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小传

合集下载

曾国藩故事

曾国藩故事

曾国藩故事1.少年曾国藩:曾国藩1811年出生于湖南湘乡白杨坪的一户普通农家,白杨坪是一个山冈起伏、沟壑深邃的地方,平凡却养出了曾国藩这样的大人物。

曾家世代务农,家道不昌,到曾国藩曾祖父曾竟希时才算有了点家业。

曾家家境好转,曾竟希就把曾国藩的祖父曾玉屏送去念书,希望其学而优则仕,光宗耀祖。

可玉屏却是懒惰人物,不思上进,好逸恶劳,经常与那些纨绔子弟厮混。

后幸其浪子回头,悔过自新,痛改前非,维持了父亲留下来的基业。

曾玉屏刚正不阿,是一位闻名乡里的大人物,对曾国藩的影响也最大。

曾国藩常说:“吾家祖父教人,亦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

故男儿自立,必有倔强之气。

”曾国藩性格刚毅倔强,胸怀大志,这也是深得祖父之益。

曾玉屏治家极严,“男必耕读,女必纺织。

”,要求家人努力实行八件事:读书、种菜、饲鱼、养猪、早起、洒扫、祭祖、敦亲睦邻。

曾玉屏所倡明的家风,的的确确对早就了后来曾国藩一生的品行秉性。

曾国藩的父亲天资平平,屡试屡败,未能实现曾玉屏学而优则仕的愿望。

好在有了个天资聪慧的曾国藩,曾玉屏、曾麟书均对其悉心培养。

曾国藩六岁时,玉屏为其设了塾一所,并请了一个私塾先生教他读书识字。

在这一年,曾玉屏也去世了。

次年,曾麟书屡考不中,便回家办了一家私塾。

曾麟书对曾国藩督求甚严,悉心教导,曾国藩不到两年的时间便读完了“五经”。

曾国藩天资聪颖,一心向学,又有韧性,再加上祖父、父亲不厌其烦的督责,学业大进。

2.曾国藩的科举之路:十四岁时,曾国藩随父到省城长沙应童子试,成绩甚佳。

十六岁时,再度应童子试,名列第七。

从长沙回来后,曾国藩仍然跟着父亲,父亲自感所学有限,恐误其前程,便让他到外县遍访名师。

先后跟着汪觉庵先生、刘元堂先生学习。

曾国藩原字伯涵,后改涤生。

“涤者,取涤其旧染之污也;生者,取明袁了凡之言:‘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今后种种,譬如今日生也’。

”以激励自己,奋发向上,以新的姿态面对人生。

二十三岁时,曾国藩。

曾国藩传

曾国藩传
名的数学家,他的孙子,曾孙都是著名的学者,近现代曾国藩后代如国民党“国 防部长”俞大维的母亲曾广珊是曾国藩的孙女,十大元帅之一叶剑英的夫人曾宪 植是他的玄孙女。这与曾国藩的家风是分不开的。这不能不说是曾国藩教育思想 的成功。

曾氏家教理论体系:以八本为经,以八宝为纬,以四字要诀、 三致祥、三不信,形成的一套治家的完整可师的理论。
本书共分十六章





第一张:青少年时期 第二章:初入仕途 第三章:开始军旅生涯 第四章:编练湘军 第五章:衡州练勇 第六章:率军东征 第七章:大战太平军 第八章:二次出山 第九章:横扫太平军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十一章:打捻无功 第十二章:再任两江总 督 第十三章:黯然伤神 第十四章:处理天津教 案 第十五章:最后一次巡 视 第十六章:溘然长逝
曾国藩书法
曾国藩其人
曾国藩 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极 具争议的人物之一,1811年曾国藩出生于湖南一农家,在青年中 进士之后十年七迁,连升十级,37岁时官至二品 。后因平定太平 天国运动,功封一等勇毅侯,成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 在位期间曾国藩“升官最快,做官最好,保官最稳”,《清史稿》 中把曾国藩列为继孔子、孟子、朱熹之后的又一儒学大师。1872 年逝世。清廷问讯,辍朝三日,追赠太傅,溢文正。后世由于对 天平天国所持的立场不同,所以对曾国藩的评价也是毁誉参半。 “誉之则为圣相,谓其“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谳之则为 元凶” “民族罪人”。 那么曾国藩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仁智见仁,智者见智 本。书详细介绍了曾国藩的生平经历和主要事迹以及曾国藩在修 身,处世,为人,治军,用兵,治家,识人用人,治学,养生方 面的一些智慧、思想,这些都是值得借鉴和学习的。

曾国藩传演讲稿范文

曾国藩传演讲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为大家讲述一位伟大的历史人物——曾国藩的故事。

曾国藩,字子宾,号涤生,湖南湘乡人,是中国近代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被誉为“晚清中兴第一人”。

下面,请允许我带领大家走进曾国藩的传奇人生。

一、出身寒微,志存高远曾国藩出生于一个贫寒的文人家庭,自幼勤奋好学,才华横溢。

他深知自己的出身,立志要改变命运,为国家、民族作出贡献。

在他的努力下,终于通过科举考试,步入仕途。

二、勤政爱民,力挽狂澜曾国藩在任期间,勤政爱民,关心民生,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他曾说过:“做官先要立品,立品先要立心。

”他始终坚守廉洁自律,严于律己,深受百姓爱戴。

在晚清时期,内忧外患,民族危机深重,曾国藩挺身而出,力挽狂澜。

三、镇压太平天国,维护国家统一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曾国藩临危受命,率湘军镇压起义。

在长达14年的战争中,他英勇善战,屡建奇功。

在他的领导下,湘军逐步击败太平军,维护了国家统一。

四、改革军制,振兴国家曾国藩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同时,积极改革军制,创立了著名的湘军。

他强调军队必须与民众紧密联系,培养一支有纪律、有战斗力的军队。

在他的努力下,湘军成为晚清最具战斗力的一支军队。

五、注重教育,培养人才曾国藩深知国家兴衰与教育息息相关。

他提倡教育改革,提倡学习西方先进科技,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在他的影响下,晚清出现了许多杰出的人才,为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六、崇尚道德,修身齐家曾国藩一生崇尚道德,注重修身齐家。

他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以身作则,为后世树立了榜样。

他的家书、日记等作品,至今仍被人们传颂。

总结:曾国藩是一位伟大的历史人物,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他不仅为晚清国家的统一、稳定作出了巨大贡献,而且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让我们以曾国藩为榜样,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谢谢大家!。

