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整理资料[1]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资料(1)
四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资料第一单元四则运算①加法各部分关系:例:列竖式计算并验算加数+ 加数=和286 + 577 = 766 – 369 = 和-加数=加数②减法各部分关系:被减数-减数= 差被减数-差= 减数差+ 减数= 被减数③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例:列竖式计算并验算因数×因数=积106 × 86 = 754 ÷ 29 =积÷因数=因数④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⑤有余数的除法里:被除数=商×除数+余数例:有一些桃子分给16只猴子,每只猴子分28个,还余5个,求桃子有几个?⑥有关0的计算:1、“0”不能做除数,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4、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5、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例:口算25 + 0×22 = 36—0÷9 =判断0除以任何数等于0 ()⑦运算顺序:1、算式里有括号时,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3、在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依次)计算。
例:脱式计算400 -(35+ 1300 ÷ 65)42 -36×8 ÷12 129+[8×(125-97)]填空100÷25=4,8+4=12,15×12 =180这几个算式写成一个综合算式()⑧租船问题(最优方案的选取)总体思路:花最少的钱。
第一步:尽量买单个座位便宜的。
(谁便宜买谁)第二步:对第一步的选择进行优化,不空座位或者尽量少空位。
例:1、四年级师生共195人去游玩。
他们去租凭公司租车,一辆小客车可坐30人,每辆租金660元,一辆大客车可坐45元,每辆租金900元。
如果你来负责租车,怎样租最省钱呢?2、旅行社推出风景区双日游两种价格方案。
最新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资料(精华版)
最新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资料(精华版)总复一:数与代数第一单元:四则运算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加法是将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和 = 加数 + 加数加数 = 和 - 另一个加数减法是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差 = 被减数 - 减数减数 = 被减数 - 差被减数 = 减数 + 差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积 = 因数 ×因数因数 = 积 ÷另一个因数除法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商 = 被除数 ÷除数除数 = 被除数 ÷商被除数 = 商 ×除数注意:1.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2.有余数的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被除数 ÷除数 = 商……余数,被除数 = 除数 ×商 + 余数,除数 = (被除数 - 余数) ÷商。
有关的运算1.不能作除数,可以作被除数。
A ÷ ÷错误。
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A + 0 = A。
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
A - 0 = A。
4.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A × 0 = 0.5.除以一个非0的数,得0.A ÷ A = 1 (A ≠ 0)。
6.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A - A = 0.7.被除数等于除数(除外),商是1.A ÷ A = 1 (A ≠ 0)。
四、四则运算顺序1.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统称四则运算。
其中加法和减法称为第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称为第二级运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4.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加法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数学】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总复习1数与代数(有答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总复习1数与代数(有答案)一、填一填(17分)1.算式(496-32×5)÷12先算( )法,再算( )法,最后算( )法,结果是( )。
2.小数点左起第一位是( )位,计数单位是( )。
小数点右起第一位是( )位,计数单位是( )。
3.3个100,6个1,9个0.01组成的数是( ),四舍五入保留一位小数是( )。
4.0.26里面有( )个0.01;6.53的计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5.0.07扩大到它的1000倍是( ),40缩小到它的是( )。
0.5扩大到它的( )倍是50。
3.5缩小到它的( )是0.035。
6.不改变数的大小,把7.3改写成三位小数是( ),把8改写成两位小数是( )。
7.把8.37精确到十分位是( );1.004保留两位小数是( )。
8.1480米=( )千米 2.56吨=( )千克510平方米=( )公顷 2.34吨=( )吨( )千克9.在里填上“>”“<”或“=”。
5.44+3.94 3.94+5.44 2.03 2.300.76吨76千克 70平方分米7平方米10.41×73+59×73=(+)×,这里逆用了( )。
二、辨一辨(10分)1.在没有括号的四则运算中,一般都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 )2.因为5.0=5,所以5.0和5没有区别。
( )3.在小数点的后面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 )4.8.15和8.199保留一位小数都是8.2。
( )5.0除以任何数都得0。
( )三、选一选(12分)1.125×8÷125×8的得数是( )。
A.1B.0C.64D.162.在下列数中,0可以去掉的是( )。
A.1.370B.370C.3.007D.0.373.4个百和7个百分之一组成的数是( )。
