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生态文化

合集下载

古代的环境保护与生态文化

古代的环境保护与生态文化

古代的环境保护与生态文化在现代工业化快速发展的时代,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

然而,在古代,中国人就已经开始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文化建设了。

当时的人们不仅重视生态文化,而且采取了许多实际措施来保护环境。

例如,古代的知识分子提倡节约用水,种植树木,保护野生动植物,等等。

古代文化中有关环境保护和生态文化的思想和实践非常丰富,如中庸之道、鱼龙混杂之说、八德之治、天人合一之说、家喻户晓之教、减轻重负之物、旱涝保收之法等。

其中,中庸之道强调的是“不妄取”,这也是生态文化保护的一个核心思想。

古人认为,过度的开采和摄取,追求无节制的经济发展,会破坏自然的平衡,破坏自然的生态系统,带来不可预知的后果。

因此,他们提倡节约使用自然资源,并试图在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经济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

鱼龙混杂之说也是一个智慧的思想,它强调物种的多样性。

古人认为,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各种不同的物种都有它们的角色和功能,它们之间存在一种互相依存的关系。

如果我们过度捕捞或者滥砍滥伐,就会严重破坏生态平衡,甚至导致物种灭绝。

因此,鱼龙混杂之说提醒我们要保持物种的多样性,让生态系统更加健康和稳定。

“八德之治”是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包含了八种美德,包括仁、义、智、信、义、礼、忠、廉。

其中有几个美德与生态环境保护有关。

例如,仁和义可以引导我们去关心和尊重自然界,不滥杀滥捕。

智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生态环境,不盲目开发和使用自然资源。

信、礼可以推动我们更好地维护公共环境和自然环境。

这些八种德行构成了古代中国人的文化基石,也是我们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道德基础。

天人合一之说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种思想,它表达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

我们的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因此保护生态环境就等同于保护人类自身。

在古代,人们把自然看做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与人类自身形成了一种紧密的联系。

这样的想法引导人们去在保护生态环境时考虑到人类和自然之间的关系,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

中国古代史中生态文明观

中国古代史中生态文明观

中国古代史中生态文明观
中国古代史中有许多关于生态文明观的思想和实践,以下是其中一些重要的观点和实践:
1. 天人合一:这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不是征服和破坏自然。

2. 阴阳五行:阴阳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另一个重要概念,它将自然界的万物分为阴阳两极和五种元素(金、木、水、火、土),认为这些元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构成了自然界的平衡和和谐。

3. 道家思想:道家强调自然、无为而治,主张顺应自然、遵循自然规律,反对过度干预和破坏自然环境。

4. 儒家思想:儒家强调仁爱、中庸、和谐,主张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

5. 农业文明:中国古代是一个农业文明发达的国家,农民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形成了许多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经验和智慧,如轮作、休耕、施肥等。

6. 山水文化: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喜欢游历山水,留下了许多关于自然环境的诗歌、散文和画作,这些作品反映了他们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尊重。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史中的生态文明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主张保护自然环境,反对过度干预和破坏自然环境。

这些思想和实践对中国古代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中国传统生态文化及其现实意义

中国传统生态文化及其现实意义

中国传统生态文化及其现实意义【摘要】中国传统生态文化是中国古代民族智慧与环境交融的产物,其独特的价值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传统生态文化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尊重自然规律,注重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其影响因素包括历史传统、宗教信仰和地域文化等。

为了保护和传承传统生态文化,需要加强相关研究和教育工作。

生态文化与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提倡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的重要性在于引导人们正确认识与处理环境问题,对现代社会起到启示作用。

未来传统生态文化的发展方向应该更多地融入现代技术和理念,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关键词】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现实意义、渊源、特点、社会、影响因素、保护、传承、可持续发展、重要性、启示、发展方向。

1. 引言1.1 中国传统生态文化及其现实意义中国传统生态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承载着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这一文化传统源远流长,具有独特的特点和价值观念,对当今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传统生态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的尊重和依存。

在当今社会,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和资源压力,传统生态文化的价值观和理念更显珍贵和必要,可以为现代社会提供宝贵的启示和借鉴。

2. 正文2.1 传统生态文化的渊源与特点中国传统生态文化源远流长,其渊源可以追溯至中国古代先民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相处中形成的一系列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

传统生态文化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其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尊重自然。

中国传统生态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古人常常把自然比作大地母亲,认为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应该尊重自然的规律,对大自然保持敬畏之心。

循环利用。

传统生态文化注重资源的循环利用,提倡节约资源、保护资源、合理利用资源。

古人常常以“物尽其用”、“浪费可耻”等为人生箴言,倡导人们珍惜资源,勤俭节约,追求简约生活。

中国传统生态文化及其现实意义

中国传统生态文化及其现实意义

中国传统生态文化及其现实意义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国家,拥有丰富的传统生态文化。

这种传统生态文化不仅来源于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与智慧,更深深扎根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与行为方式之中,对于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和行为准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重温和传承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的意义愈发凸显出来。