作文素材:晚清重臣曾国藩_2000字

作文素材:晚清重臣曾国藩_2000字

作文素材:晚清重臣曾国藩_2000字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小学作文作文网曾国藩(1811-1872年),湖南湘乡人,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

他的人生,他的智慧,他的思想,深深地影响了几代中国人,以至他虽已去世一百余年,提起曾国藩,人们仍然津津乐道。

有的评论者说:如果以人物断代的话,曾国藩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最后一人,近代历史上的第一人。

这句话从某一角度,概括了曾国藩的个人作用和影响。

曾国藩于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荷叶塘白杨坪(今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大坪村)的一个普通耕读家庭。

兄妹九人,曾国藩为长子。

祖辈以务农为主,生活较为宽裕。

祖父曾玉屏虽少文化,但阅历丰富;父亲曾麟书身为塾师秀才,作为长子长孙的曾国藩,自然得到二位先辈的伦理教育了。

6岁时入塾读书,但是他童年也是一个笨小孩。

但是他勤奋好学,坚持不懈。

至道光十二年(1832年)他考取了秀才,并与欧阳沧溟之女成婚。

连考两次会试不中,随后又努力复习一年,在道光十八年(1838),虚岁28岁时殿试考中了同进士,从此之后,他一步一步地踏上仕途之路,并成为军机大臣穆彰阿的得意门生。

在京十多年间,他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累迁侍读,侍讲学士,文渊阁值阁事,内阁学士,稽察中书科事务,礼部侍郎及署兵部,工部,刑部,吏部侍郎等职,曾国藩就是这样坚韧不拔地沿着这条仕途之道,步步升迁到二品官位。

十年七迁,连跃十级。

咸丰二年(1852年),曾国藩因母丧在家。

这时太平天国运动已席卷半个中国,尽管清政府从全国各地调集大量八旗、绿营官兵来对付太平军,可是这支腐朽的武装已不堪一战。

因此,清政府屡次颁发奖励团练的命令,力图利用各地的地主武装来遏制革命势力的发展,这就为曾国藩的湘军的出现,提供了一个机会。

咸丰三年(1853年)借着清政府急于寻求力量镇压太平天国的时机,他因势在其家乡湖南一带,依靠师徒、亲戚、好友等复杂的人际关系,建立了一支地方团练,称为湘勇。

传记作文600字初中

传记作文600字初中

传记作文600字初中
古稀圆满的一生-曾国藩
曾国藩,清朝末年政治家、军事家,生于清朝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在广东潮州人,字子长,号大江东学家,小名诤友、德明。

曾国藩出生贫贱,他学习刻苦,起初先在家乡学习经史典故,后因得体,受任潮州高等主簿,考中翰林学士。

天启十年(1860年)时,他
应征担任一骑都护,受任新乡都督,官至副都察长,任司理边政。

后来曾国藩率军起義,他于湖南省戊戌反清,以抗清兵起義,使武汉
失陷,此举激起异常怒火,国藩因而被遣回潮州,处刑终身禁闭,这
破坏了他的抱负和前程,却又让他有时间去冥想自己一生的发展和命运。

然而,民族危急时曾国藩仍然向前归期,致力于中国民族复兴事业, 当
官至“大清北面,总督京畿,宣朝学士”时,他以革新的政治改革手法,使国家由腐朽转为旺盛,又改革了兵制,整顿军队,使国家的军事力
量得以强大。

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乾隆帝自此改天子纳准,书
记曾国藩在乾隆六十二年(1797年),去世。

曾国藩的一生是充满出入的,从潮州乡里小孩到担任宣朝学士,那段
从普通人出人头地的征途,充满孤勇以及无奈,他未能在现实实现自
己一生的抱负,但他在后世留下了多种传世的著作,他以一生的艰辛,朝气蓬勃的精神,致敬他一生的古稀圆满。

曾国藩传主要内容

曾国藩传主要内容

曾国藩,没有显赫的家世,天赋堪称晚清同时代大人物当中最差,却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在复杂的时代变局中超越众人,成就最大,被誉为大清“中兴第一名臣”,且最后全身而退。

他的人生经历,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给人以特别的启示。

他出身平常,家族五六百年没出过秀才,可谓典型的小镇青年。

他智商平常,考了7次才中秀才,却以笨功夫成功打通了科举之路,顺利进入翰林院。

他一生崇尚笨拙,以扎实而非机巧取胜。

他踌躇满志进京,面对全国精英,发现自己见识狭隘、观念鄙俗,陷入自卑和焦虑。

三十而立,他立志学做圣人,研读经典,广交朋友,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在京期间飞速升迁。

他善于把握机会和创造机会,天下大乱之际,一介书生独创湘军,统率群雄。

对抗太平天国,屡战屡败,甚至两次投江自尽,多次深陷绝境。

47岁时更被皇帝弃用,陷入人生低谷。

蛰居老家两年,他反思自我,最终大悔大悟。

重新出山后,为人处世脱胎换骨,不仅清除了政治敌人,而且以“结硬寨、打呆仗”战胜了军事宿敌太平天国,位极人臣。

他眼光长远,审时度势,面对与洋人的差距,率先抛弃落后观念,倡导洋务运动,师夷长技以制夷。

他走过的每一步都成为人生精进的基石,最终从笨人到圣人,成为大清王朝的最后领航者和儒家文化的最后一个偶像。

翻开本书,看曾国藩如何以一种笨拙的精神,诠释一个持续奋斗者的升级之道。

我很久没有因为看完一本传记而对于一个人产生崇拜之情了,但是新近看完的这本《曾国藩传》确实是让我不由的对其新生敬佩。

之前对于曾国藩的了解,远远不如他的门生李鸿章了解得多。

当年看历史课本,因为马关条约的事情,对于李鸿章没有什么好的印象,连带着对其他的晚清重臣也不是多么的待见。

近些年来随着许多学者对于历史的进一步剖析与探讨,对于许多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评判也客观了许多。

