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的布置
汽车发动机舱布置设计

机舱集成布置方法
机舱布置分析
冷却模块布置分析
a.确定冷却模块与发动机的热间距。 b.冷却模块应满足发动机冷却性能要求。 c.冷却模块管路接口需考虑管路布置方便性。 d.冷却模块与发动机之间考虑前置压缩机管路和前置转
向助力泵管路的布置空间
机舱集成布置方法
机舱布置分析
中冷器布置分析
本 数 据 和 信 息 输
C 地面线或最小离地间隙边界 D 下视野界线 E 轮胎规格 F 驾驶员R点位置 G 法规要求 I 平台车发动机舱数据 J 可用于发动机舱内空间布置分析的零
部件
入 K 悬架参数或轮胎跳动包络
法 A 前后端保护(GB17354)
规 要 求
B 行人保护(GTR、2009/78/EC、 GB/T24550)
以下及后续页内容均以前横置前驱为主进行机舱布置介绍
左驾驶
右驾驶
机舱布局及实例
基本布局形式 基本布局形式-右驾驶
12
机舱布局及实例
基本布局形式 基本布局形式-常用布局
左驾驶左侧区域常用布局形式
机舱布局及实例
基本布局形式 基本布局形式-常用布局
左驾驶右侧区域常用布局形式
机舱布局及实例
基本布局形式-总结
法规和基本性能: 高速碰撞、低速碰撞、 行人保护、传动效能、 NVH、热管理。
仅概念布置,保证机舱布局方案风险小 。
机舱集成布置方法
机舱布置分析
A、目标初定
完成机舱初步布 置、确定满足性 能和空间布置的 边界,提交造型 硬点;
、全B、目标细化 车确定机舱布局,优化
机舱所有主体部件的 布置,初步完成管线
机舱集成布置方法
机舱布置分析
汽车发动机的布置形式

几种发动机布置方式优劣解读毫无疑问,发动机应当是汽车上最重要的部分,而它的布置形式对于汽车的性能具有重大影响。
对于轿车来说,发动机的布置位置可以简单的分为前置,中置和后置三种,目前市面上绝大多数车型都是采用的前置发动机,后中置和后置发动机只在极少数的性能跑车使用。
在前置发动机中,根据发动机放置方向的不同,还可以分为纵置和横置两种。
大多数紧凑级车和中型车都采用横置发动机,而大多数的大型豪华轿车都采用纵置发动机。
横置发动机底盘布局纵置发动机底盘布局●横置和纵置的基本概念发动机横置就是指发动机的曲轴与汽车前桥平行,而纵置则是曲轴与汽车前桥垂直。
简单地说,就是你站在车头前面向发动机,如果发动机是横在(汽缸横向排列)在你面前的,就是横置发动机,如果是竖着放置则是纵置发动机。
● 对于一般家用轿车来说,使用前横置发动机是最合适的发动机产生动力使活塞推动曲轴,曲轴再通过变速箱将动力传递给驱动轮(如果是后轮驱动则还要通过车底的传动轴),这就是汽车动力传递的大概过程。
横置发动机的曲轴、变速器的输入输出轴以及车桥都是平行的,在动力传递过程中,曲轴通过齿轮组将动力传递到变速箱的输入轴,变速箱的输出轴就可以依靠锥齿轮直接将曲轴输出的动力传递给车轮,在动力传递过程中,动力传递的方向没有改变,有效地控制了动力传递过程中的能量损失,提高了动力传递的效率。
所以如果是前驱车的话,使用前横置发动机就是最经济的选择。
但如果横置发动机采用后轮驱动的话,就会显得费力不讨好,因为由于发动机曲轴和传动轴的方向垂直,前桥转换一次传动的方向,才能通过传动轴传输动力,而同样的,后前和传动轴也是垂直的,因此在后桥需要再将旋转方向转换过来,这无疑大大降低了传动系统的效率。
前置发动机所以说,普通家用轿车大多采用了前横置发动机前轮驱动。
这种驱动结构结构简单,传动效率高。
由于可以将发动机和变速箱平行连接在一起的集中布置在前轴之前,因此横置发动机车头发动机舱的规划弹性最大,可以把空间大幅节省下来给乘客室。
轻型卡车发动机布置规范

轻型卡车发动机布置规范前言本规范是为指导轻型卡车的发动机布置工作而建立的,主要介绍了轻型卡车发动机布置的主要原则及具体布置步骤,并阐述了检查发动机布置合理性的方法,对轻型卡车的发动机布置进行了规范化和流程化。
