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仪器校准管理规程
仪器设备校准制度(6篇)
仪器设备校准制度1总则正确使用配备监测所需的仪器设备,并对仪器设备的购置、验收、标识、量值溯源、维护修理、降级或报废等管理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保证仪器设备处于有效控制状态、所有标准物质均可溯源到国家基准。
2职责2.1化验室负责人负责仪器设备的核准周期、内校程序的技术审核。
2.2化验室设备使用者负责实施仪器设备的核准(包括内校)。
2.3化验室负责人负责仪器设备的申购、停用、报废的技术审核。
2.4化验室室负责仪器设备申购、保管、使用、维护、修理。
3仪器设备分类3.1计量标准;3.2计量器具;3.3实验装置或实验设备;4仪器设备内校原则4.1化验室根据监测方法标准或技术规范的要求,提出仪器设备内校方案,污水处理厂对内校方案进行审核。
4.2仪器设备内校原则(1)当地无法外校的仪器设备采用内部校准。
(2)本化验室有能力开展内校,且校准方法稳定可靠的仪器设备采用内部校准。
(3)校准频度高,使用频繁的仪器设备,在外校期间可开展内部校准。
5仪器设备内校管理5.1严格执行设备管理相关制度,确保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的购置、验收、标识、流转、使用、维护、修理、报废等环节受控。
5.2使用者按内校程序或仪器设备使用说明书正确校准仪器设备,并做好内校登记。
5.3精密贵重设备要做到专人使用、专人保管、专人校准、专人维护。
5.4仪器设备保管人员负责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精密贵重和影响监测结果的主要仪器设备应制定定期维护计划并按时实施。
维护过程和结果应记录。
化验室负责人对仪器设备的使用、维护状况进行监督抽查。
6不合格仪器设备的控制6.1任一仪器设备发生以下情况时,为不合格仪器设备:(1)过载或误操作;(2)显示的测量结果可疑;(3)已损坏;(4)通过检定(验证)、校准、比对等方式证明其有缺陷;(5)无任何校准状态标识;(6)检定/校准有效期外或已停用的测量设备。
6.2一旦发现不合格仪器设备,应立即停止使用,贴红色“停用”标志,可能时应将其转移至非监测场所并进行有效隔离,严禁使用。
仪器内部校准管理制度范本
一、目的为确保仪器设备在正常使用过程中保持准确性和可靠性,防止因仪器误差导致实验数据失真,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所有需要进行内部校准的仪器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分析仪器、测量仪器、计量仪器等。
三、职责3.1 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内部校准管理制度,并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3.2 仪器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具体的校准计划,组织实施校准工作,并对校准结果进行审核。
3.3 使用部门负责对仪器设备进行日常维护,确保仪器设备处于良好状态,并及时向仪器设备管理部门报告仪器设备异常情况。
3.4 仪器设备操作人员负责按照操作规程使用仪器设备,并配合校准工作的开展。
四、内部校准管理流程4.1 制定校准计划仪器设备管理部门根据仪器设备的类型、使用频率、上次校准结果等因素,制定校准计划,包括校准周期、校准方法、校准依据等。
4.2 校准准备4.2.1 仪器设备操作人员对仪器设备进行日常维护,确保仪器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4.2.2 仪器设备管理部门根据校准计划,提前通知使用部门做好校准准备工作。
4.3 校准实施4.3.1 仪器设备操作人员按照校准计划,对仪器设备进行校准操作。
4.3.2 校准过程中,操作人员应确保仪器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严格按照校准规程进行操作。
4.3.3 校准完成后,操作人员应记录校准结果,并填写校准报告。
4.4 校准结果审核仪器设备管理部门对校准结果进行审核,确认校准结果符合要求。
4.5 校准记录4.5.1 仪器设备管理部门将校准结果、校准报告等资料存档。
4.5.2 使用部门应定期查阅校准记录,确保仪器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五、内部校准管理要求5.1 仪器设备管理部门应定期对校准工作进行总结,分析校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5.2 仪器设备操作人员应参加校准培训,提高校准技能。
5.3 仪器设备管理部门应定期对校准人员进行考核,确保校准人员具备相应的校准技能。
5.4 仪器设备管理部门应加强内部校准管理,确保校准工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生化分析仪器校准方法说明书
生化分析仪器校准方法说明书一、引言生化分析仪器是一种用来测量生物体内化学成分的仪器,广泛应用于医疗、生物科学研究、环境监测等领域。
为了确保生化分析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校准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本说明书将详细介绍生化分析仪器的校准方法,以确保用户能正确进行操作。
二、校准前准备在进行生化分析仪器的校准之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1. 校准仪器选择根据需要校准的参数和指标,选择合适的校准仪器。
确保校准仪器的准确度和稳定性。
2. 校准试剂准备准备好所需的校准试剂,并按照其储存条件储存。
确保校准试剂的有效期和质量。
3. 校准环境设置选择适宜的环境来进行校准,确保温度、湿度等条件符合要求。
避免有干扰物质存在的环境,保证校准的准确性。
三、校准步骤根据生化分析仪器的不同类型和参数,校准步骤会有所差异。
在进行校准之前,务必仔细阅读生化分析仪器的操作手册,了解校准步骤和注意事项。
以下是一般的校准步骤:1. 校准前系统检查打开生化分析仪器,检查仪器的电源、连接线路等是否正常。
