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红眼病,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预防红眼病教案

预防红眼病教案

预防红眼病教案预防红眼病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红眼病的病因和症状;2. 掌握红眼病的预防方法;3. 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红眼病的发生。

二、教学重点:1. 红眼病的预防方法;2. 卫生习惯的养成。

三、教学难点:如何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四、教学方法:1. 讲授;2. 演示;3. 实践。

五、教学内容:1. 红眼病的病因和症状的讲解;2. 预防红眼病的方法;3. 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六、教学过程:1. 介绍红眼病的病因和症状。

红眼病是眼睛发炎的一种常见病,分为传染性和非传染性两种。

传染性红眼病是由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引起的,常见的症状有眼睛充血、流泪、畏光等。

非传染性红眼病是由过敏、疲劳、干眼等原因引起的,常见的症状有眼睛充血、疼痛、视力模糊等。

2. 讲解预防红眼病的方法。

(1)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经常洗手,避免摸眼睛,减少病菌感染的机会。

(2)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

使用电子产品时间过长容易导致眼睛疲劳,增加患红眼病的风险。

(3)注意眼部卫生。

不化妆时,保持眼部清洁;不使用过期的眼药水;避免与他人共用眼部用品。

(4)保护眼睛免受外界损伤。

使用护目镜、太阳镜等,避免眼睛受到刺激或外伤。

(5)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保证充足的睡眠,多喝水,合理饮食,增强抵抗力。

3. 进行实践操作。

(1)让学生们模拟洗手的过程,讲解正确的洗手方法。

(2)组织学生们进行眼部卫生检查,检查学生们的眼部清洁情况,并提出改进建议。

(3)组织学生们讨论并制定个人卫生计划,明确每个人的卫生习惯改进点。

七、教学评价:1. 教学过程中的问答;2. 学生的参与和反馈;3. 学生的卫生习惯改进计划。

八、教学反思:1. 教学时间安排合理,内容具体明确,容易掌握;2. 教学方法多样,既讲授又实践,让学生们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3. 通过实践操作,增强学生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红眼病预防教案

红眼病预防教案

红眼病预防教案红眼病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主要表现为眼结膜充血、眼睛发红、疼痛、流泪、视力含糊等症状。

为了预防红眼病的发生和传播,我们制定了以下预防教案,以匡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红眼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一、了解红眼病1.红眼病的病因:红眼病主要由病毒、细菌感染引起,也可由过敏、疲劳、环境污染等因素导致。

2.红眼病的传播途径:红眼病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感染者的眼部份泌物、眼泪、手部接触等途径传播。

3.红眼病的高发季节:红眼病在春夏季节较为常见,特殊是学校、幼儿园等人员密集的场所易发生疫情。

二、红眼病的预防措施1.个人卫生习惯的养成:(1)勤洗手:时常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特殊是在接触眼部、打喷嚏、咳嗽后要及时洗手。

(2)避免眼部接触:不揉眼睛,避免用手触摸眼睛,尽量避免眼部受到外界污染物的刺激。

(3)个人用品不共享:不与他人共用眼镜、毛巾、枕头等个人用品,以免交叉感染。

2.环境卫生的维护:(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时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2)保持环境清洁:时常清洗和消毒公共场所的桌椅、门把手、开关等易受污染的物品。

(3)避免人员密集场所:减少在人员密集、通风不良的场所逗遛时间,尽量避免疫情传播。

3.注意个人健康管理:(1)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充足的睡眠,合理饮食,增强身体免疫力。

(2)避免疲劳:避免长期用眼,适当歇息,避免过度疲劳引起红眼病。

(3)加强身体锻炼:适度运动,增强体质,提高反抗力。

三、红眼病的治疗方法1.就医就诊:一旦浮现红眼病症状,应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2.药物治疗:根据医生的指导,使用抗病毒、抗菌药物或者眼药水等进行治疗。

3.眼部护理:保持眼部清洁,避免揉眼,遵循医生的护理建议。

四、红眼病的疫情控制1.及时报告:对于红眼病疫情,应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以便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2.隔离措施:对于已确诊的患者,应进行隔离治疗,避免疫情扩散。