A.40.007B.400.7C.400.07D.400.0074.甲数是乙数的10倍,如果把乙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后是0.056,则甲数是( ),乙数是( )。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整理与复习(总复习)课件课件PPT
10.5 练习二十五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四则运算
知识点
具体内容
除法的意义和各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 部分间的关系 算,叫做除法。
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 除数。
四则混合运算的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
顺序
都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
=156
=7500+75
=7575
10.5 练习二十五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法,先乘、除后加、减。
在有括号的算式里,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
面的。
10.5 练习二十五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四则运算
知识点
有关“0”的运 算
具体内容
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一 个数和0相乘,仍得0;0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得0。(0 不能做除数)
10.5 练习二十五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知识点 三角形的分类
三角形的内角和
具体内容
按角分类: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按边分类:不等边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10.5 练习二十五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观察物体
我发现: 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个立体图形, 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从同一方向观察不同的立体图形, 看到的形状可能是相同的。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
( 10 )个锐角,( 2 )个锐 角三角形。 ( 2 )个钝角,( 2 )个钝 角三角形。 ( 4 )个直角,( 4 )个直 角三角形。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资料知识盘点和分类练习
第一部分:基础计算知识点:1. 加、减法各部分间关系(背诵)2. 乘、除法各部分间关系(背诵)和=加数+加数差=被减数-减数积=因数×因数商=被除数÷除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减数=被减数-差因数=积÷另一个因数除数=被除数÷商被减数=差+减数被除数=商×除数3. 0的运算(默写)1、“0”不能做除数;字母表示:a÷0错误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a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a4、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字母表示:a-a = 04、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字母表示:a×0= 05、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字母表示:0÷a(a≠0)= 0整数除法计算法则:先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除数是几位数,就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不够除,就多看一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
如果哪一位上不够除,要商“0”占位。
每次除得的余数要比除数小。
一、填空1.根据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2.根据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写出另外两个算式写出另外两个算式。
二、口算24+0= 13-13= 0×8= 0÷9= 0+2.8=70-0= 0+504= 0÷36= 392×0= 7.8-0=8×125= 4×25= 24×5= 25×8= 125×4=三、笔算(每行的最后一个要验算)450-68= 589+225= 4.2-1.25= 58.5+3.09=46×24= 104×35= 940×34= 13×124= 565÷80= 84÷21= 196÷39= 396÷12= 2550÷25= 414÷23= 816÷51= 640÷16=1 / 172 /四、思考题14 + 82 - =87 ×6+10 = 58 = = 计算过关检测 一、填空。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热点难点单元复习讲义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知识点01:加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2.加法各部分的名称: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
3.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知识点02: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2.减法各部分的名称: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其中的一个加数叫做减数,求得的另一个加数叫做差。
3.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
4.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5.根据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可以进行加、减法的验算。
知识点03:乘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2.乘法各部分间的名称: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乘得的数叫做积。