确保仪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2. 校准前准备校准试剂根据需要进行稀释,按照仪器的说明设置校准参数。
确保试剂和仪器配套正确。
3. 校准样品准备准备校准样品,可以是标准物质或已知浓度的样品。
根据仪器的要求,制备一系列浓度不同的校准样品。
4. 校准曲线绘制使用校准样品进行测量,并记录各个浓度下的信号强度。
根据信号强度和浓度的关系,绘制校准曲线。
5. 校准参数设定根据校准曲线,确定仪器测量信号与样品浓度之间的关系,并进行校准参数设定。
确保仪器能够准确计算出未知样品的浓度。
6. 片分校准对于分析仪器中的不同部件,如电极和滤波片等,需要进行片分校准。
按照仪器的要求,调整和校准各个部件,确保其准确性。
7. 质控样品校准使用质控样品对仪器进行校准,以验证仪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记录校准结果,并进行数据分析。
四、校准结果与记录校准完成后,需要对校准结果进行记录和管理。
以下是记录校准结果的一些建议:1. 校准日期和时间记录校准的日期和时间,并确保校准的频率符合实验需求和相关规定。
设备校准管理规定(3篇)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公司生产、检测、试验等设备正常运行,提高产品质量,保障生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所有需要进行校准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生产设备、检测设备、试验设备、计量器具等。
第三条设备校准管理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1. 合法合规: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计量法律法规,确保校准工作合法合规。
2. 科学严谨:校准工作应科学、严谨,确保校准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适时性: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和精度要求,定期进行校准。
4. 可追溯性:校准过程应记录完整,便于追溯。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职责第四条公司成立设备校准管理小组,负责设备校准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和检查。
第五条设备校准管理小组的职责:1. 制定设备校准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2. 组织制定设备校准计划,确保校准工作按时完成。
3. 负责校准设备的选型、采购、安装、调试和验收。
4. 组织校准人员培训,提高校准人员素质。
5. 对校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校准质量。
6. 处理校准工作中的投诉和纠纷。
第六条设备使用部门应指定专人负责本部门设备校准工作,其主要职责如下:1. 负责本部门设备的日常管理,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 根据设备使用情况,提出校准计划,并报设备校准管理小组审批。
3. 配合校准人员完成设备校准工作。
4. 对校准结果进行确认,确保校准数据准确可靠。
5. 对校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上报设备校准管理小组。
第三章设备校准计划第七条设备校准计划应根据设备的使用频率、精度要求、校准周期等因素制定。
第八条设备校准计划的制定程序:1. 设备使用部门根据设备使用情况,提出校准计划。
2. 设备校准管理小组对校准计划进行审核,确保计划合理、可行。
3. 设备校准管理小组将审核通过的校准计划报公司领导审批。
4. 校准计划经审批后,由设备校准管理小组负责组织实施。
第九条设备校准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1. 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数量。
仪器设备校准规程
仪器设备校准规程1. 引言仪器设备校准是确保仪器设备能够正常、准确地进行测试和测量的重要环节。
通过校准,可以保证仪器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提高测试和测量的准确性和精度。
本文档旨在规范仪器设备校准的过程和要求,确保校准结果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
2. 校准范围校准范围应包括所有需要测试和测量的参数和特性。
校准范围的确定应考虑以下因素:•仪器设备的设计和使用目的;•国家、行业和企业的标准和规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要求。
校准范围的确定应由专业的技术团队或校准实验室进行,以确保校准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校准标准和方法校准标准和方法是进行仪器设备校准的依据。
校准标准应符合国家、行业和企业的标准和规定,并参考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要求。
校准方法应科学、合理,能够准确测量和校准仪器设备的参数和特性。
校准标准和方法的选择应考虑以下因素:•仪器设备的类型和特性;•校准实验室的能力和设备;•校准结果的要求和使用环境。
校准标准和方法的选择应由专业的技术团队或校准实验室进行,以确保校准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校准过程校准过程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准备工作:包括校准设备、工具和材料的准备,校准环境的准备,校准样品的准备等;2.校准操作:根据校准方法,进行仪器设备的标定、调整和检验;3.校准记录:记录校准操作的详细过程和结果,包括校准设备信息、校准参数和特性、校准日期和时间等;4.校准评定:根据校准结果,评定仪器设备的校准状态,包括合格、不合格和待修复等;5.校准报告:对校准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编制校准报告,包括校准结果、评定结论和建议等。
