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的排放有效影响范围
超前钻孔有效排放半径的测定技术应用

表 2超前钻孔有效排放半径测定记 录表
钻孔 编号 2 # 3 # 4 # 5 # 距考察孔距离 ( m ) 0 . 4 0 . 7 D . 9 l _ 1 时间 ( m i n ) 流量 ‘ l( L / n t i n )
0 2 . 2 3 L 9l n l 0 7 2 . 4 9
科 技 创 新
2 0 1 3 年 第1 期I 科技创新与应用
超前钻 孔有效排放半径 的测定技术应用
闵 瑞
( 冀 中能 源邯矿集 团聚隆矿业公 司, 河北 邯郸 0 5 6 3 0 1 ) 摘 要: 施工超 前瓦斯排放钻孔是 消除煤层突 出危 险的有效途径 , 而有效排放半径是指 导超前钻孔 设计 的依据 。运用瓦斯流量 法 测定 超 前钻 孔 有 效排 放 半 径 , 为防 治煤 与 瓦斯 突 出 , 优 化 超前 钻 孔 布 置 , 提 供 了科 学依 据 。 关键词 : 瓦斯 突出; 超前钻孔 ; 有效排放半径
1 2 0 1 3 0
1 4 0
l 5 0 l 印 1 7 0 1 8 0
2 . 1 2 1 . 9 9 ) _ 0 7 2 . 2 5 考察孔 1 . 7 6 1 . 8 7 r 】 _ 1 4 2 . 3 0 施工后
1 . 8 5 1 . 6 5 : 【9 7 2 . 0 8
4 ‘ 施工 措施 孔
5 t t ຫໍສະໝຸດ 前平均流量 1 . 8 垦
1 . 9 2
9 8
2 . 4 l
具体测定步骤为 : 首先确定 1 #考 察 孔 位 置 , 用d P 4 2 m m 钻 头 开 孔, 孔深 l m。然后依次施工 2 # 、 3 # 、 4 # 、 5 #测量孔 , 孔径 @ 4 2 m m, 孔
突出预测指标△h2测定超前钻孔有效影响半径

面平均采高 13 m,煤层平均 瓦斯含量 1.5 t .6 93 m /。由于石
面 ,煤 层 平 均厚 度 为 13 m,煤 层 倾 角 为 1。一2 。 工 作 .7 7 3,
超前钻孔排放瓦斯是 我 国试 验 和应用最早 的一 种工 作 面局部防突措 施 ,其不仅 适用 于 回采 工作 面及煤巷 掘进 工 作面 ,也适用于石 门揭煤 ,同时还具有防治 突出效果有效 、 施工方便等优点 ,成为 目前我 国最 常采用 的工作 面防 突措
半径 。
屑 瓦斯解 吸指标 △ 或 等 J 。钻孔瓦斯压力降低法和钻
孑 瓦斯 流量 法 工 程 量 大 ,工 艺 复 杂 ,费 时 长 ,需 要 设 备 和 L
人 员多 ,而且 在煤层 中封 孔难道 大 ,测定 失败 率高、误差
大 J 突 出 预测 指 标 法 是 通 过 排 放 钻 孔 周 围 煤 层 的 突 出 预 。
测指标值的情况 ,确 定钻 孔 的有 效排放 半径 。与钻 孔瓦 斯 压力降低法 、瓦斯 流量 法相 比,操 作 简单 、易 行 ,而且 精 确度高 。 使用突 出预测 指标法 测定钻 孔 的有效影 响半径 ,常用 的方法是在 排放 孔施 工前 后 分别测 定 一次 突 出预测 指 标 , 通过对 比相 同深 度 的煤 体 的指 标变化 情况 来确定 。对 于煤 层结构稳定 、无 地质 构造影 响的地 点 ,除暴露 的煤壁 处很 小 范围 ,其 它区域煤 体瓦斯 赋存情 况变化 不大 ,排放 孔施 工后直接测 定距 钻孔不 同位置处 煤体 的突 出预测指 标值也 可以反映超前钻 孔 的有 效影 响半径 。基 于此 ,论文 提 出了
采煤工作面两侧15m不施工排放钻孔的依据

采煤工作面两侧15m不施工排放钻孔的依据采煤工作面是煤矿开采煤炭资源的主要区域,而工作面两侧的15m区域不施工排放钻孔是为了保证采煤过程的安全和环境保护。
这一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参考内容:1. 矿山安全法规:根据我国矿山安全法规以及煤矿安全应急救援预案等文件的规定,工作面两侧15m区域是禁止施工排放钻孔的。
