数学教材教法课程教学大纲

中学数学教材教法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JSZB0300【适用专业】【课时】【学分】【课程性质、目标和要求】中教法课是高等师范院校数学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它是在学习高等数学基础课以及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理论基础课的基础上开设的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熟悉中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的目的任务、基本要求,掌握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获得一定的分析和处理中学数学教材、采用相应教学方法的能力,从而具备一定的数学教学基本功。

课堂讲授:基本理论、逻辑知识等内容。

专题讨论:教材分析、教案的编写、教学方法的探讨,以及如何组织教学等教学研究的内容。

教学录像:第三章结束时,放一次录像:《数学教学设案例》。

在讲授第五章的过程中,放两次课堂教学实录:《绝对值》的教学、《三角形内角和》的教学。

作业:每章布置2-3道作业题。

学期结束时,设计一份教案。

教学实践:在写好教案、观看教学录像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若干次试讲。

自学安排:第六章中学数学教学的基本技能【教学时间安排】本课程计 3 学分, 54 学时, 学时分配如下:章次课程内容课时备注(教学形式)1 中学数学的教学目的和内容 6 传统2 中学数学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 10 传统;安排试讲一次3 中学数学的逻辑基础及其教学 14 传统;安排试讲两次4 中学数学能力的培养 4 传统5 中学数学的教学工作 20 多媒体;试讲两次6 新课标及研究性学习 6 传统;试讲一次合计【教学内容要点】了解确定中学数学教学目的的依据,明确并理解中学数学的教学目的,熟悉中学数学的基本内容,以及国内外中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概况。

1、确定中学数学的教学目的的依据2、中学数学的教学目的3、中学数学的教学内容4、中学数学的教学改革掌握中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数学教学的一般方法,了解中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动向。

1、中学数学教学基本原则概述2、中学数学教学基本原则3、中学数学教学模式4、中学数学教学方法5、中学数学教学方法的选择掌握概念、判断、推理等有关逻辑基础知识,以及数学概念、数学命题的教学方法。

小学各年级语文教学大纲

小学各年级语文教学大纲

小学各年级语文教学大纲一、绪论随着社会进步和教育改革的推进,语文教学在小学阶段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就小学各年级语文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进行论述,旨在指导语文教育实践,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二、一年级语文教学大纲1. 目标通过一年级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基本的语言运用能力,包括听、说、读、写。

2. 内容a)听: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觉辨别、听话理解和记忆的能力;b)说: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c)读: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理解能力,通过阅读提升学生的词汇量和语感;d)写:培养学生正确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的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3. 方法通过课堂教学结合游戏、歌唱、绘画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4. 评价通过平时作业、课堂表现和阅读理解等方式,全面评价学生在听、说、读、写方面的综合能力。

三、二年级语文教学大纲1. 目标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加强他们的口头和书面表达。

2. 内容a)听:培养学生听懂简单文段和故事的能力,提高听取信息和理解的能力;b)说: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团队合作能力;c)读:培养学生正确、流利阅读的能力,增加阅读材料的难度,开拓阅读广度;d)写:培养学生规范书写和写作的能力,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3. 方法通过课堂教学结合阅读活动、小组合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4. 评价通过书写练习、口头表达和阅读理解等方式,全面评价学生在各项语文技能上的发展程度。

四、三年级语文教学大纲1. 目标进一步提高学生语文运用能力,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内容a)听:培养学生听力理解和表达能力,加强对信息的提取和运用;b)说:注重培养学生口头表达和社交交流的能力;c)读: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注重培养学生阅读思维的发展;d)写:培养学生准确、清晰的书写和表达能力,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写作创作。

中小学教学大纲

中小学教学大纲

中小学教学大纲中小学教学大纲是对学校教学计划的一个统一规范,是教育教学活动的指导方针和依据。

中小学教学大纲包括各学科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方法和课程安排等内容。

它对学生学习知识的全过程进行了规划和设计,是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基本依据。

一、教学目标中小学教学大纲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方向和标志,是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根据教学大纲,中小学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知识技能和素质的培养。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同时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道德品质。

二、教学内容教学大纲进一步明确了各学科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教学大纲的核心,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基础。

中小学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扩展内容。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逐步掌握各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扩展内容。

