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场间波动溢出效应研究
金融风险溢出效应的分析研究

金融风险溢出效应的分析研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金融市场的互联互通越来越密切,也给各个国家带来了更多的金融风险。
而这些金融风险往往不仅仅是影响到本国的金融市场,而是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溢出效应。
本文就来探讨一下金融风险溢出效应的分析研究。
一、金融风险的定义金融风险是指在金融交易过程中,由于经济和市场变化所带来的可能损失的可能性。
常见的金融风险有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汇率风险、流动性风险等。
二、金融风险溢出效应金融风险溢出效应是指金融市场一国的风险扩散到其他国家金融市场,并对其他国家的经济和金融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
通俗一点说,就是一个国家的金融风险像病毒一样传染到其他国家。
造成金融风险溢出效应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全球化背景下,经济和金融市场的相互依赖性和交流性越来越高,各国金融市场都在同一个全球金融体系内运转。
因此,任何金融事件发生都会有可能引起跨国经济和金融系统的动荡。
三、金融风险溢出效应的实例金融风险溢出效应的实例还是不少的。
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
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扩散到全球范围内,包括欧洲、亚洲在内的各个国家都受到了影响。
很多欧洲的银行和基金公司持有美国次贷债券,当次贷危机爆发时,这些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另外一个比较明显的例子是希腊债务危机。
希腊是欧洲债务最高的国家之一,为了应对继续融资需求,希腊政府不断地发行国债。
然而,希腊的经济状况并没有好转,最终导致了债务危机的爆发。
希腊的债务危机不仅对欧洲的金融市场产生了影响,而且对全球的金融市场也造成了一定的波动。
四、金融风险溢出效应的影响金融风险溢出效应不仅会对金融市场产生影响,还会对各国的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
首先,它会引起各国的金融市场波动,导致股票、债券等资产价格的下跌。
其次,它会扰乱国际贸易和投资,以及国际汇率体系,从而对全球的经济增长产生影响。
五、如何减少金融风险溢出效应金融风险溢出效应是比较难以避免的,但是可以通过一些策略尽量减少其影响。
金融风险溢出效应研究

金融风险溢出效应研究引言金融风险溢出效应是指一国或地区金融市场发生的风险因素扩散至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过程。
在全球化和经济互联互通的背景下,金融市场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金融风险溢出效应的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金融风险溢出效应的概念、原因以及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一、金融风险溢出效应的定义和特点金融风险溢出效应是指金融市场中的风险因素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引发金融危机后扩散到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现象。
金融风险溢出效应主要表现为市场的负面冲击和连锁反应效应。
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金融市场出现危机时,其它国家或地区的金融市场会承受来自该国或地区的负面影响,并产生连锁反应效应,进一步扩大风险。
金融风险溢出效应的特点如下:1. 高度相互关联性:各国金融市场的相互联系越来越紧密,金融风险溢出效应会加剧全球金融市场的波动。
2. 快速传播性:由于现代金融市场的高度发达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金融风险可以迅速传播到其他国家,甚至全球范围内。
3. 长期影响性:金融风险溢出效应对金融市场的冲击和恢复时间会延长,导致金融市场崩溃后的复苏变得更加困难。
二、金融风险溢出效应的原因1. 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金融市场紧密联系:随着国际贸易和跨境资本流动的加速,各国金融市场逐渐形成紧密联系的网状结构,金融风险溢出效应就可以通过这个网络迅速传播。
2. 金融创新与金融产品复杂性:金融创新为金融市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选择,但也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金融产品复杂性提高了市场的不透明性,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金融市场出现问题时,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投资者难以准确判断风险,导致风险传染扩大。
3. 跨国金融机构和跨国资本的影响:跨国金融机构在全球金融市场中具有重要地位,它们的风险传染效应无可避免。
当发生金融危机时,这些机构的风险将通过其对外贷款和投资的渠道溢出到其他国家或地区。
4. 汇率和利率波动:汇率和利率水平的波动性是金融风险溢出效应的重要因素。
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汇率和利率出现大幅波动时,会引发其它国家或地区的金融市场波动,从而产生风险溢出效应。
金融市场风险溢出效应研究

2023-10-27
目录
• 引言 • 金融市场风险溢出效应概述 • 金融市场风险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 • 金融市场风险溢出效应的管控建议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引言
研究背景与意义
金融市场风险溢出效应的背景
随着全球金融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金融市场风险溢出效应对全球经济的影 响日益凸显。因此,研究金融市场风险溢出效应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研究意义
通过对金融市场风险溢出效应的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金融市场的运行机制 ,为政策制定者和投资者提供决策参考,同时也有助于防范和化解潜在的金 融风险。
研究内容与方法
研究内容
本研究旨在分析不同金融市场之间的风险溢出效应,探讨风险溢出的动态变化及 影响因素,并进一步研究风险溢出的预测方法和风险管理的有效策略。
作者:张三、李四
03
THANKS
感谢观看
类型
风险溢出效应可以分为线性风险溢出和非线性风险溢出,其中线性风险溢出是指风险水平与其他市场收益或波 动性呈线性关系,而非线性风险溢出则是指这种关系是非线性的。
风险溢出的传导机制
直接传导
一个市场的波动性或风险水平直接受到其他市场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通过价格、资金流动、情绪等 渠道传导。
间接传导
一个市场的波动性或风险水平受到其他市场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通过产业链、宏观经济环境等渠道 传导。
优化投资者风险偏好与投资组合
总结词
多元化、稳健型投资
详细描述
引导投资者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优化风险偏好和投 资组合。鼓励投资者在选择投资产品时,注重多元化 配置,降低单一资产的风险。同时,推广稳健型投资 策略,提高投资组合的抗风险能力。加强对投资者的 风险教育,提高其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能力。
国际金融危机的风险溢出效应研究