校准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校准标准和方法进行,确保校准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校准过程中应注意安全和质量控制,确保校准操作的安全和准确性。
5. 校准周期和追踪校准周期是指进行仪器设备校准的时间间隔。
校准周期的确定应考虑以下因素:•仪器设备的使用环境和频率;•校准结果的要求和使用要求;•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
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规程(含表格)
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规程(ISO13485-2016/YYT0287-2017)1.0目的规范实验室分析仪器的确认、校准、维护及文件管理过程。
2.0适用范围适用于实验室分析仪器的确认、校准、维护及文件管理。
3.0引用/参考文件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实施指南制药工艺验证实施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20-2001:标准玻璃量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10-2005:专用玻璃量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196-2006:常用玻璃量器《验证与确认控制程序》《基础设施控制程序》《标识与可追溯控制程序》《数据完整性管理规程》《采购控制程序》《URS管理规程》《验收管理规程》《仪器设备档案管理规程》4.0职责4.1质量控制实验室负责分析仪器的校验、确认、维保和文件管理,起草仪器校准台账,确认方案和确认报告的起草并执行确认。
4.2QA负责对实验室分析仪器管理过程进行监控,负责审核确认方案及确认报告并给定确认编号。
4.3质量部经理负责为实验室分仪器的管理提供必要的资源,审批仪器校准台账及确认方案和报告。
5.0程序5.1仪器设备购置质量控制实验室在需要购置分析仪器时,应根据《URS管理规程》编制仪器URS,并按照《采购控制程序》进行申购。
5.2仪器设备验收仪器到货后,质量控制实验室按照《验收管理规程》进行验收,并填写《设备仪器验收记录》。
5.3仪器档案管理5.3.1仪器在初步验收合格后,质量控制实验室根据《仪器设备档案管理规程》建立仪器档案。
5.3.2质量控制实验室仪器编号规则为QC+三位流水号,例如QC001表示实验室的第一台仪器。
5.4仪器设备使用5.4.1确认5.4.1.1仪器分类5.4.1.1.1A类不具备测量功能,或者通常只需要校准,厂家技术标准可以作为用户需求。
例如超声波清洗机、离心机、摇床等。
5.4.1.1.2B类此类仪器具有测量功能,并且仪器控制的物理参数(如温度、压力等)需要校准,用户需求一般与厂家技术标准相同。
检验设备仪器量具校验管理制度范本
检验设备仪器量具校验管理制度范本一、目的和适用范围本制度旨在规范检验设备仪器量具的校验管理工作,确保设备仪器量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适用于本单位的所有检验设备仪器量具。
二、基本要求1. 检验设备仪器量具的校验工作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法规的要求。
2. 所有检验设备仪器量具的校验工作应由经过培训合格的专职校验人员进行。
3. 检验设备仪器量具的校验周期应按照规定进行,确保校验的及时性。
4. 校验人员应制定详细的校验方案和记录完整的校验结果。
5. 发现有异常或故障的检验设备仪器量具应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确保校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校验工作流程1. 校验计划制定(1)校验人员根据检验设备仪器量具的使用情况和标准要求,制定校验计划。
(2)校验计划应包括校验周期、校验内容、校验方法等详细信息。
2. 校验准备工作(1)校验人员应保证校验设备仪器量具的完好性和可靠性。
(2)校验人员应核对校验标准和校验工具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3. 校验操作(1)校验人员应按照校验计划和标准要求进行校验操作。
(2)校验过程中应注意记录校验数据和结果,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校验结果分析与处理(1)校验人员应对校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判断校验设备仪器量具的合格与否。
(2)对于不合格的校验设备仪器量具,应及时进行维修或报废,并记录详细的处理过程。
5. 校验记录和报告(1)校验人员应做好校验记录,包括校验日期、校验人员、校验结果等信息。
(2)校验人员应制作校验报告,并上报至相关部门,以备后续引用。
四、责任与权利1. 校验人员应严格按照本制度的要求进行校验工作,并对校验结果负责。
2. 校验人员有权要求领导层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资源,以保障校验工作的顺利进行。
3. 相关部门应积极配合校验人员的工作,提供必要的协助和支持。
五、培训与管理1. 新入职的校验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并通过相关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校验工作。
2. 校验人员应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定期参加相关培训和学习。
工业分析仪校准规范
SDTGA2000工业分析仪校准规范1 适用范围本校准方法是参照厂家随机的资料而编写,适用于公司新进厂、使用中和修理后工业分析仪的校准。
2 概述本仪器能自动连续测定多个煤样的水分、挥发分、灰分,并计算其固定碳、发热量和氢含量,同时也可单独用作灰渣特性的测试。
由电脑工作站、主机(内置电子分析天平)、充气设备(氧气、氮气)及打印机组成。
3技术性能及要求3.1 本设备装置在适当部位装有铭牌,铭牌上须标明型号、规格、制造厂、产品编号和出厂年月。
