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化学复习资料2

合集下载

食品化学复习资料(二)

食品化学复习资料(二)

食品化学复习资料(二)引言概述:食品化学是研究食物中的化学成分、性质和变化规律的学科。

对食品化学的理解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利用食物,还可以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和安全性。

本文将对食品化学的相关知识进行复习,并重点介绍食物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加工方法以及食物的储存和保鲜技术。

正文内容:一、食物中的主要化学成分1. 碳水化合物:淀粉、纤维素、单糖和双糖的作用和分类;2. 脂肪: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的区别,脂溶性维生素的来源;3. 蛋白质:氨基酸的结构和作用,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和消化吸收;4. 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的特点和功能;5. 矿物质:人体对钠、钾、钙、铁等矿物质的需求量,不同食物中的矿物质含量。

二、食物的加工方法1. 烹调方法:热处理、酸处理、碱处理对食物的影响;2. 食物的调味:调味品的种类和作用,添加剂的使用与限制;3. 食物的加工工艺:酿造、发酵、烘焙、糖化等加工方法的原理和应用;4. 食物的保鲜方法:真空包装、冷冻、脱水等常用的食物保鲜技术;5. 食物的加工损失:加工过程中营养素的损失和控制方法。

三、食物的储存和保鲜技术1. 真空包装技术:原理、操作和适用范围;2. 冷冻技术:降温速率、冰晶的形成对食物的影响;3. 脱水技术:水分含量和干燥方法的选择;4. 辐射技术:辐照方法对食物的杀菌效果和安全性评估;5. 保鲜剂的应用:防腐剂、抗氧化剂和色素在食物中的使用与限制。

四、食物加工的质量控制1. 食品安全标准:污染物和微生物在食物中的安全限量;2. 质量控制方法:传统方法与现代分析技术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3. 食品添加剂审批与监督:国内外相关法规和监管机构;4. 食品质量管理体系:HACCP体系的原理和应用;5. 食品中残留物的检测与控制:农药残留和兽药残留的检测方法和限量标准。

五、食品的安全性评估1. 食品中的物理性危害:异物污染和物理因素对食物的影响;2. 食品中的生物性危害:细菌、病毒、寄生虫对食物的感染和传播;3. 食品中的化学性危害:毒素和重金属对人体的危害;4. 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评估:新添加剂的评估流程和评价标准;5. 食品安全标志和认证:国内外食品安全认证的种类和选拔原则。

食品化学重点复习资料(2)

食品化学重点复习资料(2)

2 论述水分活度与温度的关系。

⑴当温度处于冰点以上时,水分活度与温度的关系可以用下式来表示: 1ln w H a R T κ∆=- 式中T 为绝对温度;R 为气体常数;△H 为样品中水分的等量净吸着热;κ的意义表示为: p p κ-=样品的绝对温度纯水的蒸汽压为时的绝对温度纯水的蒸汽压为时的绝对温度 若以lnαW 对1/T 作图,可以发现其应该是一条直线,即水分含量一定时,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αW 随着温度提高而增加。

⑵当温度处于冰点以下时,水分活度与温度的关系应用下式来表示: ice ff w 0(SCW)0(SCW)p p p p a == 式中P ff 表示未完全冷冻的食品中水的蒸汽分压;P 0(SCW)表示过冷的纯水蒸汽压;P ice 表示纯冰的蒸汽压。

在冰点温度以下的αW 值都是相同的。

4 论述冰在食品稳定性中的作用。

冷冻是保藏大多数食品最理想的方法,其作用主要在于低温,而是因为形成冰。

食品冻结后会伴随浓缩效应,这将引起非结冰相的pH 、可滴定酸、离子强度、黏度、冰点等发生明显的变化。

此外,还将形成低共熔混合物,溶液中有氧和二氧化碳逸出,水的结构和水与溶质间的相互作用也剧烈改变,同时大分子更加紧密地聚集在一起,使之相互作用的可能性增大。

冷冻对反应速率有两个相反的影响,即降低温度使反应变得缓慢,而冷冻所产生的浓缩效应有时候会导致反应速率的增大。

随着食品原料的冻结、细胞内冰晶的形成,将破坏细胞的结构,细胞壁发生机械损伤,解冻时细胞内的物质会移至细胞外,致使食品汁液流失,结合水减少,使一些食物冻结后失去饱满性、膨胀性和脆性,会对食品质量造成不利影响。

采取速冻、添加抗冷冻剂等方法可降低食品在冻结中的不利影响,更有利于冻结食品保持原有的色、香、味和品质。

1 膳食纤维的理化特性。

(1)溶解性与黏性膳食纤维分子结构越规则有序,支链越少,成键键合力越强,分子越稳定,其溶解性就越差,反之,溶解性就越好。

《食品化学》期末复习资料

《食品化学》期末复习资料

第二章水第一节引言一、水份是食品的主要成分1、主要食品的水份含量:P7二、水分在食品加工中的作用1、水对食品的外观形态、色泽、硬度、风味、鲜度等性质具有重要的影响;2、水是微生物生长繁殖和生物体内化学反应的必需条件,关系到食品腐败变质的问题,影响到食品的耐贮性;3、水是食品加工中的重要原料,水在食品中起着膨润、浸透、溶解、分散、均匀化等多种作用;4、水可以除去食品加工中的部分有害物质;5、水在食品加工制造中作为反应和传热的介质;6、大多数食品加工的单元操作都与水有关(干燥、浓缩、冷冻、水的固定)。

第二节水和冰的物理性质一、水和冰的热导率和热扩散的比较1、在0℃时,冰的导热率约为同温下水的导热率的4倍,这意味着冰传导热能比非流动水(如食品原料组织中的水)快得多;2、冰的热扩散率比水近乎大9倍,这表明在一定的环境中,冰经受温度变化的速率比水快得多。

第三节水分子水的分子结构:P9第四节水分子的缔合 P9水分子为什么具有强烈的缔合倾向:水分子的极性产生了分之间吸引力第五节冰的结构一、影响冰结晶结构的因素1、温度、溶质的种类和数量可以影响冰晶的数量、大小、结构、位置和取向;2、只要避免极端快速冻结,并且溶质的性质和浓度不会显著地妨碍水分子的运动,那么食品中的冰总是以最有序的六方型冰结晶形式存在;3、像明胶这类大而复杂的亲水性分子,不仅能限制水分子的运动,而且阻碍水形成高度有序的六方形结晶,所以明胶水溶液冷冻时往往形成具有较大无序性的冰结构。