不至于一提到整个晚清政府就是一片骂声,认为其从上到下没有一个是好东西了。

其实历史是有其两面性的,全面的来看才更加公正客观,人也是一样的,不能够因为其人生经历的一件或是几件事情而进行妄下定论。

曾国藩作文5篇

曾国藩作文5篇

曾国藩作文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活动总结、策划方案、汇报材料、个人总结、心得体会、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activity summaries, planning plans, reporting materials, personal summaries, insights, doctrinal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曾国藩作文5篇在写作文过程中,我们会不断地观察和感知周围的事物,从而积累更多的素材和灵感,通过写作文可以记录我们的成长和变化,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曾国藩作文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曾国藩的生平事迹及人物评价

曾国藩的生平事迹及人物评价

曾国藩的生平事迹及人物评价曾国藩,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

他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

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开拓者。

下面是店铺跟大家分享的曾国藩生平事迹及评价,欢迎大家来阅读学习!曾国藩的人物生平1.组建湘军1851年(咸丰元年)1月,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组织起事。

5月,曾国藩在刘蓉、罗泽南等人的推动下,上《敬陈圣德三端预防流弊疏》批评咸丰皇帝。

咸丰帝没有读完,就愤怒地将奏折摔到了地上,立刻召见了军机大臣要定他的罪,若非祁寯藻、季芝昌等人苦苦为他求情,他很可能陷于不测之罪。

曾国藩了解这一情况后,心里非常紧张,立刻对此次谏争之举上奏自责,从此再不敢对皇帝本人和朝廷的根本决策说长道短。

1852年(咸丰二年),曾国藩因母丧在家。

这时太平天国运动已席卷半个中国,尽管清政府从全国各地调集大量八旗军、绿营官兵来对付太平军,可是这支腐朽的武装已不堪一战。

因此,清政府屡次颁发奖励团练的命令,力图利用各地的地主武装来遏制太平军势力的发展,这就为曾国藩的湘军的出现,提供了一个机会。

1853年(咸丰三年),借着清政府急于寻求力量镇压太平天国的时机,他因势在其家乡湖南一带,依靠师徒、亲戚、好友等复杂的人际关系,建立了一支地方团练,称为湘勇。

8月,曾国藩获准在衡州练兵,“凡枪炮刀锚之模式,帆樯桨橹之位置,无不躬自演试,殚竭思力” ,并派人赴广东购买西洋火炮,筹建水师。

在团练湘勇期间,他严肃军纪,开辟新的军队,他先后将5000人的湘勇分为塔、罗、王、李等十营,先后将团练地点由长沙迁至湘潭,避免与长沙的绿营发生直接矛盾。

2.大战太平军1854年(咸丰四年)2月,湘军倾巢出动,曾国藩发表了《讨粤匪檄》。

在这篇檄文里,他声称太平天国运动是“ 荼毒生灵”,“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

此岂独我大清之奇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泉”,接着号召“凡读书识字者,又乌可袖手安坐,不思一为之所也”,其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故动员了当时广大的知识分子参与到对太平军的斗争当中,为日后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人物传记曾国藩

人物传记曾国藩
晚清四大名臣
人物传记---曾国藩
毛泽东:予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观其收拾洪、杨一役, 完美无缺,使以今日易其位,其能如彼之完满乎?
人物传记---曾国藩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 12日),汉族,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 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 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官至两江总督、 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 谥曰文正。
--人民才是历史的真正缔造者--
2023
人物传记---曾国藩
太平天国运动时,曾国藩组建
湘军,力挽狂澜,经过多年鏖战 后攻灭太平天国。
人物传记---曾国藩
曾国藩一生奉行为政以耐烦为第
一要义,主张凡事要勤俭廉劳,不可 为官自傲。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 礼治为先,以忠谋政,在官场上获得 了巨大的成功。曾国藩的崛起,对清 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 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曾国藩的 倡议下,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 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 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 学生。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开 拓者。
人物传记---曾国藩
晚四大名臣
人物传记---曾国藩
曾国藩出生于晚清一个地主家 庭,自幼勤奋好学,6岁入塾读书。 8岁能读四书、诵五经,14岁能读 《周礼》《史记》文选。道光十 八年(1838)中进士,入翰林院, 为军机大臣穆彰阿门生。累迁内 阁学士,礼部侍郎,署兵、工、 刑、吏部侍郎。与大学士倭仁、 徽宁道何桂珍等为密友,以"实学" 相砥砺。

清史稿 曾国藩传

清史稿 曾国藩传

清史稿·曾国藩传曾国籓,初名子城,字涤生,湖南湘乡人。

家世农。

祖玉屏,始慕乡学。

父麟书,为县学生,以孝闻。

国籓,道光十八年进士。

二十三年,以检讨典试四川,再转侍读,累迁内阁学士、礼部侍郎,署兵部。

时太常寺卿唐鉴讲学京师,国籓与倭仁、吴廷栋、何桂珍严事之,治义理之学。

兼友梅曾亮及邵懿辰、刘传莹诸人,为词章考据,尤留心天下人材。

咸丰初,广西兵事起,诏群臣言得失。

奏陈今日急务,首在用人,人才有转移之道,有培养之方,有考察之法。

上称其剀切明辨。

寻疏荐李棠阶、吴廷栋、王庆云、严正基、江忠源五人。

寇氛益炽,复上言:“国用不足,兵伍不精,二者为天下大患。

於岁入常额外,诚不可别求搜刮之术,增一分则民受一分之害。

至岁出之数,兵饷为钜,绿营兵额六十四万,常虚六七万以资给军用。

自乾隆中增兵议起,岁糜帑二百馀万。

其时大学士阿桂即忧其难继,嘉、道间两次议裁,不及十之四,仍宜汰五万,复旧额。

自古开国之初,兵少而国强,其后兵愈多则力愈弱,饷愈多则国愈贫。

应请皇上注意将才,但使七十一镇中有十馀镇足为心腹,则缓急可恃矣。

”又深痛内外臣工谄谀欺饰,无陈善责难之风。

因上敬陈圣德预防流弊一疏,切指帝躬,有人所难言者,上优诏答之。

历署刑部、吏部侍郎。

二年,典试江西,中途丁母忧归。

三年,粤寇破江宁,据为伪都,分党北犯河南、直隶,天下骚动,而国籓已前奉旨办团练於长沙。

初,国籓欲疏请终制,郭嵩焘曰:“公素具澄清之抱,今不乘时自效,如君父何?且墨绖从戎,古制也。

”遂不复辞。

取明戚继光遗法,募农民朴实壮健者,朝夕训练之。

将领率用诸生,统众数不逾五百,号“湘勇”。

腾书遐迩,虽卑贱与钧礼。

山野材智之士感其诚,莫不往见,人人皆以曾公可与言事。

四境土匪发,闻警即以湘勇往。

立三等法,不以烦府县狱。

旬月中,莠民猾胥,便宜捕斩二百馀人。

谤讟四起,自巡抚司道下皆心诽之,至以盛暑练操为虐士。

然见所奏辄得褒答受主知,未有以难也。

一日标兵与湘勇閧,至阑入国籓行台。

《清史稿·曾国藩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清史稿·曾国藩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清史稿·曾国藩传》原文及翻译译文《《清史稿·曾国藩传》原文及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清史稿·曾国藩传》原文及翻译译文《清史稿·曾国藩传》原文及翻译清史稿原文:曾国藩,初名子城,字涤生,湖南湘乡人。