三、教学要求教学大纲还规定了各学科的教学要求。

教学要求是对学生学习的要求和标准,是教师进行教学评估和考核的依据。

中小学的教学要求主要包括知识掌握、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自觉遵守教学要求,认真完成学习任务,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四、教学方法教学大纲还规定了各学科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帮助学生有效学习知识和培养能力的手段和途径,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条件。

中小学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讲授教学、实验教学、讨论教学和实践教学。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根据不同学科和内容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五、课程安排最后,教学大纲规定了各学科的课程安排。

课程安排是指学校根据教学大纲制定的课程计划和课时安排,是学生学习的时间表和学习进度控制。

中小学的课程安排主要包括每周的学时分配、每节课的内容和学习任务、每个学期的学习计划和考核安排等。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按照课程安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保证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总之,中小学教学大纲是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依据和规范,是学校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保障的重要文件。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材教法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材教法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材教法课程教材篇第一章引论本章学习目标了解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简史,掌握信息技术课程的特殊性有关信息技术课程的法规和文件在全国中小学积极推进信息技术教育,促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教学的改革,是贯彻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指示精神,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需要;是落实《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面向21世纪国际竞争,提高综合国力和全民素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的需要。

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建设,是积极推进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措施。

这对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于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巩固“普九”成果,提高“普九”水平;对于推动教育消费,促进教育产业发展,为国民经济发展作贡献,都具有重大意义。

1.1 信息技术课程发展史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名称在2000年以前叫做“电子计算机”或“计算机”,2000年11月教育部颁发了新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后,改名为“信息技术”。

自我国开始普及信息技术(计算机)知识以来,教育部先后颁布过5个〈指导纲要〉:1984年颁发〈中学电子计算机选修课教学纲要(试行)〉1987年10月28日颁发〈普通中学电子计算机等候课教学大纲(试行)〉1994年10月颁发〈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1997年10月颁发〈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修改稿)〉2000年11月颁发〈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它们相应对应着中小学信息技术发展的五个阶段。

1 实验探索阶段(1981—1986)1981年在瑞士洛桑召开了第三世界计算机教育大会,会上前苏联学者伊尔肖夫做了关于“计算机程序设计是第二文化”的报告,引起与会者的极大的反响。

我国派代表团参加了此次会议,回来后把全世界计算机教育情况向教育部作了汇报和研究。

在华夏基金会的支持下,我国5所大学附中(北大、北师大、清华、华东师大、复旦)以高中选修课的形式开展计算机课程试验。

中小学教学大纲

中小学教学大纲

中小学教学大纲中小学教学大纲是指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教育文件,它是对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规范和指导,也是教师教学的重要参考依据。

教学大纲旨在确立学生学习的目标和内容,提供教学的指导思路和方法,保证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对中小学教学大纲进行深入探讨。

一、中小学教学大纲的重要性中小学教学大纲的制定对于保障教育质量、提升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教学大纲规定了学生学习的目标和内容,帮助学校和教师明确教学重点和难点,有助于教学进度的合理安排。

另一方面,教学大纲指导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和方法,提供了教学的参考框架,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因此,中小学教学大纲是教学工作的基础和保障。

二、中小学教学大纲的内容中小学教学大纲的内容包括课程目标、教学大纲、教学大纲解读等部分。

1. 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明确了学生学习的方向和要达到的目标。

它由学科知识和教育教学目标两个方面组成。

学科知识是课程目标的核心内容,通过掌握学科知识,学生可以获得相应的学科素养;教育教学目标则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养,帮助他们全面发展。

2. 教学大纲:教学大纲规定了教材的组织结构、学习内容和教学要求。

它是教师备课和课堂教学的基础,帮助教师明确课程安排和教学目标,有助于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 教学大纲解读:教学大纲解读是对教学大纲的详细解释和说明。

它可以帮助教师理解教学大纲的要求,掌握教学重点和难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三、中小学教学大纲的制定和修订中小学教学大纲的制定和修订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工作,需经过多个环节和程序,确保教学大纲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1. 调研与论证:教育主管部门需要对当前教育形势和学生需求进行调研,倾听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和建议,结合专家的研究和实践经验,形成制定教学大纲的合理依据。

