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课例研究(文丰玉主编)思维导图
新改版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思维导图 (原创)
五年级科学下册思维导图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第二单元船的研究第三单元环境与我们第四单元热2.2《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教学设计【教材简析】《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是六年级下册《生物的多样性》单元的第2课,是校园生物多样性调查活动的延续,与第1课共同引领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科学调查活动,完成课程标准里的“7.2地球上存在不同的动物,不同的动物具有许多不同的特征,同一种动物也存在个体差异;7.3地球上存在不同的植物,不同的植物具有许多不同的特征,同一种植物也存在个体差异;7.3.3对常见植物进行简单的二歧分类”学段目标。
此前,学生从形态、颜色等方面对植物、动物有了全面的了解,对校园里的生物进行了探索,了解了生物的多样性。
本课的内容则落在“针对生物种类多样、分布广泛等特点,引导学生通过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展示校园生物状况”上。
本课首先通过回忆校园生物大搜索活动引出校园生物的相关问题;然后通过交流调查活动将各组的调查结果汇总在一起,形成对校园生物种类和分布的整体认识;对生物整体有了认识后,确定一个标准,按照二歧分类法将校园里的植物进行分类;最后,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展示校园生物状况。
通过观察分析校园生物分布图,帮助学生建立关于校园生物的整体认识,有利于发现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更好地理解生物多样性及其意义。
【学生分析】学生需要在以下几方面有一定的基础认识:1.具有对校园生物大搜索活动中发现的生物进行整理、分析的能力,这样为应用二歧分类法将生物进行分类及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奠定基础。
2.对校园环境特别熟悉,能在平面上进行简单的分布。
3.简单分布之后,通过设计、画图将生物呈现出来有一定的困难,如校园生物较多,学生可能会遇到不熟悉的生物,这就需要教师提前给予学生有效的指导,并实地观察校园生物,为学生的学习、认识提供帮助。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校园中生活着不同种类的生物。
2.不同环境中生活的生物种类和数量不同。
草根课题思维导图在小学科学复习课中的应用研究报告PPT课件
研究设计
展示成品,讲授绘制要点 小组合作,绘图初试
利用导图,进行复习
2021
绘图培训
(1)认识思维导图。认为每一种进入大脑的资料, 都可以成为一个中心主题,并由这些中心主题向外发散 出成千上万的挂钩,每一个挂钩代表与中心主题联结的 一个“次主题”,而每一个“次主题”又可以成为另一 个中心主题,再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挂钩,由这一辐 射性的思维网络,逐步建立起一个有序的图,即“思维 导图”。
2021
课题研究具体方法
1
文献分析法
行动研究法
2
2021
思维导图的有效教学模式,在复习 课中的应用大致分三种情况:
(1)在课上分组合作完成 (2)在黑板上共同合作完成 (3)课前独自完成
2021
课题研究报告
2021
研究问题
内
容
研究背景和文献综述
要
点
研究程序
研究成果 内容分析 研究建议
2021
1
调查问卷法
2
对比实验法
3
个案跟踪法
经验积累法
2021
研究建议
1、学生需要熟练掌握绘制思维导图能更好的组织 教学。
2、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为了让学生学会画 思维导图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在研究的一开始 我们就花了大量的时间教授学生画思维导图。可 是还是有学生感觉困难。
3、虽然基于思维导图的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 成绩,但是仍有一部分同学不理想,怎样去解决 这个问题,还需要继续探究。
3、让用思维导图进行复习成为学生的一种复 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孩子的复习 效率,加强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应用。
2021
课题研究程序
研究设计—研究对象—研究方法
2017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思维导图
2017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思维导图
2017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思维导图是一种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来表达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图表。
它以树状结构的形式,将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内容按照不同的层次进行分类,从而使学习者更加清晰地理解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内容。