祖玉屏,始慕乡学。

父麟书,为县学生,以孝闻。

国藩,道光十八年进士。

咸丰初,诏群臣言得失。

奏陈今日急务,首在用人,人才有转移之道,有培养之方,有考察之法。

复上言:“国用不足,兵伍不精,二者为天下大患。

于岁入常额外,诚不可别求搜刮之术,增一分则民受一分之害。

至岁出之数,兵饷为钜,绿营兵额六十四万,常虚六七万以资给军用。

自乾隆中增兵议起,岁糜帑二百余万。

其时大学士阿桂即忧其难继,嘉、道间两次议裁,不及十之四,仍宜汰五万,复旧额。

自古开国之初,兵少而国强,其后兵愈多则力愈弱,饷愈多则国愈贫。

”又深痛内外臣工谄谀欺饰,无陈善责难之风。

因上《敬陈圣德预防流弊》一疏,切指帝躬,有人所难言者,上优诏答之。

二年,典试江西,中途丁母忧归。

江宁平,天子褒功,加太子太傅,封一等毅勇侯,赏双眼翎。

开国以来,文臣封侯自是始。

朝野称贺,而国藩功成不居,粥粥[注]如畏。

国藩为政务持大体,规全势。

自西人入中国,交涉事日繁。

及廷议购机轮,置船械,则力赞其成,复建议选学童习艺欧洲。

每定约章,辄诏问可许不可许,国藩以为争彼我之虚仪者可许,其夺吾民生计者勿许也。

国藩为人威重,美须髯,目三角有棱。

每对客注视移时不语见者竦然退则记其优劣无或爽者尤知人善任使所成就荐拔者不可胜数一见辄品目其材,悉当。

居江南久,功德最盛。

同治十三年,薨于位,年六十二。

百姓巷哭,绘像祀之。

事闻,震悼,辍朝三日。

赠太傅,谥文正,祀京师昭忠、贤良祠,各省建立专祠。

(节选自《清史稿》,有删节)译文:曾国藩,最初名叫子城,字涤生,是湖南湘乡人。

他的祖父曾玉屏,开始向往乡学。

他的父亲曾麟书,是县学生,凭借孝顺闻名。

曾国藩传记.

曾国藩传记.

俱佳列为优等; 28岁殿试考中了同进士,后成为军机大臣穆彰阿的得意门 生;
穆彰阿,满州镶蓝旗人,翰
林出身,深受道光皇帝信用, 是鸦片战争期间有名的投降 派。他最善于揣摩窥测道光 皇帝的心思,进而对其施加 自己的政治影响,并且这人 党同伐异,对政见观点与自 己一致的人就拉帮结派,反 之,则百般陷害极力排挤。
到1856年4月4日,江西太平军已经控制了江西13府中的8
府54个州县,曾国藩领着湘军坐困于江西,进退失据。太 平军中到处传唱着这样一首顺口溜:“破了锣(罗泽南),倒 了塔(塔齐布),杀了马(马继美),飞了凤(周凤山), 徒留(刘于浔)一个也无用。”
二次出山
1857年3月,曾国藩接到其父曾麟书去世的讣告,伤痛之
曾国荃
曾国藩与湘军战胜天平天国的原 因分析
罗尔纲先生指出:湘军“之所以如此重要,不在于与太平
天国的对抗,湘军陆军远非太平军对手,曾国藩自己也 承认他的陆军‘全不能战’,太平天国的败亡,实洪秀 全‘自惹而亡’。”
1.天京事变提供可趁之机
天朝的变乱直接影响了战局,为湘军“突出重围”创造
了机会。天京变乱的当年年底,胡林翼率湘军重占了武 昌;就在石达开率军出走的当月月底,江西湘军攻陷湖 口,内湖水师得以冲出鄱阳湖与外江水师会合。1858年5 月19日,李续宾督率湘军攻克九江,林启荣与17000余名 守城将士全部战死,江西战场的主动权落入湘军手中。
曾国藩说:他祖父经常教育子孙,“君子在下,则排一
方之难,在上则息万物之嚣。”“人以懦弱无刚四字为 奇耻大辱,故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吾家世代皆有明德明训,唯星冈公之教尤应谨守、牢
记。吾将星冈公之家规编成八句,我家世世守之永为家 训。”

曾国藩人物传记

曾国藩人物传记

曾国藩人物传记《曾国藩传》是由中国最具影响的清史专家之一萧一山在四川三台撰写而成,详细介绍了曾国藩的生平经历和主要事迹,重点记述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革命运动、捻军起义的过程,是第一部全面评述曾国藩的著作。

内容简介《曾国藩传》详细介绍了曾国藩的生平经历和主要事迹,重点记述其镇压太平天国革命运动、捻军起义和处理天津教案、发起洋务运动的过程;深刻透辟地分析了曾国藩政治和学术思想的形成、发展、演变及对后世的影响;深入归纳了曾国藩的用人方略,概述了以曾国藩及其幕府为核心的政治集团的形成、发展、分化和主要特征、作用;同时,历史地科学地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曾国藩的历史功过和历史作用。

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最具有争议的大人物之一。

肯定之言,誉其为完人,谓其“立德、立功、立言三并不朽”,谓其成就”震古铄今”,成孔子没后二千年来《春秋》经世之义之惟一“解人”。

否定之言,则谓其为“吾祖民贼”,“民族罪人”,谓其愚诚而不顾“民族大义”。

呜呼,如此大誉大毁之人,求之中国历史,能有几人乎?求之世界历史,又能有几人乎? 观点鲜明精当,见解深刻独到,资料丰赡翔实,分析雄辩有力,观念新颖,视野开阔,是中国近代史研究和历史人物传记创作上的一部不可多得的力作。