2. 初稿的制定:根据调研结果,教育主管部门拟定初稿。

初稿需要包括学科知识的安排、教育教学目标的提出,以及教学大纲的具体内容等。

中小学体育教材教法

中小学体育教材教法

中小学体育教材教法中小学体育教材教法第一节:体育教学设计技能根据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现状,一般认为对课堂教学设计技能起决定性作用的要素为:分析课程标准和教材;编制教学目标;制订教学策略;编写教学方案。

一、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一)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分析1.课程任务教育部组织编制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列出了如下的课程任务:1)增进身体健康学生通过研究,能够提高对身体和健康的认识,掌握有关身体健康的知识和科学的健身方法,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坚持锻炼,增强体能,促进身体健康;养成健康的行为惯和生活方式。

2)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学生通过研究,将在和谐、平等、友爱的运动环境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情感的愉悦;在经历挫折和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提高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在不断体验进步或成功的过程中,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3)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学生通过研究,将理解个人健康与群体健康的密切关系,建立起对自我、群体和社会的责任感;形成现代社会所必需的合作与竞争意识,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和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

4)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学生通过研究,能够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学会研究体育的基本方法,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和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不同需求,选择个人喜爱的方法参与体育活动,挖掘运动潜能,提高运动欣赏能力,形成积极的余暇生活方式;学生可以提高体育运动中的安全防范能力,获得在野外环境中的基本生存技能。

2.贯彻执行课程标准的要求:1)正确认识功能,明确目的和任务;2)统一性和灵活性结合;3)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4)全面安排;5)加强教改,提高质量;6)改善条件。

要正确认识体育的功能,明确体育与健康教学的目的和任务。

除了认识到体育与健康教学的主要目标以外,还要注意全面地体现本学科的目的和任务,将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统一起来,促进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成长。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课程教学大纲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课程教学大纲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The Theory of Primary Mathematical Course and Teaching课程编号:10093006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适用专业:小学教育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小学数学研究、教育概论、普通心理学后续课程:小学数学学习心理学、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研究总学分:3学分其中实验学分:0总学时:54学时其中课内实践学时:16学时总体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当前小学教育改革的形势和发展方向,掌握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

具体包括:1、了解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正确认识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目标和教学要求。

2、正确理解小学数学教材的内容确定、编排特点和分析方法,熟悉现行小学数学教材。

3、了解现代学习理论,以及小学生数学学习的特点和方式。

4、掌握小学数学教学的原则、方法、活动的组织、计划的拟定、实施和评价。

5、掌握“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领域教学的地位作用、教学内容、教学要求以及教学建议,具有一定的实际教学能力和初步的教学研究能力。

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意研究当前小学教育实际,广泛吸收小学教师的教学经验,充实教材内容,验证理论原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采取以讲授为主,辅之于自学辅导、课例分析、情境模拟、讨论交流、课题研究等方法。

第一章小学数学课程的目标和内容(8学时)教学目标:1、了解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学习方法。

理解小学数学教学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数学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占有的特殊重要地位。

2、了解教学计划(或课程计划)的主要内容,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改革特点。

3、了解《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基本内容和基本特征,以及它与1992、2000年大纲的区别和联系。

4、了解我国小学数学课程的演变;理解我国小学数学课程和国际小学数学课程的改革和发展趋势。

(完整)教材教法复习提纲

(完整)教材教法复习提纲

一、填空题:1.联想主义学习观和认知论学习观的代表人物分别是:桑代克﹑巴甫洛夫﹑斯金纳;格式塔﹑托儿曼﹑布鲁纳2。

中学数学教育中通常所说的“双基"﹑“三大能力”是指: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计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3。

新授课的基本结构包括:复习﹑讲授﹑巩固﹑小结﹑布置作业4.练习课的基本结构包括:复习﹑典型问题分析﹑示范﹑练习﹑小结﹑布置作业5。

数学语言的基本功包括:语言要有目的性;语言要有科学性;要有直观性;要有启发性6。

教学板书的基本功包括:板书要有计划性;板书要有直观性;板书要有示范性;板书要有启发性7.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学习新知识;复习巩固已学知识;布置﹑检查﹑指导学生作业8。

在课堂教学中,启发学生﹑吸引学生数学学习的关键词分别是:定向﹑架桥﹑置疑﹑揭晓;联系﹑挑战﹑变化和魅力9. 在课堂教学中,提问技能的几个关键词是:设计﹑含蓄﹑等待和开明10.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的几个关键词是:策划﹑调控﹑慎惩﹑公平11.教学风格的基本类型主要有:儒雅型教学风格;新奇型教学风格;理智型教学风格;情感型教学风格12。