从2017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思维导图可以看出,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内容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科学素养”,它包括“科学思维”、“科学文化”、“科学实践”和“科学社会”四个方面;第二层次是“科学知识”,它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和“天文”五个方面;第三层次是“科学技能”,它包括“观察”、“探究”、“实验”、“分析”和“总结”五个方面。
通过2017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思维导图,可以清晰地了解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内容,从而为小学科学教学提供指导。
它不仅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内容,而且还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设计课程,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
思维导图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思维导图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摘要:思维导图是通过直观图式的方式,把小学科学学科知识进行结构梳理,从而发现其内在本质的规律。
小学科学学科涉及较多的逻辑推演过程,学生从小学习并掌握绘制思维导图的方法,学会利用思维导图梳理知识架构、寻找逻辑关联、编织自己的知识网络,对于深度学习、展高阶思维具有重要的作用。
基于此,本篇文章对思维导图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科学教学;运用引言思维导图是教师和学生非常喜欢的思维工具,教师运用思维导图可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参与互动积极性。
学生运用思维导图可以提高记忆效率、增加知识储备、强化逻辑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推演出其智力、思维和认知水平所未能达到的高度。
一、思维导图的基本概述思维导图在本质上属于一种思维工具,其主要就是以层级作为基础所在进一步展开的,从主要的一级主体出发,展开了多种分支,并借助图形、色彩以及关键词等,将抽象的思维痕迹转变为可视化的图像结构,利用人体大脑之中的语言来更好地思考问题,从而在最大限度上激发出大脑的创造力以及想象力,有效培养学生自身的高级思维能力以及知识构建能力。
通常情况下,思维导图就是将核心的主题概念放置在圆圈等符号之中,并将其与主题概念更好地连接在一起,在具体的连接线上标注好不同概念之间的关系。
在思维导图的主要图表结构当中,具体包括连接词、节点以及连线这三个主要部分,其中的连接词是对节点之间关联性进行表达的文字标注内容;节点则是在方框或是圆圈之中的基本概念;连线所表示的就是不同概念之间的意义联系。
而借助思维导图所展开的教学,具备显著的演绎性特征,运用了左脑词语、数字、逻辑以及右脑的空间意识、色彩、符号等,能够为不同的知识构造提出完全不同的视觉表征。
而思维导图的主要分类,主要有循环图、T形表、蛛状图、骨图以及故事板等。
二、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现状1.缺乏实验器材小学阶段的科学课程主要以科学探究为主,但基于教材进行讲授,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需要不断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科学实验条件,才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要进行科学实验,就需要运用相关的实验器材。
思维导图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思维导图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摘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小学科学学科已经覆盖小学全年级,课程体系更加完善,这充分表明国家和社会越发注重小学科学学科。
思维导图的应用能够发挥学科本身的特点,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在小学科学中引入思维导图,利用图像加文字的方式加深学生的记忆,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小学科学老师要正确认知思维导图的教学作用,利用思维导图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基于此,文章联系教学实际,重点探讨了思维导图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科学;思维导图;应用策略引言: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性逐渐提高,在新时代教师对学生的培养不仅局限于基本的科学知识,更注重在科学教学中融合跨学科的内容,让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培养和发展,让学生的能力获得飞跃式的提升[1]。