曾国藩无疑是近代中国最显赫和最有争议的历史人物之一:誉之则为圣相,谳之则为元凶。

毛泽东青年时期说过“吾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蒋介石则更是终生奉之为楷模。

然而,是什么缘故使得人们对曾国藩毁誉参半?又为什么曾国藩的家书、日记现在如此广泛地得以出版,成为学者乃至普通读者的案头常备书?这本《曾国藩传》或许可以回答这些问题。

萧一山是中国最具影响的清史专家之一。

《曾国藩传》是第一部全面评述曾国藩的著作。

详细介绍了曾国藩的生平经历和主要事迹,重点记述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革命运动、捻军起义的过程。

全文观点鲜明精当,见解深刻独到,是中国近代史研究和历史人物传记创作上的一部不可多得的力作。

后记《曾国藩传》详细介绍了曾国藩的生平经历和主要事迹,重点记述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革命运动、捻军起义的过程。

曾国藩名人故事简短

曾国藩名人故事简短

《曾国藩名人故事简短》小朋友们,今天我要给你们讲一个很厉害的人的故事,他叫曾国藩。

曾国藩小时候可不像我们现在有这么好的学习条件。

他家境一般,但是他特别爱读书。

有一次,他在家里读书,一篇文章读了好多好多遍,还是背不下来。

这时候,一个小偷悄悄来到他家,躲在房梁上,想等他睡了之后偷东西。

可是曾国藩一直在读那篇文章,小偷都听会了,他还没背下来。

小偷实在忍不住了,从房梁上跳下来,生气地说:“你这么笨,我都会背了!”然后把文章背了一遍,就跑了。

虽然曾国藩被小偷嘲笑了,但是他没有放弃,还是一直努力读书。

后来,他通过自己的勤奋,成为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还做了很多了不起的事情。

小朋友们,我们遇到困难可不能轻易放弃哦,要像曾国藩一样坚持努力。

《曾国藩名人故事简短》小朋友们,咱们接着来讲曾国藩的故事。

曾国藩长大以后,去参加考试。

可是他考了好多次都没考上。

这要是换了别人,可能早就灰心了。

但是曾国藩没有,他还是继续努力学习。

有一次,他为了准备考试,每天都读书到很晚。

冬天的时候,天气特别冷,他为了让自己不打瞌睡,就用冷水洗脸。

终于,他的努力有了回报,考上了功名。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坚持不放弃,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小朋友们,我们也要加油呀!《曾国藩名人故事简短》小朋友们,今天再给你们讲讲曾国藩的事儿。

曾国藩当官以后,也没有偷懒。

他每天都会认真工作,还会写日记,反思自己一天做的事情。

他对自己的要求特别严格。

有一次,他发现自己有个小错误,就狠狠地批评了自己,并且保证以后不再犯。

他还很关心老百姓,为他们做了很多好事。

大家都很尊敬他。

小朋友们,我们也要像曾国藩一样,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有担当的人。

曾国藩传记

曾国藩传记

读《曾国藩传记》有个对联高度概括曾国藩的一生: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

中国现代史上两位著名人物毛泽东和蒋介石都高度评价过曾国藩。

毛泽东青年时期,潜心研究曾氏文集,得出了“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的结论。

即使是在毛泽东晚年,他还曾说:曾国藩是地主阶级最厉害的人物。

蒋介石对曾国藩更是顶礼膜拜,他把《曾胡治兵语录》当作教导高级将领的教科书,自己又将《曾文正公全集》常置案旁,终生拜读不辍。

中国自古就有立功(完成大事业)、立德(成为世人的精神楷模)、立言(为后人留下学说)“三不朽”之说,真正能够实现者却寥若星辰,而曾国藩就是其中之一。

他打败太平天国,保住了大清江山;他“匡救时弊”、整肃政风、学习西方文化,使晚清出现了“同治中兴”;他克已唯严,崇尚气节,标榜道德,身体力行,获得上下一致的拥戴;他的学问文章兼收并蓄,博大精深,成为继孔子、孟子、朱熹之后又一个“儒学大师”;他革新新桐城派的文章学理论,其诗歌散文主持了道光、咸丰、同治三朝的文坛,可谓“道德文章冠冕一代”。

他实现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人生使命,被誉为“中华千古第一完人。

”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真正“睁眼看世界”并积极实践的第一人。

在他的指导下,建造中国第一艘轮船,开启近代制造业的先声;建立第一所兵工学堂,肇始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第一次翻译印刷西方书籍,不仅奠定了近代中国科技基础,而且极大地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安排第一批赴美留学生,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栋梁之材,其中藏龙卧虎,如民国第一任总理唐绍仪,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清末外交部尚书(部长)梁敦彦、清华大学第一任校长唐国安等就是此中佼佼者。

曾国藩一生致力结交、网罗、培育、推荐和使用人才,他的幕府是中国历史上规模和作用最大的幕府,几乎聚集了全国的人才精华。

为招揽人才,留住人才,他屡屡上书举荐部下。

他举荐过的下属有千人之多,官至总督巡抚者就有40多人。

他们既有李鸿章、左宗棠、郭嵩焘、彭玉麟、李瀚章这样的谋略作战军需人才,也有像俞樾、李善兰、华蘅芳、徐寿等第一流的学者和科学家。

晚清名臣曾国藩生平简介

晚清名臣曾国藩生平简介

晚清名臣曾国藩生平简介曾国藩,初名子城,字伯涵,近代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他与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并称为“晚清四大名臣”,与胡林翼合称曾胡,他是湘军的创立者与统帅。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晚清名臣曾国藩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曾国藩生平简介曾国藩,清朝晚期人,字伯涵,号涤生,曾国藩是晚清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人,他从一介书生到进京赶考,进了进士之后又一直留在京城,短短十年时间,连续升职七次,年仅37岁就已经官至二品,这在清朝历史上也只是独一份的。

后来恰逢太平天国乱世,当时正是因母丧而在家的曾国藩趁势在家乡创建了湘军,并且作为统帅者,曾国藩带领湘军和其他的义军一起历尽艰苦的平定了太平天国运动,挽大厦于将倾,救清朝于乱世,因为这巨大的功绩,被封为了一等勇毅侯,这是清朝以来第一个以文人封武侯的人。