本规范由汽车工程研究院标准所管理。
本规范由汽车工程研究院北京研究院轻型车开发中心总体技术所负责起草。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编制:校核:审定:批准:本规范的版本记录和版本号变动与修订记录轻型卡车发动机布置规范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采用纵置后轮驱动的N1、N2类平头式轻型载货汽车动力总成的布置方法,建议N3类平头式载货汽车参照执行。
2 术语本规范采用以下术语和定义:2.1 发动机后倾角:发动机曲轴中心线与车架上平面的夹角,用于表示动力线的走向。
2.2 发动机横向倾角:发动机曲轴中心线与气缸中心线所确定的平面与车辆纵向对称平面的夹角。
3 布置方法及要求3.1 输入条件3.1.1 需要以下零部件3D模型动力总成及其运动包络;车架及发动机托架;前桥(非独立悬架)及其运动包络;前悬架;转向系统及其运动包络;驾驶室地板(初步形状);散热器及中冷器或冷凝器(如果有);货箱(厢)初步方案;3.1.2 需要以下数据参数(见图1)整车坐标系;车架上表面距前轮心高度H1;整车硬点图;货箱尺寸(长A1)动力总成质心位置;发动机规定后倾角和横向倾角;图1 整车外形尺寸3.2 布置方法3.2.1 发动机的高度位置发动机高度位置的布置如图2所示,需满足以下几点:a)按前桥上跳到极限状态包络(由底盘提供输入)进行校核,保证前桥与油底壳C1≥10mm;b)整车处于满载状态时,油底壳最小离地间隙必须大于前桥最小离地间隙,且油底壳的运动包络不得影响整车纵向通过角;≥40mm;c)发动机上部及其附件与发动机舱隔热垫最小距离C23.2.2 发动机的前后位置发动机前后位置的布置如图2所示,需满足以下几点:a)发动机风扇前端距离水箱本体最小距离C3≥0.11~0.15D(D为风扇直径);≥30mm;b)发动机后端及其附件距货箱最小距离C4≥25;c)发动机油底壳距转向横拉杆最大运动包络(或发动机托架加强横梁)最小距离C5图2 侧视布置简图3.2.3 发动机的左右位置发动机曲轴中心线最好在整车纵向对称平面上。
发动机曲拐布置及工作顺序4缸

0~180
180~360 360~540
540~720
四、课堂小结
1、了解直列四冲程发动机曲拐的布 置原则。 2、掌握直列四冲程四缸发动机曲拐 的布置形式特点及工作顺序。 能够熟练地画出其工作顺序表。
1-3-4-2 或1-2-4-3
五、课 堂 作 业
1、简述直列四冲程四缸发动机曲拐的布置特点。
2、某四缸发动机发火顺序是1-2-4-3,当第二缸进气结束
时,问其余各缸的工作状态?
欢迎各位老师多加指正 让我多多学习
1
2
3
4
1
2
3
4
2、发动机工作
顺序有: 1-3-4-2和
1-2-4-3两种。
★直列四冲程四缸发动机工作顺序表
如发动机作功顺序是1-3-4-2,则工作顺序表如下: 曲轴转角 一缸 作功 排气 二缸 三缸 四缸
0~180 °
180~360 ° 360~540 ° 540~720 °
排气
进气
压缩
作功
排列形式和发动机的发火顺序。
2、连续发火作功的两缸相距尽可能远些,以减少主
轴承连续载荷,同时避免可能发生的进气重叠现
象。 3、各缸的作功间隔时间应力求均匀,以使发动机运 转平稳。作功间隔角为 720°/ i。( )
二、直列四冲程四缸发动机曲拐布置及工作顺序
1、曲拐布置形式 特点:
四个曲拐布置在 同一个平面内。 从曲轴前端看, 一、四曲拐正 对,二、三曲 拐正对。作功 间隔角720°/4 =180°
★ 问题思考
问题:某直列四冲程四缸发动机发火顺序1-2-4-3,问: 当第一缸作功时,其余三个气缸是在什么工 作状态?
