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饮用水水源水质的相关标准主要有
饮用水水质相关标准比较

GB19298-2003 瓶(桶)装饮用 水卫生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 经过滤、灭菌等 工艺处理并装 在密封的容器 中可直接饮用 的水。 原料用水应符 合 GB5749 的规 定。 本标准不适用 于饮用天然矿 泉水和瓶(桶) 装饮用纯净水。 10 3 无异臭、异味 无 / / 2 / 0.01 0.05 1 / 0.002 0.02 / 0.005 0.05 50 3 / 不得检出
项目
GB17323-1998 瓶装饮用纯净 水
GB17324-2003 瓶(桶)装饮 用纯净水卫生 标准 以符合生活饮 用水卫生标准 的水为原料, 通过电渗析 法、离子交换 法、反渗透法、 蒸馏法及其他 适当的加工方 法制得的,密 封于容器中且 不含任何添加 物可直接饮用 的水。 5 1 无异臭、异味 无 5.0-7.0 10 1 6 0.01 0.01 1 0.002 0.002 0.02 0.001 0.002 0.005 20 3 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01 0.1 1 / / / / / / / / / / / / / / / / / / / / /
0.003 / / 300 0.2 0.05 1 0.2 0.2 100 500 1 10 0.01 0.001 0.05 0.05 0.7 0.7 0.01 0.9 不得检出 0.01 0.01
以符合生活饮 用水水质标准 的自来水或水 源水为原水,经 再净化后可供 给用户直接饮 用的管道直饮 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中国、美国、日本、欧盟四国饮用水质标准比较

快适水水质卫生标准1、快适水概念水质指标达到美国、欧盟、日本和中国现行饮用水标准中最高要求,适合于婴幼儿等对水中污染物较为敏感的人群长期饮用的优质饮用水。
2、美国、日本、欧盟和中国四国或地区饮用水水质标准比较2.1分类的区别(1)美国水质标准分为国家一级饮用水水质标准和二级饮用水标准。
国家一级饮用水水质标准中又有最大污染物浓度(MCL)和最大污染物浓度目标(MCLG)两个指标,MCL为强制性的标准,MCLG是非强制性的更高目标值。
美国一级饮用水指标共有78个,分为:无机物、有机物、放射性物质、微生物学指标,其中无机物指标有15个,有机物指标54个,放射性物质指标有3个,微生物学指标有6个;二级饮用水污染物指标共有15个,没有细分。
(2)欧盟水质标准并没有特别分类,水质指标分为微生物学指标、化学物质指标和指示指标,其中微生物学指标2个(瓶桶装水是5个),化学物质指标26个,指示指标20个。
(3)日本水质标准分为水质基准项目和水质管理目标设定项目。
水质指标项目分为病原微生物、重金属、无机物、金属类、有机物、消毒剂残留及消毒副生成物、基本特性、其他类。
日本水质基准项目共50个,其中病原微生物指标有2个,重金属指标有10个,无机物指标有9个,有机物指标有11个,消毒剂和消毒副生成物10个,基本特性指标5个,其他类指标2个;水质管理目标设定项目共27个,其中重金属和金属指标有4个,无机物指标有2个,有机物指标有9个,消毒剂和消毒副生成物6个,其他类6个。
(4)中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分为水质常规指标及限值、饮用水中消毒剂常规指标及要求、水质非常规指标及限值,共计106项。
饮用水标准水质常规指标分为微生物指标、毒理指标、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放射性指标四类共38个,其中微生物指标有4个,毒理指标有15个,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有17个,放射性指标2个;饮用水中消毒剂常规指标4个;水质非常规指标及限值分为微生物指标2个、毒理指标59个、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3个。
饮用水水质标准

饮用水水质标准饮用水是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基本生活物资,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因此,制定饮用水的水质标准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我国的饮用水水质标准,并对其中的一些关键指标做详细解析。
一、水体目标水质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我国的饮用水水质标准可分为水体目标水质标准和出厂水目标水质标准两种。
水体目标水质标准是指水源地和集中式供水厂取水处应达到的水质要求,其主要包括以下指标:1. 外观和气味:应为无色透明、无异味。
2. pH值:在6.5~8.5之间,接近中性。
3. 溶解氧:在水温低于25℃时,应不低于6.0mg/L;在水温25℃以上时,溶解氧不低于5.0mg/L。
4. 氨氮:不应超过0.15mg/L。
5. 氯化物:3.8~6.0mg/L,不超过100mg/L。
6. 总硬度:不应超过450mg/L。
7. 钡、铵、亚硝酸盐等难分解有机物:不可检出。
8. 总灭菌剂:应不超过0.03mg/L。
9. 其他微量元素:需符合相关规定。
二、出厂水目标水质标准出厂水目标水质标准是指水厂供水的饮用水应达到的水质要求,其主要包括以下指标:1. 外观和气味:应为无色透明、无异味。
2. pH值:在6.5~8.5之间,接近中性。
3. 浊度:不应超过1.0NTU。
4. 高锰酸盐指数:不应超过1.0mg/L。
5. 溶解性总固体:不应超过450mg/L。
6. 总铁:不应超过0.3mg/L。
7. 总锌:不应超过5.0mg/L。
8. 有机物:不可检出。
9. 同时还应符合微生物学指标、放射性核素指标等其他相关要求。
三、指标解析1. pH值:饮用水的pH值的范围一般在6.5~8.5之间,过高或过低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2. 溶解氧:水中溶解氧的含量直接影响水体的生物活性和水质。
3. 氨氮:氨氮存在于水中可能来自农田、农药、化肥等源,超标会对人体的肝脏和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损害。
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