国际金融危机的风险溢出效应研究近年来,国际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
这些危机不再仅仅影响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而是向其他国家迅速传播。
这就是所谓的“风险溢出效应”。
本文将探讨国际金融危机的风险溢出效应,并讨论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风险溢出效应的概念。
简单来说,风险溢出效应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金融危机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并影响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现象。
这种传播可以通过不同渠道实现,例如贸易、资本流动和金融市场。
风险溢出效应是由国际金融市场的密切联系所致。
在全球化背景下,资金、信息和投资者可以自由流动。
这意味着金融危机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爆发后,投资者会迅速撤离风险较高的地区,并将资金转移到相对较安全的地区,从而导致其他国家或地区面临相似的危机。
然而,并非所有国家或地区都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
一些国家由于具备韧性经济体和健全的金融体系,能够更好地抵御金融危机的冲击。
这些国家被称为“风险避险地”。
例如,在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中,尽管美国和欧洲的金融市场遭受了巨大损失,但一些新兴市场国家如中国和印度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冲击。
金融危机的风险溢出效应对全球经济有着广泛的影响。
首先,由于金融市场的相互联系,金融危机可以迅速扩大规模。
这导致全球金融市场的剧烈波动,引发了经济衰退和大规模失业。
其次,风险溢出效应可能导致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增加。
当一个经济体面临金融危机时,其他经济体可能会受到其负面影响。
这可能导致全球经济增长减缓甚至停滞,使得全球贸易和投资活动受到阻碍。
接下来,让我们来探讨风险溢出的因素。
首先,全球金融市场的一体化加快了信息传递的速度和范围。
金融危机的消息可以在瞬间传播到世界各地,导致投资者的集体行为。
其次,金融市场的互联性使得风险在全球范围内扩散。
一些金融机构可能在全球多个国家开展业务,其中一个国家的金融危机可能会迅速蔓延到其他国家。
此外,全球化导致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相互关联,加剧了金融危机的影响。
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金融市场的溢出效应研究

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金融市场的溢出效应研究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金融市场的溢出效应研究一、引言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深,中美两国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
然而,近年来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给两国经贸、金融等领域带来重大影响。
本文旨在研究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金融市场的溢出效应,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二、中美贸易摩擦的背景及原因中美贸易摩擦的起因主要是美国对中国持续的贸易逆差、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等问题提出质疑,并采取一系列贸易保护主义措施。
两国之间的贸易冲突不断升级,包括加征关税、对关键技术产品限制等,严重影响了双方的经济发展。
三、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金融市场的直接影响1. 资金流动方面:贸易摩擦导致两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减少,进口和出口额下降。
这将减少外汇市场的供给,对人民币汇率形成压力,可能引发资本外流。
2. 资产价格方面:贸易摩擦对中国经济增长带来不确定性,可能引发股市、债市等资产价格波动。
特别是在关税增加、关键技术禁运等情况下,相关行业公司的股价可能受到较大冲击。
3. 货币政策方面:贸易摩擦对中国经济带来压力,中国央行可能需要调整货币政策以应对。
这可能导致利率变化,进而影响金融市场的风险偏好和资本流动。
四、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金融市场的间接影响1. 市场情绪的传导:贸易摩擦可能引发市场的恐慌情绪,投资者对市场前景的预期变得保守。
这将对资本市场的交易活动和股票价格产生负面影响,并进一步扩大金融市场的波动性。
2. 企业融资环境的变化:贸易摩擦可能导致企业融资环境紧缩,特别是受到贸易冲突影响的行业。
这将对企业发展和金融市场的流动性产生负面影响。
3. 外资流入情况的变化:贸易摩擦可能导致外资的流入减少。
由于外资对于中国金融市场的重要性,这将对中国股市、债市等市场产生较大影响。
五、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金融市场的政策回应为了应对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影响,中国政府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政策:1. 稳定汇率:通过调整政策,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防止资本外流加剧。
金融市场流动性波动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

一
、
引言
研 究 。 另 有 部 分 学 者 分 析 了涉 及 债 券 市 场 的波 动 溢 出 效 应 ,如 L 2 0 i( 0 2)对 西 方 7国 的债 券 市 场 、王 璐 、 庞 皓 ( 0 8)对 中 国股 市 和 交 易 所 、银 行 间 债 券 市 场 20 问 波 动溢 出进 行 了分 析 。 ’ 资 产 定 价领 域 流 动性 溢 价 研 究 理 论 指 出 ,流 动 性
流 动 性 风 险管 理 在 金 融 机 构 的风 险 管 理 体 系 中 占
据 着 重 要 地 位 。在 涉及 跨 市场 的 交 易 条 件 下 ,不 同市 场 间 资产 的 收益 及 其 波 动 相关 是 金 融 机 构 风 险 管 理 的
重 点 。然 而 随着 金 融 危 机 的爆 发 ,流 动 性 风 险 正 逐 渐
2011
总 41 3期
金融市场流 动性 波动溢 出效应 的实证分析 宰
刘 昊
( 山 大 学 岭 南 学 院 , 广 东 广 州 5 0 7 中 1 2 5)
摘
要 :金融资产流动性是影 响其收益率的重要因素。本文在设计债券市场连续 的综合 流动性指标和股票市 一 v R H模型 ,并结合 Wa T GA c l d检
债 市 以及 外 汇 市 场 相 互 之 间 的 二 维 分 析 上 。 事 实 上 ,
不 同 资本 市 场 可 能会 同 时 受 一 国宏 观 经 济 及 政 策 变 量 等 要 素 的共 同影 响 ,加 上投 资 者 作 为 流 通 媒 介 ,使 得
股市波动溢出效应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股市波动溢出效应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股市波动溢出效应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一、引言股市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波动对经济和投资者具有重要影响。
股市波动溢出效应是指股票市场的波动会传递至其他金融市场,进而影响整体经济。
本文将分析股市波动溢出效应的原因和影响因素,探讨其对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的影响。
二、股市波动溢出效应的原因1. 资本市场的连接性增强:随着全球金融市场的国际化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股市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
国际投资者往往将资金配置在全球范围内,股市的波动因素容易传递。
2. 信息传播的效率提升:信息的迅速传播使得投资者更加敏感,市场反应更加迅速。
任何一国股市的重大波动都会迅速传递到其他股市,产生波动溢出效应。
3. 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全球贸易和投资的增加导致了国际间的经济紧密联系。
全球经济的波动因素往往会在不同国家股市间传播,产生溢出效应。
三、股市波动传导机制1. 金融市场之间投资组合调整:当某个股市发生剧烈波动时,投资者将根据市场期望和风险评估进行投资组合调整。
此时,投资者对其他股市的投资倾向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其他股市的波动。
2. 投资者行为的传染效应:投资者的行为受情绪和心理影响,一旦股市出现大幅波动,投资者往往会出现羊群效应,纷纷跟风买卖。
这种行为会引发更多投资者的买卖决策,加大市场波动溢出的程度。
3. 资金流动的扩散效应:股市波动会引起资金的流动,而这些资金往往不会只停留在本国市场,而是根据投资者的资本配置需求流向其他股市,进一步引发其他市场波动。
四、股市波动溢出的影响因素1. 经济基本面:宏观经济基本面的变化是股市波动溢出的重要因素。
一国经济增长和通胀率的变化,会对其他国家的股市造成影响。
2.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政府财政政策和央行货币政策的变化也会对股市波动溢出产生影响。
财政政策的宽松或收紧以及货币政策的放松或紧缩都会引发股市波动,并传导至其他市场。
3. 地缘政治风险:地缘政治事件的发生往往会引发股市的剧烈波动,例如战争、恐怖袭击等。
金融市场风险溢出效应研究