这是为防止钻孔排放引起的瓦斯积聚、煤尘积累等问题,从而保障采煤工作面的安全。
2. 矿山地质条件:煤矿的地质条件对于施工排放钻孔的地点和范围有着明确的要求。
通过地质调查和勘探,确定煤层的分布、倾角、厚度等参数,就可以确定工作面两侧15m区域是否适合施工排放钻孔。
3. 工作面采煤进度:工作面采煤进度决定了施工排放钻孔的时机和位置。
在采煤进度较快的情况下,需要尽快完成后续的施工排放钻孔,以控制瓦斯和煤尘的积聚。
然而,在工作面采煤进度较慢的情况下,可以延缓施工排放钻孔的时间。
4. 煤层气的含量和压力:根据煤层气的含量和压力来确定施工排放钻孔的具体参数。
当煤层气含量较高或者压力较大时,需要控制排放钻孔的直径和数量,以防止瓦斯的泄漏和积聚,从而降低煤矿安全风险。
5. 采煤工艺和设备:根据不同的采煤工艺和设备,确定施工排放钻孔的布置方案。
例如,对于采用综采工艺的工作面,需要布置足够的排放钻孔,以控制瓦斯和煤尘的排放量,保障工作面的安全和环保。
总结起来,工作面两侧15m不施工排放钻孔的依据主要包括矿山安全法规、矿山地质条件、工作面采煤进度、煤层气的含量和压力以及采煤工艺和设备等方面的参考内容。
通过合理制定和执行这些规定,可以最大程度地保障采煤过程的安全和环境保护,确保矿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控制钻孔桩施工泥浆排放的管理规定

控制钻孔桩施工泥浆排放的管理规定第一条为加强钻孔桩施工的泥浆排放管理,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内钻孔桩施工工地。
第三条从事钻孔桩施工的项目管理人员的职责:3.1 项目总工程师:3.1.1 负责组织人员编制钻孔桩泥浆排放施工方案3.1.2 负责组织人员进行施工方案技术交底3.1.3 负责施工全过程质量控制3.2 项目副经理:3.2.1 负责组织人员现场施工考察,协助完善钻孔桩泥浆排放施工方案。
3.2.2 负责钻孔桩泥浆排放施工方案的实施3.2.3 协助项目总工落实施工全过程的质量监控3.2.4 负责施工现场的施工安全、文明施工3.3 工区主管或工长:3.3.1 具体实施施工现场考察3.3.2 具体负责钻孔桩泥浆排放施工方案的实施3.3.3 协助项目副经理落实施工控制措施3.3.4 具体负责施工现场的施工安全、文明施工的组织实施3.4 安全、文明施工监督员:3.4.1 组织人员学习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等知识3.4.2 监督检查工地文明施工、安全生产措施执行情况3.5 钻孔(挖孔)施工作业班组:3.5.1 认真落实钻孔桩泥浆排放施工方案的实施3.5.2 做好班组交接工作第四条管理措施:4.1 钻孔桩开始施工前,根据钻孔桩施工方案确定的钻机类型和成孔方式、结合施工图设计桩基数量计算出泥浆的总排放量。
4.2根据计算的泥浆总排放量,考察施工现场,确定泥浆池的具体位置及导流渠的位置及方式。
如果施工现场不能满足施工排放或当地环境的要求,需重新制定钻孔桩施工方案。
4.3 制定详细的泥浆排放施工方案。
泥浆排放方案包括:A、泥浆总排放量计算,泥浆池具体位置及大小,导流渠位置。
B、泥浆排放示意图。
C、泥浆排放过程监控措施。
D、施工完成后,泥浆池处理方法。
E、泥浆池周围环境保护措施和安全防护措施。
4.4根据泥浆排放方案,在施工现场布置泥浆池和导流渠,并对泥浆池和导流渠周围设置安全防护区,做好安全防护。
泥浆导流渠要排浆通畅。
煤矿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综合措施

在开采突出煤层时,必需实行以防止突出措施为主时有避开人身事故的综合措施。