第六节水的结构一、水的结构模型1、混合式:体现了分子之间氢键的概念,认为分子间氢键瞬时地存在于庞大的水分子簇中,后者与其他水分子处在动态平衡。

2、间隙式:水保留在一种似冰或笼形物的结构中,其中个别水分子填充在笼形物的间隙中。

3、连续式:液态水中存在着一个由水分子构成的连续网状结构,并且具有动态的本质,分子之间的氢键均匀地分布在整个水样中,原存在于冰中的许多氢键在冰融化时简单地扭曲而不是断裂。

食品化学复习资料

食品化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名词解释1.食品化学:用化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食品本质的科学,它通过对食品营养价值、安全性和风味特征的研究,阐明食品的组成、性质、结构和功能以及食品成分在贮藏、加工和运输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化学、物理变化和生物化学变化的科学。

2.营养素:指那些能维持人体正常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所必需的物质。

P2第二章水分名词解释1.结合水:指存在于溶质或其他非水组分附近的、与溶质分子之间通过化学键结合的那一部分水,可分为化合水、邻近水和多层水。

P212.体相水:指食品中除了结合水以外的那一部分水,它分为不移动水或滞化水、毛细管水和自由流动水。

P223.水分活度:指食品中水的蒸汽压与同温下纯水的饱和蒸汽压的比值。

P234.水分的吸附(吸湿)等温线:在恒定温度下,食品的水分含量与它的水分活度之间的关系图称为吸附等温线(MSI)。

P265.等温线的滞后现象:一种食物一般有两条吸附等温线;一条是吸附等温线,是食品在吸湿时的吸附等温线;一条是解吸等温线,是食品在干燥时的吸附等温线;往往这两条曲线并不完全重叠,在中低水分含量部分张开了一细长的眼孔,把这种现象称为等温线的滞后现象。

6.玻璃态:指既像固体一样具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又像液体一样分子间排列只是近似有序,因此它是非晶态或无定形态。

7.玻璃化转变温度:指非结晶态的食品体系从玻璃态到橡胶态的转变时的温度。

8. 分子移动性:又称分子流动性,是分子的旋转移动和平动移动的总度量。

问答题1.水分活度与食品稳定性的关系。

答:食品的贮藏稳定性与水分活度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水分活度与微生物生命活动的关系:各类微生物生长都需要一定的水分活度,只有食物的水分活度大于某一临界值时,特定的微生物才能生长。

一般说来:细菌为Aw>0.9;酵母为Aw>0.87;霉菌为Aw>0.8。

(一些耐渗透压微生物除外。

)在Aw<0.60时,绝大多数微生物就无法生长。

二)水分活度与食品化学变化的关系:1)、从酶促反应与食物水分活度的关系来看:水分活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是两个方面的综合,一方面影响酶促反应的底物的可移动性,另一方面影响酶的构象。

食品化学复习提纲

食品化学复习提纲

食品化学复习提纲第二章水分1.食品中水分的转移(P37-39):(1)食品中水分的位转移(2)食品中水分的相转移:包括水分蒸发,水蒸汽的凝结。

2.食品中的水,水分与食品稳定性的关系(P29-39):(1)水分活度与食品的稳定性:水分活度与微生物生命活动的关系,水分活度与食品劣变化学反应的关系,降低水分活度提高食品稳定性的机理。

(2)冷冻与食品稳定性:冻藏时冰对食品稳定性的影响,玻璃化温度与食品稳定性。

(3)水分转移与食品稳定性:食品中水分的位转移,食品中水分的相转移。

3.水分活度(P23-29):水分活度是指食品中水的蒸汽压与同温下纯水的饱和蒸汽压的比值。

水分活度是指食品中水分存在的状态,即水分与食品结合程度(游离程度)。

水分活度值越高,结合程度越低;水分活度值越低,结合程度越高(百度). 水分活度与温度的关系(P24-26);水分活度与水分含量的关系(P26-29);水分活度与冰点(P25-26):在比较冰点以上和冰点以下的Aw值时,应注意到有3个重要的区别。

第一:在冰点以上温度时。

水分活度是食品组成和温度的函数,并以食品的组成为主;在冰点以下温度时,由于冰的存在,水分活度不再受食品中非水组分种类和数量的影响,只与温度有关。

第二,在冰点以上和以下温度时,就食品稳定性而言,Aw的意义是不一样的。

第三,在冰点以下的Aw数据不能被用于预示冰点以上的相同食品的Aw,这是因为冰点以下的Aw值与样品的组成无关,而仅与温度有关。

等温线的滞后现象(P28)4.自由水与结合水,各自的特点(P21-22):自由水又称为体相水或游离水,是指食品中除了结合水以外的那部分水,它又可分为3类:不移动水或滞化水,毛细管水和自由流动水。

其特点是:流动性强.易蒸发.加压可析离,是可以参与物质代谢过程的水。

结合水或称为束缚水或固定水,通常是指存在于或其他非水组分附近的,与溶质分子之间通过化学键结合的那一部分水,具有与同一体系中体相水显著不同的性质,如呈现低的流动性,在-40摄氏度不结冰,不能作为所加入溶质的溶剂,在氢核磁共振(HNMR)中使氢的谱线变宽。

《食品化学》复习题及答案要点

《食品化学》复习题及答案要点

第2章水分习题一、填空题1 从水分子结构来看,水分子中氧的__6__个价电子参与杂化,形成__4__个__ SP3__杂化轨道,有___近似四面体____的结构。

2 冰在转变成水时,净密度__增大_,当继续升温至_3.98℃__时密度可达到__最大值__,继续升温密度逐渐__下降__.3 液体纯水的结构并不是单纯的由__氢键__构成的_四面体_形状,通过_ H-桥_的作用,形成短暂存在的_多变形_结构.4 离子效应对水的影响主要表现在__改变水的结构;影响水的介电常数;影响水对其他非水溶质和悬浮物质的相容程度__等几个方面.5 在生物大分子的两个部位或两个大分子之间,由于存在可产生_氢键_作用的基团,生物大分子之间可形成由几个水分子所构成的_水桥_。

6 当蛋白质的非极性基团暴露在水中时,会促使疏水基团_缔合_或发生疏水相互作用,引起_蛋白质折叠_;若降低温度,会使疏水相互作用_变弱_,而氢键_增强_。

7 食品体系中的双亲分子主要有_脂肪酸盐;蛋白脂质;糖脂;极性脂类;核酸_等,其特征是_同一分子中同时存在亲水和疏水基团_。

当水与双亲分子亲水部位_羧基;羟基;磷酸基;羰基;含氮基团_等基团缔合后,会导致双亲分子的表观_增溶_。

8 一般来说,食品中的水分可分为_自由水_和_结合水_两大类。

其中,前者可根据被结合的牢固程度细分为_化合水;邻近水;多层水_,后者可根据其食品中的物理作用方式细分为_滞化水;毛细管水_.9 食品中通常所说的水分含量,一般是指_常压下,100~105℃条件下恒重后受试食品的减少量_。