发动机曲拐布置及工作顺序
常用客机发动机布置方式

常用客机发动机布置方式引言发动机作为飞机的”心脏”,对于飞机的性能和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客机发动机的布置方式直接影响飞机的外形设计、性能特点以及乘客舒适度。
本文将对常用的客机发动机布置方式进行全面、详细、完整的探讨。
1. 悬挂式发动机布置1.1 什么是悬挂式发动机布置悬挂式发动机布置是指将发动机悬挂在机翼下方的方式。
这种布置方式常见于传统的窄体客机,如波音737系列和空客A320系列。
1.2 悬挂式发动机布置的优点•空气动力学优势:悬挂式发动机布置减少了机翼的湍流干扰,提高了飞机的升力性能和气动效率。
•维护便利:悬挂式发动机布置使发动机更易于维护,排故更加方便。
•安全性高:悬挂式发动机相对于翼内发动机布置,更有利于防止发动机外侧进水和雪冰积积。
1.3 悬挂式发动机布置的缺点•噪音和振动:悬挂式发动机在飞机座舱内会产生更明显的噪音和振动,影响乘客的舒适度。
•空间利用率低:悬挂式发动机需要在机翼下方腾出一定空间,限制了客舱空间的利用。
•翼尖边随飞机规模增大需要采取各种措施来减小冲击波。
2. 翼内发动机布置2.1 什么是翼内发动机布置翼内发动机布置是指将发动机安装在机翼内部的方式。
这种布置方式常见于宽体客机,如波音787系列和空客A350系列。
2.2 翼内发动机布置的优点•噪音和振动:翼内发动机布置可以有效减少噪音和振动对机舱的影响,提高乘客的舒适度。
•空间利用率高:翼内发动机布置释放了机翼下方的空间,可以更大程度地利用客舱空间。
•燃油效率高:翼内发动机布置可以减少飞机整体的阻力,提高燃油效率。
2.3 翼内发动机布置的缺点•维护复杂:翼内发动机布置增加了对发动机的维护难度,排故略显复杂。
•尖音冲击:翼内发动机布置会导致尖音冲击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消除。
3. 反推式发动机布置3.1 什么是反推式发动机布置反推式发动机布置是指将发动机安装在机翼或机身后部,并可向后推进的方式。
这种布置方式常见于大型喷气客机和商用飞机,如波音747系列和空客A380系列。
发动机气缸排列形式

水平对置式工作示意图 •
在前面介绍气缸V型排列发动机的时候已经提过,V型布局形成的夹角通常为60°(左右两列气缸中 心线的夹角γ<180°)而水平对置发动机只是其气缸夹角为180度。相比传统布局要符合运动机械原理的 汽车发动机组合形式,其制造成本和工艺难度相当高,目前世界上只有保时捷和斯巴鲁两个厂商在使用。
V形工作示意图 •
兼顾小体积与充沛动力的大众“VR6”发动机
•
众所周知,对于V型6缸发动机而言,60度夹角是最优化的设计,这是经过无数科学实验论证过的结 果。因而绝大多数的V6发动机都是采用这种布局形式的。但为了能在更小的空间内放下V6发动机,大众 集团在1994年另辟蹊径的研发出了夹角为15度、体积更小的VR6发动机。而从动力参数来看,它并不逊 色与普通的V6发动机,但在研发之初就暴露了明显的抖动问题。通过一系列的平衡稳定手段虽使问题得以 明显改善。但这依然无法超越改变其本身结构上的特性,就像普通直列发动机的震动通常都会大于V型发 动机一样,夹角更小的VR6从结构本身就决定了它的震动会大于V6。诸如大众旗下的高尔夫R32、EOS 等车型都曾装配过这款发动机。而出于环保以及成本的考虑,这款3.2升VR6发动机已经逐渐淡出了历史 的舞台。但增加了燃油分层喷射技术(FSI)的3.6升VR6发动机目前仍然广泛装配在奥迪Q7、大众途锐 、R36等诸多车型上。
•
特点