金融市场风险溢出效应研究近年来,金融市场的波动性大大增加,风险溢出效应也成为了研究热点。
风险溢出效应是指某一金融市场因为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波动,从而导致其他金融市场也跟随其波动的现象。
本文将探讨金融市场风险溢出效应的原理、影响因素以及应对措施。
一、金融市场风险溢出效应的原理风险溢出效应最早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提出,该理论认为金融市场之间的相互关联性决定了当某一市场价格出现波动时,其他市场也会受到影响。
这种影响源于交易者在不同市场间的互动和信息传递。
在金融市场中,交易者们通过信息交流获得对市场走势的共同看法,并根据这些共识作出自己的决策。
这种现象被称作“信息同步”。
同时,市场风险的变化也会通过不同资产间的投资组合产生联动,从而引发其他市场的波动。
二、金融市场风险溢出效应的影响因素1.经济政策国家的经济政策影响着整个金融市场的运作。
政府财政政策的调整、货币政策的收紧等都会引发市场的波动。
2.国际政治因素国际政治因素的波动同样会影响金融市场波动。
例如,战争、恐怖袭击、政治斗争等都有可能导致某些金融市场波动,从而溢出到其他市场。
3.风险资本风险资本对金融风险溢出效应的扩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大量的风险资本投入到某一市场,会极大地提高其价格波动的强度和频率,从而带动其他市场的波动。
三、金融市场风险溢出效应的应对措施金融市场风险溢出效应给所有投资者带来了困扰。
为了应对这一情况,投资者需要做出以下几方面的努力:1.风险管理投资者必须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进行合理的资产配置,控制风险分散投资。
2.优化资产组合针对不同市场的波动性和价格变化特点,优化资产组合,在不同市场间实现分散化投资,降低风险。
3.建立风险管理系统建立风险管理体系,特别是对于金融机构的投资者,应该通过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系统来规避风险。
4.加强信息共享建立起金融市场间的信息共享机制,提升市场透明度和信息公开度,降低错误决策的风险。
我国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度量与外溢效应研究

我国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度量与外溢效应研究一、概述随着全球金融市场的日益一体化,金融机构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性不断加强,这使得单个金融机构的风险事件可能迅速扩散至整个金融体系,甚至对实体经济产生深远影响。
对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的度量与外溢效应进行研究,对于维护金融稳定、防范金融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发展日新月异,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风险挑战。
在此背景下,本文旨在通过深入研究我国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的度量方法以及风险外溢效应的形成机制,为政策制定者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以期提升我国金融体系的抗风险能力,保障金融稳定和经济健康发展。
具体而言,本文将首先回顾国内外关于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度量与外溢效应的相关理论和文献,梳理现有研究成果和不足。
结合我国金融市场的实际情况,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度量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我国金融机构的系统性风险进行定量评估。
接着,本文将进一步分析我国金融机构风险外溢效应的形成机制,探讨风险在不同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间的传播路径和影响程度。
基于研究结果,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为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1. 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全球金融市场的日益一体化和我国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金融机构之间的关联性日益增强,金融市场的波动性也呈现出复杂性、多变性的特点。
在这样的背景下,金融机构的系统性风险及其外溢效应成为了金融监管和学术研究的重要议题。
特别是近年来,全球范围内频发的金融危机事件,如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和近年来的欧洲债务危机等,都凸显了系统性风险对于金融稳定乃至整体经济安全的巨大威胁。
深入研究我国金融机构的系统性风险度量与外溢效应,不仅有助于提升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健性,也对防范和化解全球金融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从理论层面来看,对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的研究有助于丰富和完善金融风险管理理论。
通过对系统性风险的度量及其外溢效应进行深入分析,可以更加准确地把握金融市场的运行规律,为金融风险的预警和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金融风险溢出效应的研究