10 水在食品中的存在状态主要取决于_天然食品组织;加工食品中的化学成分;化学成分的物理状态.水与不同类型溶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表现在_离子和离子基团的相互作用;与非极性物质的相互作用;与双亲分子的相互作用_等方面。

11 一般来说,大多数食品的等温线呈_ S _形,而水果等食品的等温线为_ J _形。

(整理)食品化学复习2

(整理)食品化学复习2

第一章绪论1、食品化学的定义。

一门将基础学科和工程学的理论用于研究食品基本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性质以及食品加工原理的学问。

是一门主要涉及细菌学、化学、生物学和工程学的综合性学科。

它是一门涉及到食品的特性及其变化、保藏和改性原理的科学。

2、食品化学在食品科学中的作用和地位。

食品科学是一门次级学科,又可分为:(1)食品化学:食品组分的化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性质,这些组分在食品加工和保藏中的变化;(2)物理食品学:食品体系的流变和物理性质;(3)结构食品学:食品体系的微观和宏观结构;(4)环境食品学:微生物的侵入和食品体系的腐败(食品微生物学),食品保护,包括卫生和包装;(5)食品加工学:通过物理、化学和微生物方法实现食品转化、制作和保藏的原理。

研究食品的化学组成、揭示食品在加工贮藏中发生的化学变化、研究食品贮藏、加工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和新的食物资源研究化学反应的动力学行为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第二章水1、水分子缔合的原因。

H-O键间电荷的非对称分布使H-O键具有极性, 这种极性使分子之间产生引力。

由于每个水分子具有数目相等的氢键供体和受体, 因此具有在三维空间内形成许多氢键的能力。

这可充分地解释水分子间存在大的引力。

静电效应。

(对氢键键能作出了主要的贡献).2、冷冻食品中存在4种主要的冰晶体结构。

在冷冻食品中存在4种主要的冰晶体结构,六方形、不规则树枝状、粗糙的球形和易消失的球晶,以及各种中间状态的冰晶体。

大多数冷冻食品中的冰晶体是高度有序的六方形结构,在含有大量明胶的水溶液中,冰晶体主要是立方体和玻璃状冰晶。

3、结合水的定义和构成。

定义:结合水是一个样品在某一个温度和较低的相对湿度下的平衡水分含量;构成:在复杂的体系中存在不同结合程度的水;即其结合水由构成水、邻近水和多层水所组成。

构成水结合最强的水,已成为非水物质的整体部分。

如存在于蛋白质分子的空隙区域的水和成为化学水合物的一部分的水。

邻近水占据着非水成分的大多数亲水基团的第一层位置。

期末复习--食品化学复习题及答案-精简

期末复习--食品化学复习题及答案-精简

第2章水分习题一、填空题1 从水分子结构来看,水分子中氧的__6个价电子参与杂化,形成___4____个___SP3____杂化轨道,有_近似四面体_的结构。

2 冰在转变成水时,净密度__增大_____,当继续升温至__3.98℃_____时密度可达到_最大值______,继续升温密度逐渐_下降______。

3 液体纯水的结构并不是单纯的由__氢键_____构成的___四面体____形状,通过__H-桥_____的作用,形成短暂存在的多变形结构。

4 离子效应对水的影响主要表现在__改变水的结构_____、__影响水的介电常数_____、_影响水对其他非水溶质和悬浮物质的相容程度______等几个方面。

5 在生物大分子的两个部位或两个大分子之间,由于存在可产生__氢键_____作用的基团,生物大分子之间可形成由几个水分子所构成的__水桥_____。

6 当蛋白质的非极性基团暴露在水中时,会促使疏水基团_ 缔合______或发生___疏水相互作用____,引起___蛋白质折叠____;若降低温度,会使疏水相互作用___变弱____,而氢键___增强。

7 食品体系中的双亲分子主要有__脂肪酸盐_____、___蛋白脂质____、___糖脂____、____极性脂类___、___核酸____等,其特征是___同一分子中同时存在亲水和疏水基团____。

当水与双亲分子亲水部位____羧基___、____羟基___、____磷酸基___、___羰基____、___含氮基团____等基团缔合后,会导致双亲分子的表观___增溶____。

8 一般来说,食品中的水分可分为____ 自由水___和___结合水____两大类。

其中,前者可根据被结合的牢固程度细分为___化合水____、___邻近水____、___多层水____,后者可根据其食品中的物理作用方式细分为____滞化水___、___毛细管水。

9 食品中通常所说的水分含量,一般是指___常压下,100~105℃条件下恒重后受试食品的减少量。

食品化学复习提纲2

食品化学复习提纲2

⾷品化学复习提纲2i名词解释:1 多糖复合物多糖上有许多羟基,这些羟基可与肽链结合,形成糖蛋⽩或蛋⽩多糖,与脂类结合可形成脂多糖,与硫酸结合⽽含有硫酸基,形成硫酸酯化多糖;多糖上的羟基还能与⼀些过渡⾦属元素结合,形成⾦属元素结合多糖,⼀般把上述这些多糖衍⽣物称为多糖复合物。

2 环状糊精环状糊精是由6~8个D-吡喃葡萄糖通过α-1,4糖苷键连接⽽成的低聚物。

由6个糖单位组成的称为α-环状糊精,由7个糖单位组成的称为β-环状糊精,由8个糖单位组成的称为γ-环状糊精。

3 多糖结合⽔与多糖的羟基通过氢键结合的⽔被称为⽔合⽔或结合⽔,这部分⽔由于使多糖分⼦溶剂化⽽⾃⾝运动受到限制,通常这种⽔不会结冰,也称为塑化⽔。

4 果葡糖浆⼯业上采⽤α-淀粉酶和葡萄糖糖化酶⽔解⽟⽶淀粉得到近乎纯的D-葡萄糖。

然后⽤异构酶使D-葡萄糖异构化,形成由54%D-葡萄糖和42%D-果糖组成的平衡混合物,称为果葡糖浆。

5 黏度黏度是表征流体流动时所受内摩擦阻⼒⼤⼩的物理量,是流体在受剪切应⼒作⽤时表现的特性。

黏度常⽤⽑细管黏度计、旋转黏度计、落球式黏度计和振动式黏度计等来测定。

6 多糖胶凝作⽤在⾷品加⼯中,多糖或蛋⽩质等⼤分⼦,可通过氢键、疏⽔相互作⽤、范德华引⼒、离⼦桥接、缠结或共价键等相互作⽤,形成海绵状的三维⽹状凝胶结构。

⽹孔中充满着液相,液相是由较⼩分⼦质量的溶质和部分⾼聚物组成的⽔溶液。

1、同质多晶现象指具有相同的化学组成,但有不同的结晶晶型,在融化时得到相同的液相的物质。

2、油脂的酯交换指三酰基⽢油酯上的脂肪酸与脂肪酸、醇、⾃⾝或其他酯类作⽤⽽进⾏的酯交换或分⼦重排的过程。

3、固体脂肪指数(SFI)在某⼀温度时,塑性脂肪(软化脂肪)的固体和液体⽐例称为固体脂肪指数(SFI)4、脂质的⾃动氧化活化的含烯底物(如不饱和油脂)与基态氧发⽣的游离基反应,包括链引发、链传递和链终⽌3 个阶段。