综合措施的内容包括:(1)突出危(wei)险性猜测(2)防治突出措施(3)防治突出措施的效果检验(4)安全防护措施1、突出危(wei)险性猜测依据突出猜测的范围和精度,煤层突出危(wei)险性猜测分为区域突出危(wei)险性猜测和工作面突出危(wei)险性猜测。
区域猜测应猜测煤层和煤层区域的突出危(wei)险性,并应在地质勘探、新井建立、新水平和新实行开辟或者豫备时发展。
在发展区域猜测后,把煤层划分为突出煤层和非突出煤层。
突出煤层经区域猜测后可划分为突出危(wei)险区、突出威逼区和无突出危(wei)险区。
突出煤层在开采过程中,假如已准确把握煤层突出危(wei)险区域的分布规律,并且有牢靠的猜测资料,在确认的无突出危(wei)险区内可不实行防治突出措施。
猜测方法有单向指标法、瓦斯地质法和综合指标法等。
在突出危(wei)险区内,工作面发展采掘前应发展工作面猜测。
采掘工作面经猜测后,可划分为有突出危(wei)险工作面和无突出危(wei)险工作面。
在突出威逼区内,依据煤层突出危(wei)险程度,采掘工作面每推动30~100m,应用工作面猜测方法连续发展不少于两次猜测验证。
惟独连续两次验证都为无突出危(wei)险时,该区域才干连续定为突出威逼区域。
工作面猜测是猜测工作面四周煤体的突出危(wei)险性,应在工作面推动过程中发展。
其他方法有综合指标法、钻屑指标法、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发和 R 值指标法等。
(二) 防止突出措施开采突出煤层时,必需实行综合防突措施,在采用防治突出措施时,应优先选择区域性防治突出措施,假如不具备实行区域性防治突出措施的条件,必需实行局部防治突出措施。
1、区域性防治突出措施1)开采爱护煤层。
在突出矿井中,在煤层群中首先开采没有突出危(wei)险或者突出危(wei)险小的,并能使相邻的突出煤层消退危(wei)险的煤层叫爱护层,而后开采具有突出危(wei)险的煤层叫被爱护层。
2023年煤矿瓦斯抽采备考押题2卷合壹(带答案)卷11

2023年煤矿瓦斯抽采备考押题2卷合壹(带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第一卷一.全能考点(共100题)1.【单选题】应检查工作装置采间板磨损间隙,当间隙超过()时,应予更换。
A、3mmB、10mmC、7mmD、5mm参考答案:C2.【单选题】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时,必须建立地面永久抽采瓦斯系统或井下临时抽采瓦斯系统。
A、大于或等于40m3/minB、大于或等于30m3/minC、大于或等于10m3/min参考答案:A3.【单选题】工程洽商记录资料来源单位为()单位。
A、施工B、供货C、提出D、监理参考答案:C4.【单选题】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在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资格证书有效期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延期复核结果为不合格,其中说法不对的是():A、超过相关工种规定年龄要求的。
B、身体健康状况不再适应相应特种作业岗位的。
C、对生产安全事故负有责任的。
D、2年内违章操作记录达5次(含5次)以上的参考答案:D5.【单选题】《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合同期限3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
A、1个月B、3个月C、6个月参考答案:A6.【判断题】地面瓦斯抽采泵房位置距进风井口和主要建筑物不得大于50m。
参考答案:×7.【单选题】煤层透气性系数是用来衡量()在煤层内流动难易程度的参数。
A、水蒸气B、一氧化碳C、瓦斯D、二氧化碳参考答案:C8.【单选题】坠落高度基准面()及以上进行临边作业时,应在临空一侧设置防护栏杆,并应采用密目式安全立网或工具式栏板封闭。