本文将对中国传统生态文化及其现实意义进行探讨。

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的内涵极为丰富,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解读。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中国古代文化中,对自然界的崇拜、对天地万物的敬畏可以在经典文献中得到充分体现,例如《易经》中就提到“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大哉乾元,万物资始”,倾向于将人与自然界融为一体。

在以自然为基点的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崇尚的是一种和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尊重自然、敬畏自然。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在中国古代,就已经形成了包括祭祀、崇尚、节俭、顺应等多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例如在古代祭祀活动中,常常要求人们做到节俭祭品、顺应自然规律,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而且也能够保护自然资源的涵养与更新,达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这种理念在当今社会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尤其是对于环境污染、资源消耗日益加剧的当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环保观念能够为我们提供宝贵的启示。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尊重生命与平等共存。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人们崇尚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人与自然是相通的,生物间彼此之间也是相通的。

在《孟子》中就有“春秋经之术数,摄生之理也”,强调了人与自然界的和谐。

传统文化中也有大量的护生思想,提倡人与自然界所有生灵平等相待。

这种尊重生命与平等共存的思想在当代社会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提醒我们应该尊重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尊重每一个生命的存在,这不仅有利于维护自然生态平衡,也能够创造一个更加和谐宜人的人类生存空间。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践行节俭、良俭。

传统文化中,节俭是一种基本的伦理观念,讲究量力而行、节约资源的理念。

03.中国古代的生态文化名人名事

03.中国古代的生态文化名人名事

中国古代的生态文化名人名事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国古代贤哲对“天人关系”不仅有着深刻的认识,并且以极具科学精神的实践活动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

一、水利工程人类修建水利工程是一项伟大的科学。

中国古代文明灿烂辉煌,我国人口众多,因而自古重农,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决定性意义,而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水利灌溉、河防疏泛”历代无不列为首要工作。

在我国几千年文明历史以来,勤劳、勇敢、智慧的中国人民同江河湖海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修建了无数大大小小的水利工程,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

这些工程不仅规模巨大,而且设计水平也很高,说明当时掌握的水文生态知识已经相当丰富了。

(1)都江堰都江堰在四川成都西侧灌县境内。

公元前316年秦国灭蜀,领有蜀地。

秦昭王在位后期(公元前276~前256年),蜀郡守李冰(公元前四世纪时人)在蜀人治水经验的基础上,于成都平原顶点,岷江刚出山口的江心中“造堋雍水”,叠砌分水鱼嘴,把岷江一分为二。

“外江”为岷江正流(南江),泄洪排沙;“内江”为灌溉水渠(北江),导水灌田,使成都平原平畴万顷,沃野千里,成为我国著名的天府之地。

内江乃傍玉垒山脚人工开凿之渠道,由凿开坚硬岩石所成“宝瓶口”引水,以供航运灌溉之用。

宝瓶口上游内外江之间则有“飞沙堰”,可以将拦阻在宝瓶口外的过量洪水和沙石泄入外江。

成都平原在四川盆地西部龙门山脉和龙泉山之间,乃由岷江、沱江及其它河流冲积而成。

都江堰的建成,使外江成为洪水和沙石的排泄信道,使内江水系范围内的政经中心成都不仅解除了旱涝之害,同时又引进水源,满足了灌溉、通航和漂木的需求,是古代一个综合水资源开发最成功的典范。

后魏郦道元《水经注》引南北朝《益州记》说:蜀郡“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沃野千里”,时人称为“天府”。

如今我们仍称四川为天府之国,那么都江堰恰是天府中的一道“银河”。

(2)灵渠灵渠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境内,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有着“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的美誉。

古代生态文化的发展与意义

古代生态文化的发展与意义

古代生态文化的发展与意义古代生态文化是指古代人类在自然生态环境中形成的文化形态和生态思想。

它包含了对自然环境的认知、对生态问题的关注以及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等方面。

在古代,生态文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历史进程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探讨古代生态文化的发展与意义。

一、古代生态文化的发展1.生态文化的起源生态文化源于人类对自然环境的认知和感悟。

早在史前时期,人类就开始了解和利用自然环境,这也标志着生态文化的起源。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生态文化逐渐成熟,并不断地发展和壮大。

其中,古代中华文明是最早发展生态文化的文明之一,也是最有代表性的。

2.生态文化的内涵古代生态文化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1)对自然的敬畏和依存古代人们对自然崇敬,崇拜山水之神,避讳与之冲突的行为,认为自然万物有灵,是自然规律的体现。

他们认为人类与自然环境互相依存,在利用自然环境的同时,必须保持一种敬畏的态度,珍视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2)生态资源的利用古代中国地域辽阔,资源丰富,人们根据当地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优势,开展不同的经济活动。

农民注重农业生产,畜牧民注重放牧业,渔民注重捕鱼,手工业者则以利用当地特有的天然资源为生。

(3)和谐相处中国古代的人们注重和谐相处,强调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谐共生。

他们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的。

因此,他们在生产生活中注意节约,避免过度开采,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3.生态文化的影响古代生态文化的影响非常深远。