3.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知识点04: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2.除法各部分的名称: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已知的因数叫做除数,求出的未知因数叫做商。
3.没有余数的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除数×商。
4.有余数的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被除数=商×除数+余数,商=(被除数-余数)÷除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
5.余数一定比除数小6.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利用乘、除法的互逆关系来验算乘、除法算式。
知识点05:有关0的运算1.0在运算中的特点(1)在加法中,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2)在减法中,一个数减去0,仍得原数,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3)在乘法中,一个数和0相乘得0;(4)在除法中,0除以一个非0的数得0。
2. 0不能作除数注意:0作除数无意义。
(完整word)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复习知识点总结,推荐文档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1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 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 加数=和-另一个数(2) 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差=被减数-减数 减数二被减数-差 被减数=差 +减数 (3) 加法和减法是互逆运算。
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积=因数X 因数因数二积宁另一个因数(2)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商=被除数宁除数 除数=被除数宁商 被除数=商乂除数有余数的除法中: 被除数=商乂除数+余数 除数=(被除数-余数)十商 商=(被除数-余数)赫数 余数=被除数赫数-商(3) 乘法和除法是互逆运算。
3、关于“ 0”的运算(1) 、“ 0”不能做除数;(2) 、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3) 、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 (4) 、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5) 、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 (6) 、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7) 、0十0得不到固定的商;5 - 0得不到商. (8) 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 0 。
a — a=0(a 不为0)5、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6、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7、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最后算括号外面的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 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8租船问题: 原则:租便宜的,尽量无空座。
字母表示:a + 0= a 字母表示:a — 0= a 字母表示:a —a = 0 字母表示:a x 0= 0字母表示:0* a (a ^ 0) = 0被除数等于除数,商是1。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知识点四则运算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知识点四则运算1、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4、算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5、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
6、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提前算关于“0”的运算1、“0”不能做除数;字母表示:a÷0错误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a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a4、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字母表示:a-a = 05、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字母表示:a×0= 06、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字母表示:0÷a(a≠0)= 07、0÷0得不到固定的商;5÷0得不到商.位置与方向:1、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或者绘制物体的具体地点。
(比例尺、角的画法和度量)注意:1、比例尺2、正北方向3、角的画法2、位置间的相对性。
会描述两个物体间的相互位置关系。
(观测点的确定)3、简单路线图的绘制。
4.地图的三要素:图例、方向、比例尺。
5.确定方向时:A、先确定观测点(1)从那里出发,那里就是观测点。
(2)“在”字后面的为观测点。
B站在观测点来看方向。
例如:①东偏南25°(标25°的那个角就靠近东)②西偏北35°(标35°的那个角就靠近西)6.描述路线和绘路线图时:只有一条线,所作的线是首尾相连的。
7.常用的八个方位: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运算定律及简便运算:一、加法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a+b=b+a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四则运算复习