A、2.3mB、2.2mC、2.1mD、2m参考答案:D9.【判断题】进行采掘作业时,煤层中的大量瓦斯伴有煤粉、煤块或岩块,在极短的时间内突然地涌出,瓦斯的这种涌出方式称为特殊涌出。
参考答案:√10.【判断题】井上下敷设的瓦斯管路,不得与带电物体接触并应当有防止砸坏管路的措施。
参考答案:√11.【多选题】地基不均匀沉、最新解析、降往往导致建筑物开裂、塌陷的原因有()。
井巷采区过断层、老空区、溶洞安全技术措施

井巷采区过断层、老空区、溶洞安全技术措施在煤矿开采过程中,采区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和多变性,成为制约煤炭开采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其中,井巷采区过断层、老空区、溶洞等地质构造和地质现象对煤矿的生产运营以及人员的生命安全构成了较大威胁。
因此,在具体的生产运营中,采用安全技术措施,保障矿井的安全环境和工作区域的空间稳定性,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井巷采区过断层、老空区、溶洞三方面常用的安全技术措施。
过断层安全技术措施过断层是指断层对煤炭产层的影响,对煤矿的开采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和危险。
因此,过断层的安全技术措施要特别注意:1.钻孔排放钻孔排放方法是过断层安全技术措施的一种有效方式。
具体措施是通过矿井下方钻孔,将矿井底部的部分岩层或煤体等移除,从而降低矿井底部岩层应力的大小,达到减少地质灾害的目的。
同时,采用钻孔排放,能够有效地提高地应力的分布状态,使得移除部分的岩层和煤体等重力体得到更好地释放,保障矿井地质环境的稳定性。
2.支护加强对于采区过断层地段,通常采用化学锚杆等方式提高井下巷道和工作面的稳定性,同时加强支架和锚杆的数量,加强支护系统的整体稳定。
化学锚杆可以有效地增加巷道的稳定性和支护效果,避免过断层地段岩层的滑动和变形,提高了矿井的安全性。
老空区安全技术措施煤矿老空区是指元老采场以上的空区域,该区域内的岩层和煤层已经因长期开采而产生了各种地质现象和变化。
为保障矿井的安全生产,需要采用一些特殊的安全技术措施:1.退采充填法在煤矿老空区地段,为避免老空区的变形和滑动等地质灾害,通常采用退采充填法。
该方法是在采完原煤后,将巷道和工作面用水泥封涌法或充填法填充,这样可以使得老空区的变化与矿井地面逐渐相适应,保障巷道和工作面的稳定性,避免了地质灾害的发生。
2.加强加固在老空区出现地质变形和地质灾害时,通常需要采用加强加固措施。
具体包括加固巷道物体或工作面物体等等。
通过加强加固方法,可以改善岩层和煤层的稳定性,防止老空区的变形和滑动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瓦斯抽排放钻孔有效半径的测定方法

瓦斯排放钻孔有效半径的测定方法(防突细则规定)1.超前钻孔有效排放半径测定方法使用钻孔流量法测定超前钻孔有效排放半径的步骤如下:1)沿工作面软分层打3~5个相互平行的测量钻孔,孔径42mm,孔长5—7m,间距0.3—0.5m;2)对各测量孔进行封孔,封孔时应保证测量室长度为(0.2—0.5m),钻孔密封后,立即测量钻孔瓦斯涌出量,并每隔2-10min测定1次,每一测量孔测定次数不得少于5次;3)在距最边缘测量孔钻孔中心0.5m处,打—个平行于测量孔的超前钻孔(直径是待考察超前钻孔有效排放半径的钻孔直径),在打超前钻孔过程中,记录钻孔长度、时间和各测量孔中的瓦斯涌出量变化;4)超前钻孔完后,每隔2~10min测定各测量孔的瓦斯涌出量;5)打完超前钻孔后测定2h;6)绘制出各测量孔的瓦斯涌出量变化图;7)如果连续3次测定测量孔的瓦斯涌出量都比打超前钻孔前增大l0%,即表明该测量孔处于超前钻孔的有效排放半径之内。