它对中国古代文化和现代生态文明的发展都起了很大的作用。

(1)激发了人们的环保意识环保问题是当今社会的重要问题,在古代,人们在利用自然环境的同时,也不断强调保护环境。

这种保护环境的意识,历经千年仍在流传和延续下来。

(2)发展了科学技术古代生态文化的发展,推动了许多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农业和手工业。

中国古代的农业生产技术相当发达,有许多具有代表性的农业书籍和农业技术,如《诸葛蕃农书》、《王祯田赋》等。

传统生态文化(传统生态文化的弘扬与传承)

传统生态文化(传统生态文化的弘扬与传承)

传统生态文化(传统生态文化的弘扬与传承)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传统生态文化,以及传统生态文化的弘扬与传承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文库喔。

本文目录:1、中国传统文化中生态意识的体现包括哪些2、生态文化包括哪些方面3、什么是生态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中生态意识的体现包括哪些中国传统文化包含强烈的生态意识。

第一,中国古代思想家认为,“生”(创造生命)是宇宙的根本规律。

因此,生就是“仁”,生就是“善”。

第二,中国古代思想家认为,人与万物一体,都属于一个大生命世界。

因此,人与万物是同类,是平等的。

人没有权利把自己当作万物的主宰,“屈物之性以适吾性”,而应该对天地万物心心爱念,使万物都能按照它们的自然本性得以生存和发展,这就叫“各适其天”。

第三,中国古代思想家认为,天地万物(包括人类在内),都包含有活泼泼的生命和生意,这是最值得观赏的。

人们在这种观赏中,体验到人与万物一体的境界,从而得到极大的精神愉悦。

这就是“仁者”的“乐”。

第四,中国古代的许多文学艺术作品,充满了对天地间一切生命的爱,表明人与万物都属于一个大生命世界,生死与共,休戚相关。

这就是“生态美”,也就是“人与万物一体”之美。

以上四点,大致概括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意识,其中包含了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和生态美学的内容。

这些内容,体现了当今全人类的普遍价值观念,极富现代意蕴。

这些内容,既是民族的,又是全人类的;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

生态文化包括哪些方面生态文化就是从人统治自然的文化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

这是人的价值观念根本的转变,这种转变解决了人类中心主义价值取向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取向。

生态文化重要的特点在于用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去观察现实事物,解释现实社会,处理现实问题,运用科学的态度去认识生态学的研究途径和基本观点,建立科学的生态思维理论。

通过认识和实践,形成经济学和生态学相结合的生态化理论。

生态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1.树立“生态文明观”。

中国古代生态观

中国古代生态观

中国古代生态观
中国古代的生态观主要表现在对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资源利用以及生态平衡的认识上。

以下是一些中国古代生态观的主要特点:天人合一的观念:中国古代强调“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人与自然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

人类的行为会对自然产生影响,而自然的变化也会反过来影响人类。

因此,人们应该顺应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共生。

五行观:中国古代哲学家提出了五行观,即金、木、水、火、土。

这种观念将自然界的元素归为五类,强调五行之间的相互制约和平衡。

人们认为,如果五行失衡,就会导致自然灾害和人类社会的不和谐。

尊重自然:古代文人崇尚自然之美,通过诗歌、绘画等方式表达对大自然的景仰和尊重。

自然被视为艺术的灵感之源,同时也是道德和人文精神的寄托。

谨慎利用资源:古代中国重视对资源的谨慎利用,强调不浪费、不滥用土地和水源。

例如,农业文化中的“耕读传家”的理念强调对土地的合理管理,以确保后代有足够的资源继续生活。

山水文化:山水文化是中国古代生态观的一部分,将山水视为自然与人文和谐的象征。

山水画成为古代文人士大量创作的艺术形式,通过描绘山川河流,表达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和谐生活的追求。

农耕文化:由于中国古代以农耕为主,人们对农业的依赖使得对季节变化和自然气候的观察非常重要。

农耕文化中的种植、收获等活动与自然界的周期联系在一起。

尽管这些观念在古代并未以现代环保意识的方式表达,但它们反映了古代人类对自然的敬畏、感悟与依赖,并试图在人与自然之间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

中国传统生态文化及其现实意义

中国传统生态文化及其现实意义

中国传统生态文化及其现实意义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国家,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中国人民总结出了许多具有独特魅力的传统文化,其中包括生态文化。

中国传统生态文化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传统,它代表了中国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具有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的内涵包括了诸多方面,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中国人民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

中国的古代文化中,大量的神话传说和民间传统都与自然息息相关,中国人民对天地万物都怀有一种敬畏和崇敬之心。

在古代中国,人们普遍崇尚自然,尊敬山水,崇拜自然神灵,认为自然界中的山川河流都是有灵性的存在,应当受到尊敬和保护。

这种传统观念影响着中国人民对自然的态度和行为,使他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伦理。

中国传统生态文化还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平衡和相互依存。

中国古代的哲学家和文化名人们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密切联系和相互依存关系。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认为自然界的风、雨、露、霜等自然现象都直接关系到人的生活,因此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这种观念贯穿于中国古代的农耕文明和传统的手工业生产之中,使中国人能够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保持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生态文化。