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
摘要:
一、地表水水源水质标准概述
二、饮用水水质标准的具体要求
1.色度
2.浑浊度
3.臭和味
4.微生物指标
三、我国饮用水水质标准的应用与监督
四、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分级及标准限值
正文:
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是保障人民生活健康的重要基础。
在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对于地表水体分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些水体可以作为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
水体分类是按照物理、化学、生物、放射性指标划分的,每一类水体均有规定的最低功能。
饮用水水质标准的具体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色度:水源受工业废水污染后,可能会使水呈现其他颜色,标准规定水不得呈现其他异色。
2.浑浊度:降低浑浊度对于去除某些有害物质,提高饮水消毒效果有积极作用。
3.臭和味:异臭和异味会使人产生厌恶感,标准规定水源不得有异臭和
异味。
4.微生物指标:微生物指标是衡量水质卫生状况的重要参数,其中包括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沙门氏菌等。
在我国,饮用水水质标准的应用与监督以《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为依据。
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分为二级,一级标准为色度不超过15度,二级标准则无具体色度要求。
综上,地表水水源水质标准和饮用水水质标准是我国保障人民生活健康的重要措施。
通过对水质的严格把控,确保了人民喝上安全、健康的饮用水。
国家饮用水水质标准

国家饮用水水质标准
国家饮用水水质标准是保障人民群众饮用水安全的重要依据,也是维护公共卫
生和环境健康的重要保障。
我国自2006年颁布实施《饮用水卫生标准》,对饮用
水的水质指标和限值进行了明确规定,为确保全国范围内饮用水的安全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
首先,国家饮用水水质标准对水质指标进行了严格规定。
其中包括对重金属、
有机物、微生物等多个方面的指标要求,确保饮用水中各种有害物质的含量都在安全范围内。
比如,对镉、砷、铅等重金属的含量都有详细的规定,以及对大肠菌群、氨氮等微生物指标也有明确的要求。
这些严格的指标要求,保证了饮用水的安全性和健康性。
其次,国家饮用水水质标准对水质限值进行了具体规定。
根据不同的水源和用途,国家对饮用水水质的限值进行了分类规定,比如对于地表水和地下水的限值是不同的,对于直饮水和工业用水的限值也是不同的。
这样的分类规定,更好地满足了不同地区和不同用途的饮用水需求,保证了饮用水的质量和安全。
此外,国家饮用水水质标准还对饮用水的监测和评价进行了详细规定。
要求各
级各类水质监测机构要建立健全的监测体系,对饮用水的水质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价,并及时向社会公布监测结果。
这样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饮用水安全问题,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饮水权益。
总的来说,国家饮用水水质标准是我国饮用水安全的重要保障,它的实施对于
维护公共卫生和环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要充分认识到饮用水安全的重要性,加强对饮用水水质标准的宣传和执行,共同维护好人民群众的饮用水安全。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国家饮用纯净水标准

国家饮用纯净水标准国家饮用纯净水标准是保障人民饮用水安全的重要法规,也是保障公众健康的重要举措。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国家饮用纯净水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水质指标。
国家饮用纯净水标准对水质指标有明确的规定,包括但不限于PH值、浑浊度、有机物含量、无机物含量、微生物指标等。
这些指标是评价水质优劣的重要标准,也是保障人民饮水安全的基本要求。
二、水源保护。
国家饮用纯净水标准对水源保护提出了明确要求,包括对水源周边环境的保护、对水源地的管理和保护、对水源地周边区域的规划和管理等。
水源是饮用水的起源,保护水源是保障饮用水安全的首要任务。
三、生产工艺。
国家饮用纯净水标准对饮用水生产工艺提出了明确要求,包括但不限于原水处理工艺、净化工艺、消毒工艺等。
生产工艺的规范和科学性直接关系到饮用水的质量和安全。
四、水质监测。
国家饮用纯净水标准对水质监测提出了明确要求,包括但不限于监测频次、监测指标、监测方法等。
水质监测是保障饮用水安全的重要手段,也是发现和解决水质问题的重要途径。
五、质量管理。
国家饮用纯净水标准对饮用水生产企业的质量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包括但不限于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质量控制措施的执行、质量安全管理人员的配备等。
质量管理是保障饮用水质量和安全的重要保障。
六、应急预案。
国家饮用纯净水标准要求饮用水生产企业建立健全应急预案,包括但不限于应急事件的分类和应对措施、应急物资的储备和保障、应急演练的开展和评估等。
应急预案是保障饮用水供应连续性和安全性的重要保障。
总之,国家饮用纯净水标准是保障人民饮用水安全的重要法规,各相关单位和个人都应严格遵守,确保饮用水质量和安全,保障公众健康。
希望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不断提升饮用水标准,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安全、健康的饮用水。
国家二级饮用水标准