3.宣传教育:加强红眼病的预防宣传,提高公众对红眼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红眼病预防教案

红眼病预防教案

红眼病预防教案标题:红眼病预防教案引言概述:红眼病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主要症状是眼结膜充血、眼睛发红、疼痛等。

预防红眼病的关键在于提高个人卫生意识,避免接触感染源,保持眼部卫生。

以下是一份详细的红眼病预防教案。

一、保持个人卫生1.1 定期洗手:时常洗手是预防红眼病的有效措施,特殊是接触公共场所后及时洗手。

1.2 避免揉眼睛:揉眼睛会导致细菌感染眼部,增加患红眼病的风险。

1.3 使用个人用品:避免与他人共用眼镜、毛巾等个人用品,以免传播疾病。

二、避免接触感染源2.1 避免密切接触:避免与患有传染性眼部疾病的人密切接触,减少感染风险。

2.2 避免使用他人眼药水:眼药水是个人用品,避免与他人共用,以免传播细菌。

2.3 避免使用过期化妆品:过期化妆品容易滋生细菌,使用后可能导致眼部感染。

三、保持眼部卫生3.1 定期清洁眼镜:眼镜是日常用品,要定期清洁,避免细菌滋生。

3.2 避免长期使用电子产品:长期使用电子产品容易导致眼部疲劳,增加感染红眼病的风险。

3.3 避免过度疲劳: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长期熬夜,减少眼部疲劳。

四、加强营养补充4.1 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的食物:维生素A、C等有助于提高免疫力,预防眼部感染。

4.2 多饮水:保持身体水分平衡有助于排出体内毒素,减少眼部感染的风险。

4.3 适量运动:适量运动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减少感染疾病的可能性。

五、定期眼部检查5.1 定期眼部检查:定期到眼科医院进行眼部检查,及时发现眼部问题,预防红眼病的发生。

5.2 遵医嘱治疗:如有眼部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治疗。

5.3 注意眼部健康: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关注眼部健康,预防红眼病的发生。

结论:通过以上的红眼病预防教案,我们可以有效预防红眼病的发生,保护眼部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希翼大家能够重视眼部卫生,做好红眼病的预防工作。

三年级主题班会教案-23预防红眼病 |通用版

三年级主题班会教案-23预防红眼病 |通用版

三年级主题班会教案-23预防红眼病
一、活动目标
通过本次主题班会活动,让学生了解红眼病的症状、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增强他们的卫生意识和健康观念,提高预防疾病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
1. 教具准备
•PPT课件
•玻璃碗、清水、棉签
•展示红眼病的图片
•纸笔等教学用品
2. 班会布置
根据红眼病知识,设置教室内班会布置,吸引学生注意,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三、活动内容
1. 导入环节
主持人先介绍本次班会的主题,带领同学们一起谈论自己或家庭成员最近是否出现过红眼病的症状,引出红眼病的原因。

2. 讲解知识点
•红眼病的症状与原因:通过PPT展示,讲解红眼病的症状、传染途径和传染机制,重点强调预防传染的必要性。

•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介绍红眼病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眼部卫生、保持室内环境通风、不要用手揉眼等方法。

3. 实际操作练习
教师将玻璃碗中的清水分别用棉签沾取,让学生一起来尝试用棉签蘸水抹在眼唇上,再次强调保证眼部卫生的重要性。

4. 总结回顾
让学生回忆本次班会的主要内容,重点回顾预防红眼病的方法,确认班会目标是否达成。

四、课后延伸
让学生以红眼病为主题,分组制作宣传海报或手抄报,展示在教室内,营造学习预防红眼病的氛围。

五、活动评价
本次班会通过PPT介绍、实际操作等形式,生动形象地向学生们展示了红眼病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对学生们的卫生意识和健康观念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同时,让学生自主学习和制作宣传资料,让班会的学习较为深入。