5、油脂酸败油脂在⾷品加⼯和贮藏期间,因空⽓中的氧⽓、光照、微⽣物、酶等的作⽤,产⽣令⼈不愉快的⽓味,苦涩味和⼀些有毒性的化合物,这些统称为酸败。

食品化学复习资料资料

食品化学复习资料资料

第一章1食品化学:用化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食品本质的科学,它通过食品营养价值、安全性和风味特征的研究,阐明食品的组成、性质、结构和功能以及食品成分在贮藏、加工和运输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化学、物理变化和生物化学变化的科学。

2食品化学的研究内容(1)研究食品的化学组成(2)揭示食品在加工、贮藏中发生的化学变化。

(3)研究食品贮藏、加工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和新的食物资源(4)研究化学反应的动力学行为和环境因素影响食品化学的实验应包括理化实验和感官实验。

第二章水1单个水分子的结构特征○1H2O分子的四面体结构有对称型○2H-O共价键有离子性○3氧的另外两对孤对电子有静电力○4H-O键具有电负性水分子在三维空间形成多重氢键键合—每个水分子具有相等数目的氢键给体和受体,能够在三维空间形成氢键网络结构。

2水分子缔合的原因由于每个水分子具有相等数目的氢键给体和受体,能够在三维空间形成氢键网络结构。

○1H-O键间电荷的非对称分布使H-O键具有极性,这种极性使分子之间产生引力。

○2由于每个水分子具有数目相等的氢键供体和受体,因此可以在三维空间形成多重氢键。

○3静电效应。

3水分子的结构特征○1水是呈四面体的网状结构。

○2水分子之间的氢键网络是动态的。

○3水分子氢键键合程度取决于温度(连续模型:分子间氢键均匀地分布于整个水样, 水分子的连续网络结构成动态平衡。

)水的结构模型:混合模型;连续结构模型;填隙结构模型4冰的结构○1冰是水分子有序排列形成的晶体。

○2水结冰时分子之间氢键连接在一起形成低密度(非常疏松)的刚性结构。

5冰的分类(按冷冻速度和对称要素分)冰有11种结晶类型,普通冰的结晶属于六方晶系的双六方双锥体。

另外,还有9种同质多晶和1种非结晶或玻璃态的无定型结构,在常压和温度0℃时,这11 种结构中只有六方型冰结晶才是稳定的形式。

○1六方型冰晶○2不规则树枝状结晶○3粗糙的球状结晶○4易消失的球状结晶及各种中间体6水与离子基团的相互作用由于水中添加可解离的溶质,使纯水靠氢键键合形成的四面体排列的正常结构遭到破坏。

食品化学复习知识点(二)

食品化学复习知识点(二)

食品化学复习知识点(一)引言概述:食品化学是研究食品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学科,了解食品化学的知识对于提高食品的品质、安全和营养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食品化学的复习知识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内容。

正文:一、食物的化学组成1.1 主要食物成分: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1.2 食物的营养价值:了解食物中不同成分的营养作用和重要性。

1.3 食物的能量价值:计算食物的热量含量及其在人体中的利用。

二、食物的化学反应2.1 激素和酶的作用:了解激素和酶在食物化学反应中的作用机制。

2.2 食品的变质过程:细菌、酵母菌和霉菌的作用以及氧化和褐变等反应的原因和机制。

2.3 食品储存的化学原理:掌握食品储存中的化学反应和控制措施。

三、食品的添加剂3.1 食品添加剂的分类:了解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及其用途。

3.2 食品添加剂的作用原理:理解食品添加剂的功能和作用机制。

3.3 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评价:了解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评价标准和方法。

四、食品的鉴别与分析4.1 食品鉴别的方法:介绍常用的食品鉴别方法,如感官评价、化学分析和生物检测等。

4.2 食品中有害物质的检测:了解食品中常见有害物质的检测方法及其危害。

4.3 食品分析技术:介绍常用的食品分析技术,如色谱分析和质谱分析等。

五、食品加工与营养保持5.1 食品加工的化学原理:了解常用食品加工方法的化学原理和影响因素。

5.2 食品贮藏与保鲜技术:介绍常用的食品贮藏与保鲜技术,如冷冻、真空包装和辐照等。

5.3 食品的营养保持:了解食品加工对营养物质的影响以及保持营养物质的方法。

总结:本文介绍了食品化学的复习知识点,包括食物的化学组成、化学反应、添加剂、鉴别与分析以及食品加工与营养保持。

通过深入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食品化学的原理,提高食品的质量和卫生安全水平,保障食品的营养价值。

食品化学期末复习重点

食品化学期末复习重点

《食品化学》期末复习重点第二章水分一、水的重要功能1.是体内化学反应的介质水为生物化学反应提供一个物理环境。

2.生化反应的反应物。

3.养分和代谢物的载体。

4.热容量大,体质体温。

5.粘度小,有润滑作用。

6.生物大分子构象的稳定剂。

二、水分子的缔合1.水分子具有形成三维氢键的能力,每个水分子至多能与其它四个分子形成氢键,静电力对氢键的键能做出了主要的贡献。

2.每个水分子具有数量相等的氢键给予体和氢键接受体的部位,并且这些部位的排列可以形成三维氢键。

3.与打破分子间氢键所需额外的能量有关的水的性质有:低蒸汽压、高蒸发热、高熔化热、高沸点。

4.水的介电常数也受氢键的影响,水分子的成簇氢键产生了多分子偶极,它能显著地提高水的介电常数。

三、冰的结构冰可以以10种多晶型结构存在,也可能以无定形的玻璃态存在,但在11种结构中,只有普通的六方形冰(属于六方晶系中的双六方双晶体型)在0℃和常压下是稳定的。

四、水的结构1.水有三个一般模型:混合模型、填隙模型和连续模型(也叫均一模型)。

2.水分子中分子间氢键键合的程度取决于温度,在0-4℃时,配位数的影响占主导,水的密度增大;随着温度继续上升,布朗运动占主导,水的密度降低。

两种因素的最终结果是,水的密度在3.98℃最大。

3.水的低粘度也与水的结构有关,水分子的氢键键合排列是高度动态的,允许各个水分子在毫微秒至微微秒的时间间隔内改变它们与邻近水分子间的氢键键合关系,增加了水的流动性。