金融风险溢出效应的研究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提高,各国之间的金融联系越来越紧密。
金融体系内的任何风险都可能对其他国家甚至全球金融市场产生溢出效应。
金融风险溢出效应是指因导致某个经济体的金融体系状况恶化而引起其他经济体的金融市场遭受损失的现象。
本文将探讨金融风险溢出效应的研究成果及其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一、金融风险溢出效应的原因金融风险溢出效应的产生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金融市场投资者的过度反应,另一方面是金融体系紧密联系导致的连锁反应。
在金融市场中,投资者的情绪对市场产生了巨大影响。
当一个经济体出现金融危机或者政治动荡等不良消息时,投资者可能会出现过度反应,疯狂抛售该国货币和股票等金融资产。
这种情况进一步加剧了经济体内部的债务风险和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从而也影响到了其他经济体的金融市场。
另一方面,全球经济的一体化程度越来越高,各国之间的金融体系和经济体系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这种联系往往可以导致金融体系之间的连锁反应。
如果一个经济体的金融市场遭受到了严重打击,这种打击可能会引起其他经济体的金融市场也受到波及。
由此可以看出,金融风险溢出效应是金融体系高度紧密联系的直接反映。
二、金融风险溢出效应的研究历程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学者们开始系统研究金融风险溢出效应,并给出了一些重要结论。
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跨国银行的溢出效应上。
1982年,美国的一家银行破产引起了潮不断,并进一步影响了日本和欧洲国家的金融市场。
此后,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跨国银行间的金融风险溢出效应。
1987年,风险溢出效应的概念首次提出。
1998年,俄罗斯危机导致全球资本市场带来了连锁反应,加剧了全球金融危机并导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
这些金融危机使得风险溢出效应成为国际经济领域内非常热门的研究课题。
研究人员注意到,金融风险溢出效应的研究必须从检验金融市场的动态特征开始,包括金融机构的行为,重点在于评估各类信号和变化的影响以及应对方法和策略。
金融风险溢出效应研究

金融风险溢出效应研究一、引言金融风险溢出效应是金融全球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
在金融市场波动的时候,金融风险也不可避免地会蔓延到其他金融市场上,并且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金融市场产生影响。
针对这一问题,许多学者和研究人员已经做了大量工作。
二、什么是金融风险溢出效应金融风险溢出效应,指的是某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金融市场中的风险事件通过市场之间的相互联系而影响到其他国家或地区的金融市场。
这种影响可能是通过资本流动、经济周期同步化、交叉持股等途径实现的。
例如,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时,美国次贷危机对于整个世界金融市场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影响。
危机性事件会通过公共情绪、市场联动机制和利率波动等多种方式对其他市场和国家产生影响。
三、金融风险溢出效应的机制1.资本流动机制资本流动机制是导致金融风险溢出效应的主要机制。
全球金融市场都是相互联系的,资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流入或流出。
如果某个国家或地区发生了金融危机或者经济问题,资本可能会迅速地流出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
2.经济周期同步化机制经济周期同步化机制是另一种导致金融风险溢出效应的机制。
经济周期同步化指的是全球经济的周期性波动越来越相似。
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发生经济问题的同时,其他国家与地区也可能会出现同样的问题。
3.交叉持股机制交叉持股机制指的是公司在多个不同国家拥有股票,因此股票价格的变化会对不同国家的股市产生影响。
这种机制也可能导致金融风险之间的传递。
四、影响和应对影响方面,金融风险溢出效应往往会导致全球股市下跌、利率上升,甚至可能会导致多国货币贬值。
应对方面,需要各国政府和各金融机构在多方面合作,减少可能的风险溢出效应。
1.加强风险监管体系每个国家都应该建立完善的金融监管和风险防范体系,并且定期更新,以适应全球市场的变化。
2.提高金融安全性和风险控制水平金融安全稳定是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完善风险控制水平和相关制度,可以减少风险传递和风险转移的可能。
3.增强金融市场的透明度和公信力透明度是金融市场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保证市场健康运行的关键环节。
金融市场风险溢出效应研究

金融市场风险溢出效应研究伴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程度的日益提高和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加深,金融市场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在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改革中起到了重要的枢纽作用和关键的推动作用。
然而,经济快速发展所积累下来的金融风险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很容易引起连锁反映,从而引发全局性、系统性的金融危机,并殃及整个经济生活,甚至导致经济秩序混乱与政治危机。
因此,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和背景下,正确识别金融风险及其传导机制,及时、准确监测,采取适当措施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进而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是一个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又是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本文在次贷危机的影响尚未完全消散,欧债危机刚刚有所缓和,全球金融市场仍处于恢复、调整期的严峻形势下,把目光汇聚于极端情况下金融市场风险的度量、管理及其传导机制的分析上,通过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研究行之有效的风险管理方法,为识别和管理风险创造良好条件,无疑具有极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文综合运用多个学科的理论,从金融风险的度量和溢出效应入手,先采用定性的方法了分析我国金融业存在的风险及主要影响因素,然后采用VaR、ES、CARE、CoVaR、GARCH、SV、Copula、MCMC等多种定量方法,来分析我国所面临的金融风险及其传导机制,立足我国经济转型的特征,探讨如何通过有效措施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国家金融稳定,具体工作如下:(1)极端损失出现时,以分位数为基础的QVaR估计值会出现完全低估风险的情况。
而从业人员和监管部门通常更关心就是在异常波动和极端损失(如经济危机、市场崩盘等)出现的情况下,金融资产所面临的最大潜在风险。
为了避免QVaR模型的这些缺点,采用以Expectile模型为基础VaR度量方法(以下简称EVaR)来构建向量自回归期望分位数模型(CARE),并以此来计算金融收益序列的VaR和ES,用以度量金融市场风险。
通过对上证指数和深圳成指的实证分析发现:CARE模型在对金融收益序列的VaR估计与预测方面,明显优于金融风险管理实务界主流的RiskMetrics模型,也优于CAViaR模型,而且在ES度量方面也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
金融风险溢出效应研究