预防红眼病安全教案

预防红眼病安全教案

预防红眼病安全教案第一篇:预防红眼病安全教案预防红眼病安全教案【教学目的】:1、让学生知道红眼病的病因,症状,预防。

2、教育学生养成讲卫生,爱清洁的文明习惯。

【教学重点】:预防红眼病。

【教学难点】:红眼病的病因,症状。

【教学准备】:上网查找有关红眼病的材料。

【教学过程】:一、案例导入1、近来病例2、交流对红眼病的认知二、学习1、红眼病是有什么引起的?2、患红眼病有哪些感觉?3、红眼病传播有何特点?4、患了红眼病要注意些什么?5、怎样预防红眼病?生讨论后回答,教师作适当的提示。

师小结:我们弄清楚了关于红眼病的几个问题,重点是第4和第5个问题。

严格按要求去做就可免遭红眼病的危害。

一旦染上红眼病,一定要按我们今天学得去做,不能勉强上学,否则,既影响自己的身体健康,又容易传染给其他同学。

三、巩固提问1、怎样预防红眼病?2、得了红眼病后应怎么办?认识和预防流行性感冒一、教学目的1、通过学习有关内容,让同学们清楚当前是流感发生的多发性季节病,认识流感的重要性,一旦遇到感冒发烧应该及时治疗,掌握流感的主要症状;.使学生了解流感有关知识并且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科学防护。

2、明确流感可防可控可治的客观依据,消除惊慌恐惧心理,提高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3、掌握明确科学的防护措施,提高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

二、课前准备:学生课前收集有关流感的资料。

三、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交流生病史。

2、引出学习主题并板书(二)了解病症1、什么是流感?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分为甲、乙、丙三种类型。

其中甲型流感病毒约每隔十年发生一次变异,继之会发生世界性大流行。

是为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很强的传染性。

型与型之间无交叉免疫力,发病后全身症状严重而上呼吸道症状较轻。

流感一年四季都可流行,一般多在冬春季节,而大流行多数从夏季开始。

而我国南方每年的3月至7月的是发生季节性流感的多发性季节,目前我市也逐渐进入季节性流感高峰期。

流感发病突然,发病率高,常呈暴发流行并多次反复。

红眼病预防教案

红眼病预防教案

红眼病预防教案
一、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红眼病。

掌握红眼病的预防措施。

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红眼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红眼病,避免恐慌和过度反应。

三、教学过程
导入:通过展示红眼病病例图片,引起学生兴趣,并提问学生是否知道这是什么病症。

知识讲解:详细介绍红眼病的病因、症状、传播途径及治疗方法,配合PPT展示相关内容。

预防措施:讲解如何预防红眼病,如勤洗手、不共用毛巾、避免接触患者等。

互动问答:鼓励学生提问,并针对学生问题作出解答。

总结回顾: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并提醒学生牢记预防措施。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采用多媒体教学,结合PPT、视频等资料进行讲解。

采用互动问答方式,鼓励学生参预讨论。

小组合作,互相监督落实预防措施。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
课堂练习:现场摹拟洗手步骤,确保学生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

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向家长宣传红眼病预防知识。

评价方式: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预度和掌握程度,及时赋予反馈和指导。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
PPT:包含红眼病的图片、病例、预防措施等内容。

视频:关于红眼病的相关知识宣传片。

实物模型:摹拟手部结构的模型,用于讲解洗手步骤。

七、结论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对红眼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预防方法,增强了自我保护意识。

希翼学生们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共同维护健康。

红眼病预防教案

红眼病预防教案

红眼病预防教案一、背景介绍红眼病,也称为急性结膜炎,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

它通常由病毒感染引起,但也可能是由细菌或过敏原引起。

红眼病的主要症状包括眼红、眼痒、眼泪、眼屎等。

该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易在人群中传播,特别是在学校和幼儿园等集体环境中。

因此,预防红眼病的传播至关重要。

二、预防红眼病的措施1.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经常洗手:用流动水和肥皂洗手,特别是在接触眼部区域之前和之后。