四年级第一单元复习一、整数四则运算顺序例1.如果要把算式864﹣12×6÷9的运算顺序改成先算乘法,再算减法,最后算除法,那么该算式应改为.【分析】根据题意,原式是先算乘除法,再算减法,要想先算乘法,再算减法,要用小括号把864-12×6括起来,然后再进一步解答.【解答】解:把算式864-12×6÷9的运算顺序改成先算乘法,再算减法,最后算除法,要用小括号把864-12×6括起来,即(864-12×6)÷9故答案为:(864-12×6)÷9练习:1.如果把算式120÷4×25﹣92的运算顺序,改变成先算乘法,再算减法,最后算除法,那么算式应该是,得数是.2.把315﹣15×3÷9的运算顺序改为先算乘法,再算减法,最后算除法,算式是3.如果通过加括号把算式472﹣14×6÷7的运算顺序改成先算乘法,再算减法,最后算除法,那么该算式应改为.4.0乘都得0,0除以任何都得0.例2.把75﹣72=3,18×3=54,95+54=149,合并成综合算式是.【分析】减法结果作为乘法中的一个因数,乘法中的积作为加法中的一个加数,由此顺序改写即可.【解答】解:把75-72=3,18×3=54,95+54=149,合并成综合算式是95+18×(75-72)故答案为:95+18×(75-72)练习:1.用56×12=672,875÷35=25,672+25=697三个算式组成一个综合算式是.2.认真观察18÷3=6、41﹣6=35、35÷7=5然后把这三个一步算式组成一个综合算式是.3.1000÷125=8,8+32=40,92﹣40=52这三个算式组成的一个综合算式是.例3.100减去100除以100的商,所得的差再加上100,列出综合算式是.【分析】先用100除以100求出商,再用100减去求出的商得到差,最后用差加上100即可.【解答】解:100-100÷100+100=100-1+100=99+100=199故答案为:100-100÷100+100=199.练习:1.30个240除以40的商,比480少多少?列综合算式2. 120加上720除以9的商,再减去86,结果是多少?列综合算式3. 5个140加上180的和,除以40,商是多少?列综合算式4. 74与28的差乘以56与54的和,积是多少?列综合算式5. 120里减去15与6的积,所得的差再乘以8,积是多少?列综合算式6.(1)300除以15的商加上45,所得的和再乘16,结果是多少?(2)30除2700的商减去12与6的积,差是多少?(3)50减去12与3的商,再乘10,积是多少?(4)24加上3与150的积,再除以2,商是多少?例3.按照顺序计算,并填写下面的方框,然后列出综合算式.【分析】(1)先用128加上147求出和,再用求出的和除以25求出商,最后用320乘上求出的商即可.【解答】解:(1)128+147=275 275÷25=11 11×320=3520综合算式:(128+147)÷25×320练习:1.按照顺序计算,把答案填在方框中,然后在下面的横线上列出综合算式.2.按照顺序计算,并填写下面的□,然后列出综合算式.二、解决问题(租车、归一、四则)例3.小车:每辆120元,限乘客12人;大车:每辆160元,限乘客18人。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提纲及知识点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提纲及知识点1、复习提纲一、四则运算1、整数加法:加数+加数=和,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2、整数减法: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3、整数乘法:一个因数×一个因数=积;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4、整数除法: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1)小数、分数、整数小数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四则运算顺序相同;分数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四则运算顺序相同。
(2)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运算;两级运算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3)有括号的混合运算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4)第一级运算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
(5)第二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
二、运算定律和简便计算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 +c) =a×b+a×c简便方法:1、凑成整数、整十、整百;2、拆分整数(32=8×4)和25、125凑成100、1000;3、乘法分配律的灵活运用;4、连减:括号里减号变加号;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减去这两个数的和;5、连除:括号里除号变乘号;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除以这两个数的积;三、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十。
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数位…万位千位百位十位个位·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万分位…计数单位…万千百十个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万分之一…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小数点的移动:向右移动一位,扩大到原数的10倍;向右移动两位,扩大到原数的100倍;向右移动三位,扩大到原数的1000倍;向左移动一位,缩小到原数的1/10倍;向左移动两位,缩小到原数的1/100倍;向左移动三位,缩小到原数的1/1000倍;求小数的近似数: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要看十分位;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要看百分位;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要看千分位……;再按四舍五入法计算。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总复习第1课时四则运算的意义及其关系、运算定律PPT
商不变:a÷b÷c=a÷c÷b。
(四)运算律和运算性质
1.①316+59=375 ②375÷3=125 ③125×16=200
(4)下面是小明和小兵的计算方法,说说他们
各用了什么运算律。
加法结合律 316+59
=316+(50+9)
作乘法。 ②各部分的关系:
25 × 8 = 200 因数×因数=积 积÷因数=另一个因数
(一)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的关系: ①意义:已知两个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
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作除法。 ②各部分的关系:
375 ÷ 3 = 125 被除数÷商=除数 被除数-除数=商 商×除数=被除数
375 - 59 = 316 被减数-差=减数 被减数-减数=差 差+减数=被减数
(一)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1.①316+59=375 ②375÷3=125 ③125×16=2000
(1)根据第①个算式,先说说加法与减法的关系, 再分别写出一个加法算式和一个减法算式。