金融风险溢出效应研究随着全球化的推进,金融市场的相互联系不断加强,各国经济之间的关联性也越来越紧密。
当一个国家的金融市场面临风险时,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这就是金融风险溢出效应的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一、金融风险溢出的概念金融风险溢出是指金融市场的风险因素跨越国家边界而对其他国家金融市场产生影响的过程。
例如,一国金融市场发生了危机,可能引发投资者的恐慌而导致其他国家的金融市场也受到波及。
这种经济联系使得各国金融市场具有了明显的实证性和动态性。
二、影响因素在研究金融风险溢出效应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金融体系、经济政策、国际贸易、投资者预期等。
这些因素对于金融风险溢出的影响程度各不相同。
1.金融体系金融体系是金融风险传导的载体,金融体系强壮的国家面对外部金融冲击的能力更强。
在金融体系设计上,要注意与国际标准接轨,加强监管和风险管理,以减少境外风险的传导。
2.经济政策国家的经济政策也会影响金融风险的溢出效应。
通货膨胀率、利率等政策调控措施,都会对金融市场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因此,国家应当合理制定各项经济政策,加强经济体制的改革,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3.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对于金融风险溢出的影响也非常明显。
因为国际间贸易总量的增加,一国发生金融风险对于其他国家的产业和市场影响也更大。
因此,发展具有灵活性的对外贸易和投资政策,加强国际合作是减缓金融风险溢出的重要措施。
4.投资者预期投资者的决策对于金融风险传导的影响非常重要,一国金融危机容易扩散到周边国家或地区的原因之一就是投资者带着负面预期纷纷撤资导致金融市场恶性循环。
因此,国家应当加强对于投资者的引导和监管,引导投资者理性投资。
三、金融风险溢出效应的应对措施1. 增强金融机构的监管能力金融监管是关键,加强监管能力,完善监管法律和制度,疏通金融通道,提高监管标准,是防范金融风险溢出效应的有效途径之一。
2. 积极主动应变加强国内经济体制改革和金融体系建设,提高内部风险防控能力是重要任务,同时,也要加强国际合作,深度开展经济金融合作,在国际市场上共同应对金融风险。
中国金融市场的风险溢出效应

中国金融市场的风险溢出效应金融市场的风险溢出效应指的是当一个金融市场受到冲击时,这种冲击会通过各种复杂的传导机制,在其他市场中扩散和放大。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其金融市场的稳定与发展对全球经济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探讨中国金融市场的风险溢出效应,并对其原因和应对措施进行分析。
一、风险溢出效应的原因1. 金融市场互联互通:中国的金融市场与全球市场联系紧密,尤其是与香港、新加坡等亚洲金融中心。
当国际金融市场发生剧烈波动时,中国金融市场往往难以独善其身,可能会受到溢出效应的影响。
2. 金融机构间关联:在中国金融体系中,各银行、证券公司、保险机构等金融机构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和相互依赖。
一家金融机构的风险暴露可能会传导给其他机构,导致连锁反应和风险溢出。
3. 金融市场结构不完善:尽管中国金融市场近年来不断发展和改革,但与国际先进市场相比,仍存在许多不完善之处。
市场机制不健全、监管不到位以及金融创新不足等问题,使得中国金融市场更容易受到外部冲击。
二、风险溢出效应的表现1. 资本流动扰动:金融市场的剧烈波动会导致资本流动的不稳定,外资可能会大规模撤离中国市场,从而影响到金融市场的稳定和经济增长。
2. 汇率波动:金融市场的动荡会对汇率产生冲击,进而传导到外贸领域,影响到中国的出口和进口。
3. 资产价格波动:金融市场风险溢出效应还可能导致股票、债券、房地产等资产价格剧烈波动,给投资者和市场参与者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
三、应对风险溢出效应的措施1. 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力度,规范金融市场秩序,提高市场的透明度和公正性,减少风险传导和溢出。
2. 加强协同监管:不同部门间的协作和配合至关重要。
金融监管部门需要加强合作,及时分享信息,进行风险评估和预警,以便更好地应对风险溢出效应。
3. 提高市场稳定性:加强金融市场的抗风险能力,提高市场的自律和风险管理水平,减少金融市场自身的波动和不稳定因素。
4. 深化金融改革:通过市场化改革,完善金融机构和市场的机制,提高金融市场的效率和竞争力,增强其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
金融市场波动性与收益率溢出效应研究

金融市场波动性与收益率溢出效应研究金融市场的波动性和收益率溢出效应是金融领域中重要的研究课题。
本文将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和实证研究的分析,探讨金融市场波动性和收益率溢出效应的研究进展和影响。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金融市场波动性和收益率溢出效应的基本概念。
波动性,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指标之一,反映了市场价格的变动幅度和速度。
收益率溢出效应则指的是某一金融资产或市场的波动会对其他资产或市场产生影响,即波动传导效应。
金融市场的波动性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市场结构因素等。
其中,经济因素是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研究表明,经济增长率、通胀率、利率水平等经济变量与市场波动性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此外,政治因素也会对市场波动性产生重要影响,例如政治不稳定、选举结果等都可能引发市场的剧烈波动。
市场结构因素包括市场流动性、交易制度等,这些因素也会对市场波动性的形成和传导产生影响。
在金融市场中,波动性的产生和传导往往伴随着收益率溢出效应的出现。
收益率溢出效应主要有两个方面的研究,一方面是跨市场的收益率溢出效应,即不同市场之间的波动和收益率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另一方面是同一市场内不同资产之间的溢出效应,即资产之间的波动和收益率之间的相互联系。
关于跨市场的收益率溢出效应研究,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的股票市场之间的关系。
研究结果表明,股票市场之间存在显著的波动传导效应,即股票市场的波动会对其他股票市场产生溢出效应。
例如,股票市场的崩盘可能引发其他股票市场的恐慌性抛售。
此外,还有研究表明,波动在国际间传导的速度和程度也受到投资者心理预期、市场交易制度等因素的影响。
然而,由于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全球化的趋势,近年来的研究也开始关注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波动传导效应。
研究发现,新兴市场之间以及新兴市场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着波动传导效应。
这表明,全球金融市场的波动已经不再局限于发达国家,新兴市场的波动也会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重要影响。
金融市场间波动溢出效应理论研究与评价