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大致要经历模仿学习→独立探索→创造超越→发展成型13。

中学数学学习的一般过程包括输入阶段、新旧知识相互作用阶段、操作阶段、输出阶段14.中学数学学习的类型按照学习方式分为接受式学习和发现式学习;按学习心理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15。

所谓重点就是一般地,在学习中那些贯穿全局﹑带动全局,应用广泛,对学生认知结构起核心作用,在进一步学习中起基础作用和纽带作用的内容是教学的重点16.所谓难点就是指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的知识点,往往是由于学生的认知能力﹑接受水平与新老知识之间的矛盾造成的,也可能是学新知识时所用到的旧知识不牢固造成的17。

所谓关键就是指对掌握某一部分知识或解决某一个问题能起决定作用的知识内容,掌握了这部分内容就容易掌握,或者整个问题就迎刃而解18。

河北省自学考试中学语文教材教法考试大纲

河北省自学考试中学语文教材教法考试大纲

河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课程名称:中学语文教材教法课程代码:05186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学习目的一、课程性质与特点本课程是一门专业课,它与师范生将来从事的教师职业有直接的密切关系。

该课程是以语文教育为研究对象的应用理论学科,具有很突出的实践性特点。

它又教育学是的一个分支学科,教育学研究的是一般的教学现象与教学规律而语文教育学研究的是语文教育的特殊规律。

二、课程设置的目的和要求本课程的主要目的、任务是:使学生了解语文教学的基本理论;使其具备一定的语文教育理论修养;训练他们从事语文教育的基本技能;使他们了解中学语文教师的职业特点。

培养他们的职业情感,使学生具有较稳固的专业思想。

三、与其它课程的关系学习本课程时,要求学生已具备中文专业的基本知识与能力。

于本课程同时开的专业选修课有:中学语文教学技能训练;在学完本课后程接下来的一个学期,将进行语文教育实习及毕业论文的撰写,同时开设一些选修课,于本学科联系最密切的是专业选修课:语文教育中的文学教育、文言文教学研究、语文教育学专题研究、语文教育科研方法论等。

这些都是本学科的后续课程。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绪论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明确本学科的性质、任务和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理指导下认真学好本课程。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第一节中学语文教学法学科建设的沿革1.古代语文教学法。

〔重点〕2.近代语文教学法。

〔次重点〕3.现代语文教学法。

〔一般〕4.当代语文教学法。

〔重点〕第二节中学语文教学法学科的性质1.教学法正名。

〔一般〕2.学科性质的特点。

〔重点〕第三节中学语文教学法的地位和任务1.中学语文教学法的地位。

〔一般〕2.中学语文教学法的任务。

〔重点〕第四节中学语文教学法研究的对象和方法1.中学语文教学法研究的对象。

〔次重点〕2.中学语文教学法的研究方法。

〔重点〕第一章语文学科的性质一、学习目的与要求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语文学科教学的目的、任务、内容、方法和效果等,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本章学习,要求明确语文学科的性质。

中小学教学教材教法

中小学教学教材教法

1、论述美术教师常用的教法。

一、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4分)概念:………………1讲授法(又分为讲述、讲解、讲评、讲演、讲读等方法)2谈话法3讨论法;4读书指导法二、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3分)概念:………………1 演示法2参观法;3比较法三、以实践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2分)概念………………辅导练习法是最常见的一种以时间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四、以情境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3分)概念………………1欣赏法2情境法五、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观察 (观察法、发现法是常用的两种方法(3分)概念………………(1)观察法(2)发现法2、论述美术教师的备课要求。

一、明确意义与把握原则(5分)意义:1备课是教学成功的前提和条件;2备课是教师自我提高的重要途径;原则:1教学目的的决定性原则;2教学内容的规定性原则;3教学对象的可接受性原则;4教学方法的适应性原则5教学活动的教育性原则6教学效果的预见性原则二、熟悉大纲与了解学生(4分)1、熟悉大纲的意义和要求:要整体领会大纲的精神,要具体落实大纲的要求;2、了解学生及其途径: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审美方式;了解学生学习美术目的、方法和原有基础和兴趣爱好等。