后来又升职至一品大员。

曾国藩的一生为官平稳,可以说是实现了文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终极目标,为后世留下了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

曾国藩一生所处的年代,正是国家由盛转衰,动荡不安的年代,俗话说的好“乱世出豪杰”,正是这样的乱世造就了曾国藩的一生。

由于曾国藩等人的努力,一度呈现出同治中兴的盛况,险些就力挽狂澜,将清朝从危机之中救回。

作为同治中兴的时期的主力,曾国藩在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一直延续到现在,让曾国藩成为了近代最具影响力最具争议的人物。

如何正确评价曾国藩对于曾国藩,现在很多人都十分的推崇他,甚至已经在很多人心中被神化成了“圣人”,这样过分高估的评价无疑是不理智的,对于曾国藩,我们应该从文化、政治、军事等各个领域来分析。

在文化上曾国藩是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集大成者,曾国藩继承了中国以儒学为基础的传统文化,他的一生是完全按照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路来走的,他的一生深受“三纲五常”的影响,对于“君臣、父子”等传统文化中的伦理纲常部分极为看重。

这一点是深受争议的,不少的人认为“纲常”之说是传统文化的糟粕,曾国藩这样作为是不可取的。

曾国藩自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曾国藩自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曾国藩自传:修身齐家曾国藩自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曾国藩,晚清名臣,以其卓越的才能和独特的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他的自传是一部具有重要价值的作品,通过这部作品,我们能够深入了解他的思想和人生经历。

作为一名高中生,在阅读这部自传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曾国藩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方面的巨大成就和深刻智慧。

曾国藩自传的主题是他的人生哲学和成功之道。

在这部自传中,曾国藩详细地阐述了他的思想体系,包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方面的理念。

他认为,修身是人生的根本,只有拥有高尚的品德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

同时,曾国藩也强调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他主张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以此来感化和影响他人。

在曾国藩自传中,我最认同的观点是“以德治家,以孝治国”。

曾国藩认为,家庭的和谐与稳定是社会的基础,只有家庭和睦,才能有稳定的社会秩序。

同时,他也主张以孝道来治理国家,他认为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只有推行孝道,才能使社会更加和谐。

这种思想对于我们今天也有着深刻的启示,我们应该注重家庭教育和家庭和谐,同时也要注重社会公德和道德修养。

在阅读曾国藩自传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他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方面的巨大成就和深刻智慧。

他的思想体系和成功之道让我深受启发,也让我认识到了家庭教育和社会公德的重要性。

我相信,曾国藩的思想和智慧对于我们今天的生活仍有重要的启示作用,我们应该从中汲取营养,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人生境界。

总之,曾国藩自传是一部非常有价值的作品,它不仅是曾国藩个人的传记,更是他人生哲学和成功之道的总结。

通过阅读这部作品,我深刻地认识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性,也认识到了家庭教育和社会公德的意义。

我相信,这些思想对于我们的成长和发展都有重要的启示作用,让我们从中汲取营养,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人生境界。

写曾国藩的故事300字:历史人物曾国藩

写曾国藩的故事300字:历史人物曾国藩

曾国藩是中国历最有影响的⼈物之⼀,然他⼩时候的天赋却不⾼。

有⼀天晚上在家读书,⼀篇⽂章重复不知道多少遍了,还在朗读,因为,他还没有背下来。

这时候他家来了⼀个贼,潜伏在他的屋檐下,希望等读书⼈睡觉之后捞点好处。

可是等啊等,就是不见他睡觉,还是翻来复去地读那篇⽂章。

贼⼈⼤怒,跳出来说,“这种⽔平读什么书?”然后将那⽂章背诵⼀遍,扬长⽽去!
贼⼈是很聪明,⾄少⽐曾先⽣要聪明,但是他只能成为贼,⽽曾国藩却成为为了连⽑泽东主席都钦佩的⼈:“近代最有⼤本夫源的⼈。


“勤能补拙是良训,⼀分⾟苦⼀分才。

”那贼的记忆⼒真好,听过⼏遍的⽂章都能背下来,⽽且很勇敢,见别⼈不睡觉居然可以跳出来“⼤怒“,教训曾先⽣之后,还要背书,扬长⽽去。

但是遗憾的是,他名不经传,曾先⽣后来启⽤了⼀⼤批⼈才,按说这位贼⼈与曾先⽣有⼀⾯之交,⼤可去施展⼀⼆,可惜,他的天赋没有加上勤奋,变得不知所终。

曾国藩自传:人物与成长

曾国藩自传:人物与成长

曾国藩自传:人物与成长曾国藩自传:人物与成长曾国藩自传是一部关于晚清名臣曾国藩的传记,全面地介绍了他的人生历程和思想变化。

作为一名高中生,我对这部自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仅因为它是了解晚清历史的重要资料,更因为它是研究人物成长和思想发展的经典案例。

在这部自传中,作者通过对曾国藩的生平和事迹的描述,展现了一个立体的人物形象。

曾国藩不仅仅是一位政治家和军事家,更是一位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和广泛兴趣爱好的人。

他一生中不断地进行自我修炼和提升,在治理国家的同时,也注重个人的成长和进步。

我非常欣赏作者在书中对曾国藩性格特点的描述。

曾国藩性格中充满了矛盾和复杂性。

他既坚毅果敢,又温和宽厚。

这种多面性的性格使得他能够在晚清复杂多变的政治环境中游刃有余。

同时,作者也指出了曾国藩的缺点和错误,如他的固执己见和急功近利等,这些缺点也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他的失败。

在阅读过程中,我不仅了解了曾国藩的一生经历,也深刻体会到了他的思想变化和成长过程。

曾国藩在年轻时期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和能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逐渐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开始致力于自我提升。

他提倡“勤俭廉劳,不忘初心”,强调了自我约束和内心平静的重要性。

这些思想对于我来说非常有启发,提醒我在追求个人成长的过程中要保持谦逊和持续进步。

在书中,我最为感动的是曾国藩在困难时期仍然坚持自己的信念和理想。

他在年轻时期就表现出了对于国家大事的关心和热情,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一名朝廷重臣。

然而,在面临政治困境和个人的失败时,他没有放弃,而是继续坚持自己的理念并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