国家二级饮用水标准国家二级饮用水标准是指我国国家标准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是保障人民饮用水安全的重要法规。
该标准是根据国家卫生行政部门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的,是保障公众饮用水安全的重要依据。
国家二级饮用水标准主要包括了饮用水的生物学、物理学、化学和放射性等方面的指标。
其中,生物学指标包括大肠菌群、大肠杆菌等微生物指标;物理学指标包括色度、浑浊度等;化学指标包括重金属、有机物、无机物等;放射性指标包括放射性核素等。
这些指标的设定是为了保证饮用水的卫生安全和质量稳定。
国家二级饮用水标准的制定是为了保障人民饮用水的安全和健康。
在我国,饮用水是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因此保障饮用水的安全和质量对保障人民健康至关重要。
国家二级饮用水标准的实施,可以有效地防止水源污染、水质恶化,保障人民饮用水的安全和健康。
国家二级饮用水标准的实施对于城乡居民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城市,国家二级饮用水标准的实施可以有效地保障城市居民的饮用水安全,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在农村,国家二级饮用水标准的实施可以有效地改善农村居民的饮水条件,保障农村居民的健康。
国家二级饮用水标准的实施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政府部门需要加强对饮用水的监测和管理,保证水质符合国家标准;水务部门需要加强对饮用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维护,保证饮用水的卫生安全;广大市民需要增强对饮用水安全的意识,合理使用水资源,保护水源环境。
总之,国家二级饮用水标准的实施对于保障人民饮用水安全、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关注饮用水安全问题,共同努力,为保障饮用水安全和改善人民生活贡献自己的力量。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饮用水安全、健康饮水的目标。
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