采用水平对置布局的气缸可以降低车身重心,但对润滑要求也要更高: 1、水平对置发动机的最大优点是重心低。由于它的汽缸为“平放”,不仅降低了汽车的重心,还 能让车头设计得又扁又低,这些因素都能增强汽• 车的行驶稳定性。 同时,水平对置的汽缸布局是一 种对称稳定结构,这使得发动机的运转平顺性比V型发动机更好,运行时的功率损耗也是最小。当 然更低的重心和均衡的分配也为车辆带了更好的操控性,那为什么其它厂家没有研发水平对置引擎 呢? 2、除了因为水平对置结构较为复杂外,还有如机油润滑等问题很难解决。横置的气缸因为重力 的原因,会使机油流到底部,使一边气缸得不到充分的润滑。显然保时捷和斯巴鲁都很好的解决了 众多技术难题,但高精度的制造要求也带来了更高的养护成本,并且由于机体较宽,因而并不利于 布局。
名词解释发动机布置形式FF

名词解释发动机布置形式FF
发动机布置形式是指发动机在整个车辆中的位置和安装方式,常见的
发动机布置形式有前置前驱(FF)、前置后驱(FR)、后置后驱(RR)和中置后驱(MR)等。
前置前驱(FF)是指发动机安装在车辆前部,通过前轮驱动车辆的驱
动形式。
这种布置方式既能够使车辆整体设计更加紧凑,也可以提高
使用效率,节约燃料。
因此,FF的布置形式广泛应用于小型、经济型、城市代步车以及家用轿车上。
前置后驱(FR)是指发动机安装在车辆前部,但是通过后轮驱动车辆
的驱动形式。
这种布置方式主要应用于一些运动型车辆,如超级跑车
和赛车。
FR的布置形式能够提供出色的转弯稳定性,以及更快的加速
和更高的极限速度。
后置后驱(RR)是指发动机安装在车辆后部,通过后轮驱动车辆的驱
动形式。
RR的布置形式通常用于拖拉机、搬运车、卡车等需要承载重
物的大型车辆,其中最典型的例子是保时捷911。
这种布置方式可以提高车辆的牵引力和操控性,同时也可以使车辆更加稳定。
中置后驱(MR)是指发动机安装在车辆中部,通过后轮驱动车辆的驱
动形式。
这种布置方式主要应用于一些高性能跑车和赛车中,如法拉
利、兰博基尼等。
MR的布置形式可以提供更好的重量平衡和操控性能。
总的来说,不同的发动机布置形式适用于不同的车辆类型和用途,选
择适合的布置形式可以使车辆更加卓越。
机舱布置流程

机舱布置流程与规范1 适用范围汽车前机舱布置要求。
2 适用目的总体整车零部件的布置以及部门培训3 发动机舱内零部件布置规范或参考布置零件之前,需要了解零件的外形尺寸结构(长、宽、高,零件的基本功能及布置要求(主要是能否防温防水),然后再考虑安装方式和拆卸方式。
尽量做到拆卸或安装该零件时不要影响其它周边零件。
3.1发动机舱内零部件一般性要求3.11机舱内零部件布置必须满足在生产线使用专用生产工具装配的要求。
3.12所有零部件应满足结构合理、检修方便、美观等要求,安装孔应当有腰型孔、延长孔的设计,为装配方便和制造误差留出空间。
3.13发动机舱内零部件布置必须满足各零部件自身的要求(由各零部件负责工程师提出)。
3.14发动机舱内零部件自身必须符合相关国内外法律法规及企业标准。
3.2动力总成注意事项:动力总成利用悬置安装在副车架和车身骨架上,体积和重量都比较大。
受到机舱盖板的高度限制与最小离地间隙和副车架的低度限制(以某款商用车前舱机舱布置为例进行说明)。
3.2.1动力总成布置硬点(具体做法见动力总成布置流程):I)动力输出轴中心线(曲轴中心线)与变速箱安装端面交点2)曲轴中心线夹角(0-7°)3)动力总成质心通过调整硬点位罣满足动力总成与周边间隙的距离(6个方向),输出动力总成位置及匝心坐标给前舱相关零部件系统I)在Z向上,发动机油底壳必须比前副车架高,油底壳高出前副车架建议值;c,3omm,动力总成与机舱盖内板的间隙建议值;,2omm(轿车尽鼠考虑;,so-70mm行人保护的要求)。
2)发动机的前后倾角应当符合发动机厂家的规定,以发挥发动机最佳效能。
同时,考虑有利千机油残渣顺利流出,发动机汕底壳加工面与地面尽量接近平行3)动力总成和前围板的间隙建议值;c,J omm,给前围板留出管、线、拉索布置和拆装的空间,同时减少噪声和热量向车内传递4)在左右位置上,应使动力总成的重心尽量靠近整车的YO平面,以使左右悬置受力均匀。