三、钻研教科书与确定教法(3分)1.钻研教科书的过程和要求;过程:理解、分析、处理教科书阶段要求:把握钻研环节、重视双向活动、正确使用教参2.确定教法的依据和要求:依据:依据教学目的、教科书内容、学生情况、教师本身的素养条件要求:教法要符合教学规律,教法要符合教学原则,教法要具有启发性。

四、编写教案与设计板书(3分)编写教案的要求 :1规范完整;2明确具体;3适用灵活;4求新求变板书搬画设计要求;1目的明确,内容精要;2清晰醒目,布局合理;3工整美观,书画规范。

《小学数学教学论》教学大纲(本科)

《小学数学教学论》教学大纲(本科)

《小学数学教学论》教学大纲课程编号:41232112课程中文名称: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英文名称: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总学时:48学时理论32实践16总学分:2.5分适用专业:小学教育一、课程的性质、地位与任务数学教学与研究》(原称数学教材教法)数学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是学生毕业后从事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主要是小学阶段)数学教育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是探讨数学(主要是小学阶段)教学规律、小学数学教学的艺术等问题的一门课程,主要讨论的是小学数学要“教什么”、“怎样教"以及指导学生“怎样学”等问题。

同时介绍初中数学的教学内容.本课程是在我国实施新一轮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为适应新一轮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的需要,适应培养高学历、专业化、学者型小学数学教师的需要,而开设的一门数学教育专业必修课程.二、课程的基本要求数学教学与研究是师范院校学生的必修专业课.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如下要求:1、使学生了解小学、初中数学教学的有关指导性文件。

了解数学教学在我国的发展简史。

了解教学计划的制定过程和部门.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的六大目标.2、使学生初步掌握小学、初中数学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

了解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同时了解小学数学的变化过程.3、使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及学习方式.明确有关的学习理论,掌握学生的学习心理。

4、使学生了解九年义务教育数学教学的组织与实施方法。

了解数学教学原则,掌握数学教学方法,掌握怎样备课,怎样上课。

理解数学教学评价的功能及方法。

5、使学生掌握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四大领域: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的内容、常规教法。