而且,新时代更加注重在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学习,产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把握新时代的教学理念,积极应用思维导图的教学方式,将思维导图有效运用到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当中,并且教给学生制作思维导图的具体方法,引导学生在学习和探究科学知识时,利用思维导图来完成知识框架的构建。
一、思维导图及其在小学科学课堂的应用价值将思维导图与小学科学有效地结合,能够帮助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建立良好的认知。
让学生能够充分理解科学课堂内容,提高学生的科学实践应用能力。
由于大部分科学课堂的教学内容十分枯燥,学生很难对科学课堂中的知识点进行掌握和理解。
因此,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构建小学科学课堂的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理清课堂中的知识体系和知识脉络,能够提高学生科学课堂不同知识点的认知,让学生对科学内容进行把握和理解,提高学生的思维境界和思维理解能力[2]。
此外,有助于帮助学生巩固和复习知识,在小学科学课堂当中引入思维导图。
让学生在课堂学习和考试环节中应用思维导图方法,针对自己遗忘的或遗漏的知识进行巩固。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绘制思维导图让学生对知识脉络和知识体系进行回顾和理解,加深学生对科学课堂学习的记忆。
新改版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思维导图 (新版)
五年级科学下册思维导图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第二单元船的研究第三单元环境与我们第四单元热4.1《温度与水的变化》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本课是五年级下册《热》单元的第1课。
热的物体温度高,冷的物体温度低,要分析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热学问题,就要从物体的温度变化和测量开始。
本课教材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聚焦,开门见山,提出问题“我们已经观察过水的沸腾和凝固成冰的现象,水的这些变化与什么有关”。
第二部分——探索,首先让学生回忆并整理水形态的变化与温度的关系;其次是学生设计和进行“在持续加热、停止加热和继续加热情况下,观察和记录水的温度变化和形态变化”的实验。
第三部分——研讨,让学生在经历探究与观察活动的基础上,充分发表关于“水在被持续加热过程中,水的状态和温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停止加热后,水的状态和温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以及“水的沸腾过程跟什么有关”等问题的看法,希望学生发现水的温度、形态变化跟热量有关。
第四部分——拓展,引导学生继续探索水从常温持续下降到0℃以下,以及从0℃上升到常温后,水会发生什么变化。
作为《热》单元的起始课,本课以学生的前概念为起点,通过探究温度的变化和水的形态变化,了解到温度变化表示热量在传递,完善“热量变化导致了物体温度变化”这一科学概念,并感受到科学探究的乐趣。
【学情分析】水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物体,许多学生都观察过水加热的过程。
他们知道温度慢慢变高时,水会逐渐变热、沸腾。
学生在三年级的学习中也已经知道了水结冰时的温度和水沸腾时的温度,但是较难理解“水的温度、形态变化跟热量有关”。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将通过探究温度的变化和水的形态变化,了解到温度变化表示了热量在传递。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物质通常以固态、液态、气态的形态存在,物态变化取决于温度等。
2.理解热是能量的一种表现形式,热量变化导致了物体温度变化。
3.分析物态变化的实验探究情况,知道水的凝固点和沸点。
科学探究目标1.尝试从事物的变化以及相互关系的角度中提出可以探究的问题。
思维导图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的应用
2020年27期┆45教法研究思维导图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的应用戚顺安摘 要: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能力,对促进学生科学探究品质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实现学生科学教育的重要载体,科学课程所占据的教学地位十分突出。
作为教师为实现学生科学思维有效发散,全面提高学生科学能力,需要注重思维导图规范应用。
以该载体为支撑构建全新的科学课教学体系。
鉴于此,本文主要就思维导图在科学课教学领域的具体应用展开有效分析。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科学;课堂教学 随着小学课程改革进度不断深入,针对科学课教学也提出全新的发展要求,教师在具体组织和实施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学生的思维发散和能力培养,并以此为目标导向对具体的教学举措进行全面的创新,让学生拥有全新的课堂环境。
因此,作为教师需要重点加强思维导图的科学使用,从而让整个科学课呈现出全新的发展面貌。
一、在课堂引入中应用思维导图课程引入是科学课程重点教学环节,同时也是决定学生兴趣建设和目标明确的重要载体。