3.2 主机电气线路及附属设备应工作正常,工作站运行良好。
氧气、氮气减压阀压力应不小于3MPa,且流量稳定,气路连接良好。
电气绝缘不少于5MΩ。
3.3 技术性能指标3.3.1 控温范围:(室温~1000) ℃控温精度:±5℃示值误差≤1%重复性误差≤1%3.3.5气体:氮气1000ml/min(纯度99.9%),氧气1000ml/min(纯度99%)4 校准设备及标准物质GBW11107d 煤物理特性和化学成分分析标准物质同(标准煤)5 校准方法键盘、菜单的操作详见使用说明书,标准样的配制详见使用说明书,仪器校准前应先预热30分钟,以下[ ]中内容代表仪器对应的菜单或键盘。
5.1校准前的准备打开氧气瓶、氮气瓶阀门,开启主机、工作站,进入系统。
本机设置参数较多,未经管理人员许可不得改变相应的参数。
5.2校准5.1内置天平的比对内置BS110S电子分析天平,感量0.0001g。
该天平秤盘为适应自动重量过程而进行了改装,所以采用样品坩埚比对法。
用巳检定合格的同感量的天平称量样品坩埚质量,再把样品坩埚放入主机坩埚架内与工作站的显示值进行比对,示值误差应符合《JJG 98-90非自动天平试行检定规程》的要求。
5.2点击[炉子升温],按提示将炉子下降到底部5.3升温结束,点击[空白试验],按提示进行操作。
5.4标准煤试验空白试验完成后,点击[煤样试验],按提示完成相应操作后,静候试验结果。
检测仪器校验管理规范
检测仪器校验管理规范一、引言检测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各行业的质量控制和产品安全至关重要。
为确保检测仪器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制定一套科学、规范的检测仪器校验管理规范是必要的。
本文旨在提供一套全面、系统的检测仪器校验管理规范,以确保仪器校验的有效性和可追溯性。
二、适合范围本规范适合于各类检测仪器的校验管理,包括但不限于计量仪器、分析仪器、测试仪器等。
三、术语和定义1. 检测仪器:指用于测量、分析、测试、判定或者监测物理量、化学量或者生物量的设备或者装置。
2. 校验:指通过与已知准确度的标准进行比较,确认检测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校验管理:指对检测仪器校验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实施、监督和评估的过程。
4. 校验标准:指用于校验检测仪器的准确度和可靠性的标准、规范、方法和程序。
5. 校验结果:指校验活动的测量数据和评估报告。
四、校验管理流程1. 校验计划制定(1)根据检测仪器的类型、用途和重要性确定校验周期。
(2)制定校验计划,包括校验项目、频率、方法和责任人。
(3)确保校验计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2. 校验标准准备(1)采集和整理适合的校验标准,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厂家标准。
(2)根据检测仪器的特点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校验标准。
(3)确保校验标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校验仪器准备(1)选择适合的校验仪器,确保其准确度和可靠性。
(2)校验仪器的选择应符合校验标准的要求。
(3)校验仪器的校准和维护应按照像关规定进行。
4. 校验活动执行(1)按照校验计划和校验标准,进行校验活动。
(2)确保校验环境符合要求,避免干扰因素对校验结果的影响。
(3)校验过程中应记录相关数据和观察结果,以备后续分析和评估。
5. 校验结果评估(1)对校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评估,判断检测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是否需要进行仪器调整、修理或者更换。
(3)对校验结果进行记录和归档,以备日后追溯和参考。
6. 校验管理评估(1)定期对校验管理活动进行评估,包括校验计划的执行情况、校验标准的更新和校验仪器的维护情况等。
仪器仪表行业仪器校准规程
仪器仪表行业仪器校准规程引言:仪器仪表在各行各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准确可靠的仪器校准过程是确保仪器仪表正常运行和数据准确性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介绍仪器仪表行业中的仪器校准规程。
一、仪器校准概述仪器校准是指通过定期检验和调整,以确保仪器仪表满足预定要求的活动。
仪器校准可以确保仪器输出的测量结果准确无误,从而提高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二、校准设备(1)标准器件:标准器件是仪器校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设备,它们具有已知的精确度和准确性。
常见的标准器件包括电阻箱、电流源、电压源等。
(2)校准仪器:校准仪器是将被校准仪器与标准器件进行比对的设备。
校准仪器的选择应根据被校准仪器的测量范围和准确度来确定。
三、仪器校准流程(1)计划校准:根据仪器的使用情况和要求,制定校准计划,确定校准周期和方法。
(2)准备工作:检查校准设备和校准仪器的状态,保证其正常工作。
清洁被校准仪器,确保其表面干净。
(3)校准操作:根据校准计划,按照设备的使用说明书和操作规程,进行校准操作。
比对被校准仪器与标准器件的测量结果,并进行调整。
(4)记录和分析:记录校准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包括校准前后的测量值、调整数值等。
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判断仪器的状态和准确性。
(5)校准报告:根据校准过程中记录的数据和分析结果,生成校准报告。
报告中应详细描述校准的仪器名称、型号、校准结果等信息。
四、校准质量控制为确保仪器校准的质量,需要进行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的主要措施包括:(1)校准人员培训:校准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了解校准的原理和方法,熟练掌握校准仪器的操作技能。