加、减法的关系: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加法算式:59+316=375 减法算式:375-59=316或375-316=59
位置,商不变:a÷b÷c=a÷c÷b。
重点解析 (一)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1.①316+59=375 ②375÷3=125 ③125×16=2000 (1)根据第①个算式,先说说加法与减法的关系, 再分别写出一个加法算式和一个减法算式。
教材第104页第1(1)题
(一)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一、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加法的意义: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
2、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3、减法的意义: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减号后面的数叫做减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做差。
4、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5、加法与减法的关系: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二、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乘得的数叫做积。
2、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积=因数X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3、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已知的因数叫做除数,求得的另一个因数叫做商。
4、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①、在没有余数的除法中: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X除数②、在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商X除数+余数商=(被除数-余数)÷除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三、有关0的运算①、一个数加上或减去0还得原数②、任何数减去自身都得0③、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④、任何数乘0都得0⑤、0不能作除数四、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乘除法或只有加减法,要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有乘除法和加减法的,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2、有小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3、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中括号外面的。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1、从不同位置观察由小正方体拼摆的物体,辨认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的方法:在哪一位置观察物体,就从哪一面数出小正方形的数量,并确定摆出的形状。
第三单元《运算律》整理与复习-新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 (1)精选全文
固
(3)水果店购进苹果和梨子各40箱。苹果每箱68元, 梨子每箱53元。买苹果比梨子多花多少元? (68-53)×40=600(元) 答:买苹果比梨子多花600元。
固
5.李大爷家有一块菜地
(如右图),这块菜地
的面积有多少平方米? 9×(21-9) +9×(19+9) =9×12+9×28 =9×(12+28) =9×40 =360m²
识
乘 法
乘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a×b=b×a
运 算
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
定 乘法结合律 两个数,积不变
律
(a×b)×c=a×(b×c)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 乘法分配律 与这个数分别相乘
(a+b)×c=a×c+b×c
识
除
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两个数
固
4.解决问题。 (1)每本集邮册都是24页,每页都可以插8张邮票。小
峰有这样的集邮册5本,一共可以插多少张邮票?
24×8×5=960(张) 答:一共可以插960张邮票。
固
(2)彭老师准备给篮球队8名队员每人发一套球衣和一 双球鞋,每套球衣64元,每双球鞋36元。买这些 球衣和球鞋一共需要多少元? (64+36)×8=800(元) 答:买这些球衣和球鞋一共需要800元。
+ 37 +a
加法的运算定律
连线。 360+270+640 62+21+38 527+(303+697)
型
21+(62+38) 697+527+303 360+640+270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一、四则运算1. 加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意义: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 各部分间的关系:和 = 加数+加数;加数 = 和 - 另一个加数。
2. 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意义: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 各部分间的关系:差=被减数 - 减数;减数 = 被减数 - 差;被减数 = 差+减数。
-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3. 乘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 各部分间的关系:积 = 因数×因数;因数 = 积÷另一个因数。
4. 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 各部分间的关系:商 = 被除数÷除数;除数 = 被除数÷商;被除数 = 商×除数。
-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5. 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 一个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如果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二、观察物体(二)1. 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 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形状一般是不同的。