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不仅令我感到敬佩,也对我个人产生了很大的鼓舞作用。

另外,书中还有很多引人入胜的内容,比如曾国藩与同时代名人如左宗棠、李鸿章等人的交往故事,这些内容极大地丰富了对曾国藩个人形象和时代背景的描绘。

通过这些故事,我可以更好地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人际关系,并对曾国藩的领导能力和人格魅力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正月,曾国藩升任为礼部右侍郎,开始了其真正的官场生涯。曾国藩在没有实授礼部侍郎之前,虽然做了十年的京官,但是手中却没有真正的实权。实授礼部右侍郎才标志着他从政生涯的真正开始。此后四年中,曾国藩做遍了兵、工、刑、吏各部的侍郎。
咸丰二年(1852年)六月二十四日,曾国藩离开京城南下,想借助典试江西的机会回家省亲。七月二十五日,一行人抵达安徽太湖县境的小池驿,忽然接到家人来报,他母亲江氏撒手人寰,哀痛之至的曾国藩立即脱下官服,披麻戴孝,回家奔丧。
曾国藩出山后,湖南巡抚张亮基给予他很多的方便,但曾国藩到长沙不久,张亮基就调到武昌做湖广总督了,布政使潘铎暂时接替了他的职位,原云南布政使徐有壬调到湖南来做布政使,陶思培担任湖南按察使。他们与曾国藩的关系本来就不好,后来曾国藩“越权侵官”,使得他们对曾国藩处处掣肘,甚至打击。这使得曾国藩处境非常孤单,于是便给朝廷上了《移师衡阳折》,于八月二十七日愤走衡阳。十月,曾国藩创办水师,任命彭玉麟为第一营哨官,杨载福为第二营哨官,褚汝航为第三营哨官。
道光六年(1826年),曾国藩第二次到长沙府应试,取得了第七名的成绩。他非常自傲,认为是主考官阅卷不公,为讽刺考官两目无光,还特地买1年),曾国藩从衡阳唐氏家塾汪觉庵师处回到自己所在的县后,肄业于湘乡县的涟滨书院。
道光十四年(1834年),曾国藩参加甲午乡试中第三十六名举人。十一月起身赶往京城参加第二年的会试,结果却名落孙山,但刚好赶上皇太后六十大寿,第二年增加一次恩科会试。因从湘乡到北京,来回路上花销太大,曾国藩在征得父亲的同意后,决定留在京城一年,等待明年的恩科会试。曾国藩居住在“长沙会馆”里,花费也不多。在京居住的一年多时间,渐渐开阔了曾国藩的眼界,他除了继续研读经史外,又很快沉醉于唐宋的诗词和古文中。他觉得古文可以任意发挥见解,比起八股文来实在是更有生气,也更有意义。但第二年的恩科会试,曾国藩再次与登第无缘。
曾国藩小传
曾国藩(1811~1872年)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湖南长沙府湘乡县白杨坪(现属湖南省双峰县荷叶镇天子坪)人。中国晚清时期的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文学家,“中兴名臣”之一,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曾国藩给后人留下了用之不竭的人生及社会经验。毛泽东曾说过:“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蒋介石更是把曾国藩作为自己的人生楷模,处处效法。
咸丰四年(1854年)正月,太平军西征军攻破武昌,再次进入湖南,并连克岳州、宁乡、湘阴等地。为了控制太平军的发展,咸丰帝命曾国藩前往武昌,以缓解军事上的紧张局势。此时,曾国藩的水陆两师已有一万人。三月,曾国藩来到靖港,中计大败,投水自杀被部下救起。五月,再次出征,经过整顿的湘军连克常德、澧州、岳州。八月,攻下武汉。九月,攻破田家镇。连续的胜仗使曾国藩感到风光无限,大有一鼓作气拿下金陵的趋势。然好景不长,十二月,曾国藩就在九江战败,再次跳水自杀,被及时赶到的彭玉麟救起。曾国藩在九江战败后,便将九江的防务撤去,回护南昌。
咸丰三年(1853年)正月,曾国藩向湖南各州县发出号令,要求对土匪“格杀勿论”。二月,曾国藩派刘长佑、王錱等将常宁白沙堡的农民暴动镇压了下去,派张荣祖把宜章、桂东的农民暴动镇压了下去;三月,曾国藩派夏廷樾、张荣祖把永安、安仁等地的农民暴动镇压了下去。曾国藩疯狂的“剿匪”行动终于平定了湖南境内的起义活动,但因他奉行“乱世须用重典”的政策,杀人就像剃头一样简单,所以被别人称为“曾剃头”。
咸丰七年(1857年)二月,曾国藩接到父亲去世的噩耗,便回家为父奔丧,这次他在家待了一年四个月,直到咸丰八年(1858年)六月,他才重新被朝廷起用。曾国藩怀着重振事业的远大理想重返战场,然而令他没有想到的是,等待他的却是全军覆没的灭顶之灾,即三河镇大败。三河镇大败后,士气遭到极大的挫伤,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召集六千湘勇前往支援曾国藩,连克几座坚城,使曾国藩的内心稍感安慰。
同治四年(1865年)五月,朝廷颁给曾国藩钦差大臣关防,督办直隶、山东、河南三省军务,上剿捻。曾国藩针对捻军灵活机动、来去迅速的特点,制定了河防政策,一方面在黄河设置水师,防止捻军从北面渡过黄河,一方面在运河西岸建筑堡垒、长墙,想要把捻军控制在黄河以南和运河以东一带。然而,曾国藩的河防没能防得住迅猛而来的捻军。于是,曾国藩于同治五年(1866年)八月向朝廷上折,陈述河防之败的情况。朝廷觉得曾国藩在剿捻过程中受挫,再让他继续担此重任,恐怕也难以成功,同治六年(1867年)二月于是让他重新担任两江总督职位,负责筹备军饷的事务,由李鸿章接替他的职位继续剿捻。