- 不触摸眼睛:避免用手揉搓眼睛,以减少病毒或细菌的传播。

- 不共用眼部用品:避免与他人共用眼镜、眼药水等眼部用品,以防止疾病传播。

2. 做好环境卫生- 经常清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清洁家居环境,特别是常接触的物品表面,如桌子、门把手等。

- 避免污染源:避免接触和靠近有污染源的地方,如垃圾堆、下水道等。

3. 加强个人免疫力- 均衡饮食:摄入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和锌等营养物质的食物,以增强免疫力。

- 适度锻炼:定期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

4. 注意眼部健康- 避免眼疲劳:长时间盯着电视、电脑或手机屏幕会导致眼部疲劳,应适时休息,做眼部放松运动。

- 避免刺激:避免接触刺激性物质,如化学品、烟尘等,以防止眼部不适和感染。

三、红眼病的常见治疗方法1. 病毒性红眼病的治疗- 对症治疗:使用人工泪液缓解眼部干涩和痒感。

- 冷敷:用冷毛巾或冷水敷在眼部,有助于缓解眼部疼痛和红肿。

2. 细菌性红眼病的治疗- 抗生素眼药水:使用医生开具的抗生素眼药水,按照医嘱正确使用。

- 清洁眼部:用温水轻轻清洁眼部分泌物,以保持眼部清洁。

3. 过敏性红眼病的治疗- 抗过敏药物:使用医生开具的抗过敏药物,如抗组胺药物,以减轻过敏反应。

- 避免过敏原: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宠物毛发等。

四、红眼病的就医建议1. 及时就医:如果出现眼红、眼痒、眼泪、眼屎等症状,应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2. 遵医嘱用药:如果医生开具了眼药水或口服药物,应按照医嘱正确使用,不得随意更改剂量或停药。

红眼病预防教案

红眼病预防教案

红眼病预防教案一、背景介绍红眼病,又称急性结膜炎,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主要表现为眼结膜充血、眼痒、眼屎增多等症状。

该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易在人群中流行。

为了预防和控制红眼病的传播,制定本教案,以提高公众对红眼病的认识,增强自我防护能力。

二、目标群体本教案主要针对广大公众,特别是学校、幼儿园、医院、工厂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工作人员和学生群体。

三、预防措施1. 个人卫生习惯- 经常洗手:使用流动水和肥皂洗手,尤其在接触眼部、鼻子和口腔之前。

- 避免触摸眼睛:尽量避免用手触摸眼睛,以减少病菌传播的机会。

- 不共用眼部用品:如眼药水、眼镜、眼罩等,以防止交叉感染。

2. 环境卫生措施- 定期清洁:对公共场所的桌椅、门把手、水龙头等进行定期清洁消毒,减少病菌滋生。

- 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病菌在空气中的传播。

- 避免拥挤:尽量避免人员过密的场所,减少病菌传播的机会。

3. 个人防护措施- 使用纸巾或肘部遮嘴: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住口鼻,以减少病菌传播。

- 避免近距离接触:尽量保持与患者保持一定距离,减少病菌传播的机会。

- 注意眼部卫生:避免揉眼、摩擦眼睛,以及使用他人的眼部用品。

四、红眼病的常见症状- 眼结膜充血:眼睛发红,充血明显。

- 眼痒、异物感:眼睛感到痒,有时会有异物感。

- 流泪、分泌物增多:眼睛会不断流泪,分泌物增多,有时伴有眼屎。

- 光敏:对光线敏感,眼睛容易疼痛。

五、就医建议如果出现红眼病的症状,应及时就医。

就医时应告知医生病情,配合医生进行检查和治疗。

同时,遵循医生的嘱咐,按时服药,不擅自停药。

六、预防红眼病的重要性- 个人健康:红眼病的传染性较强,如果不采取预防措施,易在人群中传播,影响个人健康。

- 公共卫生:红眼病的流行会给社会公共卫生带来一定的负担,预防红眼病有助于保护公共卫生。

- 经济影响:红眼病的流行会增加医疗资源的消耗,对个人和社会经济造成一定的影响。

七、红眼病的传播途径红眼病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患者的眼部分泌物或间接接触污染物体传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篇一:预防红眼病安全教案预防红眼病安全教案【教学目的】:1、让学生知道红眼病的病因,症状,预防。