量 EGARCH 弥 补 了 这 一 缺 陷 。 Koutmos 和 Booth 运 用 多 变 量
EGARCH 模 型 来 研 究 纽 约 、东 京 、伦 敦 世 界 三 大 股 票 市 场 的 波
动溢出, 发现三大股市间不仅存在波动溢出效应, 而且波动溢
出存在不对称性, 市场的坏消息比好消息对另一市场的波动影
究希腊官方汇率与黑市汇率间的波动溢出效应, 表明两市之间
也 存 在 着 不 对 称 性 的 波 动 溢 出 。[13]Lapodis、[12]Kanas 和 Kouretas[13]
的多变量 EGARCH 模型为:
q
! Rt=α0+ αkRt-k+ε εt|Ωt-1 ̄N( 0 Ht)
( 8)
i=1
" ! # n
Masulis 和 Ng 把从上一步模型中估计到的残差平方作为衡量其
波 动 性 大 小 的 变 量 分 别 代 入 到 另 外 两 个 市 场 的 GARCH- M 模
型 中 , 表 达 式 如 下 : [2]
Rt=α+βht+δDt+γεt- 1+εt
( 3)
ht=a+bht- 1+cε2t- 1+dDt + fXt
目前, 国内外关于波动溢出效应的研究结果表明其已显著 地存在于各金融市场之间, 他们运用的主要基本模型是 GARCH 类模型和 SV 模型, 但其中又分为单变 量 和 多 变 量 的 模 型 框 架 。 在 单 变 量 模 型 框 架 内 , 应 用 的 主 要 有 GARCH 模 型 、 GARCH- M 模 型 以 及 GJR- GARCH 模 型 等 ; 而 在 多 变 量 模 型 框 架内, 运用较多的有向量 GARCH 模 型 和 多 变 量 EGARCH 模 型 等多变量 GARCH 类模型、向量 SV 模型等。本文旨在通过对三 类较 为 常 用 的 单 变 量 GARCH 类 模 型 、 多 变 量 GARCH 类 模 型 以及向量 SV 模型进行述评, 说明国 内 外 金 融 市 场 间 波 动 溢 出 效应的研究进展。
金融市场间波动溢出效应理论研究与评价

、
波 动 溢 出效 应 研 究 方 法
( ) 变 量 G CH类 模 型 一 单 AR
AC— 自 18 9 2年 E g n l 创性 地 提 出 自回归 条件 异 方差 ( u 波动 性大小 的变量分 别代人 到另外 两个市 场的 G R H M模 e开 A—
体相同 。 、 1 据 不 同 的 金 融 市 场 特 点 , 别 建 立 适 当 合 理Ha a 、 sl 和 N m oMaui s g用 的是
进 行 资产 组 合 的 配 置 以及 金 融 风 险 的 防 范 , 助 于政 策 部 门 综 有 合制定相关 的金融政策 。
【 摘 要 】 金融市场波动溢 出效应是指市场波动之 间的相互传递相 互影响关 系, 其研究将对资产 组合 配置 、 融风 金 险防范 以及相关金 融政策制定起着 重要作用。文章从研 究方法 出发 , 目前较 为常用 的三类模 型——单 变量 G R H类模 对 AC
型 , 变 量 G R H类 模 型 以及 向量 S 模 型进 行 了综 合 评 价 , 提 出进 一 步 研 究 的方 向。 多 AC V 并
效 应 的研 究 进 展 。
一
R=仅+3 1h +6D+一 8卜 Y I +8
() 1
h a b + I D , + h I 82+ = c 【d _
() 2
其中 R 是股市的 E间收益率 , 股市 E间收益率 的条件 l h是 l 方差 , 为残差项 , 【 8. D 为哑变量 : t 当 为周末或节假 日时 , F1 D ; 当t 为其他 日期时 , 。需要说 明的是 , D= O 在建立模型之后应 当 对其进行必要 的检验 , 以保证模 型的适用性 。 2把从前面估计得到 的残差平方或条件方差作为金融市场 . 波动 的度 量变量 , 人到其 他金融市 场 的研究 模型 中 , 代 通过估
金融市场风险传染与溢出效应研究

风险传染的机制
风险传染的影响因素
风险传染的路径:风险如何通过各种渠道进行传递和扩散
风险传染的影响:对金融市场稳定性和经济运行的影响
风险传染的强度:金融市场风险在不同市场、不同机构之间的传递程度
风险传染的速度:风险从源头到被传染机构的时间和速度
溢出效应研究
溢出效应的定义:指一个金融市场对另一个金融市场的影响,即一个市场的波动会传递到另一个市场
汇报人:
金融市场风险传染与溢出效应研究
目录
添加目录标题
风险传染机制研究
溢出效应研究
金融市场风险传染与溢出效应的关系研究
金融市场风险传染与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
金融市场风险传染与溢出效应的防范策略研究
添加章节标题
风险传染机制研究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金融市场风险传染的途径
风险传染的方式
溢出效应的速度:风险传染在时间上的快慢程度
金融市场风险传染与溢出效应的关系研究
风险传染与溢出效应的定义
风险传染与溢出效应的分类
风险传染与溢出效应的机制
风险传染与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
风险传染与溢出效应的关系
相互影响的机制和影响因素
风险传染的定义和表现
溢出效应的产生和影响
风险传染与溢出效应的定义与分类
风险传染与溢出效应的内在联系
风险传染与溢出效应的协同作用机制
风险传染与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结果
金融市场风险传染与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
数据来源:金融机构的公开数据、监管机构的数据、学术研究数据等
数据处理方法:数据清洗、数据转换、数据聚合等
实证研究方法: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事件研究等
实证研究结果:风险传染与溢出效应的存在性、传染路径和溢出程度等
中国金融市场的风险溢出效应研究——基于溢出指数和复杂网络方法