- 从同一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2. 根据视图摆物体- 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摆立体图形,有多种摆法。
- 根据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图形摆立体图形,一般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三、运算定律1. 加法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 +b=b + a。
-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人教版最新最全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总复习)
人教版最新最全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总复习)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把和与第三个数相加,结果不变。
a+(b+c)=(a+b)+c。
二.乘法运算定律:1.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a×b=b×a。
2.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把积与第三个数相乘,结果不变。
a×(b×c)=(a×b)×c。
三.分配律:乘法分配律和加法分配律。
1.乘法分配律:一个数乘以两个数的和,等于这个数分别乘以这两个数的和的积。
a×(b+c)=a×b+a×c。
2.加法分配律:两个数相加,再乘以一个数,等于这两个数分别乘以这个数的和再相加。
a+b×c=(a×c)+(b×c)。
四.乘方:1.一个数的平方是这个数自己乘以自己。
a²=a×a。
2.一个数的立方是这个数自己乘以自己再乘以自己。
a³=a×a×a。
3.一个数的n次方是这个数自己连乘n个自己。
aⁿ=a×a×a×。
×a(n个a)。
五.简便运算:1.末尾是0的数,可以先把0去掉再计算。
例如:30+50=3×10+5×10=8×10=80.2.相邻的数相减,可以把相同的数去掉,例如:9876-9870=6.3.乘法口诀表:用来快速计算两个数的积。
例如:7×8=56,可以在口诀表中找到7所在的行和8所在的列,交叉处的数就是积。
加法结合律指出,三个数相加时,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
例如,165+93+35=93+(165+35)。
这个定律通常与加法交换律一起使用。
连减的性质是指,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那两个数的和。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资料(全)
四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资料第1单元四则运算1、运算顺序P5: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P6: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P11: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2、P12:加、减、乘和除统称四则运算。
3、P13:有关0的运算一个数与0相加,还得这个数。
一个数减去0,还得这个数。
一个数与0相乘,得0。
0除以一个数,得0。
0不能做除数,例如5÷0 是不存在,没有意义的。
4、四则混合运算方法一看(看数字,运算符号,想想运算顺序是什么。
)二画(画线,哪一步先算,就在哪一步的下面画一条横线,没有计算的要照抄下来。
)三算(按照运算顺序计算)四检验(检验运算顺序是否错误,计算是否算错。
)第2单元位置与方向1、确定物体的位置(1)找参照物:以谁为参照物,就以谁为观测点。
如:“在XXX的东偏南”就是以“XXX”为观测点(2)找出较小的夹角,从箭头方向开始写出方向。
(3)确定物体位置的条件:方向和距离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2、在平面图上标出物体位置的方法(1)确定观测点,建立方向标。
(2)用量角器确定建筑物的方向。
(3)用直尺确定建筑物的距离。
(4)画出建筑物具体位置,标出名称。
3、位置关系的相对性4、描述并绘制简单的路线图第3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1、运算定律与算式特点P28:加法交换律a+b=b+a 34+89+66=34+66+89 26+47-6=26-6+471、只有加法,减法。
2、注意减法时要将前面的“一”号一起交换。
3、在简便计算时,一般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同时运用。
P29:加法结合律a+b+c=a+(b+c) 88+104+96=88+(104+96) 79+26-9=26+(79-9)P34:乘法交换律a × b=b× a 4×58×25=4×25×581、只有乘法。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数与代数总复习(1)
• • • • • • • •
一、常见乘法计算: 25×4=100 125×8=1000 二、加法交换律简算例子: 三、加法结合律简算 50+98+50 488+40+60 =50+50+98 =488+(40+60) =100+98 =488+100 =198 =588 四、乘法交换律简算例子: 五、乘法结合律简算 25×56×4 99×125×8 • =25×4×56 =99×(125×8) • =100×56 =99×1000 • =5600 =99000
(3)13.27-(2.46+5.27) (4)4.8-3.72-0.28+0.2
=13.27-5.27-2.46 =8-2.46 =5.54 =4.8-(3.72+0.28)+0.2 =4.8-4+0.2 = 0. 8+ 0. 2 =1
• 1、“0”不能做除数; • 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 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 • 4、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 5、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 • 6、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 如:5+0= 5 如:5-0= 5 如:5-5= 0 如:5×0= 0 如:0÷5(a≠0)= 0
二、知识梳理(运算定律)
• 3200÷25÷4 • =3200÷(25×4) • =3200÷100 • =32
• 其它简便运算例子:
• • • •
256—58+44 =256+44—58 =300—58 =242
250÷8×4 =250×4÷8 =1000÷8 =125
基础练习一
1. 在
这些运算定律,你 会用字母表示吗?