五、持水力:1.概念:描述由分子(通常以低浓度存在的大分子)构成的基质通过物理方式截留大量水以防止渗出的能力。

2.在组织和凝胶中几乎所有的水可被归类为物理截留,被物理截留的水甚至当组织状食品被切割或剁碎时仍然不会流出,这部分水在食品加工中的性质几乎与纯水相似。

六、结合水1.概念:结合水是存在于溶质及其它非水组分附近的、与溶质分子之间通过化学键结合的那一部分水,与同一体系中的体相水相比,它们呈现出不同的流动性和其它显著不同的性质,这些水在-40︒C下不会结冰。

《食品化学》复习题及答案

《食品化学》复习题及答案

第2章水分习题一、填空题1 从水分子结构来看,水分子中氧的_______个价电子参与杂化,形成_______个_______杂化轨道,有_______的结构。

2 冰在转变成水时,净密度_______,当继续升温至_______时密度可达到_______,继续升温密度逐渐_______。

3 液体纯水的结构并不是单纯的由_______构成的_______形状,通过_______的作用,形成短暂存在的_______结构。

4 离子效应对水的影响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几个方面。

5 在生物大分子的两个部位或两个大分子之间,由于存在可产生_______作用的基团,生物大分子之间可形成由几个水分子所构成的_______。

6 当蛋白质的非极性基团暴露在水中时,会促使疏水基团_______或发生_______,引起_______;若降低温度,会使疏水相互作用_______,而氢键_______。

7 食品体系中的双亲分子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其特征是_______。

当水与双亲分子亲水部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基团缔合后,会导致双亲分子的表观_______。

8 一般来说,食品中的水分可分为_______和_______两大类。

其中,前者可根据被结合的牢固程度细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后者可根据其食品中的物理作用方式细分为_______、_______。

9 食品中通常所说的水分含量,一般是指_______。

10 水在食品中的存在状态主要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与不同类型溶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

11 一般来说,大多数食品的等温线呈_______形,而水果等食品的等温线为_______形。

食品化学复习题及答案

食品化学复习题及答案

第2章水分习题一、填空题1、从水分子结构来看,水分子中氧的6个价电子参与杂化,形成4个SP3杂化轨道,有近似四面体的结构。

2、冰在转变成水时,净密度增大,当继续升温至℃时密度可达到最大值,继续升温密度逐渐下降。

3、液体纯水的结构并不是单纯的由氢键构成的四面体形状,通过H-桥的作用,形成短暂存在的多变形结构。

4、离子效应对水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改变水的结构、影响水的介电常数、影响水对其他非水溶质和悬浮物质的相容程度等几个方面。

5、在生物大分子的两个部位或两个大分子之间,由于存在可产生氢键作用的基团,生物大分子之间可形成由几个水分子所构成的水桥。

6、当蛋白质的非极性基团暴露在水中时,会促使疏水基团缔合或发生疏水相互作用,引起蛋白质折叠;若降低温度,会使疏水相互作用变弱,而氢键增强。

7、食品体系中的双亲分子主要有脂肪酸盐、蛋白脂质、糖脂、极性脂类、核酸等,其特征是同一分子中同时存在亲水和疏水基团。

当水与双亲分子亲水部位羧基、羟基、磷酸基、羰基、含氮基团等基团缔合后,会导致双亲分子的表观增溶。

8、一般来说,食品中的水分可分为自由水和结合水两大类。

其中,前者可根据被结合的牢固程度细分为化合水、邻近水、多层水,后者可根据其食品中的物理作用方式细分为滞化水、毛细管水。

9、食品中通常所说的水分含量,一般是指常压下,100~105℃条件下恒重后受试食品的减少量。

10、水在食品中的存在状态主要取决于天然食品组织、加工食品中的化学成分、化学成分的物理状态。

水与不同类型溶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表现在离子和离子基团的相互作用、与非极性物质的相互作用、与双亲分子的相互作用等方面。

11、一般来说,大多数食品的等温线呈S形,而水果等食品的等温线为J形。

12、吸着等温线的制作方法主要有解吸等温线和回吸等温线两种。

对于同一样品而言,等温线的形状和位置主要与试样的组成、物理结构、预处理、温度、制作方法等因素有关。

13、食品中水分对脂质氧化存在促进和抑制作用。

《食品化学》复习要点整理

《食品化学》复习要点整理

《食品化学》复习要点第2章:水分1.水具有的特殊物理性质?(是什么决定的)水的异常物理性质与断裂的水分子间氢键需要额外能量有关P152.水存在状态:例共价键,离子键的大小和顺序等等共价键>H2O-离子键>H2O- H2O3.可形成氢键的基团?羧基、羰基、氨基、亚胺基、羟基、巯基等。

4.疏水相互作用如果存在两个分离的非极性基团,那么不相容的水环境将促进它们之间的缔合,从而减少水-非极性实体界面面积,此过程是疏水水合的部分逆转,称为“疏水相互作用”。

△G <0 热力学有利R(水合)+R(水合) R2(水合)+H2O5.水存在形式结合水:化合水、邻近水、多层水,自由水:滞化水、毛细管水、自由流动水6.结合水的特点(不被蒸发,不被微生物利用):*结合水最牢固、在食品内部不能做溶剂、不容易被蒸发、-40以下不能结冰。

7.滞化水的特点是被组织中的显微结构与膜阻滞留住的水,不能自由流动。

8.水分活度(定义,意义,变化,与食品稳定性的关系,反正要掌握一切水分活度相关的知识点,必考)定义:食品中水分逸出的程度,可以用食品中水的蒸汽压与同温度下纯水饱和蒸汽压之比表示,也可以用平衡相对湿度表示。

Aw = f(溶液中水的逸度)水逃离的趋势fo(纯水的逸度)≈P(食品中水的蒸汽压)Po(纯水饱和蒸汽压)=ERH/100意义:9.冰点上和冰点下的水分活度冰点以上,A w是样品组成与温度的函数,前者是主要的因素;冰点以下,A w与样品组成无关,而仅与温度有关,即冰相存在时,A w不受所存在的溶质的种类或比例的影响,不能根据A w预测受溶质影响的反应过程;不能根据冰点以下温度A w预测冰点以上温度的A w;当温度改变到形成冰或熔化冰时,就食品稳定性而言,水分活度的意义也改变了。

10.吸湿等温线(定义,分区,掌握BET单层)定义:在恒定温度下,以食品的水分含量对它的水分活度绘图形成的曲线,称水分的吸湿等温线分区:•BET单层:区段I和区段II的边界,相当于食品的“BET单层”水分含量。