2、教育学生养成讲卫生,爱清洁的文明习惯。

【教学重点】:预防红眼病。

【教学难点】:红眼病的病因,症状。

【教学准备】:上网查找有关红眼病的材料。

【教学过程】:一、案例导入1、近来病例2、交流对红眼病的认知二、学习1、红眼病是有什么引起的?2、患红眼病有哪些感觉?3、红眼病传播有何特点?4、患了红眼病要注意些什么?5、怎样预防红眼病?生讨论后回答,教师作适当的提示。

师小结:我们弄清楚了关于红眼病的几个问题,重点是第4和第5个问题。

严格按要求去做就可免遭红眼病的危害。

一旦染上红眼病,一定要按我们今天学得去做,不能勉强上学,否则,既影响自己的身体健康,又容易传染给其他同学。

三、巩固提问1、怎样预防红眼病?2、得了红眼病后应怎么办?认识和预防流行性感冒一、教学目的1、通过学习有关内容,让同学们清楚当前是流感发生的多发性季节病,认识流感的重要性,一旦遇到感冒发烧应该及时治疗,掌握流感的主要症状;.使学生了解流感有关知识并且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科学防护。

2、明确流感可防可控可治的客观依据,消除惊慌恐惧心理,提高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3、掌握明确科学的防护措施,提高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

二、课前准备:学生课前收集有关流感的资料。

三、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交流生病史。

2、引出学习主题并板书(二)了解病症1、什么是流感?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分为甲、乙、丙三种类型。

其中甲型流感病毒约每隔十年发生一次变异,继之会发生世界性大流行。

是为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很强的传染性。

型与型之间无交叉免疫力,发病后全身症状严重而上呼吸道症状较轻。

流感一年四季都可流行,一般多在冬春季节,而大流行多数从夏季开始。

而我国南方每年的3月至7月的是发生季节性流感的多发性季节,目前我市也逐渐进入季节性流感高峰期。

流感发病突然,发病率高,常呈暴发流行并多次反复。

病人是主要传染源。

传播途径病毒随咳嗽、喷嚏、说话所致飞沫传播为主,通过病毒污染的茶具、食具、毛巾等间接传播也有可能。

传播速度和广度与人口密度有关。

流感临床表现,潜伏期1—3天,起病急,症状为高热、畏寒、头痛、乏力、鼻炎、咽痛和咳嗽、全身酸疼,体温高达39—40℃,2—5天后热退,开始出现呼吸道症状。

流感类型1、单纯型:最常见,症状如上所述,病程约一周。

2、中毒型:全身中毒型症状严重,具有脑炎、脑膜炎或中毒性心肌炎等临床表现。

3、肺炎型:老幼患者及有慢性基础疾病患者易发生本型流感,可由流感病毒引发,也可继发于细菌性肺炎。

(三)辨析1、给学生看一些片段和图片,从视觉上认识流感。

2、判断这样的病症是否属于流感?为什么?第(1)天该同学表现为发热,全身不适。

第 (2)天该同学表现为发热,白细胞增多。

2、讨论。

自我认识和分析3、小结:传染病的早期症状难分,一旦发现不适需及时报告老师,这就是我们每天为什么都要坚持的晨检和午检,就是要做到早检查,早发现,早治疗。

(四)治疗过程1、一般治疗。

卧床休息,多饮水,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保持鼻腔清洁。

2、对症治疗。

高热烦躁者,给解热镇静剂,高热持续伴呕吐、食欲差,适当静脉补液,并辅以物理降温。

3.抗病毒治疗。

病毒唑、板蓝根、金刚胺等。

(五)预防措施1、三避免:①避免到人群拥挤场所扎堆;②不要随意用手触摸鼻子、嘴巴和眼睛;③避免密切接触流感样带症状者,特别是来自美国、墨西哥来的人。

2、五做到(核心是: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①做到睡眠充足;②做到摄入足够、齐全、丰富的营养;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严把病从口入这一关:如不喝生水、生吃瓜果要洗干净、不吃小商小贩的食品、不吃腐烂变质的食品等。