6、通过观看课堂教学实录了解基本课堂教学的方法.并让每位学生上20分钟课体验数学课的教学。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1)本课程先修课程为:小学数学教学法(2)本课程的后续课程:教育实习四、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安排第一章小学数学课程的目标和内容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功能。教材既是对人类科技成果最系统、最简单的总结和继承, 同时也是科技成果的重要储存和传播手段,更重要的是,教材通过启迪受教育者的心智,使 其富有创造性,丰富人类文化知识宝库。
7.教材建设对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的功能。教材建设是学科建设大系统中的子系统, 它要为学科建设服务;课程建设在很大程度上依靠教材建设的成就。所以,教材建设是一件 非常具体的基础建设,如果缺乏教材建设的保证,课程建设与学科建设只能是空想而已。
3、怎样指导学生使用词典 4、讲解词义的常用方法 5、英语词汇的记忆与巩固 讲授之后,安排 2 学时让学生就中小学英语课本中的词汇进行试讲,之后大 家评议讨论。 第十一章英语语法教学(2+2 学时) 1、英语语法教学的地位的基本原则 2、英语句型训练与语法教学 3、英语语法教学方法及常用语法项目教学示例 4、常见的中学生英语语法错误 讲授之后,安排 2 学时观摩中小学英语教材教学录像,观摩英语语法教学的 方法,采用边看边讲边讨论的方式。 第十二章英语课堂教学的常规工作(4+2 学时) 1、英语课堂教学的意义 2、英语课堂教学的一般过程和环节 3、英语课堂教学的常用模式 4、备课 5、授课 6、批发作业和课外辅导 7、英语课堂教学的分析和评估 讲授之后,安排 2 学时去中小见习,主要观摩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过程, 熟悉课堂教学的五个环节。课后布置课外作业,就自己所听课,写出详细的课堂 分析,并正确评估。 第十三章测试与课外活动(2 学时) 1、英语测试的意义与类型 2、测试结果的分析与讲评 3、英语课外活动的组织领导 4、英语课外活动的形式 第二部分教材分析(6 学时) 一、中小学英语教学大纲和课本(2 学时)
10.教材的民族性与国际性。教材深刻反映民族文化和心理意识,这一点在人文科 学教材上反映最为明显,民族教材、乡土教材的兴起反映了教材民族化的趋势;另一方面, 伴随世界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广泛与加深,教材在国际范围内的交流与合作 也得到加强,主要表现在外语教材及自然科学教材等方面的合作交流。
6.教材的规范性。教材尽管随社会的进步而变化,但教材史表明,教材的基本结构业 已形成,尤其是中小学教材,强调知识的基础性、基本性,因此教材内容显得相对稳定, 在教材的编制体例、印刷规格、符号、质量要求等方面相对统一标准。
7.教材的艺术性。教材作为学生获取知识能力的支持工具,它就应当利于学生认知、 理解、吸收、消化、运用,为此教材在表达上要求符合审美特性。
八、考核方式 采用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相结合的方式,前者占 30%,后者占 70%。 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中小学英语教学法(58 学时) 第一章绪论(12 学时) 1、中小学英语教学法的性质和地位 2、英语教学法和其他学科的关系 3、学好中小学英语教学法的意义和方法 第二章国外现代外语教学法思想的演变和外语教学法流派(4 学时) 1、国外现代外语教学法思想的演变 2、国外现代外语教学法流派 3、对国外现代外语教学法各个流派的认识和态度 第三章中小学英语教学原则(4+2 学时) 1、正确处理思想教育与英语教学的关系 2、正确处理语言基础知识与言语能力的关系 3、正确处理听、说、读、写的关系 4、正确处理英语和母语的关系 5、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 6、正确处理课内与课外的关系 讲解之后,安排 2 学时去中小学听课,见习中小的课堂教学,并布置课后作 业,用英语教学的基本原则来全面评价所听课程。 第四章影响中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一些因素(4 学时) 1、中小学学习英语的心理状态 2、英语教学环境 3、合格的英语教师 第五章中小学英语听说教学 1、培养听力理解的基本原则 2、常用听力训练方式 3、培养说的能力的基本原则 4、训练说的常用方式
《中小学英语教材与教法研究》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的和任务 《中小学英语教材与教法研究》是高等师范院校为英语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 必修学科。师范院校英语专业的毕业生,除了必须具备比较系统的英语专业知识 及其语言外,还懂学英语的原理,掌握教授英语的方法,明确中小学英语教学的 目的,具有分析教材和常规教学的能力,并且能够进行对中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规 律作初步的研究。 二、教学的基本内容 本课程为第五学期课程,主要介绍国外现代外语教学思想的演变和外语教学 法流派,中小学英语教学原则,影响中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一些因素,中小学英 语听、说教学,中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英语词汇教学,英语语法教学,英语堂 教学和常规工作,英语测试,英语课外活动的组织领导和活动形式,现行中小学 英语教材分析。 三、与其他专业课程关系 本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通过本学科的学习,一 方面要使学生把所学英语专业知识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去,为毕业能较快地适应中 小学英语教学打好基础:加强学生教师基本技能的训练。因此其他专业课程与本 学科的关系应为理论与实践,语言知识与语言运用的关系。 四、教学内容的选择原则 本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所以应当在较全面地讲授教学理论 的基础上,突出实践。 五、主要教学方式 讲授为主,辅以观看录像,专题讨论,课堂试讲和中学见习。 六、采用教材 《中学英语教学法》,English ,Teach it better 杭宝桐 主编及自编《小学英语 教学法》。 七、课时安排 每周 4 学时,一学期共 72 学时。其中讲授 56 学时,见习 12 学时,复习考 试 4 学时。