符合本条文本项中上述的测量孔距排放钻孔的最远距离,即为超前钻孔的有效排放半径。
2.其他防突措施参数的测定法正确选用各种防突措施施工参数是提高措施安全可靠性的首要条件。
过去因测定复杂,通常根据经验确定,因而影响了防突措施的防突效果。
用钻屑量与钻屑瓦斯解吸指标法测定防突措施的施工参数(即超前排放钻孔和深孔松动爆破防突措施有效半径的测定),是一种经济、省时省力的好办法。
在没有执行过防突措施的有突出危险的采掘工作面,在其软分层中先打一个考察孔,测量每米的钻屑量与钻屑瓦斯解吸指标、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
钻孔长8~10m,孔径φ42mm,然后进行扩孔排放或直接装药后松动爆破。
按施工要求,确定排放时间,当到达时间后,在该孔附近的软分层中打一与此孔有一定角度的测试孔,测量其每米的钻屑量与钻屑瓦斯解吸指标、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
将两个钻孔同一深度范围内所测到的数据和两点之间的间距进行分析,当其小于临界指标值的时,相应两点之最大间距时,确定为该措施的有效影响半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钻孔的排放有效影响范围(半径)一.概述突出煤矿中使用最多的防治突出措施是各种直径的排放钻孔,它不仅应用于煤巷、也在石门揭穿煤层中和上山与回采工作面中广泛使用.人们普遍认为其有良好的纺织突出效果.但是在使用过程中,有时也回发生在已打好的大直径钻孔周围打孔、扩孔时也会发生强度不小的突出,因而就会对钻孔的排放防治突出的效果提出质疑,是不是此煤层不适应使用钻孔排放防治瓦斯突出. 要想弄清楚此问题,首先要知道各种直径的有效影响范围(半径).一般认为钻孔的排放有效影响范围(半径)随孔径的增大、排放时间的加长而增加.看起来似乎合乎规律.但从理论与实践研究都表明上述观点应加以修正,即它们之间的关系不是直线关系,而是曲线关系.换句话说在某一段直径或时间范围内是钻孔的排放有效影响范围(半径)与钻孔直径呈直线关系(或在某一排放时间段,钻孔的有效影响范围(半径)随时间的加长而增大)超出此直线段则呈直径增大、排放时间增长,而排放半径不会因此而出现明显的增加,且趋向于稳定(达到其排放的极大值).红卫煤矿过去曾对煤道周边的瓦斯压力分布进行考查(可以视巷道为一大直径排放钻孔).其结果如图1所示.图1 巷道周围煤层瓦斯压力分布图靠近煤壁的煤层中的瓦斯与排放时间有关,暴露的时间越短,近煤壁的瓦斯压力就越高,随着排放(或暴露)的时间加长,其排放影响范围逐渐加大,但不成直线关系,到一定时间就会处于平衡状态.例如图1中,排放了50个月后距煤壁4m处的瓦斯压力仅为4 Mpa,而排放了4天煤层瓦斯压力同样也为4 Mpa的地点,距煤壁的距离仅为2m左右,也就是说经过将近两年左右的排放,排放影响范围仅扩大了2m,排放影响范围的扩展速度,发展的非常缓慢,应该说这与煤层的透气性有关,因为突出煤层的透气性系数一般都很低,排放瓦斯困难,容易形成高的压力梯度,上述观点,经现场测试也证明了这点. 红卫煤矿测试煤层的透气性系数约为0.004735m2/Mpa2*d.但抚顺龙凤矿煤层的透气性系数极好,透气性系数为140~151m2/Mpa2*d,要比红卫矿的透气性几乎大3万倍,从理论上讲,当然其钻孔排放有效影响范围也要比红卫大的多,但它绝不是呈正比关系.见图2图2 钻孔周围煤层瓦斯压力随排放时间变化图从图2我们也不难看出其抽放影响范围也是有极限值的,龙凤矿的极限影响范围为230m,要比红卫排放极限值(4m)大57.5倍.如抽放有效影响范围要比排放有效影响范围大二倍计算,龙凤矿的极限影响范围为125m,要比红卫排放极限值(4m)大28.7倍.从上述分析,可知钻孔或巷道其排放范围极限值的大小与煤层的透气性有关,突出煤层的透气性一般要小于10m2/Mpa2*d,属于难以抽放的煤层.