(2)校准环境控制:校准操作应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进行,避免干扰因素对校准结果的影响。
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应符合相关标准。
(3)校准设备管理:校准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保证其正常工作。
校准设备的精度应定期验证,确保其准确性。
五、校准结果的确认和使用校准结果的确认是指对校准过程和结果进行审查,确保其符合相关要求。
化验室分析检测用仪器设备的管理规程
xxxx制药有限公司1 目的:建立化验室分析检测用仪器设备的管理规程,确保 QC 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2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化验室所有分析用仪器、设备的管理。
3 责任:QC 主管、检验员对本标准的实施负责。
4 依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 年修订)。
5 正文:5.1 仪器设备的档案管理:质量部对金额在2000元以上的仪器、设备均应建立档案,设专人管理。
仪器设备档案一般分为原始档案和使用档案。
5.2 原始档案包括:5.2.1 仪器设备登记表:记录名称、型号、进厂编号、生产厂家、购进日期、价格、与生产厂家或经销单位或维修服务单位的联系电话、地址和联系人等。
5.2.2 定货合同单。
5.2.3 随机资料:包括图纸、使用说明书、操作维修指示、产品备件清单、出厂检验合格单等。
5.2.4 开箱验收记录。
5.2.5 仪器设备验证方案、验证报告(包括安装确认、运行确认等)。
5.3 使用档案包括:5.3.1 入厂后计量校正记录与合格证。
5.3.2 使用与清洁维护保养记录。
5.3.3 档案使用需办理借阅手续,与时归还。
5.4 仪器设备的存放环境:5.4.1 精密仪器如HPLC,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应存放在仪器室,仪器室应避免阳光直射。
精密仪器室应与化学检验室隔开,以防止腐蚀性气体、水蒸气腐蚀仪器设备。
5.4.2 精密仪器室内应有控制温湿度的装置,保证室内温度、湿度符合相应精密仪器的储存条件。
室内应避光,通风良好,有防尘设施。
5.4.3 精密仪器室、天平室、无菌室、微生物室、阳性菌间、试剂贮存室、标准液室、留样室均要设置温湿度计并记录。
5.4.4 精密仪器室要配有相应的消防器材,保证发生火灾事故时与时扑救。
5.4.5 天平与其它灵敏度高的仪器应设在防震、防晒、防潮、防腐蚀的单独房间内。
5.4.6 烘箱、高温电炉应放在不易燃烧的水泥台或坚固的金属架上。
5.4.7 较大仪器应固定位置,不得任意搬动,并罩上仪器罩防尘;小型仪器可直接放在柜中。
质量管理体系-分析仪器设备管理及规程
1 目的:建立仪器设备管理规程,确保岗位人员严格按操作规程正确采购、使用和保养分析仪器设备,确保检验工作正常进行。
2 范围:适用于所有分析仪器设备的使用和保养。
3 责任:QC4 程序4.1 检测仪器的购置质量部仪器管理人员根据实际工作性质和产品需要,列出仪器设备厂家、型号、性能要求、数量、到货日期等购买计划,由部门负责人签字确认后,交采购部按公司采购流程采购。
4.2 验收、安装与使用前准备4.2.1 仪器设备到货后,由采购部组织相关单位人员进行开箱验收,核对货物和合同规定是否相符,外观是否完好。
无合同的,按照装箱单验收。
填写验收单。
4.2.2 开箱验收通过后,由安装人员对仪器进行安装调试,安装的环境应能满足仪器设备对环境的要求。
调试的结果,应符合合同(或说明书)的要求。
较复杂的仪器,使用人员应接受培训,并建立培训记录。
4.2.3 安装确认对精密分析仪器设备和重要仪器设备安装后,先由仪器设备使用岗位起草仪器设备的IQ、OQ验证方案,审核批准后,按照验证方案,组织完成验证并填写验证报告。
仪器设备的验证报告由部门分管人员审核,部门领导批准。
4.2.4 检定(校准)验收合格的仪器设备,由相关部门进行检定(或联系外检)或校准。
检定(校准)合格的仪器,贴计量校验合格标志,纳入管理,定期检定(校准)。
4.2.5由仪器设备使用岗位编制操作维护规程,经批准后按正常仪器使用。
4.3 检测仪器日常管理4.3.1 使用部门应建立检测仪器设备台帐和仪器设备档案,仪器档案内容包括封面、软硬件清单、验收报告、合格证、保修卡、说明书等,档案中未保存的内容应注明资料去向。
4.3.2 检测仪器设备使用岗位应建立仪器设备台帐。
每年对仪器及附件清点一次,确保帐物相符。
每一仪器均应指定专人管理、维护。
4.3.3 非本部门人员和未经培训合格的人员不得使用精密检测仪器设备。
特殊情况却需使用,须经部领导同意后,由部门安排人员指导方可使用。
4.3.4 各精密仪器设备位置不得随意变动,如确需要变动,应征得部门负责人的同意。
仪器仪校验检定操作规程
仪器仪校验检定操作规程一、引言为了确保仪器仪校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证仪器仪校验的工作顺利进行,制定本操作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实验室仪器仪表的校验检定工作。
二、术语和缩略语•仪器:包括仪表、设备和检测器等。
•仪校验:采用标准仪器对被检仪器进行检验、校准和验证的过程。
•检定:确认被检仪器是否符合规定的精度和准确性要求的过程。
三、仪器仪校验检定的目的校验检定是为了保证仪器仪表的准确度和可靠性,以确保实验结果的正确性。
根据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仪器仪表需要进行定期校验和检定。
四、仪器仪校验检定的内容1.校验检定项的确定:根据实验室需要和仪器使用情况,确定需要进行校验检定的仪器和项目。
2.校验检定计划的制定:根据校验检定项确定检测周期、方法和依据,制定校验检定计划。
3.校验检定的具体操作:根据校验检定计划进行具体操作,包括以下步骤:–准备工作:仪器仪表的清洁和标识,校验检定所需的标准器具的准备。
–校验检定过程:按照校验检定计划进行操作,记录和处理校验检定数据。
–结果判定:根据校验检定数据和准确度要求,进行结果的判断和分析。
–报告编写:将校验检定结果和分析编写成检定报告,包括校验检定过程的描述、数据记录和结论。
–仪器仪表标识:根据校验检定结果,在仪器仪表上进行标识,以便于追溯和管理。