《食品化学》期末复习资料

《食品化学》期末复习资料

《食品化学》期末复习资料第二章水1. 食品中水分分成结合水和自由水(体相水),根据水与食品中非水成分结合力的强弱程度不同。

2. 结合水的特征:食品非水成分的组成部分;与非水成分的亲水基团强烈作用,形成单分子层;水_离子以及水_偶极结合;在亲水基团外形成另外的分子层;水_水以及水_溶质结合。

理解3. 自由水的特征:自由流动,性质同稀的盐溶液;水_水结合为主;容纳于凝胶或基质中,水不能流动,性质同自由流动水。

理解4. 结合水的属性(判断题):(1)结合水是样品在一定温度和较低相对湿度下的平衡水分含量;(2)结合水在高频电场下对介电常数没有显著影响,因此它的转动受到与它缔合的物质的限制;(3)结合水在低温(通常为负40摄氏度或更低)下不会冻结;(4)结合水不能作为外加溶质的溶剂;(5)结合水不能为微生物所利用;(6)结合水在质子核磁共振实验中产生宽带;5. 在自由水中,微生物可利用自由水生长繁殖。

6. 水与溶质相互作用的分类主要分为偶极-离子、偶极-偶极、疏水水合三类,偶极离子是离子键,偶极偶极是氢键,疏水水合是疏水相互作用力当升温时,这是几种键的变化趋势是什么?比如说当升温时,氢键是增强了还是减弱了?那疏水作用?7. 疏水水合是什么意思?8. 水分吸着等温线:一区是单分子层水,是吸附最牢固和最不易流动的水。

二区是多分子层水,三区是自由水,是食品中结合最不牢固和最易流动的水。

滞后现象(Hystress Moisture):水分回吸等温线和解吸等温线之间的不一致。

注意p25图9. 水分活度定义指:水分活度指食品中水的饱和蒸汽压分压与同温下纯水的饱和蒸汽压的比值水分活度与温度的关系:在不太宽的温度范围内,一定样品的水分,活度的对数,随热力学温度升高而呈正比例升高。

10. 一区和二区接界处的水分含量通常被认为是BET单层水分含量。

第三章碳水化合物1碳水化合物包括单糖,低聚糖以及多糖。

2单糖非酶褐变(美拉德反应):还原糖(主要是葡萄糖)从游离氨基酸或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残基的游离氨基发生羧基反应。

食品化学复习知识点

食品化学复习知识点

第二章一、水的结构水是唯一的以三种状态存在的物质:气态、液态和固态(冰)(1)气态在气态下,水主要以单个分子的形式存在(2)液态在液态下,水主要以缔合状态(H2O)n存在,n可变氢键的特点;键较长且长短不一,键能较小(2-40kj/mol)a.氢键使得水具有特别高的熔点、沸点、表面张力及各种相变热;b.氢键使水分子有序排列,增强了水的介电常数;也使水固体体积增大;c.氢键的动态平衡使得水具有较低的粘度;d.水与其它物质(如糖类、蛋白类)之间形成氢键,会使水的存在形式发生改变,导致固定态、游离态之分。

(3)固态在固体(冰)状态下,水以分子晶体的形式存在;晶格形成的主要形式是水分子之间的规则排列及氢键的形成。

由于晶格的不同,冰有11种不同的晶型。

水冷冻时,开始形成冰时的温度低于冰点。

把开始出现稳定晶核时的温度称为过冷温度;结晶温度与水中是否溶解有其它成分有关,溶解成分将使水的结晶温度降低,大多数食品中水的结晶温度在-1.0~-2.0C˚。

冻结温度随着冻结量的增加而降低,把水和其溶解物开始共同向固体转化时的温度称为低共熔点,一般食品的低共熔点为-55~-65℃。

水结晶的晶型与冷冻速度有关。

二、食品中的水1.水与离子、离子基团相互作用当食品中存在离子或可解离成离子或离子基团的盐类物质时,与水发生静电相互作用,因而可以固定相当数量的水。

例如食品中的食盐和水之间的作用2.水与具有氢键能力的中性基团的相互作用许多食品成分,如蛋白质、多糖(淀粉或纤维素)、果胶等,其结构中含有大量的极性基团,如羟基、羧基、氨基、羰基等,这些极性基团均可与水分子通过氢键相互结合。

因此通常在这些物质的表面总有一定数量的被结合、被相对固定的水。

带极性基团的食品分子不但可以通过氢键结合并固定水分子在自己的表面,而且通过静电引力还可吸引一些水分子处于结合水的外围,这些水称为邻近水(尿素例外)。

3.结合水与体相水的主要区别(1)结合水的量与食品中所含极性物质的量有比较固定的关系,如100g蛋白质大约可结合50g 的水,100g淀粉的持水能力在30~40g;结合水对食品品质和风味有较大的影响,当结合水被强行与食品分离时,食品质量、风味就会改变;(2)蒸汽压比体相水低得多,在一定温度下(100℃)结合水不能从食品中分离出来;(3)结合水不易结冰,由于这种性质使得植物的种子和微生物的孢子得以在很低的温度下保持其生命力;而多汁的组织在冰冻后细胞结构往往被体相水的冰晶所破坏,解冻后组织不同程度的崩溃;(4)结合水不能作为可溶性成分的溶剂,也就是说丧失了溶剂能力;(5)体相水可被微生物所利用,结合水则不能。

食品化学复习资料资料

食品化学复习资料资料

<<<<<<精品资料》》》》》①什么是食品化学?它的研究内容是什么?1.食品的化学组成及理化性质2.是从化学角度和分子水平上研究食品的化学组成、结构、理化性质、营养和安全性质以及它们在生产、加工、储藏和运销中的变化及其对食品品质和安全性影响的学科。

②试述食品中主要的化学变化及对食品品质和安全性的影响。

属性变化失去溶解性、失去持水性、质地变坚韧、质地柔软地质出现酸败、出现焦味、出现异味、出现美味和芳香味风褐变(暗色)、漂白(褪色)、出现异常颜色、出现诱人色彩颜色蛋白质、脂类、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降解或损失及生物利用改变价营养值产生毒物、钝化毒物、产生有调节生理机能作用的物质安全性③你希望从这门学科中学到什么以及对这门课程的教学有何建议?第二章1. 名词解释:水分活度、水分吸附等温线、结合水、疏水水合作用、疏水相互作用、笼形水合物、滞后现象。

水分活度(water activity)是指食品中水的蒸汽压与该温度下纯水p:,的饱和蒸汽压的比值可用下式表示Aw?p o水分吸附等温线(Moisture sorption isotherms,MSI)在恒定温度下,使食品吸湿或干燥,所得到的食品水分含量(每克干物质中水的质量)与Aw的关系曲线。