其钻孔的排放有效影响范围不是很大的,排放初期发展的比较快,以后很慢,并趋于稳定.二.钻孔的排放有效影响范围(半径)钻孔的排放有效影响范围(半径)一般要经过实测得出的,各突出矿井实测结果相差都不大,约为钻孔直径的4~5倍(孔径不大于0.3m时).以松藻矿务局为例,其各种直径的排放有效影响范围(半径)测定的结果见表1表1 松藻煤电有限责任公司部分矿井超前钻孔排放有效影响范围(半径)考察结果表层的透气性系数为.004735m2/Mpa2*d.应该说松藻小于红卫,但差值不算太大)从上表看出随着钻孔直径的增加,而排放有效影响范围(半径)并不按直线比例增加.因而盲目的加大钻孔直径增强达到防止突出的目将事与愿违,并增加了打钻时的不安全因素.假设从钻孔壁算起,钻孔的排放有效影响范围(半径)有一个极限值,不妨对表1数据进行处理.处理公式采用吸附形式的公式,即a abr R 111+=式中:r--------钻孔直径,m;R--------影响半径, m;a,b 为常数,经计算得出a=2.970, b=1.4相关系数R=0.9909将系数代入后r rR 4.11158.4+=.用上述公式计算出的各种直径钻孔的排放有效影响范围(半径)见表2其最大排放有效影响范围(半径)为2.97m(从孔壁算起).三.松藻矿务局大直径钻孔扩孔与刷大钻孔突出事例分析(个人技术上的看法仅供参考)1.第一次钻孔突出(一)情况介绍松早矿务局共发生两次此种类型的突出第一次发生在1998年8月21日16:15,打通二矿N2702E回风立眼8#煤层施工直径42mm防突钻孔,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
突出煤炭346t,瓦斯33530m3。
此处埋深295-525m,煤层倾角5-10度,煤层厚度0-1.4m,平均0.8m。
瓦斯压力3.25Mpa,瓦斯含量34m3/t,处于封闭性构造应力区。
N2702E回风立眼位于E回风巷上口,距7#层轨道巷20m,相邻上水平N1709E、W、N1809、N1811已采,本水平尚未回采。
N2702E回风立眼于1996年7月天井钻机施工,直径1m,长54m。
为了满足N2702E工作面通风要求,于1998年决定将立眼直径刷大到2m。
N2702E回风立眼于1998年8月4日开始由下向上刷大。
8月11日刷到距8#煤层底板1.5m处停止。
由于由下向上过8#突出煤层在吊盘内施工各种防突钻孔达不到设计要求,故改为由上向下刷大。
工作面事实上已处于想向向掘进方式,8月20日刷到8#煤层段,未发生突出。
但煤炭松碎垮落严重。
8月21日夜班,防止突出施工设计,要在立眼周边8#煤层施工预测孔8个,直径42mm,深4m,见图3。
其中1#、7#、8#三个孔2m后喷孔(喷出0.3-1m),测得K1值为0.74-0.76,S值5.4-6.8Kg/m,判断本工作面为突出危险工作面。
8月21日早班按设计要求在预测超标部位布臵17个直径42mm的排放钻孔,其中13个孔为2m,4个孔为4m(见图3)。
8月21日中班,施工人员将深2m的钻孔透深到4m。
在透深直径42mm钻孔过程中发生煤与瓦斯突出。
详见事故现场示意图(4)。
突出空洞见图(5)图3 预测、排放孔竣工图。
(二).技术分析从预测指标可以看出,孔深2m 处(距钻孔中心位臵2.5m)的测得K 1值为0.74-0.76,若煤层的坚固性系数为f ≤0.2,利用经验公式计算K 1=AP min B式中:P min ——煤层突出时所需的最小瓦斯压力,Mpa ;A 、B ——系数,一般经实验室试验获得,亦可按下列公式确定:A =3.352e -2.953fB =1.1736e -0.864ff ——煤的最小坚固性系数将f=0.2代入A=1.857, B =0.98797.01856.1k p将K 1值0.74-0.76的均值代入上式,则P 为0.404~0.4Mpa,接近突出时的最小瓦斯压力.从K 1指标判断,在距钻孔中心2.5m 处(大直径钻孔半径0.5m 检验孔长2m), 已经进入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的地段.