教材的本质特征 通过对教材概念的分析,可以明确以下几点认识: 1.教材是一种综合社会实践的产物,它是为一定的教学目标服务的,是一定教学目标 下知识结构的具体化。 2. 教材是以整体的科学知识系统的形式而存在的。 3.教材体系毕竟是人工设计创作的系统,而不是人类经验本身。 4.教材系统是一个发展着的相对稳定的系统。 综上所述 ,从中推演教材 的本质特征,即与 其他知识载体的 根本区别点是:教 材就是 人们按照一定教学目标,遵循相应的教学规律组织起来并发展着的科学理论和技术的知识系 统。 教材的本 质特征是作为教 学资源尤其是学习 资源而存在,其 基本功能是教学功 能,这 个基本特征和基本功能在教材发展史上始终存在,所变化的只是教材的非本质特征和附带功 能。对此问题的明确认识,有助于改变人们的教材观,有助于提高教材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二、 教材在教育系统中的功能 所谓功能,即教材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价值与作用,可从其外部和内部两方面来审视。 (一)教材的一般功能 1.传递人类文化遗产和科研成果的功能。从教材的特性中可知,教材中包含了人类千 百年来积累起来的文化知识精华,其内容反映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思维科学的各个方面, 并且经过教育学观点的精选而加以重构,担负传递经验,使个体尽早完成社会化的历程。优 质的教材本身就是人类文化精华的浓缩与集中。 2.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功能。教材是为学生学习而研制设计的,因此教材以学生 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包含促进学生展开积极学习活动的事例,以及生活经验与学习体验本身。 3.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功能。教材是学校办学的三项基础建设之一,它在一定程 度上反映着一个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学术水平。因此,教育教学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教材的优劣。
二、教材分析(4 学时) 1、各年级课本的基本要求 2、各年级课本的重点和难点 3、各年级课本的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和教案编写》
第一章 教材的特征与功能
一、 教材的概念与特征 (一)教材的概念界定 什么是教材?在教育界,学者们由于立场观点的不同,对教材概念的解释形成了不同认 识,择其主要分别如下: 1.进步教育派认为,教材是人类行为经验的方法,它是关于一切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解 释,或者说是对于宇宙和人生的各种实体的说明。 2.布鲁纳认为,教材是传递教学内容的手段。 3.教材是教学过程的一个要素,最普遍的广义说法是,教材包括了教师的教授行为中 所利用的一切素材和手段。在此意义上,教材是“教授及学习的材料”,是师生之间的媒介。 以上定义均从不同侧面揭示了教材的概念特性,表明教材概念的多义性、不确定性。 构成教材必须包括其基本要素和必要条件,基本要素其一是信息(用以表达规范化和符 号化的语言和思想);其二是信息赖以存在和显现的物质载体(如语言、甲骨、木竹、石、 皮、帛、纸、胶片、磁带、录像带、软盘等)。必要条件是教材得以实现其社会价值、发挥 功能的活动——教育教学活动。因此教材应当包括教学的内容和教学的教材两大部分,同时 要凸现教学双方的相互作用,由此可以从教材的功能属性来定义教材的概念:教材是教学过 程中教师用来协助学生学习达到教学目标的各种知识信息材料。 由此可知,教材概念的外延比较广泛,其主要包括了教科书、教学参考资料、阅读资料、 活动指导书、教学音像资料和教学图表等。 (二)教材的特征 根据哲学观点,某一事物的本质及基本属性要在与其他相关事物的关系中得到体现,从 不同角度研究观察该事物可以看到事物不同属性,并从中抽象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因此可通 过分析教材基本属性从中探求教材的本质特征。 教材的基本属性 1.教材的工具性。教材史表明,教材是在教学矛盾相互作用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一种 产物或特殊的知识载体,它是帮助教师施教,学生学习,并最终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工具。 2.教材的系统性。教材与其他知识载体相比较,区别在于教材是为教学服务的,因此 教材设计要符合教学论要求,同时在整体上形成知识网络或知识链,一方面要保持自身的系 统性;另一方面要与直接关联的教材在内容上相衔接。 3.教材的科学性。教材的首要功能是传递人类文化知识经验的精华,反映现代科技发 展水平,因此教材所选择的内容,要切实保证其科学性和逻辑性。 4.教材的教育性。教材作为道德教育与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具有重大的教育价值。 5.教材的教学性。编制教材的目的是为了教学,因此教材不仅是一部科学著作,而且 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性,深入浅出,循序渐进,这是教材不同于一般科学著作的特性,它明 确反映在教材的结构和内容上。
8.教材的实践性。教材与其他知识载体相比较,不仅以一般的实践为基础,而且是 科学实践、生产实践、生活实践、教学实践综合作用的产物,是各种社会实践宏观规律的综 合反映,仅靠理论思辩或某一种社会实践难以建设优质教材。
9.教材的发展性。教材本身的成长是一个反复使用实验修改和不断完善的过程,同 时,随着知识信息的增加,社会的进化,教育的发展,教材需要不断更新换代,才能适应社 会的需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