五、校验检定的要求和标准1.校验检定要求:校验检定过程必须遵循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和相关标准要求,保证操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标准器具的选择:校验检定所使用的标准器具必须与被检仪器相匹配,并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3.校验检定结果的判定标准:校验检定结果的判定应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要求,保证仪器仪表的准确度和可靠性。
六、校验检定记录和报告1.校验检定记录:校验检定工作完成后,应记录校验检定过程中的关键数据和操作,以便于追溯和管理。
2.检定报告的编写:校验检定完成后,应编写检定报告,包括校验检定过程的描述、数据记录和结果分析等内容。
仪器校准操作规程
仪器校准操作规程一、背景介绍仪器校准是确保仪器准确度和性能稳定的重要过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仪器校准的操作规程,包括前期准备、校准步骤、记录与报告等内容。
二、前期准备1. 确定校准对象: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待校准的仪器种类和具体型号。
2. 资源准备:准备校准所需的参考标准或基准仪器,并确保其可靠性和准确度。
3. 准备校准文件:查阅仪器的使用手册、校准标准和相关规章制度,熟悉仪器校准的要求和流程。
三、校准步骤根据具体仪器的特点和校准要求,一般包括以下步骤:1. 环境准备:确保校准环境符合要求,如温度、湿度等。
2. 仪器检查:检查仪器外观是否完好,是否需要清洁或维护。
3. 校准准备:根据校准要求,调整仪器参数和设置。
4. 校准实施:使用参考标准或基准仪器对待校准仪器进行比较测量,并记录结果。
5. 结果评估:比较校准结果与要求标准,评估仪器的准确度和性能。
6. 纠正措施:如结果不符合要求,采取相应纠正措施,如调整、更换部件等。
7. 仪器标识:对校准完成的仪器进行标识,以便后续跟踪和管理。
四、记录与报告1. 数据记录:记录每次校准的详细数据,包括校准日期、操作人员、校准结果等。
2. 校准报告:根据组织要求,编制校准报告并交付相关部门,报告内容包括校准仪器、校准结果、校准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等。
3. 校准证书:对于需要提供校准证书的仪器,编制校准证书并加盖合格章。
五、校准周期及跟踪1. 校准周期:根据仪器的使用频率和精度要求,制定合理的校准周期。
2. 校准提醒:及时提醒相关人员进行校准操作,确保按时进行校准。
3. 校准跟踪:建立相应的校准记录数据库,并定期进行校准结果的回顾和分析,以便制定改进措施。
六、操作规范与培训1. 操作规范:制定仪器校准的操作规范和工作细则,并进行相关人员培训,确保操作规程得到有效执行。
2. 人员培训:持续对校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校准技能和专业知识。
七、风险控制措施1. 安全措施:校准人员应按照相关安全要求进行操作,并戴好个人防护用品。
仪器设备校准制度范本(3篇)
仪器设备校准制度范本1. 目的仪器设备校准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证测试、检测和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提高实验室的工作质量和效率。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实验室内的各种仪器设备的校准工作,包括但不限于试验设备、测试设备、分析设备等。
3. 校准机构选择实验室应选择具备资质并经过认可的校准机构进行仪器设备的校准工作。
校准机构应具备国家相关资质认证,并能够提供准确、可靠的校准结果。
4. 校准计划制定与执行实验室应根据各仪器设备的校准周期和要求,制定相应的校准计划。
校准计划应包括校准日期、校准内容、校准方法等信息,并及时进行执行。
5. 校准文件管理实验室应建立仪器设备的校准档案,包括校准证书、校准记录、校准结果等信息,并进行存档管理。
校准文件应具备完整性、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6. 校准操作与记录校准操作应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并按照校准方法和要求进行。
校准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校准规程执行,记录校准的各项数据和结果。
7. 不合格仪器设备的处理如果校准结果显示某个仪器设备不符合规定的要求,实验室应立即停止使用该设备,并进行维修、更换或重新校准等处理,直到设备符合要求为止。
8. 校准结果的评定与追溯校准结果应进行评定,并在校准证书上进行记录。
校准结果的追溯应确保仪器设备的校准过程可追溯到校准机构和标准器具。
9. 校准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实验室应按照仪器设备的使用说明书进行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10. 周期性的校准验证实验室应定期进行校准验证工作,评估校准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并记录校准验证的结果。
11. 制度的宣传与培训实验室应向相关人员宣传和培训仪器设备的校准制度,提高操作人员对仪器设备校准工作的认识和重要性。
12. 监督与改进实验室应定期对仪器设备校准工作进行监督和审核,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提出改进措施,确保校准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以上为仪器设备校准制度的范文,实验室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和要求进行适当的修改和完善,确保制度的实施符合实际情况和实验室的要求。
仪器设备鉴定和校准管理制度
仪器设备检定或校准制度1、检验计量装置必须严格周期校验。
2、检测研发中心每年提出校准计划,联系国家法定部门进行校准,并提出校准报告。
3、校准合格的设备,校准人员贴上合格标签,并标明有效期,部分功能或两成校准合格,标明先用的范围,对不便贴标签的设备,使用者要妥善保管。