疏水水合(Hydrophobic hydration):向水中添加疏水物质时,由于》》》》精品资料》<<<<<<<<<<<<精品资料》》》》》它们与水分子产生斥力,从而使疏水基团附近的水分子之间的氢键键合增强,使得熵减小,此过程称为疏水水合。

疏水相互作用( Hydrophobic interaction):当水与非极性基团接触时,为减少水与非极性实体的界面面积,疏水基团之间进行缔合,这种作用称为疏水相互作用。

笼形水合物(Clathrate hydrates):是象冰一样的包含化合物,水为“宿主”,它们靠氢键键合形成象笼一样的结构,通过物理方式将非极性物质截留在笼内,被截留的物质称为“客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什么是水分含量?什么是吸着等温线MSI?各区有何特点?水分含量:每单位质量干物质中水的质量。

吸着等温线:在恒定温度下,食品水分含量对Aw作图得到水分吸着等温线(MSI)。

I区:Aw=0~0.25,水分含量为0~0.07g/g干物质,这部分水是食品中与非水物质结合最为紧密的水,吸湿时最先吸入,干燥时最后排除,不能使干物质膨润,更不能起到溶解的作用。

I区最高水分活度对应的含水量就是食物的单分子层水。

II区:Aw=0.25~0.80,水分含量为0.07~0.32g/g干物质,该部分水实际上是多层水,它们将起到膨润和部分溶解的作用,会加速化学反应的速度。

III区:Aw=0.80~0.99,水分含量大于0.40g/g干物质,起到溶解和稀释的作用,冻结时可以结冰。

二.食品中水的种类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它们之间性质上有什么区别?1.食品中水的存在形式:体相水-滞化水,自由水,毛细管水,结合水-化合水,临近水,多层水。

2.体相水:未被非水物质化学结合的水。

能结冰但冰点有所下降,溶解力强,干燥易除,与纯水平均运动接近,适于生物生长而引起变质。

毛细管水:食物中天然毛细管内部水。

滞化水:食品中被生物膜、凝胶大分子交联成的网络所截留的水。

自由水:可流动的水。

化合水:结合最牢固,构成非水物质,特点:-40oC以上不结冰,无溶解能力,与纯水相比分子平均运动为0,无法为微生物利用。

临近水:处在非水组分亲水性最强基团周围一层位置,与离子或离子基团缔合。

特点:-40oC以上不结冰,无溶解能力,有少量运动,无法为微生物利用,不能引起腐败。

多层水:大部分多层水在-40oC以下结冰,少数可仿冰但冰点下降,有一定的溶解能力,运动大大下降,无法为微生物所利用。

三.分析P.23图2--151此关系在冰点以下时也是线性的;2温度对Aw的影响在冰点以下远大于在冰点以上;3在试样的冰点此直线出现明显的折断。

在冰点以上温度,Aw是试样成分和温度的函数,而前者起着主要的作用;在冰点以下温度,Aw与试样的成分无关,仅取决于温度,即冰相存在时Aw不受溶质的种类或比例的影响。

四.什么是疏水水合和疏水相互作用?在不相容的非极性实体临近水形成了特殊的结构,使得熵下降,此过程被称为疏水水合。

如果存在两个分离的非极性基团,那么不相容的水环境将促进它们之间的缔合,从而减少H2O--非极性实体界面面积,这是一个热力学上有利的过程。

此过程是疏水水合的部分逆转,被称为“疏水相互作用”。

五.净结构破坏效应和净结构形成效应的后果是什么?净结构破坏效应,溶液具有比纯水好的流动性;净结构形成效应,溶液具有比纯水差的流动性。

一.试述碳水化合物的种类及特点碳水化合物分单糖、二糖、低聚糖、多糖四类。

糖的结合物有糖脂、糖蛋白、蛋白多糖三类二、美拉德反应定义、反应的关键步骤食品在油炸、烘焙等加工或贮藏过程中,还原糖(主要是葡萄糖)同有力氨基酸或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残疾的游离氨基发生羰氨反应,这种反应被成为美拉德反应。

还原糖同氨基酸、蛋白质或其他含N化合物一起加热时,还原糖与胺反应产生葡基胺,溶液呈无色,葡基胺经Amadori重排,得到1-氨基-1-脱氧-D-果糖衍生物。

三.单糖和低聚糖的功能性质单糖:不能再水解的糖。

1、给生物体供给能量2、给生物体提供碳源3、有的具有甜味,可作为甜味剂低聚糖:由2~20个糖单位通过糖苷键连接的碳水化合物。

1、改善人体内微生态环境,有利于双歧杆菌和其它有益菌的增殖,经代谢产生有机酸使肠内 pH值降低,抑制肠内沙门氏菌和腐败菌的生长,调节胃肠功能,抑制肠内腐败物质,改变大便性状,防治便秘,并增加维生素合成,提高人体免疫功能2、低聚糖类似水溶性植物纤维,能改善血脂代谢,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3、低聚糖属非胰岛素所依赖,不会使血糖升高,适合于高血糖人群和糖尿病人食用4、由于难被唾液酶和小肠消化酶水解,发热量很低,很少转化为脂肪5、不被龋齿菌形成基质,也没有凝结菌体作用,可防龋齿四、分别简述影响淀粉老化和糊化的因素老化:稀淀粉溶液冷却时,线性分子重新排列并通过氢键形成不溶性沉淀,浓的淀粉糊(5%~10%)冷却时,在有限的区域内,淀粉分子重新排列较快,线性分子缔合,溶解度减小。

淀粉溶解度减小的过程,就是老化。

1产品的配方2烘焙工艺3贮藏条件4淀粉糊的流变性质5淀粉分子的结晶速度。

糊化:通过加热提供足够的热量,破坏了结晶胶束区的弱氢键后,颗粒开始水合和吸水膨胀,结晶区消失,大部分直链淀粉溶解到溶液中,溶液粘度增加,淀粉颗粒破裂,双折射消失,这个过程被称为糊化。

糊化一般有一个温度范围,开始糊化的温度范围通测量方法、淀粉与水的比列以及颗粒类型有关。

一、简述同质多晶物、酸值、碘值、皂化值、抗氧化剂的物理意义同质多晶:同质多晶(polymorphism)指的是具有相同的化学组成,但具有不同的结晶晶型,在熔化时得到相同的液相的物质。

某化合物结晶时,产生的同质多晶型物与纯度、温度、冷却速率、晶核的存在以及溶剂的类型等因素有关。

酸价:酸价是指中和1克脂肪中的游离脂肪酸所需的氢氧化钾的毫克数。

碘值:碘值(价)是指100g脂肪在一定条件下吸收碘的克数。

碘值是鉴别脂肪的一个重要常数,可用以判断脂肪所含脂肪酸的不饱和程度。

皂化值:皂化值表示在规定条件下,中和并皂化lg物质所消耗的氢氧化钾毫克数。

皂化值愈高,说明脂肪酸分子量愈小,亲水性较强,失去油脂的特性;皂化值愈低,则脂肪酸分子量愈大或含有较多的不皂化物,油脂接近固体,难以注射和吸收,所以注射用油需规定一定的皂化值范围,使油中的脂肪酸在C16-C18的范围。