另外用钻孔直径与有效排放半径的经验公式计算,计算得出为排放有效影响范围(半径)R=1.7325m(距大直径钻孔孔壁距离),距大直径钻孔中心2.2325 m.与K1和喷孔的距离相吻合, 上述两种计算方法得出的结论是一致的,即1m 的大直径排放钻孔长时间的排放,其有效排放影响范围(半径)是不大的,这与红卫矿巷道煤层瓦斯压力分布的规律也有相似之处.即排放有效影响范围(半径)在短时间内是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大,时间稍长,则发展缓慢.最后就不再随时间的增长而增加.由以上分析,不难看出,紧靠靠近大直径钻孔附近的高瓦斯地带,在打小直径钻孔时由于没有足够的安全屏障(不小于5m)、小直径钻孔施工时未能一次到位、施工措施钻孔在短时间内过于集中在一个地点施工,当再一次延深钻孔时,对高瓦斯地区进行了人为的扰动,此时破坏或降低了安全屏障的作用而诱发出突出.除此而外,还有可能与附近的采掘关系有关(因无资料,只是猜想)2. 第二次突出(一)一般情况第二次突出发生在石壕煤矿2004年414日E1625机巷溜煤立眼采用天井钻机扩孔至43.5米,进入8#煤层2.5米时,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
造成南区的部分区域瓦斯超限,南二风井回风巷最高瓦斯浓度达3.975%,立眼下口的南二皮带巷通风断面严重堵塞。
突出煤粉堆积长度为40米,涌出瓦斯约1.8万m3,突出煤量约170吨。
E1625机巷位于S二区+380米水平工作面,以东为下水平隔离煤柱,以西为羊叉滩背斜轴,以南尚未布臵采面,以北为E1625工作面。
巷溜煤立眼施工前,在立眼下口的南二皮带巷,于2004年2月27日~3月22日施工了13个预排孔,控制Φ1200mm的立眼周壁5.0米范围,其中预测7个孔,取样测定8#煤层K1值最大为0.478(用孔长44m效验,K1值最大为0.615)打孔正常。
机巷溜煤立眼于4月8日早、中班由上向下施工Φ250mm导向孔与南二皮带巷贯穿,孔深61米。
在施工导向孔过8#煤层时,无喷煤、喷瓦斯、卡钻等异常现象。
导向孔打穿后,于4月9日早班采用Φ1200mm米刀盘由下向上刷扩,4月14日扩孔至43.5米,进8#煤层2.5米时,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
(二)技术分析该区域位于羊叉滩背斜轴附近,地应力集中,煤层透气性系数低。
且穿层预排钻孔控制立眼周边外只有5米,预排时间只有1.5个月,预排时间短并未采取预抽措施,因而排放效果差,突出后的情况见图 6.同样从表2中可查出当钻孔直径为0.25m时,其排放有效影响范围(半径)为R=0.774m当使用大钻头进行扩孔时, 一次扩大到1m直径,直接进入高瓦斯地区,钻头所产生剧烈震动,势必会诱发突出的产生.图6 石壕煤矿E1625机巷溜煤立眼突出情况图画四结论1.钻孔有效影响范围(半径)不会因排放时间的延长而无限制的扩大其有效影响范围(半径),一般有个极限值,并与煤层的透气性有关.容易抽放的煤层可达220m,可透气性较小的突出煤层,则非常小,排放了解50个月的煤壁仅有4 m,(红卫煤矿在这种情况下,4 m处的瓦斯压力已具备突出危险).2.钻孔孔径的加大,其有效影响范围也不是无限制的扩大,1 m的大直径钻孔最大排放有效影响范围距孔壁不足2m.因此大直径钻孔在煤层中扩大钻孔时,不能一步到位,要分阶段将钻孔扩大到所需要的直径.3.施工措施孔时要事先设计好施工顺序,先周边,后内部,并且要在前一个钻孔的影响范围外施工下一个钻孔,避免诱发突出.4.钻孔抽放有效影响范围(半径)与钻孔排放有效影响范围(半径)不同,前者要大于后者,越为后者的二倍.因而前者钻孔的抽放强度要比钻孔的排放强度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