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的现实意义是多方面的。

中国传统生态文化可以为当代人们提供一种对自然的敬畏和保护之心。

如今,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各种环境问题日益凸显。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可以从中国传统生态文化中汲取力量,重新审视自己与自然界的关系,以更加谨慎和敬畏的态度对待自然,提倡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积极保护自然资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中国传统生态文化还可以为当代社会提供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中国古代的农耕文明和手工业生产都是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生产方式,因此在传统生态文化中便包含了对资源的节约利用和可持续开发的理念。

中国传统生态文化及其现实意义

中国传统生态文化及其现实意义

中国传统生态文化及其现实意义一、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的内涵和特点中国传统生态文化源远流长,具有独特的内涵和特点。

中国传统生态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在中国古代的农耕文明时期,人们对自然的尊重和依赖非常深。

他们在耕作中遵循自然规律,尊重土地的休养生息,实行轮作和休耕制度,以此来保护土地的生态平衡。

中国人对自然界万物都怀有一种敬畏之心,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中国传统生态文化融汇了丰富的生态智慧。

在中国古代,有许许多多关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智慧传承下来,如“天人合一”、“顺天应时”、“物极必反”、“万物有灵”等等。

这些智慧体现了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和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为后人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指导。

中国传统生态文化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古代中国人民对自然界的崇拜和祭祀是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他们通过祭祀祈祷来感谢自然的恩赐,祈求风调雨顺,希望得到自然的保佑。

这种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恩之心,潜移默化地形成了古代中国人的一种环保理念。

二、现代社会面临的生态问题在现代社会里,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全球化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生态失衡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中国也不例外,面临着严峻的生态挑战。

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大气、水体、土壤等各个方面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使得人们的健康受到了严重威胁。

资源枯竭的问题也日益凸显,水资源、能源资源、土地资源等都处于严重的萎缩状态,严重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还有,生态失衡造成的自然灾害频发,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现代社会面临的生态问题日益严峻,亟待寻找有效的解决之道。

面对现代社会的生态问题,中国传统生态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传统生态文化可以为人们提供可供借鉴的生态智慧。

古代中国人对自然界的认识和尊重,以及他们建立的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都是对当今社会在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方面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智慧。

中国传统生态文化及其现实意义

中国传统生态文化及其现实意义

中国传统生态文化及其现实意义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传统生态文化在中国社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这种生态文化不仅仅涵盖了自然环境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还包括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在当今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传统生态文化更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有助于保护环境,还能引导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现实生活注入正能量。

中国传统生态文化源远流长,其根基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在古代,中国人民在与自然的长期共存中形成了许多与生态环境相关的理念和实践。

“天人合一”的思想就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重要理念之一,表达了人类与自然应当和谐相处的理念,相辅相成,相生相克。

中国古代的农耕文化更是对生态环境的一种尊重和依赖,人们在耕种过程中循环利用资源,尊重土地,保护自然环境,体现了一种和谐的农耕文化理念。

中国传统生态文化中的另一个重要元素是对自然珍惜和保护的观念。

古代的文人墨客们在诗歌、绘画中对自然进行了大量的描绘和赞美,对自然的景色和神秘的力量充满敬畏和热爱,这种对自然的崇拜与赞美就是对自然的一种保护。

中国的传统宗教文化也对生态环境保护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佛教强调眷恋生命,佛教徒修行的过程就是尊重生命、保护自然的过程。

当前,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传统生态文化在当今社会中显得愈发重要。

传统生态文化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引导人们在现代社会中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念和生活方式。

传统生态文化可以提供宝贵的经验和智慧,为解决当今环境问题提供参考和借鉴。

中国古代人们在农耕生活中注重循环利用资源、保护土地,这对于当今的可持续发展和资源循环利用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启示。

传统生态文化可以唤起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心和热爱之情,鼓励人们积极参与环保活动,保护生态环境。

除了以上的现实意义之外,传统生态文化还在社会发展和个人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社会层面上,传统生态文化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鼓励人们参与环保行动,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举例

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举例

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举例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是中国古代智慧和文明的结晶,它以尊重自然、和谐共生为核心价值观,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优秀的传统生态文化实践,下面将举例介绍其中几个。

1. 农耕文化农耕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农民通过长期的实践总结出了许多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

例如,农民根据气候、土壤等条件选择合适的作物种植,采用轮作休耕的方式保护土壤肥力,注重农作物与周围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农耕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和共生关系,体现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

2. 园林艺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是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瑰宝之一。

古代园林以自然山水为基础,通过人工的布局和设计,创造出一种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美感。

园林中常见的假山、水池、花木等元素都是对自然景观的模拟和再现,体现了人与自然的融合。

园林艺术注重营造宜人的环境,强调人与自然的情感交流和共生关系。

3. 传统医药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中的传统医药是对自然疾病防治的智慧总结。

传统医药注重调理身体的整体平衡,强调预防为主,倡导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方式。

中草药的运用、针灸、推拿等疗法都是基于对自然规律的观察和应用,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密切联系。