汽车发动机布置与驱动分类

汽车的发动机布置与驱动方式有多种,以下列举一些常见的类型:
1.前置发动机前轮驱动(FF):这是最常见的发动机和驱动方式,发动机位于车
辆前部,前轮负责驱动和转向。
这种布局可以提供更好的乘坐空间和操控性能。
2.前置发动机后轮驱动(FR):发动机位于车辆前部,后轮负责驱动,这种布局
在驾驶体验上更为运动,通常在高性能车型上使用。
3.中置发动机后轮驱动(MR):发动机位于车辆中部,后轮负责驱动。
这种布局
主要用于高性能车型,例如保时赛车的Cayman。
4.后置发动机后轮驱动(RR):发动机位于车辆后部,后轮负责驱动。
这种布局
在跑车中更为常见,例如保时捷911。
5.全轮驱动(AWD或4WD):所有车轮都由发动机驱动。
这种布局提供了更好
的牵引和操控性能,通常用于需要高牵引力或越野能力的车辆。
每种发动机布置和驱动方式都有其特性和适用场景,选择哪种取决于车辆的用途和设计目标。
常见发动机布置形式

常见发动机布置形式一、前置前驱布置前置前驱布置是指发动机位于车辆前部,驱动轴位于前轮处的布置形式。
这种布置形式常见于前驱车型,其优点是布局紧凑,利用空间高效,重量分布较为均衡,提供良好的转向操控性能。
此外,由于发动机位于车辆前部,使得车内空间可以更大程度地利用,提供了舒适的乘坐体验。
然而,前置前驱布置也存在一些缺点,如前轮驱动会导致车辆在弯道中出现过度转向和驱动力不足的情况。
二、前置后驱布置前置后驱布置是指发动机位于车辆前部,驱动轴位于后轮处的布置形式。
这种布置形式常见于后驱车型,其优点是在加速和行驶过程中提供更好的牵引力和稳定性。
后置驱动轴使得车辆的重量分布更为均衡,提供了更好的操控性能。
此外,前置后驱布置还能够为车辆提供更大的后备箱容积和乘坐空间。
不过,由于发动机位于车辆前部,导致车辆整体布局较为紧凑,对发动机舱的散热要求较高。
三、后置后驱布置后置后驱布置是指发动机位于车辆后部,驱动轴位于后轮处的布置形式。
这种布置形式常见于一些高性能跑车和超级跑车。
后置后驱布置的优点是在高速行驶时提供更好的操控性能和稳定性。
由于发动机位于车辆后部,使得车辆重心更低,提供了更好的平衡和操控性能。
此外,后置后驱布置还能够为车辆提供更大的后备箱容积。
然而,后置后驱布置的缺点是车辆在转弯时容易失控,需要较高的驾驶技术和经验。
四、中置后驱布置中置后驱布置是指发动机位于车辆中部,驱动轴位于后轮处的布置形式。
这种布置形式常见于一些高性能跑车和超级跑车。
中置后驱布置的优点是在操控性能和平衡性方面表现出色。
发动机位于车辆中部,使得车辆重心更低,提供了更好的平衡和操控性能。
此外,中置后驱布置还能够为车辆提供更大的后备箱容积。
然而,中置后驱布置的缺点是车辆的乘坐空间较为有限,驾驶舒适性相对较差。
五、中置四驱布置中置四驱布置是指发动机位于车辆中部,同时驱动轴位于前后轮处的布置形式。
这种布置形式常见于一些高性能跑车和SUV车型。
中置四驱布置的优点是在操控性能、稳定性和牵引力方面表现出色。
柴油发动机组机房的布置和安装说明

柴油发动机组机房的布置和安装说明一、柴油发电机组机房的布置与要求机房的布置原则是:保证机组(包括柴油机、发动机和控制屏)能正常的工作,并且便于使用操作和维护保养,具体方案用户应视本单位的实际使用情况和选用的机型来考虑,用户可请有关专业的技术人员设计机房布置。
实施施工。
附图()、附表()为闭式柴油发动机组机房布置图,仅供用户参考。
1.有条件的话,柴油发电机组和控制屏单独放置,控制屏放置在具有隔音设施的操作室,并设有观察窗口以便于操作人员及时了解掌握机组运行状态。
2.安装排气消音器时,应将消音器置于室外,排气引管不宜过长,排烟管表面有可能的话应包扎热导材料,以减少向室内的散热。
3.机房内应具有良好的通风条件,特别是空气滤清器周围一定要有充足的新鲜空气,机房内不允许放置有产生算起等腐蚀气体的物品。