4、新购置的设备必须进行初次校准,校准台上的设备应贴上表明状态的唯一标示可发放,并填写记录表。
5、仪器的使用和仪器的性能、技术要求、操作规程、使用环境相符合,不允许违规擦做和另作他用。
6、使用者(操作者)负责日常维护保养的职责,根据仪器具体情况做好擦拭、润滑、防蚀、防撞压及妥善保管工作。
7、在库存储的仪器设备要和其他物资存放,不得置于堆身背保存有影响的环境,确保仪器设备处于良好的状况。
8、仪器设备转移、搬运时应按照有关操作规程执行,杜绝盲动带来的损失。
9、对于由于各种原因仪器失准现象,应及时通知测试工作,及时报告办公室,办公室应追查使用该设备检验的产品流向,确定需要重新检测的范围,并重新检测,对仪器故障进行分析、维修、校准,采取形影的纠正措施预防类似事件的发生。
10、主要测量、监视仪器的操作人员必须参加国家法定部门的专业培训,并取得证书后方可进行工作。
11、计量测试人员必须熟悉正确操作相关设备,严格执行4.3条款,接受检测研发中心的检查监督。
12、对国家无法出具校准证书的仪器设备,检测研发中心每年编制年度自校核比对检验计划,严格保持每年度一次的自校和与省级以上计量部门的比对检验;原始记录的填写、审核、保管及保密制度1 目的对品质检测记录进行控制和管理,以提供小麦品质的客观证据。
2 品检记录的填写2.1 部门职员应使用公司内印制的统一规格的原始记录本和报告用纸。
2.2 检测研发中心应认真填写并保存好检验记录,包括各种检测报告,所有记录应有检验人员签字确认。
2.3 不得用铅笔填写,可采用钢笔或圆珠笔等填写,字迹要正确、清晰,不得遗漏,应能准确识别。
检验设备仪器量具校验管理制度(5篇)
检验设备仪器量具校验管理制度1、目的对检验试验和计量设备(以下简检测设备)进行控制,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并为产品制造符合规定要求提供证据。
2、范围本程序适用于产品制造过程中与质量有影响的所有检测设备的控制,包括过程及成品的检测设备。
3、职责3.1品质部负责检测设备的归口管理与控制。
3.2总经理负责设备的审批。
3.3品质部负责设备的验收、日常监督管理、周期检定、标准器档案的建立。
3.4车间等其他部门负责本部门的计量设备的使用、保管和维护。
4、工作程序4.1检验设备的采购使用部门根据维修技术标准、工艺及产品的检验确定的监视和测量要求配备所需的监视量装置,并使这些装置的精度与被测对象的测量要求相匹配,从而使监视和测量活动可行,为产品制造符合规定的要求提供证据。
使用部门填写《设施配置申请单》经管理者代表审核,公司总经理批准后由供应部负责购买。
包装有效性、整机完整性、零备件数量、随机附件、使用说明书、图纸、合格证、装箱单及有关资料和外观检查。
(b)非强制检定的检测设备由质检科依据国家检定规程中规定的周期;(c)品质部负责制定《检测设备周期校准、检定计划》并定期关往国家法定计量机构检定;4.4领用检验设备器具时,由工具室人员填写收发记录,使用人员签名,经质检科批准后领用。
4.5测量设备的运输、搬动。
搬运过程中重要保护好检定标识、防止丢失、破损。
4.6检验设备的贮存和使用环境。
4.7检验设备使用(a)合格证(绿色):计量检定合格者;不必检定,经检查功能正常者(如计算机、打印机)无法检定,经比对或监定知用者。
(b)准用证(黄色):多功能仪器设备,丧失非检测功能;但检测所用功能校准合格者:非检测所用量程度不合格:但检测用量程精度合格者:降级使用者(c)停用证(红色);损坏和检定不合格者;性能无法确定者。
根据检测设备的使用要求及实际状况对设备进行调整和再调整;调整和再调整由具备资格的指定人员进行,并按设备本身的操作要求进行调整。
化验室内校设备校准规程
化验室内校设备校准规程前言化验室是实验室中至关重要的部分,为了保证化验室仪器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校准过程至关重要。
本文档旨在制定化验室内校设备校准规程,确保校准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一、校准目的设备校准是为了保证化验室仪器设备的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通过校准,可以确认仪器的准确性,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修正,以确保仪器的使用精度满足实验要求。
二、校准范围校准范围依据化验室内各类设备的类型、用途和重要性进行划分和确定。
校准范围的确定需根据化验室的实际情况和需要进行评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分析仪器:如光谱仪、色谱仪等;2.电子测量设备:如电子天平、电位计等;3.温度与湿度控制设备:如恒温槽、恒温培养箱等;4.试剂溶液的配制设备:如电子天平、计量容器等。
三、校准周期和方法校准周期的确定根据设备类型、使用频率和要求的准确度进行评估和决定。
一般来说,校准周期应控制在设备使用寿命内,并根据使用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校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准备工作:根据设备的校准要求和程序,准备所需的校准工具、标准样品等;2.校准前检查:检查设备是否正常工作,校准前是否进行了必要的前处理;3.进行校准:按照校准步骤和方法,对设备进行校准操作;4.结果分析和判定:根据校准结果进行分析和判定,确定是否需要调整或修正设备;5.校准记录和报告:将校准结果记录在校准记录表中,并制作校准报告。
四、校准人员和责任化验室设备校准应由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人员进行。
校准人员需要具备以下几个要求:1.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2.具备良好的实验操作技巧和经验;3.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要求;4.完成校准工作后,及时填写校准记录表和制作校准报告。
校准人员负责对需要校准的设备进行校准,并保证校准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五、校准管理校准管理应建立相应的制度和标准,明确校准的程序和要求,确保校准的有效性和可追溯性。