③做到坚持合理锻炼身体;④做到勤用肥皂洗手,尤其饭前、便后、咳嗽、喷嚏后;养成勤剪指甲、勤洗澡的好习惯。

⑤做到远离或避开不加防护的咳嗽、喷嚏者,自己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等遮掩口鼻,并将用过的纸巾等及时丢入垃圾箱桶,然后用肥皂清洗双手。

⑥做好厕所、走道等校内场所环境卫生工作,保持房间通风出气,卫生良好。

3、及时:发现症状,及时就医,并要到正规大医院就医;同时注意休息、多喝水。

4、稳定:情绪乐观,心理稳定,切忌惊慌。

六、小结:流感并不可怕,每年都会发生,但我们要做到的是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最重要。

认识区分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病毒存在于病人的呼吸道中,在病人咳嗽、打喷嚏时经飞沫传染给别人。

流感的传染性很强,由于这种病毒容易变异,即使是患过流感的人,当下次再遇上流感流行,他仍然会感染,所以流感容易引起暴发性流行。

那么我们就要做到平时注意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如何预防火灾一、教学目标1、认识火灾的危害,能够意识到火灾发生时每个人的责任。

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2、在日常生活中要具有防火意识,能够消除火灾隐患,知道怎样报警。

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堂演练,知道报火警的方法以及火灾来临时简单的自救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报火警的方法,并牢记火灾中的自救和互救知识。

难点:体会灾害来临时自护自救和互救的重要性,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三、教学步骤(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1、列举近来发生的火灾事件。

(配以图片)2、听到这样的消息,看了这样的画面,你们想说些什么?(生答)3、出示教学主题《如何预防火灾》。

二、历史再现,探寻原因1、沉痛的记忆小结:大家每带来一个案例就给了我们心灵上的一次震动,看来我们身边的火灾的隐患还真不少,真是触目惊心。

我们不能小看这些生活中的火灾隐患,如果轻视它,也许就会酿成大祸。

2、惨剧的发生原因剖析。

三、预防为主,远离火灾1、说说防止火灾,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注意些什么呢?2、发生火灾后应该做什么呢?模拟情景:(1)我们正在上课的时候发生了火灾。

(逃生的方法)第一小组进行模拟演练。

(评价)(2)教师引导学生看图和实物学用干粉灭火器师:孩子们如果这时你的身边有灭火器,你会使用吗?(生:不会)介绍:灭火器有很多种,有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等等,我们常用的是——(出示实物)干粉灭火器。

(2)下午你正在写作业,发现邻居家着火了,你的邻居住在建明小区三栋3单元3楼303室(报警的方法)第二小组进行模拟演练。

(评价)拨打119的时候,注意事项:a.说明失火地点,说清单位和街、巷名称,不要使用简称。

b.要说清是什么物质着火和火势大小。

c.说明报警人的姓名和所用电话。

d.任何人都不能假报火警,发现有人假报火警,应及时制止。

四、总结升华,学以致用同学们,通过刚才的模拟演练,能看出大家已经掌握了一些自救与互救的知识,课下我们还要积累一些有关这方面的常识。

其实火灾情况是非常复杂的,希望大家在真正遇到火灾的时候一定要镇静,争分夺秒,想出巧妙的办法,安全脱险。

家庭火灾预防教学目标1、认识常见的家庭火灾,提高安全意识。

2、学习火灾时的自我救助。

教学重点如何在预防家庭火灾教学难点火灾中如何逃离教学流程一、家庭火灾案例分析1、讲述案例2、引导分析二、认识火灾隐患1、实例再现2、排查隐患三、如何预防厨房防火1、学会安全使用煤气、液化气●使用煤气、液化气时,要有人看管,做到点火后不离人。

