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钢轨低接头病害成因及整治措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线路钢轨低接头病害成因及整治措施

本人从事铁路工作了15年,从一名对铁路知识一窍不通的门外汉到养路工,副工长,工长,点检员,在实践当中得出很多经验。关于接头病害的成因及整治办法谈一谈我个人的看法。

我作业区全线71公里,由于养护不及时,在运行两年后接头病害逐渐暴露出来。钢轨接头是轨道结构的薄弱环节。接头虽然能保证轨道的几何形位不受破坏,但却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线路的连续性。接头常见病害的种类主要有:鞍形磨耗、低接头、接头掉块、夹板弯曲、轨枕破损、翻浆冒泥、暗坑、错牙、支嘴等。但就其整治的难易程度而言,整治低接头的工作量要远远大于其他接头病害。对于低接头的整治必须建立一套科学的养护维修办法,全面的进行分析、整治,这里我建议建立“立体”养护维修模式。

一、低接头成因分析

1.与接头结构有关

钢轨接头在结构上的不平顺,指的是接头轨缝;车轮压在钢轨的输出端时,邻接钢轨的接受端有抬高趋势,形成台阶;荷载下钢轨接头处的扰曲不是连续曲线,而是折线。当折角,轨缝,台阶三要因素同时出现,都将产生轮轨冲击,从而增大接头处的附加动力。使轨面在动态情况下呈波浪形不平顺。

2.基床翻浆冒泥

所谓路基基床:是指路基上部受到列车动力作用和水文气候变化影响较大的一层,其确切的厚度,随路基的构造,运输条件和水文气候条件的不同而不同。一般是指从路基面向下1~3m左右范围。在这个范围内,以路基面下0.5m内受动力的影响较为剧烈,再往下,应力衰减较快。一般从路基面下1.0m处,其动应力约为路基面的三分之一。《规范》中把路基面向下1.2m范围内作为基床考虑。基床翻浆冒泥通常表现为:⑴基床翻浆⑵路基面翻浆冒泥,是翻浆的另一种表现形式。由于基床翻浆冒泥病害的产生,软塑了路基面,从而显著地降低了路基的承载能力,加速了接头轨面的不平顺,从而导致接头病害特别是低接头的

产生。

接头处的基础,一般线路基础指的是路基。由于基床土质不良,排水不畅及接头处的路基,承受着来至大于非接头处几倍以上的列车冲击力。因此,接头处更容易产生基床病害。如:翻浆冒泥,道床板结,线路下沉。接头道床病害一旦发生,不仅承载能力降低,而且线路刚度大为提高,减震,隔振性能下降,使线路上部设备难以保持正常工作。诸如轨枕掉板,暗坑等线路病害续而产生,影响列车运行的平稳性。

3.道床状态不良

经过对管内K170+000~K252+200的接头调查,发现只要是低接头处所,90%伴随有道碴磨圆、翻白、下沉与坍碴及空吊板;10%的伴随有翻浆冒泥及道床板结等现象。道碴磨圆不仅破坏了道床的弹性,而且降低了道碴跟轨枕的黏合力。这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正常的车轮与接头的动力响应关系,由此引起的附加动力荷载变化率非常大,类似于冲击荷载。接头处的道床板结或翻浆冒泥,破坏了道床的整体性和连续性,从而接头会受到剧烈的冲击和振动,久而久之形成了低接头。另外,道床给轨道结构的阻力不够,例如道床的厚度不足、碴肩堆高不足及宽度不够等,这也是加剧接头病害产生的原因之一。

4.轨枕及扣件状态不良

调查还发现,接头附近6根轨枕由于捣固和承受来自轨道的动力荷载及冲击荷载的影响,轨枕底边有掉块现象,导致轨枕支撑面不足,承载力下降,从而产生了多种接头病害。

5.接头不平顺

接头不平顺一般情况主要有高低错牙、左右错牙、轨头掉块、鞍形磨耗、支嘴等。这些病害的存在,使接头上钢轨驶入端和驶出端轨面所形成的折角增大,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对轨道连续性的破坏,使接头完全接受了来自车轮的各种荷载,加速了低接头的形成。

6.夹板及轨缝状态不良

对于新上线路的接头,由于列车车轮对接头无数次的冲击,使得夹板在一定时间后形成了台式磨耗,如果接头螺栓再有松动情况,这样就容易出现空吊板,在一定程度上也加速了低接头的出现。轨缝也是造成低接头的原因之一,经过对