4. 传统节日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

例如,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等节日都与自然的变化和农耕文化密切相关。

这些节日中的习俗和活动,如祭祀祖先、赏月、踏青等,都是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恩,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5. 传统建筑中国古代的传统建筑也是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建筑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追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例如,古代建筑常常利用自然光线和通风,注重建筑与周围景观的协调,使人们能够更好地感受到自然的美妙。

总结起来,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丰富多样,包括农耕文化、园林艺术、传统医药、传统节日和传统建筑等方面。

这些传统文化实践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对我们今天的生态文明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中国古代生态文化

中国古代生态文化

中国古代生态文化中国古代生态文化是指中国古代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生态文化观念和生态文化实践。

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倡导保护自然环境,提倡节约资源,注重可持续发展,具有很强的生态意识和生态智慧。

中国古代生态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与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密切相关。

在中国古代社会,人们的生产方式主要是以农业为主,因此对自然环境的依赖程度非常高。

同时,中国古代社会也有很多关于生态保护的思想和实践,比如“天人合一”、“无为而治”、“顺应自然”等思想,以及“水土保持”、“植树造林”、“禁止砍伐山林”等实践。

中国古代生态文化的特点包括:1.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中国古代生态文化认为人类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不应该破坏自然环境,应该保护自然资源,让自然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利用。

2.倡导保护自然环境。

中国古代生态文化认为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应该得到充分的保护和利用。

因此,中国古代社会有很多关于环境保护的思想和实践,比如“水土保持”、“植树造林”、“禁止砍伐山林”等。

3.提倡节约资源。

中国古代生态文化认为资源是有限的,应该珍惜和节约使用。

因此,中国古代社会有很多关于资源管理和利用的思想和实践,比如“节约用水”、“节约用粮”、“节约用煤”等。

4.注重可持续发展。

中国古代生态文化认为人类应该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中国古代社会有很多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实践,比如“循环经济”、“可持续农业”等。

总之,中国古代生态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倡导保护自然环境,提倡节约资源,注重可持续发展,具有很强的生态意识和生态智慧。

中国历史上的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

中国历史上的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

中国历史上的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几千年来一直注重环境保护与生态平衡。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人们一直致力于与自然和谐相处,积极推动生态文明的发展。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中国历史上的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

一、古代农业与生态文明中国古代的农耕文明是中国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的基石。

古人注重土地的保护与整治,提倡耕地轮作制度和人畜关系的平衡。

古代的治水工程也起到了巨大的环境保护作用,如修建大禹治水、灌溉水利等工程,维护了区域生态平衡。

另外,在古代农业中,人们注意兼并山林,并建立起了一套相对完善的森林保护制度。

这些措施为中国古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古代文化与环境保护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对环境保护产生了积极影响。

儒家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提倡天人合一的理念。

这种生态伦理思想使人们自觉遵循着道德规范,尊重自然,从而保护环境。

而道家思想追求自然之道,强调顺应自然规律,尊重自然节律。

佛教强调生命平等,人类与动植物应该平等相待。

这些文化理念共同构建了古代中国的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

三、古代治理与生态文明古代的统治者也注重环境保护与生态平衡的治理。

唐太宗李世民发动了《开凿瀛洲洪道》的工程,以保护东南沿海地区的生态环境。

宋代时期的茶山政策也具有环境保护的意义,为保护生态平衡,规定山区土地不得开垦。

此外,古代朝代也制定了一系列的法规与制度,以保护森林资源、动植物资源和水源地的环境。

四、现代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近代中国的环境保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并将其写入宪法和五年规划。

中国政府推出了许多重要的环境保护政策,如《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等。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环保事务,签署并履行了多项国际环境公约。

同时,中国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就,如推行绿色发展、生态修复与保护等。

总结中国历史上一直重视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

古代农耕文明、文化传统以及古代政治治理都为中国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华传统生态文化的主要内容

中华传统生态文化的主要内容

中华传统生态文化的主要内容
中华传统生态文化的主要内容如下:
尊重生命和热爱自然的生态思想。

在悠远文明历程中逐渐凝练出的天地人和谐统一的大生态观、大生命观,参天地赞化育的生生意识和“民胞物与”的生命关怀,是中华民族生态文化历史积淀中最为广泛而又精微的部分。

在利用与保护中寻求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

既包括先哲关于天人关系的哲理思辨,也包括百姓的生态观念和自然知识等。

尊重自然规律,减缓生态消费的思想。

既包括国家关于山林川泽管理、自然灾害防御、水土环境整治的法令制度和政策措施,也包括基层社会有关田土、山林、溪泉、渠堰利用与保护的族规、祖训、乡约等。

中国传统生态文化及其现实意义

中国传统生态文化及其现实意义

中国传统生态文化及其现实意义中国传统生态文化源远流长,其根植于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之中。

中国古代的儒家文化理念中强调和谐、平衡和中庸,主张顺应自然、有度而行,反对过度开发和盲目追求物质利益。

在儒家文化的影响下,古代中国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体现的淋漓尽致。

道家和佛家的思想也对中国的生态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道家强调天人合一、与自然相融相通,主张以自然之道处世;佛家则强调因果缘由、大慈大悲,提倡善良行为,赞颂山水良田,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这些思想观念贯穿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中国传统生态文化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观念,强调了尊重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这些价值观对于当今社会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环境的污染成为了当今社会面临的严峻挑战。