在开展科学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思维导图规范使用[1]。
利用思维导图对科学课教学目标以及学生需要完成的具体学习任务进行明确。
从而让学生在引入环节能够了解课程需要学习的重要内容,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思维,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规范性与自主性。
比如说,教师在针对“浮与沉”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则可以合理的利用思维导图对具体的教学目标进行任务,从而保证整个课堂教学规范、有序的进行,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基础。
如下图。
二、在复习中应用思维导图在小学阶段开展科学课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复习环节加强思想重视,并对具体的教学实施策略进行创新。
在组织复习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强调学生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发散,并加强思维导图在复习活动中的应用。
让学生在这一载体的助力下实现科学基础知识点的有效整合,从而强化学生的科学思维建设,全面提高学生在科学领域的综合探索和实践能力。
小学科学小课题研究申报与研究设计方案(思维导图在小学科学复习教学中的运用)
本研究历时一年,根据正常教学进度进行单元和期末的思维导图复习教学。
四、研究措施:
1.前期准备:查阅文献,初步确定思维导图复习课的模式。
2.利用初步的思维导图复习模式进行教学。
3.在多次尝试的基础上对复习模式进行调整,形成最终的复习策略。
问题解决的预期成效分析(使用证据(质性的、量化的)分析成效。)
一、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文献,梳理思维导图的应用策略。
2.行动研究法:结合教科版小学科学四、五年级教材开展思维导图复习策略的进行研究。
二、实施步骤:
1.查阅、收集、整理相关文献。
2.设计思维导图复习教学策略。
3.应用思维导图复习教学策略。
4.对思维导图复习教学策略进行评价、调整和反思。
1.研究出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复习教学的策略和模式。形成可以推广的经验和做法,梳理形成论文专著,争取在科学教育主流刊物发表。
2.利用教学实践过程中师生形成的思维导图,编辑成册出版。
校科研部门
意见
校科研负责人签名:
年月日
区学科意见Fra bibliotek学科教研员签名:
年月日
xx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
备注:学校将《xx区中小学“智慧课堂小课题研究”申报与研究设计方案》依学科分类上传到“xx教育科研管理网”(栏目:课题申报—小课题申报--申报与研究设计方案2017),各教研员将依学科下载。
所属年级
四、五年级
小课题主持人
姓名
xx
性别
女
学历
本科
职称
无
出生年月
xx
联系电话
xx
课题组
总人数
4
其中
高级职称
0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思维导图(全册)含教学计划
发育成植物(组成:胚根、胚芽、子叶)运输水分和养料叶子平展在茎上,交叉生长一般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几部分组成解剖花:从外到内不同植物果实的形状、颜色、大小各不相同10-20 颗种子通路:电流经过灯丝连接不当电路检测 器检测做 个 开 关容易 导电用电路检测器有顺序检测断路:没有电流短路:电流不经过灯丝元件损坏玻璃泡 灯丝金属架 连接点连接点玻璃泡灯丝 金属架连接点连接点电源用电器导线通路断路短路班级交流, 修正、优化 检测 分享粗糙度光泽度用工具刻画建造房屋、桥梁、道路建造雕塑等艺术品石英长石云母透过矿物碎片的边缘观察天然、分布广、形成时间长沙砾、沙、粉沙、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沙质土、黏质土、壤土2021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一、学生情况分析本班现有学生()人,经过几年的学习以后,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科学基础,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研究的方法,并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观察和思考问题,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动手能力。
另外,学生在进行观察、提问、预测、调查、实验、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同学之间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大大的增强。
不过,四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的局限,观察的深度、准确度还不够,观察或描述的方法还不科学,实践运用也不尽如人意。
还有少数学生不重视科学这门学科,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
在本学期的教学中,要对立学生科学的意识,端正学生学习科学的态度,教学中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学生逐渐养成尊重客观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学习质量。