中国金融市场的风险溢出效应研究——基于溢出指数和复杂网络方法中国金融市场的风险溢出效应研究——基于溢出指数和复杂网络方法摘要:全球金融市场的风险溢出效应对于金融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基于溢出指数和复杂网络方法,对中国金融市场的风险溢出效应进行研究。
研究发现,中国金融市场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溢出效应,表现在各个金融市场之间的风险传导。
在风险传导网络中,银行是风险传导的核心节点。
研究结果为中国金融监管部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有助于他们制定有针对性的监管政策,更好地应对金融风险。
关键词:风险溢出效应;溢出指数;复杂网络;金融稳定;金融监管一、引言全球金融市场的风险溢出效应是近年来金融研究的热点之一。
金融市场的风险溢出效应指的是一个市场的风险传导到其他市场,从而导致其他市场的风险增加。
研究全球金融市场的风险溢出效应有助于了解金融市场的相互关联性,从而在政策制定层面帮助监管机构更好地应对金融风险。
而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其金融市场的风险溢出效应对全球金融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针对中国金融市场的风险溢出效应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研究方法2.1 溢出指数溢出指数是衡量风险溢出效应的一种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测量两个金融市场之间的风险传导程度来判断溢出效应的强弱。
假设有两个金融市场A和B,分别对应股票指数A和B。
溢出指数通过将市场B的收益率与市场A的波动率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回归系数,表示A市场的波动率对B市场的波动率的影响程度。
回归系数越高,说明A市场的波动更加显著地传递到B市场,即溢出效应越强。
2.2 复杂网络方法复杂网络分析方法是一种可以揭示金融市场之间关联关系的方法。
通过将市场参与者和市场之间的联系构建成网络,可以分析网络结构对风险传导的影响。
在金融市场中,银行是风险传导的核心节点,因此研究风险传导网络中的银行节点对于了解风险溢出效应至关重要。
通过复杂网络分析方法,可以揭示银行节点之间的关联程度以及风险的传导路径,进一步分析金融市场的风险溢出效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融市场间波动溢出效应研究
万 军 1a, 谢 敏 2, 熊正德 1b
( 1.江西财经大学 a.公共管理学院; b.经济学院, 南昌 330013; 2.湖南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 长沙 410082)
摘 要: 本文先从金融管制、信息溢出、投资者行为 等 入 手 分 析 波 动 间 溢 出 效 应 存 在 的 机 理 , 然 后
应进行研究。具体模型如下:
p
p
" " RS,t=aS,0+ a R S,k S,t- k+ a R I,k I,t- k+λ1Vecmt- 1+εS,t
(5)
k=1
k=1
p
p
" " RI,t=bI,0+ b R S,k S,t- k+ b R I,k I,t- k+λ2Vecmt- 1+εI,t
(6)
2 波动溢出效应的机理分析
2.1 金融管制的放松 金融管制的放松为金融市场间的波动溢出效应创造了
一 个 良 好 的 外 部 环 境 。西 方 国 家 的 大 规 模 金 融 管 制 始 于 上 世 纪 30 年 代 的 大 萧 条 时 期 , 1929 年 10 月 29 日 华 尔 街 股 市 大 跌, 爆发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 西方各国为了稳定经济金融 秩序, 防止金融风险、经济危机的进一步扩散, 纷纷对本国进 行金融管制。直到上世纪 70 年代, 世界经济金融形势发生了 根本变化, 以及金融深化理论提出之后, 掀起了全球性的金 融创新和金融自由化浪潮, 全球各国尤其是西方国家纷纷撤
个股票市场— ——上海和深圳股票市场, 为了区分利率与这两
个市场间不同的波动溢出效应, 本文分别对它们进行实证研
究, 选用的考察变量分别为上证综合指数和深证成份指数,
而利率变量我们选用 7 天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样本期为
2000 年 3 月 1 日 到 2005 年 7 月 31 日 , 共 1288 个 数 据 。 日
Nelson(1991)提出了指数 GARCH 模型, 可表述为:
Φ(l)yt=εt
(2)
εt=! ht et
(3)
p
q
" " 1n(ht)=α0+ βiIn(ht-i)+ δjf(Zt-j)
(4)
i=1
j=1
其 中 ! f(Zt- j)=|Zt- j|- E|Zt- j|+θjZt- j, Zt- j=εt- j / ht- j ; Φ(l)是 滞 后 算
图 1 波动溢出效应的机理分析图
图 1 描绘了波动溢出效应产生的机理。信息源和投资者 心 理 素 质 、能 力 等 因 素 影 响 着 投 资 者 的 决 策 行 为 , 这 种 决 策 行为不仅影响着单一市场的波动, 还可能造成其他市场的波 动, 使得市场间的波动可以通过投资者的决策行为而产生溢 出效应。
信 息 集 , εI,t 为 收 益 率 的 残 差 项 , hi,t 为 其 条 件 方 差 , !hij,t 为 市
场 i 和 j 收 益 率 残 差 的 条 件 协 方 差 , Zj,t 为 市 场 j 收 益 率 的 标 准化残差(i, j=S, I: S 代表股票市场, I 代表利率市场)。
中图分类号: F931.5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 6487( 2007) 09- 0098- 04
1 波动和波动溢出效应