在这一背景下,传统生态文化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出来。

中国传统生态文化强调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提倡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这一理念为人们树立了良好的生态伦理观念,使得人们在处理环境问题时更加注重自然的平衡和生态的完整性,避免了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环境的过度破坏。

中国传统生态文化注重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一理念对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当今社会,中国政府正积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传统生态文化所强调的生态伦理观念为这一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作为普通公民,也要树立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积极参与到环保行动中,做到人人关注环境、人人参与环保,从而共同建设美丽中国。

中国传统生态文化所强调的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对于推动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正大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提倡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传统生态文化所强调的自然和谐观念为这一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支持。

传统生态文化所蕴含的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使得人们更加注重节约能源、减少排放,提倡可再生资源的利用,这有利于推动绿色低碳的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和促进资源的节约利用。

传统民俗中的生态文化

传统民俗中的生态文化
和谐相处的思想
2
3
以下是一些传统民俗中的生态文化表 现
【1】
节气时令
节气时令
1
节气时令 2
3
节气时令是古代中国根据自然环境和气候变化规律了人们对生态环境的 关注和适应
比如,"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 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首诗,就反映了古人 对四季变化和农作物生长的观察和理解
大学生活即将结束,在此,我要感谢所有老师和一起成长的同学,是你们在我的 大学生涯给予了极大的帮助。本论文能够顺利完成,要特别感谢我的导师张老师,
感谢您的耐心指导,您辛苦了!
3
这些传说不仅具有文化价值, 也是生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7】
传统艺术中的生态元素
传统艺术中的生态元素
1
传统艺术中也有很多生态元素
2
比如,在绘画、雕塑、建筑等艺术形 式中,经常可以看到对自然环境的描 绘和模仿
3
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艺术家对自然的 敬畏和尊重,也通过艺术的形式传达 了生态文化的信息
【8】
环保仪式和习俗
环保仪式和习俗
1
在传统民俗中,有很多环 保的仪式和习俗
2
比如,一些地区在特定的 日子里会举行祭祀山神、 水神等活动,以祈求自然
环境的和谐稳定
3
此外,还有一些习俗,如" 植树节"、"环保日"等,都 是传统民俗中环保意识的
体现
【9】
传统医药中的生态观
传统医药中的生态观
比如,中医强调人与自然的 和谐统一,认为人的身体和
伐等习俗,以保障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
此外,还有一些地方会举行"放生"仪式,以表 达对生命的尊重和保护

中 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有哪些

中 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有哪些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有哪些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生态智慧。

这些智慧是我们的祖先在长期与自然相处的过程中积累下来的宝贵经验,对于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天人合一”的整体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生态智慧的核心思想之一。

它强调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在这种观念下,人类不是自然的主宰者,而是自然的一部分。

《周易》中就有“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的表述,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这种整体观让我们认识到,人类的活动应该顺应自然规律,而不是违背它。

如果我们过度开发自然资源、破坏生态平衡,最终受到伤害的还是人类自己。

“尊重生命,仁爱万物”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

儒家倡导“仁民爱物”,孟子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意思是由亲爱亲人进而仁爱百姓,由仁爱百姓进而爱惜万物。

佛教中的“不杀生”思想,也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

这种对万物的仁爱之心,让我们意识到每一个生命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我们应该珍惜和保护它们。

在现代社会,我们应该反对过度捕杀野生动物、肆意砍伐森林等破坏生物多样性的行为,努力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中国传统文化中还有“取用有节,物尽其用”的生态智慧。

《论语》中记载孔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意思是孔子钓鱼但不用大网捕鱼,射鸟但不射归巢栖息的鸟。

这反映了古人在获取自然资源时有所节制,不过度索取的思想。

在农业生产方面,古人总结出了许多合理利用土地、水资源的经验和方法,如轮作、休耕、兴修水利等,以保证土地的肥力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这种适度取用、合理利用的观念,对于我们今天应对资源短缺、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因势利导,顺应自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生态智慧。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强调了人类应该遵循自然的法则。

古代的水利工程,如都江堰,就是因势利导、顺应自然的典范。

古代生态文化价值讨论

古代生态文化价值讨论

古代生态文化价值讨论古代生态文化价值讨论生态文化是生态环境和文化的有机结合,是人类对自然环境认识、感知、理解和应对的一种文化形态。

古代生态文化是指古代人类在长期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并且遗留下来的生态文化形态。

它是人类在采取生产和生活方式时与自然环境相适应的一种文化形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生态价值。

古代生态文化体现了对自然环境之间和谐相处的认识和体验,体现了充分尊重自然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

古代先民在对自然的探索过程中发现了自然的规律和动态,进而形成了一种与自然相适应的生态文化形态。

这种生态文化是人与自然的交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包括人们对自然环境认识、感知和应对的方式和方法。