72×125 =(8×9 ) ×125 =8×25×9 =200×9 =1800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重点难点考点汇总复习建议
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重点难点考点汇总复习建议第一单元:四则运算1. 重点知识点-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加法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减法是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除法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如加法中,和=加数+ 加数,加数= 和-另一个加数;乘法中,积= 因数×因数,因数= 积÷另一个因数。
-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如果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有括号的算式,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2. 难点-理解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的含义,尤其是在解决复杂问题中运用这种关系。
-正确处理含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特别是多层括号的情况,容易出现运算顺序错误。
3. 考点-根据四则运算各部分间的关系填空或解决简单问题,如已知和与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
-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常以脱式计算的形式考查,要求准确遵循运算顺序。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二)1. 重点知识点-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能正确辨认从前面、上面、左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或由几个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的形状。
例如,通过观察一个由多个正方体搭建的立体图形,描述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
-根据视图还原物体:根据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图形,想象和还原出物体的形状,培养空间观念。
2. 难点-从斜方向观察物体的视图判断,以及根据给出的三个方向视图准确还原立体图形,需要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
-对于复杂的组合几何体,准确分析从各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尤其是有遮挡情况的判断。
3. 考点-给出立体图形,选择从不同方向看到的视图,以选择题或判断题形式出现。
-根据给定的几个方向视图,画出或选择正确的立体图形,多为操作题或选择题。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1. 重点知识点-加法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a + b = b + a)和加法结合律((a + b)+ c = a +(b + c)),能运用这些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如计算25 + 36 + 75,可以利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得到(25 + 75)+ 36 = 13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整理资料[1]第一单元四则运算(一)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3,算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二)关于"0"的运算:1,"0"不能做除数; 字母表示:a÷0错误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字母表示:a+0= a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 字母表示:a-0= a4,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字母表示:a-a = 04,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 字母表示:a×0= 05,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 字母表示:0÷a(a≠0)= 0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复习目标:1,能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2,对任意角度具体方向能够准确描述.3,能准确的量出物体所在位置的角度及正确画出路线图确定物体的位置需要的条件——方向、距离。
一般我们把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称为正方向。
这个30°角是怎么形成的?我们一般就把这个角的正方向说在前,这个方位就应该是:东偏北30°。
如果量出30°上面的角是60°,那该怎么描述呢?北偏东60°② 距离:我们根据图例,知道图上的一厘米代表10千米,所以要在这条线上按1厘米平均分份。
平均分成了3份,说明蓝军距离炮兵连30千米。
③ 现在,你知道司令员应怎样表示蓝军的位置吗?蓝军在炮兵连的东偏北30°方向30千米处。
注意步骤:确定方向时:先确定正方向,再量角度。
确定距离时:根据单位长度,测量推算。
根据路线图说一说每一赛段所走的方向和路程从起点到观测点1:东偏北约30°,距离:()米。
从观测点1到观测点2:西偏北30°,距离:()米。
从观测点2到终点:西偏南45°,距离:()米。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一)加法运算定律:1,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字母公式:a+b=b+a2,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字母公式:(a+b) +c=a+(b+c)(二)乘法运算定律:1,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字母公式:a×b=b×a2,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字母公式:(a×b)×c=a×(b×c)3,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用字母公式:(a+b)×c=a×c+b×c 或a×(b+c) =a×b+a×c拓展:(a-b)×c=a×c-b×c 或a×(b-c) =a×b-a×c(三)减法简便运算:1,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用字母表示:a-b-c=a-(b+c)2,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先减去后一个数再减去前一个数.用字母表示:a-b-c=a—c-b(四)除法简便运算:1,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这两个数的积.用字母表示:a÷b÷c=a÷(b×c)2,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先除以后一个数再除以前一个数.