二、教材分析第一单元主题是“植物的生长变化”,本单元分为八课,分别是《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种植凤仙花》《种子长出了根》《茎和叶》《凤仙花开花了》《果实和种子》《种子的传播》《凤仙花的一生》,按照植物自然生长的顺序编排。
从播种到收获,从发芽到结果,依次展开对植物生长过程的观察和记录,对植物各部分的观察和探究。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全册思维导图(共28课)(2022新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
思
维
导
图
(2022新版)
思维导图1.了解我们的住房
思维导图2.认识工程
思维导图3.建造塔台
思维导图4.设计塔台模型
思维导图5.制作塔台模型
思维导图6.测试塔台模型
思维导图7.评估改进塔台模型
思维导图1.校园生物大搜索
思维导图
2.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
思维导图3.形形色色的植物
思维导图4.多种多样的动物
思维导图5.相貌各异的我们
思维导图6.古代生物的多样性
思维导图7.保护生物多样性
思维导图1.太阳系大家庭
思维导图2.八颗行星
思维导图
3.日食
思维导图4.认识星座
思维导图5.夏季星空
思维导图6.浩瀚的宇宙
思维导图7.探索宇宙
思维导图
1.厨房里的物质与变化
思维导图2.产生气体的变化
思维导图
3.发现变化中的新物质
思维导图4.变化中伴随的现象
思维导图
5.地球家园的化学变化
思维导图
6.生命体中的化学变化
思维导图7.美丽的化学变化。
思维导图在小学科学课堂应用ppt课件
六、小学科学师生应用思维导图技能养成 3.图式展示 学生对所作思维导图进行自评或互 评,教师也提供思维导图进行评价。 思维导图的评价应参照以下几个方面 进行:关键词、次主题、要点、颜色、 图像、数字等。
28
六、小学科学师生应用思维导图技能养成
3.图式展示
评价五条法则:
(1)每条线上只有一个关键词,让大脑从这个词上更加自 由地扩展出去,而词组合会让单个的词语受到限制,减少 了创造力和清楚地再现记忆的可能性。 (2)在整个导图中都要使用图像、代码和符号,促进大脑 愉悦,增强创造力、记忆力与美感。 (3)各节点走向要清晰,层次要分明,如第二层要有别于 第三层,可以通过线的粗细、字体选择、颜色的搭配等方 式来实现。 (4)以思路的完整、重点的突出为目的。去除无用的枝杈, 重组不合理的分层,添加新的内容等等。 (5)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按思维导图口述内容, 检验表达的清晰程度。
35
七、思维导图的绘制技术要领
4.修剪完善,清晰美观
一幅完美的思维导图看上去应当是一棵俯视的大 树,中间是树干,第二层是树枝,第三层是树枝, 最外层是树叶。在完成基本的勾勒之后,应当对树 的枝杈进行适当的修剪。
5.深入反思,形成风格
每次进行思维导图的创作,都会产生相当多的体 会,反思这些体会,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 并时时加以总结,不断探索适合自己的构图方法, 形成独一无二的风格。
16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
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科学课例研究,是根 据现行小学科学教材的具体教学,开展思维 导图的应用研究,把着力点放在探究性学习 过程中运用思维导图的课的内容和应用策略 选择上,(1)师生思维导图绘制能力培养; (2)在教学设计中应用思维导图的策略; (3)小学科学课运用思维导图的教与学的 策略;(4)在探究性学习中应用思维导图 的课例积累;(5)小学科学课思维导图应 用的原则等。提炼课例,让教师看得懂、用 得上、见效果。
新改版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思维导图 (经典)
五年级科学下册思维导图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第二单元船的研究第三单元环境与我们第四单元热1.2《比较种子发芽实验》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本课是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生物与环境》单元的第2课,包含课程标准里“5~6年级学生能基于所学知识,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得出科学探究的结论,判断结论与假设是否一致”的学段目标。
在本节课中,学生将经历种植绿豆芽、照顾绿豆芽的过程。
学生将经历整理分析实验结果,用实验数据说明问题的过程,还要与做同类实验的其他同学交流。
本课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整理分析实验信息。
教材要求针对前一课所设计的实验结果进行交流研讨。
主要通过表格的形式收集实验信息,共同交流分析,引导学生从多组数据中分析结果。
第二部分,交流实验信息。
要求学生汇报实验并认真倾听。
引导学生学习用实验数据来解释实验结果。
如果发现实验结果和预测的不一样,还要反思实验的过程,或是对先前的预测进行质疑。
最后在全班汇报和讨论的基础上,对绿豆种子发芽的条件做出一个肯定的结论。
第三部分,移植绿豆芽。
这个活动是探索植物生长需要的条件,可以安排在课后进行。
教师一定要讲述移植的方法,还要鼓励学生认真完成。
【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对于种子发芽并不陌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素养,有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有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