4.闭式机组的机房一般不需要强制通风,可通过机组所带的风扇向室外排风,来促使机房内的空气对流,但一定要设置相应的进、出风口。
开式机组的机房必要时采取强制通风,但进风口一定要低,排风扇应装于机房最高位置,使高温气流及时排出室外。
5.机组安装除通风要求外,机房应考虑避雷、隔声、隔振、消防、安全、环保、采光和排污等要求,北方地区还要有采暖措施,确保机组能正常运行。
6.燃油管路及电缆尽量敷设在槽板内或地沟内,电缆也可敷设在电线管内。
日用燃油箱可放在室外,但应符合要求。
7.机组周围应留有0.8m~1.0m空间距离,不放其他物品,以便操作人员巡视、维护,机房面积尺寸见下表,仅参考。
二、柴油发电机组的尺寸(附图、附表)三、柴油发电机组的安装基地要求1、柴油发电机组的安装基础应能承载发电机组的重量,一般水泥基础的重量为机组重量的1.5~2倍,若机房位于连体建筑并有防振要求时,应采取隔振基础,基础的重量为机组重量的3~5倍,隔振基础的设计应请土建工程师设计,机组安装前可将基础预制好,基础上预留固定的脚孔,水平抹平后将机组放置基础上,使各支点均匀接触,不平之处可用薄钢板或橡胶垫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影响选取轴数的因素: 汽车的总质量
道路法规对轴载质量的限制 轮胎的负荷能力
2、我国公路标准规定 : 单轴最大允许轴载质量为10t;
(四级公路及桥梁) 双连轴最大允许轴载质量为18t(每轴9t)。
总质量小于19t的公路运输车辆 :双轴汽车 总质量在19~26t的公路运输车 :三轴形式
3、不在公路上行驶的汽车 ,轴荷不受道路桥梁标准的 限制,如矿用自卸车等多数 采用两轴形式。
3.试制、试验、改进、定型阶段 试制目的 : a、暴露设计中的问题,以便在投产前解决;
b、秤重。(零部件质量、轴荷、总质量)
试验目的 : 检测样车的性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试验分: 整车基本性能试验
5万公里的可靠性试验 典型地区的使用试验和根据使用条件在特殊地区的 适应性试验 注:试验应根据国家制定的有关标准逐项进行。 不同车型有不同的试验标准。 试制、试验完成后应对结果进行分析,并针对暴露出来的技术问 题进行改进设计,再进行第二轮试制和试验,直至产品定型。
特点: d、客厢内地板比较平整 ;
e、乘客座椅能够布置在舒适区内; f、爬坡能力强; g、汽车轴距短,机动性能好。
主要缺点:
应用: 较少
a、后桥负荷重,使汽车具有过多转向的倾向; b、前轮附着力小,高速行驶时转向不稳定,影响操纵
稳定性;
c、行李箱在前部,行李箱空间不够大; d、操纵机构复杂; f、变形困难。
分: 发动机前置后驱动
发动机后置后驱动
(1)发动机前置前驱动
a、有明显的不足转向性能; b、越过障碍的能力高; c、动力总成结构紧凑;
特点: d、有利于提高乘坐舒适性;(车内地板凸包高度可以降低)
e、有利于提高汽车的机动性;(轴距可以缩短 ) f、有利于发动机散热 ,操纵机构简单; g、行李箱空间大; h、变形 容易。
5)本车拟用的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
2.技术设计阶段
汽车各部件的设计全面展开,总体设计师 的工作:
a、协调总成与整车和总成与总成之间出现的各种矛盾; b、将各总成设计结果反映到整车校对图上进行校对,
进行“图面装配”; c、运动校核 ; d、性能的精确计算; f、编制包括整车明细表和技术条件在内的整车技术文件 。
第一章 汽车总体设计
第一章 汽车的总体设计
§1 汽车总体设计的任务及开发程序 §2 汽车形式的选择 §3 汽车主要尺寸和参数的选择 §4 汽车发动机选择 §5 汽车总布置草图及各部件布置 §6 运动校核