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来源:日期:2006-12-28 作者:字体【大中小】一、制订的原则和方法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的制订原则和方法,基本上与地面水水质卫生标准相同,即要求水质在流行病学上安全、所含化学物质对人体健康无害,并保证水的感官性状良好。
此外,在选择指标和确定标准的限量值时,应同时考虑经济技术上的可行性。
二、我国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我国《生活坎用水卫生标准(6B5749 ― 85) 》共规定了 35 项水质标准,并将它们分成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毒理学指标、细菌学指标、以及放射性指标四组。
其中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主要是为了保证水的感官性状良好毒理学指标和放射性指标是为了保证水质对人体健康不产生毒性和潜在危害,细菌学指标是为了保证水质在流行病学上安全而制订的。
各项标准制订的主要依据如下。
( 一 ) 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1 .色水色大于 15 度时,多数人用杯子喝水时即可察觉;色度较深的地下水,经净化后一般可降至 15 度以下。
故规定,水色不超过 15 度。
但水源受工业废水污染后,可使水呈现其他颜色,故标准同时规定,不得呈现其他异色。
2 .浑浊度 10 度时居民普遍反映水质浑浊。
据调查,源水经水厂处理后出厂水一般均不超过 5 度,多数能达3 度以下。
降低浑浊度对于去除某些有害物质 ( 如多氯联苯、苯并 (a) 芘等 ) ,减少细菌、病毒含量,提高饮水消毒效果,都有积极作用,因而规定浑浊度不超过 3 度,特殊情况下不超过 5 度;条件较好的水厂,应力求供给浑浊度更低的水。
3 .臭和味异臭和异味会使人产生厌恶感,同时还能提示原水受污染或水质处理不充分,故规定:不得有异臭和异味。
4 .肉眼可见物指不得含有肉眼可见的沉淀物、水生生物等令人厌恶的物质。
5 . pH 值 pH 在6 . 5-9 . 5 范围内,并不影响饮用和健康。
但过低可腐蚀管道,影响水质;过高可使溶解盐类析出,并降低氯消毒效果。
根据各地供水情况,其上限很少超过 8.5 ,故规定 pH 值为 6 . 5-8 . 5.6 .总硬度硬度过高可引起胃肠道功能的暂时性紊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着饮用水水源污染现象的增加与污染现状的恶化,我国关于饮用水水源及饮用水的标准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我国饮用水水源水质的相关标准主要有《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CJ 3020-93)、《地下水质量标准》(GB 14848-93)。
2006年卫生部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对原有标准进行了修订,联合发布了新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该标准对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要求、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要求、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要求等进行了规定。
新标准中一是加强了对水质有机物、微生物和水质消毒等方面的要求。
二是统一了城镇和农村饮用水卫生标准。
饮用水水质指标由原标准的35项增至106项,增加了71项。
常规检测项目34项。
运城河津供水虽然采用深井水,但资料表明地下水由于流动缓慢、溶解氧含量低的特点,自净作用差,污染难以治理。
深井水状况虽然相对较优。
但深井水的微生物指标超标较其它3类水源低,但也达到50%以上。
因此,为了预防介水性传染病,生活饮用水必须进行消毒。
而目前运城河津供水没有任何有关水质检测装置,虽然有防疫部门检测,但不能及时发现水质变化情况,尤其是水中微生物指标有机污染物、毒性指标不能及时跟踪,这对加多少二氧化氯没有根据,容易造成水中余氯超标,余氯过量存在一方面饮用水口感变差,另外还可能与水中有机物形成致癌物质卤代烷类化合物,现已发现余氯产生的副产物超过400种。
如2002年7月19日将乐县金溪农贸市场各鲜活淡水鱼销售摊点相继发生活鱼死亡事件,调查证明就是由于水中余氯浓度较高导致鱼类氯中毒死亡事件。
原因就是自来水公司部分员工没有及时检测进水,盲目加入过量消毒剂造成的后果。
中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十分重视消毒与消毒副产物,对消毒剂的项目单独列表,除规定出厂水和管网水的最低浓度要求外,还对出厂水的最高浓度限值作出规定,以防止过量消毒剂产生的危害。
减少余氯对人体的潜在的危害,最根本的方法要从饮用水源头抓起,加大饮用水水源地监控。
最有效的措施是二氧化氯投加量,降低水中消毒副产物的前体物质的含量。
运城河津供水水中盐度超标,没有具体指出是什么原因,资料表明,运城地区最有可能超标的离子就是氟。
中国是世界上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流行最广、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若长期饮用高氟水, 引起的一种慢性氟中毒病,轻则引起牙齿变质,珐琅脱落,重则造成骨质硬化或骨质疏松,骨骼变形,甚至瘫痪,使人丧失劳动能力,不但如此,儿童在6~7岁前长期摄入高氟会使牙釉质发育不全,氟沉积到受损的牙齿上可形成氟班牙。
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地方病。
此外,水体中的铜、锌、铅、汞等重金属也可能引起盐度超标,而这些都是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强行检测标准。
调查表明运城河津供水水源地周围有山西龙门焦化(集团)有限公司(主营:炼焦);山西阳光焦化(集团)有限公司(主营:炼焦);河津市康庄焦化有限公司(主营:炼焦);河津市龙门电解铝有限公司(主营:电解铝)。
这些企业排放的焦化废水,其中含有酚、氨氮、氰、苯、吡啶、吲哚和喹啉等几十种污染物,成分复杂,污染物浓度高、色度高、毒性大,性质非常稳定,是一种典型的难降解有机废水。
工业污染对饮水安全产生的威胁是持久性化学污染,这类污染物具有环境持久性、长距离渗透性和高生物毒性的特点,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可产生很强的毒性,
此外,水源地周边和保护区内的农村养殖业、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农用化肥农药等污染也严重影响饮用水源的水质状况。
如农药、杀虫剂、各种农业有机化合物也容易渗透。
由于水体的稀释作用,这类污染物往往低水平存在于水中,以至于早期很难发现其危害,一旦出现危害则不易救治。
这些污染也可能通过输水管线,进入管道起水质变化,一旦发生将造成巨大危害,企业为赔偿受害者将会背上沉重的负担。
据WHO资料介绍有80%的疾病、50%的儿童死亡,每年3500万心血管疾病、7000万胆结石、9000万肝炎、3000万肝癌或胃癌、500多万儿童的生命与饮水有关。
保障饮用水安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促
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社会秩序稳定的重要基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饮用水不仅提出了水量的标准,还增加了水质的要求。
安全饮用水的供给是以水质良好的水源为前提的。
建立饮用水安全监测监督体系,控制地下水质污染,建立饮用水安全的监测体系,及时了解地下水水质、水量状况及变化趋势,依据可靠数据,保证饮用水安全。
为有关部门的决策提供准确的科学依据,从而改善饮用水卫生状况,提高农村饮用水卫生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