在上一节课的活动中,由于种种原因,个别学生的实验效果可能不明显。
所以本节课师生要进行充分的交流,启发和帮助这些学生。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空气和适宜的温度,土壤和阳光不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
科学探究目标能够收集、整理、分析数据,并在与同学的交流研讨中得出科学的结论。
科学态度目标1.在进行多人合作时,愿意沟通交流,综合考虑小组各成员的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
2.当实验结果出现不一致时,不急于下结论,而是分析原因,以事实为依据做出判断。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认识到植物要依赖环境生存。
小学科学《“思维导图“融入小学科学的实践研究》全套材料
xxx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立项申报书主课题名称子课题名称“思维导图”融入小学科学教学的实践研究学科分类科学主持人姓名xxx所在单位xxxxxxxxxxxxxxxxxxxxxx填表日期年月日一、数据表二、课题设计论证三、完成课题的条件和保障xxx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结项鉴定审批书立项编号 xxxxxxx课题名称“思维导图”融入小学科学教学的实践研究学科分类科学主持人 xxx 所在单位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填表日期 xxx年x月x日xxx教研室制一、数据表注:课题组主要成员按研究参与程度及完成任务量的实际情况依次填写。
二、总结报告注:本栏可加页。
三、课题组的主要阶段性成果注:(1)课题组的主要阶段性成果,请按项目负责人、课题研究任务主要承担者、课题组一般成员的顺序填写。
可加行、加页。
(2)主要阶段性成果的重要转摘、引用和应用情况可加页说明。
xxx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开题报告立项编号xxxxxx课题名称“思维导图”融入小学科学教学的实践研究学科分类科学主持人所在单位填表日期 2019年10月16日xxx教研室制- 21 -- 22 -- 23 -- 24 -- 25 -xxx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中期报告立项编号xxxxxxxx课题名称“思维导图”融入小学科学教学的实践研究学科分类科学主持人xxxx所在单位xxxxxxxxxxxxxxxxx填表日期2019年6月5日xxx教研室制- 27 -- 28 -- 35 -- 36 -题批准号:xxx“‘思维导图’融入小学科学教学的实践研究”研究报告xxxxx(主持人);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摘要:新课标提出,良好科学素养的培养应当从小学时期开始,才能够让学生学会通过科学的思维方式应对日常学习生活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小学的科学课程,不仅要让学生记住课本上的知识,更要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理解怎样做以及为什么这样做,培养学生形成完整的思维体系结构。
巧用思维导图 提高科学课堂教学实效
72TeachersJToda,!用思维导图提高科学+堂-学实效◎魏达宝着小学科学新课程实施(教师在重视学生探究能力的同时(也开始关注学生概念的获得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但学生面对星罗棋布、纷繁零散的科学知识(难以有效构建科学概念(得不到实质性的科学结论和思维发展。
思维导图运用关键词和关键图像对信息进行概括、组织和优化,简洁而清晰地表达关键信息点的联系,可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科学概的生成与建构,从而提高科学的实效性。
一、巧用思维导图自主预习,激发科学探究兴趣优的学生有提的学习惯。
但传统的预习让学生仅仅停留在对书本知识的浏览和,缺乏思考的和广度(效甚微。
而运用思维导图进行预习,可以促进学生专心致志地投入到对新知识的思考中,帮助学生围绕探究主题梳理整课的知识脉络,短时间内把握学习要点,厘清学习思路。
这不仅能降低预习难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快速进入学习角色,提高预习效率同时(也为教师准确地把握和预判学情,及时调整课堂教学策略提供了重要依据。
以教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轮轴的秘密》一课为例。
在课前(笔者让学生自主阅读科学教材(根据“我知道#“我猜测#“我想试”“我发现”四板块绘制预习思维导图。
在思维导图“我知道”板块中(学生用“"”“X#“?#分别标注“已明白”“不明白”“有疑惑”的内容。
在展示交流中(笔者发现所有同学都认为方向盘是轮轴(但对门把手、水龙头开关、扳手等工具,大多数学生却打上“?#。
生:通过预习"我知道像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的转动的机械,叫作轮轴#方向盘是轮轴#师:为什么认为门把手$扳手等不是轮轴?生:因为轮子是圆的"门把手$扳手都没有圆形的轮"所以它们不是#通过交流(暴露出学生对轮轴中“轮”的认识漏洞和错误的前概念(原来学生受原有对轮的定势思维影响(扌巴“轮”定义为圆状物。