§1-1 汽车总体设计的任务及开发程序
一、汽车总体设计的任务
1.正确选择性能指标、重量和尺寸参数,提出整车总体 设计方案。
汽 车 外 形 美 术 效 果 图
C、总体设计方案
分析
提供多幅总体方案图
方案论证
总布置草图
对比
d、编写设计任务书
内容:
1)可行性分析。
2)产品型号及其主要使用功能,技术规格和性能参数;
3)整车布置方案的描述及各主要总成的结构、特性参
数。标准 化、通用化、系列化水平;
4)国内、外同类汽车技术性能分析和对比;
2.对各部件进行合理布置,并进行运动校核。 3 . 对汽车性能进行精确控制和计算,保证主要性能指
标的实现。 4. 协调各种矛盾。
二、汽车开发程序
1.设计任务书编制阶段 a、调查分析:社会调查
使用调查 生产调查
b、市场预测及形体设计
市场预测 形体设计
分析市场容量的大小,最经济的生产纲 领、生 产方式,用户对产品的要求以及 有关法规的规定。 美术效果图和制作油泥模型
2.货车布置形式
按驾驶室与发动机相对位置的不同可分
长头式 短头式 平头式 偏置式
(1)长头式 特点
a、发动机位于驾驶室前部 ; b、发动机及其附件的接近性好 ; c、有利于发动机散热 ,操纵机构布置简单。
缺点
a、汽车面积利用率低;
b、视野差 ; c、机动性差。
应用:使用条件差的货车、越野车
(2)短头式 特点
(2)发动机前置后驱动
特点:
a、轴荷分配合理 ; b、有利于减少制造成本;(不需要采用等速万向节 ) c、操纵机构简单;
d、采暖机构简单,且管路短供暖效率高 ; e、发动机冷却条件好; f、爬坡能力强; g、行李箱空间大; h、变形容易。
a、地板上有凸起的通道,影响了乘坐舒适性; b、汽车正面与其它物体发动碰撞易导致发动机进入客
4.生产准备阶段 主要工作:进行生产准备和小批量试生产,并让试生产车进
一 步经受 用户的考验。
5.生产销售阶段
主要工作:
a、 对产品正式批量生产; b、对产品进行销售和售后服务工作; c、售后服务工作中征求用户意见,反映给有关部
门,以利改进 和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扩大市 场。
§1-2 汽车形式的选择
主要缺点: 厢,会使前排乘员受到严重伤害;
c、汽车的总长较长,整车整备质量增大,影响汽车的 燃油经 济性和动力性。
应用: 中高级和高级轿车(客厢较长,乘坐空间宽敞,
行驶平稳 )
(3)发动机后置后驱动
a、结构紧凑; (发动机、离合器、变速器和主减速器布置 成一体)
b、改善了驾驶员视野; (汽车前部高度有条件降低 ) c、整车整备质量小;
结构与制造工艺均复杂;(采用等速万向节 ) 前轮工作条件恶劣,轮胎寿命短;(前桥负荷较后轴重)
主要缺点: 汽车爬坡能力降低;
发生正面碰撞事故,发动机及其附件损失较大,维修费用 高。
应用:Audi100、Santana2000、CA7220、Bulck、Passat、
富康、英格尔(南汽)、夏利等轿车,均采用发动机前置 前轮驱动的布置形式。
a、发动机有少部分位于驾驶室内 ; b、汽车面积利用率及视野有所改善; c、有利于发动机散热 ,操纵机构布置简单;
缺点
a、汽车面积利用率低;
b、视野差 ; c、机动性差; d、驾驶室内部相对拥挤。
应用:中重型货车、越野车来自(3)平头式a、驾驶室位于发动机之上 ;
二、驱动形式
汽车驱动形式:
4×2
4×4 6×2
6×4 6×6 8×4 8×8
轿车和总质量小的公路用车辆 越野汽车 总质量在19~26t的公路用汽车
越野汽车 26~32t的公路用汽车 越野汽车
三、布置形式
定义:指发动机、驱动桥和车身(或驾驶室)的相互关系和布置特点 。
1.轿车的布置形式
发动机前置前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