防止火焰意外熄灭而造成煤气、液化气泄漏。

●使用带安全熄火保护装置的安全型灶具,不用时一定要关闭气源。

防止漏气,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不存放可燃物。

煤气灶旁严禁存放汽油、煤油等易燃液体和木柴、纸盒等可燃物,液化气瓶要远离火源、热源,钢瓶严禁卧放,严禁随意倾倒液化气残液。

●发现燃气泄漏,要迅速关闭气源阀门,打开门窗通风,切勿触动电器开关和使用明火,并通知专业维修人员来修理。

2、慎防油锅火灾像这类油锅起火的事件在生活中较为常见。

那么,如何看好自己厨房中的油锅呢?●加热的油锅要有人看管,不要长时间远离,当食油在锅内被加热到篇二:健康教育教案.红眼病的预防doc健康教育教案红眼病的预防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怎么预防红眼病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怎么预防红眼病教学难点:使学生了解怎么预防红眼病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导入新课你知道红眼病是一种什么样的病,它是怎么引起的呢?二、新课教学1、患红眼病时有哪些感觉呢?(开头感到眼睛发痒,好象有什么东西在眼皮里面,以后眼球越来越痛,眼球发红,眼皮也发红,眼睛肿胀,睁不开,眼睛怕光,流泪,眼屎增多,像火烧了一样疼痛。

)2、红眼病是通过什么途径传染的呢?怎么预防呢?(红眼病主要是传染。

所以预防红眼病最重要的方法是不用手揉眼睛,不接触红眼病病人用过的东西。

)3、得了红眼病怎么办?(得了红眼病首先要及时请医生治疗,以防得不到及时的治疗而转成慢性结膜炎,并遵照医生的指导按时滴眼药水,涂眼药膏或用药水洗眼睛,同时隔离休息,勤洗手,这样既可促使病人早日恢复健康,又可防止传染别人。

)教学小结:因此我们不能用手揉眼睛,应该用手帕,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篇三:三年级第25课预防红眼病教案三年级《预防红眼病》教案一、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培养1、体会预防红眼病的重要性。

2、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行为技能训练1、了解预防红眼病的方法。

2、学会科学地预防红眼病。

(三)知识经验积累12、知道怎样预防红眼病。

二、教学重点三、教学难点讨论法演示法活动体验法五、教学准备师:多媒体课件,眼药水。

生:眼药水。

六、教学过程(一)师生谈话,导入新课教师谈话:“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同学们都知道保护眼睛的重要性。

你们知道有一种侵害眼睛的传染病叫“红眼病”吗?怎样预防红眼呢?(学生自由发言)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将了解什么是红眼病,它有哪些特点,以及怎样正确预防红眼病,从而更好地保护我们的眼睛。

(揭示并板书课题:预防红眼病)(二)观察思考,探究新知1、听平安故事,初步感知红眼病。

教师用课件动画播放童话故事:大墨镜来了。

淘气猴说:哈哈!”他双眼红肿,淘气猴和萌小兔吓了一跳。

萌小兔说:同时要注意在家多师:听了这个故事,你知道红眼病是什么样子了吗?出示几张红眼病人的图片,让学生清楚感知红眼病的症状。

2、学平安导航,了解红眼病的预防。

(1)什么是红眼病。

教师结合图片讲解:红眼病又叫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是由细菌引起的。

它的症状主要有:患病早期,病人会感到双眼发烫、流泪、畏光、眼红,像进了沙子般疼痛难忍,分泌物增多。

严重时还伴有头痛、发热、疲劳、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2)红眼病的传播特点。

教师进一步讲解红眼病的传播特点:主要通过接触传染,传播速度很快,以春夏季最多。

(3)红眼病的防治。

让学生分小组自学课本p107成后在小组内交流。

堵。

3,让学生读一读,背一背。

(三)引导学生完成“平安童操”中的三道练习题。

1、演一演。

指导学生做模拟滴眼药水的童操,教师可先示范正确的做法,然后让每个学生在小组内做给同伴看,并互相进行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