师:同学们"请大家画一画阀门开关$方向盘转动时运动的轨迹,观察它们是什么形状的#再一起画一画门把手$扳手转动运动的轨迹,大家有什么发现?生:它们的运动轨迹都是圆形的#师:我们要是把阀门去掉一部分(擦除阀门粉笔画的一部分)"在旋转阀门时"它的运动轨迹有没有发生变化?生:老师"我明白了,门把手好比是去掉一部分材料的阀门"它也是轮轴#通过画图、比较、分析(学生生成和建构了正确的“轮轴#概,理解了阀门式水龙头的轮是完整的(而“T#字形水龙头、“7#形门把手、“Y”字形的扳手、“Z#形的辂辘的轮是不完整的(有在运动时的轨迹才会形成轮(但它们也是轮轴。
低年级科学教学应用思维导图的策略研究
小学科学下半月刊思维教学可分为直接思维教学和沉浸式思维教学。
前者独立于学科,具有一般思维能力作为教学和培训内容;后者是在传统学科教学中,根据学科思维能力的承载特点,用一般思维技能来实现学习者对学科教学内容的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更为复杂的一般思维技能的运用,实现提高学习者思维和学习能力的双重目的。
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展示他们的想法。
2017年《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正式实施,根据新课程的标准,小学一年级的学生要系统学习科学课程。
小学一年级的新生刚刚从幼儿园毕业,他们主要通过游戏为主的方式来获得认知,而进入了小学一年级则需要向有目的、有系统、有计划的学习方式转变。
这就对小学一年级的科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思维导图,一种可视化的知识表征工具,作为教学工具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有一定的优势。
思维导图是英国学者Tony Buzan创造的一种组织思维工具,它是一种成像思想的技术,以及使用颜色、绘图、代码和多维水平以及其他形式的可视化知识结构的过程。
插图增强了记忆效应。
思维导图通常将主体置于中心位置。
该主题的主干作为一个分支辐射。
每个分支都使用关键字。
每个分支形成连接的节点结构。
整个图形看起来像人类神经网络。
网络图可以完全反映文章的层次和上下文结构,即正式模式;中心位置的关键字和主干位置的关键字反映了文章的内容主题,即内容模式;分支下的关键字信息反映了文章的细节,充分注意文章的语言知识,即语言模式。
思维导图的使用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有效地激发、丰富和巩固阅读过程中所需的语言模式、内容模式和正式模式。
笔者归纳了几点思维导图在低年级科学课堂上应用的策略。
一、创设情境,顺势而导,以导激趣一年级的新生对于“科学”有一定的认识,但都是初步的,大概念的,感觉和自己的生活是比较远的,没有贴近感,这势必使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大打折扣。
可以在第一节课和学生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来了解科学,引导学生发现其实科学就是在我们的身边。
思维导图促进小学生科学探究学习的应用研究
思维导图促进小学生科学探究学习的应用研究作者:王继民来源:《小学科学·教师版》2018年第09期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应当以探究式学习为主,开拓学生思维,形成有效逻辑思路,在这过程中思维导图能够起到较大作用。
本文对思维导图在小学生科学课堂上进行探究学习的作用进行分析,探究其应用方法。
一、引言小学科学课堂内所涉及的教学内容虽然相对浅显,但相较小学生本身的知识量和视野范围来看,那些科学概念还是比较抽象和专业的,与学生的旧知识难以有机结合,不利于小学生记忆、消化和理解。
思维导图是以一种视觉效果来呈现知识之间联系的框架体系,使知识更容易被小学生消化理解,也是一种很好的思维发散方式,可以在课堂上有效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发散和逻辑建立。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科学课上的应用现状思维导图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已经逐渐在各个领域中被广泛应用,是一种视觉系的知识体系工具。
思维导图利用概念作为网络节点,用概念之间的关系作为连线,将一系列思维编织成网络,帮助观看者厘清整个思维脉络和逻辑关系,帮助制作者进行思维发散和思路回顾。
思维导图已经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得到了较好的应用,也为学生在科学中的探究学习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但在学生制作思维导图尚不熟练的情况下,会额外占用课堂或者课余时间,反而加重了学习的负担。
三、思维导图的特点(一)帮助找准思维起点在小学科学课堂的探究式学习中,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将发现问题和寻找解决问题的过程,从杂乱无章的思维汇总整理成为一个清晰可见的视觉网络,既可以帮助学生整理思路,也可以帮助学生为之后的探究找到起点和重点。
(二)帮助发散思维学习的过程中,更重要的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带着问题进行探究式学习就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
学生通过本身自有知识与新知识进行联系,并解决疑问,是新旧知识进行有机结合的过程。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这一过程是教师的责任。
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的逐步完善提醒学生数据和思维方向的缺失,在对思维导图的逐步完善过程中一点点解决问题,构成完整的思维和知识体系。