抗氧化剂:抗氧化剂:是阻止氧气不良影响的物质。

它是一类能帮助捕获并中和自由基,从而祛除自由基对人体损害的一类物质。

如维生素A、C、E、硒、锌、铜和锰等。

食品中抗氧化剂可以防止各种食品成分的氧化反应。

二、必需脂肪酸种类(及油脂的作用)必需脂肪酸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ω-3系列的α-亚麻酸(18:3),一种是ω-6系列的亚油酸(18:2)。

花生四烯酸由亚油酸衍生来,当合成不足时,必须由食物供给,也可列入必需脂肪酸。

三、简述油脂的自动氧化机理自动氧化:自动氧化是一种自由基链式反应.(1)引发期:油脂分子在单重态氧的作用下产生自由基,如RH →R +H;(2)传播期:R +O2→ROO ,ROO +RH→ROOH+R ;(3)终止期:ROO +ROO →ROOR+O2,ROO +R →ROOR,R +R →R-R.反应物RH是脂肪酸,H是与双键相邻的a-亚甲基氢原子,较为活泼,因而易被除去,生成烷基自由基R。

一旦烷基自由基R形成后,迅速地吸收空气中氧生成过氧化自由基ROO,而ROO又从其他RH分子的a-亚甲基上夺取氢产生氢过氧化物ROOH 和烷基自由基R,新的R基与氧作用重复以上步骤,一旦生成非自由基产品,则链反应就终止。

四.分析P.28图2-23(3)一、蛋白质变性及其对结构和功能的影响?(1)蛋白质变性定义:由于外界因素的作用,使天然蛋白质分子的构象发生了异常变化,从而导致生物活性的丧失以及物理、化学性质的异常变化,不包括一级结构上肽键的断裂。

(2)蛋白质变性本质:蛋白质分子次级键的破坏引起的二级、三级、四级结构的变化。

变性后的蛋白质称为变性蛋白质。

(3)蛋白质变性对其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由于疏水基团暴露在分子表面,引起溶解度降低。

改变对水结合的能力。

失去生物活性(例如酶或免疫活性)。

由于肽键的暴露,容易受到蛋白酶的攻击,使之增加了蛋白质对酶水解的敏感性。

特征粘度增大。

不能结晶。

二、如何分离肌肉蛋白质的组成成分?肌肉蛋白质可分为纤维蛋白质、肌浆蛋白质和基质蛋白子。

这类蛋白质在溶解性质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别,采用水或低离子强度的缓冲溶液(0.5mol/ml或者更低)能将肌浆蛋白质提取出来,提取肌纤维蛋白质则尚需要采用更高浓度的盐溶液即可,而基质蛋白质不溶解,从而可将他们一一分开。

三、维持蛋白质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的作用力是什么?一级结构:又称化学结构,是指氨基酸在肽链中的排列顺序及二硫键的位置。

二级结结:是指由多肽链上主链骨架中各个肽段所形成的规则或无规则的空间排布(构象)。

如α螺旋,β-折叠。

三级结构:指含α螺旋、β弯曲和β折叠或无规卷曲等二级结构的蛋白质,其线性多肽链进一步折叠成为紧密结构时的三维空间排列。

四级结构:蛋白质分子由两条或两条以上各自独立的具有三级结构的多肽组成,这些多肽链之间通过次级键相互缔合而形成的有序排列的空间结构,称为蛋白质四级结构。

一级结构是由共价键形成的;二级结构是由氢键维持;而次级键在维持蛋白质三、四级结构的构象上都起着重要作用。

四、对面团有影响的蛋白质是什么?1、面团的形成:小麦胚乳中面筋蛋白质在有水存在下室温混和、揉捏能够形成强内聚力和粘弹性糊状物。

2、面团形成的本质:面筋蛋白主要由麦谷蛋白和麦醇溶蛋白组成,面团的特性与它们密切相关。

①在面包制作过程中麦谷蛋白和麦醇溶蛋白的平衡非常重要。

大分子的麦谷蛋白与面包的强度有关,它的含量过高会抑制发酵过程中残留CO2的膨胀,抑制面团的鼓起;麦醇溶蛋白含量过高会导致过度的膨胀,产生的面筋膜易破裂和易渗透,面团塌陷。

②在面团中加入极性脂类、变性球蛋白有利于麦谷蛋白和麦醇溶蛋白的相互作用,提高面筋的网络结构,而中性脂肪、球蛋白则不利面团结构。

③面筋蛋白的氨基酸组成:可离解氨基酸少;含有大量的谷氨酰胺、羟基氨基酸;含有-SH 氨基酸能形成双硫键;加入还原剂破坏-S-S-,则可破坏面团的内聚结构,但加入KBrO3氧化剂则有利于面团弹性和韧性。

七、肉类蛋白的种类和特点是什么?肌浆蛋白质:含大量糖解酶和其他酶,还含有肌红蛋白和血红蛋白,主要影响肉色。

肌纤维蛋白:在活体肌肉中不溶解,高度带电和结合水。

基质蛋白质:形成肌肉的结缔组织骨架,包括胶原蛋白,网硬蛋白和弹性蛋白。

八、简述评价蛋白质营养质量的方法?评价蛋白质营养质量的方法包括生物、化学和酶法。

(一)、生物方法生物方法的依据是被饲喂含蛋白质饲料的动物的增重或氮保留,同时采用不含但那白纸的饲料作为对照。

从动物饲养研究结果评价蛋白质营养质量的方法有下列几种:蛋白质效率比(PER)是指摄入每克蛋白质使动物增重的质量(g),这是简便而常用的表达方法;另一表达方式是净蛋白质(NPR),它可按下式计算:NPR=(增重—饲喂不含蛋白质饲料组的失重)/摄入的蛋白质真实消化率(TD)可按照下式计算:TD=[摄入量--(总的粪便氮—内源粪便氮)]/摄入氮(注:内源粪便氮可从饲喂不含蛋白质饲料组或得)TD并没有指出在被吸收的氮中有多少被动物真正地保留或利用。

生物价(BV)可按下式计算:(二)、化学方法在被测定的蛋白质中每一个必需氨基酸的化学评分可按下式计算:(Mg氨基酸/g被测定的蛋白质)/(mg同一种氨基酸/g参考的蛋白质)*100%化学评分方法优点是简便,并且根据蛋白质的化学评分可以确定膳食中蛋白质的互补效果,进而通过混合各种蛋白质研制高质量的蛋白质膳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