在经济活动中, 经济波动一般是指经济变量随时间变化 而呈现出上下起伏变动的周期性过程。而在金融领域内, 波 动则更为频繁和剧烈, 对于波动性的研究是金融领域定量分 析 的 基 础 , 将 有 利 于 金 融 市 场 资 产 配 置 、风 险 管 理 等 方 面 的 研究, 所以波动性模型也正越来越广泛地受到学者们的关 注。关于金融市场波动定义, 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来理 解: 从广义上讲, 金融市场波动可以是指金融资产在价格、交 易 量 、规 模 、比 例 等 方 面 的 上 下 起 伏 变 动 ; 而 从 狭 义 来 讲 , 金 融市场波动主要指金融资产价格相对于某一稳定水平的起 伏变动, 也即金融资产价格的波动, 本文所考察金融市场波 动指的就是这一层含义。波动溢出效应可能存在于不同国 家 、地 区 间 的 金 融 市 场 , 如 美 国 的 股 市 波 动 可 能 会 影 响 到 中 国等地股市的波动; 同时也可能存在于不同金融品种的市 场, 如股票、债券、外汇等市场之间。
(9)
其中
f(Zj,t- 1)=|Zj,t- 1|- E|Zj,t- 1|+θi,jZj,t- 1 Zj,t- 1=εj,t- 1 /σj,t- 1
统计与决策 2007 年 9 月(理论版) 99
财经论坛
Ri,t 表 示 市 场 i 在 t 时 期 的 收 益 率 , Ωt-1 表 示 t- 1 时 刻 的
金融市场的共同信息和私有信息的溢出是波动溢出的 内在原因。Fleming、Kirby 和 Ostdiek(1998)认为金融市场间的 波 动 联 系 受 到 两 方 面 因 素 的 影 响 : (1)共 同 信 息 ; (2)市 场 间 的 私有信息溢出。共同信息是指同时影响着各个市场的信息, 当共同信息产生时, 它同时影响着各个市场的预期, 从而使 得各市场都可能产生波动, 这就说明市场波动间的同源性, 也 就 是 说 市 场 波 动 的 产 生 具 有 某 种 联 系 。对 于 私 有 信 息 的 溢 出, 指的是某一市场的信息通过跨市投资者的投资交易, 从 而在另一市场产生了信息。 2.3 投资者行为— ——行为金融学的解释
重 要 的 地 位 。Engle(1982)开 创 性 地 提 出 了 自 回 归 条 件 异 方 差
(ARCH)模型, 并成功地应用于英国通货膨胀指数的波动性研
究 , 经 过 20 多 年 的 发 展 , ARCH 类 模 型 不 断 完 善 , 对 金 融 的
波 动 性 研 究 成 果 也 是 不 断 涌 现 。 在 ARCH 模 型 的 基 础 上 ,
式 (5)和 (6)分 别 为 利 率 与 股 票 收 益 率 的 均 值 方 程 。它 是 带 有 协 整 约 束 的 向 量 自 回 归(VAR)模 型 , 被 称 为 向 量 误 差 修 正 (VEC) 模型, 方程中是否应带有协整约束, 我们将运用 Jo- hansen 协 整 检 验 方 法 对 利 率 与 股 票 价 格 间 协 整 关 系 进 行 检 验。如两者具有协整关系, 应在均值方程中加入误差修正项 (VECM), 建立 VEC 模型, 反之则不要。在均值方程中, aS,0、aS,i、 aI,i、bI,0、bS,i、bI,i、λ1、λ2 为我们待估计的参数, 建 立 这 样 的 方 程 , 主要是想了解利率与股票收益率一阶矩之间的领先滞后关
投资交易者们的行为是影响金融市场波动溢出的直接 原因。这是因为任何金融资产价格的波动, 都是通过投资者 的交易行为而实现的。由于受到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性, 投资 者 的 认 知 偏 差 、心 理 素 质 等 因 素 的 影 响 , 投 资 者 不 可 能 是 完 全理性的, 而是有限理性的。
在有限理性观点的假设下, 投资者有的行为是建立在对 市场信息等因素的理性客观分析之上的理性行为, 当市场上 存在共同信息或者产生了私有信息的溢出, 投资者们将会充 分吸收和消化这些信息, 并马上做出反应使得金融价格及时 充分地反映出当前信息, 从而使得市场波动之间的产生某 种联系。同时投资者们也有的行为则是在受到信息不充分、
子多项式; e1~i.i.N (0,1); ht 是 εt 的条件方差, εt|Ωt-1~i.i.N(0,ht), Ωt-1 表示已知的信息集。
它弥补了 ARCH 模型的某些缺陷, 不论 βi、δj 取何实数, 由于条件方差 ht 是由指数形式表示的, 所以其都是非负的, 即它不需要限制参数来保证条件方差方程隐含的条件波动
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资助项目( 06JA790030) 98 统计与决策 2007 年 9 月(理论版)
财经论坛
认识偏差和心理因素等影响下所产生的, 对此行为金融学 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分析, 所以有必要用行为金融学的一些 理论来解释某些投资者行为以及其如何对波动溢出产生影 响。
行为金融学研究表明, 当投资者面临复杂的决策任务 时, 一般偏好利用比较满意点的且又简单的判断标准, 这些 利用简单的标准来进行判断的方法, 心理学上称为启发式判 断法。启发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代表性启发法, 可得性启发 法, 锚定与调整启发法, 下面将运用启发式的判断法则来解 释波动溢出产生过程。假定某些股票产生了波动, 由于信息 不 对 称 等 原 因 , 投 资 者 只 知 道 “某 些 股 票 价 格 发 生 了 波 动 意 味 着 某 些 信 息 发 生 了 变 动 ”的 信 息 , 而 无 法 确 切 地 知 道 波 动 的原因, 波动的范围以及其他股票是否也面临着同样的状况 等信息。于是投资者就可能会运用启发式的判断, 猜测与这 些股票处于同行业或者与该类股票具有某种同类性质的股 票也将会发生变化, 并做出相应的投资决策, 从而使得波动 开 始 扩 大 到 整 个 行 业 、整 个 市 场 以 及 其 他 市 场 。
消了金融管制, 具体表现在: 金融业务的自由化, 放松了金融 机构的业务交叉限制; 金融市场自由化, 各国开始对金融市 场 的 准 入 、限 制 金 融 资 产 价 格 波 动 幅 度 等 制 度 的 放 开 。 金 融 管制的放松促进了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的发展, 增强了金融 资产间的替代效应, 加强了各市场间的联系, 为投资者的跨 市交易, 信息流的跨市溢出, 金融市场间的波动溢出创造了 良好的外部环境。 2.2 公共信息和私有信息的溢出
总是正值。另外 EGARCH 模型允许好坏消 息 的 影 响 具 有 不 对称特征的存在, 而正是参数 θj 的正负体现了条件异方差的 不对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