小学科学4《了解物质状态》课程教学与思维导图应用
小学科学4《了解物质状态》课程教学与思维导图应用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物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2.培养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整理、归纳知识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物质三种状态的识别和区分。
2.教学难点:物质状态之间的相互转化。
三、教学准备1.教具:冰块、水、烧杯、酒精灯、石蜡、气球、思维导图模板等。
2.教学资源:PPT、视频、图片等。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展示冰块、水和烧杯,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三种物质分别是什么状态吗?2.新课讲解(1)讲解固态①展示冰块,引导学生观察冰块的特征。
②讲解固态的定义:物质在固态时,分子排列紧密,具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2)讲解液态①展示水,引导学生观察水的特征。
②讲解液态的定义:物质在液态时,分子排列相对松散,具有一定的体积,但没有固定的形状。
(3)讲解气态①展示烧杯中的空气,引导学生观察空气的特征。
②讲解气态的定义:物质在气态时,分子排列非常松散,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3.物质状态转化(1)讲解固态到液态的转化①展示冰块融化的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冰块的变化。
②讲解固态到液态的转化条件:温度升高,分子间距增大。
(2)讲解液态到气态的转化①展示水加热沸腾的过程,引导学生观察水的变化。
②讲解液态到气态的转化条件:温度升高,分子间距继续增大。
(3)讲解气态到液态的转化①展示烧杯中的空气冷却凝结成水滴的过程,引导学生观察空气的变化。
②讲解气态到液态的转化条件:温度降低,分子间距减小。
4.思维导图应用①在中心写下“物质状态”。
②绘制三个分支,分别代表固态、液态和气态。
③在每个分支下,列出该状态下物质的特征。
④在三个分支之间,添加转化关系的箭头。
(2)学生独立完成思维导图,教师巡回指导。
(2)布置作业: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物质状态,记录并绘制思维导图。
五、教学反思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物质三种状态的识别和区分。
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科学单元整体教学
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科学单元整体教学作者:***来源:《教育界》2022年第18期【摘要】科學是一门综合学科,学习科学知识时需要运用理性思维整合所学内容。
小学生的学习特点是善于联想但逻辑性较差,教师需要寻求行之有效的方法将学科知识点进行整合,以便小学生理解并消化所学知识。
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小学科学教学,能够很好地将单元知识进行重构,帮助学生利用可视化的思维方式梳理所学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思维导图;整体教学法作者简介:董晨(1976—),男,江苏省苏州市平直实验小学校。
在基础教育改革开展得如火如荼的今天,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成为教育者普遍追求的目标,也成了科学学科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科学是一门有助于学生认识自然世界的学科,承载着“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的重任。
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培育科学创新型人才的科学教学中,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随着概念图、问题树、知识图谱等的广泛传播,在教学中利用思维可视化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教学效果,已成为教师优化科学课堂的一个重要手段。
文章据此,对利用思维导图进行了分析。
一、运用思维导图开展单元整体教学的价值整体教学法是基于整体思维的教学方式,整体可以指整个教学单元,也可以指基于同一研究主题的不同教学材料的组合。
小学阶段的科学教材的单元特点突出,这为教师开展单元整体教学提供了明确的研究主题。
思维导图又名心智导图,是用图表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工具[1]。
将思维导图与单元整体教学相结合的教育方式更符合建构主义的教育主张。
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思考并表达自己发散性思维,很容易唤醒学生的已有知识,促进学生对知识的重组与对知识体系的建构,让学生将新旧知识进行互动、连接与整合。
科学学习的本质之一就是发现事实,寻找各种有价值的信息[2]。
而思维导图恰巧可以帮助学生梳理这些有价值的信息,让信息以直观、简明的方式呈现在学生的眼前,以脉络清晰的形式储存在学生的大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