古代生态文化具体体现在许多方面,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古代文化遗产中的很多建筑、雕刻、书画等艺术品都具有极高的生态价值,因为它们体现了先民对自然环境的认识与想象。

保护这些文化遗产不仅可以传承古代文化,而且可以让人们更好的体验到先民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

2. 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中国古代文化多强调“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等思想,认为自然环境是人类的生存之本,应该尊重自然、保护自然。

许多古籍中都有关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训和意识,这些对我们现代人更具有警示意义。

如《庄子》中的“大农之术,本于赋水之利”、《礼记》中“上有土,性命可贵,下有水,亿万之财可轻。

”和《增广贤文》中“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等等,都体现了古代文化对自然环境保护的重视。

3. 反思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古代生态文化反思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总结经验教训。

比如说,在古代农业社会中,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基本上是封闭的、循环的,诸如种田养畜、灌溉引水、自然物处置和废弃物综合利用等方法都是与自然保持平衡的,所以很少会影响自然的生态环境。

古代生态文化具有重要的保护和利用价值。

对于现代人而言,学习和传承这种文化不仅可以协调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自然,建立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的生态文化
2013.09.18 16:04
来源:求是理论网作者:刘润为如今,我们正在奔向现代化的高起点上建设新的生态文明。

身当今日之世,回顾古人在保护生态方面的所思所为,绝不是为发思古之幽情,而是为了今天的进步。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

我们不能说中国古代在生态保护上没有问题。

从观念上说,中国古代也有不利于生态保护的学说。

比如杨朱就说过,唯恐肚子饱了再也吃不下、精力不足不能放纵欲望,“损一毫利天下”我也不干。

不过,他也没有把自我扩张推到西方那样的极端,因为他还说:让全天下的人和东西来供奉一个人也不行,你的就是你的,我的就是我的,人人都不应当拔毛。

说到底,杨朱的享乐主义和利己主义,是战国时期小农私有意识的产物,而且是中华传统文化旁逸斜出的枝蔓,在后世没有多大影响。

从实践上看,中国古代破坏生态的事情也不少。

兵燹、田猎、厚葬、大建宫室豪宅等等,都曾导致大片森林被毁。

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写道:“蜀山兀,阿房出”,说的是秦始皇为了修建阿房宫,将蜀山的林木全部剃光,这话可能夸张了一些,但是说当时进行了毁灭性的采伐,肯定是没有多大出入的。

昭柱同志在《自然之美》中也谈到,由于农耕取代放牧,致使黄土高原变成荒山秃岭,而原来这里却是草木丰茂、鸟兽欢腾的。

不唯西
周时如此,直到汉代,那里的生态情况也是不错的,这可以从延安地区出土的汉代墓画中看得十分明白。

问题的另一面是,我们的祖先也在生态保护方面为全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

从观念上说,一直居于主流地位的是辩证地看待人与自然的学说,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天人合一”说。

《易经》提出“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上经》);“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系辞·上传》)。

这两句话,历代注家的解释不尽相同。

我以为,清代李光地对前一句的解释最为准确。

他说:“凡天地所有而人用之者,谓之财成;天地所不有而人兴作者,谓之辅相。

”明白了“财成”与“辅相”两个概念,这句话的意思便一目了然,那就是:对自然界的生产生活资料,不管是直接拿来还是再加工制造,都必须尊重自然规律。

至于后一句,我以为南怀瑾先生的解释最为准确,也就是说:适当干预大自然变化,而不能有过失;小心委曲地成全万物,而不能有遗漏。

《易经》的这两句话,可以看作是中华传统文化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总纲。

后来,又有不少哲人从各个角度发表了很多具体的见解。

管仲提出,山林虽广、草木虽茂,封禁开发必须遵从时令;国虽富足、金玉虽多,兴建宫室必须规定限度;水面虽阔、鱼鳖虽众,捕捞必须从严管理。

老子认为,帮助自然万物生长而不占有、不居功、不主宰,才是高尚的德行。

老子的弟子文子则假托老子说:上古时期,由于“德生不杀”,人与万物和
谐相处,鸟巢可随意探触,走兽可以被人拴上绳子牵着走。

上古时期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否如此融洽,已不可考,但是文子的描画不妨看作古人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愿景。

孟子指出:“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

不违农时(意指不以劳役、兵役之类扰农),粮食就吃不完;不用细网捕捞,鱼鳖就享不尽;不在树木生长时砍伐,木材就用不竭。

荀子则一方面强调人“最为天下贵”,承认人对自然的开发、利用权,一方面又强调必须把对自然的利用和养护统一起来,做到“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不失其时”,同时还要节制人对自然的索取。

《吕氏春秋》则警告世人:“竭泽而渔”,“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而明年无兽”。

到了宋代,张载则集前人之大成,概括性地提出了“民胞物与”的理念,意思是说世间生人都是同胞,天地万物都是朋友。

我们的祖先不仅有丰富的生态哲学思想和生态伦理思想,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落实到制度、风俗、行动的层面。