K170+000~K252+200接头的调查显示,80%有低接头的地方轨缝较大,5%有低接头的处所轨缝较小或没有轨缝。因此,如何正确的设置轨缝,对于接头的养护也很关键。

7.养护维修不到位

低接头的出现跟平时的养护和检查有很大的关系。捣固不及时或者说捣固不到位,平时缺少对接头不平顺的检查和打磨,有些情况下只垫不捣,导致接头垫片越来越厚,而接头也越来越低,对松动的接头螺栓没有及时的复紧等。

对既有低接头的整治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科学的养护模式,并且要提高其质量储备期,从根源上和基础上控制设备病害的发生和发展。经过对管内接头的试验性整治中,发现只重视两股钢轨的狭隘维修观念已经不再适用。必须树立全方位、立体化养护的理念,使接头的整治从基础到上部、从附属到主体,既能提高设备的整体稳定性,又能使设备出现的病害及早消除,相对减少接头养护成本的支出,提高接头的保安能力。

二、钢轨低接头主要病害的整治

1.基床冒浆整治

基床翻浆主要表现为:基床翻浆冒泥、基床沉陷、边坡臌胀、开裂,严重地段出现溜坍。特别是基床翻浆冒泥和路基沉陷,严重地危及行车安全。在运输条件允许的路堤地段,最好对基床表层采取全断面换填土,对于路堑地段除做好全断面换土外,还应用PVC管做好纵向向堑外排水设施。在运输比较繁忙的线路宜利用列车慢行采取部分更换土方案,对路堤地段采用碎石(角砾土或卵石土)、土工布相结合,对路堑部分除做上述工作外还应在路肩下或侧沟下用PVC管。

采用科学的办法通过彻底清筛道床、加铺砂垫床、采用封闭层、更换土质办法彻底整治基床冒浆整治病害。

2.道床的整治

对于低接头处所的5~7孔范围内的道床首先进行全面的清筛处理。清筛前应准备一定量的优质道碴,对原来的磨圆道碴进行更换。枕下道碴厚度最好保持300mm以上,并做好排水坡,以防止接头处所的翻浆冒泥,消除接头处所的线路

板结。回填道碴时一定要饱满,以增加道碴跟轨枕的粘着力,并且道床断面应符合《修规》规定,堆高碴肩,适当增加外股道床宽度,并分层次夯拍,增加道床阻力。

3.轨枕及配件的整治

对接头处所的6根轨枕进行方正处理,适当缩小接头空挡枕间距至(520~500mm)范围,相邻枕间距分别为540mm、560mm、570mm。这点虽然与有关规定标准不符(但也是在《修规》许可误差范围之内),可是对于低接头的整治效果十分明显。察看轨枕底部是否有掉块现象,如果有必须进行更换新枕,否则接头处所会因轨枕支撑面不足而产生空吊板现象,平时的捣固也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不能提高整体的稳定性。

4.捣垫结合的整治

如果由于某些条件限制,清筛和换枕都无法完成的情况下,就需要采取捣垫结合的整治方法。对垫板较厚的接头,撤除接头处4根轨枕上的大胶垫,更换为5mm的调高垫片,然后反复的进行捣固,不断的加强道床的强度,消除下沉和空吊板。经过一段时间的稳定期后,观察如果有下沉或者空吊板达到3mm以上时,就需把原来5mm的调高垫片更换为10mm的大胶垫,并且再次进行反复的不起道捣固。这个过程可以反复循环的进行,唯一的缺点就是比较费时费力。以上所更换的大胶垫使用弹性较好的复合橡胶垫板,增加接头部位的弹性,减少列车对接头的冲击作用。

5.夹板的整治

目前所用的普通夹板经过一段时间后,基本上都形成了一定的硬伤。一种做法就是互换里外口夹板,目的是消除或减少接头驶入端和驶出端的轨面不平顺。但这种做法最好不要用在正线,因为一旦夹板有问题,不管如何互换都不会解决问题,只是减轻问题的严重性而已。此时最好是更换新夹板,或者加工预弯夹板,预弯夹板的上弯量尽量保持在2~4mm为宜。预弯夹板的使用还要注意新上线的接头杜绝使用,一般用在低接头病害比较严重的处所。

6.轨端的处理

轨端的处理包括打磨、匀缝,钢轨有硬弯的可以进行弯轨。对马鞍形接头进行打磨,用1m的直尺进行测量,矢度不大于0.2mm。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打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