用字母表示:a÷b÷c=a÷c÷b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 0.01, 0.001……2,每相邻两个记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3,小数的数位是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最高位是十分位.整数部分的最低位是个位.个位和十分位的进率是10.4, 小数的数位顺序表5,小数的读法:先读整数部分(按照原来的读法),再读小数点,再读小数部分.读小数部分,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字,而且有几个0就读几个0.6,小数的写法:先写整数部分(按照原来的写法),再写小数点,再小数部分:写小数部分,小数部分要依次写出每个数字,而且有几个0就写几个0.7,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8,小数的大小比较:(1) 先比较整数部分;(2)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十分位;(3)十分位相同,就比较百分位;(4)以此类推,直到比较出大小.9,小数点的移动小数点向右移: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移动两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倍;移动三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 00倍;移动四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00倍;……小数点向左移:移动一位,小数就缩小10倍,即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移动两位,小数就缩小100倍,即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移动三位,小数就缩小1000倍,即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移动四位,小数就缩小10000倍,即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10,生活中常用的单位:重量: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长度: 1千米=1000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1分米=100毫米 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面积: 1平方米= 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人民币: 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11,小数的近似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1)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就是要把小数部分省略,要看十分位,如果十分位的数字大于或等于5则向前一位进一.如果小于五则舍.(2)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就要把第一位小数以后的部分全部省略, 这时要看小数的第二位,如果第二位的数字比5小则全部舍.反之,要向前一位进一.(3)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就要把第二位小数以后的部分全部省略,这时要看小数的第三位,如果第三位的数字比5小则全部舍.反之,要向前一位进一.(4)为了读写的方便,常常把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改写成"万"作单位的数就是小数点向左移4位,即在万位的右边点上小数点,在数的后面加上"万"字.改写成"亿"作单位的数就是小数点往左移8位即在亿位的右边点上小数点,在数的后面加上"亿"字.然后再根据小数的性质把小数末尾的零去掉即可.第五单元三角形1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2,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到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边叫做三角形的底.三角形只有3条高.3,三角形具有稳定性.4,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5,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做锐角三角形.6,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7,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做钝角三角形.8,每个三角形都至少有两个锐角;每个三角形都至多有1个直角;每个三角形都至多有1个钝角.9,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10,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边三角形,也叫正三角形.11,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12,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13,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14,用2个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15,用2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一个长方形,一个大三角形.16,用2个相同的等腰的直角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一个正方形.一个大的等腰的直角的三角形.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1,小数的加,减法要注意:小数点要对齐也就是把数位对齐,得数的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2,整数的运算定律(以及简便的方法)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折线统计图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够清晰反映出数据的变化情况.第八单元数学广角(一)植树问题:1, 两端要栽:间隔数=总长÷间距; 总长=间距×间隔数; 棵数=间隔数+1; 间隔数=棵数-12, 两端不栽:间隔数=总长÷间距; 总长=间距×间隔数; 棵数=间隔数-1; 间隔数=棵数+1不封闭路线的植树问题。
1、学校教学楼的东侧有一段长20米的小路,学校打算在小路一侧种树。
请按每隔5米种一棵的要求设计植树方案,并说明设计理由。
(1)头尾不种20÷5=4(棵)一端种一端不种:种的棵数=分的段数(间隔数)想一想:为什么相等?(点数和段数是一一对应的关系)2、总结。
在一条不封闭的路线(如:一条线段、一条折线、半圆等)上植树,有三种情况:(1)两端都种:间隔数+1=棵数(2)两端不种:间隔数-1 =棵数(3)一端种一端不种:间隔数=棵数记忆规律的方法(手指当树,指间当间隔)(二)锯木问题:段数=次数+1; 次数=段数-1总时间=每次时间×次数(三)方阵问题:最外层的数目是:边长×4—4或者是(边长-1)×4整个方阵的总数目是:边长×边长(四)封闭的图形(例如围成一个圆形,椭圆形):总长÷间距=间隔数;棵数=间隔数在封闭图形的植树问题中:间隔数=棵数(一棵树对应一个间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