据《逸周书·大聚解》载:早在大禹时期,就有春三月不得伐木、夏三月不得撒网打鱼的禁令。

《礼记·王制》中明确规定:“草木零落,然后入山林”。

《秦律·田律》规定:不到夏日,不得烧草为肥,不得采摘正在发芽的植物,不准捕捉幼兽、掏取鸟卵等等。

中唐诗人韦应物在苏州刺史任上,写过一首题为《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的五言诗。

其中有这样一个对句:“鲜肥属时禁,蔬果幸见尝。

”一位地方的最高长官在夏天请客,竟不上鱼肉,而只是
吃些蔬菜、瓜果之类,可见当时禁令之严,当然也可看出这位刺史大人的自律。

至于民间,保护生态的风俗更是争奇斗艳。

比如佛门的放生,就是保护动物的一种特殊形式。

11年前我到丽江去,问时任地区外宣办主任的张文银同志:为什么这里树长得这么好、水这样清?这位纳西族的兄弟告诉我,在我们纳西族,古来有一种风俗,就是孩子从稍懂事起就被大人告知:如果你污秽水源,就必然要生病;如果你损害树木,就必然要落得肢体不全。

说到保护生态的行动,规模最大的莫过于武王伐纣。

周武王之所以伐纣,是因为商纣王有两大罪行:第一条是暴殄天物,第二条是坑害百姓。

可见对大自然恣意掠夺,在当时是一件多么不得人心的事情!到了春秋时期,孔子不用排网大量捕鱼、不射归巢之鸟的事迹,也被他的弟子们郑重记录在案。

这可能是因为在时人看来,孔子大抵也算得上一个保护生态的模范。

在这里,还应当特别提出的是,古人保护生态的理念和作为,还反映到文学领域,形成了绿色文学的独特景观。

“众鸟高飞尽,白云独去闲。

两看相不厌,只有敬亭山。

”像李白这类赞美自然、融入自然、心通自然的诗文歌赋,在中国古代可以说是汗牛充栋、不可胜数。

除了这类正面宣传的作品之外,还有不少鞭挞破坏生态的丑恶现象的作品。

如晚唐诗人韦庄在《天井关》一诗中写道:“太行山上云深处,谁向云中筑女墙。

……斸开岚翠为高垒,截断云霞作巨防。

”这里揭露的是朝廷为修筑没有多大用场的关城而破坏自然美的愚蠢行为。

又如明代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中
的《屈突仲任酷杀众生,郓州司令冥全内侄》。

这里讲的是唐开元年间,温县有一个复姓屈突名仲任的纨绔子弟,家道中落以后仍恶习不改,为满足口福,酷爱杀生。

先是偷宰别家的牲畜,后来就用弓箭、罗网、叉、弹猎取飞禽走兽。

吃法也格外残忍。

先用火灸烤动物,待其口渴后灌入清水洗净肠胃;再用火烤,待其又口渴难耐时灌入配好各种作料的水,而后杀食。

由于他如此罪孽深重,被青衣鬼差拘押到地府。

这时,被他残害的牛马驴骡猪羊獐鹿鸟兔等各种动物,一齐扑来向他讨还血债。

幸得他死去的姑父(生前为郓州司马)是此处判官。

有官家从中斡旋,仲任自然逃过一劫,重返人世。

但是从此他痛改前非,毕竟得以善终。

拂去这篇作品虚幻、迷信的尘垢,便不难发现其劝诫人们珍爱生命、保护动物的积极主题。

历史是一面镜子,可以照出我们在生态保护的不少方面不是比古人更加文明而是更加粗鄙,进而可以催生出我们的羞耻感。

“知耻近乎勇”,近乎勇则有希望超越前人。

历史是教科书,可以使我们增长智慧。

当然,古人保护生态的某些做法已经随着自然经济的解体而成为过去,但是他们探究天人之际的思考却是我们应当继承的宝贵遗产。

特别是其中包含的朴素辩证法,能帮助我们走向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论,从而摆脱金钱至上、占有至上等等形而上学的束缚,实现更高层次上的生态自觉。

历史是启示录。

我们的祖先在生态保护方面作出了那么多的思考、付出了那么多的努力,但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破坏生态的事情发生?
这是古人不能回答而今人必须回答的问题。

人与自然的关系,说到底是人与人的关系(核心是经济关系)的一种表现形式。

在财富分配还存在巨大差距的社会条件下,不可能彻底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

人对财富的占有,其实就是对资源特别是能源的占有。

不足者要争生存,有余者要无休止地争取更大的有余,这自然环境怎能好得了?有人或许会问:美国人的财富分配也不平等,但那里不是碧水蓝天吗?那是因为美国已经把财富分配的不平等
推向了全球,也把环境破坏推向了全球。

污染了别人干净了自己,破坏了别人保全了自己,这不但是破坏,而且是更大的破坏,全球化的破坏。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中华民族是讲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民族,美国的做法中国不能学也不可学。

我们只能走把生态文明建设与分配文明建设结合起来的路子,以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两极分化的缩小,以逐步缩小两极分化保障生态文明建设。

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如此长期坚持下去,一定会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到了那个时候,列祖列宗的梦想也就变成了现实。

(作者: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会长、《求是》杂志原副总编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