曾国藩到家仅三个月就接到了巡抚张亮基的来信,信中诚邀曾国藩到长沙去办团练。原来是太平军从全州出广西境,一路杀进湖南,在七月攻破醴陵后,西王萧朝贵、翼王石达开率领五千先锋一举全歼了驻扎在长沙城外的一千官军,次日又来到长沙城下准备攻城。曾国藩想自己一个朝中堂堂的二品侍郎,又热孝在身,若仅因一巡抚的邀请便出山办事,既有失自己的身份,又招致士林的讥嘲,于是便以在家守制为由拒绝了张亮基。不久,曾国藩又接到咸丰帝的上谕:“前任丁忧侍郎曾国藩籍隶湘乡,闻其在籍,其于湖南地方人情自必熟悉,着该抚传旨,令其帮同办理本省团练乡民、搜查土匪诸事务,伊必用力,不负委任。”曾国藩接到上谕后,左思右想,最后决定暂不受命,于是便给皇上写了一份“恳请在籍终制折”,正要发出去时,忽然好友郭嵩焘来访。郭嵩焘力劝曾国藩出山为皇上尽忠,并请出其父曾竹亭做他的工作。曾竹亭是湘乡县的挂名团总,又听了郭嵩焘的话,便面谕曾国藩移孝作忠,为朝廷效力。恰好这时,张亮基又来一信,报告武昌失守的消息,再一次请曾国藩出山晋省。于是,曾国藩将家事妥善安排了后,在母亲灵柩前焚烧了尚未发出的“恳请在籍终制折”,便墨绖出山了。
曾国藩小时候也特别聪明,九岁的时候就把四书五经读完了,并开始学习时文帖括,先后临摹颜真卿和柳公权的字帖,同时也学习了黄庭坚的帖。十岁时,弟弟曾国潢出生了,父亲要曾国藩以《兄弟怡怡》为题写篇文章,曾国藩写完后,父亲大是欢喜,说:“文中出现了至情至性之言,以后你必能守孝悌之道!”
道光四年(1824年),曾国藩跟随父亲第一次到长沙府参加童子试。一天,父亲的朋友衡阳廪生欧阳凝祉到曾家做客,曾竹亭要欧阳凝祉出个题目当面考考曾国藩。欧阳凝祉于是要曾国藩以“青云共登梯”为主题作一首诗,诗写成后,他称赞曾国藩将来必定是“金华殿中人”,并认曾国藩做了自己的女婿。
成年后的曾国藩长得和蟒蛇特别像:他的眼睛呈三角形,总是像要睡觉的样子,但却充满光泽。不仅如此,曾国藩的性格也和蛇很相似,因为他小时候很阴险,即使很小的仇恨也会记在心中,等待以后报复。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曾国藩九岁了,父亲曾竹亭在桂花塘一个姓欧阳的人家中做塾师,曾国藩也跟随父亲一起读书。一天,他与主家的小孩发生了口角,主人疼爱自己的孩子,不问青红皂白地将曾国藩骂了一顿,曾竹亭也连连向主人家赔不是。曾国藩把这件事暗暗地记在心里,一次散学后,偷偷把主家的金鱼缸打破,水干鱼死,这才消了心头之恨。道光二年(1822年),曾国藩十二岁的时候,与小伙伴在神王庙玩耍,不小心把神王像打翻在地,曾竹亭为此痛斥了他,还给神王像重新装了金身。为了不让曾国藩像邻居家的小孩一样天天只知道嬉戏玩耍,曾竹亭决定带着曾国藩到六里外的九峰山定慧庵去读书,每天很早就出门,很晚才回来。从此,曾国藩路过神王庙的时候,都要把当做马骑的竹棍系上绳子,放到神王的肩上,很生气地说:“搭帮你,我到山里读书了,你一定要看好我的马,如果马走了,我一定饶不了你!”
道光十八年(1838年),曾国藩再次参加会试,中得贡生第三十八名。四月,中正大光明殿复试一等,殿试三甲第四十二名,赐同进士出身。依据惯例,列三甲者是不能进入翰林院的,曾国藩感到十分惭愧,第二天就打算回去,不想去参加朝考,同去的郭嵩焘千方百计加以劝阻,他才留下来参加了朝考。朝考入选后,他于五月初二日被引见,之后改为翰林院庶吉士。至此,曾国藩走完了自己的科举之路。
咸丰九年(1859年)十月,曾国藩兵分四路进攻金陵,与此同时,太平军攻破清军江南大营。江南大营的溃败,预示着团练成为对付太平军的主力。
咸丰十一年(1861年)七月,在曾国藩支持下,曾国荃率部攻克安庆,然后就把金陵作为他的下一个目标。
同治元年(1862年)清廷下旨,任命曾国藩担任两江总督,协办大学士。
同治六年(1867年)七月,在曾国藩的督促下,中国近代史上第一艘大型兵舰造成,曾国藩把这艘船命名为“恬吉”号。其实早在咸丰十一年(1861年)攻下安庆的时候,曾国藩就在安庆设立了中国第一家军械所——安庆军械所,用于生产近代化的武器,后来迁到金陵,改名为金陵制造局,金陵制造局又迁到上海,与上海虹口旗记铁厂及原在上海、苏州的三个炮局合并成立了江南机器制造局。曾国藩除了把制造枪炮弹药和轮船的任务交给江南机器制造局外,还在局里成立了翻译馆,翻译西方著作,学习西方文明。据外籍人傅兰雅统计,翻译馆自建立十二年内,翻译成书的有四十五部,未译全者十三部。翻译内容非常广泛,几乎涵盖了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基本上集结了西学的优秀成果,其中主要包括物理、数学、化学和工艺,历史和公法方面的书籍也占了少数的一部分。
道光二十年(1840年)四月,曾国藩参加翰林院的散馆考试,列二等第十九名,被任职为翰林院检讨。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三月,曾国藩参加翰詹廷试,名列二等第一,被任职为翰林院侍讲。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四月,曾国藩任翰林院教习庶吉士,九月,分校庶常馆,十二月被任命为翰林院侍读。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五月,曾国藩被任命为詹事府右春坊右庶子,六月,转补左庶子。九月被任命为翰林院侍讲学士。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湘籍京官上书皇帝言事,由曾国藩写奏折,他由此成为湘籍京官之首。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四月,曾国藩参加翰詹大考,得二等第四名的成绩,至此,他才最后通过了仕途上层层的八股考试。六月,曾国藩被任命为内阁学士,同时兼礼部侍郎头衔。对于自己几年来的平步青云,连曾国藩自己都感到惊诧不已,他在写给祖父的信中说:“孙由从四品骤升二品,超越四级,迁擢不次,惶悚实深。”虽然他是这样说的,但内心却是高兴得很,在同一天写给叔父母的信中,他说:“常恐祖宗之福,自我一人享尽。”第二天,又用非常自负的口吻给在家的三个弟弟写信说:“湖南三十七岁至二品者,三朝尚无一人;近来中进士十年得阁学者,惟壬辰季仙九师、乙未张小浦及予三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