化验室内校设备校准管理的具体内容如下:1.校准计划和安排:根据校准范围和周期,制定校准计划和安排,并确保按时进行;2.校准记录和档案:校准人员应及时填写校准记录表,并将其归档保存;3.校准结果的分析和评估:对校准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确定是否需要调整设备或采取其他措施;4.校准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定期对校准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5.校准质量管理:建立校准质量管理体系,对校准过程进行监控和评估,确保校准操作的质量。
检验仪器校准与质控管理制度
检验仪器校准与质控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保证医院检验科室的检验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确保检验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订立本管理制度。
二、校准管理2.1 校准委托1.校准工作必需由具备相关资质和认证的第三方试验室进行,或依据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国家计量法规定进行自校准。
2.校准委托必需签订书面合同,明确校准项目、标准、认可证书等相关信息。
3.校准委托书需由科室负责人审批并进行归档。
2.2 校准周期1.校准周期依据仪器的性质、使用频率、历次校准记录等因素确定。
2.对于高精度、高紧要性的仪器,校准周期不得超出一年。
3.对于中等精度、中等紧要性的仪器,校准周期不得超出两年。
4.校准周期应依据试验室管理的要求和相应法规进行评估和确定。
2.3 校准过程管理1.校准仪器必需依照校准规程进行操作,并记录相关信息。
2.校准人员必需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依照规程操作。
3.校准记录必需真实、完整、准确,并在校准完成后进行签名和认可。
4.若校准结果不符合要求,必需进行故障排出和重新校准,并及时记录。
5.校准记录和结果必需依照要求进行归档保管,保存时间不少于5年。
三、质控管理3.1 质控体系建立1.检验科室必需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确保监控、评估和改进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2.质控体系必需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的要求。
3.质控体系包含但不限于内部质控、外部质控、质量评估等。
3.2 内部质控1.检验科室必需建立适当的内部质控方案,包含质控样品的选择、使用和分析。
2.内部质控必需依据相关标准和要求建立质控限,监控检验结果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3.内部质控记录必需真实、完整、准确,并依照要求进行归档保管。
3.3 外部质控1.检验科室必需参加国家、行业和地方的外部质控项目,并依照要求完成相关工作。
2.外部质控数据必需及时、准确地提交给相关机构,并参加相应的质量评估。
3.4 质量改进1.检验科室必需建立质量改进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的:为了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规定了检验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
范围:检验用分析仪器、设备
责任人:QC员、QC经理、设备办主管、质量管理部
内容:
检验仪器是否处于校准状态,其精密度和准确度直接关系到产品质量。
保证对检验仪器进行有效控制是各项检验活动的基础。
为了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对使用的关键仪器、量具、衡器应定期校准,除国家强检外,还应按照企业内部规程进行校准。
1.校准计划
建立化验室仪器年度校准计划,设定仪器的校准和维护日期,确保按时完成仪器的校准工作。
计划由QC室起草,设备办审核,质量管理部批准。
2.校验的分类
2.1简单的校准周期和接受标准
2.1.1温度计的校准:
a.方法:用标准温度计与受校温度计进行比对校准,每只受校温度计和标准温度计在同一环境下(如装满水的容器内)进行测温,待温度计读数稳定,分别计数。
如温度偏差符合规定,则需注明温度偏差,若超出规定,则需维修或更换温度计。
可接受标准:±1℃
c.标准温度计应经国家授权的检定机构校准,并出具检定报告。
d.温度计的内校周期为一年。
e.外校温度计应标注清晰与内校温度计区分并妥善保管。
2.1.2砝码的校准
a.校准方法:将待校砝码放到精密天平上,测试三次。
每次示值误差一天平的读数值和该砝码的标准值之差确定。
b.接受标准:三次示值误差的平均值必须小于砝码最大允许误差的绝对值。
c.精密天平应经国家授权的检定机构校准,并出具检定报告。
d.砝码的内校周期为一年。
e.校准合格的砝码应在外盒上贴上合格标识,不合格的做报废处理。
GMP文件编号: ZL-SMP-108 第2页共2页
砝码最大允许误差的绝对值(单位为mg)
2.2 对配置复杂的仪器应建立专门的校准标准操作规程,规程对校准的项目、校准方法、可接受标准、校准周期等进行详细规定。
2.3玻璃量具应按《玻璃量具容量校正标准操作规程》检定
3.校准的结果评估和放行
校准结果应经过审核或评估,只有校准结果满足接受标准的仪器才能放行使用。
当校准没有按规定的日期完成,或校准结果不合格时,仪器应有明显的禁止使用标示。
当定期校准结果超出接受标准,或超出校准期的仪器被使用时,应及时通知质量部门根据公司的偏差处理程序进行偏差调差,并对使用该仪器所产生的数据进行相应的评估。
4.标识
当仪器校准合格校准报告被批准后,发放校准合格标签(绿色)。
当仪器校准不合格,或校准没有在规定的日期没完成,或仪器余姚维修不能使用时,应有明显的禁止使用标识(红色),表示仪器不能使用。
5相关文件
《玻璃量具容量校正标准操作规程》 ZL-SOP-340
《高效液相色谱仪校正标准操作规程》 SB-SOP-225
《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校正标准操作规程》 SB-SOP-226
《薄层色谱扫描仪校正标准操作规程》 SB-SOP-227
《溶出度测试仪校正标准操作规程》 SB-SOP-229
6变更记载及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